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的强度、木材含水率、及其他(2)

木材的强度、木材含水率、及其他(2)
木材的强度、木材含水率、及其他(2)

木材的强度strength of wood

木材是各向异性材料,其顺纹与横纹的强度有很大差异,在用作承力构件时要区别力学性能的方向。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顺纹与横纹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等,此外木材的弹性模量等力学常数也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由于纤维管状细胞壁易发生压弯失稳,木材的顺纹抗拉强度大于顺纹抗压强度。由于横纹抗压时木材很快进入屈服状态,所以其横纹抗压强度远小于顺纹抗压强度。木材的横纹抗剪强度高于顺纹抗剪强度的原因是纤维纵向之间结合力较弱造成的。木材的抗弯强度介于顺纹抗拉强度与顺纹抗压强度之间,其受压区先失稳然后受拉区纤维断裂。木材的含水率对强度有很大影响,规定木材的强度是含水率15%时测得的强度。木材缺陷能造成强度降低,同一种木材甚至同一棵树的不同部位都会有强度差异,一般手册中给出的木材强度是统计平均值。

木材含水率water ratio of wood

是木材的重要物理指标,决定了木材的膨胀或收缩,对木材的密度乃至力学,热学,声学有制约作用。木材具有吸湿性,能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也能释放出水分。木材的细胞壁充满水分时的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不同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在20%~35%,新伐木材经过干燥后的收缩量最大可达到10%左右。木材含水率变化造成的膨胀和收缩会引起开裂和翘曲,表面涂层和整体浸渍等化学处理可以抑制木材含水率的变化,有效提高木材的稳定性。木材的导热系数与其含水率成正比,湿度越大导热系数亦大。木材的导电性随其含水率的提高而增大,干燥的木材是良好的绝缘体,含水率从零增加到纤维饱和点时其电阻值有可能降低一千万倍,而从纤维饱和点增加到最大含水率时仅降低约五十倍,此外顺纹方向的电阻比横纹约小一倍。木材含水率对其声传播速度也有影响,它们的关系成反比。原木必须进行干燥处理,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处理方法,人工干燥的温度为40~75℃,可以杀死木材内的害虫,此外还有高温干燥,真空干燥,电力

干燥和红外线辐照干燥等方法。

木材含水率为木材所含水分质量占木材烘干质量的百分率。测量方法为:对取样后木材试样立即称重(Gq),准确至0.001g,再防置于烘箱用103℃±2℃温度烘10h,对2~3个试样进行试称,以后每隔两小时试称一次,至最后两次质量之差不超过0.002g时试样即达烘干。将烘干的试样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再最后称重(Gh)。试样含水率(W)按公式W=(Gq-Gh)/ Gh×100计算。

木材及木材制品wood and wood products 建筑工程用的木材大多采自成材的乔木,也有少量用作椽子、木桩和荆笆的木材采自小树或灌木。采伐后去掉根梢的木材称为原木,原木需经初加工制成板材或方木后才可作为建筑材料。区别木材的品种主要从外观判断,根据其颜色,纹理,密度,气味,光泽和硬度等来识别。木材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具有可加工性好,强度高,导热系数低,干燥时绝缘性好和良好的声学性能等优点,但在使用中对其易燃,易朽和明显的干缩湿胀等缺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木材从截面上可分为树皮木质部和髓心三部分,木质部又分为心材与边材,木材纤维取向沿树干生长方向,在截面上可观察到状如同心圆的年轮和从髓心辐射出的髓线。反映木材使用性能的主要物理指标有:密度,含水率,吸湿性,硬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剪切强度,冲击强度,劈开强度,弯曲强度,导热系数和电绝缘性能,声学性能。木材易受菌类,昆虫和微生物的侵蚀,其中以菌类腐蚀危害最大,使用煤焦油或化学药品进行防腐处理是有效方法。

木材制品应用于建筑工程的主要品种有:木门窗、木屋架、木电杆、枕木、坑木、胶合板、密度板、大芯板、刨花板、纤维板、木地板、木墙板、木踢脚、木装饰线、木扶手等等,还有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性木材如模板、脚手架、脚手板、木抹子、木靠尺、皮数杆等等,大量的木制家器具亦应归入建筑木材制品。为淘汰落后产品,提高建筑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已开始限制或禁止使用长江和黄河中

上游天然保护林以及生态建设工程地区的天然珍贵树种为原料生产门窗和地板,所以原木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将逐步受到控制。

木材抗弯强度bending strength of wood 木材承受弯曲荷载的最大能力。试样尺寸为20㎜×20㎜×300㎜,长轴与木材纹理相平行。抗弯强度只做弦向试验,采用四点弯曲加荷方式,支座间跨距240㎜,压头间距80㎜,压头与支座要垫钢垫片。试样破坏后要进行含水率测定。试样含水率为W%时的抗弯强度σw由下式计算:σw=Pl/bh2式中P为最大荷载;l为跨距;b、h分别为试样的宽度和高度。含水率15%时的抗弯强度σ15按公式σ15= σw[1+0.04(W—15)]换算。实验方法见GB1936。

木材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 of wood 木材受力弯曲时在比例极限内应力与应变之比。试样尺寸为20㎜×20㎜×300㎜,长轴与木材纹理相平行。抗弯强度只做弦向试验,采用四点弯曲加荷方式,支座间跨距240㎜,压头间距80㎜,压头与支座要垫钢垫片。采用百分表测量试样跨中的挠度,先加一个初荷载,然后在弹性范围内往复加荷四次,取后三次的变形值的平均数。试样含水率为W%的抗弯弹性模量E w按下式计算:E w=23Pl3/108bh3f 式中P为初荷载与终荷载之差;l为试样跨距;b、h分别为试样宽度和高度;f为初荷载与终荷载间的变形值。试验方法见GB1936。

木材吸湿性hygroscopicity of wood

木材由于构造特点所具有的吸收水分的能力。浸于水中的木材可达到吸水率100%以上的饱和状态,放置在空气中的木材随空气湿度的变化可达到平衡吸水率。自然干燥的木材,其吸水率一般在12%~18%,与树种及其所在地区有关。在木材细胞壁中的水分称为吸附水,在细胞壁外的水分称为自由水,当吸附水饱和且自由水为零时的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通常为22%~35%。木材的吸湿性反映为吸附水

的增减,其高限为纤维饱和点;吸水性则反映为吸附水和自由水两者的增减,可高于纤维饱和点几倍。木材含水量的变化对其力学性能、胀缩性能、耐久性和加工性都有重大影响。

木材吸水性hydroscopic property of wood 木材浸于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能。试样尺寸为20㎜的正立方体,进行烘干和称重后,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容器内,用不锈钢金属网将试样压入水面以下。水温应保持在20℃±2℃,试样在水中经6h进行第一次称重,以后经1、2、4、8、12、20昼夜各称重一次,再以后每隔10昼夜进行称重,至最后两次含水率之差小于5%时为止。木材吸水性以百分率表示(Ws),按下式计算:Ws=(Gs-Gh)/G h×100 式中Gs表示试样浸水后的质量;Gh表示试样烘干后的质量。根据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绘制吸水性曲线,以横坐标表示时间,以纵坐标表示吸水性。见GB1934。

木材硬度 hardness of wood

木材抵抗其他刚体压入的能力。试样尺寸为50㎜×50㎜×70㎜,其长轴应与木材纹理相平行。采用电触型硬度试验附件进行试验端部为定直径半球钢压头。试验分别在弦面、径面和端面进行,其荷载值即为三个面的硬度Hw。试验后立即进行含水率测定。木材含水率为15%时的硬度H15按公式H15=Hw[1+0.03(W—15)]计算。试验方法见GB1941。

木材着色 coloring of wood

出于保护和装饰的目的对木材的涂色。能够使木材的纹理更清晰、使表面涂料更易固化成膜、掩盖木材的缺陷、增加装饰效果。木材着色剂由颜料、染料和粘结剂、溶剂等组成,着色工艺分为底材着色和涂层着色两种,常用着色颜料有地板黄、石黄、红土、炭黑、哈巴粉、锌钡白等等,可调制水性色浆或油性色浆。在建筑工程中通常将木材的着色称为油漆前的打底色。

木材含水率明细表

杭州16.3 18.0 16.9 16.0 16.0 16.4 15.4 15.7 16.3 16.3 16.7 17.0 16.5 温州15.9 18.1 19.0 18.4 19.7 19.9 18.0 17.0 17.1 14.9 14.9 15.1 17.3 南昌16.4 19.3 18.2 17.4 17.0 16.3 14.7 14.1 15.0 14.4 14.7 15.2 16.0 九江16.0 17.1 16.4 15.7 15.8 16.3 15.3 15.0 15.2 14.7 15.0 15.3 15.8 长沙18.0 19.5 19.2 18.1 16.6 15.5 14.2 14.3 14.7 15.3 15.5 16.1 16.5 衡阳19.0 20.6 19.7 18.9 16.5 15.1 14.1 13.6 15.0 16.7 19.0 17.0 16.8 福州15.1 16.8 17.6 16.5 18.0 17.1 15.5 14.8 15.1 13.5 13.4 14.2 15.6 永安16.5 17.7 17.0 16.9 17.3 15.1 14.5 14.9 15.9 15.2 16.0 17.7 16.3 厦门14.5 15.6 16.6 16.4 17.9 18.0 16.5 15.0 14.6 12.6 13.1 13.8 15.2 崇安14.7 16.5 17.6 16.0 16.7 15.9 14.8 14.3 14.5 13.2 13.9 14.1 15.0 南平15.8 17.1 16.6 16.3 17.0 16.7 14.8 14.9 15.6 14.9 15.8 16.4 16.1 南宁14.7 16.1 17.4 16.6 15.9 16.2 16.1 16.5 14.8 13.6 13.5 13.6 15.4

木材的含水率详细介绍以及全国含水率表

关于木材含水率 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计算公式: W=(Gs-Ggo)/ Ggo×100% 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 Gs——湿木材重量; Ggoo——绝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制家具等木制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过去国外的采购商就很注重这一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中国木材含水率明细表

中国木材含水率明细表 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计算公式: W=(Gs-Ggo)/ Ggo×100% 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 Gs——湿木材重量; Ggoo——绝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制家具等木制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过去国外的采购商就很注重这一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5、我国主要城市木材平衡含水率年平均值:

木材含水率对其性质有何影响

木材含水率对其性质有何影响 木材含水率对其性质有何影响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一、强度当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其强度随含水率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吸附水的增加使木材的细胞壁逐渐软化所致。当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木材的强度等性能基本稳定,不随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含水率对木材的顺纹抗压及抗弯强度影响较大,而对顺纹抗拉强度几乎无影响。我国标准规定,以含水率为15%时的强度值作为标准,其他含水率时的强度可通过公式换算。 二、湿胀干缩木材的湿胀干缩变形是由于细胞壁内吸附水量的变化引起的。当木材由潮湿状态干燥至纤维饱和点时,其尺寸不变,而继续干燥到其细胞壁中的吸附水开始蒸发时,则木材开始发生体积收缩(干缩)。在逆过程中,即干燥木材吸湿时,随着吸附水的增加,木材将发生体积膨胀(湿胀),直到含水率达到纤维饱和点为止,此后,尽管木材含水量会继续增加,既自由水增加,但体积不再发生膨胀。木材的胀缩性因树种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体积密度大的、夏材含量多的,胀缩较大;另外各方向胀缩也不一样,顺纹方向最小,径向较大,弦向最大。胀缩会使木材构件松弛或凸起。

木材含水率和气干密度

木材含水率和气干密度 为什么红木家具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才能避免和减少这些问题对人们的困扰呢? 首先,木材它具有一定的灵性,能随着周边环境温度的变化热胀冷缩。红木家具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红木家具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那么,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其实,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红木家具容易湿胀干缩变形是由于细胞壁内吸附水量的变化引起的。当木材由潮湿状态干燥至纤维饱和点时,其尺寸不变,而继续干燥到其细胞壁中的吸附水开始蒸发时,则木材开始发生体积收缩(干缩)。在逆过程中,即干燥木材吸湿时,随着吸附水的增加,木材将发生体积膨胀(湿胀),直到含水率达到纤维饱和点为止,此后,尽管木材含水量会继续增加,既自由水增加,但体积不再发生膨胀。木材的胀缩性因树种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体积密度大的、夏材含量多的,胀缩较大;另外各方向胀缩也不一样,顺纹方向最小,径向较大, 弦向最大。胀缩会使木材构件松弛或凸起。

木材含水率

木材含水率 No. 1 Issue: May, 18, 2007 1、木材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绝干后木材质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2、木材为什么要干燥 新鲜木材含有大量的水分,在特定环境下水分会不断蒸发。水分的自然蒸发会导致木材出现干缩、开裂、弯曲变形、霉变等缺陷,严重影响木材制品的品质,因此木材在制成各类木制品之前必须进行强制(受控制)干燥处理。正确的干燥处理可以克服上述木材缺陷,提高木材的力学强度,改善木材的加工性能。它是合理利用木材,使木材增值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木制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首要工序。 3、木材干燥,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含水率测量的方法 生产中一般采用烘干法和电测法。烘干法就是计量木材试片烘干前和烘干后(绝干)含水量差异来测出含水率的方法,此方法精确度高,但费时繁琐,一般适用于实验室。电测法是根据木材的某些电学特性与含水率的关系,设计成含水率测量仪器直接测量木材含水率的方法,快速方便,精度不如烘干法,但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适合于大批量木竹制品生产等方面应用。 1)烘干法测量(绝干实验法) 首先在被测的木材中锯取大约20mmX20mmX20mm尺寸的有代表性的含水率试片。所谓代表性就是这块试片的干湿程度与整块木材相一致,并没有夹皮、节疤、腐朽、虫蛀等缺陷。一般应在距离锯材端头250~300mm处截取。将含水率试片刮净毛刺和锯屑后,应立即在精确度为 0.01g,量程不小于200g的天平上称其质量,将该质量记为M,然后将试片放入温度为103±2℃ 的恒温箱中烘6h左右,再取出称质量,并作记录,然后再放回烘箱中继续烘干。随后每隔2h 称一次,直到最后两次称量的质量不变,就是绝干质量,记为Mo。这样就可按下式计算出含水率:W=(M-Mo)/ Mo×100% 注意事项:由于薄试片暴露在空气中其水分容易发生变化,因此,测量时要注意截取试片后或取出烘箱后应立即称质量,如不能立即称质量,须立即用塑料袋包装,防止水分蒸发。 2)电测法测量 电测法一般以直流电阻式(插针式)和交流介电式(感应式)为主。 插针式木材含水率测定仪是用探针插入木材内层,测得两电极之间的电阻。此测量仪用于木材、人造板的含水率测定比较好。 插针式注意事项:

木材含水率

第五章木材物理性质[本章重点与难点]:木材中的吸着水、纤维饱和点、吸着滞后现象和平衡含水率慨念及其生产上指导意义;木材干缩湿胀发生规律、原因及其对木材利用的影响;木材密度种类及其意义;木材物理学特性与人类居住环境特性间的关系等。 5.1 木材中的水分 5.2 木材的干缩与湿胀 5.3 木材密度 5.4 木材的热学性质 5.5 木材的电学性质 5.6 木材的声学性质 5.7 木材的环境学特性及其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 补充阅读材料:木材物理性质和木材环境学特性 木材物理性质是指不涉及木材化学变化和不破坏试样的完整性条件下测得的性质,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使用中所接触到和感受到的。本章对木材中水分、干缩和湿胀、木材密度等进行了祥细的阐述,对于木材热学、电学、声学和木材环境学特性作了慨要性的叙述,可参阅木材物理性质和环境特性方面的教材与著作。 5.1 木材中的水分研究木材与水分的关系,必须先了解木材中水分来源、水分存在的状态、它的分布规律、以及木材中水分的测定和计算方法,这是研究木材与水分关系的基础和起点,现代木材处理技术或理论研究,很大程度上都与水分有关。 树木中水分使细胞壁处于膨胀状态以支持其自身的重量和避免自然界风力的变化而造成的破坏。树木通过叶片光合作用进行生长,其生长过程离不开水、二氧化碳和各类矿质营养元素。树木体内的水分是处于连续不断的状态,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含有矿物营养的水分,通过边材输送到树木各个器官;同时,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韧皮部向下输送到根系和树干各部位。树木中水分以液体形式出现,是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混合液,其水分含量随着树种、季节和部位及不同的生长环境的变化而有差异。因此刚采伐的树木(伐倒木)体内有很高的含水率。伐倒木中水分含量与不仅与树种和树干部位有关,不同季节采伐对其体内含水量有很大的影响。伐倒木造材的产品——原木及其解锯后制成的板方材在存放和储运过程中,其水分含量都会发生变化。木材是由木质细胞组成多孔性的材料,干燥的木材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对于液态水和水蒸汽均具有亲和力,这也会导致木材及其产品含水量的变化。日常生活中,木质门窗水湿后会关闭不上、盆桶失水后会产生缝隙、有暖气房间地面所铺实木地板间产生的缝隙及潮湿吸水产生的局部隆起、实木家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结合部件松动脱落及木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虫蛀和腐朽等现象与问题都与木材中的水分含量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水分对木材本身性质、木材储运保存、木材使用性能及以木质材料为基材的人造板性能和加工工艺等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掌握理解木材中水分对木材的合理加工与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5.1.1 木材含水率及其测定5.1.1.1 木材中水分存在的状态木材中的水分按其存在的状态可分自由水(毛细管水)、吸着水和化合水三类。 (1)自由水自由水是指以游离态存在于木材细胞的胞腔、细胞间隙和纹孔腔这类大毛细管中的水分,包括液态水和细胞腔内水蒸汽两部分;理论上,毛细管内的水均受毛细管张力的束缚,张力大小与毛细管直径大小成反比,直径越大,表面张力越小,束缚力也越小。木材中大毛细管对水分的束缚力较微弱,水分蒸发、移动与水在自由界面的蒸发和移动相近。自由水多少主要由木材孔隙体积(孔隙度)决定,它影响到木材重量、燃烧性、渗透性和耐久性,对木材体积稳定性、力学、电学等性质无影响。

常用木材的气干密和含水率

常用木材的气干密和含水率 木材名称 气干密度 木材名称 气干密度 木材名称 气干密度 贝壳杉 0.45~ 0.55g /cm3 破布木 >0.65~ 0.8g /cm3 橡胶木 约 0.65g /cm3 南洋杉 0.45~ 0.55g /cm3 橄榄木 0.5~ 0.7g /cm3 龙骨豆 > 0.96g /cm3 冷杉 0.42~ 0.48g /cm3 四榄木 约 0.87g /cm3 二翅豆 > 1.0g /cm3 雪松 0.56~ 0.58g /cm3 缅茄木 约 0.8g /cm3 美木豆 约 0.7g /cm3 落叶松 0.56~ 0.7g /cm3 铁苏木 约 0.83g /cm3 紫檀 1.05~ 1.26g /cm3 云杉 0.4~ 0.52g /cm3 鞋木 约 0.72g /cm3 花梨 > 0.76g /cm3 硬木松 0.5~ 0.7g /cm3 摘亚木 > 0.8g /cm3 水青冈(山毛榉) 0.67~ 0.72g /cm3 软木松 0.4~ 0.5g /cm3 印茄木(波罗格) 约 0.8g /cm3 红栎(橡木) 0.66~ 0.77g /cm3 ( 黄杉 ) 花 旗松 约 0.53g /cm3 大甘巴豆 > 0.8g /cm3 白栎(橡木) 0.63~ 0.79g /cm3 铁杉 约 0.47g /cm3 甘巴豆 0.77~ 1.1g /cm3 铁樟木 约 0.8g /cm3 新西兰罗汉 松 约 0.48g /cm3 马蹄豆木 0.9~ 1.0g /cm3 坤甸铁樟木 约 1.0g /cm3 腰果木 约 0.56g /cm3 酸豆木 > 0.8g /cm3 木荚豆 1.0~ 1.18g /cm3 人面子木 约 0.6g /cm3 类樟 约 0.9g /cm3 白蜡木 0.6~ 0.72g /cm3 夹竹桃木 约 0.44g /cm3 木麻黄 约 0.92g /cm3 铁线子 0.9~ 1.1g /cm3 重盾籽木 0.91~ 0.95g /cm3 冠瓣木 0.48~ 0.64g /cm3 纳托山榄 0.56~ 0.77g /cm3 红盾籽木 约 0.75g /cm3 异翅香 约 0.6g /cm3 四籽木 约 0.78g /cm3 鸭脚木 约 0.55g /cm3 龙脑香 0.7~ 0.8g /cm3 椴木 0.42~ 0.56g /cm3 桤木 0.43~ 0.53g /cm3 冰片香 约 0.8g /cm3 榆木 0.58~ 0.78g /cm3 桦木 0.55~ 0.75g /cm3 重黄娑罗双 0.85~ 1.15g /cm3 榉木 约 0.79g /cm3 重蚁木 > 0.9g /cm3 重红娑罗双 0.8~ 0.88g /cm3 石梓 0.5~ 0.64g /cm3 蚁木 0.6~ 0.7g /cm3 黄娑罗双 0.58~ 0.74g /cm3 柚木 0.58~ 0.67g /cm3 木棉 约 0.4g /cm3 青皮 > 0.8g /cm3 苏木 > 1.0g /cm 3 非洲破布木 < 0.43g /cm3 乌木 > 0.96g /cm3 香脂树 0.7~ 0.78g /cm3

木材含水率

木材含水率 木材含水率的变化会引起木材尺寸的变化。对于木材的每一个几何面——径向、切向、以及纵向尺寸的变化也会有不同。所以,对于木材方面的操作工来说,了解当所干燥木材的含水率达到车间内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的尺寸就不在发生变化这一点非常重要。 什么是木材的相对含水率?通常来说,新鲜的硬木含水率是60%,而软木是硬木的两倍以上。木材中的水存在有两种形式——吸着水和自由水。原木风干的首要目的在于降低木材对水的化学粘合,以便于使剩余水份自由移动。温度越高,水分移动的速度就越快,这就是窖干会省时的原因。然而,窖内过高的温度会降低木材的性能,大多数的窖干会尽可能快地完成干燥,以便于制造廉价的建筑用软木。对仪表制造商来说,窖干的名声很差,原因就在于此。 娴熟的窖干工艺能够生产出比气干质量更好的木材。风干时,由于外部比内部干燥要快,这就会在木材内部形成残余应力。如果窖内的湿度在整个干燥过程中被控制以减少木材的内部应力,高温的环境就会加速木材内部降低水分化学粘合及达到平衡含水率的速率。残余应力也会比风干木材极大的减少。只要瞧一瞧窖干后的一块窖干后的木材你就清楚了,不然别无他法。 气干 木材的含水率最终会达到与空气的含水率平衡,两者关系大约如下: 的扩散方程可以写成: t=L2/D 其中D=1x10-6cm/s(沿横向及径向),1x10-5cm/s(沿纵向) L是沿扩散方向的长度 t是含水率变化1/e所用的时间,也就是含水率变化量是平衡含水率的63%时所用时间。 如果你有一块2cm厚已风干的木材,此地户外的含水率为15%,你想估计在你车间30%的相对湿度(含水率为7%),其全暴露在空气条件下,它达到平衡含水率所用的时间。若L=1cm则由扩散方程可以得出t=1x106s,也就是11天。平衡含水率要求达到量是8%,所以在11天后你会得到8%的63%,即5%的低含水率,此时总含水率是10%。还有3%的含水率还有待于继续干燥,你可以在11天后再花时间去干燥。对于2cm厚的的木材,干燥完成用3周的时间应该是足够了。如果你的木材是4cm厚,需要3个月的时间,6cm 厚,需要7个月时间。参照文献,大多数气干木材的含水率以此范围内20%的速率变化。 新鲜的原木在一个较为干燥的地方一段时间端部常会产生裂纹,这是由于木材中的水分沿纵向扩散速度是斜穿方向的十倍。与原木中心相比,离端部越近,干燥得越快,木材收缩也越快。为了防止端部产生裂纹,可以用一些阻止挥发的东西覆盖木材端部,这些东西如石蜡或密封剂。 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水分在木材内靠毛细管力而移动,速度要比靠扩散要快一些。与风干木材水分的移动相比,最初木材收缩量随树种变化更为显著。让一块价值很高的原木在空气中风干一年,甚至第一年将其浸入水中,以保持其湿度,并减轻因干燥速度过快而引起的开裂,这是行得通的。这种方法也使得木材颜色趋于稳定,尤其适用于像胡桃一类黑色木材。

木材中的水分与木材干燥

当木材中含有的水分过多时,会影响其产品的质量,所以要对木材进行干燥处理。本章主要从木材中的水分及其与木材干燥的关系方面作一简单的介绍。 第一节木材中的水分和木材含水率 木材中所含水分数量的多少用“木材含水率”表示。它是木材中水分的重量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 含水率可以用绝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础,得到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木材干燥生产中一般采用绝对含水率(即含水率)来计算和反映木材的实际含水率状态,而相对含水率只用于木材作为燃料时的含水率计算。 木材按干湿程度可分5级: 湿材:长期放在水内,含水率大于生材的木材。 生材:和新采伐的木材含水率基本一致的木材。 半干材:含水率小于生材的木材。 气干材:长期在大气中干燥,基本上停止蒸发水分的木材。这种木材的含水率因各地的干湿情况而有所不同,变化范围一般在8%—20%之间。 室(窑)干材:经过(窑)干处理,含水率为7%—15%的木材。 第二节木材中水分的组成和对木材干燥的影响 木材是由细胞组成的,每个细胞又是由细胞腔和细胞壁组成的。细胞壁上所具有的纹孔,使每个细胞的细胞腔相互连接,构成了大毛细管系统;而细胞壁主要是由微纤维组成,微纤维又由微胶粒构成,微纤维之间及微胶粒之间具有的空隙构成了微毛细管系统,木材中的水分就存在于这两个毛细管系统之中。因水分存在的系统不同而分为三种:1、自由水(毛细管水),存在于细胞腔中;2、吸着水(吸附水、结合水、

细胞壁水),存在于细胞壁中;3、化合水:与细胞壁组成物质呈化学结合状态。它们均沿着系统的通路向纵横方向扩散。 细胞腔中的自由水被蒸发后,细胞便不能从空气中再吸收水分,因而影响木材的重量、燃烧力、干燥性、液体渗透性和耐久性。而细胞内的微毛细管则具有从空气中释放水分的能力,它直接影响木材的强度和胀缩(体积或尺寸的变化),即木材的稳定性。化合水在木材中极少,因而对木材的性质无影响,所以木材处于干燥状态时,自由水的蒸发只是减轻了木材的重量。而吸着水的蒸发则使木材产生了干缩,如果木材干缩不均匀,就会导致木材产生开裂和变形,影响了木材在后续加工中的正常使用和木制品的产品质量。 第三节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和木材平衡含水率当细胞腔内的自由水已蒸发干净而细胞壁中的吸着水处于饱和状态时,木材含水率的状态点叫做纤维饱和点。纤维饱和点的含水率随树种和温度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但大多数木材,当空气的温度在常温(20℃)、相对湿度在100%时,其变化范围为23%—33%,平均值约为30%,所以人们习惯性认为木材在纤维饱和点时的含水率为30%。但纤维饱和点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的。常温状态下为30%;60—70℃时降低到26%;100℃时降到22%;120℃时降到18%。 木材平衡含水率是指细碎木材的干燥状态达到与周围介质(如空气)的温、湿度相平衡的含水率。木材平衡含水率随空气的温、湿度变化而变化。当空气的温、湿度一定时,木材平衡含水率也一定。木材的实际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如果把木材放在这个环境中,木材的实际含水率将朝着与该环境下的木材平衡含水率数值相近的方向变化。因木材实际含水率不同,这个过程产生的现象是不一样的。因组成木材的细胞中细胞壁具有从空气中吸收和释放水分的能力,当木材的实际含水率高于该环境下的木材平衡含水率的数值时,木材就向空气中释放水分,这种现象叫做解吸。当木材的实际含水率低于该环境下的木材平衡

木材的强度、木材含水率、及其他(2)

木材的强度、木材含水率、及其他(2)

木材的强度strength of wood 木材是各向异性材料,其顺纹与横纹的强度有很大差异,在用作承力构件时要区别力学性能的方向。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顺纹与横纹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等,此外木材的弹性模量等力学常数也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由于纤维管状细胞壁易发生压弯失稳,木材的顺纹抗拉强度大于顺纹抗压强度。由于横纹抗压时木材很快进入屈服状态,所以其横纹抗压强度远小于顺纹抗压强度。木材的横纹抗剪强度高于顺纹抗剪强度的原因是纤维纵向之间结合力较弱造成的。木材的抗弯强度介于顺纹抗拉强度与顺纹抗压强度之间,其受压区先失稳然后受拉区纤维断裂。木材的含水率对强度有很大影响,规定木材的强度是含水率15%时测得的强度。木材缺陷能造成强度降低,同一种木材甚至同一棵树的不同部位都会有强度差异,一般手册中给出的木材强度是统计平均值。 木材含水率water ratio of wood 是木材的重要物理指标,决定了木材的膨胀或收缩,对木材的密度乃至力学,热学,声学有制约作用。木材具有吸湿性,能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也能释放出水分。木材的细胞壁充满水分时的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不同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在20%~35%,新伐木材经过干燥后的收缩量最大可达到10%左右。木材含水率变化造成的膨胀和收缩会引起开裂和翘曲,表面涂层和整体浸渍等化学处理可以抑制木材含水率的变化,有效提高木材的稳定性。木材的导热系数与其含水率成正比,湿度越大导热系数亦大。木材的导电性随其含水率的提高而增大,干燥的木材是良好的绝缘体,含水率从零增加到纤维饱和点时其电阻值有可能降低一千万倍,而从纤维饱和点增加到最大含水率时仅降低约五十倍,此外顺纹方向的电阻比横纹约小一倍。木材含水率对其声传播速度也有影响,它们的关系成反比。原木必须进行干燥处理,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处理方法,人工干燥的温度为40~75℃,可以杀死木材内的害虫,此外还有高温干燥,真空干燥,

木结构工程木材含水率检验方法

附录C木材含水率检验方法 C.1一般规定 C.1.1本检验方法适用于木材进场后构件加工前的木材和已制作完成的木构件的含水率测定。 C.1.2原木、方木(含板材)和层板宜采用烘干法(重量法)测定,规格材以及层板胶合木等木构件亦可采用电测法测定。 C.2取样及测定方法 C.2.1烘干法测定含水率时,应从每检验批同一树种同一规格材的树种中随机抽取5根木料作试材,每根试材应在距端头200mm处沿截面均匀地裁取5个尺寸为20mm×20mm×20mm的试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GB/T 1931的有关规定测定每个试件中的含水率。 C.2.2电测法测定含水率时,应从检验批的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规格材,层板胶合木构件或其他木构件随机抽取5根为试材,应从每根试材距两端 200mm起,沿长度均匀分布地取三个截面,对于规格材或其他木构件,每一个截面的四面中部应各测定含水率,对于层板胶合木构件,则应在两侧测定每层层板的含水率。 C.2.3电测仪器应由当地计量行政部门标定认证:测定时应严格按仪表使用要求操作,并应正确选择木材的密度和温度等参数,测定深度不应小于 20mm,且应有将其测量值调整至截面平均含水率的可靠方法。 C.3判定规则 C.3.1烘干法应以每根试材的5个试样平均值为该试材含水率,应以5根试材中的含水率最大值为该批木料的含水率,并不应大于本标准有关木材含水率的规定。 C.3.2规格材应以每根试材的12个测点的平均值为每根试材的含水率,5根试材的最大值应为检验批该树种该规格的含水率代表值。

C.3.3层板胶合木构件的三个截面上各层层板含水率的平均值应为该构件含水率,同一层板的6个含水率平均值应作该层层板的含水率代表值。

全国各地木材含水率大全及干燥解决方案

全国各地木材含水率大全及干燥解决方案 1、什么是木材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含水率以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简称为含水率(W,%),计算公式为:W=(Gs-Ggo)/Ggo x100%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Gs——湿木材重量;Ggo——绝干材重量 2、木材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质家具等木质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大道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超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厂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含水率实验室测量的方法 测量木材含水率的方法有烘干法、电测法、干馏法、滴定法和湿度法,在木材加工领域里,烘干法是测量木材含水率最常用的基础方法。此式表示的是绝对含水率,也是在木材加工上通常所说的木材含水率。 首先在被测的木材中锯取一片顺纹厚度为10~12mm的有代表性的含水率试片。所谓代表性就是这块试片的干湿程度与整块木材相一致,并没有夹皮、节疤、腐朽、虫蛀等缺陷。一般应在距离锯材端头250~300mm处截取。将含水率试片刮净毛刺和锯屑后,应立即在精确度为0.01g,量程不小于200g的天平上称其重量,将该重量记为G。 然后将试片放入温度为103±2℃的恒温箱中烘6h左右,再取出称重,并作记录,之后再放回烘箱中继续烘干。随后每隔2h称重一次,直到最后两次称量的重量不变,就是绝干重,记为Go。这样就可按下式计算出含水率:W=(G-Go)/ Go×100%由于薄试片暴露在空气中其水分容易发生变化,因此,测量时要注意截取试片后或取出烘箱后应立即称重,如不能立即称重,须立即用塑料袋包装,防止水分蒸发。 用烘干法测量木材含水率准确可靠,而且不受含水率范围的限制。但测量时需要截取试样,破坏木材,并需要一定的时间。 5、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的含水率详细介绍以及全国含水率表

关于木材含水率 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 %)。计 算公式: W=(Gs-Ggo)/ Ggo X00% 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 Gs ---- 湿木材重量; Ggoo ---- 绝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制家具等木制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过去国外的采购商就很注重这一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北京地区却为%。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5、我国主要城市木材平衡含水率年平均值:

关于木材含水率问题及注意事项

关于木材含水率问题及注意事项 天然的树木经过锯解,烘干后成为制造家具用的木材,木材离开干燥炉以后它的含水率并不是不变的,在运输、储存、制作过程中它会不断的吸湿和解吸,甚至经过完善的油漆涂装成为一件家具吸湿和解吸的行为仍然不会停止,只是由于油漆的阻隔作用,使得吸湿和解吸变得相对缓慢,不再那么强烈地造成家具尺寸变化,引起结构和木材质及表面涂层开裂。应该注意到:无论吸湿和解潮同样都会引起家具结构和木质及表面涂层开裂,都不是我们所愿意出现而肯定会出现的。如果片面地追求木材含水率低,甚至把吸湿涨裂也当作不够干引起的,这是很大很危险的误解。况且木材太干了切削,砂磨,成型,雕刻都不好做,干—脆,干—枯是因果关系。 通常对木材含水率标准有三种不同的要求,(1)木材的干燥标准,是指木材在干燥炉内停止干燥作业时的最终含水率,家具用材通常会选择6 ~ 9%。(2)木材进行加工时的含水率,国内外都是“不高于加工地区的年平均木材平衡含水率”。(3)成品家具的木材含水率则又要求“不高于使用地区的年平均木材平衡含水率”。这三个标准应如何统一呢。我们的经验是毫不含糊地做到(1),这样实际基本上也做到了(2),必要时在油漆前通过用恒温脱湿室把制品的含水率控制到可满足(3)。有厂商说:他的美国客户要求木材含水率为6 ~ 9%。其实这是指(1)。我们的国家标准也是这样要求的。要成品家具的含水率为6 ~ 9%,不但很困难,成本很高,也不一定有这个必要,因为这可能产生质量过剩的浪费,另方面又会引起一些新的质量不稳定的因素。 例如木材是从美国进口的OAK,它一定能达到(1),交货状态美国进口的OAK含水率是12%,这不会高于我国东南沿海大多数地区的年平均木材平衡含水率,能够满足(2)的条件。假如买回来的木材吸湿严重,那就应该先对木材干燥处理,然后才进行制作加工。很多工厂都会有脱湿处理室用来满足(3)。 要做到产品含水率“不高于使用地区的年平均木材平衡含水率”,就必须知道使用地区的年平均木材平衡含水率。这是很重要的工作,平衡含水率是一个变数,随相对湿度—温度变化而变化,要想用一个不变的平衡含水率去包打天下所有未知气候情况的地区的销售市场,是不现实的。 假如产品出厂时含水率是12% ,卖去美国的阿特兰大或者落杉矶,当地的年户外平均平衡含水率是13%和13.7%,那不会有问题。但是卖去菲尼克斯就会有问题,因为那里的年户外平均平衡含水率是7.2 %,虽然室内可能会没那么干燥,但还是有很大机会出问题。同理,卖去阿拉斯加州朱诺市,那里的年户外平均平衡含水率是16 %,那就要特别加强对家具的封闭处理,必要时还应该采取一些特殊的尺寸稳定工艺,防止吸湿膨胀引起结构变形开裂。 了解和把握着这个原则,签合同之前不妨先问一问货品的销售地区,在对方不愿意提供销售地区的情况下,就应该以商品进口国的年户外平均平衡含水率为准了。如果遇到因为木材含水率问题的质量投诉、索赔时也可以据此来思考对应,在我帮助过的厂家中此类事情屡见不鲜,因此我想这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问题,也还关系到企业自己的商业安全,因为确实是有些无良的客商利用这一点设置质量陷阱,并以此为由来索赔或拒付。 含水率是木材的重要参数之一,木材还有许多重要的物理力学参数指标:抗拉、抗弯、剪切的强度、刚度、弹性模量,握钉力,冷热缩胀系数,和电、热、声、方面的参数。上述参数几乎都与含水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木材手册上所提供各种木材的这些参数基本上都是在含水率12%的条件下取得的。见GB 1929—91及它所等效使用的ISO3129—1957。因此国际木材贸易大多数都标定含水率不大于12%的条件下交货。 我国是家具出口大国,每年有大量家具销往世界各地,2003年仅出口到美国的家具就达到68亿万美元。为了自身的生产制造过程的需要,也为了牢牢地占领已经开发了的市场,我们很有必要尽快收集市场所在地的相关标准和气候资料。 生产上最常见的问题 有效地控制木材含水率的确是木制品生产厂家的一件大事。我们知道木质开裂和木材的含水率有着很密切

木材含水率明细表

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计算公式: W=(Gs-Ggo)/ Ggo×100% 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 Gs——湿木材重量; Ggoo——绝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制家具等木制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过去国外的采购商就很注重这一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5、我国主要城市木材平衡含水率年平均值:

木材的含水率详细介绍以及全国含水率表

木材的含水率详细介绍以及全国含水率表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关于木材含水率 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计算公式: W=(Gs-Ggo)/Ggo×100% 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 Gs——湿木材重量; Ggoo——绝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制家具等木制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过去国外的采购商就很注重这一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5 5、含水率实验室测量的方法: 测量木材含水率的方法有烘干法、电测法、干馏法、滴定法和湿度法,在木材加工领域里,通常采用烘干法。 烘干法:

木材的含水率详细介绍以及全国含水率表

关于木材含水率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计算公式: W=(Gs-Ggo)/ Ggo×100% 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 Gs——湿木材重量; Ggoo——绝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制家具等木制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过去国外的采购商就很注重这一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北京地区却为%。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