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楼脚手架计算书讲解

宿舍楼脚手架计算书讲解
宿舍楼脚手架计算书讲解

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工程基本情况

各责任主体名称

第二节、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计算书】

扣件式脚手架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脚手架参数

二、荷载设计

计算简图:

立面图

侧面图

三、纵向水平杆验算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

q=1.2×(0.04+G kjb×l b/(n+1))+1.4×G k×l b/(n+1)=1.2×(0.04+0.35×0.9/(2+1))+1.4×3×0.9 /(2+1)=1.434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0.04+G kjb×l b/(n+1))+G k×l b/(n+1)=(0.04+0.35×0.9/(2+1))+3×0.9/(2+1)=1.045kN/ 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0.1ql a2=0.1×1.434×1.52=0.323kN·m

σ=M max/W=0.323×106/5260=61.325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77q'l a4/(100EI)=0.677×1.045×15004/(100×206000×127100)=1.368mm νmax=1.368mm≤[ν]=min[l a/150,10]=min[1500/150,10]=10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max=1.1ql a=1.1×1.434×1.5=2.366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max'=1.1q'l a=1.1×1.045×1.5=1.724kN

四、横向水平杆验算

由上节可知F1=R max=2.366kN

q=1.2×0.04=0.048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F1'=R max'=1.724kN

q'=0.04kN/m

1、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弯矩图(kN·m)

σ=M max/W=0.714×106/5260=135.732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变形图(mm)

νmax=1.716mm≤[ν]=min[l b/150,10]=min[900/150,10]=6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max=2.388kN

五、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纵向水平杆:R max=2.366/2=1.183kN≤R c=0.85×8=6.8kN

横向水平杆:R max=2.388kN≤R c=0.85×8=6.8kN

满足要求!

六、荷载计算

立杆静荷载计算

1、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N G1k

单外立杆:

N G1k=(gk+l a×n/2×0.04/h)×H=(0.129+1.5×2/2×0.04/1.8)×19.95=3.234kN 单内立杆:N G1k=3.234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N G2k1

单外立杆:

N G2k1=(H/h+1)×la×l b×G kjb×1/2/2=(19.95/1.8+1)×1.5×0.9×0.35×1/2/2=1.427kN 1/2表示脚手板2步1设

单内立杆:N G2k1=1.427kN

3、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N G2k2

单外立杆:N G2k2=(H/h+1)×la×G kdb×1/2=(19.95/1.8+1)×1.5×0.14×1/2=1.269kN 1/2表示挡脚板2步1设

4、围护材料的自重标准值N G2k3

单外立杆:N G2k3=G kmw×la×H=0.01×1.5×19.95=0.299kN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 G2k总计

单外立杆:N G2k=N G2k1+N G2k2+N G2k3=1.427+1.269+0.299=2.995kN

单内立杆:N G2k=N G2k1=1.427kN

立杆施工活荷载计算

外立杆:N Q1k=la×l b×(n jj×G kjj+n zj×G kzj)/2=1.5×0.9×(2×3+2×2)/2=6.75kN

内立杆:N Q1k=6.75kN

组合风荷载作用下单立杆轴向力:

单外立杆:N=1.2×(N G1k+ N G2k)+0.9×1.4×N Q1k=1.2×(3.234+2.995)+

0.9×1.4×6.75=15.98kN

单内立杆:N=1.2×(N G1k+ N G2k)+0.9×1.4×N Q1k=1.2×(3.234+1.427)+

0.9×1.4×6.75=14.098kN

七、钢丝绳卸荷计算

钢丝绳卸荷

钢丝绳绳卡作法

钢丝绳连接吊环作法(共用)

第1次卸荷验算

α1=arctan(l s/H s)=arctan(3000/200)=86.186°

α2=arctan(l s/H s)=arctan(3000/1100)=69.864°

钢丝绳竖向分力,不均匀系数K X取1.5

P1=K f×K X×N×h j(n+1)/H×H L/l a=0.8×1.5×14.098×9.95/19.95×3/1.5=16.875kN P2=K f×K X×N×h j(n+1)/H×H L/l a=0.8×1.5×15.98×9.95/19.95×3/1.5=19.128kN 钢丝绳轴向拉力

T1=P1/sinα1=16.875/sin86.186°=16.913kN

T2=P2/sinα2=19.128/sin69.864°=20.373kN

卸荷钢丝绳的最大轴向拉力[Fg]=max[T1,T2]=20.373kN

绳夹数量:n=1.667[Fg]/(2T)=1.667×20.373/(2×15.19)=2个≤[n]=5个

满足要求!

P g=k×[F g]/α=9×20.373/0.85=215.712kN

钢丝绳最小直径d min=(P g/0.5)1/2=(215.712/0.5)1/2=20.771mm

吊环最小直径d min=(4A/π)1/2=(4×[F g]/([f]π))1/2=4×20.373×103/(65π))1/2=20mm 注:[f]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7.6 每个拉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吊环应力不应大于65N/mm2

第1次卸荷钢丝绳最小直径20.771mm,必须拉紧至20.373kN,吊环最小直径为20mm。

八、立杆稳定性验算

1、立杆长细比验算

立杆计算长度l0=Kμh=1×1.5×1.8=2.7m

长细比λ=l0/i=2.7×103/15.9=169.811≤210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计算:

立杆计算长度l0=kμh=1.155×1.5×1.8=3.118m

长细比λ=l0/i=3.118×103/15.9=196.132

查《规范》表A得,φ=0.188

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

不组合风荷载作用

单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2×(N G1k+N G2k)+1.4×N Q1k)×(h x1+max[6,

(1-K f)×h j顶])/H=(1.2×(3.234+2.995)+1.4×6.75)×(10+max[6,

(1-0.8)×9.95])/19.95=13.574kN

σ=N/(φA)=13573.684/(0.188×506)=142.689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组合风荷载作用

单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2×(N G1k+N G2k)+0.9×1.4×N Q1k)×(h x1+max[6,(1-K f)×h j顶])/H=(1.2×(3.234+2.995)+0.9×1.4×6.75)×(10+max[6,

(1-0.8)×9.95])/19.95=12.816kN

M w=0.9×1.4×M wk=0.9×1.4×ωk l a h2/10=0.9×1.4×0.25×1.5×1.82/10=0.153kN·m σ=N/(φA)+

M w/W=12815.789/(0.188×506)+153090/5260=163.82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九、连墙件承载力验算

N lw=1.4×ωk×2×h×2×l a=1.4×0.332×2×1.8×2×1.5=5.02kN

长细比λ=l0/i=600/158=3.797,查《规范》表A.0.6得,φ=0.992

(N lw+N0)/(φAc)=(5.02+3)×103/(0.992×489)=16.533N/mm2≤0.85 ×[f]=0.85

×205N/mm2=174.25N/mm2

满足要求!

对接焊缝强度验算:

连墙件的周长l w=πd=3.142×48=150.796mm;

连墙件钢管的厚度t=3.5mm;

σ=(N lw+N0)/(l w t)=(5.02+3)×103/(150.796×3.6)=15.196N/mm2≤f t=185N/mm2 满足要求!

十、立杆地基承载力验算

单立杆的轴心压力标准值N=((N G1k+N G2k)+N Q1k)×(h x1+max[6,(1-K f)×h j ])/H=((3.234+2.995)+6.75)×(10+max[6,(1-0.8)×9.95])/19.95=10.409kN

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 f A)=10.409/(1×0.25)=41.637kPa≤f g=140kPa

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架体参数

二、荷载参数

门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中心小区专项治理工程(主体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油建公司 第五工程部 2014年4月27日

第一节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节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中心小区专项治理工程(主体工程) 建设单位: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二公司 监理单位:大庆石油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中心小区 本工程为住宅楼外墙装饰工程,主要为外墙保温及涂料粉刷,新安装装饰构件,考虑住户正常通行、施工安全及施工顺利进行,采用门式脚手架作为工程施工用脚手架。 第三节脚手架方案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综合以上几点,脚手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59-99检查标准要求,要符合江西省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6、结合以上脚手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门架脚手架方案: 第四节脚手架的材质要求 门架 1、门架采用MF1219,门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架》(JGJ76)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产品标志。 2、周转使用门架及配件的维修保养或报废,可按门架及配件的质量分A、B、C、D四类,对每类按不同情况作出保养、修理保养、试验后确定类别和报废处理等四种不同处理方法。 A类属于外观检查有轻微变形、损伤和锈蚀,不影响正常使用和安全承载。所以,门架及配件在清除表面粘附砂浆、泥土等污物,除锈后可以使用,重新油漆属于经常性的保养工作。 B类属于外观检查有一定程度变形、损伤、锈蚀,用肉眼或器具测量可见,该类门架及配件将影响正常使用和安全承载,所以应经矫直、平整、更换不见、修复、补焊、防锈、油漆等修理工作后方能继续使用;该类别除锈、油漆指用砂纸、铁刷等将锈除去,重新涂刷油漆。 C类指有片状剥落,锈蚀面积大(达总表面面积的50%以上),有修坑,但无贯穿锈洞等严重锈蚀现象,这类门架及配件不能由外观确定承载力,而应由试验确定其承载力。承载力试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架》(JGJ76)中6.2及表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架体参数 二、荷载参数 三、设计简图

搭设示意图: 平台水平支撑钢管布置图

平面图

侧立面图 四、板底支撑(纵向)钢管验算 钢管类型Φ48.3×3.6钢管截面抵抗矩 W(cm3) 5.26钢管截面惯性矩I(cm4)12.71钢管弹性模量E(N/mm2) 2.06×105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 [f](N/mm2) 205纵向钢管验算方式简支梁 G 1k =g 1k =0.04kN/m G 2k =g 2k ×l b /(n+1)=0.35×1.2/(2+1)=0.14kN/m Q 1k =q 1k ×l b /(n+1)=1×1.2/(2+1)=0.4kN/m Q 2k =q 2k ×l b /(n+1)=1×1.2/(2+1)=0.4kN/m 1、强度验算 板底支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简支梁计算满堂脚手架平台上的无集中力 q=1.2×(G 1k +G 2k )+1.4×(Q 1k +Q 2k )=1.2×(0.04+0.14)+1.4×(0.4+0.4)=1.336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M max =ql2/8=1.336×1.22/8=0.24kN·m R max =ql/2=1.336×1.2/2=0.802kN σ=M max /W=0.24×106/(5.26×103)=45.627N/mm2≤[f]=205N/mm2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平台上增加集中力最不利计算 q=1.2×(G 1k +G 2k )+1.4×(Q 1k +Q 2k )=1.2×(0.04+0.14)+1.4×(0.4+0.4)=1.336 q 2=1.4×F 1 =1.4×1=1.4kN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脚手架爬架方案计算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参数见表1.1: 表1.1 第二章升降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1、静荷载标准值 升降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3.5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纵距1.8米,立杆的横距0.9米,立杆步距1.8米。 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其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中表4.1.2-1取值:0.35KN/m2计算。 挡脚板采用木脚手架挡板,其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中表4.1.2-2取值:0.14KN/m2计算。 每步的挡脚杆和2道防护栏杆都采用Φ48×2.75钢管。 脚手架外侧满挂绿色密目安全网,其荷载标准值按照侧面投影面积0.005KN/m2计算。 **升降脚手架主要使用材料及其参数见表3.1: 表2.1 (1)采用φ48×3.2钢管的构件的长度: 立杆:L=13.5×5×2=135m; 大横杆:L=2×7×9=126 m(长度按9.5m计算); 小横杆:L=9×7×1.2=76m (每根长度按1.2m计算);

纵向支撑(外剪刀撑):L=4×2 2 )35.13(8++4×22)3 5.13(4+=61m(按单片剪刀撑计算); 架体内排剪刀撑:L=12×4=48m ; 护拦:L=9×7=63m ; 采用2.348?Φ钢管的构件的总长度为: ∑L = 135+133+76+61+48+63=509m 所用钢管的总重量为:G 管= 509×3.586=1826kg 水平支撑桁架总重量 主 框 架: G 主 = 2×(G 主1+G 方2+G 方3)=219.85 kg 大 横 杆: G 横 = G 小+G 大+G 桁=329.08 kg 立 杆: G 主 = G l 立1+G 立2=165.2 kg 桁架总重量: G 桁 = G 主+G 立+G 横= =714.13 kg 则架体结构的自重为: G= (G 管 +G 桁)×1.1=1826+714.13=2540kg (2)脚手板自重: 板宽0.8m ,长8m,厚0.04m ,按原计算考虑有3步脚手板。 根据荷载规范木脚手板自重取0.35KN/m2。 (3)安全网: 仍用原计算的数据但按面积比增大。 安全网的重量为:G 安全网 =1.212×8×13.5=130kg 永久荷载汇总见表2.2: 根据荷载规范: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如表2.3 表2.3 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表4.1.2.3: 结构施工按二层同时作业计算,使用状况时按每层3KN/m2计算,升降及坠落状况时按每层0.5KN/m 2计算; 装修施工按三层同时作业计算,使用状况时按每层2KN/m2计算,升降及坠落状况时按每层0.5KN/m2计算。 (1)结构施工: 使用状态 :3×0.8×8×2=38.4KN 升降、坠落状态 :0.5×0.8×8×2=6.4KN (2)装修施工:

门式脚手架计算书

门式脚手架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基本参数

落地门架_门架简图

落地门架_门架平面图 四、门架稳定性计算 门架型号MF1219水平架设置2步1设脚手板设置1步1设剪刀撑设置4步4跨剪刀撑钢管类型Ф48×3水平加固杆设置4步1设水平加固杆类型Ф48×3 每米高度脚手架构配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 Gk1= (G k1 + G k2 ×2+ G k3 ×1/2+ G k4 ×2×1/1+ G k5 ×2+ G k6 ×2) /h =(0.224+ 0.040×2+ 0.165×1/2+ 0.184×2×1/1+ 0.006×2+ 0.0085×2) /1.950 =0.402 kN/ m

1/2表示水平架设置2步1设 1/1表示脚手板设置1步1设 每米高度脚手架附件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 Gk2= (G k7 ×l/cosα×2/4+ G k8 ×l×1/4+ G k9 /4+ G k10 ×4/4+ G k11 ×l+ G k12 ×l×h) /h =(0.038×1.830/0.684×2/4+ 0.038×1.830×1/4+ 0.014/4+ 0.015×4/4+0.015×1.830+ 0.050×1.830×1.950) /1.950 =0.15 kN/ m 1/4表示水平加固杆4步1设 各施工层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 Qk =n× Q k ×b×l=2×3×1.219×1.83=13.385 kN 门架宽度b,见门架型号编辑风荷载标准值: ω k =μ z ×μ s ×ω o =0.74×0.8×0.3=0.178 kN/ m2 q k = ω k × l=0.178×1.83=0.325 kN/ 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M k = q k H 1 2/10=0.325×3.92/10=0.494 kN . m 2、作用于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 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 Gk1+ N Gk2 )H+1.4 N Qk =1.2×(0.402+0.15)×33.6+1.4×13.385=40.975 kN 组合风荷载时: N w =1.2(N Gk1 + N Gk2 )H+0.9×1.4 (N Qk +2M k /b) =1.2× (0.402+0.15)×33.6+0.9×1.4× (13.385+2×0.494/1.219) =40.123 kN 门架轴向力设计值:N=max[N, Nw]=40.975 kN 3、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法(最新)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计算的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 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4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 a= 1.20米,立杆的横距l b= 1.20米,立杆的步距h= 1.5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向杆在上,搭接在纵向杆上的横向杆根数为每跨2根 2.荷载参数砼板厚按均布250mm计算 2400X0.25X1=6.0KN/mm2 施工均布荷载为6.0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kN/m2, 脚手架用途:支撑混凝土自重及上部荷载。 满堂脚手架平面示意图

二、横向杆的计算: 横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横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按照横向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横向长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和挠度)。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 (1)作用横向杆线荷载标准值 q k=(3.00+0.30)×1.20/3=1.32kN/m (2)作用横向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3.00+1.2×0.30)×1.20/3=1.82kN/m 横向杆计算荷载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为 M max= 0.117ql b2= 0.117×1.82×1.202=0.307kN.m σ = M max/W = 0.307×106/5080.00=60.49N/mm2 横向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为 V=0.990q k l b4/100EI = 0.990×1.32×12004/(100×2.06×105×121900.0) = 1.079mm 横向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纵向杆的计算: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最新)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新)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计算的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 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18.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 a= 1.20米,立杆的横距l b= 1.20米,立杆的步距h= 1.5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向杆在上,搭接在纵向杆上的横向杆根数为每跨2根 2.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kN/m2, 同时施工1层,脚手板共铺设2层。 脚手架用途:混凝土、砌筑结构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平面示意图 二、横向杆的计算: 横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横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按照横向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横向长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和挠度)。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 (1)作用横向杆线荷载标准值 q k=(3.00+0.30)×1.20/3=1.32kN/m (2)作用横向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3.00+1.2×0.30)×1.20/3=1.82kN/m 横向杆计算荷载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为 M max= 0.117ql b2= 0.117×1.82×1.202=0.307kN.m σ = M max/W = 0.307×106/5080.00=60.49N/mm2 横向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为 V=0.990q k l b4/100EI = 0.990×1.32×12004/(100×2.06×105×121900.0) = 1.079mm 横向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纵向杆的计算: 纵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纵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爬架计算书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设 计 计 算 书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一、计算书依据 (3) 二、荷载计算 (3) 三、水平支承框架计算 (9) 四、导轨主框架受力计算 (10) 五、支座反力计算 (11) 六、穿墙螺栓强度计验算 (12) 七、提升设备、吊挂件及吊环计验算 (13) 八、架体稳定性计验算 (15) 九、架体稳定性计验算 (16)

一、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1)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机械设计手册》 《起重机设计手册》等 二、荷载计算(按6.5米跨度计算) (一)静荷载 ⒈结构自重 ⑴导轨主框架自重 ①外侧竖杆 φ48.3×3.6钢管,11.4m长。 计算:11.4×39.7=452.6N ②内侧竖杆 φ48.3×3.6钢管 9.5m长。 计算:9.5×39.7=377N ③竖腹杆 φ48.3×3.6钢管 7根0.9m长。 计算:7×0.9×39.7=250.11N ④斜拉杆 φ48.3×3.6钢管 7根2.01m长。 计算:7×2.01×39.7=558.6N ⑤导轨竖杆 φ48.3×3.6钢管 2根9.5m长。 计算:2×9.5×39.7=754N

⑥导轨横杆 φ32×3.25钢管,28根0.2m长。 计算:28×0.2×22.6=126.6N ⑦导轨斜杆 φ32×3.25钢管,27根0.412m长。 计算:27×0.412×22.6=251.4N ⑧导轨小横杆 Φ25圆钢,82根0.092m长。 计算:82×0.092×38=286.67N 即∑=3056.98N ⑵支承框架自重 ①弦杆 φ48.3×3.6钢管,4根6.5米长。 计算:4×6.5×39.7=1032.2N ②斜杆1 φ48.3×3.6钢管,4根1.83米长。 计算:4×1.83×39.7=290.6N ③斜杆2 φ48.3×3.6钢管,4根2.31米长。 计算:4×2.31×39.7=366.8N ④斜杆3 φ48.3×3.6钢管,4根2.55米长。 计算:4×2.55×39.7=405N ⑤立杆 φ48.3×3.6钢管,12根1.8米长。 计算:12×1.8×39.7=857.5N ⑥水平支撑斜杆

完整版门式脚手架计算书

门式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基本参数 二、荷载参数 三、设计简图

门架简图_落地门 架. 门架平面图落地门架_四、门架稳定性计算

每米高度脚手架构配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 (G+ G×2+ G×1/2+ G×2×1/1+ G×2+ G×2) /h k6k2k4k1k3k5Gk1=(0.224+ 0.040×2+ 0.165×1/2+ 0.184×2×1/1+ 0.006×2+ 0.0085×2) /1.950 =0.402 kN/ m 设1步2表示水平架设置1/2 1/1表示脚手板设置1步1设 每米高度脚手架附件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 (G×l/cosα×2/4+ G×l×1/4+ G/4+ G×4/4+ G×l+ G×l×h) /h k12k9Gk2k8k7k11k10=(0.038×1.830/0.684×2/4+ 0.038×1.830×1/4+ 0.014/4+ 0.015×4/4+0.015×1.830+ 0.050×1.830×1.950) /1.950 =0.15 kN/ m 1/4表示水平加固杆4步1设 各施工层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n×Q×b×l=2×3×1.219×1.83=13.385 kN kQk门架宽度b,见门架型号编辑 风荷载标准值: 2 0.3=0.178 kN/ m0.8××μ×ω=0.74×ω=μokzs q= ω×l=0.178×1.83=0.325 kN/ m kk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22/10=0.494 kN . m 3.9/10=0.325×M= q H 1kk 2、作用于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 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 N)H+1.4 N =1.2×(0.402+0.15)×33.6+1.4×13.385=40.975 kN QkGk2Gk1组合风荷载时: N=1.2(N+ N)H+0.9×1.4 (N+2M/b) kGk1QkwGk2=1.2×(0.402+0.15)×33.6+0.9×1.4×(13.385+2×0.494/1.219) =40.123 kN 门架轴向力设计值:N=max[N, Nw]=40.975 kN 3、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 参数计算: 4 1536/1930=193593 mm/h=107800+107800×+I·h I=I01100.50.5=21.37 mm i=(I/A)=(193593/424) 1λ=kh/i=1.22×1930/21.37=110.19 0由λ查规范表B.0.6,得φ=0.516

爬架施工方案31585

附着升降脚手架 施 工 方 案

目录 一、爬架简介 (3) 二、工程概况 (7) 三、方案设计 (7) 3.1爬架基本工作原理 (7) 3.2方案设计依据 (7) 3.3平面设计 (7) 3.4立面设计 (8) 3.5主要技术参数 (8) 四、爬架施工现场管理 (9) 4.1安全管理体系 (9) 4.2安全应急措施 (10) 4.3安全检查制度 (12) 五、爬架的安装 (13) 5.1安装流程图 (13) 5.2架体的安装与搭设 (13) 5.3电气的安装和同步性操作 (16) 5.4调试验收 (18) 5.5一般规定及要求 (18) 5.6施工电梯与爬架关系处理 (19) 5.7卸料平台与爬架关系处理 (19) 5.8塔吊附墙杆与爬架关系处理 (19) 5. 9 搭设与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19) 六、防电、防雷措施 (21) 6.3防电措施 (22) 6.4防雷措施 (22) 6.5注意事项 (23) 七、爬架的升降 (23) 7.1施工流程图 (23) 7.2升降前的准备 (23) 7.3升降作业 (23) 7.4提升操作步骤 (24)

7.5下降操作步骤 (25) 7.6升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5) 7.7升降后的检查验收 (25) 八、爬架的使用 (26) 8.1使用注意事项 (26) 8.2使用中的日常维护 (26) 九、爬架的拆除 (27) 十、计算书 (28) 十一、资料附图 (50) 十二、资料附图………………………………………………………………………………附加 一、爬架简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简称爬架) 附着升降脚手架(简称升降架):主要由垂直主框架(见附图五)、底部水平支撑框架(桁架)(见附图三)、附墙支座(见附图六、七、八、九)、同步升降系统-----电动葫芦和同步升降控制柜组成。水平支撑框架及竖向主框架承受自重及上部传来的脚手架体系固定载荷和施工动载荷、风载荷等,并将其传递到升降机构,最终传递至建筑物。附墙支座主要用来连接架体,同时用来承载架体载荷,动力系统悬挂,架体防倾等作用。主要构件及功能如下: 1、主框架: 由Φ48钢管和6.3#槽钢焊接而成,槽钢背对焊接形成导轨,用来安装附墙支座的防倾导向装置,同时能保证架体在升降作业时的垂直运动。Φ48钢管用来制作主框架的横撑,它与附着支座上的防坠块相配合,起到防坠作用,横杆和斜杆使主框架为整体单片式钢结构,横杆和斜杆可以将架体内外排连接成刚性整体,同时确保架体有可靠的力学传递。主框架由上节、中节、下节三节组成,其中每节为俩步架即3.6m。(如下图)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11

一、编制依据: 1、现场施工的条件和要求 2、施工图纸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30-2011 5、国家及行业现行规范规程及标准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川北监狱外道路扩宽及防洪工程位于川北监狱门外。川北监狱灾后重建迁建项目是司法部监狱布局调整和国建政权基础设施灾后重建重点建设项目,是四川省“十一五期间国建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为解决场地内临时便道通行及进出监狱需要,已于2011年修建完成了一条宽为15米的(断面为3米左侧人行道+9米车行道+3米右侧人行道)进出通道。 由于周边安置点的修建,现状道路断面已无法满足交通需求。同时道路止点接监狱内部环路处有一排洪沟,断面约1.8米×1.5米,为一断头排洪沟,无法满足地块周边山洪的排放问题,雨水自然漫流进入下面居住小区。 本工程现状道路分幅为3米左侧人行道+9米车行道+3米右侧人行道=15米,现根据使用需要,将车行道扩宽为14米,由于道路北侧人行道边为监狱管理安置房,无法进行拓宽,故在道路右侧(南侧)进行拓宽,具体拓宽方式为: 对南侧(右侧)道路路面进行扩宽,其中桩号0+240-0+321.7m段右侧人工边坡为本次整治范围,边坡为岩质边坡,长约81.7m,高约16m。将原道路右侧人行道拆除并拓宽车行道5米,并在新建及已建路面全部铺设沥青混凝土,在拓宽车行道南侧重做3米宽人行道,人行道外布置2.5米×3米排洪沟,并将雨水口位置平移至新建车行道外侧,原道路人行道上的行道树移栽至新建人行道上,原人行道上综合管线也需迁改至新建人行道上。 道路止点接监狱内部环路处有一排洪沟,断面约1.8米×1.5米,断面偏小,该排洪沟并未下穿川北监狱进出通道进入该区域北侧排洪沟,故该排洪沟为一断头排洪沟,根据我院排水专业测算,该排洪沟断面偏小,本次施工图设计在道路南侧(右侧)新增一道2.5×3米暗沟排洪沟排洪沟,在设计止点采用2.5×3米排洪沟穿路,最后进入市政排水管网。

脚手架计算书(DOC)

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4.5m, 立杆的纵距 b=1.20m,立杆的横距 l=1.50m,立杆的步距 h=1.30m。 脚手板自重0.30kN/m2,栏杆自重0.15kN/m,材料最大堆放荷载 2.00kN/m2,施工活荷载5.00kN/m2。 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2。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基本计算参数[同上] 二、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4.73cm3; 截面惯性矩 I = 11.35cm4;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线荷载(kN/m): q1=0.000+0.300×0.300=0.090kN/m (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 q21= 2.000×0.300=0.600kN/m (3)施工荷载标准值(kN/m):

q22= 5.000×0.300=1.500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1.500+0.600=2.100kN/m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1.20×0.090=0.108kN/m 活荷载q2 = 1.40×1.500+1.40×0.600=2.940kN/m 最大弯矩 M max=(0.10×0.108+0.117×2.940)×1.2002=0.511kN.m 最大支座力N = (1.1×0.108+1.2×2.94)×1.20=4.376kN 抗弯计算强度f=0.511×106/4729.0=108.03N/mm2 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爬架施工专项方案也(计算书完整,并有与塔吊、施工电梯、卸料平台处的处理措施细部做法)

爬架施工专项方案 (计算书完整,并有与塔吊、施工电梯、卸料平台处的处理措施细部做法)

1、防坠落、倾翻措施 本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有防坠、防倾装置: 1.1 用于防倾的附着支承装置 该装置用两根14a槽钢焊接成强度大、刚度好的钢梁,该钢梁焊接在附着支撑钢板上。装配时用M30的螺栓穿过建筑物上的预留孔,用两块100×100×10的钢板一端压在支撑钢板上,另一端压在建筑结构上,再在两端带上螺母,将附着装置固定在建筑物上成为整个脚手架的受力点。用于防倾的附着装置上设有导向、防倾滚轮,与设在竖向主框架上设置的导轨配合,可起导向、防倾作用。 1.2 用于固定防坠吊杆的独立附着支承装置 该装置采用16#工字钢焊接钢梁,该钢梁焊接在附着支撑钢板上。装配时用M30的螺栓穿过建筑物上的预留孔,用两块100×100×10的钢板一端压在支撑钢板上,另一端压在建筑结构上,再在两端带上螺母,将附着装置固定在建筑物上同样也成为整个脚手架的受力点。其上固定防坠吊杆,工作时防坠装置的锁块在弹簧力作用下夹持吊杆,通过吊杆将升降脚手架的恒荷载及活动荷载传到建筑物上起到防坠作用,在升降时该锁块松开。 2、施工电梯口、塔吊处理措施 2.1 塔吊附着处的架体处理 为了保证架体顺利运行,在塔吊附着架体相交处搭设成可以拆卸的活动架,在运行时拆开该部分架体,并在运行完毕后及时恢复。每次只能拆除一步架的钢管,并在该部分架体通过塔吊附着并恢复后再拆除下一步架。若需拆除底部架体,则在拆除前必须清理干净架体底部的建筑垃圾。

2.2 施工电梯处的架体处理 为了满足主体阶段的施工防护需要,在脚手架上运行阶段施工电梯处架体正常搭设。装饰施工阶段由于架体下运行,同时为了满足施工电梯能够顺利运行到顶,在主体施工完毕后需要拆开施工电梯处架体。 建筑物 建筑物 塔吊附着处架体示意图一塔吊附着处架体示意图二 塔吊附着

门式脚手架计算书

门式脚手架计算书 1.计算说明 1.1概况: 工程项目:京广客专信阳东站 门架高度:8.8m 5层 工程内容:站台雨棚吊顶 1.2本工程采用门式脚手架规格如下:

水平架5步4设,脚手板5步1设,交叉拉杆两侧设置,剪刀撑4步4跨设置,水平加固杆4步1设,脚手架顶部施工层采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目数不少于2000目/㎡,自重标准0.5kg/m。 2.根据上述条件进行脚手架稳定性计算 2.1 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N GK1计算 门架1榀18.6*9.8*10-3=0.182KN 交叉支撑2副4*9.8**10-3=0.078KN 水平架(5步4设)16.5*9.8*4/5**10-3=0.129KN 脚手板2块(5步1设)0.184*2*1/5=0.074KN 连接棒2个6*2*10-3=0.012KN

锁臂2副0.0085*2=0.017KN 合计0.492KN 每米高脚手架自重:N GK1=0.492/1.72=0.286KN 2.2 加固杆、附件产生的轴向力N GK2计算 tgɑ=4*1.7/(4*1.83)=0.93 对应cosɑ=0.732 钢管重(2*1.83/0.732+1.83)*0.038=0.18KN 扣件重1*0.0135+4*0.0145=0.072KN 每米高脚手架加固件重(0.18+0.072)/(4*1.7)=0.037KN 密目网重0.5*9.8*10-3=0.005KN/m 加固杆、附件产生的轴向力N GK2=0.037+0.005=0.042KN/m 2.3 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标准=2*1*1.83=3.66KN 2.4 风荷载对脚手架产生的计算弯矩标准值(倾覆力) 根据顶部施工层使用密目网,偏于安全考虑,按不透风的全封闭情况,查表知风荷体型系数, μ8=1.0 ψ=1.0风荷载标准值 W k=0.7μZ.* μ8=0.7*1.23*1.0*0.45=0.387KN/㎡ 作用于脚手架计算单元的风线荷载标准值 q k= W k*L=0.387*1.83=0.708KN/m 风荷载时脚手架计算单元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M k=0.708*62/10=2.549KN.m

脚手架计算书(步距1.8)

本工程首层~设备层双排脚手架采用Φ48×3.5钢管单立杆,最大搭设高度50m以下(为20.2m),搭设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01)的设计尺寸及构造要求搭设,故对其相应杆件不再进行设计计算。 本工程五~十九层外双排脚手架采用Φ48×3.5钢管单立杆脚手架,脚手架搭设高H=57.6m。双排脚手架用于结构施工和装修施工。需对此脚手架进行验算。计算参数如下: 1、荷载计算(此脚手架计算查表所得值通过《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查得) ①恒载的标准值G k: 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由表5—7查得g k1=0.1089KN/m; g k2=0.2356KN/m; g k3=

0.1113KN/m。 a.当取H i=56.7m 用于结构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56.7×(0.1089+0.1113)+1.5×0.2356 =12.84KN 用于装修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56.7×(0.1089+0.1113)+2×1.5×0.2356 =13.19KN b.当取H i=28.4m 用于结构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28.4×(0.1089+0.1113)+1.5×0.2356 =6.61KN 用于装修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28.4×(0.1089+0.1113)+2×1.5×0.2356 =6.96KN ②活载(作业层施工荷载)的标准值Q k: Q k=n1×l a×q k 由表5—12查得q k=1.8KN/m(结构作业时)和q k=1.2KN/m(装修作业时)则有: 用于结构作业时,Q k= 1.5×1.8=2.7KN

爬架(升降式脚手架)安全管理细则

爬架(升降式脚手架)安全管理细则

————————————————————————————————作者:————————————————————————————————日期: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架式或爬架)脚手架安全管理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为高层建筑施工的外脚手架,可以进行升降作业,从下至上提升一层、施工一层主体,当主体施工完毕,再从上至下装修一层下降一层,直至将底层装修施工完毕。由于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今已被高层建筑施工广泛采用。目前使用的主要形式有导轨式、主套架式、悬挑式、吊拉式等。 (一)使用条件 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使用具有比较大的危险性,他不单纯是一种单项施工技术,而且是形成定型化反复使用的工具或载人设备,所以应该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必须对使用和生产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厂家和施工企业实行认证制度。 (1)对生产或经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产品的,要经建设部组织鉴定并发放生产和使用证,只有具备使用证后,方可向全国各地提供使用此产品。 (2)在持有建设部发放的使用证的同时,还需要再经使用本产品的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认定,并发放当地的准用证后,方可向当地使用单位提供此产品。 (3)施工单位自己设计自己使用不作为产品提供其他单位的,不需报建设部鉴定,但必须在使用前,向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并经审查认定。申报单位应提供有关设计、生产和技术性能检验合格资料(包括防倾、防坠、同步、起重机具等装置)。 (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处于研制阶段和在工程上试用前,应提出该阶段的各项安全措施,经使用单位的上级部门批准,并到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5)对承包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任务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资格认证,合格者发给证书,不合格者不准承接工程任务。

门式支架承载力计算书

戴港互通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一、HR型可调重型门式支架稳定承载力计算 根据JGJ128-200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5.2.1之规定,现计算一榀HR100A型重型门架稳定承载力设计值如下: N d----门架稳定承载力设计值 i-----门架立杆换算截面回转半径 I-----门架立杆换算截面惯性矩 h 0----门架高度,h o =1900mm I 0、A 1 ----分别为门架立杆的毛截面惯性矩与毛截面积 h 1、I 1 ----分别为门架加强杆的高度及毛截面惯性矩,h 1 =1700mm A——门架立杆的毛截面积,A=2A 1 =2×428=856mm2 f——门架钢材强度设计值,Q235钢材用205N/mm2 D 1、d 1 ——分别为门架立杆的外径和内径D 1 =57mm,d 1 =52mm D 2、d 2 ——分别为门架加强杆的外径和内径D 2 =27mm.d 2 =24mm φ-------门架立杆稳定系数,按λ查规范表B.0.6 λ-------门架立杆在门架平面外的长细比λ=Kh /i K--------门架高度调整系数,查规范表5.2.15当支架高度≤30米时,K=1.13 I 0=π(D 1 4-d4 1 )/64=15.92*104mm4 I 1=π(D 2 4-d4 2 )/64=0.98*104mm4 I=I 0+I 1 ×h 1 /h =15.92×104+0.98×104×1700/1900=16.8*104mm4 i=√I/A 1 =√16.8×104/428=19.8mm λ=Kh /i=1.13×1900/19.8=108.43 按λ查规范表B.0.6,φ=0.53 N=φ×A×f=0.53×856×205=93 KN 根据规范9.1.4要求,当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超过200~300mm时,N d要乘以修正系数,一般情况下取修正系数0.85,即N d=0.85×93=79KN。 门架产品出厂允许最大承载力为75KN。 托座和底座每个允许承载力不小于50KN,一榀门架2个底座,允许承载力为100KN,不作验算。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扣件式满堂脚手架安全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4、《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

二、计算参数

架体是否封闭密目网 是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 g 3 (kN/m2) 0.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z/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g 1k (kN/m2)0.35 栏杆自重标准值g 2k (kN/m)0.17 基础类型混凝土楼板地基土类型/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 是否考虑风荷载否架体搭设省份、城市北京(省)北京 (市) 地面粗糙度类型/ (图1)平面图 (图2)剖面图1

(图3)剖面图2 三、次楞验算 、脚手板自重g1,转化为次楞上的线荷载,活荷载包括施恒荷载包括次楞自重g kc 工活荷载、材料堆放荷载,转化为次楞上线荷载。 次楞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恒荷载满布,活荷载按不利布置进行组合;强度及挠度验算时,活荷载按第一跨及第三跨布置计算;抗剪验算时,活荷载按第一跨及第二跨布置计算。 1、强度验算 恒荷载为: g1=1.2[g kc+g1k e ]= 1.2×(0.033+0.35×300/1000)=0.166kN/m 活荷载为: q1=1.4(Q1+Q2)e =1.4×(2+2)×300/1000=1.68kN/m 计算简图如下: (图4)可变荷载控制的受力简图1

(图5)次楞弯矩图(kN·m) M max= 0.149kN·m σ=M max/W=0.149×106/(1×4.493×103)=33.27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荷载统计: q k=g kc+g1k e + (Q1+Q2)e =0.033+0.3×300/1000+(2+2)×300/1000=1.323kN/m (图7)挠度计算受力简图 (图8)次楞变形图(mm) νmax=0.269mm≤[ν]=max(1000×0.9/150,10)=10 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为:R=1.82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为:R k=1.31kN

门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含计算书范本)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述 (2) 第三章保证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2) 第四章门式脚手架方案选择 (3) 第五章门式脚手架平台性能和施工措施 (3) 第六章门式脚手架的材质要求 (4) 第七章施工材料准备 (5) 第八章脚手架的搭设流程及要求 (5) 第九章脚手架计算书 (8) 第十章门式脚手架搭设的劳动力安排 (13) 第十一章门式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13) 第十二章门式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13) 第十三章门式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4)

第一章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第二章工程概述 第三章保证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安全三级教育活动。 ☆班组要进行班前、班后的检查及时清除不安全的隐患。 ☆对进场的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做到谁施工,谁负责安全生产的原则。 ☆对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 ☆对现场的用电要有专人管理,用电设备作好接地保护,配电箱必须设三级漏电保护器。☆门式钢管脚手架和扣件必须符合质量要求。

第四章门式脚手架方案选择 根据图纸要求和施工现场需求,在选择方案时,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操作灵活,可根据现场需求,搭设满堂架或移动门式脚手架,同时搭设速度快,满足工期要求。 ☆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安全可靠。 ☆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及便于施工; ☆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综合以上几点,门式脚手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59-2011检查标准要求; ☆结合以上脚手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满堂门式脚手架。 第五章门式脚手架平台性能和施工措施 ☆为方便施工,故采用满堂式或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施工。操作平台无需专业人员拆装,一般施工人员都能安全快捷地进行拆装。 ☆使用安全方便:可加层可降层,只要把上层拼装件拆下一层(步)把平台板放至下层(步)就可低层施工,反之加层同样操作。 ☆移动式平台上部作业区要挂好安全网。 ☆采用上下一致,台阶式搭设,安全性能好,可反复使用。 ☆停留位置时要增加斜撑加以固定。 ☆遇到大风时应停止作业,然后靠近墙边、用绳子固定架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