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张念琦传感器光控灯实验报告

35张念琦传感器光控灯实验报告
35张念琦传感器光控灯实验报告

河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张念琦学号:120701235 专业班级:电信122

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学年学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教师:陈书旺

2014年12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一.摘要 (1)

二.设计目的 (1)

三.设计题目 (1)

四.设计任务与要求 (2)

五、所用器件及功能 (2)

六、设计原理及原理图 (7)

1、设计原理 (7)

2、设计原理图 (8)

3、设计步骤 (8)

4、电路框图 (8)

七、电路实物图 (8)

八、电路说明 (9)

九、制作过程和调试 (9)

十、心得体会 (10)

十一、参考文献 (12)

一、摘要

光控电灯,就是用光线来控制电灯所需的电流,让电流接通或断开,以达到开关电灯的目的。其主要元器件是光控管,当光线照射时,产生能控制开关电路的电流,起到控制作用。目前,江河、海洋的灯塔,公路的路灯,和其他一些无人值守而又需要照明的地方,普遍采用光控灯。

本课题介绍的光控自动照明灯,电路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光控照明电路,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该设计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光控的电路设计。光控是通过光敏电阻来实现的,当光敏电阻在有光的时候灯就会慢慢的熄灭。在较黑暗或完全没有光照的时候灯就会亮起来,这样就达到了节电和节能的目的,和延长了灯的寿命。在实际生活中节电节能,能够实现更多的自动化。

在现代社会中,某些场所灯光已经不再满足与单纯的手动开关,而是向智能和人性化方向发展,方便与节能已经是主题口号,所以各种光控灯应运而生,而且在光控基础上在发展成为更实用的声光控照明灯,所以研究光控的原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光控灯电路作为一种简单的实用电路现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很多方面,最常见的如光控照明灯,就是指在有光情况下会自动熄灭,当夜幕来临的时候等会自动的亮起来,很适合做路灯和走廊灯的控制,起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现在的一些小孩玩具中也应用到这一原理,把光控集成电路植入于玩具当中(常见于轮滑鞋),遮光时就会出现闪光效果,非常有趣。

二.设计目的

1.通过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对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特性的认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择,安装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简单传感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传感器控制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提高动手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题任务。

5.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电子线路以及元器件工程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等。

6.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通过课程设计实践,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⒎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的工程技术规范,编写设计说明书。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三.设计题目:

简易光控自动照明灯

四.设计任务与要求

1.要求电路能够通过开关对管线的强弱的感应控制照明灯的亮灭。

2.要求电路实现有光时灭,遮光时发亮。

3.根据上述要求选定设计方案,画出总电路图,写出详细工作原理。

4.要求接线清晰明了,不能出现接口相碰和短路。

5.原件排列有序。

6.焊接美观。

五.所用器件及功能

(1)所用器材:

(2)电路器件说明

①数字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一种多用途电子测量仪器,一般包含

安培计、电压表、欧姆计等功能,有时也称为万用计、

多用计、多用电表,或三用电表。

数字万用表有用于基本故障诊断的便携式装置,也有放

置在工作台的装置,有的分辨率可以达到七、八位。

数字多用表(DMM)就是在电气测量中要用到的电子

仪器。它可以有很多特殊功能,但主要功能就是对电压、

电阻和电流进行测量,数字多用表,作为现代化的多用

途电子测量仪器,主要用于物理、电气、电子等测量领

域。

a.将ON/OFF开关置于ON位置,检查9V电池,如果电池电压不足,将显示在显示器上,这时则需更换电池。如果显示器没有显示,则按以下步骤操作。

b.测试笔插孔旁边的符号,表示输入电压或电流不应超过指示值,这是为了保护内部线路免受损伤。

c.测试之前。功能开关应置于你

所需要的量程。

②电烙铁

电烙铁(soldering iron)按机

械结构分为外热式、内热式,按温度

控制分为恒温式和变温式。内热式的

电烙铁体积较小,而且价格便宜。一

般电子制作都用35W左右的内热式电烙铁。当然有一把50W的外热式电烙铁能够有备无患。内热式的电烙铁发热效率较高,而且更换烙铁头也较方便。其发热芯是装在烙铁头的内部,热损失小。市场上常见的普通内热和无铅长寿命内热电烙铁,功率有20W,25W,35W,50W等,其中35W、50W是最常用的。

外热式如名字所讲,“外热”就是指“在外面发热”,因发热芯在电烙铁的外面而得名。它既适合于焊接大型的元部件,也适用于焊接小型的元器件。由于发热电阻丝在烙铁头的外面,有大部分的热散发到外部空间,所以加热效率低,加热速度较缓慢。一般要预热2~5分钟才能焊接。其体积较大,焊小型器件时显得不方便。但它的烙铁头使用得时间较长,功率较大的优点,有50W,60W,75W,100W,150W,300W等多种规格。大功率的电烙铁通常是外热式的。

③光敏电阻

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内光电效应。在半导体光

敏材料两端装上电极引线,将其封装在带有透明窗的管壳

里就构成光敏电阻,为了增加灵敏度,两电极常做成梳状。

用于制造光敏电阻的材料主要是金属的硫化物、硒化物和

碲化物等半导体。通常采用涂敷、喷涂、烧结等方法在绝

缘衬底上制作很薄的光敏电阻体及梳状欧姆电极,接出引

线,封装在具有透光镜的密封壳体内,以免受潮影响其灵

敏度。入射光消失后,由光子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将

复合,光敏电阻的阻值也就恢复原值。在光敏电阻两端的

金属电极加上电压,其中便有电流通过,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时,电流就会随光强的增大而变大,从而实现光电转换。光敏电阻没有极性,纯粹是一个电阻器件,使用时既可加直流电压,也加交流电压。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取决于半导体导带内载流子数目的多少。

光敏电阻又称光导管,它几乎都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光电器件。光敏电阻没有极性,纯粹是一个电阻器件,使用时既可加直流电压,也可以加交流电压。无光照时,光敏电阻值(暗电阻)很大,电路中电流(暗电流)很小。当光敏电阻受到一定波长范围的光照时,它的阻值(亮电阻)急剧减小,电路中电流迅速增大。一般希望暗电阻越大越好,亮电阻越小越好,此时光敏电阻的灵敏度高。实际光敏电阻的暗电阻值一般在兆欧量级,亮电阻值在几千欧以下。

该系统可通过光敏传感器将光照强弱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发光二极管显示以及蜂鸣器报警从而成为光照强度自动显示检测系统。光照强度不同光明传感器的组织不同,当光照强度很强时,光敏传感器的阻值很小;当光照强度弱时,光敏传感器的组织很大;当光照强度适宜时光敏传感器的阻值介于强光和弱光的阻值之间。因此可以通过光敏传感器将光信号变为电信号,

并可以利用光照传感器受光照不同阻值不同产生的电信号不同从而显示不同的信号。

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内光电效应。在半导体光敏材料两端装上电极引线,将其封装在带有透明窗的管壳里就构成光敏电阻,为了增加灵敏度,两电极常做成梳状。用于制造光敏电阻的材料主要是金属的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等半导体。通常采用涂敷、喷涂、烧结等方法在绝缘衬底上制作很薄的光敏电阻体光敏电阻原理图光敏电阻原理图

④三极管

什么是三极管(也称晶体管)在中文含义里面只是对三个引脚的放大器件的统称

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

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

放大成辐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

晶体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截止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小于PN结的导通电

压,基极电流为零,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都为零,三极管这

时失去了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断开

状态,我们称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放大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处于某一恰当的值时,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这时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起着控制作用,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其电流放大倍数β=ΔIc/ΔIb,这时三极管处放大状态。

饱和导通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当基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集电极电流不再随着基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而是处于某一定值附近不怎么变化,这时三极管失去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很小,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导通状态。三极管的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饱和导通状态。

根据三极管工作时各个电极的电位高低,就能判别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因此,电子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经常要拿多用电表测量三极管各脚的电压,从而判别三极管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状态。

三极管类型的判别:三极管只有两种类型,即PNP型和NPN型。判别时只要知道基极是P 型材料还N型材料即可。当用多用电表R×1k挡时,黑表笔代表电源正极,如果黑表笔接基极时导通,则说明三极管的基极为P型材料,三极管即为NPN型。如果红表笔接基极导通,则说明三极管基极为N型材料,三极管即为PNP型。

⑤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的

二极管。

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LED只能往一个方向导通(通电),

叫作正向偏置(正向偏压),当电流流

过时,电子与空穴在其内复合而发出单

色光,这叫电致发光效应,而光线的波

长、颜色跟其所采用的半导体材料种类

与掺入的元素杂质有关。具有效率高、

寿命长、不易破损、开关速度高、高可

靠性等传统光源不及的优点。白光LED

的发光效率,在近几年来已经有明显的

提升,同时,在每千流明的购入价格上,

也因为投入市场的厂商相互竞争的影响,而明显下降。虽然越来越多人使用LED照明作办公室、家具、装饰、招牌甚至路灯用途,但在技术上,LED在光电转换效率(有效照度对用电量的比值)上仍然低于新型的荧光灯,是国家以后发展民用的去向。

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PN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这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LED。当它处于正向工作状态时(即两端加上正向电压),电流从LED阳极流向阴极时,半导体晶体就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光的强弱与电流有关.

六、设计原理及原理图

1、设计原理

接通电源后,当有光照射到光敏电阻RP时,其阻值减小(几十K左右),Q1基极电压降低Q1截止,Q2基极电压升高Q2截止,发光二极管无电流通过处于熄灭状态;反之光敏电阻RP 没有光照时,其阻值增大(约为几M),Q1基极电压升高并使其导通,Q2基极电压降低,Q2饱和导通,发光二极管得到电压从而发光。

2、设计原理图

3、设计步骤

(1)电压设定为安全电压,确定为3V

(2)Rp采用MG45型光敏电阻器,要求亮阻与暗阻相差倍数愈大愈好

(3)发光二极管比较随意,一般器件均可

(4)根据电路一级倍数和二级放大确定R1,R2为100k和10k仿真真实验时确定的数值。

4、电路框图

七、实物图

正面

反面

八、电路说明

(1)尽量按电路图中元件位置,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插接,这样可以减少误连和错连,同时也方便调试和检查.从一开始我们就养成良好的习惯.。

(2)本电路中用到特殊器件----光敏电阻(Rp),用之前可先用万用表测试其在受光时的电阻和背光时的电阻,因为光敏电阻对光异常敏感,所以使用本机时,要避开日光灯(当然是指晚上了)直接照射,否则本电路将失控.。

(3)从元件库中找出相应元件,按图插好,接上电源,即可实现白天灭晚上亮之功能。将本机放置到暗处,LED即亮,放置到亮处,LED即灭。晚上试机效果更明显,关掉日光灯,本机灯亮,打开日光灯,本机灯灭。本机可作为停电备用灯,当然也可以应用到其它场合。

(4)试验中调试,二极管LED灯最小通过电流为1mA时,灯开始发亮,不过很暗,在电流逐渐增大至10mA至13mA时候,LED灯泡最亮。

九、制作和调试过程

电路图比较简单,可以直接看得懂,从而就开始直接焊接,本希望一遍就能成功,可是现实并不是那么好。第一次焊接的时候完成后,发现LED灯泡很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经过

仔细检查之后,擦发现原来是二极管的问题,又换了另一个表现好的二极管,灯泡变亮了。

接下来的几次实验,我们针对平时讲课比较抽象的内容进行测试,当然,一开始总是会出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问题,但经过努力,终于可以克服这些困难,能够独立的设计程序。而且我们平时遇到的困难,如果不能独立解决,首先我会先从书中寻找答案,如果找不到再问同学或者老师求解,或者从网上寻找答案,最后通过这个困难学到了之前不懂的东西,并进行运用和掌握。

可是之后又一次没有控制安全电压,居然导致了LED被烧坏,只好又去重新焊接了一个,一波三折之后,终于焊接好了电路板,并调试成功。虽然我在这其中多加了一个LED灯,与一个蜂鸣器,但是实验结果也是比较成功的。在最后的课程设计中,老师给我们规定了题目,虽然设计中有些许差错,最终经过修正,达到了最初课设的实验目的。

十、心得体会

传感器的课程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我们自己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正好这次传感器课程设计,给予了我们这样的一次机会。课程设计是让我们自己动手动脑,并亲手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最后设计出一个合格的电路,并焊接出来实物为主。

我这次传感器课程设计,刚开始的时候过于估算了自己的能力,选取了一个对于我来说,比较难的课题,可是经过自己认真分析之后,发现我并不能独立完成这个课题,导致了第一个课设失败。只好选取的并不是一个很难得课题,但是对于我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自己认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并不仅仅学习的就是课本上的那点知识,在课本之外,我学到了更多。刚开始的时候,确立课程设计题目,就花费了我不少的心思,心里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要选取哪一个题目,通过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反思了一下自己,觉得自己一个人还是比较适合简单一点的题目,毕竟自己的能力有限,这一次课程设计让我又充分地认清了一次自己,反思了自己,更警醒了自己。提醒了我以后必须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了,要用知识把自己装备起来,这样以后自己才能有足够的资本,在社会上立足。并且在去买元件的途中,我又学到了与他人接触,怎样的待人接物,正如古人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自己单独去买元件的路程,又是一次不小的成长,其中需要自己认真了解自己所需要的元件的规格,并且最主要的还是与他人打交道,更能增长自己现在所缺乏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计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后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具有动手、动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是培养在校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和独立自主解决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力的

一种较好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检验学生对本门课学习的情况,更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查阅专业资料、工具书或参考书,掌握工程设计手段和软件工具,并能以图纸和说明书等表达设计思想和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通过本次课设,我要把从书本上学到的一些东西,应用到我这次的课设中去,虽然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都坚持下来,慢慢地把问题给解决了,并且自己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次课程设计的成功制作出来,增强了我在学习方面的信心,让我感觉到学习室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学习,使我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也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在焊接电路板中,我增强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让自己的基本能力得到了很高的提高,增强了自己的独立性,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上进一步。

但是,在这次课设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少毛病,比如设计过程中缺乏最基本的知识,有很多元件都搞不懂什么意思,还有对于仿真软件不熟悉等,导致了刚开始的都两天,进程特别缓慢。刚开始的的时候,对仿真软件的使用不太熟练,但经过两天的摸索,也逐步上手了,在这之中,对于我来说,并不仅仅是学习了一种软件的应用,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让我有信心觉得自己只要认真肯学,也能够学的很好,让我的自信心又增强了很多,让我感觉这对我的未来有很大的益处。而我在将来的学习中,也要更加认真努力的学习,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加强自己的基础知识,牢固自己的基本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逐步让自己有所提高。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表现出来的不足,做事太急。方案的设计没有能实现很多的功能,知识面狭隘,学过的知识遗忘了。我会努力将基础打牢,争取在下一次的课程设计中有新颖的想法,做的东西功能更为全面。平常我们上课学习理论知识有时觉得挺容易的,但一旦自己真正动手设计,才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只有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按电路图焊接连接完实物图以后,LED 灯不发光,达不到预期效果。之后我就认真检查电路,终于发现了问题,找到了原因,并更换了发光LED,最终实现了电路应有的效果。

焊接电路板实践中也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实践的过程,锻炼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所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亲自动手焊接电路板,亲自调试,我才发现把知识运用到了实际中的乐趣,也只有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才能实现知识真

正的用处。当然,在这个运用的过程中,有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在整个过程,我学到了如果与他们交流,如果运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并且又一次的认识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己要认真努力的决心,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为将来的国家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是一名电子信息工程的学生,进行这样的课程设计对我的触动很大,自己动手解决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远比仅仅接触基础专业课更加理解深透。其实,也只有进行这样类型的课程设计,增加自己的动手能力,才能真正的让同学明白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如何在现实中得到运用,这样也才能让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充分的理解。

当然,并不是动手获得的知识比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重要,这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理论知识学好了,才能保证自己实践时候更加顺利,了解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虽然课程设计才仅仅一周的时间,但是,这一周中我收获了很多的体会。在设计仿真电路时、在焊接电路板时、在查阅资料时、在请教同学老师时,学会了坚持,懂得了忍耐,耐得住寂寞,当然,我们也收获了成功。

课程设计基本完成,由于我的水平有限,这其中难免会有一些不是很令人满意的地方,希望老师能够批评指正出来,让我得到更多的进步。

十一、参考文献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

[2]简明火灾报警电路设计

[3]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

[4]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光电探测技术实验报告

光电探测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08050341X 学号:28 姓名:宫鑫

实验一光敏电阻特性实验 实验原理: 光敏电阻又称为光导管,是一种均质的半导体光电器件,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半导体在光照的作用下,电导率的变化只限于表面薄层,因此将掺杂的半导体薄膜沉积在绝缘体表面就制成了光敏电阻,不同材料制成的光敏电阻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光敏电阻采用梳状结构是由于在间距很近的电阻之间有可能采用大的灵敏面积,提高灵敏度。 实验所需部件: 稳压电源、光敏电阻、负载电阻(选配单元)、电压表、 各种光源、遮光罩、激光器、光照度计(由用户选配) 实验步骤: 1、测试光敏电阻的暗电阻、亮电阻、光电阻 观察光敏电阻的结构,用遮光罩将光敏电阻完全掩 盖,用万用表测得的电阻值为暗电阻 R暗,移开遮光罩,在环境光照下测得的光敏电阻的 阻值为亮电阻,暗电阻与亮电阻之差为光电阻,光 电阻越大,则灵敏度越高。 在光电器件模板的试件插座上接入另一光敏电阻, 试作性能比较分析。 2、光敏电阻的暗电流、亮电流、光电流 按照图(3)接线,电源可从+2~+8V间选用,分别在暗光和正常环境光照下测出输出电压V暗和V亮则暗电流L暗=V暗/R L,亮电流L亮=V亮/R L,亮电流与暗电流之差称为光电流,光电流越大则灵敏度越高。 分别测出两种光敏电阻的亮电流,并做性能比较。 图(2)几种光敏电阻的光谱特性 3、伏安特性: 光敏电阻两端所加的电压与光电流之间的关系。 按照图(3)分别测得偏压为2V、4V、6V、8V、10V、12V时的光电流,并尝试高照射光源的光强,测得给定偏压时光强度的提高与光电流增大的情况。将所测得的结果填入表格并作出V/I曲线。 注意事项: 实验时请注意不要超过光电阻的最大耗散功率P MAX, P MAX=LV。光源照射时灯胆及灯杯温度均很高,请勿用手触摸,以免烫伤。实验时各种不同波长的光源的获取也可以采用在仪器上的光源灯泡前加装各色滤色片的办法,同时也须考虑到环境光照的影响。

光纤传感器的设计1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光纤传感器的设计 姓名: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 验 报 告 一、实验题目:光纤传感器的设计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传感器设计实验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及应用; 2.了解光纤传感器设计实验系统的补偿机理,验证补偿效果; 3.设计光纤位移传感器,给出定标曲线。 三、实验仪器: 光纤传感设计实验系统主机、三光纤补偿式传感探头、精密机械调节架。 四、实验原理(原理图、公式推导和文字说明): 图1 在纤端出射光场的远场区,为简便计,可用接收光纤端面中心点处的光强来作为整个纤芯面上的平均光强。在这种近似下,得到在接收光纤终端所探测到的光强公式为 2 022(,)exp[](2)(2) SI d I x d x x πωω=?- (1) 考虑到光纤的本征损耗,光纤所接收到的反射光强可进一步表示为 00(,)(,)I x d I K KRf x d = 式中 I 0——注入光源光纤的光强; K 0,K ——光源光纤和反射接收光纤的本征损耗系数; R ——反射器的反射系数;

d ——两光纤的间距; f (x ,d )——反射式特性调制函数。结合式(1),f (x ,d )由下式给出,即 22 022(,)exp[](2)(2) a d f x d x x πωω=?- 其中 3/2 00 ()[1()] x x a a ωξ =+ 为了避免光源起伏和光纤损耗变化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采用了双路接收的主动补偿方式可有效地补偿光源强度的变化、反射体反射率的变化以及光纤损耗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补偿式光纤传感器的结构由图1给出。由(1)式可知 1002 00(,)(,) (,2)(,2)I x d I K KRf x d I x d I K KRf x d =?? =? 则两路接收光纤接收光强之比为 ]) 2()2(exp[22 221x d d I I ω--= 通过实验建立两路接收光强的比值与位移的关系(标定)后,即可实现补 偿式位移测量。

照度实验报告

照度实验报告 一、背景 作业场所的合理采光与照明,对生产中的效率、卫生和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工作 场所设计中的重要项目,无论是天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其主要目的都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 产提供必需的视觉条件。 适当的照度设计应遵循工效学的原则,使照度设置达到保证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 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前后远近及相对位置,有利于眼睛的辨色能力,有利于大视野, 降低疲劳、减少错误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 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但照度值提高到使人产生眩光时,会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利用照明 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根据场所功能的需求,可使光环境对人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在 绿色照明理念的指导下,人工照明应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二、实验目的 正确熟悉和使用照度计,采集光环境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判断光环境的照度是否合 理,假如不合理则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三、实验场所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二楼大厅自习室(室外) 四、实验要求 1、照度采集 2、对自习室的照度情况进行分析 3、分析光照度合理性,并提出改善措施 五、分析 1、主观分析 (1)、主观评价调查数据 (2)、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a、计算每个项目的评分s(n): s(n)= 式中,s(n)为第n个项目的评分 p(m)为第m个状态的分值,其中,p(1)=0,p(2)=10,p(3)=50,p(4)=100, v (n,m)为第n个评价项目的第m个状态所得的票数。所以: s(1)= s(2)= s(3)= s(4)= s(5)= s(6)= =16.4 =10.8 =12.4 =12.6 =12.4 =12.6 s(7)= s(8)= s(9)= s(10)= b、计算总的光环境指数 s s= =9.2 =8.2 =9.4 =10 式中,w(n)为第n个评价项目权值,设其权值均为1 所以: s=11.4 为了便于分析和确定评价结果,本方法将光环境质量按光环境的指数范围分为四个质量 等级,其质量等级的划分及其含意如下表所示: 因为10<11.4<=50所以根据上表的结论,本实验的光环境质量等级为3,含义是: 问题较大 2、客观分析(照度数据采集及分析)(1)、照度采集现场 在进行照度值测量的时间点上我们选择了一个晴朗的下午2点~3点之间,光照十分充足, 因为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就没有对阴天和晚上进行测量和分析。 图书馆二楼自习室现场

传感器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一 直流激励时霍尔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 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流过时,在垂直于磁场和电流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具有这种效应的元件成为霍尔元件,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 H =K H IB ,当保持霍尔元件的控制电流恒定,而使霍尔元件在一个均匀梯度的磁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则输出的霍尔电动势为kx U H ,式中k —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这样它就可以用来测量位移。霍尔电动势的极性表示了元件的方向。磁场梯度越大,灵敏度越高;磁场梯度越均匀,输出线性度就越好。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霍尔传感器实验模板、霍尔传感器、±15V 直流电源、测微头、数显单元。 四、实验步骤: 1、将霍尔传感器安装在霍尔传感器实验模块上,将传感器引线插头插入实验模板的插座中,实验板的连接线按图9-1进行。1、3为电源±5V , 2、4为输出。 2、开启电源,调节测微头使霍尔片大致在磁铁中间位置,再调节Rw1使数显表指示为零。 图9-1 直流激励时霍尔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测微头往轴向方向推进,每转动0.2mm 记下一个读数,直到读数近似不变,将读数填入表9-1。 表9-1 X (mm ) V(mv)

作出V-X曲线,计算不同线性范围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对传感器要轻拿轻放,绝不可掉到地上。 2、不要将霍尔传感器的激励电压错接成±15V,否则将可能烧毁霍尔元件。 六、思考题: 本实验中霍尔元件位移的线性度实际上反映的时什么量的变化?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根据所得得实验数据做出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2、归纳总结霍尔元件的误差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应怎样进行补偿。

光控路灯实验报告

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自动光控路灯系统设计 班级: : 学号:

1.功能要求 (1)白天时,路灯自动关闭(路灯可用小灯泡代替。但必须用继电器控制路灯); (2)晚上时,路灯自动打开; (3)可以调节亮度触发点。 2.方案论证 利用光照强度为传感器,目前最为常用且性价比较高的就是光敏电阻,利用其光线较强时,电阻值较低,而光线较暗时则电阻较大的特点。总体设计分为两个模块:主控模块,被控模块。主控模块和被控模块之间通过继电器进行连接。 3.硬件电路分析与设计 光敏电阻接受光信号后电阻值发生变化,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加到的三极管的基极,经处理后从集电极输出,输出电压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加,通过继电器实现路灯的自动转换。当光照强度很

大时,光敏电阻阻值很小,三极管VT1分得的电压较小,三极管VT1、VT2截止,继电器不工作,灯泡不亮;当光照强度很小时,光敏电阻阻值很大,三极管VT1分得的电压较大,三极管VT1、VT2导通,继电器工作,灯泡亮。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可调节亮度触发点。 光敏电阻 光敏电阻器又叫光感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一般用于光的测量、光的控制和光电转换(将光的变化转换为电的变化)。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变化而变化,无光照时的阻值叫暗阻,通常很大;在光线照射时的阻值很小,叫亮阻。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有亮电阻,暗电阻,光电特性,光谱特性,频率特性,温度特性。通过测量,得到本次试验中的光敏电阻亮阻值约为3.7K,暗阻值约为400K。 光敏电阻的光电特性 继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

传感器实验报告

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 一. 实验目的: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二. 基本原理:不同受力方向的两片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 三. 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两片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 压U02=EK/ε2。 四. 需用器件和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数显表、+15V 电源、+-4V 电源、万用表 五. 实验步骤: ① 按要求将应变式传感器装与传感器模板上。 ② 按要求进行电路接线,将两个应变片接入桥路。 ③ 进行测量,将数据记录到表格中。 六.实验数据 所以可知灵敏度δ=0.3639,非线性误差为δf1=Δm/Y F.s =1.112/65=1.71% 七、思考题: 1、半桥侧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时,应放在: (1)对边 (2)邻边。 2、桥路(差动电桥)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非线性 (2)应变片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 (3)调零值不是真正为零。 答:都是。但是调零值可以通过记录最初的非零值来消除此误差

金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一. 实验目的:了解应变片直流全桥的应用电路的标定。 二. 基本原理:电子秤实验原理为实验三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调节 三. 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 电子秤。 四. 需用器件和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15V 电源、± 4V 电源 五. 实验步骤: 1、按实验一中2的步骤将差动放大器调零:参考图1-2将四个应变片按正确的接法接成全桥形式,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电桥平衡电位器Rw1,使数显表显示0.00V 。 2、将10只砝码全部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Rw3(增益即满量程调节),使数显表显示为0.200V(2V 档测显)或-0.200V 。 3、拿去托盘上的所有法码,调节电器Rw4(零位调节),使数显表显示为0。000V 或—0。000V 。 4、重复2、3步骤的标定过程,一直到精确为止,把电压量纲V 改为重量量纲g ,就可秤重,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 6、根据上表计算误差与非线性误差。 所以可知灵敏度δ=1,非线性误差为δ f1=Δm/Y F.s =0

光电计数器实验报告

光电计数器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李志 学号081244115 专业名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易煦农 时间日期2011-10-19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时代。传感与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必要处理 的基础技术,是获取信 息和处理加工信息的手段,无法获取信息则无法运用信息。 光电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它的理论基础是光电效应。这类效应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光电效应,即在光照射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利用这种效应所做成的器件有真空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第二类是内光电效应,即在光线照射下,能使物质的电阻率改变。这类器件包括各类半导体光敏电阻。第三类是光生伏特效应,即在光线作用下,物体内产生电动势的现象,此电动势称为光生电动势。这类器件包括光电池、光电晶体管等。光电效应都是利用光电元件受光照后,电特性发生变化。敏感的光波长是在可见光附近,包括红外波长和紫外波长。数字式电子计数器有直观和计数精确的优点,目前已在各种行业中普遍使用。数字式电子计

数器有多种计数触发方式,它是由实际使用条件和环境决定的。有采用机械方式的接触式触发的,有采用电子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触发的,光电式传感器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电子传感器。采用光电传感器制作的光电式电子计数器。这种计数器在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上作产品统计,有着其他计数器不可取代的优点。 【关键词】光电效应光电传感器光电计数器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age of information, it is the access to information, treatment information, us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Sensing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the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deal with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is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means of processing information, unable to get information you won't be able to use information. Photoelectric sensor is a light signal into an electric signal of the sensor. I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These effects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e first type is outside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namely, in daylight, can make the tungsten surface. Use this effect caused by device with vacuum photocell, photomultiplier tubes, etc. The second category is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i.e., in the light, can make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the material change. Such devices include various types of photosensitive semiconductor. The third category is photo voltaic effect, in the light, the objects within the EMF EMF, this is called light-induced electromotive force. This class of

传感器实验报告1

机 械 工 程 测 试 实 验 报 告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系 专业班级: 机制122 学生姓名: 黄余林 龙杰 李刚 孙龙宇 朱国帅 实验日期: 备,

目录 实验一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1 1 .1 实验目的????????????????????????????????????????????????????????????????????????????????????????????????????????1 1. 2 实验原理????????????????????????????????????????????????????????????????????????????????????????????????????????1 1. 3 实验原理????????????????????????????????????????????????????????????????????????????????????????????????????????1 1. 4 实验步骤????????????????????????????????????????????????????????????????????????????????????????????????????????1 1. 5 注意事项????????????????????????????????????????????????????????????????????????????????????????????????????????3 1. 6试验数据?????????????????????????????????????????????????????????????????????????????????????????????????????????3

传感器光控灯实验报告

河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张念琦学号:120701235 专业班级:电信122 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学年学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教师:陈书旺 2014年12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一.摘要 (1) 二.设计目的 (1) 三.设计题目 (1) 四.设计任务与要求 (2) 五、所用器件及功能 (2) 六、设计原理及原理图 (7) 1、设计原理 (7) 2、设计原理图 (8) 3、设计步骤 (8) 4、电路框图 (8) 七、电路实物图 (8) 八、电路说明 (9) 九、制作过程和调试 (9) 十、心得体会 (10) 十一、参考文献 (12)

一、摘要 光控电灯,就是用光线来控制电灯所需的电流,让电流接通或断开,以达到开关电灯的目的。其主要元器件是光控管,当光线照射时,产生能控制开关电路的电流,起到控制作用。目前,江河、海洋的灯塔,公路的路灯,和其他一些无人值守而又需要照明的地方,普遍采用光控灯。 本课题介绍的光控自动照明灯,电路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光控照明电路,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该设计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光控的电路设计。光控是通过光敏电阻来实现的,当光敏电阻在有光的时候灯就会慢慢的熄灭。在较黑暗或完全没有光照的时候灯就会亮起来,这样就达到了节电和节能的目的,和延长了灯的寿命。在实际生活中节电节能,能够实现更多的自动化。 在现代社会中,某些场所灯光已经不再满足与单纯的手动开关,而是向智能和人性化方向发展,方便与节能已经是主题口号,所以各种光控灯应运而生,而且在光控基础上在发展成为更实用的声光控照明灯,所以研究光控的原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光控灯电路作为一种简单的实用电路现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很多方面,最常见的如光控照明灯,就是指在有光情况下会自动熄灭,当夜幕来临的时候等会自动的亮起来,很适合做路灯和走廊灯的控制,起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现在的一些小孩玩具中也应用到这一原理,把光控集成电路植入于玩具当中(常见于轮滑鞋),遮光时就会出现闪光效果,非常有趣。 二.设计目的 1.通过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对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特性的认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择,安装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简单传感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传感器控制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提高动手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题任务。 5.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电子线路以及元器件工程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等。 6.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通过课程设计实践,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机电系统控制实验报告

穿销单元工件穿销实验报告 一、前言 模块化柔性制造综合实训系统最大特点是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综合性和系统性,又兼顾模块化特征。综合性体现在机器人技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接口技术、PLC工控技术、信息变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而系统性指的是,生产线的传感检测、传输与处理、控制、执行与驱动等机构在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协调有序地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系统模块化结构,各工作单元是相对独立的模块,并具有较强的互换性。可根据实训需要或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安装和调试,达到模拟生产性功能和整合学习功能的目标,十分适合教学实训考核或技能竞赛的需要。 通过该系统,学生经过实验了解生产实训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创新性的和可参与性的实验平台,让学生全面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开发和集成技术,帮助学生从系统整体角度去认识系统各组成部分,从而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控制原理。可以促进学生在掌握PLC技术及PLC网络技术、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并对电机驱动及控制技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高级语言编程等技能得到实际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装配、调试能力等方面能得到综合提高。体现整体柔性系统教学的先进性。 二、实验目的 1、了解PLC的工作原理; 2、掌握PLC编程与操作方法; 3、了解气缸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4、掌握PLC进行简单装配控制的方法。 三、实验设备 1、模块化柔性制造综合实训系统一套; 2、安装西门子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 SP6的计算机一台; 3、西门子S7-200 PLC编程电缆一条。 四、实验原理 学生可通过实验验证工业现场中如何使用PLC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我公司提供PLC源程序,学生可在源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编程,将编写好的程序通过编

传感器测速实验报告(第一组)

传感器测速实验报告 院系: 班级: 、 小组: 组员: 日期:2013年4月20日

实验二十霍尔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 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 H=K H IB,当被测圆盘上装有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本实验采用3144E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当转盘上的磁钢转到传感器正下方时,传感器输出低电平,反之输出高电平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霍尔转速传感器、直流电源+5V,转动源2~24V、转动源电源、转速测量部分。 四、实验步骤 1、根据下图所示,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装于转动源的传感器调节支架上,调节探头对准转盘内的磁钢。 图 9-1 霍尔转速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将+15V直流电源加于霍尔转速器的电源输入端,红(+)、黑( ),不能接错。 3、将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插入数显单元F,用来测它的转速。 4、将转速调解中的转速电源引到转动源的电源插孔。 5、将数显表上的转速/频率表波段开关拨到转速档,此时数显表指示电机的转速。 6、调节电压使转速变化,观察数显表转速显示的变化,并记录此刻的转速值。

五、实验结果分析与处理 1、记录频率计输出频率数值如下表所示: 电压(V) 4 5 8 10 15 20 转速(转/分)0 544 930 1245 1810 2264 由以上数据可得:电压的值越大,电机的转速就越快。 六、思考题 1、利用霍尔元件测转速,在测量上是否有所限制? 答:有,测量速度不能过慢,因为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的周期过长,大于读取脉冲信号的电路的工作周期,就会导致计数错误。 2、本实验装置上用了十二只磁钢,能否只用一只磁钢? 答:如果霍尔是单极的,可以只用一只磁钢,但可靠性和精度会差一些;如果霍尔是双极的,那么必须要有一组分别为n/s极的磁钢去开启关断它,那么至少要两只磁钢。

传感器光控灯实验报告要点

河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110701141 专业班级:电信111 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学年学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教师: 2013年12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一·摘要 二·设计目的 三·设计要求 四·正文

4.1设计题目 4.2所用器材 4.3电路器件说明 4.4设计原理 4.5设计原理图 4.6设计步骤 4.7电路框图 4.8电路实物图 4.9电路说明 五·制作过程和调试 六·心得体会 七·参考文献 一.摘要 本课题介绍的光控自动照明灯,电路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光控照明电路,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该设计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光控的电路设计。光控是通过光敏电阻来实现的,当光敏电阻在有光的时候灯就会慢慢的熄灭。在较黑暗或完全没有光照的时候灯就会亮起来,这样就达到了节电和节能的目的,和延长了灯的寿命。在实际生活中节电节能,能够实现更多的自动化。

在现代社会中,某些场所灯光已经不再满足与单纯的手动开关,而是向智能和人性化方向发展,方便与节能已经是主题口号,所以各种光控灯应运而生,而且在光控基础上在发展成为更实用的声光控照明灯,所以研究光控的原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光控灯电路作为一种简单的实用电路现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很多方面,最常见的如光控照明灯,就是指在有光情况下会自动熄灭,当夜幕来临的时候等会自动的亮起来,很适合做路灯和走廊灯的控制,起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现在的一些小孩玩具中也应用到这一原理,把光控集成电路植入于玩具当中(常见于轮滑鞋),遮光时就会出现闪光效果,非常有趣。二.设计目的 1.通过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对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特性的认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择,安装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简单传感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传感器控制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提高动手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题任务。 5.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电子线路以及元器件工程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等。 6.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通过课程设计实践,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⒎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的工程技术规范,编写设计说明书。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三.设计要求

光纤压力传感器实验

光纤压力传感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传导型光纤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二、实验内容 l、传导型光纤压力传感光学系统组装调试实验; 2、发光二极管驱动及探测器接收实验; 3、传导型光纤压力传感器测压力原理实验。 三、实验仪器 1、光纤压力传感器实验仪1台 2、气压计1个 3、气压源l套 4、光纤1根 5、2#迭插头对若干 6、电源线1根 四、实验原理 通常按光纤在传感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将光纤传感器分成功能型(或 称为传感型)和非功能型(传光型、结构型)两大类。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使 用单模光纤,它在传感器中不仅起传导光的作用,而且又是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但这类传感器的制造上技术难度较大,结构比较复杂,且调试困难。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中,光纤本身只起传光作用,并不是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它是利用在光纤端面或在两根光纤中间放置光学材料、机械式或光学式的敏感元件感受被测物理量的变化,使透射光或反射光强度随之发生变化。所以这种传感器也叫传输回路型光纤传感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光纤把测量对象辐射的光信号或测量对象反射、散射的光信号直接传导到光电元件上,实现对被测物理量的检测。为了得到较大的受光量和传输光的功率,这种传感器所使用的光纤主要是孔径大的阶跃型多模光纤。光纤传感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技术上容易实现,便于推广应用,但灵敏度较低,测量精度也不高。 本实验仪所用到的光纤压力传感器属于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本实验仪重点研究传导型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电路设计。在传导型光纤压力传感器中,光纤本身作为信号的传输线,利用压力一电一光一光一电的转换来实现压力的测量。主要应用在恶劣环境中,用光纤代替普通电缆传送信号,可以大大提高压力测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测量精度。 相关参数: l、光源 高亮度白光LED,直径5mm

传感器综合的实验报告

传感器综合实验报告(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传感器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 利用传感器测量重物质量院系:自动化系 班级:测控1201 班 小组成员:加桑扎西,黄承德 学生:加桑扎西 指导教师:仝卫国 实验周数:1周 成绩:

日期:2015 年7 月12日

传感器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 2、掌握多种传感器应用于电子称的原理。 3、根据不同传感器的特性,选择不同的传感器测给定物体的重量。 4、能根据原理特性分析结果,加深对传感器的认识与应用。 5、测量精度要求达到1%。 二、实验设备、器材 1、金属箔式应变片传感器用到的设备: 直流稳压电源、双平行梁、测微器、金属箔式应变片、标准电阻、差动放大器、直流数字电压表。 2、电容式传感器用到的设备: 电容传感器、电容变换器、差动放大器、低通滤波器、电压表、示波器。 3、电涡流式传感器用到的设备: 电涡流式传感器、测微器、铝测片、铁测片、铜测片、电压表、示波器。 三、传感器工作原理 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容器的电容量C是的函数,当被测量变化使S、d或 任意一个参数发生变化时,电容量也随之而变,从而可实现由被测量到电容量的转换。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建立在上述关系上的,若保持两个参数不变,仅改变另一参数,

就可以把该参数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再转换为电量输出。 差动平行变面积式传感器是由两组定片和一组动片组成。当安装于振动台上的动片上、下改变位置,与两组静片之间的相对面积发生变化,极间电容也发生相应变化,成为差动电容。如将上层定片与动片形成的电容定为C X1,下层定片与动片形成的电容定为C X2,当将C X1和C X2接入双T型桥路作为相邻两臂时,桥路的输出电压与电容量的变化有关,即与振动台的位移有关。依据该原理,在振动台上加上砝码可测定重量与桥路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称未知重量物体时只要测得桥路的输出电压即可得出该重物的重量。 2、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式传感器由平面线圈和金属涡流片组成,当线圈中通以高频交变电流后,与其平行的金属片上感应产生电涡流,电涡流的大小影响线圈的阻抗Z,而涡流的大小与金属涡流片的电阻率、导磁率、厚度、温度以及与线圈的距离X有关。当平面线圈、被测体(涡流片)、激励源已确定,并保持环境温度不变,阻抗Z只与X距离有关。将阻抗变化经涡流变换器变换成电压V输出,则输出电压是距离X的单值函数。依据该原理可制成电涡流式传感器电子称。3、金属箔式应变片传感器工作原理: 应变片应用于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实验中,通过旋转测微器可使双平梁的自由端上、下移动,从而使应变片的受力情况不同,将应变片接于电桥中即可使双平衡的位移转换为电压输出。电桥的四个桥臂电阻R1、R2、R3、R4,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R1/R1、△

PLC实验报告(检测传感器灯)

PLC实验报告(检测传感器灯) 罗文龙(200800840112) 08级自动化2班 一、控制细节和编程 控制目的 当检测到人或汽车时使闪烁灯点亮。使用事先学习过的基础指令和定时器。 控制细节 此单元可以进行以下的操作。了解必要的细节然后创建程序并验证操作项目。 人一侧 1)当入门传感器(X0) 检测到人通过时,闪烁绿灯(Y1) 点亮。 2)传感器Out (X1) 检测到人的消息5秒后,闪烁绿灯(Y1) 熄灭。 汽车一侧 1)当入门传感器(X2) 检测到汽车通过时,闪烁绿灯(Y4) 点亮。 2)传感器Out (X3) 检测到汽车上的消息5秒后,闪烁绿灯(Y4) 熄灭。 3)如果汽车没有在10秒内通过入门传感器(X2) 和Out (X3) 之间的区域,闪烁红灯(Y3) 点亮而且蜂鸣器(Y7) 响。 4)一旦汽车通过传感器Out (X3), 闪烁红灯(Y3) 熄灭而且蜂鸣器(Y7) 停止。 二、编写程序的要点 1点击远程控制中的[梯形图编辑] 按钮。 2输入一个程序。 3按下[F4] 键转换程序。 4选中"在线" - "写入PLC" 将梯形图区域中的程序写入PLC。 三、确认程序的要点 对人的监测 1使用[<< 人前进] 按钮移动人。 2到入门传感器(X0) 变为ON为止一直移动人。结果>>绿灯(Y1)点亮。 3直到Out (X1) 变为ON为止一直移动人。结果>>绿灯(Y1) 在5 秒后熄灭。 点击远程控制上的【复位】按钮可以初始化屏幕以便重复执行操作。 对汽车的监测 1使用[车前进>>] 按钮移动汽车。 2到入门传感器(X2) 变为ON为止一直移动汽车。结果>>绿灯(Y4) 点亮。 3直到Out (X3) 为ON为止一直移动汽车。结果>>绿灯(Y4) 在5 秒后熄灭。 4按下远程控制中的[复位] 按钮以初始化屏幕。 5移动汽车到Out (X3) 前面。结果>>汽车进入后10秒,红灯(Y3) 点亮而蜂鸣器(Y7) 拉响。 6当汽车经过Out (X3)后的操作关闭。但是,绿灯(Y4) 仍然会点亮5 秒。 点击远程控制上的【复位】按钮可以初始化屏幕以便重复执行操作。 截图:

自动化传感器实验报告十三 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学院:自动化专业:自动化班级: 08自动化 成绩: 姓名:学号: 组 别: 组员: 实验地点:实验日期:指导教师签名: 实验十二项目名称: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及方法。 二、基本原理 光电式转速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透射型两种,本实验装置是透射型的,传感器端部有发光管和光电管,发光管发出的光源通过转盘上开的孔透射后由光电二极管接受转换成电 信号,由于转盘上有相间的6个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及孔数有关的脉冲,将电脉冲计数 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光电转速传感器、直流电源5V、转动源及2~24V直流电源、智能转速表。 四、实验步骤 1.光电转速传感器已经安装在传感器实验箱(二)上。 2.将+5V直流源加于光电转速传感器的电源端。 3.将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输出接到面板上的智能转速表。 4.将面板上的0~30V稳压电源调节到5 V,接入传感器实验箱(二)上的转动电源处。 5.调节转动源的输入电压,使转盘的速度发生变化,观察转速表上转速的变化。 电压(V) 5 6 7 8 9 10 11 12 频率 (HZ) 45 60 78 95 113 130 150 169 6.调节转动源的输入电压,使转盘的转速发生变化,把界面切换到示波器状态,观察传感器输出波形的变化。 电压越大,波形越窄。 五、注意事项 1.转动源的正负输入端不能接反,否则可能击穿电机里面的晶体管。 2.转动源的输入电压不可超过24V,否则容易烧毁电机。 3.转动源的输入电压不可低于2V,否则由于电机转矩不够大,不能带动转盘,长时间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学号: 913110200229 姓名:杨薛磊 序号: 83

实验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 (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并掌握应变片测量电路。 二、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它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2V~±10V(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15V直流 1位数显万用表(自备)。 稳压电源、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 4 2 四、实验步骤: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说明: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由应变式双孔悬臂梁载荷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加热器+5V电源输入口、多芯插头、应变片测量电路、差动放大器组成。实验模板中的R1(传感器的左下)、R2(传感器的右下)、R3(传感器的右上)、R4(传感器的左上)为称重传感器上的应变片输出口;没有文字标记的5个电阻符号是空的无实体,其中4个电阻符号组成电桥模型是为电路初学者组成电桥接线方便而设;R5、R6、R7是350Ω固定电阻,是为应变片组成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半桥)而设的其它桥臂电阻。加热器+5V是传感器上的加热器的电源输入口,做应变片温度影响实验时用。多芯插头是振动源的振动梁上的应变片输入口,做应变片测量振动实验时用。

可调光控电灯实验报告

1、方案的选择 方案一、光控电子开关,它的“开”和“关”是靠可控硅的导通和阻断来实现的,而可控硅的导通和阻断又是受自然光的亮度(或人为亮度)的大小所控制的。如图1. 图1.光控电子开关(不可调) 方案二、在实现光对电路的控制(方案一)基础上将R3换成一个可调的电阻从改变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打开或关闭电灯。如图附2 图2.光控电子开关(可调)

从上面两个方案来看,方案二可根据不同环境对光照的需求不同来调整在不同光强下关闭和打开电灯。更具有实用价值。 2、方案设计与实现 2.1控硅控制电路的导通的实现 (1)可控硅的原理 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 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如下图3 图3.可控硅的原理图 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和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 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2。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是BG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和导通。由于BG1和BG2所构成的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的电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由于触发信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可控硅是不可关断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呢?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可以断开阳极电源或使阳极电流小于维持导通的最小值(称为维持电流)。如果晶闸管阳极和阴极之间外加的是交流电压或脉动直流电压,那么,在电压过零时,晶闸管会自行关断。 (2)可控硅控制电路的导通 首先把交流电整成直流电,与单项可控硅(晶闸管)相连。我们用下图得以实现可控硅对电路的控制。如图4.

光纤传感器基础实验

光纤传感器基础实验 王帅 (哈尔滨工程大学13-3班75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光纤传感实验仪开发研制的目的是将光纤传感这一现代技术进行广泛的普及和渗透。了解光纤传感仪试验仪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学习和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光纤端光场的径向分布和轴向分布的特点;定量了解一种光纤的纤端光场的径向分布和轴向分布;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通过对光纤接受端电压的测量,可以间接测量光纤端轴向和径向的光场强度的分布。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轴向;径向;光强分布 Optical Fiber Sensor Based Experiment Wang shuai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150001,Chnia)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 is to make this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correct using method; Understand the radial and ax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ber end; Learning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optical fiber displacement sensor. By measuring the voltage of the optical fiber acceptting, optical fiber end light field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axial and radial can be measured indirectly. Key words: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axial; radial; ligh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0 引言 光纤传感实验仪是由多种形式的光纤传感器组成,是集教学和实验于一体的传感测量系统。它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切换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用光纤传感实验仪构成反射式光纤微位移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多种可转换成位移的物理量。 1 实验原理 1.1光在光纤中传输的原理 光在光纤中的传输依据是光学中的全反射定律。普通石英光纤的结构包括纤芯、包层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