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作者:————————————————————————————————日期: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我在成长

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3.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4.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5.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6.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对自己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7.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8.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9.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1.开展“寻找身边同学的长处”或“我能行”等活动。

搜集生活中宽以待人的故事。了解因嫉妒而产生不良后果的事例。

2.结合实例,举行有关善恶、美丑、荣辱等分清是非的辨析活动。

3.讲一件自己或他人克服困难的实际事例,互相交流。

4.回忆自己在面对压力、冲突和挫折时的想法和表现,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经验和体会。

扮演冲突情景下的角色,由小组或班级进行评析。

5.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交流自己得到尊重时的感受。

收集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进行比较分析。

6.可以举办“吸烟、酗酒和沉迷游戏机危害大”的板报。

从报刊、展览、影视中了解因吸食毒品酿成的严重恶果,举行有关的主题活动。

8.从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止溺水等方面,查找有关安全的小常识和产生安全事故的案例,以知识竞赛、设置情景等方式,学习、演练自救自护方法。

我与家庭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3.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4.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6.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1.向父母长辈了解他们养育自己成长的事例。

可以结合有关的节日、纪念日用写信或其它方式向父母长辈表达感激之情。

还可以讲一则自己印象深刻的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

2.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动,坚持去做。

3.通过询问,向父母了解他们从事的工作、家庭经济来源以及家庭开支的情况。

5.召开“与父母长辈沟通”的主题活动,请父母长辈一起参加。讨论怎样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6.交流自家与邻里相处的情况,讨论邻里怎样才能和睦相处。观察自家周边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合理使用和爱护它们提出建议,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与学校

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

1.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

2.知道学校的组织机构,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尊敬老师,尊1.尝试绘制教室、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平面图和上学路线图。

2.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并交流学校某一方面的发展变化。

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

3.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4.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5.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

6.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7.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8.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访问并向同学介绍老师或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

样为培养学生辛勤工作的。

3.可以讲述同学们互相关心的事例和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针对同学中常出现的磨擦和冲突,设置情景,讨论解决的办法。

5.通过游戏,体会时间的宝贵。

尝试设计一周的课余或寒暑假的时间安排,并进行交流。

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6.尝试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事,并在班内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7.通过游戏和学校、班级活动体会规则的必要性,并尝试制定规则。

8.分析班级民主参与和管理的现状,提出积极建议。

我与家乡(社区)

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

1.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

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4.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5.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调查、比较1.开展认识地图的活动和查找地图的比赛。

2.按主题分组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实物(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实地考察),并用报告、图片、实物展览等形式进行交流。

3.以图片和讲故事的形式在班内进行交流。4.观察或访问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劳动情况,互相交流。

5.观察和实地调查学校或家庭附近商业场所及商

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开始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6.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7.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8.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9.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10.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

1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品的价格变化。

模拟或尝试实际购物活动,学习选择商品。

6.列举本地区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讨论为什么使用这种交通工具。

通过观察、访问调查或知识竞赛,学习有关的交通知识、法规和安全小常识。

开展模拟活动,学习为到达指定目的地,选择安全合理出行路线和交通工具。

7.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及使用、维护情况,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8.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公共场所中公共秩序的情况和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做出自己的评价。9.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观察本地区的公益设施和福利机构。

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人和残障人群关怀的事例。

通过模拟活动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他们

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10.列举本地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设计、举办模拟民俗表演活动。

列举本地现实存在的陈规陋习、迷信现象,分析其对人们的不良影响。

11.进行实地调查,说明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

通过板报、标语、广播等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并在校内开展诸如节水、节能等活动。

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环保建议。

我是中国人

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进行查找地图竞赛或拼图游戏。

2.列举一些能够代表中国的典型标志和象征,并且说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结合新课改,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综合课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化,《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增强了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其更贴近儿童的生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非常重要。只有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化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

各种活动中实现。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多媒体能向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悦耳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如在教学《腾飞的祖国》时,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播放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神五成功发射”等精彩的画面,激动人心的画面很快吸住了学生的眼球。学生此时已经形成了一种内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一) (100分钟完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例外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严重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优良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详尽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盛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优良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源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题:(共24分)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6分) 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10分) 4、品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有哪些?(8分) 四、论述:(15分) 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附参考答案: 一1、学生生活 、螺旋上升 、学生社会性发展 2、综合性 、实践性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3、知识 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下面笔者试图就自己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思想单纯的孩子,要让他们懂得深层的思想教育内涵,确实需要教者创新的应用各种教育方法。一、民主讨论法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二、故事讲解法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法”。运用故事讲解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讲解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我们所要追求的最终教学目的,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三、情景设计法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最新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 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

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

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版

义务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发表时间:2017-03-14T16:25:26.007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12月总第225期作者:魏玉斌 [导读]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 山东省平度市旧店小学266700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力求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应对策略 一、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儿童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4.教学评价不科学,应试教育氛围浓。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更没注意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统测试卷,并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些现象导致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占用,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应试教育氛围浓。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应对现状的基本策略 1.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提高认识,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同时更要求任课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让《品德与社会》课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2.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要改变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推行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渠道,以主体参与贯彻始终,以提高品社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1)广阔的教学阵地。(2)交互的动态讨论。(3)多样的情景表演。 3.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电化教学能将抽象的理论观点、道德观点形象化,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形象,电教媒体能以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为选用典型事例声、像结合,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很大的方便条件,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坚持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课内外结合,使《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严格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必将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真正走进农村小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精编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 ()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题:(共24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

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 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征,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然而,审视当前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以下现象:教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运用匪夷所思的活动材料,追求新奇震憾的活动效果。但学生在经历了五光十色的课堂旅程后,真正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品德与社会课是综合课程,尤其注重以活动为载体达成教学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相对于那些有明确知识点的学科来说,其有效性的追求更是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话题。 那么,如何加强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呢?我简单谈谈自己体会比较深刻的几点: 一、精选资源,提高投入与产出比。 从经济学理论来讲,对效益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投入与产出比。如何在活动中实现时间、资源配置上效益的最大化?首先就要精选课程资源。有人说:课改前,课程就是整个世界;课改后,整个世界都是课程。这句话形象地刻划了人们对课程资源的观念嬗变。面对纷繁复杂的资源、精选、善用无疑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有的老师选择了一段毛线上了一节《集体力量大》,孩子们尝试了毛线的几十种用途,一节课上毛线被反复使用,深刻地诠释了教学目标。还有用切苹果来体会淡水的稀缺,小组捏橡皮泥来领悟“竞争与合作”的真谛等等。以上这些活动资源看似十分常见,但却运用得恰到好处、别出心裁,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匠心独具。更难能可贵的是,老师们能够充分用透、用好这些材料,在一堂课中不断反复、探究、拓展这些资源的深层次利用。恰似西方的回旋曲,主旋律在不同时段反复出现,却能呈现别样风情,逐渐升华主题。 二、主线简明,细节饱满。 有效的课堂有8字诀:“主线简单,细节饱满”。一节课如果安排5~6个活动,那绝对只能走马观花,一般只能安排3~4个环节。但如果只有粗线条的课堂设计,那么课堂肯定是肤浅、平庸的。温馨、感动将与之无缘。人说:滴水可藏海。的确,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巧妙的细节处理,绝对是提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例如有位教师上《我心中的那颗星》一课,她的细节处理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课程背景分析 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 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 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经过对广大的调查研究,经过专家的论证,提出了将原《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整合成一门综合课――《品德与社会》的设想。综合后的《品德与社会》课能体现原两门课的优势,使品德教育有个载体,使社会知识有了灵魂,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小学教育。 2.综合课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儿童发展规律。这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弊端,设置综合课程。课程综合化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各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因为,许多影响全球的问题(如环境,人口等)需要依靠学科联合起来综合解决,况且课程综合化符 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实际的社会生活是综合的,人的知,情,意,行发展也是整体的。有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人际关系的丰富性,才能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品德新课标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的性质体现在三方面: (),(),()。 2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内容有:(),(),()。 3 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是原子能、(),(),()。 4京杭大运河接()、()、()、()、钱塘江五大河流。 5 “品德与生活”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创造性。其开放性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是开放的(),(),()。 6、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7、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8、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9、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10、《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11、《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2、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3、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是该科教学指导性参考,与教学关系不大,教师学不学都不影响教学。() 2 品德与社会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会继续学习,小学阶段学不学都无关紧要。() 3 品德与社会对学生的思想和性格发展有深远的积极影响,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4 各地县的教材不尽相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标的认识和理解来进行教学,教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 5 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思想需要广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去贯彻和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开设本学科的目标。() 6 学习态度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7 学习结果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8、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9、“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10、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1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12、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24分) 1《品德与社会》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 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