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武则天

评价武则天
评价武则天

评价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位列四妃之下的三十六嫔妃最低一等。但不久,她就凭着自己的美貌和机敏讨得太宗欢心,赐号“媚娘”,提拔到御书房侍候文墨,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民,唐高宗即位,复召为宫,拜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永徵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王皇后被废不久,即与萧淑妃同被武则天害死。武则天素多智计,兼涉交史。自显庆末年起,乘高宗体弱多病之机,遂专国柄,威势日重。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称为二圣。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二月,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武则天于天授元年(690)称帝,国号周,并自以盟字为名,废睿宗为皇嗣,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武则天继位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统治时期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从以上几点来看,武则天确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可为什么还会有人想判逆?可能是武则天野心勃勃,但她优秀的统治是放在眼前的。可以对她真正评价的一座桥。我认为武则天有她的好处,也有她的坏处。中国自古以来就武则天是女皇帝。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而且也很聪明。居史书记载武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桌带不群。如果说,武则天在称帝前三十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那么在称

帝后的十余年中,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许多人对她的作为作为评论,或褒或贬,莫哀一是,而我认为武则天的一生虽然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她毕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而且是一个女人,武则天以一个女性身份“治朝纲,理天下。”不得不镇压反对自己的人,更必须重用各种各样的人才,她的所作所为就必然存功有过。

一、武则天的功

1.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中诏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武则天重用了各种各样的人才,为了广揽人才,武则天还创立了“自荐”和“试官”制度,鼓励官吏和百姓自荐,以求进用。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派出存抚使十人到各道搜荐人才。许多落选的士人和乡村教师都被荐举。武则天选官虽滥,但只要发现不称职的,就立刻废黜甚至诛杀,务职真才实贤。

耿直的人,确有才干的人,只要不被武则天怀疑为谋反者,武则

天还能尽力予以保全或重用。例如,被酷吏诬告的狄人杰,不但得到平反,还升任宰相,又如仇人后代上官婉儿,能诗善赋,不但受到宽宥,还被武则天留作近侍,倍加恩宠。著名的文学家骆宾王参加了反对武则天的叛军,并写了檄文声讨她,让人惊讶的是,武则天不仅不生气,还想重用他,后来玄宗开元年间的名臣姚崇、宋璟、张九龄,也都是在武周时被提拔起来的。

天授元年(690年),策词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首创由皇帝亲自策门举人殿试。长安二年(702年)又开始武举,此后“每岁如明经,进士之法,行乡饮酒礼,送于兵部。”如期进行考试。据请人徐松所著。《登科记考》统计,在贞观23年中,录取的进士共205人,而在高宗和武则天统治55年中达1000余人,平均每年录取人数较贞观时增加一倍以上。另外,武则天在辅佐高宗时已开“南选”。武周代唐后,“南选”更盛,并成为经常的制度,从而使岭南、福建等边远地区人才,得到科举入仕的机会。

2.经济发展

武则天执政期间,继续推行均田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她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规定以农业政绩的好坏作为对地方州县官员升降的标准,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独掌政权的二十一年里,地方水利工程19项武遇天时代手工业也在发展,主要有采矿业、铸造业和纺织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她还令人编了一本《兆人本业记》的农书,颁行天下,指导农业生产。在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粮食储备丰富。长安四年(704年)时增加

到了615万户,3714万口。

武则天所处的时代仍是庶族地主势力不断上升,士族地主势力趋向衰亡的时代。在武周代唐过程中及武周建立之后,统治集团内部的士庶之争接连不断,武则天正是借助庶族势力的支持,才压制住士族势力的反抗,建立并巩固住武周政权的。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武周政权建立后,她感到整个西域过于辽阔,不易管辖,遂于长安二年(702年)把天山以北地区从安西都护府划出来。另署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域子)。安西四镇自垂拱二年(686)起为吐蕃所占。武则天不甘心失土,乃于长寿元年(692)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恢复了四镇。武则天还非常重视著述,召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等著述。

3.国力很强盛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因此,衡量和评价任何一个帝王的好坏、是非功过,都要看其如何处理各民族的关系,能否维护国家的版图和主权。武则天执政的时代,继承了唐太宗的民族怀柔政策和“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策略,对吐蕃、契丹、突厥等族贵族的侵扰和叛乱,采取了坚决抵抗、讨伐的态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主要表现在,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批准西州都督唐休璟收复“安西四镇”的请求,并慧眼识英雄,在众多的将领中擢拔王孝杰为全军主帅、武威军总管,率军大破吐蕃,一举收复“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勤、碎叶),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派兵镇守,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长安二年(702)十二月,武则天又在庭州设置北庭大都护府(故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与安西大都护府分别管辖天山南北两路,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版图完整,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增进了与中亚人民的友谊。

4.文化已发达

武则天在位时裁文史,光耀文史。重视古建筑的修建,较著名的有长安大雁塔、松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乾陵。兼容三教,使其发展。武则天本人遵儒、宠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华汇为一本《三教诸英》。发展科举,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开放殿试,增加制举次数和常举难度。

二、武遇天也是一个有过失的人物

1.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族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这一点在她以后从政乃至于“南面称孤”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成为她一生功过参差的修养、

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武周代唐后,武则天更是放手对她的政敌进行打击,她用计除掉了所有反对她的人,欲“尽诛(李唐)皇室诸王及云卿中不附已者,连亲身骨肉也不放过,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地位,武则天不惜杀害了一代忠臣长孙无忌,用毒酒杀死长子李弘,贬黜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以及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等。她对胆敢违抗自己的朝中重臣韩瑗、抑弼等。一概严惩不贷;对于王皇后,萧淑妃这样的”姐妹辈,选是诬告上许多罪名,再让她们受尽非人的折磨,最后置于死地,连她们的女儿也不放过。神功元年(697年),武则天借箕州剌史刘思礼谋返案,诛杀李元素、孙元亨等“海内名士”36家,其亲党连坐流窜者达一千多人。武则天还奖励告密,以收受告密信件,制造恐怖,又重用周兴、索元礼、来俊臣等酷吏,专办所谓谋反大案,使被告人惊恐战栗、望风自诬,并广加牵连,以构成大狱。周兴、索无礼所杀各数千人,来俊臣所破至千余家,李唐宗室被杀的达数百人,大臣被杀的达数百家,此外,剌史、郎将以下被杀者更是不可胜数。因此,要说武则天是个暴君,也有一定的根据。武则天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打击攻敌中也不免滥杀无辜。官吏大增也必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她统治时期尽管社会经济上升,但逃户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府兵制开始走向破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等人,并大封武错氏宗人为王。大臣吉琐等人深以嗣君之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

历元年(698年)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

2.历史上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这便成为她千古难泯的丑闻,成为文人墨客颠来倒去的话题,以至于连同她创造的卓著业绩也随之淹没了。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

五代以来封建文人对武则天也进行一些评价。五代后蜀孟昶在利州时为武则天重修皇泽寺新庙、立碑刻石,文中凡遇“天后”或“后”字必须顶格书写,有关敬语如“玄贶”、“神像”等文则空三格,对武则天各致尊崇。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刘煦等修成《旧唐书》,“褒贬以言,孔道是模,”把儒家信条作为评历史人物的准则,指斥武则天“夺攘神器,秽褒皇居”、“韦武丧邦,毒侔蛇虺”、“自武后移国三十余年,朝廷举有正人,附丽无非阳辈。……朋比成风,廉耻都尽。可《旧唐书》还是为武则天立了本纪,备载她在执政期间的事迹,最后以三史臣曰作总的评述。“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非夫!若掩鼻以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女石妇之恒态也,然犹诞谠议,时礼正人,初虽此允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还是恪守唐代有褒有贬的总评价。

宋太祖赵匡胤对武则天有这样评论:“则天,一女主耳,虽刑罚

枉滥,而终不杀狄仁杰,所以享国者,良由此也。“对她仍无肯定,但以后,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强化,尤其是崇儒思潮而守则理学的纲常说教日益泛滥,世人对武则天的评价也就更坏。

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李贽对武则天有更高的评价说:“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氏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安民为念如武乎?此因不能逃于万世之公鉴矣。夫所贵乎明王者,不过以知人为难,爱养人才为急耳。

与宋代以降封建文人对武则天无以复加的攻击咒骂截然不同,民间百姓另存一种怀念,俗称姑婆陵的乾陵前无字碑上留有一首明代无名诗人题诗: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草齐。唯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历代兵荒马乱,乾陵文物凋零,满目断壁残垣,陵山已成了百姓放牧牛羊的草场。但每年麦收以后,当地人们都要去祭祀武照仪,借以怀念她的功德。在四川广元武则天童年生长的地方,同样有以姑婆或则天命名的地名。每年正月三“武则才天会期”,妇女们驾船游河湾举行纪念,这和封建脑袋的群儒们的态度是何等的鲜明的对照!

总的说来,古人对武则天的毁誉褒贬大凡是从仁义道德观念出发,有许多甚至仅以她是一个女性的角度论是非。由于传统史学眼光的局限,很少从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在内的政纪上全面作评述,甚至这方面留下的资料都很少,因此使人无法清晰地勾划出从初唐到盛唐转变的那个历史时期的全貌,人们也就难于对这个贞观到开元的过渡性历史人物有确切的评价。

直到解放前后经过一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们的努力他们对武则天基本却持肯定态度,人们对武则天的认识才有长足进步。总体上看,武则天的功还是功大于过的。她从前在唐太宗宫中时,唐太宗有一匹壮马叫狮子骢,非常暴烈,没有人能制服它,武则天对唐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要有三件器物:铁鞭、铁挝和匕首。先用铁鞭打它,不服,再用铁挝打它的头,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唐太宗很称赞她的气概。她果然用制壮马的方法驾驭群臣,造成历时半世纪的有效统治,对国家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和社会安宁的长期保持,作为特殊贡献。我赞同当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对武则天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毛泽东对武则天也作过这样的评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总之,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个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经济上也有过财政困难时期,但比起她的历史功绩,这些毕竟是第二位的。当然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刚刚开始,要科学地解释这样一位女性在中国封建政治舞台上活跃了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历史,尚有许多难点,有待于更多的探讨。

班级:N机自10-1F

姓名:吕博文

学号:24101900372

我对武则天的认识

我对武则天的认识 班级:国贸1202 姓名:李江学号:201243070207 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她的智慧以及领导才能为后世百姓和文人津津乐道,千百年来不休,但同时,也有人对她的狡诈、狠毒不齿,她就是武则天,历史上一位争议颇多的女性。深深地被她身上的魅力所吸引,我总是对有关她的历史很感兴趣,也有着自己对她的看法。 她本唐太宗的才人,却成为唐高宗的皇后,最终还开创武周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是什么促使她完成了这一巨大转变?有人说是因为她攻于心计,心狠手辣,而我看到的则是一个不服从命运安排,勇于追求的女子。封建社会的女性大都受到过封建教条的摧残,女人似乎注定只能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便是最鲜活的写照。在武则天之前,也曾有女性在政治上有过较大建树,如汉代坚韧刚毅的吕雉,扶持了三代明君的窦太后。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武则天一人称帝,她的成功是无人能及的。我敬佩她的勇气,群臣反对,她仍冒天下之大不韪,登上皇后之位,勇敢地追求他所想要的;我欣赏她的大度,重用那些曾极力反对她的臣子,并广开言路,不拘一格举用人才,从而开创了“贞观遗风”;我赞扬她的伟绩,尽管她曾经为了达到一些目的,而采取了十分狠毒的手段,但她的成功是历史所无法泯灭的。 武则天从以皇后掌权,到由皇帝退位,共当政近五十年。在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中,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以下,我将对武则天掌权期间的几点做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广开言路,善纳诤言。在部分人眼中,由于武则天登上后位后残害王皇后,陷害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大臣,认为她心胸狭隘,不能包容他人。但是在治理国家时,武则天十分敬重直言敢谏的臣子,尽量采纳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的言语有所冒犯,她也能加以宽恕,比起唐太宗毫不逊色。虽然有些臣子的话语触及她的隐私,甚至劝她退位,但她仍能大度包容,并不降罪,有的甚至还受到奖赏。只因他们说这些话是出于对国家安定的考虑,因此武则天站在国家统治者的立场上,撇开个人恩怨,只为国家安定。比如在谏诤中涉及她的个人私生活的朱敬则就曾得到赏赐,后来还被提拔到宰相地位。另外,当武则天读完《讨武曌檄》后,她的第一反应并非愤怒,而是赞赏此文文词漂亮,并对没有发现骆宾王的才能感到惋惜。在武则天统治期间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因此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上情得以下达,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作用。而当今社会,一些政府部门的上访举报制度形同虚设,部分官员甚至还对上访人员进行打压,很少听取下属和群众的意见。的确,拥有权力的人总是容易迷失方向,但武则天站在权力的最高峰却能做到广开言路,善纳谏言,这实在值得一些官员反思、借鉴。 (二)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在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武则天一再下令劝课农桑,并采取强硬措施,地方官的升降以当地农业发展好坏为标准。农业发展得好,家家有余粮的州县长官可得到升迁,而“为政苛滥、户口流散”的州县长官则会贬职,甚至面临杀头的危险。此外,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自己写了一本农书的皇帝,名为《兆人本业记》,在她死

武则天一个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说的奇女子

武则天:一个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说的奇女子 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自人类有了统治与阶级意识后,人便被划分为了三六九等,有高低贵贱之分。犹记得最早的时候是从夏朝开始,尧舜禹的禅让制开始了中国漫长的阶级统治道路,直到清朝灭亡,这样的局面才算结束。但是,从夏朝到清朝,统治者即皇帝无不都是男性,但是在唐朝时却有了一个例外,因为唐朝的皇帝中有一位是女性,她便是武则天,一位功过是非留予后人说的奇女子。 自古以来,女人的地位都是非常低的,她们只许负责家务事,从来都不能干涉朝政之事,而她们也从小就被教育要相夫教子,一切都要听丈夫的,在古代,女子一般都是平平凡凡地过完了她们的一生。而对于武则天来说,她的一生从她进去宫里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不平凡了。 宫廷篇 她14岁便进了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因其长得倾国倾城,便赐予她“武媚”的称号,所以后人也称她为武媚娘。一个入了后宫的女人,本该安安静静地做唐太宗的妃子,奈何其天性聪颖,聪明伶俐,能言善辩,连唐太宗都夸其伶俐剔透,称其有志气。然而,她却并未得到过唐太宗的宠爱,所以她的地位也一直不曾提高,始终都只是个才人。太宗病逝后,她没有孩子,理应如寺为尼。你也许会说,她的一生不就这样结束了吗?然而并不是这样的,在她在宫廷期间,她与太子李治产生了感情,并在她入寺后依然与李治有联系。 后来李治将她纳入后宫,李治非常宠爱武媚娘,此时的她一时风光无限。而武则天也非常善于工于心计,她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排除万难坐上了皇后的位置。 临朝篇 在李治患病后,因为武则天通读史书,博采众长,他便让武则天替他处理朝堂之事,后来,她便与李治一起上朝,开始了临朝听政之路。在此期间,她上书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建议,都被李治采纳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武则天的聪明以及野心。 李治驾崩后,立太子李显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而武则天又废除了太子,令其四子继承皇位。由此可见,在宫廷中,亲情与权力相比,显得丝毫微不足道,竟能让她废了自己的亲儿子,而武则天的这份狠辣也最终让她成为了一代女皇。 女皇篇 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唐为周,由此开启了她的女帝之路。 在这漫长的在位期间,她也确实做了许多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她重视科举制度,用人唯贤,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让真正有才有德的读书人一展抱负,她派兵出击外寇,保卫国家的安全与和平,同时她也积极推进改革,让国家的农业、商业以及手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总之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平心而论,她在位期间确实是一个好皇帝,在她统治期间也被成为“贞观遗风”。所以,她作为一个女皇来说是合格的,但她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却有些过于心狠手辣,自私残忍,让人不禁唏嘘不已。 退位篇 在许多方面的压力下,武则天把皇位重新退于李显,然后自己也年纪大了,便开始纵情享乐,后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就这样,武则天传奇的一生结束了,她虽是一位女性,却摒弃了当时女子的软弱与言听计从,靠着自己的聪明和手段一步步登上帝后、女帝之位。她若生于

选修课:简述武则天的成就

简述武则天的成就 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人物。她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的次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的政治成就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较清明 这主要表现在武则天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在她统治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科学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并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举。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唐中期的宰相陆赞扬武则天善于用人,赏罚分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亦认为,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因而那种认为武则天重用酷吏、外戚、男宠,政治上一片黑暗的观点,是值得商榷。 二、经济有发展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她继续推行均田制。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成效显著。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独掌政权的二十一年里,地方水利工程有19项。还以境内农田好坏作为奖惩地主官吏的标准。武则天的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一,国家仓库里储满了粮食;其二,地方储粮亦很丰富;其三,户口显著增加。 武则天时代的手工业也在发展。主要表现在采矿业、铸造业和纺织业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市”的增加或城市贸易的发达。武周时期的交业事业,亦相应发达。 三、国力很强盛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因此,衡量和评价任何一个帝王的好坏、是非功过,都要看其如何处理各民族的关系,能否维护国家的版图和主权。武则天执政的时代,继承了唐太宗的民族怀柔政策和“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策略,对吐蕃、契丹、突劂等族贵族的侵扰和叛乱,采取了坚决抵抗、讨伐的态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主要表现在,长寿元年(692),武则天批准西州都督唐休璟收复“安西四镇”的请求,并慧眼识英雄,在众多的将领中擢拔王孝杰为全军主帅、武威军总管,率军大破吐蕃,一举收复“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勤、碎叶),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派兵镇守,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长安二年(702)十二月,武则天又在庭州设置北庭大都护府(故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与安西大都护府分别管辖天山南北两路,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版图完整,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与中亚人民的友谊。 四、文化已发达 武则天在位时裁文史,光耀文史。重视古建筑的修建,较著名的有长安大雁塔、松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乾陵。兼容三教,使其发展。武则天本人遵儒、宠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华江为一本《三教诸英》。发展科举,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开放殿试,增加制举次数和常举难度。

武则天的历史评价

武则天的历史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杰出的女人,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在她再位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封她的王朝号。 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的历史功绩相比,难以同日而语。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在政治上,武则天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在她统治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科学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并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举。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在经济上,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武则天时代的手工业也在发展。主要表现在采矿业、铸造业和纺织业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武周时期的交业事业,亦相应发达。在文化上,武则天在位时裁文史,光耀文史。重视古建筑的修建,较著名的有长安大雁塔、松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乾陵。兼容三教,使其发展。武则天本人遵儒、宠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华江为一本《三教诸英》。发展科举,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开放殿试,增加制举次数和常举难度。 武则天也有其过失,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武则天重用了各种各样人才。刚开始时,她提倡告密,任用酷吏,滥杀了许多无辜,招致群情激愤。武则天便反过来杀酷吏“以雪苍生之愤”,实际上酷吏们都是秉承她的命令行事的。表面上看来,

武则天人物分析

武则天人物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才智过人、果敢深沉的女政治家,比如西汉的开国皇后吕后,北魏的文明太后冯氏,清初的太皇太后孝庄。但是她们都没有改朝换代,一生都是以后妃的身份干预政治,没有踏出通往权力顶峰的最后一步。如果说武则天与其他女政治家有什么最大的不同,在我看来,那就是心性,用专业的心理学术语来讲就是“情商”。 可以说,武则天对这个世界,对当时的政治、人物、社会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她的人生道路。同样是遭遇情感危机,吕后为刘邦移情别恋的事自怨自艾,武则天则利用丈夫唐高宗的性格弱点和愧疚心理,谋求政治上的更高地位;同样是作为幕后的参政者,北魏文明太后采取怀柔政策,以保证皇帝不会对自己的野心产生怀疑,更不会在日后对自己进行清算,武则天则采取高压政策,让名义上的皇帝成为自己手中的傀儡,让这些傀儡失去与自己对抗的能力;同样是面对亲情与政治的冲突,孝庄太皇太后一直摇摆不定,试图在家庭关系与政治利益的平衡木上保持稳定,而武则天则毫无顾忌,使天平向政治一面倾斜,只要大权在握,丈夫、儿子、女儿都可以抛弃。 雁冀的《题乾陵无字碑》中写到:这里埋藏着一个伟大的女人,但离开男子一分钟也不能生存,爱与恨,难解分离。武则天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位魅力过人的女人,她的魅力到底来自何处,她到底有着一个什么样的个性特征,本篇文章力求以真实的史料,站在心理学角度来来阐述武则天的心理世界。 后宫之地本就你虞我诈,不争也是争,“不进则退”这个词语恰到好处的形容了后宫的无奈,一个女子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保护自己,要如何全身而退,要怎样才能在每一个深夜睡得稍微安稳,走每一步都稍微安心踏实,那就要变强。常常不是人想争斗,而是她不得不争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武则天曾经尝过许多屈辱,她骨子里拥有反抗封建皇朝的精神,她不服气也不认输,她相信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靠自己,才能不再受辱,我们都扪心自问,换做是我们,我们能认输吗? 无法否认武则天对历史做出的巨大贡献。她所统治的时期,百姓安居乐业,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给予保守的贵族沉重的打击,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言十二事,劝农桑,减少赋役,社会安定繁荣。武则天还大开志科,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她用人从不看出身,只看其才华能力,为国家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也激发了老百姓读书求知识的热情,培养一大批后起之秀。郭沫若评价她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武则天作文素材

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历史评价 整体评价 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更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 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史书评价 《旧唐书》评价:史臣曰: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 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赞曰: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 《新唐书》评价:昔都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于杀君篡国之主,皆不黜绝之,岂以其盗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大

武则天的功与过及影响

武则天的功与过及影响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工程学号:00911111 姓名:侯天宇分数: 摘要: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之遗风,下启”开元盛世“之伟业。在政治,经济,文化多有创作。为中国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究其评价也是众说风云。 关键词:武则天,功与过,中国发展,影响, 武则天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改革家。她在四十多年的统治生涯中以超人的魅力对中国的军事,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究其功与过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功 1、政治清明 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唐中期的宰相陆赞扬武则天善于用人,赏罚分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亦认为,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因而那种认为武则天重用酷吏、外戚、男宠,政治上一片黑暗的观点,是值得商榷。 2、经济发展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她继续推行均田制。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成效显著。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独掌政权的二十一年里,地方水利工程有19项。还以境内农田好坏作为奖惩地主官吏的标准。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一,国家仓库里储满了粮食;其二,地方储粮亦很丰富;其三,户口显著增加。 3、国力强盛 长寿元年(692),武则天批准西州都督唐休璟收复“安西四镇”的请求,并慧眼识英雄,在众多的将领中擢拔王孝杰为全军主帅、武威军总管,率军大破吐蕃,一举收复“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勤、碎叶),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派兵镇守,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4、文化发达

读后感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读《武则天正传》有感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 历史上只有一个武则天,她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 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 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 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 皇帝”。这就是武则天的生平。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评价即使有赞叹,可也 离不开贬责。 许多学者对武则天一生的功过是非做出过许多评价。林语堂先生在《武则天正传》中对她的评价是过远大于功,对此,我并不赞同。新中国成立后,史 学工作者摆脱了封建伦理观念束缚,开始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及其对历史发 展的贡献评价其历史地位,人们对武则天的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史学工作 者以肯定武则天的居多。武文澜认为:武则天是一位“刚强机智的政治家”。贞观时期取得的成就统一和强盛,在武则天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得到了切实的 巩固,这是她对历史的贡献。还指出:武则天当政,“造成历时半个世纪强有 力的专制统治,对国家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和社会安宁的长期保持,是有贡献的。”翦伯赞成在《中国通史纲要》中说:“武则天的打击门阀贵族和提拔普通地主做官的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因此,它的作用也是积极的。武则天在巩固封建国家的边疆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尚铽同专在《中国 历史纲要》中评论武则天说,她执政时期,“唐帝国仍在继续向上发展,对内 发展了科举制,对外抵抗突厥、吐蕃和契丹的骚扰,继续开通西域孔道,对于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说都是有积极的作用。”在几部隋唐史专著中,对武则天也基本持肯定态度。杨志玖说:武则天的主要贡献在于她打破关陇贵 族集团在政治方面的垄断,对魏以来崇尚门第的制度,更进一步加以打击,把 政权开放给更多的人,对历史进步多少有些作用。同时,女性作皇帝,对于封 建时代男尊女卑的夫权统治制度也是一个巨大的革命。吴枫认为:武则天当政 严重打击了长期把持政权的大官僚贵族集团,通过各种办法尤其是科举制,给 中小地主阶段开辟了广阔的政治前途,一方面促进了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另 一方面给唐玄宗统治时代选拔了较有作为的官僚。韩国磐认为:武周时期继续 推行一些改革,打击了士族势力,庶族地主势力得以进一步上升和巩固,扩大 了封建统治阶层,并且发展了科举制,选用人才,注重农业发展,这是顺应当

武则天传读后感

武则天传读后感(一) 武则天,曾经是我颇为崇拜的一个女人,原因很简单:她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记得小时候看过电视剧《武则天》,那时就觉得她的一颦一笑都充满了一个帝王应该有的气度和威严。初中历史书上对她的描写也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然而,历史书上讲她当皇帝的过程时只说:“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替他处理政事,逐渐掌握了大权。高宗去世几年以后,武则天做了皇帝。”这一切看起来多么顺理成章,轻而易举。事实上,这却是一种误导。 武则天原名武媚,原是太宗的才人,但不知怎地被太子即后来的高宗看中。太宗死后,高宗把从感业寺接入后宫。武则天14岁入宫,因为太宗喜欢有才的女子,所以她在宫中读了很多史书,深知宫廷险恶。论智谋,论经验,她都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因此略失小计就当上了皇后,代价是她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小女儿。掌权后,她极力剪除异己,一切对她有威胁的人都难逃厄运,这其中不仅有皇氏宗亲(姓李的),还有武后的异母兄弟和亲姐姐,亲侄女。 高宗即位十年后,高宗身体越来越差,诸事都由武后决定,武后与高宗并称为“二圣”。 太子弘年少有为,对武后的做法经常不满,为了自己日后掌权不受威胁,武后竟毒死太子。后来的章贤太子贤(武后二子)也被她幽禁后杀掉。高宗死后,她将三儿子李哲贬为庐陵王(其实这也不能怨武后,李哲还不如不当皇上呢),流放在房州。又立四子李旦,而后代子执政。然而这还不是武后的终极目标。几年之间,武后以广开言路为借口,在全国广设检举箱,致使告密之风四起,武后也逐渐组织起了自己的间谍网络。我想,当时的阴森恐怖应该一点也不亚于法西斯统治时期,因为那个时候,人人都可以成为盖世太保。即使被告无罪,但只要武后想杀,或是和酷吏们有过节,亦或是仅仅为了制造恐怖气氛,他们都在劫难逃。在武后登基的前几年,大屠杀一拨接一拨,因唐朝几位王公大臣的一次叛乱(武后逼出来的),唐室贵族几乎被灭门。听起来真让人毛骨悚然。 然而,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便立即起用了狄仁杰、姚崇等人,气象为之一新。政治清明,国家富足安定。我不禁有这样一种想法:也许,如果一个女人想成为皇帝不用如此艰难,也就无须用那么多人的的性命做通向皇帝宝座的阶梯。毕竟,武则天只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而非一个杀人狂魔。(这个想法在我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后有所改变,因为在封建社会中不管是谁,想要得到那至高无上的权利,都要经过血的洗礼)。 林语堂的《武则天传》,我觉得总体上写得很好,因为比较真实。但我很讨厌他对武则天的评价:什么历史上最骄奢淫逸,最虚荣自私,最刚愎自用,名声坏到极点的皇后。也许,这与他写书的角度有关。毕竟,他是以一位唐室幸存王子的口气写的。然而无论如何,这种评价还是很不成熟。 在我的印象里,绝大多数皇帝比武则天骄奢淫逸,虚荣自私的多,然而却未必有她的智谋。而皇后呢?自然也不是个个贤德,宫廷本来就是一个大染缸。至于刚愎自用,我认为这个词用在项羽身上是贬义词,用在武则天上就大大相反。我从没听说过武则天有什么谋士或是智囊团,因为她比当时的任何人(除了狄仁杰)都更有远见卓识。其实有主见是相当可贵

论武则天统治之功与过

论武则天统治之功与过 摘要: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在位期间上承“贞观之治”之遗风,下启“开元盛世”之伟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多有创获,其影响几乎遍及各个角落,但对于任何历史人物,我们都应该辩证地对其进行评价。本文讲对武周执政时期的功与过展开讨论。 关键词:武则天统治酷吏政治 武则天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改革家。她在四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以超人的魄力,无畏的胆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对唐朝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广开言路,善纳诤言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是世人对武则天统治时期的高度评价。武则天虽然政令严明,刑罚严峻,“当其忍断,虽甚爱,不少隐也”。但是她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却十分敬重,尽量采纳他们的建议,即使言语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宽容,免予追究,比起唐太宗并不逊色。虽然有人在谏诤中直言不讳,触犯她的隐私,或是劝她退位,或是涉及她的私生活,甚至有人背后议论她的缺点;但她能大度包容,并不降罪,有的还受到奖赏,比如在谏诤中涉及她个人私生活的朱敬则就得到赏赐,后来被提拔到宰相地位。同时她对在镇压反对势力的过程中放纵酷吏滥杀无辜等缺点并不完全回护,平反了不少的冤假错案。在她统治时期,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因之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下情得以上达,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2、扩大仕途,开创殿试 首先,使“常举”制度化,坚持每年开科取士,不以任何借口停止贡举。其次,调整取士科目。重点发展进士科,适当发展诸科,降低明经科的地位。与此同时,扩大制举,缩短制举时间,扩大录取人数。为了进一步搜罗人才,武则天还创立了殿试。此外,武则天还采取了破格用人的办法。不论是现任官吏,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有才干,都可毛遂自荐,以求进用。在扩大仕途的同时,武则天也很注意对官吏的培养。为此,她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亲自撰写《臣轨》一书,从十个方面对臣下提出要求,其中心思想是要求臣僚成为德才兼备、忠君爱民的人。 3、开发边疆,巩固边防 武则天在贞观年间国势强盛的基础上,能够继续推行前朝促进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发展的政策。如采纳陈子昂的建议,在河西地区的各州县以及西域地区大兴屯田,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巩固;并派遣裴行俭、王孝杰等率兵打退了吐蕃贵族对河西地区和西域地区的侵扰,恢复了安西四镇(于阗、龟兹、焉耆、疏勒),使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无阻,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同时还打退突厥余部和契丹贵族对北方地区的侵扰,保障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东北边境的安定,使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劝课农桑,发展农业 武则天认为:“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焉”。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提出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张以保障农时。她将所撰农书《兆人本业记》发给诸州来京的朝集使,颁行天下,以境内农田状况作为奖惩官吏的标准,还采取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在边远地区实行屯田。除了在陇右等地区实行屯田,武则天

关于武则天的生平及其功过的探究

关于武则天的生平及其功过的探究 高一(15)班:黄靖凡习曼琳林映丽李珊谢庆智王元琨 指导老师:张晓敏(潮州金山中学历史科) 一、课题提出 受英国女皇的影响,中国是否会有女领导人的出现?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这对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长生了什么影响?她的生平功过,引发着我们的思考…… 二、研究目的 1.了解武则天的生平及其功过评价 2.学会全面看待事物、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研究方法 1. 查找资料 2.内容:书面资料/图片 3.方式:上网查找/书籍查找 4.讨论分析,总结成文。 四、资料成果 (一)武则天的生平 武则天像 武则天(624-705),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武则天入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655年高宗立武氏为皇后。自显庆末年起,乘高宗体弱多病之机,遂专国柄,威势日重。674年,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称为“二圣”。683年,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临朝称制。684年二月,废中宗李显,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并于690年称帝,废睿宗,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改东都洛阳为神都。705年正月,武则天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宰相张柬之与大臣敬晖、崔玄暐等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武则天被迫传位给太子李显,同年十一月卒于上阳宫,时年八十二岁。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武则天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大肆翦除异己,打击政敌,并滥杀一些被她怀疑的大臣。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李氏皇室及宗室诸王相继杀戮殆尽。执政后任用酷吏,广事罗织,严酷逼供,奖励告密,武周政权正式建立以后,斗争趋向缓和。她举行殿试,创武举、试官等制,破格用

武则天的功与过

摘要: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由于历史疑云颇多,所以对她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历史上论述其功过是非也是众说纷纭,从未有过定论。但武则天在位期间发展农业生产,重视人才,开拓边疆,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我国封建社会开元盛世繁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武则天;功绩;过失;评价 一、武则天其人 武则天(624—705),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14 岁那年进了后宫,24 岁削发为尼,32 岁成为大唐皇后,61 岁失去二儿子,流放了三儿子,囚禁了四儿子,66 岁登上女皇大位,82 岁那年准备一块无字碑。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中肯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二、武则天的历史功绩 武则天是否是一个伟大女性,主要看其政绩,武则天当政时期是唐代发展的重要阶段,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政绩是较为突出的。 武则天的功绩主要表现在: 1.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从武则天的发展来看她是十分的聪明机智的,在被立为皇后以后,为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为她登上皇帝的宝座也扫清了道路,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2.开创了科举考试中的殿试和武举 武则天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不计门第出身,一律做到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大隋以来的科举制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变化表现在,她别出心裁,叫及格考生到大殿前来再考一次,由皇上亲自出场主持殿试,这样既增加了考试的严格性,又增加了考生的光荣感,更加忠君爱国。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还允许有才能的人自荐。通过种种措施,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制度,为一般的下层阶级参政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武则天称帝后,还破例开了武举,即在科举考试当年同时进行武举考试,内容有骑射、步射、马枪、负重等内容,考中的可以任用为武官等等。 3.社会经济持续向前发展 武则天执政期间,唐朝仍实行均田制,几乎所有农民都有地可耕,但她仍然强调重农政策。武则天还很重视边防要地的屯田事业,不仅发展了农业生产,也巩固了国防。不仅如此,武则天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督促,兴修农田水利。武则天的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4.巩固了边疆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各族保持有好的关系。武则天时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5.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由于武则天十分重视科举和人才,到开元、天宝年间出现了“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良好社会风气,正是这种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繁荣,具体表现在: 富家谟、陈子昂创作了第一批唐文。唐文以质朴则健的文风,取代了六朝以来柔弱华丽的文风。至唐代后期,韩愈、柳宗元继承并发扬,创作了成熟的唐文,而

档案解密武则天一生的故事解读

档案解密武则天一生的故事解读 武则天自立为皇,开创周武王朝。成为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皇,这样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一生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和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武则天一生的故事,欢迎阅读! 有人说“唐有胡气”。隋唐的皇族基本都是北周的重臣或是北周重臣的后代,李渊的祖先李虎便来自于北周八柱国之一。 鲜卑族以狩猎畜牧为生,最早的时候居住在漠北。他们的生活习性便造成了鲜卑族的男性经常数天或者数月都在外面,而家中则是由妇女主持着家政和与外面联络,渐渐地也就能够独挡一面,养成了发号施令的习惯。 北魏的孝文帝开始便大力的提倡汉文化,但是对于鲜卑族来说作用不大,他们的民风民俗依然保留了不少。曾有文明太皇太后冯氏临朝称制长达25年之久的先例;隋朝的独孤皇后也终身干政,对隋朝的政治生活影响甚大;唐高祖李渊的妃嫔张婕妤等更是屡屡干政,被说是“胡气”。 唐朝的风气非常地开放。唐朝的妇女积极地参加社交和经商之类的活动,公主宗女更是自己开府立户聚集贤能,引荐才士。更有民间女子陈硕真组织起义,自立为皇。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继承父业的时候就有将其姬侍一并继承的习惯,李治将武则天纳为自己的昭仪,而武则天又是其父的妾室,这也是“胡气”的表现。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加上当时唐朝所面临的种种政治等因素,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就这样诞生了。 在长达53年的后宫生活之后,武则天最终站在了最高点;;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公元690年9月,67岁的武则天在大家的请求之下,身着帝王的兖冕服饰登上了则天楼,也就是正式登基为帝了。她自称为“圣神皇帝”,将国号改为周,定年号为“天授”,李旦仍为继承人,赐姓武氏。 在李治之后,所有唐朝前期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而且那时候的儒家正统观念还没有完全占据统治的地位,因此对于武则天的评价都是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积极和正面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武则天称帝的批判也就越来越多了。在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里就对武则天进行了严厉地批判。南宋的时候,程朱理学开始在中国的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重男轻女的舆论也就决定了其对于武则天的评价。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便将武则天评论为“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而这并不能否认武则天的功绩。她善于治国,首创“殿试”制度;她重视人才,知人善用。她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在她执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使得文化复兴,百姓生活富裕,社会呈现出“贞观遗风”的现象,为之后唐玄宗开创“开元之治”建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就这方面来说,武则天为中国的社会,中国的历史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 她在生前的功勋为世人褒贬不一,死后更是立一座无字碑随世人

关于对武则天的评价

古代对于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以女性身份,先后以皇后、皇太后和女皇帝的名义,参与政治,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特殊现象。在她身前身后,她的功过是非是人们谈论的重要话题。有人说她倒行逆施,荒淫残暴;有人说她知人善任,忧劳天下;有人说她昏庸无道,有人说她明察善断。时至今日,仍然众说纷纭,毁誉不一。 一、古代人对武则天的评价 古代人对武则天的评价,最早可以追溯到武则天在世的时候。武则天临朝称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骆宾王在《讨武曌檄》中声讨她“杀姐屠兄,弑君鸠母”“娥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当时李唐宗室及封建秩序的维护者,坚决反对武则天的统治,认为是伪政权;诸武集团及一些政治投机者则坚决拥护,还有一些人则隐忍不发。 武则天死后,对武则天的评价发生了一些变化。神龙二年(706)五月,中宗给武则天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国子司业崔融在所撰《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中说她“沉潜刚克”、“惠心泉塞”、“仗义当责”、“忘躯济厄”、“返朴还淳”,使“四海慕化”、“九夷禀朔”,为国家民族立下不朽的“鸿业大勋”,高度评价其历史功绩。玄宗时,不满于中宗所修《则天实录》,命刘知己、吴兢重修为30卷。同年,太常卿蒋皎和礼官陈贞节又以封建礼仪为准则,上表正名分,说:太庙中武则天配高宗,题为“天皇圣帝武氏”,“若使帝号长存,恐非圣朝通典”,请改为“则天皇后武氏”,玄宗采纳。后玄宗认为武则天的施政纲领不错,加之武惠妃得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旧怨,玄宗基本上肯定了武则天。盛唐以后的统治者对武则天还是尊重的,把她绘进了《历代圣贤图》,春耕时节,让人进献武则天时所撰写的《兆人本业记》,效法武则天进行劝农。但唐朝官方对于人们如何看待武则天的地位,并未做强制规定,文献中也没有总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改朝换代和纳谏用人两个方面,对于前者多有异议,如德宗时,左拾遗、史馆编修沈既济就吴兢把武则天的事情列于《国史》本纪一事上书反对,说武则天“牝司燕啄之踪,难于备述”;对于后者则多持赞扬态度,如德宗贞元八年(792),名相陆贽上书谈到人才问题时说:“往者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多拔擢,弘委托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并行,所举辄试,其于选士之道,岂不伤于容易哉!而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

武则天的功与过

武则天的功与过 摘要: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由于历史疑云颇多,所以对她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历史上论述其功过是非也是众说纷纭,从未有过定论。但武则天在位期间发展农业生产,重视人才,开拓边疆,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我国封建社会开元盛世繁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武则天;功绩;过失;评价 一、武则天其人 武则天(624—705),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14岁那年进了后宫,24岁削发为尼,32岁成为大唐皇后,61岁失去二儿子,流放了三儿子,囚禁了四儿子,66岁登上女皇大位,82岁那年准备一块无字碑。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中肯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二、武则天的历史功绩 武则天是否是一个伟大女性,主要看其政绩,武则天当政时期是唐代发展的重要阶段,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政绩是较为突出的。 武则天的功绩主要表现在:

1.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从武则天的发展来看她是十分的聪明机智的,在被立为皇后以后,为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为她登上皇帝的宝座也扫清了道路,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2.开创了科举考试中的殿试和武举 武则天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不计门第出身,一律做到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大隋以来的科举制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变化表现在,她别出心裁,叫及格考生到大殿前来再考一次,由皇上亲自出场主持殿试,这样既增加了考试的严格性,又增加了考生的光荣感,更加忠君爱国。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还允许有才能的人自荐。通过种种措施,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制度,为一般的下层阶级参政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武则天称帝后,还破例开了武举,即在科举考试当年同时进行武举考试,内容有骑射、步射、马枪、负重等内容,考中的可以任用为武官等等。 3.社会经济持续向前发展 武则天执政期间,唐朝仍实行均田制,几乎所有农民都有地可耕,但她仍然强调重农政策。武则天还很重视边防要地的屯田事业,不仅发展了农业生产,也巩固了国防。不仅如此,武则天还注意地方

历史眼中的武则天

历史眼中的武则天 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更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