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数字仿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数字仿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数字仿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数字仿真

一、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概述

系统数字仿真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控制理论和专业应用技术等学科的综合。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各事物相互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形成各种各样的系统。为研究、分析和设计系统,需要对系统进行试验。

由于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具有不受原型系统规模和结构复杂性的限制,能保证被研究、试验系统的安全性和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方便性等许多优点,正被愈来愈多的科技人员所关注,并已在研究、试验、工程、培训等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器)的研究、开发,包括数学模型、仿真软件、模型结构、仿真算法分析方法等,不断有新的成果涌现。各种培训仿真器和研究用实时仿真器的研制和应用也大大推动了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的发展。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一些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实时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数字仿真中的应用,数字仿真对电力工业的发展将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1系统仿真的含义

仿真(simulation)这个词被引入科技领域,受到广大科技人员的认可,但是其含义在许多科技文献中说法并不一致。其中认为仿真的广义定义为“仿真是用模型研究系统”。精确的定义为“仿真是用数值模型研究系统在规定时间内的工作特征”。有的论著把在数字计算机上的“活的”模型做试验称为系统数字仿真。

1.2系统数字仿真的用途

由于系统数字仿真作为一种研究、试验和培训手段具有极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一种工程与非工程领域。就工程领域应用而言,它的应用范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a.系统规划、设计与试验;

b.系统动态特征的分析与研究;

c.系统在运行中的辅助决策、管理与控制;

d.系统运行人员的教学培训,例如载体的操纵、系统的控制与操作、系统过程的博奕决策等。

1.3系统数字仿真的特点

a.不受原型系统规模和结构复杂性的限制;

b.保证被研究和试验系统的安全性;

c.系统数字仿真试验具有很好的经济性、有效性和方便性;

d.可用于对设计中未来系统性能的预.

1.4建立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的任务

建立数学模型的任务是根据系统仿真目的和原型与模型的数学相似原则构造模型的数学描述。在具体做法上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明确仿真目的,考虑数学模型的简化条件,确定数学模型的规模;如果系统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应保证整个系统数学模型的统一性,例如系统的统一坐标系;系统模型的数学描述有明确的逻辑关系,有灵活和可扩充的模型结构;数学模型有利于数值计算程序的设计,尽可能减少计算工作量。

建立仿真模型指的是根据数学模型设计一个可在数字计算机上执行的仿真程序,成为在

数字计算机上“’活的”数学模型。在建立仿真模型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选择数值稳定性高、误差可以控制、计算工作量少和尽可能节省内存空间的算法;吸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新成果、新技术,提高仿真系统的功能,降低造价;引用先进的程序设计技术和技巧,提高仿真软件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调试维修方便,具有直观友好的人机界面。

1.5电力系统数字仿真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是系统仿真的一个分支。在电力系统领域,人们很早就采用系统仿真的方法研究电力系统,从直流计算台、交流计算台、电力系统动态模型和模拟计算机等物理仿真到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电力系统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从来都离不开系统仿真技术。在某种意义上,电力系统仿真的技术水平代表了电力系统科学研究水平。电力系统工作者一般把在物理模型上的仿真称为动态模拟,而在数字计算机上数学模型的试验称为数字仿真。

二、光伏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2.1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仿真软件的综合比较

由于光伏电池的特殊性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整个系统的优化设计十分重要,它是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系统效率的保证。再进行一系列化光伏发电系统或者产品设计时,会形成仿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在技术和经济上都具有广泛的优势。

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元件——光伏电池正处在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中,与之相对的系统控制策略也在不断进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缩短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周期,同时确保其性能优良和可靠,节约成本,就要充分重视相关的计算机仿真和辅助设计技术。

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和辅助设计,首先就是选择仿真平台软件,它是实现仿真和辅助设计的基础。光伏发电系统属于电力电子应用系统的一种,有很多可以用于电力电子应用系统仿真的商用软件,如PSPICE、MATLAB、SABER、SIMPLORER和PSIM等,这些商用软件各有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对于PSPICE来说,其主要应用于电子电路的仿真,虽然人们在PSPICE下实现了电力电子器件模型,但是在将这些模型用于电路仿真并采用比较灵活的控制策略时仍有很大局限性,因此在PSPICE下实现像光伏发电闭环控制这种复杂控制策略,具有相当难度。MA TLAB下的SIMULINK/power system工具包也具有仿真电力电子电路的功能,并且在实现控制策略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其采用的功率器件模型过于简单,电力电子主电路建模也不够灵活。SABER和SIMPLORER是功能强大的电力电子仿真软件,作为仿真和设计工具,它们有自己的描述语言,可以进行用户界面开发,适用于长期开发同类产品的设计。但是这一类软件需要较长的学习过程,需要专业的软件工程师来开发和维护,不适合单独的项目研究和短期开发行为。PSIM是针对电力电子电路以及电力拖动而设计的软件,其中的器件都基本采用理想模型,计算速度非常快,虽然不能直接分析复杂的电力电子开关过渡过程,但是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器件模型,给建模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另外,PSIM软件具有C语言和MA TLAB/SIMULINK借口,在容易实现电力电子主电路建模的基础上,充分扩展了控制策略的实现方式,集合了几个仿真软件的优势。PSIM 商用软件的价格相对便宜很多,这也是PSIM的优势之一。

2.2直流变换器中的分岔现象

在电力系统中直流变换器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大量非线性现象,这些非线性现象大多是由开关器件引起的。这些非线性因素就造成了许多不规则的现象,如电磁噪声、和间歇振荡等,甚至会出现临界运行现象。由于对变换器非线性现象认识的局限性,研究者大多把这些现象认为是随机干扰和系统故障。随着研究的发展,逐渐发现系统的参数变化是引起这些非线性现象的重要原因,并使系统出现分岔、混沌等运行状态。在常规电力系统中已有学者对boost变换器中的分岔、混沌现象进行多种研究,本文利用了电流不连续模型的方法,将其引入到并网光伏系统的boost变换器中,分析其分岔产生的参数条件。电压反馈型boost

变换器的电路如图2-1所示。

L E

X D

图2-1 boost 电路示意图

我们将建立一个一维迭代映射来描述整个系统,同时用反馈参考值作为变化参数。映射的形式表示如下:

n 1n x f (x ,k)+= (2-1)

x n 表示系统的状态变量,k 为系统中的控制参数。Boost 变换器将工作在三个不同的状态,可以用以下一组微分方程来表示:

'11n n '''22n n ''33n n 1x A x B E

t t t x A x B E

t t t x A x B E t t t ???+?=+≤

(2-2)

'n n t t <

11c 10011A ,B 001C(R r )L -????==????+????

(2-3) 22c c 1R 011A ,B CRr CR 1C(R r )L L

L -??????==--????+???? (2-4)

33c 1001A ,B 000C(R r )-????==????+????

(2-5)

在电路设计时应注意到电感L 的取值,根据boost 变换器临界连续条件,电感取值应满足:

2L D(1D)RT 2≤- (2-6)

其中D 是占空比,T 是控制开关管的开关周期。本文将以分段函数模型(2-2)作为基础,对boost 变换器的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式(2-2)做离散化处理可以得到如下形式的差分方程:

n 1n n x(t )f (x(t ),d )+= (2-7)

其中的()n n d D K x X =--。处理后的差分方程为:

22

n n 1n n h(d )E x x x E

+β=α+- (2-8)

其中:

2

22c c T T 1C(R r )2C (R r )

α=-+++ (2-9) 2

c RT 2LC(R r )

β=+ (2-10) n n n n 0d 0h(d )1d 1D K(x X)≤??=≥??--?

其它 (2-11)

X 为系统的定点,满足x n+1=x n =X,当01n d ≤≤时,根据式(2-4)可以得到:

D = (2-12)

图2-1电路中各元件参数如表2.1所示:

将表2.1中的数值代入式(2-4)~(2-8)中,其中令x=U ,D=0.3,X=19,得到: 22

n n 1n n h(d ) 1.216x 0.8872x x 16

+??=+- (2-13)

结合式(2-7)、(2-9)可以看出系统的可变参数为K ,通过计算机仿真可以得到式(2-9)的分岔图2-2,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K=0.08的时候系统产生了第一次分岔,当K 增加到0.111时,系统进入混沌状态。

K U /V

图2-2 boost 电路分岔图

基于.m 文件的直流变换器分岔点搜索程序如下

amin=0;%

amax=0.2;%

x0=25;%

n=1000;%

jmax=2000;%

t=zeros(jmax+1,1);%

z=zeros(jmax+1,250);%

del=(amax-amin)/jmax;%

for j=1:jmax+1%

x(1)=x0;%

t(j)=(j-1)*del+amin;%

a=t(j);%

for i=1:n %

x(i+1)=0.8872*x(i)+(307.2*(0.2874-a*(x(i)-25))^2)/(x(i)-16);% if (i>750) %

z(j,i-750)=x(i+1);%

end %

end %

end %

plot(t,z,'r.','MarkerSize',4)

xlabel('K','FontSize',10), ylabel('output voltage V','FontSize',10)

title('Bifurcation diagram for Boost')

2.3三相光伏发电系统并网仿真模型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3所示。系统可分为3个部分:光伏电池阵列(PV)、功率变换器和并网控制器,本文侧重针对这三部分在MATLAB 仿真环境中建立仿真模型。

图2-3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结构

2.3.1光伏电池阵列模型

当前光伏阵列(PV)的仿真建模通常有2种方法 :基于光伏阵列物理机制和外特性的建模方法。本研究主要基于PV 物理机制的数学方程结合其等效电路特点构建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单个光伏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图2-4(a)所示,经过等效电路变换,即可得任意Np ×Ns 个光伏电池串、并联所构成的光伏阵列(PV)的电路模型,如图2-4(b)所示。

图2-4 光伏阵列方仿真模型

(a)单个光伏电池等效电路模型(b) 串、并联所构成的光伏阵列(PV)的电路模型

光伏电池模块的输出特性方程: (2-14) 式中:I 为光伏电池的输出电流; IL 为PN 结电流; I0为反向饱和电流; V 为输出电压;T 为绝对温度(K);g 是单位电荷,其值为1.6×10-19C ;k 是玻耳兹曼常数,其值为1.38×

10-23J/K;A为二极管理想常数,其值常在l~2之间变化,np,ns 分别为光伏阵列模块中光伏电池并联和串联的个数.

当光伏电池处于开路状态时 I=0; V=Voc,代入式(2.1)可得反向饱和电流的表达式为:

(2-15)

式中: Voc 为光伏电池的开路电压;为光伏电池的开路电压温度系数。

当光伏阵列模块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时,由式(2-14)可求得Rs :

(2-16)

光伏电池外特性是近似由恒流源和恒压源特性组合而成,两者交界点就是最大功率点。基于上述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1ink环境下建立光伏电池阵列的通用仿真模型,其内部结构如图2-5所示。创建子系统,并在其内封装Im、Vm 、Isc 、Voc 等参数,这些参数可由厂家给定产品数据中获得。仿真时,可以方便的对不同的光伏电池阵列进行设置。本文仿真参数设置Voc=330V ,Isc=180A, Im=120A,Vm=250V.

图2-5光伏电池阵列的仿真模型

2.3.2 功率变换器

功率变换器采用两电平H逆变器结构,功率开关管采用IGBT,如图2-6所示。本文仿真参数C=4500uf 电抗器L=1mh,R=5mΩ。

图2-6 并网功率变换器结构

2.3.3 并网控制器

并网控制器为三环控制,最内层是交流电流闭环控制,控制并网电流,要求响应速度最快;其次是直流电压闭环控制,稳定太阳电池板电压,最外层是功率跟踪控制,响应速度最慢。其中电压环采用PI控制器,控制结构如图2-7所示。

直流母线

图2-7 并网控制器结构

2.3.4电流内环控制模型

在三相静止对称坐标系数学模型中,逆变器交流侧均为时变交流量,因而不利于控制系统设计。为此,可以通过坐标变换转换成与电网基波频率同步旋转的(d 、q)坐标系。这样,经坐标旋转变换后,三相对称静止坐标系中的基波正弦量将转化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中的直流变量,从而简化了控制系统设计。由三电平逆变器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可以得到dq 两相电流微分方程为:

???????---=+--=d q q q q q d d d d Li Ri U S dt

di L Li Ri U S dt di L ?? (2-17) 式中

d S 、

q S ——三相逆变器交流输出端基波相电压合成矢量的d 轴和q 轴分量; d

U 、q U ——三相电网电压合成矢量的d 轴和q 轴分量; d i 、q i ——三相并网电流合成矢量的d 轴和q 轴分量;

由式(2-17)可知,d 、q 轴电流除受控制量d S 、q S 的影响外,还受到交叉耦合电压d Li ?、q Li ?和电网电压d U 、q U

的扰动。因此,需要对d 、q 轴电流进行解耦并引入电网电压前馈进行更好的控制。同时,电网电压前馈的引入有利于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由此,可以将系统电流内环设计为: ?????++-+=-+-+=d q q q i p q q d d d i p d Li U i i s K K S Li U i i s K K S ??))(())((**** (2-18)

根据上述分析,构造如图2-8所示的系统控制仿真模型。

图2-8 电流环控制仿真模型

2.4仿真结果与分析

设置仿真时间为0.18s, 在前0.1s功率跟踪控制器输出电压给定值低于最大功率点电压,后0.08s电压给定值大于最大功率点电压。图2-9是A,B,C相并网电压与电流波形图。第一个周期由于仿真环境采用不等步长仿真,第一个周期点数比较多,所以显得时间比较长,其实就是一个周波,这是给电容充电阶段。整体上该电流与电压是同相的,表明本文设置的并网控制器是有效的。

(a) (b)

?

图2-9 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电流与电压波形

(a)A相电压与电流波形(黑体为电流波形);(b) B相电压与电流波形(黑体为电流波形);(c)C相

电压与电流波形(黑体为电流波形)

图2-10是直流端电压、电流波形图,在前0.1s,电压波动明显,原因在于该时段最大功率跟踪器输出的电压给定值低于最大功率点电压,此时系统工作在电池阵列的恒流源特性区域,使得稍微调节电流,直流侧电压的变化就比较大,加之电流内环也存在一定的动态调节时间,电流波动也就特别明显。后0.08s,当直流侧电压给定值远大于最大功率点电压,系统始终工作在光伏电池阵列的恒压源特性区域,所以直流侧电压波动比较小。从直流端光伏电池输出电流波形可以看出,在连接电网断路器合上之前,电流基本上就是电容的充电电流,可以看出,初始冲击电流还是比较大的,如何降低初始充电电流对电容的冲击,在工程设计时应当注意。其次可以看出,该电流波形是个脉冲波形,对电流传感器要求比较高。

(a) (b)

图2-10 直流侧电压与电流波形

(a)直流侧电压波形;(b)直流侧电流波形

图2-11是并网过程中电池阵列输出功率与交流侧并网功率波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光伏电池输出功率与交流侧并网功率并不平衡,原因在于电抗器、以及功率开关管,并网变压器均存在功率损耗。其次可以看出,并网功率前半段时间并网功率波动比较明显,原因在于此时段,光伏电池阵列工作在恒流特性区域,使得稍微调节直流侧电流,导致直流侧电压的变化就比较大,加之电流内环也存在一定的动态调节时间,并网电流波动也就特别明显。反之,在后半段时段,光伏电池阵列工作在恒压特性区域,直流侧电压变化不大,电流内环的电流参考值变化不大,交流侧并网功率就比较恒定。因此,为了减小并网功率的波动,兼顾电池效能的最大利用,光伏电池阵列推荐工作在接近最大功率点的恒压特性区域。

图2-11 光伏电池阵列输出功率与并网功率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课程设计家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课程设计家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优 化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 家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沈阳工程学院 报告正文 目录 第1章绪 论 ..................................................................... . (3) 1.1 设计背 景 ..................................................................... .. (3) 1.2 设计意 义 ..................................................................... ......................................... 3 第2章朝阳市气象资料及地理情况...................................................................... ............... 4 第3章家用并网型...................................................................... .. (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 计 ..................................................................... .. (6) 3.1 设计方 案 ..................................................................... .. (6) 3.2负载的计算...................................................................... . (8) 3.3 太阳能电池板容量及串并联的设计及选 型 (9) 3.4 太阳能电池板的方位角与倾斜角的设 计 (10) 3.5 蓄电池容量及串并联的设计及选型..................................................................... 11 3.6 控制器、逆变器的选 型 ..................................................................... (12) 3.7 电气配置及其设 计 ..................................................................... (13) 3.8 系统配置清 单 .....................................................................

8KW通讯基站光伏发电系统实施方案.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联通通讯基站光伏发电系统实施方案 南京禾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3月13日

目录 1 地理位置 (3) 2 气象资料 (4) 3 技术方案 (5) 3.1 系统原理 (5) 3.2 技术说明 (5) 3.2.1光伏支架的技术说明 (5) 3.2.2 光伏组件的技术说明 (6) 3.2.3 光伏汇流箱的技术说明 (9) 3.2.4 蓄电池 (9) 3.2.5 光伏控制器的技术说明 (10) 4 施工方案 (13) 4.1 施工技术要求 (13) 4.1.1 屋面走线管道敷设要求 (13) 4.1.2 光伏支架的安装要求 (13) 4.1.3 独立太阳能控制箱的安装要求 (13) 4.1.4 电力电缆的连接说明 (13) 4.2 工程实施步骤 (14) 4.2.1 现场勘察 (14) 4.2.2 工程设计 (14) 4.2.3 材料准备 (15) 4.2.4 设备材料验收及安装 (15) 4.3 独立太阳能发电系统验收 (15) 4.3.1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验收 (15) 4.3.2 光伏支架的验收 (16) 4.3.3 电力电缆 (17) 4.3.4 太阳能电池组件汇流箱 (18) 5 设备清单 (19) 6 售后服务 (20)

1 地理位置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五台山所在的山西处于黄土高原,地旱树稀,视野里整整一个是土黄色的世界,可以称为金色世界。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周五百余里。在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之间,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山势雄伟,连绵环抱,方圆达250公里,总面积592.88平方公里。

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的光伏并网系统仿真实训

绪论 新能源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力的五大技术领域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逐年增长,而地球上以石油和煤为主的矿物资源日渐枯竭,能源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随着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急剧增加,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使地球逐渐变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发利用无污染的新能源,对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各国都将太阳能资源利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通过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经过蓄电池储能,直接通过并网逆变器,把电能送上电网。太阳能并网发电代表了太阳能电源的发展方向,是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能源利用技术。光伏发电技术根据负载的不同分为离网型和并网型两种,早期的光伏发电技术受制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成本因素,主要以小功率离网型为主,满足边远地区无电网居民用电问题。随着光伏组件成本的下降,光伏发电的成本不断下降,预计到2013年安装成本可降至1.5美元/Wp,电价成本为6美分/(kWh),光伏并网已经成为可能。并网型光伏系统逐步成为主流。

目录 第一章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的光伏并网系统仿真实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Matlab软件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光伏并网系统 (8) 第二章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路工作原理 (13) 2.1 逆变器定义 (13) 2.3 逆变器功能作用 (13) 2.3.2 孤岛检测技术 (14) 2.3.3 智能电量管理及系统状况监控系统 (14) 第三章SG3525芯片 (15) 3.1芯片特点 (15) 3.2 管脚功能管脚图 (16) 3.3 结构设计内部结构图 (17) 第四章制图 (18) 4.1 用protel绘制原理图 (18) 4.2 根据原理图生成PCB电路板图 (18) 第五章焊接与调试 (19) 5.1 电路前面板的设计 (19) 5.2 调试结果 (20) 第六章实训结论 (2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摘要:最大功率点跟踪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经常遇见的问题。系统设计采用电流型控制芯片UC3845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由单片机STC12C5408AD产生SPWM信号,实现频率相位跟踪功能、输入欠压保护功能、输出过流保护功能。结果表明,该设计不但电路设计简单,软硬件结合,控制方法灵活,而且能够有效的完成最大功率跟踪的目的。 关键词:STC12C5408AD DC-AC转换电路 MPPT 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具有无污染、无噪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光伏电池的输出是一个随光照、温度等因素变化的复杂量,且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存在非线性关系。光伏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初期投资大、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低。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必须控制电池阵列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是太阳能并网发电中的一项重要的关键技术。 1 设计任务 为研究方便设计一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用直流稳压电源U S和电阻R S模拟光伏电池,U S=60V,R S=30Ω~36Ω;u REF为模拟电网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其峰峰值为2V,频率f REF为45Hz~55Hz;T为工频隔离变压器,变比为n2:n1=2:1、n3:n1=1:10,将u F作为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负载电阻R L=30Ω~36Ω。要求系统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功能,频率、相位跟踪功能,输入欠压保护和输出过流保护功能。另外要求系统效率高、失真度低。 U R L

图1 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框图 2 系统总体方案 光伏并网系统主要由前级的DC-DC变换器和后级的DC-AC逆变器组成。在系统中,DC-DC 变换器采用BOOST结构,主要完成系统的MPPT控制;DC-AC部分采用全桥逆变器,维持中间电压稳定并且将电能转换成110 V/50 Hz交流电。设计采用单片机SPWM调制,驱动功率场效应管,经滤波产生正弦波,驱动隔离变压器,向负载输出功率。系统设计保证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正弦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系统总体硬件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总体硬件框图 3 MPPT原理及电路设计 MPPT原理 由于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是一个时变量,可以采用搜索算法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其搜索算法可分为自寻优和非自寻优两种类别。所谓自寻优算法即不直接检测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是通过直接测量得到的电信号,判断最大功率点的位置。典型的追踪方法有扰动观测法和增量导纳法等。增量导纳法算法的精确度最高,但是,由于增量导纳法算法复杂,对实现该算法的硬件质量要求较高、运算时间变长,会增加不必要的功率损耗,所以实际工程应用中,通常采用扰动观测法算法]1[。 扰动观测法原理:每隔一定的时间增加或者减少电压,并通过观测其后功率变化的方向,

基于VSG的光伏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第39卷第12期2018年12月自 动 化 仪 表PROCESS AUTOMATION INSTRUMENTATION Vol.39No.12Dec.2018 收稿日期:2018-07-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563045)作者简介:孟超(1993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方向的研究,E-mail:mc1392728663@https://www.360docs.net/doc/dd748246.html,; 赵咪(通信作者),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监督控制理论二智能电网故障诊断与控制等方向的研究,E-mail:zhaomi530@https://www.360docs.net/doc/dd748246.html, 基于VSG 的光伏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孟 超,赵 咪,樊然然,唐文星 (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 要:光伏发电往往通过电力电子接口接入电网,使得系统面临频率和电压稳定性等方面的挑战三结合光伏发电的输出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的光伏发电系统变流器控制策略三首先,综合光伏阵列二升压电路二脉冲宽度调制和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模块,搭建了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三其次,基于传统同步发电机运行机制,提出了有功频率控制和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实现了有功功率控制和调频调压的双重功能,完成了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控制三最后,分析了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温度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并在负荷功率扰动条件下,开展了系统的直流侧逆变电压二虚拟同步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和系统频率等特性研究三通过MATLAB /Simulink,验证了虚拟同步发电机思想及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三关键词:光伏阵列;虚拟同步发电机;调速器;励磁控制器;调频;调压;MATLAB 中图分类号:TH166;TP391.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086/https://www.360docs.net/doc/dd748246.html,ki.issn1000-0380.2018070030 Research 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VSG MENG Chao,ZHAO Mi,FAN Ranran,TANG Wenxi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0,China)Abstract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s normally connected to the grid through power electronic interface,which makes the system face the challenges of frequency and voltage stability.According to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a new inverter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fo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s presented.Firstly,the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by integrating photovoltaic array二BOOST circuit二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and maximum power tracking control modules.Secondly,the active power frequency control method and the reactive power voltage control method are proposed based o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traditional synchronous generator,the dual functions of active power control and frequency /voltage modulation are realized;and the operation control of the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s completed.Finally,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voltaic array under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y and temperature are analyzed;an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ad power disturbance,the characteristics of DC-side inverter voltage,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output active power and system frequency are studied.The valid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are verified b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based on simulation platform of MATLAB/Simulink.Keywords :Photovoltaic array;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Governor;Excitation controller;Frequency modulation;Voltage modulation;MATLAB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化石能源短缺等问题的 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利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三其中,光伏发电以其清洁二经济等优点,得到了大力发 展[2]三光伏并网发电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会造成电压幅值和频率的严重波动,影响电网的稳定运 行[3]三光伏并网采用电力电子逆变器接口,导致系统中的旋转惯量减少,系统缺乏惯性二阻尼等特性,耐冲击能力差三因此,当系统负荷波动或内部出现故障时,会造成系统频率失稳和内部不稳定三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控制变流器以实现光伏发电高效二友好的并网,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4]三同步发电机具有对电网天然友好的优势,若借鉴传 万方数据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方案书

(BIPV)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系统设计建议书 示范项目名称:XXXXXXXXX示范项目 二〇一〇年十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1) 1.1 项目地理情况 (1) 1.1.1 地理位置 (1) 1.1.2 供电要求 (1) 1.2 项目建筑类型(BIPV) (2) 第2章一般光伏发电系统的价格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原则与原理. (2) 3.1 总体设计原则 (3) 3.1.1 视觉美观性 (3) 3.1.2 太阳辐射量 (3) 3.1.3 电缆长度 (4) 3.2 方案设计原理 (4) 第4章光伏系统监控设计 (6) 第5章效益分析 (7) 5.1 发电量计算与节能减排量分析 (8) 5.2 资金投入与效益分析 (10) 第6章某太阳能电源技术有限公司...................................................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雄厚的集团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超强的项目管理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卓越的设计团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一揽子交钥匙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增值服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在节能方面为万达服务过的项目 .. (20) 第8章附录《政策分析》 (21)

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 南昌航空大学 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 题目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专业光伏材料及应用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 2012 年 04 月

光伏发电并网控制技术设计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也相应的持续增长。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所以,迫切需要对新的能源进行开发和研究。而太阳能的利用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中开发利用水平高,应用较广泛的能源,尤其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应用更为广泛。 本文主要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作了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太阳能发电的意义以及光伏并网发电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其次,对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特性和基本原理分别做了具体分析,并对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着,对光伏并网中最重要部分——逆变器进行研究。再次,提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硬件进行设计。并网光伏发电充分发挥了新能源的优势,可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是太阳能规模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光伏并网发电,并逐步推广"屋顶计划"。太阳能并网发电正在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方向迈进。 关键词:能源;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

目录 第一章太阳能光伏产业绪论 (1) 光伏发电的意义 (1) 光伏并网发电 (1) 第二章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5) 太阳能光伏发电简介 (5)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别 (5)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方式 (6) 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因素 (7) 第三章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组成 (10) 并网光伏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10) 光伏电池的分类及主要参数 (12) 光伏控制器性能及技术参数 (14) 光伏逆变器性能及技术参数 (15) 第四章发展与展望 (18) 发展与展望 (18) 全文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100k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典型案例解

100k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典型案例解 100k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典型案例解析 1、项目地点分析 本项目采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方案,应用类别为村级光伏电站项目。项目安装地为江西,江西位于位于中国的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北纬24°29′-30°04′,东经113°34′-118°28′之间。项目所在地坐标为北纬25°8′,东经114°9′。根据查询到的经纬度在NASA上查询当地的峰值日照时间如下: (以下数据来源于美国太空总署数据库) 从上表可以看出,项目建设地江西在国内属于二三类太阳能资源地区,年平均太阳能辐射量峰值平均每天为3.41kWh/m2,年平均太阳能总辐射量峰值为:3.41kWh/m2*365=1244.65 kWh/m2。 2、光伏组件 2.1光伏组件的选择 本项目选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单块功率为260Wp。下面是一组多晶硅的性能参数,组件尺寸为1650*990*35mm。 2.2光伏组件安装角度

根据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坐标,项目所在地坐标为项目所在地坐标为北纬25°8′,东经114°9′,光伏组件安装最佳倾角为20°如下图所示: 2.3组件阵列间距及项目安装面积 采用260Wp的组件,组件尺寸为1650*990*35mm,共用400块太阳能电池板, 总功率104kWp。根据下表公式可以计算出组件的前后排阵列间距为2.4m,单 块组件及其间距所占用面积为2.39㎡。

104kWp光伏组件组成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占地面积为2.39*400=956㎡,考虑到安装间隙、周围围墙等可能的占地面积,大约需要1000㎡。 3、光伏支架 本项目为水平地面安装,采用自重式支架安装方式。自重式解决方案适用于平屋顶及地面系统。利用水泥块压住支架底部的铝制托盘,起到固定系统的作用。

中南光电光伏发电接入系统方案

中南光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系统方案 合肥供电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所 二〇一三年四月

审批:审核:编制:

1.工程概况 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位于合肥市肥东新城经济开发区和平路7号,总用地面积约70亩。该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太阳能单晶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太阳能光伏系统工程、太阳能电池控制等太阳能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施工服务。生产厂房于2009年9月建成投产。 该厂区现建设有1座10kV环网柜。该环网柜采用压气式负荷开关,一进三出,保护采用熔断器保护。环网柜电源“T”接在110kV店埠变10kV19开关二水厂线公用线路上,安装630kVA、200kVA变压器各一台,电压等级为10/0.4kV。 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厂区共计2栋厂房和1个办公楼屋顶建筑面积约20000m2。本工程计划在屋顶安装6120块245w/块太阳能电池组件,设计按每20块组件组成一串,每10或11串接入一个汇流箱,每10个汇流箱接分别入3台直流柜,经3台阳光电源生产的500kW逆变器逆变为交流270V,经1台1000kVA的双分裂变压器及1台500kVA的双绕组变压器升压至10kV,接入厂区本期工程建设的配电房的10kV母线。总装机容量1500千瓦,采用用户侧并网方式。计划于2013年10月建成投运。

2.建设必要性 太阳能发电是绿色、环保、清洁、可再生能源,有利于节约煤炭资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工程利用厂房屋顶建设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成后可就近向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厂区供电,能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 3、接入系统 1)电厂定位 根据电力平衡,本工程定位为用户侧并网太阳能电站,所发电力在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厂区内就地消化。 2)主要技术原则 (1)本工程接入系统方案应以国家电网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系统典型设计、合肥电网现状及规划接线为基础,并与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厂区内部供电规划相结合。接入系统方案应保证电网和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技术、经济合理,便于调度管理。 (2)本工程光伏电站接入系统方案应充分考虑并网太阳能电站的特殊性及其对电网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本工程接入系统应满足GB/Z 1996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 报告电气工程学院 王安20 一.光伏发电系统基本原理与框架图 基本原理为:光伏阵列接受太阳能产生直流电流电压,同时电流电压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而后经DC\DC(BOOST升压电路)转化将电压升高,再经DC\AC逆变产生交流电压供给负载使用。在这中间需要用MPPT使光伏电池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 二.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器件是太阳能电池,又叫光伏电池。光伏电池发电的原理是光生伏打效应。光伏电池应用P-N结的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将来自太阳的光能转变为电能。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时,电池吸收光能,产生光电子-空穴对。在电池内电场的作用下,光生电子和空穴被分离,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若在内建电场的两侧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则负载就有“光生电流”流过,从而获得功率输出。这样,太阳的光能就变成了可以使用的电能。 三.光伏发电系统并网Simulink仿真 利用MTALAB中的simulink软件包,可以对10KW,380V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仿真,建立仿真模型如下: 输入参数如下: Simulink提供的子系统封装功能可以大大增强simulink系统模型框图的可读性封装子模块如下: 光伏电池封装模块: 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块:

PWM模块如下: 并网端PWM内部PI模块: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如下: 光伏电池输出电流如下: 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波形如下: 并网(220V)成功后输出电流波形: 结果分析:通过对光伏发电的matlab-simulink仿真,得到了与理论曲线基本相同的电压、电流、功率曲线,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产生了许多谐波。通过这次的仿真实验,让我更加深刻认识了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对光伏发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自己现在没办法解决,但随着自己学习的深入,以后会有办法解决的。另外,此次试验是和几个同学一起完成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集思广益解决了很多的问题,这让我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复习过程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 计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摘要:最大功率点跟踪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经常遇见的问题。系统设计采用电流型控制芯片UC3845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由单片机STC12C5408AD产生SPWM信号,实现频率相位跟踪功能、输入欠压保护功能、输出过流保护功能。结果表明,该设计不但电路设计简单,软硬件结合,控制方法灵活,而且能够有效的完成最大功率跟踪的目的。 关键词:STC12C5408AD DC-AC转换电路 MPPT 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具有无污染、无噪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光伏电池的输出是一个随光照、温度等因素变化的复杂量,且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存在非线性关系。光伏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初期投资大、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低。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必须控制电池阵列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是太阳能并网发电中的一项重要的关键技术。 1 设计任务 为研究方便设计一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用直流稳压电源U S和电阻R S模拟光伏电池,U S=60V,R S=30Ω~36Ω;u REF为模拟电网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其峰峰值为2V,频率f REF为45Hz~55Hz;T为工频隔离变压器,变比为n2:n1=2:1、n3:n1=1:10,将u F作为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负载电阻R L=30Ω~36Ω。要求系统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功能,频率、相位跟踪功能,输入欠压保护和输出过流保护功能。另外要求系统效率高、失真度低。

R L U 图1 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框图 2 系统总体方案 光伏并网系统主要由前级的DC-DC 变换器和后级的DC-AC 逆变器组成。在系统中,DC-DC 变换器采用BOOST 结构,主要完成系统的MPPT 控制;DC-AC 部分采用全桥逆变器,维持中间电压稳定并且将电能转换成110 V/50 Hz 交流电。设计采用单片机SPWM 调制,驱动功率场效应管,经滤波产生正弦波,驱动隔离变压器,向负载输出功率。系统设计保证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正弦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系统总体硬件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总体硬件框图 3 MPPT 原理及电路设计 3.1 MPPT 原理

5kWp光伏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

5kWp光伏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 设 计 方 案 设计人:申小波(Mellon) 单位:个人 电话: 日期: 2013年10月27日

目录 一、光伏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简介 (2) 二、项目地点及气候辐照状况 (2) 三、相关规范和标准 (5) 四、系统结构与组成 (5) 五、设计过程 (6) 1、方案简介 (6) 2、设计依据 (6) 3、组件设计选型 (7) 4、直流防雷汇流箱设计选型 (9) 5、交直流断路器 (11) 6、并网逆变器设计选型 (13) 7、电缆设计选型 (14) 8、方阵支架 (15) 9、配电室设计 (15) 10、接地及防雷 (15) 11、数据采集检测系统 (16) 六、仿真软件模拟设计 (17) 七、接入电网方案 (22)

八、设备配置清单及详细参数 (22) 九、系统建设及施工 (22) 十、系统安装及调试 (23) 十一、运行及维护注意事项 (26) 十二、设计图纸 (28) 十三、工程预算投资分析报告 (32)

5kWp光伏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配置方案 一、光伏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简介 并网系统(Utility Grid Connected)最大的特点: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并网系统中光伏方阵所产生电力除了供给交流负载外,多余的电力反馈给电网。在阴雨天或夜晚,太阳电池组件没有产生电能或者产生的电能不能满足负载需求时就由电网供电。 因为直接将电能输入电网,免除配置蓄电池,省掉了蓄电池储能和释放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光伏方阵所发的电力,从而减小了能量的损耗,并降低了系统的成本。但是系统中需要专用的并网逆变器,以保证输出的电力满足电网电力对电压、频率等电性能指标的要求。因为逆变器效率的问题,还是会有部分的能量损失。这种系统通常能够并行使用市电和太阳能太阳电池组件阵列作为本地交流负载的电源,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负载缺电率,而且并网系统可以对公用电网起到调峰作用。但并网光伏供电系统作为一种分散式发电系统,对传统的集中供电系统的电网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如谐波污染,孤岛效应等。 二、项目地点及气候辐照状况 图片来自Google地球 1、项目地点为:江苏省泰州市XX区XX镇; 2、纬度:32°22’,经度:120°12’; 3、平均海拔高度:7m;

校级综合智慧能源实验平台技术需求

校级综合智慧能源实验平台技术需求 1、平台定位与目标 本平台目标是一个建设成一个跨学科、高水平的实验研发平台。 (1)跨学科:该平台能够涵盖我校电气、能源动力、自动化、计算机、经管等主干学科方向; (2)先进性:聚焦当前国内外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系统领域的关键方向的前沿技术,打造涵盖诸多先进技术并将我校重点研发技术与成果充分融合的综合智慧能源实验研发平台。 (3)应用性:以当前在能源互联网领域开展应用或者具有应用潜力的技术为导向。 (4)人才培养:为我校与行业培养研究型、工程型的复合人才。 2、平台的基本形式 平台以物理仿真为主(动模实验平台),可以与软件仿真平台相结合,构成数字物理仿真平台,但二者之间必须紧密结合。 3、平台的主要特色 3.1模块化设计与灵活组合 实现电、冷热、气各部分可以相互独立运行但又彼此联系,整个实验平台构成不同功能模块,模块之间灵活组合,形成不同复杂程度的实验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固定与灵活接线配合,模拟不同运行场景。 3.2平台的高水平与可扩展性 平台应尽可能考虑多种能源电力前沿技术的实验、研究与开发;关键技术与设备尽可能做到成熟产品与开源设备组合接入;配置一定端口,方便中试模块与后期研究设备接入。 4、平台的主要技术特征 (1)多种能源形式互补 平台需要考虑冷、热、电、气以及其他能源形式的协调控制与调度。考虑到

当前能源互联网与综合能源系统中电能是主要能源形式,围绕该领域的前沿技术交叉科研方向最多、技术发展最快,因此,平台的能源形式以电能为主,其他多种能源形式互补协同。 结合我校已有并准备应用于本平台的实验设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行业广泛使用或者具有重要科研意义的能源形式。 (2)源网荷储协调 平台要考虑异质能量流在源网荷储整个环节的控制、优化与各种高级应用功能的实现。考虑到现实中源、网、储、荷四个主要环节中主要是通过电能形式进行能量的生产、传输、储存、使用。因此这种协调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是以电能流为主、其他能流为辅的协调。 (3)新技术新设备应用 本项目希望尽可能将前沿的技术、理念应用到本平台,以确保平台的跨学科与高水平特色。 考虑将综合能源、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前沿技术如5G通信、PMU、虚拟同步机等技术应用到本实验平台,并设计相应的实验场景与内容。其他相关的前沿技术如有可能也可以论证应用到本平台的可能性并进行应用。 5、平台的各层级特点与要求 本次方案设计按照能源层、信息层与高级应用层予以设计,其中能源层集成了包含冷热电气等不同类型的源网荷储设备,是整个平台的基础;信息层则涵盖整个平台的信息感知、量测、控制等环节,实现整个平台的稳定运行,是整个实验研发平台的中枢;高级应用层则实现整个实验研发平台的优化、实验与高级应用模块,是整个平台的大脑。 5.1能源层 5.1.1源侧 源侧需要结合我校已有并准备应用于本平台的实验设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行业广泛使用或者具有重要科研意义的源侧模拟装置,并进行设计。 5.1.2网侧 主要是围绕区域(园区)级能源互联网或综合能源系统的特点,开展电网、冷/热网、气网的规划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方案

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系统设计建议书 示范项目名称:XXXXXXXXX示范项目 二〇一〇年十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1) 1.1 项目地理情况 (1) 1.1.1 地理位置 (1) 1.1.2 供电要求 (1) 1.2 项目建筑类型(BIPV) (2) 第2章一般光伏发电系统的价格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原则与原理. (2) 3.1 总体设计原则 (3) 3.1.1 视觉美观性 (3) 3.1.2 太阳辐射量 (3) 3.1.3 电缆长度 (4) 3.2 方案设计原理 (4) 第4章光伏系统监控设计 (6) 第5章效益分析 (7) 5.1 发电量计算与节能减排量分析 (8) 5.2 资金投入与效益分析 (10) 第6章某太阳能电源技术有限公司...................................................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雄厚的集团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超强的项目管理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卓越的设计团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一揽子交钥匙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增值服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在节能方面为万达服务过的项目 .. (20) 第8章附录《政策分析》 (21)

基于Matlab_Simulink的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仿真

题目:基于Matlab/ Simulink的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 统的仿真 院系: 姓名: 学号: 导师:

目录 一、背景与目的 (3) 二、实验原理 (3) 1.并网逆变器的状态空间及数学模型 (3) 1.1主电路拓扑 (4) 1.2三相并网逆变器dq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4) 1.3基于电流双环控制的原理分析 (5) 2.LCL型滤波器的原理 (6) 三、实验设计 (8) 1.LCL型滤波器设计 (8) 1.1LCL滤波器参数设计的约束条件 (8) 1.2LCL滤波器参数计算 (8) 1.3LCL滤波器参数设计实例 (9) 2.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 (10) 2.1网侧电感电流外环控制器的设计 (10) 2.2电容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设计 (11) 2.3控制器参数计算 (12) 四、实验仿真及分析 (12) 五、实验结论 (16)

一、背景与目的 伴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紧缺,石油价格的飞涨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些问题促使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诸多优点,使其研究开发、产业化制造技术以及市场开拓已经成为令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主要热点。近年来世界太阳能发电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九十年代后期世界光伏电池市场更是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了发展速度。 目前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光热利用,光伏利用和光化学利用等三种主要形式,而光伏发电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 无污染:绝对零排放-没有任何物质及声、光、电、磁、机械噪音等“排放”; 2. 可再生:资源无限,可直接输出高质量电能,具有理想的可持续发展属性; 3. 资源的普遍性:基本上不受地域限制,只是地区之间是否丰富之分; 4. 通用性、可存储性:电能可以方便地通过输电线路传输、使用和存储; 5. 分布式电力系统:将提高整个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别是从抗御自然灾害和战备的角度看,它更具有明显的意义; 6. 资源、发电、用电同一地域:可望大幅度节省远程输变电设备的投资费用; 7. 灵活、简单化:发电系统可按需要以模块化集成,容量可大可小,扩容方便,保持系统运转仅需要很少的维护,系统为组件,安装快速化,没有磨损、损坏的活动部件; 8. 光伏建筑集成(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节省发电基地使用的土地面积和费用,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及发展的前沿,也是相关领域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也是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能源方面的重要选择。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压力不断加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 二、实验原理 1.并网逆变器的状态空间及数学模型

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综述

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综述 摘要:为了对含光伏电源的电力系统进行各种仿真研究,必须建立准确的光伏发电系统数学模型。全面综述了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的光伏系统数学模型,对整个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利用各元件模型建立系统模型的方法以及孤岛保护的研究现状及其建模方法,并对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光伏阵列;逆变器控制;最大功率点追踪;光伏发电系统;孤岛保护;光伏系统模型 0引言 准确的元件模型是进行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基础。随着光伏电源接入系统比例的不断增加,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日益显现。因此,研究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日益迫切,建立能够准确反映并网光伏电源动态响应的模型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阵列、逆变器及其他并网环节组成,见图1。光伏阵列由光伏电池串并联组成,产生的电能通过逆变器和相应的滤波器输送到电网,在此过程中需要对逆变器和电能变换环节进行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maximum powerpoint tracking,MPPT)和逆变控制。MPPT控制的作用是保证光伏阵列始终工作在输出功率最大的状态,而逆变控制的目的是保证逆变器输出与电网电压同相的电流并尽量减小谐波输出。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出现孤岛状态时,即出现脱离了电网但仍可以向周围负载供电的状态,电网需令孤岛中的光伏发电系统退出运行,这就需要能够准确检测孤岛状态的保护系统。 本文分别对光伏阵列、MPPT控制、孤岛保护、逆变器控制以及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模型进行分析,并对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研究进行展望。 1光伏阵列的建模 1.1光伏电池U-I特性模型 光伏电池的发电原理是光生伏打效应,一个光伏电池具有类似于二极管PN 结的结构。当光照射在电池上,PN结两端就会有电压产生,单独的光伏电池功率很小,所以光伏发电系统要将大量的光伏电池串并联,以构成光伏阵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