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问答题

农业推广学问答题
农业推广学问答题

第一章:1、为什么许多国家在农业方面设有推广部门,而在其它方面则没有?

答案:1.农业大多数是小型企业,规模小,不能雇佣推广员。2.国家研究部门主要搞研究,经费来自农产品税,只有研究成果到达农民手中,研究所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国家也组织服务体系。3.农民有用的知识量的迅速增加也需要建立农业推广体系。

2、给农业推广下个准确的定义很难。

答案:原因有三:第一,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所造成的误差。第二,不同国家的政治及其他传统所造成的误差。第三,农业推广常作为政府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所设定的推广目标不同。

3、农业推广应从那些方面进行界定?

答案:第一,农业推广是由机构部署的一种有组织的职业活动。第二,农业推广对象——农民的职能及其需要的变化。第三,农业推广目标,农业推广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时国家政策需要,二是农民自身需要。第四,业推广手段和方法。第五,农业推广的理论指导。

4、农业推广分为几种类型?各适应的条件和采取的手段有什么不同?

答:(一)狭义的农业推广。适应条件:国家处于传统农业阶级,农业商品不发达。手段:以“技术指导”为主要手段的农业推广。

(二)广义的农业推广。适应的条件: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农业商品生产比较发达。手段:以“教育”为主要手段的推广。

(三)现代农业推广。条件:一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商品生产高度发展,手段:以“信息和咨询服务“ 为主要手段的农业推广。

5、如何正确认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

答:正确认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确认推广工作实质上是人与物的结合的过程,是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而不是单纯的生产技术的扩大应用,也不是单纯的盲目追求增产目标。

(二)要尊重农民接受和采用新技术的自主权。

(三)必须懂得教育是相互的,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决不能把推广工作看作是单方面的。

6、农业推广的作用。

答:一是农村农业机构发展与目标团体连接的纽带。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三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

直接动力。四是开发农民智力,改变生产者行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五是科技成果质的继续和再创新。

7、为什么农业推广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

答:因为农业科技成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局限性和农业生产条件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中,在成果与生产之间必须增加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各个环节,并进行组装配套,以适应当地的生产条件和农民接受能力。这个过程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向物质形态的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实现,也是农业推广工作者对原有成果的再创新。

第二章: 1、影响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的社会内容和环境条件。

答:社会内容:1.人际关系的复合体影响。2.某种社会结构的影响。3.某种文化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1.政治环境。2.经济环境。3.社会文化环境。4.位置环境。

2、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

答:在沟通中,沟通双方位置可以变换,即发信者可以变为受信者,反之,受信者也可以变为发信者;沟通双方必须使用统一的或相同的符号,否则沟通难以进行;沟通双方对交往的情境有相同的理解,否则就无法进行沟通;沟通双方是互相影响的。

3、农业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决定因素有那些?

答1.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率;2.目标团体系统的采纳率;3.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之间的互动效果;4.农业推广工作的外部环境条件。4、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如何进行农业信息准备?

答。1确定农业信息内容,即在正式沟通以前,先要系统的分析本次沟通所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意义以及信息的质量,适合性等。2确定信息接受者。3确定信息传递时间。

5、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如何进行农业信息编码?

答1农业信息要表达准确无误。2使用沟通工具时要协调配合。3要考虑农民接受能力

6、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要做到有效的传递,要注意那些问题?

答 1必须尽量提高沟通信息的清晰度。2必须增加沟通双方的信任度。3必须提高沟通感受性。4及时获得和注意沟通的反馈信息。5积极创造良好的沟通气氛,努力克服不良的沟通习惯。6坚持有效聆听。7沟通语言要通俗易懂,尽可能的选择适合当地农民文化背景的语言。8善用非正

式沟通。

第三章 1、简述构成行为的基本要素。

答:1.行为的主体是人;2.行为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活动;3.行为与一定的客体相联系,作用于一定的对象;4.行为总要产生一定的结果,其结果与行为的动机,目的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2、人的行为有那些特点?

答:目的性,可调节性,差异性,可塑性。

3、农村人际关系有那些特点?

(1)血缘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中国农村传统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特点。亲属、家庭及其相互结合在农村经济、政治、伦理和心理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2)情感性即情感色彩突出,人情味浓。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多以在家庭(族)利益基础上形成的情感好恶为标准,理智的认识反而退到第二位。

(3)内向性即封闭性。人际关系主要局限于熟人之间,尤其是亲戚村邻之间。

4、简述建国以来我国各阶段农户安置劳动就业的特点。

1)主动农业就业阶段。建国后的1950-1957年,农户将绝大部分劳动力安置在粮食生产上。

(2)被动单一农业就业阶段。1958-1978年间人民公社化剥夺了农民在生产经营决策上的自主,农民就业仅仅被动地安置在种植部门。(3)主动的大规模转移安置阶段。1979年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造成农村劳动力过剩,大批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非农产业。

5、需要层次论。

答: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且有层次性。2.不同的人需要是不同的。3.人的需要是有主次之分的。4.已得到的满足的需要将失去其激励。

6、期望理论。

答:期望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调动是靠对需要满足的激励。

7、行为改变的阶段

答(1)解冻期:指一个人从开始愿意放弃旧的行为方式到表示愿意接受新的行为方式的时期。

(2)变化期:指一个人已被激励去改变时,他的旧行为方式越来越少,而被期望的学得新的行为方式越来越多的时期。

(3)冻结期:指新的行为方式巩固和加强的时期。

8、风俗习惯的特点。

答:1.规范的形式具有自发性。2.规范的遵守具有自觉性。3.规范反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

9、形成集体意识的条件。

答:1.共同目标和利益是形成集体意识的基础。2.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3.自然形成的群众领袖人物的作用是集体意识形成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4.亲近和友爱是形成集体意识的纽带和动力。

第四章 1、简述创新的特性对创新采用率的影响。

答:通常能被采用者应用的最快的农业创新必须是:1.对采用者有相当高的利益;2.与采用者的价值标准,经验和需要相一致;3.新技术不复杂;4.可以小范围内进行试验;5.容易观察;6.新技术在农业方面不要求更高的条件。

2、简述创新采用者群体的特点。

答:创新者—— 具有冒险性的;早期采用者—— 有名望的;早期多数—— 深思熟虑的;晚期多数——怀疑的;落后者——传统的。

3、一项创新开始试用时间越早,则试用时间越长;反之试用时间越短。为什么?

答:1.一个新事物,一开始多数不太了解,即使知道还想看看效益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若取得好成果,大家都放心大胆很快就普及应用开了。2.农民传统习惯不同。3.许多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如水肥,农药,资金等服务供应跟不上,大面积应用有困难,以后由于支农服务机构不断完善,为大面积推广创造了条件

4、简述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答:1.突破阶段—某项创新在农民中扩散是开始时,仅被少数农民采用这一部分农民是创新的先驱者。2.紧要阶段—持各种态度的农民都在等待农业创新采用的成果。3.跟随阶段—当创新成果明显时,部分农民即被成为“早期多数者”,认为创新有利也会主动采用形成了采用的浪潮。

4.随大流阶段—当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抵挡的潮流,几乎每个人都被生活所在的群体推动,被动的“随波逐流”,某项创新的扩散过程结束。

5、一项创新衰退的原因表现在那些方面?如何防止早衰?

答:一项创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形磨损。创新不及时会新的创新所替代而过期失效。2.有形磨损。优良特性因使用年限的增加而逐渐丧失从而失去使用价值。3.推广的环境造成创新的早衰,主要表现在(1)政策磨损,国家农业政策,法规及农业经济计划的调整。(2)价格磨损。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农产品价格下降造成创新早衰。(3)人为磨损。推广方法不当造成创新的早衰。

为防止创新的无形磨损,推广人员一旦引进创新必须立即组织试验,并进入示范,然后加快发展期速度,尽快进入成熟期。防止有形磨损主要对物化技术成果要十分注意保护产品品质。防止推广环境磨损的主要办法是注意政策和价格磨损以及推广人员人为磨损。

第五章1、简述农业科技成果的属性和特点。

答:成果的属性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新颖性新颖性就是其内容是前所未有的。(二)先进性先进性系指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发展的影响及推动作用,其作用超过现有同类科学技术的程度。(三)完整性构成新理论、新技术的各个方面是完整的。先进性系指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发展的影响及推动作用,其作用超过现有同类科学技术的程度。(四)成熟性成熟性即可靠性。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特点。

答:1.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2.一项投入,多方受益。3.当年投入,当年产出,一年投入,多年产出。4.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比优于其他科技投入产出比。

3、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形成的三级效益具有哪些特性?

答:1.三级效益形成有严格的顺序性,即沿技术效益—产品效益—经济效益的顺序进行。2.三级效益代表三种性质不同的归属范畴。一级效应是科技性质,属于科技工作范畴,二级效益是生产性质,属生产范畴。三级效益是商品性质,属于经济工作范畴。3.三级效益的分配不同,一级效益可收到国家的重视奖励,二三级效益归属成果采用部门获得。4、研究成果转化经济效益分配的指导意义。

答:以多种方式通过再分配环节,向国民经济部门流动。但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部门自身不能享受从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中提取应得的份额。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部门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属于一种社会效益,希望有关部门能向成果转化部门加大投资力度支持转化工作。

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答1.转化系统是否健全,转化系统的管理体制是否合理。

2.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是否脱节,反馈回路是否通畅。

3.技术储备是否雄厚。

4.文化科学因素,政策法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地理因素。6、农业科技示范场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将发挥那些方面的作用。

答:1.有利于技术示范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2.有利于各项技术的组装配套,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3.有利于促进产销衔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4.有利于提高推广人员素质,促进

农业体系改革。

7、简述成果分布、经济上限、技术上限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1.技术上限往往高于经济上限;2.经济上限和技术上限之间比较是指每年每公顷地的物质产量,而经济上限与成果分布之间的比较是每年每公顷地的增值。经济上限才是农民的真正实惠。农业推广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农民成果发布,提高技术上限是提高成果分布的基础,经济上限和技术上限反映潜在的生产,成果分布反映实际的生产。

8、简述提高技术上限的方法。

答:1.通过农业科学研究获得最高产量的技术措施。2.通过农田基本建设和改良土壤,改善作物生长条件。3.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4.有效的推广服务。

9、简述提高经济上限的方法。

答:1.提高技术上限。2.改善和提高本地的服务条件。包括扩大运输网,设立农贸试市场,建立信贷机构等等。

10、我们从那些方面提高农民的成果分布?

答1.有效的推广服务,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鼓励,推荐和帮助农民获得创新的知识和技能,广泛宣传当地农民采用创新的消息。

2.有效的支农服务,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农业信贷;为农民建立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服务体系;为农民及时提供市场价格和商品信息并指导决策。

第六章 1、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社会性?

答:1.一是直接经济效益而间接社会效益大,并且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推广服务也从单纯的农业生产领域进入农民生活领域。二是要搞好农业推广工作还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协作。

2、怎样理解合作推广的原则?

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广人员和农民之间的合作。推广人员和农民是农业推广工作的两个方面。

2.农业教育,农业科研与农业推广三方面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在培训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技术障碍中的合作。

3.农业推广部门与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合作。农业推广工作涉及的部门很多,需要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参与。

3、农业推广的经济效益应从那几个方面体现?

答:1.单位效益。2.看推广应用范围。3.推广应用速度。

第七章1、简述大众传播法的特点。

答:1.传播的信息权威性高。2.传播的信息数量大,速度快。3.信息传播成本低,效率高。4.信息传递方式是单向的。

2、简述集体指导法的特点。

答:1.指导范围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推广效率和经济效益。2.信息传递方式属双向交流,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3.有利于展开讨论和辩论,达到一致的意见。4.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每个人的特殊要求。

3、运用集体指导法有那些要求?

答:1.对推广对象的要求,选择参加集体指导的推广对象必须是同一类问题感兴趣的人。2.对时间的要求,时间确定下来,利用各种方式通知每位参加者尽量保证全部参加。3.对方法的要求,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推广培训内容和农民对这一技术的掌握程度而定。4.对方试的要求,集体指导法必须是讨论式参与。5.对规模的要求,小组活动的规模不能太大,一般最适宜人数在30-40人左右。

4、简述个别指导法的特点。

答:1. 处理问题的针对性。2.解决问题的直接性。3.沟通的双向性。4发送信息的双向性。.

5、运用个别指导法对农业推广人员有那些要求?

答:1.要有良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2.要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农业推广员。3.尽量创造信息指导与物化服务相结合的条件。

6、简述训访模式的主要特点。

答:特点是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快,对推广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格,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易于进行。但推广人员队伍庞大开支大,管理僵化缺乏灵活性。

7、采用训访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答:1.把推广服务统一到一个组织里。2.通过推广组织体系专门开展推广活动。3.采用系统培训与访问。4.利用示范户策略,把生产建议通过示范户传递到其他农民当中去。5.集中传递适用的信息与技术。6.同科研部门保持联系。7.同投入服务联系在一起。8.实施,管理和评估有关的活动。

8、综合运用推广方法应考虑的因素?

答:1.推广的具体内容。2.推广人员的数量和质量。3.推广对象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4.其他因素比如推广经费和活动时间等。

9、农业推广方法综合运用的好处?

答:1、适应性广。2.互补效应明显。3.提高推广效益。

10、对不同类型地区,采用不同的综合推广方法?

答:1.对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条件,自然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农民素质普遍较高,推广方法主要采用大众传播法,成果示范,方法示范等集体指导法为主,个别指导法为辅。2.经济发展区,农民基础较好,生产水平较高,推广方法以成果示范,方法示范等集体指导法为主,结合应用报刊,广播,资料等大众传播法,加速技术的传播和扩散。3.经济开发区,生产条件较差,技术较落后,农民素质偏低。主要应用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法,并搞好成果示范,方法示范,举办培训班等集体指导法以及加强农户访问等个别指导法。

11、对不同农民,采用不同的综合推广方法?

答:1.科技示范户。对这类农民应重视个别指导法帮助他们把技术学精,使他们带动和影响周围农民。2.技术素质一般的农民。在推广中应办培训班,座谈会,参观学习等,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新技术。3. .技术素质较差的农民。在技术推广中应多用直观性强的方法,使他们尽快了解新信息技术,增强他们使用技术的欲望。

12、农业推广项目信息主要来源?

答:农业科技图书。2.农业科技期刊。3.内部资料。4.农业技术标准资料。5. 农业技术档案资料。6.农业和农用生产资料样品说明书。7.专利文献。

第八章1、推广试验基本要求。

答:1.实验目的要明确。2.实验结果要可靠。3.实验条件和材料要具有代表性。4.实验结果要有重演性。

2、试验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1.重复原则。2.随机原则。3.局部控制原则。

3、试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答:1.品种试验。2.栽培试验。3.土壤肥料试验。4.病虫草害防治试验。

4、试验田的选择。

答:1.试验田的选择要有代表性。2.选择试验田要注意一致性。3.要选

择地势平坦,管理方便的地方。

5、测产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测产点的面积必须相等。2.各测产点内选取的若干株鲜重必须加在小区的产量内然后求平均数。3.测量点内若干株的鲜重和干重时不能有损失。

6、成果示范的基本原则。

答:1.成果示范要有计划的进行。2. 成果示范的技术要可靠。3.成果示范的目标要同当地的政府和农民的经济目标相一致。4.成果示范要考虑其他配套服务条件。5.成果示范要精心选择示范户和示范地点。

7、成果示范地点的基本条件。

答:1.交通要方便,有利于组织和观摩。2.村边或路旁,有利于平时展示。3.地块条件要符合成果和技术要求。4.地块有代表性,肥力均匀。

5.尽量符合示范布局要求。

8、成果示范户选择的基本条件。

答:1.对新成果和技术感兴趣,愿意示范后首先采用。2.有一定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经验。3.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4.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力量。5.有宣传和乐于帮助别人的能力。

9、成果示范的优缺点。

答:优点:1.是介绍新技术,新成果最有效的方法。2.对于固执的农民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法。3. 农民自己示范经营,说服力强,新技术容易推广。

缺点:1.找到一个认真负责的示范户不容易。2.推广人员需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3.是一种成本较高的推广方法。

10、方法示范的优缺点。

答:优点:1.有利于将新技术介绍给农民,容易启发农民效仿。2.可以培养头脑和操作技术灵活的人才。3.成本较低。

缺点:1.条件有限,不能是更多的农民看到表演。2.示范者要有较高的经验,操作水平和口才。3.示范者要进行长时间准备和反复练习,并且要示范成功,否则引起农民逆反心理。

11、农业推广论文的选题一般要遵循那些原则?

答:1.创新性原则。2.需要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题目大小要适中。5.实事求是。

12、简述农业推广语言运用的原则。

答:1.朴实平等。2.深入浅出。3.科学规范。4.事实教育。

13、农业推广语言朴实原则的含义。

答:1.语言要亲切,态度要诚恳,要尊重对方。2.技术问题要尽量使用

农民的语言。 3.讲解科学技术问题要通俗易懂,便于农民接受。

14、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坚持事实教育的原则?

答:1.事实教育原则必须符合客观.2.事实教育的原则符合农业推广科学技术传播的规律。3.农业推广人员应尽量创造条件进行试验、示范、或亲自指导农民试验。

15、农业推广语言的风格。

答:1.形象生动。2.幽默风趣。3.亲切朴实。4.简洁精练。

16、农业推广的语言能力包括那些方面。

答:1.表达能力。2.发送能力。3.表演能力。

农业推广学习题

1.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如何才能学好农业推广学? 4.创新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5.何为农业创新的采纳?创新采用者共分几种? 6.何为农业创新的扩散?农业创新扩散曲线是如何形成的? 7.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哪些? 8.何谓农业科技成果?它有什么特点? 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是什么? 10.如何挖掘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潜力和经济潜力? 11.农民群体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打破农民群体的心理定势?12.为什么说农业推广活动中引起农民兴趣是重要的? 13.如何培养农业推广人员的能力? 14.农业推广者怎样对农民的心理产生影响? 15.人的行为特征理论在农业推广上如何应用? 16.需要、动机理论在农业推广中怎样应用? 17.农民行为改变的动力因素有哪些?如何增加动力,减少阻力?18.公共推广机构和民间推广机构的行为特点有何不同? 19.为什么沟通在农业推广中有极其重要作用? 20.农业推广沟通有哪些沟通要素组成? 21.如何克服农业推广中的沟通障碍? 22.农业推广教育有何特点? 23.农业推广教育的教学原则是什么? 24.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与普通农民的培训有何不同? 25.为什么农业推广人员要高度重视在职培训? 26.研究国外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27.我国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应该如何改革?

28.农业推广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应如何培养? 29.做好农业推广工作为什么必须注意外部环境因素? 30.美国和日本的农业推广立法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31.为什么说《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是我国农业推广的基本法规?32.如何利用WTO的“绿箱”政策为我国的农业推广服务? 33.农业推广试验与科研试验有何异同? 34.如何有效控制试验误差? 35.如何做好成果示范? 36.如何做好方法示范? 37.为什么说掌握信息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工作基础? 38.如何快速、准确地采集和传播农业推广信息? 39.你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 40.如何选择农业推广项目? 41.如何写好农业推广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42.如何总结农业推广项目? 43.农业推广人员在经营服务中应树立哪些观念? 44.推广营销服务中为什么要有品牌意识? 45.你如何训练自己的营销技能? 46.与其他论文相比,农业推广论文在内容、特点、选题原则上有哪些独特之处?47.在农业推广报告中,项目类报告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述其用途或作用。48.简述调查报告、总结报告的写作要点。 49.与农业推广相关的宣传应用类文体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述其用途或作用。50.在农业推广活动中,农业推广语言运用应遵循哪些原则? 51.演讲稿的撰写应掌握哪些要点?请撰写一篇10分钟的演讲稿。 52.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演说家,你将如何培养、锻炼与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53.为什么要对农业推广工作进行评价? 54.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有哪些经济评价指标?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农业推广p6 现代农业推广就是一项旨在开发人力资源的涉农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她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与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农村,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 2、推广服务系统目标团体系统P10 农业推广工作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与目标团体系统,前者就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后者就是指推广对象、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3、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就是于1914年通过的。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就是于1929年公布的。 5、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P3-4 4个方面:一就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夫妇。二就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与一般消费者)。三就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目前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与自助型5种)。四就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6、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P4-5 五大类型:传递服务模式、合同约束模式、意识启蒙模式、参与服务模式、综合咨询模式(详细内容较多,瞧书!) 7、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6 推广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了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 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推广对象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 推广的指导理论更强调以沟通为基础的行为改变与问题解决原理; 推广的策略方式更重视由下而上的项目参与方式; 推广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推广组织形式多元化; 推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 推广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定量方法与实证方法。 8、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有哪些?P6-7 直接功能: 增进推广对象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提高务农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 提高推广对象的生活技能; 改变推广对象的价值观念、态度与行为; 增强推广对象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间接功能: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 优化农业生态条件; 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农业推广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农业推广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狭义农业推广是_________ 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广义农业推广是指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3、现代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人们(传播过程),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知识、技能和正确观念,以便有效地禾U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 4、农业推广_________ 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不但使农民采用和传播农业新技 术,而且使其自愿改变行为,以改变其生产条件,提高产品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提高智力与自我决策能力,从而实现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________ 5、农业技术推广是_________ 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6农业技术: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 二、填空: 1我国农业推广理论界把农业推广分为狭义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和现代农业推广 三个方面。 2、教育推广产生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然后普及到全世界 _____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许多国家在农业方面设有推广部门,而在其它方面则没有? 1、农业大多数都是小型企业,规模小,不能雇佣推广员; 2、国家研究部门主要搞研究,经费来自农产品税。 3、农民有用的知识量的迅速增加也需要建立农业推广体系 2、给农业推广下个准确的定义很难。 第一,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所造成的误差。_ 第二,不同国家的政治及其传统所造成的误差。如西方发达国家推广沟通强调双向性”,而中国的推广则习惯于官方机构自上而下”。 第三,农业推广常作为政府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所设定的 推广目标不同。 3、农业推广应从那些方面进行界定? 第一、农业推广是由机构部署的一种有组织的职业活动。第二、农业推广对象一一农民的职 能及其需要的变化。第三、农业推广目标第四、农业推广手段和方法第五、农业推广的理论指导4、农业推广分为几种类型?各适应的条件和采取的手段有什么不同? 即狭义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和现代农业推广。 从以上农业推广三种不同的涵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狭义农业推广是一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 阶段,农业商品生产不发达,以技术指导”为主要手段的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是一个国 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农业商品生产比较发达,以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农业推广;现代农业推广是一个国家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商品生产高度发展,以信息和咨 询服务”为主要手段的农业推广。 5、为什么我们对农业推广的教育性认识不足?如何正确认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 一是由于我国农业推广受传统封建社会的劝农” 督导”的影响,加上长期推行政府指令和 计划为主的政策,把农业推广工作看成主要是行政工作。二是由于我国农业推广工作长期以

农业推广学离线作业答案

农业推广学离线作业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农业推广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序论 1.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五大类型:1、传递服务模式。2、合同约束模式。3、意识启蒙模式。 4、参与服务模式。 5、综合咨询模式。 2.简述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 答: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培训、咨询、成果示范和物质服务等形式,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为手段,将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三农综合发展和农业三态效益全面提高的一种专门活动。 3.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4. 答:农业推广集科技、教育、管理及生产活动于一身,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的特点。 5.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有哪些 答:一、直接功能 1、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 3、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 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二、间接功能 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4、优化农业生态条件; 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6.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基本内容。

答: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这两个基本的子系统,沟通与互动是这两个系统的联系方式,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外部宏观环境,包括政策与法律环境、政府机构设置与组织体系、经济与结构性条件、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农村区域环境等。 7.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8. 答:研究对象是推广对象在推广沟通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规律、以及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改变行为的方法论。 9.怎样加强我国农业推广学的理论研究 答: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十分丰富,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传统的技术推广与我国实践中的推广站上,而要深入到农业推广实践中各类推广对象、推广人员、组织机构以及众多的农业推广实务和复杂的农业推广环境之中去。 第二章农民行为的产生与改变 1.人的行为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2. 答:当一个人产生某种需要尚未得到满足,就会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中,此时若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就会引起寻求满足的动机。在动机的驱使下,产生满足需要的行为,向着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进行。当他的行为达到目标时,需要就得到了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这时又会有新的需要和刺激、引起新的动机。产生新的行为……。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境。这就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机理。 3.简述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同名35307)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同名35307)

农业技术推广学作业题库 第一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 一、名词解释: 1、相对优越性 2、创新的采用 3、创新的扩散 4、发明 5、创新 二、填空: 1、美国学者罗杰斯根据不同时间的采用者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 2、农业创新总体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上的()与每项具体的农业创新在农业中应用实践的(),使农业创新的扩散呈现明显的(),而某项具体的()的扩散过程就是一个周期。 3、在农业推广学中,S形扩散曲线所揭示的规律称为() 4、根据扩散曲线中不同时间扩散速率的特性变化,可把其分为4个不同时期()、()、()、()。 5、代代连续不断的往下传的方式叫()。 三、简答题: 1、简答创新的特性。 2、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3、简答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 4、简答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5、技术的适用性具体有几种情况? 四、论述题: 1.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哪些? 1.试述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第二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 一、名词解释: 1、科学 2、技术 3、科技成果 4、科技成果转化 5、应用性研究成果

二、填空: 1、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特点是()、()、()。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有()、()、()。 3、科技成果依据表现形式分为()和()。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是建立在()和()基础之上的更高形式的综合性效益。 5、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的运行机制是()、 ()、() 6、衡量成果质量的标准有()、()、()、()、()。 三、简答题 1、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 2、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 3、简答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素。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是什么? 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方法是什么?

农业推广学-课后思考题题目

农业推广学课后思考题 1、当代世界上主要有哪些推广方式?我国应当怎样选择使用这些推广模式?(P4) 2、你是否了解舟山的农业推广情况?你认为舟山应该推行怎样的推广模式?怎样推广? 2011 年6 月30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对舟山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标志着舟山已经进入全面开发的发展新阶段,从而对当地农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背景下,舟山还要不断加大构建农业推广体系的力度,促使舟山的农业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农林牧渔事业能得到并重发展。 我认为舟山应该进行传递服务模式这种推广模式,因为它的对象比较广泛,政府领导的自上而下的传递服务。 推广路径: 继续加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作为浙江舟山的本科院校,浙江海洋学院于2010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这一举措适应了新形势背景下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需要;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浙江舟山岛屿多,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非常少,所以舟山一直着重发展渔业,可以利用一批无人小岛开辟特色养殖基地,实现野生牲畜养殖,促进农林牧渔事业均衡发展;积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一,舟山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出台购置农业配套机械设备的补助政策。其二,发展基础农业项目,在原有农机化小示范园的基础上,开展畜禽生产机械化项目、生态农业机械化项目、园林特产机械化项目等,全面夯实舟山的经济实力;其三,农机管理部门要结合舟山的优势农产品,与畜牧、水产等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引进发展农机化的新设备新技术,扩大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四,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创建宣传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台,舟山政府可以定期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将更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优质的农产品介绍给广大农民,加快推进“共同富裕”的步伐,另外,政府和相关部门还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大众媒体的力量宣传农业科技成果,录制相关电视节目,或将科技成果登上网络平台,这样可以拓展宣传的影响力。 3、怎样改变农民的行为方式,让农民接受推广的意见及建议?(P27) 要改变农民的行为方式,首先要了解农民行为改变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 1)动力因素:农户对经济需要引起的内在驱动力。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需要,激励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驱使他们不断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行为;社会环境的改变对农民的推动力。如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效运用,建立健全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和政府根据农民愿望制定各项切实可行的农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极大地鼓舞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外联系的加强和先进的推广服务,增加农民认识、接受和采用新技术的环境和机会。 2)阻力因素:农民自身比较保守,不愿冒险,受教育水平较低,技术水平落后。缺乏经济上的吸引力和投入水平。缺乏经济上的吸引力和投入水平。 建议:提高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促进农民知识状况的改善,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改变和提高农民对农业创新的认识,增强农民行为的内在动力。通过社会组织制度创新、改善服务条件、提供适用技术和额外资源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及经营环境,增强社会推动力。 1、办培训班。这种方法能影响农民长期行为变化,是一项长效应的方法。当农民参加管理和技术培训班后,掌握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和艺术,不仅他本人实用,而且可以扩散到其他农户。 2、潜移默化。即在农民无意识的情况下,接受推广教育,改变行为。这种方法由推广人员首先经过试验,拿出样板,让少数农民或个别农民获利,做出实事,让农民看。从农民心理角度分析,农民是最务实际的,当别人取得效益后,他就积极去仿效,于是这项技术就得到推广。 3、交换或交流。推广者和农民间的服务、物品的交换、流通的形式,是改变农民行为的中心之一,运用这种方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显重要。因为这种办法要求交换双方各自有利可图:一方对另一方提供的物品或服务表示满意,采取有偿服务。 4、咨询服务。当推广人员提出某项建议之后,农民还没有接受正在将信将疑时,就要集中力量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包括提供申请贷款、申报项目、会计核算、计划方案、签订合同、销售广告、产品价格、市场行情、统计核算、经营税收等咨询服务。 5、提供物资。农业推广人员的建议提出之后,农民采纳建议除了知识不足外,还会遇到物资上的不足。此时采取向农民提供实现新技术所需的必要物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1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业推广学试题 课程代码:026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就是( ) A .目标团体系统 B .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 C .推广服务系统 D .推广人员所处的生存环境 2.农业推广程序的基本步骤是( ) A .项目选择、试验和推广 B .项目选择、示范和推广 C .项目选择、培训和推广 D .试验、示范和推广 3.下列关于农业推广的目标体系“微观三级经验层次”的划分,正确的是( ) A .基本目标、一般目标和工作目标 B .基本目标、总目标和一般目标 C .基本目标、分目标和工作目标 D .基本目标、子目标和教育目标 4.推广指数=( ) A .应推广规模实际推广规模 B .%100?总的成果项数已推广的科技成果项数 C .推广度推广率? D . 成果使用年限 推广度 5.农业推广教育的对象是( ) A .农民行为 B .农民 C .普及学校学生 D .乡村农业推广人员 6.在清朝末年,清政府在农业发展上办的一件实事是( ) A .成立农业大学 B .兴办农业学堂 C .开设农业推广课程 D .制定农业推广法案 7.推广项目年经济效益除以参加推广的人数是( ) A .年经济效益 B .推广年人均效益 C .推广成效率 D .推广直接效益 8.农业推广人员准确的界定是( ) A .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 B .从事推广工作的专职人员

农业推广学复习思考题

五重点 一、名词解释题 1.大众传播法是指农业推广人员将有关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农业推广对象的方法 2.集体指导法又称群体指导法或团体指导法,它是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3.个别指导法是推广人员和个别农民接触与沟通,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并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 二、填空题 1.根据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同,可将农业推广方法分为( 大众传播法)、(集体指导法)和(个别指导法)三大类。 2.农业推广工作的基本程序可分为( 项目选择与确定)、(小面积试验)、(成果与方法示X)、(培训与咨询服务)、(普及推广)和(结果评价)6个步骤。 三、简答题 1.简述大众传播推广法的特点。 信息传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信息传播具有很好的时效性 信息沟通一般是单向性 2.简述集体指导法的基本形式 小组讨论示X 短期培训实地参观 特点 指导对象较多,推广效率较高 易于双向沟通,信息反馈及时 共同问题易于解决,特殊要求难以满足 3.简述个别指导法的基本形式 农户访问办公室访问 信函咨询咨询 特点 针对性强沟通的双向性信息发送量的有限性 4.简述参与式农业推广的基本步骤。 准备阶段 问题确认阶段 方案优选阶段 行动阶段 信息反馈与成果扩散阶段 5.如何选择和综合应用农业推广方法? 考虑推广技术本身的特点 考虑推广对象的特点 考虑新技术不同采用阶段的特点 考虑推广机构自身的条件 六**** 一、名词解释题: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报告是从实际出发,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综

农业推广学试题

农业推广学试题 课程代码:026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就是() A.目标团体系统 B.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 C.推广服务系统 D.推广人员所处的生存环境 2.农业推广程序的基本步骤是() A.项目选择、试验和推广 B.项目选择、示范和推广 C.项目选择、培训和推广 D.试验、示范和推广 3.下列关于农业推广的目标体系“微观三级经验层次”的划分,正确的是() A.基本目标、一般目标和工作目标 B.基本目标、总目标和一般目标 C.基本目标、分目标和工作目标 D.基本目标、子目标和教育目标

4.推广指数=() A. B. C. D. 5.农业推广教育的对象是() A.农民行为 B.农民 C.普及学校学生 D.乡村农业推广人员6.在清朝末年,清政府在农业发展上办的一件实事是() A.成立农业大学 B.兴办农业学堂 C.开设农业推广课程 D.制定农业推广法案7.推广项目年经济效益除以参加推广的人数是() A.年经济效益 B.推广年人均效益 C.推广成效率 D.推广直接效益 8.农业推广人员准确的界定是() A.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 B.从事推广工作的专职人员

C.农业推广系统的成员 D.农业服务人员 9.用于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是() A.推广度 B.推广指数 C.推广率 D.平均推广速度 10.对于县级推广组织机构,高、中、初级人员合理的比例是() A.1∶5∶9 B.3∶2∶1 C.1∶2∶3 D.1∶3∶5 11.农业推广工作必须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是农业推广的() A.因地制宜原则 B.合作推广原则 C.服务配套原则 D.综合效益原则 12.在制定农业推广计划时,其计划对象是() A.推广人员 B.农民 C.推广项目 D.信息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共五套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广义农业推广 2.成果示范 3.方法示范 4.农业技术市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答农业技术市场的构成要素。 2.农业推广方法有哪几类? 3.影响农民行为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 1.农业推广工作从狭义到广义并发展到现代农业推广,工作内容发生了那些变化?这些变化是由那些因素所说决定?(20分) 2.目前农村社会中农民在接受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哪几种不同的类群?他们在接受新技术的速度上有何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有哪些?(20分) 3.试述如何实施农民培训。(10分)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现代农业推广 2.创新 3.集体指导 4.大众传播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答农民采用创新的认识过程有几个阶段? 2.简答如何实施农民培训。

3.农业创新在传播中有哪些制约因素? 三论述题 1.使农民行为发生变化的因素有那些?请用图表述农民行为产生的机理,并说明与农业推广工作有何关联?(20分) 2.农业推广方法有哪几类?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怎样综合运用这些方法。(20分) 3.试述成果示范的实施程序。(10分)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三)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农业科技成果 2.行为 3.动机 4.沟通 5.集体教学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答创新的特性 2.简答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 3.简答农业推广沟通的要素 三论述题 1.试述论文的格式及写作要求(15分)

2.试述农业推广教育的教学原则(10分) 3.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20分)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四)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双向沟通 2.现场参观教学 3.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 4.传播媒介 5.科普文章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答创新采用者的分类 2.简答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 3.简答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 三论述题 1.试述农业推广语言特点及原则(10分) 2.试述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15分) 3.试述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运行机制的类型及特点(20分)

农业推广学自考试题

. 全国2008年7月自考真题农业推广学 课程代码:026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之一是() A.中介作用B.科技成果的研究 C.科技成果的评价D.科技成果的管理 2.广义的农业推广重点强调的是() A.农村社会教育B.种植业的发展 C.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D.畜牧业和林业为主 3.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 A.提高产量B.增加收入 C.采用新技术D.发展生产力 4.农业推广人员是() A.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人员B.农业推广专职人员 C.农业推广机构的成员D.在农村传播农业技术的人员 5.我国农业推广的渠道很多,下述中属于农业推广机构推广渠道的是() A.乡(镇)农技站 B.教育单位推广部门 C.科研单位推广部门D.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6.推广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提高() A.技术上限B.农民成果分布 C.经济上限D.推广人员收入 7.进行“手、脑、身、心”四健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A.成年农民B.农村青少年 C.农村妇女D.农村老年人 第 1 页

8.推广年人均效益是推广项目年经济效益除以() A.推广的面积B.参加推广的人数 C.年推广对象数D.年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 9.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评价推广对象的标准之一是() A.机构设置是否合理B.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关系 C.创新的扩散情况D.推广人员工作效率情况 10.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除以总推广对象数再乘以100%,其值表示()A.推广效率B.推广经济效益 C.采纳率D.教育效果 11.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指标的设置是根据() A.评价方法B.评价方式 C.评价效果D.评价内容 12.推广方法对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可以用作() A.衡量农业推广方法优劣的尺度B.农业推广方法效果评价的尺度 C.衡量农民接受技术水平高低的尺度D.评价农业技术效果的尺度 13.不计成本而取得每亩的最高产量称为() A.经济上限B.成果分布 C.实际产量D.技术上限 14.支持进步农民策略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假定目标人口的()A.不一致性B.异质性 C.年龄相同或相近D.一致性 15.双向沟通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A.农户访问B.大众传播 C.方法示范D.成果示范 16.人类行为的知识层面是指() A.人们对人、事、物的反应B.知识、智能等 C.人们对技术的反应D.人们的操作技能 17.农业推广的两种推广战略均强调同一结果,即改变() 第 2 页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有答案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推广:(狭)农业创新的传播活动。(广)农业创新的传播、采用和扩散活动。2.相对经济效果:[新成果单位面积亩产量(产值)-对照单位面积亩产量(产值)]×单产(产值)增量缩值系数 3.农业创新传播:指推广组织、科研院校及其科技人员通过宣传、培训、试验、示范等活动,有意识地推广农业创新的过程。 4.项目推广:以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内,借助项目经费,从事以项目内容为课题的农业推广活动。 5.农业创新集群传播:是推广人员把农民集中起来传播创新的方法。 6.农业推广学:研究农业创新传播、采用、扩散规律及其方法的科学。 7.推广上的农业创新:指应用于农业领域内的成果、技术、知识、信息等对推广对象而言是新事物的统称。 8.农业推广示范:在推广过程中,以观看实物、讲座说明和动手操作,直接有效地此向农民展示科研成果,加深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兴趣和认识的一种活动。 9.农业创新扩散:指一项创新被传播到农村之后,农民之间对创新的交流沟通和模仿学习的过程,是农民的无意识推广活动。 10.农业创新人际传播: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单独接触,通过交流传播农业创新的过程。11、案例研究法:从若干典型案例中找出一般性规律的研究方法。 12、经验效应:指人们凭借过去的经验来认识某种新事物的心理倾向。 13、成果示范:把在当地试验成功的某项技术成果,在农业推广人员的指导下,由科技示范户采用,将其技术成果在大田生产的表现展示出来,引起周围农民的兴趣,鼓励他们效仿采用的一种推广方法。 14、推广度和推广率: 推广度:反映创新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推广度=(实际推广规模/应推广规模)×100%。推广率: 16、先驱者农民:最早接受或采用具有创新性的知识或技术的农民。 17、刻板效应: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将某一类人或事物的特征给予归类定型,然后将这种定型的特征匹配到某人或某事上面。 18、现代农业: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形成贸工农紧密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19、半结构访谈:当访谈的框架是受控制的时候,在访谈的过程中融入参与式的方法,则会使访谈具有更多的对话式的、非正规的,访谈者和被访谈者就某一主题进行轻松交

农业推广学相关复习题与答案

农业推广 1.农业推广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内容: 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品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活动。 2、广义农业推广涵义:是狭义推广的拓展和进步,其内涵既包括狭义推广的产中技术指导,又包括产前咨询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还包括教育培训农民和组织农民经营。 3、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培训、咨询、成果示范和物质服务等形式,利用现代化传播媒媒介为手段,将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三农综合发展和农业三态效益全面提高的一种专门活动。 2)地位: 农业推广、农业研究、农业教育三大支柱,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同等重要! 3)作用: 是农业科技成果质的再完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2.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1)性质:农业推广的性质属于教育范畴,是多种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农 村社会教育,是农村智力资源的开发,而不是单纯的生产技术的推广 应用。

2)任务: (1)揭示农民应用农业科学技术过程中行为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2)研究总结各国农业推广产生与发展历史; (3)研究探讨农业推广机构;(4)研究探讨有效的农业 3)研究对象: 农业推广学理论部分包括:农业创新的传播扩散原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农民行为特点转变原理;农业推广学的产生与发展史;农业推广与外部环境关系;社区发展理论;农业推广学研究方法 农业推广技能部分包括:推广的程序与方式、方法;试验与示范;信息服务;经营服务;写作与讲演;计划的管理与评价;推广人员管理与培训;农业推广教育 3.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科学必须具有新的发现和学术价值;技术必须具备发明创新和应用价值 联系:科学的使命是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反复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最后形成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揭示事物存在的本质形式及发展规律。技术的社会职能是基于某一领域和相关领域已知的科学知识,经过试验研究,开发出的能够支配、改造和利用自然客观事物的途径、方法和技能。 4.农业科技成果的内涵及属性? 内涵:是科学与技术的统一体,它既包含有认识自然的理论知识,又含有支配和改造自然的技术方法。 属性:科技成果的社会属性;科技成果的自然属性;科技成果的商品属

复习思考题

《农业推广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题 1.农业推广 2.推广服务系统 3.目标团体系统 二、填空题 1.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中包含( )和( )两个子系统。 2.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是于( )年通过的。 三、简答题 1.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 2.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4.根据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理论,怎样提高推广服务的工作效率? 5.农业推广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哪些? 第二章农业推广 一、名词解释题 1.人的行为 2.需要 3.动机 二、单项选择题 1.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概率)的估计,称为( )。 A. 动机 B. 目标价值 C.期望概率 D.激励力量 2.同一群体的成员由于经常相处、相互认识和了解,即使成员之间某时有不合意的语言或行为,彼此也能宽容待之,此种现象是( )。

A. 从众 B. 模仿 C感染 D.相容 三、简答题 1.人的行为主要有哪些特征? 2.需要层次论主要有哪些内容? 3.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 5.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第三章农业推广沟通 一、名词解释题 1.沟通 2.正式沟通 二、单项选择题 1.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可称之为。 A. 杂音 B.噪声 C.反馈 D.趋异 2.一个人把信息同时传递给若干人,若干人再反馈给这个传送信息的人,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之为。 A.链式沟通 B. 轮式沟通 C. 扩散型沟通 D.全通道型沟通 3.一个人把信息同时传递给若干人,再由这些人将信息分别传送给更多的人,使信息接收者越来越多,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之为。 A.单串型且车轮型 C. 扩散型 D.全通道型 4.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所进行的沟通称为。 A.单向沟通 B.双向沟通 C. 正式沟通 D.非正式沟通 三、简答题 1.简述沟通的分类依据及其类型。 2.农业推广沟通由哪些要素组成? 3.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 4.简述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含义与区别。

《农业推广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312029) 一、名词简释题 1.农业推广信息 2.项目可行性报告 3.多因素试验 4.创新 5.大众传播法 6.沟通 7.农业推广组织 8.项目验收 9.农业科技成果 10. 绿色证书 12.创新的采用 13.科技实验报告 14.现代农业推广 15.成果示范 16.方法示范 二、单项选择题 1.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史密斯-利弗法》最早通过于【C 】。 A.1866年 B.1924年 C.1914年 D.1851年 2.狭隘的农业推广对“推广”理解为【B 】。 A.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 B.农业技术推广 C.科技成果推广 D.农村家政推广 3.农业推广学的相关学科不包括【D 】。 A.心理学 B.传播学 C.社会学 D.物理学 4.同一群体成员由于经常相处、相互认识和了解,即使成员之间时有不合意的语言或行为,彼此也能宽容待之,此种现象是【D】 A.从众 B.模仿 C.感染 D.相容 5.“需要层次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提出于【A】。 A.1943 B.1953 C.1843 D.1853 6.“大家干我就干”的行为规律属于【C】。 A.服从 B.相容 C.从众 D.感染与模仿

7.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概率)的估计,称为【C 】。 A.动机 B.目标价值 C.期望概率 D.激励力量 8.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所进行的沟通称为【C 】。 A.单向沟通 B.双向沟通 C.正式沟通 D.非正式沟通 9.一个人把信息同时传递给若干人,再由这些人分别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使信息接收者越来越多,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为【C 】。 A.单串型 B.车轮型 C.扩散型 D.全通道型 10.一个人同时传递给若干人,若干人再反馈给这个传送信息的人,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为【B 】。 A.链式沟通 B.轮式沟通 C.扩散型沟通 D.全通道型沟通 11.在S—M—C—R沟通模式中,R代表的含义是【C 】。 A.传播者(信息源) B.媒介(传播渠道) C.接受者 D.信息 12.扩散曲线是横坐标为【B 】。 A扩散规模 B.时间 C.采用者的数量 D.百分比率 13.下列选项不属于创新的是【D 】。 A.新的技术 B.新的产品 C.新的设备 D.空想主义 14.创新早期采用者所占的百分率为【B 】。 A.2.5% B.13.5% C.34% D.16% 15.集体指导法的基本形式不包括【C 】。 A.小组讨论 B. 示范 C. 农户访问 D. 实地参观 16.个别指导法的特点不包括【A 】。 A.信息反馈及时 B. 针对性强 C. 沟通的双向性 D. 信息的发送量的有限性 17.用来申请科研课题立项、策划科研开展的文件称为【C】。 A.可行性报告 B. 调查报告 C.项目申请报告 D.科技实验报告 18.科技简报的写作格式,一般为【C 】。 A. 报头、正文、报尾、密级 B. 期号、报头、正文、报尾 C. 报头、正文、报尾 D. 报头、正文、报尾、签名 19.农业推广合同的写作格式一般为【A 】。 A.标题合同当事人合同正文结尾 B. 合同当事人标题合同正文结尾 C. 标题合同正文合同当事人结尾 D. 标题合同正文结尾合同当事人 20.以科学研究为目的和农业推广探索性试验一般采用【D 】。 A.大区对比试验 B. 多因素试验 C.综合性试验D小区试验 21.一次正规的试验一般要求的重复数【D 】

浙江4月自考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业推广学试题 课程代码:02678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要提高经济上限,首先要提高() A.技术上限B.经济效益 C.资金周转D.农民素质 2.组织基础理论中,所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组织的特点B.机构的组织结构 C.组织的职能D.组织的运行机制 3.在推广中用于引起变革的手段是() A.行政命令B.法律法规 C.沟通D.新技术 4.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处于诱导农民行为自愿变革的核心部分是() A.推广服务系统B.推广组织形式 C.农业知识信息系统D.目标团体系统 5.要搞好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要求推广人员具备最为重要的能力是() A.推广教学能力B.经营管理能力 C.口头表达能力D.社会工作能力 6.中国“农师制”首创于() A.西汉B.唐朝 C.宋朝D.清朝 7.成果产出以后能否形成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 A.成果扩散系统B.成果采纳系统 C.目标团体系统D.推广服务系统 8.推广服务系统是指() A.供应农业推广资料的后勤服务组织 B.供应推广资料和技术的后勤服务组织 C.农业推广机构、农业推广人员以及他们所处的生存空间 D.参与技术推广的各个环节的总体 9.采纳率可用来反映() A.推广对象的教育效果B.接触推广对象比例 C.创新的扩散情况D.推广的成效 10.农业推广方法效果评价的尺度应是() A.推广目标的实现程度B.改变农民行为的程度 C.推广成效率D.推广对象经济效益 1

农业推广学自考试题 (7)

.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业推广学试题 课程代码:0267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分,共20分) 1.狭义的农业推广,其工作业务范围大都以()。 A.畜牧业为主 B.种植业为主 C.林业为主 D.畜牧业和林业为主 2.我国发展农业的政策和策略是()。 A.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 B.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C.农业现代化 D.农业推广理论 3.农业推广工作系统包括推广服务和目标团体两个子系统,他们的联系方式是()。 A.扩散与接受 B.沟通与互动 C.传播与采纳 D.传播与反馈 4.农业推广系统是()。 A.行政组织体系 B.扩散——接受系统 C.接受系统 D.宣传系统 5.农业推广干预过程是沟通的()。 A.目的 B.手段 C.信息 D.组织 6.S曲线表示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 A.早期多数成员的百分比 B.创新者的百分比 C.晚期多数的百分比 D.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7.推广项目的技术不具备 ...(),则没有推广价值。 A.计划性 B.先进性 C.社会性 D.公正性 8.中国农业推广网络是以()为重点。 A.省、县两级推广机构 B.乡、村两级推广机构 C.县、乡两级推广机构 D.地(市)、县两级推广机构 9.制定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准备工作的程序中,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A.可行性分析 B.项目申请 C.立项 D.扩初设计 10.从宏观来讲,农业推广的目标体系一般分级(层次)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11.农业推广服务必须有明确的()和指明努力方向的计划,才能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农村人民总体生 活水平的目的。 A.具体步骤 B.具体内容 第 1 页

农业推广学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判断题 五.名词解释 1.农业推广(狭义、广义、) (1)狭义的农业推广是一种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推广都属于此。 ⑵广义的农业推广:指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等方面。 ⑶中国特色农业技术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和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 2.现代的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3. 人的行为: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客观活动…………………………………………………………... 4.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力量,是指一个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和想法……………………………………………………………………………………... 5.正式沟通: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结构系统和信息流动的路径、方向、媒体等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6. 创新的扩散: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引入到一个社会系统,

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6. 集体指导法:即在同一类型、地区,相同的生产和经营方法的条件下,把情况相似或相同的一些农民组织起来,采取小组会议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交流方法…………………………………………………………… 7. 方法示范:农业推广工作中,通过实际操作向农民展示某种技能的推广方法。 8.农业推广适应性试验是在较小规模上进行实施,以观测和检验新技术成果在本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和社会推广应用价值的一种试验 9.农业应用性研究成果:一般泛指以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原理和知识为依据,科技人员在将基础性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应用技术和物质产品过程中取得的具有应用价值且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工艺。 1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就是把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并通过农业生产环节在生产中应用。 11. 农业推广信息系统: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以农业知识、农业自然资源数据、科技成果、市场需求信息为内核,利用数据库、模拟模型、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技术,对农业推广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 12. 农业推广经营服务:是服务与经营的结合。“服务”是指“用以交易并满足他人需要,本身无形和不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活动”,而“经营”就是经济的运营,与市场营销密切相关。 13.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拟议中的若干项目实施备选方案,组织有关专家从市场营销、技术、组织管理、社会及环境影响、财务、经济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各方案是否可行,并对他们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全部分析研究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