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主要疾病治疗用药调查

奶牛主要疾病治疗用药调查
奶牛主要疾病治疗用药调查

奶牛主要疾病治疗用药调查

中鹏集团牧草服务中心栏目组:为了解目前我国奶牛主要疾病治疗用药的情况,我们通过现场与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在全国不同地区的28个不同规模的奶牛场进行了相关

调查。结果显示,各奶牛场均以消化道疾病、乳房炎、子宫疾病、卵巢疾病和肢蹄疾病为主要疾病。治疗用药以抗菌药物和中药类药物为主,其中抗菌药物61种,占总数的36.6%,中药类药物39种,占总数的23.4%。奶牛疾病治疗中共涉及药物167种,用于治疗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药物有91种,占总数的54.5%。调查中奶牛临床用药过程中不合理用药和不规范弃奶情况较为多见。我国奶牛疾病的发生率高,奶牛专用药剂比较少,奶牛用药较混乱,致使有些疾病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原料奶药检超标时有出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对奶及奶制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乳品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了解我国奶牛主要疾病治疗用药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研究,采取适当措施,不断规范奶牛疾病防治用药,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减少乳中药物残留,提高原料的质量,保证乳品安全,促进

奶业健康稳步发展。由此,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奶牛场开展了奶牛主要疾病治疗用药的相关调查。1调查1.1调查对象根据我国奶牛养殖的分布和地域特点等情况,

在西北、西南、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选择不同规模的28个奶牛场进行了调查。1.2调查形式与内容调查以问卷形式为主,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名称,治疗疾病所用药物及药物剂型、用法与用量,治疗效果,连续用药时间等。同时了解基层兽医奶牛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困难等。现场调查以与兽医交流、查阅奶牛疾病治疗记录为主。2结果与讨论2.1奶牛主要疾病调查共涉及疾病67种,分别为:内科疾病27种,占40.3%;产科疾病20种,占29.9%;外科疾病14种,占20.9%;传染性疾病4种,占6%;寄生虫病有2种,占3%。从涉及疾病的种类来看,主要还是内科病和产科病,占了疾病种类总数的70.1%。从单种疾病发生的频次看,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最高,前胃弛缓、肢蹄病、犊牛腹泻、卵巢疾病、胎衣不下、生产瘫痪、瘤胃积食、肺炎等为奶牛常发疾病。2.2奶牛疾病治疗用药2.2.1 涉及药物调查中奶牛疾病治疗共涉及药物167种。其中抗菌药物和中药类药物最多,这2类药共计100种,占总数的59.9%。抗菌药物包括各类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其中单方抗菌药物38种,以青霉素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为主;复方抗菌药物23种,以复方磺胺类和喹诺酮类为主;中药类药物39种,中药散剂20种,中药提取水针剂19种。用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治疗的药物共有91种,其中抗生素类药物52种,中药水针剂14种,其他类药物31种。2.2.2

不合理用药调查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不合理用量、用法:不按照药物说明和奶牛的实际体重用药,随意加大药物的使用剂量,是最为普遍与严重的现象。青霉素等酰胺类药物为非浓度依赖型杀菌药,杀菌效果取决于血液药物浓度维持超出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普鲁卡因青霉素肌肉注射用于治疗乳房炎。普鲁卡因青霉素肌注后血中浓度低,很难在乳区形成有效杀菌浓度。不合理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疗效,扩大抗菌谱,减少用药量,降低毒性,防止耐药菌的产生。青霉素与四环素的联合用药不仅没有扩大抗菌谱,反而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青霉素为繁殖期杀菌剂,四环素为抑菌剂。四环素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反而使青霉素的作用下降。合理应用为间隔3~5 天。重复用药:犊牛腹泻内服头孢氨苄胶囊同时肌注氨苄西林钠,重复用药不但没有扩大抗菌谱,反而加大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合理配伍:维生素C为弱酸类药,青霉素在弱酸性环境下分解快,故不宜配伍。中药类针剂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静脉注射给药,强电解质加速中药类药的不稳定性。合理应用为用5%的葡萄糖溶液溶解给药。禁用兽药:本次调查中涉及禁止在兽医临床上应用或禁止用于食品动物的药物有:痢特灵、氯霉素、已烯雌酚、醋酸甲孕酮、甲硝唑、氨茶碱、双胛脒和酒石酸锑钾等。治疗不对症:治疗不对症主要原因是不了解药物的药效机理、适应症等,

或盲目应用复方制剂、新制剂及激素类制剂。如用促排3号治疗黄体囊肿、氯前列烯醇治疗卵巢静止等。2.3疗效不同奶牛场对同一种疾病所反应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差距,这与奶牛场饲养管理水平、疾病诊断、兽医对奶牛疾病特点的认识、药物的选择使用等密切相关。如:治疗卵巢静止,某一奶牛场用促排3号(A3)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疗效较好,而另外奶牛场用三合激素疗效仅有30%。从整体上来看,急性乳房炎、胎衣不下、生产瘫痪、瘤胃臌气、犊牛腹泻、犊牛血尿、蹄叶炎、过敏等急性病例疗效均良好;前胃弛缓、关节炎、习惯性流产、尤其是慢性子宫内膜炎、隐性乳房炎等疾病疗效偏低。持久黄体、黄体囊肿、卵泡囊肿等卵巢疾病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激素类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同时反应激素类产品使用后出现发情周期紊乱,卵巢静止等副作用较多。2.4兽医存在的共性问题临床上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与子宫内膜炎的药物种类较多,治疗效果均不够理想,特别是隐性主乳房炎常无法实施治疗。治疗蹄病、不孕症、胎衣不下、真胃移位等疾病的药物较缺乏。用于奶牛疾病诊断的仪器设备,快速诊断的方法及治疗用具都很缺乏。3小结本次调查涉及疾病67种,包括内、外、产科疾病和传染病、寄生虫病。其中发病频次最高的是乳房炎、子宫炎,其次是前胃弛缓、犊牛腹泻、卵巢病和肢蹄病。这些疾病均需要药物进行治疗。调查显示临床治疗用药种类达167种。

抗菌药物和中药类药剂占了59.9%,且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最高,是最主要的药物。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不合理的选药、配伍、使用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另外仍有违反规定使用禁用药物或禁用于食品动物的药物或泌乳期禁用药物的现象。奶牛发病率高,科学合理用药是提高疾病治愈率,保证原料乳的质量和安全的关键。为此临床兽医人员需提高疾病诊断水平,加强用药弃奶的意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科学选药用药,对于抗菌药、激素类药等应尽可能选用弃奶要求明确的药剂,并按规定的途径和用量使用。同时应加强综合防控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减少用药。本文来源新农网

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建设

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建设 1.场址选择选择一个地势较高、相对平整和利于排水的地块用来进行奶牛场建筑物的布局,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要高于室外地坪,以利于排水。如果有可能,应选择一块能够便于防风的场地。否则要种植防风林带。 将挤奶间(挤奶厅)放在牛舍的北边或者东边,以减少夏天的热辐射。将牛舍运动场尽可能地布置在牛舍的南侧或者东南侧,以便在冬天接受更多的太阳光照射。各个建筑物之间必须有一条在任何天气状况下都能够通行的道路,并且在道路与运动场之间设置排水沟。如果牛场内牛奶需要运输到场外,通常场区内的道路应当铺设成循环路。如果采用放牧式饲养,则应将牛舍建在牧场旁边,这样牛群很容易到达挤奶间或其他工作区域。 奶牛场内若饲养后备牛,则奶牛场总饲养量接近成乳牛的2倍,同时需要增加后备牛舍以及卧床、垫料、饲料、粪污的贮存量。根据泌乳牛的数量,可以按下面的比例计算出需要增加的后备牛群的总数量:0~3月龄母犊牛占12%,直接出售的公犊牛占12%,3~10月龄小育成牛占20%,10月龄至2岁的大育成牛占35%,2岁至初产的青年牛占20%。 2.牛舍的设计保温型牛舍是指在冬季舍内的温度保

持在4℃以上。此类型牛舍必须有好的绝缘材料来保持奶牛舍的温度。同时要求通风系统(可采用机械通风或者自然通风)在冬季具有良好的除湿功能,在夏季能够排出舍内的热量。 常温型牛舍是冬季舍内比舍外稍微暖和。自然通风系统能够除湿,并保持舍内的温度比舍外的温度高大约5~10℃。屋顶的绝缘材料能够减少冬季舍内热量的散失和夏季的热辐射。 3种基本类型的牛舍分别为拴系式、散栏式和散放式。拴系式牛舍在我国使用比较普通,每头牛有一个分开的牛床,在饲喂、挤奶和梳刷时都是针对单独个体的。拴系式牛舍的跨度通常在10.5~12.0米,檐高为2.4米,牛床的规格见表1。 散栏型牛舍通常适合饲养50头或更多的奶牛。牛舍内的采食区和休息区是独立的,奶牛不用拴系,牛舍内40头奶牛设置一个规格最小为3米×3米的隔离栏。3月龄以下的犊牛须要在规格为1200毫米×3500毫米的犊牛岛中饲养。3~10月龄的小育成牛须要在2.2平方米/头的育成牛群饲养栏(有卧床)中饲养。有的奶牛场可能采用散栏式饲养,其规格参见表2。 5.后备牛及牛奶牛饲养区保持后备牛与泌乳牛分开

最新我省奶牛业发展现状及解决的对策

我省奶牛业发展现状及解决的对策

我省奶牛业发展现状及解决的对策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部北纬43度至53度,东经121度至135度之间。全省幅员面积45万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69亿亩,辖13个地市69个县市874个乡镇,约8000个村(屯),总人口3792万人,粮食总产300亿公斤。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畜牧养殖业发展很快,2003年末,全省存栏奶牛105万头,鲜奶产量230万吨,目前,畜牧业已经成为个省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我省奶牛养殖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如单产水平低、技术落后、管理差、饲料单一、饲草缺乏。针对我省的奶牛发展现状,特提出以下措施从而提高奶牛的存栏数和产奶量以及奶质:1.提高繁殖力。2.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标准化养殖。3.切实加强奶牛疾病防治。4.进一步加强奶牛进口管理。5.加强DHI测定,良种登记和种公牛后裔测定工作。 黑龙江省现有可繁育母奶牛65万头,奶牛繁育所需冻精由省家畜繁育指导站提供。该站现有种公牛80头,其中有荷斯坦公牛40头,年可提供冻精200万剂。目前正在建设中的省家畜胚胎移植中心,可饲养荷斯坦种母牛2 000头,年产奶牛胚胎2万枚,可为奶牛生产提供充足的种源。 目前,我省奶牛自然增长率为11%,按现在奶牛存栏计算,三年内可新增加奶牛22万头。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饲草资源。年产粮食300亿公斤以上,每年有150亿公斤的粮食可供转化增值,有300多亿公斤的农作物秸秆可以利用。全省拥有6 500万亩草原,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4 500万亩,年产饲草80亿公斤。同时年产青贮饲料260万吨以上。此外,还有大量的甜菜丝、酒糟等,可以满足

150万头奶牛生产对饲草饲料的需求。而且作物的秸秆和饲草的农药残留量很低,保证产出优质乳品。 黑龙江省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又是全国的农业大省,社会经济基础较好,生产者群体素质高,劳动力资源充足,农户人均收入潜力较高,自筹资金能力强。交通便利,邮电通讯设施较齐全,为我省奶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全省从事奶牛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接近7 500人,其中高级职称约400人,中级职称2 100人,初级职称5 000人左右,能够为我省奶牛业发展提供保障。 全省建成省、市、县和乡畜牧技术服务体系。市、县有畜牧服务中心,乡镇有畜牧综合,村屯有畜牧综合服务室,可为养奶牛户提供从良种繁育、防疫灭病、饲料生产到科学饲养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服务。 全省奶牛采用特一级企业进行人工授精配种,全面开展奶牛选种选配,部分市县先后开展了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工作,全省定期进行防疫灭病,无规定疫病区项目处在有条不紊的良种推广和防疫治病之中。奶牛饲料实行科学配方,秸秆等粗饲料均经加工、青贮后喂饲。 我省饲养奶牛历史悠久,广大农户普遍掌握系统的奶牛管理技能,接受先进技术的能力较强。 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畜牧业建成全省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制订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今年又提出加快发展,振兴奶业,推进全省农

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

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 【篇一】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 20xx年6月10日我县畜牧食品局局长与畜牧中心副主任、高级畜牧师随县考察组到市对奶牛养殖业进行了考察,先后对奶牛养殖场和成都伊利集团有限公司牛奶加工厂进行了考察并听取农发局的情况介绍,现将该市奶源建设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奶牛发展基本情况 5.6万人,乡村人口573170人,有农户184985户,全市幅员面积1384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264个村(社区),3689个组。20xx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24.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00元。从20xx 年开始,成功引进奶牛业巨头伊利集团到该市投资,带动了当地奶牛业的迅猛发展。于20xx年制定了《20xx-20xx年市奶牛养殖发展规划》,“要求力争到20xx年,建成5万头良种奶牛养殖基地和15万亩牧草基地。采用千头标准养殖场+百头养殖小区的发展模式。拟规划修建10个千头良种奶牛示范场,200-400个存栏百头以上的养殖小区”。实际到现在全市现存栏奶牛9000余头,有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场(小区)17个,其中伊利集团建养殖场3个,存栏奶牛5000头左右。全市日产牛奶120吨,年产4.3万吨。伊利集团年产值达13亿元,创造税收7400万元。 二、奶牛业发展过程 20xx年市奶牛业基本上为空白,仅存栏奶牛100头左右。

在成功引进伊利集团后,政府大力发展基地,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养殖奶牛,为企业建立“第一车间”。20xx年就发展到存栏奶牛2500余头,但由于农户养殖技术缺乏、防疫意识差,饲草饲料不到位,价格低,造成养殖户全面亏损,同时发生了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当地的农发局局长被职,分管局长受到刑事处分,一度奶牛业发展停滞不前。20xx年市委、政府改变策略,要求公司建基地,发展奶牛业,为企业自身解决奶源,经过几年努力,公司建立了三个规模养殖场,存栏奶牛5000余头,这样使公司自身得到了壮大,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奶农的发展。使公司与农户都受益,现全市奶牛存栏量达9000余头。 三、政策措施到位 1、市政府成立了奶牛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各成员部门主要责任人为成员,严格工作措施,斗硬奖惩,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筹措资金,落实扶持政策。20xx年开始的几年内,筹措资金近1亿元(其中地方本级财政支持7000万元,争取到成都市1000万元的财政支持,同时也积极向中省申请项目资金近20xx万元)支持奶牛业的发展。主要用由圈舍、引进奶牛、种植牧草、奶牛配种和奶价补助。在20xx年12月31日前购进良种奶牛,经验收合格后市政府补助800元;凡在市境内修建1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小区或养殖场,由市政府将路、电、迅配套进场;常年存栏量在100-299头的补助10万元;常年存栏量在300-499头的补助20万元;常年存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精选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精选 引导语:如果你们还不知道医药市场调研报告怎么写。下面为大家带来医药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一:恶性肿瘤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尽管人类经过了近百年的努力,在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全世界每年仍.900万新发癌症患者,每年.500万人死于癌症。我国是一个癌症多发性国家,现.260万癌症患者、每年新发病患者180万、死亡人数140万。癌症仍然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头号杀手。开发研究生产疗效好、广谱性强、副作用小的抗癌药物仍然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部分品种开始生产销售。40多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已由个别品种发展到系列化产品,研发和销售也.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研发(包括仿制)及市场营销上的成就令人瞩目。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近百家(包括中药制剂生产厂家)。其中,原料药厂20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60多家。迄今为止,我国抗肿瘤药物已发展到七大类160多个品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公布的22个基本抗肿瘤药物,我国全部都可以生产。我国年产抗肿瘤药物30多吨,生产

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总体说来,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所以,了解患肿瘤病人家庭的抗肿瘤药品的消费情况和大众对抗肿瘤药品的态度,一方面,.助于企业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细分的抗肿瘤用药情况;另一方面,.助于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了解抗肿瘤药品的市场竞争情况,从而使企业能“对症下药”,把更多、更好的药品快速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认识、了解和用药态度调查,来了解抗肿瘤药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和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需求喜好及对医药企业的期望。由此使恒瑞医药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心态,掌握抗肿瘤用药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力的、合理的措施来推广其主打产品——艾恒。 本次调研采取络调研的方法,在络上随机发放问卷,然后收集整理,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问卷的设计根据正常的人们对药品的认知过程来排列问题。本次调研主要研究了抗肿瘤药的流通渠道、药品性质和消费者的主要购买依据三方面,这三方面可以从消费者角度反映出目前抗肿瘤药品市场的主要消费情况,如抗肿瘤药品通过哪些渠道流向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和用药态度,消费者认可的剂

用药护理基本知识

第五章用药护理基本知识 导学 1.掌握:处方正文及用药医嘱基本书写结构。 2.熟悉:用药护理程序基本流程。 3.了解:药品及相关概念、药品管理法规。 护理人员了解药物一般知识和用药护理程序,可为开展药物治疗及用药咨询等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一节药物一般知识 一、药品及相关概念 1.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新药新药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理。 3.假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①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②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①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②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③变质的;④被污染的;⑤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⑥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4.劣药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①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②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③超过有效期的;④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⑤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⑥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5.制剂指按照医药主管部门批准的药品标准,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剂。医院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科研、教学及特殊需要,常规配制的、市场上无供应的自用固定处方制剂,按医院制剂规范或协定处方制成的制剂,又称医院自制制剂。 6.剂型指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患者需要的给药形式,便于应用、保存和携带,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软膏等。护士向药房领取或使用制剂前需要进行外观质量的一般检查,凡变质、包装破损、标签不明、超过有效期等不合质量要求的药品,不应领取也不应使用。

规模化奶牛场设计中牛群结构的划分

规模化奶牛场设计中牛群结构的划分 日期:2010-07-27 16:31编辑:超级管理员来源:赫斯坦奶农俱乐部查看:31次 李德生张修刚北京修刚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设计首先是选址,然后根据选址面积确定奶牛饲养规模。在确定饲养规模后,按照牛群结构各类牛只比例,确定牛舍建筑数量和面积。当前我国奶牛业正处于发展中,奶牛场规划设计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有些设计单位又缺少牛场工作实践,一个规模化奶牛场建设投资数千万人名币,应尽量减少设计建设失误带来的损失。 1、牛群结构划分 我国奶牛场基本以自繁自养为主,奶牛场饲养的有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年龄的奶牛,专业以经营后备牛饲养的在国内尚未形成,谈到奶牛场饲养规模通常指混合牛群饲养数量,其中包括:成母牛、犊牛、后备牛。成母牛中包括:泌乳牛、干奶牛、围产期牛。泌乳牛又分为:泌乳初期牛、泌乳中期牛、泌乳后期牛。除此以外有的奶牛场将初产奶牛集中饲养,单独组建牛舍。围产期牛也可分为:围产前期牛和围产后期牛。犊牛:由出生到6月龄小母牛统称犊牛,具体又可分为哺乳犊牛、断奶犊牛、犊牛。后备牛是育成牛、青年牛的通称,7-18月龄称为育成牛,为了方便管理、可根据设计饲养规模,按出生月龄分别将相近的3个月龄牛为一个群体饲养,我们将其分为小育成牛和大育成牛两个群体,7-12月龄为小育成牛,13-17月龄为大育成牛。18月龄以上至分娩的奶牛为青年牛,青年牛也可分为初妊牛和重胎牛两群体。 2、牛群结构与饲养工艺 现代规模化奶牛饲养工艺强调分群饲养和群体管理,以便更好地实现现代饲养工艺和机械化。首先是落实TMR技术和奶牛饲养标准,同时也方便机械挤奶以及对牛群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哺乳期犊牛要求个体单独饲养,避免哺乳时争抢的应激和相互吸吮现象。哺乳期一般为45-60天为宜。犊牛去角是一项很重要的驯化工作,免去今后奶牛分群过程中,牛只争斗所造成相互伤害。 断奶过渡期是指断奶后至4月龄以前这一阶段,强调饲喂优质粗饲料和营养浓度高的精料,一般不饲喂发酵饲料和多汁青饲料,并采取小群饲养。 育成牛饲养特点是以粗饲料为主(占日粮干物质75%),控制能量饲料的含量和低质粗饲料的用量。为方便管理,将达到和接近配种月龄育成牛集中一起,便于发情观察及配种。

奶业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奶业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市 **市奶业生产有过辉煌时期,九十年代初,讷河市乳品厂为全市四朵金花企业,企业经济效益好,拉动了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奶牛存栏量最高峰时达到2万余头。而后由于乳品厂经营管理不善,效益的下滑,工厂解体,奶牛生产逐渐步入低谷。XX年,讷河市开始实施世行贷款奶源基地建设项目,引进了美庐乳业集团,重点发展奶牛产业,全市建立奶牛养殖小区11个,奶站14个,外购奶牛2536头,全市的奶牛产业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但是从XX年开始,奶牛产业又逐渐回落,发展迟缓。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奶牛产业现状,近日,国家统计局讷河调查队走访了部分奶牛养殖场、奶牛小区、奶牛养殖户和榨乳站,并对美庐乳业进行了考察。通过召开奶牛养殖户座谈会的形式,对全市奶牛产业各环节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奶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1、奶牛存栏情况 目前全市奶牛存栏3148头,同比下降16.4%。其中,可繁母牛1784头。奶牛主要分布在兴旺、和盛、老莱和拉哈4

个乡镇,占全市奶牛存栏总数的74.9%。奶牛品种主要是中国荷斯坦。 全市奶牛养殖以农户散养为主,每户饲养20头以下居多, 30头以上6户,100头以上1户。 2、奶牛养殖效益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产奶牛平均产奶4.5吨。农户饲养奶牛5头左右,养牛不用雇工,秸秆自筹,即秸秆和劳动力不计入成本,每头产奶牛奶期产奶4.5吨,奶价3.8元/公斤,产奶收入17,100元,加上产犊收入2,000元,总收入19,100元。每头牛一年饲养需精饲料2吨,每吨3,200元,需资金6,400元。配种费100元,诊疗费1000元,其他费用1,200元,总支出8,700元。规模养牛场每头奶牛雇工、水电费等1,500元,每头奶牛需资金10,200元,每头产奶牛纯收入8,900元。 3、鲜奶收购情况 全市共建成14个生鲜乳收购站,目前10个生鲜乳收购站正常运营,主要分布在兴旺乡、和盛乡、老莱镇和拉哈4个乡镇10个村。美庐乳业日收埠内鲜奶13吨,奶源主要来自于兴旺乡,占鲜奶总量的62%。 4、乳品加工企业生产情况 美庐乳业XX年入驻讷河,总资产3319万元,主要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老年配方乳粉和全脂乳粉。年设计加工

医院合理用药调查问卷

夏津县人民医院合理用药调查问卷 2.您的职业:□医师□护士□医技□其他: 3.您的科系:□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其他: 4.您的职称:□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 5.您的学历:□硕士□本科□专科□其他: 6.您的工作年限:□不足5年□6-10年□11-20年□21年以上 二、问卷内容 医师请回答Q1-23,护士请回答Q7-27,其他人员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作答。 1.您开处方时会询问患者用药史吗□是□有时□否 2.您开具处方时会询问患者的不良反应史吗□是□有时□否 3.您开处方时,关注的方面(可多选):□疗效□安全□价格□患者要求□其他 4.对于门诊慢性病患者,您是否会关注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有时□否 5.您对同一种药品一般情况下倾向于开具:□注射剂□口服制剂□其他 6.您在处方抗菌药物时,最常用的选药方法:□细菌培养结果□听从患者要求 □血尿便常规□凭经验用药□专业指南/共识□其他: 7.合理用药的要素包括:(可多选)□安全□有效□适当□经济 8.您开药/用药前会仔细阅读说明书吗□是□有时□否 9.对于药品说明书您最关注哪些内容(可多选)□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适应症□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用药□其他: 10.您对《处方管理办法》知晓程度:□熟悉□了解□不太了解 11.您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知晓程度:□熟悉□了解□不太了解 12.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包括:、、。 13.通常您是通过何种途径获得药物信息的(可多选)□说明书□专业文献 □厂家介绍□讲座□其他: 14.您对本科室常用药品的不良反应知晓程度□熟悉□了解□不太了解 15.您认为临床用药品种应尽可能:□多,全面□少,精准 16.您是否了解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熟悉□了解□不太了解 17.您对国家基本药物相关法规的知晓程度:□熟悉□了解□不太了解 18.你对以下合理用药监测指标的知晓程度: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熟悉□了解□不太了解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熟悉□了解□不太了解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熟悉□了解□不太了解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熟悉□了解□不太了解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熟悉□了解□不太了解 19.上述指标如不达标,您是否知晓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达标:□是□否 20.您认为临床合理用药宜采取哪些管理措施(可多选)□发挥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制定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及处方集□制定本科室常用药品目录□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合理用药业务培训□加强处方及医嘱审核□其他: 21.您最希望了解的知识(可多选):□处方管理办法□基本药物合理应用□麻醉药

中国奶牛业发展状况

中国奶牛业发展状况 摘要 奶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牛业的发展是改善人民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措施。奶牛饲养业是现代国家农业的核心行业,大部分发达国家乳业产值一般都占畜牧业总值的1/3以上;我国奶牛业起步较晚,发展迅速,从建 国后开始发展,到80年代后的大发展使我国奶牛业的乳品工业成为一个高效的独立产业。不过我国奶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相当严重。一方面如奶源紧缺,人均乳品消费量低,国家政策的倾斜,因此我国奶牛业仍具有较好的前景,仍是目前的朝阳产业,一方面奶制品质量较差,奶牛养殖结构不协调、牛奶加工及销售模式不完善、奶牛的产量虽然得到提高但相比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生产力水平较低,牛奶企业的信誉存在危机,奶农的养殖信心危机,消费者信息危机等,都制约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 关键字:奶牛业发展迅速制约 前言 我国奶牛业从建国时开始起步,但发展一直较慢,1949 年建国时,我国只有12 万头的奶牛。 建国后,我国奶牛业稳步发展,但仅局限于大中城市。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奶牛业发展停滞,还一度回落。我国奶牛业产品从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其中1978年,我国仅有奶牛及改良牛47.5万头, 总产乳量97.1万吨泌乳母牛单产水平3000kg,,人均10.1kg;2007 年,我国奶牛存栏1 218.9 万头, 比1978 年增长了24.7 倍,年递增率为11.8%;奶类总产量3 633.4 万吨,比1978 年增长了36.4 倍,年递增率为13.3%,已跃居世界第3位;泌乳母牛单产水平为4800kg,比1978年提高了60%,人均27.5kg,比1978奶牛增长了1.7倍(徐娜,2010),但是离世界发达国家人均100kg以上相差甚远,奶牛产值业约占畜牧业的5%相比发达国家35%差距较大。虽然我国奶业发展迅速,但是主要靠增加奶牛的数量 来提高产乳总量,奶牛的平均产乳量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与此相反,发达国家则每年的奶牛 数量在递减,而牛奶的产量去保持稳定或递增,如美国1950年奶牛2190万头,总产乳量5289万吨,2004年奶牛头数为901万头,总产乳量达7748万吨,奶牛年平均产乳量达到8599kg(徐娜,2010)。 同时由奶牛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市场的大量需求给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产品

乳制品行业调研报告

乳制品行业调研报告 奶牛养殖业作为高效畜牧业,以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潜力,近年来引起了各地的高度重视.这一产业对于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围封转移战略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XX年下半年开始,奶牛养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牛奶价格波动幅度巨大,而且奶农宰杀、“贱卖”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市场自发地调节和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促成的?还 是其它被人忽视的问题呢?在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奶农关心收益,但对奶价充满忧虑;企业关心效益,但对奶源抱有疑虑;消费者关心自身权益,但对产品的品质怀有顾虑。奶牛养殖业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 一、奶牛养殖的滑坡 由于受“三鹿事件”影响,奶牛业出现全行业不景气,全省奶牛业更是处于低迷状态,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大量养殖户“卖牛”现象。 医药行业在投资界拥有“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的美誉,XX年英国《金融时报》500强企业所属行业中,制药业是仅次于银行业的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医药行业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医药工业包括化学制药

工业(包括化学原料药业和化学制剂业)、中成药工业、中药饮片工业、生物制药工业、医疗器械工业、制药机械工业、医用材料及医疗用品制造工业、其他工业八个子行业。 据阳泉市统计局对全市规模以上养殖户和奶牛养殖企业的监测数据表明,到2季度末,全市规模养殖户和奶牛养殖企业共有奶牛901头,比一季度末的1384头,减少483头,下降%,也就是说,二季度末存栏数比一季度末减少三分之一。郊区康源奶牛场一季度末存栏74头,6月份全部卖到河北,平均售价为每头3000元;盂县先文奶牛厂一季度末存栏87头,二季度全部出售到忻州,最低价每头4000元,最高也只有7000元,与购买时每头14000元相比,共赔钱近17万元;平定县华润乳业有限公司是阳泉市规模较大的股份制奶牛养殖企业,设计能力为500头,一季度末存栏408头,到二季度末仅剩56头。 造成奶牛养殖滑坡的原因,除受“三鹿事件”影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因素: 一是售价过低,不能维持正常生产。近期,奶牛养殖户出售的牛奶一般在每市斤元之间,阳泉郊区康源奶牛养殖基地是较大的奶牛企业,与田园乳业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每市斤奶卖到元,但仍低于成本价,而其他没有签订合同的养殖户只能随市场奶价波动,一般只能卖到每市斤元,卖奶收

用药护理基本知识

第五章用药护理基本知识 护士了解药物一般知识和用药护理程序,可为开展药物治疗及用药咨询等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一节药物一般知识 一、药品及相关概念 1.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化学药品: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 生物制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 诊断药品。 2.新药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 3.假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 ①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 ②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4.劣药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5.制剂按照医药主管部门批准的药品标准,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剂。 6.剂型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患者需要的给药形式,便于应用、保存和携带,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软膏等。 7.批准文号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颁发给药品生产企业的某一药品的专用文号,是药品生产合法性的标志。 8.生产批号药厂按照各批药品的生产日期而编排的号码。一般采用6位数字表示,分别表示年月日。 9.有效期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药品质量的期限。 10.失效期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其质量开始下降,达不到原质量标准要求的期限。

二、药品管理及法规 药品是特殊用品,单位或者个人必须依法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 1.药典 国家记载药品规格、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2.药品管理法 基本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 研发机构:《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 生产企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GAP) 经营企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特殊药品:特殊管理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药品广告:《广告法》、《药品广告审查办法》等 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 处方药(prescription only medication;POM):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在正规药房或药店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OTC): 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一定原则遴选认定,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4.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我国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原则: 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 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

我国奶牛饲料现状与发展对策页

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的奶业是一个大有希望的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奶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我国奶业的产量都是以两位数快速增长。到2004年底,全国奶品产量2400万吨。奶牛栏数1100万头。这五年间乳品业成为中国食品业当中发展最快的产业。奶牛这个产业占整个畜牧业产业的比重也迅速增加。人均奶类的占有量也由99年的7公斤增加到去年年底18公斤。所以奶业在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高。奶业成为近几年我国农村发展的新亮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素四的竞争。大力发展奶业生产营养、安全、多样化的乳制品引导人们增加乳和乳制品的数量,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是根本途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中央一台播的公益广告叫“天天喝奶营养配方”奶牛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有益的健康食品。被公认为最接近完美的食物。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鼓励奶和奶制品的消费作为提高人们健康的体质,增强人民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二战以后日本坚持实施学生奶计划,为改善儿童的身体素质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奶的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数的五分之一。我们现在人均奶占有量只有18

公斤,在亚洲本来人均奶的水平就不很高,但是我们仅仅是亚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在亚洲东方人种源流膳食结构饮奶量很少也缺乏饮奶的习惯。有人说我家穷,也是一个大国印度,现在人均饮奶量也接近世界平均水平100公斤。差距就是需求拉动发展。最近中国奶协搞了一个奶业发展战略研究。通过研究表明: 1、人均饮奶量和GDP增长有密切关系。相关系数达到了0.93,最大的相关系数是1。现在已经达到了0.93。所以饮奶量的增长跟GDP是相关的。 2、居民收入与饮奶量增长的关系。这里面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对奶制品的需求有一个弹性系数。这个弹性系数已经达到了0.637,具体说就是人均收入每增长1%对奶类需求的增长就达到0.637。这在动物食品里目前需求弹性系数是最高的。远远超过了对肉、蛋鱼的需求。所以奶的增长目前是最具有成长性的。所以目前呈现了两个最快,在食品行业奶制品发展最快。在畜牧业奶牛业发展最快。如果按照我们战略研究得出的两个研究成果,到2020年我国的奶类人均占有量将要达到亚洲的平均水平40公斤。奶的总产量要超过5000万吨。我们这个研究成果和农业部制定的奶业发展规划基本是一致的。

科学用药情况调查报告

科学用药情况调查报告 科学合理地用药可以收到防、治疾病的功效,反之,则延误病情,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患者用药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现结合药 事管理工作的经验,谈谈怎样避免几种常见的、不良的用药习惯,正确合理用药,确保身体健康。 一、合理安排给药时间 大部分药品说明书或标签上,药品的用法都是标明一日服几次。据此,人们“约 定俗成”地都把一日服用3次的药物在早、中、晚餐前后服用,这样,本应24小 时服用的药物实际上12小时就服完了,另外12小时则无药可服。这就造成白天 血药浓度高,夜晚血药浓度低的不均衡现象。对于那些需要维持体内平稳浓度才 能发挥作用的药物来说,这样的服药方法是不可取的。科学的提法应该是“用药间隔”。 比如,抗菌药物在体内需要保持相对平稳、最好是在最低抑菌浓度之上的血浓度,而不是白天高、夜晚低,那样容易给病菌以苟延残喘的机会。 一般来说,半衰期(t1/2)长的药物给药间隔较长,反之,半衰期(t1/2)短的药物给药间隔也相对较短。但临床上并不简单按半衰期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 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作用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常 见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MIC)的时间长短。因此, 该类药物的日剂量通常应分次给药,使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MIC的时间尽量长。 而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其杀菌作用取决于血药浓度 的高低,血药浓度越高,其杀菌作用越强。因此,该类药物的日剂量可一次或分 2次给药。 为有效控制感染,应尽快使药物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对于估计在12小时仍不能 达到有效稳态血药浓度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就需给予首次负荷剂量,即加倍 剂量给药。 再如平喘药茶碱、氨茶碱等也需要保持相对平稳的血浓度,以使病人呼吸顺畅。如果晚上血茶碱浓度过低,患者夜晚就特别难受。 当然,也不是所有药物都严格要求匀速给药。有些药物的半衰期很长,一天只需服药1次,人们往往固定在早晨或晚上服药,对这样的药物不需要特别苛求。比 如多潘立酮(吗丁啉),是一种促胃动力药,夜晚人们不进食,胃自然不需要动力,因此多潘立酮(吗丁啉)只需要在白天这个时间区内给药就可以了。 还有一些非治疗药物,例如保健用的药品,早一点晚一点服用不会有很大问题,也不需要严格控制给药时间。 还应指出的是,不少医务人员图省事,将医嘱每日静脉滴注2次的药物,仅加用 在1瓶液体中,只是把2次给药分开,这样做的结果使得短时间内体内药物浓度

关于全区奶牛养殖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区奶牛养殖的调研报告 按照区委的“农转牧”工作要求,近日对全区奶牛业发展进行了专门的调研。 一、发展概况 (一)发展养殖自然条件。红岗区现有耕地8.3万亩,林地4.8万亩,草原33万亩。冬季寒冷有雪,春秋季风多,无霜期较短,雨热同季,有利于牧草生长。天然牧草资源丰富,草场类型主要是草甸草原类和草本沼泽类,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位于北纬45度世界奶牛带和奶牛主要饲料——玉米生长带上。具有发展奶业经济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气候条件和经济基础条件。 (二)奶牛养殖现状特点。“农转牧”发展战略实施7年来,全区奶牛数量较2003年的不足3000头增长了4倍多,奶牛养殖特点可总结为“总量较显,水平偏低,两种养殖模式并存”。 总量较显。截止到2009年12月,全区奶牛存栏量达12161头,其中兴隆牧场村2491头、民吉村2053头、中内泡村1870头、宏伟村923头、杏树岗村701头、先锋村487头、兴隆河村453头、金山堡村445头、太平山村309头、义和村308头、各街道共730头。同时,位于民吉村的红岗奶牛城奶牛存栏量已达到1200头。

水平偏低。全区奶站数量已发展到22个,达到村村有奶站的目标,初步实现产销一体化。仅有杏树岗奶牛城、中内泡奶牛广场等少数集中规模养殖奶牛场,其余皆为散养,奶牛养殖方式和技术手段较为落后,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养殖户与奶制品生产企业之间联系松散,本地奶制品企业少而弱,产业化水平低。 两种养殖模式并存。各村奶牛饲养数量从300头到2000余头不等,主要采用两种养殖模式。绝大多数采取“户有户养”模式,以家庭散养为主,规模小、管理粗放,通常是夫妻经营,种地、打工、养牛三不误,养殖规模大多在2-5头之间,分户饲养,独立核算,不计成本。少数采用“合作社”模式,如杏树岗奶牛城,作为大型奶牛养殖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经济效益较高。 二、存在问题 我区奶牛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缺乏规划,奶牛养殖整合力度低。奶牛养殖业缺乏科学规划,未出台奶业发展专项规划,缺乏促进奶牛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的有效机制;缺乏从产业角度对奶牛养殖进行整体定位的发展意识。奶牛养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家庭副业的形式存在,全区奶牛养殖及奶业发展的资源整合程度低,导致奶牛养殖经营方式手段单一,整体发展水平低下。 (二)养殖粗放,收益水平低效。多数奶牛处于简单散养状

关于用药依从性的调查 之一

调查 关于用药依从性的调查问卷 就现在状况,为了了解一般公众对用药依从性的认识,提高药物的治疗效应,我们特意展开此次调查。用药依从性指患者是不是按照医嘱去做,按时服药、注意饮食、改变生活方式等等,依从性好即按照医生的要求配合治疗。 □女 Q1:您的年龄是:(单选) A、18岁以下 B、18到30岁 C、30到50岁 D、50岁以上 Q2:您接受的文化程度是:(单选) A、初中及以下 B、高中 C、专科 D、本科以上 Q3:您的用药方面的知识从哪里获得的?(单选) A、课堂上学到的 B、亲朋好友告知的 C、从医生方面得到的 D、自己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询得到的 E、由生病经验积累的 Q4:你会遵医嘱或按说明书中要求服药吗?(单选) A、认真遵从,直至病愈 B、大多数遵从,偶尔会落下几次不服药 C、只是医生要求的一半左右,不太认真对待 D、偶尔服用,觉得无所谓 E、从不理会医生的叮嘱 Q5:你知道不遵医嘱吃药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吗?(单选) A、清楚 B、知道一点,但不是非常清楚 C、只知道不吃药就不能治病 D、没有危害 Q6:什么情况下会使你坚持遵医嘱用药?(单选) A、任何情况下 B、病情很严重时 C、他人一直叮嘱提醒时 D、没必要遵医嘱用药Q7:你去医院或诊所看病后是否会去取药?(单选) A、会 B、不会,看病只是想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情况 C、看情况,药贵就自己到药店买药吃 Q8:你会因为某些药太贵而放弃购买吗?(即使这种药是医生强烈推荐的)(单选) A、会 B、不会 C、偶尔 D、看情况 Q9:你认为什么原因可以使你放心用药?(单选) A、医生服务态度很好,技术也很高,可以信赖 B、自身对该药很了解 C、生产该药的企业是著名企业,信誉好 D、其他_____________ Q10:你认为什么原因会使你不遵医嘱用药?(多选) A、药价不合理 B、药物疗效不好并出现副作用 C、自觉病情好转,不愿意再用药 D、希望病快点好而增加用药剂量 E、自己有用药经验,可自行指导用药 F、长期服药难以坚持 G、用药方式或途径不方便 H、经济困难,买不起药 I、偶尔忘记吃药H、其他____________ Q11:你认为该如何改善公众用药依从性问题?(多选) A、用药知识推广普及教育 B、提高医院的声誉 C、提高医生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D、加强对医药行业的监管 E、加强医药依从性重要性的宣传 F、其他____________ 谢谢你的支持与参与。

[家庭常见病用药手册]常见病家庭用药必备知识

[家庭常见病用药手册]常见病家庭用药必备 知识 常见病家庭用药必备知识1、稍微感冒打喷嚏、流清鼻涕:珠珀猴枣散(保和堂)、牛磺酸感冒颗粒、小儿金丹(中药)、板兰根、小儿宝泰康、馥感琳、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 2、风寒引起的感冒:宝婴丹、小儿感冒颗粒(同仁堂)、臣功再欣、好娃娃、羚羊感冒口服液、护彤。 3、感冒好后流鼻涕:香菊颗粒、博宁冲剂。 4、感冒初期:健儿清解液、泰瑞宁牛黄酸颗粒。 5、鼻塞:karvol清鼻塞药水。 6、感冒带喷嚏:小儿新感冒颗粒、小儿宝泰康、馥感林口服液。 7、感冒伴咳嗽: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库克、双黄连、沐舒坦、安奇、七厘散、小儿止咳糖浆、清宣止咳颗粒。 8、积止咳口服液枇杷糖浆(苏州)、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小儿羚贝止咳糖浆、小儿喧肺止咳颗粒。 9、重度咳嗽:小儿平喘止咳露(医院自配的)、猴枣散。 10、轻度咳嗽:罗汉果泡开水喝汁、咳克止咳糖浆、甘草合剂。 11、感冒发烧:羚羊角粉(退烧)、抗病毒口服液、小柴胡、退热贴(贝亲)、贝贝降温贴(物理降温)、小儿泰诺林(38.5度以上)、

小儿新、功臣在欣(38.5度以下)、美林、注射鱼腥草(39-40度)、安瑞克、先锋五号、双黄连鱼腥草、病毒唑双黄连口服液。 12、发热、扁桃体炎:小儿咽扁冲剂。 13、病毒感染:新博林抗病毒口服液(湖北午时制药)、利巴韦林、强生出的艾畅滴剂。 14、重度感冒:鸿泰牌小儿感冒颗粒、希刻劳、新博林、西力欣。 15、小儿鼻炎:鼻渊舒、鼻子堵用滴宁、沐舒坦、开瑞坦。 16、支气管炎:富露施、希克劳罗力得、新博林、美力泰。 17、中耳炎:吃阿莫仙和西刻劳(苏州礼来药厂),注射用西力欣。 18、腹泻轻时先用保济丸,再喂妈咪爱,丽珠肠乐,安奇醒脾养儿(可安神)。母乳性腹泻,妈咪爱、思密达、乳酸菌素效果不错。但要注重奶温,水温不能超过40度,会把有益菌杀死。 19、消化不良:观察到便便变稀,用珠珀猴枣散(保和堂)化积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脾可欣、儿康宁、乳酸菌素片、小儿化食丸、醒脾养儿颗粒、小儿七星茶、金双歧、丽珠肠乐、鸡内金、武汉健民制药的婴儿健脾散(原名婴儿素)。 20、便秘:开塞露。 21、湿疹:可润、尤卓尔、紫草油、炉烤洗剂、舒肤特洗剂、艾洛松、郁美净、铍宝、艾洛松、俄罗纳英膏。 22、去火:七珍丹。 23、感冒:999小儿感冒药、库克、臣功再欣、好娃娃、泰诺林滴剂。

奶牛场的设计

奶牛场设计与规划 前言 作为奶牛养殖业者,追求和实现奶牛健康、优质、高产、高效、和谐、可持续是基本目标。因此,不但要有优良奶牛品种、科学的饲养管理,也要有奶牛场科学的规划设计、先进适用的饲养工艺,只有给奶牛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才能保障奶牛的健康和奶牛场生产的高效率运行。 目前国际和国内流行的奶牛场设计(红色为增加,下同)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散栏饲养。它主要由以下的环节组成如全混日粮饲喂、机械厅挤奶、机械或人工结合清粪。在奶牛场建筑与牛舍环境控制上与国际接轨,主要是体现在奶牛场的规划设计要突出奶牛的舒适、环境干燥、保证原料奶的质量,考虑合理的养殖规模以及管理实现智能化。环境上要创造适宜奶牛生产生活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粪污无害化处理、防疫安全隔离等。 目前在国内,机械化和智能化在规模化奶牛场的普及率在不断提高,具体包括智能化挤奶设备和TMR饲料搅拌车。在管理上全面实行EDT系统管理:E指奶牛生产环境的全面控制;D指奶牛群生产性能改进的测定系统(DHI),是在北美地区推行的改进奶牛品种和提高牛群生产性能的记录量化管理方式;T是指TMR全混日粮饲喂方式。三者全面配合,从环境、奶牛品种以及饲料饲喂上协同达到提高奶牛场效益。同时结合“奶牛场或奶牛养殖小区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可靠性、系统性。为促进国内奶牛场的建设和发展,以下分五个专题,结合国内实际,兼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和国外发达奶业国家现代奶牛场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项目总论 1.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天祝奶牛养殖园 (2)项目承办单位:天祝白牦牛牧业有限公司 (3)法定地址:甘肃省天祝县 (4)法定代表: (5)项目负责人: (6)项目拟建地点:天祝县松山镇黑马圈河村 (7)项目承办单位概述:天祝白牦牛牧业有限公司初建于2000年,公司现在注册资本700万元。主要经营奶牛养殖等畜牧产业、饲料加工。企业管理范围规范,经营正常,符合国家行业、产业政策。企业注册地位于天祝县,距312国道12公里。该地玉米种植面积广大,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原料来源充足。尤其该企业自成立之日就与甘肃农业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的关系,技术力量有充分的保障。企业作为当地重点项目,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以及乡村两级的关心扶持,在税费征收、占地征用、人员配置等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使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筹建依据 (1)奶牛养殖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畜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对促进畜牧产业升级、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奶牛养殖有政府导向并重点支持的产业,国务院专门为此下发了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国务院已经决定将全部产奶的奶牛纳入良种补贴范围,还将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等一系列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扶持。 ( 3)奶牛养殖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 (4)奶牛养殖可作为农村循环经济开发试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新的途径。

我国奶牛饲料现状与发展对策(doc6)(1)

我国奶牛饲料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的奶业是一个大有希望的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奶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我国奶业的产量都是以两位数快速增长。到2004年底,全国奶品产量2400万吨。奶牛栏数1100万头。这五年间乳品业成为中国食品业当中发展最快的产业。奶牛这个产业占整个畜牧业产业的比重也迅速增加。人均奶类的占有量也由99年的7公斤增加到去年年底18公斤。所以奶业在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高。奶业成为近几年我国农村发展的新亮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素四的竞争。大力发展奶业生产营养、安全、多样化的乳制品引导人们增加乳和乳制品的数量,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是根本途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中央一台播的公益广告叫“天天喝奶营养配方”奶牛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有益的健康食品。被公认为最接近完美的食物。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鼓励奶和奶制品的消费作为提高人们健康的体质,增强人民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二战以后日本坚持实施学生奶计划,为改善儿童的身体素质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奶的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数的五分之一。我们现在人均奶占有量只有18公斤,在亚洲本来人均奶的水平就不很高,但是我们仅仅是亚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在亚洲东方人种源流膳食结构饮奶量很少也缺乏饮奶的习惯。有人说我家穷,也是一个大国印度,现在人均饮奶量也接近世界平均水平100公斤。差距就是需求拉动发展。最

近中国奶协搞了一个奶业发展战略研究。通过研究表明: ? 1、人均饮奶量和GDP增长有密切关系。相关系数达到了0.93,最大的相关系数是1。现在已经达到了0.93。所以饮奶量的增长跟GDP是相关的。 2、居民收入与饮奶量增长的关系。这里面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对奶制品的需求有一个弹性系数。这个弹性系数已经达到了0.637,具体说就是人均收入每增长1%对奶类需求的增长就达到0.637。这在动物食品里目前需求弹性系数是最高的。远远超过了对肉、蛋鱼的需求。所以奶的增长目前是最具有成长性的。所以目前呈现了两个最快,在食品行业奶制品发展最快。在畜牧业奶牛业发展最快。如果按照我们战略研究得出的两个研究成果,到2020年我国的奶类人均占有量将要达到亚洲的平均水平40公斤。奶的总产量要超过5000万吨。我们这个研究成果和农业部制定的奶业发展规划基本是一致的。如果我们的奶类总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话,那么中国就进入了世界奶业大国。现在世界奶业总产第一位的是英国,9000多万吨,第二位是美国7000多万吨。我们如果能够达到5000多万吨的话尽管人均水平仅是亚洲的平均水平。但总产量就是世界第三位,可以进入了世界奶类大国之一。 所以我们中国奶业的发展大有潜力,大有前途。也是非常有希望的及所以奶业是中国大有希望的产业。? 第二,奶牛业是经济解粮高效型的养殖业。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粮食安全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