美术高中绘画教材分析

美术高中绘画教材分析
美术高中绘画教材分析

美术高中绘画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能够初步理解图形表达的基本含义,解读绘画中不同图形的意义,能简略地阐释自己对绘画中图形的独特理解和思维内涵。在对线条的不同表现方式及情感传递的探究学习中,初步理解并感受绘画在人类生活中的特殊意义,掌握通过线来记录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果的不同方式,并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造型表现方式创作富有个性的绘画作品。乐于观察并探究生活中各种物象的形体特征,建立使用图形语言来表达思想与情感的绘画造型学习方式,为深入学习不同的绘画造型要素及各种表现方式、方法打下基础。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的活动分别建立在学生掌握绘画中的形来表意的三个层次上,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能够循序渐进展开活动,或通过对学生具体情况的分析,灵活地选择任一活动,并结合课外活动的穿插交替实行。

活动一:主要侧重于在理解绘画中的图形表意功能的基础上,建立用图形“说话”的绘画意识。通过活动使学生对绘画表现产生极大的兴趣与热情。

活动二:以造型元素----线为基点,在分析美术家使用不同形式的造型语言表达特定的信息过程中,理解绘画的表现形式与人类的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尝试使用不同表现形式来表现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思考,掌握绘画的基本造型要素,为下一步实践作好铺垫。

活动三:在同一主题的不同联想与思考的绘画实践过程中,综合使用各种绘画造型元素和表现形式,深入学习绘画造型与表现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升使用绘画语言的表现水平。

教学基本思路

为了让学生较充分地理解绘画中图形表达的基本含义,并大胆地发表自己解读绘画图形的见解,教师能够从引导学生观察、解读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绘画作品中的图形意义入手,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从学生对图形的独特感受中揭开绘画造型表现的学习序幕。继而通过“思考与交流”,将学生引入更深一层次的学习领域中,让学生在欣赏与分析绘画作品的同时,理解不同的图形表达方式传递不同情感和主题的意义。接下来通过尝试练习活动,激发学生对图形表现的学习欲望,让使用图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成为学生深入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能够从线条造型的尝试性练习切入主题,协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逐步建立绘画造型表现的基本认知,同时学生也通过持续的尝试与体验获得绘画图形创意的基本技能。最后教师能够引领学生从具象图形到抽象图形同样是用线条表现,却传达着完全不同的意义的探究学习中,打开一个更为有趣的学习通道,对下一环节的教学实行铺垫。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从绘画的图形表意这个角度导入对绘画造型艺术的学习,旨在协助学生建立注重生活中的视觉形象,注重

美术的图形语言符号,并乐于尝试用图形语言来表达感知与情感的意识。图形作为符号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表意,而要做到表意,重要的不是象形,而是意念。我们看到毕加索的《少女与和平鸽》,并不会因为画中的少女与鸽子并不像生活中的少女与鸽子的形象而曲解这个作品的信息内涵,反而会因为画家巧妙的图形置换而更容易明晰这个绘画主题的意义。同样,各种标志中的人形也与实际形象有很大的差异,但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各种标志之间不能相互混淆。比如:男洗手间标志与女洗手间标志。正是各种表意的图形之间有着不能相互混淆的标志性内涵,图形才真正具有其特定的符号意义。意义本身是抽象和无形的,但能够通过语言和图形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卡西尔认为:“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在美术活动中,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而任何信息都能够通过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所以,图形的符号意义能够这样来理解:就是画家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对象事物的含义,并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精神内容。美术作品中的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图、认知、知识、价值、观点等等,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美术家在美术作品中传递语义信息的同时,还有意无意地传递出一些超语义信息,其中既包含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生命信息,同时也传递出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地域、民族所特有的风俗、观点、信仰等信息,也就是美术作品的深层文化意蕴。不同民族对线条语言有不同的理解与使用方式。中国画的线是绘画语言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它追求最大限度地表现绘画语言的丰富性。

绘画中的线能够理解为点的运动轨迹。线能够在长度、宽度、方向上不同,也能够是连续或间断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粗或细的,直或弯曲的,静止或运动的。在几何学上,线是点在移动中留下的轨迹,它是由运动产生的。在绘画中线是与点相对的结果,严格地说,线是绘画的第二元素。绘画以徒手画线作为主要语言形式之一。绘画中的线条是徒手完成的,速度、方向灵活多变,并富有情感色彩,与借助制图工具的协助画出的几何线是有区别的。“线”在美术语言系统中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对物象轮廓、形体的表现,其次是线条自身的语言价值。因为线能够界定各种形状,表现体积、空间、质感、情绪等,所以线在绘画艺术语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能够这样认为,线是绘画语言中的名词与动词,以造型为其终极表述,是研究对象本质的语句符号,是我们阐明视觉形式的基本手段,在我们的视觉交流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教材以线条来切入绘画造型表现的学习的目的也在于此。教材通过第4页的表格,从造型元素线的不同形式中剥离出美术语言的特殊交流方式与造型表现的规律,并通过对中西方美术作品中共性与特性的分析,来阐释绘画作品中所包含的人文信息,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走近美术,养成注重美术的人文内涵的学习意识。

虽然本课中表现的绘画作品给我们带来多方位的信息,有不同技法、不同风格流派、不同时代、不同画种的等等,但均围绕一个共同点:绘画是人类情感的载体,绘画借助不同的图形符号并赋予相对应的含义来传递各种信息,它们共同演绎着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绘画作品的形式取决于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而艺术家也正是借助他所创造的作品形式外观来实现与欣赏者的交流的。这种形式的根源来自于艺术家对大自然各种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瑞士画家保罗.克利曾用一个关于树的绝妙比喻来阐述自然、艺术家、作品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自然犹如树的根,艺术家是连接根与树冠的树干,作品则是美丽的树冠。也就是说当自然形象进入画面的时候,画家已使它们发生了改变。教材中的绘画作品就是要让我们学会阅读这种“语言”,并通过绘画语言去了解与分享画家的视觉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身边那么多被漠视的视觉形象在画家的笔下竟蕴藏着如此丰富深刻的内涵,如果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建立一种用视觉语言来交流与沟通的生活方式,并改变以往墨守成规地观察、了解世界的态度,那将是这个课教学的最大收获了。

本课教材中关于延伸意义的图像内容,是针对美术作品结构的图形----意喻----象征关系而展开的。象征作为一种创作表现手法,它贯穿于人类文化的全过程,经历了原始、古典和现代三个主要的演变阶段。现代意义的象征是建立在主、客观高度统一和主观意识被空前强化的基础上,为此作者往往通过对寓意对象的变形夸张,使之最大限度地显示出主体意识。象征手法被使用到美术创作中有着长久的历史,但形成有广泛影响的艺术思潮是在19世纪

的法国美术界,代表画家有G.莫罗、P.皮维斯.德夏以及瑞士的勃克林等。这些被称为象征主义的画家,在创作手法上常常把精谨写实的艺术形象与超现实的、带有某种神秘氛围的环境结合起来。象征手法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家在创作上广泛采用的表现方法之一,商周时代青铜器的制造就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山水画的发展,也是作为“道”的映像而被赋予一定象征意义。文人画的出现和发展,更使象征手法被广泛地使用到各种题材的创作中,如梅、兰、竹、菊就成为象征人的志节情操传统绘画题材,被反复表现着。它的象征意义不但为艺术家们所推崇,而且为整个民族所认可、所熟悉。历代艺术理论都是把美术作品看成是一个“形”、“意”、“象”构成的多层次结构的有机整体,并认为这种多层次的结构是艺术家审美体验的结晶。而艺术作品中的深层结构(意蕴),饱含着浓烈的生命底蕴,成为优秀作品必须具备的灵魂。所以,现代艺术家们使用象征性的手法来拓展绘画语言的空间维度,用这种近似抽象的、内涵复杂的“象”传递着“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心象符号语言,在其画面中内蕴的情感与哲理已经包含着作者全部的人生体验以及对物象的参悟。从这个点上看,绘画中的图形语言能够透过形象而抵达作品的哲学层面。视觉方式的变迁导致了艺术形式的发展,而人类的认知与视觉水平的发展则取决于他所生存于其中的外部世界及其教育与文化环境。我们在理解画家们所使用的各种视觉表达方式的精神内涵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学习这种表达手段,建立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来实现与他人的沟通。

教材中通过五个不同内容的“思考与交流”的活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地将学生领入一个图语的世界:1.从模仿大师的表现手法入手,尝试用不同的图形传达相同的信息。2.尝试用不同的绘画形式来对指定的文字信息实行“形”的诠释。3.了解绘画中的形式要素与造型表现的形式法则,并能尝试用线来表达自己对特定信息的感知。4.比较不同形式的线条所表达的不同视觉印象和心理感受,掌握使用不同形式的线来表达不同的心情的方法。5.分析绘画作品中图形的象征意义,解读美术作品中丰富的人文信息。“思考与交流”侧重于让学生通过学习养成用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用图形来交流对世界的认知的意识,从而达到培养空间思维水平与创造性思维水平的理想教学目标。

因为在高中学生的既往学习经验中,绘画本身就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理应避免从“专业绘画”的角度展开教学活动,而是从最简单、最基本的用图形“说话”的角度来切入本课的教学,尽可能地淡化学生对绘画的“专业”印象和畏难情绪。教师应通过教学评价形成一种人人皆可、个个都行的基本学习评价,引导学生由低至高、循序渐进地走进绘画的造型世界;协助学生通过绘画学习活动了解绘画是一种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表达自身的心理感受和传递情感的工具,是自我在对世界的理解后,与他人实行交流与沟通的一种语言;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解读----思考----交流----实践----再解读的形式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绘画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及教学方法的把握直接左右着教学的效果,故此,教师在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不但要深研教材,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资源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实行教学设计。在教学导入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相对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观察并探究教材所提供的图像资料,采用各种思考与交流的形式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陈述自己对绘画语言中不同图形所表达内容的不同看法与观点,同时,通过评价,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切忌对每幅作品过早地下定论,封闭学生的各种开放性思维。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实行学习经验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在平等、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中强化知识与技能,构建对绘画图形语言表意的认知。所以,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设计实效、有序的尝试练习活动更容易让学生畅所欲言,勇于尝试,也只有这样才能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具体操作教材第4页的思考与交流的活动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组合成4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以交替合作的形式来完成练习作业。首先每个

小组中,让一位同学随意想一个形容词单独告诉另一同学,然后让这位同学用恰当的线条完成一张草图,以表达自己对形容词的理解,然后让其他同学看图释意并形成文字,最后这段文字再回到第一个学生手中实行对照。学生在表意的文字与图形语言的持续循环过程中,能够积极自主地实行图形表意的反复实践,并通过合作交流来获得用图形语言“说话”的绘画基本技能。这种教而无形、学而有序的教学设计更容易激发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在富于挑战的学习任务中发挥个性优势,相互借鉴各自的学习经验,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建议采用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在第一课时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分析绘画造型艺术中图形所传递的不同信息,以及这种图形语言在交换信息过程中所涵盖的人文特征,激发学生对绘画造型表现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生活中视觉信息的识读与表达水平。第二课时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深入研究绘画的基本造型元素----线,在用不同线条表现同一种物象的尝试性学习中,理解“线”作为一种绘画语言,其自身所包含的独特内涵,已超越了造型表现的基本功能,进而引发学生对绘画表现的主观情感和象征意义的思考与理解。在第三课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针对教材中表现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绘画作品实行分析,协助学生综合已学知识,通过练习,选择恰当的绘画表现方式,创作完成一张能表达主观情感、富有个性的作品,并完成本课的学习反思。

此外,我们还应知晓,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视觉语言表达方式,并不存有谁高谁低的问题。在世界化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多元的人类文化,同时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绘画艺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绘画作品时,应积极对待学生带有主观色彩的观点,通过对不同绘画风格的阐释,将学生引领到更为宽广的视觉角度中来,协助学生建立尊重多元文化、尊重他人的思想意识。所以,本课的教学评价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对学生发散性思维水平的养成,宜采用多种肯定的评价手段来达到评价的目的,如:学生的学习反思与自评,合作小组的互评和教师即时的点评等等。在自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侧重于对学习收获的反思与学习成败的分析;互评中要求学生能肯定他人的优点,并对不足之处给予合理的学习建议;师评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应尽量多肯定、多鼓励,对问题要即时指正,并顺势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新的学习方向,强化学习原动力。

(完整版)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高中美术_第九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多种审美体验刺激学生感官,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目的,并重视促进学生在美术文体表达过程中,对民间美术的深刻理解并受民间艺术的熏陶,为民间艺术的传承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第一部分“民间美术的界定”和第四部分“民间美术的精神内涵”,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教法选择: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采用欣赏与评太述、引导与启发、归纳与总结相结合的方法。 学法引导: 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 课程资源开发: 影像、地方美术资源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相关民间美术图片资料、剪刀、深色水彩笔或铅笔、彩色蜡纸等。

学生准备:收集民间美术图片资料、相关民间美术的课外书籍、腾冲本土美术的相关资料,剪刀、深色水彩笔或铅笔、彩色蜡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题(时间:5分钟)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探究课题. 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图片,提出问题:你知道其中哪些属于民间美术作品吗?由此导入课题。 (二) 学生领会新课意图,感受优秀作品画面气息产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愉快接受课题。 二、新课教学(时间:35分钟) (一)、根据图片和举例让学生分析民间美术的范畴,明确民间美术的界定。 (二)、就民间美术的五大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类型——剪纸、刺绣、年画、玩具、民间雕塑进行介绍;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造型上的分类(平面造型、立体造型、综合造型)。 (三)、分析作品,总结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 1、造型质朴、色彩艳丽; 2、实用性极强; 3、有很强的寓意性与象征性。 (四)、通过作品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民间美术的精神内涵 . 1、浅层精神内涵:对吉祥幸福的渴求; 2、深层精神内涵:对生殖生命的信仰。

高中绘画教学方案

高中绘画教学方案 课时 1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有一初浅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画形成正确的概念,并通过这种理解和认识提高对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重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难点: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 教法:比较分析法,引导探究法,运用投影仪辅助教学。 学法:描述,理解,感受与评价。 教学准备制作PPT幻灯片。 经过上个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在这新的学期,我们将过度到绘画这一模块,但绘画也不是单纯的绘画,因为在我们的艺术学习领域里,培养与提高鉴赏能力是离不开每个模块的。学习各种绘画技法之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见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时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我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的;第三非洲的黑人有艺术。 提问: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历史悠久与灿烂文化等 教师小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并使其持久地发展着。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炎黄子孙,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探究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 提问:为什么说中国画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中国画的独特之处是将中国文化中诗、书、画、印融会在一处,彰显浓厚的文化底蕴。 问:用什么工具创造出这些作品的呢? 学生回答:“文房四宝”或“笔、墨、纸、砚” 教师提问:文房四宝对我们炎黄子孙来说,就很简单了,但你们知道那里的是最好的吗?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的同时课件出示相对应的中国画工具材料,最后由学生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浅谈青少年电脑绘画科技活动的作用-素材.doc

浅谈青少年电脑绘画科技活动的作用科技活动的开展迎合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科技活动的开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本人从事青少年电脑绘画指导工作多年,参与市区级及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与展览活动多次,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在此,我从青少年计算机绘画活动入手,谈一谈开展青少年电脑绘画科技活动的作用。 电脑绘画是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绘画艺术。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如构图、造型、着色等;另一方面,它具有传统绘画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它的方便易用、新颖独特以及丰富多彩的效果等。电脑绘画,使人们触摸到新视觉空间艺术带来的快感。这既是艺术的胜利,也是科学的胜利,是现代艺术一道亮丽的风景,可以预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电脑绘画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计算机技术也应成为青少年应有的文化科学素质中所需的一部分。 一、开展电脑绘画科技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高尚情操 电脑绘画具有科幻性和可视形象的特点与社会性质。只要是反映社会未来生活的各种绘画题材,都是由学生的思想和计算机技术技巧两大要素融合而成的。开展青少年电脑绘画活动,不仅是学习绘画知识,传授计算机技术,更是一个思想教育的阵地。在教学活动中,二者有机结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电脑绘画形象的虚拟性和幻想性,使观众从中得到的教育较之其他手段更有效,色彩神秘的电脑绘画艺术形象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有很大影响。通过鉴赏优秀绘画作品和亲自参加创作实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社会,用鼠标去描绘社会的热点,去讴歌社会的真善美,去鞭笞社会的假恶丑。 二、开展电脑绘画科技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高中美术

第一讲陶器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陶器,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1. 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 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L50)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引入新课: 第一讲—第四讲是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这种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 1. 陶器的产生: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不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 2. 陶器的造型: 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汲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 炊器:有罐、鼎、鬲等; 饮器:杯、角、觚(gu)、(gui)等; 食器:有碗、钵盘等;

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 工艺美术的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本质特征,在陶器中已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例如,当时的陶器中最常见的陶罐与陶钵,它们作为一种盛器,为了使其具有尽量大的容积,它们在造型上都具有鼓腹的特点。但是,陶罐与陶钵的用途不完全相同,陶罐一般用于储水和运水,陶钵主要用于炊煮。为了适应这种不同的使用要求,陶罐都是小口、有肩,有的还有较长的颈,目的是便于运水、储水、倒水;而陶钵则无肩、无颈、大口,这样便于炊煮和饮食。 3. 彩陶艺术: 中国古代的陶器,以彩陶最为著名。这些彩陶或是以造型优美见长,或是以纹饰丰富引人喜爱,或者是造型和纹饰都很优美。这些陶器,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人类在制作这些最早的生活用器时,就已经根据美的法则在创造。在使用各种装饰纹样时,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重复与多样、虚与实、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 中国的彩陶图案由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几何形纹样,来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也就是说用最简洁的平面图案来造型或示意。例如有的鱼形只用一个圆点和两条方向相反的弧线来示意。这种具有简明的标志性的特点,反映出中国先民善于从复杂的事物现象中抓住本质作高度的概括,并用最简单而明确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标志性很强的纹样。 中国的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而是充分发挥创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写形,使图案灵活多变。譬如先民们可以将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表达出鲜明的意境,展现出气象万千的艺术风格。《人面鱼纹盆》)《舞蹈纹盆》)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瓷器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美术)

艺术欣赏:是指人们的感官接触到艺术作品产生审美愉悦,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精神愉悦的审美活动。 艺术欣赏的步骤:1.要依靠健全的器官得到对艺术形式符号的感性认识。2接受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视关照,发挥想象,细致的品味作品,是审美意象更具接受悟性。3主体对艺术品的意想的品鉴渐入佳境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达到“物我和一”。艺术欣赏活动既包括艺术形象也包括欣赏者。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所产生的愉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对艺术家所创造的美的发现。2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透视的基本规律:1凡平行于画面的直线和平面,透视形状不发生变化,仍保持物体原来的比例关系不变。2凡有远近差别和不平行画面的直线平面,都要发生透视变化。3平行变线都消失到一点,即向灭点消失。4平面消失到一条直线,即灭线。5近大远小6近实远虚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高中美术课程目标:“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的创作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阶段目标:美术创作,美术欣赏,学习方法,交流和评价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弥补单一的国家美术课程的不足,发挥学校和地方的资源优势,满足本地区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更好的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 美术课程资源有:学校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乡土课程资源,自然人文景观等。1各校应根据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配置专用美术教室,配齐相应的美术教学设置与器材,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2组织学生参观社区艺术展览,参与社区艺术活动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聘请美术专业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与美术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使课内外的艺术教育得到有机的结合。3在教学改革中应注意把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当地环境紧密联系,因地制宜扩展新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教师擅长教且资料经济充足的学习内容。另外教师平时应注意收集绘画材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摄像机,数码相机进行资源的储存,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一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必然选择二现代教育技术从学生兴趣出发,提高学习效率三美术教学方法越来越依赖现代教育技术首先,现代教育技术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供了直观、形象的视听感受其次,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演示提供了直观的操作平台再次,虚拟的教学环境

高中美术教材分析

高中美术湘版教材特点介绍 《美术鉴赏》 一、学习内容 1.审美观念的形成过程、内涵与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形态。 2.了解和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几种常见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以一种现代文化心态来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 3.了解与掌握中外美术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及其代表性作品,认识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一定历史时期的艺术和文化理想。 4.古今中外美术重要流派及其风格,美术在人类文化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承载的各文化族群的讯息。 二、编写思路 在结构上,美术知识学习和审美实践的课逐步推进,交叉运用。本册分为 3个单元。第1单元偏重于解决鉴赏美术与认识各种美术现象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第2单元和第3单元分别以经线和纬线的角度来引导学生从理性思维的层面鉴赏美术作品,把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以宽容的态度来理解各种美术现象。其中,第2单元按照人类文明与文化分期及审美发展特点以经线的形式来构建该单元各单位课;第3单元按照美术作品自身所承载的审美、社会、自然等多类型的独特讯息分类以纬线的形式传达美术作品的魅力及其构建的美术世界;第3单元既是第1单元各理论与方法实际运用,又是第2单元内容的推进、拓展与补充,是感性体验到理性思维的完成。同时,在这种经线、纬线编织的课程中,又于经线中在各课之间进行了横向的联系,纬线中进行了纵向的穿插,多方位、多层次、多层面地展示作为以图像传递信息与承载文明的美术的魅力。 每课的编写均遵循以下原则:图文欣赏导入、人文与审美综合、方法串联、训练探索、审美拓展、尝试表现、多元评价。每课均设置“思考与交流”、“活动建议”等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引导学生融汇该课的文化知识,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每单元均设置“相关链接”,其内容是本单位知识的延伸和补充,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拓展。 编写中,强调了美术学习中图像具有承载文化信息、传递文明的特点,理论学习和特质训练均从解读、探究具体作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审美经验展开和深入。通过解读、探究,论及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和审美问题,带入方法和知识。要求作品图版的选择必须是经典、民族和具有时代特征的。

高中美术模块教学总结

高中美术模块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本学年度的美术模块教学已圆满结束。回首一年来的工作,有喜悦有辛酸,有成绩也有不足,现将一年来的美术模块教学工作的得失做一个总结,为2016-2017学年度的工作奠定基础。 一、课程设置 根据《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理念,注重“均衡性”和“多样性”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参与、体验、探究、思考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和技法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的师资情况和设备条件,本学年开设“美术鉴赏·绘画”(高一上下学期)和“设计·书法”(高二上下学期)模块教学。学生自主选择,“走班制”学习。 (一)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重在“学生活动环节”,利用分组形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创设“评价环节”。培养学生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够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教师在传授过程中,强调“学为主”,削弱“教”的力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材料,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也缓解了教师课堂负担,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改“被迫学习”为“主动学习”。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描述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爱国主义激情,同时也了解世界多元化的艺术形式。 (二)绘画》模块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两种学习活动,一种是绘画作品的欣赏和观摩研究活动;一种是绘画表现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前一种学习,可以了解绘画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方面的构成因素,它所使用的物质媒介、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以及它所蕴含的深层意蕴、审美特征和社会文化价值。这是一种学习前人或他人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通过欣赏观摩和研究探讨,可以加深对绘画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可以从中学习和积累系统而广泛的绘画基础知识,可以开阔眼界和拓宽思路,可以提高艺术欣赏的格调、品位和情趣以及鉴别、评价能力。绘画模块课程中的美术作品欣赏,应该与《美术鉴赏》必修课程中的作品欣赏重点有所区别。在模块中有两种类型的作品欣赏,

电脑绘画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美术电脑绘画教育 电脑绘画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上应用电脑绘画,有着一定的优势。计算机具有强大、灵活的功能。它有图像处理软件,它们都有能够随时更换画面的功能。当要更换画面时,只须通过几个操作命令就可以更换画面的局部或全部的颜色,还有诸多的工具如画笔、调色板、喷枪、橡皮等可以轻松作画,使其表现方式更具个性,尤其是在设计图案教学中,更能施展计算机丰富的表现力。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面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与课改的深入,我们从电脑绘画激活课外美术行动入手,提高有效的课外教学质量为基点,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走进了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领地。本文拟就对电脑绘画教学现状以及将电脑绘画充分引入小学美术课外活动的必要性、可行性、电脑绘画的素质功能及教学谈如下意见。 一、电脑绘画教学现状 电脑绘画是在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的新名词,提起电脑绘画许多都认为是科技的新产品,难——不愿意去接触,甚至认为只是学习美术专业的人才可以学电脑绘画。在学校,电脑绘画不为学校重视,各中、小学电脑绘画课时安排不足,分配不合理,以小学为例:现在使用苏教美术版小学美术课本中就没有安排电脑美术课,而使用的人教版美术教材中只在三年到六年级美每册书中安排了一课的《电脑美术》。许多美术教师对电脑绘画教学作用认识不到,许多学生认为电脑绘画是搞广告之类等等,种种原因导致了电脑绘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在此背景下也有部分学校及教师利用课外的时间对电脑绘画的教学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探索,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二、电脑绘画引入小学课外美术的必要性 1、课程改革的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电脑绘画与美术课程的其它内容相比更具综合性,表现在:电脑绘画的易懂、方便、创意以及电脑绘画本身是儿童兴趣的,所以,电脑绘画的课外教学更能符合课改的需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全一册(必修)艺术欣赏全部教案1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中国美术欣赏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第一讲陶器 第二讲瓷器 第三讲青铜器 第四讲织绣玉器漆器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第五讲陶塑 第六讲石雕 第七讲彩塑 中国绘画欣赏 第八讲古代人物画 第九讲古代壁画 第十讲古代山水画 第十一讲古代花鸟画 第十二讲现代人物画 第十三讲现代山水画花鸟画 中国建筑艺术 第十四讲宫殿建筑 第十五讲园林与民居 中国民间美术欣赏 第十六讲民间美术 外国美术欣赏 外国工艺美术和设计欣赏 第十七讲传统工艺美术 第十八讲现代设计艺术 外国雕塑欣赏 第十九讲世界文明古国的雕塑 第二十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第二十一讲近代雕塑 第二十二讲现代雕塑 外国绘画欣赏 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第二十四讲古典主义绘画 第二十五讲浪漫主义绘画 第二十六讲现实主义绘画 第二十七讲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 第二十八讲现代主义绘画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 第二十九讲神庙、教堂与陵墓建筑 第三十讲现代建筑

第一讲陶器 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陶器,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难点: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L50)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引入新课: 第一讲—第四讲是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当买手表时,不是要在同样价格的手表中挑选造型美观、颜色合意的那只吗?谁都希望穿一身既合体舒适,又美观大方的衣服,用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以显示身份、性格、修养和向上的精神面貌。人们的这种审美要求,制约着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制作,必须依照适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设计生产,使其既有实用性、又具美观性。因此,工艺美术属于美术门类中既特殊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 这种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 中国传统工艺品大多是历代工匠艺人的手工制作。我们欣赏时,要结合实用功能领略其造型美、装饰纹样的韵律美、材料质地的肌理美和制作工艺的精致美,并通过这些美的感受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浅谈高中美术绘画模块的教学

浅谈高中美术绘画模块的教学 【摘要】自普通高中美术新课改实施以来,在教学内容的五大系列九个模块中,除美术欣赏内容外,绘画模块是最容易被开设的内容之一,不同学校,要想使绘画模块形成自己独到的 特色,既能体现新课改之下的学科特点,又能实现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效果实属不易。绘画模 块中具体实施内容的定向与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美术;绘画模块 1.绘画模块具体内容选择的动机分析 首先,模块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科特点和实施条件为基础,以学生为根本,根据学生的特点和 具体需求选择内容。其次,模块教学内容的选择,除了技能训练以外,还应更深一层地体现 出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提高艺术素养,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美术的本质,做到不仅学会懂 得艺术语言,而且学会运用艺术语言服务社会。 很多学校绘画模块的内容选择,都采用类似大学的专业课授课模式,主要突出技能技法的训练。但我认为,模块内容的选择只做到这些还是有所欠缺的。首先,高中美术教育有别于大 学的专业性学习,高中新课改的目的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健康情感和良 好的智力水平的培养,是以培养人的基本综合素质为宗旨的。这仅靠单一的技能训练是很难 做到的。其次,绝大多数的学生并非是艺术考生,对于他们来说,单纯的艺术技能训练显得 缺乏吸引力,也就难以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这些因素都将成为美术学 习的障碍。因此,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中,绘画模块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应该和大学美术专 业的学习有所区别。 那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必须在绘画模块学习 内容的具体选择上和学习要求上下工夫,一定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即在教学中适当融入艺术 技能训练以外的实用性内容,增加学生自主发挥和运用技能进行创造的内容和活动,以提高 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加强对学生自主想象和自主创造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运用艺 术的形式去表达个人情感,加强学生对艺术本质的理解,使绘画模块内容的设置更能体现出 高中阶段艺术教育的特点。因此,高中美术绘画模块学习内容,除了技能技法训练外,还应 该有一小部分的内容补充,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绘画模块内容选择的可行性实验 根据以上目标,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探索与实验。在学生进行一定的素描、速写、透视等 常规技能训练后,我补充了如下内容。 2.1创意素描。运用所学的明暗素描的表现方法和技巧,进行无主题创意素描绘画,也可 以宽泛地规定出大的范围和主题。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所学明 暗素描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技能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这样的自主创作,更容易让学生发挥其主观情感和个人创造力。学生在做作业时,完全沉浸到个人情境中去, 使整个课堂完全呈现出一种特殊氛围,而且这完全是自觉的。这样的学习我认为才是自主的、主动的、具有成效的学习。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创意素描作业质量普遍要优于平时的写生 技能训练作业。 2.2卡通漫画。卡通漫画是当今大多数学生所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学时很多学生都喜 欢描摹,但进入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增大而无暇顾及,逐渐放弃了这种爱好。当学生的 基本绘画能力稍加锻炼后,适当补充此内容,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兴趣。但值得注意的是, 卡通漫画的创作并不像创意素描那样可以完全自主,不同手法和造型体现出的风格也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引导,既要避免完全照搬临摹,又要避免毫无目的地体现所谓“个性”。在此内 容中,注意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非常重要。

电脑绘画美术教案设计

电脑绘画美术教案设计 电脑绘画美术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智育目标]: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 [素质发展目标]: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笔刷工具进行电脑绘画练习 [教学难点]:掌握笔刷工具的特点,合理运用。 教学准备 电脑 学生活动设计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序进入电脑教室,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使用的电脑,并开机。老师检查每台电脑的开机情况,遇到电脑故障及时调整学生座位。 二、引导阶段 1、复习、启发

师:上学期,我们在电脑美术课上学习过运用“画图”程序进行电脑绘画,同学们学会了许多电脑绘画工具的用法,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画。许多同学还在课后自学了许多绘画技巧和绘画工具的用法,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A、你还记得哪些绘画工具学会了哪些绘画技巧(绘画工具:画笔、颜料桶、橡皮擦、喷枪、放大镜等,绘画技巧:复制粘贴、反色、裁剪、移动图形等) B、你最喜欢用什么绘画工具为什么能不能用你喜欢的工具或绘画技巧在电脑上操作演示给大家看 (请3-5位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同时通过网络广播演示给全体学生看。) 2、老师归纳: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演示很好,掌声给予鼓励!电脑绘画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很多,只有多练习、多动脑才会掌握更多的电脑绘画方法和技巧,才能画出更多更好的`的电脑美术作品。”3、欣赏图案,复习“复制、粘贴”。 课件出示上面图案:“这张画你喜欢吗你知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谁到教师主机上演示给大家看” 主机上打开“画图”程序,画面左上角显示单个小猫图案。 请1-2位学生到主机上作演示复制粘贴的方法。 操作方法:选定工具选择小猫——(编辑菜单)复制——(编辑菜单)粘贴——拖动小猫到合适位置——完成

高中美术课件

高中美术课件 高中美教案一:色彩的明度对比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加深对色彩要素的理解。 2、掌握色彩的明度的处理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提高学生用色的造型的能力和技巧。 3、掌握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创造艺术美和表现生活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传授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巧。 2、难点:让学生接受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和对色彩明度进行操作,并在绘画实践中运用。从知识到应用是一个较复杂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抓住这个重要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范画若干幅; 颜色本身的明度差别; 色彩明度较强和稍弱的示图; 同一题材不同明度对比图。 五、教学过程: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色彩和明度对比的知识。 2、提问: 1 什么叫明度?

2 你能指出你衣袖上色彩的不同明度吗? 3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色彩的明度对比? 3、明度演示: 1 让学生观察彩色纸条红色,当我将纸条拉紧时,学生看到纸条上均匀的彩色。颜色 没有深浅变化。 2 当我将彩色纸条折成弯形状后,再让学生观察,出现纸条的颜色与前次见到的不一样,让学生指导出同种颜色的深浅变化,并让他们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3 让学生上讲台,自己挑选另一种颜色的纸条,按和的操作步骤进行曲演示,并指导 该色纸变化的现象。 4 一种固有色由于受光强弱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明度变化现象,使色彩产生一种节 奏美感。 4、提问: 1 我们从演示中发现色彩明度变化的现象,在绘画时如何反映? 2 如何使一种颜色出现不同的明度? 通过加白提高明度,加黑减弱明度。 5、演示色彩明度的变化: 1 先将纸面中间涂上本色,加白调匀后涂在本色左边,再加白调匀后涂在更左边。 2 用一支干净的笔加黑色小许调匀后涂在本色的右边,再加黑少许调匀后涂在更右边。 6、指导学生进行色彩的明度对比练习。 7、作业讲评。提倡多练习,并引导学生课外多动手做练习。 8、全课总结。 高中美教案二:石膏几何体画法 一﹑了解画石膏几何体的意义 常见的几何体教材有:锥体﹑球体﹑六棱柱体﹑圆柱体和方体等。 1﹑为什么石膏几何体是初学绘画的必修课?

高中美术_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的撷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的撷英学习目标:1. 认识中国画基本知识种类2. 感受中国画的创作中笔墨的运用 学习重点:认识中国画感受中国画中人物、山水、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脉络 学习难点:人物、山水、花鸟画在绘画中笔墨的运用和用笔的变化 教具准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笔墨纸砚 备: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第九课在整个美术鉴赏课程是居于重要的地位,本课从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中简介了中国画的典型绘画形式如岩画、壁画、人物、山水、花鸟等主要绘画形式。内容丰富而且要欣赏的画作太多,因此要简洁话处理用最具代表性的画作来讲述典型的中国画画种。在具体教授过程中要讲述中国画的基本知识从而为学生的创作做铺垫。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1.用游戏的导入方法来导入本课课题。用最强大脑中瞬时记忆的游戏。出示六幅绘画作品在三秒钟的时间里让学生瞬间记忆,然后遮挡画面让学生猜刚才的画面。最后引出六幅画内含有中国画中的人物、山水、花鸟。从而引出课题。 、讲解新课: 1. 中国最早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引导学生欣赏三幅作品《龙凤仕 女图》、《人物御龙帛画》、《T 形 帛画》 (1)了解帛画的含义 (2)前两幅作品所画的形象和具体手法 (3)T 形帛画的基本内容和所画形象

2. 中国古代的人物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继续学习中国古代绘画的人物画,中国人物画的历史悠久,早在远古的彩陶、岩画上就有以人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及墓室壁画上的人物画造型和线条质朴生动。对比欣赏的方法分辨欣赏中西两组绘画作品西班牙画家《教皇英诺森十世》以及中国唐朝人物画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截取的唐太宗的形象进行对比。 教皇英诺森十世画家是用西方油画的体积、块面、颜色来表现一个老谋深算狡诈阴险的教皇形象。而中国画则没有像西方油画利用空间透视、光影和颜色,则是利用线条的疏密变化、长短和曲折变化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之后欣赏视频用视频来让学生感受步辇图所画的基本故事和历史情结。 3.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对比欣赏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 基本知识。 欣赏西方风景画《林荫道》、中国山水画《淮扬洁秋之图》两幅东西方的绘画作品。 像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1)两幅作品分别画的是什么景色? (2)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 (3)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进行回答,后总结。 中国山水画讲究近景、中景、远景。以及笔墨的焦浓重淡轻和用笔的轻重缓急。虽没有能真实的在现所见风景但是能够很好的表现画家的情感。

最新整理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绘画的色彩》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绘画的色彩》教案高中美术《绘画的色彩》教案 (一)教材分析 《绘画的色彩》是高中美术“绘画”模块第五课的内容。本课以色彩的基础知识为前提,其中包括色彩形成的原理、影响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色彩的感觉、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色彩的成因,影响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和色彩的一些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色环的认知及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学生能用简单的色彩知识完成一幅色彩作品。 3.情感与价值: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美的意识与能力。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对与色彩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观察与表现方法的学习与掌握,以及如何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讲授,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美的意识与能力。 2.教学难点:本课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固有色”观念的明晰和帮助学生理解、领会色彩所具有的冷、暖属性及色彩如何通过联想的作用从心理和生理上对观者产生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观察法?比较法 教学时长1课时? 教具准备水粉颜料(24色)?水粉笔?素描纸?幻灯片?

(一)课堂检测 色彩的来源 牛顿光谱实验 将正午的阳光经由一条细缝引入暗室,并让这束阳光通过三棱镜产生折射,当折射光映在白色屏幕上时便出现了如彩虹般按红、橙、黄、绿、青、蓝、紫顺序排列的美丽色带——太阳光谱。 牛顿由此得知:太眼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组成的白光。 三原色 1.色光的三原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其混合的结果会得到越来越明亮的色光,称为加色混合。光的三原色合按相同的比例混合,最终结果成为会成为白色光。 2.颜料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越混合越暗,称为减色混合。颜料的三原色按相同的比例混合,最终结果成为黑色。 关于颜色的五个概念 1.原色:红、黄、蓝(三原色的纯度最高) 2.间色:橙、绿、紫(纯度较高) 3.复色:以不同比例混合三原色或任意两种间色 4.类似色:色环上相邻近的颜色. 5.互补色:色环上任何直径两端的对比色称为互补色 最强烈的互补色有色有三对: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 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就是色彩的样貌,每种色彩的名称即是色彩的色相. 2.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有黑、白、灰之分。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电脑美术——电子报》教案.doc

《电脑美术——电子报》教案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领域。 教学目标: 1.知识:让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画图”工具的使用,设计制作一幅电脑小报作品,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组合成为电子报刊。 2.技能:本课是将艺术的神奇借助于网络来表现,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接收和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达到了声色俱备、视听相联的求知新境界。 3.情感: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创作乐趣。 教学重点:感受电脑美术的乐趣。 让学生学习用window软件上的画图板自己设计一份电脑小报。小组将电子小报运用图片演示软件合成一份电子报刊。 教学难点:会进行简单的画图工具操作。会进行简单的画图板操作。 教具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 学具准备:电脑软硬件设备。 课件内容:操作示范作品。 教学评价: 1.小组互评。 2.共同评价。 3.自我评价,把有自己的特色作品介绍给大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设计意图:(复习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使学生加深了解各种工具的基本用途。(激发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强烈兴趣。) 1. 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那些工具?

学生依次说出window软件上的画图板里所应用到的工具及作用。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大家看看是分几个步骤做好的,可以用哪些工具制作呢? 欣赏: 2.欣赏一幅电脑小报的制作步骤,产生对电脑绘画的直观印象。 教师演示课件(第一张到第四张),边演示边请学生谈步骤。 绘制步骤: 设计形象。 设计背景。 设计标题。 合成。 3.欣赏电脑美术作品,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当场演示电脑绘画的创作过程。 教师演示课件(第五张到第六张)。 活动二: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行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操作: 利用摸板中的各种工具和形状等加上用鼠标绘制一幅电脑小报作品。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个别辅导。 活动三:欣赏。 1.欣赏电子报刊的范作。教师演示课件(第七张到第九张) 教师演示电子报刊的制作过程: 2.学生跟着教师的演示进入Microsoft PowerPoint图片演示软件。 3.教师讲清Microsoft PowerPoint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使学生了解各种工具的基本用途。 4.出简单的题型,请学生演示操作。教师予以辅助。 活动四:学生操作: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 想不想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套电子报刊? 生:想。 师:你们小组里的成员互相帮助思考。(讲解绘画过程)

人美版高中美术高一《绘画的色彩》教学设计

《绘画的色彩》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为此,我在教学中设 计学生动手模拟布置电影场景的情境, 在亲身体验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于主要理论 知识的归纳,有学生的实验中完成。 二、教学策略 1.创设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2.创建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3.自主总结规律,体验领悟新知。 4.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三、教材分析 《绘画的色彩》是高中美术“绘画”模块第五课的内容,围绕色彩的基本知识展开,包括 色彩形成的原理,影响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区分,色 彩三要素、色彩的心理等。在学习过程中分两部分进行。本课重点解决影响物体颜色的 因素和色彩的几个概念。 第一部分是光色的关系, 通过观察课间中色光的混合和小组调 制颜色的混合的区别, 明晰色彩的几个概念。 第二部分先引导学生以导演的身份排演 《动 物世界》观察动物的变化思考原因,说明固有色和影响物体色彩的因素。再介绍印象派 画家莫奈的作品。让学生对色彩产生新的认识,提高审美水平。最后,引导学生观察生 活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知识。b5E2RGbCAP

四、教学目的 1.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物体的色彩成因和影响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 2.学生探讨固有色的概念。 3.学生了解色彩的几个知识,同时能注意和生活现象结合。
五、教学难点 “固有色”观念的明晰。 六、教学重点 1.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原理、规律、观察与表现的方法。 2.学生提高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美的能力 七、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原色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一·光与色彩 1. 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形成的原理 不同色的衬布、灯光、几何体
教师播放幻灯片,夜幕降临后,大地隐入黑暗中。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美丽 的色彩从何而来? 生:思考哪种光源对我们的视觉经验影响最大?
p1EanqFDPw

高中美术教材概述

目录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1) 第2课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10) 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21) 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30) 第5课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40) 第6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51) 第7课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60) 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69) 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78) 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95) 第11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104) 第12课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108) 第13课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116) 第14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134) 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148) 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158) 第17课用心体味建筑之美——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164) 第18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177) 第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188) 第20课关注当今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201) 、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高天民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然后再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中国唐代画家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为例,简单介绍了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此导入,进入概念分析,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其特性以及在美术鉴赏中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关系等。这里没有涉及什么是美术或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而是直接谈什么是美术鉴赏,这是因为美术或艺术的概念本身就十分复杂,它将涉及到更为复杂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是困难的,也将影响本课的主题。更由于当代艺术已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什么是艺术”在学术界也是一个正处于争论之中的问题,对于那些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我们只好在教学中暂时悬置起来。 第三部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这里只列出了一个简略的艺术分类,学生了解这些就可以了。 但教师还应明白,在美术的六大分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中,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内容等作更细致的划分。 以下列出的分类并不完整,仅供参考: 1.绘画按材料和功能:油画、中国画(其中按技法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按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版画(按材料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丝网版画;按技法分为镂版画、腐蚀版画、水印版画、套色版画)、素描(其中也包括速写,按工具分为钢笔素描、铅笔素描、碳笔素描、毛笔素描等;按题材分人物素描、风景素描、静物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连环画、年画、壁画、宣传画或招贴画、插图或装饰画等。按内容和题材:人物画(包括人体画、肖像画、风俗画、宗教画、军事画、历史画等)、花鸟画、静物画、风景画或山水画等。按形式语言:具象绘画、意象绘画、抽象绘画。 2.雕塑按题材和功能:人体雕塑、肖像雕塑、动物雕塑、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环境雕塑或公共雕塑、实用装饰雕塑等。按空间:圆雕、浮雕。按放置地点:室内雕塑、户外雕塑。按工具材料:石雕、木雕、泥塑、金属雕塑(包括钢铁雕塑、铜雕、不锈钢雕塑等)、根雕、冰雕、沙雕、雪雕、软雕塑等。按形式语言:具象雕塑、意象雕塑、抽象雕塑、观念雕塑。 3.建筑 按功能:园林建筑、纪念建筑、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4.设计按功能:实用美术、商业美术、特种工艺美术。按内容和材料: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等。按形式语言:平面设计、立体设计、构成设计。 5.书法按形式语言:楷书、隶书、草书、篆书。 6.摄影按内容:人物摄影、风景摄影、动物摄影、静物摄影。按形式语言:具象摄影、意象摄影、抽象摄影、观念摄影。第四部分“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以美术的三大功能为基础,说明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