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三章

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三章
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三章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考试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动物心理的发生的三个阶段,掌握反映、感应性、信号性

反映的概念与标志性生物;熟悉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掌握感觉、知觉、思维萌

芽阶段的界限与代表性动物;掌握人类心理发生的基本条件、心理发展的动力,以及

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熟悉并掌握个体心理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及主张;

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与掌握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在人类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大纲内容与重点】

第一节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

生物进化到一定水平,出现了神经系统,于是最为简单的心理现象出现了。心理

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一)反映。

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便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反

映是物体相互运动的结果,在反映过程中,往往是一种物体状态的改变可以把另外一

种物体的特性再现出来。感应性是生命物质和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

(二)感应性

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

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

在动物界,最低级的动物是原生动物,然而它们的感应性要比植物复杂得多。它

们都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所做的反应,而这些刺激又和生物体的基本生活机能有直接

的关系。因此,它们的这种感应性是一种生理反应而不是心理活动。一个物体具有了

感应性,只能表明其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因为心理发生的标志是信号性反

应。

(三)信号性反应

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是心理发生的标志。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

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我们就说它不仅具有生命,而且还有了心理。

目前研究证实,扁虫是最低级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动物,也就是说,扁虫具有

了心理。比扁虫更加高级一些的动物,他们具有节状神经系统。凡是具有节状神经系

统的动物,都能建立条件反射。节状神经系统的动物(如蚯蚓),其神经节越来越大,

尤其是头部的神经节,后来就发展成为脑。

二、动物心理的发展。

动物心理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思维的萌芽阶段。

(一)感觉阶段

处于感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无脊椎动物。这种类型的动物只能对单一性

质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即只能反映刺激的个别属性。

蚂蚁、蜜蜂和蜘蛛等昆虫就是典型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只有感觉这种心理现象。

(二)知觉阶段

处于知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低等脊椎动物。这类动物不仅能够反映刺激

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对刺激物的多个属性进行反映。动物演化到脊椎动物,例如鱼

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已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和脑。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脊椎动物,是动物进化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现代动物心理学

家研究发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都属于低等脊椎动物,它们的心理发展

水平处于知觉阶段。

(三)思维萌芽阶段

处于思维萌芽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是高等脊椎动物。一般说来,大部分哺乳

类动物的心理只是达到了知觉高度复杂阶段。只有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

芽阶段。

属于灵长类动物的有黑猩猩、大猩猩等。哺乳类动物演化到类人猿时,它们的反

映活动达到了动物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即思维萌芽阶段。类人猿不仅具有多种感觉、

知觉以及多种情绪反映,而且能够根据已感知过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当动物的心理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就为人类心理产生创造了条件。人类心理就

是在动物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动物心理与人类心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二节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人类心理的发生

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二是语言。

(一)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当类人猿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时,就发展成了人。所以说劳动使类人

猿变成了人类,劳动使人类的心理得以发生。

1.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劳动,而要劳动就必须在心理上发生为劳动所需要的变

化。这种变化包括:

(1)概括性。人类如果没有概括性认识,就无法进行劳动。正是因为按“需要产

生了自己的器官”这一原理,于是为人类所特有的劳动的这一需要,就产生了人的心

理的概括性。

(2)预见性和目的性。人类劳动开始时,需要预想到以后的结果。所以,劳动要

求从事劳动的人有预见性和目的性,否则,劳动就无法进行。这一点正是人和动物的

根本区别之处。

2.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

在劳动过程中,人类祖先的手成了劳动的器官,直立行走最后确定下来,发音器

官发生了质的改变,大脑皮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这些都为人类心理的产生打个

了基础,这主要是:

(1)劳动使人类的祖先的爪(前肢)和足(后肢)产生了分工。

(2)劳动发展了人类的社会集体性。劳动促进了人类的社会化。集体劳动对人类

心理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促进了知识经验的传递。另一方面自己也学会

了制造工具的技能。其次,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最后促进了语言的产生。

《二)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正常人思维赖以进行的工具。

1.语言产生的条件。

(1)语言为劳动过程所必需的。没有语言就不能劳动,语言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

的。在劳动过程中,已经到了彼此之间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可见语言也是适应劳动

需要而产生的。

(2)语言是劳动结果所必需的。在劳动中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必须一代一

代地传下去,迫切需要一种工具来标志事物的名称和表示一定的过程和情境。可见,

为了保存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也需要语言。

(3)劳动使人有语言的发音器官和共鸣器。在劳动过程中,人的口腔、鼻腔和咽

喉形成了直角,从而加长了呼吸道,同时嘴巴越来越扁平,腮部越来越发达。从而使

人类的发音器和共鸣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4)劳动使人有了能够说话和听话的大脑。人类的大脑中出现了言语中枢,主是

言语听觉区(颞叶)和言语运动区(额叶)。

2.语言的作用。语言是人类祖先在社会劳动和社会交往中,为了交流思想,传递

信息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一经产生,又对人类的心理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

人类的心理产生了质的飞跃。

(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人类心理产生与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以词

作为条件刺激物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点之一

(2)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没有语言符号,抽象思维的结果就无法表示出来,

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的。

(3)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二、人类心理的发生

心理发展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心理发展和变

化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一)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

第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

第二,心理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

互换。

第三,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前一个阶段的心理

没有发展,后一个阶段的心理就不可能发生。

第四,心理发展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同一阶段

的开始和结束,心理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第五,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一般的、典型的、

本质的特征。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对于心理发展来说,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

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没有这个前提和条件,相应的心理就不能发展。

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遗传素质只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环

境和教育才决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条件在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心理发展的动力,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环境和教育只是外因,

如果要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作用,就必须通过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才有

可能起作用。

第三节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人类心理基本特点主要包括概括性、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

一、概括性

“凡是这样必那样”,对客观事物有这样的认识就是概括。例如,人类已经形成了

这样一些概括性认识:“凡水都可以灭火”、“凡金属都可以导电”等。概括性是人类心

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主要标志。

二、目的性(预见性)

目的性是概括性的必然结果。概括性是“凡是这样必那样”,目的性则是“要那样

就这样”。“凡是水就可以灭火”是概括性,“要灭火就用水”则是目的性。目的性是当

事物没有出现前,就有所预见,按预见行动。如果是按事物的现状去行动,就不能说

是有目的性。

目的性也是区分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在活动中,人类是目的在先,

行为在后。而动物则是行为在先,目的在后。

三、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就是人能够根据目的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使客观事物服务于自

己。动物没有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行为完全是被动的,是受本身生理状态和客观现实

情况支配的,而人可以认识规律,使规律为自己服务。

四、社会制约性

人类意识的发展服从于社会历史的规律,是为人类改造世界服务的。即使是反映

自然界的规律,也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人类不论是反映自然界还是反映

人类社会,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

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劳动创造了人类的心理,同时推动了社会

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心理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和发展。

1.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不同,人们

的心理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的意识内容

随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2.个体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水平不同,使其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也不同

3.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其心理发展的特点也不一样。

第四节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

华生在发展心理问题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这种环境决定论主要体现在:

首先,华生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行为的产生是由刺激决定的,刺激来源于客观,而

不决定于遗传。其次,他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惟一条件,提出了教育万能论

的思想。在儿童情绪发展方面,华生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

怒和爱。后来由于环境的作用,经过条件反射,促使怕、怒和爱的情绪不断发展。

在儿童教育方面华生主张:

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华生认为,在教育儿童时,方法应该多样,

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确定教学方法。同时,对儿童进行教育和训练的标准,要根据不

同文化有所变化,不能是统一的。

第二,反对体罚儿童。华生认为,父母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具有与团体

行为准则一样的行为,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不应有“体罚”一词。如果想要采用体罚

来培养儿童的心理学良好行为,只会造成不良后果。这是因为:首先,体罚不及时,

达不到体罚的目的;其次,体罚时家长或教师容易失去理智,把体罚当作为发泄自己

不满的手段,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最后,体罚的程度不易掌握,体罚有轻有重,太轻

不起作用,太重则对儿童健康不利。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华生认为儿童有三种习惯系统:一是内

脏或情绪习惯;二是喉头或发音习惯;三是身体技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

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在养成儿童习惯时,一定要注意区别不同年龄。

第四,对幼儿养护的要求。华生从行为主义观点出发,提出要用正确的方式方法

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成为一个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诚恳、有

创造力、没有怯懦和自卑心理的人。

第五,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如何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华生主张:

①儿童出生后,家长要注意不让孩子的生殖器接受不良的刺激;②要让儿童青少年懂

得性器官及功能;③克服儿童青少年的手淫习惯,要用言语进行开导和矫正;④指导

男女儿童青少年进行正常交往,不要只让他们局限于同性交往;⑤要在学校里,特别

是大学里,开设性教育课程,使他们正确对待恋爱、结婚和性问题。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卜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其人格的发展,是由原我(本我)、自我

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原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至善原则,

三者均衡发展,即超我监控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的道德规范。自我一方面应处理

好本我的本能要求,另一方面又应符合超我提出的规范要求,以期发挥自己的功能。

如果在个体发展过程本我或超我有一方占优势,支配另一方的发展,这时就会导致心

理发展异常。一旦三者的关系完全失调,就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病。

弗洛伊德以“性”的发展作为划分的标准,根据性感区的变化,弗洛伊德将个体

心理性欲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他认为心理发展的具体年龄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口唇期(O~1岁)

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

第三阶段:前生殖器期(3~6岁)。

第四阶段:潜伏期(6~ll、12岁)。

第五阶段:生殖器期(11、12岁以后)。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了解人的

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埃里

克森把人的一生发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l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体验着希望

的实现。

第二阶段:成为自主者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体验着

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发展主动性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体

验着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变得勤奋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体验着能力

的实现。

第五阶段: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体

验着忠实的实现。

第六阶段: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体验着

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体

验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达到完善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体验着智慧的实

现。

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第一是成熟。它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他认为,

成熟主要在于揭开新的可能性,它只是某些行为模式出现的必要条件,如何使可能性

成为现实性,有赖于通过练习和习得的经验,才能发挥成熟的作用。

第二是练习和习得经验。它是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

的作用。他区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

第三是社会经验。这种因素指的是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也是心理发展

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

第四是平衡。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

(二)心理发展的动力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①同

化。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②顺应。顺应是指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现实。③平衡。平衡是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

(三)心理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为感知运动阶段(O~2岁)。该阶段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动作图式和外界取得平衡,处

理主、客体关系。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

主义j直观形象性、不可逆性、知觉的集中性等特点。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

12岁)。该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儿童思维发展具有守恒

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具体逻辑推理等特点。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

段(12岁以后)。皮亚杰认为,思维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就表明个体的思维能力已经

发展到了成熟水平。该阶段儿童思维具有假设一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分析等特

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

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

发展的结果。

四,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说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的。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维果斯基提出个体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有五点:

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随意机能是指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有意性,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

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一概括机能。即指心理活动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也就是各种功能由于由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

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儿童的心理结构越复杂、越间接、越简缩,其水平越高。

第四,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即指心理活动的起源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

第五,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

点对个体发展机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心理发展的原因

维果斯基提出个体心理机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

第二,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

具一语词、符号,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第三,是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维果斯基将“教学”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学是指儿童通过活动和

交往掌握精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的教学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

行最系统的交际形式,它“创造”着儿童的发展。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

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

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提出了儿童发展的可

能性。因此,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将大大促进教学对发展的作用。

第二,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首先,教学主导着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其次,教

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第三,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如果不考虑学习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主张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四)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

内化最初的含义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维果斯基提出,一切高级的心理

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然后经过多次重复,

多次的变化,才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内化的过程不仅通过教学来实现,而且也能

通过日常的生活、游戏、劳动来实现。

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朱智贤从唯物辩证法出发,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观点。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他认为:①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遗

传素质还是生理成熟,它们都只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可能性;②

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③承认

遗传,但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要反对遗传决定论;④强调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

但不能夸大,要反对教育万能论。

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朱智贤认为,在儿童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

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

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或内因,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具体来说就是:①活动是心

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②需要在儿童心理发展内矛盾中代表着新的一面,它是

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③已有心理水平,即原有的完整的心理结构代表着稳定的一面;

④新的需要和已有的心理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形成心理

发展的动力;⑤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

要矛盾。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朱智贤提出,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心理内因

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具体来说:①教育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因为教育总是不

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总是在指导着儿童的心理发展;②教育本身却又必须从儿童

的实际出发,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现状出发,才能实现它的决定作用;③教育并不能

直接地、立刻地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教育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以儿童的领会

作为中间环节;④儿童领会知识过程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

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过程的基础上产生

比较明显的、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我们才能说儿童心理真正得到了发展。

4.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朱智贤提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

就表现为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仅有稳定性,而且也有可变性。在同一

年龄阶段中,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即个别

特点。、

【考试评价目标】

一、选择题:

1.有生命的物质与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 ( )

八反映 B.感应性 C信号性反映 D.思维

2.动物是否具有心理的区别是 ( )

八反映 B.感应性 C信号性反映 D.思维

3.处于知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 ( )

A.无脊椎动物B-低等脊椎动物C.哺乳类动物 D.灵长类动物

4.处于感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 ( )

八无脊椎动物B.低等脊椎动物C哺乳类动物 D.灵长类动物

5.主张“环境决定论发展观”心理发展理论的是 ( 华生 )

6.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人格的发展是由原我、自我、超过三者相互斗

争,相互协调的结果”的心理发展理论的是 ( )

八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埃里克森 D.维果斯基

7.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

化历史所制约的”,并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家是 ( )

八弗洛伊德 B.埃里克森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8.提出“在儿童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

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或内

因,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发展基本观点的是 ( )

八朱贤智 B.埃里克森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9.蜜蜂根据花的颜色采蜜;猛兽根据气味和足迹追踪捕猎等,这种对信号刺激进

行反映活动的机能是 ( )

八反映形式 B.反映形式

C.性反应形式 D.心理反映形式

10.当动物能够把某个刺激作为信号时,就意味着有了 ( )

八思维 B.意志 C意识 D.心理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D 6.B 7.C 8.A 9.C 10.D

二,填空题:

1.动物的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阶段、——阶段(2001年

填空题)

2.人类心理发生的基本条件是劳动和——。

3.人类心理具有概括性、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

4.心理发生的标志是——。

5.具有心理的最低级动物是——。

6.弗络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是以——的发展作为划分的标准。

7.皮亚杰通过研究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

一、一、一O

8.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

一、一C’

参考答案:

1.知觉:思维萌芽2.语言3.社会制约性4.信号性反应5.扁虫6.性

7.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8.成熟;练习

和心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

三、名词解释

1.反映:是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2.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

3.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它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4.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即人和动物)的心理发展和变化

程。狭义的心理发展则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四、简答题:

1.简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答: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不断积累,从而产生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这些阶段性是与人年龄相联系的。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

(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2)心理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3)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前一个阶段的心理没有发展,后一个阶段的心理就不可能发生;(4)心理发展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同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心理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5)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一)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第一是成熟,第二是练习和习得经验,第三是社会经验,第四是平衡。

(二)心理发展的动力

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三)心理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

3.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

答:在儿童教育方面华生主张:

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第二,反对体罚儿童。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

第四,对儿童养护的要求。华生从行为主义观点出发,提出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22-第2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2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1节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是( )。 A.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B.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C.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 D.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解释社会互动 [答案] B [解析] B项是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侧重于心理学提出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A项是艾尔乌德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C项是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对社会心理学做出的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D项也是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2.关于社会心理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B.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C.心理学和社会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 D.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答案] D [解析]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3.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两者是有区别的,社会心理是( )。 A.外显的B.内隐的 C.客观存在的D.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 [答案] B [解析]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4.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他人影响而发生改变,他人影响不包括( )。 A.现实B.宏观C.想像D.隐含 [答案] B [解析] 奥尔波特把社会心理学界定为“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像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5.( )是勒温提出的研究人们社会行为的公式。 A.B=f(P,E) B.P=f(B,E) C.B=f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2.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5.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2-2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 A.一般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无结构问题 D.特殊问题 6.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l司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10.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 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意识 D.创造性勇气 1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12.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13.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 A.有结构的问题 B.无结构的问题 C.简单问题 D.复

厦门自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第二章

厦门自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第二章 一、熟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行为主义的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和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等几个重要的心理发展理论。 二、本章内容 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2.精神分析理论 3.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4.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名词解释和选择填空题 1.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被称为发生认识论,或日内瓦学派。 2.皮亚杰毕生研究的方向——儿童思维结构的发展,他于1955年创建了日内瓦大学“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人们将他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称作发生认识论。 3.发生认识论同第一道简答题 4.格式: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术语,他将认知结构称作格式。格式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由一连串的动作组成。 5.同化:当外部刺激作用于格式时,格式总是从已有水平出发来理解新的知识和经验,格式对输入的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以使刺激能够被纳入现有的格式中去,这个过程称做同化。 6.顺应: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格式也会适当改变以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称作顺应。 7.平衡过程:先天的平衡过程是发展的最高原则。平衡过程保证了在同化和顺应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使发展具有连续性,使成熟因素和经验及社会影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格式以确定的步伐和顺序向着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发展。它是所有影响发展的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 8.皮亚杰的一个基本思想是,认知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容、机能和结构三种属性。

9.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10.客体永存:由于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开始认识到一个事物即使不在眼前,它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这种认识叫做客体永存。 11.守恒: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12.象征性功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 13.自我中心:是指儿童由于思维发展水平低而表现出思维上的种种不足。 14.去自我中心:在感觉运动阶段末期,随着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对动作和直接感知觉的依赖,形成对世界的心理表征,懂得事物的存在不依赖于自己对事物的感知觉,所以他开始能够将自我与外界事物区分开来。 15.里比多:人与生俱来就有性本能,性本能携带着数量一定的心理能量——里比多,它具有驱使个体行动以获得满足和快感的作用,性本能是一切行为最根本的动力。 16.超我:是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代表的是习俗、道德和法律等社会约束力。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中那些被认为是恶的、可耻的欲望。 17.本我:储藏力比多的人格结构叫做本我,它是与生俱来的,它的活动遵循快乐的原则,即获得快乐就是好的,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 18.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成分,它调节本我与社会的关系,为满足本我的需要而服务。 19.操作条件作用:是指一种行为的结果改变着该行为发生频率的学习机制。积极的结果称作强化,消极的结果称作惩罚。强化会提高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而惩罚则会降低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 20.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得到环境的一定支持或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最近发展区比儿童当前的发展水平能够更好的反映心理发展中的个体差异。 21.心理社会危机: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所引起的紧张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22.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 23.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或惩罚,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这个过程称为观察学习。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就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就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就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1、学习:就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作用:(1)学习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 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 (4)态度。(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与思考的知识。(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与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与邻近律。 1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中性刺激:给狗呈现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4)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它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应,但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

心理学第10章

第十章心理健康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2.压力3.压力源4.挫折5.心理防御机制6.压抑7.投射8.退行9.升华10.焦虑障碍 二、单项选择题 1.压力也叫应激,这一概念最早由加拿大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家提出,他是( ) A.薛利 B.华生 C.斯金纳 D.马斯洛 2.那些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被称为(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3.那些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例如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以及与工作责任有关的压力和紧张等,被称为(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4.那些造成个人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包括个人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等,被称为(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5.那些常见的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被称为(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6.个体在压力状态下会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这是压力下的( )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防御反应 D.免疫反应 7.适当压力下的个体会产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这是个体适应的( )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防御反应 D.免疫反应 8.当面对同一事件或情境时,一帆风顺的人一旦遇到打击就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付;而人生坎坷的人,同样的打击却不会引起重大伤害,这种情况说明影响压力感受的原因是( ) A.经验 B.准备状态 C.认知 D.性格 9.当你在安静的书房看书,忽然听到走廊里响起一串脚步声,如果认为是将要入室抢劫的坏人来了,就会惊慌恐惧;如果认为是朋友来拜访,就会轻松愉快。这种情况说明产生压力感受的原因是() A.经验 B.准备状态 C.认知 D.性格 10那些竞争意识强、工作努力奋斗、争胜好强、缺乏耐心、成就动机高、说话办事讲求效率、时间紧迫感强、成天忙忙碌碌的人属于() A.A型性格特征 B.B型性格特征 C.AB型性格特征 D.0型性格特征11.那些个性随和、生活悠闲、对工作要求不高、对成败得失看得淡薄地人,属于() A.A型性格 B.B型性格 C.AB型性格 D.O型性格 12.如果刺激过强过大,会使人感到眩晕、发懵、不知所措,常会出现“类休克状态”,比如,突然听到亲人过世,大多数人会发愣、惊慌,甚至歇斯底里。以上情况是个体经历压力到解决问题中的( ) A.冲击阶段 B.安定阶段 C.解决阶段 D.回顾阶段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章节题型内容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 2.个性心理 二、辨析题 1.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校教师如何教的一门科学。 2.教育工作中的“是为了不教”。(教育工作中的“教是为 了不教”的说法有道理吗?)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 律的科学。 4.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5.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 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 关系。 6.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 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 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你对此论有何看 法? 7.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 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例外。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三、简答题 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对象。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3.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4.简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5.试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四、论述题 1..结合《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体会,谈谈学习该课程的 现实意义。 章节题型内容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一、名词解释 1.教师胜任力2.教育机智3教学反思.4.自我效能感 5.教师期望效应 6.教学监控能力 7.教师角色 8.教学

师心理风格9.教学效能感 二、辨析题 1.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 革的推进,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 多、更高的要求,当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深厚的知 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还要有符合教育教学工 作的高能力和素质。 2.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区别就在于专家教师掌握 更多的知识。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只 要努力扮演好教学者的角色就已足够。 三、简答题1.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2.简述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和作用。 3.简述教学反思的过程。 4.简述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 5.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教学效能感对教师和学生的影 响。 6.简述教育机智的表现方式。 7.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 8. 简述专家教师的特点 9.请列举出几种常见的教学反思方法。 10.试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11.简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胜任力。 12.简述教师胜任力及其结构。 13.简述教育机智及其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 1.请列举出几种常见的教学反思方法,并谈谈如何养 成良好地教学反思习惯。 2.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有什么差别,如何尽快完成 由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3.老一辈教育学者吕型伟曾说过“教育是事业,事业 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 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请结合高 等教育心理学关于教师角色分类的划分,谈谈自己 对这段话的理解。 4.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心理健康如何维护。 章节题型内容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一、名词解释1、心理发展 二、辨析题 1.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 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由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 年(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 A.1903 年 B.1913 年 C.1924 年 D.1934 年 6.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 一撰写的( )。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1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 A.1879 年 B.1897 年 C.1789 年 D.1798 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2
)。

乐国安-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电子教案 优质文档 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本章学习目标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近八十年来的发展状况 社会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对社会心理学的创史之年及其成立的标志,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作为一门业已形成的学科,一个长足发展、成果累累的独立领域,必然会在其诞生之前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霍兰德(E.P.Hollander)在1971年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中将其称为“社会哲学”阶段(后两个阶段是“社会经验化”和“社会分析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称它为“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之中。作为哲学这一母体,我们无法从中寻找出“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述,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不少涉及这个领域的思想观点。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企图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因适当的教育而得到适当的塑造。这一观点为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所继承,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塑造的爱弥尔就是理想社会教育出来的理想少年;时至今日,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B.F.Skinner)的《超越自由与尊严》、《沃尔登第二》等一系列著作也都出自同一母题。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来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弗洛伊德(S.Freud)的“心理动力说”部分受到亚氏《诗学》中的“宣泄说”的启发。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G.Allport)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 的创始人。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所导致的大动荡促使人们用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观察法 实验法 条件反射 二、选择 1、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5、()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789 B、1879 C、1798 D、1897 6、()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7、人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B 能力、气质、性格 C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D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8. “ 谈虎色变” 与“ 谈梅生津” 都是( )的表现形式。 A 、无条件反射 B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C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 、条件反射 9.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 A. 眨眼反射 B. 吮吸反射 C. 防御反射 D. 信号反射 10.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

A. 望而生畏 B. 谈梅生津 C. 望梅止渴 D. 尝梅生津 4.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 ) 。 A 、谢切诺夫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冯特 11.()是关于心理实质的唯一正确的观点。 A.唯心主义心理观 B.唯物主义心理观 C.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D.灵魂论 12.()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A.自然环境 B.客观现实 C.人际关系 D.社会生活条件 三、填空 1、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2、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其分为、和-——三个方面,简称知、情、意。 3、认识过程是人的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等。 4、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和,其中以为核心。 5、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和————。6.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和()两种。7.心理实验法包括()和()两种基本形式。 8.从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来看,心理是( )脑的机能;从心理反映的内容来看,心理是对( )的反映。 9.反射活动分为( ) 和( ) 。 10 .高级神经活动有两种基本过程:一种是( )过程,另一种是( )过程。 四、判断正误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4、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5、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育心理学各章

第一章绪论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西方教育学确立的名称与标志 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桑代克,他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在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一书,后又在1913-1914年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专著。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而开始确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坚持哪些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1、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负强化与惩罚有什么区别 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反之,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 3、观察学习的过程是什么 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4、什么是直接强化(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5、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和条件 标准:新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内在联系 条件: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其认识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6、什么是概念形成、概念同化、先行组织者、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教师应该给老师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方法叫做接受教学。 概念形成:学习者可以对同类事物的各种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它们与其它事物的区别,从而发现这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种方式叫做概念形成。 概念同化:所谓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它的基本形式包括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 )1 、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 树突 B .轴突 C .神经元 D .细胞体 ( )2 、大脑左半球的受损会导致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不能理解口语单词。 A. 布洛卡区 B .威尔尼克区 C .运动皮层区 D .感觉皮层区 ( )3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_ 来进行的。 A. 细胞体 B .细胞核 C .树突 D .突触 ( )4 、人脑中主要具有协调肌肉运动和维持平衡功能的是。 A .丘脑 B .下丘脑 C .中脑 D .小脑 ( )5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 A .脊髓 B .躯体神经系统 C .交感神经系统 D .自主神经系统 ( )6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元,由及其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构成。 A 、神经纤维 B 、细胞体 C 、髓鞘 D 、神经递质 ( )7 、调节内脏器官的肌肉和腺体活动的传出神经系统称为。 A 、交感神经系统 B 、副交感神经系统 C 、自主神经系统 D 、躯干神经系统( )8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元,由细胞体及其发出的和轴突三部分构成。 A 、树突 B 、神经纤维 C 、神经递质 D 、髓鞘 ( )9 、负责感觉器官(包括骨骼肌)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信息交流的神经系统称为。 A 、交感神经系统 B 、副交感神经系统 C 、自主神经系统 D 、躯干神经系统 ( )10 、周围神经系统由躯体神经系统和__________ 构成 A 、脑 B 、脊髓 C 、自主神经系统 D 、交感神经系统 ( )11 、__________ 的主要机能是接受从感受器或其他神经元发出的刺激。 A 、细胞体 B 、树突 C 、轴突 D 、突触 ( )12 、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侧裂处,有一个言语运动区,这个区域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这个区被称为____________ 。 A 、威尔尼克区 B 、布洛卡区 C 、感觉皮层区 D 、运动皮层区( )13 、大脑两半球被一条称之为________ 纤维束连为一体,它使得两半球的沟通得以实现。 A 、脑纵裂 B 、胼胝体 C 、中央沟 D 、侧裂 ( )14 、“一张一弛”,是对两大神经系统的绝妙写照。 A 、交感和副交感 B 、躯体和自主 C 、中枢和周围 D 、脑和脊髓( )15 、信息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依赖于。 A. 突触 B .树突 C .轴突 D .细胞体 ( )16 、大脑两半球之间的部分叫做。 A 、脑纵裂 B 、胼胝体 C 、中央沟 D 、侧裂 ( )17 、美国著名脑科学家对“裂脑人”进行了大量研究。 A 、斯佩里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职业高中心理学 第十章练习题

心理第十、十一章 一、选择 1、更多表现为受先天和遗传因素影响的心理现象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感 2、形成幼儿自信心的基础是() A、良好的亲子关系 B、给予幼儿自主权 C、给幼儿积极的评价 D、获得成功的体验 3、个性最稳定的心理现象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兴趣 4、直接影响人得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动机 5、智力复合论的代表人物() A、格雷特 B、霍夫斯塔特 C、麦柯尔 D、布鲁姆 6、个性之中,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和人的解剖生理有关的心理现象是() A、兴趣 B、气质 C、性格 D、需要 7、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A、性格 B、气质 C、个性 D、态度 8、下列几种模仿中,较高级的模仿是() A、表情的模仿 B、技能的模仿 C、动作的模仿 D、智力的模

仿 9、儿童活动灵活,善于主动与同伴交往,其高级神经活动的组合方式是() A、强、平衡、不灵活 B、强、平衡、灵活 C、强、不平衡 D、弱型 10、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应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是() A、自尊感 B、自信感 C、成功感 D、失败感 11、一个幼儿的心理表现是反应快、容易激动,难约束,那么他对应的神经活动的类型是() A、弱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惰性 D、强、平衡、灵活 12、在个性中占有核心地位的是()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自我意识 13、人们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能力是() A、运动能力 B、操作能力 C、智力 D、特殊能力 14、一个学生由于在推理和计算方面的能力,使得他可能掌握数学知识,这说明() A、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 B、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 C、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D、都不是 15、一个幼儿的行为表现明显的属于抑郁症,但神经类型的检查结果是“强、平衡、灵活性”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2014年) 第一章:心理学的性质 1.心理学源于哲学和生理学。 2.冯特(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心理学实验室,来从事心理现象的研究,从而使心理学正式脱离哲学。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相关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档案法、个案法 (2)实验方法 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1.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心理现象产生的过程:感觉通路、运动通路、脑的低级中枢、大脑 3.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是脑的基本成分。 4.神经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信息从身体的一个部分传到另一个部分。 5.大脑皮层的三大区域:感觉区、运动区、“哑”区 6.胼胝体:两个大脑半球通过一种特殊的组织而连接在一起,这种组织称为胼胝体。功能:连接左右脑,共享信息 第三章:人的毕生发展 1.儿童的主导活动的表现: 儿童的主导活动从以游戏活动为主导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导 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两方面 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 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渐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而转向重视伙伴关系。 2.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的特征:不平衡、不稳定、不和谐。 3.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情绪的发展) 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第五阶段青春期阶段最为重要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1. 感觉的概念: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3.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 绝对感受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相反,绝对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说需要的刺激量越大,则感受性越大。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用公式表现为:E=1/R在公式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4.后像的概念:(名词解释)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从众 一、从众的定义 社会影响: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从众行为的特点如下: (一)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 (三)从众行为虽然有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是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二、从众的功能 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价值与行为方式。只有这样,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交往才有可能。(1)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2)从众还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 三、从众的类型 (一)真从众 (二)权宜从众 个体的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附和群体的要求。这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从众形式。由于外在行为与内在的判断不一致,个体会出现认知失调,体验焦虑等情绪。 (三)反从众 个体的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比如群情激奋时,作为领导也受感染,想法和感受与员工一致,但为了防止事态失控,领导在行为上的表现却很理智和冷静。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 (一)寻求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它原因(如不熟悉情况等)而必须从其它的途径获得自己行为合适性的信息。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它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选择与多数人的行为一致,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二)对偏离的恐惧

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学校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学校心理学》第二章 第二章学校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名词解释: 、介入: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援助,或者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地干预,使得他们在学校教育的正常轨道上发展。 简答或论述: 、学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构成:(年简答) 首先,是关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心理学基础理论。 其次,是关于学校教育的基础理论。 第三,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基础理论。 、学校心理辅导的“三层次介入”理论: 第一层次,发展性心理辅导。 第二层次,预防性心理辅导。 第三层次,治疗性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三大领域与对象: 学习问题咨询、适应问题咨询、成长和发展问题咨询三大领域。

学习咨询问题是寻找产生学习困难问题的根源; 适应问题又可分为行为问题和人格问题; 成长与发展问题主要是关于儿童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问题。 、学校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五大原理: (一)综合性、发展性的原理; (二)心理辅导和咨询中人生哲学的原理; (三)个别咨询与集体辅导的原理; (四)教育性和人性的原理; (五)从“矫治的心理辅导”到“培育的心理辅导”的原理。 、学校心理辅导的教育特征:(年简答) 第一,学校心理辅导通过开设专门课程或选修课,通过心理健康知识与生活技能的训练来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第二,学校心理辅导对学校不适应,问题行为的等进行积极的预防,尽量消除其发生的根源。 第三,学校心理辅导的主力军是全体教师。

第四,学校心理辅导需要全体教务人员协同作战,配合教育,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第五,学校心理辅导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和适应问题。 第六,学校心理辅导中存在着守密义务和伦理道德问题。 、学校心理辅导在案例咨询时的守密义务和伦理道德问题: 在学校咨询过程中,牵涉到学生、家长的隐私问题,比如怀孕、单相思、失恋、家庭不和、父母离婚、偷窃等,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必须恪守秘密,这是咨询者与求助者之间相互信赖关系能否建立的关键。 这就是心理咨询中的“守密义务”也可称之为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伦理道德规则。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咨询者和被咨询者之间建立真诚的信赖关系。 保守秘密是有一定界限的,在面对以下情况时,咨询师可以解除守密义务: )当学生有自杀念头,企图自杀时; )当事人有伤害甚至杀害其他人的倾向时; )来咨询者有致命的传染病时; )当事人有虐待幼儿的变态人格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