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解释

二〇一七年六月

目录

1简介

2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

3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

4与时偕行的中国农耕文化4.1时间与变易4.2天道与人世

4.3对土地和农耕的尊重

4.4体会重农抑商的思路

4.5致力于天人的双赢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1、简介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

中国的各民族,大多为农耕民族,农耕文化悠久和丰富。各民族的农事活动,既是农作的劳动过程,又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里,按照不同民族的习俗,开垦出梯田、坡地,种庄稼和瓜果蔬菜,而一些重要的农事活动,如插秧、割麦等,则成为展示传统农耕文化的载体。

追溯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工,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至省“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以此,人们的活动便以“男耕女织”为中心,而随时间推移,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如前方所述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

2、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

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3、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

农业文化,是指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内容可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其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阶段。

在中国农业文化发展的前两个时期,即原始农业文化和传统农业文化时期,可统称为农耕文化时期,或古代农业文化时期。

在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因为它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的的,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身。中

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

中原农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农业文化的基础,又是宋代以前中国农业文化的轴心。中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这是徐光春同志在谈到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时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完全符合中国农业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发展的实际。

4、与时偕行的中国农耕文化

由于近代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多年来,传统本身成为一个不那么正面的负担,农耕文化也因此受到一些影响。人们说到农耕文化,如果不加以贬斥,也往往带一点抱歉的意味。在这样的氛围下,对于中国的农耕文化,愿意进行深入研究的人不多。已有的论述并不少,但能形成共识,可作为进一步探讨基础的见解,似乎也不多。

从很早以来,至少从有文字到大约数十年前,中国基本是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或可以说,农耕文化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从全人类和长时段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可能还是农耕文化时代产生的基本思想。目前正处于发展中的工商业文化,似尚未形成什么足以称道的贡献。而中国的农耕文化,颇有其独特的地方。

4.1时间与变易

敝友施耐德(Axel Schneider)教授提示,中国古人对时间的认识,与西方相当不同,与我们现在的认知也很不同。对中国古人而言,时间不必是一个目的明确、可计量的从起点到终点的线性走向(在近代西方进化论兴起之后,又增添了越来越进步的涵义),其本质在于变易,是一种持续的存在,所谓“时乃天道”(《尚书·大禹谟》)。在此持续的存在之中,没有一个最后的终点,反而是“终则有始”,即四时在变化中周而复始,终点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

如《易经》“恒”卦之彖辞所说:“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苏东坡解释说:“物未有穷而不变者。故‘恒’非能执一而不变,能及其未穷而变尔。穷而后变,则有变之形;及其未穷而变,则无变之名;此其所以为‘恒’也。”而“利有攸往”,就是“欲及其未穷也。夫能及其未穷而往,则终始相受,如环之无端”(此处及以下苏东坡语均自《东坡易传》卷四)。正因时间是一种持续的存在,故对其计量是为了方便,而不必是出于其本质。

在常人眼里,四时循环是常规的天象。《逸周书·周月》说:“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而“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这是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得出的结论。时虽有序有常,也可能“无常”。惟在变易的通则之上,“无常”也是“常”。所以苏东坡解释“恒”卦的象辞之“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说:“雷、风,非天地之常

用也;而天地之化所以无常者,以有雷、风也。故君子法之,以能变为恒;‘立不易方’,而其道运矣。”

简言之,四时循环是建立在“变”的基础之上,即变化是比循环更基本的准则。因此,周而复始的循化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终则有始”说的是终点之后一个新的开始;四时仍是四时,但春夏秋冬却是新的春夏秋冬。近代中国人接受进化论之后,对这类貌似循环论的观念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里面有相当深邃的道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古人关于时间和变易的基本论述,最集中地表现在《易经》一书之中。王弼所说“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周易略例》);既是对《易经》基本精神的简明概括,也最能表现古人对于自然的态度。那有序而常变的“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在充分承认天道以变为恒而四时有序的背景下,人的行为就应当“与时偕行”,既不失时也不逾时,尽可能“与四时合其序”(《乾·文言》),同时也要“适时之变”。

对古人而言,天人是相通的。把观察到的天象描述出来,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辨析其与人世的关联。故“恒”卦的彖辞又说:“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苏东坡进而解释说:“照”的虽是日月,“运之者天也”。以“日月之运、四时之变”来说明“恒久不已之道”,是“明其未穷而变”。故“寒暑之际,人安之。如待其穷而后变,则生物无类矣”。圣人“观其所恒,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

4.2天道与人世

以天人相通为基础,中国农耕文化的核心是认识到并明确承认自然资源和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主张温饱层面的“寡欲”,在此基础上实行仁义;而并不非常强调“开发”,反而把很多这类行为视为人(个体的和群体的)“多欲”的表现。在承认人在面对自然时能力有限的基础上,古人又充分认识到人的潜能是相当强大的(不论性善性恶)。人一旦“多欲”,采取进攻性的举措,触及的方面可能是很多的,在态度上甚或可以说是无限多的,包括自然,也包括人本身,最后可能危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因此,从天子到庶人,其所作所为都要因时、顺时、随时,“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礼记·月令》)。人可以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而不是反过来站在自然的对立面去榨取甚至破坏自然。所有人,包括帝王在内,其行为可以有相当的自由,但以不超越自然为限度。所以古代特别警惕“人主”的“多欲”,因为那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

中国农耕文化传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敬天但以人为本,不一定尊崇一位绝对全能之神。如果略作理想型的表述,在这样的社会里,天和人之间永远是互通的。君主是天之子,他在人间代替天执行天道;但天道是否真正得到贯彻,却表现在老百姓方面,所以说“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君主了解民视民听的一个方式是“采风”,即通过搜集各地的民歌民谣了解民间的喜怒哀乐,也由此知道自己的统治是否仍代表着“天命”。

“道”或真理不必来自超人世的上帝,是中国文化一个极其关键的特色。经过孔子诠释的夏商周“三代”,被推崇为黄金般的理想社会。正因为天道是“终则有始”,所以理想社会可以在远古的“三代”,但需要改善的却是当下的人生。历代士人都以做“天下士”为目标,他们的关怀必须广及“天人之际”,而其始终想要澄清的“天下”,仍是这凡俗的人世———要让“三代”的秩序重现于当世,变无道的社会为有道的社会。

传统农耕文化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安土重迁,即大部分的人家居耕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土重迁不是不外出,而是有分工。女子基本不外出,至少不鼓励其外出(女权主义者可能看到歧视,但也未必不是出于善意,譬如对弱者的保护);男子可以有外面的事业,但也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考虑。

实际的现象是,男性中并不真正务农的一部分常常外出:商人追逐十一之利,当然频繁外出;当兵也是“事业”之一途,可能远到边塞,但不受鼓励(贵族时代除外,那既是义务也是特权);在很长的时间里,读书做官被视为“上进”的正途,多数人是在乡间读书,然后到今日所谓城市为官。做官之人或候缺或丁忧或告老,多半要还乡;军人亦然。商人多是只身外出,家人仍定居,往往还在家乡置地以为保障,甚或借此转变身份。

4.3对土地和农耕的尊重

其实劳动的分类和分工是人类一个非常重要的创造,而“男耕女织”就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基础。从西周开始的礼制,天子亲

耕藉田、后妃亲蚕,成为一种必须的象征性仪式。到宋代苏东坡还曾描述“苍龙掛闕农祥正,父老相呼看藉田”的热闹。天子亲耕的仪式虽然只是一个象征,但对农耕的特殊尊重,已表达得非常清楚。

如果进一步进行“劳心”和“劳力”的区分,则劳心者或许可实行“代耕”的方式。孟子就承认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但认为“读书”这一方式可能提高人的自主能力,改变人对经济的依赖性。所以一般人是无恒产即无恒心,惟有士可以“无恒产而有恒心”(《孟子·梁惠王上》)。他进而提出,如果士君子能使国家“安富尊荣”、人民“孝弟忠信”,则即使“不耕而食”,也不算尸位素餐(《孟子·尽心上》)。

仔细体会孟子的意思,只有那些学养高到可以超越经济支配的人,并对国家人民有具体的贡献,才可以享受“不耕而食”的特例。对无恒产则无恒心的一般人而言,当然就应“耕而食”才对。所以他明言,“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这一对应的比拟,清楚地表明“仕”不过是一种“代耕”;孟子的整个立论,仍建立在重“耕”尊“耕”的基础之上。沿着这一思路,后来衍伸出“笔耕”、“舌耕”一类的表述,反映着很多实际“不耕而食”者对“耕”的尊重。

进而言之,“仕”既是士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其追求的目标,却不必是士之常态;大部分读书人毋宁说长期处于一个为出仕而持续准备的过程之中。在一个农业文明中,文化不能没有根,

且必须扎根于土地之中。文化与土地的关联,是农耕文化的一个基础。天子尚且要亲耕,读书人自不能疏离于耕作和土地。所谓“古之学者耕且养”(《汉书·艺文志》),到后来,象征着与土地关联的“耕读”,成为中国一个持续了至少两千年的核心观念。

耕读也是四民之首的“士”赖以维持其身份认同的一个基本象征。如身历清末废科举的山西举人刘大鹏,自诩其家“以耕读为业,不耕则糊口不足,不读则礼仪不知”。这恐怕更多是一种理想型的表述,刘家上一代主要经济收入就来自他在外经商的父亲,刘大鹏自己入仕不成,也不得不像大多数未能做官的读书人一样以“舌耕”为生,出任塾师,后来更长期经营小煤窑,但终以“老农”这一自定身份认同度过余生,以维持耕读之家的最后一点象征。与刘大鹏相类,很多读书人实际不“耕”,或不怎么“耕”,但仍要维持这一认同,以示未曾疏离于土地和农耕行为。

4.4体会重农抑商的思路

最迟大约在汉代,中国人已经在思考西欧中世纪晚期或近代早期思考的那些基本问题,得出的结论却不同。假如套用西方“生产”和“分配”的概念,近代西方人的结论似偏于前者,而早年的中国人则偏于后者;即在充分承认物质有限并且不侧重开发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分配”,最典型的表述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因此,中国古代所谓重农抑商,既是一个基本的倾向,也是农业社会的习惯思维。

古代本有“工贾食官”(《国语·晋语四》)的传统,如孟子

所说,“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孟子·公孙丑下》)。因此,工匠贾人多近于官奴,身份很低贱。而工贾之事也是鄙事、贱事,贵族既不愿参与,大概也不能参与。秦汉时诏令律条中常将贾人与罪人、赘婿等同列,作为卑贱而国家可征发的社群,就是上述传统的遗存。

但春秋战国本是礼崩乐坏的时代,贵族体制的崩溃带来思想和行为的解放,使一些商贾有很大的发展,甚至可以身居相位。而孔子也可以用“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来解释其超过一般人的能力(这里当然有谦逊,但若世风不变,这样的谦逊恐怕说不出口)。不过,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的思想,在周秦诸子之中仍相当普遍。

古人并非不知道“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但这更多是特指以“末业”为“贫者之资”(《史记·货殖列传》),略近于今日所谓“脱贫”。也就是说,贫寒者可以借“末业”致富,若立志要成为国家栋梁的,就不宜如此了。汉初“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史记·平准书》)。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抑商”政策,但对商的“抑制”并不是全面的,而仅是相对的。即并不阻碍商人发财甚或发大财,但不能不限制商家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在生产力并未充分发展时(如上所述,古人本不主张“发展”

得太充分),把社会资源进行有区隔的分配,特别是将名、利、权三者进行大致明晰的分疏,使各有所得,是古人充满智慧的处理方式。类似的措置长期得到贯彻,但也不是一刀切,仍能关注特殊区域的行业特色。如清代商人之家在科举方面受到不少限制,但也有专门分配给工商业地区的科举名额,四川的犍为就是其一;在这些地区,商人子弟所受限制就无意义了。

对商的警惕的确是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成分。古人一方面充分了解并承认商的本质是求利,即使惟利是图,或也不算违背其“职业道德”;在此基础上,更注意到与商相关的思想行为扩充到其他领域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故以发财为目的之商业作为是可以允许的,其行为模式和思想风尚却受到限制,不得推广。

这一顾虑是有理由的,至少就当年的社会伦理言,商业行为模式有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不论是国家还是社会,不仅要算经济账,也要考虑其他方面的轻重缓急。这一点,也算是成功商人的吕不韦请人编成一部《吕氏春秋》,就说得非常清楚: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安土重迁与农耕的紧密关联,在这里反映得相当明晰,其中既有今日所谓经济的考虑,也有昔人特别看重的文化因素———落叶就要归根,“死处”是那个时代的人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可直接影响其行为。当然,这些具体思考都建立在农耕社会的基础之上,不一定能推广到其他社会,但其思路很清楚,就是农业和商业各有其附载的行为模式和思想风尚,不能仅从直接获“利”多少的物质角度来计算,还要考虑今日所谓社会和政治的成本与后果。

很多年后,蔡元培仍以类似的理念来办大学。他主张区别“学”与“术”,即文、理是“学”,法、商、医、工则为“术”。两者在学理上“虽关系至为密切”,却“有性质之差别”。教学上也应予区分,即“大学专设文、理二科,其法、医、农、工、商五科”则独立出去。因为大学要“研究高深学问”,而后者的培养目标则是让生徒“学成任事”。两方面“习之者旨趋不同”,对学风有实际的影响。各科兼设的结果,使本应致力于研究高深学问的“文、理诸生亦渐渍于法、商各科之陋习”,会造成全校风气的转变。蔡先生的主张虽未被后来的校长所采纳,但其思路却与早年重农抑商的想法相近似。

4.5致力于天人的双赢

近代西力东渐后,农耕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后来更衍生出许多“非农”甚至“反农”的观念和言论,迄今仍较流行,甚或

越来越流行。有些观念反映出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如前些时候出现的“毒奶粉”,就被有的学者归咎于农业文明,说成是中国商业文明发展不充分的表现。

一个社会上发生了在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期间不曾发生的事,常规的思维似乎应该反思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这些社会变化与新的社会行为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等等。但一些学者几乎恰好是反其道而言之。这样说的好像还不是一两人,有些在本专业是很不错的学者,也非常诚恳地相信这一点(我朋友中就有这样的人)。

这个现象非常值得反思。“毒奶粉”不过一例,今日还有大量制贩假药等伤天害理的行为,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如果遵循《吕氏春秋》和蔡元培的思路,出现这类现象,更可能是在发展非农业经济的同时,改变了与农耕文化相伴随的行为方式;即商业文明的好处还没学到,又已把农业文明的优点抛弃了。

近代形成的反传统思路有一个特点,国家或社会出了问题,却并不像后来的套话所说那样“各自多作自我批评”,而是先把责任推给古人或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之所以会成为非农耕文化行为的替罪羊,既体现出这类推卸责任的反传统思路已成为某种惯性思维,也说明我们对农耕文化的了解已经非常不足了。

近年的经济发展在很多方面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与农耕文化渐行渐远。如“随时随地”在今日是一个常用词,其本意却有着非常意味深长的哲理。朱熹

曾发挥程颐“君子顺时”的观念说,所谓“顺时”,要达到“如影之随形”的程度。“夏葛冬裘,饥食渴饮,岂有一毫人为加乎其间哉?随时而已。时至自从,而自不可须臾离也”。学者若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则“时食而饮、时葛而裘,毫厘之差,其应皆忒,则将以何为道”(《朱文公文集·答范伯崇书》)?时间如此,空间亦然。安土重迁的原则,也可以反映在饮食行为上。

用今天的话说,吃东西最好“随时随地”,而不宜逆时逆地(后者可以尝鲜,却不必经常吃)。而我们这些城里人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吃反季节、远距离的蔬菜水果,越来越提倡假日外出活动以代替家居休息,同时又越来越愿意生活在不受四季影响而冬暖夏凉的室内。这些都是朱子所说的“人为”因素,除室内的冬暖夏凉的确更舒适也显得更“必要”外,其余多是温饱之余的补充。这些不过是最近才“形成”的生活习惯,若按农耕文化的标准看,都是违背自然常规的,也离“道”日远。

我自己就很愿意享受冬暖夏凉的科技成果,当然无意提倡返回更原始的生活方式。问题是,侧重温饱之余的生活方式是否能够普及,以及可以持续多久?更基本的问题是:地球给人类准备了那么多资源吗?人多远虑,然后可以少近忧。我有个外国朋友就在忧虑,地球的资源是否能让60亿人都过现在欧美“发达国家”所过的生活?就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人口还在与日俱增,地球迟早会不堪重负,人类总要面临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的难题。

自从农耕文化被否定后,以“人定胜天”的精神改造自然得到充分提倡。这一精神当然给人类带来很多正面的回馈,但也已导致了一些“战胜自然”的过分举动。有一首歌很乐观地唱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然而如今黄河时常断流,长江也已被污染到变质,家里盘着的两条龙都出了大问题,这个局面还不够可怕吗?我们也许在“与天奋斗”的路上已经走得够远了。如今恐怕不能不比从前更敬天,适当收敛对自然的进攻精神,与天和谐共处,庶几获致天人的双赢。

我们常常听到农业文明/文化、工业文明/文化和商业文明/文化的这类说法,我不知道人类文明或文化是否确可以这样划分。假如可以这样划分的话,这些文化各自如何界定,如何区隔,估计也难有定见。不过,有西哲说过,凡是存在的都是有理由的。既然有不少人这样说,可以假设这样的分类有其道理。

对这些文明或文化,个人无意在其间作什么价值判断。人类的历史太悠久,有文字以后也已经好几千年,我们生活在这长期积累之后,只要把历史视为思想资源而不是精神负担,就可以有足够的智慧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对各类文明取长补短,产生出一种相对均衡、人与人和人与自然都能长期和谐共处的取向来。从这个意义上看,农耕文化对自然资源和人类能力有限性的认识,不仅应认真反思,也的确是可以汲取的重要思想资源。

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

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 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 化是指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风俗习惯、技术技艺以及价值 观念。它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风貌。本文将从农耕技术、农民生活、农事节庆等 方面介绍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 一、农耕技术 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离不开先进的农耕技术。古代农民依靠丰富的 经验和智慧,创造了许多重要的农耕技术,如水利工程、耕作工具以 及肥料运用等。 1. 水利工程:中国古代农民善于利用水资源,通过修建水渠、水坝 和水井等水利设施,实现了农田的灌溉和排水。充分利用水资源,使 得农田能够实现高效的水分利用,提高了耕作效率和农田产量。 2. 耕作工具:中国古代农民发明了许多高效的耕作工具,如犁、耙、锄等。这些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肥料运用:古代农民通过运用有机肥料、粪肥、石灰等来改善土 壤的肥力。他们懂得合理施肥的原则,注重土壤的养护和改良,提高 了农田的产量和农作物的品质。 二、农民生活

古代农民的生活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他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 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精髓,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农民的勤劳、智慧和坚韧 不拔的品质。 1. 劳动与休息:古代农民劳动辛苦,每年的农忙季节他们需要辛勤 地种地、耕作、收割。但是农民也懂得休息的重要性,他们会在农闲 时节进行节日庆祝活动,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恩赐。 2. 家庭与聚会:古代农民重视家庭和乡土的传统。他们崇尚家族观念,家庭成员共同劳作,互帮互助。同时,在重大节庆或者农闲时节,农民会举行聚会活动,共同庆祝,增进互动和社会联系。 3. 精神信仰与习俗:农民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信仰体现在许多习 俗中。例如,农民在春季耕种时会举行祭祀仪式,以祈求丰收和五谷 丰登。他们相信天地间的神灵会保佑他们的农田和农作物平安和茁壮 成长。 三、农事节庆 古代的农事节庆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事节庆 以农耕和农田为中心,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丰富了农 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农事的开始。农 民在春节期间会进行许多祭祀活动,如祭祖、祭天等,以祈求来年的 农田和农作物丰收。

简述农耕文化

简述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指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传统习俗、技术和价值观念。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紧密结合体现。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国最早的农业社会。在农耕文化中,人们通过耕种、播种、收获等一系列农事活动,表达对土地的感恩和敬畏之情。农耕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智慧,不仅包括对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获技术,还包括对于季节、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把握。农耕文化中的传统农事技术和经验,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生活所需的粮食和物资,也为后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在农耕文化中,人们倡导勤劳、节俭、朴实的生活态度。农耕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对土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在农田中,人们尊重自然规律,按照季节的变化进行农事活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土地的肥沃和生产力。农耕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和祭祀活动,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农耕文化还与中国传统的农民文化密切相关。农耕文化中的传统农事习俗和民间传说,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比如,农历新年期间的祭祀活动和庆祝仪式,与农耕文化中的丰收和希望息息相关。农耕文化中的谚语、俚语和民间故事,传达了丰富的农民智慧和生

活哲理。 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农耕文化中的农事技术和经验,为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农耕文化中的勤劳、节俭、朴实的生活态度,也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提出了有益的思考。 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它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体现了勤劳、节俭、朴实的生活态度。农耕文化中的传统农事技术和经验,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农耕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和祭祀活动,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仅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本段简介 追溯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子,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至省“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以此,人们的活动便以“男耕女织”为中心,而随时间推移,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如前方所述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 编辑本段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

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编辑本段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 农业文化,是指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内容可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其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阶段。 在中国农业文化发展的前两个时期,即原始农业文化和传统农业文化时期,可统称为农耕文化时期,或古代农业文化时期。 在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因为它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的的,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 中原农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农业文化的基础,又是宋代以前中国农业文化的轴心。中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这是徐光春同志在谈到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时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完全符合中国农业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发展的实际。

简述农耕文化

简述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指人类在农耕生产中逐渐形成的一套思想观念、习俗 风俗以及经济活动方式等综合体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农耕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农耕文化的核心是农业,而农耕则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农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人类从游牧过渡到定居生活后, 开始种植农作物和畜牧养殖。这种经济方式的转变,为人类创造了丰 富的食物资源,使人们脱离了对大自然的直接依赖。随着农业的进一 步发展,人类不仅能够维持自身生活的需求,还能有更多精力从事其 他活动,逐渐走上了文明进程。 农耕文化具有普遍意义,它不仅反映了人类与土地的关系,也体 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农耕文化中,人与土地形成了一种相互依 存的关系。人们将农作物种植在土地上,同时也对土地进行保护和改良,以增加产量和保护农田。农民们因此树立起对土地的尊重和敬畏 之心,他们将土地视为自己的母亲,用心呵护,精心耕作。农耕文化 也教导人们关注农时变迁、天候和季节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安排农事 活动。 农耕文化不仅注重对土地的尊重和保护,也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 助和合作。在农耕文化中,人们往往采用“互助合作、相互交流”的 方式,共同完成农田耕作、收获和其他农事工作。这种互助合作的精

神不仅促进了农田劳动的高效进行,也增强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和友善关系,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活模式。 农耕文化还培养了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农民们通过辛勤劳作,耐心等待收获的到来,这种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人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言放弃。农耕文化教导人们珍惜劳动成果,同时也使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在面对困境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提醒我们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注重人与土地的和谐共生;它鼓励我们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追求,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当代社会虽然发展迅猛,但我们仍应该保持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将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可持续的社会。

农耕文化解释

农 耕 文 化 二〇一七年六月

目录 1简介 2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 3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 4与时偕行的中国农耕文化4.1时间与变易4.2天道与人世 4.3对土地和农耕的尊重 4.4体会重农抑商的思路 4.5致力于天人的双赢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1、简介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 中国的各民族,大多为农耕民族,农耕文化悠久和丰富。各民族的农事活动,既是农作的劳动过程,又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里,按照不同民族的习俗,开垦出梯田、坡地,种庄稼和瓜果蔬菜,而一些重要的农事活动,如插秧、割麦等,则成为展示传统农耕文化的载体。 追溯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工,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至省?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以此,人们的活动便以?男耕女织?为中心,而随时间推移,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如前方所述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 2、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

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3、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 农业文化,是指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内容可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其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阶段。 在中国农业文化发展的前两个时期,即原始农业文化和传统农业文化时期,可统称为农耕文化时期,或古代农业文化时期。 在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因为它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的的,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身。中

我国农耕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农耕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农耕乃衣食之源、人类文明之根。农耕文化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又丰富了农业的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关键词: 农耕古朴儒家分工农具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本质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

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文化起源于农耕,具有浓烈的农耕特色,伴随游牧——游耕——定耕这种独特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农耕文化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农耕文化发源于先祖的“游牧”文化。发展壮大于“游耕”到“定耕”这种特有的生产活动之中。“游牧”、“游耕”到“定耕”是农耕文化的主线。各类文化都是这条主线派生出来的衍生物。顺着这条主线你就可以发现并理解各类文化现象的“根”与“本”。深刻地理解“天、地、人、神”四位一体的哲学思想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社会现象;深刻地理解为联结父系血统血亲链而采用的“父子联名”制、谱系背颂制、七代以内限婚制、亡灵超渡制等;深刻地理解祖先的去世仅仅是肉体的消失,其灵魂通过墓地回到“祖先村”的神学思想以及由此派生的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农耕乃衣食之源、人类文明之根。农耕文化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它起源于运城市稷山县。远古时期,河东大地上长满了大片的森林,森林中又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野兽时时出没在丛林之间。我们的先民在漫长的岁月里,过着原始采集、原始狩猎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原始的采集与狩猎过程中,河东农耕文化才得以孕育和萌芽。从狩猎中,先民们逐渐学

农耕文化

农耕文明 基本介绍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农耕文明的重要表现为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 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 农耕文明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之前。此间,人们以农业为主,政治体制一般实行君主制或君主专制,社会结构呈现为金字塔形。农耕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它是工业文明的摇篮。 农耕文明本质上需要顺天应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辛勤劳作。它不需要培养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技艺,而是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和园艺;它无需培养尔虞我诈的商战技巧,而是企盼风调雨顺,营造人和的环境。尽管农耕文明也不都是田园牧歌,也有争斗和战乱,但较之于游牧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质的不同。 农耕相对于游牧的好处就是,能大幅度提高生产力,这样一来,才会有一些吃饱了没事做的人去想吃饱之外的事情。如研发科技,发展文化等等。 四大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就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历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经常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致突然消失。而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农耕文明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优秀的,例如培养和孕育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即既要有“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这种培养式的农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谐,契合中华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乐天知命原则,乐天是知晓宇宙的法则和规律,知命则是懂得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崇尚耕读生涯,提倡合作包容,而不是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这符合今天的和谐发展理念。 早在先秦时期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描述了乡村闾里人们击打土壤,歌颂太平盛世的情景。民间流传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艰辛不易。北周庾信亦有诗为证:“兴文盛礼乐,偃武息民黎。”体现了文化在衣食温饱解决之后的重要意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刻画了读书人对积极人生的理想与追求。中国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历史,创造了发达持久和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同时,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又丰富了农业的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虽经无

对农耕文化的理解

对农耕文化的理解 农耕文化是指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活动的社会所形成的一套文化体系。在这个文化体系中,人们通过耕种土地、种植农作物、养殖牲畜等方式获取食物和其他生活所需,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 农耕文化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农耕文化要求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农作物的耕种和收割,使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界的变化紧密相连。农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地条件,选择合适的作物进行种植,同时还要掌握种植技术和农事知识。这些都要求人们具备耐心、细致和勤劳的品质,形成了勤劳务实的生活态度。 农耕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农耕文化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们需要尊重自然的规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农耕文化中注重传统的种植方式和农作物的选择,人们对土地的敬畏和对农作物的崇拜也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此外,农耕文化还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农耕社会中,家庭是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劳作,形成了亲情和乡情的纽带。 农耕文化还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农耕社会中,土地是生产的基础,土地所有权的分配和土地的使用方式都对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农耕社会中,土地多由贵族或地主所有,农民是土地的

承包者和使用者。土地所有权的不平等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形成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此外,农耕文化还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耕作过程中,农民们需要相互帮助,分享经验和资源。这种合作的精神不仅在农村社区中体现,也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流中得以延续。 农耕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塑造了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农耕文化的精神,尊重自然、珍爱土地、注重合作,以此为基础,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简述农耕文化

简述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系列习俗、传统和价值观念。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耕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农业社会。当人类从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农耕生活方式时,农耕文化也逐渐形成。在农耕文化中,人们通过种植、养殖等方式获取食物和生计。同时,农耕文化也培养了人们对土地、自然以及生命的敬畏之情。 在农耕文化中,种植是一项重要的活动。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播种。在播种过程中,人们还会根据不同的作物选择合适的土壤和肥料。在农耕文化中,人们还发展了一系列的农事技术,例如灌溉、除草、施肥等,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养殖也是农耕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人们通过饲养动物来获取牛奶、肉类等食物。在养殖过程中,人们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和生活环境,以保证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农耕文化中还涉及到繁殖、驯养和兽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除了种植和养殖,农耕文化还包括了一系列的节日和仪式。例如,丰收节是农耕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会在丰收季节举行庆祝活动,感谢土地和自然的恩赐。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丰收连连。

农耕文化还传承着人们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在农耕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依靠自然的力量,如阳光、雨水和土壤的肥沃,才能取得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将自然视为生命的源泉,对自然怀有敬畏之情,并通过一系列的农耕活动来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 农耕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食物需求,也培养了人们的勤劳和耐心。农耕文化的传承还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农耕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种植、养殖等方式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培养了人们对土地、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农耕文化的传承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古代文明的农耕文化

中国古代文明的农耕文化 中国拥有悠久而璀璨的文化传统,其中农耕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 是指中国古代社会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它不仅影响了古代人民的生活,也深刻地塑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首先,农耕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中国的农业起源可以追溯 到数千年前,古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农耕技术和经验。种植、灌溉、施肥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得农业生产不断提高,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此外,农耕文化还涉及到农村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农民的社会地位。在古代社会中,农民被视为社会的基石,他们的劳动被高度尊重,他们也享有一定的权益和地位。 其次,农耕文化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 代中国人民通过农耕生活的实践体验,形成了一种务实、稳健的思维方式。他们注重实际行动和持久努力,强调“勤劳致富”的价值观念。农耕文化也崇尚和谐、稳定的生活态度,人们追求平衡和适度,注重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季节变化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此外,农耕文化还鼓励人们团结合作,互助互利,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中重要的“农事文化”。这种文化传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培养了人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农耕文化还在艺术、文学和宗教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诗词、绘 画和音乐作品中常常描绘了农田、田园风光和农民的生活场景。这些作品以其真实、自然的风格,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记录了农耕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宗教方面,农耕文化也体现为祭祀和信仰活动。古代中国人民相信,通过祭祀神灵,可以获得丰收和平安。因此,农耕文化中的祭祀仪式和信仰习俗成为中国古代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明的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 塑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面貌,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

农耕文化解释范文

农耕文化解释范文 农耕文化是一种反映农耕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的特定文化形态。它是农业文化中最基本、最深厚的内容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与农业的兴衰息息相关,贯穿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 农耕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耕生活与农业技术:农耕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农耕生活的方式和农业生产的技术,包括耕作、播种、施肥、灌溉、收获等一系列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手段和方法。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水平。 4.农耕经验与智慧的传承:农耕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的积累。通过世代相传,农耕经验和智慧得到了保存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传统。这种传承方式的延续,不仅有助于农民在农田生产中的技术提升,也促进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农耕文化的存在与传承,不仅仅是展示人类农业文明的历史性表现,更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在当今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耕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人文价值,对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提醒和引导作用。 农耕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了解和研究历史,更在于挖掘和传承其中的智慧和精神财富。人们可以从农耕文化中找到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从农耕文化中感悟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和谐理念。通过将农耕

文化与现代科技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可以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繁荣与富裕。 总之,农耕文化是一种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传统文化形态,它是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通过农耕生活、农业技术、农耕信仰、农耕节日与习俗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敬畏之情,传承了农民智慧和世代相传的经验,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理念。农耕文化不仅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农业历史,更在于挖掘传统智慧,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农耕文化解读.doc

农耕文化解读 农业文化1引言2农业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3农业文化和农业文化4与时俱进4.1时代和变化4.2天地4.3尊重土地和耕作4.4体验强调农业和压制商业的理念4.5致力于自然和人的双赢农业文化是指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以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的风俗文化。 农耕文化将儒家文化和各种宗教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然而,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和各种祭祀活动,这些是中国最普遍的文化类型。 1.农耕文化介绍: 它是指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以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的风俗文化。 中国各民族大多是农耕民族,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的农耕活动不仅是农耕的劳动过程,而且体现了独特的文化特征。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梯田、坡地、农作物、水果和蔬菜都是根据不同民族的习俗种植的,而一些重要的农业活动,如插秧和割麦,则成为展示传统农耕文化的载体。 追溯农耕文化的起源,有一句谚语说“男耕女织”。它不仅指早期的劳动分工,而且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就向全省表明“农耕: 结果(或更早)。这样,人们的活动就集中在“男耕女织”上。随着

时间的推移,文化内涵和外延、各种表现形式(如前面提到的语言、戏剧、民歌、习俗和各种祭祀活动)以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其他文化类型已经形成。 2.农耕文化: 农业发展的历史证明,农业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 中原农耕文化包括许多特殊的农耕技术和科学发明。 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已成为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食品加工工具的磨石棒。众所周知,黄三的领袖伏羲教人们“织网”,开启了渔猎经济的时代。 炎帝,被称为“神农”,教导人们播种和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治水采用疏浚的方法,促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 战国时期,郭征领导下的“郑国渠”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思想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农业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农业的制度和观念都与河南密切相关。 3.农业文化和农耕文化农业文化是指农业生产实践创造的与农业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内容可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和法律、农业节日和习俗、饮食文化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