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三)答案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三)答案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三)答案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三)答案

一、1、树木枝条相互蟠曲交错,枯藤在树上攀附缠绕。一缕青烟,直冲云霄,挡住了高飞的大雁,暮归的昏鸦成群乱飞争噪。

2、C

3、题材相同:抒写羁旅愁思;写法各异:景物的描写,王曲作了较为具体的刻画,有“物”有“态”,马曲“枯藤老树昏鸦”对景物点到为止,用定语的形式体现“断肠人”的独特感受;王曲在写景时所用的句法更为突出地表现为排比属对,相比而言马曲更匠心于用有限的字句,塑造及丰富的意象。

二、1、《游褒禅山记》

2、选拔,提拔请求凭借纠正

3、B

4、(1)曾巩拿着他所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替他传播名誉。

(2)效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只是取法他最初的本意罢了。

5、朝廷每欲畀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赴是职,闻者莫不喜悦。

6、在“基层”多锻炼,以便了解民情,增加才干,实实在在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三、7、(1)锐而端,圆而劲(2)以摹画咸与心称

8、A 9、B

10、借物喻理(借题发挥,托物言志)珍惜人才

【译文】王安石,临川人,喜欢读书,擅长写文章。曾巩带着自己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对这些文章很是称赞。提拔他到考中进士的前列,任命他为淮南判官。按照旧例,在地方任期已满的官员允许献上自己的文章申请在朝廷任职,只有王安石没有这样做。调到鄞县作知县,又到舒州作通判。文彦博担任丞相,因为王安石的恬淡甘于作低等官职推荐他,王安石请求不要越级提拔自己,以免激起争相追求提拔的风气,欧阳修推荐他做谏官,王安石都以祖母年高为借口推辞了。欧阳修因为觉得王安石急需朝廷俸禄,又向朝廷请求,任命王安石为群牧判官,改任度支判官。

王安石的议论文章高深奇丽,能用许多文辞来证明他的观点,对自己的信仰很坚定,慷慨有改变世俗风气的志向。于是上奏了一万字的奏章,其大意概要为:“如今天下的财力越来越穷困,风俗越来越衰败,根源在执政者不懂得法度,没有效法先王的政策。效法先王的政策,是效法他的出发点(本意)而已。效法他的出发点,那么我的改革变更,就不至于让天下人大惊失色,不至于让天下人都张嘴来反对我,因为我的政策本来就是符合先王的政策。借助天下

人的力量增长国家的财力,取国家的财力来供给国家的用度;治理天下从古代开始,没有因为财力不足而担心的,值得担心的是没有增长财力的方法。”

起初,朝廷的任命多次下发,王安石都推辞不接受,大臣们都认为他是无心做官,都遗憾自己不认识他;朝廷每次要任命名声好的官员,都担心他不接受任用。等到王安石上升的时候,听说的人没有一个不高兴的。

【译文】

我居住在乡里,客人送我两枝好笔,我把其中一枝送给朋友,另一校自己用。(它的笔管)精美端直,锋毫圆键,用来写或画都能称心如意,爱惜它不忍心随便使用,遇到好的纸墨为文章润色才用它书写,书写完毕就洗干净藏起来。纵手随意而乱写另外的杂事,就用其他的笔来写。所以这枝笔虽然用了很久却还像新的一样。一天,好朋友过来,问起他所得到的那枝笔,他回答说:“已经破旧丢掉了。”问他是怎么用的,原来那些钱米买卖等低等事也用它写,不怎么爱惜,把它看得像乡间破败鄙陋的东西一样,不懂得它的价值。我听了为之感叹。朋友问道:“你为何为这种小事而感叹呢?我用这种笔写无关紧要的事,违背了毛笔真正的作用,我是有过错的。虽然这样,世上任用人才者的过错恐怕远超过我用这枝笔吧? 笔容易制作,好笔也容易得到,用久以后必然破败,这是必然的事。今天那些所谓的贤士君子,上天造就一个也困难,生下来后没有夭折、没有生病、得到保全的,尤其难以做到。然而那些任用他们的人不让他们制定法令教化制度、修订国家的纲纪法律、在朝廷做宫、治理天下,却任命他们担任低微闲散的职务,稍不满意,不等到他们衰老就弃而不用,而加以不能胜任之职亦太多了。你不感叹那些事却为这枝笔感叹,这种惋惜态度还能算是明白事理(聪明)的人吗? ”我为他的话感到羞愧,对他说:“笔是我能使用的,我知道爱惜它并为它感叹。而任用人才不是我的分内事,我哪里敢越职去感叹呢?你姑且努力做好你能胜任的工作来等待别人任用自己,哪里有空闲顾及世人感叹和我的困惑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