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世界的居民和国家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的居民和国家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的居民和国家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的居民和国家教案庆云云天中学学科教案编号:

2 / 5

3 / 5

4 / 5

5 / 5

高二地理《世界的居民和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

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二地理《世界的居民和国家》教案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4、知道汉语、英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5、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6、知道人类居住地的基本类型。 7、运用数据和实例,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8、说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二、问题与例题 问题1 、世界人口的稠密和稀疏区分别在哪里?为什么? 问题2世界主要人种有哪些? 问题3联合国主要工作语言有哪些? 问题4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分别有什么问题?解决措施。 问题5世界主要宗教和分布地区。 问题6什么是领土?什么是国界? 问题7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怎样分布? 问题8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哪些差异? 问题9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 问题10“南南合作”、“南北对话”怎么理解? 问题11国际合作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国际组织? 三、目标检测 1、现在世界人口已经超过____亿。 2、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减去_______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3、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不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 4、人口密度是指________,它可以表示人口的疏密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6、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________地带,这一地带面积广阔,大部分地方气候________,是人类历史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7、在严寒的________地区,未开发的________地区,干旱的________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________、________,人口则很稀少。 8、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就业困难、、资源减少等。 9、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

世界的居民和聚落习题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3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对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C.中纬度临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少 D.人口越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越大 某国家2012年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据此回答2~4题。 2.该国2012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0.1‰B.-0.7‰ C.0.7‰D.9.7‰ 3.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 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D.劳动力过剩 4.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南亚地区B.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D.南美洲 5.下图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 A.①B.② C.③D.④ 6.新学期,某校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她的皮肤是浅棕色的,金黄色的头发呈波浪状,长着一双大大的蓝色的眼睛。请问该同学可能来自下列哪个国家() A.韩国B.蒙古 C.法国D.几内亚 7.印第安人属于什么人种() A.白色B.黑色 C.黄色D.混血 8.为期两天的金砖国家峰会2013年3月26日晚在南非德班拉开序幕,关于举办这次峰会的南非的人种、语言、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英语基督教 B.白色英语伊斯兰教 C.黑色法语基督教 D.白色法语伊斯兰教 9.有关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深 B.非洲黑人头发卷曲与非洲的气候无关 C.北欧人鼻梁细高,利于夏季散热 D.黑种人肤色黝黑与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有关1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 A.英语、汉语B.汉语、法语 C.汉语、英语D.法语、日语 11.拉丁美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 A.英语B.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C.汉语D.法语 伦敦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12年7月27日开幕,根据材料完成12、13题。 12.当地居民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 13.当地很多居民每周日要到教堂去做礼拜,他们信仰的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犹太教 14.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产生于() A.欧洲B.大洋洲 C.非洲D.西亚 据联合国数据统计,叙利亚在各种冲突中已有9 000多人死亡。据此回答15、16题。 15.上图是叙利亚多数居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是的代表建筑()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喇嘛教 16.叙利亚国内通用的语言是() A.阿拉伯语B.英语 C.法语D.西班牙语 17.下列地区中,一般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使用阿拉伯语,且信仰伊斯兰教的是() A.亚洲南部B.北美洲 C.欧洲西部D.非洲北部 18.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 () A.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 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 C.空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 D.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 19.聚落如果不断发展,其表现是() A.人们以种植业为主 B.经济发展趋缓 C.占地面积不断增加,建筑物增多 D.城市数量减少 20.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着众多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这些 古建筑、园林和街区应当()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24分)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地理教案优秀案例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地理教案优秀案例世界的居民和国家地理教案优秀案例一 教学方法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让学生观看世界各地风土民情、宗教、人种方面的录像,然后巩固重要知识点,在随堂作业中反馈。 2.按教材顺序讲解课堂知识的同时,穿插讲解一些风土人情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世界人口、人种、 2.了解世界民族和语系的分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种族的特征、分布、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分布; 2.教学难点:按具体情况区分种族和民族这两个概念。 三、教学准备 世界人口分布地图、地球仪、投影片、世界地图光盘、世界人种图。 四、教学过程

(一)世界人口: 1.增长速度很快; ⑴1987年7月11日是世界50亿人口日; ⑵1996年6月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 2.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⑴亚洲东部、南部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占全球1/3; ⑵极地、沙漠和热带森林地区人口稀少,南极地区目前无人定居。 (二)种族和民族:(参考《人文地理》种族篇,P.8) 1.种族: ⑴白色人种(欧罗巴人种):人数世界第一,占54%; ①特征:肤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 ②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 ⑵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种)人数世界第二,占37%; ①特征:皮肤呈淡黄或棕褐色,眼珠黑、头发黑而直,面庞扁平; ②分布: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⑶黑色人种(尼格罗人种):人数占8.5%; ①特征:皮肤黑、头发卷曲、鼻宽唇厚; ②分布:非洲中部、南部,大洋洲、美洲也有一部分;(故乡在非洲) ⑷混血种人种占0.5%,南美洲最多。 2.民族: (1)民族是由于经济、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历史发展 的不同而形成的;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设计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教学设计 【内容范围】 必修课程第八单元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课内容。 【教学主题】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和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备条件】 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可选择在普通教室、历史专用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不同场所,安排学习活动。 【教学理念】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离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变得无意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在于本学科的学习上。 2.关注教学效果的达成。新编部版教材内容非常庞杂,需要老师自己有更宏大的知识架构,重新整理和整合,不能简单的“花最少的时间教更多的内容”,而应该关注在有效知识的教授。 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 4.具备反思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必修下第八单元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中第三课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本单元讲二战后世界的变化,既有资本主义世界的自我调节,又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艰难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提及了第三世界国际的发展。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进步、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这块内容在原有教材中提及较少,现在补充进来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理解世界历史。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中山市实验中学高二文科生。该班生源较好,学生乐于接受陌生知识,也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课堂效果达成基本符合预期。 【教学目标】 1.运用时空定位,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瓦解的基本过程。 2.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原因,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3.分析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的发展变化,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原因。这个点涉及到的时段较长、国家与地区较多,所以对学生的理解有点困难。需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全球视角,才能更全面的理解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

湘教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五章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第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不同类型的国家应从领土面积、人口多少、政治体制等方面了解他们。 2.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认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3.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原因。 过程与方法 阅读“世界政区图”,结合教材知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总结两类国家的分布特点。通过阅读教材中“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比较图”,并收集其他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世界各国虽然存在着经济发展差异,但各主权国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我国是经济崛起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国家的领土面积、人口多少、分布状况、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教学难点 如何从数据上说明这些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于世界的地形,气候,居民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世界的国家。 设问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呢?(学生自主回答)(过渡)世界上的国家很多,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学生预习教材。 一、不同类型的国家 学生预习回答世界上共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教师结合地图,举例分析国家和地区的含义。 设问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它们呢?(学生结合教材回答)(过渡)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还可以把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分布图”,设问从大洲来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从半球的位置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什么半球?

世界的居民教案

初二地理专题复习六 世界的居民 一、中考目标要求: 1、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状况;知道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迁 移状况 2、知道三大人种的特征;记住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3、知道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地区;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特色及 分布地区 4、知道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特色及分布地区;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 的关系 5、知道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一: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的特点是:数量,增长速度。到1999年,世界 人口总数已超过亿。 2、(1)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率和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 长率=率-率)。(2)近几十年,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的提高,死亡率下降。(3)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 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主要分布在洲、洲、 洲;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 主要分布在洲、洲、洲。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洲和洲。

3、世界人口的分布:分布不均匀。(看P41世界人口分布图) ⑴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纬度的地带,如亚洲的______部和____部;欧洲____部;______洲和_____洲东部。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从纬度来看:处在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处在地带;从气候看:气候___________;从地形看:地形平坦的和地区;水源充足;农业发展早;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2)人口稀疏区及其原因有: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西亚及大洋洲的西部(干旱的);亚洲和北美洲的北部(气候);亚马孙平原(湿热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南极洲(气候酷寒)则无人定居。这些位于干旱地区、赤道地区、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⑶会计算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某地区面积为1000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口密度为。该地区一年中出生并成活了2000个婴儿,死亡1200人,则人口出生率为,人口死亡率为,自然增长率为。 4、世界人口问题: ⑴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恶化和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就业、居住、教育、医疗难)等。解决措施是:推行政策,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___相协调。 ⑵人口增长过慢带来问题:欧洲一些国家人口处于负增长状态,会引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测试讲评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或实践才是最有效的。根据上面的教学内容,结合这一需求,在本节课上,我采用分层次分小组,指导学生自行解决,教师辅助指导的教学方式,明确的责任分工,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教学难以顾及众多学生差异性的不足,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者,学生为主体的科学观点,实现教与学和谐发展。当遇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加以指导、示范。而对学生来讲,不论对与错,都有一个思维过程,所以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首先让学生课前进行试卷分析,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到考试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重建学生思维,进而重建或完善解题思路。并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 1、对试卷中自己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 2、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做题方法。 3、针对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有的放矢的复习相关知识点; 4、总结经验,掌握考试方法。 【教学关键】 重视更改试卷中的错误,并对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关注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与应用,初步理解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 二、教学媒体和课前准备 【针对学生】 课前下发试卷及“卷后感悟”,查找自己易错题型,并完成通过努力可以改错的部分。【针对教师】 应对学生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确定讲评重点。将学生分小组,使每组内有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统计解答题的得分,计算各题的平均分,以此衡量全班对此类题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及相关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制订措施,并设计好针对训练题。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制作课件。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课前纠错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教案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和人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图形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能够阐述世界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 4、能够根据世界人种的分布图,正确表示主要人种的特征以及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民族和种族,树立正确的种族观念。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各种图形的判读和人口问题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时至今日,人们通过无数次的考察,发现在宇宙中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惟有地球。她像天使一般精心为人类营造了一个适合于生存的空间和环境,应该说,地球是我们人类美好的家园,他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生活在这个美丽星球上的特殊生命——人类的有关知识。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世界人口增长情况 1、时间差异:(看图分析) 18世纪以前增长缓慢; 18世纪以后增速加快; 1950年以后迅猛增长。 2、地区差异:(看图分析)

“二战”后世界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活动二】世界的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①环境问题: 污染问题:主要在城市,三废污染等。 ②生态问题:主要在农村。森林减少、草场退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③资源问题:资源短缺、浪费严重、破坏严重。 解决途径:计划生育、普及教育。如中国和印度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老龄化问题 影响:劳力短缺、兵源不足、社会负担过重、老年人生活孤单等。 解决途径: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德国、澳大利亚等。 3、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交通拥挤、治安恶化、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加重、住房困难等。 解决途径:开发新区和建设卫星城;加强城市管理和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3 世界的居民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7)

《世界的聚落》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聚落的形式及其形成、发展变化。 2、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3、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情景导入、小组辩论、分组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一组图片(图片展示:农村、集镇、城市、林村、牧村、渔村等),他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学生回答) 承转:尽管这些景观差别很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聚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聚落的有关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60-63,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观察图3-17、18、19、思考:从村庄演变为城市的过程中,聚落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3)、你喜欢城市还是乡村?请阐述自己的理由。 (4)、请你总结:乡村和城市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5)、完成P61活动题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1、为什么有的地方只能形成乡村,而有的地方却能发展成为城市呢? 2、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教师精讲点拨】 1、阅读下列信息,试分析每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①平原地区的聚落多呈团状,且规模较大,而山谷地区的聚落多呈条带状,且规模较小。 地形 ②沙漠地区的聚落很少,且集中在绿洲上。水源 ③石家庄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京广铁路开通后才逐渐发展成为特大城市。交通 ④东营和大庆是在石油开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

地理试题练习题考试题教案初中高中四、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世界地理

四、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世界地理 人口 人口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人口是由活的有生命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因此,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自然属性,受自然环境影响、服从生物学规律。首先,人的生命过程在时间上是有限的,按照自然法则人有性别、年龄、生育、寿命、死亡等生物属性。其次,新陈代谢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必须消耗物质和能量。为了源源不断的补充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人们每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从自然界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水分和空气,同时把废弃物归还到环境中去。因此,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必备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 然而,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够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利用群体的力量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是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作为社会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人可以利用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劳动,人的社会属性是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属性。 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出生的婴儿(存活的)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通常以千分率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 人口出生率= 同期活产婴儿数×1000。 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 例如某地在一年中、平均1000人当中,出生并存活婴儿18人,该地的出生率为千分之十八。 出生率的高低与人口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某地出生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就会导致人口的迅速发展,甚至使人的增长超过经济的增长。由于人口过剩,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并且要提高人口素质,使人类能够正常的良性循环。 人口死亡率 人口死亡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死亡的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千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 人口死亡率= 同期死亡人数×1 000。 一定时期平均人口数

高二地理世界的国家和居民教案新人教版

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二地理《世界的国家和居民》教案新人教版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这是一堂关于世界的国家和居民的复习课。主要包括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世界人口问题,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世界三大宗教和语言,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国际发展与合作。 2.解析:本部分内容包括人口和国家,以及世界发展和合作,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知道汉语、英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及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其主要分布地区。运用数据和实例,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能够说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4、知道汉语、英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5、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6、知道人类居住地的基本类型。 7、运用数据和实例,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8、说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2.解析 (1)重点能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2)能够运用地图、资料和相关数据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 (3)能说出几个主要的国际组织及其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掌握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根据人口分布图,比较、分析人口疏密的状况及原因。 2、运用资料,分析聚落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比较难,需要充分举例和联系实际给学生分析说明。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多媒体课件,世界地形图,世界政区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图。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世界居民和国家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世界居民和国家 世界居民和国家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是要让学生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主要种族和民族,以及他们的分布状况;了解世界各地区语言的使用与宗教的信仰情况;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国家数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各大洲的分布。2.本节还介绍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教学方法一、授课思路与方法1.让学生观看世界各地风土民情、宗教、人种方面的录像,然后巩固重要知识点,在随堂作业中反馈。2.按教材顺序讲解课堂知识的同时,穿插讲解一些风土人情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世界人口、人种、2.了解世界民族和语系的分布;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种族的特征、分布、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分布;2.教学难点:按具体情况区分种族和民族这两个概念。三、教学准备世界人口分布地图、地球仪、投影片、世界地图光盘、世界人种图。四、教学过程(一)世界人口:1.增长速度很快;⑴1987年7月11日是世界50亿人口日;⑵1996年6月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2.人口分布很不平衡:⑴亚洲东部、南部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占全球1/3;⑵极地、沙漠和热带森林地区人口稀少,南极地区目前无人定居。(二)种族和民族:(参考《人文地理》种族篇,P.8)1.种族:⑴白色人种(欧罗巴人种):人数世界第一,占54%;①特征:肤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②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⑵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种)人数世界第二,占37%;①特征:皮肤呈淡黄或棕褐色,眼珠黑、头发黑而直,面庞扁平;②分布: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印第安人、因纽特人)。⑶黑色人种(尼格罗人种):人数占8.5%; ①特征:皮肤黑、头发卷曲、鼻宽唇厚;②分布:非洲中部、南部,大洋洲、美洲也有一部分;(故乡在非洲)⑷混血种人种占0.5%,南美洲最多。2.民族:(1)民族是由于经济、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形成的;(2)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3)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也有单一民族;(4)犹太人、吉卜赛人遍布于许多国家。(三)小结:语言人种居民(板书)宗教民族课后作业1、作业本:P.2-3第1-9题2、填图册:P.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案(新版)湘教版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4、通过辩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同时,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地区差异 、各种统计图的判读 2、世界人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人口分布的成因 、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世界人口问题的资料、图片。 2、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时至今日,人们通过无数次的考察,发现在宇宙中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惟有地球。她像天使一般精心为人类营造了一个适合于生存的空间和环境,应该说,地球是我们人类美好的家园,他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生活在这个美丽星球上的特殊生命——人类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小知识:人类的起源 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从其它动物中分化出来,已有千万年的历史。根据人类进化史的研究得知,约在2600万年前长臂猿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约在1800万年以前,猩猩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约在1200万年以前,人类同大猩猩和黑猩猩中分化出来。现在发现最早的人科化石属于腊玛古猿。他们大约生活在距今700~1400万年以前。从形态特征来看,他们已从猿系统分化出来,被推测已具有初步直立行走的能力,可能会使用天然工具谋生。其次是南方古猿。他们大致生活在距今100~500年以前,其中一些进步类型发展成能够制造工具的早期猿人,即真人的出现。〕 你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 活动一: 学生绘制图表、阅读图表,思考:

3 世界的居民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5)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联合国确定的六种工作语言的种类及作用,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 2、阅读世界语言分布图和世界宗教分布图,分析观察六种语言的分布、三大宗教的 分布。 3、了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在华人聚集的地方,并对学 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英语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 语的积极性。 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读图分析、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英语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能正确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树立无神论的观点。 教学重点: 1、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语言吗?谁能给大家讲几句?你们了解附近居民都有什么信仰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世界的语言 1、自主学习:读P56世界的语言,完成下面的问题 (1)、目前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是否都有文字记载?使用最多并被联合国定为工作语言的是哪几种? (2)、当今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是哪种语言?使用最广泛的呢? (3)、仔细观察《世界语言分布图》,与同位一起交流,说说图中六种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并完成下表。 2、小组交流:完成上面的问题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你现在正学习哪种外语?为什么要学习它?(指导学生结合教材P57页,小组内探究完成。) 【教师精讲点拨】教法探讨:此问题较易回答,教师可追问英语问什么流行广泛?拉丁美洲为什么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盛行?推出殖民主义的原因。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世界居民和国家

第二节世界居民和国家 1、世界的人口 (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 (2)分布及原因: 分布地区分布规律分布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 北美东北部 北半球中、低纬近海 地带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 湿润,农业历史悠久,交 通、城市发达 人口稀少地区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 针叶林、热带雨林带、沙 漠地带、高原和山区 纬度高,气温低,赤 道附近湿热,沙漠地 区干旱,山区地势高 自然条件恶劣,开发程度 低 (3)人口问题 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 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 (1)人种:黄、白、黑 [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3)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语言说明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使用较广的语言英国、美国、加拿大等俄语国际上的重要语言俄罗斯等 法语国际交往中重要语言法国等 西班牙语取代了当地的语言西班牙、拉丁美洲等阿拉伯语国际上的语言西亚、北非等 (4)宗教 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教徒最多,分布最广。 伊斯兰教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教徒称穆斯林)佛教亚洲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考纲要求:(09届) 1、世界地理概况 (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2、世界地理分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3、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链接高考:(以去年、今年的湖南考试用卷综合题为例) 08届:第36题:非洲;第40题:中亚。09届:第36题:非洲; 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 1、区域位置:在哪里 2、区域事物:有什么 3、区域特征及成因:怎么样、为什么 4、区域人地关系:怎么了、怎么办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综合分析和比较分析 第一讲世界地理概况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 1、地球表面陆地占29%,海洋占71% 2、陆地主要在北半球,任一半球都是以海洋为主(见地图册118页)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二)陆地 1、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 2、七大洲:名称及其分布,大陆上的洲际分界,地形特征

3、各大洲的主要地理特征 (1)地形 陆地地形 1、地形概念: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 2、五种基本地形: (1)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M以上,起伏较大,坡度较陡。 注意:地面高低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起伏一般用相对高度表示,山地组成山脉,山脉组成山系。 有的山地呈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山脉总称为山系,最突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连同 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 (2)丘陵:海拔较低,一般在500M以下,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3)高原:表面较平坦,边缘较陡。 世界最高高原为青藏高原、最大高原为巴西高原。 (4)平原: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M以下。 世界最大平原为亚马孙平原 (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世界最大的盆地为刚果盆地 2005年10月9日中国测绘局公布世界最高山为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43M,1975年公布的8848.13M废止。(海拔都为基岩高度,雪厚3.5M不算)。 总结:

3 世界的居民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6)

《世界的人种》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搜集资料和图片,了解三大人种的划分依据及主要特征。 2、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 读图法、联系比较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种族观,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的观念。 教学重点: 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特征。 世界三大人种的地理分布。 教学难点: 世界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敞开,吸引了许多外国朋友来华投资、学习、观光旅游,同学们,你们见过外国人吗?他是哪个国家的?他们与我们有何不同?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读P54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世界上的居民分为哪三大人种?划分人种的依据都有哪些? (2)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各自有何特征? (3)你知道种族与民族的差异吗? (4)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什么人种? (5)黑种人的故乡在哪儿?南美洲和北美洲为什么有黑色人种分布? (6)白色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7)你能找出人种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吗?试举例说明。 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一、世界上三大人种的主要特征 【教师精讲点拨】 (学法指导)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法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或几种事物的对比,找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以加深印象,便于记忆。比如我们学习人种特征,可以从自身(黄种人)开始,描述一下 自己的体貌特征,看从哪几个方面分析?然后再从这几方面对比分析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探究过程:1、学生先根据自己或同桌,描述一下自己或同桌的体貌特征。 2、教师总结:同学们描述的体貌特征大致从肤色、眼色、头发、脸型、鼻梁、嘴唇 和身材等几个方面描述。 3、教师出示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的照片,让学生同样从这几个方面对比分析,得出 结论。

高中地理复习-世界居民和国家(含答案)

第二节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人种的外貌及其分布,掌握世界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区域综合分析的方法。 学习重点: 从整体上了解世界的人口和国家,掌据基本的概念。为后面的区域学习打好基础。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一、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 二.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1.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以外的各大洲。例如面积最大的()领土达1707万平方千米,面积最小的是(),仅有0.44平方千米。人口最多的是(),人口近13亿。而梵蒂冈仅有()余人。 2.世界人口在一亿以上的国家有: 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根据划分的。

四、国界和领土 1、国界是 ,其划分特征是 2、领土是 。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 1、人种(种族)和民族有什么区别? 2、有的国家人口众多,有的国家人口稀少。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其次是印度、美国等。也有人口很少或人口密度很小的国家,例如,梵蒂冈仅有1000余人,澳大利亚总人口约1900万,平均每平方千米仅2.5人,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课堂练习 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是“人类大陆图的局部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区呈带状分布,造成两地成带状分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沿一条河谷分布 B.甲处沿带状降水量分布 C.乙处沿铁路线分布 D.乙处受山脉限制 2.①②③④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相同的是()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1.B 2.C 解析第1题,根据陆地轮廓特征可判断出图示地区为非洲,图中甲处位于北非西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多,自然条件优于南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乙地位于尼罗河谷地,受水源影响,人口呈带状分布。第2题,图中①③两地均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②地位于刚果盆地,为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人口稀少;④地位于大西洋,不在非洲大陆。 3.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读“人类大陆局部图(下图)”,回答下题。 b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①b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②b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③b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 ④b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021年七年级地理《世界的居民》教学设计

第三章2021年七年级地理《世界的居民》教学设计内容与分析 内容: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 内容分析: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重点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为了便于学生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所给资料从1950年开始,并预测到xx年,问题设置突出世界人口达10亿整数倍的年份。课文中介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要求学生对人口数据能够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课文与地图密切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可记住四大人口密集地区。在课文中,粗略介绍了这4个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水文条件,进而说明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气候湿润的临河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靠“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本节教材既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又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口预祝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数据一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 1.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地图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4).了解人口计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并能对人口数据进行基本的计量分析。 2.目标分析 通过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人口数据,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学会计算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图,了解四大人口密集区和四大人口稀疏区,并适当分析其原因。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障碍)是人口出现负增长不是人口问题,产生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的原因是学生认为人口也少也好。要解决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就要通过分析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会导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来解决。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指出工具使用在哪里),准备使用…(提出用什么工具)。因为使用…,有利于…(说明为什么要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当今世界人口有多少?人口增长的速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世界居民和国家 教案

世界居民和国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人种、宗教、语言及分布; 2.了解世界的政区、国家和分区。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人种、宗教、语言及分布;世界的政区、国家和分区。 五、教学方法: 图示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观看世界灯光图,大体了解世界居民和国家的分布。 2.世界的人口及分布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50亿,联合国根据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建议,为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人口问题的重视,确定1990年起每年的7

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要求各国政府、民间团体在此期间开展“世界人口日”活动。此后,每年7月11日世界各国都开展宣传活动。2011年10月31日定为“世界70亿人口日”,旨在提醒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关注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 世界人口上亿的国家: 中国:13.95亿(2018年) 印度:12.95亿(2014年) 美国:3.139亿(2012年) 印度尼西亚:2.555亿(2015年) 巴西:2.028亿(2015年) 巴基斯坦:1.97亿(2015年) 尼日利亚:1.79亿(2014年) 孟加拉国:约1.6亿 俄罗斯:1.431亿(2015年) 日本:1.271亿(2014年) 墨西哥:1.2亿(2014年) 菲律宾:1.01亿(2015年) 埃塞俄比亚:1.024亿(2016年)

埃及:1.045亿(2018年) 3.世界的人种及分布 黄种人:皮肤淡黄、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浅,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较薄体毛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黑种人:肤色黝黑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少,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民族与种族的区别: (1)同一人种可以分属不同的民族,且各民族人口多少不等; (2)人种的不同是从外貌上加以辩别的,民族的不同则从有无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加以区别。 (3)世界上主要为3个种族,而民族却有2000多个。且各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很大。 4.世界的宗教及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