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心理#-0002-浙江电大辅导资料

学校管理心理#-0002-浙江电大辅导资料
学校管理心理#-0002-浙江电大辅导资料

请认真阅读完再下载:预览的题目顺序完全和您自己的试题顺序完全相同再下载!学校管理心理#-0002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3309009 参考资料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

开始说明:对的选T,错误的选F

1.(2分)

“又想吃,又怕烫” 的矛盾心理属于趋避式心理冲突。( )

×

参考答案:√

2.(2分)

领导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 )

×

参考答案:√

3.(2分)

工作压力都会阻碍人的身心健康。( )

×

参考答案:×

4.(2分)

态度是行为的预备状态。( )

×

参考答案:√

5.(2分)

课堂上学生有小动作,教师应不予理会。( )

×

参考答案:×

6.(2分)

性格不具有社会性,没有好坏之分。( )

×

参考答案:×

7.(2分)

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要改变人的态度,先要使其产生认知不协调。()

×

参考答案:√

8.(2分)

提高被领导者实现组织目标的热情属于学校领导的组织功能。( )

×

参考答案:×

9.(2分)

教师的职业怠倦与高工作压力有直接的关系。( )

×

参考答案:√

10.(2分)

群体凝聚力越低,工作效率就越高。( )

×

参考答案:×

11.(2分)

自我概念指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自我概念是主观的。( )

×

参考答案:√

12.(2分)

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只包括生理需要和成就需要。( )

×

参考答案:×

13.(2分)

权力一般可分为职权和权威。( )

×

参考答案:√

14.(2分)

人际关系理论也称管理的行为学派理论。( )

×

参考答案:√

15.(2分)

从众心理往往会影响组织成员的创造精神。( )

×

参考答案:√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

开始说明: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6.(2分)

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出现报喜不报忧的情况,这是人际沟通中哪种障碍的表现?( )

A、过滤

B、选择性知觉

C、情绪

D、语言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英语专业专科(教育和商务方向) 《文秘英语》课程教学辅导4-2-2 Part 2 Reading B Receiving Visitors There are four parts in receiving visitors: Before the reception, When a visitor arrives, After the reception. Receiving Visitors:In most organizations visitors will spend some time in the reception area before being met by the executive.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you receive people properly, make them feel comfortable and deal with them professionally. Before the Reception:You should be aware of all the appointments and whereabouts of the executives. This way you can receive and talk to the visitors without hesitancy. When a Visitor arrives: 1) Make sure every visitor feels welcome and is greeted at once on entering the reception area. Be friendly and welcoming. If you know his name, greet him by name. 2) Find out if he had an appointment and whom he is here to see. *As for the appointed visit, notify the person concerned. *As for the visit with no appointment, first you must ask whom he has come to see and what the purpose of the visit is. Then tell him whether he can meet the person he wants to see or not. 3) If the person who is being visited is not available at the moment, find out if there is anything you can do to help: * You should explain tactfully the reason for a delay and apologize for it, then ask the visitor to wait if he/she can wait, offer them something to drink and read. *You may ask if someone else can deal with the matter, but make sure you do not just send the visitor directly without contacting the person whom you are sending him to. * You may make suggestions and arrange a future appointment. 4) If you accompany the visitor to the executive’s office, you may announce the visitor’s name, title and the company he represents and then introduce the executive to the visitor. 5) When the visitor leaves, you always walk him to the front door, thank him for coming and say goodbye. After the Reception: You should fill in the Receptionist’s Register after the reception in order to check that the information is complete. For example: Register of Visitors to South-East Trading Company

刑法学_0003(浙江电大-课程号_3309003)参考资料全

刑法学#-0003 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3309003 参考资料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15题,共15分) 1.(1分) 在没有产生任何危害结果的情况下,也可能构成犯罪。 √ × 参考答案:√ 2.(1分) 甲骑车不慎撞着行人乙,乙上前对甲拳打脚踢,致甲鼻口流血,然后扬长而去。甲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 × 参考答案:√ 3.(1分) 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我国刑法规定的是双罚制。 √ × 参考答案:× 4.(1分) 乙欠甲人民币30万元,屡催不还。甲遂纠集丙、丁二人前往乙家中将乙骗到自己开来的车上,挟持乙至邻省一朋友家中拘禁数日。本案中,对甲应定非法拘禁罪。 √ × 参考答案:√ 5.(1分) 许某将一辆车开到甲家,说是偷来的车暂时在甲的院子里存放几日。甲在许某离

开之后就联系买主将车卖掉了。许某后来向甲索要时,甲拒不交出,甲构成侵占罪。 √ × 参考答案:× 6.(1分) 乙某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后遗弃的,构成遗弃罪。 √ × 参考答案:× 7.(1分) 犯罪分子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并且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属于重大立功,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 × 参考答案:× 8.(1分)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个月。 √ × 参考答案:× 9.(1分) 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即本罪),而方法希望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即他罪)的犯罪形态。 √ × 参考答案:√ 10.(1分) 甲与乙因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纠纷,引起殴斗。在殴斗过程中,甲拿刀朝乙肚子

上猛刺一刀后逃走,致乙死亡。甲对乙的死亡在主观上属于直接故意。 √ × 参考答案:× 11.(1分)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 × 参考答案:√ 12.(1分) 附加刑不能够单独适用,只能附加于主刑适用。 √ × 参考答案:× 13.(1分) 在脱逃罪中没有行为对象。 √ × 参考答案:√ 14.(1分)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 × 参考答案:× 15.(1分) 监狱管理人员甲指使犯人乙殴打犯人丙。在该案中甲属于犯。 √

(2020年整理)电大本科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doc

学海无涯 试卷代号: 8637 座位号 电大分校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6、放火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 7、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盗窃罪定罪处罚。 &串通投标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投标人和招标人 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 题号-一- -二二三四五总分得分 9、故意伤害(致死)罪,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 意伤害(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别在于两者的 10、携带凶器抢夺的,构成抢劫罪。 11、渎职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 玩忽职守渎职财产。 伤害故意,对死亡结果过失。故故意的内 容不同。 利用职务方便实施渎职行为和 得分评卷人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 、犯罪构成 是指依照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 所必须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客体。 2、疏忽大意的过失 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 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3、行贿罪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4、洗钱罪 一般主体(单位或个人)明知是毒品、走私、黑社会性质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收益性质和来源的行为。 得分评卷人 、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惩罚性。 2、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________ 。 3、刑法的基本原则有罪行法定原则、罪行相话应原则、—原则。 4、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诰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5、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少试题第!语法错误,*页(共4页) 得分评卷人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危害行为只能表现为不作为一种形式的犯罪是()。 A遗弃罪B抢劫罪C故意杀人罪D强奸罪 2、下列情况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有()。 A盗窃他人财物之后,又返还财物的。 B犯罪分子认为条件不适合而停止犯罪 C主动停止犯罪预备行为 D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犯罪人误以为不能进行到底而中断犯罪的。 3、()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聋人B哑巴人C盲人D醉酒的人 4、甲开车故意将多人撞死的行为构成了()。 A杀人罪B交通肇事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重大交通事故罪 5、王某在商场见一妇女为购一衣服正欲付款,遂上前一肥抓过该妇女手中的1600元钱, 并骂:“不象活,不和我商量就来买东西。”王某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B抢夺罪C诈骗罪D招摇撞骗罪 6、间谍罪的主体可以是()。 A中国公民B外国公民C无国籍人D反动组织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何为正当防卫?其构成要件如何?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 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3分) 构成条件:(1)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 侵害;(2)针对不法侵害行为;(3)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4)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5分) 《※※※※少试题第2页(共4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XX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专科) 《古代文论选读》单元辅导(二) 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文论选读 [两汉文论选读辅导] 1、两汉文论的总特点 从秦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正式步入封建时代。两汉王朝(前206~220)登上政治舞台之后,逐渐形成了全国大一统的强盛的封建大帝国。 这样的政权,自然需要选择和建立一套与之想适应的思想文化系统,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于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包括他们的文艺思想开始得势,逐渐被启用,并改造成为官方的统治学说、指导思想,当然也就成为用来指导文艺、文学的方针政策。可以说,我国两千年的正统文学思想,就是在两汉时期正式确立的。 这种正统的文学思想,在当时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它坚决要求文学必须为其政教服务,将文艺紧紧地纳入政治轨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保守性;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儒家文论家都明确地肯定文艺有讽谏批评上政的作用,主X要用文艺来干预和改进现实的政治,当然这种批评要有一定的分寸;他们也都肯定文艺的抒情本质,当然主X对所抒之情要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任其泛滥。这种正统文学思想和文艺政策的代表作,就是作者很难确定的《毛诗序》。除此之外,著名的《史记》作者司马迁所提出的“发愤著书”思想,虽然也应该归属于儒家文论的大X围之内,但是他强调写作愤世嫉俗而不是粉饰太平的作品,较少保守性;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强调“尚真”,“嫉虚妄”,则是针对走向神学化的儒学不良倾向而发,也代表着儒家文学理论批评的积极进步方面。 2、两汉文论内容要点 ①、《毛诗序》 “情志”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2017年电大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答案

刑法学(1)作业1 第一题:山本某某,女,42岁,日本国籍。马某某,男,35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 参考答案:参看教材有关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事管辖权问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山本某某违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报而选择绿色通道,意图逃避海关监管,其行为构成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马某某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处,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山本某某和马某某的走私行为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同时,山本某某虽然是外国国籍,但并非是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而马某某虽然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但其行为并不是发生在香港区域内,因而二人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因而适用我国刑法管辖。对山本某某和马某某的行为应适用我国刑法关于走私毒品罪的规定予以处罚,毒品的数量应以查证属实的数量计算,不进行纯度考虑。并以此作为刑事定罪量刑的依据。 第二题:王××(男,17岁)与被害人陈××(13岁)系邻居,平素关系甚好。一日,王××与其弟去河边洗澡... 参考答案: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王某的行为构成了不作为形式的过失杀人罪。从客观方面看,王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王某负有实施保护陈某安全的特定义务,这种特定义务是由王某先行的行为使陈某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陈某是儿童,王某答应他将他带到离河岸七米多远处的深水处游泳,这无疑使陈某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因而就产生了王某应当保护陈某的特定义务。王某有履行保护陈某的特定义务的可能而未能履行。王某的不作为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和对象,即陈某的生命权。并且,王某的不作为与陈某的溺水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所以,从客观方面看,李某的不作为行为构成犯罪。从主观方面看,王某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王某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预见到如果自己不陪同保护或把陈某带回到岸边。陈某很可能会发生溺水死亡的危险。然而他却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正是由于这种不负责任的疏忽大意

nuu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各专业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各专业 “计算机文化基础” 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Word的()视图方式下,可以显示分页效果? A.普通 B.大纲 C.页面 D.主控文档 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 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主机和I/O 设备 D.主机、键盘、显示器和辅助存储器 3.在Windows 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中,为了将文件或文件夹从硬盘移动到软盘,应进行的操作是()。 A.先将它们删除并放入"回收站",再恢复到软盘 B.用鼠标左键将它们从硬盘拖放到软盘 C.先用鼠标右键单击,然后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用"发送到"命令 D.用鼠标右键将它们从硬盘拖放到软盘,并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移动到当前位置" 4.FrontPage 中,()不是框架属性? A.框架大小 B.框架内的背景图象 C.框架边界 D.边框线的宽度 5.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最低层是()。 A.传输层 B.网络层 C.物理层 D.应用层 6.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是 A.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物理层 7.硬盘工作时应特别注意避免()。 A.噪声 B.震动 C.温度 D.日光 8.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1MB=1000B B.1MB=1000KB C.1MB=1024B D.1MB=1024KB 9.存储一个24×24点阵汉字字形需要的字节数为()。 A.24B B.48B C.72B D.96B 10.在Word的编辑状态,连续进行了两次"插入"操作,当单击一次"撤消"按钮后()。 A.将两次插入的内容全部取消 B.将第一次插入的内容取消 C.将第二次插入的内容取消 D.两次插入的内容都不被取消 11.目前广泛使用的Pentium机,其字长为()。 A.16位 B.32位 C.64位 D.据用户的需要来确定 12.下列四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 A.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并执行高级语言源程序

电大刑法学任务三答案

任务 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20 单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1. 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A. 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 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 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 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 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 处罚,将赵某释放。 D. 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 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2. 甲乙二人系某厂锅炉工。一天,甲的朋友多次打电话催其赴约,但离交班时间 还有15分钟。甲心想,乙一直都是提前15 分钟左右来接班,今天也快来了。 于是,在乙到来之前,甲就离开岗位。恰巧乙这天也有要事。乙心想,平时都是我去后甲才离开,今天迟去15分钟左右,甲不会有什么意见的。于是,乙过了正常交接班时间15分钟左右才赶到岗位。结果,由于无人看管,致使锅炉发生爆炸,损失惨重。甲乙的行为: A. 属共同犯罪 B. 属共同故意犯罪 C. 各自构成故意犯罪 D. 应按照甲乙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3. 孙某纠集李某等5人组成“天龙会”,自封“大天龙”,要李某等人“发挥主观 能动性为天龙会创收”。李某等人在3个月内抢劫6次,杀死1人,重伤3人,抢劫财物若干。上述罪行有的孙某知道,有的不知道,其中参与抢劫1次。对孙某应当如何处理? A. 对其知道的犯罪承担责任 B. 对其参与的犯罪承担责任 C. 对其指挥的犯罪承担责任 D. 对全部罪刑承担责任 4. 下列对死刑问题,说法正确的有: A. 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怀孕的妇女都不能适用死刑; B. 对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怀孕的妇女都不能适用死刑; C. 甲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缓期间,甲某仍不思 悔改、经常抗拒劳动,其中一次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因不听指挥,违章操作,结果导致重大事故,使得监狱直接损失达百万元,甲某的行为依法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则对死缓期间的甲某应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D. 乙某因抢劫罪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缓期间,乙某认真遵守监规、 积极改造,入狱不到1年的时间,就立功多次,其中有一次在劳动期间,奋不顾身抢救不慎落入石灰池的犯人某丙,被有关部门认定为重大立功。则此时应依法裁定将乙某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5. 刑法分则某条文规定:犯某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被告人犯某罪,但情节较轻,且其身无分文。对此,下列哪一判决符合该条规定?

2017年电大2017电大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刑法学(1)作业1 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 第一题:山本某某,女,42岁,日本国籍。马某某,男,35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 参考答案:参看教材有关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事管辖权问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山本某某违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报而选择绿色通道,意图逃避海关监管,其行为构成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马某某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处,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山本某某和马某某的走私行为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同时,山本某某虽然是外国国籍,但并非是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而马某某虽然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但其行为并不是发生在香港区域内,因而二人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因而适用我国刑法管辖。对山本某某和马某某的行为应适用我国刑法关于走私毒品罪的规定予以处罚,毒品的数量应以查证属实的数量计算,不进行纯度考虑。并以此作为刑事定罪量刑的依据。 第二题:王××(男,17岁)与被害人陈××(13岁)系邻居,平素关系甚好。一日,王××与其弟去河边洗澡... 参考答案: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王某的行为构成了不作为形式的过失杀人罪。从客观方面看,王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王某负有实施保护陈某安全的特定义务,这种特定义务是由王某先行的行为使陈某

2016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108 课程代码:0171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等人一起吃饭,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陷害罪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 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 1

大数据技术-0001-浙江电大辅导资料

请认真阅读完再下载:预览的题目顺序完全和您自己的试题顺序完全相同再下载! 大数据技术-0001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3306847 参考资料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 1.(4分) 数据约简主要有特征约简、样本约简、()和数值约简等。 A、维数约简 B、归一化 C、数据变换 D、一致性 参考答案:A 2.(4分) 下列哪项不属于大数据离线处理的特点() A、数据具有实时性,不易长时间保存 B、在大量数据上进行复杂的批量运算 C、数据在计算之前已经完全到位,不会发生变化 D、能够方便地查询批量计算的结果。 参考答案:A 3.(4分) 以下关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之间的关系,论述错误的是:() A、云计算侧重于数据分析 B、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三者紧密相关,相辅相成 C、物联网可以借助于云计算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 D、物联网可以借助于大数据实现海量数据的分析 参考答案:A 4.(4分) 数据挖掘是从数据集(可能是不完全的、有噪声的、不确定性的、各种存储形式的)中挖掘出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的、对决策有用的()的过程。 A、语义网 B、产生式 C、知识与信息 D、规则 参考答案:C 5.(4分) 网页数据是()。 A、网站外部数据 B、日志数据 C、网站内部数据 D、高速缓存数据 参考答案:A 6.(4分) HDFS的命名空间不包含:( ) A、目录

B、文件 C、块 D、字节 参考答案:D 7.(4分) 以下对HADoop的说法错误的是:( ) A、HADoop的核心是HDFS和MApREDuCE B、HADoop是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只支持JAvA语言编程 C、HADoop2.0增加了NAmENoDE HA和WirE-CompATiBiliTy两个重大特性 D、HADoop MApREDuCE是针对谷歌MApREDuCE的开源实现,通常用于大规模数据集的并行计算 参考答案:B 8.(4分) 下列关于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1KB<1MB<1GB B、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 C、一个汉字需要一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D、一个字节能够容纳一个英文字符 参考答案:C 9.(4分) 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关于最大最小标准化说法正确的是() A、变换后变量的取值范围为【-1,1】 B、变换后变量的取值范围为(-1,1) C、消除了量纲的影响 D、改变了数据的偏度 参考答案:C 10.(4分) 除了简单随机抽样外,其他抽样方法具有等概率思想的是() A、两阶段集群抽样 B、等距抽样 C、集群抽样 D、以上都对 参考答案:D判断题(共10题,共30分) 11.(3分) 数据集成是指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不同特点与不同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存放在不一致的数据存储(如数据仓库)中。 √ × 参考答案:× 12.(3分) 数据规范化可将原来的度量值转换为无量纲的值,通过将属性数据按比例缩放,将一个函数给定属性的整个值域映射到一个新的值域中,即每个旧的值都被一个新的值替代。 √ ×

2015年电大【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一: 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 第一题: 【案情】 王某,男,44岁,某医院职工。 【问题】 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对王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爆炸罪。 1、王某构成爆炸罪。王某为了杀害刘某,实施爆炸,造成1死亡3伤,其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因而构成爆炸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王某非法制造爆炸物的行为本已构成犯罪,但由于该行为与爆炸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依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应依照爆炸罪处罚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2、根据刑法第115条规定,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3、此前实施的故意伤害罪,因情节轻微,又有自首情节,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第二题: 【案情】 谢某,男,26岁,××市公交公司121路车队司机。 【问题】 对于谢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案1:对于谢某的行为应该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危险犯. 这里有故意伤害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两种罪名的想象竞合,区别这两者之间的主要点是区别两种罪名的客体方面,故意伤害罪的的客体是固定的人,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指不特定的人群或者公\私财务.在此案中对于人群的数量和人员的出现是不确定的,因此应该按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 处理原则应该是按一罪处罚,这个属于事实上的一罪,本案的情节和谢某的主观方面处罚,依据受伤群体的程度和国家受损害的程度,对谢某的行为进行处罚!

在此案中也许有人会认为有过失的行为,另外要说明的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存在过失的情形.因为本罪要求作案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 答案2: 1、谢某构成交通肇事罪。谢某为抢道,实施了超车的行为,主观上出自故意,以致12人被撞倒乱倒受伤,并与120路车发生碰撞,造成9人受伤。 2、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作业二: 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 第一题: 【案情】 胡某,女,33岁,无业。 【问题】 对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 1、胡某为牟取非法利益,客观上实施了伪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主观上出自故意,因而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胡某伪造公民身份证的目的是为了实施信用卡诈骗,但由于其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骗取财物的数额没有达到法定的数额,因而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2、根据刑法第195条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3、之前触犯的故意伤害罪,构成累犯,应从重处罚。 第二题 【案情】 赵某,男,17岁,辍学在家。 对赵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 1、不构成盗窃枪支罪,因未满16周岁,不符合该罪的犯罪主体要件; 2、构成绑架罪,为主犯,根据刑法239条规定,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3、构成故意杀人罪。赵某在妨害公务行为过程中致人死亡,符合想象竞合犯特征, 应按照从一重罪处断原则,以故意杀人罪认定处理,根据刑法第232条规定,应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1)》2019年秋期期末考试试题完整版

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1)》2019年秋期期末考试试题完整版 说明:试卷号:2107 课程代码:01708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D)。 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B.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2.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D)。 A.聋哑人和盲人 B.精神正常时的间歇性的精神病人 C.生理醉酒的人 D.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3.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 4.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B)的犯罪。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5.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举动犯 6.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 7.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A)。 A.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

C.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D.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8.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BD)。 A.确有悔改B.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 D.没有故意犯罪 二、填空题 9.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强制性最为严厉 10.我国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国家工作人员军人 11.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判处刑罚。 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12.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__________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__________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 可能放任 13.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______处罚。 免除 14.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__________或__________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方法行为结果行为 15.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实行__________的刑罚方法。 强迫劳动改造 16.缓刑考验期限应从一____之日起计算。 判决确定 17.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_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_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是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 吸收(原则)并科(原则) 18.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犯罪分子。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三、名词解释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2)》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2)》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刑法学(2)》题库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刑法分则条文通常由——和——两部分组成。 2.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 3.纳税人采取各种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款的——以上且偷税总额在——以上的,构成偷税罪。 4.伪造货币并出售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定罪从重处罚。 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或者——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6.倒卖文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倒卖——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7.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8.徇私枉法罪只能由——构成。 二、选择 1.构成间谍罪的间谍行为有( )。 A. 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C. 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2.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的有( )。 A.广告经营者 B.广告发布者 C. 广告管理者 D.广告主 3.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 )。 A. 犯罪嫌疑人 B. 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4.王某和张莱发现某单位出纳员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出纳员不

2020年电大刑法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汇打印版

电大刑法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汇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6分) 1、B 2、C 3、B 4、C 5、C 6、A 7、D8、B 1、一般预防的对象是[] A、犯罪分子 B、社会上有可能实施犯罪 的不稳定分子 C、人民群众 D、一切人 2、中国刑法分则把犯罪 分为十类的依据是[] A、犯罪主观方面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的同类客体 D、犯罪的一般客体 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罪和生产、销售假药罪之间,存 在[]关系 A、想象竞合 B、法条竞合 C、牵连 D、吸收 4、某个资公司会计王某涂改帐目,将公司巨额资金据为已有.王某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 B、侵占罪 C、职务侵占罪 D、挪用资金罪 5、陈某盗窃数千元现金后,怕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失主发现前,把钱放回原处.陈某的行为属[]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不负刑事责任 6、一人贩子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对该妇女实施了强奸,其行为构成[] A、拐卖妇女、儿童罪 B、拐卖妇女、儿童罪和强奸罪,实行数罪并罚 C、强奸罪 D、以上都不对 7、中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8、某甲和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半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意表示 D、不构成犯罪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域以及对什么人具有效力. 2、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 问题. 3、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及 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4、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5、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她人财物或她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BCABCBCABCDACBC 1、在下面刑种中,属剥夺自由的刑罚方法有[]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死刑 2、下面哪些情况属于在中国领域内犯罪[] A、行为地在中国,但结果地不在中国 B、行为地不在中国,结果地在中国

2019春浙江电大《实用法律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二-0001最新

浙江电大《实用法律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二 -0001 实用法律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二-0001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A √ × 2.行政行为一经作出,不得变更和撤销。B √ × 3.回扣和折扣是一回事,都是账外秘密给付。B √ × 4.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行政行为,无申请则无许可。A √ × 5.在我国,只有行政机关才能成为行政主体。B √ × 6.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可以多次约定试用期。B √ × 7.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只以抽象行政行为而不以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诉讼对象。B √ × 8.抽象行政行为都是要式行为,即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方为有效。A √ × 9.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A √ × 10.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不能约定试用期。B √ × 11.行政合理性原则以行政合法性为前提。A √ ×

12.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以开庭审理为主要方式。B √ × 1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B √ × 14.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B √ × 15.如果产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是生产者的责任,销售者有权拒绝赔偿。B √ × 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6.生产者的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是(D)。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原则 D、严格责任原则 17.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为(B)。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8.人民法院应当在行政诉讼立案之日起(C)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19.经济法是以(C)为本位的法。 A、个人利益 B、国家利益 C、社会利益 D、群众利益 20.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A)工资的标准。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半个月 21.以下属于特别许可的是(C)。 A、驾驶许可 B、营业许可 C、枪支许可

电大刑法学-0004任务

刑法学_0004 一、填空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 罪。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2. ,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任、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 重大损失的行为。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3. 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刑法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二是 。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4. 而拒不执行,情节严惩的行为。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5. 。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6. 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7. 。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8. 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或者代理人的任务,的,构成间 谍罪。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9. 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10. .的刑罚方法。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11. 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方法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12. 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13. 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14.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15. 。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满分:2 分

国际私法03任务0003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发生在船舶内部的侵权行为,一般适用( A )。 A. 船旗国法 B. 致害人国籍国法 C. 受害人国籍国法 D. 法院确定适用何国法 满分:2 分 2. 1985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律适用公约》适用于( A )。 A. 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 B. 具有不同国籍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 C. 住所位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 D. 管理中心所在地位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 满分:2 分 3. 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实行的是( C )。 A. 特别责任原则 B. 严格责任原则 C. 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D. 共同过错责任原则 满分:2 分 4. 在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中,再保险的权利属于( D )。 A. 被保险人

B. 投保人 C. 保险人 D. 被保险人和保险人 满分:2 分 5. 我国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按照最密切联系原则主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时, 通常情况下,适用( A )。 A. 合同订立时卖方营业所所在地法律 B. 合同履行时买方营业所所在地法律 C. 合同订立时买方营业所所在地法律 D. 合同履行时卖方营业所所在地法律 满分:2 分 6. 韩国某汽车公司、日本某汽车公司、德国某汽车公司与中国某汽车公司在日本签订在中 国建立合资企业的协议。协议书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适用被告方法律。该协议在履行中 发生纠纷,中国某汽车公司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该案应适用( D )法律。 A. 日本 B. 韩国 C. 德国 D. 中国 满分:2 分 7. 由付款人购买所在地国的汇票,寄给对方,由对方到受票人处兑现,此种汇付的方式称 为( C ) A. 电汇 B. 信汇 C. 票汇 D. 托收 满分:2 分 8. 下列合同中哪一类合同必须适用中国法律作为合同的准据法?( C ) A.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