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试题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试题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试题

注:本考卷作图题带有开放性质无唯一标准答案,本答案仅供参考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试题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充题(共25分,每空格1分)

1. 建筑标高是指建筑的完成(光)面标高。

2. 粉刷用的水泥砂浆的常见级配有1:2 和1:3 ,混合砂浆的级配有1:1:4 和1:1:6 ,

这种配合比是材料的重量比。

3. 普通粉刷的工序中找平层又叫括糙层或打底层,其作用是使基底初步找平并使之与其它粉刷层次结合牢固。

4. 对混凝土楼板底面进行抹灰类饰面装修时应采用混合砂浆,且总厚度不大于15 mm。

5. 公共楼梯一个梯段上的踏步步数最少不得少于 3 步,最多不得多于18 步。

6. 用于无障碍设计的坡道坡度不大于1:12 ,在其起始及终结处,扶手应自前缘伸出300 mm。

7. 安装外墙上的塑钢窗时应该用柔性材料填塞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并且在其内外两面做防水密封胶密封处理。

8. 按照防水规范的规定,建筑屋面防水等级是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以及使用要求来划分的。其中防水年限为15年的是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高层建筑,应该做二道防水设防。

9. 建筑外墙上的“热桥”是指热量易于传导散失的部位,如砖混结构外墙上的构造柱、圈梁等部位。

10. 适合用于铺设在建筑屋面防水层之上的保温材料必须具有自防水的性能。

二、问答题(共30分,每题6分)

1. 某建筑的底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室内外的高差为600,室外地面的绝对标高为4.18m,冰冻线位置在3.63m处。仅以此条件考虑建筑基础的底标高至少应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基础埋深应在冰冻线以下200mm以上,故基础埋深的绝对标高为3.63—0.2=3.61(m)底层室内地面绝对标高为4.18+0.6=4.78(m)

建筑基础底面的底标高至少应为-(4.78-3.61)=-1.17(m)

2. 除了设置伸缩缝之外,尚有哪些构造措施是针对建筑外墙或屋面有可能受到热胀冷缩的温度应力的影响而采用的?请举出两个例子并对其主要构造做法加以简单说明。

答:例一是屋面设置的分仓缝:在屋面某些变形敏感的部位如屋面板支座、屋面板缝间、屋面檐口等处,将用刚性材料所作的构造层次作人为的分割,使屋面纵横不超过6000mmx6000mm的间距设置分仓缝。分仓缝预留缝宽约20-40mm,用柔性材料填充,用建筑密封膏嵌缝。

例二是外墙面上的引条线:为了避免外墙面上的大面积的粉刷在昼夜温差的作用下周而复始的热胀冷缩,导致墙面粉刷开裂,在施工时就用木质引条线将粉面层分格,待完成粉面层后取出引条线,留下变形需要的空隙。也可在引条线内用密封膏嵌缝。

3. 用作建筑幕墙以及楼梯栏板的玻璃应该是什么玻璃?请举出两种属于该种类型的玻璃品种来。

答:用作建筑幕墙以及楼梯栏板的玻璃应该是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夹丝玻璃、夹膜玻璃都属于安全玻璃。

4.混合结构建筑的水平防潮层一般做在什么部位?较好的一种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是什么?

答:混合结构建筑的水平防潮层一般做在地面素混凝土结构层的厚度范围内,工程上一般设在-0.06m处。比较好的水平防潮层是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具体做法是采用60厚的细石混凝土,内配3?6或3?8的钢筋。

5. 抗震设防地区混合结构建筑的构造柱应采用哪些构造措施与周围的砌体墙拉结?

答:抗震设防地区混合结构建筑的构造柱应采用以下构造措施与周围的砌体墙拉结:

1、设置构造柱部位的墙体砌成马牙槎的形式。

2、在构造柱与墙之间沿墙高每500mm设2 ?6的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体不少于1000mm。

3、构造柱不单独设置基础,其下端应锚固于砌体墙的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内。

三、作图题(共45分)

1. 绘出下列窗的开启线(直接画在下图中)(8分)

A—平开窗(外开);B—上悬窗;C—推拉窗;D—中悬窗

2. 下图为某建筑屋面上变形缝的盖缝节点(左右应该对称,右半空出作为答题用),但其中屋面的防水做法有

B

A

C

D

两个错误,而变形缝的盖缝做法有一处不足。

(1). 请在下右半图中予以改正原有错误,并重新标注各构造层次的材料、厚度、级配和做法(如无变化,可标注“同左侧”)。(12分)(2). 请判断该变形缝应为何种缝并说明判断原因。(5分)

(2). 答:

该变形缝应为伸缩缝,因为它只能满足水平方向的伸缩变形。

3. 下图为某二层建筑局部平面。请完成图中室外楼梯的平面及剖面图,并标明踏步的踢面高、踏面宽、梯段宽度、两个平台的宽度以及半平台的标高。注意底层楼梯起跑步不得超出左侧墙边线。(20分)

房屋建筑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房屋建筑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建筑: 表示建造房屋和从事其他土木工程的活动(1分)。这种活动的结果是建筑物(1分)。也是某个时期,某种风格建筑物及其所体现的技术和艺术总称(1分)。 2.建筑模数:是建筑物中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1分),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1分)一个完整的建筑模数制是由基本模数、分模数和扩大模数组成的。(1分) 3.勒脚:外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表面部分(2分)。一般情况下,其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1分) 4.建筑体型:反映建筑物总的体量的大小、组合方式和比例尺寸(2分),它对房屋外形的总体效果有重要影响。(1分) 5.散水: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1分),常在外墙的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1分),以便将屋面的雨水排至远处,这一坡面称散水或护坡(1分)。 6.构造柱:是从构造角度考虑设置的(1分),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以及某些较长墙体的中部(1分)。要求构造柱必须与圈梁墙体紧密连结。(1分) 7.隔断:是分隔室内空间的装饰构件(2分),与隔墙相似,但也有着本质的区别。(1分) 8.变形缝:建筑物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影响,预先在变形敏感部位将结构断开,预留缝隙,以保证建筑物各部分在这些缝隙中有足够的变形宽度而不造成建筑物的破损,(1分)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1分)包括伸缩缝、沉缝缝和防震缝。(1分)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固定性多样性庞大性 2. 基本模数分模数扩大模数 3.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4.KB YP GL QL 5.防火墙 6.底层标准层顶层 7.240×115×53mm 8.净高 9..桩群 三、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中打√,错的×。(每空1分,共16分) 1.建筑施工图中的尺寸属于标志尺寸。(√) 2.建筑中标准规定,图中的尺寸一律用毫米。(×) 3.建筑中规定,室外设计地坪的标高为±0.000。(×) 4.建筑设计最基本的依据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5.在砖墙中,一砖半的砖墙习惯称呼为37墙,其实际尺寸是370毫米。(×) 6.隔墙和隔断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7.建筑物的基础最好埋置在土层的最大冻结层深度以下。(√) 8.楼梯间的净空高度最好不小于2米。(√) 9.屋面排水的搁置坡度也称结构找坡。(√) 10.设置变形缝的根本目的是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11.散水和檐口不属于墙体的细部构造。(×)

2013年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55建筑学基础

2013年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命题单位:(010)科目代码: 355 科目名称:建筑学基础满分分值: 150 1. 答题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2. 考试时间180分钟 3. 本试卷不可带出考场,违者作零分处理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40分) 1.设计中对形态要素进行操作的基本手法主要有( 1 )、( 2 )、( 3 )三种, 或者是两者、三者的综合操作。积聚切割变形 2.对多个空间单元进行组织,取决于单元空间的不同使用功能,以及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 这些关系大致可以归纳为( 4 )、( 5 )、( 6 )。 并列序列主从 3.建筑的基本属性大体上包括( 7 )、( 8 )、( 9 )、( 10 )、( 11 ) 五个方面。时空性技术性艺术性民族性与地方性历史性和时代性4.空间限定的7种基本方式是:围合、设立、( 12 )、( 13 )、( 14 )、( 15 )、 ( 16 )。覆盖凹凸架起肌理变化5.现知最早的榫卯遗迹见于( 17 )(地名)的( 18 )遗址。 浙江余姚河姆渡 6.《清式营造则例》是( 19 )(人名)根据( 20 )(书名)编著的。 梁思成《清工部工程做法》 7.以维晋察为基地的文艺复兴晚期建筑师( 21 )于1570年出版他的主要著作( 22 ), 帕拉迪奥《建筑四书》以他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晚期也被称作( 23 )时期。

手法主义 8.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师是( 24 ),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又被成为 维克多·霍塔 ( 25 ),在德国被称为( 26 )。 维也纳分离派德国青年派 9.被称为西方第一部艺术史的著作《意大利最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塑家传记》的作者是 ( 27 )(国家)的学者、建筑师( 28 )。 意大利乔治·瓦萨里 10.被称为198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坐标点”的上海松江方塔园的设计者是( 29 )。 冯纪忠 11.为解决城市膨胀而产生的“城市病”,伊利尔·沙里宁在1934年发表的《城市——它的 发展、衰败与未来》一书中提出了( 30 )理论。 有机疏散 12.“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在交通维度的核心发展理念是( 31 )。 TOD 公共交通主导型 13.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第四次建筑大会制定的( 32 )成为现代城市规划 与设计的主要原则与依据。《雅典宪章》 14.“广亩城市”是著名城市建筑学家( 33 )提出的理想城市发展模式。 赖特 15.水刷石、干粘石、水磨石三种装修,打底层可以使用同样的做法,即( 34 ),而因 1:3水泥砂浆抹面为面层处理方法不同,完成后表面最平整的是( 35 ),最不平整的是( 36 )。 水磨石干粘石 16.影响人体热舒适感受的4个室内环境参数是( 37 )、( 38 )、( 39 )、( 40 )。 空气温度相对空气湿度空气速度平均辐射温度

同济大学建筑学结构选型题库

同济大学建筑学结构选型题库 1、试述建筑平立面尺寸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答:1. 建筑平面的对称性 建筑平面形状最好是双轴对称的,这是最理想的,但有时也可能只能对一个轴对称,有时可能是根本找不到对称轴。不对称的建筑平面对结构来说有三个问题:一是会引起外荷载作用的不均匀,从而产生扭矩;二是会在凹角处产生应力集中;三是不对称的建筑平面很难使三心重合。因此,对于单轴对称或无轴对称的建筑平面,在结构布置时必须十分小心,应该对结构从各个方向反复进行计算,并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 2. 质量布置的对称性 仅仅由于建筑平面布置的对称并不能保证结构不发生扭转。在建筑平面对称和结构刚度均匀分布的情况下,若建筑物质量分布有较大偏心,当遇到地震作用时,地震惯性力的合力将会对结构抗侧刚度中心产生扭矩,这时也会引起建筑物的扭转及破坏。 3. 结构抗侧刚度的对称性 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对结构受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在对称的建筑外形中进行了不对称的建筑平面布置,从而导致了结构刚度的不对称布置。在建筑物的一侧布置墙体,而在其他部位则为框架结构。由于墙体的抗侧刚度要比框架大得多,这样当建筑物受到均匀的侧向荷载作用时,楼盖平面显然将发生图中虚线所示的扭转变位。 4、需要抗震设防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体型有较多的限制条件,其主要原则是: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建筑的质量分布宜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抗侧刚度沿竖向应均匀变化,楼层不宜错层,构件的截面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不突变。当建筑物顶层或底部由于大空间的要求取消部分墙柱时,结构设计应采取有效构造措施,防止由于刚度突变击产生的不利影响。 对于矩形平面,其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宜过大。对非矩形平面,则还应限彻其翼肢的长度, 在结构布置中应通过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采取构造和措施,尽量使整个建筑物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以提高结构的抗震,不然的话,则应设置抗震缝,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结构单元。 2、试述高层建筑结构分析相对于多层建筑的特殊性。 答:从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来说,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与多层建筑结构的分析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又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是由于墙柱内轴力的增加,和墙柱总高度的增加,构件轴向变形所引起的对结构内力与位移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同时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中各构件截面高度往往较大,构件截面剪切变形对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也已不可忽略。另一方面是由于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侧向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所产生的结构内力与位移常常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 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楼面结构所耗用的材料几乎不变,而柱或墙体为承受竖向荷载所消耗的材料与层数呈近乎线性的关系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为承受侧向力所需要的材料的增长与层数成抛物线关系。在超高层范围内,层数的增加会引起土建造价的大幅度上升。当结构设计较为合理时,例如选用合理的结构型式,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采用合理的建筑物高宽比,则为抵抗水平荷载所需增加的材料用量或土建造价尚可接受,而如果结构设计不合理,例如对于高宽比很大的建筑物,则为保证建筑物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和刚度,材料用量或土建造价的增长将使得该建筑物难以建成。 高层建筑结构从整体上说可以看成是底端固定的悬臂柱,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水平力的作用,建筑物的侧向位移,常会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侧向位移过大,会导致建筑装修与隔墙的损坏,造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小别墅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小别墅设计” 一、教学目的 在学习《房屋建筑学》课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本次“小别墅课程设计”题目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了解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的表达深度及施工图设计的有关内容,并为下阶段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住宅建筑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建筑设计应紧扣以人为本的设计主体思想,做到精心设计,平面布局力求功能合理,立面造型富有新意,努力为住户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二、设计条件 1.建筑材料 (1).承重墙体均采用240厚承重多孔砖砌筑,按照7度抗震设防设置圈梁、构造柱。非承重分隔墙均为120厚多孔砖砌筑。 (2).楼板、屋面板均为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底层除厨房、卫生间及楼梯间为实铺地面外,余均采用架空多孔板。室内外高差600。 (4).内墙面除厨房、卫生间需粘贴面砖外,其余均采用砂浆粉刷;外墙饰面材料(涂料或面砖)自定。楼地面面层做法除厨房、卫生间粘贴地砖外,其余均为木地板(架空或实铺自定)。 (3).外窗采用塑钢窗,钢制高级防盗进户门。内门为夹板分室门。入口处设置信报箱。 2.楼梯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或者钢楼梯。 3.分户门1400×2100;分室门900×2400;厨房、卫生间门800×2100;窗台高900;窗高自定。阳台栏板(杆)高度不低于1050。阳台门宽度自定,高度2400。 4.保温屋面,做法及檐口构造由设计自定(屋顶形式平屋顶或坡屋顶均可)。 三、教学要求 1.在提供的多套住宅设计方案(供参考可略作调整)的基础上,要求自选一套完成住宅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部分节点详图(至施工图深度)。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一套图纸(共9张),图纸内容及比例规定如下: ●底层平面图1:100 ●二层平面图1:100 ●屋顶平面图1:100 ●东西南北各立面图1:100 ●剖面图1:100 ●详图(自定)1:10 2.要求同学每天至教室绘图,由任课教师辅导,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的设计图纸及时交给任课教师。 四、图纸绘制要求 1.图面表现中的线条、尺寸、材料符号、标高等均应符合建筑制图标准。 2.粗实线:墙身线、立面轮廊线、剖切部分外延线、地坪线等。 中粗线:次要轮廓线、门窗剖切部分,次要构配件剖切部分等。 细实线:可见部分的投影线、平面图中的门窗、尺寸线、标高线、楼梯上下行箭头线、

房屋建筑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00814105554)

建筑工程技术(高起专)课程:房屋建筑学(高起专)总时长:180分钟 1. (多选题)屋顶排水方式分为()两大类。(本题3.0 分) A 、有组织 B 、人工式 C 、无组织 D 、自然式 标准答案:AC 2. (多选题)框架轻板建筑的外墙板按其构造形式和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墙板。(本题 3.0 分) A 、复合 B 、剪力 C 、玻璃幕 D 、单一 标准答案:ACD 3. (多选题)建筑中墙体作用一般包括()(本题3.0 分) A 、承重作用

B 、围护作用 C、分隔作用 D、装饰作用 标准答案:ABCD 4. (多选题)实体砖墙的砌筑方式包括()(本题3.0 分) 一顺一丁 A、 多顺一丁 B、 C、梅花丁 D、十字式 标准答案:ABCD 5. (多选题)屋面防水主要做法有()。(本题3.0 分) 卷材防水 A、 刚性防水 B、 C、涂膜防水 D、直接防水 标准答案:ABC

6. (多选题)屋顶的设计要求包括()。(本题3.0 分) A 、功能要求 B 、结构要求 C 、建筑艺术要求 D 、装饰要求 标准答案:ABC 7. (多选题)预制楼板按支承条件可以分为()(本题3.0 分) A 、单向板 B 、双向板 C 、悬挑板 D 、空心板 标准答案:ABC 8. (多选题)窗框的安装方法有[?] 和[?] 两种。(本题3.0 分) A 、立口 B 、横口 C 、塞口

D 、斜口标准答案:AC 9. (多选题)人工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有()。(本题3.0 分) A 、加固法 B 、压实法 C 、换土法 D 、打桩法 标准答案:BCD 10. (多选题)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施工方式不同,主要()两类。(本题3.0 分) A 、统一式 B 、现浇整体式 C 、预制装配式 标准答案:BC 11. (多选题)根据均衡中心的位置不同, 均衡可分为()两种形式。(本题 3.0 分) A 、对称的均衡 B 、一般均衡

同济大学建筑学

一、《建筑概论(1)》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概论(1)(34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基础课,建立建筑的基本概念。 二、课程基本要求: 基本了解建筑的发展过程,把握建筑的各组成要素。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建筑的技术要素、建筑的心理和生理要素、建筑的社会文化要素、建筑历史概况。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报告。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指导“建筑表达(1)”。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筑概论》沈福煦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34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专业基础课,建筑设计的启蒙。 二、课程基本要求: 掌握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内容、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功能与形式、空间与形态的基本问题。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建筑设计资料收集训练、人体活动空间尺度、建筑空间比例与尺度、建筑结构与构造、小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钢笔淡彩临摹、大师名作模型、立体构成空间、居和园概念设计模型、阁的建构、独立式小住宅建筑设计。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六、学时分配:

二、《建筑概论(2)》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概论(2)(34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基础课,建立建筑的基本概念。 二、课程基本要求: 掌握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的基本原理,熟练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技巧,熟悉建筑表达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建筑发展过程。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建筑绘画及表现知识、色彩原理、现代建筑概况。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报告。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指导“建筑表达(2)”。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筑概论》沈福煦 《中外建筑史》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51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基础课。培养专业基本素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对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过程及其自然、社会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对建筑发展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总体的认识。二、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建筑学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简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活动状况及其社会文化背景,详说有关古代和近代的建筑思想、理论与技术,详析各个历史时期特征、风格、结构特点等以及演变过程。

2015年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55建筑学基础

2015年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命题单位:(010)科目代码: 355 科目名称:建筑学基础满分分值: 150 1. 答题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2. 考试时间180分钟 3. 本试卷不可带出考场,违者作零分处理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40分) 1.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把公共空间分为( 1 )、( 2 )、( 3 )三种。 选择性活动、必要性活动、社会性活动 2.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 4 )米;靠楼梯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 米时,其高度不应小于( 5 )米。 0.9 1.05 3.斗拱的形象最早见于( 6 ),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构架在( 7 )已见成型,而在 西周铜器隋唐时期 ( 8 )更为成熟。 宋代 4.琉璃瓦正式在屋面上使用在( 9 )(时期),但为数不多。 唐代 5.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面阔方向是以( 10 )为单位,进深方向是以( 11 )为单位。 间架 6.宋代以前,我国城市的结构布局为( 12 )制,宋代以后为( 13 )制。 里坊制厢坊制 7. 二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少数民族进入到中原,改跪坐为( 14 )方式,( 15 )家具 兴起,寝室内空间的( 16 )随之升高。垂足坐高足 屋顶高度 8.古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包含四座主要建筑,其中临近卫城山门的是( 17 ),很好的适 应复杂基地环境的是( 18 )。胜利神庙 伊瑞克先神庙 9.首位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文艺复兴建筑师是( 19 )。

伯拉孟特 10.美国芝加哥学派的核心理论家是( 20 ),他提出了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影响深远的 口号是( 21 )。路易斯·沙利文 形式追随功能 11.十九世纪著名的城市设计师瑟达(Cerda)主要引导的城市更新是( 22 )(城市名) 巴塞罗那 12.巴塞罗那德国馆体现了密斯( 23 )空间理论,范思沃斯住宅体现了他的( 24 )空 间理论。流动通用 13.路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将中国的( 26 )(图名)作为书的最后一张 清明上河图 插图,试图说明城市应该是生活的,而非科学技术的。 14.20世纪20年代,弗里茨朗格游历美国,受到纽约、芝加哥的摩天楼的影响,拍摄的无 声电影是( 27 )。 《大都会》 15.北京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中国国家美术馆由( 28 )国建筑师( 29 )的事务所与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中标。法让·努维尔 16.节能建筑的三要素是( 30 )、( 31 )、( 32 )。 节约循环再生 17.节能建筑的投资回收期一般有( 33 )和( 34 )。 静态法动态法 18.为减弱建筑对室内气流阻力,在高密度城区的高层建筑采用( 35 )方式布局。 点式 19.1994年《奈良文件》在( 36 )这一核心概念上对《威尼斯宪章》进行了补充。 遗产原真性 20.阿洛斯瓦·李格尔提出,纪念物可以伴随时间的演进形成新的价值,即( 37 )。 年代价值 21.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为( 38 )(国家)的( 39 )(建筑师)。 日本坂茂 22.冯继忠先生在方塔园中,智慧地处理了“新”与“旧”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 40 ) 理论。现代性二、选择题 (每题1分,共30分)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复习笔记-单层工业建筑天窗构造(圣才出品)

第2章单层工业建筑天窗构造 一、矩形天窗 1.概述 (1)优点 矩形天窗具有中等的照度,光线均匀,防雨较好,窗扇开启可以兼作通风,在冷加工车间广泛应用。 (2)缺点 ①构件类型多 ②自重大 ③造价高 (3)几何尺 ①宽度b宜等于厂房跨度L的1/3~1/2。 ②高宽比h/b为0.3左右,相邻天窗的轴线间距L0不宜大于工作面至天窗下缘高度的四倍。 图2-1 矩形天窗的几何尺 (4)组成

矩形天窗主要由天窗架、天窗扇、天窗屋面板、侧板及端壁等构件组成。 图2-2 矩形天窗组成 2.天窗架 (1)定义 天窗架是天窗的承重构件,支承在屋架上弦,常用钢筋混凝土或型钢制作。 (2)形状 钢筋混凝土天窗架与钢筋混凝土屋架配合使用,一般为П形或W形,也可做成双Y形。 表2-1 常用钢筋混凝土天窗架的尺寸(mm)

3.天窗扇 (1)用途 天窗扇的主要作用是采光、通风和挡雨。 (2)材料 常用木材、钢材及塑料制作,其中钢天窗扇应用最广泛。 (3)开启方式 ①上悬式 防雨性能较好,开启角度不能大于45°,通风较差。 ②中悬式 开启角度可达60°~80°,通风流畅,防雨性能欠佳。 (4)分类 ①上悬式钢天窗扇 a.通长天窗扇 由两个端部固定窗扇和若干个中间开启窗扇连接而成,其组合长度应根据矩形天窗的长度和天窗扇开关器的启动能力来确定。 b.分段天窗扇

是指在每个柱距内分别设置天窗扇,其特点是开启及关闭灵活,但窗扇用钢量较多。 ②中悬式钢天窗扇 中悬式钢天窗扇因受天窗架的阻挡只能分段设置,一个柱距内仅设一樘窗扇。高度有900、1200和1500mm三种。 4.天窗端壁 (1)定义 天窗端壁是指天窗两端的承重围护构件。 (2)种类 ①预制钢筋混凝土端壁板:用于钢筋混凝土屋架。 ②钢天窗架石棉水泥瓦端壁:多用于钢屋架。 图2-3 天窗端壁构造示意图 (a)钢筋混凝土端壁;(b)石棉水泥瓦端壁 5.天窗屋顶和檐口

房屋建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4分) 1.《建筑模数统一制》中规定建筑中采用的模数有基本模数、分模 数和 3.按构造形式不同, 墙体可分为实体墙、 空体墙和 4.基础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刚性基础和 体。 6.为增加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提高建筑物的刚度可设圈梁和 8.石板地面包括天然石地面和 均匀。 10.保温层设在屋面板中部采用的保温材料是 11.在单层厂房中, 横向定位轴线在柱身通过处是 志尺寸的端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分) 2.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 两种类型。 三种。 5.砖墙是由砖和 按一定的规律和组砌方式砌筑而成的砌 7.楼梯坡度以 度左右为宜。 9.窗在房间中的平面位置以 方位为宜,以保证室内光线的 1.低层、多层住宅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 )mm. A.900 B.1000 C.1050 D.1100 2.在下列墙面粉刷材料中, ( )用于一般内墙面的底粉刷。 A.水泥砂浆 B. 混合砂浆 C.纸筋灰 D.聚合物砂浆 3.平屋顶采用材料找坡的形式时, 垫坡材料不宜用(

4.下列不属于窗的组成部分的是( 5.单层工业厂房屋面一般仅在柱顶标高较低的厂房屋面采取隔热措 A.5m B.7m C.10m D.8m 三、简答题(共20 分) 为了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在同一位置起步,应当在构造上采取什么措施?(4 分) 4.铝合金门窗有哪些优缺点?其构造如何?(6 分) A.水泥炉渣 B.石灰炉渣 C.细石混凝土 D.膨胀珍珠岩A. 五金件 B. 窗樘 C. 窗框 D. 窗扇 施,柱顶标高在()m以上时可不考虑隔热。 1.砖墙组砌的要点是什么?(4 分) 2.顶棚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两种基本形式。(6 分) 3.

同济大学建筑学课程设置

《中外建筑史》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51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基础课。培养专业基本素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对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过程及其自然、社会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对建筑发展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总体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建筑学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简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活动状况及其社会文化背景,详说有关古代和近代的建筑思想、理论与技术,详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型制、特征、风格、结构特点简述以西方为主体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状况、演变过程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着重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类型、形式、技术及艺术特征。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以幻灯、投影或计算机多媒体的形式,采用大量图像资料配合讲课。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以“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初步”等课程为必要的先修课程。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中国建筑史》(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桢主编

《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图说》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筑物理(光)》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物理(光)(3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基础课。通过课堂讲授、一到两次课外实验和演示使学生掌握建筑光学的基本知识,为结合专业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并使学生能适应今后工作中对建筑光学知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建筑光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天然采光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了解建筑照明的基本知识,掌握一般照明计算方法等。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建筑光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建筑光学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与建筑有关的光学基本概况、单位和计算公式,并对建筑布局的光学特性作基本介绍。第二部分为授我国光气候概论,各种采光窗的特性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采光设计和采光计算。第三步分为建筑照明,介绍灯具合光源的光学特性以及基本的照明设计和计算明和环境照明做初步的分析和介绍,掌握一些主要空间室内照明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分为实验操作和实验演示两部分:采光系数测定和灯光照明演示,操作实验安排在总学时中,演示试验安排在课余时间。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按同济大学建筑学五年制学生的教学计划的安排,建筑光学安排在第三学期。课程以高中数学、物理为基础,并需要初步的建筑学与建筑技术知识。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筑物理》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7月东南大学柳孝图 《建筑物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东南大学柳孝图 《建筑物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7月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华南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等四校主编 《建筑物理(热)》

上海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试卷B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热量从高温向低温转移过程中,存在热传导、、三种方式。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_______m者为高层;高度超过________m时, 为超高层建筑。 3.根据材料不同,水平防潮层一般分为、、和配筋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等。 4.建筑物墙及楼地面常见的施工工艺有、粘贴类、、和。 5.建筑物每一部分的高度是该部分的、和有关设备所占用高的 的总和。 6.门窗主要由、、门窗五金及部分组成。 7.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的底层地面应该至少高于其基底外地面约。 8.某梯段有n个踏步,b代表踏步深,那么该梯段的长度为。 9.标准机制粘土砖实际尺寸为(长)×(宽)×(厚)。 10.对于养老建筑以及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的场所,楼梯扶手的高度应为, 并应在的高度处再安装一道扶手,扶手的断面还应方便抓握。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各部分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及高度是由一个相对标高系统来表 示的。() 6.基础埋置深度大于6米的深基础。 7.楼梯的常用坡度范围在25°~45°,其中以30°左右较为适宜。() 8.居住建筑设计中,电梯井道外侧禁止作为卧室使用。() 9.地下室防水构造中,有机防水涂料应做在主体结构的迎水面上。() 10.将屋面防水层放置在保温层之上的做法被称为倒铺屋面。()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注:答案写在括号外无效) 1.某恒温恒湿厂房控制标准为t=25±2℃那么25和2分别为温度。() A. 基准度精度 B. 基本度变度 C. 基准度变度 D. 基本度精度 2. 为防止冻融时土内含水会对基础造成不良影响,基础底面应埋在。() A. 冰冻线以下200mm B. 冰冻线以上200mm C. 冰冻线以下250mm D. 冰冻线以上250mm 3. 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建筑物或门窗洞口尺寸较大时,应采用过梁。() A. 砖砌平拱 B. 砖砌弧拱 C. 钢筋砖 D. 钢筋混凝土 4.当屋面坡度超过时,称为坡屋面。() A. 1/12 B. 1/8 C. 1/15 D.1/10

房屋建筑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房屋建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下面属于柔性基础的是() A.钢筋混凝土基础 B.毛石基础 C.素混凝土基础 D.砖基础 2、下面三种平面图不属于建筑施工图的是() A.总平面图 B.基础平面图 C.首层平面图 D.楼梯大样图 3、墙体勒脚部位的水平防潮层一般设于() A.基础顶面 B.底层地坪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的砖缝中 C.底层地坪混凝土结构层之下60mm处 D.室外地坪之上60mm处 4、关于变形缝的构造做法,下列哪个是不正确的() A.当建筑物的长度或宽度超过一定限度时,要设伸缩缝 B.在沉降缝处应将基础以上的墙体、楼板全部分开,基础可不分开 C.当建筑物竖向高度相差悬殊时,应设伸缩缝 D.防震缝的最小宽度为70mm 5、下列哪种做法不是墙体的加固做法() A.当墙体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在墙体局部位置增设壁柱 B.设置圈梁 C.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D.在墙体适当位置用砌块砌筑 6、楼梯构造不正确的是() A.楼梯踏步的踏面应光洁、耐磨、易于清扫 B.水磨石面层的楼梯踏步近踏口处,一般不做防滑处理 C.水泥砂浆面层的楼梯踏步近踏口处,可不做防滑处理 D.楼梯栏杆应与踏步有可靠连接7、楼板层的隔声构造措施不正确的是() A.楼面上铺设地毯 B.设置矿棉毡垫层 C.做楼板吊顶处理 D.设置混凝土垫层 8、散水的构造做法,下列哪种是不正确的() A.在素土夯实上做60~100mm厚混凝土,其上再做5%的水泥砂浆抹面。 B.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mm。 C.散水与墙体之间应整体连接,防止开裂。 D.散水宽度比采用自由落水的屋顶檐口多出200mm左右。 9、为提高墙体的保温与隔热性能,不可采取的做法=() A. 增加外墙厚度 B.采用组合墙体 C.在靠室外一侧设隔汽层 D.选用浅色的外墙装修材料 10、下列哪种砂浆既有较高的强度又有较好的和易性() A. 水泥砂浆 B. 石灰砂浆 C. 混合砂浆 D. 粘土砂浆 二、填空题(没空2分,共计28分) 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梯段传力特点分为()和()。 2. 楼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应超过()级,且不应少于()级。 3、勒脚是指()。 4、圈梁的作用是()。 5. 屋顶的排水方式分为()和()。 6. 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有()和()。 7、刚性防水屋面是指用()。 其防水层采用()。 8. 木门窗的安装方法有()和()两种。

房屋建筑学考试试题

房屋建筑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建筑模数统一制》中规定建筑中采用的模数有基本模数、分模数和_______。2.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_______两种类型。 3.按构造形式不同,墙体可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_____三种。 4.基础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刚性基础和_______。 5.砖墙是由砖和_____按一定的规律和组砌方式砌筑而成的砌体。 6.为增加墙体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建筑物的刚度可设圈梁和___。 7.楼梯坡度以______度左右为宜。 8.石板地面包括天然石地面和________。 9.窗在房间中的平面位置以____方位为宜,以保证室内光线的均匀。 10.保温层设在屋面板中部采用的保温材料是________。 11.在单层厂房中,横向定位轴线在柱身通过处是_______标志尺寸的端部。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低层、多层住宅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mm. A.900 B.1000 C.1050 D.1100 2.在下列墙面粉刷材料中,()用于一般内墙面的底粉刷。 A.水泥砂浆 B.混合砂浆 C.纸筋灰 D.聚合物砂浆 3.平屋顶采用材料找坡的形式时,垫坡材料不宜用() A.水泥炉渣 B.石灰炉渣 C.细石混凝土 D.膨胀珍珠岩 4.下列不属于窗的组成部分的是() A.五金件 B.窗樘 C.窗框 D.窗扇 5.单层工业厂房屋面一般仅在柱顶标高较低的厂房屋面采取隔热措施,柱顶标高在()m以上时可不考虑隔热。 A.5m B.7m C.10m D.8m 三、简答题(共20分) 1.砖墙组砌的要点是什么?(4分) 2.顶棚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两种基本形式。(6分) 3.为了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在同一位置起步,应当在构造上采取什么措施?(4分) 4.铝合金门窗有哪些优缺点?其构造如何?(6分) 四.绘图说明水磨石地面的做法。 注明所用材料和必要尺寸。(20分) 五.绘图说明油毡屋面防水油毡的铺贴方法(20分) 六.绘图说明砌块墙的接缝应怎样处理?(6分) 房屋建筑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导出模数2。人工地基3。复合墙4。柔性基础 5.砂浆6。构造柱7.30度8。人造石地面9。居中 10.夹芯保温屋面板11。纵向构件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C A C B D 三、简答题(共20分) 1。.教材35页(4分)2。教材82页(6分)3。教材105页(4分)4。

房屋建筑学课程简介

《房屋建筑学》课程简介 1、课程代码:051326 2、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Building-Architecture 3、授课对象:四年制本科:土木工程专业 4、学分/学时:40 5、先修课程:建筑制图、工程CAD 6、修读期:大三上学期 7、课程组负责人: 8、课程考核:平时成绩30%+期终考试70% 9、指定教材:?房屋建筑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合编,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 10、参考书目: 《房屋建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七院校合编,赵西平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房屋建筑学》,李必瑜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11、课程简介: 《房屋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和设计方法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 是土木类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必修知识。 《房屋建筑学》的内容包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大部分,民用建筑部分又分为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构造设计两类内容。其中空间设计部分介绍一般建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包括总平面布置、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体型及细部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建筑构造设计部分介绍建筑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过程、方法, 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具有从事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另外,对建筑学设计人员、设计师的工作有所了解,能够理解建筑师的一些想法,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比较顺利的和建筑师沟通思想,有利于与建筑专业人员配合,协同工作,可以使整个工程比较顺利的进行。再有就是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复习笔记-建筑工业化(圣才出品)

第11章建筑工业化 一、建筑工业化概述 1.概念 建筑工业化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 2.途径 要实现建筑工业化,必须形成工业化的生产体系。 (1)工业化建筑体系 工业化建筑体系是指针对大量建造的房屋及其产品实现建筑部件系列化开发、集约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形成定型的工业产品或生产方式,提高建筑的速度和质量。 (2)工业化建筑体系类型 工业化建筑体系主要分为专用体系和通用体系。 ①专用体系(图11-1) 专业体系适用于某一种或几种定型化建筑使用的专用构配件和生产方式所建造的成套建筑体系。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设计专用性和技术先进型,但缺少与其它体系配合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图11-1 专用体系的特征 ②通用体系(图11-2) 通用体系主要开发建筑的各种预制构配件、配套制品和构造连接技术,使产品和连接技术标准化、通用化,使各类建筑所需的构配件和节点构造可以互换通用,适应于不同类型建筑体系使用的需要。 图11-2 通用体系的特征 ③专用体系与通用体系的区别(图11-3) a.专用体系的产品是建成的建筑物。 b.通用体系的产品是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即构件和相应的配件。 图11-3 专用体系和通用体系之间的区别 (3)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途径 ①发展预制装配式的建筑。 ②发展现浇或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建筑。

二、预制装配式的建筑 预制装配式的建筑是指用流水线生产产品的工业化方式来组装建造房屋用的预制构配件产品。其建筑主体结构形式分板材装配式、框架装配式、盒子装配式等几种。 1.板材装配式建筑 板材装配式建筑是开发最早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其工艺是将成片的墙体及大块的楼板作为主要的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后运到现场安装。 (1)类型 按照预制板材的大小,分为中型板材和大型板材。 (2)承重方式 以横墙承重为主,也可用纵墙承重或纵、横墙混合承重。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在8度或8度以下地区的多层住宅,也有12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多数用在复合板材或混凝土轻板的低层、多层或可移动的建筑中,倾向于内浇外挂或内浇外砌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工艺。 2.盒子装配式建筑 盒子装配式建筑是指按照空间分隔,在工厂里将建筑物划分成单个盒子,然后运到现场组装。图11-4介绍了单个盒子的形式,图11-5介绍了单个盒子的成形方式。

房屋建筑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高起专)

房屋建筑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高起专) 建筑工程技术(高起专)课程:房屋建筑学(高起专)总时长:180分钟 1. ( 多选题) 屋顶排水方式分为()两大类。(本题3.0分) A、有组织 B、人工式 C、无组织 D、自然式 标准答案:AC 2. ( 多选题) 框架轻板建筑的外墙板按其构造形式和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墙板。(本题 3.0分) A、复合 B、剪力 C、玻璃幕 D、单一 标准答案:ACD 3. ( 多选题) 建筑中墙体作用一般包括()(本题3.0分) A、承重作用 B、围护作用 C、分隔作用 D、装饰作用

标准答案:ABCD 4. ( 多选题) 实体砖墙的砌筑方式包括()(本题3.0分) A、一顺一丁 B、多顺一丁 C、梅花丁 D、十字式 标准答案:ABCD 5. ( 多选题) 屋面防水主要做法有()。(本题3.0分) A、卷材防水 B、刚性防水 C、涂膜防水 D、直接防水 标准答案:ABC 6. ( 多选题) 屋顶的设计要求包括()。(本题3.0分) A、功能要求 B、结构要求 C、建筑艺术要求 D、装饰要求 标准答案:ABC 7. ( 多选题) 预制楼板按支承条件可以分为()(本题3.0分) A、单向板 B、双向板

C、悬挑板 D、空心板 标准答案:ABC 8. ( 多选题) 窗框的安装方法有[?]和[?]两种。(本题3.0分) A、立口 B、横口 C、塞口 D、斜口 标准答案:AC 9. ( 多选题) 人工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有()。(本题3.0分) A、加固法 B、压实法 C、换土法 D、打桩法 标准答案:BCD 10. ( 多选题) 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施工方式不同,主要()两类。(本题3.0分) A、统一式 B、现浇整体式 C、预制装配式 标准答案:BC 11. ( 多选题) 根据均衡中心的位置不同,均衡可分为()两种

2020年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

2020年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一、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情况: 招生院系(0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081300)建筑学(学术学位) 研究方向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4 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 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5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03 建筑技术科学 06 室内设计及其理论 初试 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2)德语任选一门 科目3 (355)建筑学基础 科目4 (802)建筑理论与历史、(803)建筑设计、(805)建筑技术、(408)计算机学科专业 基础综合、(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851)现代西方美学、(815)传热学、(816) 工程热力学、(821)材料科学基础任选一门 复试内容建筑设计+专业外语+专业综合 学习和就业方式全日制非定向就业 备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二、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年份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政治外语业务课1 业务课2 总分 2018 081300 建筑学60 60 90 90 325 2017 085100 60 70 90 90 340 2016 085100 60 70 90 90 325

三、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报录比 年份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全日制录取人数非全日制录取人数 2018 081300 建筑学728 10 0 2017 085100 1052 79 0 2016 085100 1034 89 / 四、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参考书目 (355)建筑学基础 《建筑概论》,崔艳秋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初步》田学哲、郭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批评学》郑时龄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室内设计原理》陈易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物理》,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节能建筑设计和技术》,宋德萱,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筑构造》,颜宏亮,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筑特种构造》,颜宏亮,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筑设计课程相关教材、相关参考书及授课内容

上海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试卷B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热量从高温向低温转移过程中,存在热传导、 、 三种方式。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_______m 者为高层;高度超过________m 时,为超高层建筑。 3.根据材料不同,水平防潮层一般分为 、 、和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潮层等。 4.建筑物墙及楼地面常见的施工工艺有 、粘贴类、 、和 。 5.建筑物每一部分的高度是该部分的 、 和有关设备所占用高的的总和。 6.门窗主要由 、 、门窗五金及部分组成。 7.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的底层地面应该至少高于其基底外地面约 。 8.某梯段有n 个踏步,b 代表踏步深,那么该梯段的长度为 。 9.标准机制粘土砖实际尺寸为 (长)× (宽)× (厚)。 10.对于养老建筑以及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的场所,楼梯扶手的高度应为 ,并应在 的高度处再安装一道扶手,扶手的断面还应方便抓握。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各部分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及高度是由一个相对标高系统来表 ) 2.排架与刚架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梁或其他支承屋面的水平构件,如屋架等,与柱子之 ( ) 3.板柱体系的特点是用柱子来支承楼板。 ( ) 4.砌体墙作为承重墙,按照规定,在±以下应用混合砂浆。 ( ) 5.混合结构建筑墙体可以通过限高及设置圈梁和构造柱等措施抗震。 ( ) 6.基础埋置深度大于6米的深基础。 7.楼梯的常用坡度范围在25°~45°,其中以30°左右较为适宜。 ( ) 8.居住建筑设计中,电梯井道外侧禁止作为卧室使用。 ( ) 9.地下室防水构造中,有机防水涂料应做在主体结构的迎水面上。 ( ) 10.将屋面防水层放置在保温层之上的做法被称为倒铺屋面。 (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注:答案写在括号外无效) 1.某恒温恒湿厂房控制标准为t=25±2℃那么25和2分别为温度 。( ) A. 基准度 精度 B. 基本度 变度 C. 基准度 变度 D. 基本度 精度 2. 为防止冻融时土内含水会对基础造成不良影响,基础底面应埋在 。( ) A. 冰冻线以下200mm B. 冰冻线以上200mm C. 冰冻线以下250mm D. 冰冻线以上250mm 3. 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建筑物或门窗洞口尺寸较大时,应采用 过梁。( ) A. 砖砌平拱 B. 砖砌弧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