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函数的奇偶性复习课教案

高一函数的奇偶性复习课教案
高一函数的奇偶性复习课教案

高一函数的奇偶性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偶函数和奇函数的定义;

2、学会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和利用函数奇偶性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偶函数和奇函数的性质。

教学重点: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和应用。

教学难点:函数的奇偶性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偶函数定义;

2.奇函数定义;

3.奇偶性:如果函数()f x 是奇函数或偶函数,那么就说函数()f x 具有奇 偶性.

注:①函数()y f x =是奇函数或偶函数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定义域在数轴上所对应的区间关于原点对称;

②若奇函数在原点处有定义,则有(0)0f =;

③若函数()y f x =是偶函数,则对于定义域内的每个x ,都有()()f x f x =; ④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是()0f x =,x A ∈,定义域A 是关于原点对称的非空数集;

⑤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的差异:奇偶性是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对称性,单调性是反映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函数值的变化趋势.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而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4.奇函数、偶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一个函数是奇(偶)函数当且仅当它的图像关于原点(或y 轴)对称.

二、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定义法: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验证()()f x f x -=±或()()0f x f x -±=或()1(()0)()

f x f x f x -=±≠→下结论. 2.图像法:一个函数是奇(偶)函数当且仅当它的图像关于原点(或y 轴)对称.

3.性质法:两个奇函数的和为奇函数;

两个偶函数的和为奇函数;

两个奇函数的积是偶函数;

两个偶函数的积是偶函数;

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积是奇函数.

注:以上函数都定义在同一个关于原点对称的定义域上.

练习1

(1) 已知()()f x g x 、分别是[-10,10]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则函数

()()()F x f x g x =的图象关于________对称.

(2) 函数2()2f x a x b x a b =++-是定义在[1,2a a -]上的偶函数,则

a b +=_____.

练习2 判断下列各函数的奇偶性:

(1)()(f x x =-(2)22(0)()(0)

x x x f x x x x ?+≤=?-+>? 练习3 函数2()1ax b f x x +=

+是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且12()25

f =,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

三、函数奇偶性的应用

函数的奇偶性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求函数值.

例1 已知32()8f x ax bx cx =++-,且(2)10f -=,求(2)f .

解:设32()g x ax bx cx =++,则()g x 为奇函数.

依题意可得(2)(2)810f g -=--=,则(2)18g -=. ∴(2)(2)18g g =--=- ∴(2)(2)818826f g =-=--=-.

2.求解析式.

例2 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1f x =求0x < 时,()f x 的解析式.

解:设0x <,则0x ->.

由已知0x >时,()1f x =有()11f x -=

又()f x 为奇函数,∴()()f x f x -=-, ∴()1f x -=

∴()1f x =.

∴当0x <时,()1f x =.

注:此类题型的解题步骤如下:

①在哪个区间求解析式,x 就设在哪个区间里;

②利用()f x 的奇偶性把()()f x f x =--或()f x -;

③将()f x -中的x -代入已知解析式中,从而解出()f x .

3.解抽象函数不等式

例 3 设()f x 在R 上是偶函数,在区间(-∞,0)上递增,且有22(21)(321)f a a f a a ++<-+,求a 的取值范围.

解:由()f x 在R 上是偶函数,在区间(-∞,0)上递增知()f x 在区间(0,+∞)上递减.

∵2217212()+048a a a ++=+>,22123213()033

a a a -+=-+>,且 22(21)(321)f a a f a a ++<-+,

∴2221321a a a a ++>-+,即230a a -<,解得03a <<.

注:在此用到以下结论:

① 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当()f x 在区间[,a b ]上是单调函数时,则()f x 在

区间[,b a --]上也是单调的,且单调性相同;

② 若函数()f x 为偶函数,当()f x 在区间[,a b ]上是单调函数时,则()f x 在

区间[,b a --]上也是单调的,且单调性相反.

4.函数的综合问题

例 4 已知()f x 是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且(1)1f =,若,a b ∈[-1,1],0a b +≠时,有()()0f a f b a b

+>+成立. (1)判断()f x 在[-1,1]上的单调性,并证明;

(2)解不等式:11()()21

f x f x +<-; (3)若2()21f x m am ≤-+对所有的a ∈[-1,1]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1)任取12,[1,1]x x ∈-,且12x x <,则2[1,1]x -∈-,由()f x 为奇函数,有

1212121212()()()()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x -=+-+-=

?-+- ∵1212()()0()

f x f x x x +->+-,120x x -<, ∴12()()0f x f x -<,即12()()f x f x <. ∴()f x 在[-1,1]上单调递增.

(2) ∵()f x 在[-1,1]上单调递增,

∴11,21111,211 1.1x x x x ?+

∴312x -≤≤-. (3) ∵(1)1f =,()f x 在[-1,1]上单调递增, ∴在[-1,1]上()1f x ≤. 问题转化为2211m am -+≥,即220m am -≥对[1,1]a ∈-恒成立. 设2()20g a m a m =-?+≥,

若0m =,则()00g a =≥,自然对[1,1]a ∈-恒成立.

若0m ≠,则2()2g a m a m =-?+为a 的一次函数,当0m >时,若()0g a ≥对

[1,1]a ∈-恒成立,则必须(1)0g ≥,解得2m ≥;当0m <时,若()0g a ≥对[1,1]a ∈-恒成立,则必须(1)0g -≥,解得2m ≤-.

∴m 的取值范围是(-∞,-2]∪[2,+∞)∪{0}.

练习4 已知定义域为R 的奇函数()f x ,求证:若在区间[,a b ](0b a >>)上()f x 有最大值M ,那么()f x 在区间[,b a --]上必有最小值-M.

练习5

(1)已知()y 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0x >时,2()2f x x x =+,求()y f x =的解析式;

(2)已知奇函数()f x 有最大值7,试问它有无最小值?若有,求出最小值; 练习6已知函数()f x 是偶函数,其定义域为(-1,1),且在[0,1)上为增函数,若2(2)(4)0f a f a ---<,试求a 的取值范围.

函数的奇偶性试讲教案

1.3.2 函数的奇偶性 教材分析: 函数的奇偶性选自人教版高中新课程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本节安排为二课时,《函数的奇偶性》为本节中的第二课时。 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思想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而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它与现实生活中的对称性密切联系,为接下来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性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xxxx中学高一(x)班的学生,从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来看,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以前学习过的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这两个特殊函数的图象观察出图象对称的思想,使本节通过观察图象学习函数奇偶性的定义成为可能。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生能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掌握判别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例观察、具体函数分析、图形结合、定性与定量的转换,让学生经历函数奇偶性概念建立的全过程,体验数学概念学习的方法,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和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难点: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教法分析: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通过大自然中对称的例子和学生已掌握的对称函数的图象来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归纳共同点,从而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正确地形成概念,在给出偶函数的定义之后,让学生类比得出奇函数的定义。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P(a,b)关于X轴、Y轴及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各是什么? (1)点P(a, b)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P(a,-b) .其坐标特征为: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 (2)点P(a, 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P(- a, b) ,其坐标特征为: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相反数; (3)点P(a, b) 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为P(-a,-b) ,其坐标特征为:横坐标变为相反数,纵坐标也变为相反数. 二、新课教学 (一)偶函数

奇偶性教学案例

函数奇偶性教学案例 课题:函数奇偶性 —数学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 2. 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3. 学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情境抽象出函数的奇偶性定义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方面的能力,感悟数形结合和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学习,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2、体会数学中的对称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 2、难点: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根据就业1205烹饪班的实际情况,学生刚来我校时数学基础较差,学习习惯和方法落后,进校后对学习数学感到吃力,对学好数学信心不足。但通过半学期来同学们的刻苦努力,本班学生已熟悉中职数学的学习,对相关数学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也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学习数学有了一些兴趣和信心。 四、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实践,观察,归纳,应用。 2、教学用具:白纸,直尺,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的世界中,有过许多对美的感受,如:外表美,自然美,和谐美,对称美……;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对称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对称的事物,比如:宏伟的建筑、美丽的蝴蝶,展翅飞翔的白鸽。。。 教师:你们还能列举出生活中的对称的实例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如果把生活中的对称美引入到我们数学领域中,它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函数中的对称问题。(引出课题:函数的奇偶性) 设计意图: 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对称美。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五华县高级中学叶双霞 教材来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一、教材分析 “奇偶性”是人教版必修1中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3节“函数的基木性质”的第2小节。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初中学过的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入手,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感受数学的对称美。尝试画出f(x) = χ2和f(x)=∣x∣的图像,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函数的奇偶性?从知识结构看,奇偶性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入,乂是为以后学习基本初等函数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己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并且有了一定数量的简单函数的储备。同时,上节课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与初步经验。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2. 能从定义、图像特征、性质等多种角度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学会函数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观察、具体函数分析、数与形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的转化,让学生经历函数奇偶性概念建立的全过程,体验数学概念学习的方法,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内容、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2?通过H主探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函数图像的特征。 难点:利用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图像的对称性,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五、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类比法为辅。 PPT 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观察图像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具有对称性的物体,你能说出它 们有什么特点吗? ” 生:“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关于某一地方是对称的。” 师:“是的,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函数图像也有类似的对称图像,首先我们 来尝试画一下f(x) = X 2和f(x)=∣x ∣的图像,并一起探究儿个问题。” (二) 探究新知、形成概念 探究1 ?观察下列两个函数f(x) = X 2和f(x)=仪|的图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1! 六、教学手 出示一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图片。

苏教版高中数学高一必修1教学案 第19课时 函数的奇偶性1

一、复习引入 1、函数的单调性、最值 2、函数的奇偶性 (1)奇函数 (2)偶函数 (3)与图象对称性的关系 (4)说明(定义域的要求) 二、例题分析 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偶函数或奇函数 (1)1)(2-=x x f (2)x x f 2)(= (3)||2)(x x f = (4)2)1()(-=x x f 例2、证明函数x x x f 5)(3+=在R 上是奇函数。 例3、试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x x x x u -+-=11)1()( (2)22(1), 0()0, 0(1), x x x g x x x x x ?- >?==??-+

例4、设3()1f x ax bx =++,且0)2(=f ,求)2(-f 的值。 三、随堂练习 1、函数5)(2+=x x f 、 A 是奇函数但不是偶函数 、 B 是偶函数但不是奇函数 、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 D 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2、下列4个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 (1)1)(=x f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2)1 )(2--=x x x x f 是奇函数 (3)x x x x f -+? -=11)1()(是偶函数; (4)12)(2+-=x x x f 是非奇非偶函数 3、函数x x x f 2)(2+=的图象是否关于某直线对称?它是否为偶函数? 4、证明函数x x x f -=3 )(在R 上是奇函数。 5、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1()f x x x =+ (2)421()x f x x -=

四、回顾小结 1、判断函数奇偶性。 2、证明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课后作业 班级:高一( )班 姓名__________ 一、基础题 1、若函数(]2,1,)(2 ∈=x x x f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1)奇函数 (2)偶函数 (3)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4)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2、函数3x y =的奇偶性是_______,它的图象关于_______对称。 3、设函数x x f -= )(,则)(x f 的奇偶性是___________。 4、设函数22)(-+-=x x x f ,则)(x f 的奇偶性是___________。 5、设)(x f 在[]5,5-上是偶函数,则)2(-f 与)2(f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二、提高题 6、已知函数)2)(1()(+-=x x x f 。 (1)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该函数; (2)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写出其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区间。 7、已知函数12)(2 --=x x x f ,试判断函数)(x f 的奇偶性,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函数奇偶性的案例分析

函数奇偶性的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函数奇偶性的案例分析-中学数学论文 函数奇偶性的案例分析 江苏省南京市第四中学洪莎莎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它在代数、三角以及高等数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几年的中学各类考试中,也经常出现关于函数奇偶性的题型,一般出现在填空、选择、判断、证明、求值等题型中。正因如此,对函数奇偶性的教学必须给予重视。 例如在某次函数奇偶性教学课中,由对称的图形进行内容导入,从而让学生举例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并让学生尝试语言描述如何判断图象关于y轴对称,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一些具体数字的帮助,逐步得出结论: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成立。然后,再由教师给出了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如果对于任意的x∈A,都有f(-x)=f(x),那么称函数y=f(x)是偶函数;如果对于任意的x∈A,都有f(-x)=-f(x),那么称函数y=f(x)是奇函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概念给出后,教师给出了6个小题,让学生判断其奇偶性,其中前3题可以由其关系式直接得到结论,但是后3题则不然,需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经过6个小题的练习后,师生共同总结了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先决条件是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然后又通过一道例题,发现有一类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即f(x)=0,这样的函数有无数个,根据其定义域的不同而不同。课的最后师生共同将函数根据其奇偶性进行了分类。 这节课上的一气呵成,非常的流畅,有关于函数奇偶性的几个重要知识点都讲解到位,特别是利用了6个小题,让学生边练边总结方法,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

函数的奇偶性公开课优秀教案(比赛课教案)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一、教材分析 “奇偶性”是人教版必修1中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3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的第2小节。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初中学过的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入手,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感受数学的对称美。尝试画出f(x)=x2和f(x)=|x|的图像,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函数的奇偶性.从知识结构看,奇偶性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入,又是为以后学习基本初等函数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并且有了一定数量的简单函数的储备。同时,上节课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与初步经验。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2.能从定义、图像特征、性质等多种角度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学会函数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观察、具体函数分析、数与形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的转化,让学生经历函数奇偶性概念建立的全过程,体验数学概念学习的方法,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内容、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函数图像的特征。

难点:利用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图像的对称性,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五、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类比法为辅。 六、教学手段 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观察图像 出示一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具有对称性的物体,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特点吗?” 生:“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关于某一地方是对称的。” 师:“是的,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函数图像也有类似的对称图像,首先我们来尝试画一下f(x)=x2和f(x)=|x|的图像,并一起探究几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形成概念 探究1.观察下列两个函数f(x)=x2和f(x)=|x|的图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函数的奇偶性专题复习

函数的奇偶性专题复习

函数的奇偶性专题复习 一、关于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 定义说明: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 ⑴)()(x f x f =- ?)(x f 是偶函数; ⑵)()(x f x f -=-?)(x f 奇函数; 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奇(偶)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二、函数的奇偶性的几个性质 ①对称性: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②整体性: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必须成立; ③可逆性:)()(x f x f =-?)(x f 是偶函数;)()(x f x f -=-?)(x f 是奇函数; ④等价性:)()(x f x f =-?0)()(=--x f x f ;)()(x f x f -=-?0)()(=+-x f x f ⑤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 三、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大致有下列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利用奇、偶函数的定义,考查)(x f 是否与)(x f -、)(x f 相等, 判断步骤如下:①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②数量关系)()(x f x f ±=-哪个成立; 例1:判断下列各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 (1)x x x f 2)(3+= (2)2 432)(x x x f += (3)1)(2 3--=x x x x f (4)2)(x x f = []2,1-∈x (5)2211)(x x x f -+-= (6)221()lg lg f x x x =+. 例2:判断函数???<≥-=)0()0()(22x x x x x f 的奇偶性。 第二种方法:利用一些已知函数的奇偶性及下列准则(前提条件为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交集不为空集): 两个奇函数的代数和是奇函数; 两个偶函数的和是偶函数; 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和既不非奇函数也非偶函数; 两个奇函数的积为偶函数; 两个偶函数的积为偶函数; 奇函数与偶函数的积是奇函数。 四、关于函数的奇偶性的6个结论.

高中数学函数奇偶性专题复习

【函数的奇偶性】专题复习 一、关于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 定义说明: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 ⑴)()(x f x f =- ?)(x f 是偶函数; ⑵)()(x f x f -=-?)(x f 奇函数; 二、函数的奇偶性的几个性质 ①对称性: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②整体性: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必须成立; ③可逆性:)()(x f x f =-?)(x f 是偶函数;)()(x f x f -=-?)(x f 是奇函数; ④等价性:)()(x f x f =-?0)()(=--x f x f ;)()(x f x f -=-?0)()(=+-x f x f ⑤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 ⑥可分性:根据函数奇偶性可将函数分类为四类: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 三、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大致有下列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利用奇、偶函数的定义,考查)(x f 是否与)(x f -、)(x f 相等,判断步骤如下: ①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②数量关系)()(x f x f ±=-哪个成立; 例1:判断下列各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 (1)x x x f 2)(3 += (2)2 4 32)(x x x f += (3)1 )(2 3--=x x x x f (4)2 )(x x f = []2,1-∈x (5)x x x f -+-=22)( (6)2 |2|1)(2 -+-=x x x f ; (7)2211)(x x x f -+-= (8)2 21()lg lg f x x x =+; (9)x x x x f -+-=11)1()( 例2:判断函数???<≥-=) 0() 0()(22x x x x x f 的奇偶性。 第二种方法:利用一些已知函数的奇偶性及下列准则 (前提条件为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交集不为空集) : 35721246822()...1(0);()sin ;tan ()...(0);;()cos ;();log ;(0,0) (0)0()k k x a x x x x x k Z k k x x x x x x x x x x k Z ax c b x f x x y C C a x kx b k b y x a a y y +?∈? ?≠+?????∈??+=??=???+≠≠??=+≠??==常见的奇函数:耐克函数常见的偶函数:为常数常见的非奇非偶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常见的既奇又偶函数:1)x ????? ? ? ???? ?? ???? ?????=±????两个点的函数 四、关于函数的奇偶性的 两个奇函数的代数和是奇函数; 两个偶函数的和是偶函数; 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和既不非奇函数也非偶函数; 两个奇函数的积为偶函数; 两个偶函数的积为偶函数; 奇函数与偶函数的积是奇函数。

高中数学《函数的奇偶性》优秀教学设计.docx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时长教学过程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弓入 4分钟创设情景,兴趣引入 1、对称图片欣赏 2、游戏:多媒体给出26个英文字母,让学生找 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字母出来。比比看,哪组学生最快,正确率最高。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问题:我们所学过的函数图象中,冇没冇体现着 8分钟对称的美呢?观察下列图象是不是对称的,如果是, 那么是关于什么对称? 图1 观 察、 思 考、 讨论 图 朴 试 找 律 看 分 并 着 规 游戏中回忆 轴对称和屮 心对称的判 断方法,引 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 从主观入 手,从具体 开始,逐步 抽象,以学 生熟悉的函 数入手,做 到了直观, 具体。

对于图(1),如果沿着y 轴对折,那么对折 后y 轴两侧 的图像完全重合?这吋称函数图像关 对于图(2),如果将图像沿着坐标原点旋转 180° ,旋转前后的图像完全重合.这时称函数 图像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原点。叫做这个函数图 像的对称中心. 利用动态演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象上的点的 特点。 定义: 设函数y = /(x)的定义域为数集D,对任意 的都冇 -XE D (即定义域关于坐标原点对 称),且 (1) /(-%) = /(%) 数y *(兀)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此时称函数y = fM 为偶函数; (2) /(-x) = -/(x) O 函数y = f(x) 的图像关于 观察, 思考 理解 通过动态 的演示让 学生直观 地看出图 像上点的 特点,从而 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 解定 义中 的等式关 系。

坐标原点对称,此时称函数V = /(X)为奇函数. 如果一个函数是奇函数或偶函数,那么,就说这个函数具冇奇偶性?不具冇奇偶性的函数叫做非奇非 偶函数. 第一层次问题: 例1:根据下列函数的图像判断奇偶性 三.创 设问题27分钟 (3) (2) 让各组学生进行讨论,并且各组各派一位代 表出来冋答。 第二层次问题:在已知函数图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直 观地利用图象判断奇偶性,但如杲没有图像的情况 下,只知道函数的解析式,我们要如何判断奇偶性 呢? 例2: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 f (x) = x3;(2) /(%) = 2x2 +1 ; 观 察、 理 解、 思 考、 讨论 这几道题目 学生只需从 图像的对称 性來判断奇 偶性,第三 小题两个端 点并不对称, 考察学生对 定义的理解。 让学生体会 利用定义来 判断奇偶性。 这两道练习 题主要是为 了突出定义 中的等式关 系,以及等 式是否对定 义域屮的所 有x均成立。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函数的奇偶性习题及详解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函数的奇偶性习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 1.(文)下列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 A .y =x +x 3(x ∈R) B .y =3x (x ∈R) C .y =-log 2x (x >0,x ∈R) D .y =-1 x (x ∈R ,x ≠0) [答案] A [解析] 首先函数为奇函数、定义域应关于原点对称,排除C ,若x =0在定义域内,则应有f (0)=0,排除B ;又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排除D ,故选A. (理)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1,1]上单调递减的是( ) A .f (x )=sin x B .f (x )=-|x +1| C .f (x )=12(a x +a - x ) D .f (x )=ln 2-x 2+x [答案] D [解析] y =sin x 与y =ln 2-x 2+x 为奇函数,而y =12(a x +a - x )为偶函数,y =-|x +1|是非奇 非偶函数.y =sin x 在[-1,1]上为增函数.故选D. 2.(2010·安徽理,4)若f (x )是R 上周期为5的奇函数,且满足f (1)=1,f (2)=2,则f (3)-f (4)=( ) A .-1 B .1 C .-2 D .2 [答案] A [解析] f (3)-f (4)=f (-2)-f (-1)=-f (2)+f (1)=-2+1=-1,故选A. 3.(2010·河北唐山)已知f (x )与g (x )分别是定义在R 上奇函数与偶函数,若f (x )+g (x )=log 2(x 2+x +2),则f (1)等于( ) A .-1 2 B.1 2 C .1 D.32 [答案] B [解析] 由条件知,???? ? f (1)+ g (1)=2f (-1)+g (-1)=1 , ∵f (x )为奇函数,g (x )为偶函数.

高中数学_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1.4《函数的奇偶性》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的奇偶性是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一B版第二章函数的第4小节,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教材从学生熟知的函数入手,结合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感受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图像特征,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系统地学习函数的奇偶性。从知识结构上,奇偶性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又是后续研究基本初等函数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并且有了一定数量的简单函数的储备。同时,刚刚学习了函数单调性,已经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与初步经验。 从学生的思维发展看,高一学生思维能力正在由形象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转变,能够用假设、推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图象特征。 2.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过程与方法】 经历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观察抽象能力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交流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及其建立过程,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奇偶性”这一节知识点并不是很难理解,但知识点掌握不全面的学生容易出现下面的错误。他们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只根据奇偶性的定义检验f(-x)=f(x)及f(-x)=-f(x) 成立即可,而忽视了考虑函数定义域的问题。因此,在介绍奇、偶函数的定义时,一定要揭示定义的隐含条件,从正反两方面讲清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我把“函数的奇偶性概念”设计为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个问题上我除了注意概念的讲解,还特意安排了一道例题,来加强本节课重点问题的讲解。 难点:对函数奇偶性概念理解与认识。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

高中数学难点07 奇偶性与单调性(一)

难点7 奇偶性与单调性(一)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考查内容灵活多样.本节主要帮助考生深刻理解奇偶性、单调性的定义,掌握判定方法,正确认识单调函数与奇偶函数的图象. ●难点磁场 (★★★★)设a >0,f (x )=x x e a a e +是R 上的偶函数,(1)求a 的值;(2)证明: f (x )在(0,+∞)上是增函数. ●案例探究 [例1]已知函数f (x )在(-1,1)上有定义,f (2 1 )=-1,当且仅当00,1-x 1x 2>0,∴1 21 21x x x x -->0, 又(x 2-x 1)-(1-x 2x 1)=(x 2-1)(x 1+1)<0 ∴x 2-x 1<1-x 2x 1, ∴0< 12121x x x x --<1,由题意知f (2 11 21x x x x --)<0, 即f (x 2)

2017高考一轮复习教案-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第三节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与周期性的含义. 知识点一函数的奇偶性 奇偶性定义图象特点 偶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 f(-x)=f(x),那么函数f(x)是偶函数 关于y轴对称 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 f(-x)=-f(x),那么函数f(x)是奇函数 关于原点对称 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易忽视判断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 2.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时,必须对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均有f(-x)=-f(x),而不能说存在x0使f(-x0)=-f(x0)、f(-x0)=f(x0). 3.分段函数奇偶性判定时,利用函数在定义域某一区间上不是奇偶函数而否定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奇偶性是错误的. 必记结论 1.函数奇偶性的几个重要结论: (1)如果一个奇函数f(x)在原点处有定义,即f(0)有意义,那么一定有f(0)=0. (2)如果函数f(x)是偶函数,那么f(x)=f(|x|). (3)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只有一种类型,即f(x)=0,x∈D,其中定义域D是关于原点对称的非空数集. (4)奇函数在两个对称的区间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两个对称的区间上具有相反的单调性. 2.有关对称性的结论: (1)若函数y=f(x+a)为偶函数,则函数y=f(x)关于x=a对称. 若函数y=f(x+a)为奇函数,则函数y=f(x)关于点(a,0)对称. (2)若f(x)=f(2a-x),则函数f(x)关于x=a对称. 若f(x)+f(2a-x)=2b,则函数f(x)关于点(a,b)对称. [自测练习] 1.函数f(x)=lg(x+1)+lg(x-1)的奇偶性是( )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专题练习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2019·肇庆三模)在函数y =x cos x ,y =e x +x 2,y =lg x 2-2,y =x sin x 中,偶函数的个数是( ) A.3 B.2 C.1 D.0 解析 y =x cos x 为奇函数,y =e x +x 2为非奇非偶函数,y =lg x 2-2与y = x sin x 为偶函数. 答案 B 2.(2019·湖南卷)设函数f (x )=ln(1+x )-ln(1-x ),则f (x )是( ) A.奇函数,且在(0,1)内是增函数 B.奇函数,且在(0,1)内是减函数 C.偶函数,且在(0,1)内是增函数 D.偶函数,且在(0,1)内是减函数 解析 易知f (x )的定义域为(-1,1),且f (-x )=ln(1-x )-ln(1+x )=-f (x ),则y =f (x )为奇函数, 又y =ln(1+x )与y =-ln(1-x )在(0,1)上是增函数, 所以f (x )=ln(1+x )-ln(1-x )在(0,1)上是增函数. 答案 A 3.已知函数f (x )=x ? ?? ??e x -1e x ,若f (x 1)x 2 B.x 1+x 2=0 C.x 10时,f ′(x )>0,∴f (x )在[0,+∞)上为增函数,

数学《函数奇偶性》教学案例

数学《函数奇偶性》教学案例 (1)课程分析 数学课程是中职学生的主要课程,在大多数专业中,数学课程均是必修课,在中职阶段,教授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集合、不等式、函数、数列、平面向量、平面解析几何等内容,知识点范围较广,并且有些繁杂,属于抽象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理解困难的现象。在目前多数中职学生均认为学习数学课程难度较大,对于一些知识点直接表示不懂,在数学课堂上,无法听懂教师的讲解,也不明白学这些数学知识能有什么用,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兴趣,这就使得中职数学教学效果非常差。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兴趣,对数学感兴趣才能够认真、投入的学习数学,并且要让学生明确数学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以及日常生活中,均离不开数学,逐渐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动机,从而让学生重视数学学习,混合式学习模式,是为学生构建一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与合作,逐渐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教学设计实例 本研究以《函数奇偶性》为教学案例,设计该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方案。 1.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2)掌握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方法;(3)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图像对称性。 第二,过程与方法:(1)设置函数奇偶性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学习热情;(2)在特定情境中,运用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分组探究等混合式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对相关概念进行理解;(3)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函数奇偶性题目的练习。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函数奇偶性,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习惯,以及参与函数奇偶性练习的态度;(2)认真负责完成函数奇偶性学习以及题目练习。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函数奇偶性的含义、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方法。 教学方法:混合式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下载并浏览学习的任务,明确该节课的学习目标,观看微视频,要求学生记录疑难点,完成学案,以及教师布置的其他任务。 3.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第一,课前阶段:自主预习。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1.3.2(1)函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 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3.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与格式 【教学过程】 “对称”是大自然的一种美,这种“对称美”在数学中也有大量的反映,让我们看看下列各函数有什么共性? 提出问题 ①如图所示,观察下列函数的图象,总结各函数之间的共性. 结论:这两个函数之间的图象都关于y轴对称. ②那么如何利用函数的解析式描述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呢?填写表1和表2,你发现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x -3 -2 -1 0 1 2 3

表1 表2 结论: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都满足:f(-3)=f(3); f(-2)=f(2); f(-1)=f(1). 可以发现对于函数定义域内任意的两个相反数,它们对应的函数值相等,也就是说对于函数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 定义: 1.偶函数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 别如克* 一般地,对于函数()f x 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f x f x -=,那么()f x 就叫做偶函数. 观察函数f(x)=x 和f(x)=x 1 的图象,类比偶函数的推导过程,给出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奇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 x 的定义域的任意一个x ,都有()()f x f x -=-,那么()f x 就叫做奇函数. 注意: 1、如果函数()y f x =是奇函数或偶函数,我们就说函数()y f x =具有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 2、根据奇偶性可将函数分为四类: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高中数学《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课题: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设计(一) [任务分析]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常伴随着函数的其他性质出现。函数奇偶性揭示的是函数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数量规律,直观反映的是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此类函数的问题常为我们展示一个新的思考视角。函数的奇偶性也是今后研究三角函数、二次曲线等知识的重要铺垫,而且灵活地应用函数的奇偶性常使复杂的不等式问题、方程问题、作图问题等变得简单明了。 [方法简述] 本节课有着丰富的内涵,是继函数单调性以后的又一个重要性质。教法上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解决为主线,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学生实际,主要采用“问题导引,分析、比较,自主探究,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复习提问呈上其下的引入,通过观察图像,从具体到抽象的引入,通过与单调性研究方法的的类比的引入,使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先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设置一条问题链,采用多角度的,启发式的,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思想交锋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层层深入的例题与习题的配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灵活掌握知识,使学生从“懂”到“会”到“悟”,提高思维品质,力求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目标定位]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更应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本节课应使学生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会用定义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在学生经历函数奇偶性的探究和应用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类比、迁移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的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教学中,重点应为理解函数奇偶性概念的本质特征;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判别方法。对高一学生来说,由于初中代数主要是具体运算,因而代数推理能力较弱,许多学生甚至弄不清代数形式证明的意义和必要性。因此教学难点是有关偶函数问题的证明,与培养驾驭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设计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与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函数奇偶性的认识与应用。结合直观的图形,充分发挥数形结合思想的功能,使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课堂设计] 一、复习旧知、引入定义 基于学生前面已经学习过函数的单调性,先从复习函数单调性入手。 问题1:回顾上一节课如何定义增函数、减函数?试举例说明。 由学生回答,学生应该容易得出定义, 单调增、减函数(定义略) 并能举出一些常见的单调函数,如一次函数,三次函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学过的函数单调性复习引入,因为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是学生 第一次接触用函数的对应关系的性质来刻画函数的性质,他不同于初中是通过图像看性质。学生在复习中体验用代数手段刻画函数性质的方法,为后面用函数对应关系来刻画函数的奇偶性做好准备。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问题2:判断下列两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单调性如何? 反比例函数x x f 1)(= 二次函数1)(2+=x x f 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函数的单调性要分区间讨论。对于同一函数而言,不同的区

函数的奇偶性专题复习

函数的奇偶性专题复习 一、关于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 定义说明: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 ⑴)()(x f x f =- ?)(x f 是偶函数; ⑵)()(x f x f -=-?)(x f 奇函数; 二、函数的奇偶性的几个性质 ①对称性: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②整体性: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必须成立; ③可逆性:)()(x f x f =-?)(x f 是偶函数;)()(x f x f -=-?)(x f 是奇函数; ④等价性:)()(x f x f =-?0)()(=--x f x f ;)()(x f x f -=-?0)()(=+-x f x f ⑤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 三、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大致有下列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利用奇、偶函数的定义,考查)(x f 是否与)(x f -、)(x f 相等, 判断步骤如下:①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②数量关系)()(x f x f ±=-哪个成立; 例1:判断下列各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 (1)x x x f 2)(3+= (2)2 432)(x x x f += (3)1)(2 3--=x x x x f (4)2)(x x f = []2,1-∈x (5)2211)(x x x f -+-= (6)221()lg lg f x x x =+. 例2:判断函数???<≥-=)0()0()(22x x x x x f 的奇偶性。 第二种方法:利用一些已知函数的奇偶性及下列准则(前提条件为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交集不为空集): 两个奇函数的代数和是奇函数; 两个偶函数的和是偶函数; 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和既不非奇函数也非偶函数; 两个奇函数的积为偶函数; 两个偶函数的积为偶函数; 奇函数与偶函数的积是奇函数。 四、关于函数的奇偶性的6个结论. 结论1 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函数的奇偶性》公开课优秀教案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授课班级: 教材: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材主要特点:这本教材注意与初中有关知识紧密衔接,注重基础,增加弹性,使用教材可以根据有关专业的特点,选用相关的章节,教学要求和练习内容分A、B两档,适应分层教学。练习A的题目主要是基础练习,供全体学生学习,也是最低的要求;练习B的题目为拓展延伸的练习,供学有余力并且准备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学习。 教学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主要是探究用奇、偶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奇、偶函数的性质(课本不要求证明)是作为拓展延伸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给予辅导。教材已经分层编写,有利于实施分层教学时可以不分班教学。 任教班级特点:会计072班共有学生62人,男生6人,女生56人。学生数学平均入学成绩为58.3分,上课纪律良好,学生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使用了这本教材后,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学数学,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数学的对称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 教 学重点 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教 学难点 弄清的关系. 教 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较多的函数图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从感性认识入手,为学生认识奇偶函数的图像特征做好准备] 对称性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美丽的蝴蝶是左右对称的(轴对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以对称形式呈现的事物,如汽车的车前灯、音响中的音箱,汉字中也有诸如“双”、“林”等对称形式的字体,这些都给以对称的感觉。函数里也有这样的现象。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1、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提醒学生:中心对称——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