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终结论

文学终结论
文学终结论

中国矿业大学

2012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文艺美学

考试时间2013.1.5

学生姓名单良

学生学号ZS12090024

所在院系文法学院

任课教师王青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

文学终结论的思考

摘要:米勒在本世纪初提出了文学终结的话题,并在中国文学评论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米勒认为文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么在这样的危机中,文学要该何去何从。本文着重分析中西方文学终结论命题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文学的出路问题。

关键词:米勒文学终结论边缘化失语化

绪论

2001年美国文论家希利斯?米勒在《文学评论》发表了《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在这篇文章中,米勒发挥了德里达有关现代电信科技的论述,“尽管德里达对文学爱好有加,但是他的著作,像《丧钟》(Glas)和《明信片》,的确加速了文学的终结,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中(比如欧美国家过去200年或者250年的历史文化) 得知……事实上,如果德里达是对的(而且我相信他是对的),那么,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ts)而把它引向终结。”“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也不会出现这样一个时代——为了文学自身的目的,撇开理论的或者政治方面的思考而单纯去研究文学”。这样,米勒从创作、阅读与研究全方位地宣布了文学活动的消亡。[1]

米勒的“文学终结论”引发了中国学者的强烈反应,有支持,也有批判。然而中西方学界对“终结”的含义理解又不尽相同:米勒、德里达等西方学者理解的终结是“完了、不存在”的意思,而中国学者如余虹、赖大仁、曹顺庆等先生所理解的是文学在社会中被边缘化和失语化。

西方“文学终结论”的讨论

1、西方终结论的传统

首先我们从西方来看,有关终结论的命题频频出现。黑格尔最早提出了“艺术终结论”的命题,宣布了艺术作为人类最高旨趣和绝对真理的崇高地位的终结。他认为艺术从象征型到古典型再到浪漫型的进化宣告结束,艺术的历史消融于哲

学的历史。[2]

阿多诺用文化工业这个词来描述文化事件和产品对社会的影响。对于阿多诺来说,他更多的是面对技术化、商业化带来文化困境与艺术危机的语境下,通过反思理性而进一步提出艺术终结问题的。在阿多诺看来,作为承担自由与批判责任的艺术,此时却随着工具理性的不断发展而处于两极发展之中,一方面是伴随各种新媒介不断出现而催生的大众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是伴随反抗异化而陷入表达危机的现代艺术的萎缩。面对这种艺术危机,阿多诺认为他那时的大众艺术已经被商品化,失去了艺术内在的反抗与批判功能,于是对文化工业提出了批判。

[3]

阿瑟?丹托在1984年又提出了艺术终结论,“在今日,可以认为艺术界本身已丧失方向,由于艺术的概念从内部耗尽了,即将出现的任何现象都不会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时代已经从内部瓦解了。”[4]相比于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丹托的艺术终结是针对艺术史而言的。他认为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和存在方式已经终结了,但并没有消亡,它们还会在哲学的构架中附属性存在。

相对于艺术终结,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更是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1989年,福山在《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历史的终结?》一文,认为西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因此构成了“历史的终结”。此论一出,很快形成了一股弥漫全球的“终结热”。 [5]

由此可见,终结论的命题在西方不断被提出。江苏人民出版社在2001年出版了一套《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这套丛书收集了西方学者关于“历史终结”、“意识形态终结”、“教育终结”、“男性终结”、“艺术终结”等论述,西方不同领域的学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都提出了终结论。我们不难看到,在西方传统的哲学、美学构架和思维方式中,终结论的问题始终是一个不断被讨论的问题,也在各个领域都有出现,文学艺术的终结也并不是德里达、米勒第一次关注和提出来的。

2、文学终结论的讨论

米勒提出的“文学终结论”不是从哲学纯粹思辨的层面上来推导的,而是将文学现实放在当下飞速发展的科技背景之下来讨论,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意义。

米勒认为,今日文学的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所说的“今日”是指电脑、电子邮件、传真机、录像、视频、超文本,以及互联网“冲浪”等新型通讯技术畅行其道的时代,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文学者之间以及与其工作的联系方法。

米勒分析在大学教师以及青年学者中,大多数人是被电视和商业化流行音乐

熏陶长大的一代人。当代高科技的广泛应用给文学带来巨大的压力,文学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质疑。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媒介的影响。人类媒介经历了口传到纸传再到电传的线性发展顺序,自然也会得出依靠纸媒的文学在“无纸化”的电传时代终将终结的结论。德里达与米勒关于电信时代文学、情书、精神分析、哲学等精神文化形式都将不复存在的见解,理论基础正是这种媒介决定论。媒介决定了信息,决定了信息主体和受体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空间和时间构成与感受,因而也决定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方式和内容。这种媒介决定论在西方已经构成了很多后现代学者论文论著的理论基础。

第二是文学学科的衰退。在西方当代社会,文学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和职业,正快速萎缩,从事文学研究职业的人就业机会、社会声望和地位急剧减少和降低。米勒演讲提供的数据当然是可信的,仅仅几年间,仅加州就有两千多名从事包括文学研究与教学在内的人文学科职业的教授提前退休,获得各种资助的项目也大大减少,曾经在社会上被人尊敬的文学研究职业的从业人员,社会地位和声望也一落千丈。这使米勒等人对文学研究的前景做出了极端悲观的判断。[6]

中国“文学终结论”的讨论

文学终结论对中国学者来说始终是舶来品,并没有理论根基和源头。那么中国学者所理解的“文学终结论”实质上是指文学的边缘化与失语化。

1、文学的边缘化

什么是文学的边缘化?在90年代,文学由中心向边缘的位移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由此“边缘化”也成了文学界的一个热门话语。对文学的“边缘化”,中国文学界有两种不健康的态度:一种视“边缘化”为文学的衰落,他们为文学中心地位和特殊权力的丧失而倍感失落;一种则把“边缘化”视为文学获得解放的标志,把“边缘化”视为一种文学成果,并进而以“边缘”、“另类”相标榜。

[7]实际上,文学的“边缘化”既不是受难,也不是获救和飞升,它实际上是文学从非常态回归常态的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余虹说,“概言之,后现代条件下的文学边缘化有两大意涵:1、在艺术分类学眼界中的文学终结指的是文学失去了它在艺术家族中的主导地位,它已由艺术的中心沦落到边缘,其主导地由影视艺术所取代。2、在文化分类学眼界中的文学终结指的文学不再处于文学化的中心,科学上升为后现代的文化霸主后,文学

已无足轻重。”[8]赖大仁认为,“文学边缘化实质是文学性的危机,即:在市场化与消费主义的策动下,虽然文学的某种形式与名义仍然存在,但其文学性已经在整体性的娱乐化中被消解或转化了。”[9]

文学边缘化,是指传统的严肃文学或纯文学在失去文学中的主流地位,同时,整个文学也出现了休闲娱乐的多元化,阅读文本的多样化。在中国我们所讨论的文学终结论更多的就是文学的边缘化,边缘化已经成为了文学的危机,不仅是文学性的危机,也是阅读的危机。

2、文学的失语化

曹顺庆提出中国文论“失语症”及“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这一话题以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说:“斯论一出,顿时激起轩然大波,学者们或支持或反对,或深入追思,或另辟思想阵地,成为世纪末文坛最抢眼的一道景观。”

[10]曹先生说,“‘失语’就是‘失学’,失文学,失中国文学,失所有的文学。”[11]

曹先生认为忽略传统文化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一大失策。目前相当多的中青年学者与学生,在大肆批判传统文化时却并不真正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大多数人从未读过十三经,这实际上正是“失语症”的又一根源。传统文化当然可以批判,但要判它,你首先要了解它、知晓它。可是,当今的中青年学者,大多没有读过“诸子集成”,以致形成了今日极为严重的空疏学风,在这种弥漫学界的不懂传统的空疏学风下,必然会导致对传统学术规则的生疏与隔膜,这种生疏与隔膜长期延续下来,就只能形成失语。因此,解决失语的根本办法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也要真正懂得西方。[12]

曹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认识正是基于文学学科不断衰退的背景下提出的,青年学者们不了解中国文化,自然会失语。这也和西方讨论文化终结论背景不谋而合。越来越少的人认真钻研于文学之中,他们被形形色色、多元化的社会所吸引,必然不会花费时间去真正地坐下来研究文学。

文学的危机与出路

那么在中西方的文学终结论的讨论中,我们不免为文学的出路捏一把汗。在遇到这样的危机之时,文学是否真的终结了呢?固然西方学者终结论的思考,确实危言耸听。因为在根本的意义上,一切都没有终结,历史、意识形态、教育、男性、文学艺术等,都照样存在着,发展着。但另一方面,一切又确实有变化,确实与从前大不一样,无论是存在方式、内容、形式、地位、作用、意义都大不

一样,新的形态和状态确实出现了。各种终结论当然不能真正终结一个对象,但却在以骇人听闻的方式提示我们注意事物的新状态、新样式、新角色、新功能。因此,西方终结论的话题讨论是有价值的。就文学终结论的话题而言,其价值是提醒人们关注当下文学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局面,并探讨这种挑战可能对文学造成的严峻局面和后果。以及文学如何应对这种挑战,为自己开辟新的生存方式。

米勒强调的电子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的存在方式所带来的巨变。麦克卢汉在谈到媒介变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时说过一段十分著名的断语:“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铁路的作用,并不是把运动、运输、轮子或道路引入人类社会,而是加速并扩大人们过去的功能,创造新型的城市、新型的工作、新型的闲暇。”[13]因此电子信息技术革命本身并没有错。文学的危机一部分是由于它在后现代领域中,中心地位的边缘化,受着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文学自身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小的瓶颈。

其实文学自身的优势是其他元素所替代不了的。比如《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有这样一段叙述:“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14]电视剧中两人各自的内心独白显然是表演不出来的,与阅读时所获得的直接性的体验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童庆炳先生在米勒文章发表的次年即于《社会科学辑刊》上撰文,从人类情感生活的本体化需要强调文学对媒体的独立性:“文学变化的根据主要还是在于——人类的情感生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主要不决定于媒体的改变。”

[15]童先生从情感、意义、气氛、情调、声色等文学场域更为细密、深入地重申了这一观点:“文学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那么只要人类的情感还需要表现、舒泄,那么文学这种艺术形式就仍然能够生存下去”,“文学存在的理由就在文学自身中,特别在文学所独有的语言文字中。在审美文化中文学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场域。这种审美场域是别的审美文化无法取代的。”[16]

李衍柱先生则从新媒体的正面影响来看待文学活动在电子影像时代的存在状况,认为“进人图像世界的文学,具有更鲜明的综合性艺术的特点。景与情、

情与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语言、绘画、音乐、动作、姿态各种媒介的交互运用中,通过作家的自由想象,创造出了一个更具有审美特性的艺术世界”,并较童先生更为本原化地将文学活动深入到人学的视角,强调图像技术正是人类主体性的集中表现,而文学是人学,新媒体不是扼杀、而是赋予了文学以更丰富的存在样式,使文学存在体现出更为鲜明的艺术性。[17]

由此可见,文学是人学而不是媒介学,文学是人的主体化行为,并非依赖语言之外的介质而存在。新媒体的兴起并没有改变文学存在的理由。因此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力不会因电子媒体时代的到来而消失,我们讨论的文学终结论只是目前情况下,文学处在一种比较尴尬的地位。文学不会终结,更不可能终结。文学终结论的讨论,是在警醒当代学者们认真思考现阶段文学的地位和价值,只有当代学者们真正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后,谁又能说,在新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存在形式不能借助与文学载体的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呢?

参考文献

[1] (美)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5)

[2]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 (德)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J]文化研究,2004(1)

[4] (美)阿瑟?丹托著,欧阳英译.艺术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5] (美)弗拉西斯?福山著,黄胜强等译.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 张开焱.文学终结论的意义[J]文艺报,2007(3)

[7] 周戟.和谐哲学初探[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8] 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6(6)

[9] 赖大仁.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J].文学评论,2005(2)

[10] 程勇.对九十年代古代文论研究反思的检视[J].江淮论坛,2001(3)

[11][12]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D]杭州:浙江大学学报,2006

[13]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4]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15] 童庆炳.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会消失吗?[J].社会科学缉刊,2002(1)

[16] 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入口[J].文艺争鸣,2005(3)

[17] 李衍柱.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J].文学评论,2002(1)

文学理论 价值论

文学理论第四讲价值论 第1页内容 「价值」一辞,从现代文化来说,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文学理论借用这个名词,其函意较广,主要是指文学或艺术的功能,即其对个人及人类社会的用处、利益。文学的价值论要探讨的,就是文学可以有或应该有甚麽功能。 从原理来说,文学是人类的创造物,其功能本由创造者赋与。换言之,不同的创造者都可赋与文学不同的功能。因此文学可以有甚麽功能的问题,并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论。有争议的,是应该有甚麽功能的问题。 第2页内容 在「本体论」一讲中,我们曾经回顾过文学内容的性质在历史上的演变。这些演变会不断影响文学的价值观。 在文学发展较早的阶段,其内容性质会比较广泛。无论东西方,早期「文学」一词的概念,都涵盖了一切用文字语言纪录下来的东西。除了各种学科的文献之外,甚至包括了典章制度的内容。文学内容在此一时期的性质,很自然就影响到文学的价值观。例如先秦时期,儒家对文学的功能,便有多样的要求︰ 《礼记》 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 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这些古代经典在儒家心目中,其整体功能就是教育。包括道德教育,性格教育,思维教育,以至语文教育。其性质既有观念性的,也有技艺性的,故《六经》也称「六艺」。 第3页内容 而每种经典,其功能也可以是多样性的︰ 《论语?阳货》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里「诗」指《诗经》。孔子认为学习《诗经》可以获得多种功能。第一种是「兴」,据朱熹的解释就是「感发志意」(《诗集注》);就是对精神产生鼓舞作用。第二种是「观」,就是对人生、社会、民风、政情乃至于自然的观察。第三种是「群」,据孔安国的解释就是「群居相切磋」(《集解》),即互相启发的作用。第四种是「怨」,孔安国的解释是「怨刺上政」(《集解》),即对不良的政治加以埋怨、讽刺。此外还可有助于事奉父亲、君主,认识自然界动植物的名称。 第4页内容 虽然孔子指出诗的功能是多样的,他最看重的还是其中的道德功能︰ 《论语?为政》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好的诗,有正面的道德功能;坏的诗,对道德也有败坏的功能︰ 《论语?阳货》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这里,孔子已把诗的道德功能扩大为政治功能,认为可影响家国的存亡了。上面这段话其

教育学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生物起 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2.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在批评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3.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 4.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是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 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5.早在我国古代的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学校的教育形态,在那时学校设六艺教学模 式。即礼、乐、射、御、书、数。 6.“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了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7.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8.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教育内 容是“七艺”。 9.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 10.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 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1.苏格拉底的雄辩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成为定义,第三步称 为助产术,亦称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12.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 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13.几部主要的著作和代表人物: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 的《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斯宾塞的《教育论》、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14.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在此书中他提 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15.康德提出的“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16.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 17.洛克在他的《教育漫画》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 知识都来自后天。 18.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他的四段教学法是“明了、

论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趋势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7332435.html, 论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趋势策略研究 作者:张春雷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3期 摘要: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招生数量连年萎缩。究其根源,除了社会因素外,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性较差,与社会脱节,这是我们汉语言教育工作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我就从实际的工作出发,剖析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期提出一定有建设性的解决对策,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单一化;应用型人才;就业导向;对策 前言: 诚然,汉语言文学教育历史由来已久。但是,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深厚的语言功底,教学的着眼点都放在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上。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学学生的就业领域不断拓宽,很多学生的就业去向是教育教学工作,新闻传播类,行政文书等工作,这些工作大都要求学生不但要具有扎实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口头交际能力。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方式单一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汉语言任课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很少在课堂中开展教学互动。任课教师只是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将知识体系一股脑的传输给了学生,而不去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全盘吸收。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互动较少,任课教师的重点放在了知识点的传输,而很少注意学生的反馈情况和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就在于任课教师疏于对课堂的管理。 1.2内容死板、课堂沉闷 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受到知识体系的影响,我们目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通常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不具有趣味性,学生学习起来难免没有积极性。虽然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浩瀚无边,但是部分任课教师却没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照本宣科,课堂教学枯燥,索然无味。学生反应不积极,形成了一个严重的恶性循环链。特别是在汉语言文学的理论教学中,任课教师往往大谈,空谈理论教学,脱离社会实际,常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聊。长此以往,就会丧失学习的乐趣和主观能动性。 1.3考核形式单一

高校文学欣赏论文

高校文学欣赏论文 一、开设意义研究 (一)文学欣赏选修课对增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欣赏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应充分利用其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增强艺术熏陶,提升审美水平,从而达到提升自身人文素质 修养的目的。郭俊敏认为文学欣赏课能够协助学生“提升理解社会、 理解人生的水平,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升学生的认知素质”、 “提升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心理素质”。邹积艳在 研究中提出了在文学欣赏课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法。王秀娟就文学欣 赏课程的性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如何有效地在文学欣赏 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实行探讨。赵志英、王爱峰从高职院校实 行人文教育的意义、文学类公选课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高职文学类选 修课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三个方面,探讨文学类公选课与大学生 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 (二)文学欣赏选修课是学生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从小接受语文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学重在语言文字基本 知识的记诵,真正能在文学世界中欣赏、体味,得到审美享受的机会 并不多。王晓彬尖锐地指出“,中国的学校教育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 的系统的文学教育”“,现行的语文教育充满功利色彩”“,文学教 育彻底远离了情与美,文学作品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学生也对文学失 去最基本的兴趣”。郭俊敏认为,“利用文学实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 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而“文学欣赏课是展示、发挥文学 作用的最好形式”。文学欣赏课能“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名作赏析,使 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作品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审美 情趣和健全的人格个性”。罗杰文指出,文学欣赏课应重视培养审美 情趣,并与审美文化教育结合,而其关键在于教师。 (三)文学欣赏选修课对学生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80后写作中的校园文学

“80”后写作中的校园文学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解析“80”后作家中的校园文学作品,找出校园文学作品的共同诟病,分析“80”后作家群的整体情感倾向。关键词:“80”后校园文学批判颓废 “80后”起于带有商业性质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起于网络写作,起于通过写作表述青春体验或青春感受的兴趣。对于“80后”,生存的青春就是青春的生存,他们为自己而青春,就在青春中形成对青春的渴望与满足,他们都是些青春的自满自足者。这种对于青春的自满自足感,是“80后”写作的核心感受。他们不需要为别的什么去写,他们各自为各自的青春而写,因此又为大家的青春而写。“80后”写作突出特点是与青春同步,写作者们时处青春,写自己的青春,为青春而写,因此他们的写作又被称为青春写作。如李傻傻、郭敬明、韩寒、春树、易术、颜歌等。 这其中有一部分青春写作者处于学生时代,他们的写作内容与校园、与回忆有关。所谓校园文学就是“校园小说是一种以校园生活为题材,以青春气息为精神质素的现代小说样式”①校园文学的创作可以是在校的学生,作为校园小说的亲历者来讲述,也可以是非学生身份的写作者,用‘回忆’视角和‘怀旧’情怀历史地书写‘我’那记忆中的校园。 第一届新概念第一名获奖者——韩寒,一部《三重门》让他名声大噪,中国人从此认识了这个高中就辍学的“80”后写手。可以说,《三重门》无论是“”写什么和“怎么写”,比之成年作家都毫不逊色,一为天才的少年作家由此诞生。《三重门》一问世,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校学生。《三重门》讲述的是一个在校高中生用自己的视角来大量他所处的环境,他所遇见的人,他所经历的事。作品主人公少年林雨翔用自己的叙事视角,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类真实的高中生的生活,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展现开来,体现了学生式的思考、困惑和梦想。林雨翔自幼天资聪颖,活泼可爱,加上其父的影响,从小就被誉为“神童”。然而这个极具才气的少年却在初中严重偏科,也因此遇上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马德保,还有占据他整个情感生活的女同学Susan。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的他们,与所有同龄人一样有着情窦初开的情怀。有意无意的接触间,爱情的萌芽逐渐开化……在这个恋爱的季节里,充满幻想的男孩女孩能否找到那把钥匙,去打开人生的门、心灵的门、爱情的门…… 从《三重门》这部作品中,不仅感觉独到、文笔老辣,而且在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当下应试教育的热潮冷讽,俨然以一个文学天才的姿态傲世同辈学子。韩寒对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好恶、自己的才华都不加掩饰,而更不加以掩饰的,还是肯定自我、张扬自我的特殊个性。小说开篇说就趁机讽刺了一把,“一个紧张的人说话时的体现不是忘记内容,而是忘记过渡,马德保全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两句毫无因果关系的句子居然能用‘所以’串起来。讲课文失败,掩饰的办法就是不断施问。毕业班的林雨翔看透了马德保的紧张,又想在听课的

80后文学

一、写作态度: 1.追求本真的率性书写 莫言就曾在张悦然《葵花走失在1890》的序言中说:“张悦然小说的价值在于: 记录了敏感而忧伤的少年们的心理成长轨迹,透射出与这个年龄的心力极为相称 的真实。这种真实来自这代人的心灵深处,其实并不便于随意示人。他们喜欢什 么,厌恶什么,向往什么,抵制什么,这些都能在她的小说中找到答案。”当然,这段话不仅仅适用于这部作品,也不仅仅适用于张悦然本人,它同样适用于整个“80 后”文学。对于“80 后”文学而言,真诚而率性的青春成长是其作品中永远光芒四射的部分。这些有关青春的文字大多都书写了同一代人的真实生活,展现了一个属于当代年轻人的率性世界。就如同我们所知,由于所生活与成长的环境不同,每一代人都拥有独属于他们那一代的情感经历与生命体验。同样的,每一代的作家也只能用他们那一代的思维观念来表达对于自我、人生、社会以及世界的看法。而出生于上世纪80 年代的作家们,由于过早的用文字记录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年少的率真以及青春的张扬,都使得“80 后”文学呈现出一种对于成长本真的率性书写。无论是对于教育体制的厌烦,还是家长权力话语的反感,无论是青春期压抑下的忧伤抑或叛逆,还是充满着纯真的天马行空的幻想。作为“80 后”文学,文字对于创造者的首要意义便是满足他们倾诉的欲望,这种书写本是源于“80 后”对于青春的自我言说,因此,“80 后”文学无论渴望、张扬、迷失、放逐抑或重构,这都是一个青春期少年对于自我生命真实的叙述,它无关历史、无关政治、无关家族,仅是青春使然。放眼“80 后”文学,尽管各有各的标志,各有各的风格,如韩寒的轻狂、郭敬明的忧伤、春树的残酷抑或是张悦然的华美,然而,在这差异中又无不透露出率性的本真。就如同当年“新概念作文大赛”所提出的“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创作口号一样,无论“80 后”文学对传统文学模式提出怎样的挑战,无论他们对现实中的生活表现出怎样的反叛,真切、真实、真诚的表达自己,才是他们最初文学的创作动机。“80 后”作家步非烟就曾经在2007 年鲁迅文学院召开的“80 后”青年作家代表研讨会上呼吁“我们要求自由的表达我们自己!”而这句话也正点出了“80 后”作家创作的初衷。用春树的话来说就是:“想写就写,想怎 么写就怎么写,绝对不考虑慢慢写的叮嘱和忠告,任何高贵、经典、文本、抒情、意境到了我们这儿统统失效,用电影的话来说就是当下我们玩诗”。而这正是“80后”一族们当下真正的青春状态,因为青春本就自由无羁,本真率性。白烨就曾这样说过:“这种真率,在韩寒那里,可以表现为偏执;在郭敬明那里,可能表现为痞顽;在春树那里,可能表现为坦实;在张悦然那里,可能表现为纯真,但都是不掩不饰,不折不扣。径情直率地看生活,直截了当地写自己,在他们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和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大都是如此。他们写社会生活也罢,写校园生活也罢,都是用近乎透明的视镜去观察生活,用接近全息的传真去表达感受,都会以他们‘全打开’胸襟和‘不设防’的姿态,给你以纯真的感染和坦诚的感动。从文学是‘我手写我心’的要义上看,他们这一几乎是共性的特点,正相当直接地切近着文学写作的本义”。而这种真实也是“80 后”文学送给中国当代文坛的最为珍贵的礼物。 2.多重压力下的情感宣泄 虽然“80 后”作家追求“本真”,以满足自己倾诉的欲望为创作的最初动力开始写作,但是,他们究竟想要倾诉什么,究竟是承受了怎样的困惑才要倾诉,而这些困惑又为他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压力终无从发泄,唯有选择文字来呐喊,这似乎才是激发“80 后”一代群体创作的重要原因所在。然而,对“80 后”而言,这种困惑与压力不可否认是来自多方面的,既包括他们青春期的心理压抑,同样的,也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中国人一向是十分注重血脉亲情的,父母之爱便是其最突出的表现,而在“80后”身上,这种大爱与前几辈人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他们那些经历坎坷而复杂的父母来说,自身由于

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主要观点和区别

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主要观点与区别 1、传统教学论的主要观点 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罗夫等人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的特征如下: (1)传统教学论主要就是由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个因素组成。主要关注的就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师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懂。重视课本的讲授,忽视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注入式教学。这种方法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2)传统教学论在师生关系方面,认为教师就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就是教学的客体。强调教师权威至上,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像夸美纽斯比喻的那样:“教师的嘴就就是知识的源泉,知识的溪流源源不断地从教师的嘴里流出来,学生就就是要象水槽一样地接受知识的注入”。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主要任务就是学会,其实质就是教师决定论,忽视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3)传统教学论提倡三中心论。即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4)传统教学就是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然后通过机械地操练巩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的得到开发与发挥,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传统教学重讲轻练,学习不就是通过老师大量的讲授,而就是让学生大量练习,在实践中学会“游泳”。 (5)传统教学重“教”轻“学”,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的安排设计主要从“教”的视角考虑。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就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就是知识的占有者与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就是知识宝库,就是活的教科书,就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有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有知识传授给学生。 (6)在教学任务方面,以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为核心。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教学的教育性。目的在使学生毕业工作后,能有效地为其政治与经济利益效劳。 在教师作用方面,强调教师的权威至上,学生必须服从,崇尚高压与体罚,无视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对立,学生十分被动。 在教学内容方面,重视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教材,确定多种课程,分科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方面,坚持明了、联合、系统与方法等四个阶段,使教学的进程公式化。这里说的明了,就是指明确地向学生讲述新教材;联合,就是指通过谈话,使学生把新旧观念联系起来;系统,就是指学生在新旧观念的基础上寻找结论,定义与规律;方法,就是把已学的方法运用于实际;,培养学生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原则方面,重视直观性,系统性,巩固性与量力性等原则,力图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方面,坚持教师灌输,学生被动学习;只求呆读死记,忽视智能发展。 在教学形式方面,以班级上课为唯一形式,忽视小组学习,强调统一要求,忽视因材施教,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活动与发展学生的爱好与才能。 2、现代教学论的主要观点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学论主要观点:

文学接受论(一):欣赏

文艺学概论第15讲: 文学接受论(一):文学欣赏 文学接受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的含义。狭义的文学接受仅指阅读与欣赏——对文学作品的感知、理解、想象与审美体验等;广义的文学接受既包括阅读与欣赏(可以说是文学接受的初级阶段),也包括批评——对文学作品及相关事物的理性分析和评价(可以说是文学接受的高级阶段)。 一、文学接受的主体条件 1、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心理能力 文学作为语言文化和语言艺术,其形象和意蕴必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和理解才能在读者脑海中重新构造出来。由此,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相当程度的相关心理能力——感知、理解、同情(自居/移情)、

想象和情感反应能力等,是不可能从事文学接受活动的。正如鲁迅所说:“读者也应该有相当的程度,首先的识字,其次是有普通的大体的知识,而思想与情感,也须达到相当的水平。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关系。”(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v7p579) 2、一定的文学修养(指文学接受经验和文学理论知识)。 出于不同的需要,人类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语言文化,它们各有自身的特点。由此,对于不同的语言文化,接受者应以对于接受某种语言文化来说是合适的态度和模式去接受它,否则就会因为态度和模式的不合适而不能产生好的接受效果,甚至无法接受。例如:对于杜甫在《古柏行》一诗中对古柏的描写——“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曾以科学家的眼光责怪道:四十围是径七尺,高二千尺,“无乃太细长乎”。再如:对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中的“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我校编写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师中居然也有

人对其中的“三十年”作如此考证和解释:“疑当为‘十三年’。陶渊明从初仕到辞归前后约十三年。”这种现象表明:如果缺乏对文学这种语言文化的特点(如常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了解,那么,即使是文化水平高的人也可能不能以合适的态度和模式进行文学接受活动从而也无法产生良好的接受效果。 3、一定的人生经验 人对于事物的理解都是以一定的相关经验和原有看法为基础的,对于完全没有相关经验的(初次接触的)事物,人是无法理解的。对于文学接受来说,没有或者缺乏相关的人生经验,人同样不能或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表现在作品中的内容的意义。关于人生经验对语言作品的接受的影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同样一句格言,在完全理解它的青年人口中,总没有在阅历很深的成年人的精神中那样的作用和范围,要在这种成年人的阅历中,那句格言里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才会表达出来。”文学接受同样如

中国文学欣赏论文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文学欣赏》课程论文 题目:《且说说李白》 课程《中国文学欣赏》 班级市政1002 学号1013300201 学生姓名杨海峰 任课教师潘水根 二○一二年四月

且说说李白 实话说来,李白,苏东坡,李清照等人,总是频繁在各类作文中出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被引用了不下千次,而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又似乎最能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一面,绿肥红瘦的李清照要是泉下有知,也必定被这般光景感动得涕泗横流,满心的喜悦连双溪舴艋舟都载不动了吧。这般来掘古人的墓实在过于残忍,然而他们留给我们的一大批精神财富却又永远享受不完,不求甚解,也得观其大略,抽出时间来细品些许,也倒图个自在,拨弄点趣味。 此三人中,最欣赏便是苏东坡,真性情,满腹才气,余秋雨先生《山居笔记》中所述东坡突围一章我几乎可以背的下来,浩荡人生,起起伏伏,殷勤昨夜三更雨,不过浮生一日凉,惊起回头的苦楚,枫栖沙洲的落寞,最后倒不如徜徉在西子湖畔,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作为苏东坡的前辈,李白可比东坡洒脱的多,他多数的唠叨也就是酒饮千杯不醉的乐趣,至于仕途,能顺则顺,不能顺就置身其外。一首洋洋洒洒的《蜀道难》只为换取个官做似乎太过于浪费,得个“谪仙人”的称号也算名满天下。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这种被人说烂了的桥段才是我们的太白仙人追求的生活,你们这些权贵达人,在我看来也就是些市井之徒,我为你杨玉环写了那么多违心的赞美的诗词,却都不及高力士这宦官几句挑拨,罢了罢了,你们也只配与我脱靴磨墨的份,什么仗剑去国,什么去国怀乡,不及我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长安城小,壶中日长,不如就做个侠士,管他什么政治! 苏东坡写多了,自然也有些审美疲劳了。看看李白,倒也显得休闲自在,那么,且说说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80后文学写作

理论探索?当代文坛?2007.1 其作者来说,应该和同时代作家来做横向比较并考察其对后世的影响。具体说来,衡量他作品的审美标准应该看其是否够得上艺术品,是否具有典型性,艺术形式的完美程度如何,是否具有原创性;衡量他作品的思想价值标准应该看其是否表现了反封建的科学民主的五四的理性精神,是否符合时代特点和发展规律,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先进性;衡量他作品的道德标准应该看其是否表现了健康向上的精神,是否表现了人类之爱或人性和人民性” λξ。 足见,中国当代的文艺批评既承继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学批评观的精神实质,又结合文艺发展的新趋势,对文艺批评问题作了新的探索,在文艺批评标准等问题上不断出现新的建树。这对于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显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注释: ①③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66页,第864-865页,第86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②谭运长:《关于文艺批评标准及与此有关的文艺学学科建设问题》,《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 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09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文艺报》1996年12月17日。 ⑦胡亚敏:《论毛泽东的文学批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⑧参见孟繁华、周瓒等《90年代文学批评的回顾与检讨》,《钟山》2000年第1期。 ⑨参见曹廷华《文学概论》,第302-30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⑩吴炫:《文学评论十面观》,第8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λ?顾凤威:《美学的历史的:审美批评范式的教学反思———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发展之五》,《广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λω张居华:《世纪之交回眸与展望文艺批评标准的走向》,《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λξ田建民:《谈当前文学批评的规范与标准》,《河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聊城大学文学院。本文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课题编号:04JZ D0034】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半夏 喧哗中的独语———“80后”写作透析 姚娜 从2000年出版《三重门》开始,韩寒、春树、郭敬明、胡坚等“80后”写手开始陆续登场。几年间,文学市场持续着“80后”作品的热销盛况。有人对“80后”群体不吝赞美之辞,有人对他们竭尽挖苦之事。但无论如何,“80后”已经成为了一种众说纷纭的现象,而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都有其独特的背景。 一 由“80后”的成长背景看“80后”的写作 1.独一代:才华横溢的孤独王子 19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首批成果,成为了独生子女中的先行者,号称独一代,在他们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深深地刻下了这种精神气质。 这种精神气质首先是孤独。在其成长初期,他们没有与同龄人打交道的机会,这就造成了他们长大后的交往障碍。而正是这种无法言说的孤独感,成就了“80后”作家的书写欲望。既然没法和朋友说,没法和兄弟姐妹说,那就索性写成日记,写成小说,这些就成为了日后写作的基础。 这种气质其次是脆弱。独一代几乎没吃过什么苦头,小学、中学、大学、工作,一切按部就班。也许正是因为生活的波澜不惊,他们往往养成了敏感,脆弱的内心。他们习惯用细腻、细致的文字指向忧伤和柔软的内心,描绘种种微妙的情感。过分脆弱的内心,一碰即碎,于是他们极易陷入偏执的感

现代教育理论

延边大学2011级教育硕士 《现代教育论》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学科教学考生姓名: 考试科目:现代教育论考试时间:2012-12-26 注:请将答案写到本答题纸上,按给定题签答题,标明题签中序号,否则扣分。 一、概念题(共30道题,每题1分) 1、现代教育 答: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4、教育社会功能 答:教育社会功能教育通过自身职能的充分调动和履行而对社会产生的一种功效。 10、古典课程 答:古典课程反映了古老欧洲高度选择性和广博的人文主义中等教育传统,尤其在最近50年,它已明显衰退,被更加大众化和现代化的课程所替代。 13、科学主义教育 答:崇尚科学知识,重视科学知识,否定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从而否定哲学应当研究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否定哲学应当研究这个世界的基础和本质,否定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4、人本主义教育 答:人本主义以人、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为研究对象,轻视对科学知识的研究在教育的社会作用上,它夸大了教育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他们把教育看成是人的解放的根本手段,主张通过人的意识的更新来实现对社会的根本改造。 17、形式教育论 答: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的官能。身体上的各种器官,只有用操练使它们发展起来;心智的能力,也只有用练习使它们发燕尾服起来。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现那些能够最有效地训练学生各官能的心智能力。教育应该以形式为目的。认为在教育中灌输知识远不如训练官能来得重要。如果人们的官能由于训练而发展了,任何知识随时都可以吸收。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训练的材料,即便学习的内容被遗忘了,却仍然留下了一种永久的、更有价值的效果。 19理性主义心理学 答:理论主义是指确认一切知识均来自某种先验的普遍的必然的理想性原则的认识论学说。理性主义否认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因而具有唯心主义性质。但他承认人的知识和能力对人的认识的能动作用,因而又具有合理性。 20、实质教育论 答:实质教育又称“实质训练”,是欧洲18~19世纪,对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其思想来源于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赛等人。同形式教育相对,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它是资产阶级关于普通教育设置学校课程和选择教材

文学基本理论

文学基本理论 文学 文学也称“语言艺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它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 文学语言 是以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选择加工而成的书面符号系统。它具有语境性、符号性、个体性和审美性。要求语言借助特定的人、景、物、事,与作者特定的意念情思结合在一起,虚构成一个艺术世界,并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 文学评论 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文学类别 1、按载体分为:口头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三大类; 2、按作者所在的时代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 3、按产生地域分为:欧美文学,中国文学,日本文学,拉美文学等。 4、按内容分为:史传文学、纪实文学、奇幻文学、报道文学等。 5、按表达体裁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小说、野史、童话、对联和笑话等;其他如史传、哲理、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电影、有文字剧情架构的电脑游戏(含游戏主机)等 6、按创作理念分为: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等 体裁 体裁又称“样式”。一般指各种文学艺术作品的类别,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艺作品结构的稳定形式。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会不断地有新的体裁产生。我国文学体裁大多采用四分法分类,即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每一种文学体裁中,又分为若干样式。 诗歌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诗歌的分类 中国诗歌按创作的时代和诗歌所反映的时代内容,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古典诗歌)。 按内容,诗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抒情诗主要是通过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感受来反映社会生活,根据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诗歌内容,抒情诗又可分为颂歌、哀歌、恋歌、田园诗、山水诗、讽刺诗、史诗等等。叙事诗主要是通过对事件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生活,它以叙事为主,且以抒情的方式叙事,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人物形象。 按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民歌等,它们都具体体现各自不同的形式特点。 小说 1

影视文学欣赏论文

影视文学欣赏论文 姓名:吴义容 学号:20104274 专业:水利一班 院系:工学院 2011年10月19日

摘要电影与文学虽然不同,但二者渊源已久也是有原因的,即电影和文学都通过各自的媒介去表现生活,反映生活。在电影与文学纠缠不清的关系中,我们首先要清醒地意识到,电影和文学是各自独立的两种艺术形式,即使有共同点,但也绝不等同。 关键词电影,文学,电影的发展 影视文学欣赏 作者姓名:吴义容 与文学相比,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是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之后出现的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电影产生于技术,没有技术就没有电影,这决定了电影必定不同于其它传统的艺术形式。电影被称为一门综合艺术,并不是指电影是其它艺术门类简单相加的产物,而是很好地利用技术手段并融合各种艺术形式所包含的艺术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新艺术形式。 一、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的艺术史可以追溯到几万年以前的原始社会。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等艺术门类的雏形,都可以在人类文明时代之初找到印迹。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穿越数万年的时空隧道,在19世纪末叶和20世纪上半叶,人类艺术之林中终于相继诞生了 作为现代艺术的电影和它的姊妹艺术——电视。这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科技史和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 在艺术的大家庭中,电影和电视是一对最年轻的成员。在所有

的艺术门类中,也唯有电影和电视是我们迄今知道其诞生日期的艺术品种。尤其是电影与电视共同组成的一种文化——影视文化,对20世纪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未来学家们预言,在21世纪,影视文化将与方兴未艾的计算机多媒体一道,对人类文化内容、生活方式等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影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作为20世纪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电影与电视是工业化社会的温床培育出的两朵艺术奇葩。电影与电视是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新兴艺术。19世纪后期,欧洲的工业革命,给欧美许多国家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繁荣,光学、电学、化学、声学、机械学以及相关的各门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正是这种社会大背景,促成了电影艺术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这是一个永远值得人们记住的日子。在法国巴黎的卡布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使用自己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公开售票放映由他俩拍摄制作的《火车进站》、《拆墙》等几部电影。尽管片子的内容十分简单,却使前来欣赏的观众大为惊叹,为之入迷。 最初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也叫“默片”。声音的引入,可以说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电影史上引发的第一次革命。在长达30多年的默片时期,人们深感电影无声的缺陷。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录音设备的完善,声音进入了电影,其标志是1927年美国摄制并公映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1931年由明星影片

文艺评论论80后文学的文化背景

论80后文学的文化背景 江冰 倘若我们承认文学不仅仅只是一门艺术,它同时也是 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甚至是一种生命现象的话,那么,就很难将2004年正式形成的 80后文学 简单地视作一群网络少年的写作行为,80后的命名其实包含了多种意义。作为中国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阶段的特殊产物,80后文学成长期的文化背景值得探讨。我认为,以下三种文化构成当下80后文学的三大文化背景 一、网络文化:自由表达的生长空间在21世纪的第四个年头的秋天,探讨网络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影响,我不由地将目光停留在海外著名华裔学者李欧梵发表于2000年的一篇名为《从知识分子和网络文化》的文章上,李欧梵在文中明确指出: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网络文化的时代,知识分子上网在所必然。然而, 知识和网络的关系究竟如何?网络所带来的大量讯息如何选择?如何消化?知识分子自设网站,是否又将扮演一种启蒙的角色?然而这种经电子媒体中介而制造的 启蒙运动 ,是否会使知识变质,或将知识立即转化为权力?网络是否会变成争夺文化霸权的空间?或是可以构成一种新的 公共领域 ?这种 公共性 和民主的建构有何关系?它所提供的 共时性 是否可以促进多种意见和声音的表达?而 众声喧哗 的结果是导致自由讨论的空间扩大还是缩小?这一连串 的问题,显而易见,至今却不见有人深思反省,彻底探讨从印刷文化转向电子网络文化的问题。①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述这段文字,意在表述如下想法: 1、李先生确有先见之明,但他的立场显然属于知识精英的立场。他担心中国知识分子在网站上 你争我夺 ,掌握不好,反而失去这一 新的空间 ,导致知识分子本身和其影响力的没落。然而,几年后的实际境况表明,知识精英们并没有全力投入这一 新空间 ,反而是一群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成了网络的主角。 2、中国知识精英从20世纪初直到今天所形成的心理状态,以及千百年中国文化传统所养育的表达习惯,使他们更多地将网络作为一个工具平台,而不是像 80后写手 那般,将网络作为完全归属于自我表达的文化空间。简言之,在文化精英那里,文本第一,网络第二,网络大多成为文本传播的平台;而在80后写手那里,网络就是文本,文本就是网络,他们的精神呼吸、欲望表达、思想观念如茂盛的野草,随时随地在网络的土壤里丛生,在他们的心中,网络与其说是一个传播的工具和平台,不如说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成长,正在网络这个空间里得到滋润和孕育。网络作为技术的产物,已经成功地进入他们的生命,不是工具,不是方式,而是与自身融为一体的生命空间。 很难用几句话来估价和表述网络对于

课程与教学论学者

【李秉德】 (1912.7—2005.5),男,归侨,当代著名教育家,西北师大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西北师院院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中国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28年入河南大学预科,1930年升入本科,主学英文,辅学教育。次年改主修为教育。1934年大学毕业后受聘河南开封教育实验区,从事“廉方教学法”实验。1936年入燕京大学,攻读乡村教育研究生。1937年抗日战争暴发,中断学业。曾担任湖北教育厅督学,河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河南大学图书馆馆长等。1947年赴瑞士、法国留学,曾在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师从皮亚杰。1949年回国。1950年响应党的号召,到西北师范大学任教。 李秉德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是新中国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第一批教育学科(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李秉德教授在长达70年的学术生涯中,矢志不渝,倾心教育,完成了大量著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我国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著作: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论》、《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问题》(与钱伟长、费孝通、季羡林等合著,)、《李秉德教育文选》等。其中《教学论》一书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策三】 1928年10月15日,生安徽省潜山县人,汉族。少年时代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在农村和城镇的私塾、小学、中学读书。1946年秋,考入当时设在安庆的安徽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学习,读完二年级,转入哲学教育系。1949年新中国建立,新的安徽大学在芜湖复校,原哲学教育系改为教育系。1950年春,由安庆转赴芜湖继续学习,1951年7月毕业。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班学习。1952年高校进行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53年7月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助教,1956年任讲师,1980年任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1999年4月退休。 王策三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经历新中国建国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前期主要学习西方哲学和教育思想理论;后期主要学习苏联教育学。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论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等工作。 主要论著: 《教学论稿》(专著)、《教育论集》(专著)、《教学认识论》(主编)、《教学实验论》(主编)、《现代教育论》。

论“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语言教育”的关系

论“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语言教育”的关系 较长时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中小学语文教育都曾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和批评,然而关于语文教育的内涵,教育界、新闻界曾有过一些模糊的认识。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语言教育”的关系,或许能使语文教育的内涵得到一些更真实的体现。 一、“语文教育”不完全等同于“文学教育” 当前,在教育界,尤其是语文界往往存在以下现象: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语文”内涵的一半,或更多一点的比例与“文学”等同起来,把“语文教育”当成“文学教育”,从“文学”的角度去衡量学生的作业和作文,学生明明写出了一段意思明了、语言流畅的话来,也会因为不“生动”不“优美”没“文采”而被否定,他们要求中小学语文教育岗位上的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些“真正有文学意味”的内容。其实,这种现象十分清楚地代表了一种倾向,即他们没完全弄清基础教育的“语文”是什么,尚没搞清中小学生语文教育的基本内涵、目的和任务。而一切深谙学校语文教育事业的专家们、语文老师们从来不是也不会这样要求或进行语文教学的。他们认为,作为正在打基础的学生,说话作业,只要能“文从字顺”就可以了。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就在《谈语言》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文章不能脱离口语,要规范化的观点,并对某些报道中用“七月流火”、“最好水平”、“不以为然”等词“故作姿态”的作法提出过批评。 语文教育的名人大家叶圣陶先生,说到中小学生,说到中学语文教育,他却不是用“文学”的眼光去审视、去要求,而是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教师和学生经过努力,即能够达到的标准,并没有用什么“感悟力”“文采飞扬”作为标准,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叶圣陶先生针对的是学校语文,是真正的基础教育中的语文,而前边的用“文学”的标准去衡量“语文教育”的现象看来不无道理,但常常是理想化、不切合学生实际的东西,难于付出实践。 认识不同,标准就不同,其评价的结论就不相同,因此,笔者的认识是:“语文教育”确实涵盖一定的“文学教育”的成分,但不可将二者完全等同。 二、“语文教育”要为“语言文章”的教育服务 “语文教育”既然不是“文学教育”,那其内涵到底是什么?从我们现行的初、高中教学大纲中的基本篇目的课文编排情况中,不难看出编入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小说、诗歌、戏剧。初中这类作品约占全部课文的40%,高中的比例略少一些,但也有约30%。虽然这些“纯文学”的东西有相当比例,但在教学要求或重点里,却没有把文学知识、文学创作的方法,作为学生学习、运用的重要内容,而是只当作学生形成一般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感受和了解普通文学常识的范例出现的,在“写作”方面没有涉及“文学”的内容。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看书写文章”,所

朱自清古典文学欣赏理论初探

朱自清古典文学欣赏理论初探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其文笔清新,著作基本整理合编成《朱自清全集》。朱自清对于古典文学有着很深的研究,他认为古典文学的欣赏离不开对古典文学的吟诵,通过吟诵来理解,不断培养自己的欣赏力和判断力,在欣赏的同时,去理解和感受,然后再进行创造。本文主要对朱自清先生对于古典文学欣赏的理论进行探究。 标签:朱自清古典文学欣赏 欣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离不开吟诵,在吟诵的基础上了解,在培养欣赏力的同时培养判断力,欣赏也是一种想象、感受和理解的过程,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朱自清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非常有名的文学家,其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以新诗步入文坛,创作了约六十首新诗。随之又将创作方向转向散文方面,也相继创作了很多有名的散文,从而形成了朱自清独特的风格。在其著作合集《朱自清全集》中,就有其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朱自清先生对于古典文学的欣赏和研究比较深入,其曾在清华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尤其钟爱古典文学。探讨朱自清先生古典文学欣赏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欣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离不开吟诵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有一定原因的,朱自清古典文学欣赏理论也不例外,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发展环境下必然产生的,是那一个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朱自清先生一生不断探索出来的真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我们通常都是从吟诵开始的。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也是进行吟诵的一种形式。朱自清先生对于吟诵也十分看重,在他看来,吟诵是学习诗词的第一步,也是发掘诗词意境的重要方式。他把吟诵看作古典文学学习的入门方法。朱自清先生在其著作《文艺之力》中曾对吟诵进行过描述,他将吟诵同音乐联系起来,认为字和句子都依照着一定的韵律。诗人在创作时依据一定韵律创作,而读者在阅读古典文学时,也需要依照一定的韵律。在吟诵中,不同的韵律,刚音、柔音、粗涩、甜美音等,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内心感受,展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都极具耐读性,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吟诵,每次都会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在吟诵中,我们可以更为贴近作者的感受,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以及作者的内心情感变化。 二、欣赏古典文学,在“吟诵”中“了解” 朱自清先生在《欣赏与了解》中对“吟诵”和“了解”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吟诵和了解是进行古典文学欣赏的必然步骤,通过不断的吟诵来了解,而只有了解了才能欣赏。尤其是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分析,必须做到逐层分析,一个分析不对,就会导致理解错误。季镇淮先生曾提出:“只有懂得分析,才能做到欣赏,欣赏建立在了解透彻的前提下。”分析其意义,这也是朱自清古典文学欣赏的重要方法。朱自清认为古典文学作品都是具有层次感的,需要不断去吟诵,才能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