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繁体字精修订

医古文繁体字精修订
医古文繁体字精修订

医古文繁体字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扁鹊传》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闲(闲与语):同“间”,悄悄地;

闲(必闲):同“间”,痊愈;

闲(肠胃闲):同“间”,悄悄地;

闲(在肠胃闲):同“间”,中间;

而(而何怪):通“尔”,你。

强:“强”的异体字。

藏(五藏):同“脏”。

输(五藏之输):通“腧”。

诀(诀脉):通“决”,疏通。

荒(揲荒爪幕):通“肓”。

幕(揲荒爪幕):通“膜”,指横膈膜。

穰:当作“禳”。[按]:此字不属通假字,属于错字,故以“当作”释之。权置于此,然解释时须作说明。

蹷:通“厥”,昏厥。

案:通“按”。

咳:同“孩”,婴儿笑。

郄:“却”的异体字,缝隙。

文:同“纹”。

反(长终而不得反):同“返”,复活。

见(应见):同“现”。

瞚:“瞬”的异体字。

目夹:“睫”的异体字。

厉(厉鍼砥石):通“砺”,磨。

鍼(厉鍼砥石):“针”的异体字。

齐(八减之齐):同“剂”

《华佗传》

2.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旉:“敷”的异体字。

差(病亦行差;四五日差;得病已差;随手而差;我差):同“瘥”,痊愈。

差(妇稍小差):同“瘥”,指病情好转。

支(苦四支烦):同“肢”。

儿(儿寻):通“倪”。

卒(昕卒头眩):通“猝”,突然。

欬:“咳”的异体字。

煖:“暖”的异体字。

酢:“醋”的异体字。

虵:“蛇”的异体字。

县(县车边):同“悬”,悬挂。

县、虵(县此虵辈):同上。

属(属使勿逐):同“嘱”,吩咐。

胷:“胸”的异体字。

着(燥着母脊):同“着”,附着。

反(数乞期不反):同“返”,返回。

考(考验):通“拷”。

强:“强”的异体字。

臃:“痈”的异体字。

故(故当死):通“固”,一定。

去(何忍无疾去药):通“弆”,收藏。

颈(熊颈鸱顾):通“经”,悬挂。

挽(引挽腰体):“挽”的异体字。

猨:“猿”的异体字。

《养生论》

2.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较而论之(较——皎,明白。通假字)

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嚣——枵,空虚,文中谓饥饿。通假字)

薰辛害目(薰——荤,荤类食物。通假字)

颈处险而瘿(险——岩,山崖,此指有些山区。通假字)

声色是躭(躭——耽,沉溺。异体字)

滋味煎其府藏,醴醪其肠胃。

(府藏——腑脏,均古今字。——煮,煎熬。异体字)

攻之者非一涂(涂—途,途径;方面。通假字)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

(由——犹,犹如。通假字)

非欲而强禁也(强——强,硬行。异体字)

绥以五弦(弦——弦,琴弦。异体字)

伤寒论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卒然遭邪风之气(卒——猝,突然。通假字)

而方震栗(栗——栗,颤抖。通假字)

惷若游魂(惷——蠢。异体字)

并平脉辨证(平——辨。通假字)

经络府俞(俞——腧,腧穴。通假字)

九候曾无髣髴(髣髴——仿佛,文中谓模糊的印象。异体字)

《大医精诚》

2.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血脉荣卫之通塞(荣——营,营气。通假字)

有浮沈弦紧之乱(弦——弦,弦脉。异体字)

俞穴流注(俞——腧。通假字)

而望其生(而——尔,你。通假字)

长幼妍蚩(蚩——媸,丑陋。古今字)

勿避嶮巇(嶮——险,艰险。异体字)

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功——工。功夫,时间。通假字)

其蝱虫、水蛭之属(蝱——虻。异体字)

但发慙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蔕芥之心(慙——惭。蔕——蒂。均异体字)

珍羞迭荐(羞——馐,美味嘉肴。古今字)

而医者安然懽娱(懽——欢。异体字)

谈谑諠譁(諠譁——喧哗。异体字)

炫燿声名(燿——耀。异体字)

偶然治差一病(差——瘥,痊愈。古今字

医古文翻译

《扁鹊传》译文 扁鹊是勃海郡郑人,姓秦,名叫越人。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人。馆客长桑君常来住宿,扁鹊特别觉得他不平凡,常常很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的人。来往十多年,长桑君才叫扁鹊来私下交谈,悄悄地告诉扁鹊说:“我有秘方,我年纪老了,想传给你,请你不要泄露。”扁鹊恭敬地答道:“好的。”长桑君就拿出他藏在怀中的药给扁鹊,说:“您用天上降下的露水来服用这种药物,三十天就会洞察异物了。”于是拿出他的秘方全部交给了扁鹊,突然不见了,他大概不是一般的人啊!扁鹊就按照他的话服药三十天,视力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凭这种能力来诊视疾病,完全能见到五藏病症的所在,只是用诊脉作为名义罢了。行医有时在齐国,有时在赵国。在赵国的时候名叫扁鹊。 在晋昭公的时候,众大夫的势力强大而国君宗族的势力弱小。赵简子职掌管领大夫,独揽国家政事。有一次简子病了,五天不省人事,大夫们都很害怕,于是叫来扁鹊。扁鹊进来,看了简子的病情,就出来了。家臣董安于就向扁鹊询问简子的病情,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现在你主君的病跟他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病愈。”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 从那以后,扁鹊来到虢国。听说虢太子死了,扁鹊就来到虢宫廷的门前,问爱好医学的中庶子说:“太子患什么病,使京城中举行祈祷活动超过了其他事情?”中庶子说:“太子患血气运行不正常的病,气血错乱不能够疏泄,突然在体表发作,就造成了体内的病变。由于体内正气不能制止住邪气,邪气蓄积就不能散发,因此正气虚而邪气实,所以突然昏倒而死。”扁鹊问道:“他死了多长时间?”中庶子说:“鸡鸣至现在。”扁鹊说:“收殓了吗?”回答说:“没有,他死了还没有半天。”扁鹊又说:“请您进去禀告,就说我是齐国勃海秦越人,家住郑县,不曾仰望过国君的尊颜,也不曾到他面前拜见侍奉过。听说太子不幸地死了,我能使他活过来。”中庶子说:“先生该不会哄骗我吧!根据什么说太子能活呢?我听说上古的时候,有名医俞跗,治病不用汤药、酒剂、镵针、石针、导引、按摩、药物热敷等方法,只要一诊察就知道疾病所在的部位,就顺着五脏的腧穴,割开肌皮,疏通脉络,连结损伤的筋腱,按治髓脑,触动膏肓,疏理膈膜,清洗肠胃,洗涤五脏,修练精气,改变容貌气色。先生的方术能像这样,太子就能活了;不能像这样,想要使他活过来,简直不可以用来告诉刚会发笑的婴儿!”过了好一会儿,扁鹊仰头向天叹息说:“您所说的医术,就像用竹管窥看天空,从缝隙里看花纹。我秦越人的治疗方法,不必等到切脉搏、望面色、听声音、审察病人的形态,就能说出病所在的部位。知道病人外表的证候,就能推知内部的病机;诊察到内部的病机,我就能推知外表的病证。如病的反应表现在身体的外表,那么,只要是千里之内的病人,我就能判断出他内部的病变来。我诊断疾病的方法很多,不必跟你具体细说。您认为我的话不可信,就进去试试诊视一下太子,就会知道他耳内有鸣响,鼻翼在扇动,顺着两股,一直摸到阴部,应当还是温着的!”中庶子听了扁鹊的话,惊讶得眼睛呆呆地瞪着眨也不能眨,舌头在嘴里悬翘着却放不下来,就进去把扁鹊的话报告给虢君。 虢君听到这番话,非常惊讶,就从宫内走出来,到宫庭的中门会见扁鹊,说:“我听说您崇高的德行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然而还不曾在您面前拜见过。先生来到小国,幸亏您来救助我的儿子,使偏远之国寡德的我幸运得很,有先生,我的儿子就能活,没有先生,就要弃置沟壑,永远地不能回生了。”话没说完,就抽噎地哭泣起来,伤心得气满郁结,精神恍惚,长时间地流泪不止,泪珠滚动,挂在睫毛上,悲痛得不能控制自己,面容神色都改变了。扁鹊说:“要说您太子的病,就是人们所说的假死证。太子并没有死呀。”扁鹊就让徒弟子阳在磨刀石上磨针,用来针刺百会穴。一会儿,太子苏醒了。又让徒弟子豹准备能使药气进入 1/2 体内五分的熨药,用八减方的药剂调和起来煎煮,用来交替地热敷两胁下。太子起身坐起来了。再进一步调适阴阳之气,使之归于平衡,仅服药二十天就恢复了健康。所以天下人都认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

扁鹊传 1.怎样理解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見五藏癥结,特以诊胍為名耳”這幾句話?因為作者難以理解扁鹊以胍测病的高超醫技,便以扁鹊具有“视見垣一方人”的特異功能來加以解释。 2.扁鹊認為自己“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反映了怎樣的醫學觀?醫學能使疾病好轉舆痊愈,而不能起死回生。這是唯物的醫學觀。3.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體内容是什么?它對後世有何影響?“六不治”的具體内容是:“驕恣不論於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適”,“會陽並,藏氣不定”,“形羸不能服藥”,“信巫不信醫”。其中尤其是“信巫不信醫”反映醫學科學摆脱巫術迷信的束缚而得到獨立,由經驗學朝着理論醫學昇華,奠定中醫學術理論基礎的《素問》、《九卷》(即《靈柩》),就是在醫巫分道揚镳的前提下,總结了先秦以來醫學的實践经經舆研究成果而诞生的。 4.怎樣理解扁鹊行醫“随俗為燮”?扁鹊運用全面的醫療技術,根據各地的民俗,改燮行醫的科别,盡心盡力地為平民解除病痛。 华佗传 1.“兼通數經”舆“合湯不過數種”的“數”在表意上有何不同?前者意為“多部”,表示多;後者意為“幾”,表示少。 2.怎樣理解“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東漢時期儒舆醫的地位有高下之不同,加上他是習儒出身,“兼通數经”;華佗生性淡泊,又“恃能厭食事”,更不願“專視”曹操。 3.本文從哪幾個方面說明華佗是“人命所縣”的人?一是華佗醫術全面而高超,從傅文所载多则醫案可見;二是曹操所患頭風,每次發作,華佗针刺即愈,而華佗被殺後,曹操“豆風未除”;三是曹操爱子倉舒病危,而華佗已被殺,遂至死於非命。 4.華佗因何原因被曹操殺害?因華佗家鄉在安徽亳縣,而到河南許昌“專视”曹操,“久遠家思歸”,便告假回家探视,並“辭以妻病,數乞期不反”,任憑曹操“累書呼,又敕郡縣發遣”,華佗“猶不上道”。後被曹操查出“虚诈”,遂被殺害。 丹溪翁传 1.“盡去而舊學,非是也”的意思是什么?惟知悌爲什么對朱震亨提出這個要求?意爲完全抛棄你過去學習的内容,因爲那些是不正確的。因爲羅知悌認爲朱震亨原来所學是無本之學,而他要傅授的是劉完素、张從正、李杲的學說,並以《内經》、《難经》等经典理論爲根本,因而提出這一要求。 2.“時方盛行陳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觀二百九十七方,翁穷昼夜是习。既而悟曰:‘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昼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稱權衡,必也《素》、《難》諸經乎!…這段话反映朱震亨封局方之學持何熊度?朱震亨在認真研究局方之學以後,得出古方不能治療今病的结論,反映他封局方之學抱着寅事求是的憩度。 3.“浦江鄭羲士病滞下”一段所述證候、病因、病機分别是什么?證候:滞下,昏仆,目上视,溲注,汗泄,脈大無序。病因:病後飲酒舆行房。病機:陰虚而陽暴绝。 汉书艺文志 1.“詔”作爲共用述語,其意不局限於“光禄大夫劉向校经傅、諸子、詩赋”句内,而通黄至哪幾矮個句子中?通贯至“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

医古文心得体会

扁鹊传 常谨遇之:接待间与语曰:私下不出三日必间:病愈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甚,很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假使高明的人能预先知道隐微的病症,能让高明的医生及早治疗,那么疾病可以痊愈,身体可以存活了。人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华佗传 太尉黄琬辟:征召当引某许:处所,此指部位 病亦应除:立即所患寻瘥:随即 人命所悬,宣含宥之:宽恕何患无疾去药,以待不祥:藏 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华佗告诉吴普说:“人体要得到运用,只是不应当让身体疲惫。运动那么食物能够消化,血脉能够流通,疾病不能产生,譬如门轴(门的枢纽)不腐烂就是这个道理。” 丹溪翁传 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少;能遂辐凑于道:聚集若将浼焉:玷污 又当消息而用之:斟酌 翁教之亹亹(伟伟)志疲:勤奋不倦貌其利溥哉:广大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汉兴,改秦之败:弊病今删其要:选取 朕甚闵焉:忧虑 今其技术晻昧:湮没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於平。 经方这类书,依据药物的寒温特性,估计疾病的轻重,凭借药物的作用,依据四气感应的适宜情况,分辨五脏六腑所适用各种性味的药物,得到各种特性的方剂,用它们疏通闭病解除结症,恢复到正常状态。 《伤寒论》序 崇饰其末,忽弃其本:此指名利荣势;身体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出众企踵权豪:踮起脚跟,形容急切仰望赍(肌)百年之寿命:持志躯徇物:追求身外之物危若冰谷:(履)薄冰,(临)深谷,比喻险境以演其所知:推衍,扩大,扩充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验之事不忒:差误 冰弱龄慕道: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幸遇真经,式为龟镜:用;借鉴岁月既淹:久至道流行,徽音累属(嘱):德音,美音;连续承接。属,接续 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解除疾病的缠绕,拜托疾病的痛苦,保全真元通导元气,拯救百姓使他们长寿,救助体弱多病的人使他们获得安康的,不是三圣的理论,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了。 《本草纲目》原序 亦仅仅晨星耳:比喻稀少,此指人才稀少解其装,无长物:多余的东西兹岂仅以医书觏(够)哉:看见,此谓看待 盍锲之:何不

(完整word版)医古文句子翻译

扁鹊传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7),则疾可已(8),身可活也。假如圣人能够预先觉察疾病的征兆,能让良医及早地治疗,那么疾病就可以治愈,生命就可以存活。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人们担忧的,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担忧的,是担忧治法少。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2):“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3)?” 扁鹊来到虢国宫门下,问喜好方术的中庶子说:“太子得了什么病,国都中举行祈祷活动超过了其它的事闻病之阳,论得其阴(25);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26),不出千里,决者至众(27),不可曲止也(28)。掌握了病的外表症状,就能推断出它的内在病机;掌握了病的内在病机,就能推断出它的外表症状。病证表现在人体的外表,不超过千里的范围,决断疾病的方法很多,不能详尽说出来。 华佗传游学徐土⑶,兼通数经⑷。沛相陈珪举孝廉⑸,太尉黄琬辟⑹,皆不就(7)。到徐州一带外出求学,同时精通数种经书沛国国相陈珪荐举他做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去做官,都没有就任。 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 26),县车边( 27),欲造佗( 28)。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 29), 病家就照华佗说的去做,很快就吐出一条虫子,把它挂在车边,打算到华佗那里去。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小孩在门前玩耍,迎面看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30)。” 自言自语地说:“好象是碰到我父亲了,车边挂的虫子就是这种证明。” 于是传付许狱(10),考

验首服(11)。于是递解交付给许昌的监狱,审问验证,招供服罪。 荀彧请曰(12):“佗术实工,人命所县(13),宜含宥之(14)。” 荀彧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这是关系到人命的人,应当宽恕他。” 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普依准佗治(1),多所全济。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2),但不当使极尔(3)。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广陵的吴普和彭城的樊阿都跟随华佗学医。吴普依照华佗的方法治病,治愈的病人很多。华佗告诉吴普说:“人身体要得到活动,只是不应当让它疲劳罢了。活动之后水谷之气得以消化,血脉流通,病就不会产生了,譬如门的转轴不会朽烂就是这个道理。 钱中阳传 其论医,诸老宿莫能持难(15)。俄以病免(16)。哲宗皇帝复召宿直禁中(17)。久之,复辞疾赐告(18),遂不复起。 他谈论医学,许多年老而有名望的医家,不能拿问题难倒他。不久,因病辞官。哲宗皇帝又召他到禁宫中夜里值班。过了一段时间,又以有病为由而推辞,皇帝准予告假,就不再做官。 退居里舍,杜门不冠屦(27),坐卧一榻上,时时阅史书杂说,客至,酌酒剧谈。意欲之适(28),则使二仆夫舆之(29),隐居家中,关门谢客,不戴帽,不穿鞋,坐卧在床上,常常读些史书杂文。客人来到,就饮酒畅谈。心中想到什么地方去,就让两个仆人抬着他,出没闾巷,人或邀致之,不肯往也。病者日造门,或扶携襁负,累累满前(30)。 出入于里巷街道,人们有的邀请他,不肯前往。病人每天到家门,有的是搀

医古文作业2 答案

医古文作业2 答案 A型题: 1. 在“谦父曰:亦传道耳”中,“亦”之义为:E.只是 2. 在“刻揭于耳目聚集之地”中,“耳目”的修辞手法是:E.借代 3. 在“朋侪颇疾之”中,“疾”之义为:D.嫉妒 B型题: 4. “桓侯使人问其故”中“故”的用法是:B.名词,原因 5. “已故到谯”中“故”的用法是:A.副词,特地 6. “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中“卒”的用法是:E.通“猝”,副词,突然 7. “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中“卒”的用法是:B.动词,死 8. “成得药去”中“去”的用法是:A.动词,离开 9. “何忍无急去药”中“去”的用法是:C.同“弆”,动词,储藏 10. “益闻道德性命之说”中“益”的用法是:B.副词,逐渐 11. “直谅多闻之益友”中“益”的用法是:D.形容词,有益的 12. “人之所病,病疾多”中“病”的用法是:A.动词,担心 13. “太子何病”中“病”的用法是:E.动词,患……病 14. “当引某许,若至,语人”中“许”的用法是:A.名词,部位 15. “食顷,吐出三升许虫”中“许”的用法是:E.副词,左右,表约数 16. “又当消息而用之”中的“ 消息”属于:A.同形词语 17. “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中的“利害”属于:C.偏义复词 18. “不出三日必閒”中“閒”的用法是:B.动词,痊愈 19. “君有疾在肠胃閒”中“閒”的用法是:E.名词,在……之间 20. “精神不能止邪气”中“止”的用法是:A.动词,阻止 21. “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用法是:D.语气词,无义 22. “佗令温汤近热”中的“ 温汤”属于:A.同形词语 23. “断肠湔洗”中的“湔洗”属于:B.同义复词 24. “翁穷昼夜是习”的特殊语序是:D.代词作宾语前置 25. “去本而末是务”的特殊语序是:E.“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26. “而何怪”的特殊语序是: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7. “中庶子喜方者”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 28. “辟如滴水之器”中的“辟”属于:A.通假字 29. “罗遇翁亦甚懽”中的“懽”属于:C.异体字 30. “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的“穰”属于:A.通假字 31. “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中的“齐”属于:B.古今字 32. “因五藏之输”中的“输”属于:B.古今字 33. “苦四支烦”中的“支”属于:B.古今字 34.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中的“非常”属于:A.同形词语 35. “邪气畜积而不得泄”中的“畜积”属于:B.同义复词 36. “太子何病”的特殊语序是: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7. “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的特殊语序是:A.定语后置 38. “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焉”的用法是:A.兼词,于此 39. “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中“焉”的用法是:D.代词,之 40. “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中“治”的用法是:C.动词,研读

医古文考试试卷

廣州中醫藥大學2007-2008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 《醫古文》試卷(A卷) 適用于針灸推拿學院2005、2006級中醫針灸七年制專業 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00分 學院級專業姓名:學號: 復核人: 一、寫出下列繁體字、異體字的簡化字、正字。(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0.25分,共5分) 瓌()牀()猨()晻()災() 泝()葢()玅()畧()靈() 穅()噏()翫()嘗()煑() 恥()胷()虵()尩()輓()二、圈出句中的古字、借字,寫出與它相對應的今字、本字。(本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偶然治差一病,則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 2、向來道邊有賣餅家,蒜齏大酢,從取三升飲之,病自當去。 3、沈靜寡欲,始有高尚之志。 4、討簡則功倍力煩,取捨則論甘忌苦。 5、木敷者,其葉發。病深者,其聲噦。 三、解釋句中畫線的字詞。(本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訾毀諸醫,自矜己德。 2、血脈治也,而何怪? 3、彭城夫人夜之厠,蠆螫其手,呻吟無賴。 4、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而貌有壯容。 5、翁簡愨貞良,剛嚴介特。 6、今刪其要,以備篇籍。

7、省病問疾,務在口給。 8、不獨仲景之書所未言者不能發明。 9、第以醫之高下,殊有相懸。 10、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于此乎? 11、夫九針者……恍惚無窮,流溢無極。 12、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 13、上有在寬之政,下有委情之人。 14、良醫之技,君何願焉? 15、肝有熱邪淫于胃經。 16、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嬰之兒。 17、守中者無言,懷玉者不衒。 18、是秋登賢書,賀者盈門。 19、豈能當此兩貼承氣哉? 20、今疾已結,促去可得與家相見,五日卒。 四、選擇題(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一)A型題(共10分) 從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該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題干後的括弧內。 1、()句中劃線的詞表示“如果”的假設語氣。 備選答案:A、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揉。 B、則古所未有,今並繕緝,而能事畢矣。 C、又若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者,誠接物之要道。 D、秦太醫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鵲也,使人刺殺之。 E、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 2、下列()句中劃線部分注釋完全正確。 備選答案:A、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髣髴。[注释]髣髴:好象 B、雖日服靈丹,庸有效乎?[注释]庸:必定 C、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注释]秀:秀氣 D、未嘗不以葆精毓神開其心。[注释]毓:養育 E、量疾病之淺深,假藥物之滋。[注释]滋:营养 3、()句中劃線部分的注釋完全正確。 備選答案:A、自家刑國,由近兼遠,何談之容易哉?[注释]刑:治理 B、故先補完胃氣之傷,而後去其積。[注释]完:完畢 C、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注释]厄:困顿。

医古文翻译作业电子版

医古文翻译作业电子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大醫精誠 1、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麤至淺之思,其不殆哉!(3分) 2、故醫方卜筮,藝能之難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4分) 3、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聼塗説,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5分) 4、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10分) 5、自古名賢治病,多用生命以濟危急,雖曰賤畜貴人,至於愛命,人畜一也。損彼益己,物情同患,況於人乎!夫殺生求生,去生更遠。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為藥者,良由此也。(12分) 6、又到病家,縱綺羅滿目,勿左右顧眄,絲竹湊耳,無得似有所娛,珍羞迭薦,食如無味,醽醁兼陳,看有若無。(9分) 7、志存救濟,故亦曲碎論之,學者不可恥言之鄙俚也。(3分) 扁鵲傳 1、少時為人舍長。舍客長桑君過,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7分) 2、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必閒。”居二日半,簡子寤。(9分) 3、先生之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嬰之兒!(5分) 4、聞病之陽,論得其陰, 聞病之陰,論得其陽。病應見於大表,不出千里,決者至眾,不可曲止也。(8分) 5、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 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練精易形。(8分) 6、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謁於前也。先生過小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8分)

医古文模拟试题

医古文模拟试题

————————————————————————————————作者:————————————————————————————————日期:

模拟练习五 一、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每字0.5分,共5分) 1.顯 2.實 3.穀 4.歲 5.豐 6.動 7.義 8.補 9.殺 10.達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古字或异体字的通行字体(每题0.5分,共5分) 1.继复并心壹志,徧.览前贤注释。 2.兼《灵枢》九卷,迺.其数焉。 3.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 4.劳而未验,志以.厌衰。 5.而寸口关尺,有浮沈.絃紧之乱。 6.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 7.今余著此吐汗下三法之诠,所以该.治病之法也。 8.辟.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 9.卒.然遭邪风之气。 10.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伤寒论》的作者是张机,字(),被后世尊为() 2.《养生论》的作者是()字()。 3.我国最早的字典是()。最早的词典是()。 4.我国现存最大的中医类书是清代()等人编撰的()。 5.异体字是指()完全相同而()不同的字。

6.象形者,(),随体诘诎,()是也。 7.感往昔之沦丧,伤(),乃勤求古训,()。 8.孔安国序《尚书》曰:()、神农、黄帝之书,谓之(),言大道也。 9.因敢忘陋效颦,(),固非敢(),然不屑沿街持钵。 10.故学者必须(),精勤不倦,不得(),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11.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长幼妍蚩,怨亲善友,()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12.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则疾可(),身可活也。 13.然而,其文(),其意博,其理(),其趣深。 14.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精究方术,上以疗(),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15.虽然,他山之石,可以();(),可以鉴形。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在“视见垣一方人”中,“垣”的意思是() A.矮墙 B.土堆 C.土坡 D.隔断 2.在“欲诣扶桑,无舟莫适”中,“诣”的意思是() A.造诣 B.选择 C.宗旨 D.到 3.在“是医之于医尚不能知,而矧夫非医者”中,“矧”的意思是() A.大概 B.牵引 C.况且 D.或许 4.在“长可尺所”中,“所”的意思是()

医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扁鹊传》重点句子翻译 1.中庶子曰:“先生得無誕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2.中庶子说:“先生大概是在骗我吧?! 凭什么说太子可以 复活呢? 先生之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嬰之兒。” 3.先生的医术能象这样,那么太子就能复活;不能象这样, 却想使他复活,简直不能把方才的话告诉刚刚会笑的婴儿! 4.“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謁於前也。先生過小 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 5.“私下听到先生高尚义行的日子已经很久了,但是从来 没能到先生面前拜访过先生。先生来到我们这个小国,使我幸运地得到了援救,我们这个偏僻小国的太子真是幸运得很!有先生他就会复活,没有先生他就会被扔掉去填山沟,永远死去而不能回生了。” 6.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 7.人们担忧的事情,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担忧的事情, 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

《华佗传》重点句子翻译 1.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 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2.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 须剖开割除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就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就开刀切除患处,取出结积物。 3.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 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4.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一条蛇一样 的虫,他们把虫悬挂在车边,到华佗家去拜谢。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象是遇到咱们的父亲了,车边挂着的‘病’就是证明。 5.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 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6.吴普遵照华佗的医术治病,许多人被治好救活了。华佗对吴 普说:“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过度罢了。运动后水谷之气才能消化,血脉环流通畅,病就不会发生,比如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腐朽就是这样。 《丹溪翁传》重点句子翻译 1.“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

医古文B第四次作业及其答案

A型题: 1.从《汉书艺文志序》可知,西汉曾组织人力系统地整理古代书籍,先后全面负责这一工:刘向和刘歆 2.在“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中,“爽”之义为:败坏 3.在“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赍”之义为:拿着 4.在“含灵之所保曰命,资亭育以尽年”中,“亭育”之义为:养育 5.在“功侔造化,恩迈财成”中,“侔”之义为:等同 6.在“相对斯须,便处汤药”中,“相”之义为:指代病人 7.在“与桐、雷众记,颇或踳驳”中,“踳驳”之义为:舛错杂乱 8.从《汉书.艺文志序》可知,西汉成帝时,负责校勘医书的人是:李柱国 9.在“所谓管窥而已”中,“管窥”之义为:喻所见片面 10.在“明堂阙庭,尽不见察”中,“明堂阙庭”之义依次为:鼻子、眉间、额 11.在“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中,“述”之义为:遵循 12.在“易愆寒燠之宜”中,“愆”之义为:违错 13.在“忘躯徇物,危若冰谷”中,“冰谷”之喻义为:险境 14.在“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中,“焉”是指代:书缺简脱,礼坏乐崩 15.在“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中,“识”之义为:强记 16.在“七十子丧而大义乖”中,“乖”之义为:分歧 17.在“铅翰昭彰,定群言之得失”中,“铅翰”之义为:代指文字 18.在“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中,“暨”之义为:及;到 19.在“然而时钟鼎峙,闻见阙于殊方”中,“钟”之义为:正当 20.在“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中,“企踵”之义为:仰慕 21.在“六气斯沴,易愆寒燠之宜”中,“沴”之义为:不和 22.在“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中,“稔”之义为:年 23.以下句中的“见”表被动义的是:明堂阙庭,尽不见察 24.在“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中,“寿考”之义为:寿命长久 25.在“短期未知决诊”中,“短期”之义为:将死之期 26.在“功侔造化,恩迈财成”中,“财成”之义为:君王 27.在“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中,“秀”之义为:出众 28.在“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中,“闵”之义为:忧虑 29.在“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之义为:选取 30.在“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中,“守”之义为:职守 31.在“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中,“演”之义为:扩大 32.在“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中,“尚”之义为:崇尚 33.在“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中,“序”之义为:依次排列 34.在“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中,“丹青”之义为:指彩色图谱 35.在“降志屈节,钦望巫祝”中,“钦”之义为:恭敬 36.在“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重器”是指:生命 37.在“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中医”是指:中等医生 38.“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表明了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的:.原因 39.在“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物之滋”中,“假”之义为:凭借 40.在“九候曾无髣髴”中,“髣髴”之义为:模糊的印象 41.在“范金揉木,逐欲之道方滋”中,“范”之义为:铸造 42.在“盖闻天地之大德曰生,运阴阳以播物”中,“播”之义为:繁殖

医古文模拟试题(2020年整理).doc

一、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每字0.5分,共5分) 1.護2.興3.藥4.葉5.異6.斷7.體8.還9.動10.戲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通假字、古字或异体字的通行字体(每 题0.5分,共5分) 1.昧经权之玅(炫)者,无格致之明。 2.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 3.病亦行差(瘥)。 4.使人奋迅感慨激厉(励)之不暇。 5.譌(谓)者绳之。 6..国中治 ....... ....穰.()过于众事。 7.而用度箴(针)石汤火所施2。 8.因敢忘陋效矉(颦)。 9.旁涉元(玄)禁。 10.不得起一念蔕(蒂)芥之心。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养生论》的作者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嵇康),字()。 2.《类经》的作者是(张介宾),字是(景岳)。 3.而(),有浮沈弦紧之乱;(),有高下浅深之差。 4.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5.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评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 6.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 7.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8.孔安国序(《尚书》)曰:(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9.独以应策多门,操觚只手,(),方就其业。 10.然刻意研精,(),或识契真要,()。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11.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12.《汉书·艺文志》的“方技略”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等四部分。 113.“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中的“咳”同(孩),意思是 (小孩)。 114.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象形者,(),(),日月 是也。”115.《中国医学大辞典》的作者(),《中国药学大辞典》的 作者()。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在“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中,“间”的意思是(D) A.间隔 B.延误 C.加重 D.病愈

医古文重点句翻译

丹溪翁传 1 卽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於时,犹仕也。”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於医致力焉 翻译: 就慷慨地说:“读书人如果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广惠及万物的仁德,即使在当世没有做官,犹如做官一样。”就完全烧毁抛弃了以前修习的科举考试之学业的书籍,专心地在医学上下起了功夫。 2盖其遇病施治,不胶於古方,而所疗则中;然於诸家方论,则靡所不通。他人靳靳守古[,翁则操纵取舍,而卒与古合。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翁敎之亹亹忘疲 翻译:因为他遇到疾病进行治疗时,不拘泥于古方,所以治的病就能痊愈。不过对于各家的方论,却也无所不通。他人拘泥固执、死守古方,丹溪翁确是灵活取舍,但最终又都同古法的精神吻合。很短的时间内,跟他学医的人都象回声一样紧随其后、象影子一样紧跟不离。丹溪翁教导他们勤奋不息,忘记疲倦。 3 左丘明有云:“仁人之言,其利溥哉!”信矣。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 翻译:左丘明曾说:“仁德之人的教诲,它的益处真大呀!”确实如此啊。像丹溪翁这样的人,大概就是古代所说的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良师益友,又怎能因是医生而轻视他呢? 扁鹊传 4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以….为奇),常谨遇之。 翻译:扁鹊是勃海郡郑人,姓秦,名叫越人。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人。馆客长桑君常来住宿,扁鹊特别觉得他不平凡,常常很恭敬地接待他。 5 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翻译: 只要听到了疾病的外在症状,就能推知其内在病机;只要听到了疾病的内在病机,就能推知其外在症状。疾病表现在人的体表,病人只要不在千里之外,我决断病情的方法一定很多,而且不会出错。 6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翻译:假使有见识的人能预先知道尚未显露症状的疾病,让高明的医生及早进行治疗,那么病就可以治好,身体就可以存活了。一般人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病多;然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华佗传 7 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翻译: 病人就按华佗的说法去做,立刻吐出一条蛇一样的寄生虫,挂在车边上,想要去到华佗家。当时华佗还没有回来,华佗的小儿子在门前玩耍,迎面看见了他们,就自言自语地说:“这些人好象遇到了我父亲,车边的病物就是明证”。 8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於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系,宜含宥之。」 翻译: 如果他妻子确实生病,就赐赠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因此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拷问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应该包涵宽容他。”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9 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贵”的意思是:( B ) A 高贵 B 尊重 C 尊贵 D 富贵 2.“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中的“奇”,可释为:( D ) A 奇怪 B 惊奇 C 使……奇异 D 认为……奇异3.“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 C ) A 回避 B 要求 C 征召 D 宠爱 4.“扁鹊乃使弟子厉针砥石”中,“厉”的意思是:( A ) A 研磨 B 锋利 C 厉害 D 针灸 5.“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 C ) A 谥号 B 年号 C 庙号 D 别号 6.“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稍”意思是:( B ) A 稍微 B 逐渐 C 很快 D 一点儿 7.“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十余年”中,“末疾“的意思是:( B ) A 轻微的病 B 四肢的病 C 体表的病 D 严重的病8.“得诸见闻,班班可纪”中,“纪”的意思是:( B ) A 纪念 B 通“记” C 回忆 D 纲纪 9.“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中的“没”义为:( C )A.没有B.沉没C.死亡D.隐没 10.“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的词义是:( D )A.删去B.缩减C.调整D.节取 11.“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 B )A.一向B.从前C.趋向D.刚才 12.“省病问疾,务在口给”中的“口给”意思是:( D )A.才能出众B.聪明敏锐C.见解高明D.口才敏捷13.“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的“赍”意思是:( B )A.奉献B.拿着C.赏赐D.断送 14.“范金揉木”中“揉”的意思是( A ) A使木材弯曲B揉搓C使方木变圆 D 柔软 15 “时于先生郭子斋堂”中“斋堂”指( B ) A庙堂B书房C卧房D斋戒之所 16 “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 A ) A接续B属于C种类D通“嘱”,嘱托 17 “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 C ) A衣食粗劣之人B品质恶劣之人C体弱多病之人D处境险恶之人18 “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的“式”的意思是( A ) A用B通“试”C法式D形式 19.“去圣寖远,其学难精”中“寖”的意思是( C )A浸润B久远C逐渐D已经 20.“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 D )A表谦副词B大德C洪大D句首语气助词 21.“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中“锡”的意义是( B )A.金属之一B.通“赐”C.帮助D.奖赏

医古文

学院:民族医药学院班级:14级傣医班 姓名:黄光辉学号:201407020104 医古文学习心得体会 对医古文的理解和认识 何谓医古文?顾名思义,医古文就是指中国古代所有的医药学文选典籍,以及我们所学习的《医古文》课程。它涵盖了“医”和“古文”两个层次的意思,“医”指的是中医,包含了中医药的历史文化以及中医在古代的一些诊断过程的案例;“古文”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由此可见,医古文的内涵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古代中医药的语言文字,二是古代中医药的历史文化。 医古文作为中国医药技术与语言文化结合的载体,在经历了数千年的挖掘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基础深厚、理论独特、学科多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文化结构。其内容包含了名医传记、医著序言、医理阐释、医案病例等,集中反映了祖国古代中医药文化的特点和精髓,集古代哲学、医学、文史、伦理等医家理论,诸子思想,各家学说于课文之中,更是兼长并蓄,自成一家。 医古文是对中国古代医药历史和医药事业发展的反映和概括,是中国中医药事业的瑰宝。

对学习医古文的重要性及方法体会 到了今天,中医药的经典著作仍是由古文撰写的,中医药学本身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拼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要学习好中医药,发展并传承中医药学,就必须深通古文和传统文化。因此,就性质和作用而言,《医古文》是研究中医药古籍的语言文字以及文献、文化问题的一门学科,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兼工具课,是对中医药类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对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传统语言文化教育的主要课程。学习、掌握和运用医古文的知识与方法,培养并提高医古文的水平,对于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传统语言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进而不断深入地研究中医药古籍、促进中医药学术和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都有非常切实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简而言之,《医古文》是研究古代中医学的历史以及后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基础课程和重要学科。所以学习医古文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医古文,首字为“医”,医则难学,次字为“古”,古文难懂,第三字为“文”,文为古字则难认。难!难!难!医古文的学习确实令人头疼,先不说我们的知识储备,对古代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就是一个古代的车轮构造的名称也令人费神,像辕、轭、辐等。面对学习的种种困难,掌握学习《医古文》的方法和能够克制的困难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必须端正态度,培养学习《医古文》的兴趣。面对学习《医古文》的种种困难,好多人就不再愿意去学习《医古文》,失去了学习医古文的兴趣。还有这样一部分人,对医古文恨之入骨,对于古人的“之乎者也”更没有什么好感。还记得老师上《医古文》第一节课的内容,基本与课文无关,而是与我们聊常识,谈人生,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小我们对医古文的恐惧心理,培养我们对于医古文的兴趣。其实,作为一个中医

医古文

一、通假字 《扁鹊传》 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通:禳,祛除邪恶的祭祀) 2.故暴蹷而死。(通: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灑。(通:酾,过滤的酒) 4.案扤毒熨。(通:按,按摩) 5.诀脉结筋。(通:决,疏通。) 6.揲荒爪幕。(通:肓,膏肓;通:膜,横膈膜.)7.嘘唏服臆。(通: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通:早,及早。) 9.臣是以无请也。(通:毋,不。) 10.自知伎不如扁鹊也。(通:技,技术。) 《华佗传》 1.昕卒头眩堕车。(通:猝,突然。) 2.下利先常啼。(通:痢,泄泻。) 3.故当死。(通:固,一定。) 4.何忍无急去药。(通:弆,储藏。) 5.考竟佗。(通:拷,拷打。) 《养生论》 1.较而论之。(通:皎,明白地。) 2. 嚣然思食。(通:枵,空虚。) 3. 颈处险而瘿。(通:岩,山区。) 4. 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通:脠,腥味。) 5. 攻之者非一涂。(通:途,途径。) 6. 思虑销其精神。(通:消,减少。) 7. 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通:犹,好比。) 8. 志以厌衰。(通:已,已经。) 9. 薰辛害目。(通:荤。) 《伤寒论》序 1. 卒然遭邪风之气。(通:猝,突然。) 2. 而方震栗。(通:慄,战慄,发抖。) 3. 撰用《素问》……。(通:选,选取。) 4. 并平脉辨证。(通:辨,辨治。) 5. 经络府俞。(通:腧,腧穴。)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1. 而云世阙。(通:缺,缺失。) 2. 大济蒸人。(通:烝,众多。) 《串雅》序 1. 尝引以为憾。(通:常,经常。) 2. 过予谭艺。(通:谈,交谈。) 《大医精诚》 1. 血脉荣卫之通塞。(通:营,营气。) 2. 俞穴流注。(通:腧。) 《医案四则》 1. 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通“缺”,使…空缺) 2. 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十余贴。(通:帖.) 二、古今字 《扁鹊传》 1.揲荒爪幕。(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同“纹”。花纹) 3.长终而不得反。(同“返”,返回) 4.厉针砥石.(同“砺”,磨刀石.此作动词,磨)5.八减之齐。(同“剂”,药剂。) 6.病应见于大表。(同“现”,显现。) 7.五脏之输。(同“腧”,腧穴。) 《华佗传》 1.县车边。(同“悬”,悬挂。) 2.数乞期不反。(同“返”,返回) 3.佗针鬲。(同“膈”,膈腧穴。) 4.病亦行差。(同“瘥”,好转。) 5.苦四支烦。(同“肢”。) 6.君有急病见于面。(同“现”,显现。)7.属使勿逐。(同“嘱”,嘱咐。) 《养生论》 1. 凡所食之气。(同“饩”,食物。) 2. 榆令人瞑。(同“眠”。) 《伤寒论》序 1. 知之次也。(同“智”,智慧。)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1. 华叶递荣。(同“花”。) 《串雅》序 1. 食厚奉者。(同“俸”,俸禄。) 2. 动色相戒。(同“诫”,告诫。) 《大医精诚》 1. 长幼妍蚩。(同“媸”,丑。) 2. 差—— (同“瘥”。) 3. 羞—— (同“馐”。) 《不失人情论》 1. 五藏各有所偏。(同“脏”。) 《与薛寿鱼书》 1. 医之效立见。(同“现”。) 《医话四则》 1. 如火薪然。(同“燃”,燃烧。)

医古文重点句翻译

一、扁鹊传 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 【答案】客馆的客人长桑君来到,唯独扁鹊认为她不寻常,常常恭敬地接待她。长桑君也了解扁鹊不就是一般人。往来十多年后,长桑君才招呼扁鹊避开众人而坐。 2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必閒。”居二日半,簡子寤。 【答案】扁鹊说:“血脉正常,您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现在您主君的病跟她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病愈。”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 3、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陰,论得其阳。病应見於大表,不出千里,決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答案】知道病人外表的证候,就能推知内部的病机;诊察到内部的病机,我就能推知外表的病证。如病的反应表现在身体的外表,那么,只要就是千里之内的病人,我就能判断出她内部的病变来。我诊断疾病的方法很多,不必跟您详尽说明。 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答案】假使齐桓侯像圣人那样预先知道微小的病变,能让高明的医生得以及早治疗,那么疾病可以治愈,生命可以存活。一般人所担忧的,就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忧的,就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 二、华佗传 1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答案】沛相陈珪推荐华佗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她,都不依从。华佗通晓养性的方法,当时的人以为她已经年龄将近百岁,然而华佗却有壮年人的面貌。 2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就是也。” 【答案】随即如同华佗所说,病人立刻吐出一条寄生虫,悬挂在车边,打算前往华佗那儿。华佗还没有回家,她的小儿在门前戏耍,迎面瞧见病人,自言自语地说:“好像遇到了我的父亲,车边的寄生虫就就是证明。” 3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就是也。”就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輓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答案】华佗告诉吴普说:“人的身体应当得到运动,只就是不要使身体疲惫罢了。身体活动,那么水谷精气才能消化,血脉才能畅通,疾病也就不会发生,比方像门轴不朽烂就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古代长寿的人从事导引的锻炼活动,像熊那样直立,像鸱鸟那样回头,伸展腰部,活动各个关节,以求不易衰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