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 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 Cl2和Na Cl 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 aC O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 aC l2溶液,CO 2逸出。B aCO 3+2HCl =B aC l2+H 2O+CO 2↑。最后分别将NaC l溶液和B 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 Cl固体和Ba 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 或KNO 3。我们只要把NaCl 溶液中的Cl -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 a

Cl 溶液,另一瓶则是KNO 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和-

OH :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OH -: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 -:AgN O3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SO 42-:B aC l2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23CO :稀HCl 和石灰水——有CO 2

↑。 -34PO :AgNO 3溶液——有黄色沉淀。

N H4+:强碱溶液(N aOH)——有NH 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特征离子关系图

NH 4+Mg 2+

Fe 3+Cu 2+

OH -Cl -Ag +Ba 2+H +CO 32-SO 42-Ca 2+Cu 2+Mg 2+

(3)物质鉴别的原则

①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防止干扰:鉴别Cl -和SO 42-时,只能用BaCl 2溶液不能用AgN O3溶液。

(4)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

①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③一种试剂的鉴别:

A. 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2)(OH Ba 溶液或NaOH 溶液做鉴别试剂。

B. 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C . 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 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E. 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 . 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不同试剂的鉴别:

A. 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

B. 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 相互作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4. 物质的鉴定:

鉴定是根据待检物质的特性,通过不同的实验将物质的各组分逐一检验出来,从而确定某物质。鉴定与“用实验方法确定或证明”等用语意义相同。如:用化学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硫酸铵。在鉴定时不但要用化学实验检验白色固体是否

是铵盐(含NH 4+

),还要检验它是否是硫酸盐(含 24SO )。从而确定此白色固体是424)(SO NH 。

5. 推断题:

物质的推断是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运用物质的特性,经过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确定所给的未知物是什么物质,不可能是什么物质;确定混合物里或溶液里肯定有什么物质,肯定不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推断题是考查化学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常见的有文字叙述、图表式、链条式三种形式推断题,无论哪种形式推断都必备的知识有反应规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现象、溶解性等。在题目分析过程中,注意关键字的分析,如某物质溶于水是“生成”还是“得到”,“生成”是反应产物,“得到”既可

能有反应产物,也可能有原物质。加酸沉淀溶解时有气体生成,一般有-23CO 。沉

淀溶解但无气体生成时,一般有-

OH 。部分溶解时,一定有BaS O4或Ag Cl 等。 解推断题应注意:

(1)推理分析要紧扣实验现象,思考时要层次分明。判断的结论要准确,既要明确的肯定,又要明确的否定。

(2)一般情况下,与试题叙述的现象完全吻合的是“一定存在”。与现象不吻合的或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使现象不正确的物质是“一定不存在”。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不影响其它反应的现象或自始至终没有参与任何反应的物质是“可能存在”。

【典型例题】

[例1] 用一种试剂鉴别NaC l、NH 4NO 3、424)(SO NH 、Na 2S O4四种无色溶液。

解析:用一种试剂的鉴别常用反应现象的对比度加以鉴别,但困难的是如何找出这种试剂来鉴别,学生往往在寻找这一种试剂时无规律地想以一种物质来试试看,这样做无法提高解题速度,也提高不了能力。现介绍一种寻找鉴别试剂的方法——特效离子法。

从上面解题思路的图示法中,不难找出鉴别四种物质的试剂应选择2)(OH Ba 。特效离子法既节省时间又避免乱碰乱找,是一种试剂鉴别几种不同物质实用的快速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OH Ba NaCl

↑++=+322323422)()(2NH O H NO Ba OH Ba NO NH

O H NH BaSO OH Ba SO NH 234242422)()(+↑+↓=+

NaOH BaSO OH Ba SO Na 2)(4242+↓=+

[例2]某白色固体A 加热后生成无色气体B 和白色固体C ,若将白色固体C 加

入盐酸中可得到无色液体D ,将溶液D加入硫酸钠溶液中可得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 ,气体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F 。根据以上实验写出A 、

B 、

C 、D、E 、F六种物质的化学式。

解析:这是一道推断题

此题可将文字叙述内容列出“链条”更有利于思路分析。

A B Ca OH F C HCl D Na SO E HNO ()()固(气)

(固)(固)(液)(固)(不溶于稀)——————————————————————————?+↓++↓?????2243 在“链条”分析时,有“正推断”和“逆推断”。应抓特征、找突破口。现分五步分析此题。

(1)常见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应首先考虑BaS O4和AgC l。确定E 是B aSO 4。

(2)由生成物B aS O4逆推导反应物D 中必含B a2+,阴离子再逆推导HCl 得出D 中含Cl -,因此可确定D 是BaC l2。

(3)由于生成物D 是B aCl 2,可逆推导C 中含Ba 2+,可能是BaO 或2)(OH Ba 。 (4)由气体B 加入石灰水,可确定F 是C aCO 3,逆推导确定B 是CO 2。

(5)由A 的分解产物中,B为CO 2,排除C 为2)(OH Ba ,确定C 是BaO ,逆推反应A 是Ba CO 3。

此题答案:A —BaCO 3;B—C O2;C —B aO ;D —B aC l2;E —BaSO 4;F —Ca CO3。

[例3]在下图所示的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我们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C 为一种黑色粉末,D 为一种气体。

请根据框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及相关信息,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白:

(1)若F 为可溶性碱,G 为蓝色沉淀。则A 为;D 可能为。

(2)若G 为蓝色沉淀,H 为难溶性盐,则I 为。

(3)若G、H都属于盐,且G为蓝色溶液,则I 可能为;F 可能为。

解析:由题中框图关系可知,黑色粉末与一种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A、B 两种物质,应为氧化铜被还原。因为D 点燃可生成B,所以D为氢气,B为水,或D 为CO,B为C O2,C为C uO,A 为Cu。因C uO 可与酸反应,所以I 为酸,E

为铜盐,当G 为蓝色沉淀2)(OH Cu 时,F 应为可溶性碱,H 为盐。因H为难溶性盐,则F 为2)(OH Ba ,H 为

Ba SO 4,I 为H 2SO 4。若G 、H 都属于盐,且G 为蓝色溶液,则根据复分解反应

初三化学实验所常用仪器

初三化学实验所常用仪器 张玉娥 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1)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烧杯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9)集气瓶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 (瓶口是磨毛的) (10)广口瓶(内壁是磨毛的)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 (11)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试剂,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斗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13)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 (15)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2020年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模板

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 实验室工作是一个繁琐的工作,每学期初制定初步工作计划,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表制定这一学期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安排表。利用时间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目的和要求、所用仪器、操作步骤,虚心向同行学习,及时总结改进实验,研究实验成败的原因。认真阅读实验杂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积累经验。 根据大纲要求,能开足全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配合学校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健全《仪器赔偿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安全卫生制度》等。培养学生严警认真的实验态度,热爱学校、爱护公物的思想品德。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在实验室里充分施展其才能的空间,促使他们动手、动脑、活跃思维,并努力创造条件,使同学们课外的科研性实验,小制作等顺利开展。实验会考前全面开放实验室,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在初三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标准的通过了实验会考。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并运用于实验教学与实验管理上。各类台帐资料齐全,并每天填写实验日志,记录一天工作情况。订阅实验教学参考资料,并向学生开放查阅。定期对学生进行实验考核,发挥教学示范作用,指导其他学校开展实验教学。 年初,通阅教材中所有实验,估计全年所有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

的名称数量,加以统计,参考现有库存量,写出订购清单。当购置药品收到时,及时开列清单,送交总务处,并分类入帐,妥善存放。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室利用率。在本学期的工作中,为了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搞好化学实验教学,而努力为教学一线服务,本学期具体工作如下: 1、树立为教学服务意识,协助任课教师搞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2、熟悉仪器、药品存放的位置,并把药品摆整齐,仪器擦干净。 3、准备好演示实验后,先进行试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教师说明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确保实验安全。 4、有些现用制的液体或气体,课前准备好。 5、学生实验课,尽量跟班辅导,及时补充仪器、药品,协助任课教师搞好实验教学,学生完成实验后,及时检查仪器完好,卫生合格等再使学生离开,然后关好水电,门窗及排风扇。 6、注意上、下午第一节课的学生实验,提前10分钟开门做好准备。 7、保持实验室、准备室、药品柜、实验台的卫生。 8、认真对待每位教师的评议,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统观各方面的工作,有些地方还不够好,今后我会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室利用率。 篇二: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常见气体的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常见气体的性质 O2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用途 氧气 (O2)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供呼吸 2、炼钢 3、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 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①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 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CO2)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作燃料 2、冶炼金属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实验

A B C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检验 考点1 气体的制取、收集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固体之间反应且需要加热,用制O2装置(NH3、CH4);要用酒精灯。 B:固体与液体之间且不需要加热,用制H2装置(CO2);不需要酒精灯。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2、NO只能排水) B: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瓶底 考点2气体的验满: O2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O2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考点3 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1)气体的净化(除杂) (2)气体的干燥(选择干燥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状态决定)

考点4 常见气体的制取(二氧化碳、氧气与氢气制取的比较) 氧气(O2)氢气(H2) 2KMnO4K2MnO4+MnO2+O2↑ (或2H2O22H2O+O2↑) Zn+H2SO4ZnSO4+H2↑CaCO 或稀石灰石或大理石(CaCO3)和稀 盐酸(HCl)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来源学科网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 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 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 体积达到总体积的 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 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考点5 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原则:不能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不能减少被净化的气体的量。 2.顺序:气体的发生装置——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3.干燥和净化气体的装置:洗气瓶和干燥管。 4.常用干燥剂: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等。 5.注意事项:a、选择的干燥剂(净化剂)必须是只能吸收水分(杂质气体),不与被干燥(净化)的气体反应;b、洗气瓶长导管为进气口,短导管为出气口;干燥管大口进气,小口出气,且两口都应堵一团脱脂棉,防止干燥颗粒进入导气管。

初中化学实验题常见点归纳

气体的检验 ①初中阶段不要求掌握 ②硫酸铜(CuSO4),白色粉末状固体。极易与水作用生成蓝色的CuSO4·5H2O(五水硫酸铜,俗名蓝矾、胆矾),反应原理为:CuSO4+5H2O====CuSO4·5H2O。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检验水的生成或用来吸收水。 气体的干燥 实验室制取出来的气体往往含有水蒸气,要获得较纯的气体,就需要对其进行干燥。 能吸收气体中水分的物质叫干燥剂。常见的干燥剂有NaOH、浓H2SO4、生石灰等。 在选择干燥剂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气体的性质。 (1)把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酸性的气体(如HCl)和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气体(如CO2、SO2)叫做酸性气体。酸性气体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 (2)把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碱性的气体(如NH3)叫做碱性气体;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燥。 (3)与水混合显中性的气体叫中性气体,中性气体(如O2、H2、CO等)对干燥剂没有要求。

①浓硫酸不能干燥NH3的原因:2NH3·H2O+H2SO4====(NH4)2SO4+2H2O ②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③固体氢氧化钠不能干燥CO2的原因:2NaOH+SO2===Na2SO3+H2O ④固体氢氧化钠不能干燥SO2的原因:2NaOH+SO2===Na2SO3+H2O ⑤生石灰不能干燥HCl的原因:CaO+2HCl===CaCl2+H2O ⑥五水硫酸铜不能干燥NH3的原因:2NH3·H2O+CuSO4====(NH4)2SO4+Cu (OH)2 物质的除杂 实验室制取出来的物质,可能会含有其他杂质,要获得较纯的物质,需要对其进行除杂操作。 除杂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不增”(即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即非杂质成分不能减少)、“易分”(即容易分离) 除杂常见的方法有:沉淀法(将杂质转化成沉淀,经过滤除去)、气化法(将杂质转化成气体,使其自然逸散)、转化法(将杂质转化成所需物质)、溶解法(物质不溶但杂质能溶,溶解后过滤)等。 若同时有几种方案除去杂质,则选择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案;尽可能选择既能除去杂质又能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一举两得。 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除杂归纳如下:

XX初中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述职报告书

XX初中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述职报告书 初中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务川自治县石朝中学化学实验室 本学期在学校各级领导及科学教师的关心、配合下,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这一块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某些方面可以说上了一个新台阶,作为实验的管理员个人来说,也在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些方面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努力做到了使管理和教学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了学生诸多方面的素质。 现将本学期实验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按排 1、学校每学期都将科学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积极参与科学教研活动。本学期与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共开展教研活动10余次,学校领导若无特殊情况都亲临参加。 2、领导肯花精力、财力,创建良好的实验环境。领导亲自参与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 3、建立有效的科学实验管理机制,教导主任抓科学教学与科技活动开展,抓教学时间、内容落实,校长、后勤主任抓实验室的建设和更新,为科学实验室教学做好服务工作。 二、建全制度,用好设备

用好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前提,充分发挥科学仪器设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以保证科学实验教学与科技活动开展。 1、用好科学实验室,发挥设备作用。我们要求上课教师有效地发挥仪器作用以及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演示实验开出率达100%,分组实验开出率达 96%,有力地促进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抓过程检查,抓长效管理,让教师和学生按制度去做。开学初期将学生分好组并固定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学。学生一进实验室,有序做好桌上的物品摆放,认真听讲,了解仪器性能和操作方法,按要求做好实验,做完后,搞好桌面的清点、整理、清洁工作,物品的收放。 3、实验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教学时既要重过程,也应该注重结果。 三、加强管理,妥善保管 1、加强科学实验室的档案管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定期检查室用电线路,配有消防器材。学期初认真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学期中及时认真填写各种实验表册。凡教学业务、器材说明、技术资料记录本,工作计划和总结分门别内装订归档。 2、加强科学实验室卫生环境管理,规定每周星期一下

中学化学常见气体性质归纳

中学化学常见气体性质归纳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 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极易溶于水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4、易液化的气体:NH3、SO2、Cl2 。 5、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2、NO、Br2(g)。 6、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NH3、HF、HCl、HBr、HI。 7、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8、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9、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SO2,但两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减弱。检验Cl2常用Cl2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10、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和SO2,但通入过量气体时沉淀又消失。 11、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的气体:H2、CO、CH4、C2H4、C2H2、H2S。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或淡蓝色)的气体:H2S、H2、CO、CH4。 12、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F2、Cl2、Br2(g)、NO2、O2、O3;具有强或较强还原性的气体:H2S、H2、CO、NH3、HI、HBr、HCl、NO;SO2和N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3、与水可反应的气体:Cl2、F2、NO2、Br2(g)、CO2、SO2、NH3;其中Cl2、NO2、Br2(g)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都是歧化反应),只有F2与水剧烈反应产生O2。 14、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Cl2、NO2、Br2(g)、O3。 15、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H2S、SO2、C2H4、C2H2。 16、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SO2; 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气体:NO2等氮氧化物和烃类; 导致臭氧空洞的主要气体:氟氯烃(俗称氟利昂)和NO等氮氧化物; 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O2和CH4等烃;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的气体是:CO和NO。 17、可用作致冷剂或冷冻剂的气体:CO2、NH3、N2。 18、用作大棚植物气肥的气体:CO2。 19、被称做地球保护伞的气体:O3。 20、用做自来水消毒的气体:Cl2 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 生石灰、氧化钙:CaO (2)熟石灰(或消石灰):Ca(OH)2 (3)食盐:NaCl (4)干冰:CO2 (5)纯碱:Na2CO3 (6)烧碱(或苛性钠,火碱):NaOH (7)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8) 明矾:KAl(SO4) 2·12H2O (9)CaCO3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 (10) NaHCO3碳酸氢钠(小苏打) (11)石碱(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2)碱式碳酸铜(铜绿、孔雀石):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取实验总结

初中常见气体的制取 专题目标: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巩固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及相关内容。 【知识总结】 一、实验原理的确定 确定实验原理:1.反应应容易控制;2.反应条件温和(能不高温就不高温,高温条件不易满足,并且较危险);3.成本低。 例如二氧化碳实验原理的确定 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应速度太快,不容易控制 CaCO3+2HCl(浓)==CaCl2+H2O+CO2↑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气体中容易混有氯化氢 CaCO3+H2SO4==CaSO4+H2O+C O2↑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附着在CaCO3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现象:反应一段时间以后,反应停止,不再有汽泡 CaCO3高温 ====CaO+CO2↑ 反应条件不容易满足 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条件温和,容易控制,故选择该种方法二、气体发生装置确定 确定发生装置依据:1.反应物状态;2.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 反应不需要加热时可用下图装置: 例如:CaCO3+2HCl==CaCl2+H2O+CO2↑ 上图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 2H2O2MnO2 ====2H2O+O2↑ Zn+2HCl==ZnCl2+H2↑ 注意: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适用该装置,当固液反应、液液反应需要加热时只需要再添加酒精灯即可。 当反应需要加热,并且是固固反应时可用下图装置: MnO2 ====2KCl+3O2↑ △ ====K2MnO4+MnO2+O2↑ 试管底炸裂。 三、气体收集装置确定 气体收集方法确定的依据:密度: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 E 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 D 溶解性: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排水法 C 试确定氢气二氧化碳氧气分别能用什么方法收集? 引申:1.已知收集方法推测气体性质:一种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由此可以得出该气体有什么样的性质 2.上述三种气体收集方法均可采用下图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长管进短管出 向下排空气法:长管出短管进 排水法:集气瓶事先装满水,长管进短管出 除此以外,该装置还常常用于洗气 四、初中常见几种气体制取实验原理 氧气

九年级化学初中常见的探究实验题题型

九年级化学科辅导讲义(第讲) 学生姓名: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专题探究实验题 目标掌握初中常见的探究实验题题型 重难点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常考点物质成分的探究 考点一物质组成的探究 典型例题: 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三种金属——铝、铁、铜,其中一块铜片生锈了,表面附有部分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他们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①铝片浸入稀硫酸中;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③铝片浸入氯化亚铁溶液中,这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3)他们还想用加热的方法除去铜绿,加热时却发现铜片表面全部变黑。经查阅资料知道:①铜绿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②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炭黑③炭黑与稀硫酸不反应。 a、他们提出猜想:该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也可能是氧化铜和的混合物。 b、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用于检验黑色物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盛有足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微热 铜片表面黑色固体全 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 变色。 此黑色固体是(填化 学式) 巩固练习题: 1、某食品的包装袋中放有一小包“防腐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防腐剂”的成分产了好奇,他们将一包“防腐剂”倒在滤纸上,看到“防腐剂”中有一些灰黑色粉末和一些红色粉末,为此,展开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和红色的粉末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食品腐败主要是因为食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氧化、潮解而变质,使用“防腐剂”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提出猜想】 小文:“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是氧化铜,红色的粉末是铜。 小婧:“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是氧化铜和碳粉,红色的粉末是铜。 小鹏:“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是铁粉和碳粉,红色的粉末是氧化铁。 【讨论分析】通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小鹏的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 =2H2O + O2↑ 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定收熄b、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c、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3﹑水的电解实验: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化学反应:2H2O===2H2↑+ 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体积比2 :1质量比1 :8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4﹑氢气的制取: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2HCl = ZnCl2 +H2↑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强挥发性;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化学性质:(1)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2H2+O2====2H2O 现

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2)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 CuO ===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H 2、 C、CO) 5、木碳还原氧化铜:(还原性)C+2CuO 高温2Cu+CO2↑ (置换反应)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冷的石灰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小结:碳的化学性质是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6、二氧化碳制取:① 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②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③ 气体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④ 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④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注意事项:1不用稀硫酸代替盐酸的原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包在大理石外,阻碍反应进行。2 不用浓盐酸代替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会使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3 不用碳酸钙和碳酸钠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仁里中心校教师:周强 根据《九年级化学教学课程标准》及学校对化学教学的具体要求,针对我所上的几个班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及学习特点,有计划地开展了本学期化学实验教学。现总其总结如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严谨认真的原则;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此,对于大纲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我们都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有时根据教材的需要适当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演示实验。 二.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

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对化学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树立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前提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有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2、注重实验引导 指导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俱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总结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1、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化学式N2O2He、Ne、Ar CO2H2O、SO2、H2 体积分数78% 21% 略略略 注意: ·数值是体积分数。 ·地球上各个地区空气的组成基本一致,各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上表所示。 ·可以粗略认为氮气:氧气=4:1。 2、大气污染和防治: (1)空气的污染分为有害气体污染和粉尘污染两大类。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API的项目为:SO2、CO、NO2、O3、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不计入空气质量监 测标准。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 放的尾气。 3、常见气体总结: 气体基本性质用途/影响 N2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 性质不活泼。 ·保护气 ·化肥 ·冷冻麻醉 O2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液态和固态呈淡蓝色, 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支持呼吸,供给燃烧 ·支持燃烧(气 焊等) ·供给呼吸 H2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最小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略He Ne Ar 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保护气 ·霓虹灯(电光 源) CO2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固 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温室效应 CO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难溶于水, 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有毒 略 CH4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 溶于水,具有可燃性 略 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酸雨(NO2)NH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略 Cl2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有毒略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单质烧烧现象

部分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的对比: a)碳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C + O2CO2 现象: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S + O2SO2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实验前应在瓶底放少量水,用来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 c)红磷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4P + 5O22P2O5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生成的P2O5是固体小颗粒,现象为白烟,不是白雾。 d)铁和氧气的反应: 方程式:3Fe + 2O2Fe3O4 现象: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集气瓶底放一层细沙或少量水。 e)镁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2Mg + O22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有白烟。 注意:不能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 f)石蜡和氧气反应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如果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烟和雾的区别: a)烟: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长产生烟。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燃烧生成的固体P2O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b)雾:大量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产生雾。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是挥发的HC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盐酸小液滴。 a)光:固体物质燃烧使发光。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 b)气体物质和容易气化的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是石蜡熔化后生成的气体燃烧而产生的。 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技巧: 可按三个顺序从三个方面进行: (1)剧烈燃烧,有什么颜色的光,火焰; (2)放热; (3)生成物的特性

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实验室工作是一个繁琐的工作,每学期初制定初步工作计划,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表制定这一学期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安排表。利用时间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目的和要求、所用仪器、操作步骤,虚心向同行学习,及时总结改进实验,研究实验成败的原因。认真阅读实验杂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积累经验。根据大纲要求,能开足全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配合学校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健全《仪器赔偿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安全卫生制度》等。培养学生严警认真的实验态度,热爱学校、爱护公物的思想品德。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在实验室里充分施展其才能的空间,促使他们动手、动脑、活跃思维,并努力创造条件,使同学们课外的科研性实验,小制作等顺利开展。实验会考前全面开放实验室,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在初三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标准的通过了实验会考。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并运用于实验教学与实验管理上。各类台帐资料齐全,并每天填写实验日志,记录一天工作情况。订阅实验教学参考资料,并向学生开放查阅。定期对学生进行实验考核,发挥教学示范作用,指导其他学校开展实验教学。 年初,通阅教材中所有实验,估计全年所有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的名称数量,加以统计,参考现有库存量,写出订购清单。当购置药品收到时,及时开列清单,送交总务处,并分类入帐,妥善存放。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室利用率。在本学期的工作中,为了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充分利用好现有

的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搞好化学实验教学,而努力为教学一线服务,本学期具体工作如下: 1、树立为教学服务意识,协助任课教师搞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2、熟悉仪器、药品存放的位置,并把药品摆整齐,仪器擦干净。 3、准备好演示实验后,先进行试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教师说明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确保实验安全。 4、有些现用制的液体或气体,课前准备好。 5、学生实验课,尽量跟班辅导,及时补充仪器、药品,协助任课教师搞好实验教学,学生完成实验后,及时检查仪器完好,卫生合格等再使学生离开,然后关好水电,门窗及排风扇。 6、注意上、下午第一节课的学生实验,提前10分钟开门做好准备。 7、保持实验室、准备室、药品柜、实验台的卫生。 8、认真对待每位教师的评议,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统观各方面的工作,有些地方还不够好,今后我会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室利用率。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性质归纳汇总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Mg + O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点燃Fe3O4(在空气中不燃烧)3.铜在空气(或氧气)中受热: 2Cu + O2 △2CuO 4.铝在氧气中燃烧: 4Al + 3O点燃2Al2O3(在空气中不燃烧)5.氢气中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H2 + O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4P + 5O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S + O点燃SO2 8.碳在空气(或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点燃CO2 9.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点燃2CO 10.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CO + O点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C + CO高温2CO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取实验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取 实验总结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初中常见气体的制取 专题目标: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巩固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及相关内容。 【知识总结】 一、实验原理的确定 确定实验原理:1.反应应容易控制;2.反应条件温和(能不高温就不高温,高温条件不易满足,并且较危险);3.成本低。 例如二氧化碳实验原理的确定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反应速度太快,不容易控制 CaCO 3+2HCl (浓)==CaCl 2+H 2O+CO 2↑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气体中容易混有氯化氢 CaCO 3+H 2SO 4==CaSO 4+H 2O+CO 2↑反应生成的CaSO 4微溶,附着在CaCO 3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现象:反应一段时间以后,反应停止,不再有汽泡 CaCO 3高温====CaO+CO 2↑ 反应条件不容易满足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反应条件温和,容易控制,故选择该种方法 二、气体发生装置确定 确定发生装置依据:1.反应物状态;2.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 反应不需要加热时可用下图装置: 例如: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上图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 2H 2O 2MnO 2====2H 2O+O 2↑ Zn+2HCl==ZnCl 2+H 2↑

注意:固液反应不加热、液液反应不加热适用该装置,当固液反应、液液反应需要加热时只需要再添加酒精灯即可。 当反应需要加热,并且是固固反应时可用下图装置: 3MnO2 ====2KCl+3O 2 ↑ 4 △ ====K 2 MnO 4 +MnO 2 +O 2 ↑ 注意!使用该装置时试管口一定要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底炸裂。 三、气体收集装置确定 气体收集方法确定的依据:密度: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 E 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 D 溶解性: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排水法 C 试确定氢气二氧化碳氧气分别能用什么方法收集 引申:1.已知收集方法推测气体性质:一种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由此可以得出该气体有什么样的性质 2.上述三种气体收集方法均可采用下图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长管进短管出 向下排空气法:长管出短管进 排水法:集气瓶事先装满水,长管进短管出 除此以外,该装置还常常用于洗气 四、初中常见几种气体制取实验原理 氧气 2H 2O 2 MnO 2 ====2H 2 O+O 2 ↑

初中常见化学实验装置图归类

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气体制备装置归纳 一、气体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气体固体、固体?→?+? 1 ()()。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应注意事项:粉末状固体反应容器:试管 21 ()()()6 43212、注意事项:见图分液漏斗;加液容器:长颈漏斗、锥形瓶; 、广口瓶 反应容器:试管、烧瓶气体 液体、固体?→?+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启普发生器及改良4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17 163213、注意事项:见图加液容器:分液漏斗反应容器:试管、烧瓶气体” 液体气体”或“液体液体、“固体?→?+?→?+?? 图 1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二、气体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排空气法1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排水法2 、贮气瓶 3 三、尾气处理装置:根据多余气体的性质选择 气体、在水中溶解性不大的1 图27 、燃烧或袋装法2 (图28、图29) 气体:防倒吸。、在水中溶解性很大的.3 图26 图24 图25 图28 图 29

图30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四、气体净化装置:根据净化剂的状态和条件选择 图39 图40 图41 图42 五、气体性质实验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的条件选择 、常温反应装置1 、加热反应装置2 、冷却反应装置3 六、排水量气装置:测量气体的体积 相平。中左短水位与右端水位中水相平,图中量器内的水位与水槽注意事项:图5250 图43 图44 图45 图46 图47 图48 图 49 图50 图51 图52 图 53

学校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最新版)

学校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最 新版) Through the summary, we can fully and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the past work situation, and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ast work. ( 工作总结 )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MZ-SN-0112

学校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最新版) 学校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每学期初制定初步工作计划,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表制定这一学期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安排表。利用时间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目的和要求、所用仪器、操作步骤,虚心向同行学习,及时总结改进实验,研究实验成败的原因。认真阅读实验杂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积累经验。根据大纲要求,能开足全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配合学校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健全《仪器赔偿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安全卫生制度》等。培养学生严警认真的实验态度,热爱学校、爱护公物的思想品德。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在实验室里充分施展其才能的空间,促使他们动手、动脑、活跃思维,并努力创造条

件,使同学们课外的科研性实验,小制作等顺利开展。实验会考前全面开放实验室,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在初三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标准的通过了实验考查。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并运用于实验教学与实验管理上。各类台帐资料齐全,并每天填写实验日志,记录一天工作情况。订阅实验教学参考资料,并向学生开放查阅。定期对学生进行实验考核,发挥教学示范作用,指导其他学校开展实验教学。 年初,通阅教材中所有实验,估计全年所有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的名称数量,加以统计,参考现有库存量,写出订购清单。当购置药品收到时,及时开列清单,送交总务处,并分类入帐,妥善存放。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室利用率。在本学期的工作中,为了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搞好化学实验教学,而努力为教学一线服务,本学期具体工作如下: 1、树立为教学服务意识,协助任课教师搞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初中)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除杂等)

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 (除杂、分离、鉴别、鉴定、推断)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 2和NaCl 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aCO 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 或KNO 3。我们只要把NaCl 溶液中的Cl -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 溶液,另一瓶则是KNO 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 +和- OH :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OH -: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 -:AgNO 3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SO 42-:BaCl 2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23CO :稀HCl 和石灰水——有CO 2↑。 -34PO :AgNO 3溶液——有黄色沉淀。 NH 4+:强碱溶液(NaOH )——有NH 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特征离子关系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