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供电企业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分析

关于对供电企业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分析
关于对供电企业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分析

关于对供电企业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7-01-09T11:26:33.600Z 来源:《电力技术》2016年第10期作者:肖学静

[导读] 充分发挥可靠性管理的关键作用,优化电网结构,优化精益化管理措施,落实技术措施,建立协同机制。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州供电分公司

摘要:电力系统的管理直接影响着整体供电效果,为了确保管理到位,许多电力企业均通过对大数据、资料和信息等的收集,做好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分析与总结,依据各运行指标情况做出科学的决策,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和生产,起到科学管理的作用。电力系统的管理成效,全面体现在各个方面,涉及到电力生产的各个流程,可靠的管理,能够使电力系统运转灵活,实现科学稳定的运行,在电力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生产中,体现优质服务和综合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供电企业;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

1供电可靠性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在电力系统在供电管理方面,可靠性研究、可靠性管理网络均已处于较为完善的水平。但是部分电网企业在供电可靠性方面仍存在管理粗放、流于形式管理、统计简单及未将研究成果科学有效地运用到电网领域的问题。可靠性管理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电网企业需要相应地提高其管理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可靠性管理的关键作用,优化电网结构,优化精益化管理措施,落实技术措施,建立协同机制。

2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常见因素

2.1用户分布和密度

用户密度主要是指用户对电力的需求是不同的,每个单位分配线路长度接入用户的数量的固定值。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城市和农村结构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济条件,导致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根据电力线的设计负荷,密度不均,用户用电的单位面积迅速增加,导致用户在负荷的增加,而每行的用户数是连接不能满足电力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平衡的方式提高电源的可靠性,根据用户的最大数量来计算单元的长度,采取平均密度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相同的连接方式,既要符合当前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相关要求,根据用户数的不同区域的数量,采取不同的配送服务质量指标实现电力供需平衡。

2.2非故障停电

非故障停电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很大,导致非故障停电的原因较为复杂,在实际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统计分析中,发现问题主要包括对35kV及以上输变电线路或变电站检修、改造、预试和配电网改造和检修,这些情况就会导致供电不稳定。如果存在35kV及以上输变电线路架设跨越施工时,就需要通过被跨越线路停电的方式,配合施工。变电站如果出现了超负荷运转,如主变超载、设备改造、设施检修的情况,为了保证作业安全,也需要临时停电,通过配电网停电保证工作开展。

3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精细化管理策略

3.1加强目标管控与全过程控制

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并做好各项管理目标的分解与管控,是将管理方法落实的重要保障。所以应针对供电可靠性管理进行目标管控,将全年的停电次数、停电时用户数量进行准确的控制,然后按照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细化分组于个人。以月为时间单位进行管理控制,对于各个环节、各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与职责进行确定,符合供电可靠性流程规定。在加强月度指标的过程中,还应对各大指标的实施进行监督与问责,采用合理的管控手段,将供电可靠性工作的落实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实现闭环管控,有效均衡的推进指标。

3.2加强综合停电的管理

制定综合停电管理计划,落实综合停电管理措施。针对临时、重复停电等现象,给予有计划性的安排及控制管理是极为重要的手段。因此应在每年年初针对各类停电计划进行统一分析与梳理,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份企业年度停电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检修,并在技改、基建停电为主、其他停电为辅、能带电禁止停电作业的原则下实行停电计划。每月进行一次计划检修停电会议,按照“先算后停”的原则对停电时间、用户数量进行计算,落实到各个责任部门。

3.3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

加强各个设备的运行维护,提升其健康度。首先,定期进行设备健康检查,按照检查标准确定设备健康度,定期对其进行更换倒排,实施相应的处理措施。尤其是对于老旧设备,重点加强管理,如避雷针、针式瓷瓶老旧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其次,应针对配网设备进行差异化的运行维护工作。配网运行维护的工作量是相对较大的,运行维护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具有一定主观性,并无明确的运维重点,所以较容易出现设备运行过度或不足的问题。对设备进行健康状态的评价工作,明确设备的重要程度以及各个区段的特殊管理措施后,可制定不同级别的管理控制措施,实施差异性的维护、消缺、巡视工作,明确运维关键点,做到点线面俱全,充分发挥运维的最大效益。最后,尽量在外力破坏事件发生之前,前移安全管控关口。加强线路维护、巡视工作,以便及时对外力破坏造成的隐患点进行处理,与相关施工单位落实明确的安全协议,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重点区域设立明确的安全警示,做好现场的安全交底工作,对于线路周边的施工点应做好沟通工作,24小时值守在连续施工隐患点处,保证线路安全。

3.4加强停送电与检修定额管理

定期进行计划停电检修工程的检查,其中包括调度下令时间是否及时准确、操作人员是否准时完成,操作结束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汇报,停电调度结束是否按照规定时间许可,施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按照调度的内容结束工作,运行、调度等工作人员的复电是否在固定时间内等等。针对没有按照计划时间进行停电送电或工作、许可发生延期的事件,对供电可考虑造成影响的,均需要按照规定进行考核处理。尤其是外施工单位,因为工作人员操作技术、施工组织能力欠缺或管理水平欠佳等因素,造成停电且时间较长,对于供电可靠性造成了影响,应加强管理。

3.5加强电网的科学规划建设

电网结构规划建设,对于供电可靠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前者做到科学合理,后者的硬件方可得到有效约束。在进行电网结构规划时需要注意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从源头开始加强改造力度,对于重载过载线路、老化的设备及联络率查的线路等进行研究分析,降低或消除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负面影响,细致规划配网,有针对性地处理地域负荷过重问题,线路走廊定点做到细实稳定等。优化网架结

(完整版)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

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提高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可靠性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力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可靠性定义)本办法所称电力可靠性管理,是指确定和满足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可靠运行、电能可靠供应要求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计划、规划、控制、协调、监督、决策等活动和功能的管理。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电力企业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以及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国家能源局电

力可靠性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中心(以下简称“可靠性中心”)对电力可靠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本办法所指电力企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发电、输电、供配电、电力建设为主营业务并取得相关业务许可或按规定豁免电力业务许可的电力企业。 第四条(工作原则)电力可靠性管理应当坚持科学、规范、客观、真实的原则,建立“行业统一标准、企业具体负责、政府监督管理、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纲领条款)电力可靠性管理应以保障电力安全生产和电力可靠供应为目标,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推动电力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提升装备制造与工程质量,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 第六条(监管职责)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可靠性中心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以下简称“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 第二章电力企业的可靠性管理职责

第七条(主体责任)电力企业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责任主体,按照本办法、相关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规程,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 第八条(管理职责)电力企业应当履行下列电力可靠性管理基本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规定、制度和标准,制定本企业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制度; (二)建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体系,落实电力可靠性管理岗位责任; (三)按照国家颁布的电力可靠性评价标准,组织开展电力可靠性分析、评价工作; (四)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可靠性中心报送电力可靠性信息; (五)对重大非计划停运、停电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及时上报可靠性分析报告,并落实整改防范措施; (六)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创新及成果应用,提高电力系统和设施可靠性水平;

供电可靠性年度总结、成果应用总结

篇一:《供电可靠性专业总结》 2011年度供电可靠性专业总结 生产技术部---史庆勇2011年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局各部门的鼎力配合下,我局供电可靠性工作扎实、稳步、有序开展,停电计划实现年度完成率928%,坚持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较好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的保证了范县电网设备安全、持续、可靠、健康运行。并较好的完成了全年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一年来的个人主要学习、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我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头等大事来抓,期间,认真学习有关供电可靠性管理规范、专业知识,真正做到学习有笔记、学后有体会,通过学习、实践自己总结出了管理供电可靠性六字真言即“熟、勤、准、理、分、统”,来管理供电可靠性工作。 1、熟熟悉供电可靠性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职责;熟悉我局供电网基本情况(35千伏输电线路、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配电线路等情况)。

2、勤勤看电网负荷增减情况、勤问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动电网负荷预测情况;勤对照设备台帐、勤对照线路图纸变动情况; 勤录入基本数据和运行数据。 3、准(1)准备准备好基本资料、基础数据,以便于数据的随时录入,(2)准确所准备的资料保证准确无误,以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 4、理管理,按照供电可靠性下发的管理文件进行“由下向上”的流程进行管理,并对上报的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事件逐一分析,理清停电原因。 5、分对所录入的停电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分清是计划停电还是故障停电,计划停电是计划工作停电还是临时停电;故障停电是因内部原因还是外力因素或是自然因素。 6、统对分析的原因进行统计,并统一汇总编制成材料,供领导进行参考。 通过以上的管理方法,使我对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得心应手、从容自如。 二、尽职尽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与评价

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与评价 电力的稳定性对电力用户的生产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电力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针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概况以及介绍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了解电力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稳定性;电力系统;措施 1 引言 电力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对于国家经济和民生稳定起着促进和发展作用,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气能源从发电厂、变电站、传输和分配线电源用户,有数以千计的设备控制和保护装置,它们分布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地区,不同类型的故障,可能会发生意外,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正常电力供应用户的各种故障和意外事故造成的停电,工业和农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所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导致一个衰落的工业产品的产量,质量较低,严重的会造成损害设备。停电也将威胁到人身安全,给社会造成人身安全和经济损失,供电可靠性不仅涉及到了供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直接关系到地区用户的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配电网络,甚至关系到该地区的发展,因此,如何保障和改善网络的安全和可靠运行,一直是各供电企业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2 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概况 可靠性是指在预定条件下,一个组件,设备或系统中,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的特性指标称之为可靠度,可靠度越高,意味原件可靠运行的概率,故障少,维修费用低,工作寿命长,可靠性低,这意味着寿命短暂,出现过多的故障,维修成本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电力发展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可靠性贯穿于产品和系統每一个环节。可靠性工程涉及原有的故障统计和数据处理,系统的可靠性定量评估,操作和维护,可靠性,和经济协调等方面,具有实际性,科学性和实间性三大特点,其可靠性评估方法是可靠性研究领域方向。 2.1 充裕性 充裕性是指电力系统在保持用户的持续供应电力总需求和总电能的能力,考虑到系统计划停运的系统组件和非计划停运的合理期望值,也被称为在静态条件下,电力系统静态可靠性,以满足用户的电力和电能足够的确定性指标要求,在系统运行时,各种维修备件,备用容量的百分比概率指标,如缺乏电力概率,可以说功率足够的时间预期值,电量不足期望值等。 2.2 安全性 安全性是电力系统承受突然的干扰,如突然短路或系统组件意外损坏,也称

供电所2018年度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计划

供电所2018年度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计划 结合上级局召开的供电可靠性工作会议内容及我供电所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18年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我供电所对2018年度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要求 1、健全以所长负责,由有关管理人员组成的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 2、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颁发的有关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等。 3、做好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统计、分析和总结工作,在主管领导审核后,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出,对不能确定的事件责任原因,必须报主管部门裁定。 4、加强对员工的供电可靠性业务知识培训和技术交流工作,提高全体职工对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总结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和新经验,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 5、实行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目标管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对本年度的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测算并分解,制定出本单位的保障措施,并将指标按月或季度合理分解至各个生产部门,岗位,进行考核。 6、建立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定期召开供电可靠性分析会,及时掌握本企业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提交详细的分析报告,用于指导生产管理。

二、2018年度为提高供电可靠率,计划采取的方式、手段 1、加强电网建设,改善电网结构,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硬件支撑。 2、强化运行管理,大力提高农网在装设备的可用水平。 (1)、狠抓对运行设备的巡视和预防性试验,提前发现缺陷并及时处理,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做好主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监测工作,确保主干线路安全运行; (3)、强化日常生产管理,督促基层单位堵塞安全生产管理上本文来源于贵州学习网www.gzu521.com的漏洞,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统筹安排设备计划停运,最大限度减少停运时间。 3、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提高农网现代化管理水平。 4、建章立制,健全网络,使可靠性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三、2018年度主要工作计划 1、为了做到有章可循,具有可操作性,计划于年初制定我局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详细规定各相关单位的责任、权限、奖惩办法及动作方法。 2、严格执行计划停电制度,压缩停电次数和时间; 3、严格执行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正确使用相关程序软件。认真开展农网的供电可靠性统计和评价工作,做好供电可靠性数据的采集、存储、核实、汇总、上报、分析和反馈。

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促进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提高公司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总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可靠性管理网络和评价、指导、分析、预测系统,努力提到电力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水平。 第三条电力可靠性统计评价工作执行以下标准标准: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793-2001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7-2003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6-2003 《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天津石化公司所属各二级单位。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能 第五条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公司成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司设备管理部是天津石化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外协调工作。 第六条可靠性数据和信息的统计及上报工作,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的规定,维护可靠性指标的公正性、准确性与权威性。禁止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形式对可靠性数据进行不正当的干预。 第七条,公司设备管理部负责电力可靠性归口管理,主要职责为: (一)贯彻执行中国石化有关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制定适合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实施细则和奖惩制度等。

(二) 分解落实集团公司下达的电力可靠性指标,并实施监督和考核。将可靠性指标作为考评电力生产单位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按照电力可靠性管理有关规程及规章制度,统计、分析本企业各类可靠性数据和信息,并按规定上报。 (四)运用可靠性管理方法安排设备检修计划,并将可靠性指标的变化情况作为评估检修质量及技术改造效果的主要依据。 (五)运用可靠性分析评价理论,定期对本企业设备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提出改善本企业电力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六)定期召开本企业电力可靠性分析会,全面评价设备制造、施工安装、运行检修等因素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并制订年度可靠性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七)定期进行可靠性业务培训,确保一线人员能准确判断设备可靠性状况,正确填写可靠性记录。 第三章可靠性统计、分析和评价 第七条电力可靠性的设备状态、术语和评价指标的定义按《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的规定执行。 (一)发电设备 1、在使用:指机组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 2、可用:指机组处于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是否在运行,也不论其能够提供多少容量。可用状态还分为运行和备用两种状态。 3、不可用:指机组因故不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由什么原因造成。不可用状态还可分为计划停运和非计划停运两种状态。 4、停用机组:指机组经企业批准封存停用或长期改造停用者。处于该状态的机组不参加统计评价。

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

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促进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提高公司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总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可靠性管理网络和评价、指导、分析、预测系统,努力提到电力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水平。 第三条电力可靠性统计评价工作执行以下标准标准: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793-2001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7-2003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6-2003 《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天津石化公司所属各二级单位。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能 第五条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公司成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司设备管理部是天津石化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外协调工作。 第六条可靠性数据和信息的统计及上报工作,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的规定,维护可靠性指标的公正性、准确性与权威性。禁止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形式对可靠性数据进行不正当的干预。 第七条,公司设备管理部负责电力可靠性归口管理,主要职责为: (一)贯彻执行中国石化有关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制定适合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实施细则和奖惩制度等。 (二) 分解落实集团公司下达的电力可靠性指标,并实施监督和考核。将可

靠性指标作为考评电力生产单位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按照电力可靠性管理有关规程及规章制度,统计、分析本企业各类可靠性数据和信息,并按规定上报。 (四)运用可靠性管理方法安排设备检修计划,并将可靠性指标的变化情况作为评估检修质量及技术改造效果的主要依据。 (五)运用可靠性分析评价理论,定期对本企业设备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提出改善本企业电力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六)定期召开本企业电力可靠性分析会,全面评价设备制造、施工安装、运行检修等因素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并制订年度可靠性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七)定期进行可靠性业务培训,确保一线人员能准确判断设备可靠性状况,正确填写可靠性记录。 第三章可靠性统计、分析和评价 第七条电力可靠性的设备状态、术语和评价指标的定义按《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的规定执行。 (一)发电设备 1、在使用:指机组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 2、可用:指机组处于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是否在运行,也不论其能够提供多少容量。可用状态还分为运行和备用两种状态。 3、不可用:指机组因故不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由什么原因造成。不可用状态还可分为计划停运和非计划停运两种状态。 4、停用机组:指机组经企业批准封存停用或长期改造停用者。处于该状态的机组不参加统计评价。 (二)供电系统 1、供电状态:用户随时可从供电系统获得所需电能的状态。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摘要配电网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运用新技术、新设备,保障配网供电的稳定和可靠,做到与时俱进,是当前电力部门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就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工作单位特点,就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机电可行性建议,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配网供电;网络结构;客户密度;自动化;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TN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62-0131-01 1 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意义 配网供电可靠性,实际上就是在电力系统设备发生故障时,衡量能使由该故障设备供电的用户供电故障尽量减少,使电力系统本身保持稳定运行(包括运行人员的运行操作)的能力的程度。研究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原因与对策,不仅仅关系着用户最关心而又敏感的停电程度来评价,特别是对于供电系统末端的配电系统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配网供电可靠性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设备本身的可靠性,整个系统的设备可靠性,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系统可靠性与用户供电可靠性的配合。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供电还不稳定,处于发展阶段,据相关资料显示,近百分之80的用户停电是因为配电网系统出现问题引起的。因此,正视配电网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已经是迫在眉睫。 2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原因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如线路故障,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低,自然灾害,网络结构好坏和技术人员的管理维护能力等都可能对供电的可靠性造成较大影响。下文中,笔者将对这些进行详细阐述。 2.1 网架结构问题 配电网网架结构薄弱、结构不合理,造成供电可靠性低。部分线路为单电源辐射接线,没有备用,故障时负荷无法转移;部分线路虽为环网接线,但由于导线线径细、联络开关容量小等原因,导致互供能力较差,出现故障时无法转移负荷。 2.2 自动化程度低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行业都实现了网络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系统,这不仅能大大节省人力资源的消耗,也能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但是,配网供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在很多贫困和偏远山区,配网供电还大量依靠人工来完成,其危险性可想而知,可靠性也会因工作人员的疲劳和疏忽而大打折扣。 2.3 管理和维护人员专业技能欠缺 配网供电是一项非常专业而复杂的工作,工程质量直接决定了供电可靠性。随着我国供电系统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相关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当前我国配网供电管理和维护人员专业技能还有很多欠缺。这方面的因素很

供电所供电可靠性分析报告模板

供电所供电可靠性分析报告模板 供电所年月供电可靠性分析报告 时间: 年月日 地点: 供电所会议室 参加会议人员: 主持人: 按照县局工作会议要求,我所于年月日组织召开了年月供电可靠性专题工作会议,对供电可靠性工作进行了总结及分析,现将会议情况总结如下: 一、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 本月供电可靠率:%,共停电时户数,户均停电时间 小时,影响供电可靠率个百分点。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有: 1、计划检修次,累计停电时户数、用户平均停电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个百分点。 2、计划施工改建扩建次,累计停电时户数、用户平均停电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个百分点。 3、用户计划申请次,累计停电时户数、用户平均停电小 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个百分点。

4、临时施工次,累计停电时户数,户均停电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个百分点。 5、用户临时申请次,累计停电时户数,户均停电小时/ 户,影响供电可靠率个百分点。 6、事故停电次,累计停电时户数,户均停电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个百分点。 1—月份供电可靠性累计完成%,比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下降)个百分点,用户平均停电小时/户,其中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小时/户,用户平均故障停电小时/户。 造成指标的因素主要是: 三、本月供电可靠性工作情况: 1、通过对本所每月各单位停电计划的汇总、平衡,通过指标计算来控制压缩停电时间、停电线路条数,对于确实需要停电用户,结合线路实际,对线路及设备缺陷集中处理。确保了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可控、在控。 2、做好了检修工作,检修前,根椐所分管设备进行认真的巡查,对影响设备运行缺陷编制了检修计划,制定保证检修三大措施,确保了检修顺利开展。 3、本月根据年度技改计划,完成了项技改工作。改造前根据现场实际,制定改造措施计划,确保对客户不停电或少停电,检修

电网可靠性分析

电网可靠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和依赖性越来越大, 对安全稳定供电的要求越来越强。然而, 受到电力系统自身原因和外部干扰的影响, 电网事故时有发生, 这不但使电力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而且对电力用户和整个社会都将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影响电力安全的因素 ⑴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可归纳为: ①电力系统主要元件故障:发电机、变压器、电线故障; ②控制和保护系统故障:保护继电器的隐性故障、断路器误动作、控制故障或误操作等; ③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故障; ④信息、通信系统故障:与EMS系统失去通信、不能进行自动控制和保护、信息系统故障或拥塞、外部侵入信息通信系统; ⑤电力市场竞争环境的因素:电力市场中各参与者间的竞争与不协调、在更换旧的控制和保护系统或发电装置上缺少主动性; ⑥电力系统不稳定:静态、暂态、电压、振荡、频率不稳定等。 ⑵人为因素 不少大事故都与继电保护有关, 而这些保护的选型、整定和检查都与设计人员和运行人员的知识水平、敬业精神息息相关。常见的人为因素可概括为操作人员误操作, 控制和保护系统设置错误、蓄意破坏(包括战争或恐怖活动)等。 ⑶自然灾害 影响供电运行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雨淞和雾淞、冻雨造成电线积冰, 或大雪积压在电线上, 厚度过大时会压断电线;大于7 ~ 8级的风会吹倒电杆, 龙卷风和风暴会刮倒线路杆塔;雷击危害高压线路和变压器,击破磁瓶, 造成跳闸,一有大风,有可能产生震动、跳跃和碰线引起速断保护跳闸;雾、毛毛雨、空气污染等造成“污闪”现象, 导致绝缘子绝缘水平降低, 出现短路事故;暴雨造成铁塔、电杆倾倒或浸泡电器, 引起停电事故;直径大于等于10毫米的冰雹能砸坏电器电线。 二、相应的技术措施 ⑴精心规划电网设计, 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供电公司2019年上半年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县级供电企业1-6月份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一、综合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一)经营业绩指标 指标名称指标单位年度计划累计 经营业绩指标截止本季去年与年计划相比 1、售电量万千瓦时26000 13925.38 11575.22 53.56% 2、综合线损率% 6.41 3.25 5.70 -3.16 3、平均售电单价(含税)元/千千瓦时547.89 546.85 572.33 -1.04 4、销售收入万元12649 7615.15 3732.56 60.20% 5、固定成本万元未下达1944.09 1851.66 - 其中:可控费用万元551 176.01 235.09 31.94% 1.售电量 ***供电公司1-6月份售电量完成13925.38万千瓦时,占年售电量26000万千瓦时的53.56%,同比增加2350.16万千瓦时,增长率为20.30%。 图1 ***供电公司1-6月份售电量明细图 各分类电量增减情况原因分析: (1)居民生活电量1-6月份完成3098.76万千瓦时,占总售电量的22.25%,同比增加380.70万千瓦时,增长率为14.01%,居民生活分类偏差较大的原因:一是由于今年冬季属于寒冬,大多数人家除了以往的供暖方式外还增加了电暖气等供暖设备和一户一表电采暖电量影响,导致居民生活用电增幅较大;二是响应政府清洁能源工作安排,安装电炕6500户用于取暖,使居民生活用电增幅较大。 (2)一般工商业电量1-6月份完成6575.20万千瓦时,占总售电量的47.22%,同比增加1445.99万千瓦时,增长率为28.19%。其中;非普工业用电量1-6月份完成4748.03万千瓦时,同比增加1245.06

提高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分析

提高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08T11:00:02.6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作者:安宗成 [导读] 摘要:电力事业关乎社会民生,在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背景下,对于电能的需求度不断增长,如何保证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成为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国网四川射洪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电力事业关乎社会民生,在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背景下,对于电能的需求度不断增长,如何保证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成为当前首要任务之一。电力系统运行中,由于系统中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和设备,导致系统结构十分复杂,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出现安全隐患。就提升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展开分析,提出有效对策予以实践。 关键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引言 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反映了供电企业的供电能力,是供电企业电能质量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一旦停电,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提高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1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1)电力设备自身的可靠性。主要内容包括:供电回路,多电源以及环网等结构形式、设备质量情况、设备安装情况、设备自动化情况、供电容量和裕度、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动作准确性等等。例如配电变压器所发生的故障(主要包括铁芯局部短路、铁芯烧毁等)会造成绝缘被破坏、线圈发生短路或者断线问题会造成对地击穿情况、分接开关触头被灼烧会造成放电问题等等;10kV真空断路器也是易发生故障的重要设备,其故障问题主要包括开断无法有效执行、关合不同期、三相不同期等等。另外,配电线路的绝缘性能相对较差,一旦受到高压或者短时过电压的影响非常容易发生闪络或者击穿的问题。除此之外,开闭所和配电室也存在着各种故障隐患,主要包括电缆进出线、中间接头故障等等。电压互感器也常常会出现局部放电、绝缘劣化和接地击穿等问题,电流互感器常常会出现二次开路的问题,例如引线接头接触不良,一旦受潮绝缘下降就会造成接地击穿。 (2)配电系统不完善。配电网的供电半径较大,并且导线的截面积较小,可靠性相对较差,一旦出现停电常常是成片大面积停电。另外,配电系统相对不够完善,自动化处理事故的能力相对较低,会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处理故障并恢复供电。同时,人工数据采集技术能力相对较低,管理制度较为落后。 (3)工作人员的可靠性问题。岗位人员所具有的工作能力(主要包括设备的操作能力、设备的运行能力、事故的处理能力、维修检测能力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电可靠性。所以要加强岗位人员技术能力、职业素质、检测维修水平和故障排除能力方面的培养,从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4)配电系统所处的地理条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周边环境等都可能影响到低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另外,配电网络的结构情况、配电网的性能以及管理水平、电源的容量等都会对供电系统可靠性造成影响。 2提升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2.1加强电网改造力度,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 我国对于电网建设重视程度较高,在智能电网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如何能够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成为当前首要任务之一。从电力系统角度来看,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应该贯穿于电网改造规划、设计和建造全过程,优先考虑供电可靠性,最后考虑电网经济性。 2.2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供电可靠性 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背景下,为了可以有效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应该大力推行状态检修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采用停电检修。在当前电网改革背景下,电网检修如果长期采用停电检修,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到人们正常生产生活,所以可以通过应用免维护和可靠性较高的电气设备,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以往的周期性计划检修局限性较大,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设备运行需要,所以应该大力推广状态检修模式,根据设备设计运行情况和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和判断设备是否需要维修,如果存在故障需要及时有效予以解决,确保电气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带电作业可以在不断电的前提下进行检修和维修,技术性较强,但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威胁,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 2.3建立配网自动化系统 为了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应该对现有配电网进一步改造和升级,应用现代化技术,提升配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以便于出现故障问题可以及时做出反应,并将故障区域隔离,避免对正常部件产生影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快速判断故障位置,缩短寻找故障时间,将故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降低对配电网整体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配备一支高素质的维修队伍,可以将故障检修和解决时间进一步缩短,为后续的状态检修提供有效依据,促使配电网灵活配置资源,提升配电网运行可靠性。 2.4提升线路绝缘性能 由于架空线路自身特性,长期暴露在野外环境下,很容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影响,导致线路绝缘性能下降,进而出现线路故障,不仅影响到正常的供电,还会加剧运营成本。所以,应该正确看待绝缘性能对于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带来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提升输电线路绝缘水平,从而降低绝缘组织损坏,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3提升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组织途径 3.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提升管理人员管理意识 首先,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促使管理人员可以养成良好的管理意识,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贯穿于生产和管理全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正确看待自身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在掌握一定文化水平的同时,可以深入生产各个环节,更为充分掌握操作方法和管理软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所以,应该聘用具备过硬专业能力的人才,负责可靠性管理网络的正常运行,对于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影响较为深远。其次,电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是一个整体,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所以,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及时共享信息,获得全方位的支持和配合,促使可靠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所以,还应该选择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确保可靠性管理网络得以顺利构建。最后,电力企业需要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和国家规定,建

供电可靠性分析报告

上犹县电力公司 7月份用户供电可靠性分析报告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表1 中压用户供电可靠性指标汇总表(7月) 7月份,公司综合供电可靠率99.8539%,比上年同期提高0.270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供电可靠率RS-1完成99.8392%,同比下降0.007个百分点,农村供电可靠率RS-1完成99.85588%,同比提高 0.3076个百分点。 二、停电责任原因分析 表2停电责任原因分析表(7月)

从停电责任原因分析表可以看出如下特点: (1)预安排停电时户数占总停电时户数的87.71%,故障停电时户数占总停电时户数的12.29%。 (2)预安排停电时户数比上年同期减少621.55,减少39.31%;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停电时户数比上年同期减少。 (3)故障停电次数同比减少11次,减少31.43%;故障停电时户数同比减少85.31%,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雷害造成的停电减少3次,减速少停电时户数117.517;因运行维护责任导致的停电比上年同期减少8次,减少停电时户数595.967;因检修试验不良导致的停电减少7次,停电时户数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93.567,减少98.63%。 三、故障停电分析 7月份,由于雷击造成的停电有12条次,因避雷器、设备线夹故障等设备原因造成的停电有2条次,运行维护不到位,导致的线路接地停电2条次,故障停电时间最长是10kV梅南线911开关,停电持续时间12.93小时,停电原因是沿湖玻纤故障导致线路接地,所幸的是停电用户较少。 四、本月提高供电可靠性开展工作情况 1、针对同业对标“用户平均停电次数”较多、指标完成情况较差的情况,公司召集各供电所、调度通信中心召开供电可靠性分析会,针对工程停电时间安排存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并对公司各单位7月份停电计划进行汇总、平衡,通过指标计算来控制压缩停电时间、停电线路条数和停电用户数,确保了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可控、在控。

2015年继电保护装置分析评估报告

继电保护装置分析评估报告 摘要:在社会经济以及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人民的需电量逐渐提升,在供电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然而,电力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其牵扯的方面较多,任何一个分支系统的破损都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而其负面影响轻则降低居民用电质量,重则危及到人员生命安全。电力继电保障技术中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故障元件进行监测与切除,有效解决了运转人员在发现与切断故障元件过程中时间上的限制性,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就电力系统机电保障可靠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 引言 现阶段,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电力工程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整个电力系统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大,覆盖的整体范围也越来越广,电力系统内部所使用的电力系统设备也越来越高,设备运转的精细度也越来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导致电力系统内部继电保障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人们对于继电保障装置运转的可靠性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全面的实现电力系统内部继电保障可靠性的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和电力工程实际意义。 一、继电保障的性能管理要求 继电保障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切除故障元件,以及与自动装置(如重合闸、备自投等)配合调整电网运转方式。但众所周知,电力系统的特点是发、输、供、配、用同时完成,系统具有高度耦合性和复杂性。因此,继电保障要完成设定任务,除了其接线必须正确之外,还应具备以下性能: (一)选择性。保障配置一般按主保障、后备保障双重化原则考虑。所谓保障的选择性,是指当设备故障时应该由该设备的主保障予以切除故障,只有当主保障拒动时,才允许由后备保障切除故障。否则会造成停电范围扩大化。 (二)可靠性。继保装置由大量电子器件搭接而成,所谓可靠性就是指这些电子器件集合体执行指令的可靠程度,也就是管理要求不误动、不举动。该性能是对继保装置的最基本管理要求。 (三)灵敏性。即在规定范围内发生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短路类型和位置如何,以及短

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工作规范

《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工作规范》 发布时间:【2010-08-27】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工作,根据《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特制定《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规范》适用于电监会派岀机构,电力企业及其它有关单位。 第二条电监会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的监督管理;电监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可靠性中心)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并承担电力可靠性管理行业服务工作;电监会派岀机构负责辖区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电力企业负责开展本单位及所属所管企业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 第三条可靠性中心主要职责为: (一)制定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规章和电力可靠性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工作体系; (三)组织建立电力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全国电力可靠性信息的采集、统计、分析和发布; (四)组织全国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检查; (五)组织电力可靠性评价、评估工作,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 (六)监督电力系统各环节运行可靠性指标,发布电力可靠性监管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 (七)组织电力可靠性理论与技术项目研究; (八)组织编写全国统一的电力可靠性培训教材,开展电力可靠性培训并颁发合格证书; (九)开展电力可靠性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条电监会派岀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贯彻执行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相关规定,督促辖区电力企业规范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监督辖区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状况; (二)建立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工作体系,设置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工作岗位,并明确其职责要求; (三)准确、及时、完整地采集辖区电力企业的电力可靠性信息,建立辖区电力可靠性信息报送、核查机制; (四)组织辖区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检查;

第一季度供电可靠性季、年度分析报告

2010年第一季度供电可靠性专题会议记录 生产技术部2010年4月10日 时间: 2010年4月10日14:00--16:30 地点: 公司三楼会议室 参加会议人员: 王西鹏周银生刘贵平王建刚林杰严乐峰张典伟刘义平王永刚陈亚凯梁建波刘甲科宋彦群王建斌李蓬汶亚军李兴卢哲 主持人: 周银生 按照公司工作会议要求,我公司于2010年4月10日组织召开了2010年一季度供电可靠性专题工作会议,会上有可靠性管理专工、调度所、营头供电所、城区供电所、青化供电所、4个单位总结2010年及1季度两项指标完成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打算,王局对此项工作作重要指示,现将会议情况总结如下 一、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 1季度中压用户供电可靠率城镇 RS-1:99.948%,RS-3:99.948%,共停电490.023时户数,户均停电时间1.149小时,影响供电可靠率0.052个百分点。 农村供电可靠性RS-1:99.878%,RS-3:99.878%,共停电5607.9时户数,户平均停电时间为(AIHC-1)2.7小时,影响供电可靠率0.122个百分点。

影响1季度城镇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有: 1、临时施工申请停电3次、停电490.023时户数,户均停电1.149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性0.052个百分点。1—12月份城镇供电可靠性累计完成99.948%,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045个百分点,高与一流指标0.048个百分点。 农村:1季度农村供电综合可靠率99.878%,比去年同期为99.633上升0.245个百分点,比一流指标要求99.6% 高0.278个百分点。本季度农村共停电5607.9时户数,农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2.7小时/户。 具体到各月份,农村供电可靠率完成情况为:1月份99.993%,2月份99.924%,3月份99.777%。 影响1季度农村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有: 1、计划检修4次,累计停电564.13.时户数、用户平均停电0.2716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0.0123个百分点。 2、计划施工改建扩建4次,累计停电3049.10时户数、用户平均停电1.468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0.0665个百分点。 3、用户计划申请10次,累计停电1278.69时户数、用户平均停电0.6156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0.028个百分点。 4、临时施工12次,累计停电571.45时户数,户均停电0.2571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0.0125个百分点。 5、用户临时申请2次,累计停电95.40时户数,户均停电0.0459

供电可靠性分析报告

供电可靠性分析报告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未知更新时间:2007年03月24日我要评论(0) 内容预览 专题会议记录 生产技术部2006年1月17日 时间: 2006年1月17日14:00--16:30 地点: 公司三楼会议室 参加会议人员: 张诚袁荣亮于泉曲斌杜宝林朱尚海郁青朱伟张国玉韩大鹏王作忠孟学军刘伟张保马张相德李明许振生杨斌张兆东仲崇尧颜志强周学铭薛云乔军黄启寅 主持人: 杜宝林 按照公司工作会议要求,我公司于2006年1月17日组织召开了2005年及四季度供电可靠性与无功电压的专题工作会议,会上有可靠性及无功电压管理专工、调度所、鹤山供电所、罡城供电所、东庄供电所、检修公司六个单位总结2005年及4季度两项指标完成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打算,张经理对两项工作作重要指示,现将会议情况总结如下 一、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

4季度中压用户供电可靠率城镇RS-1:99.948%,RS-3:99.948%,共停电490.023时户数,户均停电时间1.149小时,影响供电可靠率0.052个百分点。 农村供电可靠性RS-1:99.878%,RS-3:99.878%,共停电5607.9时户数,户平均停电时间为(AIHC-1)2.7小时,影响供电可靠率0.122个百分点。 影响4季度城镇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有: 1、临时施工申请停电3次、停电490.023时户数,户均停电1.149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性0.052个百分点。1—12月份城镇供电可靠性累计完成99.948%,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045个百分点,高与一流指标0.048个百分点。 农村:4季度农村供电综合可靠率99.878%,比3季度99.770上升0.1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为99.633上升0.245个百分点,比一流指标要求99.6% 高0.278个百分点。本季度农村共停电5607.9时户数,农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2.7小时/户。 具体到各月份,农村供电可靠率完成情况为:10月份99.993%,11月份99.924%,12月份99.777%。 影响4季度农村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有: 1、计划检修4次,累计停电564.13.时户数、用户平均停电0.2716小时/户,影响供电可靠率0.0123个百分点。

供电可靠性月度、季度、年度分析报告模板0

XX供电所供电可靠性月度分析报告模板 一、中压用户供电可靠性情况: (一)本月基础数据表 (二)本月运行数据表

(三)本月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表 (四)本月供电可靠率RS-1简要分析 二、简要分析 X月份城市供电可靠性为XX%,同比下降了XX个百分点。停电时户为XXXX时户,用户平均停电时间XXXX小时,其中故障处理XXX停电时户,占全部停电的XX%,计划检修XX停电时户,占全部停电的XX %。年度累计XX,同比增减XX。 X月份农村供电可靠性为XX%,同比下降了XX个百分点。停电时户为XXXX时户,用户平均停电时间XXXX小时,其中故障处理XXX停电时户,占全部停电的XX%,计划检修XX停电时户,占全部停电的XX %。年度累计XX,同比增减XX。 …… (一)城市部份:

(二)农村部份: (三)按停电责任部门分析:1、城市部份:

(四)重大停电事件分析 指出本月停电影响最大的计划停电事件、故障停电事件对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影响情况及存在问题。 XX时户,多供电XX(kW.h)。 三、存在问题 四、解决措施

供电所20XX年第X季度可靠性分析报告 一、基础数据情况: 城市用户为XXXX户,城市线路长度为XXXXkM,其中:架空线为XXX kM,电缆线路长度为XXkM,城市电缆化率为XX,线路绝缘化率为XX%,环网化率为XX%、线路平均分段数为XX、平均每段线路用户数为XX。 农村用户为XXXX户,农村线路长度为XXkM,架空线为XXXkM,电缆线路长度为XXXkM,农村电缆化率为XXX%、线路绝缘化率为XX%,环网化率为XX%、线路平均分段数为XX、平均每段线路用户数为XX。 二、主要评价指标对比分析: 1、X季度指标完成情况 X季度,城市供电可靠率RS1为XX%,同比上升了XX个百分点。停电时户为XXXX时户,用户平均停电时间XXXX小时/户,同比减少X小时/户,其中故障停电损失XXXX时户,占全部停电的XXXX%,预安排停电损失XXXX时户,占全部停电的XXXX%。 X季度,农村供电可靠率RS1为XX%,同比上升了XX个百分点。停电时户为XXXX时户,用户平均停电时间XXXX小时/户,同比减少X小时/户,其中故障停电损失XXXX时户,占全部停电的XXXX%,预安排停电损失XXXX时户,占全部停电的XXXX%。 2、指标分析情况: X季度没有发生因系统装机不足或系统拉闸限电的情况,即RS1=RS3。(如果有,将RS1与RS3进行同比) X季度,全局城市区域故障停电时户数为XX时户,同比上升(降低)XXXX 时户。全局农村区域故障停电时户数为XX时户,同比上升(降低)XXXX时户。 由此可见,X季度,xx单位的故障有所攀升,须加强设备巡视维护管理。(给个结论) 3、按故障主要设备分析: 城市:

关于对供电企业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分析

关于对供电企业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7-01-09T11:26:33.600Z 来源:《电力技术》2016年第10期作者:肖学静 [导读] 充分发挥可靠性管理的关键作用,优化电网结构,优化精益化管理措施,落实技术措施,建立协同机制。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州供电分公司 摘要:电力系统的管理直接影响着整体供电效果,为了确保管理到位,许多电力企业均通过对大数据、资料和信息等的收集,做好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分析与总结,依据各运行指标情况做出科学的决策,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和生产,起到科学管理的作用。电力系统的管理成效,全面体现在各个方面,涉及到电力生产的各个流程,可靠的管理,能够使电力系统运转灵活,实现科学稳定的运行,在电力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生产中,体现优质服务和综合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供电企业;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 1供电可靠性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在电力系统在供电管理方面,可靠性研究、可靠性管理网络均已处于较为完善的水平。但是部分电网企业在供电可靠性方面仍存在管理粗放、流于形式管理、统计简单及未将研究成果科学有效地运用到电网领域的问题。可靠性管理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电网企业需要相应地提高其管理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可靠性管理的关键作用,优化电网结构,优化精益化管理措施,落实技术措施,建立协同机制。 2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常见因素 2.1用户分布和密度 用户密度主要是指用户对电力的需求是不同的,每个单位分配线路长度接入用户的数量的固定值。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城市和农村结构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济条件,导致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根据电力线的设计负荷,密度不均,用户用电的单位面积迅速增加,导致用户在负荷的增加,而每行的用户数是连接不能满足电力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平衡的方式提高电源的可靠性,根据用户的最大数量来计算单元的长度,采取平均密度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相同的连接方式,既要符合当前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相关要求,根据用户数的不同区域的数量,采取不同的配送服务质量指标实现电力供需平衡。 2.2非故障停电 非故障停电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很大,导致非故障停电的原因较为复杂,在实际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统计分析中,发现问题主要包括对35kV及以上输变电线路或变电站检修、改造、预试和配电网改造和检修,这些情况就会导致供电不稳定。如果存在35kV及以上输变电线路架设跨越施工时,就需要通过被跨越线路停电的方式,配合施工。变电站如果出现了超负荷运转,如主变超载、设备改造、设施检修的情况,为了保证作业安全,也需要临时停电,通过配电网停电保证工作开展。 3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精细化管理策略 3.1加强目标管控与全过程控制 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并做好各项管理目标的分解与管控,是将管理方法落实的重要保障。所以应针对供电可靠性管理进行目标管控,将全年的停电次数、停电时用户数量进行准确的控制,然后按照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细化分组于个人。以月为时间单位进行管理控制,对于各个环节、各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与职责进行确定,符合供电可靠性流程规定。在加强月度指标的过程中,还应对各大指标的实施进行监督与问责,采用合理的管控手段,将供电可靠性工作的落实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实现闭环管控,有效均衡的推进指标。 3.2加强综合停电的管理 制定综合停电管理计划,落实综合停电管理措施。针对临时、重复停电等现象,给予有计划性的安排及控制管理是极为重要的手段。因此应在每年年初针对各类停电计划进行统一分析与梳理,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份企业年度停电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检修,并在技改、基建停电为主、其他停电为辅、能带电禁止停电作业的原则下实行停电计划。每月进行一次计划检修停电会议,按照“先算后停”的原则对停电时间、用户数量进行计算,落实到各个责任部门。 3.3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 加强各个设备的运行维护,提升其健康度。首先,定期进行设备健康检查,按照检查标准确定设备健康度,定期对其进行更换倒排,实施相应的处理措施。尤其是对于老旧设备,重点加强管理,如避雷针、针式瓷瓶老旧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其次,应针对配网设备进行差异化的运行维护工作。配网运行维护的工作量是相对较大的,运行维护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具有一定主观性,并无明确的运维重点,所以较容易出现设备运行过度或不足的问题。对设备进行健康状态的评价工作,明确设备的重要程度以及各个区段的特殊管理措施后,可制定不同级别的管理控制措施,实施差异性的维护、消缺、巡视工作,明确运维关键点,做到点线面俱全,充分发挥运维的最大效益。最后,尽量在外力破坏事件发生之前,前移安全管控关口。加强线路维护、巡视工作,以便及时对外力破坏造成的隐患点进行处理,与相关施工单位落实明确的安全协议,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重点区域设立明确的安全警示,做好现场的安全交底工作,对于线路周边的施工点应做好沟通工作,24小时值守在连续施工隐患点处,保证线路安全。 3.4加强停送电与检修定额管理 定期进行计划停电检修工程的检查,其中包括调度下令时间是否及时准确、操作人员是否准时完成,操作结束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汇报,停电调度结束是否按照规定时间许可,施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按照调度的内容结束工作,运行、调度等工作人员的复电是否在固定时间内等等。针对没有按照计划时间进行停电送电或工作、许可发生延期的事件,对供电可考虑造成影响的,均需要按照规定进行考核处理。尤其是外施工单位,因为工作人员操作技术、施工组织能力欠缺或管理水平欠佳等因素,造成停电且时间较长,对于供电可靠性造成了影响,应加强管理。 3.5加强电网的科学规划建设 电网结构规划建设,对于供电可靠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前者做到科学合理,后者的硬件方可得到有效约束。在进行电网结构规划时需要注意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从源头开始加强改造力度,对于重载过载线路、老化的设备及联络率查的线路等进行研究分析,降低或消除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负面影响,细致规划配网,有针对性地处理地域负荷过重问题,线路走廊定点做到细实稳定等。优化网架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