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评价透析论文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评价透析论文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评价透析论文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评价透析论文

【摘要】对某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小进行定量测算与等级划分,进而对所评价区域的发展潜力予以全面综合分析。通过采用熵值赋权法,以河南省为例,揭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规律,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潜力河南省

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某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小进行定量测算与等级划分,进而对所评价区域的发展潜力予以全面综合分析。通过采用熵值赋权法的多因子综合评价分析法,对河南省区域发展潜力进行评价,旨在于探讨揭示河南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规律,为河南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发展潜力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要使区域发展潜力评价结果具体化和定量化并且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区域发展状况,就必须遵循一定原则来构建指标体系。

科学性原则。只有科学的指标体系才能进行科学的评价,也才能科学的反映区域发展状况。

规范性原则。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多项指标构成的体系,由于这些指标的性质和特点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类和规范化处理。

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根据区域发展内涵的要求来设置,根据具体的生态安全内容来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在进行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时具有可行性。

层次性原则。根据评价需要将指标体系分解为若干层次结构,使指标体系合理、清晰。

动态性和稳定性原则。指标对时间、空间或系统结构的变化应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同时又保持指标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

完备性和独立性原则。能全面反映城市发展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状况,各指标间相互独立或相关性小,避免包容和重叠,力求简而精。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建立。在一般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及发展条件差异,建立能够实事求是、全面、科学的反映经济发展潜力水平的指标体系,将区域发展潜力评价因素归并为目标层(A)、准则层(B)、指标层(C)。其中,目标层(A)即为各地市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准则层(B)是各地市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的分项指标,是对目标层的细化和说明。指标层(C)是各地市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分项指标细化,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的详细表述。

根据河南省的具体发展水平特点及现实因素,参照2006~2008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等资料的有关数据,选择1个目标层,对应6个准则层,再对应43个指标层,构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1个目标层(A)为河南省区域发展潜力综合评价(A1);6个准则层(B)分别为: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B1),科技创新能力(B2),社会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B3),区位与基础设施(B4),信息化水平与对外开放度(B5),资源禀赋与环境支撑能力(B6)。

43个指标层分别为: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百元投资利税率;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的R&D人员,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三类科技成果的产出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城镇化率,抚养系数,万人拥有医生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客运周转率,货运周转率,高速公路密度,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排水管网密度;千人拥有互联网用户的个数,百人拥有电话数,人均电信业务总量,人均实际利用外资,人均旅游外汇收入,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工业及城镇生活废水中的COD 去除率,工业及城镇生活废气中的SO2去除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熵值赋权法及其权重系数的确定。熵值赋权法是一种根据来源于客观环境的原始信息,通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联系程度及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决定指标权重的客观赋权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由于文中指标体

系的各指标间性质不同,单位不同,而且数量级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所有原始变量均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原始变量量纲影响。无量纲化处理后,用熵值法赋予各指标权重,最后得出区域发展潜力指数(DPI)。计算过程如下:对于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Xij(i=1,2,…,m)。如果对确定的j,相应的Xij(i=1,2,…,n)之间的差异越大,则说明该项指标的相对作用就越大,即所提供的信息量也就越大,其熵值也就越小,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为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j项指标的特这比重。然后,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rj=1-Ij(j=1,2,…,m)。

差异系数是反映综合指标作用大小的一个量,其值越大,指标的作用就越大,反之亦然。最后,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式中:Yij—第i个城市的第j项因子分值:α(j),Xj当第j项因子指标与城市竞争力正相关时,α(j)=1且Xj=Xmin;当第j项因子指标与城市竞争力负相关时,α(j)=-1且Xj=Xmin;Xij第i个城市第j项指标值;Xmax各城市Xij 指标的最大值;Xmin各城市Xij指标的最小值。

二、因素因子分值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数法,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某一因素分值按照下式计算:。式中:Fik第i个城市第k个因素分值;Wkj第j项因子对应上层第k个因素的权重值;Yij第i个分等对象第j项因子的分值;n第k个因素包含的因子个数。城市发展潜力综合分值按照下式计算:

即为DPI区域发展潜力指数。式中:Si第i个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分值;Wk 第k个因素的权重值;Fik第i个城市第k个因素分值;因素个数。

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

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数(DPI)的计算。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将权重系数Wj代入模型即可得出河南省地市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数(DPI)。

发展潜力评价分析。从计算结果可以直观的反映出,郑州作为省会城市,洛阳作为河南省第二大城市,同样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其发展潜力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2216、0.0889远高于其他各地市成为经济增长极和副增长极,从而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着其他地区的发展。从地域空间上来看,全省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数(DPI)空间分布呈现由省会郑州向想其他地区呈阶梯状下降的趋

势。

可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是影响发展潜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处于较弱和弱发展潜力的区域多属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中的黄淮地区、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及中原城市群中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区。距离省会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较远,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河南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淘汰高耗能、高耗材、效益低下、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技术和工艺,发展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开发和引入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废物回收利用技术和资源的开发技术与替代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提升河南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培育区域增长极。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辐射带动中原城市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中原城市群建设中,要把郑州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商贸城市、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城市和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增强其发展力、辐射力,以便带动河南社会经济的全面崛起。

实施梯度转移战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全省地域发展潜力差异明显,呈现阶梯式发展强弱差异,为了防止累计循环造成区域差距的扩大,实施梯度发展推移战略,鼓励和引导郑州等较为发达地区的饱和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8)_调查研究.doc

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8)_调查研究 有产业布局上的合理调配,以达到组团式城市群在结构上与功能上的完善,以此去获劝发展红利”。即从知识互补、人力互补、技术互补、产业互补和设施互补中,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网络,最终享受发展红利为区域带来的整体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构建组团式城市群过程中,必须逐步实现三类经济社会的根本转变。 l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解决城市化成本的基本出路。 在未纳入组团式城市群范围时,土地是作为第一产业(以绿色植物作为初始生产力的存在形态)的载体而存在,其基本属性是作为资源,加上其他自然投入(如水、太阳光)和劳动力投入,形成了农业的初始生产力。当土地纳入到组团式城市群之后,其功能形态和使用价值将会发生根本变化,从原先以生产农作物为主转变为高资本型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 2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培育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城市化进程中一要在数量上将农民转变为市民,二要将农民的素质与积聚财富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将庞大的人口资源迅速转变为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本,是建设组团式城市群的本质要务。 3促进民间储蓄向民间银行的转变:逐步走向扩大“内投”的稳健方向

现在我国的民间储蓄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与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大致相当,加上固定资产的占有,民间财富已经达到一个十分可观的地步,如何积极稳妥地将这个庞大的资本释放出来,转变为逐渐制衡外部投资额的程度,是推行城市化进程中扩大生产、解决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全面纳入市场体系的重要步骤。 十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七原则 研究报告拟订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七原则: (1)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规模、等级、互补、共生及其在国土空间布局中表达出的有序充填(空间谱);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结构、功能、协同、进化及其在时间序列识别上表现出的整体协调系统(时间谱)。 (2)在城市系统的内部结构中,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增长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等构成了城市综合体的等级性、共轭性、异质性、多样性。 (3)在城市系统的外部结构中,通过城乡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资金流等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特别是通过城乡的物质代谢过程、能量传递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优化配置过程,去培育区域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 (4)在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既要考虑区域承载力对于城市需求的制约,又要考虑城市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扩散力、带动力。只有当一个城市向乡村的索取被该城市对乡村的回馈相平衡时,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才是健康的与合理的。 (5)宏观监控城市发展的“动力表征”、城市内涵的“质量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究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究 近年来,私营企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经济实力也逐步增强,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内容提要:私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的热点之一。论文以着名的民营企业苏宁集团的成功,阐述只要正确运用政策、抓住机遇、科学管理,私营企业一定会有光明前景,同时也必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论文旨在阐明在新时代里,人们要敢于直面挑战,突破旧观念,私营企业也会大有作为。 关键词:私营企业持续发展 引论 闻名全国的苏宁电器连锁集团始创于1990年,历经十余年的艰辛、奋力拼搏,苏宁现已发展成为年销售规模80多亿、上缴税收过3亿元、员工万余名、连锁企业遍及全国24个省市地区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集团。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之一、全国民营企业10强、全国连锁企业10强、中国商业企业名牌企业、江苏省着名服务商标等殊荣。 更可喜的是自1995年起,是苏宁率先在中国家电流通领域尝试连锁经营的模式。在江苏省内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成都、合肥、杭州、西安、深圳等地以直营和特许形式建立了数百家连锁店。自2000年苏宁确立了以综合电器升级,连锁扩张提速为战略的二次创业阶段。2003年在南京山西路开设18000平方米的专业自

营旗舰店堪称亚洲电器单体店之首,这意味着苏宁电器从空调专营到综合家电经营,再到信息家电拓展的第三次腾飞。在经营品类上,苏宁在做大做强传统家电的同时,大力培育信息家电;在连锁网络建设上,苏宁坚持以时间换空间、数量决定质量,快速建设苏宁在全国的连锁网络。如此种种,我们作为消费者的同时,也见证了苏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苏宁集团从当初的“小个体”铸就成今日的辉煌,它成功地昭示了我国私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政策的开放,法律的完善是苏宁形成的根本 苏宁的诞生,绝非偶然,它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中产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二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替代单一公有制经济,二者密不可分的。私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对我国政治、社会、人文等已产生长远的影响。更据资料显示,浙江、贵州、重庆等省、市的工商联合会会长由私营企业主担任。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大上,至少有7位私营企业主党员的代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们进一步的强调要毫不动摇的发展私有制经济,而且提出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共同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之中,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据此,我们不难看出私营企业在我国正稳步地、持续发展,同时,关注私营企业的未来发展理应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热点和重点,我国私

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

目录 摘要 (1) 一、问题的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2)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式 (2)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践 (4) (一)三门峡市的转型实践 (4) (二)唐山市经济转型实践 (4) 1开放型加工制造业的培育 (4) 2现有资源型产业的优化调整 (4) 结论 (5)

摘要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巨额利润和税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资源型地区是依托当地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而兴起或者发展起来的地区,其主要产业是围绕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的加工业。实践证明,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资源将逐渐耗尽,资源地区的经济转型是无法避免的,而且经济转型是一次重大的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变革。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是由不可持续的发展转变为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资源;转型;可持续 一、问题的提出 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建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主要功能是向市场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目前,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日益落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改善民生和就业日益困难。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指由区域分工深化和技术提升而引起的经济结构转换和产业转型,意味着逐步脱离矿产资源采掘与初级加工业,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不同地区的资源型城市有不同的资源类型、地理环境、周边环境,因此在转型发展中也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 资源型城市的优势首先在于资源禀赋,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入规模扩张的背景下,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资源型城市可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较高增长速度。但是资源本身也存在生命周期,随着资源逐渐被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下降,过分依赖资源发展的城市将会面临严重的经济压力以及沉重的社会负担。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复合概念和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转型过程中,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将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的发展模式转变。当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地区已经结合本地实际取得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要点 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

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平衡的区域内,在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很高的态势下,在城市开发度达到中期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状况时,必须及时地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

全面可持续发展观论文 3000字

怎样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做好各项工作。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贯彻这个总体要求,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醒目的变化是: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以往“持续快速健康”中新增了“协调”两字。这是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不仅充分表明了我国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决心,而且丰富了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内涵,使其更加全面、科学。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发展观的重大进步,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这是发展观念与时俱进的体现。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应地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标尺而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人类曾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 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开放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说明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摘要:文章从后危机时代的背景出发,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反思,提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 (一)背景探讨 “后危机时代”是指金融危机已相对缓和但危机的深远影响尚未彻底消除的特定阶段。一方面,金融海啸已基本平息,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已帮助全球主要经济体走出衰退阴影,步入全面复苏,全球金融体系重回平稳轨道。另一方面,金融风险并未彻底清除,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体系仍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严峻 未来的一段时期,全球会出现一个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看好,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中国面临的发展也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 首先,流动性过剩。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根基是非常不巩固的,而且它们财政扩张空间非常小,英国、美国乃至于其他欧洲国家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债务大都上升了20%-30%,但是经济还要维持,怎么办?只有一个答案,就是货币政策不仅不能收还要继续扩张。在这种

共识的引导下,全球货币流动性还将持续,这将使中国经济面临资产泡沫上升压力和汇率升值压力。 其次,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口号下,全球兴起了一轮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浪潮。“轮胎案”、“特保案”等仅仅是开始,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还会愈演愈烈。更可怕的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土耳其等国对中国的出口也是持有敌意的。种种因素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经济不可能继续依赖出口增长的方式来支撑未来的发展。 (三)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忧”和“外患” 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风险:第一个风险来自资产价值的巨幅变动。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中国房地产价格再提升20%-30%,便会激发更多的社会矛盾。相反,如果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下降20%-30%,很多企业和个人都将出现“资产负债表”的问题。第二个风险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出现某些影响农副产品生产因素,在流动性非常充足的背景下,很可能会演变为农副产品价格迅速上涨,进而直接演变为通货膨胀。 从国际方面来看,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困难重重:一是原材料和能源价格迅速飙升有可能带来的供应链局部中断。尤其是在日本震后重建和世界局部战争频发的大环境下。二是区域性风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想和估计。这么多经济布局在海外,一旦出现区域性冲突,那么政治影响、社会影响、经济影响都会非常大。

西部大开发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西部大开发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继二十世纪80年代实施东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又一项深远的战略部署,也是我国调整经济布局、协调经济发展的重大步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西部地区仍处于不持续发展状态中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但是,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考察,不难看出,西部地区仍然处于不持续发展的状态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据统计,西部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明显的比全国高出2.24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出6.39个百分点,而死亡率仅比全国和东部地区高出0.5和0.7个百分点。与此相适应,西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全国高出1.75个点百分,比东部地区高出5.77个百分点。如果从各省、自治区方面来考察,整个西部地区除了重庆、四川和陕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之外,其它省、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践证明,过快和过高的人口增长速度,一方面使得普九教育工作困难重重——因经费和师资紧张而无法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另一方面可能造成“报酬递减和资源过度消耗两种经济后果”。统计显示:现在,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4%,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11公顷/人,而日本的人均森林面积是我国的2倍,美国是我国的12.2倍;世界人均森林面积是我国的8.5倍。在淡水资源方面,就总量而言,中国占世界第6位,达到28万立方米,但是倘若按人口占有量排列,却在第88位。无论从区域面积或人口总量来看淡水资源数量,中国都被列入淡水缺乏的国家之列……。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人口增长已经接近于资源所能支撑的限度。因此,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乃当务之急。另据统计,东部地区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3.42%,而西部地区则为27.07%,比东部地区高出13.65%。这一方面表明西部地区仍然处于教育的贫困阶段,另一方面也表明其经济发展主要不是依靠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实现的,相反,主要是靠经验类的知识(包括大量消耗资源)而推动的。很显然,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措施,努力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不仅不利于参与全球经济竞争,而且不利于迎接知识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进一步讲,四个现代化也就无法实

区域可持续发展导论

可持续发展导论 前言 1 通识课的必要性——接受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学习的指导思想。 2 学习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区域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及保障机制建设 3 学习方法课程特点:综合性交叉性区域性实践性。综合分析与实证解剖相结合;集中讲授与科研论文或者主题讨论相结合;明晰学习思路,掌握主要学习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发展中的问题运用学到理论撰写小论文;培养兴趣,积累资料关注发展中的问题。第一篇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 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第一节人类对发展的反思(分析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对出现发展问题的反思 1 综合问题;速度和质量问题;规模和效益问题;平衡和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资源需求与供给问题;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问题;财富增加和社会和谐问题。 2 社会发展阶段的演进与自然关系的矛盾 工业革命以后,人与自然关系日趋恶化。 采集文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黄色文明)——工业文明(黑色文明)——后工业文明(绿色文明信息文明)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这种关系日趋恶化。插表格 二社会实践层面上对发展观的反思 1 关于发展与发展观 发展:发展是一个过程,指食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科学史上对发展的理解:哲学家:发展是关于纯粹思维规定的辩证的演进,即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与一系列逻辑概念的辩证进展相一致的这种含义上的发展。社会学家:发展的含义就是社会的进步。经济学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 广义的发展观是关于宇宙发展的见解,研究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孔德创立社会学,旨在阐明现存社会制度基础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科学。19世纪中叶,马克思第一次科学的系统的把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做了全面研究,哲学层次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社会发展理论,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是它的集中体现。 狭义的发展理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从欠发达欠发展状态向发达状态过度的条件动力方法和途径的理论。 当下对发展观的认识 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变迁过程;对它的认识由发展的某一方面发展到发展的多维目标;焦点集中在两条主线交互进行: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物质资本——认为资本——社会资本;经济发展模式: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观是新的发展观。 2 传统发展观的实践 传统发展观的实践主要是经济发展观和社会发展观。 (1)经济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报告第一章综述

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 第一章综述 第一节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就全球而言,中国同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即:“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认为,要达到可持续的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和跨越国界的合作。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公平,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具有很大的重要性的。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再者,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联合国文件UNEP/,AnnexⅡ,1989)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和贫穷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我们办一切事情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良好势头。因此,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的落后的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现阶段,要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摘要: 城市规划是通过规划方案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对城市空间布局、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手段。而房地产开发是把多种原材料组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各种用途建筑物的活动,是一个把土地开发,或转变成房屋的过程。 关键词: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 一、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内在联系。 城市规划是通过规划方案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对城市空间布局、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手段。而房地产开发是把多种原材料组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各种用途建筑物的活动,是一个把土地开发,或转变成房屋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者是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其共同目的是为城市服务、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满足人们需要。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房地产开发的“龙头”,它指导和制约着城市房地产开发,而城市规划所绘制的城市发展蓝图要依靠房地产开发来实现,并针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而作出调整和补充,两者关系密不可分。 房地产业是一种城市形态的产业。房地产业的兴起、发展都离不

开城市地域,它是在人群聚居的城市地区中,随着工业化、城市代的发展而发展,并形成的独立产业。而房地产业在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也主要是在城市形态中体现也来的。可见,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但我国的房地产业在实际运作中,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因此与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不协调之处。首先是长期的滞后,随后出现了短期的过热,即使在经过调整后的今天,仍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城市规划与房地产业的不协调性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该如何采取措施,才能促使形成房地产业这一地域性很强的产业的发展与城市规划发展的良性互动,使房地产业这一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更好地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作用。文章试图就这一问题,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二、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特点。 城市规划是一种政府干预行为,规划方案多由政府部门组织编制,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政策性,考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房地产开发多是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这决定了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不同特点。 1、城市规划的整体最优和房地产开发的个体最优。 城市规划考虑整个城市甚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用地的合理组织,以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全局性的特点。它寻求城市发展的整体最优模式,对某一特定地段,某一特定行业的发展往往不是最优,甚至可能是极为不利。房地产开发是个体经济行为。开发商从自身利益出发,总是选择区位条件最好的地段,采用收

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 ———中国 摘要: 可持续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他是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协调“发展”,要求这些方面的各项指标组成的向量的变化呈现单调增态势,至少其总的变化趋势不是单调减态势。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1) 走向国家和国际平等;2) 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3) 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4) 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要求定义含义发展 通过自然观发展史,我们可看到:人类经过反复的探索和长期的反思,已逐步认识到:人既是生产者是消费者,在制造产品的同时也制造了污染,并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资源具有稀缺性或有限性,人与自然具有辩证统一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必须是自然的耕耘者,而不是剥削者,人类有责任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及有序循环,改变过去单纯征服自然的粗放方式而走向善待自然。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人口规模大而素质较低,资源人均量贫乏而浪费大,生态环境脆弱,承载力有限,经济技术水平不高,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管不断的去生产而不顾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地球,让我们的后代就没有了美丽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中也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让我们与大地共同生存下去,建造美好的家园。 在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目标和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然而等着我们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少的:人口综合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就业压力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仍然很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国名经济信息化程度依然很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突出,环境污染仍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与实施还存在不足。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全球合作进行人地关系的研究自此开始。1980年,联邦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组织了“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198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1987年,世界环发委员会提交“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1991年,有41个国家参加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北京宣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再度举行……从罗马俱乐部到勃兰特委员会;从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到数届联合国环发大会,经过几十年的探寻、辩论、研讨,人们终于认同了面向未来的制胜思想武器——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70年代初便始见端倪,但作为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由世界环发委员会于8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其基本定义为“既满足于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基础的发展”。其基本内容包括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计划及相关的战略和对策。其目的旨在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谋求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处并使人类持续发展的物质与能力基础永续利用。(参见《21世纪行动议程》及《中国21世纪议程》) 一、地理科学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柱科学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主题与地理科学自身特点的必然联系,确立了地理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支柱科学的地位。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主旨与地理科学研究目的高度一致。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协调与优化控制人地关系,而协调人地关系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传统主题。早在近代地理学创建之初,伟大的奠基人之一,G?李特尔就明确指出: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布满了人的地表空间”[3],其中心原理是“自然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4]。时至今日,协调人地关系,仍是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目的,所不同的只是此问题研究在当今更具紧迫性。正如第24届1GC大会主席M.J.怀斯教授指出的:“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变化加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处境中,如何去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1980年,东京)上述二者的本质联系,无疑奠定了地理科学的重要地位。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而这些问题高度集中于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场所——地球表层,从而都具有很强的地理成分并涉及地理科学的各个领域。例如: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防灾减灾等项目,就与自然地理学的各分支内容密切相关。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农业、工业、交通、通讯、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涉及的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等项目,又与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内容紧密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地理科学的全面参与,就不能成就可持续发展事业。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科学发挥特长的优势领域。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落实到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而区域开发正是地理科学的独到领域。且不论近代地理学诞生百余年来区域地理理论已奠定的坚实基础,仅浏览一下中国地理工作者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区域开发整治中的不凡建树,就足以振奋人心。50年代的地区综合考察,60年代开始的农业区划及随后的自然区划、经济区划,80年代开始的国土整治,90年代如火如荼的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理工作者的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亘古荒原,热带密林。从南水北调到西电东送;从京广、焦柳到大京九;从刘家峡、葛洲坝到大三峡;从农村生态村、城市集群的建设到沿海对外经济带……地理工作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一词问世,只有40年的时间。但因其关注人口、资源、生态的协调发展,很快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据了解,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词最早见诸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这本论述杀虫剂、特别是滴滴涕对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的危害的著作,使卡森一度备受攻击、诋毁,但书中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最终还是被人们所接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球围绕“环境危机”、“石油危机”,爆发了一场关于“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的争论。一个名为“罗马俱乐部”的知识分子组织发表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这份报告根据数学模型预言:在未来一个世纪中,人口和经济需求的增长将导致地球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除非人类自觉限制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这一悲剧将无法避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可持续发展”一词,逐渐成为流行的概念。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来自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世界178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通过了《21世纪议程》、 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将之付诸全球的行动。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是人类一个世纪以来最深刻的警醒。 2、中国生态环境问题 宏观分析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认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如下10个方面 (1)资源承载力下降 1 水资源问题 我国水资源贫乏,且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增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辽宁、江苏、河南、北京、山东、河北、山西、宁夏、上海和天津十个省(市、区)人均水资源处于1000立方米严重水荒国际线以下,西北部地区和华北地区缺水现象严重。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水生态系统平衡失调,江河断流加剧。同时,地表水水质污染仍较严重,2001年淮河、海河、辽河、长江、黄河、松花江和珠江七大水系449个国控断面中,30.7%断面为IV、V类水质,35.2%的断面为劣V类水质。 我国地下水超采现象普遍。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出现大范围地下水漏斗,2000年华北地区形成的较大地下水漏斗有20处,总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降落漏斗中心区水位埋深40~75米,最深达93.37米。另一方面,地下水污染呈现由点状向面状演化、由东部向西部蔓延、由城市向农村扩展、由局部向区域扩大的趋势,全国仍有5000多万人在饮用不符合标准的地下水。 2 森林退化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的局面,森林生态系统趋于简单化,幼龄林和中龄林分布面积最多,分别占全部森林总面积的36.83%和34.29%,近熟林和成熟林所占比例基本相当,分别占林地总面积的11.22%和10.99%,过熟林面积全部林地面积的6.68%;林龄结构不合理,生态功能差。有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 究要点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 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 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 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 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 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 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中国 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设计,四、学法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注重的热点。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理解了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准确理解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协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付诸行动。为下一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其严峻性;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水平目标:让学生参与活动,协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水平目标环境、关爱自然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保护环境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不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也将构成威胁。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理解不足,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三、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使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城市经济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 发展园区经济\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发展园区经济,是实现林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发展园区经济、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区经济; 可持续发展; 环境 一、园区林业的地位与功能 园区经济,是指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产业布局,在较为独立的区域,实行较为优惠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建设发展条件,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形成具有充满活力,相对独立、完善的产业群落和对地方经济有突出推动作用的集中区域。园区林业的功能有:1、生态防护功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内绿地率则在40%以上,林木覆盖率获得大幅度提高。2、旅游观光、休闲保健功能。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观光方兴未艾,农业旅游(观光与休闲)作为旅游家族的新成员,倍受青睐。旅游农业是农业旅游市场的物质基础,但农业的可观赏性和其产业价值并不完全一致,更缺少休闲的意境。园区大规模生态风景林的建设,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憾,其生态化、园林艺术化的景观,与各种农业景观相得

益彰,为发展农业旅游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3、科教、示范功能。现代化农业区的林业、高科技林业,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概念上的阐释,更需要实体上的实践与引导。如果没有一个现场,就不可能使广大农民、青少年学生,甚至一些领导干部获得正确的认识,从而不利于农区现代林业的建设发展。园区林业不仅要选用大量的、最优良的林木良种,符合生态学的设计,和先进的栽植与管理技术组装配套起来,而且要通过园区现代化的种苗繁育中心,带动、促进优质林木良种的普及推广。4、生产功能。园区展示的各种林木良种、花灌木,是开展组织培养,培育繁殖种苗的种源,经济林果的产品等,也是园区重要的经济来源。 二、发展园区经济、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们必须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妥善处理好资源、发展、环境三者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开工,园区选址缺乏认真的规划和论证;选择项目“饥不择食”,不算生态效益账;土地供应大手大脚,造成土地闲置浪费,效益低下;优惠政策不尽规范,招商引资搞恶性竞争等等,这些都对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极为有害。因此,在园区建设上应该做到科学规划、规范运作、提升服务、优化环境,努力促进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