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哲学

浅谈中医哲学
浅谈中医哲学

李一阳2012149912硕(9)班针灸推拿

浅谈中医哲学

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和体系,即研究世界观的学问,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科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离不开理论思维,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所以,哲学和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特殊和普通的辩证关系。医学研究生命运动的特殊规律。而哲学则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通规律。要探索生命的奥秘和健康与疾病的运动规律,医学就必须以先进的哲学思想为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医学属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范畴,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来构建理论体系,并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系统中一个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范畴,是重活民族独有的普遍的范畴。气一元论,又称元气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自然观。

阴阳学说是在元气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中国古代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气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理系统论,和阴阳学说一样,着眼于事物的矛

盾作用,着眼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从事物的结构关系及其行为方式,探索自然界物质运动动态平衡的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天地万事统一的基础,是世界的本源。它以气为最高哲学按着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系统,结识了世界万物包括生命的本质,阐明了世界运动变化。

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的一门比较系统的学科,在探索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同时,

把当时先进的哲学理论和医学伦理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属于自然哲学形

态。但是中医学在古代医学中远较古希腊罗马医学理论完善且医术高明的自然哲学,它以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运用综合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从神农尝百草为民创药方,扁鹊辨脉能预知生死,到华佗刮骨疗疾。早期孕育于人类生活上获得的经验,发展成中药学、针灸、推拿等;其后更融入了不少古代哲理于一身,共冶一炉。中医认为天与地、阴与阳、人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更为中医注入生命力,使其成为更合乎逻辑而且具有饶富哲理的一门医学。

1 整体观与三才模式

1

《黄帝内经》起源于战国,由后人增补而成的医学经典,是后世中医学发展的

基础。中国的哲学对中医影响甚为深远,中医很多理论,融会了中国的思想与哲学于一体——中国人的心灵或多或少游刃于儒、释、道之间:儒家的忠孝仁义、礼义廉耻;佛家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乃至道家的清静无为、洒脱自在。中国人温柔敦厚,以客为大之心,在不少中药方剂中反映出来。中药方剂上的“君、臣、佐、使”,共冶一炉,发挥所长,互补不足,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美德。文化历史,往往能反映民族个性,而中医中药正是典型的例子。

另一方面,中医理论亦包括阐释宇宙万物的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的“阴阳学说”和了解万物运动变化关系的“五行学说”。当中亦有强调人与自然永恒呼应合一的“天人相应”,主张人和大自然息息相关,人体生理、心理、病理皆受自然界影响。其中的理论,若细细体会,亦含哲理: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既具协调作用,又互为影响;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心理活动无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心理活动和生理功能势必相互关联。从生理上来说,人体由脏腑、组织、器官组成,各具不同功能,互相资助制约。相当于人于社会中,局部功能乃全体活动的一部分,生理上又紧密联系,在病理上更互为影响。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特征。中医强调人的身心统一,《黄帝内经》

曰:“形与神俱,乃成为人;如形与神离,则形骸独居而终。”《内经》成书在公元前475~前221年,距今已2000余年,它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认为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认为每位医者均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小至于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遭遇及个人经历等;大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身心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细菌、病毒等的邪气,心理、情志等的压力,无不都是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中医的整体观、和谐观,诚然是中国文化上的瑰宝。

反观自然界,存在着生物生存繁衍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水、温度、磁场、

引力场、生物圈、食物链等,其中出现任何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生活活动。故社会环境变迁,政治、经济地位有异,在物质和身心功能上必有差异。生活紧张、人事繁琐、情绪波动,将导致疾病丛生。中医重视社会环境调整,改善生理、心理和病理,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标。其实,中医自古强调全人疗护的医学模式,这是十分科学而前瞻的,远较西方“身、心一元论”领先提出。医学模式渐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健康”概念从单纯的“无病状态”,转为“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这些无不和人与天地相应的天-地-人三才模式相呼应。中国哲学思想的“三才”:天、地、人是一个循环,人类在地球生活,与天和地有相互的对应和关联。

“天人合一”高度概括了中医学的整体观。人类生存的完整性应是物质和精

神的统一与协调,许多疾病的产生,除了生物因素外,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有谓“七情致病”,既可直接伤及内脏,也可影响到相关脏腑气机,最后影响病情变化。

天人相应,不是空洞的说教,它在中医上有其特定的内涵。“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这里的“大纪”是自然界的大规律,即天地之

道。故天人相应,即天地之大道与人的生存之道的相应。又因“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保命全形论》),故人的生存之道必须主动地顺应自然之大道,这两点是天人相应的基本前提。

自然界之道,有常亦有变。比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

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的是其常。“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金匮要略·第一》),这里的“害”和“覆”则是其变,即异常。自然界之道的异常,又包括太过和不及两端。如果进一步讨论,则“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金匮要略·第一》)之说。这是张仲景以四时节气为依据,对气候变化太过、不及的具体分析。可见人生于天地自然之中,不仅在正常情况下要与自然界四时气候相应,更要在四时气候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相应。这就要求人必须掌握两方面知识:既懂得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常、太过和不及之变,也要注意自身变化中的常、太过和不及之变。对于认识和防治外感病来说,人与自然双方的这六个方面是至为重要的。

“辨证施治”则是中医数千年锤炼出最亮丽、最辉煌的一章,“八纲辨证”为其详实的内容:就事物的类别,可分为阴证与阳证;就事物的定位,可分为表证与里证;就事物的性质,可分为寒证与热证;就事物的正邪,可分为虚证与实证,其中,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于是,错综复杂的事物在中医手中变得有条不紊,纲目分明。

以临床的“见效”为基础,《伤寒论》及《内经》等中医巨著不仅是医学史上的经典,至今仍属科学著作。与早已不具临床指导意义的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不同,它们依然是临床实践的有效指导者。张仲景上继《内经》、《难经》等先贤理论和经验,内迫于伤寒时疫流行,外因于两汉天文学之启发,而后补既往古典外感理论之未密,他高于希波克拉底就在这地方。这一点,只有印度医学的《罗迦集》堪与其比肩。

2 从全息论到亚健康

传统中医学从宏观看事情,着重整体观,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强调内外环境平

衡和“扶正袪邪”,侧重唯心和唯物辩证法。

在外感病的发病和预防上,中医与西医的观念相去甚远;主要是中医强调多因

素的相关性,西医则强调外来致病因素的决定性。对于外感病,中医固然关注

外因,但更重视内因。尽管中医无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之说,但保持人

体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的“阴平阳秘”、“正气存内”。

大量身心疾病临床资料证明,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加拿大生物学家Selye在20世纪30年代便提出了应激学说:个体在客观条件的刺激下,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可使人体内稳态发生改变。

生物全息论的演绎,说明从人体部分投射全身的崭新理论,例如舌头、耳朵、

足底乃至眼目,均能反映全身各重要脏腑的功能状况,故舌针、耳针、足底按摩相继发展,既微妙亦难以想象。从一部分看全部,正是见微知著,处身于变化万千、信息爆炸的时代,国际局势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2003年人类基因图谱的完成,树立了人类医学新的里程碑。接着干细胞和

克隆技术,器官乃至生命可以再创造,令人叹为观止。无疑,现代医学趋于精微,中西医学各放异彩,互补不足。未来医学领域,会是“个体医疗”的新世界:从基因乃至全人,动态地、有机地配合先进诊断,度身订做地治疗。现代全息论带给人类新的启示,从一粒沙子看世界,从微观到宏观。所以先贤强调自然,他们2000多年前,以哲学家的睿智、颖悟,揭示天人、物我,尤其人与人之间的相

依统一。

曾国藩云:“经以明理,史以明事。”在国际风云起迭之际,处旦夕阴霾的时代,从非典型肺炎,乃至禽流感,现代人面对无数考验;从国际上、社会上、家庭上,乃至

个人上,活在一个步伐如飞、分秒必争的时代,人们浸淫在物质上的丰裕,容易忽略精神上的需要和滋养。

“亚健康”虽然不是疾病,却是现代人身心不健康的一种表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罹患疾病。为了提醒人们应尽早预防及

消除“亚健康”,“亚健康”亦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在21世纪定位为一项预防性的健

康策略。

“都市病”是生活在大都市及现代城市中所激发及衍生的城市病症,如冠心病、失眠、偏头痛、高血脂及胆固醇等病疾;其他“亚健康”状态如容易疲劳、易患感冒、头痛虚汗、食欲不振、失眠焦虑、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睦、性功能障碍等。归纳起来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信息过剩综合征、神经衰弱、肥胖症等。

3 保持和发扬传统特色,走现代化的路

早在《内经》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

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先贤们已认识到对疾病“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从方法上,预防“亚健康”首先应从纠正病因开

始,“审因论治”,从平时的生活抓起,要从思想上重视自身健康,做到科学地健身、修

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主动调适生活起居,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才能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养生之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中医强调情志因素,治病先治心,强调心理与身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这也正是未来医学所竭力主张的。

中医哲学,温柔敦厚,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劳逸互结,顺其自然,应其养生之道。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或许过分热衷于营营役役的生活,缺乏适当生活调节。当人们过分沉醉于物质世界时,对事物或多或少存在些偏见,而忽略了整全的看法。我们不妨以经济学名词“宏观调控”看世事与人生,则对整个生命的看法将更为全面。

继续阅读

关于中医融入系统医学的哲学思考

关于中医融入系统医学的哲学思考【关键词】中国传统 [摘要]中医学作为世界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日益走向多元化和整体化的今天,融入现代系统医学将是必然的趋势。随着“全身性疾病”概念的出现,循证医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系统医学思维模式的建立,现代医学已从倾心于微观与实体的探索,开始走向对宏观整体以及系统联系的认识。因此,中西医结合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极大地丰富现代医学的内涵。 [关键词]医学, 中国传统; 系统论; 哲学, 医学 Philosophical pondering upon merg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o systemic medicine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one of the component parts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care system. It has been an inevitable trend to merg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o systemic medicine. Along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concept of systemic disease, the wide dissemination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ought pattern of systemic medicine, the exploration emphasis of modern medical science has

中医哲学的意象思维

中医哲学的意象思维 一中医通过长期亲身体证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活动,对人体(包括外界存在物)进行有意识的取“象”达“意”的思维过程。 首先,观物取象是意象思维的前提。在中国古代先民们看来,宇宙事物的存在无不有着“见乃谓之象”(,)的特征,因而物呈现于外的是它的现象、形象,如天、地、人以及万物之象,表征了万物显现于外必有“象”的涵义。《易经》有天象、地象、人象、事象、物象等,《内经》有气象、藏象、脉象,这些统统被称为“物之象”。它是以观物取象为前提的,是对万物存在样态的揭示,却有着“属人”的意义(如由象及理的推论)。因而,它的内容富于客观性的成分,同时充满着主观性的色彩,是有着立于客观物之上的主观认识性的活动结果——象思维。象思维是一种人类认知性的活动,最早有着广泛的“符号学”意蕴。在人类早期社会的认知活动中,象与数息息相关,基本上蕴含着有象便有数的道理。《周易》记载着“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的大宇宙象数之理。在《内经》理论体系 中,“气”、“阴阳”、“五行”、“六经”和“五运六气”等基础性概念,都内涵着象思维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系统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构成中医理论体系框架,有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及“天有四时五行”、“人有五脏化五气”(,)等的符号理论系统。这些揭示了观物取象活动,是意象思维的基础。其次,“以言有物”是由象达意的中介。伽达默尔说:“世界本身是在语言中得到表现的。”(,)从一般交往意义上而言,象思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因为有了“言”“,象”便有了解释学的意义;换言之,“言”是解释“象”而达“意”的工具。中医诊断讲究“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就是指通过充分表达的言辞来传递人体“象”的内容和意义,从能揭示出人体内在运行之态。这是用言语诠释“象”的形式,表明了言是连接象与意的中介,言的外化则为象,言的内化为意。也就是说,言以活生生的象为造型, 又有活泼泼的意为底蕴,因而有着象为言之形式,以及意为言之内容的现象。因此,中医哲学蕴涵着由象形符号向意义符号的转变,为一种嫁接于言语上的由物象的本身性向思维的运用性的转向过程,而有着诠释化的表征意义。换言之,它是由象构成的象征符号系统往由言构成的语言符号系统的转向。这种符号转向机制在中国哲学中是独具一格的。然而,虽然象征符号系统与语言符号系统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但二者已分殊为两种系统,最重要的是语言只能起到帮助象表达其意义,却不能直接地、准确地表达象的“真意”,而且“仅关注‘言’而忽略‘象’

哲学之_和_与中医之_和_

4 医古文知识 2005/4 □张苇航 何新慧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 201203) H a r m o n y i n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H a r m o n y i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哲学之『和』与中医之『和』 摘要:探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的涵义,认为其来源于《易经》,对中医学的治疗目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致病因素日益复杂,导致医疗模式的转换和治疗的个体化,使得“和”这一治疗精神重新被重视,其代表的治疗方法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医学;传统哲学;和;和法 中图分类号:G 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42(2005)04-0004-04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又被称作“太和”或“中和”,张岱年将其列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之一 [1] ,它对于中国传统的认识论和科学发展 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中医学作为在中国古代哲学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其治疗目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无不深刻体现了“和”这一哲学思想。 一、“和”字的本义 “和”在《说文解字》中原有两种写法:一为“和(或作咊),相应也。从口,禾声。”指歌唱的相互应和。另一种为“,调也。从龠,禾声。”段玉裁注曰:“此与口部和音同义别。”[2] 原指乐器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可见,“和”的本义与声乐相关,包涵有不同事物之间达成相互和谐关系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又有适中、恰到好处的意思,如《周礼?天官?大司徒》道:“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郑玄注曰:“和,不刚不柔。”[3] 即是此义。再由此引申出和顺、平和、融洽、调和等多个义项。目前,“和”字的五种读音,数十种义项基本不超出以上范围。 二、“和”的哲学内涵 1.“和”之渊源 “和”在传统哲学中的记载可上溯到《尚书》和《周易》。《尚书》中多次出现“和”字,如《尧典》有“协和万邦”、“律和声”,《多方》有“自作不知,尔惟和哉”、“不克敬于和”等记载,可见已将“和”作为一种和谐安定的状态,也是天下太平的体现 [4] 。

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两方面的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积极的、进攻的、刚强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的范畴;凡是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消极的、柔弱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阴阳属性的特点:阴阳的抽象性、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相对性表现为:阴阳的相互转化和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阴阳相互矛盾,阴阳相互制约。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相互依存(以对方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阴阳相互为用(相互资生、相互促进)。 三、阴阳相互消长: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阴阳俱长或阴阳俱消,阴阳双方处于暂时的动态平衡。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指一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可向其各自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方式。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一切组织结构均可用阴阳划分。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生理活动的规律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运动变化;阴气和阳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存续的基本形式。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衡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础。 阴阳失衡的表现形式:1、阴阳偏盛,特征“邪气盛,正气未伤”,属“实证”,阴盛则为寒实证,热盛则为实热证。所谓,“阴盛则含,阳盛则热”。2、阴阳偏衰,特征“正气虚弱”,属“虚证”,阴虚则为虚热证,阳虚则为虚寒证。所谓,“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 3、阴阳互损,是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失调的结果。 4、阴阳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确立治疗原则: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盛者泻热,阴盛者散寒;阳虚者温阳,阴虚者滋阴。2、归纳药物性能:四气(阴:寒、凉;阳:温、热);五味(阴:酸、苦、咸;阳:辛、甘);升降浮沉(阴:沉、降;阳:升、浮)。 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在一年四季中,顺其四时,调其阴阳,可使人体健康。

关于中医整体观念的哲学思考(精)

关于中医整体观念的哲学思考 [ 09-09-01 09:01:00 ] 作者:夏永莉编辑:studa20 【摘要】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之一,但纵观古代医书,并未有整体观念这样的特定词语。它的提出是中医不灭的精神支持点,是与西医抗衡的比较概念,具有一定的文化渊源和哲学基础的。中医的整体观念代表探索复杂性思维方式的先行思想,有其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整体观念哲学中医方法论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之一,但纵观古代医书,并未有整体观念这样的特定词语。整体观念是何时提出的,它对当代中医的发展有何影响,本文从其概念提出、文化渊源和哲学基础以及其优劣性等方面的分析中阐发中医整体观念的意义。 1 整体观念的提出 从孔子时代起,中国人虽然只生活在中国的地域里,但精神世界中,自认为生活在“普天之下”的世界里,并认为中华民族是现实世界里拥有最高文化的民族。因此,尽管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起了中国道教的兴起及儒家新理学的建立,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原来的思想模式。由此,在十六七世纪中国人开始与欧洲人接触时,也就并未对欧洲人十分在意[1],直到发现欧洲文明可以和中国文明相颉颃时,才极大地动摇了中国人对自己古老文明优越的自信。 医学上,在西医强大的冲击力下,人们对传统医学同样也丧失了信心,可中医仍艰难地存在着,它需要不灭的精神支持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西医的比较争论中,开始有中医关于“全体”“整个”的提法,但到建国之初,也没有明确提出“整体观念”是中医特点。1957年左右,有中医名家提出“辨证论治”中医的诊疗规律。最先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特点的,却是西学中学者。1960年“整体观念”作为中医特色写进教科书[2]。这两大特点,特别是“整体观念”在建国后取得共识,必然有一定的哲学思想背景。而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哲学理论。不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无“整体观念”这个术语。有人认为[2],这个观念的提出是为了尽量向辨证唯物论靠近。不过,认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里从未得到发展[1],即中国哲学不像西方哲学那样有一条明晰的唯物和唯心的界限[3],所以向“唯物”靠近是一种时代选择。但是“辨证”思维在道家《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和儒家《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中都可见其光芒,中国哲学是富于辨证的,而“整体”和“辨证”是可联系的,因为辨证逻辑要求人们必须把握、研究事物的总和,从事物本身矛盾的发展、运动、变化来观察它,把握它,这样才能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所以“整体观念”是有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味道,或者说是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来解说中医的发现,它源于民族情结,更是新时代下中医的精神支持点。

浅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

浅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 [摘要]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从传统哲学是中医理论形成基础;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理论的联系;传统哲学思维模式在中医学的应用等几方面具体阐述。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中医学;整体观;思维方式;阴阳五行学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是一切科学之母”,孙思邈说:“博及医源,精勤不倦”。医源是指医学的源头,即是哲学。哲学高于具体学科而又指导具体学科,可见所有学科追溯其根源都属哲学范畴。综观世界哲学发展史,中国传统哲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医学本身就根植于这个哲学理论体系之中,传统哲学思想渗透在中医学理论的各个领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中医理论的形成 中医产生于有着深厚哲学基础的古中国,自然在医学理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之处。事实上正是这样,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相通的。 “六经”之一的《易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内容,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的理论等。中医理论中的各个学说,均是以易为本源的,并且全部具体应用到人体生理、中药药性、辩证施治以及病因病机等方向。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气化学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药物归经、药的升降沉浮、四气五味,五运六气学说等等,都与《易经》有着渊源。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它直接来源于《易经》,并在中医理论中得到了详尽的发挥,如天人相应原理,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平衡原理等等均得到中

医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这一学说直接指导了中医学理论的创立。 二、重视整体观,强调“天人合一” 重视系统整体的思想蕴涵在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天人合一”主要阐述天道与人道。在天人关系中非常重视其“合”的一面,虽然“合”是以分为前提,但是中医哲学的分”是同构异形之分,即人道和天道之分是普遍的天道在特殊的人道中的具体展现,天人之分的本质是合,这种本质之合是天人的物质统一性决定的,即天人都由共同的物质之“气”构成,这种内在同质性规定了宏观整体的统一性[1]。 传统医学把“天人合一”叫做“天人相应”、“人与天地相参”。这里所谓的“天”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对的自然界,包括自然的气候、地理等因素;“人”指是作为医学客体的人的生命体。所谓“天人相应”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决定于自然并与之相呼应。具体说来,包含如下几层意思:一是人体形态结构与天地万物相类。二是人体生命运动规律与天地变化相类。三是人体生理功能节律随天地四时之气的变化而变化。“天人相应”是《内经》核心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之中。中医对人体与疾病的研究是在总体上把握各个脏腑之间的功能联系。认为脏腑之间存在着生克,即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就把人体的脏腑描绘成一个如同以心为最高统帅的政府组织。只有脏腑十二官之间协调配合,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同源异构及普遍联系思维方法的具体表达。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

中医药学的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1

试论中医药学的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中医药学的哲学思想是指导传统中医药学实践的思想精髓。考察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 发现它有向中医药哲学思想逼近的趋势。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以及由此分支出的环境基因组计划、药物基因组学又分别从分子水平上阐述了中医药学中系统观、天人相应论以及个体化思想的正确性。传统的中医药学的哲学思想在生命科学深入到分子水平的今天,依然有其指导现代科学实践的现代意义。由此可以预见,在传统的中医药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可望在对现代重大疾病的治疗上取得新的突破。 关健词中医药学; 哲学; 思想; 意义 A Trial Talk About Philosophy Idea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And Its Modern Meaning Abstrac t The philosophy idea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is the soul which directs the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Reviewing the developed course of methodology of modern natural science, we can find it have been approaching toward the philosophy idea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The validity of system theory, nature-human correspondance theory and individual treatment idea was expatiated in the molecular level by the studies on Human Genome Project and two other subject based on which ie. environmental genome project and Pharmacogenomics respectively. It is conclude that The philosophy ide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is still possess the modern meaning to direct the modern science practice even in nowadays when the researches of life science are dept into molecular level. It can be forecasted that the serious disease are promise to be treated guided by the philosophy idea. Key word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Philosophy; Idea; Meaning

浅谈传统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

浅谈传统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为基础,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指导。中医学也不例外,许多外国人不理解中国的中医学,根本上是不了解中国哲学。中医学是在中国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要学好中医学,就应该追本溯源,学习领悟好古老的中国哲学,从根本上体会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医学有深刻的理解。不懂阴阳,勿论中医,不晓五行,莫谈中医。不知整体与联系,更无法学好中医。总而言之,哲学是其它文化的基础,要发展中医,打牢哲学基础是尤为重要的,中医必须具备较高的哲学文化素养。易经是中国哲学的基础,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知识形式,可以这样认为,从中医学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特性。 哲学是研究关于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和体系,即研究世界观的学问,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科学是研究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理论体系。医学是研究生物生命过程以及保健、预防、治病、延年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体系。研究生命运动的特殊规律,而哲学则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通规律。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特殊和普通的辩证关系。具体科学离不开理论思维,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所以,哲学和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理性积淀和内在体现,代表了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最高水平。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生理病理,这一特殊领域的规律,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古代哲学是研究世界的一般规律,为中医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并直接成为中医思辨的理论基础和治则,因此,中医学包含和体现了哲理,哲理指导了中医学。它们同源,分属两个体系,但又血肉相连,不可分割。要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健康与疾病的发展运动规律,医学就必须以先进的哲学思想做为自己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医学属于中国传统自然科学范畴,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做为哲学基础,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最核心部分。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一个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范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有的关于宇宙本原性认识的最普遍的哲学范畴。气一元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自然观。气一元论:“气”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中国古代关于对立

中医学“和”思想的哲学思考

中医学“和”思想的哲学思考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2-7 11:20:14 点击:3 摘要:“和”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哲学思维。“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体自身内部是一种和谐默契、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观念贯穿于国人对宇宙万物认识的全过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信念和行动上的一种烙印。同时,“和”的思想深植于中医学理论中,成为影响中医理法方药,指导辨证诊治的重要依据。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较强的助力作用。 关键词:“和”;中医学;哲学中国人对“和”思想的认识和研究由来已久。 《辞源》对和的解释是:“和,顺也,谐也,平也,不刚不柔也。”《中庸》认为:“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和”的本身意义是“协调和谐、适度之义”,人们习惯将“和”与“谐”并称。“和”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内容涵盖了人们对自然地理、社会环境、人世道理、中医诊治疾病等诸多方面规律的探寻和认知,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以来的人生经历与理性思考的汇结。“和”思想渗透在浩瀚中华文明历史中的各个角落,呈现出缤纷多彩的样式,是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也具有文化与思想品格双重上的意义[1]。 1中国哲学之“和”中国历史上“和”的概念经历了由实转虚的演变过程,它逐渐从具体器物与感官经验抽象而为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用来表达协调、和谐、平和等思想观念。中国哲学家们把“和”作为自然界的本质或特性,“和”既可以看作是自然界的起源,同时也是自然界运行的动力。老子哲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道”提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这是老子的理论创造,也是中国哲学思维一步步抽象的结果。这其中,共分为三步,其一,由道路的“道”上升为规律或法则的“道”;其二,由具体的法则上升为普遍的法律或法则之“道”;其三,由普遍的规律或法则上升为宇宙的本原之“道”。《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老子的“道”之本原,只能说是一种原始的混沌状态,没有具体的规定性,无法直接把握。它的存在只有通过它的作用来表现,它的特征也只有通过它的作用来把握。而老子正是从“道”的作用中发现了宇宙及其万物的辩证法,也发现了宇宙及其万物的辩证规律。由此,老子还提出了“自然无为”的治国之道,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所谓的“道”,是指存在于万物和自然之中最初最本来的东西,也可以说是自然万物演变的规律。《礼记·中庸》认为:“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这里谓“和”为“中节”,并把“中和”提升到宇宙精神的高度。中庸讲的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当适度,强调对欲望、情感和行为等有所节制,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儒家思想认为,如果人人能够“文质彬彬”“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做到行为有度,进退有矩,那么,整个社会与宇宙的和谐,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自然万物要保持生机,必须各安其位,顺应自然,才能秩序井然,这种井然有序就是“中”就是“和”。只有做到“和”,天下才能“达道”,“达道”即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相一致。这里,中国哲学将“和”看作是自然界运行的日常状态,“达道”的前提和基础。人与自然界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和”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易经·乾》认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4]。”说的是随着世间规律变化,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包括人都将获得各自的属性,这些属性可能存在着冲突和差异,但是最终在差异的同时又将要向融合走去,即趋于太和,这是由天地万物变化规律所决定的。 2中医“和”的思想古人把人看作是天地万物自然综合的产物,因而需要遵循自然界“和”的规律。而现代生理病理学已经证实,人的躯体与心灵达到协调平衡也就是“和”的状态时,才能够保持正常、健康的生活。中医从气血阴阳、脏腑津液等各个基本方面都能够看出“和”的影子。 阴阳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既可以用来阐释组成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也可以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等具有指导作用。用中医学的语言来讲,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二气,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达到一种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章节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阴阳学说——阴阳的概念 教学时数 2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 目的要求1. 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及其相对性与绝对性; 教学内容 1. 阴阳学说的概念及其形成 (1)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约5分钟) (2)阴阳学说的产生:①阴阳概念的产生:②阴阳概念的形成;③阴阳学说的形成。(约10分钟) 2.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1)阴阳的涵义:①是指有形之实体,如日月;②是指无形之气;③既指有形实体(阴),又指无形之气(阳),如精与气;④是指事物或现象的属性,此为阴阳的具有哲学意义的含义。 (2)阴阳概念的内涵:①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指无定在;②相对是阴阳的基本结构形式,即只有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及其属性,才能用阴阳来说明;③阴阳只是一些特殊的矛盾范畴,不等同于矛盾。 (3)阴阳概念的来源:原始涵义:日光的向背;概念形成于《诗经》、《周易》,至《左传》用于医学理论(六气病源说)。(约25分钟) 3. 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 (1)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定:比类水火的特性来确定:凡类水者皆属阴,类火者皆属阳。(约15分钟) (2)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①相对性:可转化;可再分阴阳;因比较的对象不同而异;②绝对性:某些事物的属性固定不变,不可反称。(约25分钟) 重 点难点思考题 1. 重点:①阴阳的基本概念;②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及其相对性。 2. 难点:①阴阳与矛盾的区别;②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的理论渊源—阴阳互藏互寓。 3. 思考题:①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阴阳与矛盾有何区别?②事物阴阳分属的依据是什么? ③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请分别举出理由阐述之。④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可否用阴阳概括说明之? 参考文献1. 张珍玉主编.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9-11 2. 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2-90 3. 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54-61 4. 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47-452 5. 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4-57 6. 孙广仁.关于阴阳概念中的几个问题.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2):536-538 7. 洪素兰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及学习指导.学苑出版社,2000:10 8. 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34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 1.气(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构成的本原。 2.精气学说(古代哲学)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 3.精(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精的基本概念有二:①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②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组建人类的本原。 4.气化(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气化指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5.精气 乃气中之精粹,是人类生命产生的本原。 6.神 ①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②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③一切生物及其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④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7.阴阳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8.阴阳学说 属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以阴阳对立统一理论,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沦。 9.阳化气 指在阳的作用下,物质从有形蒸腾气化为无形的过程。 10.阴成形 指在阴的作用下,物质由无形之气凝聚成有形之物的过程。 11.阴阳交感 指明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12.冲气 指运动着的和谐之气。

13.阴阳对立 对立:是指处于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相互斗争。阴阳对立,即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即阴阳制约。 l4.阴阳消长 指对立着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它们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15.阴平阳秘 即阴阳平秘。平,饱满之意;秘,即秘密、潜藏。阴平阳秘,即阴阳充盛,相互潜藏而不外亢。 16.阴阳互根 是指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即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任何一方都 不能脱离对立着的另一方单独存在。此外,还含有共同促进、共同衰退之意。也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17.阴阳转化 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18.重阴必阳 指阴阳转化的机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谓阴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阳的方面转化。 19.重阳必阴 指阴阳转化的机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比的条件。谓阳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阴的方面转化。 20.阳胜则阴病 阳,指阳热;阴,指阴液。阳胜则阴病。是指阳热偏盛,必消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 21.阴胜则阳病 阴,指阴寒;阳,指阳气。阴胜则阳病,是指阴寒偏盛,必伤阳气而出现各种阳气个足的病证。 22.阳病治阴 阴偏衰产生的虚热证(阳病),治疗当滋其阴(治阴)。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阳病治阴。 23.阴病治阳 阳偏衰产生的虚寒证(阴病),治疗当壮其阳(治阳),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阴病治阳。

浅析中医理论中的哲学思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c1441542.html, 浅析中医理论中的哲学思维 作者:赵倩 来源:《学理论·下》2010年第01期 摘要:中医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璀璨瑰宝,它的发展脉络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在医学理论上的伟大造诣,也深刻地蕴含着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当代社会,很多人打着中医辨证治疗的旗号却已与中国医学的精神背道而驰,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领悟中医辨证的真谛。究 其哲学根源,中医理论时刻体现着哲学的光辉。那么为了把古老的中华民族的瑰宝发扬光大就 要求我们从理论深处探究中医哲学的奥秘。 关键词:中医;辩证法;本体论;整体观念 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3—0006—02 中医哲学是文化的形式之一,由于中国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的统一,所以,中医学的形式必然表现出中国哲学的原生态面貌。中国哲学的基本原理和中医学形式的关系表明了,中医学的 思维方式与中国哲学的基本理论在两者的统一性中展示出其文化上的基本意义。换言之,即中 医学代表了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本面貌。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即哲学基础,是近些年来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医学的哲学思 维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只能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自在的哲学反思的结果,因为任何文化的和逻 辑的过程只能孕育于它的文化母体之中,而不可能以任何外来文化进行解释。那对中国哲学的 研究中它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呢? 第一,在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以时空的认识论原理对中国的知识系统进行反思,发现在中国的知识形式中,《周易》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最成熟的知识形式。也可以这样认为,从中医学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性,所谓医易相通。那么中国哲学的本质性与中医学的统一是以怎样的原理表现出来的,这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解 决的问题。 第二,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的是要把《周易》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的形式,而这也是研究中国哲学的首要的工作。《周易》在各个卦象中时刻蕴含着哲学辩证的思维。易经

关于中药学几大哲学问题思考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对“废医存药”的理解 (4) 1.1“废医存药”观点是错误的 (4) 1.2“药”离“医”则不为药 (4) 1.3“药”是对“医”的补充和完善 (5) 1.4临床用药必须以“医”为指导 (5) 第二章对中药功效、性能、配伍相对性的认识和理解 (6) 2.1 “相对性”是中医药理论的根本理论 (6) 2.2 功效、性能、配伍的相对性就是毒性的相对性 (6) 2.3 中药功效的相对性 (6) 2.4 中药性能的相对性 (7) 2.5 中药配伍的相对性 (7) 2.6 临床用药必须充分考虑“相对性” (7) 第三章关于中药毒性“有故无陨,亦无陨也”得理解 (8) 3.1 诸药皆有毒,毒为药之性 (8) 3.2 对“有故无陨,亦无陨也”的理解 (8) 3.3 诸药皆有毒,诸药亦无毒 (8) 3.4 合理用“毒”是医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9) 第四章关于“整合药学”的一些思考 (10) 4.1整合药学的概念 (10) 4.2研究“整合药学”的目的和意义 (10) 4.3 关于“整合药学”的一些研究思路 (11) 第1页共11页

前言 《临床中药学选论》历时10余周,终于上课结束。对于这门课程,虽然上课时间很长,但我对它仍然没什么感觉。既没感觉老师所讲的内容给我增长了许多新的知识,也没感觉老师的讲授内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感觉每次课都是平平淡淡的度过。 老师们喜欢通过课间讨论的形式上课。这种方法本来是极好的,其选择这种方法的初衷也是完全准确的!但是,其具体操作过程还不够科学。中国人向来奉行中庸之道,总是默默无闻不愿出风头。不管这种传统是否正确,它都已镌刻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所以,每次老师找学生讨论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选择沉默不语。正因如此,每次和老师讨论问题的都只有少数几个同学。我对此比较反感!本来我很赞赏这些人积极向上的精神,但是他们回答的内容我确实不太喜欢。他们回答的内容要么特别肤浅,要么偏离主题、钻牛角尖!更有甚者,居然连老师问的问题都不知道积极就抢答问题,然后站起来问老师刚才提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他们所谈论的都是不深刻的,甚至十分荒诞无奇的。更无语的是,他们口才又相当好,满腹经纶,夸夸其谈,一说就是半个多小时!我们眼睁睁的看着这两三个几个同学讨论完毕,老师就宣布下课了。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所谓的讨论,老师居然要给他们加分,我不能理解。 课虽然平淡,作业还是要认真做。我看了老师给的三个题目,一个是对“废医存药”的理解,一个是对中药药性等“相对性”的认识, 第2页共11页

关于中医的哲学思考

关于中医的哲学思考 寿建新 医学离不开哲学,离不开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中医也是这样。 中医的理,法,方,药,早在2200年前就已初步形成,这在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有详细论述。由于当时社会条件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和分析”①,因而只能从整体上,从疾病的现象和内外部的联系上,根据患者感觉和医者周密诊察,判断推理,认识疾病。这种认识疾病的方法,建立在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因而形成中医独到的特点。 一、唯物主义本体论原则 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这五种物质,简称“五行”。“孜孜无总,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生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②“五行”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原则。这种观点应用到医学中来,形成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之一—五行学说。 五行“相生”、“相克”。整个世界被看成是五种物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运动。五行不仅产生了四季变化、产生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五常),产生各种事物,而且也产生了人体及其组成部分。五行把自然界和人本身联系在一起,形成古老的“天人合一”观。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如下表:五华五体五志五官五脏五行五常五色五味季节 指筋怒目肝木生青酸春 面脉喜舌心火长赤苦夏 唇肉忧口脾土化黄甘(长夏)毛皮恐鼻肺金收白辛秋 发骨思耳肾水藏黑咸冬 中医正是根据五行学说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说明人体疾病的运动变化过程,并从这种变化中探索治病方法。如春天是肝病发病的季节,得肝病还有一个原因,即“盛怒伤肝”。得了肝病通常脸色发青,特别是眼睛发青(肝主目)。肝脏有病,肝血不足,会出现视力模糊,甚至失明;也会出现筋失所养,造成人的肢体活动发生障碍;也会出现指甲薄脆,颜色枯萎,甚至凹陷。这就是所谓“肝主筋,其华在甲,开窍于目”。此外,得肝病的人常常胃胀恶心,食欲不振,中医上叫“肝气犯胃”或“肝木乘(克)脾土”其余依次类推:夏天是心脏病发病的季节,“大喜伤心”;秋天是肺病发病的季节,“恐伤肺”;冬天是肾病发病的季节,“思伤肾”等等,治病方法也有“培土生金”,“滋水涵木”等。 二、实践原则 在唯物主义本体论原则指导下,中医治病特别强调实践性,注重临床经验和知识积累。如对疾病的诊断,中医以“四诊”(望色、闻声、问病、切脉)掌握第一手资料,其中有许多好的经验。如张景岳的十问歌诀:“一问寒热二问汗,——————— 作者简介:寿建新(1944-),男,北京市人,陕西银行学校基础教研室高级讲师 .研 究方向:哲学,医学。 三问饮食四问便,五问头身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问经带产,小儿当问麻疹斑。”③尤其是舌诊知识(通过观察舌体、舌色、舌苔变化认识疾病)和切脉知识(通过脉象变化分析疾病)至

中国传统医学的哲学思考

中国传统医学的哲学思考(学者论坛) 董竞成 《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7日07 版)在中国传统医学领域,对待一些基本问题,如什么是中医、什么是中国传统医学、什么是民族传统医学、什么是现代医学、什么是西医等,存在不准确的观念和认识,有必要进一步厘清认识、解决困惑。各民族的古典哲学常常是构建其传统医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传统医学往往是古典哲学、临床经验和区域性文化的混合体。探究中国传统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基本框架,对于推进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概况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和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医学体系,是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的统称,主要包括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传统医学,其中汉族的传统医学理论更丰富,影响也最大。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并普及,汉族传统医学又有了“中医”之称,以区别于“西医”这一现代医学。 组成中国传统医学的各民族传统医学往往自成体系、各具特点:“中医”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基本确立理论体系,以气、神、虚、阴阳、五行等中国古典哲学概念为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体现中国古典哲学的整体性、有机性与动态性等;维医以气质论与体液论等为理论基础,也吸取了阿拉伯医学和“中医”的精华;藏医以阴阳、四元学说为理论基础;蒙医以阴阳、五行、五元学说为基础。

综观中国各主要民族传统医学的基本概念、成医时间、哲学基础、代表人物、代表著作、解剖、生理、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特点等方面并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它们在诸多方面有很高相似性,均符合经验医学发展的规律。它们当中,又以“中医”最为完整和成熟。 中国传统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各有特色,为保障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但也应看到,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历程与西方近现代医学迥然不同,它紧紧围绕病证诊治和解决患者实际问题这个中心,并借助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建立了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体液学说、气质学说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特别是“中医”体系和其所体现的“中国哲学”一样,代表了当时世界经验医学与哲学形态的最高成就。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发现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理论科学和基础科学研究的踪迹及其所作出的贡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就是不能将自然界多样性统一抽象为客观物质性,而是用形象化的、具体的物质或运动形式来描绘和解释现实世界的图景。用一种、两种或多种本原来解释大千世界,这就形成了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这种哲学理论多样性无论在古希腊还是在古代中国的许多民族传统文化中都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中医”还是前述其他传统医学,在构建理论体系时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多元论,“中医”和蒙医等采用的是五行学说,维医、藏医等则采用四元学说。对比一下五行学说和四元学说的本质,不难发现两者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我国古代多种民族传统医学之所以选用多元哲学,是因为它可以提供形式化的动力学模型,而一元论、二元论由于过于抽象而难以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具体应用。多元论不仅提供了哲学思想,也提供了构建多种民族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

中医哲学思维(精)

中医哲学和中医学及中国生命科学 发布时间: 2003-3-18 作者:鞠曦 一、中医学的哲学问题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中宝贵的文化形式,是中国科学的代表形式之一,是中国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的进步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有过不能以其它文化形式可替代的作用,也由于其坚实的本体论基础而持久的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理路, “儒必通医”就是最好的说明。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历程,西方的医学思想和医疗模式也开始输入中国。由于西方医学在治疗技术上的方便性,使之国人在医疗实践中能够接受西医的治疗方式,但是,正是这种实用主义和“全盘西化” 的价值承诺形成了对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否定思潮。表现在思想形式上,由于自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 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数典忘祖、思想浅薄、急功近利成为学术思想界的主流之后,中医学也成为被否定的内容之一。为了提供否定中国文化的理性基础,自觉的不自觉的以西方的哲学思想判释中国文化的方法就成为时代的风气,以西方的医学模式判释中医学以比较两者的优劣,成为这个时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特点。如果说以西方医学技术上的特点做为可接受的标准还带有实用主义的特点,从而还能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证明理性的必然,那么,以“全盘西化”对中国文化及其对中医学的否定就是对中国文化理性自觉的背叛,而成为厚西薄中的思想方法了。 时至今日,随着对西方科学文化产生的一系列误区的深入认识,中医学在医学实践中的特殊的、基本的疗效被肯定,中医学也日渐受到重视。但是,对中医学的肯定仍然是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远没有在哲学理性上实现自为而自在的统一。尤其对于解决这一已经产生了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的继续发展的理路问题而言, 就更需要哲学的根据和支持。 问题表明,对中医学的正确认识及其发展理路的研究,首先需要中医哲学的研究作为基础。然而,以我们已经熟悉并习以为常运用于思想的西方哲学思维进行中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