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奥数第9讲巧求表面积

五年级奥数第9讲巧求表面积
五年级奥数第9讲巧求表面积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课题第9讲巧求表面积

1、学习经典奥数题——巧求表面积。

教学目标2、灵活运用各种图形表面积计算公式,完成相关题目。

3、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重点灵活运用各种图形表面积计算公式,完成相关题目。

点难灵活运用各种图形表面积计算公式,完成相关题目。

【内容概述】表面积指的是物体几个面的总面积。

做这类题要熟练掌握基本图形的计算公式,并能寻求最简洁的方法解答问题。

【典型问题-1】

例1、在一个棱长为5分米的正方体上放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小正方体(右图),

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分析:小正方体上面和大正方体的上面的和刚好是大正方体的上面。

解:上下方向:5×5×2=50(平方分米);

侧面:5×5×4=100(平方分米),

4×4×4=64(平方分米)。

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为: 50+100+64=214(平方分米)。

练习1、下图是一个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在正方体上表面的正中,向下挖

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小洞,接着在小洞的底面正中向下挖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小洞,求得到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求它的表面积。1182例、右图是由个边长

为7

/ 1

7

/ 2

:3练习个,要拼成一个大长方体,问表面积是多少?厘米的正方体,共1993有一些棱长是1

3片,每片又1例3 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木块,棱长为米,沿着水平方向将它锯成块,共得到大大小小的长方体60条,每条又按任意尺寸锯成5小块,按任意尺寸锯成4 块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是多少平方米?问这如下图.60

分析:(平方米),无论后来锯成多少=11原来的正方体有六个外表面,每个面

的面积是×1 6平方米总是被计入后来的小木块的表面积的。块,这六个外表面的18(刀),一共得到2+3+4=9平方米的表面,现在一共锯了:每锯一刀,就

会得到两个1 平方米的表面。解: 24(平方米)。=)×++(总的表面积为:62+342

7 / 3

7

/ 4

中一面、二面三面被涂成红色的小立方体各有多少块?

个小立方体三面涂有红色,在棱上而不在角上的小立方8条棱、126个面,角上的提示:一个长方体有8个角、体两面涂有红色,在面上而不在棱上的小立方体一面涂有红色,不在面上的小立方体没有涂上红色。

练习:米,要在表4米、1米、2如右图所示,由三个正方体木块粘合而成的

模型,它们的棱长分别为1、面涂刷油漆,如果大正方体的下面不涂油漆,则模型涂刷油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米的三个圆柱体如右图所示组成一个物体,1米、米和0.51.512.将高都是米,底面半径分别是)。求这个物体的表面积(π取为3.147

/ 5

(单位:分米)的正方体按由大到小的顺序、63、、4、513.小明小制作时把6个棱长分别为、2所有涂.码放成一个宝塔,并且把重合部分用胶固定粘牢,再把所有外露的部分涂上油漆,交给老师上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米的正方体,在地面上摆成如右图的形式,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30个棱长为1有 4. 平方米?

、右图是一顶帽子。帽顶部分是圆柱形,用黑布做;帽沿部分是一个圆环,用白

20180420五年级奥数分数的速算与巧算#精选.

五年级奥数 分数的速算与巧算(一) 一、知识要点 1、 裂项:是计算中需要发现规律、利用公式的过程,裂项与通项归纳是密不可分的,本讲要求学生掌握 裂项技巧及寻找通项进行解题的能力 2、 换元:让学生能够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通过等量代换讲复杂算式变成简单算式。 3、 循环小数与分数拆分:掌握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循环小数之间简单的加、减运算,涉及循环小数 与分数的主要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问题. 4、通项归纳法 通项归纳法也要借助于代数,将算式化简,但换元法只是将“形同”的算式用字母代替并参与计算,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而通项归纳法能将“形似”的复杂算式,用字母表示后化简为常见的一般形式. 5、裂项综合 (一)、“裂差”型运算 (1)对于分母可以写作两个因数乘积的分数,即 1a b ?形式的,这里我们把较小的数写在前面,即a b <,那么有1111()a b b a a b =-?- (2)对于分母上为3个或4个连续自然数乘积形式的分数,即: 1(1)(2)n n n ?+?+,1(1)(2)(3) n n n n ?+?+?+形式的,我们有: 1111[](1)(2)2(1)(1)(2) n n n n n n n =-?+?+?+++ 1111[](1)(2)(3)3(1)(2)(1)(2)(3) n n n n n n n n n n =-?+?+?+?+?++?+?+ 裂差型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 (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 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 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二)、“裂和”型运算 常见的裂和型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11a b a b a b a b a b b a +=+=+??? (2)2222a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 裂和型运算与裂差型运算的对比: 裂差型运算的核心环节是“两两抵消达到简化的目的”,裂和型运算的题目不仅有“两两抵消”型的,同时还有转化为“分数凑整”型的,以达到简化目的。 (三)、整数裂项 (1) 122334...(1)n n ?+?+?++-?1(1)(1)3 n n n = -??+ (2) 1123234345...(2)(1)(2)(1)(1)4n n n n n n n ??+??+??++-?-?=--+

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二)

第二讲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二) 【知识概述】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1a ),最后一项称为末项(n a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d ),数列中的数的个数称为项数(n )。 对于等差数列,我们要熟练运用三个公式: 通项公式:第n 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1、对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我们可以把多个除数先用乘积的方式算出结果,再用被除数除以所求的结果,得到最后的商 例1 计算8.376÷3.2÷2.5 解析:8.376除以3.2再除以2.5也就是8.376除以3.2与2.5的乘积 练习 计算7.68÷2.5÷0.4 2、 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a ÷b=a ×1/b=a/b 例2 计算(4.8×7.5×8.1)÷(2.4×2.5×2.7) 解析 :因为乘除是同一级运算,我们可以把式子拆开,看作是(4.8÷ 2.4)×(7.5÷2.5)×(8.1÷2.7)

练习 1.1÷(1.1÷1.2)÷(1.2÷1.3)÷(1.3÷1.4) 3.数列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等差数列就是一列数,后面的数减去前面的数所得的差都是相等的例3 已知等差数列0.2,0.5,0.8,1.1,1.4,…。 (1)这个数列的第13项是多少? (2)4.7是其中的第几项? 解析:第13项等于首项+(n-1)×公差=0.2+(13-1)×0.3, 4.7=0.2+(n-1) ×0.3,求得的n就是第几项 练习:有一列数0.1,0.5,0.9,1.3,1.7,…。 (1)它的第1000项数是多少? (2)492.1是它的第几项?

新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新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 算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同步教育信息】 本周教学内容: 速算与巧算(一)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速算与巧算,在数的运算中根据数的特点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恰当地利用四则运算中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运算速度,而且还能使我们的计算又准又快,锻炼思维,提高运算的技能技巧。 [学习过程] 一.阅读思考: 例1.简算: (1)99 68068...?+ 分析:题中,9.9接近10,且6.8和0.68都是有6、8这两个数字。 解法一: 解法二: 或99 68068...?+ (2)288 125280125..?-? 分析:审题可知,125和12.5可以互相转化 解:288 125280125..?-? 或288 125280125..?-? 例2.计算768 5614...÷? 分析:这道题是乘除同级运算,解答时,利用添括号法则,在“÷”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变“÷”,“÷”变“×”。不过,同学们请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乘、除同级运算。 解:768 5614...÷? 例3.()77728077+÷ 分析:我们可以把乘法分配律引申开,用来解题。 解:()77728077+÷ 二.尝试体验 1.请你判断下面的做法是否简便、正确。 (1)8448 7948?-?.. (2)8448 7948?-?.. 2.先按提示要求完成下面题的计算,再比较哪种算法巧,说说巧算的依据。 (1)()130052013-÷ (2)()130052013-÷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1.53 125043125...?-? 2.06 16684..?+? 3.144156 13÷?..

五年级奥数图形的面积

第1课 巧求图形面积 一、知识要点 1. 基本平面图形特征及面积公式 2. 基本解题方法: 由两个或多个简单的基本几何图形组合成的组合图形,要计算这样的组合图形面积,先根据图形的基本关系,再运用分解、组合、平移、割补、添辅助线等几种方法将图形变成基本图形分别计算。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平行四边表的面积是28平方厘米,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练一练】如果用铁丝围成如下图一样的 平行四边形,需要用多少厘米铁丝? (单位:厘米)

【例2】下图中甲和乙都是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练一练】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例3】如图所示,甲三角形的面积比 乙三角形的面积大6平方厘米,求CE的长度。 【练一练】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长BC=10厘米,直角三角形BCE的直角 边EC长8厘米,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 求CF的长。 【例4】两条对角线把梯形ABCD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已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如图所示),求另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单位:厘米)【练一练】下面的梯形ABCD中,下底是 上底的2倍,E是AB的中点,求梯形ABCD 的面积是三角形EDB面积的多少倍? B

【练一练】 【练一练】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练习与拓展】 1. 3.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 2. 4. 梯形ABCD 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 高6厘米。三角AED 的面积是 5平方厘米,BC=10 厘米,求阴影部分 的面积。 一个长方形的草坪,中间有两个人行道。高是14 求草坪的面积。 (单位:厘米) 32 28 下面的梯形中,阴影部分面积是150平方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12厘米,已知DE 是EC 长度的2倍,求: (1) 三角形DEF 的面积。 (2) CF 的长。

五年级奥数图形与面积B含详细答案(供参考)

2010年五年级奥数题:图形与面积(B)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如图是由1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如果这个图形的面积是400平方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 _________厘米. 2.(3分)第一届保良局亚洲区城市小学数学邀请赛在7月21日开幕,下面的图形中,每一小方格的面积是1.那么7,2,1三个数字所占的面积之和是_________. 3.(3分)如图中每一小方格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那么用粗线围成的图形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4.(3分)(2014?长沙模拟)如图的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4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5.(3分)在△ABC中,BD=2DC,AE=BE,已知△ABC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则四边形AEDC的面积等于_________平方厘米. 6.(3分)如图是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AE=5厘米、OB是_________厘米.

7.(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厘米,CG是3厘米,长方形DEFG的长DG是5厘米,那么它的宽DE 是_________厘米. 8.(3分)如图,一个矩形被分成10个小矩形,其中有6个小矩形的面积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大矩形的面积是 _________. 9.(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P是边AB上的任意一点,M、N、I、H分别是边BC、AD上的三等分点,E、F、G是边CD上的四等分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 10.(3分)图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是10平方厘米,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11.图中正六边形ABCDEF的面积是54.AP=2PF,CQ=2BQ,求阴影四边形CEPQ的面 积.

小学数学奥数精讲速算与巧算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构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一、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 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数字。例如,5+6=6+5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顺序,其和不变。例如, a+b+c+d=d+b+c+a=… 其中,a,b,c,d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 4+9+7=(4+9)+7=4+(9+7)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他数相加。把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运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1、凑整法。 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加起来,然后再与其他的数相加。 例1:计算(1)23+54+18+47+82 (2)1350+49+68+51+32+1650 2、借数凑整法 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数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例如,计算976+85,可在85中借出24,即把85拆分成24+61,这样就可以先用976加上24,“凑”成1000,然后再加61。 例2:计算(1)57+64+238+46

(2)4993+3996+5997+848 二、减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巧算。 加、减法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 1、在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例如: a-b-c=a-c-b,a-b+c=a+c-b 2、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例如: a+(b-c)=a+b-c a-(b+c)=a-b-c a-(b-c)=a-b+c 3、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内的数原来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来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例如:

五年级奥数:第2讲--速算与巧算(二)

第2课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二) 【知识概述】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1a ),最后一项称为末项(n a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d ),数列中的数的个数称为项数(n )。 对于等差数列,我们要熟练运用三个公式: 通项公式:第n 项=首项+(项数-1)×公差,n a =1a +(n -1)×d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n =(n a -1a )÷d +1 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和=(1a +n a )×n ÷2 例1 计算 8.376÷3.2÷2.5 7.68÷2.5÷0.4 例2 计算 (4.8×7.5×8.1)÷(2.4×2.5×2.7) 1.1÷(1.1÷1.2)÷(1.2÷1.3)÷(1.3÷1.4) 例3 已知等差数列0.2,0.5,0.8,1.1,1.4,…。 (1) 这个数列的第13项是多少? (2) 4.7是其中的第几项? 1、有一列数0.1,0.5,0.9,1.3,1.7,…。 (1) 它的第1000项数是多少? (2) 492.1是它的第几项? 2、一只小虫沿着笔直的树干往上跳。它每跳一次都能升高0.04米。它从离地面0.1米处开始 跳,如果把这一处称为小虫的第一次落脚点,那么它第100个落脚点正好是树梢。这棵树高多少米?

例4 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4项为2.1,第6项为3.3,求它的第8项。 1、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5项是11.9,第8项是16.1,求它的第11项是多少? 2、在12.4和24.5之间插入10个数以后,使它们成为一个等差数列,插入的10个数中,最 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例5 计算:0.3+0.7+1.1+…+9.9 (1)计算:0.1+0.2+0.3+…+7.7+7.8 (2)计算:200-0.3-0.6-0.9―…―5.1-5.4 例6 算式0.1+0.3,0.3+0.6,0.5+0.9,…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求它的第2000个算式的和。 1、下面的算式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0.5+0.3,0.7+0.6,0.9+0.9,1.1+1.2,…,它 的第1999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

小学五年级的奥数巧求表面积例题、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巧求表面积 教学目标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例题讲解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面积的总和叫做长方 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如果长方体的长用 a 表示、宽用 b 表示、高用 h 表示,那么,长方体的表面积 =( ab+ ah+ bh)×2。如果正方体的棱长用 a 表示,则正方体的表面积 =6a2。 对于由几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或者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组合而成的 几何形体,它们的表面积又如何求呢涉及立体图形的问题,往往可考查同学们的看图能 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小学阶段遇到的立体图形主要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些图形的特点都是可以从六个方向去看,特别是求表面积时,就是上下、左右和前后六个方向(有时 只考虑上、左、前三个方向)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总和。有了这个原则,在解决类似问 题时就十分方便了。 例 1在一个棱长为 5 分米的正方体上放一个棱长为 4 分米的小正方体(下图),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例 1 图)(例2图)分析我们把上面的小正方体想象成是可以向下“压缩” 的,“压缩” 后我们发现:小正方体的上面与大正方体上面中的阴影部分合在一起,正好是大正方体的上面。这样这个立体图形有表面积就可以分成这样两部分: 上下方向:大正方体的两个底面;侧面:小正方体的四个侧面大正方体的四个侧面。 解:上下方向:5× 5×2=50(平方分米)侧面:5×5×4=100(平方分米)4× 4× 4=64(平方分米)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为: 50+100+ 64=214(平方分米)答: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为214 平方分米。 例 2下图是一个棱长为 2 厘米的正方体,在正方体上表面的正中,向下挖一个 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小洞,接着在小洞的底面正中向下挖一个棱长为1 厘米的正方体2 小洞,第三个正方体小洞的挖法与前两个相同,棱长为1 厘米。那么最后得到的立体图4 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这道题的难点是洞里的表面积不易求。在小洞里,平行于上下表面的所有面的面积和等于边长为 1 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这个边长为 1 厘米的正方形再与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合在一起正好是边长为 2 厘米的正方体的上表面的面积。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分成两部分:

奥数知识点 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引导: 1、计算(凑十法)1+2+3+4+5+6+7+8+9+10 2、计算(凑整法)1+3+5+7+9+11+13+15+17+19 2+4+6+8+10+12+14+16+18+20 2+13+25+44+18+37+56+75 3、计算(用已知求未知)1+2+3+4+5+6+7+8+9+10+11+12+13+14+15 5+6+7+8+9+10 4、计算(改变运算顺序)10-9+8-7+6-5+4-3+2-1 5、计算(带着“+”、“-”号搬家)1-2+3-4+5-6+7-8+9-10+11 一、凑十法:利用个位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的技术 题1、计算1+2+3+4+5+6+7+8+9+10 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 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若是 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二、凑整法:同学们还知道,有些数相加之和是整十、整百的数,如: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那些较大的数相加又快又准。像10、20、30、40、50、60、70、80、90、100等等这些整十、整百的数就是凑整的目标。 题2、计算1+3+5+7+9+11+13+15+17+19 解:这是求1到19共10个单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题3、计算 2+4+6+8+10+12+14+16+18+20 解:这是求2到20共10个双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题4、计算 2+13+25+44+18+37+56+75 解:用凑整法: 三、用已知求未知 利用已经获得较简单的知识来解决面临的更复杂的难题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凑十法、凑整法的实质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把这种认识规律用于计算方面,可使计算更快更准。题5、计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解:由例2和例3,已经知道从1开始的前10个单数之和及从2开始的前10个双数之和,巧用这些结果计算这道题就容易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3+5+7+9+11+13+15+17+19)+(2+4+6+8+10+12+14+16+18+20)=100+110(这步利用了例2和例3的结果)=210 题6、计算:5+6+7+8+9+10 解:可以利用前10个自然数之和等于55这一结果。 5+6+7+8+9+10=(1+2+3+4+5+6+7+8+9+10)-(1+2+3+4)=55-10=45 四、改变运算顺序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 题7、计算:10-9+8-7+6-5+4-3+2-1 解:改变一下运算顺序,先减后加,就使运算显得非常“漂亮”。 10-9+8-7+6-5+4-3+2-1=(10-9)+(8-7)+(6-5)+(4-3)+(2-1)=1+1+1+1+1=5

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一)

第一讲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一) 知识概述 小数的简便计算出了可以灵活运用整数四则运算中我们已经学过的许多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外,还可以运用小数本身的特点,如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 很多计算题,如果我们根据运算法则按部就班地计算,将会觉得很繁,也很耗费时间,有的甚至算不出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其中数据的特点、正确运用数的组成、运算规律,把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便的计算将会节约很多时间。学会巧算的一些基本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增强注意力与记忆力。我们通过学习不同的方法来解答这类繁琐的计算题,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凑整法简算就是要求计算的小数通过移位,拆减等,把这类数化成2×5=10,4×25=100,8×25=200,8×125=1000等相加或者相乘的数。 例1计算:0.125×0.25×0.5×64 解析:我们可以通过凑整把64=8×4×2,从而题目可以变成0.125×8×0.25×4×0.5×2 练习:(1)1.31×12.5×8×2 (2)1.25×32×0.25 (3)1.25×88 2、拆拼法简算就是把某个数进行拆分,然后分别与乘数相乘,达到简便运算的效果。 例2 (1)计算:1.25×1.08 解析:我们可以把1.08化成1+0.08,再分别与1.25相乘,把得到的数相加就是结果。 (2)计算:7.5×9.9 解析:我们可以把9.9化成10-0.1,再分别与7.5相乘,把得到的数相减就是结果。 练习: (1)2.5×10.4 (2) 3.8×0.99

(3)1991+199.1+19.91+1.991 3、转化法简算就是把相同的因数提取出来,再把剩下的乘数相加或相减,以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 例3 计算:5.7×9.9+0.1×5.7 解析:可以把5.7提取出来,把9.9加上0.1,算出结果再与5.7相乘,得出结果。 练习:(1)4.6×99+99×5.4 (2)7.5×101-7.5 4、扩大或缩减法就是将因式中相同数字的乘数通过扩大或者缩小,另一个乘数缩小或者扩大相同倍数,使其中某个乘数相同,达到简便运算的效果。 不用计算,直接写出答案 已知0.27×4.5=1.17 计算:2.6×4.5=() 0.26×45=() 260×45=() 0.026×0.45=() 2.6×0.45=() 例4 计算:1240×3.4+1.24×2300+12.4×430 解析:把1.24化成1240是扩大1000倍,那么2300就要缩小1000倍是 2.3,同样12.4扩大100倍是1240,那么430同样也要缩小100是 4.32,再提取1240,把剩下的乘数相加就得到结果。 练习:4.65×32-2.5×46.5-70×0.465 5.设数法简算就是几个相同数字以相加或相减的不同形式在乘数中

五年级奥数第9讲巧求表面积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课题第 9 讲巧求表面积 教学目标1、学习经典奥数题——巧求表面积。 2、灵活运用各种图形表面积计算公式,完成相关题目。 3、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重点灵活运用各种图形表面积计算公式,完成相关题目。 难点灵活运用各种图形表面积计算公式,完成相关题目。 【内容概述】 表面积指的是物体几个面的总面积。 做这类题要熟练掌握基本图形的计算公式,并能寻求最简洁的方法解答问题。 典型问题- 1】 例 1、在一个棱长为 5 分米的正方体上放一个棱长为 4 分米的小正方体(右图),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分析:小正方体上面和大正方体的上面的和刚好是大正方体的上面。解:上 下方向:5×5×2=50(平方分米); 侧面:5×5×4=100(平方分米), 4×4×4=64(平方分米)。 练习 1、下图是一个棱长为8 厘米的正方体,在正方体上表面的正中,向下挖一个棱长为4 厘米的正方体小洞,接着在小洞的底面正中向下挖一个棱长为2 厘米的小正方体小洞,求得到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为:50+100+64=214(平方分米)。

例 2 、右图是由 18 个边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求它的表面积。

分析:如果一面一面去数,那么虽然可以得到答案,但太麻烦,而且容易出错。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立体的上面与下面、左面与右面、前面与后面的面积分别相等。所以,这题可以转化为三视图来解答。 解:如下图所示,可求得表面积为 2 9+7+8)× 2=48(厘米2)。 练习 2、用12 个长5 厘米、宽4 厘米、高3 厘米的长方体码放成一个表面积最 .码放小的长方体后得到的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最新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2

第二讲小数的巧算与速算 轻松阅读: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速算与巧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小数的速算与巧算,它的算理与整数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数的运算中根据数的特点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恰当地利用四则运算中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运算速度,而且还能使我们的计算又准又快,锻炼思维,提高运算的技能技巧。现在开始学习吧! 例1.简算: .68.068. (1)99 思路导航:题中,9.9接近10,且6.8和0.68都是有6、8这两个数字。 解法一:解法二: 99.68.068.99.68.068. =99×0.68+1×0.68 =9.9×6.8+0.1×6.8 =(99+1)×0.68 =(9.9+0.1)×6.8 =100×0.68 =10×6.8 =68 =68 想想还有别的解法吗? 同步导练一: (1)272.4×6.2+2724×0.38(2)1.25×6.3+37×0.125 (3)7.24×0.1+0.5×72.4+0.049×724 (4)6.49×0.22+258×0.0649+5.3×6.49+64.9×0.19

(2+0.48+0.82)×(0.48+0.82+0.56)-(2+0.48+0.56)×(0.48+0.82)思路导航:整个式子是乘积之差的形式,它们构成很有规律,如果把2+0.48+0.82用A表示,把0.48+0.82用B表示,则原式化为A×(B+0.56)-(A+0.56)×B,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 解:设A=2+0.48+0.82B=0.48+0.82, 原式=A×(B+0.56)-(A+0.56)×B =A×B+A×0.56-(A×B+0.56×B) = A×B+A×0.56- A×B-0.56×B =0.56×(A-B) =0.56×2 =1.12 同步导练二: (1)(3.7+4.8+5.9)×(4.8+5.9+7)-(3.7+4.8+5.9+7)×(4.8+5.9) (2)(4.6+4.8+7.1)×(4.8+7.1+6)-(4.6+4.8+7.1+6)×(4.8+7.1) 例三: 计算76.8÷56×14 思路导航:这道题是乘除同级运算,解答时,利用添括号法则,在“÷”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变“÷”,“÷”变“×”。不过,同学们请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乘、除同级运算。 解: 76.8÷56×14 =76.8÷(56÷14)

五年级奥数题:图形与面积含详细答案

五年级奥数题:图形与面积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如图是由1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如果这个图形的面积是400平方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 _________厘米. 2.(3分)第一届保良局亚洲区城市小学数学邀请赛在7月21日开幕,下面的图形中,每一小方格的面积是1.那么7,2,1三个数字所占的面积之和是_________. 3.(3分)如图中每一小方格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那么用粗线围成的图形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4.(3分)(2014?长沙模拟)如图的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4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5.(3分)在△ABC中,BD=2DC,AE=BE,已知△ABC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则四边形AEDC的面积等于_________平方厘米. 6.(3分)如图是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AE=5厘米、OB是_________厘米.

7.(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厘米,CG是3厘米,长方形DEFG的长DG是5厘米,那么它的宽DE 是_________厘米. 8.(3分)如图,一个矩形被分成10个小矩形,其中有6个小矩形的面积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大矩形的面积是 _________. 9.(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P是边AB上的任意一点,M、N、I、H分别是边BC、AD上的三等分点,E、F、G是边CD上的四等分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 10.(3分)图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是10平方厘米,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11.图中正六边形ABCDEF的面积是54.AP=2PF,CQ=2BQ,求阴影四边形CEPQ的面 积.

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 与巧算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1、计算(凑十法) 1+2+3+4+5+6+7+8+9+10 2、计算(凑整法) (1) 1+3+5+7+9+11+13+15+17+19 (2) 2+4+6+8+10+12+14+16+18+20 (3) 2+13+25+44+18+37+56+75 3、计算(用已知求未知)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2+3+4+5+6+……+46+47+48+49 4、计算(改变运算顺序) 10-9+8-7+6-5+4-3+2-1 22-20+18-16+14-12+10-8+6-4+2-0 5、计算(带着“+”、“-”号搬家)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 (1) 1-2+3-4+5-6+7-8+9-10+11 (2)45-48+50-52+54-56+58-60+62 (3) 10-20+30-40+50-60+70-80+90 例1 哥哥和妹妹分糖。哥哥拿1块,妹妹拿2块;哥哥拿3块,妹妹拿4块;接着哥哥拿5块、7块、9块、11块、13块、15块,妹妹拿6块、8块、10块、12块、14块、16块。你说谁拿得多,多几块? 例2 星期天,小明家来了9名小客人。小明拿出一包糖,里面有54块。小明说:“咱们一共10个人,每人都要分到糖,但每人分到的糖块数不能一样多,谁会分?”结果大家都无法分,你能帮他们分好吗?

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知识导航 我们在进行运算时,除了熟练掌握好运算法则外,还要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题目中数的特点,合理、有效地进行计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常用的方法、技巧如下: 1.运算法则:先乘除后加减;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运算定律与性质: 加法交换律:a b b a +=+; 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乘法交换律:a b b a ?=? 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乘法分配律:c a b a c b a ?±?=±?)( 减法的性质:)(c b a c b a +-=-- 除法的性质:)(c b a c b a ?÷=÷÷ 3.灵活运用通分和约分 4.分数、小数化成统一的形式再计算,一般是分数化成小数。 5.凑整法:运用运算定律,使式子中一些数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再计算。我们通常是利用运算律将一些数凑成整一、整十或整百再计算。凑整技巧主要有:①分组凑整;②加补凑整;③基准凑整。 6.分组分解法: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式子进行分组求解,最后再综合求解。 7.综合方法:计算比较复杂的式子时要多种方法一起用。 精典例题 例1:25.697241283675.01000÷?? ?????+-?)(计算: 思路点拨 注意运算的先后顺序,同时要注意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模仿练习 125.019 158861915886625.025.01915886194113?+?+?+计算:

例2:计算:??? ??+++÷??? ??+++649537425313654543432321 思路点拨 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利用乘法分配律。 模仿练习 )()计算:(111 93313991111593353995 1++÷++ 例3:9.0195 105375.119484?+?计算: 思路点拨 84和105有公因数21,可以把84和105分解,然后计算。 模仿练习 52 69.434.316.3?+?计算:

五年级奥数巧求面积问题

巧求面积问题 一..如图所示,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AC=10厘米,BD=6厘米,求四边形的面积。 二.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三.如图所示,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连结它的边的中点组成一个小正方形,求小正方形的面积。 四.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E是BC的中点,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ΔABE的面积多多少倍? 五.如图所示,已知ΔABD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其中2BD=DC,求ΔADC的面积? 六.如图所示,ΔAED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3AE=EB,BD=DC,求ΔABC的面积。 七.如图所示,已知ΔABC的面积为28平方厘米,BC=CD,AE=EC,求ΔECD 的面积。

八.星光小学的花园如图所示,花园内筑有两条宽为3米的路,已知花园长40米,宽30米。求剩下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九.如图所示,ΔABC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2BD=DC,2AE=EC,则ΔADE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十.如图所示,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7米,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十一. 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3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十二。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54平方厘米,2BF=FC,2AE=EC,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十三。如图所示,已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5和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十四。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中,2AE=EB, BF=FC。ΔAED的面积为14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十五。如图所示,已知ΔABC的面积为1,AB=BD,2AC=CE.求ΔADE的面积。 十六。如图所示,ΔABC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其中AE=3AB,BD=2BC。求ΔBDE的面积。 十七。如图所示,四边形ABFE和CDEF都是长方形,AB是5厘米,BC是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十八。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厘米,ΔABE, ΔADF与四边形AECF 的面积彼此相等,求ΔAEF的面积。 十九。南葛小学114名少先队员在如图所示的长方形园地里按三角形面积大小分配三组队员植树,在长方形ABCD中,E是AC上一点,AE=60米,EC=30米。在ΔACD,ΔABE,ΔBCE的地中各应分配多少人? 二十。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1,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36平方厘米,E,F,G分别为边AB,BC,CD 的中点,H为AD边上任意一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一)

速算与巧算(一) 知识点梳理 一、加法的运算规律及法则 (1)加法交换率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率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 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重难点)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变“-”,“-”变“+”。 即:a+(b+c+d)=a+b+c+d a-(b+a+d)=a-b-c-d a-(b-c)=a-b+c 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积运算性质: (1)乘法交换律 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 (2)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 用字母表示是:(a×b)×c=。 (3)乘法分配律: a×(b+c)=。(重难点) 注意: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算括号,再乘除后加减,同级间依次计算 加法中的巧算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2+8=10,4+6=10,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22+78=100,44+56=100,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1、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②99+136+101 ③ 1361+972+639+28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 ③式= 2、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 ①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 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 =200+861=1061 ②式= ③式=

五年级奥数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一)精编版

五年级奥数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一) 1、凑整法简算: 0.125×0.25×0.5×64 1.31×12.5×8×2 1.25×88 1.25×32×0.25 2、拆拼法简算: 1.25×1.08 7.5×9.9 2.5×10.4 3.8×0.99 1991+199.1+19.91+1.991 3、转化法简算: 5.7×9.9+0.1×5.7 9968 068...?+ 4.6×99+4.6 7.5×101-7.5 9.8+99.8+999.8+9999.8+99999.8 272.4×6.2+2724×0.38 0.999×0.6+0.111×3.6 0.222×0.778+0.444×0.111 0.999×0.7+0.111×3.7 0.888×0.9+0.222×6.4 0.111×5.5+0.555×0.9 1.25×32×2.5

12.5×48 2.5×128×125×5 2.5×56 1.8×5.5 1.25×6.3+37×0.125 7.24×0.1+0.5×7 2.4+0.049×724 知0.26×4.5=1.17 计算:2.6×4.5=() 0.26×45=() 0.026×0.45=() 2.6×0.45=() 260×45=() 4、设数法简算: (2+3.15+5.87) ×(3.15+5.87+7.32)-(2+3.15+5.87+7.32) ×(3.15+5.87) (1+0.23+0.34)×(0.23+0.34+0.65)-(1+0.23+0.34+0.65)×(0.23+0.34)(3.7+4.8+5.9) ×(4.8+5.9+7)-(3.7+4.8+5.9+7) ×(4.8+5.9) 5、数形结合法简算: 1.999×2003-1.998×2004 19.94×2010-19.93×2011

小学奥数一年级速算与巧算

例1 哥哥和妹妹分糖。哥哥拿1块,妹妹拿2块;哥哥拿3块,妹妹拿4块;接着哥哥拿5块、7块、9块、11块、13块、15块,妹妹拿6块、8块、10块、12块、14块、16块。你说谁拿得多,多几块 解:方法1:先算哥哥共拿了多少块 再算妹妹共拿了多少块 方法2:这样想:先算每次妹妹比哥哥多拿几块,再算共多拿了多少块。 1+2= 1+2+3= 1+2+3+4= 1+2+3+4+5= 1+2+3+4+5+6= 1+2+3+4+5+6+7= 1+2+3+4+5+6+7+8= 1+2+3+4+5+6+7+8+9= 1+2+3+4+5+6+7+8+9+10= 例2 星期天,小明家来了9名小客人。小明拿出一包糖,里面有54块。小明说:“咱们一共10个人,每人都要分到糖,但每人分到的糖块数不能一样多,谁会分”结果大家都无法分,你能帮他们分好吗 解: 例3 时钟1点钟敲1下,2点钟敲2下,3点钟敲3下,……照这样敲下去,从1点到12点,这12个小时时钟共敲了几下 解:方法1:凑十法 方法2:如果能记住从1到10前十个自然数之和是,计算会更快。 (1+2+3+4+5+6+7+8+9+10)+11+12=

习题二 1.三个小朋友分5块糖。要求每人都分到糖,但每人分到的糖块数不能一样多,你能分吗 2.①把16只小鸡分别装进5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都要有鸡,而且每个笼子里的鸡的只数也不能相同,如何分装 ②按同样要求,把15只小鸡装进5个笼子能办得到吗 ③按同样要求,把14只小鸡分装到5个笼子能办得到吗 3.①把100块糖分给10个小朋友。要求每人都分到单数块糖,而且每人分到糖块数都不一样,如何分 ②把99块糖按同样要求分给10个小朋友,你能分吗 4.从1到20这20个数中,所有的双数之和与所有的单数之和的差是多少 5.小方家的钟除了几点钟敲几下外,每半点钟也敲一下。比如说,0点半敲1下,1点钟敲1下,1点半敲1下,2点敲2下,2点半敲1下,……照这样敲下去,从夜里0点开始,计到白天中午12点钟,在这12个小时之内时钟共敲了多少下

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同步教育信息】 本周教学内容: 速算与巧算(一)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速算与巧算,在数的运算中根据数的特点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恰当地利用四则运算中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运算速度,而且还能使我们的计算又准又快,锻炼思维,提高运算的技能技巧。 [学习过程] 一. 阅读思考: 例1. 简算: (1)99 68068...?+ 分析:题中,9.9接近10,且6.8和0.68都是有6、8这两个数字。 解法一: 解法二: 或99 68068...?+ (2)288 125280125..?-? 分析:审题可知,125和12.5可以互相转化 解:288 125280125..?-? 或288 125280125..?-? 例2. 计算768 5614...÷?

分析:这道题是乘除同级运算,解答时,利用添括号法则,在“÷”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变“÷”,“÷”变“×”。不过,同学们请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乘、除同级运算。 解:768 5614...÷? 例3. ()77728077+÷ 分析:我们可以把乘法分配律引申开,用来解题。 解:()77728077+÷ 二. 尝试体验 1. 请你判断下面的做法是否简便、正确。 (1)8448 7948?-?.. (2)8448 7948?-?.. 2. 先按提示要求完成下面题的计算,再比较哪种算法巧,说说巧算的依据。 (1)()130052013-÷ (2)()130052013-÷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1. 53 125043125...?-? 2. 06 16684..?+? 3. 144156 13÷?.. 4. 6355711?÷÷ 5. ()()487581242527??÷?? 6. 3435353534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