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桥梁设计要点研究

市政工程桥梁设计要点研究
市政工程桥梁设计要点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市政工程桥梁设计要点研究

作者:游励晖, YOU Li-hui

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31

刊名:

铁道工程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

年,卷(期):2013(3)

参考文献(7条)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2012

2.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2011

3.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2011

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1998

5.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1995

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2001

7.陈刚跨铁路立交桥的设计研究 2007(0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de13987512.html,/Periodical_tdgcxb201303010.aspx

桥梁设计流程

桥梁设计流程 1.设计资料和技术指标(地形、地质、气象水文、活载、道路等级等) 2.总体方案设计(纵向线路、桥式方案比选、横断面设计等) 3.详细设计(重要构件的尺寸拟定和细节设计) 4.手算或软件计算(成桥阶段内力和变形、施工阶段内力和变形) 针对软件计算: (1)建模 (2)荷载输入 (3)边界条件 (4)运行分析 5.根据相关规范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钢结构还应做疲劳验算) 我国桥梁设计程序,分为前期工作及设计阶段。前期工作包括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阶段按"三阶段设计"进行,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设计。 一、前期工作--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可行性研究报 告均属建设的前期工作。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工程可行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建设上的必要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可行性研究报告则是在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后,在必要性和合理性得到确认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工程上的和投资上的可行性。 这两个阶段的研究都是为科学地进行项目决策提供依据,避免盲目性及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两个阶段的文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工程必要性论证,评估桥梁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工程可行性论证,首先是选择好桥位,其次是确定桥梁的建设规模,同时还要解决好桥梁与河道、航运、城市规划以及已有设施(通称"外部条件")的关系。 3、经济可行性论证,主要包括造价及回报问题和资金来源及偿还问题。 二、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三阶段设计) (1)初步设计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为使工程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或目的而编制的第一阶段设计工 作文件。该设计文件应阐明拟建工程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要对建设中的一切基本问题作出初步确定。内容一般应包括:设计依据、设计指导思想、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设计方案、主要工程数量和材料设备供应、征地拆迁面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设程序和期限、总概算等方面的图纸和文字说明。该设计根据批准的计划任务书编制。 (2)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分为三阶段设计时的中间阶段的设计文件。它是在已批准的初步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调查、测量和计算而进行的。其内容主要为协调编制拟建工程

市政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道路与桥梁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课题名称:市某道路工程投标价编制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二〇一六年五月日 目录 1.课程设计报告封面………………………………………………………… 2.目录………………………………………………………………………… 3.课程设计任务书…………………………………………………………… 4.预算书……………………………………………………………………… 5.计算书……………………………………………………………………… 6.参考文献…………………………………………………………………… 7.设计心得体会………………………………………………………………

一、课程设计目的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预算的课程设计是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概预算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通过设计让学生可以更加切合实际地和灵活地掌握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理论,加强学生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概预算的动手能力,加深对定额的理解,进而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容 (一)依照所给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并编制市某道路工程投标价。 (二)设计资料 1、工程名称:市某市政道路工程 2、工程基本情况:见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及相关施工图纸。 三、课程设计步骤 (一)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复习有关课程容。

(二)编写建筑工程预算书 1.熟悉施工图纸、依据2013清单及定额规则,计算相应工程量 2.编制工程预算书(预算书容包括) 1)工程预算书封面 2)编制说明 3)单位工程预算汇总表 4)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费用表及分析表 5)总价措施费用表及分析表 6)规费、税金汇总表 7)主要材料及价格表 8)工程量计算式

浮桥设计与分析要点说明

浮桥设计与分析要点 一.浮桥设计和分析的要点 目的是为了说明浮桥设计和分析的程序。 由于浮桥仅是桥梁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浮桥的设计也应该遵循通用桥梁的一般设计原则,但也需要提出一些针对浮桥的具体标准。 日本防腐蚀工程学会JSCE(是The Japan Society of Corrosion Engineering的英文缩写)基于性能设计格式已经出版了设计指导书。 表4是根据指导书概括出主要设计程序。 二.浮桥设计基本方案考虑要点 路况: 路况的细节,如分类、设计速度、宽度、净空界限、车道等应按道路组织

规划图来设计。 性能: 浮桥最终性能应由在自然载荷作用下,如风、水波、流速、车辆交通等,浮桥的动力学响应特征来判断。 浮桥结构: 对于浮桥结构设计,应该考虑桥体结构,支撑结构,如在高潮汐、低潮汐时或在最大流速情况时水位变化和浮桥结构的运动情况。 浮桥图纸: 桥的设计图,如浮桥位置和类型,应遵循治理该水域的一些原则。设计图还应包括日常维护和管理要求,以确保浮桥高性能运转,同时还应有耐用结构、检查和管理设施说明书。 环境: 在浮桥设计过程中,通过充分观测和研究现场水位来合理地确定河床的高度。 重视桥周围的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黄河水深度,潮汐变化,流速,风速,风向,水波,渗盐情况,地基条件,浮流物,动物和植物。 浮桥的位置和类型设计应考虑区域规划,包括在自然灾难条件下的疏散路线等。如果需要设置航道通过浮桥段,需考虑航道的宽度,余隙,深度等条件。 浮桥在现场环境的建筑因素也要研究,以尽可能降低其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水的流速,动植物及其他环境因素。 三.浮桥基本设计原理 遵循的原则:性能目标与用途,安全,耐用性,质量,易于维修和管理,与环境相和谐,经济性等指标相一致。 选择结构类型:应考虑地形,地质和地理等条件. 浮桥结构数量和全局系统都要满足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等指标要求。 浮桥的使用寿命对环境条件和自然载荷(如风,水波,水流,潮汐变化,湖面次波动)和腐蚀等因素非常敏感。在低循环成本条件下,浮桥的使用寿命一般期望是75-100年。 按照重要性分类,浮桥分为标准型和特别重要型,也即A型浮桥和B型浮桥。表5根据其重要型分别进行了分类。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项目位于XX市XX工业区内,按《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位于XX工业区芝麻地块,与XX路相交。 随着XX开发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负责南城经济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地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份委托我单位进行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为本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地设计。2012年8月业主委托XX市测绘中心进行工程测量,于2012年11月完成工程地形图和横纵断面测量地任务交我单位进行工程初步设计。 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道路起点在XX路,桩号为K0+000,并向西布线,道路终点与原村庄道路相接,桩号为K0+232.992,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9.0米。与本道路工程同步实施地还有排水管线。 (二)设计依据 1、业主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任务委托书; 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由XX市测绘中心提供地现状地形图及道路横纵断面资料; 5、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关于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地批复 文件。X开经【2012】99号。 二、主要技术规范及设计标准 (一)技术规范 本工程设计采用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2.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2.1.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2.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1.8《公路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设计时速:20 km/h 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0m 设超高推荐半径:40m 设超高最小半径:20m 平曲线最小长度:40m 圆曲线最小长度:20m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竖曲线最小长度:20m 最小坡长:60m 停车视距:20m 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 三、道路工程设计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起于XX路(0+0.000),止于村庄道路(0+232.992),东西走向,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为9.0米。 道路平面设计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道路全线设2处平曲线半径R为:40m、50m。 (二)道路纵断面设计

桥梁设计要点

桥梁设计要点 1、结构形式及方案比选 1)构造物选址 (1)大桥、特大桥桥位一般服从路线的基本走向,并作为路线走向的重要控 制点。路线设计时,应尽量正交布设或左右幅错孔正交布设。条件受限 制时也可采用斜交布置,但斜交角一般不宜大于30°。 (2)桥位应尽量避开断裂带、滑坡、泥石流、强岩溶以及其它不良地质地段, 选在河岸稳固和基岩、坚硬土层外露或埋深较浅、地质条件良好的稳定 地段。 (3)跨越不通航的行洪、排涝流量较大的季节性河道的桥梁纵轴线宜与洪水 主流方向正交。若必须采用斜交跨越时,其桥墩应布置为洪水主流方向 一致。 (4)桥梁及构造物选址尚应与国家有关部门(如水利、航运、铁路、大型管 道、电站、高压电缆、重要通信线路)协调,获得相关审批。 (5)桥位比选应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施工条件、对周围环境影响等因素,择 优选用。 2)桥梁型式选择与上部结构设计 (1)初步设计阶段,凡特大桥、大桥和特殊桥梁形式,应做桥型方案比较,择优选用。比选应当从桥位、桥型、跨径组合、造价控制、施工组织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和全面地比较分析,为每座桥寻求最为恰当的桥型和桥式。 (2)桥型应根据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材料来源、施工方法、高跨比和使用要求综合考虑后选定。 ①常规桥梁尽量做到标准化、定型化、工厂化,装配化。一般桥梁宜优先选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 ②对于存在滑坡和泥石流的沟谷,采用大跨桥梁直接跨越,既能避免自然灾害对结构的破坏,又能减轻对本已十分脆弱的环境的不利影响。 ③斜坡上桥梁基础施工困难,且施工对坡面植被及边坡稳定影响大,宜采用稍大的跨径。 ④本项目具有多处典型的“V”型河谷,沟底两侧的岸坡十分陡峭,两岸地

桥梁设计要点

一、桥梁设计要点 1、本设计图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适用环境类别为Ⅰ(对应环境条件为温暖或寒冷地区的大气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接触的环境)。 2、T梁结构设计 (1)本设计连续T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方法架设。预制T梁在连续墩上先简支临时支座上,结构连续施工完成后,解除连续墩上临时支座转换为支承于位于墩中心线的永久支座上。 (2)梁长与支点:(单位:m) 本设计图中,主梁各部分结构尺寸所对应构件温度为20℃。标准尺寸见下表: 正交T梁 跨径 标准预制梁长预制梁支点距墩中心(或台背线)边跨中跨联端永久支座连续墩临时支座 25 24.74 24.6 0.51 0.55 斜交30度T梁 跨径 标准预制梁长预制梁支点距墩中心(或台背线)边跨中跨联端永久支座连续墩临时支座 30 29.68 29.5 0.61 0.70 曲线桥各墩位横桥向中心线按径向布置,斜交桥各墩位横桥向中心线按与路线横断面方向夹角30度布置,梁肋按直线预制,每片梁预制长度随曲率半径变化。梁长在两端梁肋等厚度段调整。平面曲线线型由边梁翼板悬臂长度变化或防 撞栏位置变化调整。 (3)主梁断面: 单幅桥横向5片T梁。A.25米T梁:主梁高度 1.75m,梁间距2.45m,其中内梁预制宽度 1.8m、边梁预制宽度 2.0m,翼缘板中间湿接缝宽度0.65m。主梁跨中肋厚0.2m,马蹄宽为梁两端部均匀加厚段0.6m、中部均匀段0.46m。b.斜交30米T梁,半幅五片梁布置,主梁高度 2.0m,T梁梁间距 2.45m,其中内梁预制宽度1.70m、边梁预制宽度 1.95m,翼缘板中间湿接缝宽度0.75m。主梁跨中肋后0.2。30米T梁马蹄宽为梁两端部均匀加厚段0.6m、中部均匀段0.46m。

桥梁设计要点

桥梁设计要点 一、?结构计算要点 3、?抗震设计标准:青岛市桥梁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其他 地区及有特殊要求桥梁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附录A规定的烈度和地震加速度,结合桥梁抗震规范和实施细则进行抗震设计。 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环境类别确定,详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 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第9.1条,当受拉区主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 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主要用于承台下层)。 6、?护栏防撞等级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范》 (JTG?D81-2006 )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确定,中央隔离墩预制长度4米。设计规范需要在桥梁设计说明依据中列出。 7、?桥涵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其中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应遗漏挠度计算和预拱度设置。 8、?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应根据规范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验算,并满足《公 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第6.3条的规定。 15、?上部结构计算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支座不均匀沉降,并复核基础是否满足设定的沉降要求。 16、?全预应力箱梁计算不应考虑普通钢筋效应,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 3 con < 0.75fp k 仃、?预应力布置必须考虑纵向钢束与横向钢束以及钢束与钢筋之间的交叉影响(横梁处顶底板横向普通钢筋取消),预应力箱梁均采用塑料波纹管,计算参数口、k选取规范上限(采用塑料波纹管,口= 0?仃,k = 0.0015 ),具体采用值应在设计说明中声明,并强调

桥梁设计要点

桥梁设计要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桥梁设计要点 一、结构计算要点 1、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第条要求,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市政桥涵据此采用设计基准期100年,各类主要构件及其使用材料应保证其设计基准期要求。 2、汽车荷载根据道路、公路等级分别采用公路-I级、公路-II级,特殊荷载根据业主要求确定。桥梁设计安全等级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第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重要性系数根据设计安全等级确定。设计中注意按照单孔跨径确定,对多孔不等跨径桥梁,以其中最大跨作为判断标准,同时在设计中结构重要性系数应大于等于。 3、抗震设计标准:青岛市桥梁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其他地区及有特殊要求桥梁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规定的烈度和地震加速度,结合桥梁抗震规范和实施细则进行抗震设计。 4、环境类别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第条确定,并按照要求提出相应的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环境类别确定,详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第条,当受拉区主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主要用于承台下层)。 6、护栏防撞等级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范》(JTGD81-2006)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确定,中央隔离墩预制长度4米。设计规范需要在桥梁设计说明依据中列出。 7、桥涵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其中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应遗漏挠度计算和预拱度设置。 8、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应根据规范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验算,并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第条的规定。

(建筑工程设计)完整的市政工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篇综述篇 第一章工程概述 一、工程背景 XXX道路工程经XXX批准,由XXX筹资建设。 本工程是XXX配套道路。由于XXX项目已启动,作为配套道路的本工程必须同步实施。为此,加快建设本项目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二、工程范围及设计内容 1.工程范围 XXX道路工程共分主、次两条道路(按规划要求均为次干道,为本工程描述方便,称之为主、次干道),主干道西起洪塘中路,南至北外环路,按本次招标要求,设计全长1268.49米,道路标准断面宽36米,断面布置为: 4.5米人行道+10.5米车行道+6米绿化带+10.5米车行道+4.5米人行道。 次干道西起主干道(K0+920.277),东至西外环路,全长449.26米。路基断面同主干道,主、次干道设计车速均为40公里/小时。 2.设计内容 按招标文件要求,本次投标设计需达到初步设计深度。主要包括: 道路工程,主要是平面线形、纵断面、横断面等设计。 排水工程,主要是雨、污水平、纵断面设计标高、管基等设计。 桥涵工程,主要是主干道1×20米及次干道1×13米简支梁桥各一座。 交通工程,主要是交通标志标线、交叉口平面、交叉口组织方案设计及停车站站点等设计。 其它设计,主要包括景观、附属配套道路配套设施,其中道路景观设计,主要是指道路空间景观、绿化及设施的方案设计和主要街景景点等设计。道路配套设施主要是指沿线照明、环卫、路名牌等公共设施及人行道、无障碍等设计; 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方案等设计。 3.设计总原则 (1)设计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强制性条文。 (2)为车辆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行车条件,完善交通设施,同时具备良好的景观,体现道路的性质与功能。 (3)设置合理、完善的排水管线,为道路提供良好的排水条件。 (4)工程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5)便于实施,缩短工期。 (6)高起点、高标准的进行设计,最终达到“人、车、路、环境”四者完美结合,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市政桥梁设计要点

桥梁设计要点 一、结构计算要点 1、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1.0.6条要 求,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市政桥涵据此采用 设计基准期100年,各类主要构件及其使用材料应保证其设计 基准期要求。 2、汽车荷载根据道路、公路等级分别采用公路-I级、公路-II级, 特殊荷载根据业主要求确定。桥梁设计安全等级根据《公路桥 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1.0.9条,分为一级、二 级、三级,重要性系数根据设计安全等级确定。设计中注意按 照单孔跨径确定,对多孔不等跨径桥梁,以其中最大跨作为判 断标准,同时在设计中结构重要性系数应大于等于1.0。 3、抗震设计标准:青岛市桥梁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 加速度为0.05g。其他地区及有特殊要求桥梁根据《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附录A规定的烈度和地震加速度,结合桥梁抗震规范和实施细则进行抗震设计。 4、环境类别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第1.0.7条确定,并按照要求提出相应的耐 久性的基本要求。 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环境类别确定,详见《公路钢筋混凝土 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9.1条,当

受拉区主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 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主要用于承台下层)。 6、护栏防撞等级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范》(JTG D81-2006) 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确定,中 央隔离墩预制长度4米。设计规范需要在桥梁设计说明依据中 列出。 7、桥涵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其中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应遗漏挠度计算和预拱度设置。 8、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应根据规范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验 算,并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6.3条的规定。 9、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和B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应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 影响进行验算,其宽度限制根据环境类别确定,详见《公路钢 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 6.4.2条。 10、T形截面梁的翼缘有效宽度和箱形截面梁在腹板两侧上下翼缘 的有效宽度应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 规范》(JTG D62-2004)第4.2.2条和4.2.3条进行断面折减。 各类受力筋应布置在有效宽度范围内。 11、由于日照正温差和降温反温差引起的梁截面应力,可按附录B 计算。竖向日照温差梯度曲线可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市政交安工程设计说明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眉山市交通中心周边道路市政工程——裴城路(永通河至双赋园段),该项目位于眉山市交通中心,起点顺接裴城路西段,终点至裴城桥,设计全长870.73 m,红线宽30米,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计算行车速度:30km/h;路面类型:沥青路面。全程共计3个T型路口,1个十字路口(详见二环西路施工图)。 道路断面划分为: 裴城路:4.0米人行道+2.0米绿化带+2.0米非机动车道+3.25米车行道+3.5米车行道+0.5米中心双黄实线+3.5米车行道+3.25米车行道+2.0米非机动车道+2.0米绿化带+4.0米人行道=30米。 本工程增设中央隔离栏杆(根据车流量,适时增加机非隔离栏杆) 二、设计依据 1、业主对我公司的设计合同; 2、本项目道路工程设计材料。 三、设计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4、《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DGJ08-96-2001); 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6、《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 7、《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02); 8、《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9、《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 16311-2009); 10、《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11、《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2、《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03); 13、《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47-2002); 14、《安全色》(GB2893-82); 15、《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17、《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JIO-87); 1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19、《地下通信电缆敷设》国家标准图集94x102; 四、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信号灯控制系统及预埋管线。 (一)交通标志

市政道路设计总说明word版本

市政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述 香雪大道东段是郴州市新老城区间联络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它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新城区的开发,该道路处于特殊交通区位,有效地将旧城区的交通线路向外延伸,缓解了旧城区的交通压力,并通过与京珠高速公路和郴资桂高等级公路相接,加强了城市的对外联络,并促进了新城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其沿线的土地利用与开发。 二、设计依据与技术标准 1、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2)《关于香雪大道东侧道路工程方案设计的批复》(郴规审[2004]9号); (3)《香雪大道东段道路新建道路工程第三次方案深化设计》; (4)《郴州市规划局关于香雪大道东段道路规划设计与立体交叉口设计条件与要求的通知》(2008年6月19日) 2、主要设计规范 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 7)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8)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 10)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11)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1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17)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99) 1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9) 《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20)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令第253号) 23)《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2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5)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26)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 27)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28)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29)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20-2001)

大学生桥梁设计方案

YOUR LOGO Your compa ny n ame 2 0 X X 大学生桥梁设计方案 姓名:XXX 部门:XX部

大学生桥梁设计方案 作为一个土木学子,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因此我们想通过参加这样的一次结构设计大赛,提前感受下“工程师”的滋味。我们设计并制作了这座模型桥。这座桥,我们采用了悬索与斜拉结合的方式固定,使桥身更具有力度感。桥梁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美观。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桥梁是铁路、公路或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大、中桥梁的建设对当地政治、经济、国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公路桥梁应根据所在公路的作用、性质和将来发展的需要,除应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要求外,还应按照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并考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等因素。 1安全可靠 (1) 所设计的桥梁结构在强度、稳定和耐久性方面应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2) 防撞栏杆应具有足够的高度和强度,人与车流之间应设防护栏,防止车辆撞人人行道或撞坏栏杆而落到桥下。 (3) 对于交通繁忙的桥梁,应设计好照明设施,并有明确的交通标志,两端引桥坡度不宜太陡,以避免发生车辆碰撞等引起的车祸。 (4) 对于河床易变迁的河道,应设计好导流设施,防止桥梁基础底部被过度冲刷;对于通行大吨位船舶的河道,除按规定加大桥孔跨径外,必要时设置防撞构筑物等。 (5) 对修建在地震区的桥梁,应按抗震要求采取防震措施;对于大跨柔性桥梁,尚应考虑风振效应。 2.适用耐久 (1) 桥面宽度能满足当前以及今后规划年限内的交通流量( 包括行人通道) 。 (2) 桥梁结构在通过设计荷载时不出现过大的变形和过宽的裂缝。 (3) 桥跨结构的下方要有利于泄洪、通航(跨河桥)或车辆( 立交桥) 和行人的通行 第2页共2页

公路桥梁设计要点分析

公路桥梁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4-10-30T11:12:31.64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9期下供稿作者:高弘滨刘涛[导读] 公路桥梁的设计是否合理,对工程的工期、质量、造价以及使用的影响非常大。 义乌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高弘滨刘涛 摘要:公路桥梁的设计是否合理,对工程的工期、质量、造价以及使用的影响非常大。本文对公路桥梁设计当中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针对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公路桥梁设计;设计要点;断面设计 1 前言 某公路桥梁工程,路线的全长为59.3km,为双向的4车道高速公路,而设计的速度为120km/h,2012年7月建成通车。这个公路桥梁远期的规划是6车道,其路基宽度为37.3m。因为很多的控制点因素,同时结合了地形的特点,本桥梁的上部结构采用了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以及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2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有利环保。 2.1 安全要求 桥梁的安全既包括桥上车辆、行人的安全,也包括桥梁本身的安全。结构在使用年限(设计基准期:100年)以内,在各种自然情况和荷载作用下,能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保持适当的安全度,是对每一座桥梁的基本要求。 2.2 适用要求 桥梁的适用要求包括:能保证行车的通畅、舒适和安全;桥梁运量既能满足当前需要,也可适当照顾今后发展;对跨越线路或河流的桥梁,要求不妨碍桥下交通或通航;靠近城市、村镇等的桥梁,还当综合考虑桥头和引桥地区的环境和发展;在使用年限内,桥梁一般只需常规养护维修就可保证日常使用。 2.3 经济要求 在安全、适用的前提下,经济是衡量技术水平和作出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桥梁设计应体现出经济特性。对于重大的桥梁工程,必须进行多方案的比较,详细研究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对桥梁的建造消耗、施工、技术发展和今后使用等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得出合理的经济结论。 2.4 美观要求 在安全、适用和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桥梁具有优美的外形,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这就是对桥梁美观的基本要求。合理的轮廓造型和布局、正确表达力的传递、以及结构风格和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一致,是体现美观的主要因素。在城市和游览地区,可适当考虑桥梁建筑的艺术处理,但不应当追求浮华和繁琐的细部装饰。 3 技术的标准 结构设计的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的洪水频率为1/100a;桥面的最大纵坡为1.4%;标准的路段桥面总的宽度以及组成为桥面的组成是0.5m的护栏+19.5m的行车道+0.5m的护栏+1m的间隔带+0.5m的护栏+19.5m的行车道+0.5m的护栏,桥面的总宽度为42m;地震的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al,采用VIII度的设防措施,地震的烈度为VII度;设计的荷载为公路-I级;设计计算的行车速度为120km/h。 4 桥梁设计的要点分析 4.1 附属构件的设计 (1)桥台设置锥坡进行防护,桥台的两侧引道边坡应该设置踏步,并且应该结合路面的排水设置成为急流槽形式并且兼排水,桥台在桥下护坡上设置检修平台延伸到两侧接至踏步。 (2)墩台应该设置横桥向挡块,桥台应该增设纵向防落梁挡块,连续墩的支座之间增设防震锚栓。 (3)桥面的排水,在桥梁的桥面比较低的一侧护拦内侧应该设置泄水管。 (4)护栏,应该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撞式的护栏,而护栏应该按着路线的实际线型放样进行设置。 (5)伸缩缝,本桥的两个桥台处应该各设置一道伸缩缝,在过渡墩处也应该各设置一道伸缩缝,而其余过渡墩处必须各设置一道恰当的伸缩缝。 (6)桥头搭板,应该按照项目统一进行规定,本桥的桥台设置的长度应该为10m搭板,而45号桥台设置的长度应该为8m搭板。 4.2 纵断面设计 沿着道路中线竖直剖开然后展开即为道路纵断面,它反映了道路中线地面高低起伏的情况及设计路线的纵向坡度情况,从而可以看出纵向土石方工程的挖填情况。把道路的纵断面图与平面图结合起来,就能完整的表达出道路的空间位置。竖曲线是设置在纵断面上的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可以便于行车,起缓和作用的一段曲线。而竖曲线的形式可以采用圆曲线或者抛物线,在使用的范围上两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竖曲线的各要素的计算如下。

市政工程编制说明

目录 一、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编制说明 1、任务描述 2、设计依据 3、工作进程及任务完成情况 4、收获与体会 5、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二、成果文件 1、投标报价封面 2、单位工程费用汇总表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4、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 5、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6、措施项目费分析表 7、主要材料价格表 8、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工程量计算书

编制说明 1. 任务描述 1.1 设计目的 (1)培养我们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动手编制工程预算的独 立工作能力。 (3)提高我们施工识图、查阅应用计价规范与定额、应用计算机及其软件、综合分析 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1.2 设计内容 编制“某市政道路及管道工程”的投标报价文件。 1.3编制范围 “某市政道路及管道工程”施工图及其“工程量清单”中表示的K0+000-K0+170段道路的土方工程、路基路面工程、给排水管网工程的全部内容。 1.4 设计要求 (1)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费用组成、编制依据、编制步骤和编制方法。 (2)掌握“广联达软件”的操作应用。 (3)掌握市政清单和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2. 设计依据 (1)计量和计价依据:云南省2013版建设工程计价依据。 (2)人工单价执行云建【2009】635号文,按“52.23元/工日”计算。 (3)材料单价除“附件二”给出的单价外,其余均按定额单价计取。 (4)机械台班单价按《云南省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执行,其中人工按“53.23元/工日”调整。 (5)工程定额测定费停止执行。 (6)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安全文明施工费按云建标【2005】661号文执行。 (7)税金机算系数按云建标【2006】295号文执行。 (8)《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桥梁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桥梁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B.A.E.L 91 modifiées 99 ?B.P.E.L 91 ?CPC Fascicule no61,Titre II ?Fascicule 62 Guide SETRA: ?Pont àpoutres préfabriquées ?Ponts-cadres et portiques 设计中的限制性条件 ?桥梁类别:一级桥梁 ?气象区划:B 类地区(温和或干燥地区) ?环境湿度:ρh = 55% ?设计荷载:道路荷载A 和 B 系列,人行道的民事荷载 1.5 kN/m2,军用荷载Mc120、Me80 及特殊荷载D240。 主要材料 1 ) 、混凝土 ?伸缩缝:C40/50 钢纤维混凝土;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 形梁:C35/45 混凝土; ?现浇混凝土桥面板:C35/45 混凝土; ?护栏底座混凝土:C30/37; ?搭板:C30/37 混凝土; 2) 、钢材 钢材的变形弹性模量采用Es = 2.0×10 5 MPa,钢材容重为γ=7850kg/m 3 ; 光圆钢筋应符合NF A35-015 标准,采用Fe E235,弹性极限强度fe=235 MPa; 螺纹钢筋应符合NF A35-016 标准,采用Fe E500-3,弹性极限强度fe=500 MPa; 焊接钢筋网应符合NF A35-016 和NF A35 -019 标准,采用Fe E500-2,弹性极限强度fe =500 MPa; ?其它板材、型钢的技术参数应符合合同规定的相应规范和标准。 3) 、预应力钢绞线 按照法国标准XP A35-045 和62 分册 2.1 章节(第二部分),采用高强低松弛的钢绞线。参数见表1 表1 预应力参数表 序号符号数值单位 标定直径Φ15.2 (Φ0.6″) mm 标定断面Ap 139 mm2 标定质量γ 1.10 Kg/m 钢绞线破裂荷载fprg 1860 MPa 0.1%形变荷载fpeg 1644 MPa 断裂荷载Fr ≥259 kN 屈服荷载Fp ≥230 kN 弹性变形模量Ep 195 GPa 1000 小时松弛损失值ρ1000 ≤2.5 %

市政道路设计步骤

市政道路设计流程 (一)项目方案 1.项目准备: 在方案时期,拿到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和规划后,首先认真阅读地形图,注意电线、电线杆、铁塔、光缆(国防光缆)、现有管道(雨污电气)、房屋建筑、原有结构物(涵洞、桥梁、挡墙、护坡等)、水渠、河流河沟、沟壑、水(鱼)塘、水田、地形高低走向等对规划道路的影响,有问题及时与业主沟通处理方案。并在总说明中相应的说明。 光缆、燃气、电力等重要管道线路应在平面图中特别标识,并在总说明注意事项中说明。 需要勾汇水面积确定涵洞位置、型式、大小时应及时和排水设计人员沟通。 搜集与项目有关的各种历史、水文、地质资料,包括业主方面各个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单位详细名称、地址、QQ,电话等。 各部门紧记出图日期,并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内部审图和修改。 项目负责人统一制作封面、图签。图签统一采用外部参照型式。 2.项目: 2.1 首先出道路平面图。 2.1.1 处理地形图: 第一种方法:将地形图全部处理为颜色8(其它灰色均可,根据单位规定),转化地形点和等高线为道路软件识别的模式。此种方法可以知道每个图层都什么 数据,但是如果原地形图不规范,图层很繁多复杂,则关闭和打开地形图时很繁琐。 第二种方法,首先关闭地形点和等高线图层,将其他所有数据均刷层到新建 地形图图层(此方法适用于不标准图层繁杂地形图),然后将地形点和等高线转化为道路软件识别的模式。此方法便于图层管理,但不便于专门查找原图层中某类 数据。 处理完地形图可运行PU命令清理无关的数据。 2.1.2 平面出图:

首先出道路平面图之前,根据项目规划确认道路等级和设计车速,认真检查规划道路的中线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规划只做半径,不做缓和曲线),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规划中线进行微调,尤其是半径取整数(如甲方要求不得改动中线则不调,并由甲方说明原因),对需要做缓和曲线的地方加缓和曲线。根据设计车 速和圆曲线半径设置道路加宽。 交叉口按根据道路等级进行拓宽和渠化处理。 斜交交叉口缘石半径应在规范内尽量取大。 立体交叉布设匝道时应充分考虑净空、竖向设计。 平面图中应简易标识出桥梁、涵洞、挡墙等结构物的位置、范围、型式等信息。 平面调好之后发给业主看看,有问题及时沟通和修改。 方案平面进行最后的平面标注、布置,按桩号分平面图(普通道路按1:500分图,如果道路较宽或者A3图纸放不下可定为1:1000),定好之后,注意插入指北针并调整方向。 详细标出道路设计范围,起点、终点、交叉口范围。非常重要,因为辅助专 业设计范围均以此为准。 根据单位出图标准调整线型宽度,检查标注字体大小。 按以上顺序自检一遍后将平面图、项目基础数据、设计文件根据需要发给交通、排水(先熟悉,排水还需要纵段设计文件)、照明、桥梁、结构等相关专业,并对接好细节问题。 2.2 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平曲线(平包竖)、排水、净空、规划控制高程等因素。设计时最好和排水设计人员共同商议总体排水走向后再进行纵断面考 虑规划控制高程和交叉口控制高程的时候还应注意和平曲线的“平包竖原则”。 设计纵断面时必须注意主要交叉口设计范围内道路纵坡不大于2%,困难情况下不大于3%。(此点在城市道路路网设计中很重要,不可忽视) 2.3 横断面 横断面结构和型式设计应注意和规划相结合并和甲方保持沟通,达成统一。 2.4 结构物

某市政路给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给水工程设计说明 1工程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范围为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湖湖区整治及防洪排涝系统二期工程(市政配套二标段)惠经一路的给水管道设计。惠经一路宽30m,长968m。 2工可审查及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本次设计已按工可审查及批复意见进行了相应调整。 3给水现状及规划 3.1给水现状 现状用地范围内已建成给水管有东西主干道现状DN600给水管、杏秀路现状DN600给水管及通港路现状DN800给水管,其余路段暂无给水管道。 3.2给水工程规划 规划区内用水由东西主干道现状DN600管、杏秀路现状DN600管及通港路现状DN800管接入,与周边道路规划的给水管形成环状管网。3层及3层以下楼层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供水,3层以上楼层根据开发时序及开发单位,可考虑小区域集中加压供水。4主要设计依据、规范与图集 (1)《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泉州台商投资区市政工程规划》(2012.10版); (2)《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湖东片生活服务配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12.12版); (3)2013年6月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湖东片区市政配套及防洪排涝系统二期工程(二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意见及专家咨询意见; (4)业主提供的1:1000地形图、勘察及测量资料; (5)《泉州台商投资区东经二路南延伸段工程给水排水工程》(K5+920.624-k7+482.505)施工图设计; (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0]202号); (11)建设部及交通部颁布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规程”; (12)《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场区位于惠安县百崎镇、东园镇交界处,北侧临近东西主干线,南侧接通港路,西侧接东西主干道,东侧临近杏秀路。道路沿线为过村庄、农田、鱼塘、厂区,局部穿越水渠、水沟,,地面标高-2.48~4.68m,自然坡度小于5度。属海岸地貌,以海积阶地为主,局部为残丘地貌或残坡积台地。工程区主要道路设施为通港路及区间主干路,距沈海高速公路约15km,交通条件便利。 (2)地层岩性 场区基岩为燕山期(γ52)花岗岩,上覆土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包括素填土、杂填土、块石层(Q4ml),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和残积层(Q el)。根据成因及岩性自上而下可划分为: a.人工填土层(Q4m) 素填土① 1 :灰色、灰褐色,松散-稍密状,湿,成分由粘粉粒及砂粒组成,局部含少量碎石土等,欠固结,堆填时间约1年左右,密实度及均匀性较差。 杂填土① 2 :灰色、灰褐色,松散-稍密状,湿,主要成份为粘性土、建筑生活垃圾组成,局部碎石块富集,欠固结,堆填时间约1年左右,硬质物一般大于25%,最高可达40%,块径1-8cm不等,分布不均,密实度及均匀性较差。 耕质土① 3 :褐黄色,杂色,松散,湿。主要由粘性土及石英颗粒组成,含较多植物根系。 b.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 粉质粘土② 1 :黄灰、深灰色,饱和,可塑,主要以粘粉粒为主,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属中-高压缩性土,力学强度较低,冲积形成。 淤泥② 2 :深灰色,流塑,饱和。冲积成因,主要成份为粘、粉粒,土质较均匀,易粘手.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震反应弱,微有臭味,含少量中细砂,局部地段富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