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小蝌蚪的成长》(北师大标准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53~54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教学资源:课件、计数器。

教学流程:

一、课件导入。

1、课件出示蝌蚪图,介绍蝌蚪及变成青蛙过程。教育学生保护青蛙。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蝌蚪成长中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图

(1)你从情境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相机板书: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2、解决“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板书412-89=)

(2)看算式,指名说计算的过程。412-80=332、332-9=323

(3)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样的竖式跟我们之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或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啊?

3、解决“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板书514-126=)

(2)指名到黑板上计算完成题目。

4、课件出示p53题目:

(1)指名说说这样做对吗?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

(2)学生小组讨论,指名到黑板上的写出正确的。

三、巩固提高

完成p54页“练一练”1~2题。

四、总结课堂

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和一步退位减法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次退位。在计算时,一定记住计算被退位的那个数位上的数时,要记得先减去退去的1,再相减。

五、作业设计

用竖式计算。

513-46= 632-278=

526-68= 215-152=

最新整理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我长大了》教案范文3篇

最新整理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我长大了》教案范文3篇 范文一 教材目标: 1、知道自己在幼儿园三年身体的成长变化。 2、感受和小伙伴一起长大的快乐和自豪。 活动重难点:了解成长的过程。 活动准备:画纸、油画棒、刚入园时的照片、刚到园时的身高记录、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我长大了。 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长大的话题:谁还能想得起来自己刚入幼儿园是的样子?现在三年过去了,你们有什么变化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展示幼儿刚入园的照片。 讨论:这是谁?和现在的她比有什么变化?请幼儿也来说说自己的变化。 3、引导幼儿表达成长的想法:看看自己长大的样子,你有什么感觉?心里是怎么想的?也来看看老师的变化吧。(教师展示自己童年的照片,让幼儿来分析比较。)二、探索身体成长的事实。 1、引导幼儿运用自己在前面活动中掌握的测量经验,来验证自己长大的事实: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长大了多少?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老师这里有你们刚入园时的记录,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 2、3-4个幼儿贴墙壁站好,老师将他们入园时的身高画在墙壁上,然后在为他们画上现在的身高。 3、请幼儿自看看长高了多少,说说使用了什么测量的工具知道结果的. 三、表达成长的心情。 通过谈话、比较等方法,让幼儿感受自己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体会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及亲人对自己的关爱。 1、教师讲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启发幼儿谈论小时候的趣事。 2、小朋友,你们在很小的时候闹过笑话吗? 3、你还想长得更高吗?如果你长的更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四、引导幼儿谈话“长大了干什么”,使幼儿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老师在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特别想当一名教师,经过我的努力,现在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师啦!小朋友,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从小应该怎么做呢? 范文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自己长大了的意义。 2、有初步的自信心,能够浓度大胆发言。 3、愿意通过多种形式展现自己。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知道自己的年龄,知道自己又长大了一岁了。 2、物质准备:上一届大班幼儿的活动照片、录像、作品等,邀请已经毕业的幼儿三到四名。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5)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借助数线和计数器,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 3. 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训练 用竖式计算:587-129= 427+138=

让学生说一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景,预习交流 1.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小蝌蚪要变成青蛙得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说一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呢? 课件出示情景图。 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会变成青蛙。我们要保护这些保卫庄稼的小卫士。 2. 提问: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 3. 小组内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筛选出共同的问题。 三、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问题一: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 小组内交流算法,派组员汇报。 (1)用数线的方法 (把减数89想成80和9,先用被减数412减去80等于332,再用

332减去9等于323。) (2)用计数器 (在计数器上先拨412,从个位减起,个位上的2减9不够减,十位上借“1”当10,到个位上是12减9等于3,十位上1个也没有了,从百位借“1”当10,10减8等于2,百位上4借1还剩3,所以等于323。) (3)用竖式计算 (个位上的2减9不够减,从十位上借1当10,12减9等于3,十位上还剩0,从百位上借1当10,10减8等于2,百位上还剩3,所以等于323。) 3. 提问:个位上2减9不够减时,你们是怎样解决的?百位上为什么不是4? 4. 板书:412-89=323(只) 5. 提问:笔算三位数退位减法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当10。 四、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问题二: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我长大了社会大班教案

我长大了社会大班教案 【篇一:主题《我长大了》社会教案】 我们升中班了(社会)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升入中班了,应在各方面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榜样,每件事要做得更好。 2.激发幼儿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幼儿们小班时的各种照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小班时的照片和dv,了解自己的变化。 引导幼儿说说看到的自己从前是什么样的,发现的变化,知道自己长大了,升入中班了。 二、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做中班小朋友。 1.出示有关幼儿开展“大带小”活动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自己该怎样关心弟弟、妹妹?为什么要带小班的弟弟妹妹一块儿游戏? 2.出示反映幼儿上课、劳动的图片,请幼儿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 3.我们长大了,升中班了,应该怎样做个合格的中班小朋友呢? 4.看到班上的玩具乱了应该怎样?地上有脏东西应该怎么办?应该怎样上课,说话声音应该怎样? 5.引导幼儿从守纪律、有礼貌、爱劳动、爱学习等方面对自己提出要求。

今天我值日(综合) 活动目标 1.感受做值日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从中体验为大家服务的乐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意识和任务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引导幼儿知道值日生的一些具体职责,并学做值日生。 活动准备 1.观看大班幼儿餐前擦桌子、摆放碗筷及课前分发学具、摆椅子等情景表演。 2.值日生标记:自然角、饲养角、图书角、擦桌子、扫地、收拾教玩具等标记。 3.供幼儿演练用的学具、餐具和其他相关物品。 4.儿歌《小扫帚》和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录音带。 活动过程 1.观看大班幼儿佩带标记进行的情景表演,认识值日生,了解值日生的工作的意义。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为什么要轮流做值日生?教师简单说明建立值日生的必要性,如每天都应有人擦桌子、扫地、喂鱼、给自然角的花浇水等。 3.教师和幼儿结合班级需要共同讨论值日生工作的内容。如:给自然角里的花浇水。定期给小鱼换水,给小动物喂食,整理图书、玩具,开饭前分发餐具。 4.教幼儿学习做值日生工作。学习各种值日的做法,如扫地(学儿歌小扫帚)等。 5.师幼共同讨论:怎样才能做一个负责任的值日生?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6 小蝌蚪的成长

小蝌蚪的成长。(教材第53~55页) 1.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难点: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件、计数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不是每只蝌蚪都可以顺利地变成青蛙,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的蝌蚪才会变成青蛙。大家请看下面的调查,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教材第53页情景图) 生1:我知道了在西池塘有514只蝌蚪,只有126只变成了青蛙。 生2:我知道了在东池塘有412只蝌蚪,只有89只变成了青蛙。 师:大家看得很认真,收集到的信息也不少,而且说得很有条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学会看简单的统计表,为进一步探索新知奠定基础。】

师: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该怎样计算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1:东池塘原来有412只蝌蚪,有89只变成了青蛙,求没有变成青蛙的蝌蚪只数,用减法计算,列式为412-89。算的时候可以用画图法,先用412减去80得332,再减去9,最后还剩323。 生2:也可以借助计数器算,先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12,然后从个位上减去9,不够减,从十位借1,这样十位上现在成了0;个位上的数相减得3,还有3个珠子;十位上0减8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这样百位上还剩3个珠子;十位上就是10减8得2。所以结果是323。 生3:还可以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后再减,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10再减。 指定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 师:百位上为什么不是4? 生:因为十位上不够减,从百位借走了1,这样4-1=3。 师:你能算出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吗?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和算法。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想法和算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算法,重点说清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个位上4减6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这样14-6=8;十位上的1被借走后是0,0减2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当10,这样10-2=8;百位上的5被借走1还剩4,再减1等于3,所以是388。) 师:看一看,下面的计算对吗?错在哪儿?把错误的改正过来。(出示课件:教材第53页最下面一题) 生1:第一道题错在没有把相同数位对齐,应该是先把个位上的6和1、十位上的2和4对齐后再减,正确的结果应该是485。 生2:第二道题错在计算十位上的数时,忘记减去个位借走的1了,所以正确的结果应该是304。 师:说得很好!你会解答这样的问题吗?(出示课件:教材第54页“试一试”题一)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长大了》

活动名称:我长大了(中班) 活动目标: 一、通过各种方法感受“我长大了”,体验长大的快乐,父母的辛苦。 二、乐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一、录相:胎儿的生长发育及新生儿的养育。 二、幼儿小时候的衣物(部分布置在墙上,部分置于桌上)、照片、玩具娃娃。 三、幼儿向成人了解自己小时候的趣事。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小时候的照片。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许多小宝宝,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出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孩子们纷纷寻找自己的照片并相互介绍。照片上的陆浩和王仕林没有穿衣服,大家起来:“羞!羞!不穿衣服!”王仕林不服气地嘟囔道:“这是我小时候,又不是现在!”) 评:秘密的口吻、有趣的照片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吸引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观看录相。 1.你们都看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那你们知道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录相把孩子们带入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时刻,他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电视屏幕,不时发出惊叹和议论。直到传出婴儿第一声啼哭,孩子们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2.看录像时你们在想什么?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阿姨肚子里有一个小宝宝,阿姨的脚都肿了。”“我妈妈说,每个妈妈怀小宝宝的时候都很辛苦。”“我妈妈说我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她吃什么吐什么,难受的不得了!”) 评:这一环节非常吸引孩子,也最能激发孩子的情感。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增进了对妈妈的感情。 三、回忆童年趣事。 你们都听过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吧?请你讲给大家听,好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着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就连平时很少举手发言的孩子也积极参与其中。孩子们边听边笑,活动气氛热烈而融洽。) 评:让孩子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不仅让孩子们分享快乐,达到良好的生生互动,而且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个挑战。 四、感受身体成长。 1.出示幼儿小时候的衣服。这是什么?请你们来穿一穿。 (孩子们笑了起来,纷纷表示“不能穿了,我们长大了,衣服太小。”) 2.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长大了?

小班科学小蝌蚪的成长教案反思

关于小班化科学发展规划的思考 小班科学教学大纲的反映包括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要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和帮助孩子了解小燕的成长和发展。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小班科学活动课程。来看看肖晓的成长计划吧。设计方案: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孩子们的眼里,春天仍然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秘密的季节。他们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充满好奇,特别是小动物和儿童最喜欢的伙伴。在幼儿的印象中,动物的生长从小到大,形状特征不会发生很大变化。青蛙的成长过程很特别。它从下背部到后腿慢慢生长 - 并且前腿生长。 - 尾巴退化为青蛙。孩子们渴望了解这些秘密。为此,我选择了基于科学的教育内容《小蝌蚪的成长》,并以游戏的形式渗透语言和健康的内容,让孩子们对小燕的成长有了新的认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小轩改变了青蛙的乐趣,从而实现了科学素质提高与人格发展的统一。 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 2.帮助孩子了解小燕的成长和发展。 3.引导幼儿试图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动物的感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并愿意大胆探索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你的感受。 活动要点: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孩子们将初步了解小燕的成长过程。 活动困难: 引导幼儿尝试以多种形式表达对小动物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开始前,请父母带孩子去观察春天发生的变化,如河流,花草树木等。 2.河流背景图片,小花鱼和小蜻蜓生长阶段的图片。 一盘音乐。 活动程序: 首先,创造意境,引导活动,并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愿望。 温暖的春天来了,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母亲走出泥洞,跳进了小溪,在绿草旁边生了很多黑色的圆形青蛙蛋。几天后,这些小青蛙蛋慢慢地移动到一个头大,长尾的小颅骨。(以谈话的形式,营造轻松,和谐,和谐的活动氛围,这将使孩子们参加活动。) 其次,通过各种形式来感知小燕的成长和发展。 1.用图片引导孩子观察和了解小燕的成长过程。教师在讲故事时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并关注小燕的成长和发展。

《小蝌蚪的成长》教案2

《小蝌蚪的成长》教案 教学内容: P53~54《小蝌蚪的成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中的第五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连续退位笔算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被减数各位上数的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旧知回顾温故知新 1、直接讲出得数。(课件出示): 78-36 90-17 82+14 77-34 40+35 18-9 24-6 83-47 2、选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师:今天我们跟着聪聪去荷塘中看小蝌蚪的成长。 (2)引导观察思考:你知道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会变成青蛙。 (出示课本挂图) 西池塘东池塘 原有蝌蚪/只514 412 变成青蛙/只126 89 2、探究新知 (1)解决“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2)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教师板书412-89=323(只)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412-80=332、332-9=323 (3)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演。 412-89=323 .. 412 - 89 323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提出问题(出示竖式):聪聪也算了412-89=333谁对?为什么? .. 412 - 89 333 学生指导错误原因:十位上的“1”退了“1”给个位,还剩“0”,“0-4”不够减,从百位上的“5”退“1”,十位上是“10-4=6”。 重点反复说说十位怎样算。 (4)教师小结:计算的数大了,算十位时要特别地小心。强调:头上有点要退“1”。(5)引导学生与估算比较,哪个估算最接近准确答案?为什么? (6)比较上一课时例题与本科时的例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说说相同点:都是退位减法。 不同点:例题是连续退位。 根据学生发现补充课题:连续退位减法。 四、巩固应用,拓展思维 1、聪聪考考大家:课本练一练第1题。 2、引导学生对计算过程进行归纳总结。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们长大了》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们长大了》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思路:新年快要到了,孩子们沉浸在迎新年的欢乐气氛中,我们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放了焰火,认识品尝了过年时缺 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对过了年要长大一岁有了他们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搞不清什么叫“长大”?人为什么要长大,为此非常有必要和孩子们 来共同探讨有关“人长大”的事情。 幼儿在关注周围生活环境的同时,也非常渴望探究自己的生长过程。。对幼儿来说,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怎么慢慢长大 的是他们心中最想了解的一个迷。教师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小时候的服装”等感性操作活动,来帮助幼儿从多方面的比较中 了解和感受自己在身体、能力上的成长,体验长大的快乐。 又希望通过新年的主题,让幼儿体验到“过年了,大家长大一岁 了“,从情感上感到自豪与自信,进而唤起他们懂得既然长大一岁了 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干的道理。 内容:语常活动:我长大 要求: 1幼儿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衣服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2愿意较大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3初步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自己的长大,增强观察能力。 准备: 1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各类婴儿衣物等。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为自己的长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动设计: (一)情境感知: 1教师创设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请你找找哪张是你自己的?去认认还有照片上的朋友会是班中的谁呢? 2出示个别幼儿的照片让大家认一认:这是谁呢?,怎么和现在长的不一样呢? 3小结:我们长大了,所以和现在不一样。 (二)操作比较: 1过渡: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 3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试穿、讲述。)4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三)观察发现: 1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导讨论:(1)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两样?你学会了什 么新的本领。(2)你们跟爸爸、妈妈、老师比呢? 5小结: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孩子长大会自己做各种事情,希望你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比老师的本领更大。

(赛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小蝌蚪的成长

二年级数学下册《小蝌蚪的成长》(北师大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53~54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理, 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教学资源:课件、计数器。 教学流程: 一、课件导入。 1、课件出示蝌蚪图,介绍蝌蚪及变成青蛙过程。教育学生保护青蛙。 (或者用“小河水,轻轻流,黑衣娃娃排队游,细细尾,大大头,长大捉虫是能手”导入。)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蝌蚪成长中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图 (1)你从情境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相机板书: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2、解决“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板书412-89=) (2)看算式,指名说计算的过程。412-80=332、332-9=323 3、解决“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板书514-126=) (2)指名到黑板上计算完成题目,其余同学在下面做。 (3)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样的竖式跟我们之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或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啊?师:总结: “竖式计算要牢记,过数不能太大意,数字之间论疏密,相同数位要对齐,运算符号分仔细;先从个位来减起, 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10莫忘记;下步计算请记住, 退位数 1 先减去;步步计算要仔细,题题正确得第一。”4、课件出示p53题目: (1)指名说说这样做对吗?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 (2)学生小组讨论,指名到黑板上的写出正确的。 三、巩固提高 完成p54页“练一练”1~2题。 四、总结课堂 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我长大了社会大班教案

我长大了社会大班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长大了社会大班教案 我长大了社会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围绕自己长大的话题用较清楚、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见解. 2、欣赏自己的成长,树立自信心。 活动准备请家长帮助收集小时候的照片、衣服、用品。 活动过程 一、发现自己的变化 1、教师出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 2、幼儿看看、猜猜主题墙上照片中的孩子是谁? (不能告诉别人哪一张是自己的照片) 想一想,为什么你们会猜不着呢? 3、每个人自己指出哪一张照片是自己的, 一起议论为什么别人猜不着,从而发现自己的变化。 二、小时候用品展览 1、幼儿自由参观展览 看一看,比一比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物品。 2、自由交流 看了这些物品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三、集体分享 1、比较过去与现在,进行讨论。

提问: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 你现在学会了哪些新本领? (引导幼儿从多方面进行比较,必要时让幼儿表演一下。) 2、教师小结 引出讨论话题--你还会变吗将来会变成什么样? 我长大了社会大班教案2 设计意图: 前阶段我们为了让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由弟弟妹妹到大班哥哥姐姐的意识转变,开展了《我上大班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在日常交往活动中暴露出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弱点:一方面他们“不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总是计较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幼儿既不够自信又不善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为此,我设计了这节社会性活动《我长大了》。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在不断成长变化,体验成长带来的快乐。 2、幼儿能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展示。 3、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明确努力方向。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幼儿成长阶段幻灯片、录像。

《小蝌蚪找妈妈》获奖【一等奖教案】2 【一等奖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大概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直接揭题、读题。 学习生字“蝌蚪”。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把它读正确。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在哪呢?自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检查初读情况。 生字词出示:蝌蚪池塘脑袋甩着鲤鱼乌龟披着短了蹲着碧绿肚皮鼓着 (1)按照课文读一读,即带拼音。 (2)看着黑板读一读,不带拼音。

(3)字形的教学: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或是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需要大家帮忙的? (4)我说你做:师说脑袋生指着脑袋师说甩着生做动作(可以用手表示)蹲着、肚皮、鼓着、短了 (5)送生字回家。 过渡:大家已经能够把生字很正确地念下来了,那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吗?全体起立,如果有错了,你就坐下来读。 (6)反馈读错的情况,集体纠正。 (7)你能把这些生字按照课文内容组成一段简单的文字吗? 生说,也就是故事的大概内容。 (三)完成课后作业: 第1题,写出同偏旁的字。师按照学情做进一步的指导。 第二课时 要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一)小蝌蚪的样子。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 找出: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读一读句子。 3、画一画小蝌蚪的样子(为了画面的美观你可以加进一些事物)。 4、说一说你自己所画的图。 5、练一练。 小蝌蚪游来游去。 (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二)小蝌蚪的形态变化。 1、过渡。 师:小蝌蚪游啊游,身体发生了变化。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来,用上自己喜欢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6)

二年级数学下册《小蝌蚪的成长》(北师大标准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53~54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教学资源:课件、计数器。 教学流程: 一、课件导入。 1、课件出示蝌蚪图,介绍蝌蚪及变成青蛙过程。教育学生保护青 蛙。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蝌蚪成长中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图 (1)你从情境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相机板书: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2、解决“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板书412-89=)

(2)看算式,指名说计算的过程。412-80=332、332-9=323 (3)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样的竖式跟我们之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或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啊? 3、解决“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板书514-126=) (2)指名到黑板上计算完成题目。 4、课件出示p53题目: (1)指名说说这样做对吗?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 (2)学生小组讨论,指名到黑板上的写出正确的。 三、巩固提高 完成p54页“练一练”1~2题。 四、总结课堂 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和一步退位减法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次退位。在计算时,一定记住计算被退位的那个数位上的数时,要记得先减去退去的1,再相减。 五、作业设计 用竖式计算。 513-46= 632-278= 526-68= 215-152=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长大了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长大了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的经历,通过观看PPT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在不断地成长,引发幼儿对自身发展变化的兴趣。 2、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帮助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增强自我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在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2、PPT、幼儿小时候的衣服、鞋子、裤子等。 3、记录表、一些简单的技能标志图:如扫把代表自己会扫地、抹布表示自己会擦桌子了、衣服表示自己会穿衣了、话筒表示自己会唱歌了、图书表示自己会安静地看书了、铃鼓表示自己会跳舞或打击乐了…… 活动过程: 一、通过PPT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看PPT,让孩子们知道从妈妈肚子里来到这个世界上慢慢长大慢慢学会了很多本领,来激发幼儿知道自己长大后的变化。 2、幼儿参观孩子们带来的小衣服小鞋子小裤子等,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一样来试穿,看看结果会是什么样的?然后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

3、请幼儿谈一谈:"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如:身高、体重等。) 4、请小朋友互相讨论自己长大后的变化,然后用标志图来表示自己长大后学会了哪些本领。可以从自己学会的本领。如:念儿歌、画画等方面谈谈)。 小结: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学会画画、顺倒数数等,那么,你觉得哪些本领学得最好? 二、鼓励幼儿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1、教师和幼儿共同找找教师的优点,并且将与优点相对应的图片贴在照片旁边,引发幼儿兴趣,激发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优点。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展示。 ①请幼儿朗诵儿歌 ②请幼儿上来拼图 ③展览幼儿的绘画作用(教师平常应有意识地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 ④椅子操的表演 ⑤打击乐表演 ⑥请。幼儿平时关心集体的行为用录像录下来,再放出来给幼儿看,引起幼儿对其行为的赞扬。 ⑦进行叠被子、系鞋带比赛,通过竞赛形式看到别人的优点。 ⑧关心同伴,通过录像形式表现出来。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蝌蚪的成长》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小蝌蚪的成长》 带反思 小班教学计划《小蝌蚪的成长》反映了适用于小班的以科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使孩子们可以初步了解小燕的成长和发展,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并引导孩子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小动物喜欢的方式。过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小蝌蚪的成长》包含对课程计划的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 2.帮助孩子了解小燕的生长发育。 3.引导幼儿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动物的感受。 4.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大胆创造并与同龄人分享成功的经验。 5.让孩子们学习最初的录音方法。 繁重而艰巨的活动: 通过观察,孩子们将对小燕的生长过程有初步的了解。 引导幼儿尝试以多种形式表达他们对小动物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活动开始前,请父母带孩子观察春天里发生的变化,例如河流,花草树木。

2.一张河的背景图片,一张小花鱼和一只小蜻蜓的生长阶段的图片。 3.录音带。 活动程序: 首先,树立艺术观念,领导活动,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欲望。 温暖的春天来了,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妈妈从泥坑里跳了出来,跳进了小河,在绿草旁生出了许多深色的圆形青蛙蛋。几天后,这些小青蛙卵慢慢地移入一个小头骨,头大而尾巴长。(通过交谈的形式,营造轻松,和谐,和谐的活动氛围,这将使孩子们参加活动。)其次,通过多种形式感知小燕的成长与发展。 1.使用图片指导儿童观察和了解小燕的成长过程。教师在讲故事时问问题,使孩子思考并注意小燕的成长和发展。 一个小小的长度是多少? 2小花鱼在哪里找到小燕? 3只小蟑螂又长大了,小燕是什么?它变成了什么?(使用演示方法看图片并欣赏故事,以便孩子对小燕的成长过程有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活动打下基础。) 2.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回顾了小燕的成长过程,并使用语言来描述和感受身体的运动。 1小青蛙蛋慢慢变成小蟑螂。一段时间后,发生了什么事?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5.6 小蝌蚪的成长 精编教案

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难点: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 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不是每只蝌蚪都可以顺利地变成青蛙,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的蝌蚪才会变成青蛙。大家请看下面的调查,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教材第53页情景图) 生1:我知道了在西池塘有514只蝌蚪,只有126只变成了青蛙。 生2:我知道了在东池塘有412只蝌蚪,只有89只变成了青蛙。 师:大家看得很认真,收集到的信息也不少,而且说得很有条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学会看简单的统计表,为进一步探索新知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 师: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该怎样计算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1:东池塘原来有412只蝌蚪,有89只变成了青蛙,求没有变成青蛙的蝌蚪只数,用减法计算,列式为412-89。算的时候可以用画图法,先用412减去80得332,再减去9,最后还剩323。 生2:也可以借助计数器算,先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12,然后从个位上减去9,不够减,从十位借1,这样十位上现在成了0;个位上的数相减得3,还有3个珠子;十位上0减8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这样百位上还剩3个珠子;十位上就是10减8得2。所以结果是323。 生3:还可以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后再减,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10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长大了

活动名称:我长大了 活动要求:尝试改编诗歌,初步知道改编的方法,进而激发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能画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我很能干、长大了” 活动准备:纸张、笔等 活动过程: 引起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教师帮助幼儿回忆儿歌内容,鼓励幼儿念念讲讲。 进而理解儿歌的含义。帮助幼儿欣赏并熟悉诗歌内容. 幼儿结伴游戏: ——幼儿两两结伴,一人扮演游戏中的“妈妈”,一人扮演小弟弟。边动作表演边念儿歌。 ——游戏若干次。 初步尝试改编儿歌 ——儿歌里的“我”可能是谁? ——隔壁家的小妹妹也一人在家,你来做勇敢的小哥哥小姐姐吧,你怎样照顾她呢?你会对小妹妹说些什么呢? ——难点讨论:在儿歌里,你会帮助小妹妹准备一些什么玩具呢?——鼓励幼儿大胆改编,并讲述新儿歌。 说说讲讲自己能在家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在幼儿园能为老师们

做些什么,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等,表示出来。——幼儿人手一张做画纸,记录自己长大了的事情 我是妈妈(老师)的小帮手:绘画(擦桌子等。 交流分享。 ---------------------------------------------------------------------------------------------------------------------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教育 1、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幼儿营造快乐天地,让幼儿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不断进步,获得人生的幸福; 2、应该完善与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应该做到情、趣、恒、细、诚等几点:用无私的爱与付出赢得幼儿的充分信任与尊重;用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教育活动吸引幼儿;用坚持不懈的常规教育引导幼儿做事做人;用深入细致的成长档案记录幼儿的点滴进步; 3、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对于爱问为什么的孩子,不要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要耐心的为他们解答问题并鼓励他们的行为,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要有责任心,让每一个孩子都在你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4、注重孩子的语言培养,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个阶段对孩子语言方面的培养; 5、让孩子快乐学习和生活,许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过于紧张、焦虑,这种状态对孩子的有效心里和成长非常不健康; 6、注意尊重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要注意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孩子虽然很小,但是同样需要信任、独立、自尊、上进等多方面。 ---------------------------------------------------------------------------------------------------------------------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三位数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小黑板。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们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其实,由于各种原因,在100只小蝌蚪中,只有20只能变成青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关注小蝌蚪的成长,好吗?(板书:小蝌蚪的成长) 二、新知探究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挂图)这个表中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指名回答)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2、三位数减两位数 (1)、估一估 你们会列式吗?估计会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呢? (学生独立思考,说出估计方法与范围) (2)、算一算 过渡:那412-89到底得多少呢?你们能算出来吗?在算之前老师提示大家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分步口算也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用画数线法,也可以用竖式来解决今天这个问题,可以吗? (学生自主探究) (3)、说一说 过渡:好了,孩子们!探究完一种方法了吗?那么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好吗? 指名汇报。 学生1:我是画竖线方法求得412-89的结果,先画一条直线标出412,再减去80,然后再减去9,结果是323。 学生2:我是分步口算求得412-89的结果,先用412减去80得332,再用332减去9得323。 学生3:我是用拨一拨方法求得412-89的结果的。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12,然后减去80,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一当成十,11减8得3,接着用个位上2减9,还是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变成12减9得3,所以412-89=323。 学生4:我是用列竖式方法求得412-89得323。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用12减9得3,再算十位,还是不够减,从百位退一当十个十减去8得2,百位4退一剩3,所以412-89得323。(教师强调每次退一) (4)、写一写 过渡:大家真棒!用不同方法求得出最后结果,我们把竖式都在本上再写遍,要求编写边说过程。 3、三位数减三位数 (方法同上)教师重点强调列竖式过程中的数位对齐和退一。 4、小结 过渡:通过大家来计算东池塘和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苗没变成青蛙。我们学习了三位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5.5《小蝌蚪的成长》北师大版(2014秋)

二年级《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笔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口算卡、数字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亮点: 在学习了100内加减法和整百数、整百整十数的加减口算方法,本节课进行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学习,通过讨论对列式探索总结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加强竖式计算中方法的掌握和应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探索掌握计算方法,并且鼓励算法多样化,通过生活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学生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感受、发现和交流,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用200、300、500这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法。 3.提问:笔算三位数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新知 1.三位数连续退位的减法。 师:同学们,青山村村边有东、西两个池塘,池塘里有好多好多的小蝌蚪,请看(主题图) (1)你从表格中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教师搜集板书。 (2)师:现在我们重点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求“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12-89. 师:你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 学生汇报。 教师重点来讲列式计算。学生汇报讲解。 412 - 89

大班社会教案:我长大了

大班社会:我长大了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的经历,通过观看PPT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在不断地成长,引发幼儿对自身发展变化的兴趣。 2、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帮助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增强自我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在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2、PPT、幼儿小时候的衣服、鞋子、裤子等。 3、记录表、一些简单的技能标志图:如扫把代表自己会扫地、抹布表示自己会擦桌子了、衣服表示自己会穿衣了、话筒表示自己会唱歌了、图书表示自己会安静地看书了、铃鼓表示自己会跳舞或打击乐了…… 【活动过程】 一、通过PPT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看PPT,让孩子们知道从妈妈肚子里来到这个世界上慢慢长大慢慢学会了很多本领,来激发幼儿知道自己长大后的变化。 2、幼儿参观孩子们带来的小衣服小鞋子小裤子等,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一样来试穿,看看结果会是什么样的?然后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 3、请幼儿谈一谈:"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如:身高、体重等。) 4、请小朋友互相讨论自己长大后的变化,然后用标志图来表示自己长大后学会了哪些本领。可以从自己学会的本领。如:念儿歌、画画等方面谈谈)。 小结: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学会画画、顺倒数数等,那么,你觉得哪些本领学得最好? 二、鼓励幼儿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1、教师和幼儿共同找找教师的优点,并且将与优点相对应的图片贴在照片旁边,引发幼儿兴趣,激发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优点。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展示。 ①请幼儿朗诵儿歌 ②请幼儿上来拼图 ③展览幼儿的绘画作用(教师平常应有意识地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 ④椅子操的表演 ⑤打击乐表演 ⑥请幼儿平时关心集体的行为用录像录下来,再放出来给幼儿看,引起幼儿对其行为的赞扬。 ⑦进行叠被子、系鞋带比赛,通过竞赛形式看到别人的优点。 ⑧关心同伴,通过录像形式表现出来。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优点,有的…有的…有的,并且能够勇敢地将自己的优点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笔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简便算法。 教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们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其实,由于各种原因,在100只小蝌蚪中,只有20只能变成青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关注小蝌蚪的成长,好吗?一起来学习《小蝌蚪的成长》一课。(板书:小蝌蚪的成长)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图,你从情境图中,知道了哪些学信息? 2.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先独立思考,列出算式;(412-89)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获得计算结果;(412-89=323(只))(3)交流计算方法;(口算、数线、拨计数器、竖式等) 4.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5.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样的竖式跟我们之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或老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啊? 6.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先独立列式,再在小组内交流。(514-126=298(只)) (2)指名到黑板上计算完成题目。 7.他们做得对吗?和同伴说一说。 (1)指名说说这样做对吗?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 (2)学生小组讨论,指名到黑板上写出正确答案。 8.小结:竖式计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借位点点清楚,哪一位头上有一点要减1后再计算。) 三、巩固应用 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四、回顾整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提醒同学们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