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回收活性炭

有机溶剂回收活性炭

有机溶剂回收活性炭

目前,国内有机溶剂有机尾气的回收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或是其中几种方法的综合,大抵跳不出这些的范畴。而在吸附法中,通常的流程为:吸附-脱附-冷凝回收。首选和常用的吸附剂首选活性炭,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强、耐酸碱、耐热、原料充足、易再生等优点。目前应用于此类领域的活性炭主要为煤质,大多为柱状颗粒,常见的为3mm以及4mm 的煤质颗粒活性炭,东众牌溶剂回收活性炭选用天然优质煤为原料,采用物理活化法精制而成,黑色颗粒状、无毒无味、孔隙发达,三类孔分布合理,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对大多数有机溶剂蒸汽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广泛适用于苯、二甲苯、醚、乙醇、丙酮、汽油、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回收。

吸附有二恶英的活性炭的回收技术研究_

吸附有二噁英的活性炭的回收技术研究
胡 堃
1,2
李 黎
1,2
(1 重庆赛迪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2 国家钢铁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 401122 重庆 400013)
【摘 要】对现行固相中二噁英的分解技术进行调研和比较,发现低温脱氯法操作简便、能耗低,是目前用于脱除固相 中二噁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以低温脱氯法为基础,提出了吸附有二噁英的活性炭的回收方案,并以烧结烟气二噁英处理 过程为例,对回收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分析。含活性炭的除尘灰首先经低温脱氯实现其中二噁英的分解,据估算,一台 360m2 级烧结机对应的低温脱氯反应设备投资约 15 万元,运行成本约 175 元/h,折合约 2.1 元/tFe。进一步,通过“水浸 除盐+浮选收碳”工艺分离无害化处理后除尘灰中的活性炭,实现活性炭的回收利用。 【关键词】钢铁企业;电除尘器;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二噁英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毒物”,近 年来成为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大气污染物。大气 环境中的二噁英来源较复杂,其主要来源包括钢铁 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焚烧生产、汽车尾气等。活 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吸附二噁英的吸附剂,在烟气中 喷入活性炭粉末并联合布袋除尘的携流式脱除方 法因其投资少、结构简单、脱除效率高而成为广泛 使用的一种烟气二噁英末端治理方法 。 但上述“携流式活性炭吸附二噁英”工艺也 存在几个明显的缺点:1) 二噁英仅从气相转移到 了固相,吸附二噁英后的活性炭成为危险固废,二 噁英含量可达 10 ng-TEQ/g, 存在二次污染的隐患; 2) 吸附有二噁英后的活性炭难以回用,活性炭消 耗成本巨大。本文针对吸附二噁英后的活性炭的无 害化及回收的相关技术进行探讨,以寻求合理可行 的用于回收吸附有二噁英的活性炭的技术方案。
[1]
目前,针对固相中二噁英的脱除技术主要包 括高温加热熔融法及低温脱氯分解法
[2-3]
。此外,超
临界水氧化分解、光化学分解、低温等离子体分解 等新技术也有应用于固相中二噁英处理的研究,但 相关技术还不成熟且处理成本过高,仅处于实验室 研究阶段
[4-5]

高温加热熔融法是通过将含二噁英的固体加 热到 1350~1500℃左右的熔融温度, 使其中的二噁 英分解,具有灰渣减量近半、避免二噁英再次生成 的优点,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环保部门推 荐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技术 。但由于处理温 度较高,同时挥发的低熔点金属(如 Hg)需进行无 害化处理从而引发高成本等问题,成为其推广应用 的主要障碍 。 低温脱氯分解二噁英技术最早是由 他发现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飞 agenmaier 提出的, 灰能够在低温(250~450℃)缺氧条件下促进二噁
[8] [7] [6]
1.固相中二噁英的处理技术
.
英和其它氯代芳香化合物发生脱氯/加氢反应或是

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特点、性质及应用

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特点、性质及应用 活性碳主要依靠其高吸附能力的特性,有效去除水中的氯、异色、异味、重金属等。带活性碳的水过滤器,是美国销售最广的净水装置。活性碳是以椰子壳为原料,颗粒均匀。表面具有大量微孔,形成巨大的比表面积(1克活性碳能吸附微尘的面积相当于2亩地大小),活性碳主要依靠其高吸附能力的特性,吸附水中的氯、异色、异味等,也有以杏核壳等为原料的果壳碳和以煤为原料的煤质碳,吸附性能较椰壳碳差,价格也便宜很多。 任何表面都有自发降低表面能的倾向,由于固体表面难于收缩,所以只能靠降低界面张力的办法来降低界面张力的方法来降低表面能,这也就是固体表面能产生吸附作用的根本原因。由于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对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如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石油及石油产品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且对用生物法及其他方法难以去除的有机物,如色度、异臭、表面活性物质、除草剂、合成染料、胺类化合物以及许多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因此活性炭吸附技术在水处理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活性炭的特点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含炭物质,具有发达的微孔构造合巨大的比表面积。它包括许多种具有吸附能力的碳基物质,能够将许多化学物质吸附在其表面上。活性炭最初用于制糖业,后来广泛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合某些无机物。 活性炭的性质 活性炭外观为暗黑色,具有良好吸附性能,化学性质稳定,可耐强酸及强碱,能经受水浸、高温,密度比水小,是多孔的疏水性吸附剂。 活性炭的作用 活性炭产生吸附的主要原因是固体表面上的原子力场不饱和,有表面能,因而可以吸附某些分子以降低表面能。固体从溶液中吸附溶质分子后,溶液的浓度将降低,而被吸附的分子将在固体表面上浓聚。活性炭在制造过程中,其挥发性有机物被去除,晶格间生成了空隙,形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细孔。通常活性炭颗粒中的孔隙占颗粒总体积的70%~80%。这些孔隙形状多样,孔径分布范围很广,细孔壁的总表面积即比表面积一般高达500~1700平方米/克。这就是为什么活性炭吸附能力强、吸附容量大的主要原因。 活性炭的吸附特性不仅与细孔构造和分布情况有关,而且还与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有关。活性炭本身是非极性的,其含量及电荷随原料组成、活化条件不同而异,低温活化(< 500℃)的碳可以生成表面酸性氧化物,水解后可以放出H+。

水处理活性炭的标准

在废水处理中,活性炭主要是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达到深度净化的目的。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表面积,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后的水可以达到国家净化的标准,吸附的性能稳定,可以达到最佳的吸附效果,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活性炭在净化废水中具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容积式有限的,只适合于处理含汞量低的废水。若含汞的浓度高,就要用化学沉淀法进行处理。它具有较强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可以阻止毒物的吸收,同时活性炭与多种化合物相结合,解毒的作用大。 在生产中应用的活性炭种类有很多。一般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粉末状的活性炭吸附能力强,制备容易,价格较低,但再生困难,一般不能重复使用。颗粒状的活性炭价格较贵,但可再生后重复使用,并且使用时的劳动条件较好,操作管理方便。因此在水处理中较多采用颗粒状活性炭. 1.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是指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影响活性炭吸附的因素 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是衡量吸附过程的主要指标.吸附能力的大小是用吸附量来衡量的。而吸附速度是指单位重量吸附剂在单位时间

内所吸附的物质量。在水处理中,吸附速度决定了污水需要和吸附剂接触时间。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活性炭的孔隙大小和结构有关。一般来说,颗粒越小,孔隙扩散速度越快,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就越强。 污水的pH值和温度对活性炭的吸附也有影响。活性炭一般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有较高的吸附量.吸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因此温度低对吸附反应有利。 当然,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污水浓度有关。在一定的温度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 3、活性炭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金银的湿法提取、化学纤维的生产、炼焦、合成氨、电镀、煤气生产等行业均使用氰化物或副产氰化物,因而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排放一定数量的含氰废水。 活性炭用于净化废水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应用于处理含氰废水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但由于CN、HCN 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容量小,一般为3 mgCN/ gAC~8 mgCN/ gAC(因品种而异),在处理成本上不合算。 1)活性炭处理含汞废水

有机溶剂回收技术研究

有机溶剂回收技术研究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有机溶剂,这些有毒有机溶剂很多都是对人体和环境有巨大的危害,但是通过研究这些有毒有机溶剂的特点,利用一些化学原理结合这些不同的有毒有机溶剂千差万别的化学差异通过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将它们有效的进行回收,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同时这也对工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当然,通过有效的回收这些有机溶剂很多时候还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收益,显然对于有机溶剂回收技术的研究非常必要且迫切。 标签:工业生产;有机溶剂;危害;回收方法 前言 如今正在使用的共有3000多种,有机溶剂如今被广泛的应用于油漆、医药、造纸、印刷、纺织等领域中,并且在工业生产中对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通常都非常大,这些有机物千差万别,但是有机溶剂的特点就是容易挥发出特定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通常都是有毒物质,之前电视报道的酸雨、酸烟雾时间与这不无关系,同时一些有机物挥发出来的氯氟烷烃对大气臭氧层有非常大的危害,因此能否在日常的生产中有效地回收有机溶剂将显得异常的重要。 1 有机溶剂概述 有机溶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并且其本身还能够分解成为燃料、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所以被广泛的运用于造纸、纺织等领域。常见的有机溶剂有甲苯、醇类、酯类、酮类(环己酮、甲基乙基酮)、二甲基甲酰胺、氯代烃类、芳烃,卤代烃类、二硫化碳、二氯甲烷等,这些大部分都是有毒物质,并且很多都被证实是具有很强的致癌特性的。在早期的工业生产对这些有机溶剂由于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危害,所以很多时候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处理,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些有机溶剂的危害,但是采取的措施多是燃烧的方法。 有机溶剂通过气体的有焰燃烧和气体无焰催化燃烧会大大的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但是这种燃烧的方法依然不是非常的安全和环保。一方面这些有机溶剂通过有焰燃烧和无焰催化燃烧依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通常这些有机溶剂都不可能进行充分的燃烧,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次生有毒气体,产生的这些气体对环境和人体依然是巨大的危害,因此最终人们意识到,只有真正的在工业生产中将有机溶剂更有效的回收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2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有机溶剂的回收有非常多的方法,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等这些常用的有效回收方法。这些不同的回收方法很多时候

溶剂使用回收制度

溶剂使用回收制度 1.目的:为有效管理本公司有机溶剂之使用、存放及回收处理并减少使用有机溶剂作业时挥发性有机物质对人员之伤害,进而降低其对环境质量之冲击。 2.范围:使用有机溶剂之相关单位。 3.权责: 3-1.各使用单位:负责妥善存放当日使用量之各类有机溶剂及回收、暂存等作业,并应于规定之作业区内操作及分类回收。 3-2.总务单位: a.负责督导使用单位之操作情形,各类溶剂物质安全数据表之更新,溶剂操作之安全卫生教育训练,回收厂商之联络事宜。 b.负责提供及管制操作人员之各类安全护具。 3-3.品管部:配合总务单位共同执行督导、教育训练等相关事宜。 4.名词解释: 4-1.有机溶剂:指产品制程中用于清洗、擦拭及调制等各类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天那水、凡立水等。 4-2.含有机溶剂物料:指物料中含有有机溶剂者,如环氧树脂、硬化剂、剥离剂、助焊剂等。 5.相关文件: 5-1. 安全卫生管理实施办法 6.内容: 6-1.有机溶剂尽可能当地采购并以JIT交货. 6-2.有机溶剂之使用及领用:

a.各使用单位只能领用当周使用量,并严禁接近火源。 b.使用溶剂之操作人员需穿戴符合标准之口罩;清洗人原则需加戴防溶剂手套,以防止挥发之有机溶剂对人员造成之职业性伤害。 c.各使用单位之主管应强制推动操作人员安全护具之戴用及严禁溶剂不当使用(如清洗地板或手脚等),总务单位及品保中心将不定期检查,若发现未戴用或不当使用溶剂者,则立即反应该单位主管,履劝不听者依厂规办理。 d.若使用有机溶剂调制漆料、试剂等作业时,应于指定场所配制。 6-3.有机溶剂之存放: a.各使用单位只能存放当日使用量,并于不使用时加盖密封,以防止挥发至空气中,造成物料浪费及作业区之空气污染。 b.各类有机溶剂应存放于各指定区位,并注意是否有无泄漏情形,若有泄漏时应依”物质安全数据表”及《安全卫生管理实施办法》之化学物质泄漏处理原则作处理。 6-4.有机溶剂之回收: a.各使用单位应将使用过之废有机溶剂分类回收并置入各类专用回收桶内,且应随时加盖密封,待回收桶装满时应运至溶剂回收区,等待回收或清理厂商清运。 b.使用后之废有机溶剂应妥善分类收集,严禁随意弃置、倾倒,避免污染空气质量、附近地面或地下水体或土壤。 c.总务单位对回收区内之各类溶剂回收桶应注意是否有泄漏情形,若有泄漏时应依”物质安全数据表”及《安全卫生管理实施办法》之化学物质泄漏处理原则作处理。 7.附件:(无)

工业水处理中的粉末活性炭净水技术

工业水处理中的粉末活性炭净水技术 发表时间:2016-09-28T11:31:08.0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1期作者:向伟 [导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社会对水处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利益,必需提升工业水处理的质量。在长远的发展道路上,有限的水资源不断被浪费和破坏,然后不断探究水处理的技术将对自身乃至全球在循环利用项目上带来重要意义。 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阜新市 123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社会对水处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利益,必需提升工业水处理的质量。在长远的发展道路上,有限的水资源不断被浪费和破坏,然后不断探究水处理的技术将对自身乃至全球在循环利用项目上带来重要意义。粉末活性炭以其自身的优点,在国内外的工业水处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探究粉末活性炭的水处理工艺是技术人员永恒不变的课题。鉴于此,本文对工业水处理中粉末活性炭净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粉末活性炭;工业水处理;净化;吸附 一、活性炭的基本性质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径的炭化物,有极丰富的孔隙构造,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它的吸附作用藉物理及化学的吸咐力而成的,其外观色泽呈黑色。其成份除了主要的碳以外,还包含了少量的氢、氮、氧,其分子结构形似一个六边形,由于不规则的六边形结构,确定了其多体枳及高表面积的特点,比表面积高达1000~3000 m 2/g。 1、孔结构特性 活性炭材料的结构比较特殊,从晶体学角度看,由石墨微晶和碳氢化合物组成,属于非结晶性物质。其固体部分之间的间隙形成了活性炭材料的孔隙,赋予活性炭材料特有的吸附性能。按照孔径的大小可分为微孔(直径<2 nm)、中孔(直径2~50 nm)和大孔(直径>50 nm)。微孔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主要是其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中孔,又叫中间孔,能用于添载触媒及化学药品脱臭;大孔通过微生物及菌类在其中繁殖,就可以使无机的碳材料发挥生物质的功能。 2、表面化学特性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不仅取决于其物理结构,更取决于其表面化学性质。表面化学特性一般与活性炭的原材料、表面官能团的种类与数量、表面杂原子、化合物的种类与状态等因素有关,不同的表面官能团、杂原子、化合物会影响活性炭的表面酸碱性、亲疏水性、催化性能、表面润湿性、吸附选择性能等。研究活性炭材料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的表征手段时,指出活性炭材料表面可能存在下面几种含氧官能团:羰基、酸酐、乳醇基、羧基、醌基、醚基、内酯基、酚羟基。 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如今工业生产活动对水的污染严重,为解决水质污染问题,必须经过多道工序对水进行去污处理。活性炭种类繁多,不同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物质也更有不同。从90年代初期一直到现在,人们应用活性炭净水主要是为了去除水中的三卤甲烷和少量的有机污染物。 [1]因为过量的三卤甲烷能刺激人体细胞使其变异从而发生癌变,所以在对饮用水进行净化时必须去除三卤甲烷。通常,净水厂会使用二氧化氯对三卤甲烷进行处理,但这一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对饮用水进行消毒之前,一般先用活性炭去污,吸附水中的三卤甲烷。 活性炭很强的吸污去污能力,它的净水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性炭具有除臭作用,它能除去水中石油、酚等物质产生异味,并对这些物质有一定的吸附作用。(2)活性炭具有去色作用,它能除去水中由金属或者植物分解而成的物质的颜色,并且能降低有机物颜色的色度,从而除去水中的杂色。(3)活性炭有能够去除水中的三卤甲烷。被工业污水污染的水中会含有一定数量的三卤甲烷,它对人体的安全健康危害很大,活性炭可以有效吸附三卤甲烷。(4)去除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目前,水质被污染的元凶就是各类有机物如杀虫剂、芳香族化合物,这类物质不能被水中的生物消化而对水质造成污染。(5)除去水中的重金属成分。重金属含量过高会导致人体中毒,例如汞、铅,严重的还能致人死亡。 三、粉末活性炭净水技术 1、概述 粉末活性炭利用自身的吸附能力对于化学、气味等有机物有着吸附作用,粉末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大、效率高、效果好,在颗粒相互碰撞的作用下,更提升了其吸附作用和容量的增加。利用粉末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对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降低,去除物质中的异味,是生产加工工艺简单但十分有效的净化材料。 粉末活性炭在发挥其吸附作用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由多种作用力共同发挥产生的效果。分子间的作用力是运动不息的,在分析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得知当一个分子被吸附到活性炭的孔隙中后,其他的分子由于运动不止会随之被吸附进去,并且分子组成的物质结构会持续不断的被活性炭吸收。 2、粉末活性炭的技术要点 在活性炭的选择上,要选择最佳的炭种。活性炭分为煤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木质活性炭三类,不同类型的活性炭的特性也不同,要根据实地的供货情况及水质处理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通过反复实践得出结论,煤质活性炭的经济性较高,木质活性炭的处理效果最好。颗粒体积更小的粉末活性炭在相同总体积下因其外表面积最大,也就是说可吸附面更大,提高了活性炭的利用率也提升了吸附速率。 四、粉末活性炭的净水原理 粉末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原理较为复杂,其吸附效果会受到多种作用力的影响,其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影响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关键性因素。物质结构内部的分子之间还会出现相互吸附的关系,任何一个分子被吸附到活性炭内部,都会导致其他分子被持续性地吸入到活性炭的孔隙之中,从而形成一种活性炭持续吸附物质结构的形态。由活性炭吸附双速率扩散理论可知,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包括迅速扩散过程和缓慢扩散过程两个双速过程阶段。从迅速扩散过程来看,指的是水中的被吸收分子由活性炭颗粒内沿向阻力较小的碳粒孔隙中运动的过程,由于活性炭具有较高的孔隙,因而扩散阻力相对较大,在溶质分子向活性炭微孔中扩散时,由于孔隙相对狭小,因而阻力更加明显,这就会降低扩散的速度。粉末活性炭是一种主要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吸附剂,它的微孔结构发达,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活性炭是由许多石墨型层状结构的微晶不规则集合而成,由于活性炭颗粒结构小,微孔结构很多,因而具有很大的内表面积,在对于色度"味"化学有机物等的吸附作用上,不仅吸收速度快,而且吸收容量大,效果好。在加上活性炭颗粒之间的碰撞作用,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其精制方法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其精制方法 溶剂回收 在实验室里,常常使用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这些试剂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助燃,与酸、碱不起作用,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其易挥发,具有一定的毒性,污染环境。正确回收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减少浪费。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其精制方法 一、石油醚: 石油醚是石油馏分之一,主要是饱和脂肪烃的混合物,极性很低,不溶于水,不能和甲醇、乙醇等溶剂无限止地混合,实验室中常用的石油馏分根据沸点不同有下列数种,其再生方法大致相同。 再生方法: 用过的石油醚,如含有少量低分子醇,丙酮或乙醚,则置分液漏斗中用水洗数次,以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部分,如含有少量氯仿,在分液漏斗中先用稀碱液洗涤,再用水洗数次,氯化钙脱水后重蒸。 精制方法: 工业规格的石油醚用浓硫酸,每公斤加50一振摇后放置一小时,分去下层硫酸液,可以溶去不饱和烃类,根据硫酸层的颜色深浅,酌情用硫酸振摇萃取二、三

次。上层石油醚再用5%稀碱液洗一次,然后用水洗数次,氯化钙脱水后重蒸,如需绝对无水的,再加金属钠丝或五氯化二磷脱水干燥。 二、环乙烷: 沸点,性质与石油醚相似。 再生方法: 再生时先用稀碱洗涤。再用水洗,脱水重蒸。 精制方法 将工业规格环乙烷加浓硫酸及少量硝酸钾放置数小时后,分去硫酸层,再以水洗,重蒸,如需绝对无水的,再用金属钠丝脱水干燥。 三、苯: 沸点,比重0.879,不溶于水,可与乙醚、氯仿、丙酮等在各种比例下混溶,纯苯在时固化为结晶,常利用此法纯化。 再生方法: 用稀碱水和水洗涤后,氯化钙脱水重蒸。 精制方法: 工业规模的苯常含有噻吩、吡啶和高沸点同系物如甲苯等,可将苯1000毫升,在室温下用浓硫酸每次80毫升振摇数次,至硫酸层呈色较浅时为止,再经水洗,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79℃馏分。对于甲苯等高沸点同系物,则用二次冷却结晶法除去,苯在固化成为结晶,可以冷却到,滤取结晶,杂质在液体中。

有机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量核算方法

附件4 有机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量核算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机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量计算,其中印刷包装、汽车涂装等已有具体计算方法的有机溶剂行业按照已有方法计算。 表本办法适用行业范围

核算方法 有机溶剂使用行业VOCs产生主要来源于使用的有机溶剂在生产过程中VOCs挥发逸散或经由排气筒排放。VOCs排放量计算采用全过程物料衡算法,计算公式如下:E有机溶剂= E物料-E回收–E废水- E去除(式4-1)E印刷:统计期内VOCs排放量,千克; E物料:统计期内使用的所有物料中的VOCs量,千克; E废水:统计期内废水中VOCs量,千克; E去除:统计期内污染控制措施VOCs去除量,千克; E回收:统计期内使用溶剂或废弃物中VOCs的回收量,千克。 物料中VOCs含量 统计期内使用的所有物料中的VOCs量计算见公式4-2,计入核算量的有机溶剂包括但不限于:涂料、胶黏剂、油墨、稀释剂、固化剂、清洗剂等。 ∑=? = n 1 i i 物料, i 物料, 物料 WF W E(式4-2)W物料,i:统计期内所有含VOCs有机原辅料i投用量,千克,以企业原辅料购入凭证为 核定依据。 WF物料,i:统计期内物料i中VOCs质量百分含量,%。根据下列三种方法计算:①以供货商提供的质检报告(MS/DS文件)为核定依据,如文件中的溶剂含量数据为百分比范围,取其范围中值,②有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有机类原辅材料的检测分析报告中VOCs含量,○无法获取VOCs含量比例的,按表1给出的含量比例计。其中,电子、装备制造等行业涉及到印刷包装的工艺应尽量按照印刷包装行业中溶剂VOCs含量。 表1 有机物料种类与VOCs含量参考值

电池中添加活性炭与超级电容器

电池中添加活性炭与超级电容器 杨裕生/中国工程院院士 超级电容器的主要不足是比能量不高,而电池的主要问题是要提高比功率和延长循环寿命,二者并联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而得到较好的效果。近些年来,在超级电容器和电池的内部进行“交叉”,即在超级电容器里加入电池的电极材料,也在电池中添加活性炭,使二者的性能均有相应的改善而又可简化外电路。随着研究的进展,衍生出许多不同的组合方式,产生了许多新的名称。虽然大多数的组合方式与名称相符,但也有个别是有意无意的名不符实。本文意想整理一下,首先划分“电池”的变种与“电容器”的变种,然后再行细分,供大家讨论。 一、超级电容器及其变种 超级电容器是两个电极均以双电层原理蓄电的储能器件(图1),主要是用活性炭(大比表面的炭)作为储能材料,其电解液有水溶液体系(包括酸、碱、中性)和有机溶液体系,后者可以有较高的电压。超级电容器的主要特性是充放电循环寿命长,比功率高,但比能量低。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是一个电极以双层原理蓄电、另一电极为具有氧化—还原作用的电池电极材料的蓄电器件。以双层原理蓄电的电极既可以作为正极也可以作为负极。例1 :正极为PbO2,负极为活性炭(图2a);例2 :正极为NiOOH,负极为活性炭(图2b);例3 :正极为活性炭,负极Li4Ti5O12(图2c)。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比功率、比能量介于电池与超级电容器之间,而更接近超级电容器。 混合型电池超级电容器(图3)是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活性炭正极中混入小部分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活性炭仍是该电极的主要成分: ① A.D.Pasquier等报道[J Power Sources 136(2004)160]的混合型电池超级电容器(Hybrid battery-supercapacitor)是由上述例3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衍生出的,其正极活性炭电极中加入了少部分的LiCoO2 ;负极仍为Li4Ti5O12 ; ②成都有机所和中料来方的胡学波等报道[J Power Sources 187(2009)635]的混合型电池超级电容器,其正极活性炭电极中加入了

废有机溶剂回收可行性分析报告

废有机溶剂回收可行性分析报告 报告公司:XXXX

目录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定义 2、项目开发背景及必要性 二、项目任务和目标 1、短期任务 2、长期目标 3、项目主要功能及特色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四、项目建设风险分析及对策 1、技术风险及对策 2、环境风险及对策 五、报告结论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定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回收利用的各种再生资源日益增多。其中,废有机溶剂由于大多具 有易燃性、腐蚀性、易发挥性或反应性等特性,被列为一类危险废物,对环境 存在极大的危害性。我国更针对此问题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等相关法例。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更表决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号主席 令予以公布。此项法律强调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 重大战略,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 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所以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 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基于市场发展趋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解决城市废物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 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此项项目的开展,为相关产业废有机溶剂的处理提供解 决方案,针对规模型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溶剂废液,进行回收、循 环利用处理。一定程度提高了国家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理处置能力,具 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项目开发背景及必要性 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

影响活性炭吸附能力的三大主要因素

活性炭水处理所涉及的吸附过程和作用原理较为复杂,影响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因素也较多。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活性炭的性质 由于吸附现象发生在吸附剂表面上,所以吸附剂的比表面积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性能越好;活性炭的微孔分布是影响吸附的另一重要因素;此外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极性及所带电荷,也影响吸附的效果。 二、吸附质(溶质或污染物)的性质 同一种活性炭对于不同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有很大差别。 (一)溶解度 对同一族物质的溶解度随链的加长而降低,而吸附容量随同系物的系列上升或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溶解度越小,越易吸附。 (三)极性 活性炭基本可以看成是一种非极性的吸附剂,对水中非极性物质的吸附能力大于极性物质。 (四)吸附物的浓度 吸附质的浓度在一定范围时,随着浓度增高,吸附容量增大。因此吸附质(溶质)的浓度变化,活性炭对该种吸附质(溶质)的吸附容量也变化。 三、溶液pH 由于活性炭能吸附水中氢、氧离子,因此影响对其他离子的吸附。活性炭从水中吸附有机污染物质的效果,一般随溶液pH值的增加而降低,pH值高于9.0时,不易吸附,pH值越低时效果越好。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试验确定最佳pH值范围。 水处理分为上水处理和下水处理:

上水通常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纯水等经过人工处理后使用的水;下水通常指生活污染水、工业污水等。1.上水的活性炭处理:20世纪末我国有些水厂开始应用臭氧与活性炭滤池联合使用的生物活性炭法。实践表明,有如下作用: 能去除水中容解的有机物;能降低UV的吸收值,降低水中总有机碳(total otganic carbon,TOC)、化学需氧量及氯的含量;能将低进水中三卤甲烷前体;对色度、铁、锰、酚有去除效果;能使致实验为阳 性的水分显阴性。韩研活性炭采用先进的水质深度处理技术,结合城市自来水使用分配的实际情况,将椰壳活性炭投入小型、高效,且能去除致癌、致突变、致畸等污染物的净化装置,以自来水为原料作更深度的加工,保证饮用水的高质量。这样既确保了居民的健康,又在居民经济承受范围之内。2.下水活性炭处理:1953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就是含甲基汞工业废气污染水体,使水俣湾打批居民发生神经性中毒的公害大事。韩研活性炭上引入聚硫脲有利于提高对汞吸附能力。该活性炭对汞的吸附能力最佳。含二氯乙烷的废水可以用活性炭柱吸附,饱和后用蒸汽再生,蒸汽冷凝后分成去水,常可定量地回收二氯甲烷。 xx公司相关产品介绍: 水处理活性炭系列介绍 污水处理粉末活性炭http: 煤质污水处理活性炭http: 果壳净水活性炭http: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前言 如今正在使用的共有 3000 多种,有机溶剂如今被广泛的应用于油漆、医药、造纸、印刷、纺织等领域中,并且在工业生产中对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通常都非常大,这些有机物千差万别,但是有机溶剂的特点就是容易挥发出特定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通常都是有毒物质,之前电视报道的酸雨、酸烟雾时间与这不无关系,同时一些有机物挥发出来的氯氟烷烃对大气臭氧层有非常大的危害,因此能否在日常的生产中有效地回收有机溶剂将显得异常的重要。 1 有机溶剂概述 有机溶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并且其本身还能够分解成为燃料、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所以被广泛的运用于造纸、纺织等领域。 常见的有机溶剂有甲苯、醇类、酯类、酮类、二甲基甲酰胺、氯代烃类、芳烃,卤代烃类、二硫化碳、二氯甲烷等,这些大部分都是有毒物质,并且很多都被证实是具有很强的致癌特性的。在早期的工业生产对这些有机溶剂由于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危害,所以很多时候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处理,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些有机溶剂的危害,但是采取的措施多是燃烧的方法。 有机溶剂通过气体的有焰燃烧和气体无焰催化燃烧会大大的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但是这种燃烧的方法依然不是非常的安全和环保。一方面这些有机溶剂通过有焰燃烧和无焰催化燃烧依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通常这些有机溶剂都不可能进行充分的燃烧,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次生有毒气体,产生的这些气体对环境和人体依然是巨大的危害,因此最终人们意识到,只有真正的在工业生产中将有机溶剂更有效的回收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有

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2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有机溶剂的回收有非常多的方法,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等这些常用的有效回收方法。这些不同的回收方法很多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有机溶剂根据其特点选择最有效 的方法回收,还有些时候可能会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使用才会更有效的回收有机溶剂。 1 吸收法 吸收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有机物经典的相似相容原理,运用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来回收工业生产中的有机物。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是将含有待回收有机溶剂气体经过一些油性液体,通常用废弃的柴油等,让气体和液体逆向的运动,让含有有毒有机溶剂的气体逆向通过流动的液体,通过相似相容的原理,气体中包含的有毒有机溶剂大部分会被油性液体吸收掉。 而这些吸收了有毒气体的油性液体会继续作为一些生产活动的燃料加以燃烧,而在燃烧过程中这些油性液体,例如柴油就会被有效的燃烧掉,而这些油性位置中包含的有机溶剂浓度有限,所以通常燃烧的会很充分,所以会减少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有毒物质。当然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安全的,更为环保的办法是直接将柴油吸收的有毒有机溶剂通过沸点的不同分馏区分开来,达到回收的目的。 2 冷凝法 冷凝法则是主要通过低温让有机溶剂从气体中冷凝下来,直接回收。对于浓度较高的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低温水或冷冻水降温后冷凝,一般能够回收其中约 80%的有机溶剂,对于成本控制和环保都很有利。而对于浓度较低的情况,这种做法困难在于难以创造低温条件,一般

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邢宝林,谌伦建,张传祥,黄光许,朱孔远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焦作454003) 摘要 活性炭因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以及化学稳定性高等特点,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已得到广泛应用。论述了活性炭电极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活性炭物化性质对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活性炭电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应用前景,指出寻找新炭源及活化技术、探索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性质的有效控制手段、开发活性炭复合材料等是该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活性炭 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Q424.1;T M 53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Progress of Activated Carbon Electrode Material for Supercapacitor XING Baolin,CHEN Lunjian,ZHAN G Chuanxiang,H U ANG Guangxu,ZHU Kongyuan (Institute of M ater ials Science and Eng ineering ,H enan Po ly technic U niver sity,Jiaozuo 454003) Abstract A ct ivated car bo n has been used w idely as the supercapacit or elect rode mat erial for its easy av ailabil-i ty,lo w cost,high specific sur face ar ea,excellent elect rical co nductivit y and chemical st abilit y.T he w orking pr inciple of super ca pacito r w ith activ ated carbon as electro de and effect of phy sicochemica l propert ies o f activated carbon on electro chemical perfor mance of supercapacit or ar e discussed,recent r esear ch adv ances and a pplicat ion pr ospect of act-i vated car bon electro de mater ial ar e highlighted.T he fo cus of fut ur e r esear ch such as search for new r aw materials and activat ion technolog y for activat ed carbon,ex plo ring an effectiv e method to contro l t he por e structur e and surface propert ies o f activat ed carbon and develo pment of activated car bo n co mpo site are also po inted o ut. Key words activated car bo n,electr ode mater ial,super capacito r,electro chemical per formance *河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创新基金资助(2009-D -01);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648216) 邢宝林:男,1982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洁净煤技术及炭材料方面的研究 E -mail:baolinx 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dc14728905.html, 谌伦建:通讯作者,男,1959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利用及炭材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E -mail:lunjianc@https://www.360docs.net/doc/dc14728905.html, 0 引言 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又称电化学电容器(Elec -t rochem ical capacitor),是一种介于普通电容器与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兼有普通电容器功率密度大和二次电池能量密度高的优点,且充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对环境无污染,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备用电源及混合动力汽车的辅助电源[1,2] 。 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的核心部件,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研发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研究中最核心的课题。电极材料主要有多孔炭材料、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3大类[3],其中多孔炭材料因其良好的充放电稳定性而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也是目前唯一已经工业化的电极材料。可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多孔炭主要有活性炭、炭气凝胶、炭纳米管等[4,5],其中活性炭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高、导电性好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一直是制造超级电容器电极的首选材料。 本文主要论述了活性炭电极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 活性炭物化性质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活性炭电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1 活性炭电极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根据电能储存机理的不同,超级电容器一般分为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赝(准)电容器两种,前者电极材料主要为多孔炭材料,以双电层形式储存能量;后者电极材料为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以活性物质表面及体相中的二维或准二 维空间上发生高度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形式储存能量[3] 。活性炭电极超级电容器(即双电层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一对活性炭电极浸在电解质溶液中,当施加的电压低于溶液的分解电压时,电荷在极化电极/电解液界面重新分布排列,形成紧密的双电层(Electric double layers )存储电荷,但电荷不通过界面转移,该过程中的电流基本上是由电荷重排而产生的位移电流[3]。能量以电荷或浓缩的电子存储在电极材料表面,充电时电子通过外电源从正极传到负极,同时电解质本体中的正负离子分开并移动至电极表面;放电时电子通过负载从负极移至正极,正负离子则从电极表面释放并返回电解液本体中。 #22#材料导报:综述篇 2010年8月(上)第24卷第8期

活性炭纤维废气吸附回收装置

活性炭纤维废气吸附回收装置 设备特点: 1). 吸附率高,活性炭纤维用量少,造价低。 活性炭纤维吸附、脱附速度快,每一次循环的吸附时间短,装填量小,设备精巧,投资低。 2﹚. 回收溶剂品质高 吸附和解吸的时间短,温度相对不高,不促使有机物分解,因此回收溶剂可直接回用生产。 3﹚. 运行能耗低、费用低。 活性炭纤维的脱附、再生能耗低,缠绕芯的气流阻力小、风机功率小,设备耗能低。 4﹚. 全自动控制、无人值守运行。 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中央控制,集成电磁阀、气缸执行动作,可靠性高。按照工艺流程设计的模拟盘显示,有故障检测及指示功能,一目了然。也可以配合客户DCS系统做配套设计。 5﹚. 低成本实现大风量处理。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进化的先进运行工艺专利技术,能够配置最少的吸附器个数而达到最大的废气处理能力,从而降低了造价、减少了用户的占地面积。6﹚. 安全可靠、适用于有爆炸危险场所。 采用防爆风机、防爆泵。控制柜、气动柜采用正压防爆技术,外部信号通过安全栅连接,系统接地,确保了装置的安全性。 7﹚. 不仅可以治理污染,而且回收的物品会产生经济效益,短期内即可收回投资。 活性炭纤维有机废气净化回收装置可吸附回收的有机物种类: 烃类:苯、甲苯、二甲苯、n-乙烷、石脑油、护膜挥发油、环己烷、稀薄剂等。 卤烃:三氯乙烯、全氯乙烯、三氯乙烷、二氯甲烷、三氯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氟利昂类等。 酮类:丙酮、MEK、MIBK、环己酮等。 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基环己烷等。 乙醚类:油酸乙酯、二氧杂环己烷、THF、糠醛、甲基溶纤剂等。 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等。 聚合用单分子物体: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苯乙烯、醋酸乙烯等。 其它有机物能否吸附需进行试验认证。 有机废气治理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控制了工业废气超标排放,治理了环境污染,改善了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经济效益回收了废气中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质可以重新利用,其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吸附法治理工业有机废气的基本原理: 由于固体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因此当此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此现象称为吸附。利用固体表面的吸附能力,使废气与大表面的多孔性固体物质相接触,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使其与气体混合物分离,达到净化目的。 根据气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作用力的不同,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前者是分子间力作用的结果,后者是分子间形成化学键的结果,我们采用的是物理吸附。 活性炭纤维(ACF)具有以下优异特性: a)比表面积大,有效吸附容量高。 b﹚吸附、脱附过程短,速度快;脱附、再生能耗低。c﹚强度高、不脱粉、寿命长、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废有机溶剂回收利用工艺介绍

废有机溶剂回收利用工艺介绍 废有机溶剂主要由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印刷、电子元件制造、皮革鞣制加工、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等行业以及其他非特定行业生产、配制、销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溶剂的废液、水洗液、母液、废水处理污泥等,具有毒性和易燃性等危害特性。 根据统计,我国2011 年至2013 年废有机溶剂的实际利用和处置规模分别约 为30.2、37.5 和23.4 万吨。考虑到存在的大量社会源废物和统计口径,我国废有机溶剂的实际产生量很难统计,应远大于上述统计数据。从省份上看,江苏、重庆、吉林、山东、广东、浙江、上海和四川等省份废有机溶剂的产生量相对较大。此外,2011-2013 年我国废有机溶剂再生利用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7.3%、90.7%和80.0%,其余部分采用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置,因此目前我国废有机溶剂的最主要处置途径为再生利用。 废有机溶剂中有一部分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如三氯乙烯、二氯甲烷、异丙醇等,可以通过再生利用技术再生为优良的溶剂。目前,废有机溶剂的再生利用技术主要有蒸馏、膜分离、萃取、干燥、中和、吸附等,其中废有机溶剂的蒸馏再生技术由于其运行成本低、工艺可靠性高、操作简单、再生产品品质较好、二次污染易于控制等特点,是目前工程应最广泛的废有机溶剂再生利用技术。由于废有机溶剂中含有使之变质的水分、机械杂质、树脂、油漆泥、松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杂质,将这些混杂在其中的杂质分离去除就可以恢复溶剂的使用价值。蒸馏技术是实现溶剂与杂质进行分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工艺原理:利用废有机溶剂中各物质沸点不同,用精馏釜把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沸腾产生蒸汽,机械杂质、油漆泥等不挥发杂质则留在精馏釜不被蒸发,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溶剂的蒸汽在精馏塔内自下而上底流动,而塔顶的回流液与上升蒸汽相迎自上而下流动,混合液经过多次部分汽化,同时把产生的蒸汽多次部分冷凝,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