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沙滩上的童话 导学案初案 -

10沙滩上的童话 导学案初案 -
10沙滩上的童话 导学案初案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分数加减法导学案

东门口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课时第六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时间 主备人欧俊审核人执教人 学习目标1、我能知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增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提高对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养成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学习方法 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知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习难点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ppt、学案 师导案生学案 自主学习︵ 约7 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 堂及时辅导学困生。 1、 8 12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个 1 17 是 9 17 , 7 12 里有()个 1 12 。 3、3个 1 3 是(), 4 7 是4个()。 4、把 9 12 化成最简分数是(), 24 30 化成最简分数是()。

合作探究︵ 约10分钟︶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 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 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 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 让学生合作探究。 1、认真观察89页图画,说说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要求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说说该怎样列式计算? 为什么? 3、你能算出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4、在计算时分母有没有变化?分子呢? 5、你能把你的计算过程完整地写下来吗? 6、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 分母分数加法? 7、要求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说说该怎样列式计算?你 是怎样想的? 8、从你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9、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有什么关系? 10、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 11、请你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汇报展示︵ 约10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 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如有疑问或者要补充的意见,要大胆 提出自己的看法。 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结果不是 最简分数的,应化成最简分数。 达标检测︵ 约7 分钟︶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解。 计算下列各题。 2 6 + 3 6 = 9 10 + 7 10 = 16 17 - 5 17 = 7 8 - 3 8 = 1 6 + 2 6 + 3 6 = 9 10 + 3 10 + 7 10 = 16 17 - 5 17 - 11 17 = 7 8 - 3 8 - 1 8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10 沙滩上的童话

10 沙滩上的童话沙滩上,吧嗒,吧嗒 吧嗒,吧嗒,吧嗒…… 这是沙滩在和脚板说话, 它们的话儿说了多少, 沙滩上就印下多少小脚丫。 沙滩是渔家孩子的乐园, 小伙伴在这儿嬉戏、玩耍,渴了,用清甜的湖水当茶,累了,有细沙堆成的“沙发”。拾几枚色彩新奇的贝壳,网几碗滩头浮游的鱼虾,留一滩密密麻麻的小脚印,带一个快乐的梦儿回家。 吧嗒,吧嗒,吧嗒…… 这是沙滩在和脚板说话,浪花对它们说: 小脚丫,长大,快快长大! 1. 诗中的“吧嗒”指()。 A. 小伙伴在用嘴和沙滩说话 B. 雨滴落在湖水中的声音 C. 沙滩在和小伙伴们的脚板说话 2. 孩子们在沙滩上拾,网,用当茶,用堆成“沙发”。 3.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呢?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描写的是孩子们在海边沙滩上玩耍的场景。() (2)描写的是沙滩和孩子们说话的场景。() 4. 沙滩上真好玩,如果你在海边,你会玩些什么游戏呢? 参考答案: 1. C 2. 贝壳鱼虾湖水细沙 3.(1)√ (2)× 4. 示例:我会挖好多好多的洞,捉螃蟹。

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 微风轻轻地吹, 白云慢慢地飘, 窗外已是阳光普照, 星期天的早晨多美好! 穿上鲜艳的运动装, 迈着轻快的脚步跑一跑。我们的脸儿晒得通红, 我们的心中充满欢笑。啊!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微风轻轻地吹, 白云慢慢地飘, 窗外鸟儿朝我们鸣叫, 星期天的午后多美好! 到游乐场去玩一玩, 到科技馆去瞧一瞧。 我们在快乐中成长, 我们的心中充满欢笑。啊!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 1. 星期天的早晨是美好的,从的微风、的白云和的阳 光可以看出来。 2.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星期天的时光美妙?()(多选) A. 早晨做运动。 B. 午后去游乐场和科技馆。 C. 傍晚去草地上踢球。 3. 星期天,“我们”的心情是和的。 4. 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你会怎样度过这个美妙的日子呢? 参考答案: 1. 轻轻吹慢慢飘普照 2. A B 3. 美好快乐 4. 示例:可以约小伙伴一起踢球,一起骑自行车。

《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

10沙滩上的童话 妙析教材 《沙滩上的童话》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故事,与孩子的生活贴近,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一群孩子在沙滩上垒起一座城堡,然后展开想象的翅膀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城堡里住着一个凶恶的魔王,抢走了美丽的公主……最后,这群孩子成为攻打城堡的勇士,他们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故事一方面再现了孩子们快乐缤纷的童年生活,另一方面也歌颂了一种人间的善良、温情与正义。在孩子们的童话中,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尽显人性之美。 学情分析: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字词的能力和自主阅读的能力。这篇课文的词语比较浅显,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积累。学生在学习本课生字时,易多写或漏写笔画,教师需要重点讲述容易混淆的生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及阅读习惯。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更喜欢情节性较强的故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故事中体验情感。 教学建议: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应加强朗读,在读中了解故事内容,重点抓住他们如何攻下城堡的对话。可以分角色朗读,还可以依照他们的样子找堆沙土玩一玩,体会他们对善良、美丽的公主的喜爱和对魔王的痛恨之情,以及他们勇于面对丑恶势力的精神和他们对妈妈的无限喜爱之情。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 2.积累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对话,了解课文内容。 4.能根据所给的开头编故事。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边读边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的情景,感悟课文带给大家的乐趣。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时的情景,感受语言之美。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生活的品质。 重点难点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3.根据所给的开头编故事。 4.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时的情景,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小数的加减法导学案

《小数的加减法》活动单 【学习内容】 课本95-97页例1、例2 【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准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初步使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 4、养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升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水平。【学习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归纳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活动一:【自主学习】 (先自主学习做完后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达成统一结论后派代表展示。做的好的小组能够得一个小红旗) 1、列竖式计算,并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325+2879 = 1000-367= 2、同学们喜欢看奥运会吗?今天我们就来回想2004年雅典奥运会双人跳水决赛的情况。请看96页例1主题图,你收集到什么数学信息? 3、 ? 请你提一个加法计算的问题,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4、 ?请你提一个减法计算的问题,列式(并用坚式)计算: 活动二:【合作讨论】 1、我的发现: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 (1)小数点要(),也就是()对齐。 (2)从()位算起。 (3)得数的小数点要和上面的数的小数点()。还要注意,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一

般要把末尾的0()。 2、下面的两个算式,竖式应该怎样列? 2.85+7.5= 7.2-6.45 5-0.41= 活动三:【总结反思】 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计算中需要注意什么? 活动四:【检测反馈】 1、我是小判官(错的并改正) 2.588 + 0.7 -3.25 2.65 5.25 ()() 2、在草稿本上完成97页“做一做”第1题,注意要验算,如果验算有困难,能够向小组的同学请教。做完后可在小组内交流计算、验算的方法,订正计算结果。 3、完成完成97页“做一做”第2题, 先在小组内说说看完图后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然后独立完成。 4、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和第2题。(1题填在课本上,2题将竖式列在下面的空白处)

部编版《沙滩上的童话》教案5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三)10沙滩上的童话人教(部 编版) 《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沙滩上的童话》是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名为童话,实则是一篇洋溢着快乐与温情的儿童故事,以第一人称描述了一群孩子在沙滩上垒筑城堡、编织童话的有趣场景。 本文共19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点明海边的沙滩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地”,第2自然段展现的是孩子们沙滩上垒筑城堡的快乐,而3-19自然段具体再现了孩子们编织童话的快乐。“垒筑城堡”的快乐直接激发了孩子们“编织童话”的灵感,在一个孩子的启发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个有趣的童话就在孩子们的对话中“编织”而成。孩子们口中的童话情节简单却扣人心弦:魔王困住公主(3-6自然段)——勇士攻打城堡(7-14自然段)——公主得到解救(15-19自然段)。情节的发展,显现童心童趣。孩子们的童话语言简短却饱含情感,恰恰道出了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和投入的状态。及至最后,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编织童话的快乐中,甚至忘记了“她是我的妈妈”!如果说“垒筑城堡”的快乐是属于感官的快乐,而这种编织童话的快乐是创造的快乐。这些快乐共同丰富诠释了“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这一中心主旨。

课文插图以大海、沙滩为背景,呈现了孩子们堆垒城堡、编织童话的快乐场景:湛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孩子们垒起一座高高的城堡。他们围观在城堡周围,有的咧着嘴,拿着铲,远远地欣赏着城堡。有的跪坐在城堡下方,指点着塔楼的动静,似乎讲述着城堡的秘密;还有个小男孩跪在城堡的正前方,双臂举起,似乎在欢呼自己的杰作。整幅插图人物形象真实生动,营造了明快欢乐的氛围。 学情分析: 从生活经验看,孩子们喜欢沙滩。因为在沙滩上他们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尽情玩耍,堆城堡、筑围墙、挖地道……这是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有过的经历。可是在沙滩上以城堡为蓝本编织童话故事却是少有的、更有智慧含量的游戏。立足生活经验、调动好奇心理,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学习能力看,学生对“故事”有一定的储备和方法基础。二年级的孩子已经积累了很多故事,对很多故事角色和情节耳熟能详。同时经过一年级的结合插图讲故事到二年级上学期根据关键词语、句子的情节提示讲故事的训练,学生对“故事”并不陌生。本课中,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能根据故事开头的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编故事”不同于“讲故事”,减少了对图片词句、事实经验等线索的依托,以想象为支撑,增加了故事的开放性和趣味性。本单元前期,学生已经进行了“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的尝试,所以本次“编

过秦论导学案第三课时(附答案)

《过秦论》导学案第三课时 【学法指导】疏通文意后反复诵读。注意积累文言实词。 【学习目标】 1.研读文章4、5段,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赏析文章语言特色。 【学习重难点】研读文章4、5段,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赏析文章语言特色。 【预习案】 一·知识积累: 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 ①赢粮而景从通②百有余年通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才能不及中人()②将数百之众() ③赢粮而景从()④斩木为兵() ⑤山东豪俊()⑥同年而语() 3.分析下面字词的活用现象: ①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②天下云集而响应()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④并起而亡秦族矣() ⑤序八州而朝同列() 4.选出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两项:() A.为天下笑 B.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D.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E.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5.默写: ①振长策而御宇内,, 履至尊而制六合,,威振四海。 ②,却匈奴七百余里;,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④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⑤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⑥,;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⑦,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⑧,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探究案】

1.分析作者写了陈涉起义的哪些弱势(不利条件)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陈涉的不利条件与天下人的积极响应 2.第5自然段写了哪些对比文中还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有何作用 3.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4.理清文章结构,完成下面填空: 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一)记叙部分():写第一层:():写 第二层:():写 (二)议论部分():写 5.本文题为“过秦论”,是一篇论说文,但全文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试讨论分析为什么这样安排。 6.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7.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③试用几个词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写秦始皇对内政策这一层的目的是什么

有理数加减法导学案.doc

《1.3有理数的加减法》导学案(三)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加减法混 合运算。 学习的重点、难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 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运算。 知识回顾: 1、回忆有理数加减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一个数同0相加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用字母表示: 2、计算 (—1.5)—(—1.4) —(—3.6) —(+4.3) (—20)+(+3) —(—5) +(—7) 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1、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中的 转化为 ,然后省略 和 ; 2、运用加法 律、加法 律,使运算简便。 当堂练习: 1、计算: (1)(-23)+(+58)+(-17) (2)(-2.8)+(-3.6)+(-1.5) +3.6 (3) 61+(-72)+(-65)+(+7 5) (4) 12+(-8)+11+(-2)+(-12) 2、15℃比5℃高多少?15℃比-5℃高多少? 3、求出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1)表示数10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3)表示数-1的点与表示数-6的点. 4、列式计算: (1)-13.75比543 少多少? (2)从-1中减去-12 5 与 -87的和,差是多少?

(3)(-2 .4)-(+1.6)-(-7.6)-(-9.4) (4) (-72)-(-28)-22 (5)(-4)-|-7| (6)(5-7 43)-(9-64 1) (7) )312(314)14(23------- 5、桥面比年平均水位高12.5米,年平均水位为1米,现在水位为-3分米。此时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

Unit1__第三课时导学案

Unit1 第三课时导学案 My body 教学目标: 一.学习“四会”单词:hand, body, foot, arm, leg, hair 并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描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学习Does it have …句型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 教学重点: 能听懂、会写、会读、会说hand, body, foot, arm, leg, hair。 教学难点: 掌握Does it have …句型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 教学环节: ?学习目标(2分钟) (一)学习“四会”单词:hand, body, foot, arm, leg, hair 并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描述自己的五官。 (二)学习Does it have …句型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 ?自主学习(15分钟) (一)温故知新 完成read and color 的染色练习。 (二)阅读方法 对照课本第4页,边看边练习拼写描述身体部位的单词。 (三)互助释疑 同桌间读对话,理解一般疑问句的用法。 (四)探究出招 小组合作用Does it have …造句,并进行回答。 ?展示交流(10分钟) (一)小组展示 小组内练习用英语描述身体各个部位。 (二)班级展示

指名小组上讲台做游戏,用英语描述自己或者他人身体的各个部位。?点拨升华(8分钟) (一)教师放录音,学生跟读,纠正读音。 (二)学生开火车读单词。 (三)小组内分角色读对话。 (四)上台表演对话。 ?课堂作业(5分钟) ?作业当堂清 1.单词拼写 h d 手 b dy 身体 f t 脚 l g 腿m 胳膊h r 头发 h d 手 b dy 身体 f t 脚 l g 腿m 胳膊h r 头发 2.单词连线 Hand body foot leg arm hair 手身体脚腿胳膊头发 ?挑战自我 3.重新排列句子顺序 ( ) Yes, it does. It has two legs and two feet. ( ) No, it doesn’t. ( ) Look at my toy. This is the body. And it has arms and hands. ( ) Does it have hair? ( ) Does it have legs? 板书设计: Unit 1 My body hand 手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沙滩上的童话》导学案教案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沙滩上的童话》 导学案教案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沙滩上的童话》教案课题:10沙滩上的童话主备人: 学习时间: 班级: 小组: 学习小主人: 学习目标: 1.认识“扔、趣”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朋友在沙滩上编织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试着编一个童话故事。(学习重点) 学习流程: 一、自学生字词 1(一读:(1)、我会初读课文,并在文中圈出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我会在文中标出了每个自然段的序号,知道课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三读:理解字词。 (1)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在文中做批注)运用方法释词。 (2)自读找规律,用方法识记。 (2)汇报交流。 (4)我积累的词语: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群孩子在( )修筑城堡并编织了一个( )。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说说“我们”在沙滩上编织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 2、重点品读第 3、16、18、19自然段。(在课本上作批注)

(1)找出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我们”在沙滩上修筑城堡是怎样的心情, (2)课文中“我们”的故事是真的吗,妈妈为什么会被“我们”当作公主, 四、拓展延伸。 说说“我们”在沙滩上编织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请你也试着编一个童话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听,也可以试着写下来。 【达标检测】 一、比一比,再组词。 扔( )堡( ) 药 ( )磨( )筑( )驶( )攻( ) 奶( )保( ) 约( )魔( )巩( )使( ) 功( ) 二、填上合适的词。 ( )的童话 ( )的城堡 ( )的公主 ( )童话 ( )城堡 ( )公主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 )着胜利,( )着炸死了魔王,( )救出了公主。四、《课堂作业》。

小数的加减法导学案

《小数的加减法》导学案 【学习内容】 课本95-97页 【学习目标】 1、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2、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 3、养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归纳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自主学习】 1、列竖式计算,并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1)250+87= 320-130= (2)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上的数要(); ②从()位算起; ③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本位上() 再减。 2、例1:一本《童话故事》的价格是7.55元,一本《连环画》的价格是5.65元 (1)买一本《童话故事》和一(2)一本《童话故事》比一本本《连环画》一共要多少钱?《连环画》贵多少钱? 【合作讨论】 1、我的发现: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 (1)小数点要(),也就是()对齐。 (2)按照()的法则进行计算。从()位算起。 (3)得数的小数点要和上面的数的小数点()。 注意: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末尾的0()。 2、下面的算式,竖式应该怎样列?

2.98+0.56= 11.2+15.07= 7.2-6.45= 5-0.41= 注意:小数部分数位不够时,要()。 【总结反思】 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计算中需要注意什么? 【训练提高】 1、我是小判官(错的请改正)。 2 . 5 8 8 + 0 .7 -3 . 2 5 2 . 6 5 5 . 2 5 ()() 2、在草稿本上完成97页“做一做”第1题,注意要验算,如果验算有困难,可以向小组的同学请教。做完后可在小组内交流计算、验算的方法,订正计算结果。 3、完成97页“做一做”第2题。 先在小组内说说看完图后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然后独立完成。

《草原》第三课时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草原》导学案 审核人: 主备人: 班级: 姓名: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 参备人 课型 反馈课 课时 1 课题 《草原》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复习巩固本课的基础知识。 重点 难点 教 学 流 程 导 案 学 案 步 骤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 ū s è xi ōn ɡ j īn xu àn r ǎn t ǎn zi shu āiji āo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勾勒.(l è l é) 迂.回(y ú y ū) 吟.诵(y ín y é) 鄂.温克(é è) 三、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 1、驰、弛 奔( ) ( )名 松( ) ( )缓 2、拨、拔 ( )转 挑( ) ( )草 ( )牙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的空气 ( )的天空 ( )的绿毯 ( )的小诗 ( )的微笑 ( )的乐趣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 2、用线条画出轮廓。( ) 3、回旋,环绕。( ) 4、过分约束自己,态度不自然。( ) 六、缩写句子。 1、打柴的孩子吃力地背着满满一背篓柴火。 。 2、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 3、轰隆轰隆的火车来来回回地运载着成千上万吨沙石。 。 七、走走停停加标点。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 )各地发展很不平衡( ),云南怒 江就是在开发与保护的两难中( )陷入了( )抱着金饭碗讨饭 吃( )的困境( ) 自 主 学 习 明 分 确 配 目 任 标 务 (2分 钟) 自主 学习 (10分 钟) 同质 互学 (3分 钟) 异质 帮学 (5分 钟) 展示交流 展示 提升 (18分钟) 反馈拓 展 总结 评价 (2分钟)

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复习过程

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 法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探究过程。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2)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突破方法:引导分析,合作探究、归纳概括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突破方法:分析思考,比较理解。 知识网络和知识点: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 7372+ 8285- 103109- 123125+ 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 2、通分 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5341和 3152和 4183和 10365和 说一说通分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通分的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2)求分母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①两个数具有特殊关系的:成倍数关系,成互质关系(公因数只有1) ②无特殊关系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 (1)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1出示课文第110页教学例题 ○2学生自主探索 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适时引导学生。 ○3反馈探索结果 提问学生回答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师一边听学生回答,一边在黑板演示思维过程。(见课本第111页图) 10341+ ——————> 206 205+

列出计算过程 2011206520620510341=+=+=+ ○4折一折 a 、取出学具——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 b 、折出一张纸的21,并剪下来,折出另一张纸的41 ,并剪下来。 c 、将剪下来的部分拼在一起,看占原来的一张纸的几分之几。 d 、写出算式表示以上过程 4341424121=+=+ ○5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异同点 (2)异分母分数减法计算 ○1提出问题: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2学生自主探索 ○ 3反馈探索结果 a 、你如何比较203103和 的大小? b 、要求203103比 多多少。怎么计算? 板书:203203206203103= -=- 3、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异同点,并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沙滩上的童话》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沙滩上的童话 一、创境激趣,引入课题 1.师:孩子们,闭上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沙滩)小朋友们看,我们来到这么美丽的沙滩,你最想在这儿做什么?(光脚跑:好舒服啊。捡贝壳好多好美的贝壳。筑城堡,玩得多开心啊)(说完整的一句话) 师:看来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在沙滩上玩耍的确是一件快乐自由的事情(出示垒城堡的画面)瞧,这个孩子在沙滩上干嘛?(垒城堡),是的,他还根据自己垒的城堡编织了有趣的童话呢!你们想知道童话的内容吗? 师:那好,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沙滩上的童话 2、板书课题:沙滩上的童话(师书写,学生小手跟着书空) 谁来读一读课题(上立下里,立写扁一些,第二横要长一点) (表扬沙,上这俩个翘舌音读得很好,我们也来读一读) (谁能让我听出是沙滩上的什么?) 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1、沙滩上也能编织童话,多有趣啊!孩子们,让我们自由地去读读它,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老师给你们个温馨提示读书时不添字不减字,不读错字)开始吧。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

听见朗朗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2那孩子们,你们圈好了吗?老师想问问你们,平时遇见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解决的?(查字典字典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问家长不错,不懂就问问老师这是个好办法竖拇指)你们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同学们,课文中的词语宝宝你们都认识了吗?接下来,我们来场沙滩排球赛吧!如果你喊出了排队上词语宝宝名字,你就能把排球打走了。答对的排球员们课后到老师这领取小礼品(这个小球员 坐的最端正,听的认真,那就你先来吧)(我看我们班的其他球员们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呢,老师继续)  3、出示一组词语:城堡补充轰塌赞赏等 (瞧,城堡的城翘舌音读得多好!文中单独给量字标音时注的是本音liang,但当他和商在一起,组成商量时读轻声跟着老师读一读4、这些排球员们,声音又响又脆。其他同学,让我们一起来打排球吧。读的很棒,掌声送给自己) 三、精读课文,感悟文情  过渡:同学们,淘气的词语宝宝们都被送回到课文中,下面我们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谁能正确流利的读 读。读的真流利,那我们也来试试吧) 2、孩子们在这快乐的天地里做什么呢?让我们到第二自然段找一 找?谁找到了? 出示:在沙滩上,我们垒起……….的树。找的很准确。 同学们,拿出小铅笔,圈一圈表示动作的词语。 师:找好了吗,大声跟老师说一说。(垒筑插)找得很准确,同学

小数加减法导学案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导学案 学习流程: 一、温故知新: 1. 笔算下面各题: 135+354= 568-227= 548+29= 325-117= 2、说一说:笔算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二、学海探秘: 任务一:自学例3(认真阅读95页的内容),看完之后,完成以下两道题。 1.列式:---------------------------- 2.尝试列竖式计算: 思考:笔算小数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3.再尝试:列竖式计算 4.5+2.3= 1.4+2.9= 任务二:自学例4(看96页上面的内容) 1.尝试计算:(列竖式) 1.2-0.6=

2.再尝试:列竖式计算 2.7-1.5= 8.4-1.5= 3.我会小结: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 ①小数点要()也就是相同数位要(),都从()位算起。 ②加法满十向前一位(),减法不够减,要从()退“1”再减。 三、达标检测 列竖式计算: 1、4.9+2.3= 5+9.8= 8.5-2.9= 10-2.5= 2、生活乐园:解决问题 ①-------------------------------------------- ? -----------------------------------------------------------------------------。 ②-----------------------------------------------? -------------------------------------------------------------------------------。

第3课 青春飞扬( 精品导学案)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三课 第1课时青春飞扬 一、学习目标 1.懂得青春需要不停的探索。 2.知道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强能促进自信。 二、自主预习 1.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形成不同的理想,青春路径,思考自 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 2.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成长的足迹,印记着我们克服、抵制、战胜 自我的努力。 3.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是自强的重要内容。 4.自强,要靠坚强的、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 三、合作探究 飞翔的力量 2016年11月3日,“奥运冠军张梦雪槐荫分享会”在济南市图书馆大报告厅举办,倾情讲述她的青春故事。“十年磨一剑”,张梦雪这样评价自己。她说自己在通往冠军的路上,也经历过低谷期,好胜的性格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让自己非常失望,也曾一度失去信心,但是往往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刻。教练的鼓励和家人的安慰让自己继续努力训练下去,“不问耕耘,只问收获”,正是这种信念,成就了今日的张梦雪。 (1)张梦雪在通往冠军的路上,展示了哪些优秀品质? (2)站在青春的起点,实现自己的梦想,张梦雪的青春故事给我们哪些启迪?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四、随堂演练 1.青春似虹,绚丽多姿;青春如风,飘逸自然;青春似水,清澈纯洁;青春如火,热情奔放; 青春是人生的主旋律,青春是人生最浪漫的诗篇,青春——充满希望与幻想。下列四组词语中,与青春密切相关的一组是( ) A.春天、夕阳、晚霞、落叶 B.果实、春雨、朝阳、枯萎 C.自立、奋斗、昂扬、翱翔 D.灿烂、萌芽、弱小、幸福 2.自信的人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以 下能够展示自信者风采的是( ) A.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B.嫉妒比自己强的人 C.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 D.脸上洋溢着笑容,生活富有激情 3.我国有位著名音乐家说:“在任何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要有希望,都要想到早晨,都要想 到阳光,都要想到亮丽的色彩。”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②充满自信的人才能战胜一切困难③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 助于我们实现梦想④自信使我们勇敢,让我们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2016年6月8日,郭峰最新单曲《是不是》全网上线。歌曲中,郭峰向年轻人抛出了许多 问题,而那一句“坚强走在这川流不息的街道,泪水划过脸庞依旧是期待渴望”则是郭峰对于青春奋斗最完美的诠释。对于自强,下列认识有误的是( ) A.自强是实现青春梦想的唯一力量 B.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C.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D.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5.有人说:“我的梦想在悄悄开花,到那时一定会惊艳全场!”实现青春的梦想,需要我们 ( ) ①规划好青春路径,积极进行青春探索②迸发激荡的青春活力③培养自信的青春热情 ④树立自强的青春态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五、课后反思 RJ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学生:____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过程与方法 (1)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探究过程。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2)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突破方法:引导分析,合作探究、归纳概括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突破方法:分析思考,比较理解。 知识网络和知识点: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 2 3 5 2 9 5 2 7 7 8 8 10 10 12 12 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 2、通分 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和3-和-3和-5和— 4 5 5 3 8 4 6 10 说一说通分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通分的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2)求分母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两个数具有特殊关系的:成倍数关系,成互质关系(公因数只有1) 无特殊关系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 (1)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①出示课文第110页教学例题 ②学生自主探索 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适时引导学生。 ③反馈探索结果 提问学生回答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师一边听学生回答,一边在黑板演示思维过程 (见课本第111页图) 1 3 5 6 -+————+—— 4 10 ---------- > 20 20 列出计算过程1 3 5 6 5 6 11 + = + = — 4 10 20 20 20 20 ③折一折 a、取出学具一- -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 1 1 b、折出一张纸的2,并剪下来,折出另一张纸的4,并剪下来。 c、将剪下来的部分拼在一起,看占原来的一张纸的几分之几。 d、写出算式表示以上过程 112 13 —r — = —r —=— 2 4 4 4 4 ③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异同点 (2)异分母分数减法计算 ③提出问题: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③学生自主探索 O反馈探索结果 、你如何比较10 20的大小? 、要求10 20多多少。怎么计算? 3 3 6 3 3 -- — -- = ---- —- = ---- 板书:10 20 20 20 20 3、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异同点,并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秦论导学案第三课时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过秦论》导学案第三课时 【学法指导】疏通文意后反复诵读。注意积累文言实词 【学习目标】 1.研读文章4、5段,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 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赏析文章语言特色。 【学习重难点】 研读文章4、5段,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 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赏析文章语言特色。 【预习案】 -知识积累: 1. 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 ① _________________ 赢粮而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 __________ 2.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 才能不及中人( ) ③ 赢粮而景 从( ) ⑤山东豪俊( 3. 分析下面字词的活用现象: ①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② 天下云集而响应( 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⑤序八州而朝同列( 4. 选出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两 项:( ) ) ) ④并起而亡秦族矣 ) ) ) A. 为天下笑 C.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B.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 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 也E.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5. 默写: ① 振长策而御宇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履至尊而制六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振四海。 ② ,却匈奴七百余 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③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 始 皇 既 没, 余 威 震 于 殊 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②百有余年 ___________ 通 _________ ②将数百之众( ) ④斩木为兵(

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探究过程。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2)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 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突破方法:引导分析,合作探究、归纳概括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突破方法:分析思考,比较理解。 知识网络和知识点: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 7372+ 8285- 103109- 123125+ 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 2、通分 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5341和 3152和 4183和 10365和 说一说通分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通分的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2)求分母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①两个数具有特殊关系的:成倍数关系,成互质关系(公因数只有1) ②无特殊关系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 (1)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1出示课文第110页教学例题 ○2学生自主探索 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适时引导学生。 ○3反馈探索结果 提问学生回答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师一边听学生回答,一边在黑板演示思维过程。(见课本第111页图) 10341+ ——————> 206 205+

列出计算过程 2011206520620510341=+=+=+ ○4折一折 a 、取出学具——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 b 、折出一张纸的21,并剪下来,折出另一张纸的41 ,并剪下来。 c 、将剪下来的部分拼在一起,看占原来的一张纸的几分之几。 d 、写出算式表示以上过程 4341424121=+=+ ○5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异同点 (2)异分母分数减法计算 ○1提出问题: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2学生自主探索 ○ 3反馈探索结果 a 、你如何比较203103和 的大小? b 、要求203103比 多多少。怎么计算? 板书:203203206203103= -=- 3、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异同点,并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及解读

主备人:孙洋洋 一、目标确定 (一)课标解读 课标强调第一学段的目标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二)教材分析 《沙滩上的童话》属于第四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比较具有童趣,与孩子的生活相贴近,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在情感上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感受童年的快乐,在语言能力上所要达到的目标则是能根据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 本课本文是一篇洋溢着的欢乐,洋溢着温情的童年故事。故事描述了小伙伴们在沙滩上堆城堡,玩游戏的情景。课文语言亲切、自然、质朴,较适合朗读。而课文内容妙趣横生,能在孩子心中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展开想象。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很好地落实这一单元的目标。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把孩子对母亲的挚爱与游戏结合在了一起,更表现出了孩子纯洁而又充满幻想的心灵。 (三)学情分析 进入二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字词的能力和自主阅读的能力。这篇课文的词语比较浅显,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积累。对于生字的教学,教师只要把容易混淆的单独教学即可。 同时,教师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堂内

教师可以对预习的有关内容进行检测,这样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年级的学生更喜欢情节性较强的故事,要在故事中体验情感。本篇课文所体现出的情感有两层,一是编织童话的快乐,二是母子情深。对学生而言更容易感受的是第一层情感,因此这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后者,学生在读文后还并不一定能体会到,这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体会。 (四)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字理识字、联系生活等方式,认识“堡、插、凶、狠、补、充”等16 个字。 2、借助以往的写字经验,端正地书写“围、死、合、补”等 9 个字。 3、通过形声字的字形梳理,演变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多样的识字能力。 4、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尝试读出不同的语气,感受孩子们的快乐。 5、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拓展说话,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的情景,了解孩子们所编织的童话故事的内容,并引导展开想象编说故事。 二、评价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