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练习及解析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练习及解析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练习及解析

世界地理练习00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某探险队于6月至7月,经如图所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途经①、②、③、④四地,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上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连线,正确的

A. ①地-居民多信仰基督教

B. ②地-居民多为讲英语

C. ③地-多为黄种人

D. ④地-人口稠密

下图是我国陕西省某些地理要素及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窑洞是某地形区的典型建筑,等高线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适合建窑洞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甲、乙两河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 含沙量大

B. 有结冰期

C. 流量季节变化大

D. 流速快

读下列四国地形剖面示意图,图示四个国家中有三个面积居于世界前六位,另一个是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国家依次是( )

A.①日本②澳大利亚③美国④巴西

B.①俄罗斯②加拿大③澳大利亚④日本

C.①俄罗斯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美国

D.①孟加拉国②巴西③印度④美国

7.关于图中a、b、c、d四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山脉位于两大洲的分界线上

B.b山脉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地

C.c山脉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d山脉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读图,回答8~9题。

8.甲国居民最常见的是()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9.图中四国,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下列“四个半岛略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C.半岛①③降水多,受暖流影响大

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11.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二、综合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据图文材料,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世界地理练习00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解析

1.C

读图根据它们的位置可知,①属于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雨热同期,适于耕种,人口稠密;②是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气候高寒,人口稀疏;③地居于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人口稀疏;④位置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①人口稠密,②③④人口稀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A

读图可知,①处是印度半岛,其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6月至10月是印度的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大量的降水。探险队员曾遭遇“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①处;②处地处高原,少暴雨,③处地处内陆,降水较少,④气候寒冷,降水少,②③④不会有暴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D

A.①地在北非,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故A项错误。

B.②地在阿拉伯半岛,这里的居民居民多讲阿拉伯语,故B项错误。

C.③地在南亚的印度,这里多为白种人,故C项错误。

D.④地在中国的东部沿海,人口稠密,故D项正确。故选D。

4.D

窑洞应建设于朝南的山坡,向阳且背对冬季风;故③④符合,而③位于河谷地带,容易汇水,不利于窑洞建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C

图示甲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而乙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由于都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故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C正确;汉水的含沙量较小,无冰期;而渭河主要流经渭河平原,河流流速较慢,ABD错误。故选C。

6.C

根据题中信息“面积居于世界前六位”(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中国、印度、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再结合四个国家地形剖面图特征,可判断①②③④分别是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美国。

7.A

图中a、b、c、d四条山脉分别是乌拉尔山、大分水岭、西高止山和阿巴拉契亚山。乌拉尔山位于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上。

8.A 9.A

由轮廓图判断四个国家分别为甲—埃及,乙—巴西,丙—美国,丁—中国。其中埃及位于阿拉伯地区,主要包括西亚、北非的部分地区,居民多为白种人,信仰伊斯兰教。

10.D 11.A

①是位于欧洲的亚平宁半岛,主要是地中海气候。②是位于东亚的朝鲜半岛,是季风气候,受陆地影响较大。③是位于我国的雷州半岛,季风气候,受陆地影响较大。④是位于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该岛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12.

解析:(1)读图分析,A处的三角洲是泥沙沉积形成。奥卡万戈河上游流域发生水土流失,土壤被流水侵蚀进入河流,并通过流水搬运作用,搬运至卡拉哈里沙漠北部的低洼地,由于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A三角洲。

答案:(1)形成过程:A处的三角洲是奥卡万戈河上游流域发生水土流失,土壤被流水侵蚀进入河流,并通过流水搬运作用搬运至卡拉哈里沙漠北部的低洼地,由于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 (每点答到关键词句即可)

(完整版)中考选择填空压轴题专项练习

20 2.( 2015?苏州)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 初二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 珏辅砸专项突服(一)i*空、选抒压紬礎 选择题中的压轴题和一般选择题相比,具有综合性较强、数形兼备、解题方法多样化、充满思 辨性等特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题,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会运用多种不同的 方法灵活解题?这类题目重点考察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目的方法除常用的直选法、观察法外,重点要掌握排除法和代入法 ?根据 题目条件从四个选项中逐次排除选项的方法,包括分析排除法和反例排除法两种 ?若用一般方法不能 求解时,可采用代入法,就是根据题目的有关条件,采用某些特殊情况分析问题,或采用某些特殊 值代入计算分析,或将题目中不易求解的字母用符合条件的某些具体的数字代入,化一般为特殊来 分析问题,通常包括已知代入法、选项代入法和特殊值代入法等 ?特别注意:这些方法在通常都是要 综合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 填空题与选择题相比,没有选项,因此没有错误选项的干扰,但也就缺少了有关信息提示,给 解题增加了一定难度,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熟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解 题方法? 解题方法:解答填空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求解法、数形结合法、构造法、分类讨论法与转化法 等直接求解法就是从已知出发,逐步计算推出未知的方法,或者说由“因”索“果”的方法 很多题目都 需要将题目中的条件与相关图形或图象结合起来考察,这就是数形结合法 ?有时在分析解题过程中所 需要或所缺少的有关条件可通过作辅助线或建立模型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构造法 ?在题目 的相关条件或信息不够明确具体时, 则应分情况求解,也就是分类讨论法?把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难点, 通过第三个等价的量,转化为已知的或易于解决的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就是转化法 苏州市中考真题赏析 1. ( 2014?苏州)如图,△ AOB 为等腰三角形,顶点 A 的坐标(2, △ A'0'B',点A 的对应点A 在x 轴上,则点 0的坐标 为( ) .■),底边0B 在x 轴上?将 △ AOB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 (第 B .

集合基础练习题

^ 高一数学第一章 集合基础练习题 知识框架 1.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元素具有 性, 性和 性。 2.常用符号及其适用范围: “∈”用于 与 之间,而“?”应用于 与 之间。 # “ ”与“?”的区别在于 。 非负整数集记作 ;正整数集记作 ;整数集记作 ; 有理数集记作 ;实数集记作 ;空集记作 。 3.常用的集合表示方法有: , , 。 4.对于两个集合A 和 B ,如果 就称A 包含于B ,记 作 ,也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 ,记作 。它是 的真子集。 5.一般地,由所有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即A B={x ∣ }。(若用图示法表示,它指的是集合A 与B 的公共部分。) ) 6.由所有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即A B={x ∣ }。(若用图示法表示,它指的是集合A 与B 合并到一起得 到的集合。) 7.若集合S 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 全集通常用U 表示。设A 是S 的一个子集(即A ?S ),由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叫做A 在集合S 中的补集(或余集),记作 实际就是集合S 中除去集合A 中元素之后余下来元素组成的集合。 8.若A B ,则A B = ;A B = ,()u C B A = . 集合部分习题: A 组题 一. : 二. 选择: 1. 若集合A={(0,2),(0,4)},则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是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1){0}=?;(2)0∈?;(3)??{a};(4){a}∈{a,b};(5){a}?{a} (A )(1)(2)(3) (B)(3)(5) (C)(3)(4) (5) (D) (1)(2)(5) 》 3.适合条件{1,2} M ?{1,2,3,4}的集合M 的个数为 ( ) (A)2 (B)3 (C)4 (D)5 4.满足{1,2}{1,2,3}M =的所有集合M 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集合A={1,2,3,4,},它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 )

语音填空、选择练习题及答案

语音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语音具有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其中 ___________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发音器官包括三大部分:、、C____________。 3.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 4.不同的音色至少是由以下三方面原因之一造成的: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元音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辅音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音节进行彻底的切分可以得出最小的语音单位,其中着眼于自然角度的叫做_____________,着眼于语音的社会功能的叫做_____________。 7.《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部分内容: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 8.《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9.音节由_____________构成,也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10.声母是音节开头的____________,普通话中共有____________个辅音声母。 11.辅音声母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两类。 13.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14.普通话声母中的浊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道歉教案

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能说会道一道歉”。 一.教材简析 口语交际训练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提 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在各阶段目标中都提出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具体要求。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就安排了5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它是以语支百花园”中的能说会道”的形式出现的。 口语交际《道歉》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两幅图 画,第一幅画的是小明手拿画笔和调色盘,一不小心把颜料溅到小芳的衣服上。第二幅画的是小明和小芳在对话。第二部分是三个泡泡框。那位老师的话提示学生看懂第一幅图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另外两位小朋友的对话提示了学生思考的方向,并提出演一演。这个训练内容 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儿童的特点,富有生活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有话可说。 二.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以创设情景为先导,以情感体验为起点,以小组合作探究为载体,以交际活动为 平台,激发学生双向互动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图体现真正意义的交际。活 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思考、交流、评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给学生营造一种口语交际的氛围,让他们学习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发生矛盾时能够相互谅解,当自己有过失时勇于道歉。 2.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礼貌待人的自觉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氛围中交流与沟通,互动起来。 难点: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礼貌用语,道歉时做到态度诚恳,使别人易于接受。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创设情景,激发说话的兴趣 老师一边说话,一边走下讲台,不小心将学生的文具碰掉到地上(课前已经告诉学生,让其 有心理准备)。师装作生气的样子,训斥学生。 2 .切入话题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你们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老师怎样做会更好学生畅所欲言。教 师小结:有时自己说话或做事不小心,可能会让他人不愉快,甚至会给对方造成伤害,这时我们就应该及时向对方道歉。教师走下讲台,向刚才那位同学道歉。 3.导入课题:当我们不小心做错了事,就该向别人一一道歉”。 (板书课题道歉”) 二、观察插图,练习说话 1.看第一幅图,练习说话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以及第一个泡泡框

集合基础训练A组及答案

集合基础训练A组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A所有的正数B等于的数 C接近于的数D不等于的偶数 2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A B C D 3下列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是() A B C D 4下面有四个命题: (1)集合中最小的数是; (2)若不属于,则属于; (3)若则的最小值为; (4)的解可表示为;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个B个C个D个

5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的三边长, 则△一定不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6若全集,则集合的真子集共有()A个B个C个D个 二、填空题 1用符号“”或“”填空 (1)______, ______, ______ (2)(是个无理数) (3)________ 2若集合,,,则的非空子集的个数为 3若集合,,则_____________ 4设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5已知,则_________ 三、解答题 1已知集合,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2已知,,,求的取值范围 3已知集合,若,求实数的值

4设全集,, (数学1必修)第一章(上)[基础训练A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元素的确定性; 2D选项A所代表的集合是并非空集,选项B所代表的集合是并非空集,选项C所代表的集合是并非空集, 选项D中的方程无实数根; 3A阴影部分完全覆盖了C部分,这样就要求交集运算的两边都含有C部分; 4A(1)最小的数应该是,(2)反例:,但 (3)当,(4)元素的互异性 5D元素的互异性; 6C,真子集有 二、填空题 1是自然数,是无理数,不是自然数,; 当时在集合中2,,非空子集有; 3,显然 4,则得 5, 三、解答题 1解:由题意可知是的正约数,当;当;

(完整)高中数学选择填空题专项训练

综合小测1 一、选择题 1.函数y =2x +1的图象是 2.△ABC 中,cos A = 135,sin B =53 ,则cos C 的值为 A. 65 56 B.-6556 C.-6516 D. 65 16 3.过点(1,3)作直线l ,若l 经过点(a ,0)和(0,b ),且a ,b ∈N*,则可作出的l 的条数为 A.1 B.2 C.3 D.多于3 4.函数f (x )=log a x (a >0且a ≠1)对任意正实数x ,y 都有 A.f (x ·y )=f (x )·f (y ) B.f (x ·y )=f (x )+f (y ) C.f (x +y )=f (x )·f (y ) D.f (x +y )=f (x )+f (y ) 5.已知二面角α—l —β的大小为60°,b 和c 是两条异面直线,则在下列四个条件中,能使b 和c 所成的角为60°的是 A.b ∥α,c ∥β B.b ∥α,c ⊥β C.b ⊥α,c ⊥β D.b ⊥α,c ∥β 6.一个等差数列共n 项,其和为90,这个数列的前10项的和为25,后10项的和为75,则项数n 为 ( ) A.14 B.16 C.18 D.20 7.某城市的街道如图,某人要从A 地前往B 地,则路程最短的走法有 A.8种 B.10种 C.12种 D.32种 8.若a ,b 是异面直线,a ?α,b ?β,α∩β=l ,则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A.l 与a 、b 分别相交 B.l 与a 、b 都不相交 C.l 至多与a 、b 中的一条相交 D.l 至少与a 、b 中的一条相交

9.设F 1,F 2是双曲线4 2 x -y 2=1的两个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且1 PF ·2PF =0,则|1 PF |·|2PF |的值等于 A.2 B.22 C.4 D.8 10.f (x )=(1+2x )m +(1+3x )n (m ,n ∈N*)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13,则x 2的系数为 A.31 B.40 C.31或40 D.71或80 11.从装有4粒大小、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玻璃球的瓶中,随意一次倒出若干粒玻璃球(至少一粒),则倒出奇数粒玻璃球的概率比倒出偶数粒玻璃球的概率 A.小 B.大 C.相等 D.大小不能确定 12.如右图,A 、B 、C 、D 是某煤矿的四个采煤点,l 是公路,图中所标线段为道路,ABQP 、BCRQ 、CDSR 近似于正方形.已知A 、B 、C 、D 四个采煤点每天的采煤量之比约为5∶1∶2∶3,运煤的费用与运煤的路程、所运煤的重量都成正比.现要从P 、Q 、R 、S 中选出一处设立一个运煤中转站,使四个采煤点的煤运到中转站的费用最少,则地点应选在 A.P 点 B.Q 点 C.R 点 D.S 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二、填空题 13.抛物线y 2=2x 上到直线x -y +3=0距离最短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14.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这个长方体对角线的长是_________. 15.设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f (x +1)+f (x )=1,且当x ∈[1,2]时,f (x )=2-x ,则f (8.5)=_________.

最新口语交际-《应对》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应对》教案设计 侣俸中学陶鸿中 教学目标 1.通过有序地观察,能依据设计的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于与同学使用普通话进行完整、清晰的交流; 2.通过本次口语交际,培育参与者合理想象,完整讲述个人意见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的好习惯; 3.在发展语言的同时,使参与者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初步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互动交流的方法,懂得礼貌待人、有序应对。 教学重点: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有序地观察,依据设计的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于与同学使用普通话进行完整、清晰的交流。 教学课时:2课时(1课时重在方法指导,2时学生完成口语交际)(总12、13课时) 教学方法:指导与训练结合 课前准备: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交际任务,围绕“应对”的这个交际主题,做好本次口语交际。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据说,歌德在公园散步,遇见了一个傲慢的批评家,双方在一条仅能容一人通过的小路里僵持着,批评家说:“我从不给蠢货让路。”结果,歌德说了什么呢?同学们猜一猜,试着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并回答。(“我却正好相反。”)如果是你们,会怎样应对呢? 二、重点解读 看课文明确: 应对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语做出回应,或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广义的应对包括所有的聊天、问答、讨论等,这里则主要指面对别人的调侃、质疑、诘问、刁难时随机应变的话语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随机应变、巧妙应对呢? 1.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是善意的玩笑、提问,还是恶意的讥讽、挑衅?对方的态度不同,应对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如果是善意的玩笑、诚恳的致歉,可报以善意的幽默、自嘲;如果是恶意的刁难和讥讽,就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给予有力的回应,积极应对,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 2.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特别是面对一些特殊场合,如国际交往、答记者问或其他正式场合的交流等,或者遇到一些故意的刁难,就要注意采用一定的应对技巧。常用的应对技巧有自嘲、归谬、巧换概念、针锋相对、转换话题等。 三、研讨练习 题一(课后一):参考答案:1.针锋相对2.归谬3.自嘲 题二: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会碰到别人有意的嘲讽。阅读下面的情境,机智应对。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间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用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很明显,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嘲讽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周总理听后,说了一席风趣的话。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丢尽颜面。 面对美国记者的肆意嘲讽,周总理是如何风趣沉着地作出应对的呢? 参考答案:示例: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题三:机智幽默是活跃气氛、化解矛盾、表达心意、聪明应对的好法子。阅读下面的情境,速为史臣

集合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集合期末复习题12.26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 |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7、点的集合M ={(x,y)|xy≥0}是指 (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 12x x <<,B=}{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2a a ≥ B }{1a a ≤ C }{1a a ≥ D }{ 2a a ≤ 9、 满足条件M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10、集合{}|2,P x x k k Z ==∈,{}|21,Q x x k k Z ==+∈, {}|41,R x x k k Z ==+∈, 且,a P b Q ∈∈,则有 ( ) A a b P +∈ B a b Q +∈ C a b R +∈ D a b +不属于P 、Q 、R 中的任意一个 二、填空题 11、若}4,3,2,2{-=A ,},|{2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22,3,23a a +-,A={}2,b ,C U A={}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15、已知集合A={x|20x x m ++=}, 若A ∩R=?,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6、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 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世界的居民和聚落习题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3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对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C.中纬度临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少 D.人口越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越大 某国家2012年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据此回答2~4题。 2.该国2012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0.1‰B.-0.7‰ C.0.7‰D.9.7‰ 3.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 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D.劳动力过剩 4.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南亚地区B.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D.南美洲 5.下图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 A.①B.② C.③D.④ 6.新学期,某校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她的皮肤是浅棕色的,金黄色的头发呈波浪状,长着一双大大的蓝色的眼睛。请问该同学可能来自下列哪个国家() A.韩国B.蒙古 C.法国D.几内亚 7.印第安人属于什么人种() A.白色B.黑色 C.黄色D.混血 8.为期两天的金砖国家峰会2013年3月26日晚在南非德班拉开序幕,关于举办这次峰会的南非的人种、语言、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英语基督教 B.白色英语伊斯兰教 C.黑色法语基督教 D.白色法语伊斯兰教 9.有关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深 B.非洲黑人头发卷曲与非洲的气候无关 C.北欧人鼻梁细高,利于夏季散热 D.黑种人肤色黝黑与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有关1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 A.英语、汉语B.汉语、法语 C.汉语、英语D.法语、日语 11.拉丁美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 A.英语B.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C.汉语D.法语 伦敦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12年7月27日开幕,根据材料完成12、13题。 12.当地居民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 13.当地很多居民每周日要到教堂去做礼拜,他们信仰的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犹太教 14.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产生于() A.欧洲B.大洋洲 C.非洲D.西亚 据联合国数据统计,叙利亚在各种冲突中已有9 000多人死亡。据此回答15、16题。 15.上图是叙利亚多数居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是的代表建筑()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喇嘛教 16.叙利亚国内通用的语言是() A.阿拉伯语B.英语 C.法语D.西班牙语 17.下列地区中,一般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使用阿拉伯语,且信仰伊斯兰教的是() A.亚洲南部B.北美洲 C.欧洲西部D.非洲北部 18.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 () A.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 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 C.空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 D.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 19.聚落如果不断发展,其表现是() A.人们以种植业为主 B.经济发展趋缓 C.占地面积不断增加,建筑物增多 D.城市数量减少 20.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着众多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这些 古建筑、园林和街区应当()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24分)

解释与致歉

《解释与致歉》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解释与致歉的技巧。 2.能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做到文明礼貌,耐心解释与致歉,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解释与致歉的技巧。 2.难点: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技巧进行解释与致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释与致歉的定义 1.解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清事情的真实情况,以消除误解。 2.致歉:以诚恳的态度向对方表达由于自己的过失而给他人带来不便的歉意。 二、解释与致歉的技巧 1.委婉含蓄、态度谦恭,往往多谈主观上的良好动机,少谈客观造成的消极后果。 2.可以从自我批评的角度出发,以求得原谅与理解。 3.可以从赞美对方高素质、善谅解的角度出发。 4.简要说明自己错在哪里。 5.敢于承担责任。 6.真挚和诚恳。 7.采取补偿的具体行动。 8.改正错误,获得原谅。 道歉的要求及语言技巧 1.先道歉后解释。有错就应先认错,以诚恳的态度取得对方的谅解。千万不要找客观原因为自己辩解、开脱,使对方怀疑你的诚意,从而扩大裂痕,加深隔阂。 如确有非解释不可的地方,应在道歉之后再作解释,才能表示自己的诚意。如:“对不起,这事我做得真不对。事情是这样的……” 2.利用第三者转致歉意。双方成见很深,或都处在火头上,最好先请第三者转致歉意,待双方都冷静后,再当面赔礼道歉。 3.假如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可用别的方法代替。道歉可能借助于“物语”。有些道歉的话当面难以启齿,写在信上寄去也成。对西方妇女而言,令其转怒为喜,既往不咎的最佳道歉方式,无过于送上一束鲜花,婉“言”示错。这类借物表意的道歉“物语”,会有极好的反馈。 一次,我与一位朋友发生不愉快就打电话问他:“还生气呢?”他也只得笑笑说:“生什么气啊。”可见,打电话致歉是个好办法。 4.道歉时的语气和态度。

高一数学集合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 |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7、点的集合M ={(x,y)|xy≥0}是指 (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 { 12x x <<,B=} {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 2a a ≥ B } { 1a a ≤ C } { 1a a ≥ D } { 2a a ≤

9、 满足条件M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10、集合{}|2,P x x k k Z ==∈,{}|21,Q x x k k Z ==+∈, {}|41,R x x k k Z ==+∈,且,a P b Q ∈∈,则有 ( ) A a b P +∈ B a b Q +∈ C a b R +∈ D a b +不属于P 、Q 、R 中的任意一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若}4,3,2,2{-=A ,},|{2 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 +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 2 2,3,23a a +-,A={}2,b ,C U A={} 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15、已知集合A={x|2 0x x m ++=}, 若A ∩R=?,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6、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7、已知集合A={x| x 2 +2x-8=0}, B={x| x 2 -5x+6=0}, C={x| x 2 -mx+m 2 -19=0}, 若B ∩C ≠Φ,A∩C=Φ,求m 的值 18、已知二次函数f (x )=2 x ax b ++,A=}{ }{ ()222x f x x ==,试求 f ()x 的解析式

中考选词填空训练题100道(含答案)

选词填空训练题100道 武汉市对本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近义词在具体语意环境中的运用。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并且中考题较平时的训练题来说,显得平和许多,给出的语意环境更为明确一些。 【备考方法】 武汉市中考此题的考查特点,考场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方法: 1.扣住基本语素辨析。这是区分近义词最常用的方法。所谓语素辨析,就是抓住一对近义词中不相同的两个字进行仔细分析,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2.扣住搭配习惯辨析。不同的词语有不同的搭配习惯。联系词语的日常搭配习惯也是辨析近义词的有效方法。 3.扣住感情色彩辨析。如“无微不至”是“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的意思。是个褒义词;“无所不至”是“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凡能做到的坏事都做到了”,是个贬义词。 4.扣住适用对象辨析。如“精神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其适用对象只能是老人。 5.扣住词义轻重辨析。如“陶醉”指“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之中”,而“迷醉”是“沉迷陶醉”,程度显然比“陶醉”要深。 6.扣住词性特点辨析。如“品位”是名词,“品味”是动词。 7.扣住范围大小辨析。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8.扣住语体色彩辨析: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9.扣住主动和被动辨析。有些近义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与受事者不同。 10.扣住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辨析。有些近义词适用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不同。 【备考难点】 1.注意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本义是指词的起源义,即词的最初意义,如“钢铁”中的“铁”,本义为“金属元素”。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并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手无寸铁”中的“铁”,指的是刀枪。比喻义是由词的本义(或引申义)的比喻用法而形成的意义,如“铁证如山”中的“铁”,则比喻确定不移。 2.注意语境,推究语法,探析语义。词语的运用,一定要注意其所处的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做出合理的判断;要注意所运用的词语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词语辨析的重点应放在词义的细微差别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看词义适用范围的大小,二看词义的轻重判断,三看搭配习惯的不同,四看词性功能的不同,五看词语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的不同,六看构词成分的不同。在双音节同义词中,有时两个同义词既有共同的构词成分,又有不同的构词成分。共同成分往往表现同义词的共同意义,不同成分则往往表现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实战演练】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________国有资财。 (2)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_______革命文物。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有一幅_______的图画。 (4)呼伦湖和贝尔湖,浇灌____着这片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集合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集合期末复习题12.26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b,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 ={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的解集是 ( ) A .{x=0,y =1} B. {0,1} C. {(0,1)} D. {(x ,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 |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7、点的集合M={(x,y)|xy≥0}是指 ( ) A .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 12x x <<,B=}{ x x a <,若A?B,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2a a ≥ B }{1a a ≤ C }{ 1a a ≥ D }{2a a ≤ 9、 满足条件M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10、集合{}|2,P x x k k Z ==∈,{}|21,Q x x k k Z ==+∈, {}|41,R x x k k Z ==+∈,且,a P b Q ∈∈,则有 ( ) A a b P +∈ B a b Q +∈ C a b R +∈ D a b +不属于P 、Q 、R 中的任意一个 二、填空题 11、若}4,3,2,2{-=A ,},|{2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 x 2+x-6=0}, B ={x | ax +1=0}, 若B ?A ,则a=___

高三数学选择填空训练题

高三数学选择填空训练题六 姓名:座号: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A={x|?1<x<3},B={?1, 0, 1, 2},则A∩B=() A. {?1, 0, 1, 2} B. {x|?1<x<3} C. {0,1, 2} D. {?1, 0, 1} 2.已知复数z满足z i=2+i,i是虚数单位,则|z|=() A. B. C. 2 D. 3.在1, 2, 3, 6这组数据中随机取出三个数,则数字2是这三个不同数字的平均数的概率是() A. 1 4 B. C. 1 2 D. 4.已知变量,x y满足约束条件 2, 4, 1, y x y x y ≤ ? ? +≥ ? ?-≤ ? 则3 z x y =+的最小值为() A. 11 B. 12 C. 8 D. 3 5.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2+a8=10,则S9= () A. 20 B.35 C. 45 D. 90 6.已知抛物线28 y x =的准线与x轴交于点D,与双曲线221 x y m -=交于A,B两点,点F为抛物线的焦点,若△A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 率是() A. B. C. D. 7.已知函数f(x)=sin(ωx+?) (ω>0, 0<?< 2 π),f(x 1)=1,f(x2)=0,若|x1–x2|min= 1 2 , 且f(1 2 ) =1 2 ,则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A. 5 1 [+2,+2], 66 k k k Z -∈ B. 51 [+2,+2],. 66 k k k Z -∈ C. 51 [+2,+2], 66 k k k Z ππ -∈ D. 7 1[+2,+2], 66 k k k Z ∈ 8.函数|| e () 3 x f x x =的部分图象大致为() 9.《算法统宗》是明朝程大位所著数学名著,其中有这样一段表述:“远看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其意大致为:有一栋 - 1 1 - 1 O -

集合基础训练

1.已知集合{32,}A x x n n ==+∈N ,{6,8,10,12,14}B =,则A B 中的元素个数为 (A )5 (B )4 (C )3 (D )2 2.设集合 ,,则 (A ){1,3}(B ){3,5}(C ){5,7}(D ){1,7} 3.已知集合A ={}|2x x <,B ={}|320x x ->,则 A .A B =3|2x x ??-,{|2}B x x =<,则(A B = ) A .(1,)-+∞ B .(,2)-∞ C .(1,2)- D .? (1)设集合{0,2,4,6,8,10},{4,8}A B ==,则A B = (A ){48}, (B ){026}, , (C ){02610}, ,, (D ){0246810}, ,,,, 11.已知集合A={1,2,3,4},B={2,4,6,8},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 4 {1 23}A =,,,2{|9}B x x =

口语交际道歉教案

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能说会道—道歉”。 一 . 教材简析 口语交际训练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在各阶段目标中都提出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具体要求。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就安排了5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它是以“语支百花园”中的“能说会道”的形式出现的。 口语交际《道歉》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两 幅图画,第一幅画的是小明手拿画笔和调色盘,一不小心把颜料溅到小芳的衣服上。第二幅画的是小明和小芳在对话。第二部分是三个泡泡框。那位老师的话提示学生看懂第一幅图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另外两位小朋友的对话提示了学生思考的方向,并提出演一演。这个训练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儿童的特点,富有生活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有话可说。 二.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以创设情景为先导,以情感体验为起点,以小组合作探究为载体,以交际活 动为平台,激发学生双向互动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图体现真正意义的交际。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思考、交流、评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给学生营造一种口语交际的氛围,让他们学习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发生矛盾时能够相互谅解,当自己有过失时勇于道歉。 2.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礼貌待人的自觉性。 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氛围中交流与沟通,互动起来。 难点: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礼貌用语,道歉时做到态度诚恳,使别人易于接受。 五.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创设情景,激发说话的兴趣 老师一边说话,一边走下讲台,不小心将学生的文具碰掉到地上(课前已经告诉学生,让其有心理准备)。师装作生气的样子,训斥学生。 2.切入话题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你们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老师怎样做会更好?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小结:有时自己说话或做事不小心,可能会让他人不愉快,甚至会给对方造成伤害,这时我们就应该及时向对方道歉。教师走下讲台,向刚才那位同学道歉。 3.导入课题:“当我们不小心做错了事,就该向别人——道歉”。 (板书课题“道歉”) 二、观察插图,练习说话 1.看第一幅图,练习说话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以及第一个泡泡框 小明画画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同桌交流 (2)交代清楚: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4)小明该怎么办呢?你能教教他吗?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关键之一是强调学生的角色意识,让学生沉浸在交际活动中。教师让学生教教小明,促使学生把画面上的人物作为活生生的人,进行有

集合基础练习题

高一数学第一章 集合基础练习题 知识框架 1.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具有 性, 性和 性。 2.常用符号及其适用范围: “∈”用于 与 之间,而“?”应用于 与 之间。 “ ”与“?”的区别在于 。 非负整数集记作 ;正整数集记作 ;整数集记作 ; 有理数集记作 ;实数集记作 ;空集记作 。 3.常用的集合表示方法有: , , 。 4.对于两个集合A 和 B ,如果 就称A 包含于B ,记 作 ,也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 ,记作 。它是 的真子集。 5.一般地,由所有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即A B={x ∣ }。(若用图示法表示,它指的是集合A 与B 的公共部分。) 6.由所有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即A B={x ∣ }。(若用图示法表示,它 指的是集合A 与B 合并到一起得到的集合。) 7.若集合S 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全集通常用U 表示。设A 是S 的一个子集(即A ?B ),由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 中子集A 补集(或余集),记作 。 实际就是集合S 中除去集合A 中元素之后余下来元素组成的集合。 8.若A B ,则A B = ;A B = ,()u C B A = . 集合部分习题: A 组题 一. 选择: 1. 若集合A={(0,2),(0,4)},则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是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1){0}=?;(2)0∈?;(3)??{a};(4){a}∈{a,b};(5){a}?{a} (A )(1)(2)(3) (B)(3)(5) (C)(3)(4) (5) (D) (1)(2)(5) 3.适合条件{1,2} M ?{1,2,3,4}的集合M 的个数为 ( ) (A)2 (B)3 (C)4 (D)5 4.满足{1,2}{1,2,3}M = 的所有集合M 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集合A={1,2,3,4,},它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 ) (A)15个 (B)14个 (C)3个 (D)4个 6.数集S={x ∣21,},{41,},x m m T y y n n =+∈Z ==±∈Z 则以下正确的是( ) (A)S T = (B) S T (C)S T (D)S T =? ? ≠ ?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