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掘工作面设计

采掘工作面设计
采掘工作面设计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文稿纸

主送:集团公司各生产矿井

抄送:公司领导

附件:郑煤集团公司采掘工作面设计、支护安全生产管理补充规定

主题词:管理制度生产设计支护通知

标题:关于印发《郑煤集团公司采掘工作面设计、支护安全生产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采掘工程设计、强力推进支护改革,提

高采掘装备水平,改善采掘工作面作业环境,实现科学、安全、

经济合理开采,经研究决定制订《郑煤集团公司采掘工作面设计、支护安全生产管理补充规定》,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九年四月二日

郑煤集团公司采掘工作面设计、支护

安全生产管理补充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采掘工程设计、强力推进支护改革,提高采掘装备水平,改善采掘工作面作业环境,实现科学、安全、经济合理开采,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章采掘工作面设计

第二条回采工作面布置要按照合理集中的原则,充分考虑突出煤层防突、掘进施工的探放水及揭煤等影响因素,以利于快速掘进和安全回采。

第三条已经集团公司批复的采区工作面布置方案和接替顺序,不得随意变更设计和调整开采顺序,以避免采区内后期接替工作面受老空水威胁和孤岛回采。

第四条新采区开采首采面必须布置在采区的最下部。设计为双翼开采的采区自下向上双翼跳采;若因条件限制,布置为单翼开采的采区必须和另一采区配采,且开采顺序为在本采区内自下向上进行回采。

第五条回采工作面设计由矿技术主管部门会同生产技术部门严格按照采区方案设计进行,不得随意变更工作面设计参数。综采工作面及突出区回采工作面设计由生产技术部组织会审

批复,整合矿井回采工作面设计由各分公司组织会审批复。回采工作面严格按照批复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中遇到煤层变化等特殊情况要及时向集团公司主管部门汇报。凡发现任意扩大或缩小设计规定安全煤柱,任意戴帽、圈煤造成安全威胁和开采困难的,对该矿罚款50000元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六条回采工作面设计应根据详实的地质、水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在采面设计时应首先考虑采用走向伪倾斜布置,沿底送巷,以利于工作面掘进和回采时涌水的自流。严禁设计为仰采工作面进行回采。

第七条回采工作面走向长度要根据采区范围、煤层赋存情况尽可能加大,切巷长度根据开采条件和生产组织能力,综采一般在150~200 m,炮采在120~140 m;突出矿井和需要底板加固的,综采不超过150 m,炮采不超过120 m,必须保证打钻加固底板和工作面消突不留空白带。

第八条为减小工作面回采对采区主要巷道的动压影响,在工作面设计中应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塌陷角和岩移角等相关资料数据,计算确定合理的工作面停采线位置。

第九条突出矿井采掘工作面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1.固定巷道应布置在岩层或非突出煤层中。应尽可能减少突出煤层中的掘进工作量。开采保护层的采区,应充分利用保护层的保护范围进行巷道布置。

2.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应尽可能减少揭煤次数,确需揭煤时,揭穿突出煤层地点应尽量避开地质构造带。

3.在同一突出煤层的同一区段的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内,不得

布置2个工作面相向回采或掘进。突出煤层的掘进工作面,应避开本煤层或邻近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应力集中范围。

第三章掘进、巷道维修、回收

第十条架棚巷道推广使用29U、36U型钢支架支护,逐步取代矿工钢支架,除高抽巷及其它临时性工程外,不得采用木支架支护。

第十一条目前各矿金属支架断面能满足安全生产和集团公司要求的,可以继续使用。新加工支架净断面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U型钢支护巷道:36U14m2、12.5 m2两种,29U12m2、10.5m2、9m2三种。

矿工钢支护巷道:对棚2.8×2.6m(梁×柱)、对棚2.6×2.6m (梁×柱)。

坑木支护巷道:2.4×2.4m(梁×柱)。

水平大巷、采区上下山、车场、水仓、顶底板抽放巷、疏水巷等岩巷采用直墙半圆拱巷道:16.5m2、14.5m2、12.5m2、11m2、9m2;16.5m2以上、9m2以下的巷道断面需经集团公司批准。

整合矿井巷道净断面不得小于6 m2。

第十二条采用U型钢支护的巷道,支架间必须使用5道铁拉杆,支架间距不得超过0.6 m,在围岩压力大、巷道变形快的区段必须使用角钢拉杆,推广使用三组和限位卡缆。架棚巷道过老空、老巷、断层破碎带、遇松软煤(岩)层时,必须采取措施增

加支护强度,棚与棚之间采用矿工钢或槽钢联锁。

第十三条受采动影响巷道压力大的区域煤巷架棚支护应采用缩小棚距,增大U型钢规格,壁后注黄泥浆等增加支护强度措施;软岩、破碎带等应采用二次支护或复合支护。二次支护应合理确定支护时间、支护方式;复合支护应采用锚喷网--U型钢联合支护的巷道,必须进行壁后注水泥浆和打锚索。

第十四条推广应用U型钢架棚巷道异型梁抽门技术, U型钢巷道在抽门前必须有专门的抽门支护设计。采用矿工钢架棚支护的交叉点、十字头等地点,必须采用锚索加固注浆等措施加强支护强度,棚与棚之间必须联锁。严禁直接摘腿抽门。

第十五条采掘工作面出现顶板冒顶时,首先选用对冒顶区进行封闭,将冒顶区域充实填满的处理方案;因条件所限,确需采用搁架作业的,作业前必须制订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搁架人员必须精干,指定有经验的老工人观山,并有分管矿长、科队长现场跟班指挥;冒顶范围较大,处理困难的采用掘进绕道法绕过冒顶区。

第十六条煤巷或岩巷向煤巷过渡时,向上施工巷道坡度要求设计为小于15°,确实无法避免的,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超前预注浆、罗克休等煤体固化措施,防止顶煤冒落。

第十七条采掘工作面、扩修回收施工前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要求进行落实“三项评价”制度,强化安全隐患闭环管理,抓好信息采集报告工作。

第十八条巷道断面小于设计断面的70%为一般失修巷道,小于50%的为严重失修巷道。对连续支架歪旋超过5棚的,一般

失修巷道且存在严重漏帮漏顶、支架折断、缺少构件的和严重失修巷道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加固、维修。

第十九条煤巷掘进、扩修和回收必须采取注水措施,在作业规程或专项措施中编制注水设计。顶煤厚度较大时,终孔控制巷顶高度不小于2米。

第二十条扩修、回收巷道及两巷替棚前必须提前3天进行2-3遍注水,超前注水距离保持30m以上。

第二十一条压力条件允许的地点一律采用静压注水,若压力达不到而采用动压注水时,必须安装终端压力表,严格控制注水压力。

第二十二条对压力显现不明显、不需要注黄泥浆或不具备注浆条件的巷道,必须对已掘巷道进行注水,初次注水随掘随注,以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注水时间,确保巷道无明显压力显现。

第二十三条注水效果,以充分湿润、锈结煤体为准,由矿业务主管部门和安检科共同检查验收。集团公司在安全检查时对注水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凡发现无注水设计、不注水或不按设计注水者,罚款5000元。

第二十四条掘进巷道前方存在涌水时必须采用超前预注浆。对采区主要煤巷、服务时间较长的回采巷道及煤巷扩修,必须采取缩小棚距、壁后注黄泥浆等措施提高支护强度,注浆必须做专项设计。

根据各矿情况,采用地面注浆站或井下移动注浆泵供浆,架棚时采用有煤安标志的蓬布等对帮顶进行封闭,为煤巷注浆提供条件。

第二十五条深部软岩、受动压影响或破碎层位中施工的采区主要巷道、硐室(含扩修),必须采取锚注补强支护,锚注补强要做专项设计,有底鼓现象的要采取下反底拱、注水泥浆、打锚索等控底措施。

第二十六条注浆工作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孔深 1.2~1.5m,注浆压力2~3Mpa,主要用于充填施工造成的空帮空顶和煤岩裂隙,形成连续的注浆封闭带。第二次注黄泥浆孔深不低于2 m,注浆压力4~6Mpa,注浆滞后迎头距离不得超过50 m;注水泥浆孔深3~5 m,注浆压力4~6Mpa,注浆后要及时打锚索,锚索补强支护滞后迎头距离不得超过100 m。浆液配比符合设计要求。

第二十七条注浆施工时,要做好单孔注浆量、注浆终孔压力原始记录。锚索施工中每根锚索必须进行预应力检查,并做好原始记录,实现挂牌管理。

第二十八条在注黄泥浆和锚注巷道内设置位移观测站,对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及时修正注浆参数和施工工艺(必要时进行钻孔取芯分析),改善注浆效果。

第四章回采工作面

第二十九条为提高回采工作面装备水平、支护强度和支架稳定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应优先选择使用综采、炮采轻型支架和悬移支架,逐步淘汰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钢梁支护形式。

第三十条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中等,开采走向长度在500 m以上,切巷长度不少于120 m,平均煤厚4 m以上,可采储量在40~50万吨以上,巷道布置规则在回采期间不频繁拆装支架的工作面优先选择综采进行回采;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中等,开采走向长度在400 m以上,切巷长度不少于90 m,平均煤厚3 m以上,可采储量在30万吨以上的工作面可选择炮采轻型支架进行回采;煤层赋存不稳定,地质构造较复杂,局部存在薄煤带或无煤区,巷道布置不规则在回采期间需拆装支架的工作面采用悬移支架;地质条件复杂,采区内布置的三角煤或不规则煤柱等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钢梁支护形式进行回采。

第三十一条采面工作面使用液压步移端头支架、支柱穿尼龙鞋、专用液压推溜器等新技术,提高采面支护强度和工作效率,凡违反本条规定的罚款5000元。

第三十二条在瓦斯突出、高瓦斯或富水区域等采取分段瓦斯治理和防治水工程的回采工作面,在前段回采后段治理工程未完成,以及两巷正在扩修期间,必须采用“二采一准”作业方式进行回采。

第三十三条加强采面初采初放的组织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初采初放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和领导现场跟班制度;工作面初采初放时发现顶板不实或采空区局部悬顶,必须采取打反抬棚、架设木垛等提高支架稳定性措施或强制放顶措施。

第三十四条两巷替棚及超前支护

1.回采工作面两巷断面应满足通风、行人、运输要求。

2.采用U型钢支护时,巷道断面满足要求的超前替棚长度为

5~10 m,替棚段必须打双抬棚支护,替棚段外可不打抬棚,但必须加强支架和帮顶的维护。断面达不到要求的轨道巷替棚长度不少于20 m,皮带巷替棚长度不少于20 m并超过转载机5 m以上,两巷距煤壁10 m以内打双抬棚,10 m以外打单抬棚。

3. 采用矿工钢支护时,超前替棚长度不得少于20 m,高度不低于1.6米,行人宽度大于0.7米,两巷距煤壁10 m以内打双抬棚,10 m以外打单抬棚。

4.两巷替棚段超前支护必须连续架设,单体液压支柱采取防倒柱措施且初撑力不低于50KN。

5.两巷替棚时必须先套新棚后回老棚,替棚后帮顶必须打严背实,防止顶煤冒落堵塞风路。

6.同一巷道替棚或扩修地点不得超过两个,扩修时必须及时正确使用前探梁。

2127综采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

2127综采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 1 工作面地质概况 2127工作面位于吕家屯村南约1公里处。井下位置:位于F19断层和主暗斜井延伸之间,西2123工作面650m,工作面运输巷紧靠近矿区边界线。该工作面周围无采动情况,工作面南侧有两条巷道,即二水平轨道下山和皮带下山。 2 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2.1 地质构造情况: 由于邢东矿下水平钻孔稀少,所以在2003年初在下水平搞了三维地震勘探,从首采区的地震资料来看可靠性不大,下水平地震资料可靠性怎样?有待揭露验证。 工作面涉及的断层共3条,以下列表说明: 2.2 工作面回采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2127工作面大部分储量在大色庄村庄保护煤柱内,通过矿与唐山研究院合作,计算得2127工作面在不同长度下回采完毕后对村庄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说明: ⑴从水平变形来看,各个方案对大色村的影响均小于规程所指的Ⅰ级破坏。 ⑵Ⅰ级破坏:水平变形≤2.0mm/m;倾斜变形≤3.0mm/m;曲率变形≤0.2×10-3。 ⑶表中《2100及2300开采》是指2127、2125、2126及2321、2322、2323六个工作面全部开采对大色村影响的初步计算结果。(此时的2127面宽度约155m) 结论:2127工作面宽度可以取为150m,对大色村的地表破坏小于Ⅰ级破坏,因此可以正常回采,不用迁村。 2.3 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 2#煤层结构简单,厚度稳定(构造影响除外),煤层厚度来源于相关钻孔煤厚资料和主暗斜井算术平均值。 2#煤为深黑色,玻璃光泽,块状构造,节理发育,参差状断口,主要由亮煤组成,并夹有镜煤暗煤条带,属半光亮型煤.具有三低一高之特点,

工作面掘进设计说明书.doc

优秀文档,无限精彩! 12101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编制: 审批: 总工: 2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 12101工作面,位于12采区轨道下山的北部,上边(西部)为12061工作面采空区,下边(东部)为F101大断层(未开采),北面为14采区。 二、巷道用途 12101工作面上顺槽主要承担12101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回风、运料等任务。 12101工作面下顺槽主要承担12101工作面回采期间的进风、运输、行人等任务。 三、巷道性质及工程量 1、12101工作面上顺槽为回采巷道,从12061下顺槽运料斜巷口开始扩修约30m,后225.8m沿原12061下顺槽下部的煤层顶板掘进,大部分为煤巷,不留保护煤柱,局部(由于按中线掘进,局部穿过12061采空区)为半煤岩巷。 从12101上顺槽运料斜巷口到12101上顺槽切眼位置,总工程量为255.8m。前400m方位角为34046′,坡度随煤层顶板起伏,在-9—00之间,大部分为-30左右。 2、12101工作面下顺槽为煤巷,局部会遇到构造带为半煤岩巷。设计长度(从12101下顺槽进风巷里口至12101切眼位置)共360.2m,沿煤层顶板掘

进,坡度随煤层顶板起伏,在-6—30之间,一般为-30左右,方位角为18017′。 3、12101工作面切眼设计长度(从12101上顺槽设计位置到12101下顺槽设计位置)48.7m,沿煤层顶板掘进,切眼坡度随煤层顶板起伏,在-8—-180之间,一般为-100左右,方位角156°。 详细情况可参照12101工作面设计平面图 4、开工时间:预计为2012年7月25日开始掘进。 竣工时间:预计2012年12月底竣工。 四、巷道服务年限 服务年限:服务年限为3年(包括掘进与回采期间)。 附:12101工作面设计平面图。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12101工作面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巷道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见表1。 表1 12101工作面井上下关系对照表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一、范围 1、本规范规定了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程序、依据、技术内容、设计说明书编写的格式。 2、本规范适用于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的设计。 二、设计程序 1、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技术部门按采煤工作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或项目设计负责人。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部)室,根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采煤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指令下达设计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或者通知各专业根据相关基础资料进行专业设计。 4、设计负责人或者各专业根据确定的设计原则及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设计。 5、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6、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采煤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经修改通过后报送长治公司进行审核备案。 三、设计依据 1、长治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的掘进地质说明书。 3、采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的地质情况。包括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分类情况。 4、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资料。 6、编制内容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7、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编制必须以经集团、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延深设计、区域设计等)和经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为依据。 四、工作面设计内容 1、工作面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布置、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的选择计算,掘进设备。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采率。 3、采煤方法、生产工艺、顶板管理、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及其确定的依据、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4、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和矿压资料,确定液压支架选型设计和顶板管理方法。 5、通风、运输、供电、注浆、供排水、综合防尘、煤层注水、防灭火、瓦斯抽放、钻场钻孔、防治水、通讯照明和监测监控等系统的设施选型、布置和能力配套的设计,并附各种系统图及相关图纸。 6、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的隔爆设施、措施及灌浆系统的确定。 7、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它危险现象的安全技术措施。 8、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包括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设计。 五、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会审签字表、会审记录表、章节目录、章节内容及附图。 概述 1、工作面的井上下位置及对地表的影响、盖山厚度和四邻关系、主要大巷的关系。 2、工作面周围开采状况。 3、工作面所采煤层及开采顺序。 4、该工作面计划接替时间及安装时间。

采煤工艺设计与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采煤工艺设计与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 图表 1

2

目录 绪论 (2)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5)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5)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 (7) 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9)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14)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4) 第二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19) 设计总结 (20) 参考文献 (22) 附表 3

绪论 一、设计目的 (一) 初步应用<煤矿开采学>课程所学的知识,经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煤矿开采学>课程的理解。 (二) 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三) 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一) 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区、盘区或者带区自上而下开采K1,K2和K3煤层,煤层厚度、煤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 该采区、盘区或带区走向长度2100米,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埋深较浅,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K2和K3煤层属中硬煤层,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 4

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区生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二) 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 1、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1 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平均倾角为8°,阶段倾斜长度1200m。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2 煤层倾角条件2:煤层平均倾角为16°,阶段倾斜长度1000m。 三、课程设计内容 (一) 采区、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二) 采煤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四、进行方式 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任选设计题目条件中的煤层倾角条件1或煤层倾角条件2,综合应用<煤矿开采学>所学的知识,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 设计者之间能够讨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本课程设计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开掘工程量和维护费用比较。 5

2021版采煤工作面设计验收管理办法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采煤工作面设计验收管 理办法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版采煤工作面设计验收管理办法 一、生产矿井采区设计管理工作程序 1、采区(水平)设计要提前三到五年规划、编制,并经有资质的部门设计,图纸应齐全。 2、开拓巷道掘进超过采区准备巷不少于50米,满足采区准备巷道开工的需要。 3、准备巷道掘进提前一个月超过回采巷道开口位置不少于200米,为各系统的调整、完善及回采巷道的开口准备提供足够的时间。 4、回采工作面形成采煤系统到正式生产前,必须保证至少三个月的“坑透”、钻探、巷探等整理巷道和工作面准备时间。 二、生产矿井回采工作面设计管理工作程序 1、采区准备巷道掘到具备回采工作面巷道开口时,根据本单位衔接计划,在回采巷道开口前必须有经吕梁煤业公司生产技术部批准的综采工作面(普采)设计方可施工。

2、工作面设计包括工作面设计说明书:防火系统、注浆系统、防尘洒水系统、通风系统、监测监控系统、运输系统、供电系统、避灾路线、巷道布置、生产系统图(1:2000)、巷道断面图(1:50)、巷道剖面图(1:50)、柱状图等图纸、采煤方法等,施工前上报公司生产部。 3、工作面设计要绘制出工作面采煤过程中通风系统示意图。工作面巷道施工中,确保巷道的直线度,否则追究施工单位和有关单位的责任。 4、各矿必须严格按工作面设计组织巷道施工,建立严格的质量验收制度,确保施工质量。 三、工作面验收 1、巷道工程竣工后,由矿负责组织验收。验收不合格必须返工。验收合格后,要进一步搞好地质调查工作,必须进行物探、钻探或地震勘探工作,并绘制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图和巷道地质构造剖面图。 2、工作面安装准备必须按设计进行,工作面设备试运转时,矿

煤矿掘进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办法(原版+吴部+户部)

高头窑煤矿掘进工作面支护材料 管理制度 为确保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高头窑煤矿掘进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工作,尽量减少支护材料投入,降低吨煤成本,提高矿井经济效益,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特制定《高头窑煤矿掘进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制度》。 一、掘进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掘进副矿长 副组长:掘进副总 成员:生产技术部部长、安监部部长、物资部部长、监审部部长、掘进队队长。 掘进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生产技术部掘进专责负责具体协调联络工作,各区队技术员、材料员为本区队支护材料的监督员,负责本区队支护材料领取时质量、规格的查验工作。 二、掘进工作面支护材料领导小组管理职责 (一)生产技术部职责 1.参与支护材料入矿检验、验收(检查内容包括支护材料出厂日期、出厂合格证、煤矿安全标志、出厂检验合格证、现场实物抽查)等工作。 2.负责总结、推广支护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新工艺。 3.负责确定掘进工作面的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 4.负责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变更支护材料的规格型号及技术要求。 5.负责支护材料的抽检、送检工作,并根据实验结果及现场使用情况确定支护材料质量是否合格。 6.负责掘进巷道支护参数的设计优化工作,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支护材料的消耗量。 7.负责检查各施工现场使用的支护材料、支护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支护质量不合格的施工地点,有权责令其停止生产,并限期整改。 (二)安监部职责 1.参与支护材料入矿检验、验收(检查内容包括支护材料出厂日期、出厂合格证、煤矿安全标志、出厂检验合格证、现场实物抽查)等工作。 2.参与支护材料的抽检、送检工作,并根据实验结果及现场使用情况确定支护材料质量是否合格。 3.负责对支护材料现场实时监管工作,发现有使用不合格支护材料的施工单位,有权责令其停止生产,并限期整改。 (三)物资部职责 1.负责支护材料的采购、审批、领用和发放、仓储、装卸等管理工作。

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设计及安全管理

编号:AQ-JS-01921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设计及安全管理 Design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mining face with rockburst risk

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设 计及安全管理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引言 冲击地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岩爆,它是一种岩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势能在一定条件下的突然猛烈释放,导致岩石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冲击地压发生条件一般是在硬脆岩体高地应力地区,硐室开挖过程中发生岩爆;发生原因一般是围岩强度适应不了集中的过高应力而突发的失稳破坏。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本文主要就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的设计及安全管理进行简要地介绍,在文章的最后简要地介绍了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需要采取的的安全防护措施。 2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设计及安全管理

2.1具有冲击地压危险采掘工作面的设计 2.1.1冲击地压危险采区巷道布置的一般原则 (1)主要巷道应布置在岩层或无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中。 (2)煤层群开采时,巷道布置应有利于首先开采无冲击地压危险或冲击地压危险性小的煤层,并以此作为保护层开采邻近煤层,条件具备时应优先开采上保护层,条件适宜时优先考虑跨上山开采。 (3)根据冲击地压危险影响因素,优化采区巷道布置。 (4)巷道布置应尽可能保持直线,尽量减少因地质构造等影响产生的弯折,应避开高原岩应力及构造应力的影响范围。 2.1.2采区煤柱的留设 (1)采区间隔离煤柱宽度应不小于50m。 (2)区段间应采用无煤柱护巷或采用小于6m的小煤柱,或50m 以上的大煤柱。 (3)上(下)山与工作面停采线间保护煤柱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0m。 (4)断层等地质构造区域以及为特殊开采服务留设的保护煤柱,

煤矿工作面设计开采说明书

第一章工作面地质条件 第一部分工作面位置 XX采区采煤工作面位于三采区轨道下山北翼,走向长600米,倾斜长90米,工作面地面标高+700~ +725米,工作面标高+132.2~ +182.5米。 1、地面位置:XX采区回采工作面位于XXX以西700米,地表多为耕地,荒坡,无水体。 2、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XX采区回采工作面位于三采区轨道下山北翼,上部为xxxx工作面(已回采结束),其余均未开采。 3、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XX采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对地面影响不大。 第二部分地质概况 一、煤层简述: 本工作面设计开采为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赋存总体为单斜构造,煤层倾角9°,煤层平均厚度一般0.4~14米,平均厚度5米,局部含碳质泥岩、泥岩,夹矸厚度0.1~0.8米,1~3层,含夹矸较少,结构较简单但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二、地质构造: 区内无陷落柱及岩浆岩发育。该工作面顶板较稳定,底板变化大,导致煤层厚度变化较大,该下巷掘进至F8点时曾揭露一条落差°

5275<8正断层,产状07—F3点处揭示F15米的断层。在5~3为 在对其改造中又揭示一条同期沉淀构造,倾向为230°,现均已对其改造。 三、煤层储量: XX采区工作面走向长600m,倾斜长90m,面积为61280.625㎡平均,平均煤厚为5m,煤层工业储量为413644.2T,回采率按90%,可采储量372279.8T。 四、水文: 该工作面地表为丘陵及冲沟,无地表水体。故受地表水之影响很小。其上部的13231采空区内的积水以基本放净,唯标高最低处的3/h15m 左右,下巷里段位处断层边缘,放水孔中有出水现象,水量在掘进时无出水现象,但应该预防因采动引发断层滞后突氺。下巷需留设移动泵坑,F8前需建造环形水仓;合理配备排水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min。m m/min,正常涌水量0.35最大涌水量0.~1.5五、煤层顶底板岩性: 1、顶板岩性:工作面直接顶为灰白色中粒石英长石砂岩,厚层状,层面富含云母片,俗称大占砂岩,一般厚度为15~20米。伪顶为碳质泥岩或泥岩较松软,一般厚度为0~1.6米,局部发育,随采随落。 2、底板岩性:直接底为硅质泥岩或泥岩,松软遇水膨胀,容易造成底鼓或使巷道变形,平均厚度为6米。老底为泥灰岩,一般厚度米。4米,平均为5~3为

井下煤矿掘进工作面爆破设计方案

. 大理州双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井下巷道掘进 爆破设计 编制单位:大理州双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部门:矿井小型机械化项目办公室 编制日期: 2016 年 11 月 25 日

编制人员名单表 审核人员

目录 矿井基本情况 井下巷道爆破环境描述掘进爆破设计目的及要求爆破参数的确定 凿岩工作

一、矿井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所在位置及隶属关系 1、项目名称:大理州双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双河煤矿机械化改造。 2、所在位置:大理州双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双河河煤矿(以下简称“双河煤矿)位于大理州剑川县城北西330°方向,直距约10km。地处剑川县东岭区石菜江村境内。 3、隶属关系:该机械化改造工程项目法人为大理州双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属民营企业。 (二)项目背景 双河煤矿为大理州双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 双河煤矿为一小型矿山企业,主要经营煤炭开采和销售,现在册职工125人。矿山始建于1965年,前身为国有煤矿,年产量1万吨左右。2006年以后,矿井通过技术改造,逐步完善了生产系统,矿井产量逐年增加,近年产量在4.5万吨左右,云煤行管[2008]23号文件核定生产能力5万t/a,在大理州“十一.五”煤炭资源整合中属单独保留型矿井,拟整合规模9万t/a。双河煤矿于2009年1月申请延续办理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03120,有效期十年,自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 根据《云南省大理州双河煤矿有限公司双河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

告》,双河煤矿截至2008年12月,矿界范围内共获资源总量386万吨。保有资源储量218万吨。为进一步规范采掘部署,改进采煤工艺,优化施工组织,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确保矿井持续稳定发展,并为认真落实安监总煤行【2010】178号、云工信煤技【2012】614号精神,按照“大力推行小型煤矿机械化改造,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的要求,双河煤矿拟在对矿井采掘运系统进行机械化改造。目前项目已经取得开工备案并与2015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 二、井下巷道爆破环境描述 1、工作面位置范围:该掘进工作面位于四平硐下部,距四平硐硐口300m,南以16上山二级的上出口为界,北以四平硐运输平巷为界,西以原16上山二级上部的采空区为界,东以五平硐北三运上部的待采掘区域为界。 工作面走向长度为240m,倾向长度为76m,该煤层属双河南井田C1煤层,含矸1~2层,为简单结构煤层,煤层厚度稳定,变化不大,上层煤在1.2~1.6m,(可采煤层),中间夹矸为0.2~0.8m,下层煤0.2~0.5m,(一般不可采),即:1.4~1.8m,平均厚度1.6m;煤层倾角9~13°,平均倾角11°,为进水平煤层,该煤层属长焰煤,煤质中硬,硬度系数f:2~5、岩石硬度系数f:7~11。 2、掘进目的用途:主要为探明一采区的资源及地质构造情况,解决一采区采掘工作面的通风线路(主要是回风)过长等问题。详见

采煤工作面设计

第一章概述 一采煤工作面位置及开采范围 5015N工作面位于该矿第一水平,该工作面上以-40m煤层底板等高线的保护煤柱为界,下以-400m煤层底板等高线的边界保护煤柱为界。左以工作面的运输斜巷为界,右以工作面的回风斜巷为界。 二采煤工作面与相邻煤层及相邻已采条带的关系 相邻条带对本条带无影响。 三采煤工作面与地面相对位置关系 地面无保护物。

第二章地质概述 一煤层的赋存情况 西安矿工作面走向为东西走向。工作面的长度为280m,工作面推进长度为1718m。煤层倾角12°左右,平均煤厚5m,煤质中硬,煤的密度为1.33t/m3。 二围岩的性质及对煤的影响 无伪顶。直接顶为8m厚的细沙岩(Ⅰ)类,基本顶为11m厚的石灰岩(Ⅱ)类。煤层底板为中砂岩。邻近条带对本条带无影响。三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 西安矿工作面的左以断层为界,留20m保护煤柱。采区的正常涌水量为150m3/h。 四瓦斯,煤尘和自燃发火期 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6m3/t。煤尘具有爆炸性。自燃发火期为6个月。

第三章可采储量及可采期 一可采储量的计算公式: ? ? ? ? =K M Z S = R L ? 33.1 91 % 280 5 1738= ? ? ? 式中 Z—工作面的可采储量,万t S—工作面的倾向长度,1738m L—工作面的长度,280m M—煤层的厚度,5m R—煤的实体密度,t 33 .13 m/ K—工作面的采出率 二可采期的计算公式: Z 1.2a T = = AK 式中 T—可采期,a A—工作面年生产能力,334Wt K—储量备用系数 1.4

第四章巷道布置与生产系统 第一节巷道布置概述 在靠近 F断层保护煤柱线处沿煤层的倾向在煤层中掘进第一带 10 区的回风斜巷在距第一带区中心右侧在煤层中沿煤层的倾向掘进第一带区的运输斜巷二条斜巷掘至保护煤柱线处在煤层中沿走向掘一条平巷使二条斜巷相通该巷道称开切眼,待各巷道检查合格后安装采煤机设备进行采煤工作。 同时做好下一条带的准备工作。 将采区车场布置在停采线上部的煤层底板岩石中,材料斜巷通过平巷和材料斜巷与大巷相通,同时,材料斜巷与回风大巷相通,绞车房在材料斜巷上端。采区煤仓一端与运输斜巷相通,另一端与水平大巷相通。进风行人斜巷一端与水平运输大巷相通,另一端与运输斜巷相通。 第二节生产系统 一运煤系统(附图1) 采煤工作面→运输斜巷→采区煤仓→运输大巷→井底煤仓 二运料系统

采掘工作面爆破设计

采掘工作面爆破设计 2017年7月

采掘工作面爆破设计 一、采煤工作面爆破设计 1、工程概况 矿井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首采工作面为六2-11010采煤工作面, 位于矿井六2上山采区东翼,采面剩余走向长度330m,倾斜长度210m,煤层厚度,煤层倾角14-17°,采煤工作面采取三八制正规循环,每天三班生产,班推进,日推进度为。 2、支护形式及规格 六2煤层坚固性系数为f=4,六2-11010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采用ZH1600/16/19ZL型整体顶梁 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支架中心距1000mm,最大控顶距,最 小控顶距,排距; 3、爆破器材确定 我公司为低瓦斯矿井,根据炸药的使用规定,选用Ⅱ级煤矿 许用炸药(32mm药卷,重200g/节)。起爆器材选用选用毫秒电雷管,发爆器选用MFB-100矿用电容式发爆器(引爆能力为100发)。 4、爆破参数确定 炮眼直径选用40mm,采用双层斜眼布置,炮眼深度均为,顶眼距顶板,底眼距煤层地板,与工作面夹角70-80°,眼距。 5、装药连线 采用连续反向装药,每眼装药,连线方式为串联,按自下而上 顺序一次起爆10个眼。

6、一图三表如下 图1 炮眼布置图 该工作面煤质中硬,炮眼布置形式采用双排眼,如下图所示 表1 爆破原始条件

名称单位数量名称单位数量体积m2炮眼数目个420 岩石坚固性系数 f 4 雷管数目个420 炮眼深度m 总装药量kg 168 表2 爆破设计说明书 炮眼指标项目眼距顶距底距仰角水平角装药封泥长度水炮袋孔径单位m m m 度度克/眼mm 个/眼mm 上75~80 0-300 >500 1 35 下10~15 75~80 400-500 >500 1 35 循环指标项目眼数药量雷管水炮袋 其它 起炮方式正向 单位个kg 发个联线方式串联 总计420 168 420 420 爆破方式毫秒 采面爆破采用毫秒爆破法。装药时,按照雷管的段数进行一次装药;采用分组装药、分组起爆;分组 起爆间隔距离不少于2m。 表3 预期爆破效果 名称单位数量名称单位数量炮眼利用率% 93 每循环炸药消耗量Kg/m 168 循环进尺m 循环炮眼总长度m 336 每循环爆破实体岩石体积m3每立方米岩体消耗雷管数量个/ m3 炸药单耗Kg/ m3每循环消耗雷管数量个420 7、采煤工作面每天炸药、雷管消耗量 采煤工作面每天消耗炸药542kg,每天消耗雷管1354个。 二、掘进工作面爆破设计 1、工程概况

采矿工作面设计

第一章矿井概况 1.1 井田地质特征 回坡底煤矿隶属于霍州煤电集团公司。其矿井工业场地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刘家垣镇回坡底村东1.0km处,距洪洞县城25km,距赵城发煤站17km,紧邻赵(城)—克(城)公路,公路交通方便。 矿区位于吕梁山南端东麓,汾河西岸,地形切割强烈,沟谷纵横形成了以黄土梁、塬、峁为特征的低山基岩丘陵地貌。主要山梁走向近南北向,沟谷纵横,地形复杂。最高点位于区西北边界沟北村东北山梁,标高985.2m,最低点位于东北边界沟谷,标高624.17m,相对高差361.03m。 回坡底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单水平开采,开采11号煤层,目前采用高档机械化,倾斜长壁式采煤,矿井的正常涌水量120m3/h,最大涌水量240m3/h,扩区煤层底板标高300-630m,目前开采水平最低为570m,均高于奥灰岩溶水地下水位(525m左右),矿井充水方式为顶板淋水或裂隙水,通过开采产生的煤层冒落带,导水裂隙带与K2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使K2含水层地下水进入矿井坑道,随着两区向前延伸开采,开采水平将逐渐降低,矿井的涌水量也将随着增大,尤其是两区奥灰岩溶水位地下,并有可能在构造破坏地段存在突水危险,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4 井田开拓 矿井改扩建工程移交生产和达到设计年生产能力时,共设置主斜井、副斜井、二号进、回风立井四个井筒,主斜井为延深井筒,刷大副斜井,二号进、回风立井为新建井筒。 3、二号进风立井 敷设动力电缆,兼安全出口。 4 、二号回风立井 主要担负东区初期回风,兼安全出口。 二号进风立井井筒净直径6.0m ,垂深375m,井筒内装备应急排水管路、压风管

路,敷设动力电缆。 为了东区的开发,设计在纬距4036000附近布置胶带、轨道暗斜井,均落底+556m 水平,落地后沿东北方向布置+556m水平胶带大巷和+556m水平轨道大巷。+556m水平胶带大巷尽头处设采区集中煤仓;+556m水平轨道大巷在1900m处转至东南—西北方向,并通过二号进风立井井底。平行与转至后的+556m水平轨道大巷布置三条煤层巷道,其中在11号煤层中布置两条采区巷道,分别是东区皮带巷和东区轨道巷;沿K2顶板布置一条回风巷,为东区回风巷。东区皮带巷在东南部通过采区集中煤仓与+556m水平胶带大巷相联。平行与这组巷道,沿601、603钻孔一线再布置同样的一组上下山巷道。这两组巷道通过布置在井田突水系数为0.16分界线附近的一组+385m 水平轨道集中巷道和一条胶带集中巷道相联,这样东区开拓巷道基本成工字型布置。 1、运煤系统 综采工作面→胶带顺槽→东区皮带巷→采区集中煤仓→+556m水平胶带大巷→东区煤仓→主斜井→地面。 2、辅助运输系统 地面→副斜井→轨道暗斜井→+556m水平轨道大巷→东区轨道巷→轨道顺槽→综采工作面。 3、通风系统 主、副斜井→胶带、轨道暗斜井→+556m水平轨道大巷及胶带大巷→东区轨道巷→顺槽联络巷→胶带顺槽→综采工作面→轨道顺槽→东区回风巷→二号回风立井→地面。 第三章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3.1 采煤方法的选择 根据井田开拓部署,结合矿井规模和采煤工作面装备水平,矿井东区移交生产和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共布置一个生产采区为东一采区。保证矿井110万t/a的生产能力。

掘进工作面供电系统设计及计算

掘进工作面供电系统设计 及计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野川煤业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供 电 设 计 及 保 护 整 定 野川煤业机电科 王斌超 2014/10/19 一、运输巷掘进面供电设计 运输巷掘进面配电系统图附后:

一、主要负荷统计: 二、移动变电站选择计算 移动变电站的选择一般放在工作面的风巷内,应考虑: ①所处巷道内便于运输、顶底板条件良好、无淋水; ②尽量靠近大的用电设备,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与液压泵站联合布置; ③距离采区变电所尽可能近,以减少高压电缆长度。 负荷分配: (1)移动变电站负荷:胶带输送机2×55KW、刮板输送机40KW、掘进机235KW、调度绞车、小水泵、共计:。 容量计算:

视载功率 ? cos /z e z K P S ?∑= 式中: z S 视载功率 e P ∑ 变压器供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 ?cos 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 取 z K 需用系数 电力负荷计算 故运输掘进供电选用变压器400KVA 能符合要求, (2)掘进工作面局扇专用变压器负荷: 2×30KW 2台 故根据实际情况掘进工作面专用变压器200KVA 符合要求。 三、供电电缆的选择计算及校验 <一>高压电缆选择计算及校验 1、供电高压电缆的型号选用:MYJV22系列聚氯乙烯交联铠装电缆。 2、按长时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线路中最大长时工作电流为 ①In=Sn/Ue ?3=304/×10=

1采掘工作面设计管理办法

1、采掘工作面设计管理办法 第1条为加强集团公司采掘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矿井正规、持续、安全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采掘生产技术管理是煤矿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集团公司、矿必须加强对采掘生产技术管理的领导,建立健全以集团公司总经理、矿长为首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在总经理、矿长领导下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 第3条集团公司、矿总工程师应对集团公司总经理、矿长负责,主管集团公司、矿技术工作,对重大生产技术问题提出的方案和措施,经集团公司总经理、矿长审查或上级机关批准后,由分管负责人组织实施。 第4条生产技术业务部门必须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强化管理、强化监督、强化培训,必须明确职责范围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并严格检查考核。 第5条地质部门必须提前一个月提交新设计盘区的地质报告,盘区设计提前一个月送交施工单位。新盘区移交生产前,由矿组织验收。 第6条本管理办法适用隶属于碾焉煤矿公司从事煤炭生产和煤

矿建设活动的单位。 第7条盘区设计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在编制盘区设计前,必须先编制盘区设计方案,经集团公司审批后,再进行盘区设计。盘区设计必须依照经批准后的盘区设计方案进行编制,经矿总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报集团公司备案,无盘区设计或设计未经批准不准进行施工图设计,更不准开工。 第8条编制盘区设计方案前必须具备下列文件: 一、经矿总工程师审批的地质报告; 二、矿井设计文件,如: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设计或区域设计; 三、矿井的长远规划、盘区接续图表; 四、邻近盘区相同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第9条盘区设计方案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煤炭工业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在充分分析研究本矿实际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必须提出至少两个或以上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比较,选择最佳方案做为盘区设计的实施方案。 第10条盘区设计方案在编制过程中,依据设计规范基础上广泛征求业务科室、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安监部门人员的意见,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现代化管理技术,设备选型应坚持高强度、大功率、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环节配套的原则,力求盘区的开采实现高产、高效、高回收率、安全可靠和经济效益好。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实用版

YF-ED-J553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 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机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一条煤矿企业要积极发展采煤机械化,开展各种复杂条件下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坚持机械化开采优先的原则。 第二条生产矿井应通过发展采煤机械化,促进采煤工作面综合单产提高,优化矿井生产布局,实现集约化生产。 第三条采煤工作面设备按照“支护安全可靠、能力匹配合理”的选型要求合理配套,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第四条采用机采工艺的工作面必须按要求

编制机采工作面设计。机采工作面设计以采区设计为依据,由矿技术中心部门编制,经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批准后方可施工。 第五条机采工作面设计内容 ㈠设计的依据 ⒈批准的工作面地质报告及相关地质资料。 ⒉经批准的采区设计及补充资料。 ⒊邻近工作面或邻近采区类似工作面地质、矿压等技术资料及生产情况。 ⒊相邻采区或邻近工作面实见瓦斯、自然发火、地质、水文地质情况、矿压资料及生产情况。 ㈡设计说明书 基本条件:工作面参数选择合理;工艺先

掘进工作面通风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10105009 专业班级:煤矿开采技术1301班 学生姓名:徐石强 指导教师:刘殿武 设计时间:2015年01月9日~13日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安全技术系

前言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是学完《矿井通风与安全》课堂学习任务后,为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动手能力,紧密理论联系实际而进行的课程设计。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我们所学矿井通风理论知识,培养我们设计计算、工程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运用标准与规范、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依照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和认真贯彻《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国家制定的其他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自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一、设计题目 (1) 二、原始资料 (1) 三、设计目的 (1) 第二章掘进通风方法确定 (2) 一、局部通风机通风 (2) 二、掘进通风方法确定 (2) 第三章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设计 (3) 一、按炸药使用量计算 (3) 二、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4) 三、按除尘风量计算 (4) 四、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 (5) 五、按风速进行验算风量 (5) 第四章局部通风机风量设计 (5) 第五章风筒选择 (7) 一、风筒的类型 (7) 二、风筒接头 (8) 三、风筒的漏风 (8) 1、漏风系数的计算 (8) 2、风筒的有效风率 (9) 3、漏风率 (9) 4、风筒的阻力 (9)

采掘工作面设计规范

×××公司×××矿 ×××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 ××矿 二O××年××月

×××公司×××矿 ×××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 地测科: 通防科: 机电科: 调度室: 安监科: 技术科: 总工程师: ××矿 二O××年××月

前言 主要叙述矿井名称、隶属关系、所处位置,开采的必要性等。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区位置、范围及地形 矿井所在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地形地貌、水系河流、气象。 第二节井田范围 第三节地质构造 第四节水文地质 第四节煤层情况 第四节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瓦斯、煤尘、煤层自然、冲击地压、地温情况。 第五节矿井开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 井田开拓方式(井筒、水平、采区、开采顺序),矿井采掘、供电、通风、提升运输、 压风、排水系统。 第五节矿井八大系统 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讯联络、紧急避险、视频监控、瓦斯抽放。 第二章设计编制依据 采区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名称、范围、批准时间、单位,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煤矿设计规范》、《煤矿防治水规定》、《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煤矿 操作规程》、《2015年采掘接替计划》。 第三章工作面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井上下四邻关系) 表3-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工作面名称×××工作面水平名称××m水平位置 煤层名称×煤层地面标高+××~+××m井下标高××~××m 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北邻(为)×××,东邻(为)×××,南邻(为)×××,西邻(为)×××。 采动情况及影响范围该工作面为某工作面接替面,工作面开采前受某某工作面(或某某保护层工作面)采动影响。影响范围可用连线拐点坐标描述。

12160采煤工作面开采设计

21020采煤工作面开采设计 一、工作面概况 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下表。 2、煤层 本工作面的煤层厚度由2—2.6m,平均2.2m,本区段呈单斜构造,其走向35—40°,倾向为125°—130°,倾角为18°—20°,工作面煤层情况见下表。 3、煤层顶底板 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见下表。

附图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 二、开采 设计编制的依据及要求 1、开采设计依据 (1)《煤矿工业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版。 (2)《煤炭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工作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煤生字[1997]第237号。 (3)《规范全市地方煤矿采掘工程技术管理暂行规定》郑煤【2011】114号。 (4)《河南省国有煤矿生产矿井和地面长(处)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

考核评级办法》(试行)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 2007版 (5)《煤矿安全技术基础管理》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版 (6)《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7)集团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8)矿总工程师批准的该分阶段的地质说明书. (9)设计采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边界)的地质情况。包括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发火倾向。 (10)设计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 (11)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积水情况资料。 (12)研究确定的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2、设计程序 (1)回采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设计部门按回采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室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回采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据设计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4)编制回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5)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回采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经修改通过后报送总公司。 三、地质构造 根据-30大巷、21下山及21020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掘进期间揭露的资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xxxxx掘进设计说明书编号:号 编制单位:xxxxxxx 编制日期:2017年10月

设计会审记录

目录 1. 概况........................................................... - 1 - 1.1概述 - 1 - 1.2编写依据 - 1 - 2.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 2 - 2.1 井上下对照关系表............................................ - 2 - 2.2 煤(岩)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构造................................ - 3 - 2.3 地质构造.................................................... - 5 - 2.4 水文地质.................................................... - 5 - 2.5 煤层自燃及煤尘爆炸性........................................ - 5 - 2.6 煤质指标.................................................... - 5 -3.巷道布置及支护设计.............................................. - 6 - 3.1 巷道布置.................................................... - 6 - 3.2支护设计 - 8 - 3.3支护工艺设计 - 13 - 3.4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14 - 3.5 矿压观测设计............................................... - 14 - 4. 施工方法及工艺设计.............................................. - 16 - 4.1 施工方法................................................... - 16 - 4.2 设备配备及技术特征......................................... - 17 - 5. 生产系统设计.................................................... - 2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