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喷涂用粉末材料应具备的特性

热喷涂用粉末材料应具备的特性
热喷涂用粉末材料应具备的特性

热喷涂用粉末材料应具备的特性

日期:2012年10月24日 15:54

热喷涂用粉末材料,除了应满足涂层功能要求之外,还必须满足喷涂工艺的需要,即能均匀、流畅、稳定地输送到喷射焰流中,以保证获得质量稳定、均匀的热喷涂涂层。因此,热喷涂用粉末的形状、粒度及粒度分布、松装密度、流动性及表面质量等粉末的基本特性,是热喷涂用陶瓷材料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1)粉末颗粒形貌主要是指粉末颗粒的几何形状及其表面特征。几何形状可采用测定椭圆球形颗粒的短轴与长轴之轴之比值(统计值)来评定,球化程度超高,粉末的固态流动性越好。由于粉末球化程度不仅与雾化制粉方法和雾化制粉工艺参数有关,还与粉末本身化学成分有关,因此,不同种类的粉末其球化程度也有差异,但均应保证喷涂过程中能顺利均匀送粉。

雾化法制定的热喷涂用金属粉末颗粒内部有时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孔洞,有些孔洞透至表面,有些孔洞封闭在颗粒内部。如果喷涂工艺不当,将对涂层质量有直接影响。观察这类孔洞,通常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表面特征是指表面颜色、光滑程度等。

(2)粉末的粒度。粉末粒度大小及其范围的选择主要由喷涂工艺方法和喷涂工艺规范参数来确定,即使粉末粒度范围相同,但其粒度级别组成的比例不一定相同,例如:粉末粒度虽然都在125μm~50μm 范围内(-120目~+320目)但其中100μm~125μm、80μm~100μm、50μm~80μm的三种不同粒度级别的粉末所占比例不尽相同。粉末粒度范围及其粒度级别组成,对涂层质量、粉末松装密度及流动性均有直接影响。

(3)粉末松装密度。粉末松装密度是指粉末在松散装填时单位体积的质量。由于粉末松装密度与粉末的球化程度、粉末颗粒内部的孔洞大小与数量、粉末粒度组成等参数有关,因此它也是影响着喷涂层的质量。

(4)粉末的流动性粉末的流动性是指定量粉末自由流过规定孔径的标准漏斗所需的时间,通常是以50g粉末流经孔径为2.5mm标准漏斗所需要的时间来表征,它对喷涂工艺过程及喷涂效率有一定影响。

金属粉末涂料的分类及生产工艺

金属粉末涂料的分类及生产工艺

金属粉末涂料的分类及生产工艺 一、金属粉末涂料的分类 金属粉末涂料涂膜呈金属光泽,具有绚烂的多色效应以及突出的保护功能,为汽车、家电、仪器仪表等高档工业品提供了绚丽多彩的外观装饰。目前金属粉末涂料的分类主要根据涂膜外观效果、金属颜料种类或涂膜的功能来进行。 根据涂膜外观的平整度可以分为平面型和纹理型两大类产品。根据涂膜的外观光泽效果可以将平面型金属粉末涂料分为高光泽、闪光(多彩、随角异色)、金属效应几类,闪光及金属效应类产品目前已推广应用到高级轿车的面涂上;根据涂膜外观的纹理效果可将金属粉末涂料分为锤纹、砂纹、斑纹几类。 根据金属颜料的种类划分。目前市场能在粉末涂料上广泛应用的金属颜料基本就是铝粉、铜粉和锌粉,主要有德国爱卡(ECKART)、舒伦克(SCHLENK),英国的五星行(Wolstenholme)以及国内少数生产厂家,人们习惯按使用金属颜料相应地将粉末涂料区分为银粉(Al)、金粉(Cu)和富锌粉(也称锌基涂料、Zn)。 根据涂膜的功能主要分为装饰性与防护性两类,装饰性产品有普通装饰性和高装饰性;防护性则有耐候性及防静电(导电)类产品。 二、金属粉末涂料的生产工艺 粉末涂料涂膜金属效果的形成是通过加入金属颜料来实现的,加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熔融挤出法和干混法,在实际生产中二者工艺又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2.1熔融挤出法 刚开始的金属粉末涂料基本是采用熔融挤出法进行生产的,与传统粉末涂料的生产工艺类似,在各种粉末涂料的原料中增添了金属颜料,然后高速预分散、熔融挤出、压片破碎、磨粉筛分,制得成品。该法工艺简便,金属颜料与粉末基料达到充分的混合与黏结,但由于工艺过程中存在着高温(130℃)挤出、高剪切粉碎,造成金属颜料表面的部分氧化、粒片变形或被粉碎,造成涂膜外观金属颜色灰暗甚至无金属效果。 为了提高涂膜外观效果,金属颜料生产商改进了颜料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对金属颜料粒子表面进行覆膜保护处理,显著提高了金属颜料耐高温耐腐蚀的能力;粉末制造商则在研磨成的粉末中再加入少量的金属颜料,然后进行简单干混处理,达到改进产品外观效果的目的。虽然各方都采取了努力,但最终适宜该法生产的只有少量金属粉末涂料产品,如闪光粉末涂料(微闪银效果)、锤纹粉末涂料。 2.2热混工艺 初期的干混生产工艺就是将金属颜料加入预先加工好的粉末状的基料中,使用高速混合设施进行充分混合分散后成为成品,该法的优点可以将金属颜料很好地分散而不破坏颜料粒子的形状,颜料片的漂浮与定向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涂膜的金属效果突出。其明显不足是金属颜料粒子与基料粉末粒子两者的物性(如密度、形状)差别较大,且二者没有黏结吸附,在流化、喷涂带电、静电吸附的过程中产生分

喷涂工艺过程

喷涂工艺过程 1、表面预处理 为了使涂层与基体材料很好地结合,基材表面必须清洁及粗糙,净化和粗化表面的方法很多,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涂层的设计要求及基材的材质、形状、厚薄、表面原始状况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而定、净化处理的目的是除去工件表面的所有污垢,如氧化皮、油渍、油漆及其他污物,关键是除去工件表面和渗入其中的油脂、净化处理的方法有,溶剂清洗法、蒸汽清洗法、碱洗法及加热脱脂法等、粗化处理的目的是增加涂层与基材间的接触面,增大涂层与基材的机械咬合力,使净化处理过的表面更加活化,以提高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同时基材表面粗化还改变涂层中的残余应力分布,对提高涂层的结合强度也是有利的、粗化处理的方法有喷砂、机械加工法(如车螺纹、滚花)、电拉毛等。其中喷砂处理是最常用的粗化处理方法,常用的喷砂介质有氧化铝、碳化硅和冷硬铸铁等。喷砂时,喷砂介质的种类和粒度、喷砂时风压的大小等条件必须根据工件材质的硬度、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等进行合理的选择。对于各种金属基体,推荐采用的砂粒粒度约为16-60 号砂,粗砂用于坚固件和重型件的喷砂,喷砂压力为 0、5-0、7Mpa,薄工件易于变形,喷砂压力为0、3-0、4Mpa。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用于喷砂的压缩空气一定要是无水无油的,否则会严重影响涂层的质量。喷涂前工件表面的粗化程度对大多数金属材料来说2、5-13mmRa就够了。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涂层与基体材料的结合增强,但是当表面粗糙度超过10mmRa后,涂层结合强度的提高程度便会减低。对于一些与基材粘结不好的涂层材料,还应选择一种与基体材料粘结好的材料喷涂一层过渡层,称为粘结底层,常用作粘结底层的材料有Mo、NiAl、NiCr 及铝青铜等、粘结底层的厚度一般为0、08-0、18mm。 2、预热 预热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工件表面的水分和湿气,提高喷涂粒子与工件接触时的界面温度,以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减少因基材与涂层材料的热膨胀差异造成的应力而导致的涂层开裂、预热温度取决于工件的大小、形状和材质,以及基材和涂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等因素,一般情

喷涂用合金粉末

喷涂用合金粉末 WC-Co10Cr4 钨基合金粉末碳化钨钴基合金粉末 说明:WC-Co10Cr4是高硬度的钨基包覆粉,采用团聚烧结工艺.它是铸造碳化钨表面包覆一层作为保护和粘结用的金属钴层,具有极好的抗磨粒磨损和抗高温氧化的能力。适用于等离子喷涂或超音速喷涂工艺。常用于要求抗强烈磨损的场合,例如导板、轴类、硬密封面等. 粉末化学成份:86%(WC)+10%(Co)+4%(Cr) 喷焊层硬度:Hv200>1100 注意事项: 1.粉末分为供等离子喷涂使用和超音速喷涂使用两种粉末. 2.请严格按相应喷涂工艺要求操作,粉末粒度可调。 3.粉末如有吸潮现象,使用前应进行干燥处理(120℃,保温1小时) Cr3C2-NiCr高温耐磨陶瓷粉末 说明: Cr3C2-NiCr是高温耐磨、高硬度陶瓷涂层,抗高温氧化温度可达900℃左右。适用于超音速喷涂、等离子喷涂。常用于锅炉―四管‖及引、排风机叶片、高温温度导管等喷涂。 粉末化学成份:75%(Cr3C2)-25%(NiCr),成份比例也可根据客户要求制作 注意事项: 1.请严格按相应喷涂工艺要求操作。 2.请严格按相应喷涂工艺要求操作,粉末粒度可调。 3.粉末如有吸潮现象,使用前应进行干燥处理(120℃,保温1小时) ZC.WC-Co17钴钨合金粉末 说明:WC-Co是高硬度的钨基包覆粉,采用团聚烧结工艺.它是铸造碳化钨表面包覆一层作为保护和粘结用的金属钴层,具有极好的抗磨粒磨损和抗高温氧化的能力。适用于等离子喷涂或超音速喷涂工艺。常用于要求抗强烈磨损的场合,例如导板、轴类、硬密封面钢厂耐磨工艺辊等 粉末化学成份:83%(WC)+17%(Co) 喷焊层硬度:Hv200>1100 注意事项: 1.粉末分为供等离子喷涂使用和超音速喷涂使用两种粉末. 2.请严格按相应喷涂工艺要求操作,粉末粒度可调。

热喷涂技术与应用论文

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程越 机电院学号:2010235 摘要: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现状, 着重阐述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并希望这一技术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词:等离子喷涂实时诊断智能控制 1概述 随着现代科技和工业的发展, 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 不同的领域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 即对于同一零部件的不同部位所要求的性能亦有所不同。因此, 寻求各种功能材料,甚至是智能材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等离子喷涂技术是获得材料表面功能涂层的有效手段, 具有生产效率高、涂层质量好、喷涂的材料范围广、成本低等优点。因此, 近十几年来, 该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应用发展很快, 现已广泛用于核能、航天航空、石化、机械等领域。 欧美国家从事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工作较早, 现已形成大规模的开发、研制、生产基地。涌现出一批大型跨国公司, 如美国的Miller公司、METCO公司、瑞士的Castolin公司, 并分别开发了自己的系列产品, 不断加以改进。如METCO公司从最初的3M系统发展到了现在的10M 系统。最近又推出了计算机控制的等离子喷涂系统, 配有AR-2000 型6关节机器人, 可对不同部件进行编程, 制订不同的喷涂工艺, 具有菜单式软件驱动,可实时监测和记录等离子喷涂工艺参数, 并加以闭环控制。 日本虽然起步较晚, 但非常注重引进世界一流的设备和技术, 并加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 日本在等离子喷涂技术方面的研究异常深人, 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在1992年第十三届国际热喷涂会议上, 共提交论文250多篇。其中美国110篇, 日本40篇, 德国24篇,中国12 篇, 其它多来自欧洲国家。在编人会议论文集的161篇文章中, 我国只有2 篇人选。由此可看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的发展水平。 与先进国家相比, 我国在等离子喷涂技术研究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 而又分散在多家研究机构。如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航天部625所、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和广州有色金属研究所。这样, 其研究能力就显得更加势单力薄。80年代初, 武汉材保所和航天部625所, 在METCO公司7M 系统的基础上, 分别研制出可控硅整流等离子喷涂系统, 可惜未能形成生产能力和继续发展。近年来, 我国对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工作多集中在涂层性能及喷涂工艺方面。国内从事等离子喷涂设备生产的仅几家小厂, 技术力量薄弱, 尚不具备开发、研制能力, 所生产的机型落后, 技术水平低。 2等离子喷涂电源及改进 目前, 等离子喷涂技术正朝着高效、大功率方向发展。但现已商品化的等离子喷涂系统多采用传统的整流式电源, 不仅能耗高, 而且体大笨重, 不便于现场使用。作为世界一流的METCO公司所生产的等离子喷涂设备中, 其电源也是晶闸管整流式, 其整机重量930kg。体积为690mm(长)╳1230mm(宽)╳1220mm(高)。目前, 使等离子喷涂设备实现节能和小型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瑞士的castolin、公司最近率先推出了小型的晶体管式等离子喷涂电源, 其设计紧凑,

热喷涂工艺概述

热喷涂技术概述 众所周知,除少数贵金属外,金属材料会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而遭受腐蚀。此外,金属表面受各种机械作用而引起的磨损也极为严重,大量的金属构件因腐蚀和磨损而失效,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损失。据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统计,每年钢材因腐蚀和磨损而造成的损失约占钢材总产量的10 %,损失金额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2 - 4 %。如果将因金属腐蚀和磨损而造成的停工、停产和相应引起的工伤、失火、爆炸事故等损失统计在内的话,其数值更加惊人。因此,发展金属表面防护和强化技术,是各国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 随着尖端科学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地要求机械设备能在高参数(高温、高压、高速度和高度自动化)和恶劣的工况条件(如严重的磨损和腐蚀)下长期稳定的运行。因此,对材料的性能也提出更高要求。采用高性能的高级材料制造整体设备及零件以获得表面防护和强化的效果,显然是不经济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研究和发展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就具有重大的技术和经济意义。而表面处理技术也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和提高。 热喷涂技术就是这种表面防护和强化的技术之一,是表面工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所谓热喷涂,就是利用某种热源,如电弧、等离子弧、燃烧火焰等将粉末状或丝状的金属和非金属涂层材料加热到熔融或半熔融状态,然后借助焰流本身的动力或外加的高速气流雾化并以一定的速度喷射到经过预处理的基体材料表面,与基体材料结合而形成具有各种功能的表面覆盖涂层的一种技术。 热喷涂技术的分类 根据热源的种类热喷涂技术主要分类为 热喷涂设备 虽然因热喷涂的方法不同其设备也各有差异,但依据热喷涂技术的原理,其设备都主要由喷枪、热源、涂层材料供给装置以及控制系统和冷却系统组成。热喷涂工艺 热喷工艺过程如下: 工件表面预处理→工件预热→喷涂→涂层后处理 1. 表面预处理 为了使涂层与基体材料很好地结合,基材表面必须清洁及粗糙,净化和粗

热喷涂粉末的制作工艺和设备

热喷涂粉末的制作工艺和设备 1.在焊接行业,经常要用到各种合金粉末。它们有用于钎焊的各类纯金属和合金粉末、用于热喷涂的铁基、镍基、钴基等各类合金粉末,用于管状焊丝的中间合金粉末。 2.合金粉末的用途 2.1热喷涂合金粉末 热喷涂是一种表面强化技术,一直是我国重点推广的新技术项目。它采用电弧、等离子弧、燃气一氧气等形式的热源,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热到熔化或半熔化状态,并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使之雾化成微细熔滴或高温颗粒,以很高的飞行速度喷射到经过处理的工件表面,形成牢固的覆盖层,从而使工件表面获得不同硬度、耐磨、耐腐、耐热、抗氧化、隔热、绝缘、导电、密封、消毒、防微波辐射以及其他各种特殊物理化学性能。 它可以在设备维修中修旧利废,使报废了的零部件“起死回生”;也可以在新产品制造中进行强化和预保护,使其“益寿延年”。喷涂粉末在整个热喷涂材料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热喷涂合金粉末包括镍基、铁基和钴基合金粉,按不同的涂层硬度,分别应用于机械零部件的修理和防护。热喷涂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内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设备的研究和生产体系,目前从事这一工作的有二十多个单位,能够生产各种类型的氧乙炔火焰喷涂设备、喷熔设备、电弧喷涂设备,成套等离子喷涂设备、喷焊设备,各种专用的配套设备等。热喷涂合金粉末作为热喷涂作业中的必需品,国内也有十多家企业在生产。 2.2常用的热喷涂粉末的用途 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是以镍元素为基体,添加铬、硼、硅、碳、铜、钼、等元素组成,合金粉末熔点低,自溶性好,具有耐蚀、耐磨、耐热、抗氧化等性能,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自熔性喷焊合金粉末。 铁基合金粉末分为两种,一种是不锈钢型,含有较多的镍和铬元素;另一种是高铬铸铁型,含有较高的铬和碳元素。 钴基自熔性合金粉末是以钴元素为基体,添加铬、钨、镍、硼、硅等元素组成,具有优越的高温性能,良好的红硬性、耐磨性和抗氧化性能。 铜基自熔性合金粉末是以铜元素为基体,添加适量的镍、铬、硼、硅、锰等元素组成,这类合金粉末具有机械性能好,塑性高、易于加工、耐蚀性好、摩擦系数低等特点。 2.3中间合金粉末 除了用于热喷涂的合金粉末外,制作管状焊丝的中间合金粉末的用量正在迅速增加。管状焊丝问世虽然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广泛应用还是近十年来的事,主要原因是它的制作工艺和管内填料的不成熟和不完善。特别是管内的填料,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粉末在比重上相近的情况下,采用机械混合法仍不失为一种经济而实用的制粉工艺,至今,仍有不少生产厂家在采用。但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粉末在比重上相差较大时,采用机械混合法就难以混合均匀,制成的管状焊丝存在着粉末偏析的情况,造成成份偏析,对焊接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热喷涂技术的应用

热喷涂技术的应用 一、前言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的需求,电力工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统计,到1995年底,我国发电机设备装机容量已超过2亿千瓦,已经连续9年每年新增大、中、型机组超过1000万千瓦。近几年还达到1500万千瓦左右。“九?五”计划期间,我国将要新增加装机8300万千瓦,新增发电量4000亿千瓦时。到2000年,全国电力装机将达到2.9亿千瓦,年发电量达14000亿千瓦时,2010年全国电力装机更将达到5.5亿千瓦左右。 广东省一直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电力工业的发展更是令人瞩目,大亚湾核电站,从化抽水蓄能电站及为数不少的大、中型火电站如雨后春笋般相继矗立于南粤大地,保证了我省经济持续高速的动力需求,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改革开放的进程。 然而,在电力工业中其中特别是火电厂,从锅炉、气轮机、电机的主机系统,到制粉、出灰等辅助部分,常常由于系统中的某一零件的局部磨损或高温腐蚀而失效,不但影响电厂的安全运行,而且为恢复运行、修复和更换已损坏的部件,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在修理和更换期间,必定影响发电,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美国通行的电力系统性评价分析方法,设备提高性的经济效益包括三个方面的节约:①替代能源消耗;②备用能源费用;③修理费用。估算结果,美国火电站如能将可用系统提高0.05,则第①项每年可节约84亿美元,第②项相当于省装备用机组34000MW。美国电力研究所最新调查还表明,美国每年平均发生叶片事故40余起,平均每起的修理费用为20万美元,因每次事故停机引起的替代能源耗费为250万美元。10年间因叶片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为14亿美元。此外,除直接经济损失外,特别在普遍供电紧张的情况下,备用容量小,停机事故往往引起大面积停电,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以某电厂300MW机组因11级围带飞脱造成停机和地区停电为例,停电40天,少发电约2.6亿度,电费直接损失约2600万元,当时该地区每度电产值约5元,则社会间接损失达1.3亿元,相比之下,几十万元抢修费只是一个零头了。据此,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延长设备大修期间间隔,缩短检修时间,提高设备运行效能就成了电力部门经营管理的关键。 为解决电力系统腐蚀及磨损问题,长期以来,各国的科技工作者和产业界就针对性地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如80年代初期,美国热喷涂技术专业公司(TAFA)与主要热喷涂锅炉应用者以及权威的合金制造者(International Nickel)联合组织力量,对以开发一种能对锅炉管道提供长期持续保护的材料和工艺为目标的工作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热喷涂技术不失为一种解决电力工业中腐蚀、磨损的有效而经济的技术。多年来该技术已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热喷涂技术近年来在我国的推广应用,特别是该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因而逐渐地被人们所接受并开始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电力工业部门也逐渐得到了某些应用。 二、热喷涂技术简介 热喷涂技术是一种材料表面保护和强化的新技术,它是以气体、液体燃料以及电弧、等离子弧作热源,将金属、合金、陶瓷、金属陶瓷、塑料等粉末或丝材、棒材加热到熔化或半熔化状态,借助于火焰推力或压缩空气喷射而粘附到预先经过表面处理的工件表面形成涂层,赋予工件以耐磨、耐腐蚀、抗高温、耐氧化、隔热、绝缘等特性,以达到提高工件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一种技术。由于该技术工艺及涂层材料选择范围十分广泛,操作简便灵活,特别适合于现场施工和工件局部修复,因此,热喷涂技术不但是新设备预保护的有效方法,而且是现场维修有效而经济的手段。

喷塑工艺流程

喷塑工艺流程 一、前景 热固性粉末涂料作为高性能、低公害,少污染,省能源的新型涂料而崛起,已成为取代传统的溶剂型涂料的主要产品之一。我国随着轻工,家用电器,电子仪表,汽车及防腐等行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节省能源、资源的需要,对热固性粉末涂料的产量、质量、品种等要求与日俱增。我国的热固性粉末涂料,由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环氧树脂粉末涂料,发展到目前的环氧/聚酯粉末涂料、纯聚酯树脂粉末涂料、聚氨酯粉末涂料和丙烯酸粉末涂料等。固化条件由原来的180℃,30分钟降低到180℃,10~15分钟,甚至更低的140℃,10~15分钟的热固性粉末涂料。同时由于粉末涂料质量的提高,使得粉末涂料在单位面积喷粉量减少,在金属表面的沉积效应提高,粉末利用率大大提高,因此,回收和再循环的额外投资大为降低。 我国的树脂生产企业,对发展热固性粉末涂料也作了应有的贡献,新型和专用树脂陆续投放市场。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期饱和羧基聚酯树脂的问世,使混合型聚酯/环氧粉末涂料来取代部份环氧树脂粉末涂料得到了实现,此后热固性粉末涂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具有较高的装饰性,特别适用于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等产品。我国目前粉末涂料生产企业都设立了客户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建议各用户在使用各厂粉末涂料初期应咨询工件预处理及施工应用方面的问题,因各生产厂的产品性能和固化条件有所不同,以保证产品应有的特性。下面我们讨论有关粉末涂料的施工,工件预处理及施工工艺应用方面的问题。https://www.360docs.net/doc/dd15877477.html,' ]$ ^* }: [ _ `5 W 使用热固性粉末涂料的优点 1,热固性粉末涂料喷涂工艺,节省工序,缩短加工周期,一般只需一次喷涂,厚度在三30~500微米之间。 2,粉末涂料可回收,过筛后可循环使用。 3,粉末涂料带电性好,在金属表面的沉积效应高,到回收系统的量大大减少。 4,热固性粉末涂料固化后的涂膜机械强度高,被涂覆工件在运输和装配时可大大减少受损

热喷涂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热喷涂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摘要:对于一些超薄零件,在其表面喷涂具有高强度、硬度较高耐磨性的陶瓷涂层,增加零件的耐磨性。热喷入技术是制备涂层的主要方法,目前正迅速应用到民用工业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热喷涂工艺的特点、喷涂方法的种类及其技术以及热喷涂技术的应用概况,并对热喷涂技术的发展方向给予了展望。 关键字:表面工程热喷涂涂层火焰喷涂 1绪论 磨蚀和磨损是造成材料和零部件失效的主要原因。据有关资料介绍,发达国家每年由腐蚀和磨损所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5%,而全世界每年生产的钢材约有1/10变成铁锈。我国每年由腐蚀和磨损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数亿人民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发展,对各种设备零件的表面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工作的零件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及高温氧化性等。因此改善材料表面性能,不仅可以有效地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节约资源,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1]。 表面工程是21世纪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表面技术分为表面改性技术、薄膜技术和涂层技术三大类,而热喷涂技术是表面工程领域中十分重要的技术,约占表面工程技术的1/3,是国外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机械零件修复和预保护的新技术。它可以使各种机械设备车辆的零部件使用寿命延长。使报废的零部件“起死回生”。从学科上讲,热喷涂技术是一个涉及金属学、高分子学、表面物理、表面化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离子物理及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边缘科学[2]。 热喷涂技术有两大突出特征:一是喷涂粉末的成分不受限制,可根据特殊要求予以选择;二是热喷涂过程中工件温度可保持在100-260℃,从而减少了变形氧化和相变等,使材料本身的性能不被破坏或损失,这些特征以及热喷涂涂层所具

热喷涂技术

齐鲁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热喷涂技术的研究综述 孙* (齐鲁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130102****) 摘要: 本文介绍了热喷涂技术的由来,发展历程,工艺特点(热喷涂工艺的优缺点),基本概念,总结了热喷涂技术的应用状况,探讨了新工艺、新材料在热喷涂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表面处理;热喷涂;热喷涂的优缺点;热喷涂的应用进展 前言: 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延长仪器设备中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又面临高性能结构材料成本逐年上升的问题。近年来,表面工程发展很快,尤其是热喷涂技术获得了巨大的进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热喷涂技术是一种将涂层材料 (粉末或丝材 )送入某种热源 (电弧、燃烧火焰、等离子体等 )中熔化,并利用高速气流将其喷射到基体材料表面形成涂层的工艺。由于热喷涂技术可以喷涂各种金属及合金、陶瓷、塑料及非金属等大多数固态工程材料,所以能制成具备各种性能的功能涂层,并且施工灵活,适应性强,应用面广,经济效益突出,尤其对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寿命、改进产品结构、节约能源、节约贵重金属材料、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热喷涂涂层具有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和隔热等优良性能,并能对磨损、腐蚀或加工超差引起的零件尺寸减小进行修复,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3】。 热喷涂发展现状: 1、热喷涂技术的由来 热喷涂是指采用氧—乙炔焰、电弧、等离子弧、爆炸波等提供不同热源的喷涂装置,产生高温高压焰流或超音速焰流,将要制成涂层的材料如各种金属、陶

瓷、金属加陶瓷的复合材料、各种塑料粉末的固态喷涂材料,瞬间加热到塑态或熔融态,高速喷涂到经过预处理(清洁粗糙)的零部件表面形成涂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我们把特殊的工作表面叫“涂层”,把制造涂层的工作方法叫“热喷涂”,它是采用各种热源进行喷涂和喷焊的总称。 热喷涂技术最早出现在 20世纪早期的瑞士,随后在前苏联、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各种热喷涂设备的研制、新的热喷涂材料的开发及新技术的应用,使热喷涂涂层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并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4】。热喷涂技术在我国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形成气候。目前,无论在设备、材料、工艺、科研等方面都在迅速发展与提高,成为表面技术重要组成部分。 2、热喷涂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 1993年以前【5-6】介绍较多的是单一热喷涂的技术与方法,其中以火焰喷涂法最为常见。虽然该法(火焰温度可达 3000℃),可熔化大多数金属,但由于陶瓷材料熔点太高而使该法受到限制。与现有的火焰喷涂、等离子喷涂、电弧喷涂等技术相比,气体爆炸喷涂具有致密性好,孔隙率低,结合强度高等优点。但因爆炸法之粉料以直线束方式射向基体表面,对形状复杂和细小件内壁难以处理,并需专门隔音装置以对付约140分贝的爆炸声,且涂层与基体之结合强度也有待于提高。新近研制的超音速喷涂法利用喷枪(具有混合气体室,燃烧室及扩张嘴)在压力下点燃混合气体,通过扩张使燃烧继续,由此可产生超音速(1370m/s)和高温(2760℃)的气流,从而能喷涂金属陶瓷,例如WC-Co和WC-Cr-Ni等粉末材料,并无脱碳现象。与爆炸喷涂相比,由于火焰的超音速提高了粒子的速度,其所制得的涂层致密且高耐水性。加上热源温度低,限制了粉末粒子加热,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粉末中 WC的分解。实验得出,超音速法所形成的涂层较等离子及氧—乙炔火焰法形成的涂层性能优越,其耐蚀性能与硬质合金YT相当。并且涂层材料已从金属、合金、陶瓷进而扩大到塑料等非导电性材料【7】。 我国热喷涂技术是从五十年代开始的,当时由吴剑春和张关宝在上海组建了国内第一个专业化喷涂厂,研制氧乙炔焰丝喷及电喷装置,并对外开展金属喷涂业务。我国热喷涂技术起步较早,50年代就发展了丝材电弧喷涂;60年代某些军工部分开始研究等离子喷涂,等离子弧焰温度高、等离于喷涂颗粒飞行速度快,

涂料科普:金属粉末涂料概述(一)

涂料科普:金属粉末涂料概述(一) 2008/4/25/08:32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2金属粉末涂料的生产工艺 粉末涂料涂膜金属效果的形成是通过加入金属颜料来实现的,加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熔融挤出法和干混法,在实际生产中二者工艺又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2 该法工艺简便,金属颜料与粉末基料达到充分的混合与黏结,但由于工艺过程中存在着高(130摄氏度)挤出、高剪切粉碎,造成金属颜料表面的部分氧化、粒片变形或被粉碎,造成涂膜外观金属颜色灰暗甚至无金属效果。为了提高涂膜外观效果,金属颜料生产商改进了颜料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对金属颜料粒子表面进行覆膜保护处理,显著提高了金属颜料耐高温耐腐蚀的能力;粉末制造商则在研磨成的粉末中再加入少量的金属颜料,然后进行简单干混处理,达到改进产品外观效果的目的。虽然各方都采取了努力,但最终适宜该法生产的只有少量金属粉末涂料产品,如闪光粉末涂料(微闪银效果)、锤纹粉末涂料。

初期的干混生产工艺就是将金属颜料加入预先加工好的粉末状的基料中,使用高速混合设施进行充分混合分散后成为成品,该法的优点可以将金属颜料很好地分散而不破坏颜料粒子的形状,颜料片的漂浮与定向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涂膜的金属效果突出。其明显不足是金属颜料粒子与基料粉末粒子两者的物性(如密度、形状)差别较大,且二者没有黏结吸附,在流化、喷涂带电、静电吸附的过程中产生分离,造成涂膜外观色泽不一,回收粉因金属颜料含量明显增加而难以回收再使用,普遍还存在喷枪枪头积粉、放电击人、烧枪等其他问题。 上述问题促进了干混设备与干混工艺的改进与完善,针对颜料片与基料粉末颗粒分离的问题,技术人员开发了加热混合(热混技术也称邦定技术)的生产工艺,就是将金属颜料与粉末基料加入混料罐(釜)中,往夹套中通入热水或热油对罐(釜)体加热,边混合分散边对材料进行加热,同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措施,在一定的温度下(50~60℃)粉末基料粒子表面逐渐软化并与金属颜料片产生黏附,黏结一定时间后,将物料冷却至常温,然后进行粉体处理,筛分即得成品。因材料系统有别,不同厂家采用的热混工艺与热混设备有不同,但热混制得的金属粉末涂料产品其涂膜外观效果都有显著改善。 目前热混工艺逐渐臻于成熟,能生产出众多的金属粉末涂料产品,涂膜装饰效果五光十色,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市场上的销量与日俱增。 3金属粉末涂料的基本配方设计 金属粉末涂料配方设计涉及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产品金属色泽(金属颜料品种)、涂膜美术效果(平面或纹理)、生产工艺(挤出或干混)、固化条件(烘箱或烘道、常温或高温喷涂),上述任一条件的变化都需要对原有配方进行重新设计,一些关键助剂的取舍与用量大小也显著影响着涂膜的外观效果。在此介绍一下热混工艺的金属粉末涂料的基本配方。热混工艺的金属粉末涂料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配方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基料配方与干混配方。基料配方主要是树脂、固化剂、流平剂、普通颜填料、常用助剂等,根据产品要求进行材料品种的取舍及用量的调整,有高光类基料、斑纹基料、砂皱基料,将基料部分的原料按配方要求称取后进行高速预分散、熔融挤出、压片破碎、磨粉筛分,制得基料粉末。 干混配方是将金属颜料和各种助剂与基料粉末按比例设计,生产时按配比称取物料,按各类产品设计的工艺参数和流程进行投料、混合、加热、黏结、冷却、粉体处理及筛分等生产操作。 由于该类工艺生产的金属粉末涂料品种众多,仅选择目前用途较广的高光类、效应类、斑纹类、砂纹类进行介绍,典型配方见表1。高光类产品基料配方与常规的高光粉末产品配方相比,只是在颜填料的用量上有些区别。在基料配方中可以添加一定量的颜填料并能保证涂膜良好的镀铬效果,l,另外为提高金属漂浮效果,基料中还可以加入黏度调节剂,如701增亮剂、W一1等;干混配方中一般只有一种金属颜料,要求漂浮性能优异,如爱卡的ChromaluxIV、PC100。效应类产品与高光类产品比较,只是基料配方可以设计得更加多样化,其借助花色多、成本低、质量稳定的优势占据了主要的金属粉末涂料应用市场。 斑纹基料配方中最明显的特点是没有流平剂。其中基料黏度的调节十分重要,因为控制黏度有利于金属颜料的上浮也有利于斑纹剂发挥扩散作用,从而

粉末渗锌工艺介绍(简要)

渗锌表面处理工艺及应用介绍 一、介绍渗锌的基本概念 1.渗锌是用热扩散方法在钢铁表面获得锌铁合金层的表面保护工艺。渗锌获得的表面渗层完全是由锌铁合金层组成,而热镀锌层则是由纯锌层(n相)和锌铁合金层组成。 2.渗锌分类:根据所采用的设备和工艺不同,渗锌可分为固体渗锌(即粉末渗锌)、真空渗锌、镀扩散渗锌和气体渗锌等几种。 3.粉末渗锌的原理:将渗锌剂与钢铁制件,共置于渗炉中,加热到400°C 左右,活性锌原子则由钢铁制件的表面向内部渗透,同时铁原子则由内向外扩散,在制件表层形成了一个均匀的锌—铁化合物即渗锌层。 技术原理:属于化学热处理工艺。 国外,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在1940 年推广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1970 年后欧洲的工业发达国家得到普遍推广应用。在我国20 世纪60 年代开展研究,90 年代开始应用。 二、粉末渗锌工艺过程 将钢铁构件、锌粉及惰性冲击介质混合填充在密封的不锈钢容器中,并将容器放置在热处理炉中,在旋转容器下加热到350~450C并保温一段时间,利用金属原子的热扩散作用,在构件表面形成Zn/Fe 合金保护涂层。 工业化粉末渗锌过程是在不断滚动状态下进行加热处理,粉末混合物与工件之间的机械摩擦、冲击作用,不仅有利于新鲜扩散渗剂与被处理界面的紧密接触,而且使得被加热介质温度场均匀化,并有效促进冶金扩散化学反应。 目前的工业化粉末渗锌涂层不需要惰性气体或低真空的加热环境,一般在大气环境下的密封容器中就可实现热扩散涂层处理,因而热处理设备简单、成本低,非常适合于复杂形状钢铁构件的大批量加工处理。 工业化粉末渗锌技术是指包括前处理、加热渗锌及后处理等完整的一种热扩散涂层加工工艺过程

热喷涂粉末材料检验报告

热喷涂粉末材料检验报告 The test report of the thermal spray powder 此三种粉末均用于热喷涂操作,其具体物理特性,成分如下: The following three kind of powders are used for thermal spray. This is the list of the physical feathers. 1.品名(Name):NiCrBSi 牌号(Type):Ni60AA 规格(Spec):-140+325mesh 净重(weight):5 lb 颜色(color):灰色 气味(scent):无 燃点(fire point):2500 沸点(boiling point):10000 2.品名(Name):NiCrBSi+WC 牌号(Type):Ni60AA+35WC 规格(Spec):-140+320mesh 净重(weight):5 lb 颜色(color):灰色 气味(scent):无 燃点(fire point):2700 沸点(boiling point):11000 3.品名(Name):WC-12Co 牌号(Type):KF-60 规格(Spec):-325+1000mesh 净重(weight):5 lb 颜色(color):灰色 气味(scent):无 燃点(fire point):2750 沸点(boiling point)11700 用途(Applications): 1、该粉末能抵抗研磨粒、硬表面、微粒腐蚀和气穴现象(所有在温度540° C以下的)等的磨损。 Recommended for resistance to wear by abrasive grains, hard surface, particle erosion and cavitation all at temperatures below 540°C. 2、涂层对于酸类化学物质、碱金属和酒精等具有不溶性。 Coatings are insoluble in acids, alkalis and alcohol. 3、该粉末无毒无害。

热喷涂技术应用论文

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笑嘻嘻 机械11-3 学号:2011 摘要: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现状, 着重阐述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并希望这一技术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词:等离子喷涂实时诊断智能控制 1概述 随着现代科技和工业的发展, 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 不同的领域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 即对于同一零部件的不同部位所要求的性能亦有所不同。因此, 寻求各种功能材料,甚至是智能材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等离子喷涂技术是获得材料表面功能涂层的有效手段, 具有生产效率高、涂层质量好、喷涂的材料范围广、成本低等优点。因此, 近十几年来, 该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应用发展很快, 现已广泛用于核能、航天航空、石化、机械等领域。 欧美国家从事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工作较早, 现已形成大规模的开发、研制、生产基地。涌现出一批大型跨国公司, 如美国的Miller公司、METCO公司、瑞士的Castolin公司, 并分别开发了自己的系列产品, 不断加以改进。如METCO公司从最初的3M系统发展到了现在的10M 系统。最近又推出了计算机控制的等离子喷涂系统, 配有AR-2000 型6关节机器人, 可对不同部件进行编程, 制订不同的喷涂工艺, 具有菜单式软件驱动,可实时监测和记录等离子喷涂工艺参数, 并加以闭环控制。 日本虽然起步较晚, 但非常注重引进世界一流的设备和技术, 并加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 日本在等离子喷涂技术方面的研究异常深人, 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在1992年第十三届国际热喷涂会议上, 共提交论文250多篇。其中美国110篇, 日本40篇, 德国24篇,中国12 篇, 其它多来自欧洲国家。在编人会议论文集的161篇文章中, 我国只有2 篇人选。由此可看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的发展水平。 与先进国家相比, 我国在等离子喷涂技术研究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 而又分散在多家研究机构。如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航天部625所、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和广州有色金属研究所。这样, 其研究能力就显得更加势单力薄。80年代初, 武汉材保所和航天部625所, 在METCO公司7M 系统的基础上, 分别研制出可 控硅整流等离子喷涂系统, 可惜未能形成生产能力和继续发展。近年来, 我国对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工作多集中在涂层性能及喷涂工艺方面。国内从事等离子喷涂设备生产的仅几家小厂, 技术力量薄弱, 尚不具备开发、研制能力, 所生产的机型落后, 技术水平低。 2等离子喷涂电源及改进 目前, 等离子喷涂技术正朝着高效、大功率方向发展。但现已商品化的等离子喷涂系统多采用传统的整流式电源, 不仅能耗高, 而且体大笨重, 不便于现场使用。作为世界一流的METCO公司所生产的等离子喷涂设备中, 其电源也是晶闸管整流式, 其整机重量930kg。体积为690mm(长)╳1230mm(宽)╳1220mm(高)。目前, 使等离子喷涂设备实现节能和小型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瑞士的castolin、公司最近率先推出了小型的晶体管式等离子喷涂电源, 其设计紧凑,

粉末涂料的制作工艺

粉末涂料的制作工艺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粉末涂料的制作工艺 | \ 粉末涂料作为一种新型的不含溶剂100%固体粉末状涂料。具有无溶剂、无污染、可回收、环保、节省能源和资源、减轻劳动强度和涂膜机械强度高等特点。它有两大类:热塑性粉末涂料(PE)和热固性粉末涂料。下面介绍一种热固性粉末涂料的制作工艺。 热固型粉末涂料是指以热固性树脂作为成膜物质,加入起交联反应的固化剂经加热后能形成不熔的质地坚硬涂层。温度再高该涂层也不会像热塑性涂层那样软化,而只能发生分解。 由于热固性粉末涂料所采用的树脂为聚合度较低的预聚物,分子量较低,所以涂层的流平性较好,具有较好的装饰性,而且低分子量的预聚物经固化后,能形成网状交联的大分子,因而涂层具有较好防腐性和机械性能。故热固性粉末涂料发展尤为迅速。 热固性粉末涂料的制作工艺流程 原料制备----预混合----熔融挤出----冷却研磨----过筛----成品包装 方法/步骤 1 生产工艺制作

1 无定形聚酯的制备 将423.4份新戊二醇加入到一个装有搅拌器、与水冷式冷凝器相连的蒸馏柱、氮气入口和温度调节器相连的热电偶反应釜中。 在氮气搅拌下加热到130℃,添加719.6份间苯二酸和2.5份三辛酸正丁基锡,逐渐加热到230℃,从180℃起,水从反应器中馏出,230℃反应3h 获得产物的酸值为34mgKOH/g,羟基值为3mgKOH/g,黏度为2100mpa.s(60℃) 2 2 半结晶聚酯的制备 将532.1份1,4-环己烷二甲醇、15.9份三羟甲基丙烷、591.3份己二酸和2.5份三辛酸正丁基锡加入到一个装有搅拌器、与水冷式冷凝器相连的蒸馏柱、氮气入口和温度调节器相连的热电偶反应釜中。 在氮气搅拌下加热到140℃,此时水开始馏出,逐渐加热到220℃。 当在大气压下蒸馏停止后,加入1.0份亚磷酸三丁酯和1.0份三辛酸正丁基锡,并逐步加6.67kpa的真空,在220℃下,反应5h。 获得产物的酸值为22mgKOH/g,羟基值为3mgKOH/g,黏度为6500mpa.s(220℃) 3 3 丙烯酸共聚物的制备 将80份乙酸正丁酯加入到一个装有搅拌器、与水冷式冷凝器相连的蒸馏柱、氮气入口和温度调节器相连的热电偶反应釜中。加热并持续搅拌,同时用氮气吹扫。在125℃时,215min内加入0.8份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在20份乙酸正丁脂中的混合物。在开始5min后加入22份苯乙烯、24份苯甲基丙酸缩水甘油酯、40份甲基丙酸甲酯,总反应时间为315min。

粉末涂料优点及其生产工艺

粉末涂料优点及其生产工艺 一、什么是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是一种新型的不含溶剂的100%固体粉末状涂料。具有无溶剂、无污染、可回收、节省能源、减轻劳动强度和涂膜机械强度高等特点。粉末涂料包括热塑性粉末涂料和热固性粉末涂料。若以成膜物质的外观,粉末涂料可分为:消光型、高光型、美术型等。 二、粉末涂料与传统涂料相比有何优势? 1、粉末涂料对环境无污染 粉末涂料不使用有机溶剂、水等挥发性溶剂,因此粉末涂料为无机溶剂型涂料,可以说,使用粉末涂料的情况下,溶剂污染指数为零。粉末涂料完全可采用全自动喷涂,是100%的固体份粉末状涂料。过喷的粉末涂料,可经由回收系统全面回收利用。因此粉末涂料涂装能使环境污染的程度降低至最小。 2、粉末涂料节省资源和生产成本 传统液体涂料因为含有有机挥发物,会造成有害物质挥发至大气中。而使用粉末涂料则可以避免此类浪费。此外,粉末涂料涂装的烘烤时间也少于液体涂料涂装,缩短涂装作业线,提高产能,促进整体涂料生产的效率化。 3、粉末涂料经济效益高 因粉末涂料使用静电原理喷涂,涂装设备可达到全自动化,不会形成对人工成本的浪费。即使需要人工辅助,涂装人员也无须经过长期训练,就可喷涂良好的涂膜。 三、粉末涂料生产工艺 粉末涂料生产技术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液体涂料。粉末涂料的生产包括以合理的顺序连接不同的工段工作(包括预混合步骤的准备时间、主设备的准备时间和质量控制时间)。 通常生产规模较小的粉末涂料厂家生产过程可以是不连续的;对于具有较高生产能力的粉末涂料厂家来说,通常是将各个单独的工序集合成连续的生产工艺。 1、粉末涂料生产技术之「预混合」 在热熔混合前、将粉末涂料的各种组分进行预混合是决不可忽视的重要过程,对粉末涂料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那些用量很少的助剂和着色颜料,如果预混合不充分,是不能够在第二阶段的热熔挤出过程中得到补偿的。 2、粉末涂料生产技术之「熔融挤出」 粉末涂料的混合包括几个步骤,并分别在独立的设备中完成。 在此阶段生产中,基料和固化剂(不一定有)被熔融并进行分子级的混合,颜料团被破碎成原始粒子并和添加剂一起被均匀地分散在熔融的基料/固化剂混合物中。全球涂料网了解到

热喷涂用粉末材料应具备的特性

热喷涂用粉末材料应具备的特性 日期:2012年10月24日 15:54 热喷涂用粉末材料,除了应满足涂层功能要求之外,还必须满足喷涂工艺的需要,即能均匀、流畅、稳定地输送到喷射焰流中,以保证获得质量稳定、均匀的热喷涂涂层。因此,热喷涂用粉末的形状、粒度及粒度分布、松装密度、流动性及表面质量等粉末的基本特性,是热喷涂用陶瓷材料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1)粉末颗粒形貌主要是指粉末颗粒的几何形状及其表面特征。几何形状可采用测定椭圆球形颗粒的短轴与长轴之轴之比值(统计值)来评定,球化程度超高,粉末的固态流动性越好。由于粉末球化程度不仅与雾化制粉方法和雾化制粉工艺参数有关,还与粉末本身化学成分有关,因此,不同种类的粉末其球化程度也有差异,但均应保证喷涂过程中能顺利均匀送粉。 雾化法制定的热喷涂用金属粉末颗粒内部有时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孔洞,有些孔洞透至表面,有些孔洞封闭在颗粒内部。如果喷涂工艺不当,将对涂层质量有直接影响。观察这类孔洞,通常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表面特征是指表面颜色、光滑程度等。 (2)粉末的粒度。粉末粒度大小及其范围的选择主要由喷涂工艺方法和喷涂工艺规范参数来确定,即使粉末粒度范围相同,但其粒度级别组成的比例不一定相同,例如:粉末粒度虽然都在125μm~50μm 范围内(-120目~+320目)但其中100μm~125μm、80μm~100μm、50μm~80μm的三种不同粒度级别的粉末所占比例不尽相同。粉末粒度范围及其粒度级别组成,对涂层质量、粉末松装密度及流动性均有直接影响。 (3)粉末松装密度。粉末松装密度是指粉末在松散装填时单位体积的质量。由于粉末松装密度与粉末的球化程度、粉末颗粒内部的孔洞大小与数量、粉末粒度组成等参数有关,因此它也是影响着喷涂层的质量。 (4)粉末的流动性粉末的流动性是指定量粉末自由流过规定孔径的标准漏斗所需的时间,通常是以50g粉末流经孔径为2.5mm标准漏斗所需要的时间来表征,它对喷涂工艺过程及喷涂效率有一定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