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景点介绍

泰山景点介绍
泰山景点介绍

碧霞祠介绍

碧霞祠初名昭真祠,金代改称昭真观,明代称碧霞灵佑宫,清乾隆年间改为今名。明代曾扩建,雍正八年(1730)在明代扩建的基础上,又增建歌舞楼及东西两神门阁,乾隆三十五年部分殿宇得以翻修。

该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外院有歌舞楼、东西两神门阁、左右钟鼓楼等,歌舞楼下有一火池,人称“宝藏库”,是香客焚表进香之地;山门内供奉青龙、白虎、赵公明、刘挺四尊铜质铸像;院内东西两侧各立清代乾隆皇帝御碑一通,上建御碑亭,院中置香亭,亭左前方立有明万历四十三年《泰山天仙阁金阙》铜碑一通,右前方立有明天启五年泰山灵佑宫铜碑一座。两碑高达五米,与大殿铜顶上下相映,宏伟壮观。主体建筑碧霞元君殿,面宽五楹,重檐八角,殿顶由360垅铜瓦组成,以“象周天之数”,雕梁画栋,气度不凡,内供碧霞元君鎏金铜像,悬有清代雍正、乾隆皇帝分别御书的“福绥海宇”、“赞化东皇”巨匾,殿之东西各建配殿三间,铁瓦覆顶,分别奉送子与眼光娘娘铜质铸像。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是泰山主奉的女神,每年前往泰山朝拜碧霞元君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旺盛,为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之一。

岱庙介绍

岱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称东嶽庙或泰山行宫。位于泰安市区北,泰山南麓。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把泰山神的地方。创建历史悠久,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

唐开元十三年进行增修,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据《重修泰岳庙记碑》所载,时有“殿、寝、堂、阖、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八百一十有三楹”。金代部分建筑被毁,元时又有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庙内大部分建筑遭到焚毁,清代再次修缮。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

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

天贶(音况,赏赐意)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为东岳大帝的神宫。殿面阔九间,进深四间,通高22米,面积近970平方米。为重檐庑殿式,上覆黄琉璃瓦。重檐之间有竖匾,上书“宋天贶殿”。殿内供奉泰山神即东岳大帝。民间传说此神即黄飞虎。《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奉太上元始天尊敕命,封屡树战功的武将黄飞虎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命他总管天地人间的吉凶祸福。天贶殿内北、东和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巨幅《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高3米多,长有62米。“启”是出发,“跸”是清道静街,亦作停留意,“回銮”是返回之意。描绘了泰山神出巡的浩荡壮观的场面。画中人马,千姿百态,造型生动逼真。是泰山人文景观之一绝。

铜亭,又名“金阙”,位于庙内东北隅的台基上。亭系铜铸件,仿木结构,重檐歇山式。明万历年间始建于岱顶碧霞祠内,称金殿,20世纪70年代迁入岱庙,为我国几座著名铜亭(北京颐和园宝云阁、武当山天柱峰顶金殿、昆明金殿)之一。

泰山人文景观之二绝——秦刻石,也称李斯碑。此刻石是秦二世胡亥于公元前209年下诏书,由丞相李斯以小篆字体书刻制成的。小篆字体笔画简易而形体整齐秀美,较繁赘的大篆更为人们所喜爱。《泰山秦刻石》原在岱顶,后渐磨损。至清代移存山下岱庙,曾被盗又追回。尚存完整者7个字“臣去疾臣请矣臣”,半残者三字“斯昧死”。

红门(一天门)介绍

红门分东西两院,东为弥勒院,西为红门宫,中由飞云阁相连。东院正殿原祀木雕弥勒佛,1966年毁;东有穿堂式更衣亭,旧时帝王官宦登山至此更衣,今为茶室;南有穿堂式过庭。西院为元君庙。其正殿原祀元君及送生娘娘、眼光奶奶,今置九莲菩萨铜像;西有且止亭,今为泰山风光摄影展室;南为穿堂式茶正殿后是禅房院及东西配房。飞云阁原祀观音大士,今为赏景台。

宫前三重石坊形若阶梯。前为一天门坊,明代建,参政龙光题额,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巡抚李树德重建,两侧有明代人题“天下奇观”及“盘路起工处”大字碑。中有孔子登临处坊,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巡抚山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衡等建,嘉靖状元罗洪先题额并联:“秦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

一天门坊前路西是关帝庙,原祀三国时蜀汉名将关羽。明清时山西盐商常在此聚会祭祀,奉福神,故又名山西会馆。1983年重修,现为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庙东院有古柏一株,墙外碣书“汉柏第一”。

宫东跨溪而南是白骡冢遗址。传唐玄宗登泰山时乘白骡,礼毕下山至此,骡累死,遂封“白骡将军”,并备棺垒石为冢。现冢无存,仅留石碑,传为白骡冢碑。民国年间赵正印根据碑额棱上有“垂拱元年”等残字,断为唐高宗《小字登封纪号文碑》。

宫西是大藏岭,其巅有石屋能藏物,故名。

宫后有一巨石耸立,上刻“小泰山”。传为碧霞元君的化身,原有元君小庙,旧时香客多在此焚香祈福,建国后庙毁,1985年重建。稍北路西有清代和民国年间“合山会记”碑26块,记载当年朝山进香的盛况,今称小碑林。

红门宫是泰山中溪的门户,呈半封闭凹形空间。再加宫前三重白色石坊及碑碣,构成一组高低错落、色彩鲜明、形若天梯的古建筑群。自飞云阁洞北望,林荫夹道,石级绵延。自古有“红门晓日”之景。清人赵国麟留诗:“凌晨登红门,霁色明朝旭。俯视万家烟,平畴尽新绿。”

小洞天在红门宫东北深涧内。南侧有明代知泰安州事甘应甲题、范广书“小洞天”。谷底断崖层叠,横瀑飞流,自北而南有柳条、饮马、石峡三湾。谷侧多圆柱形铁黑色巨石,横断面层层包裹,似枯木年轮,上刻“醉心”。传为汉代文学家枚乘所说的“泰山之溜穿石”,俗称黑石埠,为环状节理辉绿玢岩,国内外罕见。此处一壑曲绕,清溪碧潭,山林涧草,森森蔓蔓,别有洞天。

南天门介绍

南天门坐落于飞龙岩与翔凤岭之间的低坳处,双峰夹峙,仿佛天门自开。由下仰视,犹如天上宫阙,是登泰山顶的门户。

门内有小院,正殿为三灵侯殿,宋真宗东封泰山时建,祀周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后改为关帝庙。今置东岳大帝铜像。正殿前为东、西配殿,1984年重建,内供明万历年间女神铜像。正殿后是新辟观景台,石栏半围,开阔宽敞,可瞻岱阴诸景。天街南天门东北有石坊,明人题额“升中”,清末废。1986年重建,今人武中奇题额“天街”。坊前北侧有回銮阁,1989年建,为泰安市第三招待所。东侧为泰山管委会南天门管理区、公安派出所驻地及招待所等。

南天门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拱形门洞,条石垒砌,券石起拱,顶铺条石,四周冰盘式出檐,东西总长9.65米,南北进深6.26米,高4.7米。拱形门洞宽3.7米,高3.25米,上镶石匾额“南天门”贴金。两侧镶石刻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上层建摩空阁,面阔3间8.43米,进深5.2米,通高5.3米,二柱五檩五架梁,重梁起架,黄琉璃瓦卷棚重檐歇山顶。下层檐即在墙壁上部,南向正间开拱形门,两次间各开一窗。门上石匾额“摩空阁”,白地贴金红墙衬托,与黄琉璃瓦顶相辉映,更显巍峨壮观。

南天门下西侧有石棚,内壁镶南天门创建碑,元代杜仁杰撰文、严忠范书写。从碑文内容看,元代以前南天门并无室宇,系元代道士张志纯为之筹备,历经数年营建而成。南天门北面建有关帝庙3间,面阔11.7米,进深9.6米,通高7.4米,四柱五架梁七檩前后廊式,重梁起架,五脊硬山顶。圆形石柱,覆盆式柱础,檐檩、阑额等饰墨线小点金彩绘。前廊内有关帝像赞碑,像阴线刻。南天门和关帝庙中间两侧,原有东西配殿各3间,建国前毁,1984年利用原墙基重建。

十八盘介绍

十八盘在对松山北,高阜之上,双崖夹道,旧称云门,今名开山,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十八

盘自此而始。开山北为龙门,旧有龙门坊,后毁。西岩有清道光年间魏祥摹刻狂草“龙门”大字,东为大龙峪,雨季众水归峡,飞泉若泻。前为新盘口。明万历年间,参政吕坤跨涧建渡天桥,并顺龙峪上源修新盘道,直达碧霞祠南神门,登岱顶者上下甚为方便。桥与盘道均毁于清乾隆年间。新盘口北两山陡立,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中有一线天,名石壁谷。谷中上有南天门,下有升仙坊,由十八盘相连。南天门恰处于谷口,是泰山古建筑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以人工之力突出和美化自然环境的典范,是泰山的重要标志物之一。仰视天门,盘路陡绝,似云梯倒挂。石壁谷两侧有“天门长啸”、“层崖空谷”、“天门云梯”、“如登天际”诸刻。

泰山有3个十八盘之说。自开山至龙门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为“紧十八”,共计1630余阶。“紧十八”西崖有巨岩悬空,侧影似佛头侧枕,高鼻秃顶,慈颜微笑,名迎客佛。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

十八盘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有诗为证:

拔地五千丈,冲霄十八盘。

径丛穷处见,天向隙中观。

重累行如画,孤悬峻若竿。

玉皇顶介绍

玉皇庙位于玉皇顶上,古称太清宫、玉皇观,始建年代现已不可考,明成化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金带”。

殿内祀玉皇大帝铜像,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极顶石”,标志此地是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证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现在,玉皇顶已成为登泰山观看日出的绝佳地。

生平饶胜具,此日骨犹寒。

岱宗坊介绍

泰山作为五岳独尊的圣山,在登山之始,自然要有提醒人们进入名山胜地的标志,以使人们收敛视野,排除杂念、“若登天然”般地攀登泰山。

作为登山第一坊的岱宗坊,其审美价值还不能孤立的从这一单体建筑来审视。岱庙这一祭拜神灵的场所,旨在体现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芸芸众生所在的凡人尘世;出厚载门沿登山路线攀登,即可到达充满神秘色彩的天上极乐世界。而在从人间到天上的这一艰难攀登的过程中,构筑一座座功,石坊既增加了登山的节奏,缩短了人间天上的距离,避免了“登天”这一过程的旷远和单调,又使人们在艰难的攀登中不断受到鼓舞.体会到山的神圣、崇高与伟大。就岱宗坊这一单体建筑来讲,建筑艺术也是比较高的。圆形的脊兽和微微翘起的檐角,增加了坊的流动与飘逸,面四柱前后均辅以石柱,又借助了泰山这一大背景,增加了坊的稳重。

日观峰西侧为唐宋封禅故址。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曾在此设坛祭天。峰顶旧有迎旭亭,民国年间建泰山气象站。1984年在东侧依崖而筑观日长廊,全长30米,亭廊衔接,似仙阁矗立,鲜艳夺目。

日观峰北有巨石横出,名拱北石,又名探海石。上有“绝妙”、“船石岩”、“醉石”及明人题名,如:臧克家的“与天地永大”、方毅的“雄峙东海”、刘海粟的“云海”、陈毅的“泰岳高耸万山丛”等。登临其上可尽赏旭日东升的壮丽场面,亦可晴览山色、阴观云海。李兴祖诗:“才听天鸡报晓声,扶桑旭日已初明。苍茫海气连云动,石上游人别有情。”

日观峰东为东天门,峡口陡险。下为鹰愁涧,水东北流入鹤湾。涧东岸北崖古洞深敞。元初女道冠孙清静曾在此修真。此处川林僻旷,尘迹罕至,俗称“仙人场”,其北为空明山,中穴通明,午时日光穿照。

日观峰南玉皇顶,因可观日出而闻名。有观海石,长6.5米,与地面夹角30度。登临其上可尽赏旭日东升场面。

明代成化十八年,日观峰下因大雨冲出玉简;清乾隆十二年,石匠在日观峰侧凿石时,得到两个玉匣。日观峰东北面有条似圆又扁的巨石长长地横出,斜刺青天,显示了巍巍泰山的坚强力度与阳刚之气。观峰石刻遍布,如“俯察万类”、“目尽长空”等。登石朝观日出,暮赏彩云,此处今已成为泰山的重要标志。

桃花峪介绍

桃花峪中满山草药,遍地是宝。最令桃花峪扬名增色的是闻名遐尔的泰山赤鳞鱼,它们出没于石隙水藻之间,身影灵巧轻盈,摇曳多姿。

此外,比较泰山其它几条旅游线路,桃花峪登山线是最为便捷的一条登山线路,尤其对于沿公路从北方来的游客更是如此。到达景区后可先乘汽车,再坐索道至山顶。

元代道士张志纯有诗云:“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桃花峪山青树绿,水静沙明,自然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醉人,游人至此犹如进入人间仙境。

天烛峰介绍

小天烛峰一柱状孤峰从谷底霍然拔起,高耸似烛,峰端的劲松,宛若烛焰燃烧,因此称“烛焰松”。小天烛峰以东还有一座柱状山峰,比小天烛峰雄浑粗壮一些,即为大天烛峰。

大、小天烛峰附近是泰山欣赏古松的绝佳所在,后石坞古松园就在这里,还有三池碧水。南为鉴池,传说为元君梳洗映容之处,又名玉女洗头盆,北为凤凰池,东北为饮虎池。

大天烛峰下为溪里峪,旧传有魔女坐化于此,又名风魔溪,溪中有天烛瀑。

小天烛峰下有一湾,名洗鹤池,过去常有松鹤歇憩嬉戏之中。双峰西南方附近的天空山下是著名的道教庙宇景观群。如:老君庙、元君庙、元君墓、灵异泉、莲花洞、玉女修真处等都坐落在此。

中天门介绍

中天门建于清,为两柱单门式石坊。泰山古时多虎,古人在坊北建庙祀黑虎神,现庙内塑财神赵公元帅执鞭跨虎,东为仿古茶楼,西南为中溪宾馆,西北为中天门索道站。

黄岘岭因其土色黄赤而名,黄岘岭东面为中溪山,1989年台胞陈英杰捐资在山巅建慈恩亭,亭内放置澎湖同胞捐赠的澎湖石,上书碑文,表达希冀海峡两岸早日一统之愿。中溪山北侧为东溪,俗称大直沟,古为登岱东路,后废弃。中天门峻岭阔谷,楼阁簇拥。东有中溪山突兀俏丽,可观日出,望晚霞;西有凤凰岭蜿蜓伸展,可远眺傲徕雄姿,俯视城廓新貌。伫立坊下,北瞻巍巍岱峰,众山拱立,林茂泉飞,缆车凌空,天然成画。

中天门岭峻谷幽景色壮美,游人至此已升“中天”,无不心旷神怡。

大观峰摩崖高13.3米,宽5.5米,全文1000字,书体为唐隶,文辞典雅,书法遒劲,颇具盛唐风格。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评价此处时说:“穹崖造天铭书,若鸾飞舞于烟云之表,为之色飞。”大观峰和云峰上遍布题刻,唐刘仁愿、宋赵明诚、元徐世隆、明朱衡、清阮元及施闰章等历代名流题刻历历在目。“置身霄汉”、“青碧丹崖”“天日苍茫”、“呼吸宇宙”等大字与《纪泰山铭》互为辉映,令人叹为观止。

大观峰前原建有东岳庙,乾隆曾题额“资始惟元”、“上摩苍昊”。可惜民国年间被毁,现仅存台基和清咸丰年间重修的碑。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登封泰山时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俗称“唐摩崖

斗母宫介绍

斗母宫内殿阁亭廊几十间,分别座落在三进院落之中,布局疏密得宜,建筑深秀庄严。东有“听泉山房”三间,可观赏中溪的“三潭叠瀑”。西山门外有古槐巨枝伏地,如卧龙翘首,俗称“卧龙槐”。此处,重峦深涧,风景如画,红墙碧瓦,泉以涤心,古刹钟声,幽雅动人,自古便是听泉、观瀑、品茗、赏景的胜地。

后石坞介绍

后石坞内有独足盘、古松园、元君庙、九龙岗、天烛峰诸等景点。碧霞元君行宫,行宫分东西两院,东院正殿祀三官,西院正殿祀碧霞元君。另外,院内还有一天然石洞,名“黄花洞”,传说是玉女修真处。洞顶水滴若珠,滴入深池叮咚作响,名曰“灵异泉”

普照寺介绍

普照寺清人有“门前几曲流水,寺后千寻碧峰,鸟语溪声断续,山光云影玲珑”的赞咏。

普照寺内东院禅舍清幽,西院绿竹千竿,前院钟鼓楼对峙,中院依次有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等建筑。冯玉祥将军曾隐居于此,他的墓就在普照寺的西侧。摩松楼及两侧正房内,有冯玉祥先生的事迹展览,1984年邓颖超女士曾在此题书匾额:“冯玉祥先生在泰山”。寺后院有著名的“六朝松”,古松粗大伟壮,长枝盘曲四伸,犹似巨大的华盖。

扇子崖介绍

扇子崖峰极险峻,唯借助绳索自西南隅方可攀巅。赤眉军曾就顶设望哨,明代举人王无欲筑室崖巅,后又结茅其下,名“西山别业”。峰崖交接处为山口,前有扇子崖庙,殿西有地母宫,再西为太阳庙。

自正殿前沿阶下谷,有真武洞,清光绪年间建,题额“玄天上帝”,内祀真武神及金童玉女。前为会仙庵旧址,今房基、石庙尤存。又东路旁有巨石,上有清康熙初年线刻一老僧坐莲修身。庙南隔溪相望有弄水岩,双峰崛起,涧水东流,至西百丈崖下注西溪。

山口后是长谷绝涧,名青桐涧。明清时山民多在此采青桐芽制茶,名“女儿茶”。涧北有壶瓶崖,危崖万丈,突兀类壶瓶状而名。登顶可北眺龙角山,西望傲徕峰,东俯龙潭水库,风景美不胜收。据考证《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当年进京赶考游览扇子崖受到启发,把这儿的许多景物写进了故事里。扇子崖就是铁扇公主的扇子,傲徕峰是傲徕国原址,还有魔王洞、狮驼岭、石猴观海等。

探海石-云海玉盘介绍

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

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天街介绍

天街,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市街。天街位于岱顶,西起南天门,东止碧霞祠全长0.6公里。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买卖兴隆,是国内十大特色市场之一。

进了南天门再上两层台阶就是天街,天街自古以来就似悬在天上的一条街市。古代的香客,现在的游人都对这条街存有深刻的印象。在长约千米的天街上布满了宾馆、饭店、商铺。

据记载,天街从清代就开始繁华,这里的商号历史悠久,很多店铺老板都有以实物作招牌的传统。比如:笊篱家、葫芦家、双斗家、棒槌、木碗、鹦鹉等。

天街石坊东北方,为乾隆行宫及唐代文学家苏源明读书处旧址。街北侧均为以后改建的仿古建筑,街南面筑起了一条长长的石栏,游客凭栏可远眺中天胜景,泰城夜色。走进天街无论购物还是观景,都是十分惬意。

王母池介绍

王母池临溪而建,殿庑亭阁,参差座落在三层台基之上,红墙黑瓦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分前后两院,前院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洌,为冯玉祥先生1932年为解泰城居民饮水难所凿;后院为七真殿,殿内泥塑神情各异,栩栩如生。东为观瀑亭,西有老君堂,内陈列有唐代的“鸳鸯碑”。王母池虽规模不大,但年代久远,文化厚重,是喜欢和研究中国古文化者必访之地。

瞻鲁台介绍

瞻鲁台在舍身崖上,上有巨石突兀,高约3.3米,石旁大书“瞻鲁台”,俗称幡杆石,传孔子曾登此瞻鲁都曲阜。石上有赵朴初题:“造化钟神秀”、周而复题“烟横云倚”等诸刻。

高山流水亭介绍高山流水亭为四柱方形石亭,边长6.1~6.6米,通高4.4米。为明隆庆六年都察院右佥都御使万恭所建。流水亭柱上施角梁、扶角梁、金枋、单脊四注顶,浮雕瓦垄、勾头、滴水等,柱间上部施额板。此地风景恰切得诠释了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大神韵。概因此附会于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的故事。

黑龙潭介绍

黑龙潭东南有石亭,名西溪亭。潭北东百丈崖上建有长寿桥,昔年岁久远,已成危桥。桥两侧有石亭相对,东为云水亭,西为风雷亭。桥南潭上崖边有几条平行白纹横贯东西,俗名阴阳界。崖边至长寿桥之间是一坦阔石坪,游者在其上观景戏水,其乐融融。过长寿桥前行,可通往扇子崖、傲徕峰。每逢夏秋之际,阴雨连绵,三条瀑布犹如玉龙从崖颠凌空而降,古称“云龙三现”。

壶天阁介绍

壶天阁位于泰山中路回马岭下,明嘉靖年间称升仙阁,乾隆十二年拓建改名壶天阁,取自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1979年重建阁楼。壶天阁跨盘道而建,为城门楼式。门洞上镶石匾额“壶天阁”,是乾隆皇帝登泰山时所题。

清嘉庆年间崔映辰题联“壶天日月开灵境,盘路风云入翠微。”

孔子登临处介绍

孔子登临处,位于一天门北,为四柱三门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典雅端庄,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始建。坊两侧分立两碑,东为明嘉靖间济南府同知翟涛题“登高必自”碑,西为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第一山”碑。北侧为两柱单门的“天階”坊。

齐长城遗址介绍

齐长城平地为黄土夯筑,山上则为石块垒砌,分两道。城墙一般高5米、厚2.5米,城地内侧有守城马道,高4米、宽2米,马道下依墙建石屋用以屯兵。齐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最早的长城之一,是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泰山地区存有约1

玉泉寺介绍

玉泉寺大雄宝殿建于层层高台之上,抬头方瞻。殿内祀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泥塑像。寺院内有唐植银杏三株,参天蔽日。树下有元代杜仁杰撰、严忠范书《重修谷山寺记》碑及明代《田园记》碑。环望院内,大殿高耸,古树挺拔,碑碣肃立,一派古刹风貌。

寺后山岗有一古松,树冠如棚,蔽荫山冈,名一亩松。寺东苹果园内石砌地堰下有一处古泉,是为玉泉,玉泉俗称八角琉璃井,常年泉水不断,大旱不涸,水质纯净、清冽甘甜。“玉泉”二字是金代大学士党怀英所书。寺西山腰有党怀英撰书并篆额《谷山寺记》碑。寺两侧山冈上因有天然大脚印嵌在石内,故俗称东、西佛脚山。寺南为佛谷,谷南是恩谷岭,又南是谷山。谷山屹耸特异,绝顶孤松挺秀,俗名定南针。山顶西北部有两个金矿洞。传为元初长春真人邱处机炼丹处。谷山之南有一地名叫卖饭棚子,旧时济南、历城、章丘、淄博等地的进香者沿此路登岱顶、僧人和山民在此行善舍饭或卖饭。

谷山玉泉寺建在群山环抱之中,密林掩映之下,高崖飞涧之上,人迹罕至之地。如果你厌倦了泰山前山游览时的摩肩接踵,喧闹嘈杂,不妨到泰山后山此处走一遭。这里的脱俗璞真,清幽古远,肯定会一扫您胸中的郁闷,还您一个明朗的心境。

0公里的长城遗址,从断断续续的城基遗迹上,依稀可见其当年的风采。

廷路又题联“登此山一半以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

月观峰介绍

月观峰峰顶有月观亭。月明星稀之夜,在这里但见皓月当空,天地苍茫,实为世间少见的美景。亭北有两石相对,仿佛山门,便是西天门。西天门纯粹是自然形成,非人工雕琢而成。据明代钟惺《登泰山记》:“岱之为天门者三,西天门者石自门焉,真天门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此处还能领略晚霞夕照、黄河玉带等著名的景观。

云步桥介绍

在快活三里北首的云步桥,原来是木桥,叫雪花桥,民国年间改建石桥。这里林木茂盛山谷深幽,常为云雾笼罩,因此杨承训题名“云步桥”。桥北有大沟而面临着断崖,石壁挺立如刀削一样。崖上的石坪平坦宽敞,传说宋真宗曾在这里小住,故名御帐坪,今仅有柱窝尚存。岱顶下众多溪流奔流而来,形成飞瀑下泻,溅珠迸翠,化雾生云,蔚为壮观,故又名飞瀑岩、天河、护驾泉。崖上有“红桥飞瀑”、“霖雨苍生”、“河山元脉”、“太古清音”等题刻。明代陈凤梧也曾在此赋诗一首:“百丈崖高锁云烟,半空垂下玉龙涎。天晴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苍水佩悬云片片,珠帘洞织月娟娟。晚山倒着肩舆下,回看斜阳景更艳。”

桥东有一座亭,观瀑亭,又名酌泉亭,是清末泰安知县所建。北侧刻着一副对联:“且依石栏观飞瀑,再渡云桥访爵松。”桥周围有“月色泉声”、“云步跻天”、“绝飞流”、“耸壑昂霄”、“气象岩岩”等题刻50余处,真、草、隶、篆,体法各一,琳琅满目。

冯玉祥墓介绍

冯玉祥墓在西溪口东侧,前临深涧,背依科学山,松柏苍郁,旁山临涧,肃穆庄严。桥跨石峡两岸,两边护以红色铁栏,在青山绿树映衬下,更显庄严雄伟。墓为泰山花岗石砌成,墓壁上正方横镌郭沫若手笔“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金色大字。骨灰盒在墓壁中央,外嵌冯玉祥先生侧面铜质鎏金浮雕头像以封穴。头像下嵌黑色磨光花岗石方碣,上刻隶书冯玉祥于收1940年5月30日自题诗《我》。墓阶4层,共66级,四层代表他一生走过的四个阶段:第一层,代表从出生到弱冠从军;第二层14级,代表从青年到成年;第三层14级,代表他由一个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民主战士;第四层18级,记述他坚持抗日,反对分裂,为祖国的民主与和平奋斗不懈的战斗生涯。66级象征他一生渡过了66个春秋。

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玉祥墓介绍

冯玉祥墓在西溪口东侧,前临深涧,背依科学山,松柏苍郁,旁山临涧,肃穆庄严。桥跨石峡两岸,两边护以红色铁栏,在青山绿树映衬下,更显庄严雄伟。墓为泰山花岗石砌成,墓壁上正方横镌郭沫若手笔“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金色大字。骨灰盒在墓壁中央,外嵌冯玉祥先生侧面铜质鎏金浮雕头像以封穴。头像下嵌黑色磨光花岗石方碣,上刻隶书冯玉祥于收1940年5月30日自题诗《我》。墓阶4层,共66级,四层代表他一生走过的四个阶段:第一层,代表从出生到弱冠从军;第二层14级,代表从青年到成年;第三层14级,代表他由一个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民主战士;第四层18级,记述他坚持抗日,反对分裂,为祖国的民主与和平奋斗不懈的战斗生涯。66级象征他一生渡过了66个春秋。

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石峪介绍

经石峪金刚经刻位于斗母宫东北经石峪,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经文刻于面积2064平方米的缓坡石坪上,自东而西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采用后秦鸠摩罗什译本,原本全1卷、32分目、5172字,经刻只刻到15分目“特经功德兮”,计44行,每行125字或10字不等,凡2799字,字径50厘米。经刻历千余年风雨剥蚀、山洪冲击、游人践踏、捶拓无度,已残泐磨灭过半,现仅存经文41行、1069字(包括可认读的残字和双勾字)。

刻石无年月和书刻者姓名可考。明王世贞认为,“传王右军书,非也,然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作”。明孙克宏《古今石刻碑贴目》则称:“今考其笔法,与邹县北齐韦子琛刻经同出一手,其亦为韦氏无疑。”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记载:“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徕刻石经二,并勒诸佛名,字迹瑰异,> 与其如出一手。是经当亦子椿所作也。”1989年《书法》第二期载王恩礼、赖非撰《铁山(石颂)的初步考察与研究》认为,此刻与邹城铁山摩崖经刻如出一人之手,字径、书体、风格极为一致,由此断定为东岭僧安道壹所书。以上诸说皆无定论,察其笔势风格疑为北齐人书。据史书记载: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迅速得以蔓延,历经东汉和西晋300多年的发展,至东晋时传入泰山。南北朝时,佛

道盛行,周武帝深知沙门祸国,便于建德三年即公元574年下令灭佛;建德六年,北周灭北齐,武帝仍然下令毁灭齐国境内的佛教。这就是被佛家所说的“四大法难”之一,因此经石峪的经刻被迫中断。在这里我们还可看到最后第15行的十几个描红双勾字,只勾勒出了主体轮廓。因此,整个刻石没有落款,给后人留下了千古疑案。

秦泰山刻石介绍

秦泰山刻石原在岱顶玉女池旁,后迭移至此。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秦泰山刻石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公元前208年),可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并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唐张怀瑾称颂李斯的小篆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

升仙坊介绍

升仙坊位于南天门之下,全石双柱单门式。在南天门之下,不紧不慢十八盘与紧十八盘交接处。为二柱单门式石坊,名曰"升仙坊"。悬崖峭壁,山势陡峭,由此登山,越登越陡,愈攀愈险。上临岱顶天庭,咫尺仙境,似有飘然升仙之意境,故名"升仙坊"。游人至此,驻足小憩,浮想联翩。回视山下,常有腾身云霄之感;举首仰望,南天门近在咫尺,奋力攀登,升仙在望。

五大夫松介绍

坊西有古松,又称“秦松”。旁有五松亭和乾隆皇帝御制《咏五大夫松》的摹刻。据《史记》载,五大夫松是在秦始皇登封泰山时,中途遇雨,避于大树之下,因树护驾有功,遂封该树为“五大夫”爵位,后被雷雨所毁。清雍正年间,钦差丁皂奉诏重修泰山时补植五株,今存两株,拳曲古拙,苍劲葱郁,被誉为“秦松挺秀”,现已列为泰安八景之一。

泰山乘车路线:

泰安火车站坐3路公交直接到红门也可以直接打的到红门

也有旅游车上山:

泰山旅游巴士1线:火车站--天外村---中天门,上山票价:13元,下山票价11元

泰山旅游巴士2线:火车站--桃花峪---桃花源索道,上山票价:13元,下山票价11元从火车站可坐3路到天外村,从天外村改乘上山的旅游车可到中天门(车票包含登山票)。另:坐3路车往东是到红门(终点站)自己攀登上山。3路车贯穿登山的两个起点,步行还是坐车可自己选择。若坐出租一定要坐正规的出租车,带顶灯的那些。泰安的出租车都安装了可打印车票的计价器,管理比较规范,上面印着里程、价格、车号等信息,有过你有问题可以投诉。从火车站打车到天外村也就起步价6元,到红门大概10元上下。

公交车坐3路,它是室内环行,两个终点分别是天外村和红门,你想从哪个地方开始登山就坐朝哪个方向开的,可以上车投币前问下司机进行确认,票价是1元。

火车站离天外村很近,但如果你是第一次爬泰山,还是建议从火车站坐3路车或打车去红门,从那儿开始爬,毕竟那是最经典的路线,景点最多,“孔子登临处”就在那儿,一路上,碑文石刻也极多。从红门登山的话,一路上经过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西游记上所说的唐僧师徒晒经处)、中天门、云步桥、五大夫松(秦始皇当年在树下小憩并做异梦)、望人松、十八盘、南天门、天街、碧霞祠、玉皇顶等著名景点。年轻而且体力好的话,四个小时足可登顶。下山很简单,可以在南天门坐索道到中天门,然后在中天门坐汽车到天外村,下山时那一路的风景也很可观。其实步行下山很快,比上山要快得多,上山四小时,下山一个半小时就够了。从泰山下来,可以坐公交或打车去岱庙转转。

车到天外村只需5元,到红门也不过10元。

泰山景区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泰安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泰山旅游资源品位高, 风景组合上乘, 区位条件好,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 旅游资源开发迈出了较大步伐, 服务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泰安市政府、管委、建委、旅游局等从不同角度对泰山旅游开发与管理做了不少开拓性工作, 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 在其开发建设过程中, 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4.1 旅游资源开发重点不突出, 特色不明显 泰山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极其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上, 它不及南方山水的秀丽险峻,但却有其它名山无法望其项背的悠久文化。因此, 其旅游开发也应以此为重点, 突出其浓重的文化特色。调查数据显示有13.6%的人能够得到泰山文化体验的满足,对其他各方面的满足情况如图1.1显示。而就目前开发现状来看, 开发过程中各种旅游项目一起上, 没有突出重点, 反而掩盖了泰山旅游的特色。以泰山中路为例来看, 泰山大多数的人文景观集中于此,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配套服务如导游等, 开发力度不够, 并未充分体现其文化特色, 发挥其巨大的潜力,致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大多数仅限于走马观花。这一方面降低了泰山对游客的旅游吸引力,加大了市场营销的难度;另一方面,游客在游览泰山时的导向性差,多借助高速游览工具,从而导致旅游感受不佳,无法感受到泰山“五岳独尊”的神奇魅力,产生了“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片面感受。 4.2 旅游产业链条结构还不完善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整个旅游产业链条结构还不完善,尤其娱乐、购物两项消费始终在低端水平上浮动。在现代旅游经济的产业链中,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缺一不可,国内的海南、云南、九寨沟等购物、娱乐消费已占据旅游经济的半壁江山。调查数据显示有51%的人在泰安的消费额处于200——500之间,32%的人消费额在200元以下,13%的人消费额处于500——1000之间,只有4%的人消费额在1000元以上。而游客在旅游中关注的要素比重情况如图1.2显示,其中购物跟娱乐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所以泰安的旅游消费额较国内如海南、云南等其他旅游发达的地区相比还相差太远。 4.3 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 4.3.1 客观上泰山旅游业供需的时空矛盾突出 在时间上,泰山旅游的季节性很强,来泰山旅游的游客主要集中于四至十月,调查数据显示42.5%的人选在清明、五一等小长假来爬山,这就导致了小长假期间的客流高峰,最高达

泰山景点介绍

泰山景点介绍 岱庙景区 宋天贶殿位于岱庙仁安门北侧,是岱庙中的主体建筑,传为宋代创构。元称仁安殿,明称峻极殿,民国始称今名,缘自宋真宗假造“天书”之事。殿主祀东岳大帝。殿前露台高筑,汉白玉雕栏环绕,云形望柱齐列,玉阶曲回,气象庄严。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八根红色大檐柱耸立廊前,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金碧辉煌,以国内三大宫殿式建筑之一而闻名。 岱庙坊岱庙坊位于岱庙正阳门前,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山东巡抚兵部右侍郎赵祥星与提督布政使施天裔创建。坊系石作,重梁四柱,通体浮雕。造型雄伟,雕工精细,堪称清代石雕建筑的珍品。坊柱上镌有对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意境开阔,才气豪放。前后抱鼓石上各有圆雕蹲狮两对,姿态各异,生动活泼,每每令游人驻足,留连忘返。 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在岱庙天贶殿内的东、北、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高3.3米,长62米,传为宋代遗作,描绘了泰山神出巡回銮的盛况。画面车水马龙,芸芸众生,人物691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山水、殿阁、树木点缀其间,构图宏伟造型生动,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内,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铭文为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石原在岱顶玉女池旁,后迭移至此。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秦泰山刻石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汉柏在岱庙的汉柏院内,有五株汉柏,树形奇特,扭结上耸,若虬蟠旋,苍古葱郁。“汉柏凌寒”为泰安八景之一,据汉《郡国志》载,为汉武帝登封泰山时所植。乾隆南巡时,曾御绘《汉柏图》并赋《题汉柏作》一诗刻于石。 宋宣和碑位于岱庙配天门东侧,碑名为《宣和重修泰岳庙记碑》,宋宣和六年(1124年)为重修岱庙而立。翰林学士宇文粹中撰,朝散大夫张??书。碑高9.52米,宽2.1米,厚0.7米,碑阴镌“万代瞻仰”四大字,系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山东巡按吴龙征题,田东正书。铜亭位于岱庙后花园东侧,又名“金阙”,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铸造。原在岱顶碧霞祠内,清初移于山下灵应宫1972年移入岱庙。亭为铜铸仿木结构,造型优美,铸工精致,系明代铸造艺术精品它与北京颐和园铜亭、昆明鸣凤山铜亭并称“国内三大铜亭”。 丽区景区 王母池位于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的诗句,唐李白则有“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的吟咏,足见建庙历史之久远。王母池临溪而建,殿庑亭阁,参差座落在三层台基之上,红墙黑瓦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前院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洌;后院为七真殿,殿内泥塑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普照寺位于岱麓凌汉峰下,秀峰环抱,翠柏掩映亭殿楼阁,气象峥嵘。清人有“门前几曲流水,寺后千寻碧峰。鸟语溪声断续,山光云影玲珑”的赞咏。普照寺取“佛光普照”之意,传为六朝时建,后历代皆有拓修。寺内东院禅舍清幽,西院绿竹千竿,前院钟鼓楼对峙,中院依次有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等建筑。冯玉祥将军曾隐居于此。 虎山公园位于环山路东首。园内有虎山、虎山阁、虎山水库等景观,相传“苛政猛于虎”的典故出于此。南侧是王母池、虬在湾,西侧有儿童乐园,北侧有游泳池,望岳亭、牡丹亭、鸳鸯亭散布其间,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水面上可划船,轻舟徐徐,波光潋潋,构成一幅美丽

泰山风景名胜区

一、泰山风景名胜区产品的类型 观光旅游:泰山属于山岳型旅游资源,来泰山的游客大多以观光游览为主,较 经典的一条主要线路就是登山御道旅游线,该线路是古今最主要的登山旅游路线,风景秀丽,景点集中。下起遥参亭,上至岱顶,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沿途景点:岱宗坊、关帝庙、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宫、万仙楼、革命烈士纪念碑、风月无边刻石、三观庙、斗母宫、元君庙、经石峪、奉安纪念碑、柏洞、壶天阁、回马岭、中天门、云步桥、五大夫松、望人松、朝阳洞、十八盘、升仙坊、南天门、天街、碧霞祠、唐摩崖、岱顶等。此外还有三条主要的线路,西线由桃花峪坐索道至南天门再至岱顶,中线由天地广场经盘山公路至中天门,登南天门至岱顶,东线由莱芜、济南出发,由天柱胜景坊经登山石梯直接到玉皇顶。 生态旅游:泰山动植物种类多、数量大,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目前泰山生态旅游的主要线路是天柱峰一后石坞一桃花峪,此外,泰山周围还有药乡国家森林公园、小津口女儿茶园、上高花卉苗木种植基地、上庄玫瑰花卉园、宁阳白鹭保护区等可构成组合旅游产品。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生态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成为泰山的第二大旅游产品类型。 休闲旅游:泰山风景区休闲旅游资源丰富,不仅自身是国家森林公园,周围还有祖 徕山、药乡、腊山、牛山四处国家森林公园,周围环绕黄河、大汉河、东平湖为代表的河流湖泊,还有众多的泰山温泉,在扇子崖、桃花峪等地开发了多种类型的休闲旅游产品,受到了广大休闲旅游爱好者的欢迎,逐渐形成了休闲旅游客源市场并初具规模。 民俗旅游:泰山民俗文化内容广泛,它以信仰和祭祀民俗为中心,涉及到民俗 事象的方方面面,具体包括以泰山石敢当为代表的山石崇拜,以东岳大帝、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为代表的泰山神低、民间香客组成的朝山进香、以泰山庙会为代表的经济习俗、游艺竞技和泰安煎饼、泰山灵芝、泰山玉器、泰山竹龙等泰山特产和工艺品,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旅游者。泰安市政府于1989年创建泰山民俗旅游区,共由5个行政村组成。分别是郊区山口镇的油坊村、西太平村、黄前镇的黄前村,下港乡的盘坡村、彭家峪村。开展此项活动是为了通过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娱乐,让游客充分体验中国北方农村的民俗风情。这条旅游线路自建立以来,迄今已接待美国老年团、美国学生夏令营等旅游团体162批2798人次,接待国内夏令营40多批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宗教旅游:泰山自古是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必争之地,纷纷在泰山修建寺庙、道观、祠所,由此形成了泰山三教合流的局面,周山遍布宗教场所,并以道观居多。这在我国宗教胜地中是较为少见的,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知名度较高的如普照寺、岱庙、碧霞祠、孔子登临处、瞻鲁石等吸引了众多教徒、宗教爱好者和研究者来参观游览。 节庆旅游:泰山风景区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既有自古流传的民间集会, 如天既节、浴佛节、泰山东岳庙会、范氏泰安皮影戏、腊山庙会,也有现代节庆活动,如泰山国际登山节、泰山诗歌节、泰山民间收藏交易大会暨泰山国际奇石大展、中国泰山国际苗木花卉交易会,加上周边地区的肥城桃花节、神童山梨花节、东平水浒旅游文化节等,组成了一系列节庆旅游产品,为古老的泰山增添了充满活力的现代气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现代国内外旅游者,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二、泰山风景名胜区产品的构成

关于泰山英语导游词5篇.doc

关于泰山英语导游词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关于泰山英语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泰山英语导游词(1) fellow friends: hello! sincerely welcome you to come to taishan, today i and everybodywill mount the summit together from the taishan east road. this big, ancient taishan has contained the rich nature and culturalaccumulating, has been includ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the world nature and the culturalheritage name list. now, we still had such to ask " like ancient;dai zong husband how " then, marches into together with me themountain, understands taishan's charm. here is daimiao. from daimiao the start, after the dai zong work place,a fontanel, the red gate, center

泰山旅游景点及线路选择

泰山旅游景点及路线选择 线路选择: 泰山登山主要线路有四条。 1、最经典的线路—红门线 红门游览线是古今最主要的登山旅游路线,是历朝皇帝的登山御道。沿途林荫夹道,石阶盘旋峰峦竞秀,泉溪争流,自然景观雄奇秀美,古迹众多,共计有古寺庙8 处,碑碣200 多块,摩崖刻石300 多处,传统文化韵味浓郁。 沿途景点:岱宗坊、关帝庙、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宫、万仙楼、革命烈士纪念碑、风月无边刻石、三观庙、斗母宫、元君庙、经石峪、奉安纪念碑、柏洞、壶天阁、回马岭、中天门、云步桥、五大夫松、望人松、朝阳洞、十八盘、升仙坊、南天门等。 2、最省时的线路——天外村线 天外村游览线下起天外村,沿黄溪河溯流而上,经过13公里的环山公路,到达中天门,是泰山旷区。自然风光为主,文物古迹点缀。这条线路由两部分组成:前段为天地广场至半山腰中天门的盘山公路,全程约l4 公里;后段是中天门到泰山极顶的高山索道,全长2078 米。从此路上山,可以饱览泰山的秀丽景色。 沿途景点:天外村天地广场、黑龙潭水库、白龙池、黑龙潭瀑布、竹林寺、无极庙、扇子崖、傲徕峰、建岱桥、马蹄峪、香油湾、顺天桥、通天桥、中天门等。 3、最便捷的线路——桃花峪线 桃花峪位于泰山两麓,桃花峪(入口)至桃花源13 公里。自然景观秀美奇绝,是泰山秀区,上段名桃花源,下段称桃花峪,因古时桃林满谷而名。这条登山线路的特点是以水为伴,道路两旁流水潺潺,使人充分享受人在水中游的乐趣。 沿途景点:元君庙、彩石溪、钓鱼台、一线泉、元宝石、核桃园、牛角洞、黄石崖、鹦鹉崖、一线天、猴愁洞、桃花源。 4、最幽静的线路——天烛胜境线 从泰城东郊的唐庄沿泰佛路北行,至大津口乡艾洼村的扫帚峪,即到泰山天烛峰旅游区。天烛峰旅游线下起“天烛胜境”坊,上至玉皇顶,是充满山林野趣的徒步攀登旅游线路。天烛峰因形似蜡烛,其峰顶有一棵松树,远望像蜡烛的火焰而得名。路线始于天烛胜境坊,这条路是泰山风景“奥绝”所在。山道蜿蜒曲径通幽,峻岭重重巍峨秀丽,幽谷深壑流水潺潺,古木森森参天蔽日。 沿途景点:天烛胜境坊、仙鹤湾、鲤鱼背、望天门、华山松林、大小天烛峰、将军山、罗汉峰、避尘桥、八仙洞、黄花栈、天空山、老君庙、元君庙、灵异泉、莲花洞、玉女修真处、九龙岗、姊妹松、卧虎松等。 如何选择: 1、依据目的选择:登山主要目的是看: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泰山日出、地质公园、还是给泰山老奶奶磕头。 A、看自然景观四条线路各有千秋,都值得的看,但要少借用交通工具;上山、下山不 重复一条道。 B、看历史文化景观:1线(红门)为主,2线为辅,上山、下山不重复一条道,少借用

(完整版)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1 规划目的 为加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贯彻“科学规划、统一 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统筹泰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 旅游发展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特修编本规划。 2 规划范围与面积 2.1 风景名胜区范围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包括泰山主景区、蒿里山-灵应 宫景区和灵岩寺景区三大部分。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20.9平方公里。 泰山主景区(含岱庙地区)面积为109.2平方公里,南侧以环山路北侧 人行道北缘线为界,包含红门路、通天街中心线两侧各50米范围和岱庙 (含遥参亭和双龙池)四周向外扩100米范围。东侧主要以农业观光路, 局部以自然等高线为界;北侧从牛山口村西向北接现有道路,局部以泰山 林场管辖范围为界;西北侧、西侧主要以济南与泰安行政区划为界;西南 侧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规划道路、自然地形和曹家庄水库坝沿自然地形 接环山路为界。 蒿里山-灵应宫景区面积为0.3平方公里,以蒿里山周边道路(西至龙潭路,北至铁路用地南边界,南达灵山大街,东至校场街)和灵应宫文物保 护范围(单体外围10米范围)为界。 灵岩寺景区面积为28.5平方公里,基本遵循1993年国务院批复范围,东、北分别以方山东侧、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南以鸡鸣山至明 孔山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西以鸡鸣山及北侧山体的西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 2.2核心景区 核心景区与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重合,面积53.7平方公里,占风景 名胜区总面积的38.4%。 2.3外围保护地带 规划范围以外设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19.7平方公里。其中泰山 主景区和蒿里山-灵应宫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连成一区,北侧、西北侧、西 侧以风景区范围外第一道山脊线为界,局部以马套村和曹家庄村行政边界 为界,西南侧、南侧、东南侧以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的环境协调区边界为界,东侧、东北侧以大津口乡行政边界为界,面积约118平方公里。灵岩 寺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西起104国道(灵岩广场),包括沿灵岩路南北两 侧各300m范围内的区域,东以灵岩寺景区边界为界,面积为1.7平方公里。

泰山景区英文导游词

( 山东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4438 泰山景区英文导游词English tour guide of Mount Tai Scenic Area

泰山景区英文导游词 泰山景点英语导游词 taishan mountain in shandong was included as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by unesco in dec 1987. taishan mountain,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famous traditional mountains, is a mountain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a special historic status. in 1982, taishan mountain was up into the list of state key scenic spots and was formally listed in the directory of world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1987. it becomes a precious heritage of human being. taishan mountain locates in the east of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middle of shandong province erecting from the shandong hills. it is prominent around other hills. the prominent peak, yuhuang peak, is 1545 meters high and locates in east 117.6 degree, north 36.16 degree. the south of taishan mountain is higher than the north. its south foot of mountain begins from tai'an city and its north foot of mountain stops in jinan city, the distance between which is 60kms. in taishan mountain, the transportation is convenient with the jinghu railway passing by in the

上海到泰山旅游攻略

上海到泰山旅游攻略 上海到泰山泰山必去旅游景区 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重空间。岱庙是山下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前连通天街,后接盘道,形成山城一体。由此步步登高,渐入佳境,进而由“人间”进入“天庭仙界”。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43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古遗址42处,古墓葬13处,古建筑58处,历代刻石2500余处,石窟造像14处,近现代文物12处,文物藏品万余件。其中城子崖遗址、现存最早的石塔-四门塔、大汶口遗址、灵岩寺、岱庙、千佛崖石窟造像、龙虎塔、九顶塔、冯玉祥墓,唐大观峰石刻,北齐经石峪金刚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泰山佛

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于每年6-8月份的半晴半雾的天气出现,而且是太阳斜照的时候。泰山还以石刻众多闻名天下,这些石刻有的是帝王亲自题写的,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泰山现存有石刻1696处,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既是记载泰山历史的重要资料,又是泰山风景中的精彩去处之一。泰山的风景名胜以主峰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历经几千年的保护与建设,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 十八盘 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00余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南天门有3个“十八盘”之说。自开山至龙门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为“紧十八”,共计1630余阶。“紧十八”西崖有巨石悬空,侧影佛头侧枕,高鼻秃顶,慈颜微笑,名迎客佛。 南天门 南天门在山东泰安市泰山上十八盘之尽处,旧称三天门、天门关,海拔1460米,山于此为最危耸,飞龙岩与翔凤岭之间的低坳处,双峰夹峙,仿佛天门自开。元中统五年(1264年)布山道士张志纯创建。门为阁楼式建筑,石砌拱形门洞,额题“南天门”。红墙点缀,黄色琉璃瓦盖顶,气势雄伟。门侧有楹联曰“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元代杜仁杰曾撰刻《天

泰山风景区总体规划

第二部分泰山风景区总体规划(2000—2020) (文本摘录) 一、总则 第1条目的 为加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统筹泰山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制定《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2020)》。 第2条依据(略) 第3条规划适用范围 泰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面积为156km’,包括泰山主景区和灵岩寺景区两大部分。泰山主景区(含蒿里山一灵应宫一岱庙地区)面积为148.6km2。东以泰佛路和泰历路为界,南以环山路为界,西以马套至花坦的道路为界,南端延伸至岱庙、灵应宫和蒿里山;灵岩寺景区面积为7.6km2,规划范围基本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为界。 规划范围以外设缓冲区,主景区周围的缓冲区面积约40km2,西北侧以规划范围以外1000m为界,西南侧以京沪铁路为界,局部扩大至大河水库南岸,南侧基本涵盖泰安旧城,东侧和东北侧边界为环山公路以外lkm,局部扩大至安家林水库和刘家庄水库东岸。灵岩寺景区的缓冲区面积约3.5km2,以规划范围以外100m为界,西南侧局部扩大。 第4条规划期限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期限为2001年至2020年。共分三期: 近期:2001年至2005年; 中期:2006的至2010年; 远期:2011年至2020年。 第5条规划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是本次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核心原则。即规划要为管理服务,应成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保护、建设和管理泰山的有力工具。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分区规划,在分区层次上控制人类活动、设施建设和用地性质,从而使管理者依据分区控制规划的内容实施管理;时间上,远期规划和中期规划为目标规划和战略规划,重点明确大的方向性原则,同时为中远期规划实施留有一定弹性;近期规划为实施性规划,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落实目标规划与战略规

泰山旅游路线

线路一: 第一日上午:岱庙-岱宗坊-红门-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柏洞-壶天阁-回马岭-中天门,午餐在中天门游人服务中心;下午:中天门-快活三里-云步桥-朝阳洞-十八盘-南天门-天街-望吴胜迹-碧霞祠-大观峰-玉皇顶-拱北石-瞻鲁台-仙人桥; 第二日上午:探海石观日出-丈人峰-北天门-后石坞索道-北天门-天街,午餐在岱顶游人服务中心;下午:桃花源索道-桃花源-一线天-龙角山断裂-彩石溪-返城。

线路二: 第一日上午:岱庙-桃花峪-彩石溪-一线天-桃花源索道-南天门,午餐在岱顶游人服务中心;下午:天街-望吴胜迹-碧霞祠-大观峰-玉皇顶-拱北石-瞻鲁台-仙人桥-天街-月观峰观日落。 第二日上午:探海石观日出-北天门-姊妹松-元君庙;下午:小天烛峰-山呼台-好汉坡-仙鹤湾-天烛胜景坊-返城。 线路三: 第一日上午:岱庙-桃花峪-彩石溪-一线天-桃花源索道-南天门,午餐在岱顶游人服务中心;下午:天街-望吴胜迹-碧霞祠-大观峰-玉皇顶-拱北石-瞻鲁台-仙人桥-天街-月观峰观日落。 第二日上午:虎山公园-泰前断裂-大众桥-中天门断裂带-卧虎山,午餐在泰安市内;下午:游览灵岩寺-馒头山-返城。 线路四: 第一日上午:岱庙-红门-中天门-长寿桥阴阳界-黑龙潭瀑布-天外村广场,午餐在泰安城内;下午:游览泰安城。 第二日上午:虎山公园-泰前断裂-大众桥-中天门断裂带-卧虎山,午餐在泰安市内;下午:游览灵岩寺-馒头山-返城。 建议你们自助游,并且晚上上山,这样可以省下住宿费够你们吃喝的。到泰安后,先买好返程的车票。 然后从火车站广场北坐往东方向开的3路车先去岱庙看看,来泰安不去岱庙很遗憾的。票价20元/人,找个导游,不然看不懂。 晚上吃点东西,逛逛泰安的夜景,10左右开始走,沿着岱庙北门往北的路直走就是登山的盘路,一路慢走,拿点厚衣服如羽绒服、手电、水和钱。泰山门票125元+2元保险=127元/人。路上走五六个小时,早上日出是6点多。看完日出可以坐缆车下山票价80元/人,到中天门后坐汽车下山到天外村,票价30元/人。从天外村玩一会坐3路车返回火车站。 如果白天上山,你们可以先逛岱庙,晚上住在泰安,在火车站广场往北走经过一个十字路口再往北80米路东的市委党校里有一家翰林宾馆很便宜,干净卫生又安全。住在那里,晚上去银座逛逛,第二天早出门坐往南的3路车终点下车即是步行登山口---红门。出门坐往北去的3路车终点下车即是坐车上山的起点---天外村。很方便的。 一、传统路线(沿着古代帝王封禅的脚步去领略泰山,感受其历史厚重感) 1、岱庙部分:从东岳大街的双龙池开始、遥参厅、泰山第一行宫、岱庙坊、岱庙主题院落建筑(门票20元); 二、从厚载门出来直直往北,岱宗坊、红门、关帝庙、天下第一山、孔子登临出、风月无边等一直到万仙楼收费处,中间的殿宇楼阁、宗祠寺庙、宫殿碑记、摩崖石刻、塑像浮雕、奇石怪树、飞禽花草,自己慢慢品味,到了中天门算是走了一半。经过十八盘到了南天门,你马上就到了天上人间,因为你已经在天街走了。西边日观峰,东边观日出的瞻鲁台,孔子庙、碧霞祠、望吴胜迹等体会登泰山而小天下的

泰山交通概况

泰山交通概况 泰安市:泰山安,四海安,国泰民安之意!自秦汉以来有2000余年城市历史!泰安就在泰山脚下!泰安市区北部就是泰山!泰安泰山山城相连!山城一体!3路(K3路 泰安普通3路车 ( 票价2元,空调车)=3路(票价1元,普通车)总站下),19路公交车(天外村站,红门站下)泰山旅游交通综述泰山与泰安市区山城紧连,泰安城区位于泰山南麓。泰山在泰安城区正北方向,天晴的日子,泰山主峰玉皇顶清晰可见。泰山目前正式的售门票登山进口有四处,分别是:红门宫进山口、天外村(天地广场)进山口、桃花峪进山口、天烛峰进山口。红门宫进山口既泰山东路,天外村进山口既泰山西路。四处进山口之中,有两处在泰安城区北缘:徒步登山的红门进山口在火车站东北方向2.5公里(在火车站乘3路公交车往东终点站);乘车上山的天外村登山口在火车站正北约2公里(在火车站乘3路公交车往西终点站);桃花源登山口在泰山西麓,距泰山火车站约12公里(在火车站乘18路公交车往西到终点站);天烛峰进山口在泰山东麓,距泰山火车站约18公里。关于泰安公交:泰安3路车和K3路车路线站点完全一样,但是3路是1元1票的普通公交车,K3是2元1票的空调车,普通车和空调车混合发车,因为3路车比K3路少,

所以不建议游客为省1元钱等3路车而不做K3。类似的公交车泰安空调3路车(K3) 还有4路(K4),9路(K9),但是4路和9路普通车较多。3路(K3)两头的终点站分别是红门和天外村,都是登山线路,红门是步行线,天外村是汽车线,不要座反!另外,泰安许多景点的公交线在下:1路,方特景区;4路,6路,15路,岱庙;4路,5路,8路,10路,15路,19路,31路,32路,36路,泰安市政广场;16路,桃花峪;19路,天柱峰;6路,29路,东湖公园;18路,泰山天庭乐园;14路,19路,虎山公园;29路,天平湖水上乐园;3路(K3)岱宗坊;6路,7路,10路,29路,,33路,泰山温州商业步行街;14路,卧牛石。泰安老火车站叫泰山站,位于老城市南。新的高铁车站叫泰安站,位于西部新区。 从泰山火车站前往以上介绍的四处登山口最为方便,均有专线公交车或旅游公交车直通。泰山火车站是泰山旅游交通的中心枢纽,泰安的几处汽车站也在火车站周围,所以建议不熟悉泰山旅游交通的游客,到达泰安后都先去火车站(城区均有公交通往火车站,车票一元),然后分乘各路车去往不同的进山口或景区。 泰安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一个小时车程。 泰安紧靠泰山,山后就是省会济南。泰安有京台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以及京沪高铁通过。 乘坐高铁,到北京不到3小时!到上海不到4小时!京沪高铁-泰安站:已建成!在岱岳新城区!

登泰山之发言稿英语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my name is xxx , and I come from Taian ,Shan Dong province. I graduated from Binzhou University. Although it is not famous as other prestigious ones, I really like it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As we all know, Mount Tai is very beautiful and it is a mountain with a deep background in bot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 . Now I will introduce the China?s first mountain, Daizong (which means the principal mountain of China),which ranks No.1 among the five most important mountains in China. In 1987, Mout Tai was listed as Cultural and Natural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honored “World Geopark”in 2006. In China , Mount Tai is among the first group of “National Parks of China”, the state 5A-class tourist attraction, the top 10 best National Civilized Spot in China. Before I entered into my university, I have climbed Mount Tai once. It was full of happiness and unhappiness. What made me happy was that the sky just cleared up after a storm. At that time I really appreciated the music scene .Whereas what made me sorrowful was that We agreed to play just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but unconsciously to the mountainside high. On the one hand,

泰山导游词精选_泰山景点解说词.doc

泰山导游词精选_泰山景点解说词 从古到今,人们总把泰山作为一个高大、美好、高尚、坚毅的形象,导游在介绍泰山时都说了哪些导游词呢?游客们更喜欢哪种泰山解说词呢?下面是带来的泰山导游词,仅供参考。 泰山导游词一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导游张XX。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到五岳之一的泰山旅游观光。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之北,海拔1545米,为我国五岳之东岳。泰山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像一座民族的丰碑,屹立于中华大地。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游泰山,一般先游岱庙。岱庙位于泰安城内,南起泰安门,通天街,北抵泰山盘道、南天门的中轴线,为历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禅时举行大典的场所。你们看,这是岱庙主殿天贶殿,是我国三大宫殿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岱庙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余块,多藏于汉柏院内。大殿前还有秦始皇的无字碑。院北东御座是帝王来泰山封禅时休息的地方。岱庙真是一个历史文物、诗文、绘画、书法、雕刻艺术的综合博物馆啊!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主峰。主峰的东侧有一个观日石。传说古人爬山时,很难看到日出,人们齐心协力从山上搬来一

块大石头,成了今天的观日点。现在人们只要站在观日点上,就可看见日出了。 大家休息一下,留个影,如果留完影的话,请跟我一起下山。 游客们,泰山的景色确实很雄伟。如果您还没有尽兴,那就带着您的亲朋好友再次来泰山旅游观光。小张在泰山随时恭候您的光临!谢谢大家! 泰山 泰山导游词二 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与全国的许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但它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长"、"五岳独宗"而独享盛名呢?这要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和原始宗教谈起。 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奏感和"一览众山斜的高旷气势;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础宽大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冶之威仪。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从古到今,人们总把泰山作为一个高大、美好、高尚、坚毅的形象,热情加以歌颂。公元前二世纪,司马迁在他的>中就写道:"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主席曾引用了司马迁的

泰山简介

泰山简介 泰山简介:东岳,初名岱山,亦名岱宗,为我国五岳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山”。它拔地通天,巍然屹立于山东东部,总面积426平方千米,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1987年5月被联合国定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泰山巍峨,雄奇,沉浑,峻秀的自然景观常令世人慨叹,更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界少有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泰山景区分丽、幽、妙、奥、旷五区,其中丽区山水相映,古刹幽深,位于泰山南麓中路与西路之间的环山路线;幽区绿荫环绕,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于岱庙沿中路至南天门之间;过南天门经天街至绝顶一段,虽地势平坦,然别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此段被称为妙区;泰山之阴为后石坞,此处林木苍郁,花草茂盛,素有奥区之誉;旷区位于大众桥过黑龙潭沿西溪桥至中天门,这里坦途绿荫,溪深谷幽。 岱庙:岱庙位于泰安城内,南起泰安门、通天街,北抵泰山盘道、南天门的中轴线,为历代封建帝下到泰山封禅时举行大典的场所。从秦、汉起历经修建,留有很多珍稀文物。岱庙主殿天赃殿为我国王大官殿建筑之一,始建于北来。殿内正中奉把“东岳泰山神”像,殿壁绘“东岳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画,东为出巡,西为返回,画面以仪仗人物为主,场景阵势浩大,人物生动逼真。壁画长62米,高3.3米。殿东汉柏院内有五株汉柏,传为汉武帝于植。岱庙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余块,多藏于汉柏院内。大殿前还有秦始皇的无字碑。院北东御座是帝王来泰山封禅时休息的地方。北厅陈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内有秦李斯小篆《泰!11刻石》。岱庙实为历史文物、诗文、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之综合博物馆,而碑刻艺术之书法,可谓集我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登泰山有东西两路,一般从东路上山至极顶,再回到中天门,循西路的公路下山。东路从岱宗坊开始,至极顶共有9千米,上山蹬道计6293级石阶。中天门是游人小憩或食宿之处,这里还有索道可直上岱顶月现峰。 岱宗坊:建于明代,为泰山之门户。入门不远,路东有王母池,前院为正殿,殿前有王母池和王母泉;后院有七真殿和蓬莱阁。四周浓荫蔽日,为消暑胜地,过去帝王登山多在此小慈。王母池北上不远,牌坊林立,“天门”石坊首当其冲,

泰山景点英语导游词

泰山景点英语导游词 泰山景点英语导游词一 taishan mountain in shandong was included as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by unesco in dec 1987. taishan mountain,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famous traditional mountains, is a mountain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a special historic status. in 1982, taishan mountain was up into the list of state key scenic spots and was formally listed in the directory of world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1987. it becomes a precious heritage of human being. taishan mountain locates in the east of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middle of shandong province erecting from the shandong hills. it is prominent around other hills. the prominent peak, yuhuang peak, is 1545 meters high and locates in east 117.6 degree, north 36.16 degree. the south of taishan mountain is higher than the north. its south foot of mountain begins from tai an city and its north foot of mountain stops in jinan city, the distance between which is 60kms. in taishan mountain, the transportation is convenient with the jinghu railway passing by in the west. in its north is jinan city, which has another name of spring city . the distance between taishan mountain and

浅谈泰山旅游景点资源的开发与鉴赏

浅谈泰山旅游景点资源的开发与鉴赏 摘要: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地处齐鲁大地,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和缩影,具有雄伟壮丽的自然风景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关键词:景点赏析旅游资源价值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资源是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而存在的,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就一个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至关重要的,是旅游景点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一、泰山旅游景点 泰山的风景名胜以主峰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历经几千年的保护与建设,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 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

泰安市泰山石刻(25张),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重空间。岱庙是山下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前连通天街,后接盘道,形成山城一体。由此步步登高,渐入佳境,而由“人间”进入“天庭仙界”。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 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古遗址42处,古墓葬13处,古建筑58处,历代刻石2500余处,石窟造像14处,近现代文物12处,文物藏品万余件。其中城子崖遗址、现存最早的石塔-四门塔、大汶口遗址、灵岩寺、岱庙、千佛崖石窟造像、龙虎塔、九顶塔、冯玉祥墓,唐大观峰石刻,北齐经石峪金刚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著名景点有: 十八盘 泰山有3个十八盘之说。自开山至龙门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为“紧十八”,共计1630余阶。“紧十八”西崖有巨岩悬空,侧影似佛头侧枕,高鼻秃顶,慈颜微笑,名迎客佛。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至80度。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00余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 南天门 在山东泰安市泰山上十八盘之尽处,旧称三天门、天门关,海拔1460米,山于此为最危耸,飞龙岩与翔凤岭之间的低坳处,双峰夹峙,仿佛天门自开。元中统五年(1264年)布山道士张志纯创建。

泰山概况导游词

泰山概况导游词 泰山,古称岱宗,它位于山东省东部,华北大平原的东侧。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泰山概况导游词,欢迎参考! 泰山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和济南市境内,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全体会议正式接纳为自然文化遗产,总面积24200公顷。 地质与环境 泰山山地是山东丘陵中最高大的中山山地,地层为华北地台典型基底和盖层结构区,南部上升幅度大,盖层被风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泰山杂岩,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层,其绝对年龄25亿年左右,是我国最古老的地层之一。北部上升幅度小,盖层保存着典型的华北地台上发育的古生代地层。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山下1月均温-3℃,山顶为-9℃,山下7月均温26℃,山顶为18℃;年降水量随高度而增加,山顶年降水量1132毫米,山下只有722.6毫米。山下四季分明,山顶三季如春,冬如玉,即冬有雾凇晶莹如玉,为重要景观之一。泰山水系以岱顶为分水岭,北坡河流直入黄河,东、西、南坡河流江入大汶河,经东平湖再入黄河。

自然科学价值 泰山北侧张夏——崮山地区的寒武纪地层是我国北方寒武地层标准剖面,包括下、中、上寒武纪七个地层单位,是我国的地层和古生物研究历史最长、最详细的地层剖面之一,在我国地质学史上占重要地位,是古生物的许多种属的命名地或模式标本原产地。也是大专校的科研、实习的重要基地。 构成泰山地层基底的“泰山杂岩”是我国古老的地层之一,是我国东部变质岩系一个重要研究地段。其变质岩石学、地层学研究的深入,将对我国东部早元古代地质构造、岩浆活动、板块构造等特点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科学价值。从生态学角度看,生活在海拔300~800米溪潭中的已濒临灭绝的泰山独有的赤鳞鱼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泰山已发现高等植物1136种,植被覆盖率为78%,常绿乔木有银杏、油松、赤松、华山松、黑松、麻栎、栓皮栎、侧柏、花楸、白檀、刺槐、梓树等。泰山100年树龄以上的古树名木有34个树种,共有1万多株。如:“唐槐”、“汉柏”、“六朝松”等渗透着一二千年历史文化的内涵,成为生命的文物,是珍贵的遗产。泰山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448种,其中以何首乌、黄精、杏叶参和紫草被誉为泰山四大名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