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

2、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

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除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在除法中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除的计算法则。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点拨、巩固。

教学内容:第60页例2。

课前准备:课件、本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直接揭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课件1)

2、复习:(1)9。5-3。6÷5+0。18(2)1。3×(8。2-7。32)(课件2)

二、新授:

例2计算6。9÷(课件3)

1、读题。

2、讨论:(1)你发现了什么?(A。有+、×、÷三种运算符号;

B、括号有中括号与小括号)(2)根据刚才的发现,你准备怎样来

运算这道题目?(突出——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3、计算:请学生在本子上操练后,选一位学生的练习投影在银

幕上。

6。9÷

=6。9÷

=6。9÷0。54

=12。777……

4、评价:让学生评价,重点突出——(1)运算顺序(2)计算

中的发现———本题答案是循环小数。

5、出示下列一句话: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如果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

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课件4)

根据上述新的知识,例2的运算结果应该是“12。78”。但是,“12。78”是取商的近似值,因此,“12。78”前应该用什么符号?为什么?

6、出示下列第二句话:

切记:在运算过程中,除到哪一位的'商是无限小数,在保留两

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时,应该在那一位上用“≈”。(课件5)因此,例2的运算应该是——

6。9÷

=6。9÷

=6。9÷0。54

≈12。78(课件6)

(二)试练:3。6÷(0。5+0。3×4)(课件7)(试练后让学

生联系新知识进行评价,其中突出运算过程的最后一步用“≈”,

并且保留两位小数)

五年级简便运算、小数混合运算及方程

五年级简便运算、小数混合运算及方程 3(x+2.1)=10.5 12x-9x=8.7 13(x+5)=169 2x-97=34.2 3.4x-48=26.8 42x+25x=134 1.5(x+1.6)=3.6 2(x-3)=5.8 65x+7=42 9x+4×2.5=91 4.2x+2.5x=134 10.5x+6.5x=51 89x-43x=9.2 5x-45=100 1.2x-0.5x=6.3 23.4=2x=56 4x-x=48.6 4.5x-x=28 X-5.7=2.15 155X-2X=18 3X+0.7=5 3.5×2=4.2+x 26×1.5=2x+10 0.5×16―16×0.2=4x 139.25-X=0.403 16.9÷X=0.3 23x=14x+14 x+14x=65 3-5x=80 1.8+6x =54 6.7x-60.3=6.7 9+4x=40 2x+8=16 23x-14x=14 x+7x=8 9x-3x=6 6x-8=4 5x+x=9 x-8=6x 4/5x=20 2x-6=12 7x+7=14 6x-6=0 5x+6=11 2x-8=10 1/2x-8=4 x-5/6=7 3x+7=28 6 3x-7=26 9x-x=16 24x+x=50 6/7x-8=4 3x-8=30 6x+6=12 3x-3=1 5x-3x=4 2x+16=19 5x+8=19 14-6x=8 15+6x=27 5-8x=4 7x+8=15 9-2x=1 4+5x=9 10-x=8 8x+9=17 9+6x=14 x+9x=4+7 2x+9=17 8-4x=6 6x-7=12 7x-9=8 x-56=1 8-7x=1 x-30=12 6x-21=21 6x-3=6 9x=18 4x-18=13 5x+9=11 6-2x=11 x+4+8=23 7x-12=8 X-5.7=2.15 155X-2X=18 3X0.7=5 3.5×2=4.2x 26×1.5=2x 0.5×16―16×0.2=4x 9.25-X=0.403 16.9÷X=0.3 X÷0.5=2.6 3-5x=80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例1及练习十六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368+32×5-8815×(107-35+18)30÷[480÷(24-8)]2.说说上面三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研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简评: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来的哪些知识有 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增加篮球价格:35元/个,足球价格:63元/个) 课件出示问题1:王老师用200元买了3个篮球和1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写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综合算式(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 学生1:200-(35×3+63) =200-(105+63) =200-168 =32(元) 学生2:200-35×3-63 =200-105-63 =95-63 =32(元)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1:因为要算还剩多少钱,就应先算出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也就是3个篮球的钱和1个足球的钱,再从200元里减去一共用去的钱。 学生2:我们也可以从200元里面依次减去买两种球各用去的钱,也得到还剩多少钱。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二、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准备 PPT 课件、黑板纸 五、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导入 T :老师听说你们班有不少计算达人,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的算出结果呢? (PPT 出示分数除法复习题,共6题,指名回答。) T :看来老师听说的却是事实。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呢? S :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T :这个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可要牢牢的握住它 的手哦。 (二) 探究新知 1、 主题图探究 (1)理解主题图 T :有一个小学的同学们进行兴趣小组的的活动,他们是这样分组的。(出 示出题图PPT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分组情况,思考出现了哪几种量?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S :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人数的 。 T :说的很好!你们如何理解“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 ”和“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人数的 ”这两句话的呢? S1:把气象小组的人数看做单位“1”,将它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摄影小组的人数。 S2:把摄影小组的人数看做单位“1”,将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 是航模小组的人数。 31433143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PPT 出示线段图,表示3个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 T :你真像个小老师,说的头头是道!还有谁来说说吗? S3:摄影小组的人数=气象小组人数× 。 S4:航模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人数× 。 (PPT 出示数量关系式) T :你分析的也非常好! (2)提出问题 T :真不错,同学们说的不仅完整,而且思路清晰!那么,根据题中的已知 条件,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S1:摄影小组有多少人? S2: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老师板书) S3:这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T : 你的问题正是老师想到了,我们想到一块了呢!发明创造就是从发现 问题开始的,同学们今天已经迈出了创造的步伐了。真不错!老师从同学们的问题库中挑了一个,在这节课先解决。航模小组有多少人?你们能自己解决吗? S :可以。 T :那同学们就试一试吧!(全班尝试列式计算) 2、 运算顺序探究 T :哪位同学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方法?你是如何列式的?(指名回答,将 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T :(针对综合算式)你是怎样想的?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是什么? S :要算航模小组的人数就要知道摄影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 ,12× ,就是先算出摄影小组的人数等于4人。再乘 ,就是航模小组的人数,等于3人。 T :说的太棒了!(竖起大拇指)先算出摄影小组的人数,再算出航模小组 的人数。那么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吗? S :知道。是从左往右的。 T :那你们觉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吗? S :是一样的。 T :那同学们认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呢? S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不同级,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要先 算括号里面的。(PPT 出示运算顺序) T :老师们一定为你们感到骄傲! 3、 运算方法研究 31 43313143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1.1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1.1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知识点:乘除法混合运算 第1~3页,例1、试一试,课堂活动1,练习一1,2,6。 ◆教学提示 本课时是在四年级(上)两步计算(没有括号或只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三步计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理解四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 87+23-38 125÷5×4 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两道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多媒体出示课本第1页例1情境图。 师:四年级的手工兴趣小组同学,都在忙着做灯笼,从情境图中,大家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一共要做200个;4天做了80个,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 师:怎么理解“照这样计算”呢?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照这样计算”就是按照每天做多少个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交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的隐含信息,养成解决复杂问题前进行仔细阅读分析的习惯。 (二)探究新知: 1.师:问题让我们求出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要想求还剩多少个?需要用到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 明确数量关系:一共的-做好的=还剩的[板书] 师:从刚才找出的已知信息中我们知道了数量关系中的哪些内容?哪些数量不能直接知道呢? 两人交流讨论:建立知识联系200个就是“一共的”。“做好的”和“还剩的”是不能直接指导的数量。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小数混合运算专项练习276题(能简便的要简便运算) (1)0.11×1.8+8.2×0.11 (2) 2.34×99+2.34 (3) 5.4÷2.7×0.8 (4)132×101 (5) 6.25÷1.25÷0.8 (6) 2.5×16. (7) 6.33×101﹣6.33 (8) 1.56×1.7+0.44×1.7 (9) 1.8×[(3.41﹣2.9)÷0.03] (10)0.125×32×2.5. (11) 1.258×18.5﹣0.258×18.5 (12)8.48÷0.8×0.9 (13) 1.25×2.4 (14) 5.85÷(1.3+0.5)×6. (15)17.17﹣6.8﹣3.2﹣6.17 (16) 5.4×[(1.3+2.15)÷0.2] (17)8.4÷0.6+8.4÷0.4 (18)16.8×10.1 (19)10.9﹣0.9÷0.2+1.8 (20) 1.25×3.2×0.25. (21) 1.36+4.85+2.64+6.15 (22)98.5÷2.5÷4 (23) 5.4÷[2.5×(3.7﹣2.9)] (24)0.8×(4﹣3.68)÷0.01 小数混合运算--- 1

(25)83.7﹣12.83﹣0.17 (26) 5.96+13×(3.2﹣3.12)(27) 4.32÷2.4×1.7; (28)16.2×4.5+3.8×4.5;(29)9.05﹣3.86﹣3.14; (30)7.28+0.72÷0.9 (31) 4.32+5.43+6.68 (32)17.17﹣6.8﹣3.2 (33) 5.29×9+5.29 (34)16.8×10.1 (35) 2.74×9.5+5×0.274 (36)0.36+9.6÷3.2. (37) 3.75×25+6.25×25 (38)25.46﹣8.23﹣1.76 (39) 2.9+7.1×10 (40) 1.25×32×0.25. (41)15.68﹣(7.78﹣4.32)﹣2.32 (42)0.25×3.2×1.25 (43)9.99×1.01 (44) 4.63×1.4+46.3×0.86 (45)17.5÷0.8÷12.5 (46)0.9+9.9+99.9+999.9. (47) 2.9×99+2.9 (48)25×11.2×4 (49)23.25﹣6.75﹣3.25. (50)125×3.2×2.5 小数混合运算--- 2

小数混合运算教案

小数混合运算 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杨永红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70页例1及练习十七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探索、发现并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计算、验算的习惯。 3、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计算、验算的习惯。 2、难点:在特定的数字背景下容易产生运算顺序的错误,学会排除数字干扰,及时控制计算失误,养成检验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的预学案、探究案、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为了表扬在上周的和乐星级小组评选中表现特别突出的小组,郑老师带着班主任助理准备去买些文具对他们进行奖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1、仔细观察图片,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要求还剩多少钱?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用综合算式。(两种不同的方案) 指名上台板书综合算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添上小括号? 这个综合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教师:大家非常能干,一个数学问题用两种不同的种方案解决了。 二、合作学习、感悟新知 1、出示例1: 郑老师准备掏钱时,小助理说:“老师,你看,对面那家文具店标语写着周年店庆,商品大促销,我们到那里去看看吧!” 看看同样的商品,在这里价格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老师买的物品不变,现在还剩多少钱呢?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2、合作探究 1)分小组设计方案。 下面老师想检验一下你们小组合作的能力,我们来分小组完成: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设计购买方案,由记录员在探究案上做好记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汇报展示。 2)小组汇报。(投影展示,汇报,补充。 (汇报真精彩,请班主任助理为这个小组加2分) 3、探究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安徽省利辛县阚疃学区张湾小学孙其山 教学内容 书本第76页例14、“练一练”及第77页练习十四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小数四则棍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能按顺序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的得数,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律使一些小数的计算简便。 2、使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举例知道整数运算律适用于小数计算,发展观察、比较和抽象、归纳等思维能力;能运用规律合理、简便地计算混合运算的得数,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提升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愈识,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认真、耐心计算和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选择合理的算法使小数混合运算计算简便。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 1.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25×4+32×2 [125一(82+13)]×12 指名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能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2.说说怎样算比较方便。

25×73×4 35+78+65 102×32 指名学生口答简算过程和得数。 提问:这里简便计算的根据是什么?整数运算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律? 3.揭示课题。 我们知道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那在小数运算中是不是同样适用呢?我们今天就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学习小数混合运算。 (1)解答例题,认识运算顺序。 出示例14,学生读题、观察,说说知道了些什么,要求什么。 引导:求这块菜地的面积可以怎样算?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不同解法。 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什么? 提问:结合问题观察这里两题的运算,你能说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也就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说说第1题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让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有错的改正。 2.学习小数计算运算律和简便计算。 (1)了解小数计算的运算律。 ①引导:请大家观察上面两种解法的算式和结果,想想有什么联系,这里哪种解法比较简便?同桌交流。 小结:这两种解法都是求这块菜地的面积,结果是相等的。。比较这两种解法和结果,可以发现符合整数乘法的分配律;比较计算过程的简便算法,可以发现这样的小数计算也符合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更加简便。 ②学生计算每组里两个算式的得数,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 学习目标: 1.在解决有关分数连乘运算的具体问题的过程,明确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会用画图的策略直观的呈现数量关系。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4.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学生思维敏捷、较为活跃,有随意接话,思考问题欠缺深入全面,语言组织能力差,表达不够清楚明白。加上5人左右的学困生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意义掌握地不太好,学生凭感觉知道用乘法列式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用乘法,这样对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一〉应用题分析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学坡度降底,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根据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来画出线段图。来达到破教学难点的这一目的,在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础上来,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 们就要运用它,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一)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数学书上第21 页图】 2、分析问题、汇报展示、交流算法 (1)观察图,分析图上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说一说。 (2)尝试用自己的办法分析题意,画线段图。 (3)生汇报自己画图过程,同学评议。 哪个学生来汇报,你学会了什么?请学生代表来汇报。 其他学生仔细听,你向他们学会了什么,也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 生1:说算理。航模小组的人数跟摄影小组的人数有关。 摄影小组的人数不知道,我们就先来求摄影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31 ,就是求气象小组12人的31 是多少,再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大家还有补充的吗?)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随后的练一练让学生巩固了计算方法,提高合理灵活使用运算律的能力。练习十五中还安排了使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 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具体的情境中再现旧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稳固的知识基础,埋下了情感、思维体验的伏笔。]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2/518+3/518 (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页例3 【教材分析】 例3结合买书的情境提出问题,从而引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找回多少钱”的问题时,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算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算法多样化。学生经历了小数加、减混运算的过程,知道如何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小数计算问题。 【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是在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把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旧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这一新的情境中。理解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以及遇到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算理,明确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相同。 【教学目标】 1、探索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培养迁移、类比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难点:能用不同的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 1、口算。0、5+ 8、4= 3、2+ 7、8= 0、28+0、56=1-0、9= 12、8- 8、4= 0、8-0、5= 1、25+0、75=5-0、6= 8、7+ 4、3=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325-108+274 960-(284+156)师: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探究新知】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思维过程是人脑对外部的数学信息的接受、分析、选择、加工和整合的过程,是一个外部感知到内化的交点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数学思维是主体将外部材料转化为内部材料的过程,另一方面,内部材料在经常得到恰当的使用过程中,逐渐使主体的认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新课标》在第二学段对“数的运算”提出了:“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而运算概念的建立,需要时间充分和情景丰富的过程。在学生获得丰富经验后,抽象的运算式才对他们有意义。因此,我始终坚持从意义引出计算,构建意义。本课力求通过电教手段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并且能解答,从而总结出解题思路、解题关键和解题方法,归纳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材简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理解应用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和混合运算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

难点。在学生列出算式时先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再列综合算式,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以往从计算中讲授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接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体会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学生思维敏捷、较为活跃,但思考问题有时欠缺深入全面,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表达不够清楚明白。加上学困生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意义掌握地不太好,学生凭感觉知道用乘法列式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用乘法,这样对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一〉应用题分析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学坡度降底,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根据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来画出线段图。(这一册才出现画线段图的内容)来达到破教学难点的这一目的,在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础上来,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模式。 4、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 教学关键: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写出综合算式(幻灯出示) ⑴145÷5=29 179 - 29 = 150 综合式: 2、说出下运算各题的运算顺序 ⑴120-144÷18+35 (158+37)÷(64-45) 第1题由学生说教师标运算顺序;第2题由学生自己标运算顺序。 指名讲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⑴出示尝试题347+45×2-4160÷52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347+90-8 =437-8 学生互相评价 =429 2、教学例2 ⑴出示尝试题(58+37)÷(69-9×5)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哪两步可以同时计算,为什么?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95÷(64-45) =95÷19 学生互相评价 =5 3、集体练习 1515-15×(94+54÷9)1420+580-64×21÷28 ⑴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独立运算 ⑶学生反馈

三、文字题练习 1、280减去320除以20的商,差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280-商=差算式280-320÷20 2、52加65的和,除以13,商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和÷13=商算式(52+65)÷13 3、比较 为什么第2题要添小括号而第1题却不需要? 65-345÷23 56×(33-21)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12页第2题的3、4两小题。第3 题共6小题。板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 347+45×2-4160÷52 (58+37)÷(69-9×5) =347+90-8 =95÷(64-45) =437-8 =95÷19 =429 =5 1、280减去320除以20的商,差是多少? 280-商=差算式280-320÷20 2、52加65的和,除以13,商是多少?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例14,练一练及练习十四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运算顺序及运算定 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在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发展 学生数感。 3、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整数乘法运算律迁移。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32+52-21 105×31÷15 84-80÷16×12 [ 25+(15-5)]×7 指名交流。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你能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说明: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 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说说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35+78+65 25×9×44×48+6×48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提问:这里简便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交换两个加数或者乘数的位置,可以 凑成整十整百数,使计算简便) 提问:在整数运算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出示: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 ×c=a×(b×c) 乘法分配律:(a+b) ×c=a×c+b×c

3、揭示课题。 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知道了整数运算中的运算律,而且知道了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那这些规律在小数运算中是不是适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学习小数混合运算。 教学例14 (1)提问:阅读例14,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2)引导:要求这块菜地的面积,你准备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交流:①先分别算出茄子和辣椒的面积,再求总面积。 ②先算出长方形的长,再求面积。 (3)交流:选择一种你喜欢的算法列式解答。 6.5×3.8+3.5×3.8 (6.5+3.5)×3.8 = 24.7+13.3 =10×3.8 =38(m2) =38(m2) 生自己列式解答,指名板演、校对。 (4)比较算法。 提问:观察这里两题的运算,你能说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指名交流。 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也就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引导:请大家观察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哪一种解法比较简便? 指出:这两种解法都是求这块菜地的面积,结果是相等的,所以6.5×3.8+3.5×3.8=(6.5+3.5)×3.8。比较这两种解法,可以发现在小数计算中也可运用整数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2、学习小数计算运算律和简便计算。 (1)出示教材P.76页的3组算式: 1.2+4.8○4.8+1.2 8.9+3.6+6.4○8.9+(3.6+6.4) 0.4×0.9×0.5○0.9(0.4×0.5) 交流:计算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表示两个算式的关系。 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观察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左右两边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

小数简便计算题100道

3.56+ 4.54+6.44+ 5.46 5.03-0.25-1.75 4.86+ 5.24-1.86 8.13+(1.87-0.5) 23.7-1.6-3.7-8.4 87.4-(21.25+17.4) -8.75 14.6-9.9 1.9+1.99+1.999 19.43-(6.72+1.43) 2.69-1.35+3.31-2.65 17.28-3.86-6.14+2.72 5.25+3.76-2.76+4.75 4.5+5.5-4.5+5.5 21.53-(13.64-8.47) 28.49-1.1-2.47-6.43 7.34+2.5+2.66-1.5 3.25+1.79-0.59+1.75 3.79-1.225-(3.775-6.21) 27.38-5.34+2.62- 4.66 4.12+8.59+ 5.88+1.41 12.87-1.34-2.66 21.53+4.87-2.53 15.21+(4.79-2.8)

12.19-2.6-2.19-3.4 109.72-(5.62+9.72) 21.3-19.9 39.6-(18.31+9.6) -1.69 14.25-2.45+5.75-3.55 24.51-3.14-6.86+4.49 41.25+5.87-3.87+4.65 11.5+8.5-11.5+8.5 8.13-(12.25-11.87) 34.34-2.1-2.35-5.55 81.67+4.17+4.33-2.17 1.35+12.87-1.37+8.65 15.51-3.334-(2.666-4.49) 21.62-4.35+8.38-5.65 0.125×3.69×8 (2.5-0.25) ×4 8.59×101 0.36×15.7-0.36×13.7 5.64×1.28+8.72×5.64 0.63×199 60÷48 7.73×0.5+2.27÷2 4.37+99×4.37 10.1×38.67-3.867 9.9÷ 5.5

六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案说明: 本节课是一节的简算的练习课.这节课通过简算的识别、简算的应用及简算方法的选择,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教案中安排了练中学,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尤其在教材的最后有意安排的创造性题目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九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从而使运算简便. (2)认识并了解中的几种简算形式. (3)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 运算定律在中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在篇子上,学生集体练习) (1)0.3+1.4+0.7+0.6 (2)1.25×52×0.8 (3)5-1.42-0.58 (4)36×2.5 (5)8.3×8+8×4.2 订正口算.(请学生叙述是怎样计算的)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的使用.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其使用方法. 二、判断下列各题能否进行简算. (1)0.35+0.65×0.3+0.7 (2)6.3+3.7÷0.25×4 (3)10.5×4.2×5.8×10.5 (4)3.14-1.25+0.75 (5)3.28×2.7+7.3×3.82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 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 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 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 (2)5×6+7×3 (3)15×(34-27) 二、新授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1)154+53×97 (2)53×94-51 (3)85(-)21×32 (4)229×31+5 2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 ×b=b ×a 乘法结合律:(a ×b)×c=a ×(b ×c) 乘法分配律:(a +b)×c=a ×c +b ×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 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学习的经验。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运算律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板演:5/8×18 1—3/4 4/5÷3/4 2/3+4/7 说说分数四则运算的方法。 2、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将数据改为例1的场景图,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18+3/5×18 (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 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小数混合运算中的简便算法

小数混合运算中的简便算法 一、教学内容:小数混合运算中的简便算法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顺序,能在小数混合运算的过程中灵活使用简便算法,熟练地进行小数混合运算。 2.进一步感受小数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小数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运算方法. 2.简便方法的正确使用。 四、[数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五、复习引入 1. 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7.24 +5.4X614.4+(5.2+0.5X4) 学生说完运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集体订正,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8X68+ 52X 68125X32X 98136- 24一76

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简便。。166. 4.小赛数混合运算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小文的四则混合运算。我们先到服装厂去看看工人加工服装时遇到的数学同题。 [点评:,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与原来的哪业识有联系,易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助,新知识的学习。] 六、进行新课 1.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教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i汇报图中的条件、问题。 教师:要求“需要用布多少米”,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汇报。 学生1:可以先算出衣服用布多少米,裤子用布多少米,再把衣服用布的总米数和裤子用布的总米数加起来,就是一共需要的用布米数 学生2:我认为可以先算出一套制服用布多少米,再算出15套制服共用布多少米。 教师板书:1.83X15+ 1. 17x15.(1.83+1.17)X15. 讨论: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小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汪莽 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混合运算例2、课堂活动2题,练习十七第5、6、7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究小数混合运算简便计算的过程,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理解并掌握运用运算律及运算性质进行小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感受小数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类比思想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进行小数混合运算的简算。 教学难点:正确地选择运用运算律及运算性质使计算更简便。 教学准备:PPT、练习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48×63+52×63=63○(□○□) 25×36×4=36×(□○□) 36×102=36○(□○□) 156-34-66=156-(□○□) 师:以上的题目中使用了哪些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师:那同学们猜想一下,这些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能运用在小数的混合运算中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小数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小数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

每件上衣用布1.83米,每条裤子用布1.17米。15套制服需要多少 布料? 2、请同学们仔细读题,然后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3、汇报。 ① 1.83×15+1.17×15 ②(1.83+1.17)×15 =27.45+17.55 =3×15 =45(m)=45(m) 答:15套制服需要45米布料。 4、观察发现。 师:请同学们对比观察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说? 汇报:第二个算式就是第一个算式使用了乘法分配率进行的简算。师:那说明了什么道理? 引导: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或运算性质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5、试一试。 2.5×0.89×0.4 1.25× 3.6×8 师:在整数混合运算的简算中有两对好朋友,分别是25和4、125 和8,这两对好朋友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是好朋友,只是现在比 以前多了小数点而已。 师:有的时候我们的混合运算中会这样直接出现这两对好朋友,但 有时候也会藏起来,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它们,比如这样:2.5×0.32×1.25 6、分解的方法。 0.32=0.4×0.8=4×0.08=0.04×8 3.2=0.4×8=4×0.8 7、即时练习。 5.8×10.1 2.4×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