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血糖看哪一项

体检报告血糖看哪一项
体检报告血糖看哪一项

专家教你看体检报告

华西都市报 2013年05月18日

体检身体确实是件好事儿,可每次体检报告发下来后,有些人简单一看,觉得没有大问题就把报告直接塞到了抽屉里,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一些指标不在参考值内,顿时担忧不已。成都铁路分局医院体检部医生吴仕英教大家如何看懂体检报告,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

1、肝功能

可探测有无疾病和肝损害程度

医生解析: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很多,它们的上下波动各有各的意义。

要注重肝功能检查单上主要的几项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等。

alt、ast、γ—gt是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如脂肪肝、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γ—gt主要是肝胆疾病的监测项目。肝脏炎症,γ—gt轻度和中度增高。肝胆其他疾病如肝癌、肝阻塞性黄胆、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胆囊息肉、胆结石、胰腺炎、胰头癌、胆道癌等γ—gt明显升高。长期或大量饮酒,也会导致该酶的升高。

tbil、tba是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tbil、tba可以出现升高。如中度增高,可能患了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癌;明显增高,就有患胰腺癌、阻塞性黄疸的危险。

alb的含量可以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如果alb降低就表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害,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

要注意的是:肝功能结果异常也不全是肝脏出现了问题,有些情况如脱水,检查进食、饮水,检查前一晚饮酒、吃油腻食物、剧烈运动、服用某些药物等也有可能造成转氨酶高或白蛋白异常。

2、高血压

并不是一次检测就能判定

医生解析:人的血压是波动的,体检时记录的是瞬间的血压,即使达到高血压的标准,也不能根据这一次血压确定为高血压病。

成人的理想血压应该是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不同时间连续两次测量,血压值大于或等于140/90mmhg时,就可以称为高血压。

诊断高血压时,必须不同时间多次测量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不能确诊。

3、糖尿病

危害在于一系列并发症

医生解析:糖尿病的诊断必须靠血糖检查,不过看血糖的化验单大有讲究。

在体检报告中,生化类检查中几乎都会有血糖这一项,而体检时的血糖通常是空腹血糖。从预防病角度讲,仅仅检查空腹血糖是不够的,因为只有空腹血糖(fpg)<6.11mmol/l并且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才为正常。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患者。

一般情况下,医生在作出诊断时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考虑,如果有症状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达到上述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可以判定为糖尿病。如果有糖尿病症状,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达到上述标准,才可以判为糖尿病。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不可逆的,会引起失明;糖尿病肾病,则会引起肾功能衰竭,最后导致尿毒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会引起全身疼痛;糖尿病足,会因为双足知觉不灵敏,容易被烫伤,导致老烂腿;这类

病人如有伤口或手术切口,则不容易愈合。

4、乙肝两对半

指标中有阳性不一定是坏事

医生解析:乙肝检测指标有五项: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

2、乙肝表面抗体(hbsab)、

3、乙肝e抗原(hbeag)、

4、乙肝e抗体(hbeab)、

5、乙肝核心抗体(hbcab)。

这些项目里面也有保护我们免受乙肝病毒感染的抗体。如只有第2项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的感染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成功;只有第2、5项阳性,表示接种了乙肝疫苗后,或是乙肝病毒感染后已康复了,已有免疫力;只有第4、5项阳性,表示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只有第2、4、5项阳性,表示乙肝的恢复期,已有免疫力;只有第1项阳性,表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如第3项阳性说明传染性强。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乙肝慢性化倾向;第4项阳性说明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传染性。

5、高血脂

四大项目来判定

医生解析:血脂检测指标主要有四项。

1、总胆固醇,理想值<5.2mmol/l(<200mg/dl)

在胆固醇水平<4.1mmol/l(160mg/dl)时冠心病不常见,超过5.0mmol/l(200mg/dl)时危险性将会增加,当高于5.4mmol/l(250mg/dl)时危险性大大增加。

2、低密度脂蛋白,理想值<3.12mmol/l(<120mg/dl),它的值越高发生冠心病潜在危险越大。

3、高密度脂蛋白,理想值>0.9mmol/l(35mg/dl)

它水平的高低与冠心病的发生率之间呈负相关,也就是说浓度越高则冠心病的患病风险性越低。所以它的浓度升高,是一个令人愉快的结果。

4、甘油三酯,理想值<1.70mmol/l(150mg/dl)

高甘油三酯血症常并发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症、肥胖症和高胰岛素血症。华西都市报记者曹一莎

异常指标中哪几个最重要

20121119 西南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教你看体检报告

异常指标中哪几个最重要

拿到体检报告了,可一长串体检项目、专业术语和化验单上升下降的箭头,着实让不少人有些头晕眼花。

异常指标里,哪几个最重要?可能指向哪种疾病?其实,这些你都可以向医生咨询,但不少单位是将所有的体检报告抱回来发给职工,而职工自己又很难读懂体检报告。昨日,针对读者普遍关心的体检报告解读问题,重庆晚报记者采访了西南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赵小兰。

重视对下次体检建议

一份基本的体检报告包括检查数据和终检结论等,最值得参考的首先是健康建议。“对医生提出的各种干预、预防和治疗措施千万不可忽视,包括饮食、营养、锻炼、作息、药物等建议。”赵小兰说,有些体检报告中,会出现如复查、定期检查、进一步检查等术语,这并不是医生随意开的,更不可轻视。

复查:指某一项检查指标此次出现异常,如尿酸偏高,可能与检查前饮酒有关,应在一周内第二次检查。

定期复查:指体检的结果已有结论,为观察变化,就必须定期复查,如在体检中发现胆

囊息肉、胆结石等,一般需要3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看看大小、形状是否发生改变,如有变化就应及早手术。

进一步检查:在体检中发现问题又不能确诊,医生就会建议你进一步检查。当体检结果已显出某种疾病,医生建议尽快治疗时,千万不要耽误时间。

留意临界值变化

体检报告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体检数据。有些体检者过分依赖这些数据,认为这些就是自己健康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赵小兰解释,这些数据只是体检时的数据,而体检当时的身体状况很有可能受人为因素或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一些检测项目敏感性很高,有些指标本身就处于一个动态水平上,体检测到的是它在那一个瞬间的数值。正确的做法是,拿出相似或相同的条件下检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报告,再请医生诊断。

受检者特别要注意体检中处于临界值的指标。一定要注意定期体检并要特别留意这些临界值的变化,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运动调整仍无法缓解,应立即就医。

尿常规

尿常规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尿常规检查的疾病有四大类:尿常规中酸碱度、比重、隐血或红细胞、尿蛋白质和颜色等指标改变可能提示有肾脏疾病存在;尿比重、糖和酮体检测,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白细胞、隐血、红细胞、颜色和浊度对确定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有很重要的价值;尿常规中酸碱度、比重、胆红素、尿胆原、颜色等指标也可作为其它疾病的诊断依据,如胆红素和尿胆原指标增高时主要反映肝脏有问题,尿液呈黄绿色往往提示黄疸。

重要指标

尿蛋白:它是提示肾功能的关键指标,不管是几个+,都应去肾病科筛查一下。

尿隐血:其提示意义要差一些,结合红细胞一起看,如果仅仅是尿隐血一两个+,没有红细胞,问题不大。这与尿隐血的试剂本来就比较敏感、体检前做过剧烈运动、女性月经期间或月经刚结束等因素有关。但如果长期阳性(3次以上),不管是几个+都要引起重视。

血常规

血常规项目有20多种。从医生的角度讲,里面的每个指标都很重要。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全部了解这二十来个指标确实有难度。

重要指标

白细胞计数: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指标减少多见于某些杆菌、病毒或原虫感染。指标增高多见于细菌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如败血症、脓肿;各种恶性肿瘤,如转移性癌,肝、肺、胃肠道肿瘤等也会导致白细胞增多。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人体内负责运载氧和二氧化碳的一种蛋白质。血红蛋白降低,称之为贫血。临床上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为贫血。贫血可分为四级:轻度———血红蛋白>90g/l;中度———血红蛋白90-60g/l;重度———血红蛋白60-30g/l;极度———血红蛋白<30g/l。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在止血、维护血管内壁完整、伤口愈合、炎症、血栓形成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减少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增多多见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急性失血、癌症患者等。血小板太低,身体容易出血,出血后伤口不易愈合。太高容易出现凝血。

生化

生化体检主要是用来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的情况。针对肝功能项目有蛋白、

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针对肾功能的项目有肌酐、尿酸、尿素;针对血脂的有五项,即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

由于生化体检的项目较多,一个指标可以提示多种问题。不同异常结果,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也有假阳性的可能,因此,赵小兰不建议大家网上搜索,自我诊断。看到不正常的化验结果,要先去体检医院复查,再咨询专科医生。

重要指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通常,体检报告中主要检查的转氨酶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俗称谷丙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俗称谷草转氨酶),其中尤以前者最为常用。一般情况下,如果alt血清值超过正常上限2~3倍,并持续两周以上,表明有脂肪肝等肝胆疾病存在的可能;如果测定值超过正常上限20倍,表明有肝胆疾病存在;此时若伴有阳性肝炎病毒标志物,可以诊断肝炎。alt的正常上限是40单位,2.5倍为100单位,20倍为800单位。另外,临床上还常用ast/alt的比值来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情况,比值越大,说明肝受损越严重。

肌酐(crea):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肌酐升高意味着肾功能可能出了问题。肌酐正常,却有尿蛋白,也应引起重视。

如果几个指标一起升高,则需要引起重视。第一次查出血尿酸偏高,身体没有症状,更多考虑为高尿酸血症,通过饮食控制,并定期复查随访即可。若伴有关节疼痛,或者本身就有痛风的,应尽快求医用药。

免疫

赵小兰称,有些人在体检报告中发现两个指标数据非正常,就立刻觉得自己的健康出了大问题,事实上大可不必如此。临床上确诊癌症有很多因素,肿瘤指标只是其中之一。所以,如果在体检中发现肿瘤指标超标,不必恐慌,最好去医院复查。

重要指标

癌胚抗原:是一个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它能向人们反映出多种肿瘤的存在,对大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估计有作用。

甲胎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正常人含量极低,当含量明显升高时,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一旦这些项目呈阳性,要重视。

体检前

没必要禁油腻食物和酒

西南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赵小兰:体检前,确实有些东西不能吃,比如血豆腐,特别是在一些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肠癌等的检查中,大便潜血是重要指标。如果在前三天吃了猪血或血豆腐,结果就会不准确。另外,动物肝脏也应少吃,容易影响到甘油三脂的准确性。

很多单位在发体检通知前,都会提醒体检者不吃油腻食物、禁止喝酒,但其实并没必要。在体检前保持生活常态即可,若平时就喜欢喝两口的人突然戒酒几天,体检结果出入就较大。

体检前3天不要服用维生素c、减肥药及抗生素类药物。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及冠心病的降压、抗凝和抗栓治疗,不能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应清晨服药后再接受体检,糖尿病患者也不要停药。

体检中

尿检最好是晨尿中段尿

新桥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卓泉:体检最佳的采血时间是在早上8时到10时。因为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虽然体检者仍保持空腹,但也容易使血糖值产生变化。有早锻炼习惯的人应暂停一天,以免运动量大后引起低血糖或肝功能和血糖检查不准。

此外,尿常规检查是体检中的一个重要检查项目,检查效果最准的尿样是晨尿,取尿时,

中段尿最为稳定。

由于晨尿是全天中最浓的,便于化验时获取阳性信息,同时晨尿是机体在休息状态下形成的,避免运动、脱水等人为因素对尿液成分的影响,对于诊断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和肿瘤,晨尿做化验意义最大。

如果取的尿不是中段,最明显的误差就是会让尿液的ph值偏高或者偏低,还有一些数据会轻微浮动。

可有的人即使知道中段尿这个概念,却苦于不够手快。这就要人为控制一下排尿速度,同时不要太紧张,正常人在排尿一秒后的尿液基本上就可算做中段尿液了。

体检后

没问题也要保存体检报告

西南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赵小兰:在体检后应把所有的结果请医生进行分析和解读,千万不能自认为没有大的问题,就丢在一边不管了。假如上次体检就发现有异常,本次检查后要特别注意一下该项指标,对比一下是否有变化,这一变化有何意义?比如说,对肝肾囊肿、血管瘤、某些良性肿瘤、胆囊内结石、体重、身高、血糖、血脂等的变化均应注意分析对比。

即使体检没有问题也要保存体检报告。体检报告中的每一个数据,是对整个身体状况的细分。医生在判断某种疾病时往往要参考上年的体检数据,通过对比,才能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医生也能快速地给出治疗方案。(记者程洪川黎奎)

体检专家教你看体检报告

到了年底,去各大医院体检中心总能见到单位扎堆体检。待检查完毕,体检报告到手,看着向上向下的箭头,还有那些加加减减的符号,非医疗专业的人,谁看谁晕。虽说医生会在体检诊断中写明我们究竟是“体检结果未见明显异常”,还是有其它疾病,还会再提供是否需要“定期复查血压”等健康建议,但是谁不想更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呢?本期“热点话题”,记者专门采访了青医附院体检中心副主任马先福,请他来教咱看懂体检报告。

四张小化验单那些加减号箭头啥意思?

说完三管血的去处,还得再说由化验血、尿得到的四张小化验单。体检报告中的“一般情况”、“既往史”、“内科”、“外科”等项在检查时,都由医生借助询问、手诊或血压计等医疗器械完成的,我们也可在检查过程中随时与医生交流。但是化验单上那些“+”“-”符号、大大小小的数据,还有上上下下的箭头,看得就是一头雾水。到底怎么能看出些门道呢?细听分解——篇二:怎样看体检检验报告单

怎样看体检检验报告单

当你拿到检验报告单,在单子上都写有一个“参考值”。那么这个“参考值”到底意味着什么?检验结果一旦超过了“参考值”就等于健康出现问题了吗?“参考值”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用于参考、指导判断的数值,它实际上是正常人群中绝大多数人的平均数值,参考值只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举例说,像心跳,一个人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是参考值范围,如果你体检时心跳是50次,就是不正常了,这就不对了,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心跳是每分钟60~100次,但少数人可以不在这个范围;还有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总数,参考值是4.0~10.0,意思就是说正常人群中绝大多数人每单位(×109/l)的白细胞总数是在4.0~10.0之间。少数人可以不在这个范围。不过,他们的检验结果数值虽然不在参考值的范围内,但却不代表他们的健康有异常。

化验结果是判断疾病的一方面

化验结果低于或高于“参考值”不一定是病理状态或患了某种疾病。化验结果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单凭参考值就判断有没有疾病。比如你剧烈活动、发热、受寒或精神紧张会在尿中出现蛋白,并且大于蛋白尿的参考范围上限150毫克/24小时,但这种尿蛋白的出

现是人体的正常现象,被称为生理性蛋白尿。如葡萄糖,就是血糖,参考范围是:3.89~6.11,稍高或者低一点没有关系,身体自身很快就会调节回来,如果葡萄糖偏低,食物吃下去,血糖很快就上来了;如果血糖偏高点,你少吃一点,血糖就降下来了。但如果葡萄糖低于2.00,出现了心跳很快,出大汗,甚至神志不清,这就是低血糖,如果低血糖反复发作,就要查一下胰腺有没有肿瘤。如果葡萄糖超过了7.00,那就是患有糖尿病了。

,一个病人有了化验结果,再结合症状、体征、其他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最终才会得出患有什么疾病的正确判断。因此,人们在拿到化验单时即使看到自己的检查结果不在“参考值”范围内也不必太紧张,而应请教医生,对自己的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估。

化验单要看关键项目

拿到化验单,很多人会被名目繁多的项目搞糊涂,到底该看哪一项才好?指出,化验单上有许多项目确实非常专业,其作用是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病情,或者查找病因。至于普通人,很难也没必要把化验单完全看懂,拿到化验单后只要学会看最关键的项目就能掌握最重要的信息了。例如血常规化验单,人们关键要看的数值有四项: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这四个项目其中一项出现异常都应该引起重视。如以发热为例,医生会让病人做个血常规检查,目的就是为了分辨病人的发热是由细菌感染引起还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如果患者的白细胞高于参考值上限,表示可能是细菌性感染;但如果是低于参考值下限,则可能是病毒性感染。

而对于尿常规的化验单,关键要看尿糖、尿蛋白、尿白细胞、镜检红细胞四项,这四项其中一项异常都有患病的可能,应该尽快请教医生或复查或进一步检查。

提醒,血常规(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尿常规(尿糖、尿蛋白、尿白细胞、镜检红细胞),这几项主要指标非常重要,而其他一些次要指标正常的情况下出现高或低,不在参考值范围内,不能说明有疾病;而当主要指标出现不正常时,这些次要指标全部发挥作用,可作为判断你有可能得什么疾病的重要依据。

除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外,其他如血生化、乙肝两对半和血糖等体检指标每项都非常重要,任何一项异常都预示着健康出现了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应主动去医院随访;体检医院的医师有责任和义务对此作出详细的解释。

主要指标不正常很可能有疾病

如果在体检中发现一些主要指标不正常,表明有疾病。

如血常规检查,*白细胞:高,很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超过5万、6万,并且形态有异常,就有可能是患了白血病;低于2000或以下,说明抵抗力低,经常容易伤风感冒,应进一步查原因。*红细胞:高,可能由于长期缺氧;低,可能营养不良或骨髓性贫血。*血小板:血小板是凝血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低,有可能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高,说明血液浓缩;血小板极高,就有可能是患有血小板性白血病。

像尿常规检查,*尿糖:高,同时血糖也高,就是糖尿病;如果血糖不高,但小便里有糖,可能是肾性糖尿病;*尿蛋白:肾脏疾病、肿瘤等全身性疾病都可以使它升高,这项指标不正常一定要作进一步的检查。*尿白细胞:高,说明尿路感染。以上这些例子只是说明,当化验项目中主要指标明显不正常时,一定要去医院随诊进一步检查,以防漏诊或延误疾病的诊断。

一般体检表上都会有,抽血化验、血常规18项、肝功能、心电图、胸透、外科、内科、等体检项目,女性还有妇科检查项目,那么健康体检表怎么看,下面来为大家做个介绍。

一、血压

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率为60~100次/min,平均约75次/min。由于受到年龄、性别、和其它的生理因素影响,心率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当做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所以去体检的前一天起,就不要做剧烈运动了。当心率过快超过160次/分,或低于40次/分,都是不正常了,常见于心脏病病人,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

二、视力

正常视力为1.0-1.5。视力低于1.0(snellene视力表)为视力减退,0.3以下为低视力,

0.05以下为盲,统称视力障碍。

三、肾功能

肌酐(cre)正常参考范围:0~159μmol/l( 肌酐是人体内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一种

废物,由肾脏排出。); 尿素氮(bun)正常参考范围:2.6~8.3mmol/l(尿素氮是血浆非蛋白氮

的最主要成分。);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bun/cre)正常参考范围:15~24:1; 血β2—微球蛋

白(β2—mg)正常参考值:1.615±0.335mg/l;尿β2—微球蛋白正常参考值:0.091±

0.068mg/l。

四、血常规:主要是检查体是否有感染,贫血,血液疾病的可能性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

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篇三:教你如何看体检表和检验报告

教你如何看体检表和检验报告,太完整了,值得收藏一生!(zt) 理解10个数字看懂体检表

▌体检时,化验单上的一堆数值,总让你看得“云里雾里”。而无论是手机号码,还是银

行卡密码,你却能背得滚瓜烂熟。其实,与身体有关的一些数字值得一生牢记。日前,美国

《真简单》杂志发表了各科名医整理出的一组与健康有关的最完美指标,供您参考。

▌1.血压:<120/80毫米汞柱

▌血压较低者更健康。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被视为高血压。最厉害的“杀

手”往往“杀人于无形”,高血压也是如此,它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拖延不治,会导致中风、

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衰退等。

▌2.空腹血糖:<5.5毫摩尔/升

▌空腹至少8小时测得的血糖即为空腹血糖,一旦达到或超过7毫摩尔/升,即被诊断为

糖尿病。糖尿病不但可使心脏病风险加倍,还会增加肾病、失明等风险。

▌人过了45岁之后,每3年应查一次血糖。身体超重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更早检

查。另外,减肥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总胆固醇是测量血液中所有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越高,心脏病危险越大。

总胆固醇的理想值应在5.2以下,超过6.2,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

▌20岁后应该检查胆固醇。一旦检查结果异常,最好多锻炼,坚持低胆固醇、低饱和脂

肪及低反式脂肪饮食,每年查一次胆固醇。必要时,还应服用降胆固醇药物。

▌4.坏胆固醇(ldl)<2.6毫摩尔/升,好胆固醇(hdl)>1.3毫摩尔/升

▌有人把“坏胆固醇”比喻成饺子馅里的油汤,它的累积使动脉变成了皮薄多油的“饺

子”,很容易破裂。而它正是导致动脉硬化、心脏病及中风危险的罪魁祸首。ldl水平一般应

控制在2.6毫摩尔/升以下,糖尿病或心脏病患者则应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

▌hdl(高密度脂蛋白)叫做“好胆固醇”,顾名思义,这个数值应该越高越好。hdl有助

去除血管中的ldl。女性hdl低于1.3毫摩尔/升是心脏病的一大危险因素,而高于1.6毫摩

尔/升则有助于保护心脏。

▌为了提高hdl,应该戒烟,常锻炼,以单不饱和脂肪(橄榄油等)取代饱和脂肪及反式

脂肪,每天饮酒不要超过1杯。

▌5.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

▌甘油三酯是在血液中检测出的脂质,被认为是血脂肪,它是高血脂的“预警信号”。甘

油三酯水平升高会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特别是女性)。其水平在1.7—2.2毫摩尔/

升为临界性升高,超过2.3毫摩尔/升则危险更大。因此,最好每年查一次甘油三酯,这通常

为胆固醇检查的一部分。

▌为了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应减肥、戒烟、每天饮酒1杯以下,并经常锻炼。如果是单

纯高甘油三酯,则应限制食物总量,尤其避免摄入碳水化合物。

▌6.促甲状腺激素:<4.0毫摩尔/升

▌促甲状腺激素(tsh)会影响t3和t4甲状腺素的分泌,除了有助调节新陈代谢、体温和

心率之外,也会影响到皮肤、头发、肌肉力量、情绪及大脑功能。tsh超过4.5毫摩尔/升,

表明甲状腺无法产生足够的甲状腺素,帮助身体正常运转。

▌检查促甲状腺激素应从35岁开始。女性中较常见的甲减会升高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

导致心脏病及抑郁风险增加。如果tsh水平较高,必须服用药物。如果一切正常,可5年检

查一次。

▌7.身体质量指数bmi:18.5-24.9 ▌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

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有调查显示,那些bmi指数超出40的人,比指数处于22.5—25

的“健康人群”,往往短寿十年左右。

▌对中国成年人来说,bmi指数低于18.5属于偏瘦,会增加月经紊乱、生育问题、贫血

及骨质流失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等危险。健康体重的bmi指数为18.5-24.9,bmi在25-28之间

属于体重超标,超过28即为肥胖症。

▌每年查一次体重,或在体重增加或减少的时候接受检查。如果超重,则应该控制饮食,

增加锻炼,最重要的是常测腰围。这是因为,即使bmi正常,腰围过粗也会增加2型糖尿病、

心脏病等危险。

▌8.c-反应蛋白:<1.0毫克/升

▌c-反应蛋白(crp)指标高,意味着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比正常情况高2-5倍。此外,它也

是中风、糖尿病及与某些癌症相关的慢性轻微炎症的标志。在不清楚自己的心脏病风险的时

候,不妨检查一下crp。crp检查并非常规检查,但想了解自己心脏病风险及家族病史情况时,

可进行该检查,得出的结果对医生诊断大有帮助。

▌如果crp水平较高,应改变生活方式,经常锻炼,并多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

物(三文鱼、核桃、菜籽油及亚麻籽油等),以减少体内炎症。

▌9.身高:21岁时身高最标准

▌一般来说,21岁时身高达到最高值。21岁之后每年应测一次身高,如果身高比21岁

时矮了3.8厘米,那么应该立即检查骨骼密度或者做脊柱x光检查。大约有一半的女性一生

中会发生骨质疏松型骨折。如果你的身高突然降低,那就预示着骨质密度已经开始变化。

▌平时应常吃含钙饮食,补充维生素d,多做快走或打羽毛球等减重锻炼。烟酒习惯也

影响骨骼健康。必要时遵医嘱接受药物治疗。

▌10.生活中的其他健康数据

有氧运动:每周150—240分钟(包括平日举重、散步和跑步等) 力量训练:每周2—3次(举重等) 水果蔬菜:每天5—9份

肥鱼:每周吃1次,或者服用鱼油补品(每天3克以下) 维生素c:每天摄入75毫克(或约170克橙汁) 钙:每天摄入1000-2000毫克

维生素d:每天摄入1000国际单位

酒水:每天不超过1杯(白酒28克以下,红酒113克,啤酒340克以下) 香烟:0支

睡眠:每晚7—8小时

血常规

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规,这也是住院病历里面必须的,特别是小孩子发烧感冒

时,建议大家去医院要自己要求验,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这样可以避免医生滥用抗生素。

血常规化验现在一般取指尖血(过去取耳垂末梢血),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

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均用英文字首缩写表示。

血红蛋白(hgb):正常值为120-150g/l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为4×109/l-10×109/l 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正常时为0.5-0.7 淋巴细胞(lym%):正常时为0.2-0.4 嗜酸细胞(mxd%):正常时为0-0.02 血小板(plt ):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 hct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值为82-92fl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为340-360g/l 临床意义:

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

hgb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wbc代表的白

细胞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共总数的增高(超过10×109/l)

时,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

1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

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

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

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

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

plt减少时,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

生血栓。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减低,即可诊为贫血。按红细胞体积大小可分为

巨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和正细胞性贫血。mcv(红细胞平均体积)和mchc(平均血红

蛋白浓度)为主要分型依据。

2.尿常规

蛋白(pro):正常为阴性

尿糖(glu):正常阴性

红细胞(rbc):正常0-1/高倍

白细胞(leu):正常0-5/高倍

尿酸盐结晶(nit)

酮体(ket):正常阴性

尿胆元(ubg)定性:弱阳性定量1-4mg/24h 胆红质(bil):正常阴性

尿潜血(ery):正常阴性

比重(sg):正常1.018 临床意义:

泌尿系统感染时,leu常为30~50个/高倍(正常值为阴性:neg)、pro +(正常值为阴

性:neg)。如同时伴有大量nit,及ery阳性(正常为neg)则提示为泌尿系统结石(继发);

glu +~+++要进一步做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试验检查,确定是否有糖尿病存在。因糖尿病患者,

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或其他部位感染。

3. 血气和电解质(血生化)

正常参考值

酸碱度(ph) 7.35-7.45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5-45mmhg 氧分压(pao2) 75-100mmhg 碳酸氢根离子(hco3-) 21.3-27.3mmol/l 钠离子(na+) 136-146mmol/l 钾离子(k+) 3.5-5.5mmol/l 氯离子(cl-) 96-106mmol/l 临床意义:

电解质紊乱可有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四种情况。

血ph(代表酸碱度)及hco3-(碳酸氢根离子)增高,是碱中毒的标志。碱中毒时呼吸中枢

抑制,呼吸困难,血中co2(二氧化碳)蓄积导致paco2(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和pao2(氧分压)

下降。

胃液中含有丰富的k+(钾)、cl-(氯)离子,频繁的呕吐造成k+和cl-的大量丢失,从

而使血清k+、cl-降低。碱中毒是代谢原因引起的,并非呼吸原因所致。同时伴有血清k+和

cl-降低,故可诊断为代谢性(低钾低氯)性碱中毒,需立即行补液治疗,补充丢失的k+和

cl-,并4.肝功能

项目单位正常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alt) iu/l (1~38) 谷草转氨酶(ast) iu/l (8~40) 碱性磷酸酶(alp) iu/l (100~275) r-转肽酶(ggt) iu/l (9~40) 总胆红素(tbil) umol/l (4~20) 直接胆红素(dbil) umol/l (0~7) 临床意义:

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ggt(r-转肽酶)、检测结

果明显增高,反映肝功能异常(损害),tbil(总胆红素)增高提示黄疸,由胆道梗阻所致。

常见的原因有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胆道肿瘤引起的胆道阻塞或胰头肿瘤压迫、侵犯胆总

管所致。

5.乙肝2对半检验

正常

表面抗原(hbsag)阴性

表面抗体(抗-hbs)阴性或阳性

e抗原(hbeag)阴性

抗-hbe 阴性

核心抗体(抗-hbc)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这里指的是检查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里的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应称作乙型肝炎病毒感

染的标记物,由于有三种抗原及与它们相应的三种抗体,核心抗原通常不检测,因此只检测

二种抗原及三种抗体,二种抗原是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三种抗体则分别是

表面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c)及(抗-hbe)。查到hbsag、hbeag及抗-hbc即“大

三阳”,而hbsag、抗-hbc及抗hbe阳性即“小三阳”。

表面抗体即抗-hbs,它是乙型肝炎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当发现仅抗-hbs阳性时,

有以下几种可能:首先是处于急性乙肝的恢复期。抗-hbs常在hbsag转阴以后的一段时间出

现,可持续多年;其次发现仅表面抗体阳性,而无既往明确的乙肝感染史,亦说明既往有过

hbv的隐性感染,疾病已痊愈,病毒已被清除;最后就是接种乙肝疫苗的结果。接种乙肝疫

苗的目的,就是希望产生保护性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

另外,一种较少见的暴发性肝炎发病时,由于机体免疫反应很强烈,此时可以产生高滴

度的表面抗体,但这种免疫亢进可能损伤机体,带来不良后果,发生大块肝叶坏死导致肝衰

竭。

对hbsag携带者升学、就业、结婚等有什么限制?篇四:体检报告怎么看?各项指标解

体检报告怎么看?各项指标解读

在生活中,很多人去体检时,每次拿到体检报告都会被上面的专业的医学名词和一推的

数值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其实,体检报告也并不是很复杂。下面小编就告诉大家如何

看体检报告。

1.血压:<120/80毫米汞柱

血压较低者更健康。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被视为高血压。最厉害的“杀

手”往往“杀人于无形”,高血压也是如此,它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拖延不治,会导致中风、

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衰退等。

2.空腹血糖:<5.5毫摩尔/升

空腹至少8小时测得的血糖即为空腹血糖,一旦达到或超过7毫摩尔/升,即被诊断为糖

尿病。糖尿病不但可使心脏病风险加倍,还会增加肾病、失明等风险。

3.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

总胆固醇是测量血液中所有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越高,心脏病危险越大。

总胆固醇的理想值应在5.2以下,超过6.2,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必要时,应服用降胆固

醇药物。

4.坏胆固醇(ldl)<2.6毫摩尔/升/好胆固醇(hdl)>1.3毫摩尔/升

ldl水平一般应控制在2.6毫摩尔/升以下,糖尿病或心脏病患者则应控制在1.8毫摩尔

/升以下。hdl有助去除血管中的ldl。女性hdl低于1.3毫摩尔/升是心脏病的一大危险因素,

而高于1.6毫摩尔/升则有助于保护心脏。

5.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

甘油三酯是在血液中检测出的脂质,被认为是血脂肪,它是高血脂的“预警信号”。甘油

三酯水平升高会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特别是女性)。其水平在1.7-2.2毫摩尔/升为

临界性升高,超过2.3毫摩尔/升则危险更大。因此,最好每年查一次甘油三酯,这通常为胆

固醇检查的一部分。

6.促甲状腺激素:<4.0毫摩尔/升

促甲状腺激素(tsh)会影响t3和t4甲状腺素的分泌,除了有助调节新陈代谢、体温和心

率之外,也会影响到皮肤、头发、肌肉力量、情绪及大脑功能。tsh超过4.5毫摩尔/升,表

明甲状腺无法产生足够的甲状腺素,帮助身体正常运转。

7.身体质量指数bmi:18.5-24.9

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

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健康体重的bmi指数为18.5-24.9,bmi在25-28之间属于体

重超标,超过28即为肥胖症。

8.c-反应蛋白:<1.0毫克/升

c-反应蛋白(crp)指标高,意味着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比正常情况高2-5倍。此外,它也是

中风、糖尿病及与某些癌症相关的慢性轻微炎症的标志。

9.身高:21岁时身高最标准

一般来说,21岁时身高达到最高值。21岁之后每年应测一次身高,如果身高比21岁时

矮了3.8厘米,那么应该立即检查骨骼密度或者做脊柱x光检查。如果你的身高突然降低,

那就预示着骨质密度已经开始变化。

10.生活中的其他健康数据

有氧运动:每周150-240分钟(包括平日举重、散步和跑步等);

力量训练:每周2-3次(举重等);

维生素c:每天摄入75毫克(或约170克橙汁);

钙:每天摄入1000-2000毫克;

维生素d:每天摄入1000国际单位;

睡眠:每晚7-8小时。

本文来源:南京入职体检/025/cl/t40篇五:教你如何看体检表和检验报告

教你如何看体检表和检验报告

理解10个数字看懂体检表

▌体检时,化验单上的一堆数值,总让你看得“云里雾里”。而无论是手机号码,还是银

行卡密码,你却能背得滚瓜烂熟。其实,与身体有关的一些数字值得一生牢记。日前,美国

《真简单》杂志发表了各科名医整理出的一组与健康有关的最完美指标,供您参考。

▌1.血压:<120/80毫米汞柱

▌血压较低者更健康。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被视为高血压。最厉害的“杀

手”往往“杀人于无形”,高血压也是如此,它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拖延不治,会导致中风、

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衰退等。▌2.空腹血糖:<5.5毫摩尔/升

▌空腹至少8小时测得的血糖即为空腹血糖,一旦达到或超过7毫摩尔/升,即被诊断为

糖尿病。糖尿病不但可使心脏病风险加倍,还会增加肾病、失明等风险。▌人过了45岁之

后,每3年应查一次血糖。身体超重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更早检查。另外,减肥也是

重要的预防措施。

▌3.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

▌总胆固醇是测量血液中所有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越高,心脏病危险越大。

总胆固醇的理想值应在5.2以下,超过6.2,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

▌20岁后应该检查胆固醇。一旦检查结果异常,最好多锻炼,坚持低胆固醇、低饱和脂

肪及低反式脂肪饮食,每年查一次胆固醇。必要时,还应服用降胆固醇药物。

▌4.坏胆固醇(ldl)<2.6毫摩尔/升,好胆固醇(hdl)>1.3毫摩尔/升

▌有人把“坏胆固醇”比喻成饺子馅里的油汤,它的累积使动脉变成了皮薄多油的“饺

子”,很容易破裂。而它正是导致动脉硬化、心脏病及中风危险的罪魁祸首。ldl水平一般应

控制在2.6毫摩尔/升以下,糖尿病或心脏病患者则应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

▌hdl(高密度脂蛋白)叫做“好胆固醇”,顾名思义,这个数值应该越高越好。hdl有助

去除血管中的ldl。女性hdl低于1.3毫摩尔/升是心脏病的一大危险因素,而高于1.6毫摩

尔/升则有助于保护心脏。

▌为了提高hdl,应该戒烟,常锻炼,以单不饱和脂肪(橄榄油等)取代饱和脂肪及反式

脂肪,每天饮酒不要超过1杯。

▌5.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

▌甘油三酯是在血液中检测出的脂质,被认为是血脂肪,它是高血脂的“预警信号”。甘

油三酯水平升高会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特别是女性)。其水平在

1.7—

2.2毫摩尔/升为临界性升高,超过2.3毫摩尔/升则危险更大。因此,最好每年查

一次甘油三酯,这通常为胆固醇检查的一部分。

▌为了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应减肥、戒烟、每天饮酒1杯以下,并经常锻炼。如果是单

纯高甘油三酯,则应限制食物总量,尤其避免摄入碳水化合物。▌6.促甲状腺激素:<4.0

毫摩尔/升

▌促甲状腺激素(tsh)会影响t3和t4甲状腺素的分泌,除了有助调节新陈代谢、体温和

心率之外,也会影响到皮肤、头发、肌肉力量、情绪及大脑功能。tsh超过4.5毫摩尔/升,

表明甲状腺无法产生足够的甲状腺素,帮助身体正常运转。▌检查促甲状腺激素应从35

岁开始。女性中较常见的甲减会升高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导致心脏病及抑郁风险增加。

如果tsh水平较高,必须服用药物。如果一切正常,可5年检查一次。

▌7.身体质量指数bmi:18.5-24.9 ▌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

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有调查显示,那些bmi指数超出40的人,比指数处于22.5—25

的“健康人群”,往往短寿十年左右。

▌对中国成年人来说,bmi指数低于18.5属于偏瘦,会增加月经紊乱、生育问题、贫血

及骨质流失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等危险。健康体重的bmi指数为18.5-24.9,bmi在25-28之间

属于体重超标,超过28即为肥胖症。

▌每年查一次体重,或在体重增加或减少的时候接受检查。如果超重,则应该控制饮食,

增加锻炼,最重要的是常测腰围。这是因为,即使bmi正常,腰围过粗也会增加2型糖尿病、

心脏病等危险。

▌8.c-反应蛋白:<1.0毫克/升

▌c-反应蛋白(crp)指标高,意味着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比正常情况高2-5倍。此外,它也

是中风、糖尿病及与某些癌症相关的慢性轻微炎症的标志。在不清楚自己的心脏病风险的时

候,不妨检查一下crp。crp检查并非常规检查,但想了解自己心脏病风险及家族病史情况时,

可进行该检查,得出的结果对医生诊断大有帮助。

▌如果crp水平较高,应改变生活方式,经常锻炼,并多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

物(三文鱼、核桃、菜籽油及亚麻籽油等),以减少体内炎症。▌9.身高:21岁时身高最标

▌一般来说,21岁时身高达到最高值。21岁之后每年应测一次身高,如果身高比21岁

时矮了3.8厘米,那么应该立即检查骨骼密度或者做脊柱x光检查。大约有一半的女性一生

中会发生骨质疏松型骨折。如果你的身高突然降低,那就预示着骨质密度已经开始变化。

▌平时应常吃含钙饮食,补充维生素d,多做快走或打羽毛球等减重锻炼。烟酒习惯也

影响骨骼健康。必要时遵医嘱接受药物治疗。

▌10.生活中的其他健康数据

有氧运动:每周150—240分钟(包括平日举重、散步和跑步等) 力量训练:每周2—3次(举重等) 水果蔬菜:每天5—9份

肥鱼:每周吃1次,或者服用鱼油补品(每天3克以下) 维生素c:每天摄入75毫克(或约170克橙汁) 钙:每天摄入1000-2000毫克

维生素d:每天摄入1000国际单位

酒水:每天不超过1杯(白酒28克以下,红酒113克,啤酒340克以下) 香烟:0支

睡眠:每晚7—8小时

1.血常规

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规,这也是住院病历里面必须的,特别是小孩子发烧感冒

时,建议大家去医院要自己要求验,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这样可以避免医生滥用抗生素。

血常规化验现在一般取指尖血(过去取耳垂末梢血),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

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均用英文字首缩写表示。

血红蛋白(hgb):正常值为120-150g/l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为4×109/l-10×109/l 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正常时为0.5-0.7 淋巴细胞(lym%):正常时为0.2-0.4 嗜酸细胞(mxd%):正常时为0-0.02 血小板(plt ):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 hct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值为82-92fl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为340-360g/l 临床意义:

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

hgb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wbc代表的白

细胞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共总数的增高(超过10×109/l)

时,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

1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

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

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plt减少时,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减低,即可诊为贫血。按红细胞体积大小可分为巨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和正细胞性贫血。mcv(红细胞平均体积)和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主要分型依据。

无创血糖仪市场现状

1.背景 目前的血糖测量方法主要为生化血糖测量法和微创血糖检测法。生化血糖检测法和微创血糖检测法的技术已较成熟,也是目前血糖测量的主要方法,但此两种测量方法都需要取血检测,由于抽血或手指扎针取血会造成疼痛,而且有感染的危险,这就限制了测定血糖的频率,使糖尿病患者无法获得满意的血糖监测,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无创式血糖测量技术来克服有创式采血的缺点。 2.主要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 2.1.近红外光谱技术 当用红外线照射人体时,与血糖无关的人体组织,如皮肤、骨骼、肌肉、水等将吸收大部分红外线、余少量代表血糖特征的反射或吸收红外线,称为血糖特征频谱信号,可用来提取血糖值。最新由格罗夫仪器(Grove Instruments)开发的运用此技术的血糖仪可在20s之内对患者的血糖值进行实时检测。首款推出的试验性产品没有额外的附件且可由电池驱动,测量部位则是在指尖或者耳垂。 针对此仪器的一项拥有4000组数据的实验研究显示该设备的测量准确性符合ISO15197标准。同时在运用此技术开发无创血糖仪的公司有DIRAmed, C8 MediSensors 和InLight Solutions。 2.2.测试人体的射频阻抗,提取血糖值 波长较红外线更长的电磁波对人体辐射时,像血糖这种非离子可溶性物质,将吸收一定的电磁波,提取其吸收特征值,理论上可以得到血糖值。但是,体液中还有其他非离子可溶物质,它们也吸收电磁波。因此,如何将血糖的吸收特征值分离及提取,是这种方法的关键。 2.3.偏振式 其原理是光学活性物质致使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产生的角度与偏振光在其中传播的光程、波长、温度以及溶液的浓度有关。当一束线偏振光入射到含有葡萄糖的溶液时,其透射光也是线偏振光,而且偏振方向与原入射光的偏振方向有一个夹角,这就是葡萄糖的旋光特性。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制成血糖检测仪器。这种方法一般是通过测量眼球房水中的葡萄糖浓度来反推出血糖浓度。 1991年美国得克萨斯农业与工程大学的Gerald L Cote、Martin D.Fox等人利用这样的测量方法设计了完整的实验系统,并详细地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但是,偏振式也有它的缺点,例如:其测量位置多为敏感的眼球,而且存在血糖浓度与眼球房水之间的时间滞后等问题。因此到目前尚未有商品化仪器的报道。 2.4.用皮下间质液中的糖分子,测试血糖值

无创血糖仪市场报告(第2版)

无创血糖仪市场报告 1.背景 目前的血糖测量方法主要为生化血糖测量法和微创血糖检测法。生化血糖检测法和微创血糖检测法的技术已较成熟,也是目前血糖测量的主要方法,但此两种测量方法都需要取血检测,由于抽血或手指扎针取血会造成疼痛,而且有感染的危险,这就限制了测定血糖的频率,使糖尿病患者无法获得满意的血糖监测,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无创式血糖测量技术来克服有创式采血的缺点。 2.主要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 2.1.近红外光谱技术当用红外线照射人体时,与血糖无关的人体组织,如皮肤、骨骼、 肌肉、水等将吸收大部分红外线、余少量代表血糖特征的反射或吸收红外线,称为血糖特征频谱信号,可用来提取血糖值。最新由格罗夫仪器(Grove Instruments)开发的运用此技术的血糖仪可在 20s之内对患者的血糖值进行实 时检测。首款推出的试验性产品 没有额外的附件且可由电池驱动, 测量部位则是在指尖或者耳垂。 针对此仪器的一项拥有4000组数 据的实验研究显示该设备的测量 准确性符合ISO15197标准。同时 在运用此技术开发无创血糖仪的公司有DIRAmed, C8 MediSensors 和 InLight Solutions。 2.2.测试人体的射频阻抗,提取血糖值波长较红外线更长的电磁波对人体辐射时,像血 糖这种非离子可溶性物质,将吸收一定的电磁波,提取其吸收特征值,理论上可以得到血糖值。但是,体液中还有其他非离子可溶物质,它们也吸收电磁波。因此,如何将血糖的吸收特征值分离及提取,是这种方法的关键。 2.3.偏振式:其原理是光学活性物质致使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产生的角度与偏振光 在其中传播的光程、波长、温度以及溶液的浓度有关。当一束线偏振光入射到含有葡

实验十-血糖的测定

实验十-血糖的测定

实验十血糖的测定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血糖。正常人血糖浓度较恒定,维持在3.9mmol/L~6.1mmol/L之间。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有着双重实际意义:其一,维持稳定的能源供给,满足机体在各种生理状态下对能量的需求。其二,保证机体不因进食致血糖浓度过高,导致糖的丢失。 因此,血糖的测定是临床生化检验实验室的常规检测项目。血糖测定按其发展过程及反应原理的不同,大致分三类:氧化还原法,缩合法(主要有邻甲苯胺法),酶法(主要有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下边介绍两种方法供选择。 一、葡萄糖氧化酶法

【目的】 1. 了解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原 理,能进行血糖测定的操作。 2. 掌握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原理】 葡萄糖氧化酶 (glucose oxidase ,GOD) 能 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 ,POD)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的同时将无色的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氧化缩合生成红色的醌类化合物,即 Trinder 反应。其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在505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管比较可计算出血糖的浓度。反应式如下: 2H 2O 2+4-氨基安替比林+酚红色醌类化合物2H 2O 2H 2O 2O 2葡萄糖+葡萄糖酸+ GOD + 【器材】

试管、吸管、试管架、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 【试剂】 1.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 称取无水磷酸氢二钠8.67g及无水磷酸二氢钾5.3g溶于800ml蒸馏水中,用1mol/L氢氧化钠(或1mol/L盐酸)调节pH至7.0,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L。 2. 酶试剂 称取过氧化物酶1200U,葡萄糖氧化酶1200U,4-氨基安替比林10mg,叠氮钠100mg,溶于上述磷酸盐缓冲液80ml中,用1mol/L NaOH 调pH至7.0,加磷酸缓冲液至100ml。置冰箱保存,4℃可稳定3个月。 3. 酚溶液 称取重蒸馏酚100m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无创血糖检测分析报告总结(图片)

无创血糖检测分析报告 1项目背景 “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胡锦涛主席已经把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即为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资产的竞争。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间竞争力的高低。随着国际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各企业都把知识创新、技术改造作为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双重产物,专利战略可以说是企业实施企业经营、技术创新和品牌策略的基本点。另外,专利战略与企业全球战略相结合,针对竞争对手,通过对对手专利申请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专利技术信息深度挖掘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针对特定区域的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专利池去设置技术壁垒阻碍对手的发展,并通过收取高额专利许可费用获益。总之,专利申请战略正在成为当前企业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近几年来发生的DVD侵权、打火机索赔等事件也表明,单纯地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制已不足以拥有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将取得的专利信息等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才能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另外通过对专利信息的研究,可以发现竞争对手的研究热点,构筑外部的专利网络,突破竞争对手的技术垄断,变被动借鉴为主动进攻,从而取得企业竞争的制高点。

2专利研究目的和技术范围 2.1 专利研究的目的 本报告通过对无痛(无伤)血糖检测行业的专利信息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出无痛(无伤)血糖检测行业专利申请总体趋势、主要技术领域分布、主要申请人的技术热点等信息,同时结合了大量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为我所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参考。 2.2 专利技术范围 无痛(无伤)血糖检测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检测方式,其主要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身体的分泌物进行测试 2)通过身体对葡萄糖的消化产生的热量进行检测 3)采用光学方法检测血糖 方法及其设备 3主要分析方法和工具 3.1 SWOT战略分析法 SWOT战略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这里,S 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

近红外无创血糖测量的研究

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261) 近红外无创血糖测量的研究3 陈民森 陈文亮 杜振辉 徐可欣 蒋诚志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072)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光在手掌组织中的传播特性,以及经皮近红外无创血糖浓度测量原理。基于AOTF (声光可调谐滤波器)分光系统,构建了近红外经皮无创血糖检测系统, 并利用该系统对3名健康青年志愿者进行OG 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实验,得到较好的测量结果。三次实验中P LS (偏最小二乘)校正集模型的RMSEP (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69mm ol/L 、0149mm ol./L 、0154mm ol/L 。关键词 近红外 经皮的 无创血糖检测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主要是采取控制血糖浓度以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通过频繁地监测血糖浓度并及时调整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用量。在各种血糖浓度测量方法中,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具有检测快速、无创伤、不易感染、无污染等优点,是血糖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能够真正实现糖尿病人实时自测血糖的最佳方案1。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人体血糖浓度的无创测量,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 血液中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简称血糖。其分子式为C 6H 12O 6,包含有多个羟基(O —H )和甲基(C —H ),均是能够在近红外光谱区产生吸收的主要含氢官能团,从而为利用近红外光谱测定葡萄糖提供了理论基础。皮肤和大多数组织一样,以葡萄糖和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尤其在真皮乳头层中含有丰富的血管丛,通过分析经过真皮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来测量血糖浓度,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血糖浓度测量方法。近年来,近红外经皮漫反射光谱测量血糖浓度检测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2。 本文构建了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系统,以手掌作为测量部位,对真皮内的血糖浓度进行测量研究。 1 经皮漫反射光谱无创血糖测量原理 111 手掌组织的光学特性 手掌组织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特性3 ,由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层和肌肉层组成。其中,皮 肤(包括表皮层和真皮层)的全层厚度约为4mm , 图1 近红外光在手掌组织中的传输示意图 表皮层的厚度约为013mm 左右,具体厚度随不同人的年龄、性别等有所差别。由于手掌组织的皮肤层较厚,而测量所用近红外光源能量相对较弱,因此,光子进入皮下脂肪组织和肌肉层的概率很低。近红外光在手掌组织内的传输特性(见图1)。I 0光射入手掌组织,忽略光在皮下组织层中的传递,则经手掌表面出射的光实际由3部分组成:入射光在手掌表面的镜面反射光I 1,直接由表皮层扩散反射出的光I 2,达到真皮层后扩散反射出的光I 3。 由于表皮层内不含有血管,皮肤组织中的血管都分布在真皮层中,因此,在经皮测量血糖浓度时,只需要分析经过真皮后扩散反射出来的光谱l 3下即可。设某一波长入射光在手掌组织内传输的光程长为l λ,则其扩散反射光的表达式为: I 3( λ)=I 0(λ)e -μeff (λ)l λ(1)μeff (λ)为该波长光的有效衰减系数(mm -1)μeff =μeff-epi +μeff-derm (2)μeff-epi =3μs -epi [μa-epi +U s -epi (1-g epi )](3)μeff-derm =3μs -derm [μa-derm +μs -derm (1-g derm )] (4) 8 3现代仪器 二○○四年?第四期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doc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 篇一: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 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 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 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见表4-3-1-1)三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 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

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 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五、实验结果: 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篇二: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无创血糖检测分析报告图片

无创血糖检测分析报告1项目背景 “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胡锦涛主席已经把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即为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资产的竞争。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间竞争力的高低。随着国际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各企业都把知识创新、技术改造作为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双重产物,专利战略可以说是企业实施企业经营、技术创新和品牌策略的基本点。另外,专利战略与企业全球战略相结合,针对竞争对手,通过对对手专利申请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专利技术信息深度挖掘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针对特定区域的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专利池去设置技术壁垒阻碍对手的发展,并通过收取高额专利许可费用获益。总之,专利申请战略正在成为当前企业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近几年来发生的DVD侵权、打火机索赔等事件也表明,单纯地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制已不足以拥有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将取得的专利信息等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才能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另外通过对专利信息的研究,可以发现竞争对手的研究热点,构筑外部的专利网络,突破竞争对手的技术垄断,变被动借鉴为主动进攻,从而取得企业竞争的制高点。

2专利研究目的和技术范围 2.1 专利研究的目的 本报告通过对无痛(无伤)血糖检测行业的专利信息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出无痛(无伤)血糖检测行业专利申请总体趋势、主要技术领域分布、主要申请人的技术热点等信息,同时结合了大量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为我所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参考。 2.2 专利技术范围 无痛(无伤)血糖检测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检测方式,其主要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身体的分泌物进行测试 2)通过身体对葡萄糖的消化产生的热量进行检测 3)采用光学方法检测血糖 方法及其设备 3主要分析方法和工具 3.1 SWOT战略分析法 SWOT战略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这里,S 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

【CN110051367A】一种无创血糖仪【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50151.2 (22)申请日 2019.04.28 (71)申请人 昆山沃德喜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祖冲之 南路1699号南楼303室 (72)发明人 廖子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代理人 李文秀 (51)Int.Cl. A61B 5/145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无创血糖仪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创血糖仪,涉及技术领 域,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合页 固定铰接,下盖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指槽,下指槽 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单色器,单色器的一侧固定 安装有红外探测器,下指槽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 红外光源,下盖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 设有推杆,推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推 杆的顶端贯穿下盖并延伸至下盖的外部,所述上 盖的一侧面开设有上指槽,上盖的一侧面开设有 凹槽,上盖的内部有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压 力筒A,每个压力筒A的内部均设有密封塞A,每个 密封塞A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A。该无创血 糖仪,整体能够能够实现对手指的按压,使手指 与红外探测器更好的接触, 提高检测效果。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110051367 A 2019.07.26 C N 110051367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051367 A 1.一种无创血糖仪,包括上盖(10)和下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和下盖(1)通过合页固定铰接,下盖(1)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指槽(2),下指槽(2)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单色器(3),单色器(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红外探测器(4),下指槽(2)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红外光源(6),下盖(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9),空腔(19)的内部设有推杆(7),推杆(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20),推杆(7)的顶端贯穿下盖(1)并延伸至下盖(1)的外部; 所述上盖(10)的一侧面开设有上指槽(9),上盖(10)的一侧面开设有凹槽(18),上盖(10)的内部有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压力筒A(26),每个压力筒A(26)的内部均设有密封塞A(22),每个密封塞A(22)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A(12),两个活动杆A(12)的底端均贯穿上盖(10)并延伸至上指槽(9)的内部,每个活动杆A(12)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卡环(15),上盖(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力筒B(27),压力筒B(27)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通管(23),通管(2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压力筒A(26)相连通,压力筒B(27)的内部设有密封塞B (28),密封塞B(2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B(29),活动杆B(29)的底端贯穿上盖(10)并延伸至凹槽(18)的内部,活动杆(2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1),活动杆B(29)的外表面缠绕有伸缩弹簧B(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血糖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的一侧面开设有两组相对称的限位槽(14),所述下盖(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相对称的限位杆(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血糖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8)与推杆(7)相对应,且凹槽(18)的直径值大于推杆(7)的直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血糖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扣环(15),下盖(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卡扣(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血糖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弹簧A(20)的弹力大于伸缩弹簧B(11)的弹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血糖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的内部设有固定杆(24),固定杆(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压力筒A(26)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固定杆(2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25),每个所述支撑杆(25)的底端均与上盖(10)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血糖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的一侧面安装有显示屏(16),所述上盖(10)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按键(17)。 2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 篇一:血压测量的实验报告 血压测量的实训报告 姓名:性别:班级:学号: 实训内容:血压测量 实训地点:护理实训楼437农村医学实训室 实训日期:年月号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学习,使我们掌握血压计使用的正确方法 2.加深自己的体验过程,要熟练血压的测量目的,要为自己在生活中或工作做好准备。 3.了解人体血压的测量方法及相关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验要求 1.保持实验室的安静。 2.要爱护实验室的器材,尽量要做到实验室器材不要损坏。 3.认真听和看老师示范的方法,注意老师讲的注意事项。 4.实验结束后注意学会分析总结和会使用血压计。 三、实验对象和器材 实训对象: 实训器材:听诊器、血压计 四、实训过程:

1.先让测血压的人保持情绪稳定。 2.把盒子打开,再把水银柱的最下边银色水银槽的开关打开。 3.被测者脱去一只衣袖,将前臂平放在桌子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掌心向上半握拳。测验着要和被测者在同一水平,将袖带缠住该上臂处,大约距肘横纹2-3cm,松紧以恰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 4. 将听诊器置于肘窝部、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搏动处, 轻压之。 5. 旋紧与气囊相连的气球充气旋钮,并开始充气。气囊充气过程中应同时听诊肱动脉搏动音,观察汞柱上升高度。待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汞柱再升高20~30mm;然后以恒定的速率缓慢放气。在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使水银柱下降,视线与水银柱刻度平行.总结:实训对象的血压是否正常? 篇二:人体生理学 ABO 血型与动脉血压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与动脉血压测量综合实验 摘要本实验采用波片法鉴定人体ABO血型和汞式压力表测定人体动脉血压。被测者血液遇抗A血清和抗B血清均不凝集,汞式压力表在压紧被测者上臂后松开第一次听到声音时读数110mmHg,声音消失处读数70mmHg。实验表明,该被测者血型为O型,动脉血压为110/70mmHg。 关键词 ABO血型血压玻片法汞式压力表 前言 人类红细胞上存在两种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又称为凝集原,分别

实验 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实验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目的】 体外测定血清或血浆中葡萄糖含量。 【临床意义】 葡萄糖的准确测定对于诊断高血糖症是十分重要的。通常在查找这些病症的起因时,还将各种耐量试验和抑制试验与葡萄糖测定一同进行。葡萄糖含量增高见于:糖尿病、葡萄糖摄入过量、柯兴氏综合症、脑血管意外。葡萄糖含量减少见于:胰岛瘤、胰岛素过量、先天性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 【原理】 样本中的葡萄糖经葡萄糖氧化酶作用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将还原性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偶联缩合成可被分光光度计测定的醌类化合物。 【器材】 紫外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箱,移液器(枪),枪头,试管 【药品】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试剂盒主要成分与浓度: 【样本】 新鲜无溶血血清。

【步骤】 将10ml R1与90ml R2混合均匀,即为工作液。 分别混合均匀,37℃水浴10~15分钟(避免太阳光直射),用波长505nm、比色杯光径1.0cm,用空白管调“零”点测定各管的吸光度(A)值。 【计算】 【参考值】 血清/血浆:3.89—6.11 mmol/L (70—110 mg/dl)。 此范围仅供参考,各实验室须建立本室的参考值范围。 【参考文献】 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主编:叶应妩,王敏三,1997,P616. 2.Trinder P. Ann Clin Biochem,1969,6: 24-27. 血糖测定实验所需器材: 1.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杯光径1.0cm), 2.恒温水浴箱(能调温度的,37℃), 3.移液器(枪)(规格1.0ml 6个,20μl 6个),枪头各100个 4.试管50支,6个试管架 5.烧杯100ml一个,50ml(或25ml)6个 6.记号笔6支 7.蒸馏水1瓶

一种透皮无创血糖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验验证_图文(精)

第31卷第12期2010年12月 仪器仪表学报 Ch i nese Journa l o f Sc ientific Instru m ent V o l 131N o 112D ec . 2010 一种透皮无创血糖检测系统的设计 * 与实验验证 肖宏辉 1, 2 , 常凌乾 1, 2 , 杨庆德 1, 2 , 贺银增 1, 2 , 蔡新霞 1, 2 (1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基地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反离子电渗方法的非侵入式血糖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集成恒电流源和双恒电势仪电路, 配合高灵敏度介体酶传感器, 实现了反离子电渗抽取和抽取至体表葡萄糖的检测。并且通过良好的降噪和提升采样精度的设计, 有效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根据所检测的葡萄糖浓度与组织液葡萄糖浓度以及血糖浓度间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 本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出血糖浓度。经过动物实验验证:该无创血糖监测系统经过一次有创校准后能够实现血糖监测。对比常规的有创测量方法, 在动物血糖自然变化状态下, 该系统的监测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出血糖的平均浓度值; 在人为干预动物血糖浓度的情况下, 该系统的监测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血糖 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血糖; 无创测量; 反离子电渗;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中图分类号:TH 77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510. 8040 D evel op m ent and experim ent of a gl ucose m onitor usi ng noninvasi ve transdermal extraction X iao H onghu i , Chang Lingqian , Yang Q ingde , H e Y i n zeng , Ca iX i n x i a 2Graduate Universit y of Chinese A cade my of Sciences , B eij i ng 100049, China 1, 2 1, 2 1, 2 1, 2 1, 2 (1S tate K e y Laboratory of T ransducer T echnology, Instit u te of E lectronics , Chinese A cad e m y of Science , B eij i ng 100190, China;

实验十 血糖的测定

实验十 血糖的测定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血糖。正常人血糖浓度较恒定,维持在3.9mmol /L ~6.1mmol /L 之间。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有着双重实际意义:其一,维持稳定的能源供给,满足机体在各种生理状态下对能量的需求。其二,保证机体不因进食致血糖浓度过高,导致糖的丢失。 因此,血糖的测定是临床生化检验实验室的常规检测项目。血糖测定按其发展过程及反应原理的不同,大致分三类:氧化还原法 ,缩合法(主要有邻甲苯胺法),酶法(主要有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下边介绍两种方法供选择。 一、葡萄糖氧化酶法 【目的】 1. 了解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原理,能进行血糖测定的操作。 2. 掌握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原理】 葡萄糖氧化酶 (glucose oxidase ,GOD) 能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 ,POD)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的同时将无色的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氧化缩合生成红色的醌类化合物,即 Trinder 反应。其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在505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管比较可计算出血糖的浓度。反应式如下: 2H 2O 2+4-氨基安替比林+酚 红色醌类化合物 2H 2O 2H 2O 2 O 2葡萄糖+葡萄糖酸+ GOD + 【器材】

试管、吸管、试管架、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 【试剂】 1.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 称取无水磷酸氢二钠8.67g及无水磷酸二氢钾5.3g溶于800ml蒸馏水中,用1mol/L 氢氧化钠(或1mol/L盐酸)调节pH至7.0,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L。 2. 酶试剂 称取过氧化物酶1200U,葡萄糖氧化酶1200U,4-氨基安替比林10mg,叠氮钠100mg,溶于上述磷酸盐缓冲液80ml中,用1mol/L NaOH调pH至7.0,加磷酸缓冲液至100ml。置冰箱保存,4℃可稳定3个月。 3. 酚溶液 称取重蒸馏酚100mg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酚在空气中易氧化成红色,可先配成500g/L的溶液,贮存于棕色瓶中,用时稀释),用棕色瓶贮存。 4. 酶酚混合试剂 取上述酶试剂与酚溶液等量混合,4℃可以存放一个月。 5. 12mmol/L苯甲酸溶液 溶解苯甲酸1.4g于蒸馏水约800ml中,加温助溶,冷却后加蒸馏水至1L。 6.葡萄糖标准贮存液(100mmol/L) 称取已干燥恒重的无水葡萄糖1.802g,溶于12mmol/L苯甲酸溶液约70ml中,并移入100ml容量瓶内,再以12mmol/L苯甲酸溶液加至100ml。 7.葡萄糖标准应用液(5mmol/L) 吸取葡萄糖标准贮存液5.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加12mmol/L 苯甲酸溶液至刻度。 【操作】 取3 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

代谢热整合法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

代谢热整合法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 唐飞王晓浩王东生李俊峰徐效文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4) 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代谢热整合法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采用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学测量装置,通过测量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血液流速、血氧饱和度,利用人体代谢产生的热是血糖浓度、供氧量的函数 ,可以推算出血糖浓度。介绍了系统的组成、数据处理方法及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用所研制的检测系统进行户喻床实验,得到的血糖值与用大型生化分析仪测得的血糖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856。实验证明,代谢热整合法无创血糖检测技术是可行的. 一、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 200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1.8亿 , 据估计,到2025年将达到 3 亿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500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较快增长的趋势。目前还没有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频繁地监测血糖浓度,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以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需进行至少 4 次以上血糖监测。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由于测量时无痛苦、无感染,可真正实现一日多次检测,是血糖检测的理想设备。日前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光谱检测技术上,包括:近红外光谱法、中红外光潜法、远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光声法和旋光法等由于受低灵敏度、低准确度等诸多问题的困扰,尽管已研究了很多年,仍没有太大进展[1-9]。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代谢热整合法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临床实验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且优化空间较大。 二、检测原理: 研究发现,体内平衡的生理节律依赖于代谢热、局部氧供给量和血糖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葡萄糖和血液当中的氧通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供给全身细胞,葡萄糖最终氧化成水、二氧化碳和能量,能量以对流、辐射、蒸发等方式散发到周围环境当中。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是血糖浓度、供氧量的函数、和血糖浓度、供氧量正相关【10】。代谢人整合法正式基于这一发现。由于供氧量是血氧饱和度和毛细需关注的血液流速的函数,因此代谢产生的热量可用下式表示: (1)式中: H 为代谢产生的热量;G为血糖浓度;BF为血液流速;O为血氧饱和度。只要测出H、BF和O,就可以推算出血糖浓度G。 人体代谢产生热址的形式主要有辐射、对流和蒸发。辐射散热与皮肤的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有关。使用红外传感器测量皮肤表面温度,结合热敏电阻测量环境温度,根据 Stefan-Boltzmann【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法则可以得到辐射交换的热量: (2)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散热同样与皮肤的表面维度话环境温度有关。应用牛顿换热公式,可以将对流换热表示为: () (3) 式中:C式对流换热量;为对流换热系数;为体表温度;为环境温度。 蒸发散热与皮肤表面蒸发量有关,这里考虑人体皮肤表面看上去干燥、没有汗液造成湿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设计性实验报告 题目: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实验学期:至学年第学期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班,学号) 摘要 运用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设计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方案并具体实施。从而进一步掌握 223Na S O 及2 I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巩固氧化还原滴定的操作技能。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 的方法和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其中,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被IO-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故可将一定量过量的2I 在碱性条件下加入葡萄糖溶液中,使醛基完全转化为羧基。再将其酸化,用223Na S O 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2I 。所用指示剂为淀粉。根据所加2I 标准溶液的量及滴定所耗223Na S O 标准溶液的量结合反应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便可计算葡萄糖的含量。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高,基本符合实验要求。 关键词 葡萄糖注射液样品(5%)2I (0.05mol/L)标液 223Na S O (0.1mol/L) 标液 间接碘量法 返滴定法 1 引言 目前已知测定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案:间接碘量法:移取一份稀释10倍后的葡萄糖溶液25.00mL ,再加入25.00mL 2I 标准溶液。一边摇动,一边缓慢加入1mol/LNaOH 溶液,直至溶液呈浅黄色。将碘量瓶加塞 放置10~15min 后,用少量水冲洗瓶盖及碘量瓶内壁,然后加入2mL 、6mol/LHCl 使溶液成酸性,立即用223Na S O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3mL 、5g/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蓝色恰好消失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1] 。根据滴定消耗223Na S O 溶液的体积计算试样中葡萄糖的含量。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较高。 第二种方案:旋光法:由于葡萄糖分子结构中的五个碳都是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可采用旋光法测定含量。操作方法:取出旋光计的测定管,先用蒸馏水为空白对仪器进行校正。用供试液(5%葡萄糖注射液)冲洗数次,缓缓注入供试液适量(注意勿使发生气泡)。置于旋光计内,读取旋光度,连续测定3次,取平均值。在一定温度下,根据[2]计算试样中葡萄

Folin-Wu法定量测定血糖的含量(精)

血糖含量的定量测定(Folin-Wu法 一、目的 1、掌握Folin-Wu法测定血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制备无蛋白血滤液。 3、掌握720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其醛基具有还原性,与碱性铜试剂混合加热,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被氧化成羧基,,Cu2+即被葡萄糖还原成Cu+(Cu2O)而沉淀。 无蛋白血滤液中的葡萄糖和酸性钼酸盐溶液共热反应, Cu2O又把酸性钼酸试剂(Mo6+)还原成低价的蓝色钼化合物—钼蓝。 血滤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与产生的Cu2O成正比,而Cu2O的量与产生的钼化合物的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定量的测定。 3、实验仪器 1、25mL血糖管×3支; 2、血糖管橡胶塞×3个; 3、1mL胖肚吸管×1支; 4、100mL锥形瓶×2个; 5、漏斗架×1个; 6、普通漏斗×2个; 7、水浴锅×1个; 8、电炉×1个; 9、移液管 1mL×2支; 2mL×3支;5 mL×2支; 10 mL×1支; 10、滤纸×1盒; 11、吸耳球×2个;

12、7200型分光光度计×1台; 13、表面皿×1个 4、实验试剂 1、标准葡萄糖溶液(0.1mg/ml) (11%葡萄糖母液:称取1.000g葡萄糖,溶于蒸馏水,稀释并定容至100ml。 (2葡萄糖标准液:取1.0ml葡萄糖母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 2、碱性硫酸铜溶液 A液:无水碳酸钠35g,酒石酸钠13g及碳酸氢钠11g溶于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B液:硫酸铜晶体5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 临用时,A液:B液=9:1混合(体积比),混合液于冰箱中保存(4℃)。 3、10%钨酸钠溶液:称取钨酸钠10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毫升。 4、0.33mol/LH2SO4溶液:于53ml蒸馏水中加入1ml的浓硫酸。 5、酸性钼酸盐溶液: 称取钼酸钠600g,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倾入2000ml 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倾入另一较大的试剂瓶中,加溴水0.5ml,摇匀,静止数小时后取上清夜500ml,于1000ml容量瓶中,徐徐加入225ml85%磷酸,边加边摇匀,再加25%硫酸150ml。 置暗处次日,用空气将剩余的溴赶去。然后加99%醋酸75ml,摇匀,用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 5、实验步骤 1、无蛋白血滤液的制备: 氏吸管吸取全血(已加抗凝剂)1ml,缓缓放入100ml锥形瓶中,加蒸馏水7ml,摇匀,溶血后(血液变为红色透明)加10%钨酸钠1ml,摇匀.。 再加0.33mol/L H2SO41ml,边加边摇,加毕充分摇匀,放置5~15分钟,至沉淀变为暗棕色(如不变色可再加0.33mol/L H2SO41-2滴)。

无创血糖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医学上称之为“富贵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发病人数也越来越多,其中, 首当其冲的便是糖尿病。糖尿病其本质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或胰岛素本身存在结构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 可以使一些组织或器官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 并发酮症酸中毒、肢体坏疽、多发性神经炎、失明和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 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据IDF即国际糖尿病组织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 年和 2014 年两年,8.3%和 12.8%的成年人(3.82 亿和 3.87 亿)患有糖尿病,一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在全球范围内增长了五千万,这个数字在 2030 年可以会上涨到 5.92 亿[1]。未来的 25 年内,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将上涨 55%。共同社报道中说,2014 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最多,约 9629 万人;其次是印度,约为 6685 万人;美国位列第三,约为 2578 万人。日本列第十名,约有 721 万人。预计到 2035 年,中国和印度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分别增长至目前的 1.5 倍和 1.7 倍[2] 至今没有彻底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糖尿病患者为了防止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发生被建议每天监测自己的血糖浓度4-5次。频繁的血糖监测在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糖尿病患者寿命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大多数的血糖监测设备是有创的,这些检测手段对于病人是有疼痛感的,且有感染的风险,而且打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常规的检测方法是用刺针刺穿手指或者皮肤的其他位置,然后取少量血液(SOIL)。被取出来的血液被放在试纸上,血糖浓度被电化学方法、比色法或者光学方法测定。反复的取血是很痛苦的,

光学无创血糖检测中的主要问题及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 G 辑: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7年 第37卷 增刊: 124~131 https://www.360docs.net/doc/dc8513285.html, 收稿日期: 2007-05-20; 接受日期: 2007-08-29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批准号: 2006BAI03A03)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批准号: 20070410197)资助项目 *联系人, E-mail: kexin@https://www.360docs.net/doc/dc8513285.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IN CHINA PRESS 光学无创血糖检测中的主要问题及 研究进展 刘 蓉 徐可欣* 陈文亮 马 真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072) 摘要 分析了目前困扰人体血糖无创测量的瓶颈问题, 针对信号特异性差、生 理背景干扰严重的现实, 提出了利用光强对葡萄糖浓度变化不敏感的基准点和光 强灵敏度最大的测量点进行同时测量的浮动基准点检测方法, 并论证了基准点存 在的条件和通过基准点的信息消除生理背景噪声的可能性, 最后通过初步的实验 验证了基于浮动基准点的方法能有效消除背景噪声对糖信息的影响. 关键词 血糖浓度 近红外光谱 基准点 无创 漫反射 1 无创血糖检测的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 截止2003年, 全球糖尿病患者已接近2亿, 中国已达到4000万. 然而, 由于生命科学的复杂性和医疗水平的限制, 目前还没有彻底根治糖尿病的医学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是对患者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 及时地调整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用量, 从而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现有的血糖测量方法都需要进行采血, 而采血容易引起生理疼痛并伴有感染的危险, 且频繁测量还意味着要频繁针刺取血,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血糖测定的频率和药物剂量的精确调节, 难以实现及时的或医学上较为理想的治疗. 无创血糖检测技术是指不损伤人体组织而获得血糖浓度的方法, 它具有无疼痛、无感染、无耗材等特点. 研究一种无创伤血糖检测的方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ⅰ) 减轻采血的痛苦, 提高测量次数, 从而更精确控制血糖; (ⅱ) 取代目前使用耗材的有创检测技术后, 不仅可以降低成本, 而且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ⅲ) 它是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 将带动光谱技术、化学计量分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检测控制技术的发展, 其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体内其他微量化学成分的无创伤检测, 有助于加强人们的日常健康管理, 提高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 首先分析了目前困扰人体无创血糖测量的瓶颈问题, 针对血糖信号拾取的特

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

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 姓名:雷鹏 学号:2013022057 专业:光学

摘要:红外技术(Infrared Technique)是指以红外线的物理特性为基础。红外线是由于物质内部带电微粒的能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它是一种电磁波.处于可见光谱红光之外.突出特点是热作用显著。红外线的波长介于可见光与无线电波之间.从0 .75μm~1000μm,可分为四个波段:近红外(0.75~3μm)、中红外(3~6μm)、远红外(6~15μm)、和极远红外(15~1000μm),红外线具光电效应,红外辐射效应,红外反射效应,大气传输特性等,这些特性为红外技术的应用 CH)振动的合频和各级倍频的吸收区一致,通过扫描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可以得到样品中有机分子含氢基团的特征信息,而且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样品具有方便、快速、高效、准确和成本较低,不破坏样品,不消耗化学试剂,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因此该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检查主要靠血糖含量判断,本文提出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进行无创血糖含量的方法,从而能够对糖尿病进行判断。 关键词:红外技术近红外光谱血糖

一、前言 红外技术的英文名称是:Infrared Technique。红外技术的内容包含四个主要部分: 1.红外辐射的性质,其中有受热物体所发射的辐射在光谱、强度和方向的分布;辐射在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反射、折射、衍射和散射;热电效应和光电效应等。 2.红外元件、部件的研制,包括辐射源、微型制冷器、红外窗口材料和滤光电等。 3.把各种红外元、部件构成系统的光学、电子学和精密机械。 4.红外技术在军事上和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由此可见,红外技术的研究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既有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背景特性,又有红外元、部件及系统;既有材料问题,又有应用问题 红外技术发展的先导是红外探测器的发展。1800年,F·W·赫歇尔发现红外辐射时使用的是水银温度计,这是最原始的热敏型红外探测器。 1830年以后,相继研制出温差电偶的热敏探测器、测辐射热计等。在1940年以前,研制成的红外探测器主要是热敏型探器。 19世纪,科学家们使用热敏型红外探测器,认识了红外辐射的特性及其规律,证明了红外线与可见光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遵守相同的规律。它们都是电磁波之一,具有波动性,其传播速度都是光速、波长是它们的特征参数并可以测量。 20世纪初开始,测量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吸收、发射和反射光谱,证明了红外技术在物质分析中的价值。 30年代,首次出现红外光谱代,以后,它发展成在物质分析中不可缺少的仪器。 40年代初,光电型红外探测器问世,以硫化铅红外探测器为代表的这类探测器,其性能优良、结构牢靠。 5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