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族歌剧创作中“民族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族歌剧创作中“民族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族歌剧创作中“民族化”

浅议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族歌剧创作中的“民族化”

摘要: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是一个艰难而多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民族歌剧在创作历程上实际发生了从以方针政策指导歌剧艺术实践的整体单一化创作为主线,到以彰显作者与歌剧艺术个性的现代多元化创作为特征的重大转变。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历时梳理,认为这一转变正是通过20世纪80年代关于歌剧“民族化”及“土洋之争”的系列讨论而发生、形成的。

关键词:中国民族歌剧民族化土洋之争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至今已有近八十年的时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建国之前、建国至文革前、文革后至今三个主要阶段,并分别产生了《白毛女》、《江姐》、《原野》等重大作品;而在此期间,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及发展等相关问题的讨论也越发全面。由于受建立中国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民族歌剧的主流观念的影响,关于歌剧“民族化”问题以及中国民族歌剧发展问题自然成为我国歌剧创作和歌剧理论研究的首要问题,并贯穿于整个民族歌剧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歌剧民族化实践实际存在着一个从早期“土洋之争”演变到“现代多元思维”的转折过程。本文则希望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历史转折期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方针政策与文艺思想中的“民族化”

从文革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讨论基本还是在延续“三化”的方针思想上进行的,这一时期连续几次高

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高自萍的形象塑造及演唱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审阅表(附表2)

文献综述 一、前言 高自萍这一反面角色是《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提炼出来的,这部作品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作家李英儒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的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因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及表现力从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因此研究《野火春风斗古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理论意义上,通过课题的研究可以丰富我国有关《野火春风斗古城》的理论,完善相关体系,在实际意义上,通过课题的研究,重点分析本《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高自萍这一形象的塑造及演唱分析,可以进一步赏析歌剧中人物塑造的艺术魅力,同时研究咏叹调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巧妙运用,希望能给读者在中国民族歌剧中咏叹调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灵感。创作出新的歌剧作品,从而促进我国歌剧事业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郑恩航(2016)在《浅析中国民族歌剧对反面人物的塑造——以中国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为例》中通过分析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高自萍这一角色的戏剧形象、音乐形象和舞台表演特点,深入探究了高自萍的性格特征,以及唱段分析及演唱处理的技巧。首先是对高自萍戏剧形象的阐述,郑恩航认为高自萍的形象设定摆脱了以往对反面人物的刻画形式,作者更注重的是高自萍变坏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叙述表现出强烈的反差和错位感,发人深省。然后是对音乐形象的阐述,《今朝有酒今朝醉》用重复的三段体结构表现了高自萍贪图享乐的性格弱点,用荒诞不羁的音乐和规定情境表现出戏剧的波澜起伏;《信仰是什么》是高自萍叛变后的自问,是对银环强烈感情的表达,也是他陷入疯狂和挣扎的表现。这部乐曲前后平静和激昂形成鲜明对比激昂高自萍的感情表达推向高潮。最后是对高自萍舞台形象的刻画,高自萍西装革履的富家子形象从一开始就暴露出他的一些性格缺陷。在一些小细节的处理过程中,作者总是把握的很充分,比如说高自萍总带着一条白色手帕以及经常扶一下眼镜等等将,这些细节将高自萍的家庭背景表现出啦。从而使得高自萍的形象刻画得生动形象。同时郑恩航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中国民族歌剧咏叹调人物塑造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塑造方法上强调更多的是人物内在的东西。 郭进和冯冲(2015)在《“唱”所欲言——从歌剧男高音咏叹调<终日黑暗惊慌>唱段本身分析如何驾驭“高自萍”》从自己带领学生排练歌舞剧的过程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高自萍”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点。他们将如何把握高自萍形象精髓分成了三部,第一部分是通过对原著的细读,通过对原著的细读,揣摩出高自萍具有敏感、多疑、警惕、谨慎的性格特点,第二部分强调了念白与歌唱的结合,用这种极具渲染力的表达方式将高自萍的情感表达出来。文章中指出高自萍既有聪明洒脱的一面又有油滑软弱的一面,他的咏叹调《终日黑暗惊慌》通过演唱和动作的结合,通过表演和台词的巧妙融合将高子萍这个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他们指出在塑造人物形象除了表达技巧之外还与演员的自身条件有巨大关系,要结合每个演员的自身特点将高自萍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以及形象化,从而使得舞台表演更加具有人性化。在最后他们强调舞台上人物的塑造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这是一种综合了表演和歌唱能力的艺术形式,又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表达方式,要从原著中深度挖掘体验角色,然后在进行角色的塑造。 郭超(2015)在《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重唱部分的音乐浅析》提到要创作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研究 20世纪80年代正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也是刚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的时候,新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思潮等矛盾不断冲击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一号文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步伐不断的加大,社会中的各阶级的社会心态也不断的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国人的心态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很有意义了。 社会心态,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反应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方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 20世纪80年代,我国面临着两大方面的矛盾对立:改革与保守,开放与封闭。实行改革开放势不可挡,但我们必须重新去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如何看待新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就成为我们必须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阶层的经历和价值观利益观的不同,对这一时期的看法也不同,社会心态也各有不同,我们下面主要是研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心态。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头版头条上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此思想解放的闸门打开了。从78年到80年,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而且思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深入,所以人们当时的社会心态就更多的反映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经济上。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这一时期,迷惘、悲观、怀疑、逆反等情绪瘟疫一样在青年群体中互相感染,造成青年中三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是信教青年急剧增多;二是自杀青年急剧增多;三是偷渡港澳台的青年急剧增多。尽管这些现象只是滞留在少数青年的行为中,但却反映出这一时期广大青年的总体的心态特征——在深感人生缺憾的痛苦中产生的失落感、惶惑感和迷茫感。从他们的这些举动中,可以看得出经过文革的影响的他们,社会心态是厌世和消极的,产生的极度不信任感才致使他们这么做。但是与选择自杀相比,绝大一部分的青年知识分子是在伤口上进行反思的,他们站在现实的角度上逐步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唾弃迷信中的误导,用自己的眼睛重新看待人生。 从思想方面来说,当时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去触及以往那些被奉为禁止的东西了。他们的心态开始逐渐变得更包容更开放,对于文艺创作和美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开始追寻人性、人道主义等方面的美。从真理思想大解放的过程中,他们的心态慢慢发生改变,开始用自己的思想去看待问题,改变了文革时期个人崇拜和一刀切的心理。对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的理解也没有局限在那些条条框框的理论上。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心态也变得更加的开放和包容起来。开始引进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文化来促进本国的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社会上流行

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

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 唱红”一湖水”,再立”一座山”——50多年前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不仅从武汉唱到了全国,也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巅峰之作,荣获首届中国歌剧节优秀演出奖第一名;金秋十月,第二届中国歌剧节将在湖北武汉主场举行,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倾力打造的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将作为参赛剧目再次角逐金奖,该剧将于5月24-25日在琴台大剧院进行首演。 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台前幕后阵容鼎盛:剧本由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执笔,曾经写就了《山路十八弯》等众多经典歌曲的著名作曲家王原平担任音乐创作,导演则由曾因执导《十二月等郎》、《妹娃要过河》等剧屡获大奖的国家一级导演张曼君担任。剧中的女一号“桂花”,由央视青歌赛民族组冠军、国家大剧院版《洪湖赤卫队》“韩英”的扮演者王庆爽与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著名青年歌唱家联袂担纲,武汉音乐学院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李大新扮演哑叔,其他演员全部由歌剧《洪湖赤卫队》原班人马出演。 当年借鉴戏曲音乐而来,《洪湖赤卫队》曾成功地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道路;而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则在采用西方歌剧的结构和样式的同时,力求“接地气”,呈现东方民族的美感,包括剧中的音乐元素,演唱中的方言衬词,都充分体现了湖北的特色。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有着优秀的歌剧传统,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浓郁的湖北

人文特点,将成为继《洪湖赤卫队》之后的又一部歌剧经典。 著名作曲家王原平家乡就在大别山区,这次为了歌剧《桂花遍地开》的创作,多次前往大别山区采风。他选取了大别山区有代表性的民歌和东路花鼓等湖北特色的音乐元素,创作了“桂花树下等哥来”、“唱一曲桂花调地动山摇”等重点唱段。王原平表示,“以往提起歌剧似乎总让人望而生畏,觉得听不懂看不懂,这次的创作中我们力求好懂、好听、有感动,有震撼,能像‘洪湖水’一样在老百姓中传唱下去。”

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的表现形式

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的表现形式 ——以歌剧中的经典女性角色为例 一、中国名族歌剧概述 “歌剧是一种由戏剧、音乐、舞蹈、建筑、美术等独立艺术综合而成的舞台艺术,而戏剧和音乐又是歌剧构成元素中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据此,人们常把歌剧称为“戏剧的音乐形式”或“音乐的戏剧形式”。[1] 世界上的第一部歌剧诞生于 400 多年前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它的诞生,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演形式,促进了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不同艺术行当紧密结合,更为重要的是,它推动了歌唱艺术从 17世纪至 20 世纪步入了科学的发声时代,使歌唱的技术与艺术日臻完善、不断发展。 “纵观 20 世纪中国歌剧艺术的历史轨迹,实际上女性声乐文化是一部以女性角色塑造为主线的历史,这与西方歌剧(以男性角色塑造为主)形成了鲜明迥异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2] 从前面提及的《可怜的秋香》、《葡萄仙子》,我们已经不难发现女性角色出现的“萌芽”;到 1945 年《白毛女》的诞生,确立了中国歌剧以女性角色为主人公的主流派风格; 50、60 年代《洪湖赤卫队》、《江姐》两部歌剧体现了那个时期我国歌剧创作的最高水平; 80 年代的《伤逝》、90 年代的《党的女儿》、这些歌剧中的女性角色都在中国的歌剧舞台上留下了光彩照人的一笔。女性角色的塑造已成为一条主线贯穿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它成为了一种现象、一种审美、一种中西方歌剧文化的美学差异。 在新世纪的舞台上,中国歌剧,尤其是民族歌剧已发展得更加成熟,跃步世界舞台。中国一批批歌剧创作者和表演艺术家留洋归来,他们带着先进的创作及演唱技法,怀着满腔热忱投入到歌剧创作演出中。中国民族歌剧朝着多元化发展,男性主人公角色也开始粉墨登场,这无不显示出中国歌剧正一步步走向全面、成熟。然而,相比之下,男性角色虽然也同女性角色一起部分占据着中国歌剧舞台,或者部分扮演着主要角色,但是就男性角色的音乐塑造以及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影响而言,也许还是远不及女性。本文主要以几部女性角色为主人公的经典代表民族歌剧为例,研究中国民族歌剧的主要表现形式,这对于引导我们深入中国歌剧艺术及文化研究、展望中国歌剧发展方向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90年代中期中国经典民族歌剧女性形象唱“主打戏” 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纷纷涌入中国,中国的民族歌剧艺术家们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他们开始尝试把音乐创作中的新潮技法运用到中国歌剧的创作演出中,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更新了中国歌剧界的老观念、老思路,开始了各种方面的创新、变革。在经过几年复苏之后,中国歌剧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一批优秀的、内容丰富的、形式新颖的好歌剧腾空出世,一批优秀的歌剧创作者、表演家也随之脱颖而出。“在创作方面的美学观念、陈述原则、结构形态、艺术语言的表现方法等方面和在表演艺术方面的歌剧声乐形象化、歌剧表演的角色创造、歌剧声乐技巧与情感、音乐与语言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 中国民族歌剧在继承与发展《白毛女》艺术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先后创作了《洪湖赤卫队》、《江姐》、《小二黑结婚》、《红珊瑚》等一批以女英雄形象为主人公的优秀歌剧作品,即:“四色”、“三红”、“二姐”,“所谓‘四色’者---乃‘黑’(小二黑结婚)、‘兰’(刘胡兰),一‘绿’(草原之歌),一‘白’(望夫云)是也;所谓三红者,《红霞》、《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所谓‘二姐’者即《刘三姐》和《江姐》。

工程管理专业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

展,具备工程技术及经济管理、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专业与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相接轨,专业方向涵盖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管理经营、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承包等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工程咨询、工程项目施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相关工作,专业覆盖面宽,从业范围广,社会需求大。

资格考证:EMCI)等。 发展状况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教育是在管理工程专业、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专业、国际工程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形成的。早些时候,国际上诸所大学院所中开设工程管理这门专业的也是寥寥无几,只是侧重于某些重点方面进行专门的专业教育,

高,将对工程管理专业及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挑战。如何使工程建筑在质量、监理的水平以及创意上有所突破,都需要工程管理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在建筑施工组织和技术、工程开发和经营、财务的滚动和回收、整体规划的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工程管理的升级和同步发展,以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业等等。 就业状况 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涉及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和控制管理、房地产经营以及金融、宾馆、贸易等行业部门的管理工作。这一专业涉及就业领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比较普遍。从银行证券到酒店宾馆,从建筑企业到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急需补充大量的工程营造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因此人才市场上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该专业就业领域所涉及到的工作是:综合系统地运用管理、建筑、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侧重于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开发,并熟悉中国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企业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经营和管理。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修改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就业政策,为专业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完善了专业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脱颖而出的市场机制。北京市先后出台了《北京招聘外地人才细则》等政策,使外地专业人才留京之路进一步拓宽。享受政策优惠的人才包括

浅谈中国民族歌剧中戏剧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浅谈中国民族歌剧中戏剧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院蔡小熊(交流生) 21110241 歌剧,顾名思义,即以歌唱方式演出的戏剧。但以歌唱方式演出的戏剧并不一定就是歌剧,所以,把戏剧发展建立在独立音乐结构基础上的艺术样式就尤为重要了。因此,歌剧故有“音乐的戏剧,戏剧的音乐”之说,这是指在舞台表演,并有舞台布景和服饰的,以角色歌唱为主导的,以独立的,特定的音乐结构为推进剧情发展为主要手段的戏剧音乐作品。歌剧是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综合形式,归属在音乐艺术门类之中,但它是兼有各种艺术的某些特性的,是综合的艺术。歌剧之所以是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综合形式,原因主要在于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并非机械组合,而是音乐起主导作用,并有力地推进戏剧的发展,戏剧和音乐总是相辅相成的,每当情节有重大变化时,音乐决不会无动于衷。戏剧即在音乐之中,戏剧语言插上歌声的翅膀,此时的戏剧升华到了更富浪漫气息的美好境地。音乐和戏剧在歌剧中不会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他们相辅相成,互相合作。 以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为例, 在歌剧《白毛女》中,作者充分利用了中国民歌包括河北民歌和山西民歌的特色音乐曲调来表现喜儿和杨白劳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的变化;作者利用音乐刻画戏剧人物形象,《白毛女》通过剧中各个人物的不同关系,深刻的讲述了我国当时农民生活在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之下,性格与心理的刻画是歌剧音乐中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戏剧中一种,要手段能很好的体现戏剧音乐的融合。一部歌剧的成功与否,与主要人物的性格心理刻画是否细腻深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剧中,作者巧妙的将音乐与戏剧结合在一起,两者的结合对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画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音乐通过各种曲调和节奏的变化来表现喜儿的心理活动,如用河北民歌《小白菜》来表现喜儿在黄家受黄母压迫时的压抑情绪,用高亢激昂的山西梆子音乐来表现喜儿的不屈与渴望复仇的心理;而戏曲通过人物形象的各种表象的变化体现人物的环境变化等等。音乐与戏曲二者的完美结合使得《白毛女》成为当时社会家喻户晓的歌剧并被称为“中国民族歌剧里程碑”。 总之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并非机械组合,而是音乐起主导作用,并有力地推进戏剧的发展,戏剧和音乐总是相辅相成的,每当情节有重大变化时,音乐决不会无动于衷。戏剧即在音乐之中,戏剧语言插上歌声的翅膀,此时的戏剧升华到了更富浪漫气息的美好境地。音乐和戏剧在歌剧中不会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他们相辅相成,互相合作。

中国民族歌剧的现状分析

中国民族歌剧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歌剧是“由音乐、戏剧、舞蹈和美学相结合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形式”。而中国歌剧由于其在音乐上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语言的特异性和演唱方式上的个性特征,形成了别具风格的艺术门类。二十世纪初,西洋歌剧理念传入中国后,国内音乐家便开始不断探寻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兼具民族个性的歌剧改良与民族化创作道路。他们在戏剧题材上致力于本土化,反映中国文化及社会现实在音乐语言的使用上则从中国传统戏曲与民间歌曲中汲取养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渐形成民族音乐色彩浓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以民族特色区别于西洋歌剧的“中国歌剧”。 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如今的中国民族歌剧与以前相比有了明显的起色,但是民族性绝不是因为你用了民族的故事,中国民间风格的音乐,民族服饰的应用,在舞台华丽的灯光的照耀下,就能成为一部真正具有民族风格的中国歌剧的,这些充其量也只是其表,而在这表面的浮华之下其实对戏剧的力量是一种削弱。民族性的歌剧绝对不只是用民族文化的元素堆砌起来的一场戏,一部优秀的民族歌剧必然是包含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包含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人生观,甚至是他们的丑陋、愚昧和种种不幸。因为对于艺术而言言,所谓的民族性仅仅只是一个侧面而已,并不涵盖艺术的全部。何况民族性并不能代表是艺术性,只有在作品中蕴含深厚的民族特性、民族感情,并具备相当的艺术水准的作品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才有意义和价值,才有可能被全世界所关注。 现今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下面几点: 首先,中国歌剧的剧本创作有待大力改进。所谓剧本就是一剧之本,它是导演和演员二次创作的出发点,在戏剧领域里,它是一切戏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不仅仅是对歌剧而言,对话剧、电视剧、电影来说,一部好的剧本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中国歌剧多数取材于历史故事、小说、电影、视剧等,其中,又以革命爱国故事为主,而故事叙述的主要方式以及人物形象塑造多数与中传统戏曲别无二致,这难免就造成了以下几点缺点。第一,过于严肃和单一的故事内容严重欠缺人性化,难以被现代年轻人和海外观众所接受,这必然会失去很大的一块市场。第二,歌剧中的故事线索单一,缺少丰富的线索交织,内容单薄。第三,人物形象塑造欠缺多面性和真实性,定位脸谱化、程式化,这不仅仅影响着整个剧的美感,在更深的意义上也无法做的真正的感人。这三个歌剧的剧本创作上的缺点犹如一个屏障将中国歌剧隔绝于中国多数观众的欣赏范畴之外,对于中国歌剧自身发展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中国歌剧在音乐创作上也有很多的问题。关于中国歌剧的音乐创作问题,这在歌剧这种艺术形式传入中国之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因为歌剧要在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 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这就是反思文学的基本出发点。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 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背景社会条件: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社会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作家条件:“右派”作家归来;青年作家涌现思想条件:文学不再满足于暴露揭示伤痕,而试图对历史作纵深整体性思考。 类型 反思内容:对共和国初期至“文革”时期历史、社会、个体命运进行批判性思考。反思对象:较广泛,干部、右派、知青、农村、军营生活、商人、“内奸”等在文革中命运。思考触角,追索从左到极左的深层历史原因。 反思主体:复出作家、知青作家、女性作家可与“伤痕文学”相比较。特征 1.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从文革上溯到四清、大跃进、反右。再现反思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 2.反思历史,同时文学反思,作家主体、文体意识觉醒。

中国民族歌剧产生的历史成因

中西音乐文化的一个很大差别在于:中国的音乐多以单线条进行,西洋音乐却是立体交叉式的发展。客观的说,国戏曲伴奏乐队无论在形式上,是在编制上,还是在音响所造成的效果上都无法与交响乐队比美。另外,中国戏曲的地方性差异,无法统一所有中国人的眼球,剧应该算作国粹了,但是,说实话,国人至今对京剧没有多大兴趣,我一直希望自己对京剧产生兴趣,没有做到,为我是生活在南方,我家乡的黄梅戏、庐剧,还是有一些兴趣的。中国戏曲伴奏乐队的乐器也多与该剧中相匹配,京剧乐队的特有乐器:京胡,剧的演奏主乐器是高胡等;中国音乐的地源性差异造成了中国乐器的包罗万象,时也使得中国国戏曲音乐的不统一;中国戏曲的地方语言习惯也造成了观众的回避心理,常觉得一种戏曲很好,是,所运用的方言让我望而生畏,笔者工作所在地浙江金华是该省的著名剧中:婺剧所在地。然而,今我没有学会一句,为我根本听不懂演员在唱什么。全国解放以后,多地方剧种认识到这些问题,如今,多戏曲也在运用普通话进行演唱,队中的乐器也在逐渐丰富,二胡、笛子、扬琴乐器在许多剧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然而,方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审美差异性是无法回避的,如中国民族歌剧目前所遇到的困境一样,硬的模仿某一文化所造成的差异性也是无法解决的。 中国传统戏曲从广义来说,要是京剧、昆剧、豫剧、越剧、粤剧、黄梅戏、歌仔戏等各种地方戏、各种特别剧种及一切鼓书、相声、杂技等类别的总称,义而言,包括京剧在内的各种地方戏曲。中国传统戏曲源于秦汉时代的俳优、乐舞和百戏,熟于南宋,一种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于一体的戏剧样式。正因为中国戏曲具备了一些西洋歌剧的“影子”,所以,人说传统戏曲是中国地地道道的“歌剧”。 在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长河中,过辉煌,有过失落,曾出现过王实甫、关汉卿、孔尚任等具有世界影响的剧作家,也曾拥有《窦娥怨》、《桃花扇》、《西厢记》等名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别是进入到二十世纪以后,于西方文化的大肆涌入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曲逐渐成为脱离时代、缺乏生活、文学性差的一种文艺品种。梁启超、钱玄同等人称之为“玩物”和“把戏”。到了三十年代,有一大批仁人志士在呼唤对戏曲的再认识。中国传统戏曲和戏剧观念受到猛烈攻击之后,渐走上改革之路。中国民族歌剧正是在公众对传统戏曲的攻击和西洋戏剧思潮的涌入情况下产生的 ——中国民族歌剧产生的历史成因_万和荣艺术百家2007.02.28

从民族歌剧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4761111.html, 从民族歌剧的发展 作者:吴梦梦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3期 【摘要】本文在主要对国歌剧的发展进行阐述,是从中国20世纪20,30年代到现代新时期这个阶段,对歌剧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新艺术形式出现的历史和期自身原因进行了简要的说明。论述了歌剧《伤逝》选段《一抹夕阳》的文学、音乐、情感等特征,力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使其引发情感的共鸣。第三章是对我国歌剧发展的思考,寻找中国歌剧的出路。 【关键词】民族歌剧;伤逝;一抹夕阳;音乐与情感特征 一、国内外发展概况 歌剧是西洋的,巾国歌剧由于艺术上的基本原则是遵循西洋歌剧的原则,特定的历史环境使它成为带有本土性质巾国化的歌剧。从晚清到民国,这个西方歌剧青黄不接,东方的大清帝国走向日暮穷途的历史时期,巾围懵懂的接受着西方歌剧。我国传统戏剧与西方音乐剧所要面临的舞台观念和技法变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面对,又怎样处理,便成为了一个不轻松的话题。西方缜密又苛刻的歌剧文化显然背离了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载歌载舞”的表演特点,音乐形式的冲突,情感表现方式的迥异,使西方歌剧很难成为百姓生活中的艺术文化。“新世纪中华乐派”的音乐家们,在新世纪初,对追逐“西方”的一百年,止在做出不同以往的深刻反思,深省。 二、中国歌剧发展特点简述 (一)歌剧与对白并重 中国歌剧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从二十年代开始,中国歌剧开始慢慢进入到探索 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歌剧特点以歌曲与对白并重(巾围白宋、元以来就形成了各种戏曲,以歌舞、宾白并重,也属于“歌剧”的性质),这一时期歌剧的具有代表意义的有黎锦晖作曲的儿童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以及聂耳作曲的配乐剧《扬子江暴风雨》,他们都将歌曲与对白并重。借鉴西洋歌剧创作本民族歌剧。 黎锦辉创作儿童歌舞剧的年代主要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在这个时期正处于各大军阀混战的乱世局面。因此黎锦辉的歌剧创作在文化上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期问“新 文化运动”在中国蓬勃开展,进一步为中国音乐的历史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语境。黎锦辉创作的儿童歌舞表演曲集及儿童歌舞剧数量很多,他从2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先后写下了《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12部儿童歌舞剧及《可怜的秋香》、《好

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问题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政府倡导的社区服务在全国普遍展开。90年代初期,民政部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大地探讨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社区的渊源及内涵 一、社区的产生 社区概念的提出,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社区是指相对立的一种传统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此后,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第一次在译文中划分了社区和社会的概念,提出社区和社会是有区别的。认为社区是自生的,而社会是结合的;社区是同质的或异质共生的,而社会则是异质的;社区是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而社会则是相对开放的,相互依存的;社区 往往是单一价值取向的,而社会则是多元价值取向的;社区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重要源泉,而社会则是人们理性和角色的大舞台。 二、社区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社区的概念理解各有侧重,对社区的定义也是人人言殊,但对社区的地域性却是基本认同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社区成为多学科学者研究的对象。有的学者表述为“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部分社会学家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的学者指出: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还有的认为:社区是由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按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可见,人们在概念的理解、定义的确定上各有不同,但大都同意在地域意义上使用社区一词。因此,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二节社区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一、社区的特征 社区的概念既然是有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那末它必然具有 以下几个特征。 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由于社区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活动是在本社区内进行的,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消费各种生活资料,解决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以此建立了多种社会人际关系,通过社区,共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因此,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

2018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扶持剧目名单公布

902018/6 新闻快车 NEWS EXPRESS 2018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 扶持剧目名单公布 2018 “China National Opera Heritage Development Project” announced its chosen repertoire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公布2018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和滚动扶持剧目名单的通知。福建省歌舞剧院的《平凡的世界》、山东歌舞剧院的《沂蒙山》、重庆歌剧院的《尘埃落定》、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的《红高粱》、中央歌剧院的《命运》等五部作品成为2018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福建省歌舞剧院的《松毛岭之恋》、青岛市歌舞剧院的《马向阳下乡记》、荆州九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有爱才有家》等三部作品成为2018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滚动扶持剧目。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将组织“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指导委员会专家,对2018年重点扶持剧目和滚动扶持剧目进行跟踪指导。跟踪指导工作实施艺术司、专家、申报单位、创演单位四方责任制。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基地启用 The NCPA’s Tai Lake Set Design Production Center began operation 2014年开工的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近日正式启动试运行。这个建于通州台湖的舞美基地,在历时3年半的建造后,合成剧场、演员住宿楼、艺术交流楼、散装库房及舞美设计用房等8个单体项目已全部完工,基地目前基本落成,正在办理相关验收手续。舞美基地总建筑面 积59781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集设计制作、排练合成、服装道具展示、文化创作、艺术交流、培训研讨和仓储于一体的舞美基地。合成剧场的舞台比例,与国家大剧院最大歌剧厅的舞台为一比一设计。此外,合成剧场内还配套设计了3个排练厅、13个化妆间、4间琴房、838个观众席, 还有一处200平方米的专业舞蹈排练厅可供几十名演员同时排练。合成剧场东侧的露天剧场也是基地的一个亮点,15排座位可容纳600余人,这里不仅可以排演剧目,还能举办音乐节、小型音乐会。作为台湖演艺小镇的龙头项目,舞美基地还将吸引本市和国内外的一些优质文化演出资源,以及相关的文化产 业要素聚集通州,有力促进通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广西首部民族歌剧《三月三》首演 Guangxi’s first national opera T hird Day of Third Month just launched 广西首部民族歌剧《三月三》近日在南宁剧场首演。这部歌剧由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广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创作演出,融山水民歌于一体,可谓是一部壮族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三月三》围绕生命和爱两个主题展开,以壮族人民古老的情人节——“三月三”歌圩为背景,讲述一个关于爱情、梦想和文化传承的动人故事。这部歌剧把独具民族特色的山歌文化与西方歌剧艺术相结合,融合了壮族音乐、广西桂剧、桂林渔鼓、流行音乐以及欧美经典歌剧等多种元素,通过 管弦乐演奏、合唱、独唱、咏叹调、重唱等表现手段展现音乐个性。在舞美呈现上,借鉴中国山水画的写意手法,以广西山水为背景,用木棉花、绣球等文化符号为情感象征贯穿全剧。 此剧全部启用本土优秀创作、演出力量,由广西知名作曲家陆培担任作曲,广西作家梁绍武任编剧、作词,广西青年导演冯佳任总导演,演员全部来自广西歌舞剧院。首演现场首次采用广西交响乐团、合唱团现场伴奏、伴唱。 谭盾新作《慈悲颂》德国首演 Tan Dun’s Buddha Passion premiered in Germany 当地时间5月23日晚,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携新作《慈悲颂》(Buddha Passion )在德国德累斯顿音乐节举行了全球首演。与其曾有过数度合作的谭维维作为演唱者登台助阵,与谭盾及慕尼黑交响乐团、吕贝克国际合唱学院通力合作。《慈悲颂》的创作灵感来自包括敦煌石窟在内的丝绸之路沿线洞穴及壁画,意在传递关于生命本身、关于人生

浅谈歌剧《长征》之创作

Yi Shu Ping Jian 浅谈歌剧《长征》之创作 朱意南阳师范学院 摘要:歌剧《长征》是中国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历时四年打造的原创中国史诗歌剧。以作曲家印青为首的国内领军创作团队以兼具鲜明民族色彩,同时又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的风格,圆满完成了该剧的创作。笔者以观众的角度,从舞美、剧情结构、配器、声部编排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感和看法,以期能对今后的国产歌剧创作提出一点完善和改进的空间。 关键词:创作舞美结构配器声部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9-0006-02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国家大剧院于2016年推出了历时四年打造的原创中国史诗歌剧《长征》。 歌剧《长征》策划于2012年,以“思想上有高度、艺术上有水准,笔力上有温度、内心中有情怀”为创作标准,力邀著名作曲家印青、剧作家邹静之、导演田沁鑫、杨笑阳等国内领军创作团队中的艺术家。四年来艺术家们和全体演职人员呕心沥血,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中磨砺,攻克了舞美、音乐、人物塑造、戏剧冲突等各方面的一道道难关。作曲家印青以既有民族色彩,又符合当今观众审美的当代风格完成了全剧的音乐创作。 长征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创作题目,难就难在创作者需要在各个人物层次上兼顾,导演田沁鑫在强化主要人物的同时照顾到小人物,力求突破以往的歌剧表现形式。全剧以长征路线为主线,前后依次分为《瑞金》《湘江》《遵义》《泸定桥》《雪山草地》《会宁》,主要演员(A角)有:阎维文饰彭政伟、王宏伟饰平伢子、王喆饰洪大夫、龚爽饰万霞等。全剧在“我们有热血、我们有梦想,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力量;我们的意志比钢铁还强,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人类的光芒!红军万岁!长征万岁!”的大合唱中结束。这部歌剧的杰出成就有目共睹,下面笔者作为一名热爱民族歌剧的普通观众,就这部剧的观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在舞美上,该剧与以往民族歌剧相比场面空前宏大,三面半包围结构的LED背景立体鲜明,位于中间的部分上方纪念碑式不断滚动的黑白头像代表着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不计其数,交相辉映闪过的红色背景光暗示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江水。剧中所运用的高科技现代化手段前所未有。 剧情结构上,整体上首尾呼应,终曲之前响起合唱《三月桃花心中开》照应主题,随即以进行曲节奏慷慨激昂的旋律“张开双臂迎接人类的光芒”结束。然而战争过程中进行到有人脱队的情节唱词就突然联系到共产主义,没有任何铺陈,过渡略显简单粗暴,人物形象较为扁平,使观众不禁联想到建国初期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些作品中的平面化、脸谱化的英雄和工农兵们。建国初期基于导演编剧水平的限制,这种情况情有可原,时代发展至今,我国文化艺术水平高度发达,人民欣赏水平加速提高,不可仍以这样单一的舞台处理方式面对观众。 配器的选择和运用上,该剧在乐器色彩上突出了以铜管乐器为主,弓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为辅的整体设置。铜管乐器组的大量使用突出了该剧的军旅题材,伴奏乐器的选取值得肯定。 声部编排上,红色题材的表现往往离不开雄伟壮阔的齐唱,但如果通篇布满大合唱难免把弓拉得太满,脱离了情节起承转合的发展规律,使人不免有些审美疲劳。在重 6

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探究

肖金勇 (嘉应学院音乐学院,广东梅州 514014) 摘要: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包括音乐、戏剧、文学、表演、舞蹈等。其中多以音乐、戏剧为主,它是把各种艺术融合为一体的、独具一格的、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形式。百年来,中国歌剧从无到有,由贫瘠到丰富,逐渐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歌剧,作为音乐艺术中最高级的表现形式,日益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关键词:民族歌剧;历史;现状;影响因素;发展之路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210-03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包括音乐、戏剧、文学、表演、舞蹈等。其中多以音乐、戏剧为主,它是把各种艺术融合为一体的、独具一格的、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形式。百年来,中国歌剧从无到有,由贫瘠到丰富,逐渐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歌剧,作为音乐艺术中最高级的表现形式,日益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轨迹 (一)中国民族歌剧的早期探索 1.民族歌剧的萌芽期。1920年到1942年,是中国民族歌剧的萌芽期。20世纪初,黎锦晖作为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音乐家,创作了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此后又创作了《神仙妹妹》《小羊救母》等多部作品,是中国歌剧的开拓人。黎锦晖的作品大多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布景,用演员扮演典型化的人物或人格化的动物,以独唱、对唱等形式连接剧情并体现出一定戏剧冲突,以“音乐表现故事”。这些歌舞剧,虽然还不能用来阐释歌剧,但已经开始具备了中国歌剧的雏形。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正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侵华攻势,这样的历史背景,诞生出了一批以抗日为题材的歌剧,民族歌剧逐渐发展成为政治斗争的有利武器。1934年,田汉、聂耳以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的创作,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亡的斗争精神。《扬子江暴风雨》的音乐语言准确、生动,有感染力,节奏旋律简洁明了。其中,剧里的《卖报歌》《前进歌》等经典曲目至今仍广为传唱。此后,大批较有影响力的描写抗日、反帝的歌剧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1935年的歌剧《西施》、1937年的《荆轲》、1938年的《军民进行曲》《桃花源》、1939年的《上海之歌》、1940年的《洪波曲》《台儿庄》、1942年的《秋子》等。这些歌剧一些是以“话剧加唱”的模式进行创作,通俗易懂,方便流传,一些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模式,有序曲,有宣叙调、咏叹调,有重唱、合唱。 2.《白毛女》的创作。1945年,《白毛女》在延安鲁迅艺术院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下诞生了,它是中国歌剧的第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奠基作品。《白毛女》借一个佃户女儿的不济身世,揭示了封建黑暗的旧中国和它统治下的农民的痛苦生活,同时又表现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新生活的曙光。《白毛女》的歌剧特征,较以往的作品大有不同,其创新性和突破性表现在:它既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模式,又广泛吸收了诸如悲腔、甩腔、戏曲板腔体等的中国多种戏曲素材,无一不能够使人物的心理细腻、多变,在大大丰富了音乐织体的同时,还促进了矛盾的激发,增添了音乐的表现力。歌剧《白毛女》的成功,为我国新歌剧的创作积累了经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民族歌剧进入崭新阶段的标志,为日后的歌剧创作开拓了前进的方向。 (二)中国民族歌剧的快速成长期 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出现前,是中国民族歌剧的快速成长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歌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创作题材也开始转向对英雄的赞美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歌唱、吟诵与道白有机结合。较为代表性的作品有1950年改编自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1953年改编自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有创作于1954年的《刘胡兰》以及1957年的《望夫云》和1960年的《红珊瑚》等。

试析民族歌剧的音乐创作手法特征

试析民族歌剧的音乐创作手法特征 113音乐教育2班刘华 歌剧集诗歌、喜剧、声乐等为一体,通过表述故事情节来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自《白毛女》1945年首演以来,中国民族歌剧经历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虽然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历史较短,但是其在发展中,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格局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试图借助歌剧这种载体,通过外来的艺术形态来反映我国的社会动态、群众生活现实以及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创作上反映近代历史的革命战争,改编历史人物和传统民间故事,反映人民的内心生活和精神面貌一方面是因为人为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充分尊重民族歌剧本体特征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是旧民族音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大胆创新,引入现代化思维和多元化精华 在音乐的表现方面,歌剧区别于西方以个人高超的演唱为主的特点,歌剧打过通过表演者的演唱来塑造人物形象,带动故事情节发展,吸引观众视觉。这就要求歌剧的表演者除了具有扎实的演唱功底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表演功底,用形体动作配合演唱的效果。 波兰歌剧音乐是斯拉夫民族最古老的音乐文化之一。同捷克音乐

相似的是,它的形成和发展,同欧洲其它民族音乐有着密切的关联。波兰民间曲调与民族舞曲马祖卡舞曲、波罗乃兹舞曲是“近亲”,许多民歌旋律本身就是舞蹈曲调。18世纪后半叶,波兰民族音乐得到振兴和发展。1765年,成立了华沙民族歌剧院。1794年,上演了波兰最早的民族歌剧《想象的奇迹》。进入19世纪后,波兰民族音乐同浪漫主义音乐潮流结合在一起,出现了波兰民族乐派。莫纽什科则是波兰民族歌剧的创始人。 斯坦尼斯拉夫.莫纽什科(1819-1872年),青少年时期曾先后在华沙和柏林学习音乐。1840年起,在维尔纽斯任管风琴师和音乐教师。50年代末任华沙歌剧院指挥,并在华沙音乐学院执教。 在莫纽什科创作的歌剧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哈尔卡》,这是波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歌剧。它描写了农村姑娘哈尔卡被贵族公子亚努什诱骗后,遭受凌辱伤害的悲剧故事。莫纽什科在歌剧中明显地流露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贵族的憎恶。 在民族歌剧的演唱中,强调年做打中的唱功做功,即演唱和表演、音乐等服从于剧情。由于歌剧剧情的多样化,从而演唱风格也丰富多彩。因为每个演唱者都能博采众长、传承创新,并赋予时代感的原则,从而形成了独有特色的民族歌剧演唱风格。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以抒情为主的唱段中,通常在真切感情的基础上,用纯净明亮的音色、口齿清晰的咬字、婉转的行腔音韵来抒发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面对21世纪的今天,民族歌剧同许多民族艺术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民族歌剧也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1.张芳同学写了一篇关于“西藏今昔巨变”的主题论文,下列史实与之无关的是()

A青藏铁路通车 B 西藏和平解放C西藏民主改革D设立经济特区2.这一握,穿越了60年的历史风雨。60年前,国共两党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福祉曾有过两次成功的“握手”,即() ①北伐战争②辛亥革命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D②④ 3.我国的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D各自的权限不同 4.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之所以迅速发展,最根本的一点是() A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C国际形式变化的影响 D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共同促进 5.探究问题: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此时的中国,改革的初步成果催生了人们的信心和希望,一场奋力图新的社会变革,如春潮般涌动,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①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多少周年?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 想基础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③接合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是什么? ④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社会变化很大,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⑤从改革开放的变化中你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