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文学欣赏方式及其理论基础

论现代文学欣赏方式及其理论基础

作者:谢代旭

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18期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主要受到古代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影响。当前对现代文学的欣赏方式主要有“懂”和“反懂”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前者追求理性,后者追求非理性,这些是由文化发展变化而形成的。本文先阐述中国古代文学和西方文学的特点及欣赏方式,然后分析现代文学和文学赏析理论基础,最后对现代文学赏析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现代文学;欣赏方式;理论基础

一、引言

在对现代文学赏析时,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懂”的文学欣赏方式,主要是由于近现代思想解放,追求理性和科学;第二种是“反懂”的文学欣赏方式,这种方式主要看重非理性。我国现代文学作品受古代文学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学者在创作时开始追求理性,从而产生了“懂”这种欣赏方式。随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了“反懂”文学,没有具体的形式和思想意义,由此产生了“反懂”的文学欣赏方式,这种方式和“懂”相反,主要是对非理性的追求。这两种文学欣赏方式是当前最基本的现代文学欣赏方式,也是使用最广泛的。

二、文学欣赏方式

(一)我国古代文学欣赏方式

由于统治阶级的意志,中国古代社会封建,在思想上有许多的限制。文人在创作时往往会受到束缚,一方面是来自以往接触的文学内容,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的压力。长期的封建统治在思想文化上的压制,使得大多数能够长久流传的文字基本上是中规中矩的,没有过多越线的思想。作者在人物形象塑造时,往往需要借助时代背景和环境的刻画。在表达文章思想内容时需要隐晦,采用比较委婉的方式。由此,古代文学欣赏方式需要透过文字表面,结合时代背景,作者境遇去深层次的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感情。

(二)西方文学欣赏方式

西方人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对事物的看法喜欢直接表达出来。西方的认知模式是偏向于对事物的解释,看重实证分析培养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喜欢使用精确的描述,崇尚科学和理性。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可以通过文字直接感受到,会使用露骨的文字直接表达出来,作品内在逻辑也是十分清晰,文章流畅。区别于中国古代对事物的模糊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