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总终审稿)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总终审稿)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总终审稿)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

汇总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下载网址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总详细下载目录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总(一)

目录: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

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海洋监测规范第一部分:总则

环境甲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总(二)

目录: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遗传毒性检测的样品前处理规范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水和土壤质量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水质-1,2-二氯苯、1,4-二氯苯、1,2,4-三氯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质-甲基肼的测定(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水质-钡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水质-钡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水质-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质-吡啶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质-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总(三)(已下载)

目录: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水质-二硫化碳的测定(二乙胺乙酸铜分光光度法)

水质-二硝基甲苯的测定(示波极谱法)

水质-二乙烯三胺的测定(水杨醛分光光度法)

水质-钒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钒的测定(钽试剂(bpha)萃取分光光度法)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水质-钙的测定(EDTA滴定法)

水质-钙和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水质-黑索今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水质-痕量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溴化容量法)

水质-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

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水质-钾和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肼的测定(对二甲氨基甲醛分光光度法)

水质-凯氏氮的测定

水质-凯氏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微库仑法)

水质-邻苯二甲酸二甲(二丁、二辛)酯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总(四)

目录: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

水质-硫氰酸盐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水质-硫酸盐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水质-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质-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质-氯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水质-锰的测定(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硼的测定(姜黄素分光光度法)

水质-铍的测定(铬菁R分光光度法)

水质-铍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水质-偏二甲基肼的测定(氨基亚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

水质-铅的测定(示波极谱法)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二部分氰化物的测定)

水质-全盐量的测定(重量法)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

水质-三氯乙醛的测定(吡啶啉酮分光光度法)

水质-三乙胺的测定(溴酚蓝分光光度法)

水质-色度的测定

水质-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

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水质-梯恩梯、黑索今、地恩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质-梯恩梯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水质-梯恩梯的测定(亚硫酸钠分光光度法)

水质-铁(Ⅱ、Ⅲ)氰络合物的测定(三氯化铁分光光度法)

水质-铁(Ⅱ、Ⅲ)氰络合物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总(五)目录:水质-铜的测定(2,9-二甲基-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水质-五氯酚的测定(藏红T分光光度法)水质-五氯酚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水质-物质对蚤类(大型蚤)急性毒性测定方法水质-硒的测定(2,3-二氨基萘荧光法)水质-硒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质-硝化甘油的测定(示波极谱法)水质-硝基苯、硝基甲苯、硝基氯苯、二硝基甲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水质—阴离子洗涤剂的测定(电位滴定法)水质-银的测定(3,5-Br2-PADAP分光光度法)水质-银的测定(镉试剂2B分光光度法)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水质-浊度的测定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水质-总铬的测定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水质-总有机碳(TOC)的测定(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总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自来水水质标准(教学参考)

自来水水质标准 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1366发表时间:2015-04-22 13:43:00 一、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1、色度 天然水经常显示各种不同的颜色,水的色度通常来自植物界。工业废水的污染,可使水体产生多种颜色。地面水的色度变化很大,它与汇水的土嚷、植被情况有关。 水色可分为真色和外表色两种。水中悬浮物质完全移去后所呈现的颜色称为真色,它主要来源于溶解在水中的腐植质和水生物。水中存在的各种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杂质,如植物的落叶,树根及泥土中的一些物质、泥沙、矿物质等,称为外表色,或称虚色、假色。 沼泽水由于含腐植质而呈黄色,低铁化合物使水成为淡兰绿色,高铁化合物及四价锰化物使水呈黄色,水中大量藻类存在时显亮绿色。 水色的的存在,使饮用者有外观不快的感觉。色度不一定都对人体有害,但会使工业尤其对一些轻工业品如食品、造纸、纺织、饮料工业等产品质量降低。色度是主要的污染指标之一,一些国家的水质标准,要求的色度都在5~20度之间,现标准规定色度不超过15度铂钴单位,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优质水最好在10度以内。 2、浑浊度 水的浑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它和水中杂质含量,颗粒大小、形状和表面反射性有关。测定浊度的方法比较简便,一般都用来间接反映水中悬浮和胶体杂质的数量。1升水中含有1毫克白陶土(或高岭土)时产生的浑浊程度,称为1度或1毫克/升。浑浊度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与河岸性质、水流速度、工业废水的污染有关,并随气候、季节变化而变动。 低浊度的水,对限制某些有害物质有积极的卫生学意义。水的浑浊度过高会影响消毒效果,增加消毒剂用量。根据各地反映,浑浊度达10毫克/升时已使人感到水质浑浊,因此水厂应尽最大努力,以求出厂水的浑浊度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新标准要求不超过1度,条件或技术限制时不超过3度。 3、嗅和味 洁净的水是无嗅无味的,污染的水才会产生嗅和味。藻类的某些浮游生物、有机物、溶解气体、矿物质、工业废水的污染,加氯消毒、水温、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等等都会使水中带有嗅和味。水温越低,河水越浑浊,常有泥腥土臭、味涩;溶解氧较多,味略甜;兰绿藻类原生动物会发出草腥臭等。 溶解于水中的化合物,一般要到一定的浓度,才能引起味觉。含氯化物在150毫克/升以上带苦咸味,含铁在0.3毫克/升以上带涩味,含过量的矿物质的水味涩或咸。含有嗅和味的水,饮用者产生不愿饮的感觉,对很多种工业生产用水也不利,使工业产品质量降低,因此标准规定自来水应保证无异嗅和异味。 4、肉眼可见物 饮用水不应含有沉淀物、肉眼可见的水生物及令人嫌恶的物质。 5、PH值 PH值表示水中所含活性氢离子的浓度,以代替氢离子的活度。水的PH值是描述水呈酸碱性的一个指标,凡水中PH值低于7.0时,水呈酸性,而PH值高于7.0则水带碱性,当PH值为7.0时水为中性。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由于投加混凝剂和石灰等,可使水的PH值下降或升高,但过低可腐蚀管道,影响水质,过高又可析出溶解性盐类并降低氯消毒的效果。标准规定在6.5~8.5之间。 6、总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沉淀肥皂的程度,使肥皂沉淀的原因,主要由于天然水中含有钙盐和镁盐。地下水的硬度往往比较高,地面水的硬度随地理、地质情况等因素而变,地面水的硬度一般不会太高。

残留溶剂顶空分析报告方法验证方案设计模版2

方案批准 注:在方案批准部分签字表明签字者同意方案中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记录要求。在执行本方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影响严格执行本方案的偏差,对较小的偏差将通过偏差报告的形式来解决,对于关键性偏差,如对方法的调整、对参数或接受标准的调整必须制定出增补方案并按照原方案批准程序得到批准才能进行。所有的偏差报告和增补方案必须在提交验证报告供批准时一同提交。

目录 1.概述 (3) 2.参考资料 (4) 3. 职责 (4) 4. 色谱系统及色谱条件 (4) 5. 器材与试剂 (5) 6. 验证试验 (5) 6.1系统适应性 (5) 6.2专属性 (6) 6.3耐用性 (7) 6.4定量限 (8) 6.5检测限 (8) 6.6线性与围 (8) 6.7准确度 (9) 6.8精密度 (11) 7.再验证周期 (12) 8.偏差及纠正措施 (13) 9.最终审核和批准 (13) 药品残留溶剂顶空分析方法草案 (14)

1.概述 1.1根据ICH对药品中残留溶剂含量的要求及盐酸噻氯匹定生产工艺,必须控制盐酸噻氯匹定生产工艺中使用到的溶剂乙醇、丁酮、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残留量。限度分别为:乙醇≤5000ppm、丁酮≤5000ppm、甲苯≤890ppm、DMF≤880ppm。 1.2分析方法草案见附件。 1.3本分析方法属于杂质定量分析,因此需要验证的项目有:系统适应性、专属性、线性、 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精密度、耐用性,具体参数及接受标准要求见下表:

2.参考资料 ICH Q3C (R3), November 2005. ICH Q2 (R1), November 2005. <467> Residual Solvents,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31, November 2007. <20424> Residual Solvents, European Pharmacopoeia 6.0, June 2007. 3. 职责 4.1色谱系统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产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20**年**月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方案实施日期:

目录 1.验证目的 (4) 2.方法简介与确认范围 (4) 3.标准品、供试品 (4) 4.风险评估 (4) 5.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5) 6.验证步骤 (6) 6.1系统适应性 (6) 6.2专属性 (6) 6.3定量限与检测限 (7) 6.4线性 (7) 6.5准确度 (8) 6.6精密度 (9) 6.7范围 (9) 6.8耐用性 (9) 6.9样品测定 (10) 7.偏差 (10) 8.风险的接收与评审 (10) 9.再验证 (10) 10.确认结果评审和结论 (10) 11.更改历史 (10) 12. 附录 (10)

1.验证目的 根据法规的要求,分析方法应进行验证,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这个验证方案的目的是为验证提供具体方法参数、可接受标准和研究步骤。 2.方法简介与确认范围 ***产品生产过程中用到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为了准确测定溶剂在成品中的残留量,现对该测定方法进行验证,验证包括方法的专属性、检测限与定量限、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及耐用性。 3.标准品、供试品 3.1标准品 3.2供试品 4.风险评估 按照《质量风险管理规程》,质量控制部和质量管理部共同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风险评

风险评估人: 评估日期: 5.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6.验证步骤 6.1系统适应性 精密称取乙醇200mg、丙酮200mg、二氯甲烷24mg、乙酸乙酯200mg、四氢呋喃28.8mg,置于已加入10ml二甲基亚砜的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溶液储备液;精密移取对照液储备液5ml,置于一10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同法配制6份,连续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相邻组份之间的分离度R均应不小于1.5,各组份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A)均应不大于10%。 6.2专属性 a) 空白:精密移取二甲基亚砜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二甲基亚砜出峰位置,且溶剂对测定应无干扰。 b) 乙醇定位溶液:取乙醇约10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含乙醇约200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乙醇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c) 丙酮定位溶液:取丙酮约10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含丙酮约200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丙酮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d) 二氯甲烷定位溶液:取二氯甲烷约12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移取1.0ml,置于1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含二氯甲烷约24μg /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二氯甲烷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e) 乙酸乙酯定位溶液:取乙酸乙酯约10mg,置于50ml量瓶中,加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含乙酸乙酯约200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乙酸乙酯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f) 四氢呋喃定位溶液:取四氢呋喃约14.4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移取1.0ml,置于1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含四氢呋喃约28.8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四氢呋喃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i) 对照液:精密称取乙醇200mg、丙酮200mg、二氯甲烷24mg、四氢呋喃28.8mg、

水质分析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10990 水质分析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水质分析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进入工作现场,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2. 禁止将药品放在饮食器皿内,也不准将食品和食具放在化验室内。 3. 禁止用口尝和正对瓶口用鼻嗅的方法来鉴别性质不明的药品,可以用手在容器上轻轻扇动,在稍远的地方去嗅发散出来的气味。 4. 禁止用口含玻璃管吸取酸碱性、毒性及不挥发性或激性的液体,应用滴定管或吸取器吸取,在使用药剂滴定时,应注意对眼睛、手及裸露部分的防护。 5. 不准使用破碎的或不完整的玻璃器皿。

直饮水水质标准

江苏省地方标准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的术语、水质规定,水质检验项目和规则,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制水间、设备和管网的卫生要求,供水单位的卫生要求和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以自来水或任何与自来水水质相同的进水,经深度净化处理后可直接饮用的管道分质直饮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J94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GB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 3 术语

管道分质直饮水(简称管道直饮水):是指对需要改善水质的自来水或任何与自来水水质相同的进水,经深度净化处理,通过管网系统,供给居民直接饮用的优质水。 4水质规定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水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他指标应符合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所规定的水质限值。 表1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水质项目及限值 项目限值 感官性状 色度 5度 浑浊度 0.5NTU 臭和味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 一般化学指标 p H 6.5-8.5 总硬度(以CaCO3计) 200mg/L 铁 0.2mg/L 锰 0.05mg/L 铝 0.2mg/L 硫酸盐 100mg/L 氯化物 100mg/L 溶解性总固体 400mg/L

自来水的真相

自来水的真相 来源:《新世纪》2012年第18期,宫靖刘虹桥 [导读]十余年来最大规模的全国自来水水质普查,为什么最终悄无声息?“没有授权,我无法告诉你那个数字(饮用水实际合格率)。”宋兰合对记者说。 2011年12月21日,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港附近的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发生乳化液泄漏事故,大量的乳化液从生活区排污口流入闽江,预估入侵闽江2平方公里,而马尾旺岐自来水取水口就在六公里之外。为保护水源地,铝厂百名工人奋战两日。阿剑/CFP 自来水有多重要? 全国共计4000余家自来水厂,为4亿多县级以上城市居民,每天供应6000万吨自来水。 自来水水质如何? 一个悖论:几乎所有饮用水界专家、学者都认为中国城市水质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几乎没有一家水厂自检自测水质不合格。 哪个更接近真相? 2007年底,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建设部、环保总局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明确称:“全国近年抽检饮用水合格率83.4%。” 83.4%合格率,意味着不合格率超过15%,足以让人忧心,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仍然远远低估了不合格率。 上述数据所依据水样2000余份,仅是国内重点城市或少数城市水样,甚至不包括地级市水厂。“无法代表全国情况。”宋兰合告诉财新记者。宋兰合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下称住建部水质中心)总工程师。住建部是中国城市饮用水主管部委,水质中心专责监测水质。宋兰合说,“中国水厂的问题,越往下越多。”

2009年下半年,为了“大致搞清”全国城市饮用水的水质状况,住建部水质中心作了一次全国普查:抽检范围扩大到县城以上的全部城市;交叉检测:“这个省可派那个省,那个省可派第三方省,但不能互派。”宋兰合解释。 之所以交叉检测,是因为中国仅有两三个城市的水质监测单位独立于水厂,其余监测单位,哪怕是住建部水质中心的国家监测站和地方监测站,均由地方水厂内部水质监测部门担责,“两块牌子,一班人马。这样的自检自测可信度不高。” 这次普查,是近十几年间最大规模的检测,覆盖了全国4000多家县级以上城市自来水厂,得出了最为接近真相的饮用水质数据。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至今,住建部都未对外正式公布这次调查所得的自来水水质数据。 “没有授权,我无法告诉你那个数字(饮用水实际合格率)。”宋兰合对财新记者说。 在纪律允许范围内,宋兰合做了部分介绍——“那次全国普查,发现4000余家水厂中,1000家以上出厂水水质不合格。结果表明,多数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他还强调,2009年以来,城市自来水水质并无“太多改善”。 出厂即水质不合格,意味着什么? 自来水供应是一个长链条,出厂后,经过输水环节,最终入户。绝大多数城镇输水系统老旧,混乱的二次供水,也会带来新的污染。居民实际饮用的水质还远差于出厂水质。 “1000家以上”不合格,“以上”是什么意思? 多位接近权威部门的业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他们所获知的该次检测结果,实际合格率也就是50%左右。也就是说,可能近50%不合格,“1000家以上不合格”,只是一个宽泛的说法,以求淡化冲击而已。对此,宋兰合既未证实,也未证伪。他仅表示,在众多专家认为自来水水质不容乐观与各地政府和水厂的乐观数字之间,他“坚定地站在专家一边”。 更让人担心的是,除城市水厂外,还有上万座小自来水厂供应乡镇,工艺更落后,水源安全更难保证。目前,没有关于这些小水厂水质的全面数据。 水质“皇帝新装” 水质新标准很严,但没有牙齿 严格的标准只停留在纸上 再过两个月,即2012年7月1日起,中国将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 上一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1985年由卫生部组织饮水卫生专家制定,规定的水质指标为35项。2006年,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协调下,卫生部牵头,会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各方面专家完成修订。鉴于新标准较严格,标准委要求,相关指标的实施项目和日期由各省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报国家标准委、建设部和卫生部备案,但全部指标最迟于2012年7月1日必须实施。 新标准与国际接轨,指标达到106项,与世界上最严的水质标准——欧盟水质标准基本持平。中国的自来水似乎即将实现直接饮水。 然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强制标准只是纸上谈兵,因为没有实质性惩罚措施,并不为地方政府和水厂所惧。新标准颁发至今,地方政府和水厂在水处理工艺改造方面鲜有进展。

水质分析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水质分析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ISO45001-2018/ISO9001-2015) 1.0岗位职责: 1.1职属班长领导,完成化验室交给的各项任务。 1.2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设备性能及工作原理,持证上岗。 1.3负责生活水,生产用循环水,软化水的水质分析。 1.4穿戴好劳保用品,禁止穿奇装异服或高跟鞋进入岗位。 1.5认真按工作指标进行化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并认真做好操作记录。 1.6精心维护保养化验设备、设施,确保完好状态。 1.7负责本岗操作间及管辖区清洁卫生,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1.8非本岗位人员,禁止进入化验操作现场。 2.0操作方法 2.1pH值的测定 2.1.1概述 循环水中的PH值,是循环水化学处理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它是鉴定水的腐蚀和评定水处理的重要依据,要成功的实施任一水的化学处理方案,必须考虑循环水PH值的重要影响。当循环水PH值高于3时,氢氧化铁沉淀;高于6.6时,羟基1,1-亚乙基二膦酸(盐)作为阻垢剂失效;高于7.0时,使用聚磷酸盐时出现点腐蚀,高于8.0时氯作为杀生剂失腐剂失效,低于6.5时,使用膦酸盐时,腐蚀率增大等等。不一一列举。因而,循环水的PH值时一个经常要分析、监测的项目。 2.1.2方法提要 定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同一被测溶液中,成一原电池,其电动势与溶液的PH值有关。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 2.1.3试剂和材料 2.1. 3.1草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KH 3(C 2 O 4 ) 2 .2H 2 O]=0.05mol/L.称取12.61gpH基准试剂四草 酸钾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于1000ml. 2.1. 3.2酒石酸盐标准缓冲液:饱和溶液.在25;C下,用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过量的(约75g/l)pH基准试剂苯二甲酸氢钾,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

对直饮水的基本定义以及测定标准

一、直饮水的测定标准 卫生部公布直接饮用水的七项标准: 1、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及有异味有色的物质 2、水的硬度适中(以碳酸钙计算:50-200mg/L) 3、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比例与人体体液相近(其中含钙量>=8mg/L) 4、酸碱度呈中、弱碱性(PH值为7.0-8.0) 5、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适中(水中的溶氧量>=6mg/L,二氧化碳的含量 10-30mg/L) 6、小分子团水(这是水的活性指标之一,5-6个小分子团水) 7、水的生理功能要强(包括渗透力,溶解力,代谢力等) PH色标卡,可用来确定水的酸碱性 二、直饮水的基本定义 直饮水直接在用户终端直接进行净化,并活化,能量化,模拟自然水的净化体系进行处理,直接输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所有材质均符合食品卫生级别,这些水叫直饮水,称之为健康活水,所以一些移动直饮水设备和商用直饮水设备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弱碱直饮水对人体健康有十大功效: 1、使人体体液呈弱碱性,将身体调节到最佳状态。 2、使活性氧无毒化,保证健康的内环境,抵御有害因子侵扰。 3、使细胞活化,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4、净化血液、清除毒素。 5、抗击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消除亚健康状态。 6、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保证内脏器官润滑。 7、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8、经常饮用弱碱直饮水有镇痛、镇静作用。 9、改善过敏体质,防止免疫变态疾病的发生。

10、延缓衰老,促进健康长寿。 第一级:对原水进行初过滤,去除水中较粗颗粒杂质、污泥、胶体、悬浮物质等。 第二三四级:KDF+树脂软化复合滤芯,KDF处理介质为高纯铜/锌合金,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电子转移)反应有效地减少或除去水中的氯和重金属,并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树脂上的钠离子和水中的钙镁离子交换,活化水质增强活性。 第五级:吸附水中异味、异色、有机物、部分重金属等。 第六级:直饮水内含食用及复式磷酸盐和多种特殊配方(可根据北方当地水质配备不同ASR配方),可有效地除去钙镁等重金属离子,起到软化水质、抑制矿物质在水中结垢堵塞RO膜作用,并有效预防过高数量的钙镁离子在人体内形成结石而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 第七级:孔径0.1纳米,清除水中细菌、病毒、重金属、等有机杂质。 第八级:改善口感。 第九级:直饮水能第二次生物杀菌,确保出水水质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来水水质国家标准

表 1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评价 指标限值 1 微生物指标 a 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 CFU/100mL) 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 CFU/100mL) 菌落总数 (CFU/100mL)100 2 毒理指标 砷/(mg/L)0.01 镉/(mg/L)0.005 铬(六价)/(mg/L)0.05 铅/(mg/L)0.01 汞/(mg/L)0.001 硒/(mg/L)0.01 氰化物/(mg/L)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盐(以N计)/(mg/L)10 地下水源限制时为 20 三氯甲烷/(mg/L)0.06 四氯化碳/(mg/L)0.002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0.01 甲醛(使用臭氧时)/(mg/L)0.9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0.7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0.7 3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15 浑浊度(散射浑浊度单位)/NTU 1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 3臭和味无臭味、异味 肉眼可见物无 pH不小于 6.5 且不大于 8.5 铅/(mg/L)0.2 铁/(mg/L)0.3 锰/(mg/L)0.1 铜/(mg/L) 1.0 锌/(mg/L) 1.0 氯化物/(mg/L)250 硫酸盐/(mg/L)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 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 耗氧量(COD Mn 法,以O2计)/(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 6 mg/L 时 为 5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0.3 4 放射性指标 b指导值 总α放射性/Bq/L0.5 总β放射性/Bq/L1 a MPN 表示最可能数; CFU 表示菌落形成单位。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 b 放射性指标超过指导值,应进行核素分析和评价,判定能否饮用。 表 2 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 消毒剂名称与水接触时 间出厂水中 限值 /(mg/L) 出厂水中 余量 /(mg/L) 管网末梢水 中 余量 /(mg/L) 氧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 30 min4≥ 0.3≥ 0.05 一氯胺(总氯)≥ 120 min3≥ 0.5≥ 0.05 臭氧(O 3)≥ 12 min0.30.02 如加氯, 总氯≥0.05二氧化氯(ClO2)≥ 30 min0.8≥ 0.1≥ 0.02 表 3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 指标限值 1 微生物指标 贾第鞭毛虫 / 个 /10 L )< 1 隐孢子虫 / 个 /10 L )< 1 2 毒理指标 锑 / (mg/L)0.005 钡 / (mg/L)0.7 铍 / (mg/L)0.002 硼 / (mg/L)0.5 钼 / (mg/L)0.07 镍 / (mg/L)0.02 银 / (mg/L)0.05 铊 / (mg/L)0.000 1 氯化氰(以 CN —计) / (mg/L)0.07 一氯二溴甲烷 / (mg/L)0.1 二氯二溴甲烷 / (mg/L)0.06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篇一:江苏省地方标准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 江苏省地方标准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的术语、水质规定,水质检验项目和规则,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制水间、设备和管网的卫生要求,供水单位的卫生要求和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以自来水或任何与自来水水质相同的进水,经深度净化处理后可直接饮用的管道分质直饮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 CJ94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GB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 卫生部 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

3 术语 管道分质直饮水(简称管道直饮水):是指对需要改善水质的自来水或任何与自来水水质相同的进水,经深度净化处理,通过管网系统,供给居民直接饮用的优质水。 4 水质规定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水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他指标应符合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所规定的水质限值。 表1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水质项目及限值 项目限值 感官性状 色度 5度 浑浊度 0.5NTU 2 臭和味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 一般化学指标 p H 6.5-8.5 总硬度(以CaCO3计) 200mg/L 铁 0.2mg/L 锰 0.05mg/L 铝 0.2mg/L 硫酸盐 100mg/L 1 氯化物 100mg/L

农药残留主要的检测方法

农药残留主要的检测方法1 农业生产中农药的应用地位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农作物病、虫、草害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据资料记载中国有害生物为2,300多种,这些有害生物不仅种类多、分布广泛,而且成灾条件复杂,发生频繁。如不进行防治,每年将损失粮食总产量15%、棉花20%-25%、蔬菜25%以上。我国农药每年实际产量约40万吨,仅次于美国据世界第二位,年用量约27万吨,居世界前列。据统计,九十年代我国农业平均每年发生病虫草鼠44亿亩次,防治面积为49亿亩次,仅以防治有害生物计算,每年挽回的粮食损失即达6,500多万吨,相当于亿人的口粮(按每人每年200千克计算)。 在生物灾害的综合治理中,根据目前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的水平,化学防治仍然是最方便、最稳定、最有效、最可靠、最廉价的防治手段。尤其是当遇到突发性、侵入型生物灾害发生时,尚无任何防治方法能够代替化学农药,唯有化学防治方能奏效。在可预见的未来,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 2 农药残留检测的必要性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农药、抗生素和激素等外源物质。我国农药在粮食、蔬菜、水果、茶叶上的用量居高不下,而这些物质的不合理使用必将导致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影响消费者食用安全,严重时会造成消费者致病、发育不正常,甚至直接导致中毒死亡。农药残留超标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贸易。

3 农药残留主要的检测方法 国际上用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种类繁多,究其原理来说主要分为两大类:生化测定法和色谱快速检测法。 生化检测法是利用生物体内提取出的某种生化物质进行的生化反应来判断 农药残留是否存在以及农药污染情况,在测定时样本无需经过净化,或净化比较简单,检测速度快。生化检测法中又以酶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法应用最为广泛。 色谱快速检测法通过尽可能的简化样品净化步骤,直接提取进样分析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机磷类农药残留。上述快速检测方法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方法各自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来选择使用。 (一)、农药残毒速测法 农药残毒速测法只限于检测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是依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抑制生物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来检测上述两类农药残毒的原理。 近年来,每年因食用残留量严重超标农产品引起急性中毒事故时常发生,特别是食用了高毒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严重超标的蔬菜和水果极易引起急性中毒,甚至导致食用者死亡。由于蔬菜、水果类鲜食农产品保存时间相对短的特点,因此市场急需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这两种农药中高毒农药比例大,比如甲胺磷、对硫磷、氧化乐果、甲拌磷、克百威、涕灭威等)残毒快速检测方法。 农药残毒速测法可以快速检测上述两类农药严重超标的蔬菜、水果,通过将一部分含农药残毒的蔬菜不允许上市场,达到防止食用引起急性中毒问题出现。同时该方法还具有短时间能够检测大量样本、检测成本低,对于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低,易于在基层(如: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等)推广等特点,是目前阶段我国控制高毒农药残留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方法。但是农药残毒速测法也有其本身局限性,如:检测农药种类只限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不能给出定性、定量检测结果,检测限普遍高国际和国内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值,因此不能作为法律仲裁依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依据酶抑制法原理制定了甲胺磷、氧化乐果等8种有机磷农药,克百威、涕灭威等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蔬菜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法农业行业标准。尽管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法还存在一定缺陷,但是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如韩国、泰国、越南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仍然得到了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台湾应用是从1985开始,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快速检测方法涵盖苯硫磷等27种有机磷、丁硫克百威等1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国家自来水水质标准.doc

从2007年7月1日起,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修订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下称“新标准”)将正式实施,所有自来水厂都将实施更加严格的检测标准。新标准中的106项指标被分为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两类。其中,常规检验项目42项,各地必须统一检定;非常规检验项目64项,具体实施日期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全部指标的实施最迟不得晚于2012年7月1日。 城市自来水的国家标准(GB5749-85)检测项目单位国家标准 色度度不超过15度 浑浊度NTU 不超过3度 嗅和味不得有异嗅异味 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 PH 6.5-8.5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铁mg/L 0.3 锰mg/L 0.1 铜mg/L 1.0 锌mg/L 1.0 挥发酚(以苯酚计)mg/L 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0.3 硫酸盐mg/L 250 氯化物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氟化物mg/L 1.0 氰化物mg/L 0.05 砷ug/L 50 硒ug/L 10 汞ug/L 1 镉ug/L 10 铬(六价铬)mg/L 0.05 铅ug/L 50 银ug/L 50 硝酸盐氮mg/L 20 氯仿ug/L 60 四氯化碳ug/L 3 苯并(a)芘ug/L 0.01 滴滴涕ug/L 1 六六六ug/L 5 细菌总数个/L 100 总大肠菌群个/L 3 总α放射性Bq/L 0.1 总β放射性Bq/L 1.0 余氯mg/L ≥0.30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到、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实验室内须设各种必备和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 罩、消防灭火器材等),并应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2. 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有规定的放置处,其它 地方不能任意堆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事故。 3. 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规 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 4. 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 进行操作。易燃易爆试剂要随用随领不得在试验室内大量 积存,剧毒试剂应有专人保管,经批准方可使用,再进行

清洗排放。 5. 清洗实验仪器时,应注意不使用含有多量剧毒试液的废液直接倾入下水道,必要时可先经适当转化处理,再进行清洗排放。 6. 使用和清洗玻璃仪器(容器)时,要求操作正确,读数准确,避免发生差错。 7. 根据所测项目选用正确合理的分析方法,配制所需的各种标准溶液,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懂得误差分析。 8. 使用有标签各种试剂瓶时,操作方法正确,标签应在手心一侧,以防标签损坏,一旦发现标签损坏或模糊不

华为直饮水设计规范

1.目的 为了规范本公司内所有涉及直饮水工程的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特编制本设计技术要求。设计文件应在遵照国家相关规范及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并严格按照本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2.概述 明确直饮水系统具体技术标准。 3.术语

4.适用范围 此标准适用于华为公司所有新建项目、改造及扩建项目(含VIP项目)的直饮水工程。 5.参考标准 1、CJJ110—2006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2、CJ 94--200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3、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GB 50015-200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5、GB/T 29038-2012 《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范》 6、YB/T 4204-2009 《供水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7、CECS 277-2010 《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规程》 8、GB 12771-2008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9、CJ/T_151-2001 《薄壁不锈钢水管》 10、GB/T 21835-2008 《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 11、2010版水系统GMP实施指南 12、10S407-2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 13、07SS604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 14、CJJ/T154-2011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1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版》 6.内容 6.1 系统设计 1、预处理、膜处理和后处理工艺的选用和组合及出水水质应符合华为公司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的规定。 2、最高日直饮水定额可按下表采用

注:1、此定额仅为饮用水量; 2、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住宅楼可提高至4~5L/(人·日) 3、最高日直饮水定额亦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4、厨房具体用水量、用水点由厨房顾问提供确定。 3、直饮水专用水嘴额定流量宜为0.04~0.06L/s。 4、直饮水专用水嘴最低工作压力不宜小于0.03MPa。 5、管道直饮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不得与建筑内其他给水系统直接相连。 6、优先采用集中净化水处理方式,深度净化处理工艺采用RO反渗透膜处理 技术。 7、水处理工艺流程应合理、优化,满足布置紧凑、节能、自动化程度高、 管理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和制水成本低等要求。 8、深度净化处理系统排出的浓水应考虑回收利用。 9、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应设循环管道,供回水管网应设计为同程式。 10、管道循环控制系统采用何种形式根据系统具体特点选用,一般建议采 用定时循环管道系统,可采用时间控制器控制循环水泵在系统用水量 少时运行,每天至少循环管2次。 11、建筑物内高区和低区供水管网的回水管连接至同一循环回水干管时, 高区回水管上应设置减压稳压阀,并应保证系统循环。 12、直饮水在供配水系统中的停留时间不应超过12h。 13、配水管网循环立管上端和下端应设阀门,供水管网应设检修阀门。在 管网最低端应设排水阀,管道最高处应设排气阀。排气阀处应有滤菌、防尘装置。排水阀设置处不得有死水存留现象,排水口应有防污染措 施。 14、管道直饮水系统回水宜回流至净水箱或原水水箱。回流到净水箱时,

溶剂残留量检测方法

溶剂残留量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仪检测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 色谱柱:25%PEG-1500,301有机担体,柱长2m,内径2mm(也可以采用专业的毛细管柱) 条件:柱室温度90℃检测器温度:150℃气化室温度:150℃ 1.包装材料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采用气相色谱仪或等同原理的仪器,按生产实际使用溶剂的种类配制标准溶剂样品,用微升注射器取0.5μl、1μl、2μl、 3μl和4μl样品,换算成质量。将样品分别注入用硅橡胶密封好的清洁干燥的500ml三角瓶中,送入80±2℃恒温烘箱中放置30 分钟后,用5ml注射器从瓶中取1ml气体,迅速注入色谱仪中测定。以其出峰总面积值分别与对应的样品质量做出标准曲线。 裁取0.2m2样品,将样品迅速裁成10mm×30mm碎片,放入清洁的、在80℃条件下预热的500ml 三角瓶中,用硅胶塞密封,送入80±2℃恒温烘箱中加热30分钟后,用5ml注射器取1ml瓶中气体注入色谱仪中测定。以出峰总面积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溶剂残留量,试验结果以mg/m2表示。 2.油墨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采用气相色谱仪或等同原理的仪器,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溶剂种类配制标准溶剂,将每种溶剂用10μl进样器通过密封胶塞向300ml输液瓶中注入1μl标准溶剂,放入80±1℃恒温烘箱中20分钟后取出,隔日再放入50±1℃恒温烘箱中20小时以上,取出后用1ml注射器分别从瓶中抽取0.2、0.6、0.8、1.0ml的气体进行测试,做出标准曲线。 将油墨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上制成印样,悬空放置2小时,将试样裁切成4条,规格为5cm ×10cm,总面积为200cm2,立即置于300ml输液瓶中塞紧瓶口,置于80±1℃恒温烘箱中30分钟,取出后用1ml注射器抽取气体,注入色谱仪测定,以出峰总面积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溶剂残留量,试验结果以mg/m2表示。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科标化工分析检测中心致力于推动化工产业发展,欢迎各行同仁前来洽谈、合作。

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79

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1.实验室内须设各种必备和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罩、消防灭火器材等),并应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2.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有规定的放置处,其它地方不能任意堆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事故。 3.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 4.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易燃易爆试剂要随用随领不得在试验室内大量积存,剧毒试剂应有专人保管,经批准方可使用,再进行清洗排放。 5.清洗实验仪器时,应注意不使用含有多量剧毒试液的废液直接倾入下水道,必要时可先经适当转化处理,再进行清洗排放。 6.使用和清洗玻璃仪器(容器)时,要求操作正确,读数准确,

避免发生差错。 7.根据所测项目选用正确合理的分析方法,配制所需的各种标准溶液,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懂得误差分析。 8.使用有标签各种试剂瓶时,操作方法正确,标签应在手心一侧,以防标签损坏,一旦发现标签损坏或模糊不清,应重新用空白标签贴上,并写明试剂名称、重量、失效期等内容。 9.使用电、气、水、火时,应按有关使用规则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10.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火源,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上报有关领导。 11.下班时要有专人负责检查门、窗、水、电、气,切实关好,不得疏忽大意。 12.实验室的消防器材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挪用。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直饮水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Dedicated Drinking Water System CJJ××××-2004 (送审稿) (本稿完成日期:200412) 2004北京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水质、水量和水压 (2) 4 水处理 (3) 5 系统设计 (3) 6 净水机房 (4) 7 系统的计算与设备选择 (5) 8 水质检验 (9) 9 控制系统 (9) 10 施工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 (10) 10.1施工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 (10) 10.2 验收 (12) 10.3 运行维护和管理 (13)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规程编制组在建设部科学技术司下达的《建筑和居住小区优质水供应技术》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内外有关应用研究资料,并认真总结国内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0章,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水质、水量和水压;4. 水处理;5. 系统设计; 6. 净水机房; 7. 系统计算与设备选择; 8. 水质检验; 9. 控制系统;10. 施工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 本规程由城市建设研究院标准所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邮编:100044)负责解释。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 管理单位、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深圳市深水海纳水务有限公司 上海管道纯净水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原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宁波市自来水总公司晶泰优质饮用水有限公司 多元电气集团水环保技术产业(中国)有限公司 江苏金羊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益民饮用水技术有限公司 常州河海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东莞新纪元微滤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嘉润恒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爱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市卡莱拇不锈钢直饮水管道有限公司 北京恒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山西新超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德士净水管道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赵锂、赵世明、傅文华、杨澎、赵昕、朱跃云、李海波、张迎军、 唐业梅、丁新建、蒋燕蕾、陈建平、王占生、孙巍、鄂学礼、费杰、 李素芹、巫伟、黄水木、杨家华、孙沛、谢鹏、陆跃明、马立峰、 罗敏、李经宇、陈雷、王永生、徐红越、蒋建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