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同业对标

人力资源同业对标
人力资源同业对标

同业对标就是以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导向,通过建立科学先进的评价指标,实现用指标评价业绩,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本文针对加强人力资源同业对标精细化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一、同业对标

(一)同业对标精细化管理同业对标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方法,通过与指标标杆单位统计对比,客观地反映指标的优劣,并据此借鉴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并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统筹管理方法,即以最短时间、最少资源或最低成本完成任务。同业对标精细化管理就是在细化工作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同业对标定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细节的优化和完善,理顺工作流程中的阻滞环节,提升管理效益。

(二)人力资源同业对标体系人力资源同业对标体系主要包括人才当量密度、高级技能人才比例和教育经费投入率三个指标。其中人才当量密度为长期职工中学历、职称、技能等级最高折算值与企业全部长期职工(不含内退职工)人数之比。高级技能人才比例为供电生产岗位长期职工中具备规定职称人员或具备规定职

业资格人员与供电生产岗位工作的全部长期职工人数之比。教育经费投入率为教育培训投入总额与工资总额之比。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人力资源同业对标管理工作人力资源指标为同业对标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根据人力资源状况及与标杆单位的差距,修订年度工作目标,编制年度节点计划。并按照办法的规定每月监控指标运行情况,在月度工作会上,通报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下一阶段拟采取措施,确保指标正常运转。年终根据各单位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开展内部对标,落实责任,持续提高员工素质和指标水平每年年初,按照年度工作目标和对标统计口径,全面分析指标状况,开展内部对标,选树标杆,筛选指标落后单位和人员,分析指标落后的原因,并将落后的人员基本情况、年度工作要求及与标杆单位的差距等信息送达至指标落后单位。由落后人员所在单位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历、专业技术和技能提升计划。通过开展内部对标,实现了责任和压力下移,调动了基层单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了每一名员工都不会掉队。

(三)开展外部对标,学习先进经验,更新观念,完善管理手段“闭门造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已经被事实被证明为是落后的管理方法,闭关锁国的最终结果就是落后,这正是国网公司推行同业对标的缘由之一。走出去,请进来,他为我用,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管理手段。近三年来公司先后到华北地区其它供电企业学习交流,利用外部对标,开拓了管理思路,通过灵活运用其它单位的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促进了公司管理手段的丰富和完善,为指标的提升和公司人才队伍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工作方法,加速人才培养步伐一是制定一些相关制度,以比赛、竞赛和调考为契机,结合员工实际情况,积极推进班组、车间和公司级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强化员工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二是丰富培训内容,实施差异化培训,因人施教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在做好一般人员普遍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强化骨干人员重点培训、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工作。三是建立人才评选机制,提高公司各类人才储备。建立了以“369”优秀人才工程(30名优秀管理人才,60名优秀技术人才,90名优秀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优秀人才培养、评选机制和专业人才评选机制,截止目前共评选出公司优秀人才59名,专业人才32名。四是盘活人才队伍,促进员工成长。通过建立中层干部竞聘、选拔和使用的管理规定,给公司各类人才创造了一个展示个人才干,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调动了公司员工比、学、赶、超的成才积极性。

三、实施后取得的效果通过实施人力资源同业对标精细化管理,解决了以往人才队伍建设无法量化、不能对比,无处着力的问题,使得工作可以有的放矢,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提升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逐步解决了员工队伍在数量上、结构上、能力上滞后于公司发展要求的状况。虽然我们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电力系统内的其它兄弟单位相比我们工作还有许多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加强外部对标,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力争通过我们有效的工作,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对标管理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对标管理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导读:本文对标管理工作总结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一)开展培训和研讨活动,初步建设对标队伍 今年下半年,集团邀请实效对标管理专家杨天河老师对集团团中高层及对标推行者进行标杆管理的相关培训,统一了集团的对标理念和对标方向,对集团公司的对标工作推动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为进一步建设对标队伍,集团与中国标杆管理研究中心、广州共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编辑了《标杆管理普及版资料》(**专用推行人员版),供集团对标管理相关人员学习。与此同时,集团还邀请了实效对标管理专家杨天河老师对集团及相关分子公司对标管理人员进行了辅导。 为进一步提高全员的对标意识、强化对标技能,集团还与中国标杆管理研究中心、广州共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编辑了***集团专用的对标管理学习辅导资料,如《标杆管理基础知识手册》(**专用基层版)、《标杆管理普及版资料》(**专用中层版)、《标杆管理普及版资料》(**专用高管版),并组织了初步研讨。 (二)推进部分对标项目,在摸索中获得成效 今年,围绕集团业务发展需要,在摸索中开展了战略管理、品牌建设、流程重组等对标工作,初步起到了较好的成效。

(三)组织部分对标交流活动,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 为拓宽视野,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围绕业务发展需要,组织了一些标杆参观交流活动,如: 在战略对标过程中,集团组织考察了******; 为提高***能力,集团先后组织多次标杆参观交流活动,先后到****等企事业单位考察学习; 为*****,集团组织了****等单位到香港参观了****等单位,学习其*****; 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公司先后到***等地参观****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推出*****。 (四)外聘专家把脉,构建长效对标体系 为使对标工作有效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并建立长效对标机制,集团特邀请了实效对标管理专家杨天河老师对集团进行了调研和诊断,设计集团对标战略及对标管理运作。【篇二】 河北前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集矿业开采、钢铁冶炼、钢材加工、国际贸易为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公司从组建初期,就明确了打造“百年前进”的事业理念,从企业的各统的工作。且需要长期持续,涉及工序多、岗位多、参与人员多。为此,我公司了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生产副总经理为执行组长,各分厂厂长、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参与的对标小组,完善了对标的体制和保障措施,在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组织实施,并与生产经营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公司领导全面指挥和协调公司的对标活动,将对标活动常规化、制度化。

国企人力资源机制创新应如何对标华为

彭剑锋:国企人力资源机制创新应如何对标华为 日期: 2014-06-30 从根本上说,国有企业下一步必然要通过市场化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而我认为这一步的核心是如何使人才的配置真正市场化。当市场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企的人力资源机制和体制应该越来越接近现代企业制度,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都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治理规则、智力人才机制去进行创新。 去年国资委提出,国有企业除了要向世界级企业对标学习外,还要学习民营企业,要引入民营企业的市场化管理机制。而最近国资委从民营企业中选择的一个重要标杆,就是华为。 ◎对标华为之一:员工持股与人力资本合伙人制度 华为做法:全员持股,合伙人制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华为首先解决了利益共同体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员工持股与人力资本合伙人制度”。 在国内企业中,华为最早提出优先投资,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搞员工持股分红计划,以贡献、能力、职位、劳动态度和发展潜力对员工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每个员工的配股额。在我看来,华为的员工持股本质上是一个分红计划,任正非让出了利,但是获得了对企业绝对的控制,即以利益换取了控制权。所以我们把华为的股权激励政策称作是全员持股的分红机制。当然,仅仅靠资历和过去的贡献不能持续参加华为的分红,只有持续做出贡献才可以,这也是这种制度和股权制的不同之处。可以说,这种动态的利益分享机制为华为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至于华为“人力资本合伙人制度”的概念,我认为主要包括三点要素:充分尊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有限投资,人力资本参与事业的分享,人力资本不参与分享,而要参与企业的高层的决策。换言之,能否参与公司决策靠的不是股权多少,而是要靠能力和智慧。所以在华为,主要按照能力和贡献来决定高管团队人选,让人力资本参与利润分享和公司决策。 2004年,华为最早在国内开始实行“轮职CEO制”,即每半年就换一次CEO,大家可以轮流来当。同时,华为的重大决策基本上都是集体决策,90%以上都是一人一票制,避免老板一个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华为的这些做法和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也有点类似,其实阿里巴巴现在所说的“合伙人”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拥有者,而是能参与分红、参与决策,有选择董事的权利。换言之,这套体制能真正使得人力资源在企业决策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合伙人制度的最大特点。 国企怎么学:利润分享,集体决策 在国有企业改革时,我认为可以向华为学习,引入虚拟受限股,建立竞争性的国有企业高管及核心人才的利润分享制度。如果让员工去买资产,这显然不行,但是我认为可以搞利润分享,尤其可以让国有企业高管进行价值利润的分享。 最近国资委的很多改革都要求“封顶”,但我觉得未来如果做基于EVA的价值分享,就应该上不封顶。拿得越多的人,贡献越大,为国有资本带来价值越大,所以我们要鼓励他,而不是给他限制。下一步,让大家都可以做虚拟股东,在这儿干就有,不在这儿干就没有,因此只有持续为国有资本、为股东创造价值才可以分享企业的利润。这是华为的这套机制为国有企业之后的改革、尤其是搞员工持股计划和利润分享所带来的启示。 另外,国企也可以尝试只提名一个董事长,董事会成员完全可以职业化,70%的董事会成员都可以来自外部,精英管理团队应该实现集体领导。我们现在的国有企业面临一个问题:企业形式上是民主集中制,本质上是个人专制。华为正好相反,形式上是老板说了算,但本质上是集体决策。我认为未来的国企也要避免这种“一长制”,避免仅凭个人决策来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而是从制度上给予群体智慧的发挥空间。 ◎对标华为之二:以价值评价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 华为做法:保证每个员工的贡献都得到回报 我们经常讲,一个企业不仅要承认人力资源对企业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能评价出每个人究竟做了多大的贡献,能说清分配的依据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华为公司在价值评价上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致力于建立一套全力创造价值、合理分配价值的价值评价分配机制,所有的分配要素都必须以这套评价体系为依据。 1997年的时候,我们开始为华为的整个人力资源价值管理做顶层设计,这个顶层设计主要是回答三个问题:企业要有什么的价值创造观、要有什么样的价值评价理念,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价值分配形式来保证每个员工对企业的贡献都得到相应回报。

对标管理心得体会

对标管理心得体会 篇一:关于对标管理的学习心得 关于对标管理的学习心得 为了进一步响应公司的对标管理工作,明确目标和方向,查找 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我部门反复组织大家学习关于对标管理工作的一 些文件等,目的在于提高全员对对标管理工作的认识,切实感觉到对 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这断时间的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立足本职,找出差距 1、人员结构上出现断层现象 目前,由于我单位支援汉钢公司工程建设项目,陆续调走了一部 分的主力队员,使得我们单位人员紧缺,并且整体呈现出年轻化,工 作时间普遍偏短,缺乏工作经验,后备力量明显不足,不能满足目前

工作需要。 2、没有注重自身及科室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伴着断层现象,使我深感自己工作上的欠缺与不足,以前大家的 分工以专业划分,人人都是各司其职,突然出现人员短缺,工作比较 被动。 3、不能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平常工作中虽能按时 二、确定目标,深入挖潜 1、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力争做到全面发展。 对于目前面临的这种状况,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就我个人认为, 每一个人均可做为我们学习的标杆。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各有所长,我们可以各取所长,补已之短,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做到全 面发展。才更有利于我们以后工作中与其它专业的衔接,避免了工作 中因专业衔接而发生的失误,同时

也达到了降本增效目的。 企业的命运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左右不了大的形势,但我们却 能确保自己少犯错,不犯错。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进步,才能紧跟企业的发展趋势。确保自己的环节少出问题,不出问题。“一蚁之穴,可以溃堤”,如果人人 都能从我做起,都住自己的漏洞,那我们的企业不是多了一份希望。 三、认定目标、狠抓落实 1、加强学习,补齐漏洞 为了解决工作中这一实际问题,尽快做好新老员工的衔接,我 科室已经制定了许多培训计划,要求新老员工展开“一对一”、“师 带徒”等方案,并且要求与其它各科室之间展开自学、互学,使新员 工能尽快达到独立上岗的水平。业务上,要求大家至少能够独挡一面。 2、为了培养一支适应能力更强的队

对标管理措施

对标管理实施办法 一、对标管理的内涵 “对标管理”也叫“标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地将自身与居领先地位的单位相比较,以获得帮助自身改善绩效的信息。对标管理法是对企业生产中的各种投入产出指标进行筛选、归集和分类,选择重点项目和关键指标,对照行业最优指标值进行比较,深入查找和分析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进而改进现有生产工艺、管理制度和作业流程,挖掘潜力,提高竞争力,追赶或超越标杆企业的一种良性循环的管理方法。实施对标管理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有利于加强目标管理,有利于加强效绩考评。实质是一种促进组织绩效改进和提高的工具,是模仿、学习和创新的过程。 二、实施对标管理的意义 对标管理是实现“五精”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标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能引发新观点、激励创新的管理工具。通过开展对标管理的对标-达标-创标工作流程,研究榜样楷模出色绩效的原因,重点学习标杆单位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和技术措施,分析对方的优点和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有利于强化目标管理,有利于加强效绩考评,从而提升我矿整体经营运行质量。 三、加强领导,建立机构 为加强对对标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对标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王西杰

副组长:侯利红 成员:游孝金白玉河何军荣闫永斌宋爱民袁承祥刘建宁程喜峰李宁杨森吕耀武张海军王朝友宋秋生李开锋张建有石峰王新峰孙战民赵铜生王勤学刘俊雄张广良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审定对标工作管理办法和标杆体系,研究决定对标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对标管理有关问题,定期检查各部门对标管理工作进展情况,查找各专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进行深入剖析,按照持续改进的原则,制订措施,狠抓落实,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对标管理小组职责:负责对标管理的日常工作。组织制定、修订对标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协助组织制定、修订对标管理指标及标杆体系;指导各单位开展对标工作;开展各类调研和专题论证;组织开展对标管理培训和经验交流;负责标杆工作总结、改进和完善。四、对标管理的工作原则 全面系统原则。在对标内容上,要实现安全、质量、任务、材料消耗与先进单位的对标。在对标范围上,要逐步实现区队、班组、个人不同层面的对标比较。对标管理要逐步覆盖全区队,实现我区队系统管理水平的提高。 循序渐进原则。在对标管理工作中,各单位要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完善对标管理办法及标准。通过动态的对标管理,不断确定最优指标,确立新的标杆指标,确保标杆的先进性。

对标管理学习-方法及目的

对标管理学习_方法及目的 据美国1997年的一项研究表明,1996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用了标杆管理。而我国于2013年由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发出通知([2013]18号、17号文件),号召企业广泛开展对标活动并就此提出“对标管理及管理提升”的企业发展指导方针,积极推进各类型企业的标杆管理导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什么是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又称“基准管理”,其本质是不断寻找最佳实践,以此为基准不断地“测量分析与持续改进”。标杆管理是创造模版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创造自身的管理模式或工作模版,是实现管理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工具。 什么是标杆环? “标杆环”由立标、对标、达标、创标四个环节构成,前后衔接,形成持续改进、围绕“创建规则”和“标准本身”的不断超越、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立标——有两重含义,其一为选择业内外最佳的实践方法,以此作为基准、作为学习对象。其二是在企业内部培养、塑造最佳学习样板,可以是具体方法、某个流程、某个管理模式、甚至是某个先进个人,成为企业内部其他部门或个人的榜样,即试点工作。 对标——对照标杆测量分析,发现自身的短板、寻找差距,并分析与尝试自身的改进方法,探索达到或超越标杆水平的方法与途径。 达标——改进落实,在实践中达到标杆水平或实现改进成效。

创标——运用标杆四法创新并实施知识沉淀,形成超越最初选定的标杆对象,形成新的、更先进的实践方法,进入标杆环,直至成为行业标杆。 标杆管理方法: 泓冰标杆管理四法是陈泓冰老师在多年的学习、实践和思考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理论和方法,是标杆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被毕博、埃森哲等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采纳并服务于其咨询实践。泓冰标杆管理四法的价值正逐步被全球企业界、管理学术界及公共机构所认知、重视与推崇。 第一法——剪刀思维法 剪刀思维法:是指将发散思维、逻辑思维、交叉思维汇合而成的思维方式,有着剪刀一样一张一合的工作路径。它可以把事物进行发散的创想,然后有逻辑性、目的性地交叉,不断地沿着一条主线去延展,进而把复杂的事物形成自身的逻辑结构,不断的提出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剪刀思维法的工作路径在对标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在于把任何复杂的管理工作及技术研发工作有效的梳理清楚,因此,也被称为对标管理第一思维法。 第二法——责任层级法 责任层级法:又叫“一域多层分析法”,在标杆管理中,它是一种按组织中各层级人员的职能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径。即:应用剪刀思维法把组织中所有相关的、类似的问题进行聚焦,聚焦成一个典型的“工作案例”,再把这个案例作为“交叉点”发散出去,分析案例中各层级的人员职能不足和应完善之处,寻找出系统的解决思路,使相关的、类似的问题从此得以解决。 责任层级法在对标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有效地对标管理方法。 第三法——要素建模法

互联网行业人力资源部对标分析

互联网行业人力资源部职责对标 (说明: 来源是招聘网站上相应组别的经理的职责描述,如招聘经理、培训经理等; 加红字体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与我们目前的工作相似的 每组后面有P.S的,是我对找到的内容的补充) ●招聘组 (2) ●培训组 (3) ●薪酬绩效&组织发展 (4) ●员工关系 (6) ●HRBP (7)

●招聘组 1.未知互联网公司 ?根据公司人力资源策略,制定阶段性招聘计划,并推动实施; ?拓展并完善各种渠道,深入挖掘,打造强大的招聘渠道体系; ?组织人才筛选及面试,完善工具,建立高效的招聘流程; ?建立健全核心人才库,做好关键岗位人才储备; 2.百田: ?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制定年度招聘规划和人员编制预算; ?根据招聘计划,做好分析统计对应工作; ?建立及完善公司的招聘流程,招聘题库; ?分析、选择、维护各类招聘渠道,并与外部招聘服务机构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及时满足公司的人才需求; ?负责组织人才市场调研,了解人才需求状况和业内人才动态; ?组织、安排及落实校园招聘工作和社会招聘工作; ?协助做好招聘与任用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包括发放招聘启事、收集和汇总应聘资料、安排面试人员、跟踪落实面试人员的情况; 3.4399: ?负责公司中高端职位的招聘,与用人部门沟通与对接,充分了解项目需求; ?明确寻访方向和标准,收集各类人才项目信息,开拓招聘渠道进行定向挖猎; ?拓展及维护高端人才招聘渠道,建立稳定的内外合作伙伴关系; ?建立健全中高端人才库,协同人力资源各职能,提供高效的用人解决方案; 4.未知互联网公司 ?根据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相关部门的招聘策略、招聘计划; ?负责相关领域的人力资源市场分析,有效管理及优化招聘渠道; ?负责相关部门的具体招聘工作,包括人才寻访、面试、录用等; ?参与招聘体系建设及相关的优化、创新项目。 P.S. 我们的实际情况是招聘组还承担了:雇主品牌建设、新员工入职导师制度的工作。

人力资源对标管理工作方案

人力资源对标管理工作 方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人力资源管理对标工作方案根据分公司发2011(85号)文件指示精神,本着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原则,以增强机制分公司综合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战略目标,特制定此对标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开展全面对标活动,提高分公司综合管理水平,优化分公司产业结构,突出“提升能力、提升标准、提升效率”,扎实开展对标定位,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对标。 二、对标工作实施措施 (一)、人力资源管理对标工作。截止11月末,分公司现有管理人员108人,工人岗位529人,50岁以上28人占4%,40-50岁198人占31%,40岁以下411人占65%。管理人员平均年龄36岁,操作人员平均年龄27岁。由此可看,职工队伍正趋于年轻化。文化水平上,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44人占23%,中技及高中文化程度424人67%,初中文化程度69人占10%。2012年,人力资源将通过宣传、招聘、等方式,并大力开展年轻职工的培训工作,通过每月1-2期的培训,加强年轻职工队伍建设,增强年轻职工队伍的文化水平、技能水平。(由人力资源主管负责,时间为2012年全年)

(二)、职教培训对标工作。2011年人力资源职教培训26次,执行率达到了100%。2012年,人力资源将继续按照分公司发展目标及管理配置以下列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使职教培训达到100%。(由人力资源主管及职教干事负责,时间为2012年全年) 1、制定全年培训计划、方案。 2、组织培训方式。 3、制定培训考核方案。 4、跟踪调查、总结培训结果。 (三)、绩效考核对标工作。2011年,分公司1-11月人均收入万元,预计全年达到万元。2012年,人力资源将继续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在现有收入的基础上,使职工收入有所提升。(由人力资源主管及薪酬干事负责,时间为2012年全年) 1、生产单位按产值、成本、利润、任务量及其他管理专项考核。 2、职能科室按核定人数核定工资基数,效益工资按生产单位的平均效益比例核定。 3、辅助单位按定员核定人数,实行定岗定薪。 4、完善、加强中层管理考核,细化岗位职责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按中层管理岗位的技术含量、工作效率等因素核定考核标准,效益与与考核结果及平均效益挂钩。 (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对标工作。2011年,人力资源在岗位管理、人事管理、劳动纪律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管理、

人力资源对标管理工作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对标工作方案 根据机制分公司发2011(85号)文件指示精神,本着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原则,以增强机制分公司综合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战略目标,特制定此对标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开展全面对标活动,提高分公司综合管理水平,优化分公司产业结构,突出“提升能力、提升标准、提升效率”,扎实开展对标定位,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对标。 二、对标工作实施措施 (一)、人力资源管理对标工作。截止11月末,分公司现有管理人员108人,工人岗位529人,50岁以上28人占4%,40-50岁198人占31%,40岁以下411人占65%。管理人员平均年龄36岁,操作人员平均年龄27岁。由此可看,职工队伍正趋于年轻化。文化水平上,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44人占23%,中技及高中文化程度424人67%,初中文化程度69人占10%。2012年,人力资源将通过宣传、招聘、等方式,并大力开展年轻职工的培训工作,通过每月1-2期的培训,加强年轻职工队伍建设,增强年轻职工队伍的文化水平、技能水平。(由人力资源主管负责,时间为2012年全年) (二)、职教培训对标工作。2011年人力资源职教培训26次,执行率达到了100%。2012年,人力资源将继续按照分公司发展目标及 管理配置以下列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使职教培训达到100%。(由人力资源主管及职教干事负责,时间为2012年全年) 1、制定全年培训计划、方案。

2、组织培训方式。 3、制定培训考核方案。 4、跟踪调查、总结培训结果。 (三)、绩效考核对标工作。2011年,分公司1-11月人均收入3.08万元,预计全年达到3.6万元。2012年,人力资源将继续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在现有收入的基础上,使职工收入有所提升。(由人力资源主管及薪酬干事负责,时间为2012年全年) 1、生产单位按产值、成本、利润、任务量及其他管理专项考核。 2、职能科室按核定人数核定工资基数,效益工资按生产单位的平均效益比例核定。 3、辅助单位按定员核定人数,实行定岗定薪。 4、完善、加强中层管理考核,细化岗位职责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按中层管理岗位的技术含量、工作效率等因素核定考核标准,效益与与考核结果及平均效益挂钩。 (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对标工作。2011年,人力资源在岗位管理、人事管理、劳动纪律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管理、职教培训管理、劳动保护及职业健康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上都取得了初步成效。2012年,人力资源科将根据体系标准,将现有的管理制度完善,使其系统化、规范化。(由人力资源科全体负责,时间为2012 年全年) 1、制定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

如何有效对标管理

如何有效对标管理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聂俊华 对标管理作为提升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风靡全球。据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应用了对标管理,如AT&T,Kodak,Ford,IBM等行业领袖,那些通过对标管理取得了系统突破的企业其投资回报在5倍以上。近几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经低迷,企业发展的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竞争加剧,传统经营方式难以为继,国内企业为解脱困境,纷纷寻找破解之道,对标管理悄然形成热潮。但实施的结果却是几家快乐几家愁,有的企业真正理解并积极实施对标管理,通过对比分析寻找差距,发现问题的症结并采取相应措施,创造了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邯钢的模拟市场倒逼成本法、海尔的OEC 等都是对标管理产生的成功例子。而有的企业虽然通过外聘专家,参观交流等方式进行对标管理,搞得风风火火,却收效甚微。 对标管理核心是模仿和创新,通过观摩考察、标杆学习,重新思考和改善经营,取长补短,最终实现流程再造,并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实战方法,从而成就卓越。这就决定了对标管理不是简单的竞争性学习和模仿性创新,不经过精心策划,充分准备,周密部署,正确实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一、对标管理的准备和实施 明确对标管理目标。对标管理意味着变革并最终指向变革,而

变革常要求代价并面临阻力,所以首先明确目标,是将代价和阻力降低到可实施范围内的不二之策。明确对标管理的目标需要经过二重决策:一是否需要导入对标管理。并非所有的情况都需要导入对标管理,只有在绩效、战略、成长等方面产生了持续性竞争劣势的情况下导入对标管理才是必要的。二是否需要现在就导入对标管理。导入的时机常常取决于共识的程度,只有企业内部对持续性的竞争劣势有透彻的认识并具备导入对标管理的坚定决心,尤其是企业负责人和高阶主管对进行对标管理有强烈的意愿,对标管理才能提上日程,否则宜于从缓。 成立对标管理领导小组。导入对标管理是一个涉及企业变革的续性过程,所以,必须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对标管理领导小组以切实负责而后所有的从准备到实施具体事宜。对领导小组人员以五至十人为佳,宜由企业领导负责,小组的构成应包括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代表,小组成员应包括实际操作的人,只有这些人才最了解什么奏效和什么无效。主要职责是:审批公司年度对标管理工作计划和公司层面的对标管理实施方案;决定公司对标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重大事项;负责公司对标指标体系(年度/季度)报表的审批;负责审批公司层面的对标专项分析报告和年度对标综合分析报告等。对标领导小组下设对标管理工作组,工作组应由对标管理牵头部门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公司各职能部门代表组成。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公司对标管理领导小组决定事项,组织编制/修订公司对标管理程序、对标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制订公司年度对标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对标指标

对标管理理念

对标管理理念 所谓对标”就是对比标杆找差距。推行对标管理,就是要把企业的目光紧紧盯住业界最好水平,明确自身与业界最佳的差距, 从而指明了工作的总体方向。标杆除了是业界的最好水平以外, 还可以将企业自身的最好水平也作为内部标杆,通过与自身相比较,可以增强自信,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能更有效地推动企业向业界最好水平靠齐。 对表管理理念 所谓对表就是对比表格抓落实。如何将标准(制度)与员工的日常活动(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关键就在于对表落实。即将标准(制度)中需要落实、执行的部分以表格的形式提炼出来, 并根据执行的周期要求员工对比表格进行执行和填报。各级领导根据审批权限对填报的表格进行审核,以实现标准(制度)的实时过程监控。 对照管理理念 所谓对照就是对照标准提问题。现实工作中,我们的工作与我们期望的目标总会存在偏差,这种偏差就是问题,但是如果期望的目标不同,产生问题的数量和性质就会不同,最合适的目标就是标准和制度规定。我们只有对照标准和制度来检查,发现的问题才是科学合理的。 对标管理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公司。在欧美流行 后,现在亚太也得到迅猛发展,不仅是公司,连医院、政府、大学也开始发现对标管理的价值。 从应用程度上说,最初人们只利用对标寻找与别的公司的差距,把它作为一种调查比较的基准。但现在,对标管理结合了寻找最佳案例和标准,并将其引入到公司内部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持续不断发展的学习过程。 分类 对标管理是寻找和学习最佳管理案例和运行方式的一种方法。现在,这种方法越来越成为企业乃至政府的选择。根据《全球对标网络》的调查,对标管理已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第三大战略管理方法。 对标管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人们利用对标 寻找与别的公司的差距,把它作为一种调查比较的基准的方法。

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职业资格全省统一鉴定 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论文题目:_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各项成本增长,收入减少,利润增速下滑等经营困难,运营风险逐步显化。在此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如何协助企业化解风险,适应新常态,抓住机遇,转危为机。这对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不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是重大的机遇。 关键词:新常态人力资源管理互联网+ 一、解读新常态 何为新常态?依据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内涵,新常态下中国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3、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7、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8、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9、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① 二、新常态对企业管理提出的挑战 新常态的到来对企业生存与经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原有的发展战略将不可避免的面临挑战,原有的经营模式、商业模式均面临巨大风险。 (一)新常态下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对标管理相关知识学习手册

对标管理相关知识学习手册

目录 一、对标管理的概念- 1 - 二、对标管理的内容及分类- 1 - 1、内部对标 - 1 - 2、竞争性对标- 2 - 3、行业或功能对标- 2 - 4、操作性对标- 2 - 三、对标管理的作用与影响- 3 - 1、对标管理是企业提高绩效的工具 - 3 - 2、对标管理是企业推进资源整合及业务流程重组的工具- 3 - 3、对标管理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工具 - 3 - 4、对标管理是企业增进学习和推动创新的工具- 4 - 5、对标管理是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 - 4 - 四、对标管理的实施步骤- 4 - 1、确定目标 - 4 - 2、建立对标团队 - 5 - 3、收集必要的数据- 5 - 4、分析业绩差距数据 - 6 - 5、学习与改进- 6 - 6、持续进行对标管理 - 7 - 五、在实施对标管理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7 - 1、重视资讯管理在对标管理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 7 - 2、比较目标的选择要恰当 - 8 - 3、模仿与创新并举- 8 - 4、员工是最终实践者 - 8 - 5、要与比较目标建立起互利互动的伙伴关系 - 9 - 六、对标管理易产生的几种误区- 9 - 1、将“对标”与“达标”混淆 - 9 - 2、仅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标 - 10 - 3、标杆选择只局限于竞争对手,且只求“最好” - 10 - 4、将预算完成情况等同于对标 - 11 - 5、“自上而下”进行对标 - 11 - 6、对标“重结果,轻过程”- 11 - 7、对标管理与企业绩效考核两条线 - 12 - 8、认为对标管理是大企业的事情- 12 - 七、对标管理典型案例- 13 - 1、创新型广电传媒对标管理的方法 - 13 - 2、柳钢能效对标情况 - 14 - 3、中国烟草企业实施对标管理的保障措施- 15 -

人力资源新常态下的20个关键词.doc

人力资源新常态下的20个关键词 彭剑锋教授这次提出的20个关键词,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概念,而是彭教授及华夏基石员工十年来在理论创新及实践探索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管理最优实践的总结和提炼。有的理念在一些领先企业已经实践多年,有的理念则正在实践。这20个理念既反映了对中国人力资源最优实践的创新,也代表着我国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一、人力资本价值管理时代 人力资源管理将进入人力资本价值管理时代这一判断,我在前两年出版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就提出来了,书中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人事行政管理阶段、人力资源专业职能管理阶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和人力资本价值管理阶段。今天重提这一判断,是因为这一概念已具备了最优实践的基础,这的确是一个人力资源管理新时代,是人力资本价值管理的时代。 首先,创新与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繁荣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力。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中国企业要从过去追求低廉劳动力的成本优势转变为到现在追求高素质人才的人力资本的优势,以寻求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人力资本的竞争力,这是一个人力资本致胜的时代。 其次,人力资本真正成为企业价值创造主导要素,尤其是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这就改变了资本与劳动的博弈关系,人力资本从被动依附于货币资本,转变为主动与货币资本共创、共享、共治的企业价值创造,不仅资本可以雇佣劳动,某种意义上劳动可以雇佣或驾驭资本。最具革命性变化的是人力资本合伙人及美国资本市场的规则创新:同股不同权。人力资本在和货币资本博弈的过程中,不仅获得剩余价值的分享权,更重要的是拥有企业的经营决策权,甚至具有超过比货币资本更大话语权的投票权。最典型的是华为的虚拟有限持股计划、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阿里巴巴的大股东是日本人孙正义,拥有超过36%以上的货币资本股权,马云高管团队虽然只拥有10%左右的股权,但却拥有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经营决策和投票权。再如最近在美国上市的陌陌创始人唐岩股权结构在IPO后股权只有26.3%,但拥有78%的投票权,这就是人力资本的价值和力量。此外,人力资本的话语权不仅体现在高端人才,也体现在低层劳动者,如在我国广大农村正兴起的劳动合作社,也是体现了劳动与资本共创、共享、共治机制。 再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关注人的价值创造,使每个员工成为价值创造者,使每个员工有价值地工作,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从机制体制上讲,要建立共创、共享、共治机制,使得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共同创造价值、共享剩余价值、共同治理企业。从管理技术方法上看,信息的对称与互联互通,使人力资本的价值衡量与人力资本计量管理成为可

对标管理的目的

对标管理的目的 标杆管理又称“基准管理”,其本质是不断寻找最佳实践,以此为基准不断地“测量分析与持续改进”。标杆管理是创造模版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创造自身的管理模式或工作模版,是实现管理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工具。1.标杆管理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工具。竞争者可能维持某种现状,通过标杆管理,企业有可能发现和应用适合本企业的新战略,超越竞争者。 2.标杆管理是企业提高绩效的工具。标杆管理通过设定可达目标来改进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目标有明确含义,有达到的途径,可行、可信,使企业可以坚信绩效完全有办法提高到最佳。 3.标杆管理是企业绩效评估的工具。标杆管理是一种辨识世界上最好的企业实践并进行学习的过程。通过辨识最佳绩效及其实践途径,企业可以明确本企业所处的地位、管理运作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有效的发展战略。 4.标杆管理是企业持续改进的工具。研究表明,标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节省30%—40%的开支,为企业建立一种动态测量各部门投入和产出现状及目标的方法,达到持续改进簿弱环节的目的。 5.标杆管理是企业增长潜力的工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任何企业都有可能将注意力集中于寻求增长的内在潜力,形成固定的企业文化。通过对各类标杆企业的比较,不断追踪把握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从而能更好地满足最终用户的需要。 6.标杆管理是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标杆管理是任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企业要想知道其他企业为什么或者是怎么样做得比自己好,就必

然要遵循标杆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7.标杆管理是企业增进学习的工具。标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可以通过标杆管理方法,克服不足,增进学习,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树立基准,可以帮助企业员工增强信心,相信本企业还有更好的竞争手段。 标杆管理是衡量企业工作好坏的工具。标杆管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且变化迅速,不同企业的标杆管理者已经和正在结为一体,形成知识网络,相互体验标杆管理的方法以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标杆管理通过对企业产品、服务及工作流程的系统而严格的检验,达到工作的高度满意,进而产生巨大成就感。标杆管理理论其实并不复杂,它其实是一种管理规律,按照立标(自我否定,发现问题)、对标(确立目标、对比分析)、达标(改进问题、缩小差距)、创标(固化成果)的闭环操作模式,循环往复,从而让企业实现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目前,泓冰标杆管理理论已为很多中国企业的管理提升带来了希望,由中国标杆管理学会主办的企业对标管理高级研修班,也在为众多实施对标杆管理的企业培养大量的专项人才,相信一定会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发挥它巨大的作用。

对标管理人力资源论文-人力资源论文-管理论文

对标管理人力资源论文-人力资源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人力资源对标管理的基本思路 对标管理并非照搬别人的管理方法,即使对标企业与自身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今市场发展迅速,可能在几个月之内就会发生重大变革,而对标企业所处的时期明显早于企业当前时期,且不同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均有不同,因此照搬别人的管理方法并非上策。在进行人力资源对标管理中,确定对标企业后对标杆企业进行深层次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再结合自身企业目前的状况,总结出适合的管理办法。 二、对标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1.成立对标小组,确定的对标研究主题 企业手下需要根据未来发展规划进行设定发展目标,并根据当今市场状况设定企业的年度计划以及季度计划,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为满足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企业需要

建立专门的对标小组,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和管理方式进行对标管理工作的展开。对标小组的组成人员主要包括HR、会计统计人员、市场调查员、高层主管、数据分析人员、电子商务信息人员,通过不同部门间的分工协作保证对标管理的妥善落实,小组成立后需定制对标管理日程计划,并分配各组成结构的任务,并由高层主管主持召开例会,定期汇报工作进度,确保对标工作按计划实施。 2.分析自身的状况及需求 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能够看清当前状况,并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度过建立之初的困境后将迎来一段甜蜜的发展期,此时很多问题将被掩盖。管理人员切忌满足于现状,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就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企业在未完全稳定前相关管理策略都会存在一定的漏洞,尤其是对摸索中前进的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理机制明显不够完善。无论企业处于任何时期,都免不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揽进优秀的人才,还要降低企业的离职率,留住已有人力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对目前企业的人员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目前的事业结构,找出企业目前人力资源构成的合理度,发现需要提升的部分,针对性进行改善。 3.对标数据的外部分析

人力资源同业对标

人力资源同业对标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同业对标就是以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导向,通过建立科学先进的评价指标,实现用指标评价业绩,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本文针对加强人力资源同业对标精细化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一、同业对标(一)同业对标精细化管理同业对标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方法,通过与指标标杆单位统计对比,客观地反映指标的优劣,并据此借鉴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并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统筹管理方法,即以最短时间、最少资源或最低成本完成任务。同业对标精细化管理就是在细化工作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同业对标定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细节的优化和完善,理顺工作流程中的阻滞环节,提升管理效益。(二)人力资源同业对标体系人力资源同业对标体系主要包括人才当量密度、高级技能人才比例和教育经费投入率三个指标。其中人才当量密度为长期职工中学历、职称、技能等级最高折算值与企业全部长期职工(不含内退职工)人数之比。高级技能人才比例为供电生产岗位长期职工中具备规定职称人员或具备规定职业资格人员与供电生产岗位工作的全部长期职工人数之比。教育经费投入率为教育培训投入总额与工资总额之比。 二、主要做法(一)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人力资源同业对标管理工作人力资源指标为同业对标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根据人力资源状况及与标杆单位的差距,修订年度工作目标,编制年度节点计划。并按照办法的规定每月监控指标运行情况,在月度工作会上,通报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下一阶段拟采取措施,确保指标正常运转。年终根据各单位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二)开展内部对标,落实责任,持续提高员工素质和指标水平每年年初,按照年度工作目标和对标统计口径,全面分析指标状况,开展内部对标,选树标杆,筛选指标落后单位和人员,分析指标落后的原因,并将落后的人员基本情况、年度工作要求及与标杆单位的差距等信息送达至指标落后单位。由落后人员所在单位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历、专业技术和技能提升计划。通过开展内部对标,实现了责任和压力下移,调动了基层单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了每一名员工都不会掉队。(三)开展外部对标,学习先进经验,更新观念,完善管理手段“闭门造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已经被事实被证明为是落后的管理方法,闭关锁国的最终结果就是落后,这正是国网公司推行同业对标的缘由之一。走出去,请进来,他为我用,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管理手段。近三年来公司先后到华北地区其它供电企业学习交流,利用外部对标,开拓了管理思路,通过灵活运用其它单位的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促进了公司管理手段的丰富和完善,为指标的提升和公司人才队伍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创新工作方法,加速人才培养步伐一是制定一些相关制度,以比赛、竞赛和调考为契机,结合员工实际情况,积极推进班组、车间和

什么是对标管理,如何做好对标管理

什么是对标管理,如何做好对标管理 所谓“对标”就是对比标杆找差距。推行对标管理,就是要把企业的目光紧紧盯住业界最好水平,明确自身与业界最佳的差距,从而指明了工作的总体方向。标杆除了是业界的最好水平以外,还可以将企业自身的最好水平也作为内部标杆,通过与自身相比较,可以增强自信,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能更有效地推动企业向业界最好水平靠齐。 煤矿:深入推进对标管理,营造浓厚赶超氛围 煤矿以“对标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做到“对比标杆找差距,对比流程抓落实,对照标准促提升”,形成了“追、赶、超、创”的浓厚氛围。 ——明确对标层级,激发赶超热情。建立矿井级、专业级和区队级三个层级对标体系,开展矿井、专业、区队、班组、岗位五个层次的对标工作。各层次的历史最好值为该层次的标杆值,根据月度考核评价结果,将创标的值列为全矿本施工工艺的对标值,创标的班组和岗位评为对标示范班组和岗位。根据岗位不同,从敬业精神、工作技能、思想素质等方面,或从劳模、“感动柴煤”人物、技术标兵等先模人物中确定先进个人,号召职工以此对标。 ——细化对标内容,分类组织竞赛。根据矿井实际,科学制定对标内容,细分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生产任务、成本、资源回收率、综掘进尺比率、万吨掘进率、创新成果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对标内容标准体系,分专业、工艺找出对标项目的标杆值,综放、综采、高档普采工艺、综掘、岩巷炮掘、煤巷炮掘工艺、机电、通防、选煤、热电等方面形成矿井对标体系,由对标管理办公室根据考核结果,月度更新对标管理牌板,每天更新在工作现场悬挂的按日或班次的对标管理牌板,分类组织对标和竞赛。 ——健全运行体系,确保工作质量。为保障对标管理科学有序运行,建立了“三体系、一平台”,即组织领导保障体系、对标考核体系、对标分工负责体系和对标管理交流平台。将对标管理渗透到管理全过程,根据各单位业务范围,在组织的日常检查、定期考核中,将检查或考核单位的工作情况与先进指标、工作标准相对标,纳入考核体系,做到日常调度、动态检查、中期督促、末期盘点,准确把握目标的完成进度,实现对目标落实的全程控制。为扩大交流,在协作平台上设立“对标管理”栏目,各相关单位将对标管理信息上传,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人力资源部五年规划

人力资源部五年规划 为深入贯彻公司“四会”精神,近期人力资源部对部门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通过研究对标其它单位管理经验,制定了改进提升管理的一些措施,具体如下: 一、现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管理理念陈旧。 不能继续延续过去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种陈旧的管理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甚至会阻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贯彻。 2、要重视人员的培养工作。 近些年集团公司针对人才招聘方面愈发重视,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二本以下学历不再招聘,入职前培训重视程度高,且培训质量较前些年提高了很多,子公司人力资源部也应予以充分认识,集团公司入职培训后,我公司要继续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强化落实导师带徒,使这些新员工迅速适应企业工作需求,并将再学校中所学的先进理论融入到工作中。 3、人才结构有待进一步合理化。 现今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施工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不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必须要有紧迫感,有危机意识。制度制定的再好,没有德才兼备的人员去执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那制定制度的人再高明也无济于事。公司应优化各项目人力资源配备,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标准化配置,可参考集团公司定编办法结合实际进

行研究确定。目前存在项目与项目间员工调动混乱,手续不规范等情况,制约了人员合理化调配工作的开展。 4、建立科学合理的留人机制,不做其它单位的培训中心。 公司现阶段机电人员、测量人员、造价人员人才流失较多,且均是公司施工管理的核心岗位,离开的大多是企业骨干,离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必须知道,要定期收集科学研究,防止同样原因辞职事件的发生,建议每季度召开一次人力资源管理大会,由人力资源部通报季度人力资源管理情况及存在问题,有核心人才流失的项目主管领导,要充分说明人员流失原因,对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拿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5、加强内业管理,真实统计为分析决策提供依据。 现阶段员工进出手续办理不齐全,信息统计不全面,准确性不高,造成员工总人数确定不下来,有些离职很多年了而手续还没有办理,一些员工什么时间到的公司,什么时间办理的辞职手续,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甚至出现在不同的花名册上参加工作时间和毕业时间都不一样。 工作中缺少记录,文件存档不及时,导致有的员工的职务、职称及聘任时间找不到文件可以核实。 薪酬方面随意性强,透明度不够。对于员工的工资,你发现错了我就给你改,你若没发现,就维持现状。 6、做好社保制度宣传工作,尤其工伤保险,有利于企业规避潜在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