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文献综述

生姜的文献综述
生姜的文献综述

生姜的文献综述作者单位:

姓名:

学号:

【摘要】生姜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长期种植和大量食用的园艺作物,资源丰富,广泛种植于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是世界生姜主要种植国和出口国。

中国是生姜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生姜的国家。现在姜的成分和功能被广泛地进行研究,姜的香气及风味取决其挥发性油姜精油,姜的辛辣风味主要来自非挥发性油姜油树脂中的姜辣素,并且姜中含有许多微量元素和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姜是古老的香料也是医药、食品、化妆工业的天然原料,而且是有附加价值有潜力的作物。

目前,经过许多专家的研究就姜油的提取工艺已进行的研究较多也较为成熟,但对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和姜辣素组份分析,生姜中有效成份的认指工作,以及关于姜辣素组份的合成和其天然姜辣素的化学结构研究开展得较少,生姜的精加工及其相关应用还未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本文献综述将会对生姜的生产、化学物质及其提取物质、利用研究进展、药理作用、现在加工技术、未来展望等进行叙述。

【关键词】生姜研究方法作用功效加工应用前景

【引言】姜通称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鲜嫩茎,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原产东南亚,我国自古就有栽培,中部和南部地区普遍分布。从19世纪开始,姜就被广泛地进行研究,但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后我们对姜的化学组分与其感官特性的关系才开始有了一些认识,姜的香气及风味取决其挥发性油成分姜精油,姜的特征性辛辣风味主要来自非挥发性油分姜油树脂中的姜辣素。

我国卫生部将生姜规定为药食兼用资源。姜的研究是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课题。由于生姜化学成分复杂,组分的组成及含量的最终确定对于姜及其产品的品质鉴定、品种资源的普查和新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以及姜的药效研究和食品加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姜是集调味品食品加工原料和药用为一体的高效多用途蔬菜我国近年来出口量逐步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栽培面积逐渐扩大。

1.生姜的生产概况

1.1生姜的生产分布

生姜广泛种植于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姜栽培以亚洲和非洲为主,尤其以亚洲的中国、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种植较多,欧美国家栽培极少。中国是世界生姜主要种植国和出口国,近年来,我国生姜栽培面积及总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左右。

中国是生姜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生姜的国家。据史书记载,早在周秦时代我国就有种植、食用生姜的习惯,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姜属在我国共有14种,各地栽培的地方品种有几十个,著名品种有东北丹东、安徽铜陵白姜,山东莱芜片姜,湖北来风、黄冈的黄爪姜、台姜,江西上高的白丝姜、黄丝姜,东北大肉姜等。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有山东莱芜片姜、广东疏轮大肉姜和密轮细肉姜、红爪姜、山东莱芜大姜、玉林圆姜等。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我国已有20多个省份种植生姜,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达5.1

万hm2,安徽省种植面积超过1.2万hm2。[5]

1.2生姜的分类

姜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按生物学特性分类二是按产品用途分类。

根据植物学特征和生长习性可以分为疏苗型姜和密苗型姜两类。山东的莱芜大姜和广东疏轮大肉姜是疏苗型姜的代表品种,此类姜植株高大(80~90cm),分枝少,根状茎肥大,姜球数少,节间长单层排;而密苗型姜一般株高65~80cm,分枝数较多,排列紧密,姜球数较多,姜球较小,节间短姜球多呈双层或多层排列,其代表品种有山东莱芜片姜广东密轮细肉姜浙江临平红爪姜等。

还可以根据用途分为食用型、药用型、加工型和观赏型。大多数品种为食用、药用兼用的品种,例如山东的莱芜大姜、广西的玉林圆肉姜和江西的抚州姜等。适于加工为腌制品、糖渍品和酱渍品的品种,有广州大肉姜、浙江红爪姜、铜陵白姜、遵义大白姜等,这些品种一般根状茎纤维少、肉质细嫩、含水量较高、质脆、辛香味浓而辣味淡。另外姜科姜属的莱舍姜(别名纹叶姜)、花姜(别名球姜或姜花)斑叶茗姜、壮姜、恒春姜、河口姜等属于观赏姜。[3]

1.3现在生姜产业存在的问题

1.生姜良种产业化水平较低

我国栽培的生姜品种主要是传统地方品种,尽管不乏曾经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声誉的地方名产品种,但随着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和加工产品类型多样化要求,专用品种少,性状缺点逐渐暴露,原有品种已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

2.生姜标准化安全生产配套技术尚不完善

我国生姜科研水平相对滞后,对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尚少,目前我国制定的某些技术规程可操作性较差,难以规范姜农的栽培管理。加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使成熟技术的应用也受到制约。

3. 产品安全性遭遇较大挑战

由于病虫害逐年加重,而新型高效低残留农药较少,或成本过高,姜农不得不使用低成本高毒农药,造成土壤环境及产品污染。如生姜贮藏过程中对姜蛆的防治,常导致产品六六六、涕灭威超标。

此外,目前的生姜安全生产仅注重农药的控制,土壤、水分、大气环境尚未引起重视(如重金属污染问题)。

4.生姜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

目前我国生姜加工主要以保鲜、风干、腌渍产品为主,尚缺乏精深加工的技术与工艺,导致加工副产品增多,原料及副产品浪费严重,产品增值不显著。另外,初级加工产品不仅价格低,效益差,而且易造成贸易争端(反倾销与技术贸易壁垒)。

5.生姜生产加工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尚不完善

国外上市的产品多要求具有质量标记卡,据此卡可通过网络查找到该产品的栽培履历、加工过程、质量责任人等,一旦发现问题,企业可根据缺陷产品召回计划,启动产品召回程序,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尚刚刚起步,全面的质量追溯体系尚未建立,许多问题尚需研究探讨。

2.生姜风味物质及其提取方法

2.1生姜的化学物质[6],[11],[2]

生姜组分较复杂,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辛辣素、油脂及少量挥发性油分。经分析,生姜含有 1.8% 蛋白质,8% 碳水化合物,4%~7% 粗纤维及丰富维生素 A、C 和 B 族维生素,并含有钙、磷、铁、钾等矿质元

素。

生姜风味感官特性主要由两种物质赋予:姜精油和姜辣素。姜精油是生姜中挥发性油分,为生姜提供香气和部分风味;姜辣素不具有挥发性,为生姜提供特征性辛辣风味。生姜风味受到产地、干燥条件、酶、提取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

目前,人们已发现对新鲜生姜呈香影响最大的是一系列单萜类物质,如香叶醇,芳樟醇,及香叶醛等。氧化倍半萜烯含量较少,但对生姜风味特征影响也较大。对生姜呈现特征性辛辣风味主要是一系列具有 3–甲氧基–4–羟基苯基官能团的酚类、酮类物质。

2.1.1姜精油

姜精油是指从生姜根茎中用水气蒸馏方法得到挥发性组分,几乎不含高沸点成分,具有浓郁芳香气味;主要应用于食品及饮料加香、调味,也是国内外市场均需求而价格不菲香精原料和药用原料。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生姜精油得率一般为1.5%~2.5%,生姜精油是一种透明、浅黄到橘黄可流动液体。其中,桉树脑、里哪醇、香茅醇乙酸酯、龙脑、香叶醛和香叶醇是鲜姜香气最主要呈香组分;且不同品种及地域生姜油成分及含量也不相同。

2.1.2姜辣素

姜辣素是指利用有机溶剂从提取过挥发油的生姜根茎中所提取不具挥发性

油分。姜辣素是姜主要辣味成分,是多种物质混合物,其组成中均含有 3–甲氧基–4–羟基苯基官能团。根据该官能团所连接脂肪链不同,可把姜辣素分为

6 类:姜醇类、姜烯酚类、副姜油酮类、姜酮类、姜二酮类、姜二醇类。

姜辣素同样具不稳定性,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如姜醇加热到 200℃以上时,则会发生逆羧醛缩合反应生成姜酮和相应脂肪醛;姜醇、姜烯酚等在碱性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得到姜酮和相应脂肪醛;姜醇在过氧酸(如过氧乙酸)存在条件下,发生氧化水解反应。

2.1.3姜油树脂

姜油树脂是指利用有机溶剂从生姜根茎中提取油分,其既含有少量姜油挥发性成分,也含有姜油不具备非挥发性姜辣素、脂质、树脂和碳水化合物。姜油树脂是一种深琥珀色至深棕色粘稠液体,几乎不溶于水,醇溶度也较低,静臵后可产生粒状沉淀。姜油树脂化学组成通常较稳定,但其中姜辣素中姜酚类物质化学性质不稳定,所以在贮藏过程中也会发生组分变化。

2.1.4姜酚

姜酚是指利用有机溶剂从提取过挥发油的生姜根茎中提取不具挥发性油分。姜酚类物质易受酸、碱、热等因素影响而破坏,生姜及其制品经加工或贮存后,姜酚含量降低。姜酚是生姜原料中天然存在一类辣味物质成分,是生姜主要活性成分。

2.1.5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次级代谢产物之一,生姜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并强于柠檬酸和抗坏血酸。黄酮类化合物除具抗氧化性质外,还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衰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消除体内自由基等保健功能。

2.1.6蛋白酶

生姜蛋白酶是从生姜中提取一种新型蛋白质水解酶,与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同属硫醇类蛋白酶,能奇异水解脯氨酸的肽和蛋白质。新鲜生姜贮藏茎中蛋白酶活力最高,约为嫩茎 4.5倍,为此,提取生姜蛋白酶应使

用贮藏茎作原料。

2.2生姜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6],[11],[7]

2.2.1水汽蒸馏法

水汽蒸馏法是从姜中提取挥发性精油的最常用方法,该法是利用道尔顿分压定律,分离难溶于水的成分。通常是将鲜姜或干姜在蒸馏前立即捣碎,然后在常压或加压下通入水蒸汽以使姜油在低于其沸点的温度下馏出,主要获得姜中挥发性较大的精油,得率为1.5%~2.0% ,这个方法操作简单,投资少,但缺点是蒸馏时间长,得油率低,且无法提取姜辣素组分,因而提取的姜精油风味与生姜有一定的差别。

2.2.2溶剂浸提法

这是获取姜油树脂的常用方法,包括直接溶剂浸提法和索氏提取法。前者将固态生姜直接浸泡在溶剂中,使姜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按一定的规律如费克定律,逐渐溶解于溶剂中而被“浸泡”出来;后者利用对溶剂加热回流及虹吸原理,使固态生姜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连续多次地被“新”的溶剂所萃取。

以上2 种溶剂浸提法获得的姜油树脂所含化学成分与选用溶剂关系很大,提取时大多选用极性强的溶剂,如乙醚、丙酮、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

2.2.3压榨法

这个方法是利用压榨机械手段对洗净的生姜进行直接处理,该法所得的姜油量除了与姜本身的质量有关外。也与姜的预处理和压榨设施的操作情况有关。而且,可以通过沉淀分离方法处理压榨产物,能得到上清液沉淀物两类不同产品。压榨法获得的是姜油混合物,包含非挥发性和挥发性姜油。

2.2.4液体CO2浸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

这种方法均以高压液体作为萃取溶剂,在6~8个大气压、32~35℃条件下,以CO2为超临界流体,把姜中的姜油萃取出来,然后将这些携带着姜油的CO2流体再经过由超临界状态或液态向气态的相转变,将其携带的姜油释放出来,这种方法可同时获得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姜油组分。优点是无溶剂残留,选择性易于控制,且CO2是惰性气体,萃取分离可在常温下进行,能减少姜油中不稳定组分的分解,故抽提效率远远高于其他方法

2.2.5提取方法小结

提取姜精油的传统方法是水汽蒸馏法,提取姜油树脂的传统方法为溶剂浸提法和压榨法。但是水汽蒸馏法耗能大、姜油得率低,且风味差;溶剂浸提法只能获得姜油树脂,油品纯度低且残留溶剂。这些传统方法都不能对有效成分进一步分离。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临界流体CO2 萃取法,能在稳定的条件下高效地分离、提取姜油的目标组分,在耗能、得油率和品质上均优于传统的方法,且可将萃取和分离合而为一,能对萃取物组分进行分离。可是这种方法成本相较于其他的提取方法而言所用的设备和技术成本高,对于普遍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3.姜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生姜是—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作物,除了能作为食材外,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它的另外一些利用价值也被发掘出来。下面就是一些研究的简述。

3.1姜药用价值的利用

近年来, 随着食疗保健热在全世界范围的兴起,各国的食品、医药、生物学

家对生姜的研究日益广泛与深入, 其相应的生物制品已开始出现。姜既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和调味品, 也是一味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中药, 临床药用多以复方为主。姜的药用功效十分广泛, 德国科学家研究证实, 食用生姜及其制品具有防癌作用。丹麦科学家研究发现, 生姜能减轻晕车、晕船等产生的头晕、恶心、呕吐等, 目前已研制出一种防晕生姜胶囊。国外除用姜的有效成分分别制成强心剂、抗肿瘤剂、防晕剂和抗过敏制剂外, 还开发了姜在保健方面的应用, 如制成脱毛剂、口腔卫生制剂、戒烟剂等, 亦有用其提取物作为脑血管障碍的治疗剂。国内姜产品, 特别是药用产品或保健产品还是个空白, 也没有已成型的制剂供应临床。这种状况提示了姜产品的开发, 尤其是药品和保健品的开发, 还有很大的潜力与空间。[10]

3.2姜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姜利用部分为辛辣的根茎, 由于其独特的保健功能, 近些年开发了多种生姜食品, 如含姜汁饮料: 姜汁茶、姜醋饮料; 含姜汁奶制品: 姜汁凝乳; 生姜风味小食品: 甘草酸梅姜、葱酥糖姜片等。此外, 姜作为一种香辛调味料, 还广泛用于亚洲食物的烹调中。不仅如此, 姜还是当今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根茎类香辛料。中国不但是生姜的主要生产国之一, 而且已成为姜的几大主要出口国之一。但迄今为止, 姜的贸易主体仍是干姜。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 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制成的姜精油、姜油树脂等深加工产品, 作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贸易品越来越受到食品加工业的推崇。[10]

3.3姜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

生姜除了可作为食用调味料外, 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能, 特别是对油脂或富脂食品, 更表现出独特的供氢和断氧协同抗氧化性质的可能性, 是常用辛香料中具有最佳抗氧化效果的天然植物。生姜的抗氧化性能是由于其含有抗氧化活性成分, 有机溶剂浸提常用香辛料中的有效抗氧化成分, 从中发现香辛料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所浸提溶剂的极性有一定的关系。关于姜油的抗氧化活性, 已有大量报道, 从生姜中分离出粗姜辣素, 用于鱼油、大豆油、猪油、棕榈油等的抗氧化, 发现其抗氧化效果均优于生育酚, 而对猪油、棕榈油的抗氧化能力则与BH T相当, 对鱼油和大豆油则略逊色于BH T。[10]

油脂的氧化和抗氧化是世界各国在油脂和富脂食品保存问题上的焦点。虽然有多种有效的抗氧化方法, 而倍受人们重视的则是天然、廉价的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利用。姜油即是一种常用的香辛料天然抗氧化剂, 可有效地利用它来实现油脂及富脂食品的抗氧化。

3.4姜汁应用研究

文献报道生姜汁对猪肉的嫩化效果十分显著,姜汁最佳用量5% ,最佳pH为7. 0, 最佳预处理温度为40℃, 用生姜汁对肉类嫩化, 成本低, 方法简便, 其主要有效成分如蛋白酶、姜烯酚、姜醇、姜酮等成分可以使牛乳凝固, 从而可以利用生姜、牛乳为主要原料生产新型的姜汁凝乳, 提高牛乳的保健作用。姜汁凝乳的优选工艺为pH5. 5, 添加10%的姜汁和0.05%的CaCl2, 适宜温度为30~35℃。我国是世界上生姜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但均以消费原姜产品和出口原料为主, 利用程度很低。因此利用生姜中某些凝乳因子促使牛乳凝固, 既提高了牛乳的营养保健作用, 又提高了生姜的附加值, 是一种风味独特的新型乳制品。陈

永超等在姜汁啤酒的研制实验中, 采用生姜渣汁分离, 再对姜汁进行处理, 姜渣在糖化工段加入, 姜汁在发酵工段加入,酿制出的啤酒质量好, 口味独特, 适应冬季饮用, 具有防病健身, 理气健胃的保健作用。[10]

3.5生姜蛋白酶的开发利用研究

由于蛋白酶作用于蛋白质后, 对食品营养、风味及产品加工适性与产品稳定性等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因而人们正日益重视对蛋白酶的开发与研究。目前在食品工业中开发利用的植物蛋白酶主要有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等。生姜蛋白酶是有待开发利用的新的植物蛋白酶。开展生姜蛋白酶的研究将会为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改变我国植物蛋白酶资源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木瓜、菠萝等少数热带水果资源的现状, 有益于生姜资源的充分利用。

关于生姜蛋白酶提取方法的研究, 已有实验证明, 利用超滤制备生姜蛋白酶比单宁法、乙醇法提取的生姜蛋白酶的酶活力和得率高, 更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关于生姜蛋白酶的应用研究, 有资料表明, 生姜蛋白酶对猪肉的致嫩作用十分明显, 可用作肉类嫩化剂。该酶用作肉类嫩化的报道较多, 一般认为, 其嫩化机理是该酶可分解导致肉类老化的胶原蛋白和肌动球蛋白。此外, 生姜蛋白酶还具有凝乳作用, 姜汁奶是我国传统乳制品之一, 营养丰富, 有健胃益脾之功能, 但其疑乳机制尚不清楚。[10]

3.6生姜膳食纤维

生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淀粉物质, 作为生姜深加工后的残渣, 其综合利用程度不深, 尚未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 可溶性、及不溶性膳食纤维作为清理肠道毒素、减肥、减脂等功效的保健食品已经开始进入市场。生姜膳食纤维的研究将对其促进生姜高效利用具有一定的价值。[10]

3.7研究进展小结

传统的姜使用产品均为粗原材料或简单加工产品,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型市场的需求。同时, 对姜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不够,难以使姜产生其应有的效益, 从而挫伤了姜农的积极性, 阻碍了我国姜产业的发展。目前, 国外对姜的开发已先行一步, 广泛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等现代工艺技术提取姜中的有效成分, 进而制成各种深加工产品, 使生姜已经逐渐成为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而国内对生姜的加工和利用才刚刚起步, 深加工程度低, 还几乎没有姜的成型深加工产品供应市场。

我国对生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生姜在工业化中的应用研究极少,未能使其在食品、医药等行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于姜油树脂的提取, 可得到高品质的新鲜、浓郁而逼真的天然绿色产品, 代表着未来香料行业的发展方向, 微胶囊技术(M E)的采用将使该类产品的应用更加深人、广泛和便宜, 从而为国内姜产品的产业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如何让这些技术的使用成本降低和使用便捷仍是一个攻克的难点。

4.姜的保健功能

姜除了含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外,还含有

姜油树脂、姜酚、姜精油、姜辣素和姜黄酮等成分,具有驱寒、止吐和助消化功效。姜的辣味成分具有降血糖和降胆固醇作用;姜辣素被人体消化时可产生一种抗衰老物质,能抑制体内形成过氧化脂质,防止脂质褐色素―老年斑形成等等。所以这篇综述将对生姜的药理作用进行重点归纳。

4.1生姜的药理作用[9],[12]

4.1.1抗氧化作用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生姜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生姜的抗氧化活性组分主要为极性物质。从分子结构看,生姜的姜辣素类及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均有酚基、羟基或烯链结构,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生姜能够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抑制生物体内氧化,清除各类自由基,。其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抑制生物脂质体系的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2.在食品中发挥抗氧化作用

3.体内抗氧化作用。生姜在体内的抗氧化作用能防止脂质过氧化。

4.1.2健胃止吐作用

生姜在民间是健脾胃、止呕吐的良方,现代医学则用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生姜能刺激霄粘膜台成和释放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内源性胃蛋白酶原,从而保护胃粘膜免受损伤,生姜丙酮提取物具有抗盐酸一乙醇性胃溃疡作用,其有效成分为姜烯。并且干姜对妊娠反应以及麻醉术后的恶心、呕吐是有效的。由此认为生姜可作为癌症化疗的有效止吐剂,并对消除癌症化疗引起的肠胃方面的副作用常有用。世界已广泛生产生姜类抗晕车药物。

4.1.3抗菌作用

生姜及其制品的抗菌作用早有记载,临床证实,生姜的水浸出物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报道了鲜姜汁在果蔬复合汁饮料中抑菌效果的研究,证明鲜姜汁对大肠菌群、啤酒酵母、青霉有较明显的抑菌效果。姜油树脂在防止火腿、香肠等肉制品以及水产品的腐败变质上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抑制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

4.1.4抗血栓形成作用

生姜的提取物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血栓形成,长期食用,对防治高血压、冠心病有一定益处,并且能抑制血栓的形成。实验表明,生姜、干姜醇提取物能够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的含量,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4.1.5消炎、镇痛作用

干姜的醚提物和水提物都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此外,临床应用表明,生姜可减轻、消除牙痛,并认为其消炎镇痛之功效成分为姜烯酚和姜醇。对偏头痛,尤其是发作前期或缓解期脑血流速度增高的偏头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4.1.6其他作用

通过许多人利用生姜提取物作用在小鼠身上的研究表明,生姜还有抗肿瘤作用、降血糖作用、利胆与肝损伤保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等等。

4.2姜六药的临床应用

4.2.1生姜

生姜为姜的鲜味食品,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

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此外,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1]

4.2.2干姜

干姜为姜的干燥根茎,既能消除里寒以“散”,又能助阳回阳以“守”,所以说“能走能守”。常用于脾胃寒证,无论是外寒内侵的实证,或阳气不足的虚证都可以应用。干姜配良姜使用,能治脘腹冷痛;配半夏治里寒呕吐;配人参、白术治脾胃虚寒;配附子回阳救逆。用于亡阳证,能增强附子的回阳,并可减低附子的毒性,所以有“附子无干姜不热”的说法。《珍珠囊》记载,干姜其用途有4:通心助阳;祛脏腑沉寒痼冷;发阴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近来研究发现,姜含6-姜醇,对血小板凝集有明显抑制作用。[1]

4.2.3炮姜

炮姜为干姜炒到表面微黑包,又叫黑姜,性昧苦涩温,无辛散作用,专守中焦,止血止泻,所以说“守而不走”。主要用于虚性出血,寒证腹泻,与侧柏叶、艾叶配伍治阳虚失血;与白术配伍治寒证腹泻。炮姜还有温经止痛功效。现代研究证明,炮姜水煎剂对应激性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醋酸诱发胃溃疡的发生有显著抑制作用。[1]

4.2.4煨姜

煨姜为生姜经煨制的品名,生姜经煨制后辛温不燥,辛散药力不及生姜,而温中止呕功效较生姜好,适用于腹痛呕吐,大便泄泻等症。[1]

4.2.5姜皮

生姜皮为生姜的外皮,辛凉力缓,和脾利水,善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等治各种水肿,起利水消肿作用。[1]

4.2.6姜汁

姜汁为鲜姜的汁,经绞榨去渣,取其汁入药,辛散力强,长于化痰止呕。姜汁为丸,有化痰利窍的功效,呕吐不止重者可用姜汁急救。多年来,用姜汁配白芥子、延胡、甘遂、细辛的末调成膏状,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气管炎,有化痰止咳平喘功效。鲜姜有许多药用,但能治水火灼烫伤却鲜为人知。取姜汁敷患处能缓解疼痛消肿。姜汁还具有灭菌、消炎、清洁创面、促进食欲等作用。[1]

5.姜食品的开发现状及产品趋势

5.1传统生姜加工品[8]

虽然现在生姜的研究比以前往前进了不少,在产品方面也有创新,有不少生姜的加工产品。传统的生姜加工品并非只是依照古法,单纯的进行烹调,而是经过改良后的生产工艺生产的更为优良的产品。

5.1.1糖渍冰姜

鲜姜一清切片一煮沸一漂洗一沥干一加糖水一煮沸辅料拌匀,装缸紧压,密封。一浓稠一加糖粉一拌匀一摊晒一干燥一冰姜

5.1.2醋姜

鲜姜一清洗一晒干一切瓣一制酸汁一浸腌一搅动一醋腌一成品

5.1.3糟姜

鲜姜一清洗一剥皮一盐水一烧沸一冷却一拌匀一腌浸一成品

5.1.4酱姜

鲜姜一洗净一切片一晒干一蒸豆豉一装缸紧压一酱腌一筛去豆豉一酱油一辅料抖匀一装缸紧压一密封一酱姜

5.1.5蜜制姜丝

鲜姜一清洗一去皮一切丝一浸泡一加糖30%一混合一腌制—加糖30%--加热一腌制一加糖40%一加热一煮制一去掉糖沫一成品

5.1.6姜汁凝乳

生姜一洗净(流动水)一打碎一浸提一过滤一姜浸提液一鲜牛乳一加糖和柠檬酸—加热一混料一搅拌一装瓶一成品一冷藏一杀菌一静臵

5.2生姜深加工产品[8],[2],[4]

5.2.1化妆品

由于姜精油香气浓郁,温热,香辛,略有柠檬味,同时具有鲜花香气特征。其所含香气组分香气类型归属对其在化妆品开发性应用具有参考价值。事实上,姜精油是化妆品,特别是男士用香水的理想香精原料。

5.2.2调味剂

生姜不仅本身可以直接作为调味品使用,而且其提取物也是极好的调味品。值得一提的是,采用有机溶剂浸提生姜得到的姜油树脂几乎含有生姜的全部香气和味道,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高品质的浓缩调味料,用于多种食品的烹调和加工。

5.2.3抗氧化剂

生姜具有抗氧化功能,,生姜提取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很高的安全性,能抑制油脂的氧化酸败,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是姜醇类、姜烯酚类和其它酚酮类衍生物,它们能清除超氧阴离子和苯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5.2.4护色剂

生姜富含的酚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因此生姜对鲜肉及其制品具有一定的护色作用。作为护色剂的相关产品也正在研发。

5.2.5保鲜剂

生姜提取物对新鲜肉鱼和蔬菜类食物具有较好的保鲜作用。生姜中具有保鲜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生姜精油、姜酮和姜酚。由此研发生产生了姜复合保鲜剂。

5.2.6嫩化剂

肉的嫩度主要取决于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结合状况,肌纤维中骨架蛋白的完整程度以及结缔组织的构成、性质和含量。作为一种蛋白水解酶,生姜蛋白酶用于肉类嫩化既可使肉质变得柔软、适口、多汁且易于咀嚼,又能提高肉的成品率和保质期。

5.2.7凝乳剂

生姜汁具有很好的凝乳作用,这与其中含有生姜蛋白酶、姜醇、姜烯酚和姜酮等凝乳因子有关凝乳类产品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乳制品,不仅含有牛乳的全部香味和营养成分,而且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凝乳类产品仅有酸凝乳和干酪,因此开发其它营养保健型凝乳产品已经成为乳制品行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6.姜食品的开发前景展望

姜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和调味品, 在国内外均有大量栽培, 资源相当丰富。传统的姜使用产品均为粗原材料或简单加工产品,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型市

场的需求。同时, 对姜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不够,难以使姜产生其应有的效益, 从而挫伤了姜农的积极性, 阻碍了我国姜产业的发展。

目前, 国外对姜的开发已先行一步, 广泛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等现代工艺

技术提取姜中的有效成分, 进而制成各种深加工产品, 使生姜已经逐渐成为食

品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而国内对生姜的加工和利用才刚刚起步, 深加工程度低, 还几乎没有姜的成型深加工产品供应市场。我国对生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生姜在工业化中的应用研究极少,未能使其在食品、医药等行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是营养功能食品,特别强调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把营养与功能结合通过现代科技研制开发具有预防疾病,病后康复、增强免疫能力及具有辅助疗效的功能食品是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医疗保健热在全世界范围的兴起,各国的食品、医药、生物学家对生姜的研究日益广泛与深入,其相应的生物制品已开始出现。我国是世界上生姜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因而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附录】

1.陈楚雄,郭思斌,邓潮刚.浅谈姜的应用.广东药学.2005(15):64-65

2.范素琴,陈鑫炳.生姜风味物质及其应用.粮食与油脂.2009(8):45-47

3.郭英华,张振贤,关秋竹.姜的研究进展.长江农业.2005(09):38-40

4.李大峰,贾冬英,姚开.生姜及其提取物在食品中的应用.中国调味

品.2011(36):20-24

5.李录久,刘荣乐,陈防.生姜的功效及利用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

2009(30):14656—14657,14698

6.林茂.生姜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技术及组成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

学.2007

7.卢传坚,欧明,王宁生.姜的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概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

理.2003(14):215-217

8.孙宏春,王文亮,李海雷.生姜在食品加工中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国

食物与营养.2008(1):34-35

9.孙永金.生姜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4):561-564

10.吴晓慧,顾龚平,张卫明.姜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中国野生植物

资源.2003(22):5-8

11.熊华.不同提取方法生姜提取物中成分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华

大学.2006

12.张桂凤,徐帅.生姜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动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山东畜牧兽

医.2009:174-177

姜夔研究综述

姜夔研究综述 崔海正先生于1997年初发表的《近十年姜夔词研究述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2月)对1987年至1996年近十年的姜词研究作了详尽和精辟的论述。本文对1997年至1999年世纪末三年的姜词研究作一简单回顾。 近三年关于姜夔的研究论文多达30篇。相比1987年至1996年这十年的20余篇,可谓多矣!这表明姜夔正日益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姜词题序的研究 姜词现存约84篇,除3篇外,其他皆有题序。其中长序31篇,短序包括词题50篇。20世纪末期的几年时间里,关于姜词题序的研究论文达4篇之多,约占总数的1/9。其中论述新颖的是陈洁的《论姜夔词与题序之关系》(《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陈文指出姜夔词的题序创作之所以典型,不仅在它数量多,更因为词人对这一文体所倾注的浓厚兴趣和真挚的感情。特别指出81篇题序只有一些词题和短序在作词之前完成,而长序则多作在词作完成之后,甚或是后来补作而成。作者还运用统计的方法,发现在姜词中,长序与慢词、自制曲、短序和小令形成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即慢词、自制曲多用长序,令词多用短序。姜夔制作题序的目的,已超出了单纯记录创作经过、缘起的藩篱,而把自我情感的酝酿过程置于重要地位。题序与词的关系,由外而内,呈现出一种感情上的关联。陈文接着指出作者对制词的缘起、思路的提示和情感基调的铺垫,使题序成为一条深入理解词作相对可靠的捷径。其同时也指出了词序的弊端,认为两者互相重合,令人生倦;同时有少数词的情调与题序也不完全一致。最后作者认为,当读者跟着序文的线索读完全词之后,便会觉得不过如此,失去了在神秘状态中探求未知数的成就感。词的多义性和隐喻性才是具有魅力的源泉。因此,当词与题序产生矛盾时,研究者应回到原文。姚大勇的《姜夔词小序研究》(《新疆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认为姜词小序内容不拘一格,文笔轻灵活泼,多富自然之趣。姜夔拓展小序的领域,是对传统小序概念的突破,体现了词人新的词学观。并认为姜对词小序创作的重视,实是当时推尊词体思潮的一种反映。 二、从音乐角度研究姜词 姜夔对音乐具有相当的造诣,其词作无形之中会受影响。这四年来,从音乐角度研究姜词的论文也有4篇。其中以赵曼初《姜夔词调声辞配合关系浅说》(《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一文最有特色。赵曼初首先认为姜夔词调可能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声辞配合观念;其词调正处于宋词格律由平仄规律演化为四声规律的重要转折阶段;认为姜词调具有长期的典范意义,在词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然后作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姜夔《白石道人歌曲》进行了研究。运用统计学研究方法,从音阶、音高、音长、音程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姜词语音四声与乐音的联系形式,探求了姜夔词调的声辞配合规律,认为词的格律形式已由平仄规律发展为四声规律,并且是宏观守平仄规律、局部守四声规律,其中体现了宋词格律的基本原则和完美标准。该文所提供的研究结果与方法,有助于揭示汉语歌曲声辞配合的一般规律,并可为词谱学研究开辟一个联系实际歌唱的新境界。姜夔词调的声辞配合方式,代表着宋词歌唱的成熟的格律形式,是继周邦彦词之后本色当行的一代典范,其引商刻羽的协律技巧为元曲的格律形式精密化开了先河。 三、对单一词作的解读 近三年对姜夔单一词作进行新的解读的论文共4篇,其中三篇解读《扬州慢》,一篇解读《疏影》。王昌伟《姜白石〈疏影〉词意臆说》(《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2期),高恒文《姜夔〈扬州慢〉的现代阐释》(《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二文颇有新意。对于《疏影》一词的词意历来众说纷纭。作者从文中所用的典故着手,推断出该词确有包含国家兴亡之寄托。王文指出词中借用了赵师雄遇梅神以及寿阳公主的故事。赵师雄遇梅神的男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来源......................................................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19世纪现实主义参考文献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参考文献 *《红与黑》:欲望主体与叙事结构张德明国外文学2002年第1期*白日梦、男权思想、女性意识——三个家庭教师形象背后的作家世界观《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回归母爱——精神分析《红与黑》中于连的性格 宋军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1期 *以系统自组织原理看于连性格的自在性与自主性蒋承勇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于连和高加林于洪笙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3期 个人选择和历史境遇中的生存——于连、拉斯蒂涅、高加林形象比较岳斌硕士论文中国知网2007年 *(法)安德烈?莫洛亚巴尔扎克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法)巴尔扎克著欧也妮?葛朗台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法)马塞尔?普鲁斯特《圣伯夫与巴尔扎克》,《驳圣伯夫》王道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5月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62-463页 *(法)巴尔扎克著巴尔扎克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3月 *高老头和李尔王父爱比较研究易宋江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5

期 *巴尔扎克全集(30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钱林森法国作家与中国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蒋芳巴尔扎克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李健吾《福楼拜评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刘白21世纪国内狄更斯小说研究述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童真狄更斯与中国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严幸智狄更斯与他的时代博士论文南京大学2002 *罗经国狄更斯的创作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赵炎秋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法)莫洛亚著狄更斯评传王人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任子峰俄国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刘文飞阅读普希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张铁夫等普希金新论——文化视域中的俄罗斯诗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 *格非《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复调》《花城》2010年第3期 *王志耕《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诺斯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刑法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一、有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现行仲裁法中的“其它财产权益纠纷”的规定应当更加明确化。谭兵在《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一书中认为:调整中国现行仲裁范围的主要思路是明确、统一、扩大和规范。对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的“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应有更加明确的解释。其认为“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解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首先,“财产权益争议”一词,是指交付仲裁的事项应是与财产有关的事项,与财产无关的争议则不可以仲裁。其次,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中的“财产权益”的范围,存在着界定不清的情况。为有利于仲裁实践,建议在修改仲裁法前,司法机关及时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作出统一的司法解释。 二、现行的仲裁实践中所通用的有关“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界定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仲裁制度本身的发展。许多的学者建议将更多的民事纠纷纳入到仲裁中来。 乔欣、李莉在《争议可仲裁性研究》一文中提到破产程序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具有可仲裁性。认为争议的可仲裁性不因破产而改变,仲裁协议仍可执行,裁决所确定的权益可作为破产财产或破产债权向法院申报。同时还认为应将因侵权行为产生的争

议纳入到仲裁。其认为:民事权利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侵权行为也是一个开放型的概念。由侵权行为而产生的争议,当事人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争议不涉及财产权益,但涉及的权利内容是当事人可以自由处分或可以和解的,这样的争议应具有可仲裁性。 同时,很多学者建议将知识产权中的更多纠纷纳入到仲裁中来。郑书前、宋新宇在《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之可仲裁性》一文中谈到: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只规定了“著作权合同纠纷”可以申请仲裁。但对于其他的知识产权纠纷如专利权、商标权有关的纠纷并未规定其可以提请仲裁。仲裁方式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方面和其他方式相比有其独到的优势。如果不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会造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本增加、资源浪费。其认为:长远的考虑是在对《仲裁法》进行修改时扩充仲裁的受案范围,明确规定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一部分事项可以仲裁;鉴于《仲裁法》的修改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以及立法者对修改时机会合理把握,目前可先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任命法院在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时,不得将裁决事项时知识产权纠纷作为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情形而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该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仲裁裁决,应当执行该裁决结果,这是可采取的权宜之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家对于民商事案件可仲裁性的态度将变的更为开放,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被仲裁机制所扩充容纳,承认其具有可仲裁性将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马明虎在《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一文中谈到,承认更多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符合世界仲裁立法的发展趋势。其认为:按照我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英语毕业论文)浅析英语典故性成语的来源及汉译

最新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海斯特白兰的自救与霍桑的宗教观 2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黑奴的命运 3 Differ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s of Think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4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5 风筝在《追风筝的人》中的象征意义分析 6 美国C标准对中国英语教育的影响 7 An Analysis of Scarlett’s Character 8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科技英语翻译 9 环境、性格、命运--评《远大前程》主人公皮普 10 希腊神话在占星学中的体现 11 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苔丝》的悲观主义 12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性格分析 13 语言使用的性别差异和女性语言的发展——以《纯真年代》为例 14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⑧ 0 ⑤⑨⑨ 0⑦④⑨ 15 文化视阈下英汉数字“九”的对比研究 16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西方商业广告语的差异 17 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比较研究《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中文译本 18 关于《白鲸》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运用的研究与探讨 19 中文标语翻译的语用学视角 20 论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 21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22 华尔华兹《我似一朵流云独自漂浮》中的自然观 23 Comparison of Chinese Lunar New Year and Western Christmas Da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ays of Celebrations 24 25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26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意象分析 27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 28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的分析 29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30 浅析《俄狄浦斯王》和《红楼梦》中俄狄浦斯王和贾宝玉的悲剧命运 31 从《永别了,武器》试析海明威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32 Foreignization as a Translation Approach--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Wei-ch’eng 33 浅析《飘》中人物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34 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论李白诗歌的翻译 35 论《红字》中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对爱情和生活的态度 36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37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 38 英语商务信函的礼貌用语

视频公开课著作权文献综述

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著作权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著作权在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了视频公开课著作权与传统著作权法律的区别,同时也提出了解决视频公开课建设中著作权问题的对策。 关键字:视频公开课;建设;著作权;研究; 一、前言 视频公开课是21世纪诞生的网络教育资源新形式,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1]。与其他基于网络的知识传播产品相比,视频公开课的优势在于使课堂授课这种古老而又不可取代的教育方式乘上了时代之舟,通过互联网把师生互动的单一的课堂空间变成全社会共享的知识空间[2]。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带宽、存储设备等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视频公开课推广与普及的环境条件日趋成熟,逐渐成为开放课程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基于优质资源共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2001年4 月宣布将其2000 多门课程全部搬上互联网供全世界免费使用,这一举措得到了诸多国家的响应。目前,全球已有200 多所大学加入到教育资源共享的行列中来,他们建立的“开放课程联盟”已经在互联网上免费提供了超过13000 门课程的资料。[3]为了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教育部也于2011年正式启动视频公开课。视频公开课无疑对于加速知识的传播、扩大受惠人群、打破受教育的国界、改变受教育的方式、真正实现教育平等和提升人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视频公开课的出现给传统版权制度以极大的冲击,如何完善现行著作权法律制度来推进视频公开课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视频公开课建设对传统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挑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开放教育资源一词的表述,开放教育资源是指免费、公开提供给教育者、学生、自学者可反复使用于教学、学习和研究的数字化材料。[4]根据我国教高司函[2011](105 号)《关于启动2011 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5]其内容和形式应当具备独创性,反映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特色与研究成果。 [6]不管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将“独创性”作为作品获得著作权保护的实质性条件。 [7]而且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只要求作品的表现形式具备独创性即可,因此视频公开课符合著作权法的作品要求。但视频公开课不管是作为源头的建设还是作为终端的共享,都使传统著作权法律制度面临新的挑战。 1、使用他人作品建设视频公开课对合理使用制度的挑战 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大多情况下需要使用他人受保护的作品,而使用他人受保护的作品制作视频公开课要不要取得原作者许可并支付使用费?这是一个两难问题。如果需要经过许可并支付使用费,不仅成本太高,而且明显与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不符。因为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视频公开课也属于课堂教学,应该适用该条规定。可是如果真适用这个规定,那么原作品作者的利益无法维护。视频公开课的创作者是自愿申请视频公开课建设并自愿将自己受保护的视频公开课免费提供给大众非商业性使用,在将视频公开课免费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情况下,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中未经许可无偿使用他人受保护的作品也被免费提供给了广大公众,这势必损害原作品作者的著作权,对原作品的作者非常不公平。对信息时代版权立法起典范作用的《美国千年数字版权法案》(DMCA),也没有详细规定视频公开课建设如何使用他人作品的条款。《伯尔尼公约》对合理使用做了一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互联网作为媒体,集数据开放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全面性、查找方便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成为大学生认知自然、开阔眼界、储备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大学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状况进行总结,试对大学生在学习中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进行探析。 关键字:网络大学生学习影响 前言: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虚拟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行为,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行为,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形式。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规

律,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正文: 一、研究背景 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网给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用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国在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等文章中对中国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综合来说,得出的结果如下:综合起来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关联的影响有积极的,更有消极的。这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有关。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好奇心强。青年人喜爱感受新事物、新思想,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说往往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追

元明两代张炎词研究综述

第20卷 第3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0 No.3 2011年3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Mar. 2011 文章编号:1008-8717(2011)03-0027-03 元明两代张炎词研究综述 翦 伯 象 (五邑大学中文系,广东 江门 529020) 摘 要:元明两代,张炎词研究处于创始期,其体式多为词序短论,其方法多为词话诠释,以张炎的友人最有代表性。这些诠释为后代的张炎词研究奠定了基调,确立了范畴,但方法的单一性与重心的偏失带有负面效应,诠释理论的缺失是其病根。从价值上看,这些诠释抓住了张炎词清虚骚雅的特质,道出了元代词坛倚声应歌的现状,既具学术价值,又具文献价值。至于明人冷落张炎词,是骚雅词派走入低迷、张炎词集失传等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元代明代;张炎;山中白云词;诠释;清虚骚雅;价值;述评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B 张炎(字叔夏,号玉田,1248-1320?)是宋元时期著名的词学家、词人,其词集《山中白云词》在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张炎词展开研究,在张炎生前就已经开始,研究形态有词序、诗歌唱和、信笺、词话、私史、词话等,研究者众多,方法多样。进入明代之后,张炎词研究突然委顿沉寂下去。关于张炎词的这种研究状况,学术界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对该研究的脉络走向、内在特征、学术地位以及不足没有进行认真总结。 一 元明两代的张炎词研究,往往抓住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的一点或数点进行扼要的解读,重点是词人不是词作,多采用描述的方法,缺乏分析推理,更没有从整体上进行全面研究。词友为《山中白云词》作序是元代张炎词研究的主要形态,其中郑思肖(所南)、仇远(山村)、舒岳祥(阆风)、邓牧(牧心)四人的序比较有名。 郑序主要从怀抱、源流、雅思、音律、感染力等方面展开诠释,云:张炎词“飘飘征情,节节弄拍,嘲明月以谑乐,卖落花而陪笑,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绣山水,犹生清响,不容半点新愁飞到游人眉睫之上,自生一种欢喜痛快。”[1]郑序从创作路径入手,道出了张炎词师法众长以及感人至深的特点。郑序诠释的角度比较恰当,但描述性、抒情性过浓,于形象化议论中传达理性批评的目的显然大打折扣。 仇序认为张炎词思想超脱、音律完美,从古至今惟有白石可与媲美。云:“读《山中白云词》,意度超玄,律吕恰切,不特可写青檀口,亦可被歌荐清庙,方之古人,当与白石老仙相鼓吹。”[2]这是一段读后感,主要论述张炎词的成就,仇氏的评价相当高。正式将玉田词与白石词等量齐观,当从仇远始。但是在浓重的诠释风味中,缺乏必要的概念解说和理性分析,论述的氛围太过稀薄。 舒序(1297年)论述的重心在张炎北上漫游的创作旅程、词作地位、情感品节,对清狂的词人人格给予了高度的赞誉。云:张炎“诗有姜尧章深婉之风,词有周清真雅丽之思,画有赵子固潇洒之意,未脱承平公子故态,笑语歌哭,骚姿雅骨,不以夷险变迁也。”[3]张炎词导源于清真,舒岳祥是第一位发见者,其“雅丽”之评切合实际,但只是点到而已,没有展开。总体上看,此时的张炎研究停留在词序短论的初级阶段。 邓序在吸收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多有发展,论域开阔。云:“丽者莫若周,骚者莫若姜”,“玉田张君,无二家(清真、白石)所短而兼所长。《春水》一词,绝唱今古,人以‘张春水’目之。盖其父寄闲先生善词名世,君又得家庭所传者”,“酒酣浩歌,不改王孙公子蕴藉。身外穷达,诚不足动其心、馁其气。”[4]邓序从周——姜的角度述及了张炎词的特征、代表作、家学渊源、遗民气节等内容,大体上符合实际,后代的研究均以此为基点拓展开去。不过,说张炎词无清真词、白石词的不足而兼有二家之长,是绝唱千古的词人,显然有过誉之嫌;而且 收稿日期:2010-09-27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3) 大数据定义 (3) 大数据来源 (3)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3) 大数据技术 (4)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4)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5)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7)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8)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9)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数据分析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日趋庞大,无论是入库和查询,都出现性能瓶颈;用户的应用和分析结果呈整合趋势,对实时性和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指数级上升;传统技能和处理方法无法应对大数据挑战. 正文:

高老头文献综述

研究综述 ————关于高老头的父爱 前言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自问世以来一直为世人所关注。《高老头》在中国也很受欢迎,在多种译本中,傅雷译本被公认是最好的。?五四?时期,中国就开始了对巴尔扎克及其作品的介绍和研究。研究通过分析高老头深刻而畸形的父爱,引发我们对父爱深刻的思考。从而以高老头的父爱悲剧为戒,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而且高老头的父爱对我们仍有着一定的教育作用。 主体 怎样看待高老头的父爱,这一点曾引起过评论界的争论。1924年,郑振铎主编的《小说月报》出过《法国文学研究专号》,其中就有这方面的内容。此后,国内发表的相关文章数量上有所增加,但主要是一些翻译文章,专题评论《高老头》的文章更少,50—60年代发表的文字还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这种情况80年代开始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如1964年7月24日的《光明日报》上刊发的曹让庭的《试论高里奥的父爱》一文认为:?高里奥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资产阶级,但同时,他却还留着封建的伦理道德的残余影响,心中笼罩着家庭关系的温情脉脉的纱幕还没完全被单纯的金钱关系彻底撕毁,还保有着一丝庸人的温情。?这篇文章引发了60年代中期关于高老头父爱实质的讨论,

《光明日报》接连发表了多篇商榷的文章,反对温情说,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有着明确的目的。这类观点坚持认为这种父爱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是以金钱和自私自利为基础的。 80年代以来,对高老头的父爱有了更多的解读。有的文章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与人物心理作了分析。晁兆行在《谈高老头的父爱及其典型意义》一文中指出,高老头是作为一个小生产者而发家,他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落后于其阶级地位,他的父爱?用不利于维持这种观念方式——金钱和纵容来表达?,这造成了?父道轴心?被?金钱轴心?所替代,?他对女儿的爱是真挚的……他的死从客观上证明了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有的文章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源于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是人性的异化与沦丧的表现。《高老头——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贵人迷?的典型》的作者认为高老头只是粗俗的暴发户,上流社会咄咄逼人的精神挑战刺激了他的虚荣心、引起了他的自卑感。?小家碧玉的妻子既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又抚慰他的自卑感?,当妻子过世后,这种感情的混杂就转移到了对女儿的爱上。面对来自上层社会的鄙视,他征服上流社会的手段是两个美貌的女儿和金钱。?即爱女儿是为了将来获得名誉……?杨国华在《父性基督的的典型——也谈高老头的父爱》一文中引用了1834年10月巴尔扎克给韩斯迦夫人的信作为高老头的爱是非功利性的的论据,认为阶级性就是人性的自我异化,虽然阶级社会人性扭曲变形,但并不意味人性的全部泯灭,也不排斥人类?共同相通的东西?的存在。储月桃认为: 高老头爱女儿是真挚的, 不是自私自利。其实质仍然不是超阶级的东西, 而

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问题释疑 陈浩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100875,北京 1引文文献必须著录引文页码 引文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而提供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为便于读者快捷、准确地查找到所引用的信息,GB/T 7714—2005规定,专著的“引文页码”是必备的著录要素。 然而,由于标准没有明确说明文后参考文献的分类,给出的20个示例中又仅有2个标注了引文页码,给人造成了引文页码可标可不标的印象,以及作者、编辑的文献意识、读者意识不强,因此,在著录实践中经常可见专著作为引文型文献引用时其引文页码缺失的情况。如引用了专著中的一段文字,不标出引文所在页码,给读者查找带来麻烦。 要解决好引文页码著录缺失的问题,除

标准修订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外,需要编辑和著者共同努力加强文献意识和读者意识,为了更好地与读者达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重视对引文文献的引文页码的准确标注。 2合理放置正文中的文献序号 按标准给出的著录示例,序号在正文中有以下几种标注方法: 1) 置于主要责任者姓名的上角标处。例如:裴伟[570,83]提出……。 2) 引用用引号括起的一段完整的文字时,置于引号的上角标处。例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贯彻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 3) 置于点号前引用信息的上角标处。例如:理性的成熟与热点的凝聚[3],表明其读者群的文化的品位的高层次……“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2]354。 4) 在有些情况下,序号也可以作为行文语句的组成部分。例如:……式(5)的具体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通货膨胀是与市场经济共生的一种现象。其基本内涵是货币价值不同程度的下跌、货币购买力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财务会计的编制和计量的基本前提是货币价值的稳定性或者基本稳定。因此,在通货膨胀下就会动摇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影响企业所有者对财务状况和真实经营成果的认知。从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和管理决策。本文主要就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计量的不良影响.真实反映企业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讨论,以及有助于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认识.。 一、我国研究现状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余艳琴(1995)认为:通货膨胀问题是困扰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共同问题之一。我国通货膨胀除了以抑制、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外,还有其特殊性。就是无明显周期性,是从隐蔽性转化为公开性。 王自力(2008)认为: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逻辑来看,尽管我国目前爬行式通货膨胀仍将可能持续一两年的时间,但最多形成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发展成加速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由于我国的货币扩张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引起的,因此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进一步加快,将能有效减轻基础货币被动投入压力,缓解流动性过剩格局,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 易宪容(2007)认为: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最后价格上涨才传到整个经济薄弱的环节农产品及食品的价格上。因为,农业不仅与通货膨胀的权力源最远,而且在整个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门。正如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所说的,一旦这些最弱势部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也就标志着全面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二)通货膨产生的原因 徐瑞娥(2009)认为: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产生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是经济结构矛盾引发的经济总量矛盾。首先,资本收益和劳动力薪酬的要素价格不合理,不仅导致了居民收入率水平较低,也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次,居民收入率较低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造成了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与国内资金过剩和产能过剩的矛盾。再次,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导致我国必须通过扩大出口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矛盾,既增大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又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最后,

近五年姜夔词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6727599.html, 近五年姜夔词研究综述 作者:冯淑然王雪 来源:《牡丹》2018年第27期 在中国词史上,姜夔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词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姜词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拓宽并有所突破。近五年来,姜夔词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姜夔词词序研究、音乐研究、艺术特色研究、思想内容研究、传承关系研究以及对比研究等。其整体特点为全面开拓,研究视角多元,成果颇丰,当然也还存在薄弱之处,需要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通晓音律,能自度曲,历来学者对其人其词有诸多品评。杨慎言其于“南宋至负盛名”,其词“不减清真乐府”;薛砺若视其为“南宋词的开山大师”。经相关检索及资料查阅发现,近五年(2013-2017),仅中国知网发表的相关论文有171篇,可见当今学者对姜词关注度之高。本文试图对这些文献进行分类综述,以梳理五年的研究成果,发现不足,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信息奠定基础。 一、关于姜词思想内容研究 “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是姜夔对艺术的追求,其词即是对这种追求的印证。姜词中所呈现的不仅是词人瞬间的情感体验,也有其深刻的思想内容。 吴梅的《中国戏曲概论·词学通论》,姜词大多表达了他对国家处境的幽愤之情,只是其词感慨全于虚处无迹可寻。罗欢的《家国之痛,沦亡之悲——从李清照,姜夔词看心路历程之异同》将李清照与姜夔作比,言二人均经历家国破灭,共有时代之悲哀、亡國之悲、家破之痛,但姜之于李多了几分于己于国的无奈。吴莉莉的《狷行人生路——论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人格美学取向》,从美学角度将姜之人格以“狷介”界定,言其人生之路与其人格相矛盾。才华横溢却布衣终生,心性高洁却仰人衣食,由于缺乏驰骋疆场的机遇与豪情,只能在词中底吟徘徊。赵维江、谷卿的《“清空”“骚雅”内涵新释——以张炎姜夔之词学为中心》反言,“骚雅”决定了姜夔独特的抒情方式,塑造了姜夔狷洁的文化人格。张艳姝的《姜夔诗词“无我”与空灵的禅悦之风》,将姜词“空灵”的艺术特色归于佛禅精神,由此衍生出姜夔所具有的独立不羁的人格精神。 二、关于姜词艺术特色研究 前人谈及姜词的艺术风格无不用“幽韵冷香”“清空骚雅”“格调高迥”等词加以概述,近年来关于姜夔词艺术特色研究的文献资料尤为丰盛,但对姜词艺术特色的认定基本没有超越原有的认知领域。赏析类作品以《扬州慢》《淡黄柳》《暗香》《疏影》等名篇为主,对艺术风格研究有所拓新。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2) 大数据定义 (2) 大数据来源 (2)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3) 大数据技术 (3)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4)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4)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5)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5)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7)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8)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 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 石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 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数据分析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日趋庞大,无论是入 库和查询,都出现性能瓶颈;用户的应用和分析结果呈整合趋势,对 实时性和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指 数级上升;传统技能和处理方法无法应对大数据挑战. 正文: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维基百科对大数据的定义则简单明了:大数据是指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也就是说大数据是一个体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大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 大数据来源 1)来自人类活动:人们通过社会网络、互联网、健康、金融、经济、交通等活动过程所产生的各类数据,包括微博、病人医疗记录、文字、图形、视频等

我国版权引进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版权引进呈现加速度发展态势,相应的研究也不断强化,表现在研究主体的队伍扩大,研究专著、研究论文数量增多,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涉及版权引进的基本概念、版权引进的门类发展、版权引进代理机构、网络环境下的版权贸易等方面。但也存在诸多不足,跨学科、多元化研究力度不够,基础理论研究有待强化、对版权引进后如何推广如何本土化的出版没有系统的分析。 正文: 一、历史研究成果和现状分析: (一)、研究现状 1.研究主体 研究人员的来源和成分,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研究的现状。以下统计来源于中国期刊网,时间是2010年7月。检索项——题名/关键词/全文,检索词——版权引进,共得文章72篇。统计作者身份除去目录、短讯报道及作者不详,以第一作者身份为准。由右表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出版社和大学是目前从事版权贸易研究的主要力量;如果以从事实际操作和研究来区分,大学和研究所合并,出版社、版权机构、版协和图书公司合并,显然后者的队伍更强大;如果按比例计算,出版社则一直位居研究队伍前列。第二,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科背景呈现多元化。在越来越多的研究队伍中,既有从事实际出版工作的,又有来自出版管理部门的,也有学习法律、学习国际贸易专业,以及学习编辑出版专业的。 2.研究成果 (1)专著 以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为准,可窥一斑。输入检索词——版权引进,可以发现,并没有专门针对版权引进的专著,但是,版权贸易的专著有以下几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

从上表可以看出,关于版权贸易的专著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这可以看出我国对于版权贸易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版权引进的专专著却没有,可以得出我国对于版权引进方面的研究并不够深入。 (2)论文 从1998年起,明确探讨版权贸易的文章开始渐增,据统计,1998年开始有第一篇题名有版权引进的论文出现。从1998年到2010年,通过对CNKI中国期刊网的检索(检索项——篇名/关键词/全文;检索词——版权版权引进),共有72篇。 3.研究内容 关于版权引进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关于基础理论,现在单独关于版权引进理论的专著还没有一部,版权引进的理论一般是在版权贸易专著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而版权贸易方面的议论也仍然是零星地出现于文章中,并且往往同出版外贸、对外合作出版联系一起,总体上讲认识还较为含糊。而关于版权贸易的议论中,版权引进又多数会被当做次重点,在版权贸易的研究中,关于版权贸易的逆差问题和版权输出的问题往往是研究的重点。 从版权引进相关期刊中可以看出,对版权引进的研究主要还是经验总结型的。如李京的《发现之旅_版权引进的共赢模式》就是从《发现之旅》这本书的引进过程总结版权引进的成功经验。而陈昇所写的《成功版权引进“三部曲”》则是对版权引进过程的一个全程梳理,从获得版权的方法,对合作伙伴的态度,版权协商阶段的注意事项,到版权引进后制作图书所要注意的内容改编,排版,到成书后的推广工作,都做了一个清晰的流程梳理。但这样的梳理,仍旧也是一种经验总结,一种操作指南。另一种经验总结型就是对于现状的分析,罗桂芸的《浅析近三年图书版权引进现状》就是通过对2004年-2006年的图书版权引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图书版权引进的现状分析,包括版权引进的数量,引进地,引进种类分析,分析有理有据,数据全面。但是本文对提出建议方面仍稍显薄弱,只提出了三点建议:1、形成品牌。2、做好版权引进图书的市场调研、长期规划和每年的选题计划。出版社在自己定位的领域选书时, 要引进国外具有经典性、前瞻性的精品图书。因此, 出版社需要潜心研究国际图书市场, 避免重复引进和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