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

胃肠功能紊乱,以肚子痛为主者常为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也就是肠子容易激动,容易受刺激痉挛引起腹痛。过去这种病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顾名思义也容易受情绪影响。本病一般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即腹泻与便秘交替型)三型

一、临床表现

多发群体

患者以20~40岁中青年居多,女性多见。

症状表现:

1.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腹部胀满;IBS患者多有明显的排便习惯或粪便性状的改变,排便习惯表改变现为排便次数的增加(腹泻)或减少(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性状的改变表现为糊状便、稀水便;或干球粪、硬粪。有些患者排便费力,但排出的是糊状便或稀水便,将其理解为便秘;也有患者排便次数多,但排便干结,为硬粪,呈现假性腹泻。排便费力、排便急迫或排便不尽感、排粘液便及腹胀也是IBS常见的临床表现,所谓的粘液便就是排出的粪便中附有许多鼻涕样粘稠物。

2.嗳气、恶心、呕吐;

3.焦虑、紧张、失眠、乏力、气急、心悸,手足多汗、血压偏低、头面阵热、和头晕头痛、胸痛、背痛、呼吸不畅感、尿频、尿急等;

4.有时可扪及痉挛的乙状结肠或粪块、结肠区轻压痛;

5.肛门指检提示括约肌张力增高且病人有痛感。

二、诊断依据:

1.以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为主诉,伴焦虑、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

3.多次粪便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便潜血试验阴性;

4.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

5.纤维结肠镜示部分病人肠运动亢进甚至痉挛,无明显粘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

6.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

7.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

问题二、中医如何认识“肠易激综合征”

病因病机

脾胃虚弱是本病的病理基础,病机主要在于肝脾气机不畅,运化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日久及肾,形成肝、脾、肾、肠胃等脏功能失调。忧思恼怒,久郁不解,伤及于肝,肝气不舒,横逆及脾,脾气失和,可形成肝脾不调证.根据临床观察,一些明显的精神变化,均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运动功能和内分泌失调。中医“脾藏意”、“肝主舒泄”、“思虑伤脾”、“木郁克土”的传统理论,表明十分重视神经活动在病因学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脾胃的腐熟与输运,依赖肾阳之温煦,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也是脾运不健的的重要原因。此外,气运不调,生湿、生热、生痰,也可形成寒热互结,虚实夹杂的征候。其早期多属于肝郁脾虚;后期累及肾,表现为脾肾阳虚;波及血分可见气滞血瘀等症候。

问题三、目前对于本病的中西医治疗手段有哪些?

3)

IBS的治疗的主要原则是生活调理,对症处理,改善胃肠动力、解除肠管痉挛以及减少肠内产气等,同时辅以必要的心理治疗。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方法或有肯定疗效。鉴于IBS 的病因复杂, 往往又有心理因素(这点患者本人多不承认或认识不到), 治疗中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消除患者顾虑,特别是不要责怪医生查不

出什么病来,因为检查只是为了排除别的疾病,该病本身因为是功能性疾病,一般是查不出什么异常的。

生活治疗

放松心态和饮食调理尤为重要,因为IBS是功能性疾病,即使不治也不会变成什么不治之症,因此一经确立诊断,应消除恐惧心理,放松心情。很多患者经检查后医生解释便释然开朗,病反而很快不治自愈。部分患者可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过量的脂肪及刺激性食品如咖啡、酒精的摄取,经常体育锻炼,减少对各种应激的反应等就足以达到治疗目的。日常饮食中减少产气食物的摄入,如奶制品、大豆等。以腹泻为主的患者应酌情限制粗质蔬菜以及水果。以便秘为主的患者则提倡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以增加大便容积,缓解便秘,减轻腹痛。

药物治疗

本病一般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即腹泻与便秘交替型)三型

腹痛或腹部不适不明显者不一定要服药治疗,大不了腹痛时可去趟厕所多能解决问题。如果症状很明显,并影响了工作、生活或学习,可适当地服药药物,如匹维溴胺,该药每片50mg,每次1~2片,每天可口服3~4次/d;或奥替溴胺40mg, 3次/d。其他,如曲美布汀等都有一定的作用。明显腹泻或便秘者需要看医生开些适合的药物治疗,微生态制剂(如乳酸杆菌、双岐杆菌属)能调节肠道局部内环境,恢复肠道正常免疫功能。因此,采用益生菌补充外源性杆菌,恢复肠道的正常菌群有助于IBS症状的改善。

中医

1.肝郁脾虚证

证候:每因情志拂郁即腹痛肠鸣泄泻,泻后痛减,脘痞胸闷,急噪易怒,嗳气少食,舌边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调理气机

方药:痛泻要方加味。炒白术、生白芍各12克,陈皮、炒枳壳、制香附、煨木香克各10克,防风、柴胡各9克,生甘草6克

加减:

腹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

嗳气频繁者--加代赭石、沉香

泄泻者--加党参、乌梅、木瓜

腹满胀痛,大便秘结或欲便不能者--加大黄、枳实、槟榔

2.寒热夹杂证

证候:腹中作痛或肠鸣腹泻,便下粘腻不畅,或夹泡沫,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烦闷不欲食,脘腹喜暖,口干,舌红苔腻,脉滑

治法:平调寒热,理肠和胃

方药:乌梅丸加减。党参15克,炒白术、乌梅、黄柏、茯苓、炮姜、煨木香、当归各10克,黄连、甘草、炒川椒各6克,制附子5克,细辛3克,炒白芍2克

加减:

少腹疼痛,胀满恶寒者--去黄连,加荔枝核、小茴香

胃脘灼热,口苦者--去川椒、炮姜、附子,加栀子、吴茱萸

温邪内阻,腹满后重者--去党参、甘草,加川朴、山楂、槟榔、藿香

3.脾胃虚弱证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与刺激性食物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上腹部隐隐作痛,面色萎黄,精神疲,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炒薏苡仁40克,炒扁豆30克,党参、茯苓、白芍、山药、莲子各12克,炒白术10克,炒陈皮、木香、甘草各6克,砂仁4克(后下)

加减:

久泻不止,脾虚下陷者--加升麻、柴胡、生黄芪

肾阳已衰,寒气内盛者--可加肉桂

黎明泄泻,伴腰膝酸冷者--加补骨脂、肉豆蔻

腹痛喜按,怯寒便溏者--加干姜、肉桂

4.肠道津亏证

证候:便秘数日一行,便结难下,大便如卵状、羊屎状。部分患者可于左下腹触及包块,少腹疼痛,伴失眠、头痛、烦闷、手足汗出,舌红少苔或燥苔,脉弦

治法:滋水清肝,润肠通便

方药:一贯煎和增液汤加减。生地24克,北沙参15克,麦冬、当归、白芍各12克,玄参、川楝子各10克,玫瑰花6克(后下)

加减:兼气虚者,加太子参、生黄芪、生甘草

便秘甚者,加火麻仁、生首乌

腹痛者,加元胡,重用白芍

5.肠道瘀滞证

证候:打败内或稀溏或便秘,左少腹疼痛固定,并可扪及条索状包块,腹胀,嗳气,纳差,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玄涩

治法:理气化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当归、赤芍各15克,元胡10克,桂枝、蒲黄各9克,川芎、五灵脂、没药各6克

6.食滞肠道证

证候;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山楂18克,半夏、茯苓各9克,神曲、莱菔子、陈皮、连翘各6克

食滞较重化热--用枳实导滞丸

心理治疗

服药效果不佳最好还需要看看心理科医生。很多人认为自己并没有心理障碍,但下列症状可提示有抑郁状态或焦虑症状:抱怨有病却查不出毛病;无法集中注意力或作决定;记忆力减退;对平常喜欢的事提不起兴趣;经常失眠或睡太多;容易疲倦或不想动;静不下来或活力减退;有死亡或自杀的念头;心情沮丧或脾气暴躁;体重或食欲改变;有罪恶感;觉得自己没有用;担心,感到有坏事情要发生;紧张不安,易哭、颤抖;心中充满烦恼,坐立不安;害怕,突然发生

恐慌感;行为紧张,忐忑不安;易出汗,气促。

第二幕

问题一、肠易激综合征要做哪些检查?

肠易激综合症要做什么检查?肠易激综合症的检查一般包括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

结肠镜检查等

肠易激综合症的检查一一般检查

IBS患者以肠道症状为主,腹胀严重者可见腹部膨隆;腹痛者为脐周及左下腹可有轻压痛;腹泻者肠鸣音可亢进;便秘者肠鸣音可减弱;部分患者直肠指诊可有直肠后壁触痛,也有的患者可无明显的阳性体征a

肠易激综合症的检查二实验室检查

粪常规检查可见大量粘液或正常,血尿常规,大便隐血细菌培养(至少3次),甲状腺功能测

定,肝胆胰肾功能,血沉,电解质,血清酶学检查等均正常

肠易激综合症的检查三X线检查

X线钡灌肠可见结肠充盈迅速及激惹征,但无明显肠结构改变;全消化道钡餐有时可见钡餐通过小肠过速,钡头于0.5~1.5小时即可到达回盲部,在进行钡灌肠检查时,宜用温生理盐

水灌肠,因为肥皂水或寒冷液化灌肠能引起结肠痉挛而产生激惹现象

肠易激综合症的检查四结肠镜检查

肉眼观察粘膜无异常或仅有较度充血水肿和过度粘液分泌,结肠粘膜活检正常,有的IBS

患者进行镜检查时,因痛觉过敏,常因腹痛不能耐受需中途终止检查或不能检查,有的患者

检查后,有较长时间腹痛,腹胀,且较难恢复,可能与肠镜检查时刺激有关

肠易激综合症的检查五结肠运动功能检查

乙状结肠压,在无痛性腹泻者降低,便秘者则增加;直肠压,便秘者增加,腹泻者则降低,

并可有肛门松弛;不论便秘抑或腹泻者,均可导致乙状结肠和直肠的运动指数增高

问题二、是否必然出现胃纳不佳的表现?中医如何理解?

不一定会累及胃,因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是肝脾气机不畅,运化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日久及肾,形成肝、脾、肾、肠胃等脏功能失调。其早期多属于肝郁脾虚;后期累及肾,表现为脾肾阳虚;波及血分可见气滞血瘀等症候。但是受纳不佳是肯定有的。

问题三、针灸确实“什么病都可以治疗”嘛?优势病种有哪些?

针灸治疗的作用:1、疏通经络 2、扶正祛邪 3、调和阴阳

针灸的优势特色是什么?针灸能治什么病?

要回答以上的问题,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针灸疗法的特点?针灸疗法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用性质:属于机械刺激,是自然疗法、外治法。二是作用时程:由刺激的反射性所决定,是否见效快。三是作用实质:不是外源性物质、能量的补充,是依靠促进、激发机体自身的调节机能和自我康复的潜能,使机体从病态向正常生理状态转归,作用的峰值有限。四是作用的安全性:无外源性物质(药物)的毒副作用,这是其作用实质所决定的。

针灸治疗病种的优势,如周围性面瘫、假性球麻痹、腹部术后肠麻痹及排尿困难、癔病等。

16类分别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谱29种;肿瘤病谱9种(主要针对肿瘤放化疗后毒副作用、肿瘤疼痛及发热、免疫功能低下等);血液及造血器官病谱5种;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谱9种;精神和行为障碍病谱29种(其中西医病26种,西医症状2种,中医病证1种);神经系统病谱61种(其中西医病46种,西医症状10种,中医病证5种);眼和附器病谱31种(其中西医病22种,西医症状5种,中医病证4种);耳和乳突病谱7种(其中西医病5种,中医病证2种);循环系统病谱25种(其中西医病16种,西医症状7种,中医病证2种);呼吸系统病谱28种(其中西医病17种,西医症状3种,中医病证8种);消化系统病谱52种(其中西医病27种,西医症状15种,中医病证10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病谱29种(其中西医病24种,西医症状2种,中医病证3种);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病谱65种(其中西医病48种,西医症状11种,中医病证6种);泌尿生殖系统病谱51种(其中西医病32种,西医症状10种,中医病证9种);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病谱13种(其中西医病9种,西医症状4种);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18种(其中西医病14种,西医症状4种)。

第三幕

问题一、拟定治疗方案(治疗原则、针灸处方、腧穴刺激方法是什么?)

①肝郁脾虚型。

西医诊断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原则:泻肝和脾 ,调和气机

行针灸治疗 ,取中脘、天枢 (双侧 )、足三里 (双侧 )、合谷(双侧 )、太冲 (双侧

)。按常规消毒针刺 ,刺入得气后 ,行提插捻转手法 ,平补平泻 ,留针 30 min。天枢(双侧 )、足三里

(双侧 )行温针灸 ,每日 1次。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肠易激综合征诊疗规范

肠易激综合征 【概述】 肠易激综合征是指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属于中医“泄泻”、“便秘”、“腹痛”范畴。 【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辩证标准 1. 病名诊断:以腹痛、腹部不适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腹痛”范畴,可命名为“腹痛”;以大便粪质清稀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泄泻”的范畴,可命名为“泄泻”;以排便困难、粪便干结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便秘”范畴,可命名为“便秘”。 2. 证候诊断: 1)脾虚湿阻证 主症: 1.大便时溏时泻; 2.腹痛隐隐。 次症: 1.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2.神疲纳呆,四肢倦怠; 3.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 4.脉虚弱。 2)肝郁脾虚证 主症:1.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发作常和情绪有关;2.急躁易怒,善叹息。 次症:1.两胁胀满;2.纳少泛恶;3.脉弦细;4.舌淡胖,也有齿

痕。 3)脾肾阳虚证 主症:1.晨起腹痛即泻;2.腹部冷痛,得温痛减;3.形寒肢冷。次症:1.腰膝酸软;2.不思饮食;3.舌淡胖,苔白滑;4.脉沉细。 4)脾胃湿热证 主症:1.腹痛泻泄;2泄下急迫或不爽;3肛门灼热。 次症:1.胸闷不舒,烦渴引饮;2口干口苦;3舌红,苔黄腻; 4.脉滑数。 5)肝郁气滞证 主症:1.大便干结;2.腹痛腹胀;3.每于情志不畅时便秘加重。次症:1.胸闷不舒,喜善太息;2.嗳气频作,心情不畅;3.脉弦。 6)肠道燥热证 主症:1.大便硬结难下;2舌红,苔黄燥少津。 次症:1.少腹疼痛,按之胀痛;2.口干口臭;3.脉数。 上述证候确定:主症必备,加次症两项以上即可诊断。二.西医诊断标准 以肠易激综合征(IBS)罗马Ⅲ诊断标准: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症状,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1.排便后症状改善;2.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3.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症 概述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排除可以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在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IBS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0%-20%,我国北京一组报道为8.7%。患者以中青年居多,50岁以后首次发病少见。男女比例约1:2。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尚不明确,找不到任何解剖学的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情绪因素,饮食,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有些患者有焦虑症,尤其是恐惧症,成年抑郁症和躯体症状化障碍.然而,应激和情绪困扰并不总是伴有症状的发作和反复.有些IBS患者表现有一种有获得性的异常病理行为,比如,他们倾向于将精神上的困扰表达为消化道的主诉,通常是腹痛.内科医生在评估IBS,尤其是有顽固性症状的患者时,应了解其有否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包括性虐待和躯体恶习. 一、胃肠动力学异常 在生理状况下,结肠的基础电节律为慢波频率6次/分钟,IBS以便秘、腹痛为主者3次/分钟慢波频率明显增加。 二、内脏感知异常 直肠气囊充气试验表明,IBS患者充气疼痛阈明显低于对照组。 三、精神因素 研究认为,本病症状发作或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焦虑、抑郁、激动、恐惧等情绪不安因素刺激机体,影响了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和小肠的运动功能改变及分泌功能的失调。 四、遗传因素 肠易激综合症有明显的家族集聚倾向。国外33%的患者有家族史,国内与此接近,而且同一家族中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雷同。 五、感染因素 约1/4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症状起自胃肠炎、痢疾或其它直接影响胃肠功能的疾病。研究认为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因素可引起肠粘膜下巨细胞或者其它炎性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而发生肠易激综合症。 六、饮食因素 食物本身并不引起肠易激综合症。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可因乳糖酶缺乏发生乳糖类消化不良,很多病人可因进食或刺激性食物发作,可能对某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致使肠腔扩张和肠蠕动正常功能发生紊乱而发病。七、神经和内分泌因素 研究表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与胆碱能神经异常有关,而腹泻型则与肾上腺能神经异常有关。更主要的是本病与内分泌激素如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P物质(SP)、生长抑素(SS)、胃动素(MOT)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 张声生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疾病之一, 不易被迅速确诊,我们可根据以下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是一种慢性功能性疾病, 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以 20~40 岁的青壮年居多,男女之比约 1/2,占消化门诊量的20%。我国IBS 患病率约占人群的15% [1] ,北京地区约为7%[2-3] 。 中西医对IBS 的临床定义 肠易激综合征缺乏公认的形态学、生化指标或基因异常的改变[4-5],其诊断只能基于症状学。肠易激综合征被定义为由一组功能性肠紊乱组成的疾病状态,其症状主要为腹部不适并有排便功能紊乱。根据罗马II 共识报告意见,缺乏腹痛/不适(如功能性腹泻、功能性功能性便秘、不明功能性肠紊乱和盆底共给失调)的功能性肠紊乱及缺乏功能性肠紊乱(如功能性腹痛和腹胀)的腹痛/不适应当作为不同的疾病加以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 IBS 分为三个亚型:腹泻型(D-IBS )、便秘型(C-IBS)和便秘腹泻交替型。罗马II 诊断标准中不同亚型的划分使临床研究和临床疗效评价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中医学没有肠易激综合征病名,根据临床证候,中医药工作者常把IBS 归属于“泄泻、腹痛、滞下、休息痢、郁证”等病证范畴。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医药工作者对便秘型IBS 的认识与重视程度需要加强,可能和便秘型IBS 就诊率低相关。因此有必要把中医“便秘”的诊断列入其中,有效地发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优势。值得提出的是中医工作者早就认识本病并发的社会心理问

题(如进行性焦虑或躯体化症),绝大多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因腹部症状就诊时主要关心的问题是胃肠激若,其中尤其是腹痛(附图)。但他们叙述的非胃肠道症状却又比普通人群多,这种行为主要与患者并发社会心理问题有关,以前因为这一因素的干扰,只有16%的患者得到了正确的诊断 [6] 。因此“郁证”的诊断为中医药治疗IBS 提供了又一手段。 中西医对IBS 的认知过程 现代医学一般认为IBS 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因素、肠道感染与菌群失调 、神经内分泌因素等。而应用这些机制均难以全面解释 IBS 的发病过程。最新观点认为, 它的发病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心理、情绪、社会及环境因素在致病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受中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制约。 中医认 心理-社会因素与 IBS 中西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共同点,就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肠易激怒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特征是腹痛或腹部不适合排便习惯的改变。其症状主要包括: 腹痛、腹部不适:腹痛的位置可能不确定,也可能经常固定在一个位置。疼痛可能是绞痛、钝痛、隐隐作痛等不同,持续时间不确定,可能是由于排便和排气缓解。有些食物会引起疼痛,如粗纤维食物、冷食物、酸辣刺激性食物,但腹痛一般不会逐渐加重,轻时反复发作,睡眠不发作,不会在半夜醒来. 腹泻或不成形便便:比饭后长,尤其是早餐后多次排便,也可以在其他时间发生,但不会发生在晚上。大便次数多,但每次量少,总量超过正常范围。有时大便1-2但不成形。腹泻或不成形有时与正常大便或便秘交替出现。 3、便秘:每周排便1-2偶尔十几天一次,早期多间歇性,后期可持续性需要服药。 4.排便过程异常:患者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不良或便急等症状 5.粘液便:大便中常有少量粘液,偶尔会排出大量粘液 6、腹胀:白天明显,晚上睡觉后减少,腹围一般不增加。 以上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其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大多数研究与情绪紧张、环境变化、精神异常、饮食、肠道菌群紊乱、肠道激素和遗传有关,其治疗也需要个性化综合治疗,因此有上述症状的朋友建议及时正确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必须检查和消除能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该病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又称肠功能障碍、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据估计,在有消化症状的患者中,IBS占50%~70%,男女发病率为1:2,多见于中青年,已被公认为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身心疾病。IBS病理生理学的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这些变化的机制尚未澄清。据报道,心理障碍是IBS发病的重要因素。 1.胃肠动力学异常动力学异常不局限于结肠,常涉及全胃肠道,对各种生理和非生理刺激的动力学反应过强,并呈反复发作过程。 2.内脏感知异常直肠气囊充气试验表明,IBS患者充气疼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3.大量调查显示,精神因素心理应激对胃肠运动有明显影响,IBS 患者性格异常,焦虑抑郁积分明显高于正常人,压力事件频率也高于正常人。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仅供参考)

肠易激综合征 一、概述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iome,IBS)是一种以肠道功能紊乱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伴有排便习惯改变或排便异常。据流行病学调查,IBS症状人群的总体患病率多在5%~25%之间,门诊就诊率约30%,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 二、诊断 (一)临床表现 1.腹痛或腹部不适感[2]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灼痛及痉挛样疼痛。程度各异,轻者仅为轻微不适,重者甚至影响正常生活。疼痛部位多位于左下腹部,或为全腹疼痛。多伴有腹胀。起病缓慢,间歇性发作,不具特异性,症状的出现或加重常与精神心理因素或应激状态有关,白天明显,排便常发生于早餐后,睡眠中极少出现。 2.排便异常[3]排便次数>3次/日或<3次/周。性状为稀便、水样便或干硬便,可伴黏液,排便费力或不尽感,但无血便,也可表现为秘泻交替。 3.肠外症状可有上消化道症状如烧心、早饱、恶心、呕吐、嗳气等,部分病人有明显的焦虑或抑郁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4]各种临床检查的目的主要在于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1.血常规(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白红蛋白量、白细胞分类)和红细胞沉降率均应在正常范围内。 2.粪便检查可见到黏液,但不应有较多的红、白细胞,隐血试验应为阴性,也无致病菌、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其他肠原虫、血吸虫卵等。 3.口服钡餐示钡剂迅速充盈小肠和结肠,钡剂经小肠时间显著缩短,此点颇为突出。钡剂灌肠x射线检查示结肠充盈迅速、结肠腔普遍变细呈索条状(索状征),或节段性变细,或袋形增多和加深,特别以在横结肠为突出和典型;结肠形态可有变化,甚至和变细的肠段交替出现某些肠段袋形消失或轻度扩张,但从无粘膜破坏、溃疡、固定狭窄、充盈缺损等征象。在进行x射线检查前,宜用温盐水作清洁灌肠,因为用皂水或寒冷液体灌肠均能引起结肠痉挛和类似本病的x射线图像。口服导泻剂也将影响检查结果。 4.纤维结肠镜检查常由于结肠的强烈收缩,器械不易进入满意的深度,此时病人常诉说有左下腹痛。所见肠膜可有轻度充血水肿和过度黏液分泌,但无出血、粘膜脆弱易碎、颗粒状息肉、溃疡等,粘膜活检正常。 此外,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试验、钡餐检查上中消化道等一般不作为本病的常规检查,但可在鉴别诊断中选用。

[医学]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 胃肠功能紊乱,以肚子痛为主者常为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也就是肠子容易激动,容易受刺激痉挛引起腹痛。过去这种病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顾名思义也容易受情绪影响。本病一般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即腹泻与便秘交替型)三型 一、临床表现 多发群体 患者以20~40岁中青年居多,女性多见。 症状表现: 1.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腹部胀满;IBS患者多有明显的排便习惯或粪便性状的改变,排便习惯表改变现为排便次数的增加(腹泻)或减少(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性状的改变表现为糊状便、稀水便;或干球粪、硬粪。有些患者排便费力,但排出的是糊状便或稀水便,将其理解为便秘;也有患者排便次数多,但排便干结,为硬粪,呈现假性腹泻。排便费力、排便急迫或排便不尽感、排粘液便及腹胀也是IBS常见的临床表现,所谓的粘液便就是排出的粪便中附有许多鼻涕样粘稠物。 2.嗳气、恶心、呕吐; 3.焦虑、紧张、失眠、乏力、气急、心悸,手足多汗、血压偏低、头面阵热、和头晕头痛、胸痛、背痛、呼吸不畅感、尿频、尿急等; 4.有时可扪及痉挛的乙状结肠或粪块、结肠区轻压痛; 5.肛门指检提示括约肌张力增高且病人有痛感。 二、诊断依据: 1.以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为主诉,伴焦虑、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 3.多次粪便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便潜血试验阴性; 4.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 5.纤维结肠镜示部分病人肠运动亢进甚至痉挛,无明显粘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 6.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 7.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 问题二、中医如何认识“肠易激综合征” 病因病机 脾胃虚弱是本病的病理基础,病机主要在于肝脾气机不畅,运化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日久及肾,形成肝、脾、肾、肠胃等脏功能失调。忧思恼怒,久郁不解,伤及于肝,肝气不舒,横逆及脾,脾气失和,可形成肝脾不调证.根据临床观察,一些明显的精神变化,均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运动功能和内分泌失调。中医“脾藏意”、“肝主舒泄”、“思虑伤脾”、“木郁克土”的传统理论,表明十分重视神经活动在病因学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脾胃的腐熟与输运,依赖肾阳之温煦,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也是脾运不健的的重要原因。此外,气运不调,生湿、生热、生痰,也可形成寒热互结,虚实夹杂的征候。其早期多属于肝郁脾虚;后期累及肾,表现为脾肾阳虚;波及血分可见气滞血瘀等症候。 问题三、目前对于本病的中西医治疗手段有哪些? 3) IBS的治疗的主要原则是生活调理,对症处理,改善胃肠动力、解除肠管痉挛以及减少肠内产气等,同时辅以必要的心理治疗。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方法或有肯定疗效。鉴于IBS 的病因复杂, 往往又有心理因素(这点患者本人多不承认或认识不到), 治疗中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消除患者顾虑,特别是不要责怪医生查不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肠胃疾病,通常表现为腹泻、便秘 和腹痛等症状。由于这些症状非常普遍,因此诊断IBS需要符合特定 的标准。本文将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步骤的阐述。 1. 排除其他疾病 首先,确认患者的症状是由IBS引起的必须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例如,炎症性肠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因此,常常需要通过医生的问诊和其他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疾病。 2. 应用罗马标准 在确定没有其他疾病存在之后,医生通常会使用罗马标准来确诊 该患者是否有IBS。罗马标准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IBS诊断标准。根据这个标准,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排除其他疾病。 (2)存在腹部不适或腹痛,而且要满足以下三个标准之一: - 疼痛与排便有关系 - 疼痛的性质和位置与IBS相符 - 疼痛的缓解与IBS治疗相符 (3)存在与排便相关的变化,过度的腹泻或便秘,通常是指排 便频率的变化,而不是排便量的变化。 3. 按照症状分类 在诊断为IBS的情况下,还需要按照症状继续分类。根据罗马标准,IBS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以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并且有过度腹泻或便秘的情况。 (2)以便秘为主要症状,并且有腹痛。 (3)以腹胀和不适为主要症状,有腹痛和排便不规律等症状。 4. 应用其他辅助手段 除了上述步骤,医生还可以使用其他辅助手段来确定IBS的诊断。例如,可以使用结肠镜检查来排除其他肠胃疾病的可能性。同时,还

可以使用特定的血液测试或粪便测试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总之,IBS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肠胃疾病,对于确诊IBS需要使用罗马标准,并且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一旦确定了IBS的诊断,还需要按照症状分类,以便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最后,需要指出的是,IBS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因此需要按照每位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医学(上)》 2020年第9期 主任医师王豪(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南昌 330008)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腹痛”‘便秘”“泄泻”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脾胃虚弱是 本病的病理基础。其病机在于肝脾气机不畅、运化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日久及肾,形成肝、脾、肾、肠胃诸脏功能失调。同时与情志失调、思虑劳倦密切相关。 ⒈肝气郁结。肝主疏泄,郁怒忧愁过度可致肝失条达,气机不畅,甚则气滞血瘀,脉络不 通而腹痛。肝气郁结,横逆乘脾犯胃,脾胃运化失常可见泄泻。 ⒉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若因各种原因致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反为 湿与滞,于是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泄泻乃作。 ⒊湿热蕴结。湿邪蕴结肠道,故见黏液便。如嗜食肥腻辛辣之物,胃肠积热,伤津化燥, 肠失濡润,腑行不畅易出现便秘;或气虚阳虚,肠道通降无力而便秘。肝脾不调,升降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故腹泻与便秘交替。 ⒋肾阳虚衰。肾之阳气助脾胃之运化以腐熟水谷。若肾气不足,或久病之后肾阳受损,或 房室无度命门火衰,致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谷不化,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此外,气运不调,生湿、生热、生痰,也可形成寒热互结、虚实夹杂的证候。其早期多属 肝郁脾虚;后期累及肾,表现为脾肾阳虚;波及血分可见气滞血瘀等证候。故临床辨证需辨明 虚实、寒热、气滞、兼夹的主次及相互关系。治疗以调理肝脾气机为主,兼以健脾温肾。 【肝胃气滞证】 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伴情志抑郁或心烦易怒,或兼胁痛,舌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 方药:六磨汤加减沉香(后下)9克,木香(后下)12克,槟榔12克,乌药12克,枳 实15克,大黄6克,郁金12克,厚朴9克。气滞甚者加厚朴10克,香附15克,柴胡10克,以助理气之功;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加黄芩10克,栀子10克,龙胆草15克清肝泻火;气逆呕吐者,加半夏10克, 旋覆花15克,代赭石30克;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15克,柴 胡12克,合欢皮15克;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加桃仁15克,红 花10克,赤芍12克,活血化瘀。 【肝气乘脾证】 腹痛、腹泻常因情志变化诱发,泻后痛减,痛区多在少腹部,胸胁痞闷、胁痛肠鸣、 嗳气矢气频作、伤感叹息、易怒、纳谷欠佳,苔薄,脉弦。治宜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加减白术15克,白芍15克,佛手12克,防风12克,陈皮9克,郁金 10克,甘草6克,柴胡12克,木香(后下)9克,煨葛根18克。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 加柴胡10克,枳壳15克,香附12克,以疏肝理气;脾虚明显、神疲食少者,加黄芪20克,党参15克,扁豆20克,以健脾益气;若久泻不止,可加酸收之品,如乌梅15克,五倍子8克,石榴 皮10克以涩肠止泻;等。

肠道易激综合征

肠道易激综合征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其特征是肠道无结构上的缺陷,但整个肠道对刺激的生理反应有过度或反常的现象。临床表现结肠性腹痛,以左髂窝、左中下腹区疼痛最为多见,便秘或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有时粪便中有大量的粘液,常伴有胸闷、心悸、失眠、乏力、尿频等神经官能症状。体检除可触及痉挛的结肠外,无其它阳性发现。本病过去亦称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或粘液性结肠炎,现统称肠道易激综合征。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了,但主要与精神因素密切有关。此外,饮食不当(粗糙、生冷的饮食)、食物过敏、气候变化、某些肠道感染、外科手术、过度疲劳也可以诱发本病的发生或加重症状。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镇静剂、抗抑郁剂、抗痉挛剂、止泻剂或通便剂等对症处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腹痛”、“泄泻”、“便秘”的范畴。主要由于情志失调,导致肝郁气滞,肝气乘脾,而为肝郁脾虚;脾胃虚弱,日久穷必及肾,又可导致脾肾阳虚;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日久又导致血瘀肠络。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医方: 1. 秦艽萆薢汤——功能健脾益肾,扶正固本。主治结肠易激综合征。 秦艽12克、萆薢12克、补骨脂12克、煨诃子12克、党参12克、茯苓15克、焦白术15克、山药15克、砂仁3克、陈皮10克,水煎服。 (处方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医院王淑波。) 2. 抑激止泻汤——功能抑激惹,止腹泻。主治以腹泻为主症的肠道易激综合征。 党参10~15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6~10克、广木香6克、白芍15~30克、广陈皮6~10克、防风炭10克、仙茅12

克、补骨脂10克、炮姜炭10克,水煎服。 (处方来源: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金仲达。) 3. 五厚汤——功能温中健脾,安神补气。主治肠道易激综合征。 厚朴10克、五味子10克、石榴皮10克、乌梅3枚、鸡内金3克、黄芪10克,水煎服。 (处方来源:解放军765医院屈良斋。)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 写在课前的话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调查显示, 有IBS病症者欧美报道为10%—20%,我国北京一组报道为8.7%.患者以中青年居多,50岁以后首次发病少见.男女比例约1:2.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与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它的发病于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下面就从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介绍. 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IBS? IBS是一类十分常见的胃肠道感觉运动敏感性疾病.属于慢性、亚慢 性胃肠功能紊乱.IBS的主要病症包括腹痛、腹部不适和排便功能的改变,便秘、腹泻或两种情 况的间断发作. 一 IBS的定义 IBS是一组以腹痛、不适、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异常而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病症群.IBS 是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典型代表,临床非常常见,研究也很多.患病率,人群患病率是约9%-12%, 男性1.5%-12.1%,女性是5.2%-19.1%,这百分比取决于诊断、判定的标准. 二IBS病因与发病机制 1.心理障碍:忧虑、悲观、抑郁、人际关系的敏感、睡眠障碍等等,都是IBS的常有的伴随表现.精神紧张可改变肠道的MMCIBS较正常人更容易出现MMC的异常.抑郁延缓全肠道通过的时间,而忧虑那么促进小肠的转运.IBS发病与儿童期身心受虐待有关,大约占到20%-30%. IBS及普通人群MMPS的研究结果,也就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IBS和非IBS进行比拟,它分了三个方面,一个是疑病倾向,第二个抑郁倾向,第三个癔病倾向.这三个,在IBS病人中分别占到了50%、30%和50%,而非IBS病人分别占到25%、15%和30%,统计学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 值均小于0.01. 2.应激事件与IBS发病有关. 就业、婚姻、家庭的变故、人际关系、诉讼或者手术、疾病等等.健康志愿者急性应激扰乱了正常餐后运动模式,可以促进小肠的运转.大鼠的身心应激可以引起结肠张力增加,传递速度减慢. 而且伴随有VIP、肠啡肽这些激素的分泌的增加.应激促进CRH的合成与分泌,静注CRH以后, 腹痛加重,结肠运动指数增加.用YCRH拮抗剂以后,或这个静脉或者下丘脑旁核注射以后,可以消除应激的胃肠反响.

肠易激综合征(全文)

肠易激综合征(全文) ◆◆导读◆◆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经常在情绪紧张或发脾气的时候,就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去医院检查也没有什么问题,那么这到底是什么病?该怎么治疗呢?出现上述情况多半是得了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特点是在没有特定和独特的器质性病理的情况下,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便秘和腹泻可交替出现,但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异常。过去称为“痉挛性结肠炎”“黏液性结肠炎”及“不稳定性结肠炎”等。 该病患者以20~40岁中青年居多,女性多见;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常迁延难愈。 ◆◆病因◆◆ 一般的病因是机体应激反应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个体都可能涉及遗传、环境、心理、社会和胃肠感染等因素,导致

胃肠动力改变、脑—肠轴相互作用的紊乱、自主神经和激素的变化等。 伴有精神障碍(如恐慌、焦虑、创伤后应激紊乱等)、睡眠障碍和心理应对障碍的患者,应激性生活事件常可导致症状的加重,但对心理因素与IBS 之间的确切联系还不十分清楚。 ◆◆临床表现◆◆ 1.症状 腹痛、腹部不适:常沿肠管有不适感或腹痛,可发展为绞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在排气排便后缓解。有些食物如粗纤维蔬菜、粗质水果、浓烈调味品、酒、冷饮等,可诱发腹痛。但腹痛不进行性加重。睡眠时不发作。 腹泻或不成形便:常于餐后,尤其是早餐后多次排便。亦可发生于其余时间,但不发生在夜间。偶尔大便最多可达10次以上。但每次大便量少,总量很少超过正常范围。有时大便仅1~2次,但不成形。腹泻或不成形便有时与正常便或便秘相交替。 便秘:每周排便1~2次,偶尔10余天1次。早期多间断性,后期可持续性而需服用泻药。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 概述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紊乱的疾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该症状在无明显病理结构异常的情况下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准确诊断该疾病,国际上制定了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罗马Ⅳ标准 罗马Ⅳ标准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于2016年发布。 该标准明确了诊断IBS所需的主要症状、辅助症状、持续时间等要素。 主要症状 根据罗马Ⅳ标准,诊断肠易激综合征至少需要符合以下两个主要症状: 1.腹痛或腹不适:腹部疼痛、不适、疼痛轻重程度可变,通常缓解后再次出现; 2.异常排便:包括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出现。 辅助症状 在主要症状的基础上,还需要符合以下两个或更多个辅助症状: 1.排便与腹痛之间的关系:排便后腹痛减轻或消失; 2.排便的频率:每日排便超过3次或少于3次; 3.大便形状改变:排便时大便形状发生变化(如细条状、颗粒状等); 4.大便排出感:排便时有紧迫感或感觉未排空。 持续时间及其他要素 为了进一步确认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症状持续时间: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以上; 2.症状发生频率:症状出现时至少每个月3天以上; 3.不同年龄段的表现:症状在不同年龄段表现一致;

4.症状的负担:症状对患者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交生活造成明显的负担。 诊断方法和排除标准 除了满足罗马Ⅳ标准的症状要求外,还需要进行一些检查和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以下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和排除标准: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发生时间、频率、持续时间等。 体格检查 进行腹部触诊、听诊等体格检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的可能性。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尿液等常规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影像学检查 若症状持续时间较短或伴随其他症状,可以考虑进行胃肠道内窥镜、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排除标准 排除以下疾病后才能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 1.肠道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2.肠道感染:如细菌性肠炎、寄生虫感染等; 3.肿瘤:如肠道肿瘤、肠系膜肿瘤等; 4.其他结构性疾病:如结肠梗阻、息肉等。 治疗策略 对于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应采用综合治疗策略进行治疗。治疗策略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综合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综合治疗 一、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介绍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 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腹痛、腹泻或便秘以及排便习惯改变。虽然肠易激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许多因素可能与其发生相关。下面将介绍几个被认为与肠易激综合征有关的重要病因。 1. 高敏感性胃肠道:某些人具有超敏感胃肠道,在遇到正常食物和饮料时可能 引起过度反应。 2. 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运动紊乱被视为成年人和儿童患上肠易激综合征的一个 重要原因。这种运动紊乱可能导致食物传输速度过快或过缓,从而导致腹泻或便秘。 3. 神经调节失衡:神经系统对消化功能的正常调控非常重要。在某些情况下, 神经调节失衡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促使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 4. 食物不耐受:某些食物或添加剂可能会引起肠道不适。人们对乳糖、麸质和 人工甜味剂等食物成分的不耐受性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具有一定关联。 二、肠易激综合征的综合治疗方法 1. 改善饮食习惯 饮食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饮食习惯来缓解IBS症状: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摄入足够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体积,促进正常 排便。建议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 (2)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食品、咖啡因和可乐等可能刺激胃肠道,诱发或 加重症状。避免或减少食用这些刺激性食物可以有助于控制症状。

(3)遵循适当的进餐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咀嚼食物,以减轻肠胃负担。定时进餐和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也是重要的。 2. 缓解压力和焦虑 压力和焦虑可能会加重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因此,通过以下方法缓解心理压 力对治疗IBS非常重要: (1)正念冥想:通过正念冥想来训练关注当下,并在身心放松中减轻压力。 (2)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释放紧张情绪和压力,并促进血液循环。选择适 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瑜伽等。 (3)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员分享并寻求支持能够帮助缓解心理 压力。 3. 药物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和医生建议,可能需要采用一些药物来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以下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 (1)抗腹泻药物:对于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腹泻药物,如吲哚美辛。 (2)轻度镇静剂:某些药物可以减少胃肠道紧张和不适感,缓解相关症状。 (3)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对于伴有明显情绪压力或焦虑的患者,可能需要 使用这类药物来缓解相关症状。 四、结语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复杂且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尽管它的确切原因还 没有完全理解,但通过改善饮食习惯、缓解心理压力以及适当使用药物,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发作并缓解其症状。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个体差异,根据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排除可以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在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IBS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0%-20%,我国北京一组报道为8.7%.患者以中青年居多,50岁以后首次发病少见.男女比例约1:2. 目录 肠道易激综合症基本概述 症状肠易激综合征类型 病理肠易激综合症-病因学 肠易激综合症-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学 临床诊断 治疗一、一般治疗 二、药物治疗 三、心理和行为疗法 中医治疗 预防未病前的肠易激综合症的预防 已病后肠易激综合症的预防 肠易激综合征的饮食保健 肠易激综合征的鉴别 危害 其它肠道易激综合症基本概述 症状肠易激综合征类型 病理肠易激综合症-病因学 肠易激综合症-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学 临床诊断 治疗一、一般治疗 二、药物治疗 三、心理和行为疗法 中医治疗 预防未病前的肠易激综合症的预防 已病后肠易激综合症的预防 肠易激综合征的饮食保健 肠易激综合征的鉴别 危害其它展开编辑本段肠道易激综合症基本概述 肠道易激综合症,亦称肠道易激惹综合征,是胃肠道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功能性疾病,多见于壮年,男性略少于女性,50岁后首次发病者极少. 肠易激综合症 肠道易激综合首是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独立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本病肠无结构上的缺陷,但对刺激和生理反应过度或出现反常现象.过去称此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

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黏液性结肠炎”等.由于肠道功能紊乱不局限于结肠,故统称为肠道易激综合症.其特征为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神经、精神、感染因素所致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对生活质量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一般来说,中青年是高发人群,其中女性发病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编辑本段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类型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图 便秘型:伴有周期性便秘与较频繁的正常大便交替,大便经常有白色黏液,疼痛呈绞榨样,阵发性发作,或持续性隐痛,排便后可缓解.进食常会促发症状,也可以出现腹胀、恶心、消化不良和烧心等症状. 腹泻型:特别是在进食刚开始,或结束时出现突发性腹泻.夜间腹泻很少,常有疼痛、腹胀和直肠紧迫感,也可出现大便失禁等情况. 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与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一、腹痛几乎所有IBS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多于排便或排气后缓解. 二、腹泻一般每日3-5次左右,少数严重发作期可达十数次.大便多呈稀糊状,也可为成形软便或稀水样.多带有黏液,部分患者粪质少而黏液量很多,但绝无脓血.排便不干扰睡眠.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 三、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附黏液. 四、其他消化道症状多伴腹胀或腹胀感,可有排便不尽感、排便窘迫感. 五、全身症状相当部分患者可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 六、体征无明显体征,可在相应部分有轻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腊肠样肠管,直肠指检可感到肛门痉挛、张力较高,可有触痛. 七、分型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以及胀气型. IBS多起于20~30岁之际,引起症状发作,而且不定期反复.在中晚年初发极少.症状常见于清醒时,而极少发生于熟睡的患者.症状可因应激或食物摄入所触发. IBS特征是疼痛可为排便缓解,排便习惯交替,腹胀,大便中有粘液和大便不尽感,症状存在越多,患IBS的可能性越大.通常,患者的腹痛特点和部位,促发因素及排便类型是各不相同的.常见症状变化或与常见症状有偏差提示同时并发器质性病症,应该彻底检查.IBS患者也可有肠外症状如纤维肌痛,头痛,性交困难,颞颌关节综合征. IBS主要的临床类型有两种.便秘型IBS经常便秘,但大便习惯不同.大部分患者至少一个以上部位的结肠疼痛,伴有周期性便秘与较频繁的正常大便交替.大便经常含清洁的或有白色粘液,疼痛呈绞窄样,阵发性发作,或持续性隐痛,排便后可缓解.进食常会促发症状,也可以出现腹胀,胀气,恶心,消化不良和烧心. 腹泻型IBS,特别是在进食刚开始,过程中或刚结束出现突发性腹泻.夜间腹泻很少.常有疼痛,腹胀和直肠紧迫感,也可出现大便失禁.无痛性腹泻是不典型的,内科医师应考虑其他诊断的可能性如消化不良,渗透性腹泻. 编辑本段病理 肠易激综合症-病因学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尚不明确,找不到任何解剖学的原因.情绪因素、饮食、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有些患者有焦虑症;尤其是恐惧症,成年抑郁症和躯体症状化障碍.然而,应激和情绪困扰并不总是伴有症状的发作和反复.有些IBS患者表现有一种有获得性的异常病理行为,比如,他们倾向于将精神上的困扰表达为消化道的主诉,通常是腹痛,内科医生在评估IBS,尤其是有顽固性症状的患者时,应了解其有否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包括性虐待和躯体恶习. 肠易激综合症-发病机制 一、胃肠动力学异常在生理状况下,结肠的基础电节律为慢波频率6次/分钟,IBS 以便秘、腹痛为主者3次/分钟慢波频率明显增加. 二、内脏感知异常直肠气囊充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很多人对“肠易激综合征”并不陌生,但是依然有些人觉得肠易激综合征十分的神秘,不清楚这一疾病有何症状表现,有什么危害。近些年,患上胃肠疾病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到底肠易激综合征 是一种疾病呢? 一、肠易激综合征是什么?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胃肠功能性疾病之一,这一疾病不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同时还比较容易复发。但是目前依然尚不是很清楚这一疾病的发病机理。引发肠 易激综合征的因素较多,现如今,已经有很多人都认识到这一疾病的出现和心理 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管肠易激综合征到哪里,他们通常都会先确定好厕所的位置,这种疾病对 病人的工作与生活会造成较大影响。虽然这并不是一种罕见病,但是依然有很多 人对这一疾病不是很了解,导致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的诊断通常都是以病人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为基础,一般年轻人和中年人比较容易 患上这一疾病,并且女性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 二、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肚子疼痛、肚子胀 很多病人得了肠易激综合征以后,排便后肚子疼痛和肚子胀的症状表现就会 有所缓解,一些病人吃东西时和情绪激动时肚子疼痛和肚子胀的症状表现就会加重。并且不管是疼痛还是肚子胀都没有固定的位置,在肚子任何一个都可能出现。 2腹泻 得了肠易激综合征后,病人排便的次数会明显变多,并且大便不成型,呈现 为糊状,还含有较多的粘液。不吃东西后腹泻的症状便会有所缓解,一些病人吃

东西后就会诱发腹泻。并且很多病人还会伴随出现排便不彻底和尿急的感觉。另外,病人还可能会发生交替腹泻与便秘的情况。 3便秘 得了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还会出现大便干燥的症状,大便的含水量比较少, 通常呈现为颗粒状或者球状,一般还会伴随出现排便不彻底的感觉。 4上消化道表现出的症状 大约有近一半的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上消化道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变化,像病 人会感觉恶心,胃灼热,还可能会出现呕的症状。 5心理变化 一些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通常在心理和精神方面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像病人会经常感到紧张、抑郁、焦虑等。 三、肠易激综合征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 一旦得了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很可能会长期反复性的发作,经常出现腹泻、 腹痛或者便秘等情况,并且还会对病人的食欲造成一定的影响,病人会感觉自己 浑身没有力气,神经也会逐渐地衰弱,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将对病人的正 常生活与工作造成较大影响。 2抵抗力降低 得了肠易激综合征以后,病人很可能会长期出现腹泻的情况,而长期腹泻将 会致使病人营养不良,再加之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来加以治疗,所以很容易降低 病人的抵抗力。一旦病人的抵抗力降低,其患上其他疾病的几率也将大大增加。 3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

2022肠易激综合征(全文)

2022肠易激综合征(全文) 人常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其实有许多疾病,患者自己最了解病情的发生诱因,吃什么药有用,怎样才能避免发生。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生常与饮食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药物治疗只是辅助的方法,平时的自我调理非常重要。 一、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什么病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大便性状改变,通过胃肠镜等检查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的异常。 过去曾称为粘液性结肠炎、结肠痉挛、结肠过敏、过敏性结肠炎、易激结肠等,现在统一命名为肠易激综合征,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虽然病情迁延反复,治疗困难,其本质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也就是说结构是正常的,只是运行出了问题。这种疾病一般不会引起器质性病变,和癌症没有关系,也不会影响寿命。 二、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有什么特点? 肠易激综合征通常有四大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

腹痛的特点是:多在进食后出现,可发生于腹部任何部位,以下腹部和左下腹最为多见,腹痛于排便或排气后可以缓解。常在腹部受冷或进冷食、油腻、刺激性食物或者精神紧张时诱发。 腹胀的特点是:白天明显,夜间睡眠后减轻,一般腹围不增大。 腹泻的特点是:一般出现在清晨或进食后,大便不成形,便中会带有白色或透明黏液,但腹泻并不会影响夜间休息。 便秘的特点是:排便费力,大便干结,呈羊粪样或栗子状,常有便后不尽的感觉。 伴随症状:可伴有消化不良、上腹烧灼样痛、胃灼热症、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伴有抑郁、焦虑、紧张、多疑、敌意等精神症状,亦常伴有心悸、气促、多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三、自我判断是不是肠易激综合征 1、病程要超过半年,每个月有三次以上的发病。虽然症状反复发作,但对全身健康状况无明显的影响。 2、腹痛反复发作,排便后症状有所改善。发病期间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