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教育学必考三

2011考研教育学备考(3)(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个体身心发展
身,指人的自然的、有机体的构成;心,指人的全部心理构成。发展,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整体的积极变化过程。
2、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为了使教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至少应该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解决智力任务;另一种是儿童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解决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
3、个体先天因素
是指个体出生时有机体结构所具有的一切特质。
4、个体后天因素
是指个体出生以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个体身心两方面的特征。
5、环境因素
是指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与对象(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在方向上有正反之分
6、关键期
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的能力,达到某种水平的可能性最大的时期。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个体自身的素质(先天素质与后天素质)、社会环境和个体活动。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个体活动体系的三个层次: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三、如何理解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规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方向,对个体的发展起引导作用。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教育应怎样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促进其发展?
教师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合理设计教育活动,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就必须了解这些最基本的规律,遵循并适应这些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的顺序性(身体、行为、记忆、思维、情感)和阶段性(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发展性教育的理论依据是“最近发展区” )
指导:顺序性和阶段性的规律,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顺序的要求,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

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还应看到,我们在确定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时都必须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使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在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相应的特点。
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的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中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的发展表现出不均衡性。从而使某些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期”。
指导: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也是不均衡性的表现,这种不均衡性不是表现在同一个个体内部的各部分和过程的各阶段,而是表现在不同的个体身上。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除了要掌握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外,还必须研究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了解个体不同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式,了解每个个体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充分发挥个体的特殊才能、潜力和积极因素,弥补各人的短处和不足,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具有各种个别差异的学生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使个体的身心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规律,做到从实际出发,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在身心发展阶段、发展顺序和每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与速度大体是相同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可变性是指不同的教育活动和环境中,同一年龄阶段个体身心的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活动、教育措施的改变,身心发展呈现出可变性
指导:我们的教育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加快他们的身心发展速度,提高其水平。
4、教育要我我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促进所有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充;互补性也存在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指导:使教育者乃至每一个人树立起这样的信心:不管个体自身条件处在怎样的状态下,只要生命还存在,发展的可能也就存在,生命与发展的可能永远共存。

(五)、教育与人、社会发展关系的历史统一*
一、分析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问题,并指出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
教育的的取向,是指教育活动的决策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1、教育活动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

:强调个体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体处于中心地位,而社会是个体之外的外部环境,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
(1)强调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和对立
这类思想认为人生而平等,人性的自然性是天生合理的,因此反对任何社会因素对自然的人性进行规范和束缚,甚至认为现有的一切文化,包括传递现有文化的教育都是对个体发展有害的。代表:卢梭。
(2)调和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这类观点认为,调和个体本位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冲突,他们以个体本位为出发点,也强调个体的价值是最高的价值,但并不认为全体价值的实现必须要和社会发生冲突,企图调和二者的分歧,做到个人与社会两者兼顾,甚至对上述的片面的观点进行了批判。
指导:丰富了人们对个体潜能及其价值的认识,强调个人的需要、兴趣,主张教育应促使人的个性化,突出了个体创造力及其教育的作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从而有助于全面认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它把社会的结构和功能简单化,看不到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这实际上把社会看作为个人的简单集合,认为只要每个人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发展,社会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社会,从而忽视了社会内在组织的改造和社会组织结构内在结构的完善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片面的观点。
2、教育活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按照客观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完全是受社会决定的。
(1)教育活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具有客观性
(2)教育活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具有两重性
(3)教育活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具有局限性

二、分析教育两大功能在教育活动中的区别与联系,举例说明发挥教育功能应遵循的原则。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的结果和作用,即教育在与个体及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作用。它主要是指教育活动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已经产生和即将产生的变化和结果。
教育的个体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功能
发挥教育功能应遵循的原则:(1)辩证统一原则(2)平衡协调原则(3)社会导向原则(4)个性自主原则

三、什么是教育规律?
举例说明如何处理教育两大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P148
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中内外各种关系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教育系统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是客观的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律。P146
教育两大规律: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一般是循着两条线索逐

步深入的,一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活动两条最基本的规律。

(六)、教育目的
一、试论教育目的的本质?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二、试评教育目的中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以卢梭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注重个人的价值,注重个人的身心和谐,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社会本位论”以柏拉图为代表 ,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P161

三、试分析受教育者发展中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理想抉择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是人类在探索世界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是人类文化的同体两面,它既使我们认识物性,又使我们认识人性。P163
四、试评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
2、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
3、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首先“以人为本”,把人当作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把全面发展的完人培养成为现实社会所需要的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五、设计教育目的中的社会本位与个个本位的价值的取向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抉择。

(七)、教育制度
一、(1)什么是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企业年限、领导体制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2)制定学制的客观依据是什么?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政治经济制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为什么不同社会制度的学制有相同之处?相同社会制度国家学制有不同之处?
双轨学制(欧洲现代教育)、单轨学制(美国)、分支型学制(前苏联)。P186
二、当代学制改革的

基本趋向是什么?
1、三种类型学制并行、共生互补
2、各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整体衔接
3、阶段性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
三、结合我国学制改革的实际谈谈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中央集中领导与地方分权管理相结合
我国学制结构的改革
1、幼儿教育逐步普及,量力而行
2、义务教育因地制宜、多种分段
3、中等教育多样化、综合化
4、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全面开放
5、成人教育体制灵活,类型多样


(八)、教师与学生
一、(1)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
特殊的复杂性(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即学生身心发展的复杂性;教师劳动任务的多面性;学生在成长中受教师、社会和家庭各方面的影响);
独特的创造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对教育原则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处理;教师的教育机智);
鲜明的示范性(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法去影响学生。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显效的长期性(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师劳动的社会效益要在学生参加工作以后才能得到体现或检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结束,教师在学生身上曾经付出的劳动往往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学生一生发展的宝贵财富。)
(2)它对教师素养提出了什么特殊要求?
(一)现代教育观念(新的教育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育活动观)
(二)良好的素质
1、职业道德素质(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
2、科学文化素质(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基本的美育知识)
(三)教育能力素质(加工教育内容,选择教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交往能力)
(四)心理素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
(五)创新素质(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能力、创新的人格特征)
二、你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一)现代教育观念(新的教育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育活动观)
(二)良好的素质1、职业道德素质(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2、科学文化素质(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基本的美育知识)
(三)教育能力素质(加工教育内容,选择教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交往能力)
(四)心理素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
(五)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能力、创新的人格特征)
三、论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1、学生是教育对象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育的结果就体现在学生身上。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必须通过学习的积极思维,通过其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才能实现。

学生的社会地位:
1、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2、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四、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
五、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教师威信、善于同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