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危机与供应链的CSR管理

品牌危机与供应链的CSR管理
品牌危机与供应链的CSR管理

品牌危机与供应链的CSR管理

品牌企业与供应商有着很微妙的关系:一方面,他们是甲乙方的关系,照理,供应商的社会责任(CSR)表现应属内部管理,与采购企业无关。但另一方面,如果供应商被发现存在问题,负面舆论的落脚点还是在品牌企业身上。因此,如何更好管理供应链的CSR表现以及协助供应商提升能力是很值得研究的。

品牌的CSR与供应商的“CSR”

在供应链的管理上,CSR对于品牌企业和供应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自1990年代开始,投资者、媒体和NGO,对企业透明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也开始希望了解产品的制造过程以做选择――他们不希望买到不安全、不健康和不道德的产品。从此,良心消费和反对“血汗工厂”等理念开始在欧美国家出现并席卷全球。国际品牌开始要求供应商等合相关的标准,即遵守采购商的生产行为守则(Code of Conduct),以及供应商所在地的相关法律法规。随后,很多行业标准也应运而生,如服装行业的WRAP、电子行业的EICC、玩具行业的ICTI等。一些非营利组织,如ETI、BSCI等,也希望品牌企业在全球进行采购时确保供应商的劳工与环境表现。

品牌企业会派内部人员或第三方到供应商工厂进行审核,如果供应商不达标,品牌企业会要求并提供协助以作改进,情况不理想的则会取消订单。

对于供应商来说,CSR的定义就相对比较狭隘――就是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达到社会和环境合规,即符合客户与当地政府在劳工和环境上的标准,以维持订单和确保生意。对大部分供应商来说,CSR只是守法,是客户制定的游戏规则,是需要额外付出的成本,也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的“CSR”改进。

为什么要协助供应商提高CSR表现?t

中国企业也许会问:为什么我要协助我的供应商提高CSR表现?它们又不是我的子公司,它们只为我提供服务,我没有责任和能力去影响它们的内部管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的品牌危机。国际品牌的经验清楚地告诉我们:“供应商犯的错,品牌商的责任”,因为这是品牌商对其供应商的选择。消费者不会知道到底谁生产你的产品,但他们会在意你的产品在什么环境下生产,如果你的产品有问题,责任还是落在你身上。尽管相对欧美国家,我国的媒体和NGO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以批评和压力推动企业CSR表现的机构也比较少,但这样的情况正在慢慢改

变。

过去有很多组织,会专门批评在中国采购的跨国企业与其供应商的CSR表现,例如在香港的“大学师生监察企业无良行动”(SACOM) ,该组织从去年开始也刊登有关中国企业不良行为的报告,例如玖龙纸业的污染问题。这样的组织与国外媒体有着良好的关系,一旦消息在知名媒体上曝光,国外的投资者必会以此作为参考,直接影响到准备走出去的企业。媒体现在也开始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感兴趣,例如搜狐之前曾设立了一个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的排名;《南方周末》曾派记者去富士康当工人,以深入了解富士康的劳动环境;很多媒体也开始从新型的社会媒体中(如微博和BBS)收集企业在生产条件、劳动条件上的丑闻以作报道。此外,民众也开始利用新的传播技术来监督企业,例如前段时间的的“双汇事件”就是通过微博快速传播,让很多消费者对双汇的产品望而却步。随着舆论体制越来越完善,企业忽略供应链CSR管理的成本会变得越来越大。

其次,要考虑因忽略供应商CSR表现而导致的出口危机。国际社会对于亚洲出口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例如欧盟已开始立法要求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如电子行业,要求进口商达到RoHS、WEEE等的安全和环境标准。另外,消费者也希望看到更安全、更环保的产品,一些与碳排放相关的标准如ISO14064等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

些标准的内容都与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环境、安全和健康表现相关。为达到这些标准,企业非常需要供应商在CSR上的配合,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出口压力。因此,协助供应商提高CSR 表现也是对企业自身商业价值的提高。

中国企业对供应链CSR管理的迷思

在中国,供应链的CSR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国际知名的中国品牌已经开始对其供应商进行审核并提供协助,但了解供应链CSR管理的企业还是少数,要全面展开工作还是“漫漫长路”。

在我国的食品行业,当一些大企业,如三鹿、蒙牛、伊利和近期的双汇,在出现问题时,都将责任推到了供应商身上,我认为这个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很多大企业还是把CSR 等同于公益慈善,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考虑。一家成熟的企业对CSR的理解应该是全面的,能够把理念落实到企业管治、人力资源管理、市场推广、公共关系和供应链管理等各个方面;其次,中国企业对于品牌管理的意识还很薄弱,以为产品出现问题只是供应商的责任,与自己没有关系。实际上,作为采购方,他们有责任确保产品的安全。供应链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原材料采购和生产环节。如果不花精力加强自身的采购管理,在发现问题后不协助供

应商进行改善,产品责任最终还是落在企业身上。如果连最基本的产品安全都做不好,就枉论其他公益和慈善行为了。此外,在公众意见的层面上,国内消费者也开始不接受品牌企业的解释,认为企业对自己出品的产品责无旁贷,最现实的是:不管产品是哪个供应商生产,包装上还是贴着你的标签,这样的品牌危机是企业怎么推也推不了的。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及应对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及应 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分析的方向:供应链管理的风险及应对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1202 姓名:王健 学号: 所在院系:商学院

供应链管理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被关注过,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在运行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为供应链上企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了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各企业要共同协调起来,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共同防范和规避供应链管理风险. 供应链的风险分析 供应链作为一个由原材料不断增值为最终用户产品的过程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整个供应链由一个企业运作或是由多个企业协同运作。就单个企业而言,如果其只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就极大的减少了运作整个供应链的投资风险;但就整个供应链而言,由于它是多个独立企业的联合,因此就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出问题,都会波及整个供应链,而个别企业的经营风险,又远非别的企业能够控制。因此,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都要考虑供应链的风险。 供应链风险的来源 供应链的风险来自多方面,简言之,有自然灾害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如地震、火灾、暴风雨雪等;也有人为因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独家供应商问题。供应链上出现独家供应商,采取独家供应商政策存在巨大风险,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崩溃。2)、IT技术的缺陷会制约供应链作用的发挥。如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陷,病毒等。3)、信息传递方面的问题。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复时,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迟会增加供应链的风险。4)、四是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不同的企业一般具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就会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存在分歧,影响供应链的稳定。5),经济波动的风险。经济高速增长容易导致企业原材料供应出现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经济萧条,会使产品库存成本的上升。另

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九

2011年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九——达芬奇造假之谜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游昌乔 案例主角: 达芬奇家具是一些国际高端品牌家俱的经销商,1994 年,达芬奇家具在新加坡开设了首家零售店,迄今为止,达芬奇家具已扩展到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及中国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中国香港),透过与经销商的合作连续开设了7 家超级商店。 案例回放: 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节目,指出记者经过了长达半年多的调查后发现,达芬奇公司销售的这些天价家具有相当一部分根本就不是意大利生产的,所用的原料也不是达芬奇公司宣称的名贵实木,旗下部分家具却是从广东东莞加工贴牌生产的,质量并不过关,产品涉嫌伪造产地,经过检测,消费者购买的达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据《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有关东莞长丰家具与达芬奇公司的多项指控,均来自长丰公司“总经理”彭杰。 7月11日,达芬奇家居官方微博对外发表声明,称在国内销售的意大利品牌家具均为在意大利生产并原装进口至国内。同时,声明表示,达芬奇将计划于本周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达芬奇在国内的运营以及销售情况。但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达芬奇部分销售主管却改口称,代理的部分品牌家具是在国内生产的。 7月12日,质检总局要求沪深两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达芬奇家具近两年的进出口情况进行调查,执法人员在位于上海青浦的仓库内查获了部分涉嫌伪造产地的家具产品。东莞市成立由工商、质监、检验检疫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东莞市长丰家具有限公司的产品质量及产销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广州市工商局出动执法人员检查发现,广州达芬奇家具店出售的部分进口家具目前尚不能提供合法来源手续。 7月12日,记者回访涉事的东莞长丰家具有限公司,发现工厂已经停产,一名黄姓负责人称,长丰家具厂并未给达芬奇家具公司供货。 7月13日,达芬奇家居情况介绍会在北京柏悦酒店举行。达芬奇家居总经理潘庄秀华以及其代理的意大利、美国品牌的20位负责人都悉数到场。在发布会进行中,消费者现场指控达芬奇产品造假,并大声谴责达芬奇发布会不具备可信度;总经理潘庄秀华则含泪讲述与长丰的“冤缘”关系与创业经历,多次声称自己压力大,愿意接受消费者的退货要求,并因情绪失控中途离场。 发布会现场有四个事实得到确认。第一,达芬奇的产品并非全部是纯实木;第二,达芬奇家居确有与包括东莞长丰在内的中国工厂有合作;第三,自2002年,达芬奇与超过13家中国工厂合作生产弗勒登系列家具;第四,达芬奇代理的意大利家具都属于原装进口,但代理的美国品牌则并非完全产于美国,产地包括印尼,中国等等。但对于产品质量一事,总经理潘庄秀华没有给出直接回应。 7月14日,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了对达芬奇家具的初步调查结果:今年上半年,达芬奇家具共有11批木制品和木制家具,是从国内的家具企业采购的。采购的方式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先是出口到上海保税物流区,又再进口到达芬奇上海仓库。换句话说,家具都没有运到国外,只是在上海的保税区兜了个圈子,就成了进口的产品,被媒体戏称为保税区“一日游”。上海工商局表示. 初步认定达芬

公关危机的处理案例

危机公关,苏泊尔的一次超越--“特富龙”危机管理案例 2004年7月8日,周四。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环保署(EPA)对杜邦提起行政指控,指控杜邦公司自1981年6月至2001年3月间,三次拒绝向该机构提供有关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伤害的用于“特富龙”制造过程中的添加剂全氟辛酸铵(PFOA,又名C-8)的资料,违反了有关潜在健康风险的联邦报告要求,并拟对其处以高达3亿美元的重罚。杜邦公司否认了环保署的指控,并表示将在30天内对这一指控提出正式否认。杜邦称其完全遵守联邦报告要求,并否认在上述化工品与人体健康或环境的任何有害影响之间存在任何联系。在美国这只是一场政府行政单位和企业间的行政诉讼,其主要诉讼标的在于杜邦违反了联邦报告的要求。(注:所谓特氟隆,是美国杜邦公司对其研发的碳氢树脂的总称,市面上常见为杜邦公司注册的“特富龙”,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及各种共聚物。由于其独特优异的耐热(180°C-260°C)耐低温(-200°C)、自润滑性及化学稳定性能等,被称为“拒腐蚀、永不粘的特氟隆”。它带给我们的便利,最常见的就是不粘锅,其他如衣物、家居、医疗甚至宇航产品中也有广泛应用。全氟辛酸铵是生产特富龙涂料中的一种加工助剂,该助剂用量极少;这种加工助剂随着产品生产的完成,已从制造过程中除去,涂有特富龙涂层的不粘锅不含该助剂。) 时隔一天,7月10日,周六。《参考消息》转发路透社消息《特氟隆材料可能有毒-杜邦遭美国环保署指控》。杜邦中国对此事没有任何反应。同一天,新浪网第一个报道《参考消息》关于特富龙内容,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杜邦遭行政指控的事实,并称使用杜邦公司特富龙涂料的不粘锅产品可能含有致癌物质。由于时间短,消费者并没有对这一消息有什么反应,不粘锅市场销售走势良好,没有任何负面的表现。 7月11日,周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杜邦特富龙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的消息。由于中央电视台特殊的媒体地位和其新闻影响力,经其报道的负面新闻往往被认为是一种重要信号,也很容易引发媒体和普通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于是,一个在美国以程序问题为标的的行政诉讼和一则关于“起诉杜邦公司违反联邦报告要求”的新闻,由于中国新闻媒体对美国法律情况的不了解和对美国新闻的一些内容的过于关注,到中国变成了一个健康问题的新闻。同样的新闻背景,在美国和中国却有两种不同侧重的新闻版本。 7月12日,周一。杜邦中国向中国媒体发来正式公开声明。在这份声明中,杜邦公司法律顾问总监马伯乐表示:“过去50年所积累的经验和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表明,全氟辛酸铵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杜邦中国公司公关部负责人称,全氟辛酸铵是生产特富龙过程中一个基本的加工助剂,它本身就没有危害,所以特富龙更谈不上什么有害了。 杜邦的这份声明,并没有得到中国媒体的支持和消费者的理解。相反,媒体在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后开始怀疑事情的真相所在。消费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消费心态伴随着媒体的报道,开始表现出来。 很快,新闻传播的一条消息在很短的时间里演变成一个涉及媒体、消费者、市场、生产厂家和政府部门的社会事件。 受“特富龙“事件的影响,作为不粘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苏泊尔,遭受了最大压力。苏泊尔全国不粘类炊具产品的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77.33 %,七、八两个月至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其他不粘锅企业销售下滑比例也很大。 同时,由于“特富龙“事件影响的延伸,苏泊尔的品牌形象因这一事件也受到了损害,并对苏泊尔的股票发行带来强大的冲击,苏泊尔股票上市当天即跌破发行价,给苏泊尔公司以及广大股民和苏泊尔股东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危机处理程序案例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肯德基冰块事件的危机管理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所面临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大到国际国内背景、行业状况、技术升级等,小到一篇负面报道、一纸诉状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严重者足以导致其破产。这就使得企业的领导集团要时刻把握自身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好可能面对的危机问题,培养企业面对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危机管理水平. 不得不说,在危机管理方面,中国的企业乃至学术界虽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研究,但相对于世界上尤其是西方的大型跨国企业而言,国内企业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本案例将会就今年肯德基冰块菌落总数超标事件展开,运用危机管理相关理论,分析肯德基在面对危机时采取的种种措施的利弊,从而启发我们加深对于危机管理的理解。 企业简介及其危机管理能力分析 肯德基隶属于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餐饮集团,作为世界第二大速食及最大炸鸡连锁企业,肯德基凭借其独特的神秘配方和经营理念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尤其在中国市场,更是领先于其国际市场上的宿敌麦当劳,成为中国快餐连锁业最成功的模范。 肯德基(中国)公司危机管理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 1、机制优势。一方面,肯德基作为连锁餐饮业的经营者, 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具有很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各个门店独立经营, 较小型的危机事件可迅速自行解决;遇到较大型的危机事件,才由公司总部出面处理. 另一方面,肯德基有专门的危机管理制度程序, 有利于高效率的应对危机事件; 2、公信优势.肯德基是著名的跨国企业,数十年来的成功为企业积攒了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当企业面对危机时,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谅解和信任; 3、观念优势.肯德基在中国市场上经历了多次风波洗礼,危机管理意识深入人心,甚至为员工准备有专门的危机管理手册,力求把每一次危机都转化成为KFC的良机。 劣势(Weakness): 1、小型危机事件对基层管理者要求高.基层管理者直接面对消费者,一些较小型危机的走向往往取决于基层管理者的处理,这不但需要相关培训到位,更需要灵活的授权; 2、企业门店众多,而且作为对食品安全问题较为敏感的餐饮业,肯德基会经常面对大大小小的各种危机。无论是基层员工操作失误等小问题,或是食品安全等

品牌管理及危机公关

品牌管理与危机公关 一、品牌管理 1、品牌。 2、品牌管理。 2.1 品牌管理的要素 ?建立卓越的信誉 因为信誉是品牌的基础。没有信誉的品牌几乎没有办法去竞争。WTO后很多“洋”品牌同中国本土品牌竞争的热点就是信誉。由于“洋”品牌多年来在全球形成的规的管理和经营体系使得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誉度的肯定远超过本土的品牌。本土的企业在同跨国品牌竞争的起点是开始树立信誉,不是依靠炒作,而要依靠提升管理的水平,质量控制的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机制和提升团队的素质来建立信誉。中国企业必须马上开始研究客户需求的变化并不断创新出可以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有个性化功能的产品或服务。未来的品牌竞争将是靠速度决定胜负的。只有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市场变化和客户消费习惯变化的品牌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调整战略来适应变化的环境并最终占领市场。 ?争取广泛的支持 因为没有企业价值链上所有层面的全力支持,品牌是不容易维持的。除了客户的支持外,来自政府、媒体、专家、权威人士及经销商等的支持也是同样重要。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名人的支持并利用他们的效应增加我们品牌的信誉。 ?建立亲密的关系 由于客户需求的动态变化和取得信息的机会不断增加,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已成为唯一的途径。只有那些同客户建立了紧密的长期关系的品牌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所以国外的品牌现在都不遗余力地想办法同客户建立直接的联系并保持客户的忠诚度。

?增加亲身体验的机会 客户购买的习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光靠广告上的信息就决定购买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消费者需要在购买前首先尝试或体验后再决定自己是否购买。所以品牌的维持和推广的挑战就变成了如让客户在最便的环境下,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就可以充分了解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功能。这种让客户满意的体验可以增加客户对品牌的信任并产生购买的欲望。 对于任品牌而言,衡量品牌四要素的指数均可量身裁定,成为专项指数。这些指数可成为品牌评估的基准线,提供“跟踪”衡量品牌形象变化的依据。品牌管理指数包括信誉指数、关系指数、支持指数和亲身体验指数。 2.2 品牌管理目标实现的八个任务 ①了解建立品牌的角色与机会,以创造企业价值 虽然建立品牌对任事业而言都很重要,但是建立品牌所能增加的价值对各公司而言不尽相同,因此针对品牌价值进行一次彻底而具策略性质的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 你必须先了解目前自己公司品牌的价值为?该价值是如创造的?要怎么做才能提高其价值?这个品牌的机会在?身为品牌管理人,你该做一件重要的事,那便是问对的问题、找对的资料:品牌认知程度和偏爱程度的研究固然有用,仍需配合辅佐数据,才能呈现人们真正的行为容及需求动机。 ②决定你的品牌结构 你的财力负担得起几个自有品牌?你和你的消费者或顾客实际上需要、想要或珍视多少个品牌?过去,公司曾经创造过多个品牌名称和副品牌名称,通常也伴有各自独特的商标与图案设计,然而没有人想过消费者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品牌,也未深究这些品牌是否为业务所需?每个品牌都像个饥饿的小孩,需要喂哺大量营销预算才能存活,因此如果想在市场上得到任斩获,你拥有的品牌越多,投资也越多。事实上,企业建立品牌时,保持简单明了是关键,善用“少即是多”的技巧,因此你该竭力减低自有品牌的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及应对

分析的方向:供应链管理的风险及应对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1202 姓名:王健 学号:12111408042 所在院系:商学院

供应链管理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被关注过,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在运行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为供应链上企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了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各企业要共同协调起来,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共同防范和规避供应链管理风险. 供应链的风险分析 供应链作为一个由原材料不断增值为最终用户产品的过程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整个供应链由一个企业运作或是由多个企业协同运作。就单个企业而言,如果其只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就极大的减少了运作整个供应链的投资风险;但就整个供应链而言,由于它是多个独立企业的联合,因此就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出问题,都会波及整个供应链,而个别企业的经营风险,又远非别的企业能够控制。因此,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都要考虑供应链的风险。 供应链风险的来源 供应链的风险来自多方面,简言之,有自然灾害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如地震、火灾、暴风雨雪等;也有人为因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独家供应商问题。供应链上出现独家供应商,采取独家供应商政策存在巨大风险,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崩溃。2)、IT技术的缺陷会制约供应链作用的发挥。如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陷,病毒等。3)、信息传递方面的问题。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复时,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迟会增加供应链的风险。4)、四是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不同的企业一般具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就会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存在分歧,影响供应链的稳定。5),经济波动的风险。经济高速增长容易导致企业原材料供应出现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经济萧条,会使产品库存成本的上升。另外还有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小的如交通事故,海关堵塞,停水停电等等,大的如政治因素、战争等等也都影响着供应链的正常运作。 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所谓不确定性,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当引入时间因素后,事物的特征和状态不可充分地、准确地加以观察、测定和预见。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产生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的因素。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供应链环节的不确定性。造成不能按时供应的原因很多,如运输问题,供应商自身的货源问题等等都会造成其在承诺的提前期内无法交货,而这种不确定性会出现在供应链环环相扣的每一个环节。 2).来自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设备的故障,关键人员的临时短缺以及受供应链环节影响造成的缺货停工。困难还在于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处于不同的水平上,有时还相差很大。 3).来自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充分的供给导致需求的多元化,消费群体的不稳定。客户有了很多的选择,很容易就从一个产品转向别的产品,供应链复杂的协调运作依靠完善的计划控制,而计划的编制来源于对需求的预测。需求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就造成整个供应链的混乱。 供应链风险的两种表现形式

五个著名企业风险管理案例.doc

2006年五个著名企业风险管理案例1 2006年五个著名企业风险管理案例 1.芝华士风波:一场传媒与品牌的博弈 2.芬达美年达致癌风波:权威验证,化险为夷 3.丰田锐志漏油事件:出招缓慢,自食其果 4.博士伦眼药水风波:虽有瑕疵,值得尊敬 5.欧典地板风波:媒体与公众的狂欢 2005年度的中国市场对于众多知名商业品牌可谓多事之秋,肯德基、宝洁、强生、雀巢、高露洁、哈根达斯、光明……一个个叱刹风云的国际著名品牌陆续在中国市场上遭遇到空前的企业危机冲击。企业危机的类型也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安全和企业形象方面:芝华士12年份门风波、丰田锐志漏油事件、博士伦护理液引发眼疾、欧典地板宣传欺诈…… 当然,不同企业对待危机事件的策略和技巧、对消费者的态度差异,直接决定了其危机公关的成败。我们也同时看到,包括国际著名品牌在内,很少有哪家企业能够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风波中做到完美应对进而转危为机。危机管理,对所有企业组织和管理者们仍然任重而道远。聪明的企业经营者,应该学会让别人吃一堑,让自己长一智。 有鉴于此,我们选取了2006年上半年国内市场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著名品牌危机案例进行回顾和剖析。 芝华士风波:一场传媒与品牌的博弈

——2006年上半年著名企业危机案例回顾系列之一 2006年1月20日,距离农历中国新年只有9天时间,在全球华人最重要的春节前夕,全国消费能力被空前放大,市场的繁荣和火爆令辛勤打拼一年的商家们露出难得的笑容。《国际金融报》刊登的一篇题为《芝华士12年:“勾兑”了多少谎言》的报道,却掀开了狗年中国洋酒市场第一场品牌信任危机-“芝华士风波”拉开序幕。 事件回放 《国际金融报》在异常醒目的头版位置刊登出这篇火药味道十足的曝光文章,文中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所了解的在华销售的国际知名酒类产品芝华士12的成本信 息,向欧盟最大的酒类公司保乐力加集团在华经销商-保乐力加中国公司发出四项质疑:芝华士12成本:“25元”缔造“亿元神话”?在华产品销售:大陆市场没有真正的12年酒?全体员工赴英旅游:暴利下的奢侈?品牌价值:“变了味道的水”? 一连串的极具挑战性的发问,将远离普通消费群体的洋酒奢侈品芝华士拉下神坛,一时间,芝华士成本谎言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电台等传媒迅速传播扩散至全国。“芝华士风波”与其说成是新闻曝光,更不如视为传媒向洋酒品牌发起的挑战宣言,2006年度第一场国际品牌在华信任危机在狗年春节到来前爆发。 案例点评: 回顾保乐力加公司对芝华士产品危机的应对,其整体危机管理可以概括为:“亮点颇多,败笔不少”。 亮点一:迅速行动,快速反应。

危机公关与危机管理

危机公关(public relations in crisis)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就是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属于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系统的危机处理部分 危机公关特点 意外性:危机爆发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是始料未及的。 聚焦性: 进入信息时代后,危机的信息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要快得多。媒体对危机来说,就象大火借了东风一样。 破坏性:由于危机常具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特点,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危机,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企业造成破坏,造成混乱和恐慌,而且由于决策的时间以及信息有限,往往会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 紧迫性:对企业来说,危机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危机会急剧恶化,使企业遭受更大损失。 [编辑]危机公关的流程和内容 从危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危机的终极爆发往往是一系列因素累积的结果。因此,对危机管理的审视应该放到对问题管理(issue management)加以研究的大背景中。一般而言,问题的发展演变方式都是可以预期的。它往往是从一个趋势或事件开始,接下来的变化脉络十分清晰。 其发展生命周期可以大致划分为: ● 起源阶段——潜在问题 ● 干预和扩大阶段——问题在抬头 ● 成型阶段——当前问题和危机问题

● 解决阶段——休眠问题 根据问题发展的这一周期,危机公关主要包含以下流程和内容 ● 问题管理。对可能对组织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监控和评估。 ● 危机规划与预防。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情景进行预案研究与处理,建立危机管理机构。 ● 危机应对。面对爆发的危机实施全面管理方案,掌握危机管理的主动权。 ● 善后事宜。判断危机的损害程度、评估危机预案的效果,做出调整和修订 此外还要强调指出,危机公关的效果直接取决于是否得到企业高管层的重视和支持;是否有制度化、系统化的问题管理项目与危机公关项目;以及危机沟通系统是否高效通畅。在这里,国内外竞争情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可以为问题管理和危机公关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工具支持。 危机公关的“三明主义” 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危机。当危机出现时,企业相关人员不可在危机中乱了阵脚,要平心静气,组合运用“三明主义”的公关原则,来一步步化解危机,或进一步转“危”为“机”。 其一,态度“明确”,公司对待危机的态度要明确,而且要在第一时间表明,不能采用任何手段来逃避危机事实。这是企业危机公关的第一要义。例如,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在《有关“苏丹红一号”问题的声明》中居然称:“我们虽然多次要求百胜的相关供应商确保其产品不含‘苏丹红一号’成分,并获得了他们的书面保证。但是非常遗憾,昨天在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还是发现了‘苏丹红一号’成分。”这是什么样态度?暧昧?狡辩?这明摆着是要把责任全部推卸给供应商,以求转移媒体和消费者的视线。媒体和消费者能够满意这样的话语吗?显然不会。这样做终究是无济于事,肯德基的管理方首先应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 李勇刚 14号 (机电学院工业工程0101班) 摘要:供应链管理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被关注过,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在运行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为供应链上企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了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各企业要共同协调起来,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共同防范和规避供应链管理风险.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风险供应链管理的风险防范 工业化的充分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日益恶化。企业面对的是一个需求多元消费群苛刻而且不稳定,产品生命周期短,需求多样化的全球范围内竞争的商业环境。竞争的结果使得企业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只能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从而导致了企业间更多的合作和协同。 供应链(Supply Chain,SC)的概念在80年代末提出,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Global Manufacturing)的出现,供应链在制造业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摸式。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模式。当然包括企业中的一个内部物流过程(它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传递到制造企业的用户的一个过程。) 供应链管理要求建立一种机制,用以协调位于供应链上的所有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的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时延向最终用户交付合格的产品或服务。然而供应链管理有其非常特殊的地位,即管理的主体并不能控制供应链上所有的资源,然而整个供应链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但供应链上的企业毕竟是一个个独立的经营主体,有其各自的经营战略,目标市场,技术水平,运作水平以及各自的企业文化等,甚至存在一个企业同属多个相互竞争的供应链的情形,所有这一切都会增加供应链运作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供应链管理的风险的产生。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市场不确定性、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各种风险的存在。 1.供应链的风险分析 供应链作为一个由原材料不断增值为最终用户产品的过程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整个供应链由一个企业运作或是由多个企业协同运作。就单个企业而言,如果其只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就极大的减少了运作整个供应链的投资风险;但就整个供应链而言,由于它是多个独立企业的联合,因此就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出问题,都会波及整个供应链,而个别企业的经营风险,又远非别的企业能够控制。因此,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都要考虑供应链的风险。 1.1供应链风险的来源 供应链的风险来自多方面,简言之,有自然灾害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如地震、火灾、暴风雨雪等;也有人为因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独家供应商问题。供应链上出现独家供应商,采取独家供应商政策存在巨大风险,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崩溃。 2)、IT技术的缺陷会制约供应链作用的发挥。如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陷,病毒等。3)、信息传递方面的问题。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复时,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迟会增加供应链

2007年危机管理案例

2007年危机管理案例 1、LG翻新事件 LG翻新事件起源于2006年,在2007年上半年愈演愈烈。2007年1月,在地下翻新工厂遭曝光后,LG声称背后有人敲诈;2月份又有媒体曝光工商局封存5台LG疑似翻新空调,随后LG承认更换部分产品包装;3月,湖南省消费者张洪峰披露了湖南省质量检验协会的鉴定结果,确认“其购买的五台LG空调都是翻新机器”,5月份张洪峰通过博客再次披露了LG空调的质量问题。LG翻新事件随着全国媒体的不断报道,从LG冰箱翻新、LG空调翻新到LG彩电翻新,不断有新的猛料被曝光,LG品牌一时陷入了空前的品牌危机。 点评:在系列产品的翻新事件被曝光之后,LG方面躲躲闪闪,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未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再加上广大网友在网络上对LG翻新行为的声讨,其品牌形象与企业声誉大打折扣。由此我们也看出了,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LG在危机公关方面的无知与短视。 2、摩托罗拉手机爆炸事件 2007年6月19日在甘肃金塔县发生了全国首例手机电池爆炸致死事件,作为问题手机的制造商——摩托罗拉未能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事发大约10天之后,以推卸事件责任为出发点,将这起爆炸事件的责任归节到了手机电池身上,同时在没有权威证据的前提下,宣称爆炸元凶非摩托罗拉原装电池。这样一来,使得原本主要因用户在高温条件下的长时间错误用机导致的爆炸事件一波不平一波又起。除了众多媒体与广大公众认清了摩托罗拉推卸事件责任的真面目外,还引发了在广东等多地的手机电池安全检查中的更大被动。 点评:意外事件的发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事企业不能正视问题的存在、不能及时抓住问题发生后的主要矛盾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摩托罗拉在手机爆炸事件发生后的应对策略,让我们看到了知名国际厂商在品牌强大背后危机公关的软肋。 3、戴尔断货诚信风波 自2007年4月以来,戴尔因液晶显示器等配件缺货,造成中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无法在其直销承诺的时间内获得订购的计算机产品,甚至一个“万人集体诉讼戴尔拖延出货时间,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也在网上悄然展开。与诸多企业的危机事件不同,这次戴尔的意外“显示器缺货”事件根源是全球电脑液晶面板市场的缺货现象,而非戴尔公司内部。可惜的是,作为一家零库存的直销企业,戴尔并没有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最终导致了这起意外风波的发生。 点评:不同于诸多企业的意外危机事件,戴尔的这起断货诚信风波的导火索是上游厂商危机的转嫁与扩散。对于戴尔来说主要问题出在,没有对始发于供应链的断货可能进行风险防范,由此足以看出,日常危机管理与危机预警的必要性。同时,通过这起事件我们还领略了供应链危机转嫁、扩散与网络在企业危机公关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品牌管理)第八章品牌保护知识要点

(品牌管理)第八章品牌保 护知识要点

第八章品牌保护知识要点 学习目标和要求 掌握品牌危机的定义; 了解品牌危机产生的原因; 了解品牌危机的防范措施及管理原则; 掌握品牌危机的公关策略; 了解品牌侵权的分类及品牌保护的防范措施。 导入案例:小小胶囊连夺七命美“泰诺”杀人启示录 1982年9月29日,不知名的凶徒出于不可知的目的,将剧毒物质氰化钾注入数瓶美国人最常服用的镇痛药物——泰诺速效胶囊,于短短俩天内造成七人死亡。由于泰诺销售网络过于广泛,美国警方壹直没有抓到真正的凶手。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泰诺有毒,连杀七人”的消息不胫而 走,恐怖笼罩着全美,特别是芝加哥及其附近地区。警车呼啸着穿过大街小巷,扩音器壹遍遍播着“泰诺速效胶囊可能含有剧毒,请勿服用”的通告,人人均忙着翻检家中的药箱,见里面有没有这种致命的胶囊。 尽管医院、警局和毒物中心竭力声明被污染的只是泰诺速效胶囊这 壹种产品,人们却对所有“泰诺”的药物敬而远之。屈于民意,壹些州的卫生部门不得不发布禁令,禁止出售所有泰诺产品;没有发布禁令的那些州的零售商和医药部门也主动把“泰诺”产品撤下货架,壹时间,“泰诺”名声扫地,濒于崩溃。 生产泰诺速效胶囊的迈克耐尔公司和其母公司强生公司深知,如何 处理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密切关系到公司以后的生存。于是,除了全部

召回价值1.25亿美元的3500万瓶泰诺速效胶囊,他们仍公告市民,表示 将尽全力调查此次事件,且开设数条危机热线,方便市民随时查询事件 进展情况。调查发现,含毒泰诺主要出当下芝加哥地区六个商店。 1982年11月11日,强生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他们将重新向市 场投放泰诺速效胶囊,但将换用新的、更安全的包装,内设三层密封装 置。强生花了很大力气宣传新药,顾客买任何壹种泰诺产品,均可得到 2.5美元的优惠。这种策略很成功,于不到俩个月的时间内,泰诺便重 新建立了自己的信誉,收回了98%的市场份额,大家似乎均开始淡忘这 件惊心动魄的投毒杀人案。 泰诺投毒案之后,198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泰诺”法案,规定 恶意污染公共消费品被视为危害国家安全;美国食物及药品管理局也加 大了对此类行为的处罚力度。 第壹节品牌危机概述 壹、品牌危机的定义 危机对壹个组织、公司及其产品或名声等产生潜于的负面影响的事故。 品牌危机是指由于组织内、外部的突发原因而对品牌资产造成始料未及的负面影响,包括品牌形象的损害和品牌信任度的下降。 二、品牌危机的特征 ?突发性尽管危机的发生均有诱因,但于危机爆发之前壹切风平浪静,壹旦时机成熟,危机的来临非常突然,令人始料未及。 ?危害性品牌危机的根本于于品牌信任度丧失,这种信任度的丧生不仅仅限于某个品牌本身,而且仍会于更大的范围和相当长的时间内波及整个企业,甚至是回天无力,使

供应链案例:芯片危机

案例6芯片危机,诺基亚与爱立信的胜败抉择 1背景 世界手机市场三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当中有两家是北欧邻国。手机市场的龙头老大诺基亚诞生于1865年的芬兰,当时是造纸厂,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集中制造以手机为主的通信设备。在芬兰的邻国瑞典,爱立信先生早在1876年就开了一家修理电话的店铺,然后就开始制造电话。进入90年代,手机开始普及,诺基亚和爱立信在手机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2事故 2000年3月17日星期五,晚上8点,美国新墨西哥州大雨滂沱,电闪雷鸣。雷电引起电压陡然增高,不知从哪里迸出的火花点燃了飞利浦公司第22号芯片厂的车间,工人们虽然奋力扑灭了大火,但火灾仍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塑料晶体格被扔得满地都是;足够生产数千个手机的8排晶元被烧得黏在电炉上动弹不得,车间里烟雾弥漫;烟尘落到了要求非常严格的净化间,破坏了正在准备生产的数百万个芯片。芯片是移动电话中的核心部件,突然间的一场大火使处理无线电信号的RPC芯片一下子失去了来源。面对如此重大的变故,飞利浦需要花几周才能使工厂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为了满足供应客户的芯片需要,恢复生产的速度是关键。飞利浦的主管决定最先满足大客户诺基亚和爱立信的需求。诺基亚和爱立信一起购买的芯片占这家工厂总芯片的40%,此外还有30多家小厂也从这家芯片厂订货。 就是这场持续了10分钟的火灾居然影响到了远在万里之外的位于欧洲的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移动电话生产商。 3反应 在火灾发生后的几天内,诺基亚的官员在芬兰就发现订货数量上不去,似乎感到事情有一点不对。3月20日诺基亚公司接到来自飞利浦方面的通知,飞利浦方面尽量把事情淡化,只是简单地说火灾引起某些晶元出了问题,只要一个星期就能恢复生产。这个信息传到高亨(负责诺基亚零部件供应的管理者)那里,高亨决定派两位诺基亚工程师到飞利浦的工厂去看看。但是飞利浦公司怕造成误会,婉言拒绝了诺基亚的要求。高亨随即就把飞利浦公司供应的这几种芯片列在了特别需要监控的名单上,这种情况在诺基亚公司每年会出现十几次,当时也没有人太在意。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诺基亚开始每天询问飞利浦公司工厂恢复的情况,而得到的答复都含糊其辞。此情况迅速反映到了诺基亚公司高层,诺基亚手机分部总裁马蒂·奥拉库塔(Matti Alahuta)在赫尔辛基会见飞利浦方面有关管理者的时候,把原来的议题抛在一边,专门谈火灾问题。他还特别强调一句话:“现在是我们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来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了。”一位曾经在场的飞利浦公司管理者回忆说,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诺基亚方面非常生气,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在“生死之间做选择一样”。 3月31日,也就是火灾两个星期以后,飞利浦公司正式通知诺基亚公司,可能需要更多的

最新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整理

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12-7-19 1、UT斯达康行贿事件 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 3、恒源祥商标侵权风波 4、蒋海松“吻别门”事件 5、百度被黑事件 6、谷歌“关闭门” 7、茅台乔洪受贿事件: 8、雪碧“汞毒门” 9、强生召回与商业贿赂案 10、丰田汽车召回案 1、UT斯达康行贿事件: 2009年12月31日,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电信设备制造商UT斯达康公司将支付300万美元罚金来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一案。据称,UT斯达康为了商业利益,花重金邀请中国电信有关公司官员出国旅游,所到之地包括纽约、拉斯韦加斯和夏威夷,UT斯达康将官员在这些城市的旅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至今,UT斯达康方面尚没有就“行贿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事件点评: 借助行贿的非正常手段来开展商业活动,UT斯达康的作法既违反了有关法律,也触犯了有关商业道德的底限,受到有关方面的惩罚是很自然的。从危机公关应对的角度来看,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T斯达康方面至少有正视问题、做出正面事件回应的勇气,以此来承担事件责任,争取获得广大公众的谅解,度过行贿事件给企业带来的难关。 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 2008年“三鹿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引发了国内乳业大地震,直接重创了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初,消失一年多的“三聚氰胺”阴影再次笼罩国内乳品市场。近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曝光上海熊猫乳业有限公司、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等5家乳制品企业相关产品三聚氰胺超标。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产品发出紧急“通缉令”,并在第一时间内收回并销毁了问题奶粉,但却让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再度绷紧。 事件点评:

供应链与风险管理

第一章风险识别 1.风险定义:不希望的结果发生的概率 2.危险:可以定义为“一切潜在伤害的来源”或者威胁的来源. 3.固有风险:是指在采取措施管理风险之前由某一特定风险产生的暴露 4.残余风险:是指在对固有风险采取控制和减轻措施之后仍旧残留的风险水平 5.风险偏好:组织愿意承受风险的大小 6.风险管理:可以应对不确定性,采取合理优化的措施,以取得更大利益 7.风险的后果包括:(1)正面后果,积极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比预期的好;(2)负面后果:负面结果的不确定性。 8.负面后果包括:(1)直接损失:直接来自风险的损失;(2)间接损失:声誉和商誉等后果性损失。 9.关键的损失种类:见下表 损失影响减轻措施示例 财务的(如事件造成汇率丢失、 利润损失、成本增加、资产损 失) 财务损失;利润率下降;生存能力下降; 投资损失 保险;财务控制;财务管理;安全措施 信誉的(如源于的或不道 德的贸易、雇佣以及环境实践、 资产损失) 吸引高素质员工和供应商能力下降;失去 投资者的支持;失去商誉和影响力;商标 权益的贬值;加强监督 积极主动的问题管理;危机管理计划;道 德和质量政策和政策监督与检查;供应商 监督和管理 10.有效风险管理的益处:(1)降低成本或将不利因素最小化;(2)避免生产和收入流的中断;(3)减轻供应链脆弱 性,保障供应安全;(4)保护市场份额;(5)提高企业和供应链弹性,促进业务持续性,支持灾难恢复;(6)保护关 键人力资源免受伤害、苦难、不安全和贫困;(7)吸纳高素质员工、供应商和风险伙伴;(8)帮助管理者成功应对风 险;(9)提高制定战略、政策和决策的水平;(10)促进组织和供应链合作;(11)提高利益相关者的信心和满意度。 11.外部风险:在组织外部环境中产生的风险。外部环境:市场和社会环境,包括行业结构、国家经济、法律、政治、文 化、自然资源。 12.STEEPLE 模型:(1)社会文化因素 S:变化是如何影响客户、供应商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或期望的;(2)技术 因素 T:是否存在发展机会或者过时的风险;(3)经济因素 E:变化是如何影响产品需求和输入供应及成本的;(4)环 境因素 E:哪些因素会引起供应问题、合规性问题、市场压力和信誉风险;(5)政治因素 P:

危机管理案例及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及讨论阐述 案例: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当天,万科曾宣布捐款220万元。但在全国人民爱心涌动,全国企业界动辄千万、上亿元的捐款面前,这笔捐款数额以及之后万科董事长王石的表态迅速给万科带来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公共信任危机。去年,万科销售额排名内地房地产企业第一,超过523亿元,净利超过48亿元,此次捐赠的善款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在捐出款项的同时,万科就引发了网友对于捐款数额过低的质疑。 与此同时,万科董事长王石,这位在中国知名度极高的企业家却对捐款作出了一番“惊人”的解释。地震三天后的5月15日,王石写下一篇名为《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答网友56)》的博客文章,王石在文章中称,“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一石激起千层浪。王石表态很快为公司以及他本人带来更多铺天盖地的指责甚至漫骂。很多人表示,“万科在我们心中一落千丈。”更有网友指出,万科8.2级的”地震”从此开始。 分析: 一、万科公关危机的原因 1、不合时宜的言论触犯了社会公众的道德 国难在前,公众的民族意识空前强烈,道德的标尺被放在衡量一个企业优不优秀的首要地位。万科稳坐国内地产业首席的地位,区区200万元的捐款在此时便显得极其吝啬。 2、企业领导人的道德缺失 我们不便评价王石作为一个商人的道德水平,但一个企业却会因一个领导者的形象受人唾弃。王石是万科集团的董事长,身上的责任与负担便与他的名利成正比了。 3、遭受网民的舆论炮火

王石在博客中与网友发生争执而触犯众怒。王石的个人言论迅速传播放大,扩大成了一个巨大群体的不满,谴责和抵制对万科的企业形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由网民所创造的舆论压力更是可以左右一个企业的生命。 4、与新闻媒介的沟通断裂 新闻媒介的舆论报道对企业形象的渲染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开始万科就没有关注到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并和新闻媒介保持紧密的联系。在灾难面前,需要的是每个人良知的觉醒与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万科危机的产生,与媒体沟通断裂是紧密相关的。 5、企业公关理念淡薄,没有危机管理和防范意识 万科在国难面前毫无社会责任感,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置天下之大事而不顾。万科不仅缺乏新闻发言人制度,而且也没有建立高管人员对外言论的管理机制,企业缺乏危机传播管理的意识、管理者没有正确的公关理念。同时,万科还没有建立危机防范机制,这样就不能有效监控并在危机到来之前成功避免危机的发生,结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万科的危机公关策略 1、统一信息发布渠道 2、诚挚的道歉以求原谅 3、与公众媒体重新建立沟通 4、将设新闻发言人制度 5、保持媒介沟通利用传媒引导公众 6、坦然面对危机重塑品牌形象

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

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面临的生存 环境瞬息万变,竞争也日趋激烈。原有的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已经不能满 足如今企业的要求,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以供应链管理及相关的理论为基础,借 鉴各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和讨论,从采购管理入手,分析其 现状,面临的问题,分析原因,进而寻找改善现状解决问题的方法。b5E2RGbCAP 论文的主体共分为三个大部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 方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策略进行研究。p1EanqFDPw 第一部分通过对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性、现状两个方面描述原有的采购管理基本 情况,引出供应链管理的新的采购管理。DXDiTa9E3d 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对企业采购管理的相关描述,从企业目前面临的采购问题及 原因两方面对企业目前的采购进行分析。RTCrpUDGiT 第三部分针对前两个部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有模式优化方案及需要注 意的其他问题。 关键词: 采购 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 管理 采购模式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societ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terprises are facing a rapidly changing environment for the survival and competition is intensifying. Original traditional procurement
1 /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