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电子教材—绪论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电子教材—绪论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电子教材—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基本概念

一、渔业资源的概念

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它为从事捕鱼活动的人们提供了就业、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在许多国家,鱼类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2/3的世界人口提供了40%的蛋白质,在亚洲有近10亿人依靠鱼类和海洋食物作为他们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在我国,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据统计,1978年我国渔业总产值仅占大农业总产值的1.6%,到1997年提高到10.6%。根据2002年农业部渔业局的统计,2002年全国水产品总量达到4565.18万吨,连续1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海洋捕捞产量为1433.49万吨,全社会渔业总产值达到3109.93亿元(当年价格),渔业劳动力达到1312.87万人,对外贸易总量为457.6万吨,对外贸易额达到69.0亿美元。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到36.05公斤。因此,渔业资源在食物安全、渔民就业、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渔业资源是发展水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渔业资源状况不仅受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栖息环境条件的变化和人类开发利用状况而变动。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日益进步,渔业资源的开发种类也在不断扩大。《辞海》中认为:“水产资源是指水域中蕴藏的各种经济动植物(鱼类、贝类、甲壳类、海兽类、藻类)的数量。渔业上对经济动植物的数量通常称为渔业资源。包括已成熟可供捕捞的部分和未成熟的预备捕捞的部分。”《农业大词典》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业卷)中将水产资源定义为:“水产资源是指天然水域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总称,又称为渔业资源。”在上海水产学院主编的内部教材中,将水产资源和渔业资源分别定义为“水产资源为水域中蕴藏着的经济动、植物(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海兽类和藻类等)的群体数量”,“渔业资源是指水产资源中可供捕捞的经济鱼类和其他经济动植物的群体蕴藏量”。综上所述,我们将渔业资源定义为:天然水域中可供捕捞的经济动、植物(鱼类、贝类、甲壳类、海兽类、藻类)种类和数量的总称。

渔业资源生物学是研究鱼类资源和其他水产经济动物群体生态的一门自然学科,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是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为渔业生产服务的科学,是鱼类学和水产动物学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实际应用。由于在世界渔业资源中,鱼类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对象,其产量居多,因此我们在渔业资源生物学中又往往以鱼类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渔场学的概念

渔场是从事渔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最直接的活动场所。众所周知,海洋中有鱼类和其他水产经济动物。但是,海洋中并非到处都有可供捕捞的密集鱼群,因为它们并不是均匀地分布着,而是依据鱼类和经济水产动物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适应性

来分布的。因此,渔场是指在海洋中有捕捞价值的鱼群(或其他水产经济动物)存在,且可实地捕捞作业,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渔业产品的某一区域。其中能够获得高产的海域,我们又称为“中心渔场”。

日本学者相川广秋在其1949年出版的《水产资源学总论》中,将渔场学描述为:“在渔场中,直接支配鱼类群集的因素,最重要的是环境因素,这些因素称之为海况。了解海况与鱼类群集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找出系统规律性的学问,这就是渔场学或渔场论。”著名渔场学家东京水产大学教授宇田道隆先生对渔场学做了如下定义:“研究水族与环境的相关关系,通过渔况找出规律,从而阐明渔场形成原理的学问。”台湾学者郑利荣在其编著的《海洋渔场学》教材中,把渔场学解释为:“明确生物资源生栖场所的海洋环境和其变化的实态,进而追究资源生物群集的分布、数量、利用度等和海洋环境之间的关联性,从而综合地加以解释、探讨的学问称为渔场学。简言之,渔场学是研究渔况与海况相互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渔场学是研究渔业生物资源的行动状态(集群、分布和洄游运动等)及其与周围环境(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查明渔况变动规律和渔场形成原理的科学。它是以渔业资源生物学、海洋学和鱼类行为学等课程为基础,并与渔具渔法学、海洋卫星遥感等课程有密切的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性科学。

第二节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

一、学科性质和地位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是研究鱼类资源和水产动物群体的生物学以及它们的行动状态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渔业资源数量变动规律以及渔场形成原理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应用科学。由于本学科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因而它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应用性,具有综合科学的性质。

本课程所研究的内容是海洋渔业生产、管理和研究的科技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和掌握渔业资源的基础生物学知识,有助于探索和分析渔场、渔汛,合理安排和组织渔业生产,科学地利用和管理渔业资源以及开发新渔场和新资源。此外,环境变动也是渔业资源数量发生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渔业资源数量变动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渔业资源解释中需要导入海洋环境参数。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原来的海洋渔业专业和渔业资源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基本掌握鱼类的种群、生长、摄食、生殖等生物学方面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海洋渔场环境的基本知识,学会渔业资源与渔场调查的基本技术与方法,掌握渔情预报(包括掌握中心渔场的确定与侦察)的基本方法,了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分布及其概况和世界海洋的主要渔场、主要渔业资源的概况,为今后海洋渔业生产、渔业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渔业生产、渔业资源管理及其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方法和手段。

二、学科研究内容

海洋中的捕捞对象主要是经济鱼类,其次是经济无脊椎动物等,这些总称为水产经济

动物。为了持续、合理地利用这些渔业资源,必须要熟悉捕捞对象在水域中的蕴藏量、分布情况以及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如生长、繁殖、死亡、洄游分布、渔场形成的机制与条件等,这是海洋渔业学科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从事渔业科学工作者根据多年的渔业生产实践和渔业科学实验的丰富资料,把有关捕捞对象的生活、习性、分布、洄游等资料,上升为科学理论并找出其系统规律,从而形成了渔业资源学、渔场学等独立学科,成为渔业科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组成部分。

渔业资源和渔场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为了传授渔业资源生物学的有关基本知识和调查方法以及有关捕捞对象的洄游分布、渔场形成等,为掌握渔业资源数量变动,探索鱼群分布和掌握中心渔场,为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内容包括:

(1)掌握研究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如种群、年龄与生长、食性与丰满度、繁殖习性与繁殖力和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等,为渔业资源评估、群体数量变动、渔情预报(包括中心渔场的确定)提供最为基础的资料。

(2)掌握鱼类的集群与洄游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如鱼类集群的一般规律和原理、鱼类的洄游类型和研究方法。

(3)分析和掌握海洋环境与鱼类行动之间的关系。例如了解世界各大洋海流分布及其一般规律、各种海洋环境(生物和非生物)与鱼类行动的关系、厄尔尼诺对海洋渔业的影响以及全球环境的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4)掌握渔场形成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如渔场、渔期及其渔场类型、渔区和渔场图的划分编制、渔场形成的一般原理、渔场的分布、评价与变动等,并对优良渔场形成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

(5)掌握鱼群侦察及其预报方法和原理。例如鱼群侦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渔情预报,包括如何掌握中心渔场的基本方法。

(6)了解我国近海渔场环境及其渔业资源分布。如我国主要经济种类的开发利用状况、资源与渔场分布等。

(7)了解世界主要渔场及其渔业资源概况。如介绍世界主要几个渔场,世界金枪鱼、头足类和中上层鱼类等主要渔业资源的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8)掌握和了解渔业资源与渔场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海洋环境调查、海洋生物调查和鱼类资源调查等。

第三节渔业资源与渔场学与其他学科关系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作为渔业科学与生物科学、海洋科学交叉学科上形成的一门专业性基础课。它与其他许多相关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有:

1,鱼类学。众所周知,鱼类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鱼类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以及遗传进化的科学。由于鱼类是渔业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它是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基础。

2,海洋学。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水文、化学及其他无机和有机环境因子的变化与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因此海洋水域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的载体,配合鱼类学共为本课程的基础学科。

3,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生物学。由于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与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对象关系密切,为鱼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饵料,因此是本课程的基础学科。

4,生态学。本学科是以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由于渔业资源生物学自身就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因此生态学的有关基本理论与方法,已成为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核心,并引导着该学科前进的方向。

5,鱼类行为学。鱼类行为学是研究鱼类行动状态和环境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特别是研究水温、盐度、海流、光等条件与鱼类行动之间的关系,它为渔场学的发展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6,渔业资源评估学。它由渔业生物学中的鱼类资源动态部分独立而成,以研究渔业生物的死亡、补充、数量动态和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科学,是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发展、服务对象和本专业的后继课程。

7,环境生物学。近几十年来,随着环境质量下降并危及生物种质资源和鱼类自身情况下,逐步发展和兴起的一门环境与生物学联姻的科学。它从生物学、生态学角度出发,侧重研究保护生物学、生物学多样性和大海洋生态系等重大课题,探讨环境变化与海洋生物资源变动的关系,从而为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还有气象学、生理学、生化遗传学、行为学、增殖资源学、生物数学、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也都为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丰富和完善其研究内容、研究手段和方法,共同促进着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向前发展。

第四节我国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概况

我国渔业历史悠久。考古发现,距今5万多年前,现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居处,已有采食鱼、贝的记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广泛使用船只从事海洋捕捞,渔场也相应地向外扩展。公元前505年,吴越两国在海战时就有捕捞黄花鱼的记载,说明浙江沿海渔场,特别是黄花鱼渔场很早就被开发利用了。三国时代(220-280年)《临海水土异物志》中就有关于鱼类、贝类、虾蟹类和水母的形态、生活习性的记述。据考证,南海沿岸的渔民在唐宋时代(618-896年)就已开发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海域的外海渔场。随着海洋渔业的发展,一些记述渔业资源的专著相继问世。如16世纪末《闽中还错疏》(1596)记述了分布在福建沿海的鱼、贝、虾、蟹、棘皮动物和爬行动物等200余种水生动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是我国最早的水生动物区系志。明代后期(17世纪中叶),浙江沿海宁波、台州、温州一带的渔民已对大、小黄鱼的生活习性、洄游路线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利用其生长期发声的特性用竹筒探测鱼群,形成了大型的对拖网渔业。明朝李时珍记述:“石首鱼(大小黄鱼)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鸣如雷,渔人以竹筒探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流

取之”,“鳓鱼出自东南海中,以四月至,渔人设网侯之,听水有声,则鱼至矣”。18世纪中叶《官井洋讨鱼秘诀》(1743)中记述了官井洋渔民寻找鱼群的方法。可见,古代以来我国在渔业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保护等方面有过一些辉煌,反映我国沿海渔民通过长期的捕鱼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鱼类生态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19世纪后期西方特别是欧洲国家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渔业技术改造和渔业生产的发展,近代兴起的海洋、数理、生物和生态科学在渔业上的应用产生了一门新的应用科学-渔业资源学。当时我国受外敌侵扰,内战不止,渔业生产特别是渔业科学研究几乎停滞,直至1947年才建立我国第一个渔业科研机构,即中央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前身)。因此,解放以前尽管我国已经开发和利用近海的渔业资源,但是对渔业资源生物学以及渔场学的研究则没有系统性。1949年以前除了王贻观教授等少数学者开展了真鲷年龄观察等研究外,朱元鼎、伍献文、王以康等许多学者则主要从事鱼类形态与分类的基础研究工作,至于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大规模调查则处于空白状态。

新中国成立以后,针对当时我国渔业资源研究薄弱的状况,根据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和水产研究机构有组织地开展内陆水域和近海渔业资源调查工作。1953年,以朱树屏等为首的渔业资源专家首次系统地开展了烟台-威海附近海域鲐鱼渔场的综合调查,研究了鲐鱼生殖群体的年龄、生长、繁殖和摄食等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随后,1962-1964年又进行了黄、东海鲐鱼渔场调查,开发了春汛烟威渔场和秋冬汛大沙外海的索饵、越冬渔场,发展了鲐鱼机轮围网、深海围网和灯诱围网渔业。

1957-1958年我国和原苏联合作对东、黄海底层鱼类资源的越冬场的分布状况、集群规律和栖息条件进行了试捕与调查。这是我国首次在东、黄海开展的国际合作调查,调查明确地指出:小黄鱼和比目鱼类资源正面临过度捕捞的危险。

1959-1961年结合全国海洋普查,在渤海、黄海和东海近海进行了鱼类资源大面积试捕与调查和黄河口渔业综合调查,系统地获得了水文、水化学、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资源的数量分布与生物学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渤、黄、东海各种经济鱼类的渔捞海图。对黄、渤海经济鱼虾类的主要产卵场、黄河口及其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鱼卵、仔鱼和生物的数量分布进行全面调查,对繁殖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64-1965年南海海洋水产研究所开展了“南海北部(海南岛以东)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海水域系统地进行渔业资源生物学的调查,取得了大量丰富的资料,对南海水域的渔业生产和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73-l976年,对北自济州岛外海、南至钓鱼岛附近水域的东海大陆架海域进行调查,获得了东海外海水文、生物、底形、鱼虾类资源、渔场变动等大量资料,开发了东海南部的绿鳍马面鲀资源,为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灯光围网渔业和绿鳍马面鲀渔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1975-1978年开展了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调查,这是台湾海峡水域的综合渔业资源调查,第一次揭示了该海区的渔场海洋学特征与一些经济种类的渔业生物学特性,对区域渔业开发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1978-1982年先后在南海北部和东海大陆架外缘及大陆架斜坡水深在120-1000米的水域进行深海渔业资源调查,查清了我国大陆架斜坡水域的水深、底形、渔场环境,底层鱼

虾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聚结构和可供开发利用的捕捞对象。在南海北部300-350米水深的水域,发展了南海深水虾类渔业。

1980-1986年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全国内陆水域,进行了全国性的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研究。它涉及海洋和内陆水域的水生生物资源、增养殖、捕捞、加工、经济、渔业机械等各个领域,并陆续出版了“全国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丛书”(共l4分册)。这一丛书不仅总结了建国40年来我国渔业生产、科研两条战线上、两代人的劳动成果,且为进一步发展我国渔业生产和科研、持续利用水生生物资源提供了战略决策。

1981-1986年和1992年先后在渤海和黄海进行了水域生态系统及资源管理和增殖基础调查,查明了渤海、黄海水域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状况、补充特性、种间关系、营养结构的季节和年间变化,综合评价了渤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为渤海、黄海渔业资源的管理、增殖和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3-1987年对东海北部毗邻海区绿鳍马面鲀等底层鱼类进行了调查与探捕,取得了绿鳍马面鲀种群数量分布,渔场环境及形成条件等基础资料,用面积和世代分析方法评估其资源量,为开发对马以东海域的绿鳍马面鲀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984-1993年在黄海、东海进行的鳀鱼资源调查是首次采用先进的渔业资源声学评估系统完成的。多年调查结果表明:黄海、东海鳀鱼越冬群体资源量蕴藏量波动在250-420万吨之间,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鳀鱼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987-1989年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海区生态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水化学、海洋生物、渔业资源和渔业生物学等多学科的调查,取得了大量资料和多项研究成果,首次肯定了该海区为多处上升流存在的上升流渔场。

1996年1月26日,为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国务院批准“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勘测”的国家专项,经过多个部门、43个单位、3500余人近7年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专项勘测研究任务,取得了不少成果。首次使用渔业资源声学方法,对我国专属经济区及邻近海域大面积、多品种生物资源进行了评估,基本摸清了我国专属经济区及邻近海域的生物资源状况。同时对我国包括台湾省以东海区在内的12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进行了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完成了海洋地理和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这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洋资源综合调查。

总之,在近海渔业资源的生物学和种群动态规律的研究方面,先后对四大海区的主要经济鱼虾类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蓝点马鲛、鲐鱼、黄海鲱鱼、绿鳍马面鲀、蓝圆鲹、远东拟沙丁鱼、鳀鱼、毛虾、对虾、鹰爪虾、海蜇、曼氏无针乌贼等种群的生物学特性、洄游分布和数量变动规律、渔情预报以及资源评估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

在远洋渔业资源调查和渔场开发方面,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但是资料采集和研究工作多数是与生产船结合进行的。1986年南海水产研究所派出两艘调查船到西南太平洋贝劳水域进行了金枪鱼资源调查。1988-1989年东海水产研究所所属的“东方”号资源调查船应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的邀请,到西非水域进行了资源与渔场环境调查。1989年上海水产大学“蒲苓”号赴日本海俄罗斯管辖水域,进行太平洋褶柔鱼的渔场与资源探捕调查工作,并取得了成功,从而拉开了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序幕。1993年黄海水产研究所“北斗”号

调查船赴白令海和鄂霍次克进行了狭鳕资源评估及渔场环境调查。1993-1995年上海水产大学与舟山海洋渔业公司、上海海洋渔业公司、烟台海洋渔业公司、宁波海洋渔业公司等联合,先后派出了10多船次在西北太平洋海域进行柔鱼资源以及渔场环境调查,并取得了成功,为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1996-2001年间,在国家渔业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上海水产大学每年派遣2-4名科研人员参加北太平洋海域柔鱼资源调查与渔场探捕工作,每年向东部拓展5个经度,到2000年在北太平洋的鱿钓作业渔场已经拓展到170°W海域。期间,在中国远洋渔业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上海水产大学还与舟山海洋渔业公司、上海海洋渔业公司等联合,开展了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秘鲁外海茎柔鱼、新西兰双柔鱼等渔场开发和资源调查工作,为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实现全年性的生产提供了保障。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以及周边渔业划界的影响,国家积极将发展远洋渔业作为今后的重点。从2001年起,农业部每年组织渔业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开展“公海渔业资源探捕”项目。2001-2002年上海水产大学与中国水产总公司、上海海洋渔业公司合作,首次对东南太平洋海域智利竹筴鱼和东南大西洋外海大西洋竹筴鱼进行资源探捕与渔场环境调查,为我国大型中层拖网寻找后备渔场。

在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著作方面,1956年国家教育部审定和编制了《水产资源教学大纲》,成为高等院校水产养殖专业的课程。1960年根据国内近海渔业资源调查的需要,最早由黄海水产研究所编译的《海洋水产资源调查手册》,为我国渔业资源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62年我国著名水产资源学家、留日学者王贻观教授主编《水产资源学》由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并成为高等水产院校海水养殖、工业捕鱼专业的教材,该教材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种群、鱼类年龄和生长、鱼类食饵、繁殖、洄游、鱼群侦察、渔场、资源量预报以及我国渔业资源的概况,成为我国水产资源学学科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里程碑。以后,根据学科的发展,上海水产学院渔业资源教研室编写了内部使用教材《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福建水产学校于1983年主编出版了《渔业资源与渔场》。台湾学者郑利荣于1986年出版了《海洋渔场学》。1990年我国著名水产资源专家费鸿年、张诗全著写了《水产资源学》,系统介绍了水产资源学学科产生、发展及其定义、内涵、体系、方法与问题,内容翔实,是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一本专著。水产资源学著名专家邓景耀、赵传絪等于1991年编著了《海洋渔业生物学》,该书在概略地系统介绍我国海洋渔业的基本情况、渔业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后,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海洋渔业十余种主要捕捞对象的渔业生物学研究成果,是我国渔业生物学研究领域难得的力作。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1995年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编写高等院校的农业系列教材,1995年胡杰主编出版了《渔场学》。1996年上海水产大学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编写了《渔业资源生物学》讲义。陈大刚教授于1998年主编出版了《渔业资源生物学》,这是一本较为系统的渔业生物学教材。2001年邓景耀、叶昌臣编著出版了《渔业资源学》等。此外,我国水产届科学工作者根据几十年进行的渔业资源、渔场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先后编撰《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渤海、黄海、东海渔捞海图》、《东海、黄海鲐参鱼渔捞海图》、《北部湾渔捞海图》、《东海鱼类志》、《南海鱼类志》、《南海诸岛鱼类志》、《中国海洋渔业区域》、《中国海洋渔业资源》、《中国海洋渔业环境》等。

第五节国外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概况

一,渔业资源生物学方面

虽然人类在公元前就有一些水生动、植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的记载,但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历史仅可追溯到1566年。由于显微镜的问世,Robert Hooke用它观察鱼类鳞片的结构,并在此后很长的时间里,鱼类鳞片鉴别一直是本学科萌芽时期研究的中心课题。1685年Leeuven Hook则根据鳞片轮痕来鉴定年龄,但直到1898年,Hoff Bauex依据鲤鱼鳞片轮纹提出了新的鉴定法,从而使鱼类年龄的理论得以确认。到20世纪初,人们用鳞片上年轮间距与鱼体生长的关系,来鉴别年龄、测算生长,这是“年龄与生长学”的基本内容。之后Knut Dahl对大西洋鲑鱼、Charles Gilbert对太平洋鲑、Johan Hjort等对鲱鱼、T. S. Thomson对鳕鱼的年龄生长都做过分析。与此同时,年龄鉴定的理论与方法也扩大到利用脊椎骨、鳍条、鳍棘、鳃盖骨、耳石等鱼体坚硬部分,并证明它们同样可以用来鉴定温带鱼类的年龄。由于研究手段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年龄的鉴定已经发展到可以通过逐日跟踪耳石生长,即“日轮”的方法,通过观察这些轮环的分布,可帮助人们分析鱼类早期发育过程的周日与季节生长的规律。

在上述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对种群年龄结构、生长特性、性成熟年龄与补充等方面的研究,且随着实验生态学的进步,人们从研究自然种群的生长转为环境因子对生长变异的影响,诸如饵料丰欠、物理与化学因子的作用等研究。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资源保护运动”的开展,以及伴随着生理学、生物能量学以及环境科学等的交叉渗透,促进了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随着营养生理、摄食生态学的进步与发展,使鱼类饵料研究将摆脱繁琐的饵料种类的定性、定量分析。其中“最适饵料”、“小生境选择”则是富有发展潜力的两个分支。前者扩展了生物能量学的内涵,对解决能量在摄食过程及整个生命代谢中的作用和关系进行新的认识,后者主要以种间竞争或种内不同个体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将帮助人们解决鱼类现存空间的分布形式及生存潜力,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鱼类繁殖方面,种群动力学是阐述群体与其补充量的理论,主要侧重于补充量密度制约理论以及补充密度制约对不同年龄组成的世代丰度影响。这一理论本身虽不难理解,但至今仍在探索之中。其主要原因是人类尚未能搞清楚非生物学因子对繁殖与补充量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以至于在一个关于“鱼类种群反馈与环境逆变”的会议上,部分专家和学者认为“以前我们认为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年变化的影响占50%,但现在我们认为它已达到90%”。有大量事实和文章来阐述了非生物因子对渔业资源变动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表明了我们过去对环境作用的认识是何等的不足。

同样,我们对鱼类繁殖力的研究方法也存在问题,现在还仍多沿用20世纪初源于北欧一些国家的研究方法,即在一个生殖季节中测定某些经济鱼种生殖群体的繁殖力,尽管这在过去一段时期中帮助人们了解鱼类个体繁殖力是有一定意义的,然而古典繁殖力的测定方法和所获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鱼类的产卵量大小(特别是浮性鱼卵或暖水性分批产卵鱼种),从未给补充量的估算提供可靠的信息。鱼类繁殖力与下一世代个体存活量之间之所以产生这样大的“差错”,其主要原因在于非生物因子如温度及水文状况等引起的。此外,

我们对鱼类卵子发育的认识和研究也不够深入,这里所指卵子发育是卵黄积累、染色体减数分裂、蛋白质合成以及激素调节等。所有迹象表明,卵巢发育期受外界及内部的影响比生命史中其他任何阶段都敏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补充量的发生并不起始于幼体阶段而是始于卵巢的发育期。总之,鱼类繁殖的研究,过去侧重于传统的繁殖力测定,现在则偏重于鱼类繁殖过程的研究。它要求我们必须涉猎更广泛的学科,特别是内分泌、生物化学以及遗传学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克服鱼类繁殖这一难关。

一,渔场学方面

世界海洋渔场的开发以北欧为最早。8-14世纪,开始捕捞海豹和鲸鱼类,而后发展延绳钓渔业,之后开发北大西洋鳕鱼渔场。1688年前后,英国用帆船桁拖网开发了北海底层鱼类资源。1819年前后,先后开发了北太平洋、日本近海和日本海的鲸鱼类渔场。1839-1843年英国率先开拓了南极海域的鲸鱼渔场。日本是开拓远洋金枪鱼渔场的先驱,20世纪30-50年代,先后开发了三大洋的金枪鱼渔场。与此同时,一些渔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发和利用世界海洋渔场,并进行了国际间的合作,开展海洋渔场和渔业资源的调查等工作。

近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渔业生产的发展,了解渔业资源生物的数量变动以及这些生物在海洋中的分布状态和行动规律,就成为渔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而海洋环境的变动是与上述问题密切相关的。1892年日本渔业学者松原新之助等汇编了《水产考察调查报告》。该书汇集了当时渔业生产者对渔场和渔场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是一部极其珍贵的古典文献,是日本海洋渔场学研究的经典著作。19世纪中叶,北欧渔业极为发达,人们也开始关心海洋渔业资源和渔场的调查研究。1901年成立了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此后,渔业资源和渔场的调查工作迅速得到展开,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1906年那塔松(A. Nathansohn)经过对大量渔业生产资料及其实践的研究后,首先提出“上升流水域,一般生产力高,因而形成优良渔场”的论断,简称为“上升流渔场法则”。与此同时,日本学者北原多作等也开展了渔业资源的基本调查,于1910年与冈村金太合著编写了《水理生物学要摘》,阐明了水族的消长与海洋理化因子的关系。1918年北原多作提出了“鱼群在潮目处集群”的法则,简称为“北原渔况法则”。在欧美,许多学者如J. Hjort(1926)、O. pettersson(1926)、M. Graham(1956)、L. Walford(1958)等相继发表了论文,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涉及到渔业资源、渔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是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

1960年日本学者宇田道隆以其长期在海洋渔业资源和渔场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汇集各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出版了《海洋渔场学》一书,该书是世界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渔场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内容,为渔场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以后,1961年的Laevastu T.和Hela T.出版了 Fisheries Hydrography,1971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改名为 Fisheries Oceanography,1981年Laevastu T,Hayes和Murry L.合著了Fisheries oceanography and Ecology,这些著作的出版和发表对今后渔场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专门对渔业遥感、渔情预报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出版了相关技术报告和专著,如由I. Yamanaka, S. Ito等(1988)编著The fisheries forecasting system in Japan for coastal pelagic fish(FAO Fisheries Technical Paper

301)。

第六节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渔业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鱼类、甲壳类(虾、蟹)、软体动物、藻类和哺乳类(鲸、海豚),其中鱼类就有2万余种,但主要的捕捞对象只有130余种,鱼类居多数。单种产量较高的有秘鲁鳀鱼、远东拟沙丁鱼、太平洋和大西洋鲱鱼、狭鳕、毛鳞鱼等。长期以来,人类在不断地开发各种渔业资源,从海洋中取得大量廉价味美的动物蛋白质。近十几年来,世界海洋捕捞的年总渔获量的增长速度下降,1990年全球海洋捕捞量第一次出现下降,比1989年减少3%,分布在大陆架海区的许多传统捕捞对象已经相继处于资源衰竭状态。2000年世界捕捞业总产量达到9480万吨。

20世纪60年代末,许多渔业国家相继确立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982年又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促使沿海国家加强了其管辖区域内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极力限制他国渔船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捕捞活动。一些渔业大国的远洋渔业也因此面临着严重威胁,加之深海渔业因受捕捞技术等的限制,开发前景并不理想。因此,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增加和合理利用近海渔业资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科学家的普遍重视。海洋渔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由掠夺式的捕捞即开发型转向保护、增殖和合理利用即管理型的新时期。

渔业资源除供人类食用外,还用作经济动物饲料,工业和医药原料,经济价值很高。渔业资源具有更新、再生、共享、移动和对水域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的特性。因此,它们的数量变动与人为捕捞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这样为渔业资源数量的评估和监测,以及渔场分析和预报增加了难度,同时为制定有效的资源管理条例和措施带来了许多困难。资源数量波动是决定渔业生产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世界渔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一种渔业资源处于初期开发阶段时,渔业种群生物学研究的目的侧重于探索种群洄游分布和数量变动的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世代数量与渔获量之间的关系,种群的持续产量与捕捞力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进行资源评估,预测渔业发展的规模,常规地发布渔场、渔期和渔获量预报。还应当从生物学的角度对渔业种群的组成和结构、种群动态进行监测性调查以防止过度开发。

当一种渔业处于充分甚至过度开发阶段时,渔业生物学研究将更加重视捕捞对资源的影响和亲体与补充量相关关系的研究,并为渔业资源的管理或者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当一个渔业处在管理阶段时,制定渔业资源管理措施的主要目标是有效地控制捕捞死亡或捕捞力量以持续获得稳定的产量和保持足够的资源量。而种群的生长、死亡、补充特性等渔业生物学的研究正是为资源的评估提供必要的参数,根据种群资源动态确定最适捕捞死亡和捕捞定额而实施的渔业资源管理,可以使渔业最大限度地适应资源的经常变化,真正达到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目的。现代渔业管理正在向更加细致、具体、定量、多样性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要求渔业资源生物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

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要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妥善解决好上述问题,首先

应该查明渔业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它们与栖息环境的有机联系,进而获得控制和改造这些生物资源所遵循的生物学规律,以便为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渔业资源提供服务和基础,营造海洋渔场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水产品蛋白质需求的进一步增加,人类也正在从单纯捕捞业向增养殖业与捕捞业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因此渔业资源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复习思考题

1、渔业资源、渔场的基本概念。

2、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3、国内外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概况。

4、研究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重要意义。

运动解剖学课程发展规划

运动解剖学课程发展规划 运动解剖学是我院的基础理论课程,由于学科的相近性及教学科研的互补性,自1954年沈阳体育学院建校伊始,运动解剖学教研室就以独立的科室建立,始终保持着自己特色的教学及科研体系,在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做出着重要贡献。 一、运动解剖学课程介绍 运动解剖学是解剖学课的主体,作为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前已成为学院各学制、各专业的必修平台课程。近些年来,任课教师继承和发扬了老一代教师治学严谨、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构建了新的教学体系,制作了大量多媒体教学课件,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涌现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各级奖励,有多人在学院的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得各级先进称号。由于运动解剖学学科的出色成果,运动解剖学学科两次被授予学院重点学科,现为沈阳体育学院及辽宁省精品课程。 二、运动解剖学课程建设及成果 目前解剖学有专用实验室、标本陈列室、标本制作室、多媒体教室等,总面积达700平方米。用于实验、教学的标本、模型陈列于实验室内,包括全身骨骼、关节、肌肉、内脏、神经、心血管等标本及模型。另配有完整的运动解剖学挂图4套。我院的断层标本制作技术和完整的断层标本等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经常接待兄弟院校的同行及教辅人员参观,并给予指导和培训。教研室已经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并有专机上网,随时查阅国内外相关的运动解剖学教学资源。 近几年,教学研究及科研活动涉及到多门运动人体科学相关基础课程,如: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人体测量学及人体力学、人体运动学等。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更新内容体系、提倡个性化教育、开展问题式、讨论式、互动教学等方法,并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教研室全体教师重点进行了素质教育的课题研究、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课题研究、实验教材建设等。为加强解剖学等课的实验教学工作,体现学科的专业特点,教研室加强了解剖学的实验教材建设,编写了多本实验教材,即《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和《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等,并应用于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同时发表了大量的教学及科研等相关学术论文。 三、运动解剖学课程发展与规划 (一)主导思想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汇总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运动解剖学 英文名称:Human anatom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0900010 所属系部:体育系 周学时:5 学时 总学时:85 学时 学分:5 学分 教学对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必修课 教学方式:理论教授与实验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器官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动作的形态学分析方法;了解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其规律。使学生能够运用解剖学知识为正确组织体育教学和指导运动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教学形式是讲解与实验相结合 课程教材:《人体解剖学》卢义锦、姚士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一版。参考书目:1、《运动解剖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第二版2000 年。 2 、《组织与胚胎学》成令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1998 年。 3、《人体解剖学》于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1998 年。 4、《运动解剖学图谱》顾德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年。 编写日期:2006 年8 月制定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讲授纲要 绪论 [教学目标]明确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作用。掌握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讲授内容] 1、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学习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3、阐明人体的解剖姿势、方位、轴和面。 4、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细胞与细胞间质 [教学目标]掌握细胞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掌握细胞的一般结构,了解细胞周期 [讲授内容] 1、阐明细胞是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2、重点阐述细胞膜和某些细胞器的结构。 第二章基本组织 [教学目标]掌握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分类和主要功能。 [讲授内容] 1、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分类和主要功能。 2、简介上皮组织的某些特殊结构、肌肉组织和神经原的再生 第三章骨 [教学目标]掌握骨的结构、功能和理化性质。 [讲授内容] 1、骨的结构、功能、理化性质。 2、骨的发育与生长。 3、人体骨的组成及重要的骨性特点。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运动的能量代谢【圣才出品】

第1章运动的能量代谢 一、概念题 1.能量代谢 答:能量代谢是指伴随物质代谢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它是以ATP为中心进行的。在物质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的代谢是紧密联系着的。 2.生物能量学 答:生物能量学是研究与生命现象相伴的活体内能量的进出和转换的生物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正进行着与活体能量转换有关的生物膜、肌肉(收缩性蛋白质)和酶合成的本质的探究,以及以ATP为中心的活体的能量流通机理的研究。 3.磷酸原供能系统 答:磷酸原供能系统是指ATP、ADP和磷酸肌酸(CP)组成的系统,由于它们都属高能磷酸化合物,故称为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磷酸原系统在代谢过程中不需要氧的参与,能瞬时供应能量。 4.糖酵解供能系统 答:糖酵解供能系统是指糖在相对缺氧的条件下(不完全氧化)合成ATP并产生乳酸的过程。在三大营养物质中,只有糖能够直接在相对缺氧的条件下(不完全氧化)合成ATP。 5.有氧氧化供能系统

答:有氧氧化供能系统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主要是线粒体内)彻底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细胞在生命活动中首先以糖类作为有氧氧化的燃料,机体糖供应相对不足时再消耗脂肪,仅在糖及脂肪均相对不足时蛋白质才作为有氧氧化的底物。 6.基础代谢率 答: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基础代谢率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通常以kj/(m2·h)来表示。 7.能量代谢的整合 答:能量代谢是指伴随物质代谢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它是以ATP为中心进行的。在物质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的代谢是紧密联系着的。大强度运动中各能量代谢系统对能量供应的参与并非以顺序出现,而是相互整合、协调,共同满足体力活动的基本器官肌肉对能量的需求。 8.最大摄氧量 答: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又称最大吸氧量、最大耗氧量。它反映了机体吸入氧、运输氧和利用氧的能力,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学运动解剖学考试题目与答案

解剖学练习题(1) 一、填空 1.靠近人体的头部称为上,靠近腹部称为前。 2.细胞质由基质、细胞器和含物三部分组成。 3、细胞间质包括纤维、和基质两种成分构成。 4、上皮组织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多、细胞间质少。 5、肋软骨为透明软骨,椎间盘为纤维软骨,耳廓的软骨为弹性软骨。 6、人体的肌组织中,骨骼肌和心肌是横纹肌。 7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组成。 8.神经元按突起多少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三种; 按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三种。 9.溶酶体和核糖体的主要机能分别是消化、合成蛋白质。 10.哈佛氏系统由哈佛氏骨板、哈佛氏管组成。 二、选择 1.细胞分裂的动力结构是( B) A线粒体 B中心体 C溶酶体 D高尔基复合体 2.单层立方上皮覆于( D) A肠粘膜表面 B气管的表面 C输尿管表面 D肾小管的表面 3.韧带的组织是(C) A疏松 B软骨 C致密 D网状 4. 下列肌组织又称横纹肌( B) A 平滑肌和骨骼肌 B 骨骼肌和心肌 C 心肌和平滑肌 D 以上都不是 5.细胞的供能中心是( D) a、中心体 b、容酶体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 6.覆盖于口腔表面的组织是( D )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 c、变移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 7.儿童少年骨的特点是有机物多,无机物少( C) a、易骨折 b、易骨折和变形 c、易变形 d、不易骨折和变形。 (2) 一、填空 1.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 2.肩胛冈外侧端膨大叫做肩峰,它是测量肩宽和臂长的骨性标志。 3.肱骨体中部外侧有三角肌粗隆,它是三角肌肌的附着点。 4.前臂侧的骨是尺骨;外侧的骨是桡骨。 5.小腿外侧的骨是腓骨;侧的骨是胫骨。 6. 人体最大的籽骨叫做髌骨,它位于股四头肌肌的腱。 7.颈椎共有7 块,主要特征是横突上有横突孔和棘突分叉。 8.胸椎共有12块,主要特征是在椎体和横突上有肋凹 9.肱骨下端有两个凹陷,侧为冠突窝,外侧为桡窝。 10.股骨上端外侧的膨大叫大转子,可作为测量腿长的骨性标志。 二、选择填空(单选)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 6、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第二章骨骼肌肌能 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 4、试述神经- 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递的。 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8、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9、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10、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1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

12、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 1、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5、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6、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 第四章循环机能 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和瓣膜开闭情况。 4、试述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 5、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 6、反应心血管机能状态的指标有哪些? 第五章呼吸机能 1、呼吸是由那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 3、胸内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运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

运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 运动系统 (一)填空题 1、运动系统包括———、———和———三部分。 2、上肢骨包括———骨和———骨,前者每侧有———块,后者每侧———块 3、肩胛冈外侧端膨大叫做———,它是测量———的骨性标志。 4、下肢骨包括———骨和———骨,前者每侧有———块,后者每侧有———块。 5、小腿外侧的骨是———;内侧的骨是———,后者的上端前面有一粗糙隆起叫做———。 6、颈椎共有———块,它们与胸椎、腰椎不同,主要特征是———。 7、胸椎共有———块,主要特征是在椎体和横突上有———。 8、关节的基本结构是———、———和———。 9、内收和外展是运动环节在———面内绕———轴的运动。 10、肩关节是典型的———关节,它由———和———组成。 11、髋关节由———和———组成。按形状此关节属于———关节;按运动轴———关节。 12、膝关节为———状关节,主要可绕———轴进行———运动。 13、运动中当他人踩在自己脚上,自己不要立即猛力抽脚,以免他人———关节发生———。 14、小腿在膝关节处绕额状轴向———运动叫做屈,足在踝关节处绕额状轴向前运动叫做———。 15、起跑蹬离起跑器时,足必须绕———关节的———轴进行———运动。 16、椎间盘主要由———和———构成。 17、排球正面屈体右手扣球,扣球前,脊柱必须做———和———动作;扣球时,必须做———

和———动作。 18、两臂平举做扩胸运动时,上臂向前运动叫做———;向后运动叫做———。 19、人体运动是以骨为———;关节为———;肌肉收缩为———而实现的。 20、防止或矫正青少年驼背,应发展———肌和———肌的力量。 21、持哑铃做扩胸运动是发展———肌和———肌力量的有效练习。 22、两臂侧平举是肩关节绕———轴进行———运动,这是———肌和———在———固定时收缩 完成的。 23、使肩关节外展的原动肌是———肌,它止于———。 24、引体向上时,使肘关节屈的原动肌是———和———,它们是在———固定时完成———工作。 25、俯卧撑身体慢慢下落时,肘关节做———的动作,其原动肌是———,它们是在———固定时完成———工作。 26、大腿高抬主要是———和———在———固定时收缩完成的。 27、肋木悬垂举腿使髋关节屈的原动肌是———和———。 28、人体体积最大的肌肉是———,它止于———,近固定时可———。 29、足背踢球射门时,膝关节必须———,这是———肌在———固定时收缩结果。 30、起跳蹬离地面使踝关节跖屈的原动肌是———和———肌。 (二)判断并改错 1、上肢带骨即肩胛骨,下肢带骨即髋骨。

运动解剖学电子教案动作分析

运动解剖学电子教案(8)--第8章动作分析 [作者:tian 来源:运动解剖学课程网站点击数:358 更新时间:2007-4-15 文 章录入:admin01 ] 【学习目标】 掌握骨骼肌力量性 练习和伸展性练习 的解剖学依据,掌握肌肉工作的规律及影响肌力和关节运动幅度的解剖学因素,掌握多关节肌理论、环节受力分析法、动作分析理论。能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自己学习和体育实践。 授课方式: 网络多媒体课件 【基本要求】 1基本掌握肌肉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第八章动作分析 【基本内容】 第一节肌肉的工作分析 一、肌肉工作及协作关系 每一个动作,都是在许多肌肉的参与下完成的。这些肌肉在运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的成为原动肌,有的成为固定肌、中和肌或对抗肌。 (一)原动肌 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动力作用的肌肉称为原动肌。它们的收缩是完成动作的原动力,是分析研究动作的主要内容。根据原动肌所起作用的主次,又可分为主动肌和副动肌。如伸肘关节的主动肌是肱三头肌,副动肌则为肘肌。 (二)对抗肌 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肉成为对抗肌。例如,作屈肘关节(弯举)运动时,肱二头肌是原动肌,而起伸肘作用的肱三头肌则为对抗肌。 原动肌和对抗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动作的改变而变化的。例如,在做伸肘运动(俯卧撑)时,

和肌肉工作性质分类。 2了解影响肌力发挥的解剖学因素和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 3了解环节受力分析法。 4掌握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5基本会对体育动作进行分析。 【基本概念】 1原动肌: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动力作用的肌群。 2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3固定肌:固定原动肌定点附着骨的肌群。 4动力性工作:肌肉收缩能引起运动环节的位置发生变化,而肌肉的长度亦有所变化的这种肌肉工作。肱三头肌又成为原动肌,而肱二头肌则成为对抗肌。如果原动肌和对抗肌同时收缩,则可使关节固定。(三)固定肌 当肌肉收缩时,其拉力可使该肌所附着的两块骨发生相向运动。为了充分发挥原动肌对动点骨(运动骨)的作用,就需要有其他肌肉来固定原动肌的定点骨(支撑骨)。这些对支撑骨起固定作用的肌肉称固定肌。例如,在做负重弯举(屈肘)时,就需要固定上臂,那些固定上臂的肌肉就是固定肌。 (四)中和肌 如果原动肌对动点骨具有多种功能,为了有效的发挥其中的某种功能,就需要有另外的肌肉来抵消那些不必要的功能。这些用来抑制原动肌多余功能的肌肉就是中和肌。 例如:髂腰肌有使大腿屈和旋外的作用,其屈的作用可使大腿向前迈。而外旋的作用,则可产生“外八字” 脚的步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就需要大腿的内旋肌(如臀中肌前部)来抑制髂腰肌的旋外作用,此时的臀中肌前部就起着中和肌的作用。 二、肌肉工作的分类 肌肉工作可分为动力性工作和静力性工作两大类。 (一)静力性工作 静力性工作也称支持工作,这类工作可使身体各环节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如燕式平衡、马步站桩等动作。 静力性工作的特点是肌肉的拉力矩等于阻力矩。肌肉紧张但长度不变,又称肌肉的“等长收缩”。 (二)动力性工作 肌肉收缩能引起运动环节的位置发生变化,肌肉的长度亦有变化。动力性工作又可分为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两种。 1克制工作: 又称向心收缩。这种工作的特点是,肌肉的拉力矩大于阻力矩,肌肉缩短,动点向定点*拢。绝大多数体育动作属于此类工作,例如,负重弯举的上举阶段。 2退让工作: 又称离心收缩。其特点是,肌肉的拉力矩,小于阻力矩,肌肉紧张,但是渐渐的被拉长,动点与定点逐渐分离,例如,负重弯举的下降阶段。 三、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 根据肌肉跨过关节的数量,可分为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 (一)单关节肌 单关节肌只跨过一个关节,一般比较短而粗,作用力集中在一个关节、收缩力大,如三角肌、胸大肌、臀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0-22章)【圣才出品】

第10章肌肉力量 1.有没有只增长力量,不长或少长体重的力量训练方法?其机制是什么? 答:略. 2.利用肌肉结缔组织的弹性力学特征,来增大肌肉力量的方法与原则? 答:(1)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原则 ①超负荷原则 超负荷是指练习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或已适应的负荷。 ②专门化原则 力量训练的专门化是指被训练肌肉对不同代谢性质、收缩类型和练习模式的力量训练产生特定反应或者适应的生理学现象。 ③安排练习原则 a.练习顺序 力量训练是由多种练习组成并由多块肌肉完成的训练,要考虑不同肌群的练习顺序。 b.训练节奏 训练节奏是指力量训练时的强度、运动负荷和训练频度应符合力量增长规律的要求。 (2)肌肉力量训练的常用方法 ①等长练习 等长练习又称静力训练法,是指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的对抗阻力的一种力量训练方法。此种方法可以使肌肉在原来静止长度时做紧张用力,也可以在缩短一定程度时做紧张用力。 ②等张练习

等张练习是指肌肉进行收缩时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力量练习方法,它属于动力性的训练方法。其特点是收缩时张力一旦大于负荷时,张力就保持不变,紧接着出现向心缩短,故称等张练习。 ③等速练习 等速练习又称等动练习,是一种利用专门的等速力量练习器进行的肌肉力量训练方法。 ④超等长练习 超等长练习是指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训练,是离心收缩与向心收缩结合的练习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肌肉爆发力的训练上。训练中常采用的“多级跳、跳深”等练习均属于此类方法。 3.拉长收缩练习为什么比缩短收缩练习肌肉力值大?其机制是什么?应注意什么? 答:肌肉最大收缩时产生张力的大小取决于肌肉收缩的类型和收缩速度。同一块肌肉,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拉长收缩可产生最大的张力。拉长收缩产生的力量比缩短收缩大50%左右,比等长收缩大25%左右。在最大用力收缩时拉长收缩产生的张力比缩短收缩大的原因有: (1)牵张反射,在拉长收缩时肌肉受到强烈的牵张,因此会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强烈收缩。 (2)拉长收缩时肌肉中的弹性成分被拉长而产生阻力,同时肌肉中的可收缩成分也产生最大阻力。而缩短收缩时,只有可收缩成分肌纤维在收缩时产生克服阻力的肌肉张力。肌肉在缩短收缩时,一部分张力在作用于负荷之前,先要拉长肌肉中的弹性成分。一旦肌肉中的弹性成分被充分拉长,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才会作用于外界负荷上。因此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有一部分是用来克服弹性阻力的,这就使实际表现出来的张力小于实际肌肉收缩产生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 思考题 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 6、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 7、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第二章骨骼肌肌能 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 4、— 5、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递的。 6、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7、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8、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9、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10、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11、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 12、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 13、、 14、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 1、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5、< 6、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7、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 第四章循环机能 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和瓣膜开闭情况。 4、@ 5、试述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 6、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 7、反应心血管机能状态的指标有哪些

运动解剖学复习题

第三章运动系统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绕冠状轴在矢状面内进行的运动叫() A.屈伸 B.收展 C.旋内、旋外 D.环转2.与骨长长有关的是() A.骨髓 B.关节软骨 C.骺线 D.骺软骨 3对肱骨的描述除那一项外都是正确的?() A 属长骨 B 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相关节 C 肱骨体的中部内侧有一三角肌粗隆 D 大小结节嵴之间有一纵行的结节间沟 4 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描述,哪项错误? () A. 关节周围的血管和神经 B. 两骨关节面的弧度差及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 C. 关节韧带的多少和强弱 D. 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5使肩关节灵活性加大的有关结构() A由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 B坚韧的肱二头肌长头腱 C由4块肌的肌腱构成的肩袖 D薄弱而松弛的关节囊 6 肘关节是() A.肱尺、肱桡关节组成 B.肱尺、桡尺近侧关节组成 C.肱尺、肱桡、桡尺近侧关节组成 D.肱尺、肱桡、桡尺远侧关节组成 7除下列哪一项外,都是加固肘关节的韧带() A桡骨环韧带 B腓侧副韧带 C桡侧副韧带 D尺侧副韧带 8骶髂关节() A由骶骨干耳状面和髂骨耳状面组成 B关节囊松弛 C关节腔较大 D韧带少而弱 9下列为多关节肌的是() A.臀大肌 B.股四头肌 C.三角肌 D.肱肌10 构成骨骼肌肌腹的主要是() A.结缔组织 B.肌肉组织 C.软骨组织 D.网状组织11 穿过肩关节囊的结构是() A肱二头肌长头腱 B肱三头肌长头腱 C喙肱韧带 D冈上肌的腱 12 夺匕首时,强行对方屈腕,这是利用手关节伸肌的() A主动不足 B伸展性 C弹性 D被动不足13 扶墙压肩可发展下列肌肉的伸展性() A三角肌 B斜方肌 C背阔肌 D前锯肌 14 肱二头肌() A位于上臂前面深层 B近固定时可屈上臂和屈前臂 C是单关节肌 D以上都不对 15 具有囊内韧带的关节是 ( )

运动解剖学课程实验大纲

运动解剖学课程实验大纲 ?实践项目与学时分配表 .实践内容及教案要求 实验项目一:全身骨观察 实验内容: 在人体骨架上辨认出各部骨的组成、名称;根据教案内容,分辨出各散骨标本的部位;熟练掌握各骨的骨性标志。 实验教案要求: 掌握人体全身骨的组成及特点;掌握人体上肢骨、下肢骨、中轴骨的组成及各骨名称;掌握上下肢及躯干、颅主要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主要的骨性标志和体表标志。 主要仪器设备: 人体骨架标本(模型)、人体完整的散骨标本(模型) 实验项目二:全身骨连结观察 实验内容: 了解人体骨连结的类型;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及关节的分类。观察并掌握上、下肢各关节的组成、结构、观察躯干骨和颅骨的连结。拼接各主要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并根据其结构讨论运动功能。 实验教案要求: 掌握上、下肢及躯干等部位主要骨连结的结构;掌握上、下肢及躯干等部位主要骨连结 的运动。 主要仪器设备: 人体骨架标本(模型),肩、肘、腕、髋、膝、踝、手、足等关节标本(模型),脊柱、骨盆、骨关节分类模型。 实验项目三:全身骨骼肌观察 实验内容:

观察上、下肢及躯干部主要骨骼肌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观察上、下肢及躯干部主要骨骼肌的运动功能;演示上、下肢及躯干部主要骨骼肌力量与伸展性练习方法。 实验教案要求: 掌握上、下肢及躯干部主要骨骼肌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及功能;掌握上、下肢及躯干 部主要骨骼肌的力量与伸展性练习方法。 主要仪器设备: 人体全身肌肉模型,上、下肢肌肉模型。 实验项目四:内脏和心血管器官观察 实验内容: 观察消化系统各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大体结构;观察呼吸系统各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大体结构;观察心的位置、形态和心腔的结构;观察体循环主要动脉的分支与分布;观察心的营养血管。 实验教案要求: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各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了解呼吸系统各器官的位置、 形态和大体结构;了解心的位置及左右、上下、前后的毗邻关系,熟悉心的位置;掌握血液循环主要途径。主要仪器设备: 消化系统模型和图片,呼吸系统模型和图片,气管及支气管树模型,左右肺模型,心脏模型和图片,全身动脉分布模型。 .考核方式及其成绩评定标准 与课程考试相结合,根据实验报告、常用解剖标志辨识、平时表现等综合评定方法进行考核。分数分配的百分比:实验报告,解剖标志辨识,实验考勤等。 运动生理学课程实验大纲 、实践项目与学时分配表

最新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思考题 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 6、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第二章骨骼肌肌能 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递的。 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8、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9、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10、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 1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

12、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 1、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5、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6、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 第四章循环机能 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和瓣膜开闭情况。 4、试述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 5、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 6、反应心血管机能状态的指标有哪些? 第五章呼吸机能 1、呼吸是由那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 3、胸内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运动解剖学讲义

绪论 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 运动解别学(sports anatomy)是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个分文,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并探索人体结构的机械运动规律和体育技术动作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与任务 运动解剖学在体育学院(系)作为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而开设的,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在学习运动解剖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获得理论和实际知识,从今培养唯物主义世界观,了解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机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机体与环境的关系,注意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注意人体的结构不是不变的而是随时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对体育工作者有实用意义。体育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生活的人,工作任务是增强人的体质提高工作能力。因此,他们在工作中必须具有人体结构、机能和运动特征的运动解刻学知识,用于研究体育训练和体育教学对人体的作用,用于研究分析简单和复杂动作以提高教学和训练的质量。 (三)运动解剖学主要任务之一,是为体育学院(系)其它课程奠定基础。很难说体育学院(系)所开设的课程哪一门不与解剖学有某种程度的联系的。如运动解别学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创伤、人体测量、运动按摩关系尤为密切。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为主的,机能与解剖结构是分不开的,运动生物力学在从力学角度分析运动动作,人体测量和运动按摩都要求有明确的人体骨性标志和肌肉位置三、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首要的问题是研究体育、运动训练和劳动对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不少研究证明适宜的体力活劝,可以影响人体结构,使之向健康方面发展。但过去的研究较多的集中于骨和肌肉,在神经、内脏、心血管等方面还很少涉及到。另一个研究领域是对各个项目优秀运动员形态特征的研究,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基础(包括骨龄、齿龄、整体指标等)的研究,这对发展体育运办提高运动成绩有实际意义。 骨骼肌机能的研究是运动解剖学中要重点解决的课题之一,在关节活动时单个肌肉和成群肌内在不同条件下发挥的不同作用的研究,不同辅助练习中发挥作用肌肉群的研究。这些研究对运动训练也有实际意义。 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形态机能研究比较〕,对人体各部分骨筋肌纤维的情况还是不清理的。中国人身体环节参数的研究也是一项基础研究,在训练相选材方面是有意义的。 运动解剖学对人体结构的机械运动规律的研究目前还局限于骨、关节和肌肉其它器官如心血管的弹性结构、肠胃的蠕动、气管上皮的纤毛运动、不同体质时内脏位置变化等机械运动规律也应是运动解别学研究的内容。 四、学习和研究运动解剖学的方法,.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1.能量与生命的关系如何,是怎样实现的? 人体生命活动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而肌肉活动又是消耗能量最多的一种活动形式。运动时,人体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电能等各种物理形式的能量,只能直接利用储存在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分子中蕴藏的化学能,与此同时糖、脂肪、蛋白质则可通过各自的分解代谢,将储存在分子内部的化学能逐渐释放出来,并使部分能量转移和储存到A TP分子之中,以保证A TP供能的持续性。 2.不同运动中,ATP供能与间接能源的动用关系? 1.A TP是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而能量的间接来源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2.糖是机体最主要,来源最经济,供能又快速的能源物质,一克糖在体内彻底氧化可产生4.1千卡的热量,机体正常情况下有60%的热量由糖来提供。 3.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糖进行无氧分解供能,1分子的糖原或葡萄糖可产生3-2分子的A TP,可利用的热量不到糖分子结构中重热量的5%,能量利用率很低,但产能速率很高。 4.在进行强度不是太大的运动时,糖进行有氧分解供能,此时1分子的糖原或葡萄糖可生成39-38分子的ATP,糖分子结构中的热量几乎全部可以被利用,但产能速率较低。 5.脂肪是一种含热量最多的营养物质,1克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可产生9.3千卡的热量,他是长时间肌肉运动的重要能源。 6.体内脂肪首先通过脂肪动员,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经系列反应步骤,可循糖代谢途径氧化,由于肌肉内缺乏磷酸甘油激酶,故甘油直接为肌肉供能的意义不大。脂肪酸进入细胞后,在线粒体外膜活化,经肉碱转运至内膜,再经?氧化逐步生成乙酰辅酶,之后经三羧酸循环逐步释放出大量能量供ADP再合成ATP,此过程是脂肪氧化分解供能的主要途径。 蛋白质分解供能是由氨基酸代谢实现的,但蛋白质分解供能很不经济,故一般情况不作为主要供能物质。3.三种能源系统为什么能满足不同强度的运动需要? 这是由他们各自的供能特点所决定的。 1.磷酸原系统的供能特点: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类等中间产物。所以磷酸原系统是一切高功率输出运动项目的物质基础,数秒钟内要发挥最大能量输出,只能依靠ATP-CP 系统。如短跑、投掷、跳跃、举重等运动项目。此外,测定磷酸原系统的功率输出还是评定高功率运动项目训练效果和训练方法的一个重要指标。 2.乳酸能系统的供能特点:供能总量较磷酸原系统多,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次之,不需要氧,终产物是导致疲劳的物质乳酸。乳酸能系统供能的意义在于,保证磷酸原系统最大供能后仍能维持数十秒快速供能,以应付机体短时间内的快速需要。如400米跑、100米跑等,血乳酸水平是衡量乳酸能系统供能能力的最常用的指标。3.有氧氧化系统供能特点:ATP生成量很大,但速率很低,持续的时间很长,需要氧的参与,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乳酸类的副产品。有氧氧化系统是进行长时间活动的物质基础。如3000米跑、马拉松等。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等是评定有氧工作能力的主要生理指标。 4.糖作为能源物质为什么要优于脂肪,蛋白质为何不是主要能源?1.糖作为能源物质优于脂肪和蛋白质是由其特点决定的。 2.在满足不同强度运动时,既可以有氧分解供能,也可以无氧分解供能,在参与供能时动员快、消耗的氧量少、能量产生的效率高。因此,糖是肌肉活动时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而且机体正常情况下有60%的热量由糖来提供。蛋白质的分解供能是由氨基酸代谢实现的,体内不是所有氨基酸都能参与分解供能,由于肌肉内含有丰富的转氨酶,通过脱氨基和氧化等复杂过程,转变成丙酮酸等,这些物质再通过不同途径参与三羧酸循环的氧化分解供能。蛋白质分解供能很不经济,所以一般情况不作为主要供能物质。 5.简述能量统一体理论的及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1.以及各能量系统供应的途径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整 2. 形式,一种是以有氧和无氧供能百分比的表现形式;另一种是以运动时间为区分标准的表现形式。 3.能量统一体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人体运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输出的供应能力。

运动解剖实验室

运动解剖实验室 该实验室建于1990年,主要承担本科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任务。目前运动解剖学实验室系单独实验室,总面积约110平方米。实验教学标本较为齐备,包括人体横断面切片标本、冠状切片标本、躯干上肢、下肢肌肉、血管、神经和内脏器官标本、真人散骨标本、人体全身骨架标本,全套关节标本以及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和神经系统等器官瓶装标本,可以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全部教学实验。 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现开设实验项目8个,共计16学时。 体育测量与心理测评实验室 该实验室位于体育学院行政办公楼2层,总面积120平方米。目前体质方面的仪器设备有:电子体重身高计、肺活量测试仪、电子皮脂测量计、灵敏度测试计、电子背力计(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台阶实验评定指数测试仪、纵跳测试仪、体成分分析仪、俯卧撑测试仪、闭眼单脚站立测试仪、反应时测试仪、体质测评软件等;运动心理方面的仪器设备有:Psykey 心理测评系统、肘关节动觉方位辨别仪、动觉方位辨别仪、多项反应时测定仪、动作稳定仪、深度知觉测试仪等。实验室主要承担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体质测量与评价及运动心理学两门课程的本科实验,同时还承担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研究生及相关教师的研究工作。目前共开设实验项目12个,共24学时。 运动医学与体育保健学实验室 该实验室目前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心肺复苏拟人、按摩床、下肢关节康复锻炼器、关节角度尺、运动损伤处理用品及敷料、微波治疗仪等。实验室主要承担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基础实验,此外,还承担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研究生及相关教师的工作,同时亦准备开展对外服务。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现开展的实验项目14个,共计28个学时,实行多媒体教学,并为学生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服务。 此外,实验室逐渐增加对外开放程度,提高社会服务效益,如与重庆市体育局形成科研协助良好机制,为市体工队高水平田径、举重、跳水等运动员的损伤与康复提供咨询、监控及训练康复服务,为重庆市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运动生物化学与运动生理学实验室 该实验室位于体育学院行政办公楼2层,总面积120平方米。目前生物化学方面的仪器设备有:血乳酸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糖测试仪、运动血压测试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运动生理方面的仪器设备有:运动生理多参数实时监测系统、Mercury专业运动跑台、体成份分析仪、功率自行车、心肺功能测试仪、心电图机、反应时测定仪等。该实验室目前承担本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的运动生理与生化基础实验教学任务。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现开展的实验项目共有13个,实验学时共26学时,实行多媒体教学,并为学生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服务,课余时间全面开放。 运动生物力学学实验室 该实验室,总面积约130平方米。它拥有目前全国独有的室内斜坡康复跑道及运动生物力学大三件运动学测量设备、动力学测量设备及肌电测量设备。即视讯运动图像捕获及解析系统;JP6060三维测力台系统;JE-TB0810表面肌电系统。此外,还配备了动态平衡训练评估系统(BTA-200DP);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JPD60200B);Power Plate振动训练系统。 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除了承担学院体育教育及运动训练两个本科专业“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解剖学电子教案 第13章 淋巴系统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了 解系统的形态与位置。 授课方式: 网络多媒体课件 【基本要求】 1了解淋巴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掌握淋巴系统的概念。 2了解淋巴的生成、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的分布和淋巴的回流途径。 3了解淋巴器管的 第十三章淋巴系统 【基本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淋巴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一个辅助结构。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合称脉管系统。淋巴系统由各级淋巴管道、淋巴器管和散在的淋巴组织构成。淋巴系统内流动着无色透明的淋巴(液)。当血液经动脉运行到毛细血管时,部分液体经毛细血管滤出,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被毛细血管吸收入静脉,小部分含水和大分子物质的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淋巴沿淋巴管向心流动并经诸多淋巴结的过滤,最后注入静脉。因此,从体循环的角度来看,淋巴管可视为静脉系的辅助部分。而各种淋巴器管还具有产生淋巴细胞、滤过淋巴和产生抗体等功能,故又是体内重要的防御装置(图13-1 淋巴的生成、回流及淋巴系统概况)。 二、淋巴组织 许多器管的结缔组织内常见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当许多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密集存在于网状组织或疏松结缔组织内时,则构成了淋巴组织。消化管及呼吸道粘膜内淋巴组织较丰富。一般将淋巴组织分为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种。 (一)弥散淋巴组织

种类、淋巴结和脾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基本概念】1淋巴:血液经动脉至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时,部分物质经毛细血管滤出,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 2毛细淋巴管:是淋巴管道的起始部分,仅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的具有较大通透性并可收集淋巴的管道。 3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逐渐汇合而成并与静脉结构相似的淋巴管道。 4淋巴干:由淋巴管汇集而成的淋巴管道,其有九条是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内充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形成一片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淋巴组织。当抗原刺激使弥散淋巴组织增大时,出现淋巴小结。 (二)淋巴小结 又称淋巴滤泡,为椭圆形小体,基本结构与弥散淋巴组织相似,但更密集,主要由大量B细胞和少量T细胞构成。淋巴小结不是固定不变的,无抗原刺激时减少或消失,受抗原刺激时增多增大,是体液免疫应答的重要指征。 第二节淋巴管 淋巴管道是输送淋巴的管道,按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 一、毛细淋巴管 是淋巴管道的起始部分,以膨大的肓端起始,彼此吻合成网,通透性较毛细血管大,故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细菌和癌细胞等较易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其管壁仅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可吸收脂肪,使其中的淋巴呈乳白色,故又称中央乳縻管。毛细淋巴管分布甚广,除脑、脊髓、脾髓、上皮、角膜、晶状体、牙釉质和软骨等处外,遍布于全身各处。 二、淋巴管 由毛细淋巴管逐渐汇合而成,与静脉的结构相似,但管壁较薄,瓣膜更多,凡瓣膜存在的部分,其壁多成球形扩大,使淋巴管出现念珠样外观。淋巴管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浅、深两组。浅淋巴管行走于皮下,主要收集皮肤和浅筋膜的淋巴;深淋巴管分布于深筋膜深面及深部器管,多与深部血管伴行。淋巴管在行程中,通常要经过一个或多个淋巴结。由于淋巴回流速度较慢,故淋巴管(包括其瓣膜)在数量上远超过静脉,便于淋巴回流(图13-1)。 三、淋巴干 由全身各部淋巴管经过相应的淋巴结后汇合而成,全身淋巴管由小到大逐渐汇成九条较大的淋巴干(图13-2 淋巴干及淋巴导管)。 (一)左、右腰干:由下肢、骨盆、部分腹壁和腹腔内成对内脏器管的淋巴管汇合而成。 (二)肠干:由腹腔内胃、肠、肝、胰等消化器管的淋巴管汇合而成。 (三)左、右支气管纵隔干:由部分胸壁、腹壁及胸腔脏器的淋巴管汇合而成。 (四)左、右锁骨下干:由上肢、部分胸壁、腹壁、乳房、背部浅层的淋巴管汇合而成。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第1篇运动生理学基础第1章运动的能量代谢

第2章肌肉活动 一、概念题 1.兴奋 答:兴奋是指机体代谢、功能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是从弱的活动状态转变为强的活动状态,是产生动作电位本身或动作电位的同义语。 2.兴奋性 答:兴奋性是指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是肌肉在刺激作用下具有产生兴奋的特性。兴奋性是一切生命体所具有的生理特性,不同组织细胞的兴奋性不同。 3.动作电位 答: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动作电位的成因首先是细胞在有效刺激作用下膜的逐步去极化,当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膜对Na+的通透性迅速提高(快钠通道开放),Na+迅速大量地由膜外向膜内移动,钠的内流形成了动作电位的除极相,动作电位相当于钠的平衡电位。 4.肌小节 答:肌小节是指在肌原纤维上相邻两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它包括中间的暗带和两侧各1/2的明带。肌小节又是由更微细的平行排列的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的。 5.肌肉的兴奋一收缩耦联 答:兴奋-收缩耦联是指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与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联系在一起的中介过程。目前研究认为,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至少包括三个主要步骤:①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②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③肌浆网中Ca2+释放入胞浆以及Ca2+由胞浆向肌浆网的再聚积。 6.缩短收缩 答:缩短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收缩,长度缩短的收缩形式。缩短收缩时肌肉起止点互相靠近,又称向心收缩。

7.拉长收缩 答:拉长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积极收缩,被拉长的收缩形式。拉长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相离,又称离心收缩。 8.等长收缩 答:等长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积极收缩,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时负荷未发生位移,从物理学角度认识,肌肉没有做外功,但仍消耗很多能量。 9.肌电图 答:肌电图是指通过肌肉电图仪的引导和放大,把肌肉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描记下来所得到的图形。肌电图的检测主要利用肌电图仪,它一般由放大器、显示和记录装置、记录电极等组成。 二、简答题 1.刺激引起组织兴奋应具备哪些条件?了解这些有何意义? 答:(1)具备的条件 刺激泛指引起组织兴奋的各种动因。任何刺激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①一定的刺激强度。 ②持续一定的作用时间。 ③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2)意义 在一定范围内,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阈强度和其作用时间呈反变关系,若将两者描绘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得到一条曲线称“强度—时间曲线”,该曲线提示了组织兴奋的普遍规律,在体内一切可兴奋细胞都可以绘制出类似的曲线,“强度—时间曲线”可以全面反映组织的兴奋性。 2.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与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的机制和特点。 答:(1)神经纤维传导 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习惯上称为神经冲动。它具有以下特征: ①生理完整性 神经传导首先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由于一些原因(如纤维切断、机械压力、冷冻、电流、化学药品作用等)致使神经纤维局部结构或机能发生改变,神经的传导则中断。 ②双向传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