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一次函数

知识结构图

知识要点

1.常量:在一个过程中,的量叫做常量。

2.变量:在一个过程中,的量叫做变量。

3.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在中,有,对于变量x的,

变量y,我们就把称为自变量,称

为因变量,是的函数。

初中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主要应抓住一下三点:

⑴;

⑵;

⑶.

4.定义域:一般地,一个函数的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5.定义域的确定方法

首先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

⑴当函数关系式是整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⑵当函数关系式是分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⑶当函数关系式是二次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⑷当关系式中有零指数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当函数表示实际问题时,其定义域不仅要,而且要。

6. 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用解析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 。

7.用 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列表法。

8.用 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图像法。 9.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 一一对应。 10.四个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的特点

第一象限内的点 ; 第二象限内的点 ; 第三象限内的点 ; 第四象限内的点 。 11.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点

⑴x 轴上的点 ;y 轴上的点 。 ⑵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 ⑶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 ; 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 ; 12.关于坐标轴和原点对称的两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⑴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 ; ⑵关于y 轴对称的两个点? ; ⑶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 。 13.坐标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⑴同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①x 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1x A ,)0、(2x B ,)0,则__________=AB ; ②y 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0P ,)1y 、(0Q ,)2y ,则__________=PQ ; ⑵异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x M ,)0、(0N ,)y ,则__________=MN 。 14.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⑴点到坐标轴的距离:①点(x P ,)y 到x 轴的距离_____=d ; ②点(x P ,)y 到y 轴的距离_____=d 。 ⑵点(x P ,)y 到原点的距离_____=d 。

15.函数图像上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一定是这个函数的 一组对应值;反之,以 的点必然在这个函数的图像上。 16.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⑴ ;⑵ ;⑶ . 17.通常判定点是否在函数图像上的方法: ,如果满足函数解析式,这个点就 函数图像上;如果不满足函数关系式,这个点就 函数图像上。

备注: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就是 的解, 即求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就是 。

18.一般地,如果 ,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时 , ,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19.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是 。

O

x y

根据 这一重要性质,可以得到正比例函数kx y =()0≠k 及一次函数b kx y +=()0≠k 的图像的画法: 作图法。

⑴正比例函数kx y =()0≠k 的图像的画法是:描出点(1,)k ,即经过 及(1,

)k 两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正比例函数kx y =()0≠k 的图像。

备注:不取(1,)k ,还可取(a ,)ak (0≠a ,)1

⑵一次函数b kx y +=()0≠k 的图像的画法是:先描出坐标轴上两点: 、 , 再经过这两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一次函数b kx y +=()0≠k 的图像。

备注:经过(0,)b 和(a ,)b ak +画也可以

⑶直线b kx y +=()0,0≠≠b k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S 是k

b S 221=

20.待定系数法

确定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就是要确定解析式中 的值,对于一次函数b kx y +=()0≠k 来说,就是确定 的值。

先 ,再 ,从而写出解析式的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⑴ ; ⑵ ; ⑶ ; ⑷ 。 21. 决定了一次函数b kx y +=()0≠k 的增减性

⑴当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经过 象限。 ⑵当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直线经过 象限。 22.直线所过象限

⑴当 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⑵当 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⑶当 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⑷当 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⑸当 时,直线经过第一、三象限; ⑹当 时,直线经过第二、四象限。 22.当两条直线平行是,它们的 相等。

第十六章四边形

知识结构图

知识要点

1.多(n)边形的定义:在内,由的n()3≥n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n边形。

2.多(n)边形的内角和是。

多(n)边形的外角和是。

推论1:夹在两平行线间的 相等。 符号语言:

∵ ∴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中, 叫 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推论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符号语言:

∵ ∴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符号语言:

D

C B

A l 2l 1

B A

l 2

l 1D

C

B

A

l 2

l 1C B

A

菱形的面积公式:①;

②。

推广:“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6.正方形

⑴定义:

⑵性质:

边:

角:

对角线:

⑶判定:

①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菱形。

7.

⑴定义:

符号语言:

⑵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符号语言:

符号语言:

8.中心对称图形:

在同一平面内, 绕某一个点旋转 ,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 ,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结构图

知识要点

1.定义:只含有 ,且 的 方程叫做一元二

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⑴直接开平方法:利用 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的理论依据是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 的一元二次方程。 ⑵配方法——通法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以 为手段,以 为基础的

一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⑶公式法——通法

一元二次方程02

=++c bx ax ()0≠a 的求根公式是 ,

其中 。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 ; ② ; ③ ; ④ . ⑷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的理论依据是: 。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 ; ② ; ③ ; ④ .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⑴由一元二次方程02

=++c bx ax ()0≠a 中的各项系数a 、b 、c 所构成的代数

式 就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2

=++c bx ax ()0≠a 的根的判别式,用 表示。

①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③ ?方程没有实数根 ④ ?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⑶关于x 的方程02

=++c bx ax 有实根与有两个实数根的区别 ①若关于x 的方程02=++c bx ax 有实根则可以得到:

I 0=a 且0≠b 或II 0≠a 且0≥?两种情况

②若关于x 的方程02=++c bx ax 有两个实根则可以得到:0≠a 且0≥?一种情况

注意:若关于x 的方程02

=++c bx ax 有两个实根中的“两个”就隐含着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0≠a 。

5.设基数为a ,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 ,则增长一次的结果为 ; 增长两次的结果为 ; 增长n 次的结果为 。 设基数为a ,平均每次降低的百分率为x ,则降低一次的结果为 ; 降低两次的结果为 ; 降低n 次的结果为 。

第十八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

知识结构图

知识要点

1.极差: ,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极差表示了一组数据 。

2.方差:在一组数据1x ,2x ,3x ,…,n x 中, ,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 表示。 ⑴基本公式:

⑵简化计算公式:(

)

[]

2222212

1x n x x x n s n -+++= 或写成()

22

222121x x x x n

s n -++=

⑶新数据计算公式:原数据1x ,2x ,3x ,…,n x 的方差与新数据a x -1,a x -2,a x -3,…,

a x n -的方差相等。

⑷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的 ,方差的值越小,数据 、 、 。

3.标准差: 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用 表示。 ⑴标准差也描述了一组数据的 ;⑵标准差的单位与原数据的单位相同。

4.频数与频率

⑴ 是这小组的频数。 ⑵ 叫做这小组的频率。 ⑶各小组频数之和= ;各小组频率之和= 。

八年级下册英语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下册英语公开课教案 Module 9 Friendship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By the end of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understand the dialogue through listening. 2ask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blems between friends. 3use objective clauses properly 2.过程与方法:PWP 、TBLT 3.情感态度价值观:Learn to cherish friendship and learn to solve the problems with friends. 二、教学重点: 1. Key vocabulary; Key structures 2. Function: how to ask for information 3. Grammar: Objective Clause with wh-when/where/how/why/what and whether/if 三、教学难点: Enable the Ss to properly use objective clauses to ask for information 四、教学教具: Multi-media, handout worksheet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1. tell 意为“告诉、讲述”,指某人把某一件事、一条信息传送给别人或讲述一件事。如: He tells me that he wants to be a teacher. 他告诉我说他想成为一位教师。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学(北京课改版)- 12.1三角形

自主学习 主干知识←提前预习勤于归纳→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3.1-1所示,△ABC中的顶点为_______,三角形的边为_______,三角形的内角为______。 答案:A、B、C AB、AC、BC ∠A、∠B、∠C 2.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其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 cm,2 cm,3 cm B.1 cm,3 cm,4 cm C.2 cm,3 cm,4 cm D.2 cm,3 cm,6 cm 答案:C 解析:2+3>4. 3.如图13.1—1,如果∠A=65°,∠B=37°,则∠C=______. 答案:78°解析:∠C=180°-∠A-∠B. 4.如图13.1-2所示, (1)比较大小:∠DBC_______∠A,∠ABC_____∠ACE,∠A+∠ACB_______∠DBC. (2)如果∠A=65°,∠ABC=37°,那么∠ACE=______. 答案:(1))> < = (2)102°解析:∠ACE=∠A+∠ABC.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大于60°( ); (4)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不大于9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

答案:(1)错误;(2)、(3)、(4)正确. 点击思维←温故知新查漏补缺→ 1.如图13.1-3中有几个三角形? 答案:8个 2.组成三角形的三根木条中有两根木条长为2和5,则第三根木条长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答案:3<x<7 3.在四个三角形中,它们的两个内角度数分别为:(1)20°和50°;(2)60°和70°;(3)80°和12°;(4)45°和45°,其中属于锐角三角形的有______. 答案:(2)、(3)

(2021版27套)北京课改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打包】课前预习配套练习汇总(衡水中学内参)

(共27套)北京课改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 前预习配套练习汇总 可作为课前预习检测或课后检测使用, 可直接打印

19.1 比例线段 自主学习 主干知识←提前预习 勤于归纳→ 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各题 1.比例线段的定义? 答案: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如果d c b a =,那么_______; 如果ad=bc 且bd≠0,那么________. 答案:bc ad = d c b a = 3.比例的合比性质:

如果 d c b a =,那么_______. 答案: d d c b b a ±=± 4.已知线段a=20 cm,b=0.5 m,则a :b=________. 答案:2:5 解析:求两线段的比先统一单位,如统一为厘米,b=0.5 m=50 cm,所以a :b=20:50=2:5. 5.在比例尺为1:8 000的某学校地图上,矩形运动场的图上尺寸是1 cm×2 cm,矩形运动场的实际大小是多少? 答案:80 m×160 m 点击思维←温故知新 查漏补缺→ 1.如果 d c b a =,那么d b c a =成立吗?b d a c =呢(a,b,c,d 均不为0)? 答案:成立 成立 2.如果 n m d c b a ===...(b+d+…+n≠0),那么b a n d b m c a =++++++......成立吗?为什么? 答案:成立,可令 k n m d c b a ====...,则a=bk ,c=dk,…,m =nk, 所以 b a k n d b k n d b n d b nk dl bk n d b m c a ==++++=+++++=++++++...)...(............. 3.在△ABC 中,AB=2 cm,BC=3 cm,AC=4 cm ;在△DEF 中,DE=30 mm,DF=45 mm,EF=60 mm ;求AB :DE,BC :DF,AC :EF,并试着画出这两个三角形,观察它们的形状,有何发现? 答案:2:3 2:3 2:3 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19.2 黄金分割 自主学习 主干知识←提前预习 勤于归纳→ 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各题 1.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如果______,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______,AC 与AB 的比叫做________. 答案: AC BC AB AC = 黄金分割点 黄金比 2.黄金分割的比值可以通过一元二次方程解出来,就是______,用小数表示约为_________.

【八年级】八年级数学下册145一次函数的图象导学案新版北京课改版

【关键字】八年级 14.5一次函数的图象 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践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2、会画出正比率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 3、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表达式. 二、预习内容 范围:自学课本P21-P24,完成练习. 三、预习检测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5)与(-4,-9),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10分钟) 探究要点1、如何画正比率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 实践: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x;(2)y=-2x+3;(3)y=2x-3. 列表: 描点: 2、观察所得的图象,你认为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也是一条直线吗?如果是,可以怎样快捷地画出它的图象? 探究要点2、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例2、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过(-3,5)与(5,9)两点,求它和坐标轴交点的坐标. 分析:求出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就能求出它和坐标轴交点的坐标. 二、小组展示(10分钟) 三、归纳总结

本节的知识点: 1、会画正比率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 2、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四、课堂达标检测 1、直线y=kx+b 在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1 所示,则( ) 2、已知一次函数,当x=-2 时,y=-3;当x=1 时,y=3. 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 五、学习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解: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kx+b(k≠0), 由于点(3,5)和(-4,-9)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所以有 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得 于是,得到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课堂达标检测 1、B 2、解: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kx+b(k≠0), 由于当x=-2 时,y=-3;当x=1 时,y=3,所以有 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得 于是,得到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x+1.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北京课改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找出户图中的三角形。 2、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严重?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出示教材第60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 P 60做一做

2020-2021学年最新北京课改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及答案解析-精编试题

A. B. C. D.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学期 期末教学目标检测初三数学试卷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考 生 须 知 1. 本试卷共 4 页,共五道大题,25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已知1 sin 2 A = ,则锐角A 的度数是 ( ) A .30? B .45? C .60? D .75? 2. 已知△ABC ∽△DEF ,且AB:DE = 1:2,则△ABC 的周长与△DEF 的周长之比为 ( ) A .2:1 B .1:2 C .1:4 D . 4:1 3.二次函数2 23y x x =-+的对称轴为 ( ) A .x =-2 B .x =2 C .x =1 D .x =-1 4.下面四张扑克牌中,图案属于中心对称的是 ( ) 5.如图,ABC △内接于O ⊙,若30OAB ∠=°,则C ∠的大小为 ( ) A .30? B .45? C O B A

E D A C B C .60° D .?90 6.若点B (a ,0)在以点A (1,0)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内,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3a -<< B .3a < C .1a >- D .3a >或1a <- 7. 抛物线1C :21y x =+与抛物线2C 关于x 轴对称,则抛物线2C 的解析式为 ( ) A. 2y x =- B. 21y x =-+ C.21y x =- D. 21y x =-- 8.汽车匀加速行驶路程为2012s v t at =+ , 匀减速行驶路程为2 012 s v t at =-,其中0v 、a 为常数. 一汽车经过启动、匀加速行驶、匀速行驶、匀减速行驶之后停车,若把这一过程中汽车的行驶路程s 看作时间t 的函数,其图象可能是 ( )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9.圆锥的母线长为3,底面半径为2,则它的侧面积为 . 10. 如右图,是由四个直角边分别是6和8的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赵爽弦图”,如果某人随机地往大正方形区域内投针一次,则针扎在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 A C D B

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8尺规作图1

授课日期12月2日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杨宏梅 教学课题总课时:4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掌握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作法。教学难点尺规作图的理论依据。 教学方法示范、探索、讨论。 教学准备三角板圆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时间安排 一、预习案 1.什么叫“尺规作图”? 2.如何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 段? 3.如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4.如何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二、基础知识探究 探究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问题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MN,如图1. 求作:线段AC,使AC=AM. 作法:第一步:作射线AB. 第二步:用圆规量出线段MN的 长,在射线AB上截取AC=MN. 线段A C就是所要画的线段 问题 2.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提前预习 圆规的功能是以定点为圆心、 定长为半径作圆或弧。 归纳总结: 对知识有一个 大概的了解 掌握作一条线 段等于已知线 段的作法 作一条线段等 于已知线段分 为两步:(1) 用直尺画出射 线;(2)用圆 规在射线上截 取线段等于已 知线段 课前完成 15分钟

探究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问题1: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已知∠AOB,求作:∠A O B ''',使∠A O B '''=∠AOB。 作法:画射线O A''。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C,交OB于D.以点O'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画弧,交O A''于C'。以点C′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一条弧于D'。经过点D'画射线O B''。∠A O B '''就是所要画的角 三、知识综合应用 例1.如图,已知线段 ,, a b c.求作一 条线段,使它的长度等于a b c +-. 思考1:如何作出两条线段的和?思考2:如何作出两条线段的差? 例2.如图,已知∠A、∠B,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A+∠B. 思考1:如何作出两个角的和角?思考2:如何作出两个角的差角?思考3:如何作出两个角的和与差?问题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依据是 “边边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定理。 特别关注作一 个角等于已知 角的作法,并 会运用全等三 角形的知识进 行理论证明。 运用新知识尺 规作图 15分钟 13分钟

2021九年级数学上册23.1 求概率的方法课堂导学+北京课改版

23.1 求概率的方法 名师导学 典例分析 例1 某中学七年级有6个班,要从中选出2个班代表学校参加某项活动,七(1)班必须参加,另外再从七(2)班至七(6)班中选出1个班.七(4)班有同学建议用如下的方法:从装有编号为1,2,3的3个白球的A 袋中摸出1个球,再从装有编号为1,2,3的3个红球的B 袋中摸出1个球(两袋中球的大小、形状与质量完全一样),摸出的2个球的数字和是几,就选几班,你认为这种方法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七(4)班同学的建议是否公平,关键在于该建议对每个班是不是等可能性的,这就需要求各种情况的概率,要么用列表法,要么用画树状图法. 解:方法不公平.方法一:用列表法来说明. 方法二:用画树状图法来说明.如图23-1-1 所以,七(2)班被选中的概率为 91;七(3)班被选中的概率为9 2 ;七(4)班被选中的概率为3193 ;七(5)班被选中的概率为92;七(6)班被选中的概率为9 1 ,所以这种方法不公平,显然对七(4)班有利. 例2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着3个黑球和2个白球,搅匀后同时摸出2个,要求摸出的2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请设计一个使用替代物的模拟实验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思路分析:解决本题的实验方案有很多,只要可行即可,这里举出两个简单的例子,仅供参考. 解:方案一:取5张大小材料都相同的纸片,2张上面写上‘‘白”,3张上面写上“黑”,然后背面向上,同时摸出2张,记录下2张牌标注的‘‘颜色”;放回后重新洗牌,再摸第二次……计算摸出的两张牌中恰好是一个“白’’字,一个“黑”字出现的频率. 方案二:取一些小纸片,每5张一组,每一组中写2张“1”,写3张‘‘2”,然后把它们揉成一团,每次从一个小组中抽2个小纸团,打开查看所写的数据,计算抽出的2张纸片恰好一张

北京课改版数学八上《三角形的性质》word教案

§12.2 三角形的性质 丽泽中学 兰春 教学目标 (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初步学会利用辅助线证题,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和论证能力. (3)通过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教学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 让学生通过预习,完成预习提纲。 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1 通过预习让学生叙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内容并说出定理的符号语言。(教师板书) 符号语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已知)(180 =∠+∠+∠∴?C B A ABC 并写出已知、求证,并画出图形。 板书: 180=∠+∠+∠?C B A ABC 求证:已知: 2 我们小学时学过的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测量或者拼凑。 3 这些方法并不能作为严格的逻辑证明,可是我们可以从拼接方法中启发我们如何证明。 活动:让学生把拼得方法中可以使A A ∠∠与原图中得,,B B ∠∠与原图中得 可以构成特殊的位置关系的拼法给大家展示一下。 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发现有3种拼接的方法。 通过分析存在这样的特殊位置:学生可以发现需要做辅助线,(提示运用铅笔和虚线)。 由学生口述可以完善证明过程。 证明:作BC 的延长线CD ,过点C 作CE ∥AB . ∠ACE =∠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CD =∠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CB +∠ACE +∠ECD =180°(平角定义) ∴∠A +∠B +∠ACB =180°(等量代换)

即:∠A +∠B +∠C =180°. 教师提示:如果不做BC 的延长线CD 可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根据同旁内角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两种方法学生可以自由选取,教师可以灵活掌握。 小组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可以有不同的证明方法或者不同的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需记下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证明过程可以口述。讨论的过程安排学生在课下完成。 安排学生口述证明过程,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有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我们就可以借助它来计算或者证明角度 角度的计算: 例题1 (1) 让学生口答第1题,并让学生思考: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_______。 (2) 已知在?ABC 中, _______,10,50=∠=∠-∠=∠B C B A 则 (3) 已知在?ABC 中, _______,10=∠=∠-∠+∠C C B A 则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得到:C B A ∠-=∠+∠ 180 (2)(3)题交给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安排学生讲解,教师和学生共同纠正。 (4) 已知∠A :∠B :∠C =1:2:3,则△ABC 的三个内角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4)学生可以先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提升。 归纳:在一个三角形中,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隐含的条件,在我们需要运用角度方面的条件时,可以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解决。 安排学生做练习册54页2,3题。 x 36 x x 70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超经典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经典) 第十五章一次函数 知识结构图 知识要点 1.常量:在一个过程中,的量叫做常量。 2.变量:在一个过程中,的量叫做变量。 3.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在中,有,对于变量x的, 变量y,我们就把称为自变量,称 为因变量,是的函数。 初中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主要应抓住一下三点: ⑴; ⑵; ⑶. 4.定义域:一般地,一个函数的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5.定义域的确定方法 首先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 ⑴当函数关系式是整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⑵当函数关系式是分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⑶当函数关系式是二次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⑷当关系式中有零指数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当函数表示实际问题时,其定义域不仅要,而且要。

6. 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用解析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 。 7.用 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列表法。 8.用 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图像法。 9.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 一一对应。 10.四个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的特点 第一象限内的点 ; 第二象限内的点 ; 第三象限内的点 ; 第四象限内的点 。 11.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点 ⑴x 轴上的点 ;y 轴上的点 。 ⑵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 ⑶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 ; 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 ; 12.关于坐标轴和原点对称的两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⑴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 ; ⑵关于y 轴对称的两个点? ; ⑶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 。 13.坐标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⑴同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①x 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1x A ,)0、(2x B ,)0,则__________=AB ; ②y 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0P ,)1y 、(0Q ,)2y ,则__________=PQ ; ⑵异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x M ,)0、(0N ,)y ,则__________=MN 。 14.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⑴点到坐标轴的距离:①点(x P ,)y 到x 轴的距离_____=d ; ②点(x P ,)y 到y 轴的距离_____=d 。 ⑵点(x P ,)y 到原点的距离_____=d 。 15.函数图像上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一定是这个函数的 一组对应值;反之,以 的点必然在这个函数的图像上。 16.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⑴ ;⑵ ;⑶ . 17.通常判定点是否在函数图像上的方法: ,如果满足函数解析式,这个点就 函数图像上;如果不满足函数关系式,这个点就 函数图像上。 备注: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就是 的解, 即求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就是 。 18.一般地,如果 ,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时 , ,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19.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是 。 O x y

北京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章节内容汇总

北京课改版初中数学章节知识汇总 章节课题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1.生活中和图形; 2.我们周围的“数”; 3。计算工具的发展; 4。科学计算器的使用 第二章对数的认识的发展 1.负数的引入; 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和绝对值; 4.有理数的加法; 5.有理数的减法; 6.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7.有理数的乘法; 8。有理数的除法; 9.有理数的乘方; 10.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1.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字母表示数; 2.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 3.等式与方程; 4.等式的基本性质; 5。一元一次方程; 6。列方程解应用问题 第四章简单的几何图形 1.对图形的认识; 2.直线、射线、线段; 3.角; 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5.用计算机绘图 七年级第五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和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5.1 不等式 5.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5.3 不等式的解集 5.4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5.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六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6.1 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 6.2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6.3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6.4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6.5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下 册第七章整式的运算 7.1 整式的加减法 7.2 幂的运算 7.3 整式的乘法 7.4 乘法公式 7.5 整式的除法 8.1-8.2 观察与实验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观察、猜想与证明 8.3-8.4 归纳与类比 8.5-8.6 猜想与证明 8.7 几种简单几何图形及其推理第九章因式分解 9.1 因式分解 9.2 提取公因式法 9.3 运用公式法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与提示 10.1 总体与样本 10.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0.3-10.4 数据的表示 10.5-10.6 平均数 10.7-10.8 众数和中位数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分式 1.分式; 2.分式的基本性质; 3.分式的乘除法; 4.分式的加减法; 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 程及应用 第十二章实数和二次根式 1.平方根; 2.立方根; 3.用科学计算器开方; 4.无理数与实数; 5.二次根式及其性质; 6.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7.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第十三章三角形 1.三角形; 2.三角形的性质; 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4.全等三角形 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6.等腰三角形; 7.直角三角形; 8.基本作图; 9.逆命题、逆定理; 10.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11.勾股定理; 1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四章事件的可能性 1.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x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数学2015. 1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6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意的. 1.二次函数2 (+1)2 y x =--的最大值是 A.2 - B.1 - C.1 D.2 2.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E为CD延长线上一点,如果 ∠ADE=120°,那么∠B等于 A.130° B.120° C.80° D.60° 3.下列手机软件图标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4.把抛物线2 =+1 y x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A.()231 y x =+- B.()233 y x =++ C.()231 y x =-- D.()233 y x =-+ 5.△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ABC与△A′B′C′的位似比是1∶2,如果△ABC的面积是3,那么△A′B′C′的面积等于 A.3 B.6 C.9 D.12 6.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 1 10 4 x x m -+-=有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A.m>2 B.m≥3 C.m<5 D.m≤5 7.如图,在Rt△ABC中,∠ACB=90?,AC=12,BC=5, CD⊥AB于点D,那么sin BCD ∠的值是

【新课标】2018年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新课标)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模拟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你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表中相应的位置): 1.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0°,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 .10 B .9 C .8 D .5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坐标为(4,-3),则点P 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点A (5,-2)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 (-5,-2) B. (5,-2) C.(-5,2) D.(5,2) 4.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函数2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2x >- B .2x -≥ C .2x ≠- D .2x -≤ 6.若一次函数y=(3-k )x-k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3 B .0

新人教版英语初中八年级下册Unit 8 Section B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教材分析 本节属于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Section B的部分,通过对“country music”话题的谈论,让学生了解了国外的文化以及乡村音乐的发展史。教材内容较为贴近学生生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巩固了新的语法点:现在完成时,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热爱音乐,陶冶了情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并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学习有关音乐的词汇。 2.阅读短文获得正确信息的能力。 3.能够通过彼此交流了解歌曲、歌手、乐队的信息并能作评论。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来获得文章大意。 4.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学习有关音乐的词汇。 5. 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阅读,感受,模仿,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并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学习有关音乐的词汇。 2.阅读短文获得正确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来获得文章大意,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课前准备 图片,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Free talk about music. 2. Read the sentences below about music. Ask students: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1) Music means a lot to human beings. (2) Music is fun and for your spirit. (3) Without music, life is a journey through a desert. 二、启发思考 Tell students different music styles and let them listen to the music. T: Listen to a piece of music and write down your feeling. folk music, rock, Pop,Jazz,classical music,R&B,Rap,country music, Hip-hop,Punk T: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etter, Chinese or Western, classical or modern? Why? 三、自主或小组探究 1.Discussion. Ask students: Who is your favorite singer or musician? Why do you like him or her? 2. Work on 1b Listen to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lex and Dave. Write A for Alex or D for Dave next to each opinion. 3. Work on 1c Let students write down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nversation, including band name, country,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band, kind of music, and why Alex and Dave like to listen to this band. T: Listen again and take notes. 四、协作交流 1. Work on 1d Do a survey: Ask your friends and parents what kind of music they listen to and why. How does the music make them feel? 2. Pair work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事件中,属于不可能事件的是() A. 从装满红球的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红球 B.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3 C. 随时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新闻 D. 通常情况下,自来水在10℃就结冰 3.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 A. x≥2 B. x≤2 C. x>2 D. x<2 4.如图所示,△ABC中AC边上的高线是( ) A. 线段DA B. 线段BA C. 线段BC D. 线段BD 5.小明的妈妈让他在无法看到袋子里糖果的情形下从中任抽一颗.袋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糖果,它们的大小、形状、质量等都相同.如果袋中所有糖果数量统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抽到红色糖果的可能性为( ) A. 5 18 B. 1 15 C. 2 15 D. 1 3 6.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的是()

A. B. C. D. 7.为估计池塘两岸A,B间的距离,小明的办法是在地面上取一点O,连接OA,OB,测得OB=15.1m,OA=25.6m.这样小明估算出A,B间的距离不会大于() A. 26m B. 38m C. 40m D. 41m 8.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2和10,则b的面积为() A. 8 B. C. D. 12 二、填空题(本题共22分) 9. 2的相反数是______. 10.当分式 2 1 x x - + 的值为0时,x的值为. 11.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的1×2的网格格点(格点即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上放三枚棋子,按图所示的位置已放置了两枚棋子,如果第三枚棋子随机放在其余格点上,那么以这三枚棋子所在的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可能性为____. 12.用一条长为16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其中有一边的长为4cm,那么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cm. 13.如图,△ABC中,BC边所在直线上的高是线段_____.

2020-2021学年最新北京课改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综合模拟测试及答案解析-精编试题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学期 期中检测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成绩__________ 试题说明: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全部的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某商店购进一种商品,进价为30元.试销中发现这种商品每天的销售量P (件)与每件的销售价x (元)满足关系:1002P x =-.若商店在试销期间每天销售这种商品获得200元的利润,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30)(1002)200x x --= B .(1002)200x x -= C .(30)(1002)200x x --= D .(30)(2100)200x x --= 2. 如图,AC 是电线杆AB 的一根拉线,测得BC=6米,∠ACB=52°,则拉线AC 的长为( ) A. ?526sin 米 B. ? 526 tan 米

C. 6·cos52°米 D. ? 526 cos 米 3.已知二次函数y=k x +--2)13 (的图象上有三点A(2,1y ),B(2, 2y ), C(5,3y ),则1y 、2y 、3y 的大小关系为( ) A.1y >2y >3y B.2y >1y >3y C.3y >1y >2y D.3y >2y >1y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抛物线y =2x 2+1不动,而把x 轴、y 轴分别向上、向右平移2个单位,那么在新坐标系下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 A .y =2(x -2)2+ 3 B .y =2(x -2)2-1 C .y =2(x + 2)2-1 D .y =2(x + 2)2 + 3 5.已知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 列结论:0ac >①;②方程20ax bx c ++=的两根之和大于0;③0x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④0a b c -+<,其中正确的个数(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6.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 △如图那样折叠,使 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 ,则tan CBE ∠的值是( A .24 7 B C . 724 D .13 6 8 C E A B D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初二数学期末试题.docx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10 B .9 C .8 D .6 2.若532 q =,则q 的值是( ). A .103 B .215 C .310 D . 152 3.下列四张扑克牌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执行如图所示程序框图,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所对应图象为( ) 5.初二年级1 x 甲,x 乙,得分的方差依 次为2S 甲,2S 乙,则下列关系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x x =乙甲,22S S >乙甲 B . x x =乙甲,22S S <乙甲 C .x x >乙甲,22S S >乙甲 D . x x <乙甲,22S S <乙甲 6.综合实践课上,小超为了测量某棵树的高度,用长为2m 的竹竿作测量工具,移动竹竿, 使竹竿顶端、树的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如图).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 6m,与树相距15m ,则树的高度为 ( ) . A . 4m B . 5m C . 7m D . 9m 7.王老师组织摄影比赛,小语上交的作品如下:七寸照片(长7英寸,宽5英寸);将照 片贴在一张矩形衬纸的正中央,照片四周外露衬纸的宽度相同;矩形衬纸的面积为照片 面积的3倍.设照片四周外露衬纸的宽度为x 英寸(如图),下面所列方程正确是 ( ) . A .(7)(5)375x x ++?=? B .(72)(52)375x x ++=?? C .(72)(52)375x x ++?=? D .(7)(5)375x x ++=??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一次函数 知识结构图 知识要点 1.常量:在一个过程中,的量叫做常量。 2.变量:在一个过程中,的量叫做变量。 3.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在中,有,对于变量x的, 变量y,我们就把称为自变量,称 为因变量,是的函数。 初中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主要应抓住一下三点: ⑴; ⑵; ⑶. 4.定义域:一般地,一个函数的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5.定义域的确定方法 首先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 ⑴当函数关系式是整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⑵当函数关系式是分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⑶当函数关系式是二次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⑷当关系式中有零指数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当函数表示实际问题时,其定义域不仅要,而且要。 6. 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用解析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 。 7.用 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列表法。 8.用 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图像法。 9.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 一一对应。 10.四个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的特点 第一象限内的点 ; 第二象限内的点 ; 第三象限内的点 ; 第四象限内的点 。 11.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点 ⑴x 轴上的点 ;y 轴上的点 。 ⑵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 ⑶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 ; 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 ; 12.关于坐标轴和原点对称的两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⑴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 ; ⑵关于y 轴对称的两个点? ; ⑶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 。 13.坐标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⑴同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①x 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1x A ,)0、(2x B ,)0,则__________=AB ; ②y 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0P ,)1y 、(0Q ,)2y ,则__________=PQ ; ⑵异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x M ,)0、(0N ,)y ,则__________=MN 。 14.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⑴点到坐标轴的距离:①点(x P ,)y 到x 轴的距离_____=d ; ②点(x P ,)y 到y 轴的距离_____=d 。 ⑵点(x P ,)y 到原点的距离_____=d 。 15.函数图像上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一定是这个函数的 一组对应值;反之,以 的点必然在这个函数的图像上。 16.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⑴ ;⑵ ;⑶ . 17.通常判定点是否在函数图像上的方法: ,如果满足函数解析式,这个点就 函数图像上;如果不满足函数关系式,这个点就 函数图像上。 备注: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就是 的解, 即求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就是 。 18.一般地,如果 ,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时 , ,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19.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是 。 O x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