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及恢复治疗

脊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及恢复治疗
脊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及恢复治疗

脊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及恢复治疗

脊椎小关节综合征又称脊椎小关节紊乱,系指脊椎小关节在扭转外力作用下,超出正常活动范围而发生侧向滑移,造成其周围韧带肌肉损伤和超出生理活动范围,且不能自行复位而导致脊椎功能障碍者。临床较为常见,本病的出现,既有脊椎结构上的内因,又有脊椎不能承受负荷失稳的外因。包括:颈椎小关节错位、胸椎小关节错位、腰椎小关节错位、骶髂关节错位。本病好发于青壮年,若治疗不当,或耽误治疗,可引起持续性的颈、胸、腰、骶部的疼痛。其中腰椎小关节错位又称腰椎滑膜嵌顿综合征最为常见及严重,另节叙述。本节主要讨论颈、胸及骶髂关节错位。

【病因及发病机制】

人体颈、胸、腰、骶髂关节面存在一定差异。颈椎小关节几乎呈水平位排列、胸椎小关节呈冠状位排列,而腰椎小关节变为互相呈直角的两个小关节面,一个呈冠状位,一个呈矢状位,骶髂关节是指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骶髂关节结构稳定,活动范围微小,没有强大的外力作用是不易产生错位的。

1.脊椎小关节错位主要是间接暴力所致。如突然跌倒,臀部或单侧肢体着地,地面的作用力通过脊柱向上传导,而躯体向下的冲击作用力也通过脊柱向下传导,两作用力在脊椎

小关节处汇合,则可引起该处小关节的错位。同样,单侧肢体着地、下蹲位持重站立时的扭伤、“挥鞭样”损伤等,肢体受到扭转、牵拉、碰挫、滑跌等而产生错位。

2.脊椎局部肌肉扭伤、挫撞或受风寒侵袭发生痉挛;睡眠或工作中姿势不良,脊椎呈慢性劳损;舞台表演或特技动作,均可使脊椎小关节超出正常活动范围而发生侧向滑移。3.若有先天性关节突不对称,一侧关节突更易发生斜向运动,使滑膜更易嵌入,或关节突错位。严重的脊椎关节错位,可使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撕裂,使关节的稳定性降低,负重或活动时有加重错位的可能。轻微的错位,有自行恢复的可能。如脊椎关节反复的发生错位损伤或关节错位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局部出血,机化,瘢痕形成充填关节的空隙,造成复位困难和关节不稳,久之则引起顽固性的持续性的颈、胸、腰、骶部的疼痛。

【病理改变】

1.脊椎小关节发生错位时,上一椎体的下关节突向下一椎体的上关节突前、后、左、右略微移位,使关节突关节面的排列失去正常的关系。关节突软骨常受到伤害,严重时一侧椎间关节的滑膜嵌夹在关节间隙中;棘间和棘上韧带紧张,周围有关肌肉失去平衡协调,将移位的小关节交锁在不正常的位置上。但骶脊肌、黄韧带等具有回弹作用,小关节错位发生后,可自行复位。

2.滑膜和关节囊有丰富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对于刺激和炎症反应极为敏感。当脊椎小关节发生错位或滑膜嵌顿时,滑膜可因关节的挤压而造成严重的损伤,必然导致充血和水肿,因而引起剧烈的疼痛和反射性肌痉挛,如不及时解脱嵌顿,则会发生关节炎或粘连,形成慢性疼痛。

上述的各种病理改变难在普通的X线上发现,临床上易被忽视而误诊。

【临床表现】

脊椎小关节错位因位置不同而表现各异,分述如下。

(一)颈椎小关节错位

一般起病较急,伤后颈部疼痛,转动不便,活动时疼痛加剧。颈部疼痛无力,可伴有双上肢麻木无力,感觉与肌力减退。检查时可发现颈部肌肉稍痉挛、僵硬,顾盼不便,头歪向健侧或略前倾。病变颈椎有关棘突可有压痛。用双手拇指在棘突旁相对触摸时,多能在指下感到病变颈椎棘突有轻度偏移。

颈椎X线检查,正位片上可见颈椎凸向患侧,棘突偏离中线。侧位片可见颈椎正常生理前凸变小,或者消失。必要时可拍斜位X线片。

(二)胸椎小关节错位

典型病例在发病时往往可闻及胸椎后关节在突然错位时的“咯嗤”声响,轻者发生关节劳损,表现错位节段明显疼痛

和不适;重者可引起韧带撕裂、后关节错位,表现为“岔气”,牵掣颈肩背部等,且感季肋部疼痛不适、胸闷、胸部压迫堵塞感,入夜翻身困难,以及相应脊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检查时患者呈痛苦面容,头颈仰俯、转侧困难,常保持固定头位(多见前倾位),不能随意转动;受损胸椎节段棘突有压痛、叩击痛和椎旁压痛,深吸气疼痛更甚,棘突偏离脊柱中轴线,后突隆起或凹陷等。受损节段椎旁软组织可见有触痛或触及痛性结节及条索状物。

胸椎X线片无异常显示。久病者可见病变关节上下边缘有骨质增生现象。

(三)骶髂关节错位

患者大多有外伤史,下腰部疼痛,并有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处(臀外上方)疼痛。有的单侧或双侧下肢交替发生类似坐骨神经痛样疼痛。患侧骶髂关节周围有肌肉痉挛,下肢活动受限,且不能负重,行走须扶拐或者跛行。弯腰、翻身、仰卧等均可引起疼痛加剧。故患者往往不能穿鞋、袜或坐低凳。并且不敢大声咳嗽与谈笑,因腹压的增加亦可引起患侧骶髂关节疼痛加剧。检查可见患侧骶髂关节处肿胀,较健侧突起。患侧髂后下棘的内下角有压痛、叩击痛,有时可触及痛性结节结节。双侧对比触摸髂后上棘时,可感觉患侧髂后上棘有凸起或凹陷。下肢伸直,用拳叩击足跟,即下肢纵轴叩击试验可引起患侧骶髂关节疼痛。骨盆分离试验及“4”字试验、

床边试验、旋腰试验等均为阳性。

特殊检查:

1.双下肢量比检查双下肢足跟量比差。量比差0. 3cm以上有诊断意义;量比差1 cm以上有确诊意义,通常不超过2cm。患侧下肢缩短,髂后上棘凸起,为向后错位。反之,患侧下肢变长,髂后上棘凹限,为向前移位。

2.姚曼(Yeoman)试验即单髋后伸试验,患者俯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踝部或托膝部,使髋关节后伸,另一手压住骶部,患侧骶髂关节疼痛加剧者为阳性。

3.单腿跳跃试验先用健侧下肢,后用患侧做单腿跳跃,健侧下肢持重单腿跳跃活动无困难。如患侧骶髂关节有错位或者其他病变,则持重单腿跳跃时,患侧骶髂关节疼痛或疼痛加剧,甚至不能跳跃。

骨盆X线片,一般无明显变化。有的患侧骶髂关节间隙略有增宽或变窄,耻骨联合略有上下移动。陈旧性者可见骶髂关节上下边缘骨质增生。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有外伤史或长期不良姿势史。

2.病变节段脊椎棘突有明显压痛、叩击痛或偏位。棘旁软组织可有不同程度和范围的紧张甚至痉挛,触之常可感觉有条索样物,压之疼痛。

3.病变节段的脊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4.急性脊椎小关节错位一旦校正,症状体征均可马上缓解。5.由于脊椎关节错位属于解剖位置上的细微变化,故X线片常不易显示。但X线检查可除外脊椎的其他病变。(二)鉴别诊断

1.颈椎关节错位主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颈椎病急性发作:颈痛项强,同时合并有其他明显的神经、血管受压症状,一般不能自行缓解;X线检查可见骨性退变或其他骨性改变,CT检查或MRI检查可以更加准确的反映病变局部情况。

(2)寰枢关节半脱位:同样表现为颈痛、头痛,但一般不伴有项强;起病初期往往具有咽部感染或慢性咽炎病史,张口位颈椎X线检查或CT检查可以协助诊断。

(3)落枕:主要为颈椎肌肉的痉挛性疾病。睡醒后出现颈部疼痛,活动不利,颈项不能自由旋转后顾,旋头后顾时常伴上半身的同时转动,以腰部代偿颈部的旋转活动。颈痛可向肩背部放射,严重时合并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受累颈肌痉挛压痛,触之如条状或块状。X线检查有时可见颈椎曲度变浅或变直,甚或反突。

2.胸椎关节错位主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肋骨骨折:伤处局部压痛明显,有骨擦音,胸廓挤压试验阳性,X线检查可协助诊断。

(2)气、血胸:有明显的外伤史,患者胸闷明显,有肺部刺激症状;气胸肺部听诊时呼吸音减弱,叩诊时呈鼓音,X线检查可见肺萎缩;血胸肺部听诊时呼吸音减弱,叩诊时呈实音,X线检查可见胸腔有液平面。

(3)气管和主支气管损伤:有明显的外伤史,常有严重呼吸困难,大量气胸和明显的胸、颈、面部以及腹部和腹膜后间隙大量积气,而且可有咯血;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造影可以明确诊断。

(4)肺爆震伤:是爆炸时产生的高压波冲击胸部,胸壁撞击肺组织,高压波后随即产生的负压波,使肺组织撞击胸壁,这种撞击的结果,是在肺内产生许多小出血点,分布在肋骨对应的部位。小支气管和小血管也破裂,这就丧失了肺泡和肺血管之间的屏障,血和组织液进入肺泡,产生肺水肿,气体若进入肺血循环,可发生气栓。肺爆震伤可以迅速的造成呼吸衰竭,MRI及理化检查可以协助诊断。

(5)胸部迸挫伤:均有明显的外伤史,但损伤当时可以不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胸胁部疼痛或肩背部疼痛、闷胀,深呼吸、咳嗽等可使疼痛加重,严重者呼吸、说话时均有牵掣痛,不能平卧,不敢俯仰转侧。X线检查一般无明显发现。

3.骶髂关节错位主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骶髂关节结核:无外伤史或仅有轻微外伤史,伴有全身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等,X线片检查有骨质破坏。

(2)臀上皮神经损伤:伴有或不伴有外伤史,压痛点较骶髂关节错位偏外,具有神经放射痛的特点,“4”字试验及骨盆分离试验一般阴性,骨盆X线检查无明显改变。

【治疗】

本病治疗目的是使错位的小关节复位,以解除疼痛,恢复脊椎的功能。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又以手法复位最为常用且见效快,有的病例似乎可以达到手到病除的奇效。治疗上均是先在局部进行按摩,以疏通经络,缓解痉挛,然后根据不同部位施以不同的复位手法。(一)颈椎关节错位的治疗

1.手法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1)患者俯卧位,头伸出床沿。术者站在患者头前,一手握下颌角,另一手握枕部。助手固定患者颈肩部使之不动,并与术者作缓慢的对抗牵引。然后在牵引下使患者颈部伸直即可复位。或一助手两手分别握患者下颌部及枕部,另一助手用两手扳住患者双肩,两助手对抗牵引。术者用两手拇指分别放在偏歪棘突左右两侧,在上推偏歪棘突,在下推正常棘突向中间靠挤,使其复位。

(2)患者取坐位(以患椎棘突向右偏歪为例),头部前屈35°,再向左45°,术者左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的右侧,右手掌托住患者左颏及颌部。助手站在患者左侧,左手掌压住患者右颞顶部,根据复位的需要按住头颅。然后术者右手掌向上用

力使患者头颈沿矢状轴旋转45°,同时左手拇指向左侧水平方向推顶偏歪棘突,可听到一响声,并且感觉指下棘突左移。让患者头颅处中立位,顺压棘突和项韧带,松动两侧颈肌,手法结束。

(3)患者取坐位,颈部自然放松,向活动受限侧主动旋至最大角度。术者一手拇指顶推高起之棘突,其余四指扶持颈部。另一手掌心对准下颏,握住下颌骨(或用前臂掌侧紧贴下颌体,手掌抱住后枕部)。然后术者抱患者头部之手向上牵提和向受限侧旋转头颅,同时另手拇指向颈前方轻轻顶推棘突高隆处,可听到一响声,感指下棘突轻度回位。让患者头处中立位,用拇指触摸检查无异常,手法结束。

2.固定疗法颈椎小关节错位复位后,颈部以石膏领固定2~3周,夏天可用硬纸壳剪成前高后低的环形围领进行固定,也可配带颈托固定。

3.运动疗法去掉外固定后,积极锻炼颈部的伸肌,使颈部保持在伸直位。睡眠时颈下或肩下垫枕头,使颈部处于轻度后伸位。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主,可内服跌打丸、骨折挫伤散等。外可贴敷风湿跌打膏等。

(二)胸椎关节错位的治疗

1.手法治疗

(1)组织松解法:沿胸椎棘突两旁,以错位节段为中心,以一

指禅推法、滚法和弹拨法对椎旁上下软组织松解10min左右。

(2)俯卧推按法:患者俯卧,自然放松,医者站立于患者患侧,右手掌根按压患椎棘突,左手置于右手背上,嘱患者深呼吸,医者两手掌根随呼气渐用力,于呼气末时,右手掌根向下方给予一次小幅度推冲动作,此时可闻及关节整复的响声。此法适用于中下段胸椎的调整。

(3)旋转按压法:患者俯卧,自然放松,医者站立于患者患侧,一手掌根按压患椎健侧横突,另一手掌根按压患侧上一节段或下一节段的横突,然后按分、旋、压三步骤完成。分,医者两手掌根与脊柱垂直方向相对用力;旋,医者两手掌根以按患侧上一节段的掌根给予轻巧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用力;下一节段的掌根操作医者需调换左右手,给予轻巧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用力;压,医者两手掌根向患者脊柱的左前下和右前下方向相对按压用力,三步动作一气呵成。可随患者深呼吸动作,医者两手掌根随呼气渐用力,于呼气末时完成,此时可闻及关节整复的响声。此法适用于全段胸椎的调整。(4)端坐顶推法:患者端坐于矮凳上,双下肢自然屈曲,双上肢下垂或置于胸前。医者端坐患者身后高凳上,双手自患者两肩外侧环抱患者上胸,双掌交叉相握置于患者胸骨上端。嘱患者略后仰,上身背靠医者膝顶部,头置于医者右肩。医者上身略前俯,右膝顶住患椎棘突,在患者呼气末时,医者双手用力往后下压,右膝往前上方顶推。此时可闻及关节复

位响声。此法适用于中上段胸椎的复位。

(5)抱颈顶压法:患者双手手指交叉握于颈项部,医者坐于其后,双手自患者两腋下绕过握住患者两腕关节,以右膝顶住患椎棘突;嘱患者低头或略挺胸,医者双手和右膝同时用力顶压。此时常可闻及关节复位响声。此法适用于上段胸椎的复位。

2.固定方法胸椎关节复位后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固定,只需卧床休息1~2周即可,然后可逐渐进行活动。

3.运动疗法积极锻炼胸背部肌肉,保持抬头挺胸位。4.药物治疗同颈椎关节错位。

(三)骶髂关节错位的治疗

1.手法治疗

(1)足蹬手拉复位法:患者俯卧床上,术者立于患侧,以右侧骶髂关节错位为例,术者用右足跟蹬在患者坐骨结节上,双手握住患足踝部,然后用力向上蹬坐骨结节,同时用力牵拉下肢,使其复位。

(2)推送复位法:患者俯卧位,一助手双手重叠压住患者坐骨结节,准备向上顶推。术者立于助手对面,双手重叠压住患侧髂后上棘,准备向下推送。二人同时用力相对推送,使其复位。亦可在推送的同时,让一助手握住患侧下肢踝部向下牵引。

(3)过伸压推复位法:患者侧卧位,患侧向上。术者站于患者

背侧,一手压住骶骨,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先使其膝关节屈曲90°然后一手推骶骨向前,另一手拉患肢向后使之呈过伸位,先轻轻推拉数下,再重力向后一拉,使髂骨向后旋转而复位。

(4)牵抖法:患者俯卧位,双手抓住床头。术者站于床尾,两手分别握住患者两踝,逐渐向下牵引身体。在牵引的同时,抬高下肢,使小腹部略离床面,然后左右摆动下肢数次,在摆动下肢的过程中上下抖动数次,使其复位。

2.固定方法复位后仰卧硬板床休息1~2周,然后可逐渐进行活动。

3.运动疗法无须特殊的功能锻炼,在生活、工作中可逐渐恢复。

4.药物治疗同颈椎关节错位。

5.其他治疗局部可用坎离砂等热敷或理疗。

(二)预后

本病就诊多属急性发病,一般1~3次治疗即可。预后良好。

脊柱小关节

一、“脊柱小关节错位”在脊柱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 脊柱小关节错位,是年轻人脊柱病的发病主因,也是中老年人病情反复发作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在防治脊柱病工作中,如能认识和建立脊柱小关节错位的诊断标准,按其错位类型进行整脊复位,即能事半功倍地提高脊柱病的临床疗效。 “脊柱病的临床表现,与X光片的显示往往不一致?”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结果证明以往在脊柱病的诊断中,忽略了“脊柱小关节错位”这个关键性的病理过程。 二、什么是脊柱小关节错位 脊柱小关节错位是指脊柱间关节(包括椎间盘、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寰枢关节、寰枕关节、肋小头关节、肋横突关节、骶髂关节)发生小于半脱位的位移,且已刺激或压迫周围组织,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 三、脊柱小关节错位的病理变化 1、因错位导致椎管、椎间孔的变形狭窄,直接损害到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和椎间血管。临床应用整脊手法复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对临床治愈的病人,做脊柱X光、CT、MRI复查,可见椎体和关节的排列、椎管矢状径、椎间孔等的异常现象已恢复到代偿或正常范围,而90%以上患者的椎间盘膨出、突出、韧带钙化和骨质增生等现象,与发病期相比基本无明显改变,这就证明恢复椎管、椎间孔、横突孔的正常位置和代偿空间,是取得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脊柱小关节错位是脊柱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2、因脊柱小关节错位导致棘突、横突、关节突的位移,引起临近组织受其挤压或刺激而致病,例如C1~C3脊柱小关节错位时,偏歪的横突刺激到颈上交感神经节,就会引起失眠、偏头痛、室上心动过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C3~C5钩椎关节错位,可引发斜角肌痉挛,导致臂丛神经受压,也可刺激颈动脉窦和颈中交感神经节而导致血压波动等交感型颈椎病。 四、脊柱小关节错位与小关节功能紊乱的鉴别 脊柱小关节错位,比脱位、半脱位轻,目前被称为小关节功能紊乱。随着研究的发现脊柱小关节功能紊乱,在临床上的症状,是可以在患者改变体位而使症状消失的,换言之,小关节虽有对位不正,但可以在改变体位时自我复正,使症状立即消除,这称为小关节功能紊乱。而脊柱小关节错位的患者,改变体位只能使症状减轻一点或毫无改善,其病理变化与半脱位类似,已不能自动复位。由此可见,脊柱小关节错位比小关节功能紊乱严重,又比半脱位轻,未达到放射诊断学中脊柱关节半脱位的标准。由此可见,建立放射诊断学的脊柱小关节错位诊断标准,是解决目前临床误诊的关键。 五、脊柱小关节错位与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与鉴别 创伤引发的椎间盘突出,及时作出整脊牵引,有还纳治愈的条件。当突出的髓核已变性,形成髓核疤痕或纤维环疤痕后,整脊手法、牵引都难以还纳,故主张手术治疗。 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已使临床医生认识到,颈椎的椎间盘突出并不比腰椎少。椎间盘突出症,无论发生在颈椎、胸椎或腰椎,非手术疗法很多,各种疗法都有一定疗效,尤以推拿、牵引为主的综合疗法疗效较好,但仍有不少疑难病例,疗效不好或反而加重。在这些疑难病例中,除个别确因椎间盘损伤脱出直接压迫脊髓、神经根外,大多数是因并发脊柱小关节错位,错位加重椎管矢状径狭窄,或神经根管横径的变形变窄。只要认识和确诊并发小关节错位,正确运用整脊推拿手法,能准确地治好错位,恢复代偿空间,即能取得临床治愈的理想疗效,这是脊髓型颈椎病免除手术的有效疗法。因此,脊髓型颈椎病能否免除手术,取决于脊柱小关节错位的诊断。 立正脊柱

四种功法对脊柱的锻炼

四种功法对脊柱的锻炼 在中老年人中,脊柱不健康者甚多,只是有的人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有的人感觉不明显而已。因此,对脊柱的锻炼就显得格外重要。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4种健身气功功法运用多种方式对脊柱进行了有效的锻炼。为此,本文对脊柱锻炼有关动作进行综合整理,以飨功友。 关于脊柱本身 脊柱是人体运动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人体的关键部位,也是人体神经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一、脊柱基本组成 脊柱在背后正中,由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一块骶椎(5节)和一块尾椎(4节)组成。从前面或后面看是一条直线,从侧面看有四处弯曲,即颈椎、胸椎、腰椎和骶尾椎各有一处弯曲。椎体的椎管中藏有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颈、腰椎病 在中老年人群中,主要是颈椎和腰椎易出问题。 人从40岁以后,颈部常发生劳损,颈椎骨刺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间盘萎缩退化等病变,影响到颈部神经根或颈部脊髓或颈部主要血管等。如颈肩痛,上肢出现放射性疼

痛、手指麻木;头晕,视物模糊等。原因是颈间盘蜕变,并引起椎节松动、位移、髓核脱出,骨刺形成,刺激、压迫相邻组织。 腰间盘突出,则腰痛,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放射性下肢痛;跛行;伴有椎管狭窄时,患腿麻胀。其因是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化及外因造成。如慢性劳损,受寒湿等原因作用的结果。 腰肌劳损则腰背部酸痛,或胀痛,休息则轻,劳累则重,若适当活动会使症状减轻。其病变在腰背肌纤维,筋膜等组织。 四种功法对脊柱的锻炼 人到中老年时,椎骨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和骨质增生,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我们可以加强对脊柱的锻炼,增强血液循环,增加营养,减慢脊椎老化进程。同时也增强了脊柱的灵活性,增强椎间带的柔韧性,避免脊柱强直。 四种功法中,每个都有不同程度的对脊柱进行了锻练,分述如下。 1、易筋经对脊柱的锻练 韦驮献杵第三势:两掌上托至头,下颏微收,颈部拉直,下沉上托使整个脊柱竖直,这就拔了颈椎、胸椎、腰椎。所以,必须力达四肢,两臂必伸直夹头,脊柱才能竖直,这是紧,然后放松。一紧一松就很好地活动了脊柱。

脊柱小关节紊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脊柱小关节紊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导语:年轻的时候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等到老了的时候,各种颈椎的疾病就产生了,影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每天腰酸背痛,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脊柱小 年轻的时候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等到老了的时候,各种颈椎的疾病就产生了,影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每天腰酸背痛,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脊柱小关节紊乱,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脊柱小关节紊乱的治疗方法。 1.手法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1)患者俯卧位,头伸出床沿。术者站在患者头前,一手握下颌角,另一手握枕部。助手固定患者颈肩部使之不动,并与术者作缓慢的对抗牵引。然后在牵引下使患者颈部伸直即可复位。或一助手两手分别握患者下颌部及枕部,另一助手用两手扳住患者双肩,两助手对抗牵引。术者用两手拇指分别放在偏歪棘突左右两侧,在上推偏歪棘突,在下推正常棘突向中间靠挤,使其复位。 (2)患者取坐位(以患椎棘突向右偏歪为例),头部前屈35°,再向左45°,术者左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的右侧,右手掌托住患者左颏及颌部。助手站在患者左侧,左手掌压住患者右颞顶部,根据复位的需要按住头颅。然后术者右手掌向上用力使患者头颈沿矢状轴旋转45°,同时左手拇指向左侧水平方向推顶偏歪棘突,可听到一响声,并且感觉指下棘突左移。让患者头颅处中立位,顺压棘突和项韧带,松动两侧颈肌,手法结束。 (3)患者取坐位,颈部自然放松,向活动受限侧主动旋至最大角度。术者一手拇指顶推高起之棘突,其余四指扶持颈部。另一手掌心对准下颏,握住下颌骨(或用前臂掌侧紧贴下颌体,手掌抱住后枕部)。然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详解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 (一)基本概念 1.定义关节松动技术(joint mobilization)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治疗师在患者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手法操作技术,临床上用来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疼痛、活动受限或僵硬等,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 2.基本运动关节松动技术常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手法操作的基本运动类型。(1)生理运动(physiological movement):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活动。如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生理运动可以由患者主动完成,也可以由治疗师被动完成,在关节松动技术操作中,生理运动就是一种被动运动。 (2)附属运动(accessory movement):是指关节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活动。附属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一般不能通过关节的主动活动来完成,而需要由其他人或健侧肢体的帮助才能完成。例如,滑动、滚动、分离(包括垂直分离和水平分离)或牵引等,均属于附属运动中常用的手法。 3.治疗平面是指手法治疗中的一个假想平面,该平面平行于关节面,并垂直于关节的轴心。治疗时,凡属于分离或牵拉的手法,实施力的方向或是平行于治疗平面,或是垂直于治疗平面。凡属于滑动(gliding)的手法,实施力的方向一定平行于治疗平面,而滚动(rolling)手法,实施力的方向沿着治疗平面变化。 4.关节松动技术与我国传统医学手法的区别关节松动技术在手法操作上有些类似于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手法治疗(推拿术或按摩术),但在理论体系、手法操作中二者有较大的区别。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推拿又称按摩,二者所指相同。但在西方治疗技术中,推拿术与按摩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1)西方按摩术(massage):是指作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一些手法操作,其手法比较简单,主要有揉法、推法、扣击法、振颤法。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软组织损伤,如烧伤后的皮肤疤痕,肌腱移植或缝合术后的组织粘连和疤痕等。 (2)西方推拿术(manipulation):作用于脊柱及四肢关节的一种快速、小范围的手法操作,多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乘患者不注意而突然发力。一般分为快速推拿术和麻醉下推拿术2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椎间盘突出、四肢关节脱位后的复位等。 关节松动技术在广义上可以归入推拿术,但在实施时其操作手法的速度比推拿术慢。20多年来,关节松动技术发展很快,临床应用广,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体系,与按摩术、推拿术一起共同构成了治疗骨科疾患的三大基本操作技术。由于澳大利亚的麦特兰德(Maitland)对这一技术的发展贡献很大,因此,也有将其称为“麦特兰德手法”或“澳式手法。” (二)手法等级 与传统医学中的手法治疗相比,关节松动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对操作者施加的手法进行分级。这种分级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不仅可以用于记录治疗结果,也可以用于临床研究。 1.分级标准手法分级是以关节活动的可动范围为标准,根据手法操作时活动(松动)关节所产生的范围的大小,将关节松动技术分为4级(图5-1)。

脊柱定位

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图文学解) 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图文学解) 现代人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和伏案工作,弯腰驼背的越来越多(包括许多青少年)。胸椎的变形,小关节的紊乱,韧带、肌肉劳损是造成胸椎、背部顽固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并且也可能引起心慌、胸闷、早搏、胃痛等许多疾病。 古人说:“背脊正,不生病。”就是这个道理。驼背会导致脊椎神经孔狭窄,即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从而出 现许多疾病。

00胸椎 01胸椎图片 02胸椎图片(侧面看)

03胸椎图片(侧面看)

04胸椎图片(侧面看) 胸椎骨质增生 作为人体骨质老化的客观标志,胸椎骨质增生多数时候对人体并无不良影响,而且还在椎关节新的平衡过程中起着维持作用,也是椎体为适应应力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它既是生理的,又可能转变为病理的,只有发生在特殊的位置上,才会产生相应的症状。 胸椎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高成正比例增多,而颈、肩、臂、腰、腿麻木疼痛的症状却不随年龄增高而增多。60岁以上的老人,胸椎骨质增生率为100%,而临床症状发生率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还有许多研究资料说明,在50岁以上的男性、60岁以上的女性中,90%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年满70岁者,几乎在x线片上都有骨关节病的改变,但多数人并不出现症状。 许多患者一见到胸椎骨质“增生”即恐惧,见到“骨刺”即心情紧张,恐怕将来会四肢瘫痪,这是不必要的紧张。因为骨刺本身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病,而是一种生理性的组织反应,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老化的表现。所以,颈椎骨刺并不可怕。就是发现有骨刺形成,也不等于就可以诊断为颈椎病,需要专科医生的详细检查并作出诊断。

脊柱健康基础知识

脊柱健康基础知识——脊柱不正是万病之源日本综合医学会名誉会长、著名医学博士——甲田光雄提出:脊柱不正是万病之源!什么是“脊柱不正”呢? 我们经常会听说“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等被称之为脊柱疾病的一类疾病,这些又与“脊柱不正”有什么关系呢? 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脊柱出了问题不就是“脖子疼”“肩膀酸痛”“手臂麻木疼痛”“腰疼腿麻”一类的症状么,为什么会说“脊柱不正是万病之源”呢? 其实,绝大多数的人并不了解我们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脊柱!仅仅只是认为像“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这一类的疾病才是脊柱出了问题,并不清楚脊柱对于人体整体系统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神经传导的枢纽,生命的支柱! 想要了解为什么说“脊柱不正是万病之源”就需要我们先好好认识一下我们的脊柱。 第一节脊柱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作用 1.脊柱的位置 脊柱位于人体背部中央,脊柱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头的支持者,又是人体躯干的中轴,支持体重,并参与胸、腹腔和盆腔的构成,保护体腔内在器官,特别是脊髓。 2.脊柱的形态结构 成人的脊柱由24个独立的椎骨、一个骶骨及一个尾骨组成。根据24个独立椎骨的不同部位,分为7个颈椎、12个胸椎、5个腰椎。骶骨由5个骶椎互相融合而成尾骨由3-5个尾椎组成。

每个椎骨可分为位于前方的椎体和位于后方的椎弓。相邻的椎体之间借助自上而下逐渐增厚的椎间软骨——椎间盘互相连结,并起着弹性垫的作用。沿着整个脊柱,有两条自上而下的坚固纵韧带,即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另外还有其他长短不一的韧带及大大小小的肌肉。 脊柱由于有独立的椎骨组成,加上韧带、肌肉、椎间盘将各个脊椎骨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环环紧扣,这就保证了人类颈、胸、腰部活动的灵活性,人们能自由自在地根据不同需要面前俯后仰、左右弯曲,称得上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人体的脊柱并不像电线杆-样笔直一根,而是根据人体的特殊情况,有着四个弯曲,从侧面看上去呈S形,其中两个原发后凸,两个继发前凸。胸椎的后凸是由胸椎椎体前窄后宽的结果,而颈部的继发前凸主要是由椎间盘的前宽后窄来构成的,其椎体则前后等高或前方稍矮。腰椎的前凸则除了椎间盘的前高后矮外,腰4及腰5椎体亦变得前高后矮,腰3椎体不定,仍多为方形,而腰1、2椎体仍适应胸腰段的后凸而呈后高前矮形态。腰椎曲度在性别上有一定的差异,女性的一般较男性的为大。正常生理曲度的存在,是脊柱自身稳定和平衡的表示。 3.脊柱的功能作用 了解了脊柱的独特结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脊柱的结构如此复杂,这样独特,正是为了保证脊柱能够履行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支撑、保护、运动、传导! 一是骨架支撑作用。脊柱是人体躯干的支柱,它位于颈、躯干和骨盆的背面正中,起着支撑头颅和构成、支撑胸腔、腹腔、盆腔脏器的作用,同时也是上下肢的支持者。 二是安全保护作用。脊柱有4个生理曲度(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使脊柱如同一个大弹簧,增加了缓冲震荡的能力,加强了稳定性。在跳跃或剧烈运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燕主任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 中上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燕铁斌 一、概述 (一)基本概念 1.定义 关节松动技术(joint mobilization)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治疗师在患者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手法操作技术,临床上用来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疼痛、活动受限或僵硬等,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 2.基本运动 关节松动技术常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手法操作的基本运动类型。 (1)生理运动(physiological movement):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活动。如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生理运动可以由患者主动完成,也可以由治疗师被动完成,在关节松动技术操作中,生理运动就是一种被动运动。 (2)附属运动(accessory movement):是指关节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活动。附属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一般不能通过关节的主动活动来完成,而需要由其他人或健侧肢体的帮助才能完成。例如,滑动、滚动、分离(包括垂直分离和水平分离)或牵引等,均属于附属运动中常用的手法。 3.治疗平面 是指手法治疗中的一个假想平面,该平面平行于关节面,并垂直于关节的轴心。治疗时,凡属于分离或牵拉的手法,实施力的方向或是平行于治疗平面,或是垂直于治疗平面。凡属于滑动(gliding)的手法,实施力的方向一定平行于治疗平面,而滚动(rolling)手法,实施力的方向沿着治疗平面变化。 4.关节松动技术与我国传统医学手法的区别 关节松动技术在手法操作上有些类似于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手法治疗(推拿术或按摩术),但在理论体系、手法操作中二者有较大的区别。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推拿又称按摩,二者所指相同。但在西方治疗技术中,推拿术与按摩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1)西方按摩术(massage):是指作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一些手法操作,其手法比较简单,主要有揉法、推法、扣击法、振颤法。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软组织损伤,如烧伤后的皮肤疤痕,肌腱移植或缝合术后的组织粘连和疤痕等。 (2)西方推拿术(manipulation):作用于脊柱及四肢关节的一种快速、小范围的手法操作,多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乘患者不注意而突然发力。一般分为快速推拿术和麻醉下推拿术2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椎间盘突出、四肢关节脱位后的复位等。 关节松动技术在广义上可以归入推拿术,但在实施时其操作手法的速度比推拿术慢。20多年来,关节松动技术发展很快,临床应用广,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体系,与按摩术、推拿术一起共同构成了治疗骨科疾患的三大基本操作技术。由于澳大利亚的麦特兰德(Maitland)对这一技术的发展贡献很大,因此,也有将其称为“麦特兰德手法 ”或“澳式手法。” (二)手法等级 与传统医学中的手法治疗相比,关节松动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对操作者施加的手法进行分

第六节 脊柱小关节紊乱 (2)

脊柱小关节紊乱,是指因脊椎小关节的解剖位置改变,而导致脊柱机能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本病多由脊柱小关节滑膜嵌顿和因部分韧带、关节囊紧张引起反射性肌肉痉孪,致使关节面交锁在不正常或扭转的位置上而致。本病属中医学"错缝"范畴,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解剖生理】 脊柱由椎体、椎间盘及椎旁韧带所组成,三者共同维持脊柱的形态,并构成其功能活动的解剖基础。前、后纵韧带对椎间盘和椎体起保护作用,并对其运动范围加以约束:棘上韧带对棘突的活动有限制作用,保证各小关节活动于正常的范围之内。同时脊柱的正常运动又依赖于肌力的平衡作用。脊柱小关节即关节突关节,由上椎体的下关节突和下椎体的上关节突及关节囊所组成。具有稳定脊柱、引导脊柱运动方向的功能。颈椎小关节的排列接近水平位,因此比较容易发生半脱位。胸椎间关节面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腰椎间关节面呈矢状位,因此其活动范围较大,可侧屈和前后屈伸。腰骶关节的小关节面呈斜位,即介于冠状和矢状位之间,关节囊较为松弛,可做屈伸和旋转各种运动。腰骶关节是先天性生理变异的好发部位。 【病因病机】 因姿势不良或突然改变体位引起腰背肌肉换伤或脊柱小关节错位,滑膜嵌顿从而破坏了脊柱的力平衡和脊柱运动的协调性。同时,各种损伤剌激可剌激感觉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并反射性地引起肌肉

痉孪,肌肉痉孪进而可引起关节解剖位置的改变,发生交锁或扭转。长期的交锁及各种炎性反应的剌激均可导致小关节粘连而影响其功能。 【临床表现】 (一)颈椎小关节紊乱:此病多由外伤引起,故起病较急,伤后颈部疼痛,转动不便,活动时疼痛加剧,颈部酸痛无力,肌力减退,持物落地。 (二)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在突然外力作用下有过度前屈或后伸肩背运动的受伤史,伤后即出现胸背疼痛,痛连胸前,有背负重物之感,坐卧不宁,走路震动、咳嗽、喷嚏、深呼吸等均可引起疼痛加重。常可出现胆囊、阑尾、胃区的疼痛。 (三)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大都有腰部扭挫、闪伤的病史。伤后即发生难以忍耐的剧烈腰痛,表情痛苦,不敢活动,惧怕别人搬动,轻轻移动下肢则疼痛无法忍受。全部腰肌处于紧张僵硬状态,腰部活动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待嵌顿解除后,剧痛可自行缓解或转为一般扭伤性腰痛。 【检查】 (一)颈椎小关节紊乱 1.颈部肌肉稍有痉挛、强硬,头歪向健侧或略有前倾。病变颈椎棘突可有压痛或颈椎棘突有轻度偏移。 2.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颈椎向患侧凸,棘突偏离中线。侧位片可见颈椎正常生理弧度前凸变小。斜位片可见颈椎变直。

脊柱损伤

脊柱脊髓损伤简介 脊柱脊髓伤的伤情严重复杂,在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及自然灾害情况下均可发生,不仅可危及生命,且常合并严重的的并发症,处理上难度大,预后差。 脊柱脊髓损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脊柱骨折, 病人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有局限性后突畸形, 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二)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均受到损害。 脊柱脊髓损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脊柱骨折分类, 1.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屈曲型,伸直型,屈曲旋转型和垂直压缩型, 2.根据骨折后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3.Armstrong-Denis分类: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类,共分为:压缩骨折,爆裂骨折,后柱断裂,骨折脱位,旋转损伤,压缩骨折合并后柱断裂,爆裂骨折合并后柱断裂, 4.按部位分类: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或脱位,按椎骨解剖部位又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横突,棘突骨折等, 5.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患者,特点是影像学检查无骨折脱位, (二)脊髓损伤病理及类型, 1.脊髓休克, 2.脊髓挫裂伤, 3.脊髓受压, 上述病理所致的脊髓损伤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程度可以是完全性瘫痪,也可以是不完全瘫痪。 脊柱脊髓损伤应该做哪些检查? 1.X线检查:常规摄脊柱正侧位,必要时照斜位,X片基本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类型, 2.CT检查:有利于判定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程度和发现突入椎管的骨块或椎间盘, 3.磁共振检查:对判定脊髓损伤状况极有价值, 4.体感诱发电位:是测定躯体感觉系统(以脊髓后索为主)的传导功能的检测法。 相关文章

脊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及恢复治疗

脊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及恢复治疗 脊椎小关节综合征又称脊椎小关节紊乱,系指脊椎小关节在扭转外力作用下,超出正常活动范围而发生侧向滑移,造成其周围韧带肌肉损伤和超出生理活动范围,且不能自行复位而导致脊椎功能障碍者。临床较为常见,本病的出现,既有脊椎结构上的内因,又有脊椎不能承受负荷失稳的外因。包括:颈椎小关节错位、胸椎小关节错位、腰椎小关节错位、骶髂关节错位。本病好发于青壮年,若治疗不当,或耽误治疗,可引起持续性的颈、胸、腰、骶部的疼痛。其中腰椎小关节错位又称腰椎滑膜嵌顿综合征最为常见及严重,另节叙述。本节主要讨论颈、胸及骶髂关节错位。 【病因及发病机制】 人体颈、胸、腰、骶髂关节面存在一定差异。颈椎小关节几乎呈水平位排列、胸椎小关节呈冠状位排列,而腰椎小关节变为互相呈直角的两个小关节面,一个呈冠状位,一个呈矢状位,骶髂关节是指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骶髂关节结构稳定,活动范围微小,没有强大的外力作用是不易产生错位的。 1.脊椎小关节错位主要是间接暴力所致。如突然跌倒,臀部或单侧肢体着地,地面的作用力通过脊柱向上传导,而躯体向下的冲击作用力也通过脊柱向下传导,两作用力在脊椎

小关节处汇合,则可引起该处小关节的错位。同样,单侧肢体着地、下蹲位持重站立时的扭伤、“挥鞭样”损伤等,肢体受到扭转、牵拉、碰挫、滑跌等而产生错位。 2.脊椎局部肌肉扭伤、挫撞或受风寒侵袭发生痉挛;睡眠或工作中姿势不良,脊椎呈慢性劳损;舞台表演或特技动作,均可使脊椎小关节超出正常活动范围而发生侧向滑移。3.若有先天性关节突不对称,一侧关节突更易发生斜向运动,使滑膜更易嵌入,或关节突错位。严重的脊椎关节错位,可使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撕裂,使关节的稳定性降低,负重或活动时有加重错位的可能。轻微的错位,有自行恢复的可能。如脊椎关节反复的发生错位损伤或关节错位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局部出血,机化,瘢痕形成充填关节的空隙,造成复位困难和关节不稳,久之则引起顽固性的持续性的颈、胸、腰、骶部的疼痛。 【病理改变】 1.脊椎小关节发生错位时,上一椎体的下关节突向下一椎体的上关节突前、后、左、右略微移位,使关节突关节面的排列失去正常的关系。关节突软骨常受到伤害,严重时一侧椎间关节的滑膜嵌夹在关节间隙中;棘间和棘上韧带紧张,周围有关肌肉失去平衡协调,将移位的小关节交锁在不正常的位置上。但骶脊肌、黄韧带等具有回弹作用,小关节错位发生后,可自行复位。

脊柱牵引最全资料

一.牵引的作用机制 1.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回纳。 2.解除肌肉痉挛 3.促进炎症消退 4.解除脊椎小关节负载 5.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二.脊柱牵引分类 1.按牵引连续性分类 (1)持续牵引(2)间歇性牵引 2.按部位分类 (1)颈椎牵引(2)腰椎牵引 3.按体位分类 (1)仰卧牵引(2)俯卧牵引(3)坐位牵引 4.按牵引方向分类 (1)水平牵引(2)斜位牵引(3)垂直牵引 5.按牵引时间分类 (1)长时间牵引(2)短时间牵引 三.腰椎牵引的作用 1.预防、松解神经根粘连 2.缓解肌肉痉挛、纠正前屈、侧弯等续发性腰椎畸形 3.增加椎体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 4.增加后纵韧带张力,促进椎间盘还纳 5.增加椎管和侧影窝的容积和面积 6.纠正腰椎小关节紊乱 四.颈椎牵引的作用 1.放松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 2.增大椎间隙,缓解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外突压力,同时使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外突组织的不同程度减压。 3.开大椎间孔,是椎间孔中的神经根和动、静脉所受压迫、刺激得以缓解,甚至神经根袖和关节囊之间的粘连也有可能得以松解。 4.牵开阙顿的小关节囊,调整错位关节和椎体的滑脱及曲度异常。 5.使椎动脉伸展和舒畅 6.固定和制动,使颈椎骨折、脱位固定和整复 五、颈椎牵引的适应症 1.颈部肌肉痛性痉挛 2.颈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 3.颈椎间盘突(膨)出 4.脊神经根刺激或压迫 5.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 6.椎间关节囊炎和颈椎前后纵韧带病变

7.颈椎失稳症和寰枢椎半脱位 8.神经根型:尤其适用因椎节不稳造成脊神经根刺激;因髓核脱出引起的脊神经根受压 9.椎动脉型:对钩椎关节不稳,或伴有骨质增生所致椎动脉供血不足(效佳) 10.颈型:颈肩部肌肉很紧,易疲劳、肌肉酸痛 11.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的神经根型、颈型;症状较轻的椎动脉交感神经型; 12.斜方肌筋膜炎急性发作期 六、颈椎牵引禁忌症 1.颈椎及邻近组织的肿瘤、结核或血管损害疾病 2.骨髓炎、颈段类风湿性关节炎、椎间盘炎 3.严重的颈椎失稳或椎体骨折 4.脊髓压迫症 5.突出的椎间盘破碎 6.严重的骨质疏松式椎动脉狭窄 7.为控制的高血压 8.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9.急性损伤或炎症在首次治疗后症状加重的 10.动过颈椎手术的 11.传染病、孕妇、月经期妇女及年迈体弱,全身状态不佳的 12.颈椎严重退行性改变,骨桥形成的 13.颈椎管骨性狭窄超过1/2的 14.颈椎骨折式椎体滑脱 15.脊髓型颈椎病 16.椎管狭窄、寰枢关节错位 17.枕颈式寰枢椎不稳 18.牵引区皮疹、红肿 19.炎症:如全身急性炎症或伴有咽喉部各种炎症 20.椎动脉硬化、糖尿病 21.严重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骨桥形成) 22.交感神经或椎动脉刺激较重 七.腰椎牵引适应症 1.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 2.胸腰椎关节紊乱 3.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腰痛 4.神经根粘连、神经根关节卡压 5.滑膜阙顿、腰椎假性滑脱 6.早期强制性脊柱炎 7.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的飞破裂型椎间盘突出 8.腰背痛 9.腰椎管狭窄症 八.腰椎牵引禁忌症 1.急性腰扭伤

腰椎小关节紊乱康复锻炼方法有哪些

腰椎小关节紊乱康复锻炼方法有哪些 我们的背部是有脊柱来支撑我们的身体,而在我们的腰部也是有腰椎来进行支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骨骼会逐渐的硬化,关节也会变得不那么的灵活,一不注意就非常容易导致我们的腰椎小关节损伤。那么,究竟腰椎小关节紊乱康复锻炼有哪些呢?请看下文介绍吧! 1、自然站立,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挺胸、抬头、收腹,目视前方。 2、下蹲:大约每分钟30——40次,下蹲时,两臂自然向前、向上摆动至与眼同高,手心向下,下蹲到最低时,手臂上摆到最高位置(与眼同高)。下蹲的位置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情况决定,一般向下的幅度在20——30厘米左右,幅度越大,运动强度越大;站起时,手臂随之自然下垂摆动。依此反复下蹲——站起。大约做200——300次即可,时间约7——10分钟。 法一、半俯卧撑准备姿势:俯卧位,双手置于肩部两侧,掌心向下,全身放松。动作要领:以两髋部为支点,双上肢逐渐用力撑起身体上部,使腰脊柱后伸。待双臂完全伸直后

略停片刻,然后松臂撤力,使身体回落,恢复至准备姿势。功效:缓解腰部肌群紧张,改善腰椎生理曲度。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骶髂关节后脱位、平腰畸形等病症。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骶髂关节前脱位、腰椎滑脱、腰痛较剧者禁用。 方法二、弓虫伸腰准备姿势:俯卧屈膝位,两臂前伸,掌心向下,全身放松。动作要领:两臂沿床面后移,肘关节屈曲,以肘膝部为支点,肩髋部为轴,支撑起身体,同时屈膝屈髋至极限,使臀部后坐,腰部后弓。略停片刻后,使身体重心前移,腰部向下,双肘臂沿床面前移,使脊柱从腰到背、颈依次伸展,身体回落恢复预备姿势。功效:调整脊柱的屈伸活动,恢复生理弯曲,放松背腰部肌肉,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肩、肘、髋、膝关节的活动度。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关节突综合征、骶髂关节炎等病症。注意事项: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滑脱、椎弓根骨折、腰痛剧烈者禁用。 方法三、直腿抬高准备姿势: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全身放松。动作要领:单侧下肢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缓缓抬起,当抬高至最大限度时,稳定片刻,然后缓慢下落,恢复至准备姿势。可单侧肢体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