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视角下的新城空间规划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的新城空间规划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的新城空间规划

[摘 要]上海M9线大学城站地区规划实践新城市主义空间设计的紧凑型、适宜步行、功能复合、可支付性等原则,使规划区域形成街坊面积合理、街道界面连续度高、周边道路红线宽度小等特征。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新城空间规划;上海M9线大学城站地区

Spatial Planning of New Towns under the View of New Urbanism —With the Planning of the University Town Station District on Line M9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Xing Zhen,Leng Fangxing

[Abstract] The planning of the University Town Sta-tion District on Line M9 in Shanghai has followed the principle of the new urbanism for spatial design of being compact,suitable for walking,with inte-grated functions and payable.In this way the planned district is made into one with reasonable acreage for the neighbourhood,high degree of con-tinuity of street interface and small approved width of roads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etc.

[Key words] New urbanism,Spatial planning of new town,The University T own Station District on Line M9in Shanghai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的新城空间规划

—以上海M9线大学城站地区规划为例

□ 邢 箴,冷方兴

[文章编号]1006-0022(2006)03-0040-05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

新城空间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城市建设经历了2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除了旧城改造之外,城市建设的另一热点就是新区和新城的建设,许多城市的新城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对于当前的特大城市来说,新城建设是疏解中心城区压力、完善城市结构的重要手段。中国的新城建设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特定的体制、制度、发展观的背景下,这些新城空间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具备合理性的。

与此同时,就新城的城市空间规划与建设而言,当前中国的新城建设主要还是沿袭现代主义所推行的“功能主义城市”的理念,在解决许多旧有问题的同时,中国新城的空间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形成了功能较为单纯的城市分区、尺度巨大的街坊(街坊的长宽多为500 m~1 000 m,有的甚至更大);土地和城市规划强化以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通过拓宽道路、延长道路线、新建公路等方法满足交通量不断增加的要求,居民每日生活所需到达的各个场所之间的距离大多远远超过了人的步行能力,街区与街区之间被多车道的宽阔道路网分割,由此造成城市空间被割裂的后果,形成冷漠的、超越人性尺度的城市空间。

从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来看,目前新城出现的空间问题,更多地应集中在对功能主义规划思想的反思上。在此,笔者对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做简要的回顾。

1920年,以勒?柯布西埃的“功能城市”

为代表的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在城市规划领域处于主导地位;1933年的《雅典宪章》中也把“功能分区”作为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之一。从那时起,“功能主义”指导了许多城市的规划,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有巴西的巴西利亚、印度的昌迪加尔、澳大利亚的堪培拉等,这些城市的规划的最大特点是:贯彻效率原则与简洁、明确等现代主义美学思想,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突出城市的结构、具有视觉与心理冲击力的城市景观轴线、尺度巨大功能单一的地块、以机动车需要为导向的宽阔道路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以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使城市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城市结构机械单调、缺乏活力;形成内向型的、巨大的城市街坊和大广场、大建筑;城市空间丧失人性尺度;因强调机动化效率而使城市空间被道路割裂;工作与居住用地的

单纯与分区,导致通勤人流量的增多和在时间分布上的集中(钟摆效应);单纯的办公与工业等用地在夜间缺乏人气;单个地块规划利益最大化追求和单栋建筑的个性表达产生不良的外部性,使区域整体利益受损等。

因此,从20世纪中叶开始人们开始对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思想进行反思。1961年,简?雅各布斯在她的《美国大都市的生与死》中写道:“城市的多样性和面对面的接触是维持一个城市的社会和社区的基本特性。”在书中,她还对一些问题问题提出质疑,并进行反思,包括:当时美国城市中由于汽车主导而产生的大尺度、内向型的街坊,低密度城市郊区问题;由于驾车者和乘车人身处在汽车中与外部隔离问题,以及快速移动的机动性方式所导致的贫瘠的、没有活力及吸引力的城市空间和街道的问题;人与人之间隔离加大的现象;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遭到削弱的问题。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雅典宪章》的功能主义规划思想进行了反思和修正。

同样出现于20世纪中叶的新城市主义规划思潮也对功能主义的城市问题进行了批判,并在重塑宜人的城市尺度与城市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

二战结束后,美国出现了郊区化现象,许多人从市中心迁往市郊,导致城市不断低密

度蔓延,并且由郊区化引发的离散化现象使

美国的社区日趋瓦解。在此背景下出现的新城市主义思想,倡导回归“以人为中心”的

设计理念,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的优秀传统,建设较高密度、紧凑型、

功能复合的簇群状(Clusters)城镇,营造多样化、人性化、具有社区感的城镇生活氛围,

以取代郊区无序的、低密度蔓延的发展模式,

由此形成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

1993

年“新城市主义大会”所发表的《新城市主义宪章》

(下文简称《宪章》

)表明了欧

美等国对城市空间新的价值判断,对空间问题新的认识和对策,它们更多地是对功能主

义规划的全面反思和对人性化交往空间的回

归,比较完整地表述了“新城市主义”规划

思想的内涵、手段和意义。

《宪章》分别从区域、城镇和城区

3个层

面提出其规划要点。本文主要针对城镇和城区两个层面的规划原则进行研究,而对区域层面

(大都市区、城市层面)的规划原则不作论述。

2.1

层面

(街

坊、

、廊

道层

新城市主义反对僵化的、绝对的功能分

区,尤其反对尺度巨大、功能单一化的街坊。新城市主义倡导每个区段(尤其是邻里街坊)

的功能多样化和完善,从而促使各个区段独自生长成为有机的城市细胞。为此,新城市

主义提出在这个空间层面进行规划设计的几

项基本原则。

(1)紧凑性原则。要生成有活力的社区,

拥有足够的人口密度是基本前提,因而社区

要有足够的容积率和紧凑度,这样可以提高

土地与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

(2)适宜步行的原则。为了支持步行与公

共交通出行,减少私人汽车出行,应该将各

种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共设施设置在公交站点

的步行距离之内,而公交站点与住宅区中心

之间的距离也应该在步行范围之内。通过适

宜步行的空间设计,减少居民对汽车的依赖,

有助于消解汽车交通造成的种种负面效应。

(3)功能复合(多样性)原则。要在邻里街坊内或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步行距离为

半径的范围内,布置商店、服务、绿地、中

小学、活动中心,并尽可能多地安置就业岗位,以便支持以步行和公交为主导的生活方

式。同时也以这种多样性增强街坊社区的活

力与魅力,从而吸引人们外出步行,积极参

与社会生活。

(4)可支付性原则。通过紧凑性开发,提

高土地及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与效益、降低

开发成本;通过在社区中提供多种类型的不同价格的住宅,吸引更多不同阶层的家庭来此居住。

(5)路网形式。新城市主义倡导步行与公共交通,并不否定汽车交通在现代生活中的必要性。他们反对那种“树枝状”的道路结构,推崇的是传统市镇沿革已久的那种“网格状”的道路系统,并且不赞成将高速路及大型立交桥引入市区(图1)。

2.2城区层面(街区、街道、建筑物层面)

这个层面的设计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1)街坊尺度—街区的尺度控制在长为600英尺(约183米)、周长为1 800英尺(约549米)的范围以内。国内的研究学者也认同这一街坊尺度,在潘海啸与刘贤腾研究的案例中,上海的卢湾街区在街坊尺度、道路网密度和面积密度等方面明显高于其他三区(康健街区、中原街区和八佰伴街区),并且出入口数量多、分布均匀,适合居民采用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方式,而其他三区街坊面积大,并且道路都较宽,有利于公共巴士交通的发展,但不利于居民采用步行和自行车的出行方式。王兴中认为,中国城市邻里交往的距离应在100米左右,相关的环境行为研究也表明100 m~200 m的尺度是广场的宜人尺度。

从城市社会学和环境行为角度看,户外

空间环境的品质与户外的活动、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度较大。街坊尺度较小的街区由于步行和自行车比例较高及尺度宜人,更有利于创造高质量的户外空间和进行社会户外活动行为,以及形成有活力的城市街道;大尺

度街坊所对应的小汽车交通,由于汽车的行

驶所形成的空间割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居民户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城市街道由于车

行速度较快而使人们降低在此活动的兴趣,从而丧失活力,成为纯交通功能的道路。目前,在国内的新城、新区建设和规划中,基于加快建设速度及市政基础设施投入

经济性的考虑,对街坊尺度、支路建设及道路网密度等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出现街坊尺度过大,以及形成内向性街坊的现象。同时,城市支路的缺乏导致了城市公共活动街道的缺失,而过宽的、具有快速交通功能的道路也难以成为有活力的城市街道。(2)街道宽度与断面—街道不宜过宽,以便于步行者穿越。例如:干道宽度大约34英尺(约10米),标准街道宽约为24英尺(约7米)等;在道路两旁及道路中央设立绿化带,可在美化街道的同时收缩道路的视觉尺度,

减少行人穿越街道时的心理压力;人行道至少有4英尺~5英尺宽(1 m~2 m);尽量将中心商业街设置为步行专用街。(3)城市界面—应留出足够多的建筑退后距离,使之与人行道、沿街停车带等共同构成城市街边公共活动空间。应设计一些

门廊、凉篷、露台、台阶,以提升街边公共活动空间品质;应将建筑物正立面、门、窗开在临街一面,将车库、垃圾桶安置在背街;

应保持建筑物风格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

并尊重当地的文化与历史传统;应强调公共建筑物(学校、邮局、剧院、图书馆等)的景观价值与视觉地位,以公共建筑作为地标式建筑。

(4)停车—应减少地上大面积停车场,改用地下停车及沿街边停车的方式。

此外,新城市主义者还发展出一系列的理论、原则与措施,并对这些理论、原则与措施进行相关的实践。这些理论、原则与措施有公共交通导向发展(TOD)、传统社区发展(TND)、步行导向发展(POD)和交通安宁(Traffic Calming)等。

案例分析与研究

松江是上海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它在空间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松江新城北部新区的居住街坊的长宽普遍为400 m~600 m,城市街坊过大;新区的道路红线宽度多为30 m~60 m,大于南部老城区的道路红线宽度;基于现代功能分区思想建设的北部地区空间环境优美,但缺乏具有人性尺度和活力的城市街道和街坊。

本节以“上海轨道交通九号线松江大学城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重新审视松江新城在空间规划上存在的问题,阐述新城市主义原则在新城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3.1基地区位与规划范围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位于松江新城的东北角,规划范围内包含上海轨道交通九号线的一个站点—大学城站,基地的西侧紧邻松江大学城,本次规划的地块具有极佳的区位条件,在松江新城的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基地的范围东至洞泾港,南侧以梅家浜路和张家浜为界,西侧以龙马路和方松路为界,北至花辰公路,总面积约为6.09 km2,属中山街道管辖(图2)。

3.2新城市主义在规划中的运用

3.2.1新城市主义规划原则的运用

(1)增加支路网密度,减小街坊面积。在

规划的现场调查阶段,甲方给规划确定的道路街坊的大小为10 hm2~28 hm2。基于对新城市主义思想的研究,规划组认为较为符合人性的街坊尺度是长宽在150 m~200 m。因此,规划组在通波塘东侧较为完整且现状开发较少的用地上,在确定规划道路的基础上加密了支路网(图3,图4),并在此区域进行集中体现新城市主义思想的规划设计,规划组认为这样的地块有助于规划最终的实施。而在规划基地的其他地方,规划组认为体现新城市主义思想的规划方案较难实施,因此使用较为常见的现代风格的规划手法。

(2)强调街道界面的连续性与底层商业建筑安排的合理性。本次规划在新城市主义风貌区不采用通常的用围墙围合地块的规划手法,而采用围合式的建筑形成连续的界面。沿街面普遍布置商业建筑,以创造生活化的、具有人气的街道空间。

(3)强调土地使用的多元化。本次规划在新城市主义风貌区强调土地的混合使用,对规划范围中的用地(除了绿地与道路广场用地以外)进行土地混合使用的规划。土地混合规划分为3个等级:鼓励3种及3种以上用地混合布置地块、鼓励两种用地混合布置地块和不鼓励用地混合布置地块。本次规划所涉及的土地混合使用指的是城市建设中类用地之间的混合,但不包括居住用地中中类用地的混合。

(4)突出以公交、步行和自行车为导向的出行方式。本次规划在基地内设置完整的自行车与步行系统,希望减少区域内对小汽车的使用。

(5)交通安宁措施的运用。街道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也是发生城市活动的重要的场所之一。针对由于机动化优势导致街道出

现的步行交通环境的安全和干扰问题,规划组提出“以步行为导向的土地开发(POD)、交通安宁及街道共享”的规划思想,体现“人车共存”思想对“人车分离”思想的逐步取代。通过对街道空间构成要素的重新设计、对各种车行速度的重新组织,使城市街道重新成为人们步行和活动的安全区域。

从狭义角度看,交通安宁可理解为在城市某些地区采取限制机动车速度的措施;从广义角度看,交通安宁可理解为一种综合的交通政策,包括降低车速及对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

和公共交通方式的鼓励。交通安宁并不是反

对小汽车交通,而是对步行交通的一种解放和

保护,它为所有的道路使用者改善道路环境,

使街道上的步行者和机动车能够平等共存,各

类交通方式能够和谐相处,减少步行者、骑车

者和机动车之间的冲突并增强沿街商业设施

的经济效益。

本次规划具体的交通安宁措施有:①将

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成蛇形或锯齿形,迫使进

入道路的车辆降低车速,也使外来车辆因路线

曲折而不愿进入,从而达到控制车流的目的,

同时曲线形道路能够增加道路景观;②在道路

的边缘或中间左右交错种植树木,从而营造出

不易进人的氛围,减少车辆的驶入,同时在道

路上种植树木以帮助改善道路景观、美化环

境;③在道路交叉口处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

即将路面部分抬高或降低,使车辆驶过时产生

颠簸,给驾驶者以警示;④在确保车辆可以通

过的前提下间断性地缩小车行道的宽度,从而

造成不易通过的视觉效果;⑤在道路的铺设上,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材料,以达到提醒驾驶者减速行驶的目的;⑥通过在交叉口设置斜路障、路端上设置行路障来限制车辆的转弯与前行;⑦在入口或道路交叉口设置形象的交通标志,传达限速、禁转等交通信息。

本次规划创造了一个面积为2.16 km2的交通安宁的区域,它采用的措施主要有设置减速路拱、抬高步行过街道、缩窄交叉口车道、缩窄车道、设置单向交通、限速标志,变化铺装和种植树木等(图5)。

(6)突出公共设施与生态环境的均享性、可达性。本次规划努力创造一个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能够均享的、具有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新城社区,努力使公共服务中心的规模与空间布局合理化;强调河道的公共性与可达性,最大限度地在河道两侧设置公共性质的滨河绿地。

3.2.2“现代风貌区”与“新城市主义风貌区”的比较

在本次规划的6.09 km2范围内存在两种区别比较明显的规划方法:第一种为目前中国新城建设中比较流行的规划方法,规划组称之为“现代风貌区”;第二种为体现新城市主义风格的规划方法,规划组称之为“新城市主义风貌区”。规划组认为对这两种规划风格进行比较,将会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因此,在基地内选取两片集中体现上述两种规划方法的区域进行比较(图6)。

针对上述两个区域,规划组选取了街坊平均面积、街道界面连续度、周边道路红线宽度范围、最高建筑高度、平均容积率和平均建筑密度等指标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详见表1。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新城市主义风貌区的街坊平均面积在2.8 hm2左右,远远小于现代风貌区街坊的平均面积(23 hm2);新城市主义风貌区的街道界面连续度大于75%,高于现代风貌区的街道界面连续度(30%);新城市主义风貌区周边的道路红线宽度小于现代风貌区的周边道路红线宽度;新城市主义风貌区的最高建筑高度小于现代风貌区的最高建筑高度;新城市主义风貌区的平均容积率小于现代风貌区的平均容积率;新城市主义风貌区的平均建筑密度大于现代风貌区的平均建筑密度。3.2.3道路面积比例的比较分析

由于选取基地内的现代风貌区的地块相

对不是十分完整,测算其道路面积占地比例

不是十分具有代表性,因此,选取《上海市松

江新城总体规划(2004-2020)》的整个松江

城区作为比较对象之一,根据其用地平衡表,

其道路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3.20%。

选取的新城市主义风貌区地块相对完

整,其道路面积比例具有代表性,因此将其

作为比较对象之一。其道路面积(围绕选取范

围的道路面积计算到中心线,内部道路面积

全部计算)占选取的研究范围面积的比例为

22.65%。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城市主义风貌

区的道路面积比例比松江总体规划的道路面

积比例高约9.45%。

3.3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贯彻新城市主义思想对基地进行规划

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以下的问题。

(1)道路面积增加,公共投资增加。新城

市主义风貌区的道路面积比例比《上海市松

江新城总体规划(2004-2020)》的道路面积

比例高约9.45%,一级开发到支路,支路网

密度的增加导致公共投资增加。

(2)市场接受度受影响。从目前松江新城

的开发看,它是以较大规模(20 hm2左右)的

地块开发为主,规划范围内的莱顿小城、三

湘四季花城、西班牙假日广场等住宅小区的

用地规模都比较大。因此,贯彻新城市主义

风貌的规划地区土地(面积在3 hm2左右)的

市场接受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3)大量东西朝向的建筑可能会影响销

售。由于新城市主义风貌区强调以建筑围合

地块,这样将会产生大量的东西朝向的建筑。

松江及其周边地区的居民对于这种朝向的建

筑的认可与接受程度较低,真正实施后可能

会影响销售。这种情况在松江的泰晤士小镇

和宝山的罗店镇的建筑销售中已经有所表

现。

(4)物业管理问题。街坊的面积较小,且

街坊的容积率又不高,导致每个街坊能够容

纳的居住户数较少,这样会对物业管理造成

一定的困难:一方面难以实施质量较高的物

业管理,另一方面物业管理的成本将会提高。

(5)以建筑(不是用围墙)作为围合街坊

的界面可能不被接受。目前,松江居住楼盘

的建设出于安全与管理的需要,通常在地块

周边设置围墙。而新城市主义风貌区强调沿

街界面的连续性、商业氛围的营造,在地块

周围不设置围墙,现在的松江市民可能难以

接受这种做法。

(6)由于强调沿街界面的连续性,新城市

主义风貌区视线的通透性不如现代风貌的规

划地块。相应的,新城市主义风貌区各个街

坊内部与外部的隔绝度与现代风貌区相比有

较大的增强,视线的通透度与景观的渗透性

则减弱,部分市民可能会不接受这种变化。

展望

结合新城市主义进行新城建设在发达国

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我国的规划

与实践中,新城市主义还只停留在规划口号

和商业卖点阶段,很少能真正落实到规划与

建设的实际中去。本次上海M9线大学城站地

区规划试图把规划区域建设成为“一个真正

意义上的新城市主义社区”,是贯彻新城市主

义规划原则的一次尝试。

(感谢上海JRL设计机构的任春洋博士

对本文的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Peter Calthorpe著,刘依婷译.跨世纪都会蓝图[M].

台北:台北地景企业股份公司,1999.

[2]任春洋.大都市地区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体系的耦合研究

—以上海为例[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5.

[3]马 强.走向“精明增长”—从小汽车城市到公共交通

城市[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4.

[4]刘贤腾.上海市街区特征与居民出行关系研究[D].同济

大学硕士论文.2003.

[5]张遴伟,金 超.新城市主义的规划及建筑思想[J].城乡

建设,2001,(4):46-48.

[6]Jan Gehl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邢 箴,男,现任职于上海JRL设计机构。

冷方兴,男,现任职于上海JRL设计机构。

[收稿日期]2005-07-29

功能目的论

浅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的差异性 关键词: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目的论差异性 论文摘要:在当今翻译界,尤金?奈迭和德国功能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著名的美国语学派翻译大师,其关于翻译的“功能对等”核心理论更是影响深远。然而,“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一“目的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在两者相似性的基础上,着重谈二者的相异性,说明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前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一、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大师尤金?奈达提出的,是翻译理论的核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译理论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我国较早被引进的理论之一。因此,在译学界的影响较大,也是国内译学界评价较多的理论。“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与以往的翻译理论相比较,功能对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翻译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的同时,还将文化以及西方文论中的读者反映纳入到翻译研究的领域。功能对等理论以意义和风格对等为基础,强调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映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映基本一致。将读者客观反映作为衡量译品好坏的标准。 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概述 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其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Reiss)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yandLimitationsinTranslationCirticism)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不久以后,其学生汉斯?弗美尔(HansVermeer)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等值论的束缚,创立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根据这种理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在弗美尔的“目的论”基础上,贾斯塔?赫利?曼塔莉(JustaHoly―Manttari)进一步功能派翻译理论。她用信息传递来指各种跨文化转换,视翻译为一项为现实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20世纪90年代,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naeNord)已有功能翻译理论,写成《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提出“忠诚”原则来完善功能翻译理论。 三、“功能对等”和“目的论”的差异性 (一)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1.“功能对等”的理论基础 (1)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尤金?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探索》一书中,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理论。后来,奈达用“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替换了“动态对等”,因为“功能”二字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形式,着重于翻译的内容和结果,因而比“动态”更合理。 (2)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尤金?奈达,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

地下空间规划

地下空间规划 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是什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重点需要解决哪 四个问题?(Y) 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2、地上与地下相协调原则。 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原则。 4、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原则。 1、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 2、城市地下空间的需求规模预测; 3、城市地下空间的布局形态确定; 4、城市地下空间的近期建设安排。 2. 按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深度地下空间可以分为哪三类?每一类 地下空间的主要用途是 什么?(Y ) ①浅层空间:地表至-30m深度开发的空间,用于商业空间、文娱空间及部分业务空间;②中层空间:由-30m至-100m深度内开发利用的空间,用于地下交通、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城市水、电、气、通信等公用设施。 ③深层空间:指-100m以下的地下空间,用作快速地下交通线路、危险品仓库、冷库、贮热库、油库等。 3、著名的法国建筑师欧仁.艾纳尔是倡导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驱,试简要说明他在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上的设想?(Y)

环岛式交叉口系统、多层交通干道系统。 4、简要说明地铁车站规划的一般要求。(Y) 1. 2. 的远期换乘客流量的需要 3. 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 4. 5. 5、说明它们的特点 。 1)“中心联结;中心联结是指在城市中心区,建设整体贯通的地下城,并通过地铁放射到 城市各地区。下部空间的开发表现为上部空间的功能与结构全面地向地下扩展,因此,城市中心的下部空间体系几乎涵盖了市中心的所有功能,如商业、文化娱乐、服务及金融贸易等,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地下城市中心。在这种模式中,地下交通系统由较疏的地铁主网与较大范围的步道副网组成,各地下功能聚集点相互扩展,形成整体发展,达到彼此带动的目的。 2) “整体网络;整体网络是一种较小范围内更高强度开发的城市模式,因此,更讲求集散 效率,以地铁网取代了大部分地下步道网,交通系统表现为较密的地铁网和较小的地下步道网,建筑物与地铁站之间距离更短、联系更密切。在这一方式中,地面建筑的高层化是上部空间的显著特征,地铁车站与高层建筑群体下部结合,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从地铁车站到工作地点的步行距离。

基于公共规划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

基于公共规划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 【摘要】基于日益增长的大众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和城市自身的空间规划创新的需要,笔者尝试从公共规划的视角探讨城市空间规划创新,进而从传统文化智慧里寻找空间规划创新的方法。 【关健词】公共规划视角;城市空间规划研究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每年建成20个新城市,一座座新城的完工,一栋栋高楼的屹立,是城市空间的复制和拷贝。政府部门及投资商们重点关注建筑物实际使用空间的规划,而忽视了建筑之间和道路之间等公共空间的规划,也即忽视了大众活动空间的规划。公共规划就是基于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规划,而城市公共空间就是指属于公众的场所,是市民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无拘无束地光顾的空间。公共空间因人的活动而获得意义,这种意义不仅是人与场所有效地产生联系的需要,也是人的情感释放、交流与认同的需要。好的公共空间一般具备连续性、封闭性、吸引力、独特性、可识别性、适应性、易达性和多样性等特征,也就是说,公共规划的视角决定了城市空间规划以人为中心和以大众需求为中心的原则。 1 基于公共规划角度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思考 快速的城市规划导致公共空间极端化病态现象的出现,要么尺度过大,要么要求市民削足适履等。没有真正从人的普遍感受、行为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导致了公共空间的失落,以及过分的功能主义、形式主义和拿来主义等城市病态倾向的产生。在美国的大部分城市,一个广场建设完工后,城市相关工作管理人员会去观察、调查广场的使用状况和人在广场上的活动,进行规划反馈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继续实施,并加以完善。在英国,一些城市在对像广场这样的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并非只由设计师闭门造车、凭空想像,而是直接去征询当地市民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需要。但城市规划到了我国却出现了另外的情形,这给予我们无限的思考。 1.1 超常建设与公共空间的失落 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并非指城市公共空间消失或减少,而是指因城市营造方向的迷失、人文关怀的淡漠、设计手法的庸俗、环境品质的下降、审美情趣的偏离以及公共空间创新方法的缺失而导致公共空间疏离于市民的日常生活及城市公共活动,与市民对实际场所的需求对立,甚至走向了背离实际的“作秀场”。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每年的建设量高达20 亿平方米左右,占全球每年建设总量的40%。可以说,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化实践在中国,规划师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去改善现状和创造未来。然而,现实情况是城市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博物馆文本汉英翻译启示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博物馆文本汉英翻译启示 博物馆是一个地域历史和文化积累的总和,是继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以宁波帮博物馆的文本翻译为实例,探讨目的论,特别是“目的三原则”对博物馆翻译的启示,旨在呼吁加强人们对博物馆陈列翻译的研究,呼吁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文物资源的翻译应采取高度负责的态度,从而创造更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文化氛围。 标签:博物馆文本宁波帮目的论文本翻译 一、引言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窗口,是城市人文精神、历史故事、建设发展的缩影,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文本是国外游客了解我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因此,其翻译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学者对博物馆文本翻译的研究不多,由于缺少理论指导,译文质量也存在较大问题。 对于博物馆文本跨文化交际的特点,传统的翻译理论推崇奈达的“功能对等”,纽马克的“交际翻译论”等。我国则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信、顺”,傅雷的“求神似而非形似”,钱钟书的“如化”等翻译原则与标准。博物馆文本翻译作为以宣传国内文化为主要目的的交际性翻译活动,现有的翻译原则与标准已无法满足翻译的客观要求。德国学者弗米尔(Vermeer)摆脱了以源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创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关键理论:翻译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为博物馆文本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将翻译看作是和人类其他活动一样有目的的活动,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中为了创作功能合适的译文而采用的原则和策略。 宁波帮博物馆是宁波城市文明和人文环境质量的具体体现,是投资软环境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传递的重要媒介,博物馆文本翻译的质量关系到文化交流的成败。本文试通过对宁波帮博物馆文本翻译的实例分析,讨论功能目的论原则下的博物馆文本翻译策略。 二、功能目的论与博物馆文本翻译 (一)功能目的论 德国功能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翻译功能派的主流,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贾斯特·霍斯·曼特瑞(Justa Holz Manttari)及克里丝汀·诺德(Christiane Nord)。作为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创始人,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1971)一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标准之一,提出了基于原文和译文功能之间关系的功能批评模式,首次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起来。按文本的不同功能,赖斯提出了“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三大功能文本类型。赖斯的功能文本类型强调了不同类型的文本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实现其文本功能。博物馆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 弗米尔的目的论是功能目的论的核心理论之一。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的,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了所要达到预期目的的策略。也就是说,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应由译文预期目的所决定和接受者等其他参与方的分析,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所认为的翻译参与人(作者、译者、读者)的范围。功能目的论的另一种观点则是诺德将“忠诚”引入目的论,提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汽车产业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或价值链环节具有超越国家范围进行分布的倾向。全球价值链的核心汽车企业总是不断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更具潜力的集群产地,而专注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环节,在最终产品品牌上及其直接控制的最终组装环节和关键部件具有较大的支配力。从本地产业集群的角度看,能够提供各种专业化支持服务、能够不断吸引专业人才和关联企业、能够嵌入全球价值链以及具有高度灵活性信息流的集群,在汽车全球价值链的环节上才会处于战略地位。产业集群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产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也逐渐增加,以转移价值链上某个劳动密集环节,产业集群可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技术开发、生产加工和营销网络的规模优势,通过集聚效应形成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深讨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以及国际分工转换背景下的中国汽车产业的价值链重理,对我国汽车产业如何在竞争中求得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政策 1 理论概念 1.1全球化 究竟何谓“全球化”人们并没有统一的界定。经济学家多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的一体化,指大公司的跨国经营、金融的国际化,相互依赖的加深。政治学家指的是国际干预的不断扩大,建立世界新格局的全球战略。文化学家多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更多关注的是全球性问题。不过,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讨论和定义全球化,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文化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超越,这就意味着国与国之间边界的削弱甚至消失。 1.2价值链及产业价值链 价值链概念最早是由迈克尔·波特引入的,他把它当作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工具。价值链包括价值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它始于最基本原材料的取得,终于最终产品的消费。迈克尔·波特所指的价值链概念主要指企业内部的价值增值链条,反映企业价值增值环节和增值过程。认为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无法认识竞争优势,并引入价值链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将企业分解为战略性相关的许多活动,企业正是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的。竞争者价值链之间的差异是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来源。波特所论述的价值链更多的指企业内部价值链。价值链分析还包括产业价值链,即把企业放在整个产业当中来考察其行为确定其竞争优势。 所谓产业价值链可以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意义和对等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互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合作模式。

功能派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c9165786.html, 功能派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作者:李济 来源:《对外经贸》2011年第05期 [摘要]功能派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该理论为广告翻译研究 提供了新的视角。以翻译目的论原理为理论框架,从广告翻译的目的性出发,提出遵循译语广告的语言特征、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迎合译语消费者心理,从而实现广告的功能,以达到商品的营销目的。 [关键词]功能派;目的论;广告;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5-0074-03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的凯瑟琳娜·莱斯。1971年她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理论(Functional Approach),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形成了功能主义理论的雏形。此后,赖斯的学生弗米尔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提出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ie)。其核心概 念是“任何翻译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或者说都是要实现一定的功能的,而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往往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而作为第二代目的论的代表人物诺德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目的论者的理论,提出“功能加忠诚”(function plus loyalty),完善并拓展了目的论应用领域。 目的论共有三个法则,即目的法则(Skopos rule)、连贯法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法则(Fidelity rule)。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忠实性原则服从于连贯性原则,而二者均服从于目的性原则。也就是说在为达到翻译目的必须改变原文文本时,忠实性原则不再适用,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目的性原则”是翻译的首要规则。由此可以看出,功能派目的论对原文的地位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贬低。 二、广告翻译的特征和目的性 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AMA)的定义,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即由特定的广告主通常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对产品、服务或观念等信息的非个人推介行为(Advertisng is the non-personal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usually paid for and usually persuasive in nature about products,services or ideas by identified sponsors through the various media)。 广告的专门用途在于:提供商品信息(information)、争取顾客(persuasion)、保持需求(maintenance of demands)和开辟市场(creating mass markets)。广告语是一种特殊的实用文体, 语言简洁、鲜明易懂、说服力强,具有极明确的目的性,因此,广告翻译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翻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广州市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目录 一、珠江新城的概况 (4) 1、珠江新城的定位 (4) 2、珠江新城的分区 (4) 二、珠江新城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 (5) 三、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建设构想和地下缆车构想 (6) 1、城市中轴线构想 (6) 2、地下缆车构想 (7) 四、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 (7) 五、珠江新城地下交通规划 (8) 1、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 (8) 2、地铁规划 (8) 3、过境交通规划 (9) 4、内部车行系统规划 (9) 5、地下快速交通干线APM 线规划 (10) 6、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11) 7、地下公路交通规划 (11) 8、地下停车系统规划 (12) 9、地下公交及旅游大巴系统规划 (13) 10、地下空间静态交通规划 (14) 六、地下商业街规划 (14)

七、地下市政设施规划 (16) 1、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原则 (16) 2、地下真空管道生活垃圾收集系统 (16) 3、共同沟 (17) 4、共同沟投资与运营管理规划 (18) 5、地下雨水收集和中水处理系统 (19) 6、地下变电站 (20) 八、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 (20) 1、地下防空系统规划 (20) 2、地下防灾系统规划 (21) 九、地下空间综合体规划 (22) 1、地下综合体建设意义 (22) 2、地下综合体功能组织形式 (23) 3、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分层功能规划 (24) 4、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建筑设计 (24) 5、地下综合体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图 (25) 十、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新技术研究及运用 (25)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国际贸易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国际贸易 2014-4-11 随着全球生产链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飞速发展,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价值中往往包含着从其他许多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贸易统计由于“多次重复”计算将错误地估计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近年来,世贸组织、经合组织、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在致力于国际贸易数据统计新的工具平台的研发与建设,围绕全球价值链,从贸易增加值和贸易成本等多个角度分析国际贸易。这些工具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各国制定更好地反映全球价值链现状的政策,也可能为广泛的政策决策领域带来新的视角。 一、全球价值链与增加值贸易 全球生产网络是指跨国公司将产品价值链分割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置于全球范围内能够以最低成本完成生产的国家(地区),进而形成的多个国家参与产品价值链的不同阶段的国际分工体系。这种关系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连接起来,形成了全球价值链,构成了全球化的重要微观基础。与此同时,产品的生产呈现出3个特征:(1)产品的生产必须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工序;(2)产品生产跨越国界,两个或者多个国家为产品价值形成提供生产服务;(3)至少一个国家在工序生产中运用了国外进口投入品,并且一部分生产出的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必须出口到其他国家。由此,现代贸易的内容由以前的最终产品贸易越来越多地转化为以完成产品生产为贸易目的的“工序”贸易(Tasks Trading),而不像传统货物贸易以实现产品价值为目的。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使产品的完整生产过程可以分散到全球不同的国家,一件产品的生产可能需要原材料、中间产品、半成品与零部件的反复加工和进出口,这种多次跨越国界的行为按照传统的统计方法被多次重复统计在国际贸易数据中。有专家指出,“多重计算”扭曲了关于贸易对增长和就业的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歪曲了双边贸易平衡的结构和规模。由于“增加值”是指某部门出口产品中使用到的进口原材料、半成品等进口成份,在经过该国国内产业间循环后形成的价值增加。因此,从“增加值”角度关注国际贸易有助于各国制定更好地反映全球价值链现状的政策。 二、使用新的工具平台测算贸易的重要作用 1.增加值贸易的统计方法能正确解读贸易流,有助于在全球价值链中制定更好的贸易政策 根据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增加值数据库的研究发现,很多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可以用其所进口的中间投入品的使用来说明。印度尼西亚在初级部门和食品类产品出口总额中的国外含量相对较低,但在机械、电子和纺织等行业中与全球价值链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机械行业为例,其出口总额中国外增加值含量达40%。墨西哥在电子和运输设备领域与全球价值链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普遍的电子行业,其国外增加值含量占比超过了60%,反映了下游价值链的专业化;而在运输设备行业,进口中间投入品的60%以上用以了出口。韩国出口总额中外国增加值含量以及进口产品中用于出口的比例,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均处于较高水平,这部分反映了在“亚洲工厂”中韩国的高集约化程度以及韩国在资源加工行业的专业化程度。

空间规划改革视角下的城市开发边界研究

空间规划改革视角下的城市开发边界研究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空间规划改革,城市开发边界已成为规划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问题。城市开发边界实质上已演化成为国家空间规划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避免城市发展无序蔓延、避免空间开发与保护失衡的政策工具。作者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发展所所长许景权在《规划师》2016年第6期撰文,文章在客观把握当前空间规划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的前提下,充分结合我国“多规合一”与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的探索成果,从我国国情出发,合理借鉴国外城市开发边界的相关实践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的刚性与弹性机制、合理规模确定方法、评估与调整机制等展开探讨,提出我国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管控的方向和路径。 城市开发边界的起源与作用 城市开发边界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由城市膨胀引起,城市无限扩展和土地投机是引起城市灾难与相关弊病的根源;而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合理的程度;田园城市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显然,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是有适宜规模的,而城市规模需通过城市外围的绿带进行限制,这种绿带就是针对城市开发边界的最早设想。此后,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通过在城市

外围划定绿带环,以限制城市无序扩张。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面对城市蔓延带来的系列问题,先后出现了增长管理、精明增长等理论思潮,并进行了城市增长管理和土地利用管制政策改革的实证探索。城市增长边界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在美国塞勒姆市被首次提出,通过划定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界线,以限制城市地区的增长。城市开发边界引入我国后被赋予了本土化的作用和意义,即在“规划区”“三区四线”“生态底线”等各种现有空间规划及管控工具“打架”或“失效”的情况下,通过这个新工具来帮助实现控制城市蔓延、避免耕地损失等基本诉求。因此,就技术角度而言,城市开发边界的确定就是要通过数字模型“正向”模拟推导城市增长态势,圈定各类保护资源范围以“反向”倒绘城市建设区域等方法,为城市划定出既留有未来空间发展余地,又能够合理约束城市无节制增长与肆意占地的合理边界线。然而,倘若离开了对国家空间规划改革趋势的整体回应,技术视角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探索,很可能只是导致了又一个“无效”的城市管控边界线在图面上的诞生—这也正是本文试图从空间规划改革视角切入探讨城市开发边界的缘由所在。我国空间规划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将城市开发边界议题放在空间规划改革的背景下加以审视之前,要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空间规划改革的基本动态与方向。2013年以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空间规划改革的政策,这在我国的空间规划领域是从未有过的。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北京新城地下空间节点布局设计思考

由于土地资源的日益匮乏,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宝贵的资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在地下空间的设计中,节点的规划布置对于整个地下空间的利用举足轻重,同时又影响着城市地上空间的发展。 “节点”在地下空间设计中的意义 节点是以点状要素为特征,因而节点具有连接与集中的特征。它可以是线状空间中局部突变的空间,也可以是面状空间的焦点和核心,或同时具备这两种特征。地下空间节点同样具有连接与集中的特征和存在意义。它是地下空间系统中的核心,关系着整个地下空间系统的开发,决定着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带动着地下交通的发展,影响着地下产业的开发等。 地下空间“节点”的类型 根据节点所处的位置,按照节点在规划中的重要性递减,可将地下空间节点分为一级节点、二级节点、三级节点。笔者认为,一级节点操作上一般取10~20公顷为核心,辐射范围可至200公顷;二级节点取5~10公顷为核心,辐射范围可至100公顷;三级节点取3~5公顷为核心,辐射范围可至50公顷。部分地区由于用地性质、历史沿革、民间行为等不同原因,节点会相应扩大或缩小范围。按照地下空间节点的功能属性,可分为交通节点、公共空间节点、物流节点、文化娱乐节点、商业节点等。 地下空间“节点”设计原则 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功能呼应原则 地下空间的功能较多样,结合地上地下空间功能相协调的关系考虑,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交通节点 当地上为车站或公路交通时,地面环境繁华,噪音大、人流车流多,宜在地下规划地下交通、商业娱乐设施以及停车库。当地上为城市广场时,地面环境开敞,宜在地下规划地下购物中心、交通干线车站、停车库、下沉广场等。 公共空间节点 当地上建筑为繁华商业中心时,地面环境繁华拥挤,宜在地下规划地下街、地下综合体、娱乐场。当地上建筑为医院时,地面交通方便并且环境安静,宜在地下规划门诊、医疗技术、后勤。当地上建筑为学校时,地面环境安静,宜在地下规划试验、车间、图书馆、体育馆。当地上为风景区与古区保护时,地面主要以旅游者居多且规律的出现在旅游旺季及对应的高峰时段,宜在地下规划交通、游乐、市政基础设施、服务设施。 其他 当地上建筑为工厂及库房时,地面人少并且环境安静,宜在地下规划车间、物流、辅助厂房、市政基础设施。当地上环境为住宅区时,地面人多并且环境安静,宜在地下规划人防工程、市政基础设施、车库、商业服务项目、居住、管理用房。 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规模对应原则 地下空间开发与地面空间开发的比例要相互协调,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从广义上来说,地下空间的规模要与城市的地上空间的规模相协调,以使上下部空间都能充分的发挥各自的作用。狭义上来说,指具体的某一个地面建筑要相应的有适当规模的地下空间,这样才能使整个建筑发挥最大的功能。根据现有理论与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总结为商业、金融、办公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较大;地铁、轻轨等重要交通节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适中;居住用地,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较小。 与交通密切结合原则 地下空间节点设计,必须以交通功能的设置为前提。即必须在保证交通流线通畅的前提下,考虑地下空间利用的问题。节点的设置要针对不同性质的交通节点,采用不同的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功能设置,强调功能性和地域性。交通便利的地下空间,可建设大规模机动车停车场。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原则 地下空间开发深度的能力是由浅入深的,不同深度功能也有所不同。浅层开发不应成为深层开发的障碍。因此,在地下空间开发时,要合理划分地下空间的竖向分布层次。根据具体情况和经济发展,建议将地下空间开发的深度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并突出各不同竖向分布特点的功能。 (1) 浅层,地面以下0~10米。其功能以市政基础设施、零售、娱乐、停车和行人交通为主。 北京新城地下空间节点布局设计思考——以北京大兴新城为例 王珊 胡春晖 孟欣 宛素春 52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 编制要点(试行)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实现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目标,结合我省各县(市、区)的实际,规范我省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统一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的内容深度,提高我省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质量,特制定《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1.2 村庄布局规划的归属和作用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延伸,用于指导县(市、区)域范围内的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应单独编制。 1.3 编制主体和审批权限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由县(市、区)级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1.4 指导思想 坚持“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环境统筹、社会服务统筹、基础设施统筹”的指导思想。 1.4.1“因地制宜、宏观调控、统筹发展、规模适度”;

1.4.2 遵从农民意愿,适度集中。 1.5 规划原则 1.5.1 依托城镇,城乡统筹; 1.5.2 集约用地,提高效率; 1.5.3 规划引导,重点倾斜; 1.5.4 产业支撑,带动发展; 1.5.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1.5.6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1.5.7完善功能,改善环境; 1.5.8尊重自然,保护历史。 1.6 编制依据 1.6.1 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6.2 城镇总体规划; 1.6.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6.4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6.5 其它相关的专项规划或专业规划; 1.6.6 《村镇规划标准》及其它有关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1.7 本编制要点的适用范围 本规划编制要点适用于我省各县(市、区)域范围内建制镇以下的农村地区的村庄布局规划编制。 1.8 本编制要点的解释权 本编制要点由四川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研究

基于垂直协调视角下的空间规划体系研究 ——以荷兰国家空间规划为例摘要 作为重视政府干预的国家,荷兰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了国家层面的基于公共和市场干预的战略规划,逐步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完善协调机制,以管制性而著称。本文将以荷兰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垂直协调为重点,阐述各层级规划内涵以及规划新动向,最后提出我国可以从规划模式、规划体制、协调机制等方面参考和借鉴荷兰经验,从而完善和优化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关键词 荷兰;空间规划;纵向协调

1背景 1.1研究背景 我国的空间规划开展之初就建立了相应的规划体系,但是随着各部门越来越重视空间规划,现有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大多数的空间规划和相关规划由不同等级不同部门组织编制,以致于空间规划类别虽多但规划内容与职能常常相互重叠冲突,空间规划分级明确但下级规划受限且不能结合实际,最终导致空间规划难以协调和衔接。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对现有空间规划体系进行调整,总结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规划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 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在欧洲乃至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尤其规划思想和追求的生态理念对世界规划界产生深远影响,实现了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研究学习荷兰的空间规划理念,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背景下节约用地、经济建设和绿色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2汲取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经验,在有限土地资源中创造宜居环境 荷兰国土面积只有4.15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408人/平方公里,却承担了欧洲水路运输门户、世界重要空港、国际金融中心等重要职能,是欧美世界中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本次研究旨在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保证良好生态环境和农业空间的基础上满足城镇发展需求,建设高水平宜居环境。 3探讨荷兰规划垂直协调机制,优化我国空间规划纵向协调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各层级政府的规划权、决策权、审批权及财权混乱而僵化,部门规划权限范围自我膨胀、互相重叠,加之缺乏统一的编制标准和目标体系,多种空间规划自成一体、各自为政现象明显。荷兰作为一个非中央集权的国家,却有着非常有效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强调横向和纵向的沟通、协商和共赢的原则。因此研究荷兰空间规划纵向协调对解决我国规划垂直衔接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2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的垂直构建

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实施细则

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县域(县级市、区,下同)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与深度,依据《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是和《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配套的具体规定,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除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三条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应当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四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延伸,应单独编制。 第五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由县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第六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第七条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采用的勘察、测量图件和资料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勘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质量要求。 1 / 13

第二章基础资料调查 第八条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自然条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相关资料等。 第九条自然条件 (一)气象资料:气候特征、全年气温变化、日照时数、风象变化、降水量及气象灾害等。 (二)水文资料:地表水的常年水位、最高水位、水质、流量等;地下水的资源分布、储量、水质、开采状态等;可利用外来水资源情况;行洪、蓄滞洪区分布范围、防洪标准及历年洪涝灾害发生情况等。 (三)地貌地质:各种地貌类型及空间分布、高程变化;地震、滑坡、塌陷、冲沟等地质灾害状况;地下矿产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矿产采空区、开采波及线的影响范围等。 第十条资源环境 (一)土地利用:全县耕地及其它各类用地面积、比例,各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及人均水平。 (二)人文自然资源:文物古迹名称、位置及保护控制范围,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位置、控制范围及开发利用情况。 (三)环境保护:大气、水体、噪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状况,影响范围及治理措施等。 2 / 13

国际分工视角下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性理论框架研究

国际分工视角下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性理 论框架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全球价值链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架构不尽完善,缺乏一个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本文吸收早期国际分工理论基本理念,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对全球价值链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尝试给出一个概念性理论框架。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产业间分工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1.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对要素禀赋理论的继承与扩展。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与产业间分工理论的本质差异在于:贸易对象从以商品产品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产品为主,分工对象从最终品(成品)转变为中间品(价值链环节)。长期以来,”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用于解释商品贸易。而”服务”通常是指没有实物形态产出的经济活动,”无形性”是其基本特征(江小涓,2008)。但现实中,服务已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主体,即使是非生产性服务业同样拥有完备的全球生产体系(Low,2013;Miroudot,2012)。服务贸易蓬勃发展挑战了以”实物要素”为核心特征的传统贸易理论。

江小涓(2008)指出,尽管”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来源不同(前者一般为技术差异,后者是生产要素比率差异),但它们都导致了不同国家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进而促使贸易发生,这才是理论的”核”,并得到经验研究的支持(Bhagwati,1984;Falvey&Gemmell,1996)。江小涓(2008)进一步提出,将商品和服务都还原为一组要素集合,即把商品和服务贸易都”拆分”为要素集合的贸易,那么它们的核心基础是一样的,因此立足于要素禀赋差异的分工理论对商品和服务贸易都适用。最后,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大大增强了传统服务的可分割性,区域合作的日益深入促进了劳动力的有效流动等;这些都从”技术”层面促进了服务业分工的日益深入。2.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与扩展。”比较优势理论”同时适合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但其长期以来都是针对最终品,在中间品逐步作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实现载体后,比较优势理论还适用么?Jones和Kierzkowski(1990)认为比较优势仍是全球生产分工的基础,而且适合服务业。曹明福和李树民(2005)认为比较优势是获取全球价值链分工利益的核心来源之一。卢锋(2004)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并指出:不同生产工序的要素投入比例差异形成比较优势和贸易收益,促进分工行为的产生。本文同样认

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的思考

【摘要】本文在对我国城市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大量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分析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认识过程,明确了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的主要目的,解析了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难点和关键,提出了处理好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是地下空间规划的关键。最后从政策、规范、控制与引导等方面提出了7点建议。【关键词】城市规划;地下空间;一体化 世界上的一些科学预言:到21世纪末,人类将有三分之一生活在地下,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 1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为可持续 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12020年我国城市面临的问题1.1.1城市拥挤。到2020年我国城市人口将达 到9亿左右,城市将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1.1.2城市用地紧张。到2020年城市 建筑面积将达到300多亿平方米,城市将面临无地可用的状况。近年来,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呈几乎级数增长的趋势,预示着我国城市将面临土地紧张的实际。我国城市开发区的建设 情况,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对城市用地紧张的认知程度的提高,1992年,我国城市开发区新上项目占用耕地1.6万平方公里;1993年,县级以上的开发区达6000多个,占地1.5万平方公里,比当时城市用地面积总量1.34万平方公里多出0.16万平方公里;2004年,开发区达到近7000个,新上项目占用地面积达 3.13万平方公里;2006年12月,全国各类开 发区由6866个核减至1568个,有近77.16%的开发区被撤销。全国开发区规划总面积由3.86万平方公里缩减至9949平方公里,面积减少 74.23%。目前已退出开发区土地2617平方公 里,复耕1324平方公里。 1.1.3城市交通问题突出。到2020年我国 汽车将达到1亿多辆,城市交通将面临瘫痪。(图1、图2) 如何解决未来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艰巨的任务,而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2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的作用 1.2.1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美国波士顿 通过拆除穿过市中心的六车道高架路,建设 8-10车道的地下高速路,原有的地面变成林 荫路和街心公园。这样做的结果:市区空气的一氧化碳浓度降低了12%;市中心栽植了 2400棵乔木树,7000多棵灌木树;在海湾的 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的思考 陈志龙 图1全国汽车年产量变化情况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PlanningofUrbanUndergroundSpaceUtilization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专题研究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专题研究 ——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摘要】结合《上海市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结构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简要介绍了宝山区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背景,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规划的空间布局结构,分类介绍了地下交通系统、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地下市政设施、地下能源通廊与地下物流规划,以及民防工程、应急防灾与环境规划,并阐述了地下空间远景规划和近期建设与实施对策。 1 引言 宝山区位于上海市北部,面积293.7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81万,随着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整体布局,区域正以“二、三、一”产业发展方针为主导,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由单一功能的近郊工业区向具有综合功能的生态、生活、生产协调发展现代化滨江新城转型,正成为上海北部的新型城区。据近期宝山区人口综合管理数据库公布数据,宝山区人口达125万,至2020年居住人口将达到150万 ,城市化水平可达98.7%,集中城市化地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232平方公里。随着上海中心城区的延伸和拓展,人口及社会车辆的增加、市政设施负荷的压力,以及整体环境的改善,科学规划开发地下空间已势在必行,其在整合交通设施,净化地面环境、扩充城市容量上的独特优势及对区域总体规划的主题体现具有重要作用。 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由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研究院、宝山区民防办和区规划局开展的《宝山区区域地下空间总体规划》专题研究,业经两年多时间的调查研究、分析评价、测算控制、规范布局、深化完善,反复听取社会各方意见,进行协调调整,完成了《宝山区区域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并经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领衔,解放军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市民防办、市规划局、市规划院、市交通规划所等专家和相关部门评审一致通过,认为该规划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对现状进行了充分调研,内容丰富,原则明确,

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是“城市财政蓝海”还是“短期财政工具”? ——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徐辰袁奇峰 【摘要】随着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地下空间价值逐步显现。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是亚运时期广州重要的形象工程”,但其建成后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回顾了地下空间由“建设”到“开发”的制度变迁;对广州地下空间开发制度创新进行了解析,将其核心内容分为寻利型制度创新与寻租型制度创新。并指出在寻租型体制的基础上,地下空间开发成为了政府和城投公司的短期财政工具。“城投所有,城投开发”体制导致珠江新城地下空间缺乏可经营性,是其失败的核心原因。对此,进一步提出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体制应转向具备“审慎商业原则”的“城投所有,市场开发”及“市场所有,市场开发”的路径。 【关键词】珠江新城 ;地下空间;开发体制;制度创新 1. 引言 1.1 珠江新城 1993年,广州市政府提出建设广州新的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自此开始了漫长的18年建设征程。2000年的《GCBD21——珠江新城规划调整》,政府明确把珠江新城作为广州CBD 的建设项目。2010年亚运会,珠江新城中轴线两侧的世界级建筑群,四大标志性公共设施及南岸广州电视塔成为展示广州现代化水平和形象的重要代表之一。 1.2 珠江新城地下商业空间 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由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市城投公司)于2006年启动,2010年初步完成建设。政府及社会对地下商业项目寄予厚望,期待能够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级高端地下商业区,弥补珠江新城商务区“无商业”的缺陷。然而项目建成至今,商业经营仍未走上正轨,反倒是一系列质量问题的暴露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中央广场及地下空间方案缺乏创意。中央广场方案重点在于两个层面:一是中央广场景观设计,二是地下空间与广场的连接。在目前的方案中,中央广场景观设计方案较为平庸,地下商业项目与地面的连接方式局限于“孔洞状”阶梯,在地面完全感受不到大型地下商业空间的存在;(2)地下空间质量问题。自2011年开始,陆续有媒体报道珠江新城APM线漏水和渗水现象严重,地下空间在广州几次大暴雨中“水漫金山”。[1,2](3)地下空间缺乏维护。行走在珠江新城地下商业广场“花城汇”,经常可以看到落满枯叶的电动扶梯,长满锈迹的铁质扶手,贴面瓷砖脱落的墙壁,阻止前行的围栏标识。(4)地下商业经营堪忧。2011年9月花城汇北区试营业,UV影院、大创百货等商家相继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