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金融分析报告

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特征

中心化VS 去中心化

记录交易与认证◆

区块链数据形式

Proof of 工作量证明(Proof-of-◆

Work -Work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谈起区块链,自然而然会联想起各种“币”,就我个人浅见,币,仅仅是区块链的一种应用而已,不是全部。区块链也并非能上升到能改造、重构互联网,甚至到神话和哲学的程度,但是,区块链的很多特性,确实有用,而且能解决传统技术框架下难点和痛点。 在正常的业务中,无论是手工线下作业,还是传统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可能都很难解决一个问题:单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篡改的难题!我们以自己粗浅理解和肤浅实践,谈谈如何用区块链进行防篡改。 举个例子: 我们假设3个角色:供应商(融资方)、保理商、资方。场景是:供应商需要通过保理融资,保理商提供保理融资服务,但保理商缺资金,需要引入提供资金的资方,比如银行或其它另外一家财大气粗的保理商。

1、线下的过程: 按照常规的做法,保理商去供应商进行尽调、收集各项资料,并提供给资方,交由资方进行审核,最终无论是采用双保理还是再保理,完成了融资动作。但此时,问题就来了,即使假设供应商提供的资料是真实的情况下,资方会相信保理商提供的资料是真实的、没被保理商篡改过? 那么,最终在资料被证伪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是:保理商说,供应商提供的资料本来就是假的,而供应商说,我给你的是真的,你给换了、改了...。所以,谨慎一些的,或者说绝大部分的资方都会自己再直接去收集资料,一遍一遍地摩擦供应商。 2、无区块链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的过程: 供应商在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提交资料,无论是经由保理方审核通过后对接给资方,还是采用直接给资方,看起来没有问题,是吧?但是,平台可信吗?会不会存在一种可能,某一个组织(比如平台运营方)、某一个个人(比如黑客)通过后门或通过获取超级权限的方式,直接进入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篡改?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借助数学算法生成一种有序账本,并由所有参与用户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技术。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受到了风投基金的竞相追捧,各国金融机构也相继助力研究开拓新技术的应用市场。今年初,由人民银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标志着人民银行率先启动了对区块链技术在货币发行中实际应用的探索。 一、金融领域存在若干问题亟待完善 目前,我国金融运行整体平稳、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受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业务创新等因素的影响,金融领域仍存在若干问题有待优化与完善。在支付领域,我国的核心支付清算系统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大小额支付等支付清算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金融市场及第三方服务组织支付清算系统等。在完成一笔跨行支付清算业 务的过程中,资金数据流要经历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上下账、人民银行跨行清算轧差等繁琐的中间环节,其间产生的跨行费用、大额交易延时等容易造成支付清算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还可能存在系统故障风险和少数权责边界模糊的争议隐患。在征信领域,我国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金融信用数据。商业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时,经客户授权从征信系统获取信用信息数据,权威性较高。但目前这种数据集中化管理的信用体系,并未实现与互联网金融数据平台等资源信息的共享,适用范围有限,难以有效解决信用信息不对称等难题。相对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数据平台,征信数据来源覆盖面小、信息不全,有助于判断主体授信能力的水、电、煤气、通信等非金融信息尚未纳入征信系统范畴。在反洗钱领域,我国相关制度法规和技术手段还有待完善。如客户信息中除了身份证号码及电话号码以外,其他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考证。客户通过网上银

深度解析供应链金融

深度解析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最大创新在于填补8%-20%的融资利率空白,打开中小企业融资阀门。 供应链金融最大创新在于填补8%-20%的融资利率空白,打开中小企业融资阀门。理论上银行是中小企业最理想的融资对像,成本在6%-8%之间。但从收益风险配比角度看,银行更愿意将资金大门向大型企业敞开,而不愿承受过高风险。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相同的却是双向的渗透和融合。供应链金融正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跨界的融合。或迅疾如风、或激烈如火、或柔韧如水,跨界融合,正孕育全新的商业逻辑和投资机会。 供应链金融作为产业模式升级的自然演化,“从产业中来,到金融中去”,具有深厚的行业根基,颠覆了传统金融“基于金融而金融”的范式,打开另一扇窗,兼具金融的爆发力和产业的持久性。 如何评价供应链金融的业务质量? 我们提出五维模型:大产业、弱上下游、强控制力、低成本与高杠杆、标准化。大产业是指产业空间大,不易触碰天花板;弱上下游是指客户端中,至少有一环较为弱势,无法从银行获得廉价资金;强控制力是指线上具有真实交易数据和征信、线下拥有物流仓储作后盾,从而控制风险;低成本是指资金的成本低,让供应链金融有利可图而又不过度增加融资方负担,高杠杆是一定本金投入能撬动较大资产体量;标准化是指用于融资的抵押品(抵押)相对标

准化,有公允市场,即便出险,也能快速出清。如果同时具备五大要素,则供应链金融水到渠成。 潜在标的有哪些?看下文!根据五维模型,大宗商品、行业或区域龙头、行业信息化服务商、电商平台、专业市场等五大领域是供应链金融的沃土。 1抢滩金融服务空白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社会顽疾,在经济换挡期,尤为如此。扩大再生产,要么通过内生式积累,要么借道民间高利贷。年化8%-20%之间的融资成本,成为传统金融的盲点,也因此成为金融创新的主战场。 供应链金融最大创新在于填补8%-20%的融资利率空白,打开中小企业融资阀门。理论上银行是中小企业最理想的融资对像,成本在6%-8%之间。但从收益风险配比角度看,银行更愿意将资金大门向大型企业敞开,而不愿承受过高风险。 中小企业被迫转向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平均利率在27%左右,高企的融资成本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减少了中小企业的投资,不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发展。 8%-20%融资服务的空白,背后折射的是金融服务的结构性缺失,以及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所要求的不合理的过高风险补偿。 和传统非银机构相比,供应链金融具备太多优势: 1)供应链金融依托在产业多年的浸淫,风控端天然具备优势; 2)如果说非银机构做的是纯粹金融,则供应链金融则是在试图构建金融生态; 3)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中,各非银机构均成为体系中一部分; 4)供应链金融本质上属于大数据金融,延展性更佳。 2痛点孕育变革 宏观经济下行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堪忧,尤其是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一直以来,由于信用缺失、固定资产等抵押担保品少、财务信息不透明等,中小企业的融资是个顽疾,近年来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项舒缓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举措,但银行等主流资金供应方惜贷现象仍未有效改善,中小企业要么通过内生积累,要么高成本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资金。

区块链 互联网金融

区块链互联网金融 区块链互联网金融是技术在现实当中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金融业需要这样的高端技术,传统的运作方式会因为这样的技术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区块链金融应用有着很多鲜明的特点,也让人们对此津津乐道,更因为实际产生的效果而倍受众人的关注,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区块链领域,已经呈现出公有链和联盟链/私有链这两种商业模式,这两种商业模式也随之派生除了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以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公有链方向,另一条是以超级账本为代表的联盟链/私有链方向。 比特币、以太坊具有全球化,不受特定司法辖区管辖的特点。而超级账本的愿景目标则是打造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的,即能回应各行业的商业诉求,又能合乎各国监管要求的联盟链/私有链,并且推动其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这样的工业标准,类似于Linux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地位和发展路径,因此由Linux基金会牵头顺理成章。 区块链的最重要的创新是,它是一种新的数据架构框架和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交易平台,它可以让参与者在没有第三方中介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所有的区块链技术都是基于一个可信任的、不可更改的、透明的交易记录账簿,它使用密码学保护底层数据结构,底层存储机制、去中心化操作和使用专有的规则同步。这样一个“数据库”是不可更改的,被所有参与的网络节点共享着,被旷工更新着,被所有人监视着,基本上来说没有特定拥有者,不被任何个体控制。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进行一些新概念的试验,它们基本上都是基于比特币、以太坊和超级账簿框架,新的有潜力的区块链平台(像KrypC平台)已经非常多。这些平台都是用各自专有的算法来实现目标,在底层使用不同的数字货币、数据存储机构和发展机制。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报告研究

供应链金融正在成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征信、普惠金融等创新技术,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交易平台和融资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供应链金融服务效率,供应链金融正在成为下一个投资新风口。本文在分析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和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及发展路径,并探讨了供应链金融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发展背景:政策推动+需求推动 我国供应链金融起步较晚,1998年,深发展银行(现平安银行)在广东地区首创货物质押业务;2002年,深发展银行提出系统发展供应链金融理念并推广贸易融资产品组合;2005年,深发展提出要建设最专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此后我国供应链金融历经三个时代的发展后,现已形成多个主体参与,多种形式,多种属性,多种组合的供应链金融。 (一)供应链金融1.0:线下“1+N” 供应链金融模式统称为“1+N”,银行依据核心企业“1”的信用支撑,完成对一众中小微企业“N”的融资授信支持。线下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二:一是银行对存货数量的真实性不好把控,很难去核实重复抵押的行为;二是经营过程中的操作风险难以控制。 (二)供应链金融2.0:线上“1+N” 传统的线下供应链金融搬到了线上,让核心企业“1”的数据与银行完成对接,从而可以让银行随时能获取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仓储、付款等各种真实的经营信息。线上供应链金融能够保证多方在线协同,提高作业效率。但其仍然是以银行融资为核心,资金往来被默认摆在首位。 (三)供应链金融3.0:线上“N+N” 电商云服务平台的搭建颠覆了过往以融资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转为以企业的交易过程为核心。银行的思路也开始逐步转变,要搭建一个电商云服务平台,让中小企业的订单、运单、收单、融资、仓储等经营性行为都在上面进行,同时引入物流、第三方信息等,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在这个系统中,核心企业起到了增信的作用,使得各种交易

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终局-

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终局-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终局? 今年1月份,一场“黑客马拉松”比赛在上海举行。参赛者的身份均为技术极客,他们被要求在48小时内完成一项创新应用,而项目的技术基础必须是区块链――一个大众颇为陌生的词,却让在场的参与者们都热血沸腾。 中国论文网 “100多名海内外参赛者分成23个团队,最终9个项目获奖,奖金共10万美元。未来的奖金额度可能会更高,吸引更多人来,推动区块链发展。”说起此次活动,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项目经理杜宇仍有些兴奋。 2014年起,万向控股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与各区块链创业公司建立紧密联系。去年9月,万向控股成立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万向控股每年提供100万美元的预算,供这个实验室各个项目使用。而万向控股希望得到的是长远回报,以以太坊项目为例,万向控股曾以50万美元的赞助形式换得以太坊的等值数字货币,现在这些数字货币的价值已翻了10倍,万向控股继续将此笔资金投入赞助项目。 德勤Rulix团队是此次比赛的另一个主办方。作--------------------------------------------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原创行研 产业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原创行研| 产业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时间:09-28 00:00 阅读:4928次转载来源:原创资本 产业供应链金融定义 01 供应链是产品从原材料到商品销售的整个流转链条,链接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和最终消费者的所有交易过程。链条中具有较高市场地位和议价能力的企业掌握销售/采购的主导权,导致围绕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现金流遭受账期冲击影响。因此,站在企业的角度,供应链金融是满足企业“抵消账期影响,基于上下游交易数据而产生的信用贴现需求”的金融服务。 投资产业供应链金融的宏观因素考量 02

1、数据可见,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在13.2万亿,基于牛鞭效应和渠道加成效应,下游参与方的应收账款规模更大,整个市场规模可能是一个接近百万亿的应收账款规模。 2、产业供应链金融如何从消费金融发展的经验上借鉴将在下一页具体介绍。 3、实体经济景气度低,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等各种不确定性影响,这时国家要稳杠杆,企业的负债和贴现需求也会增长,行业发展环境跟当年汽车金融起步所处的汽车产业环境类似,所以在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空间比以往更大; 4、由于银行非标债务被限制,以往银行理财资金大多数都用在非标理财,外加P 2 P爆雷事件频发,导致实体经济里面给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非常紧张,这时中小企业对其他形式替代传统融资方案的需求更为强烈;

5、产业与金融机构的业务都在各自领域经历了在线化与互联网化,业务流程的线上化程度、行业数据的可获性程度以及行业B TO B的发展程度与以往有了很大提升,成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催化剂。此外,金融机构的资产证券化放开也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6.商业保理公司的经营资质的可获性较好,同时商业保理公司已经很大程度上从事类金融贷款的业务,资金端的接入程度也较灵活,相当于经营资质较为放开。 7、近期国家相关的产业支持政策与指导意见梳理如下: 产业供应链金融借鉴消费金融发展路径 03

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分析报告

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分析 供应链金融的实践由来已久,但供应链金融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则要追溯到2000年Timme(2000)等的定义,他们认为当供应链上的参与方与为其提供金融支持的处于供应链外部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建立协作,且这种协作关系旨在于实现供应链的目标,同时考虑到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及进程、全部资产和供应链上的参与主体时,就形成了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来,既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同时又通过银行、物流企业、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 从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来源上看,资金可以来源于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由于预付、延期支付等形成的链内融资方式,也可以源于独立的第三方金融机构,即供应链外部融资,这也构成了供应链金融的两种基本形式:第一、链内融资。在供应链内部,出于成员间良好的合作关系,预付货款和延迟支付等付款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个别企业的资金短缺压力,实现资金流在供应链成员间的优化配置。这种以业务关系为纽带的资金流动,具有融资成本低、融资速度快等特点,在加强成员企业间的业务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链内融资模式的资金调配能力和规模都有限,当上下游企业都同时面临资金缺口时,这种方式就很难达到效果。第二、链外融资。当链内融资不能满足需求时,就必须借助于链外的资金。按照有无实物质押,可以初步分为供应链外部基于物流金融业务的质押融资和基于核心企业资信水平的信用融资两个方面。基于物流金融业务的质押融资主要表现为外部金融机构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

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金融行业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金融行 业的应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金融行业的应用概要: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个体间的信息交换越来越紧密,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信任鸿沟。目前现有的主流数据库架构都是私密且中心化的,在此架构下交易双方的数据孤立,需要引入第三方中介保证交易的真实性,然而这也带来了交易效率的下降和操作风险的上升。作为新兴的数据共享机制,区块链技术有可能成为下一代信息交互的底层架构,通过分布式技术实现算法背书、全球互信这一巨大进步,全面提升资产交易效率和安全等级。作者 | 区块链铅笔创始人龚鸣 来源 | 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资管高层决策参考》 一、区块链的本质:构建可信任的数据共享机制 (一)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记账理念,帮助解决信用中介问题区块链是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思想的统称,并不是某种特定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基于密码学技术设计的共识机制方式,在对等网络中多个节点共同维护一个持续增长的、由时间戳和有序记录数据块所构建的链式列表账本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DLT,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该技术方案可以让任意多个节点接入系统,把一段时间内系统中各个节点的全部信息交流数据,通过密码学算法记录到一个数据块(block)中,并且生成该数据块的指纹用于链接(chain)下个数据块,信息校验时通过系统的所有参与节点共同认定记录是否为真。

通俗来讲,我们可以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库想象成一个账本:比如支付宝就是典型的账本,任何数据的改变就是记账。这个账本记录了A有多少钱,B有多少钱,A支付给B多少钱等等。区块链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记账,系统会在一段时间内,可能选择十秒钟,也可能十分钟,选出这段时间内记账最快最好的人,由这个人来记账,他会把这段时间数据库的变化和账本的变化记录在一个区块中。 我们可以把这个区块想象成一页纸,系统在确认记录正确后,然后把这张纸发给整个系统里面其他所有人。这样周而复始,在下一个时间段系统会寻找下一个记账又快又好的人,而系统中的其他所有人都会获得整个账本的副本。这也就意味着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模一样的账本,这种技术,我们就称之为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 区块链诞生的重要意义在于解决了信息共享的信用问题。传统的共享有两大弊端:一是能够共享出来的信息量有限(因为对自己重要的都会掖着藏着),二是共享范围很小(一般都是熟人之间)。传统的共享适合小范围的熟人之间,但这种共享不能满足大量业务开展需求。于是需要借助权威的第三方(比如交易中心),利用权威性,让各方都放心在交易中心开户、支付清算、登记结算等等数据都在中心,却也带来了交易效率的下降和操作风险的上升。

区块链技术在P2P行业中的应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6288961.html, 区块链技术在P2P行业中的应用 从2010年至今,区块链技术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关注。 区块链一词首先起源于中本聪和比特币,目的在于解决网络别匿名点对点的交易时的信任问题。 更广义的范畴,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的一种,准确的说,是一个具有全网共识的基础账本的分布式账本。 2018年,区块链因为徐小平的一则信息,再次大火。 那么究竟什么是区块链呢? 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和其他技术相比,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数据加密、分布式存储、多个实体共同维护啊同一套数据、以及预设机制使实体间大成共识等鲜明特征,使得区块链天然具有重塑金融、数据安全、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基因。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6288961.html, 在互联网映射的虚拟世界里,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和共识机制能大大减少信息互通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为构建集体协作提供技术支撑。 区块链在P2P金融领域的应用 具体看,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作用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支付、身份认证和资产数字化。区块链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间的对账成本及争议解决成本,从而显著提高支付业务的处理速度及效率,尤其是在跨境支付领域的作用更是明显。 第二,区块链可以实现数字化身份的安全、可靠管理,在保证客户隐私的前提下提升客户识别的效率并降低成本,这点在互联网金融的数字化证签章及电子存证领域尤其应用广泛。 第三,各类资产,如股权、债券、票据、收益凭证、仓单等均可被整合进区块链中,成 为链上数字资产,使得资产所有者无需通过各种中介机构就能直接发起交易。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体系优化研究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随着供应链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越来越广受国 内外学者关注。在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当下,中国经济展现出结构性分化的趋势,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改革供给体制,激发微观实 体经济,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在供给侧改革中,对于供应链金融的优化意义 重大。自供应链金融发展以来,供应链金融的风控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现有的文 献对于供应链金融风控的研究多侧重于供应链本身、内容较为单一,运用互联网 技术对于供应链金融风控的优化仍有待研究。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其具有的 安全、方便的特点,使其迅速成为解决供应链金融问题的一种可能手段。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区块链技术;优化 引言: 供应链金融在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兴概念,自2005年以来,其研究热度持续升温,2015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尽管已有许多学者对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了风险 评估与模式优化,仍然无法弥补模式本身所固有的一些缺陷。但近年来区块链技 术的发展为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选路径,利用区块链技术,模式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与流程监控等问题将得到解决,通过技术创新,将促进 供应链金融效率的提高与系统风险的降低。目前区块链技术仍处于技术探索与完 善阶段,其算法与共识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于供应链金融领域引入区 块链技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其概念理论体系与背后的机制原理,探讨其结合可 能性。 1区块链技术的构成和功能 1.1区块链及其构成区块链 在短短10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其功能已不仅局限于发展初始阶段的可编程货币,而是逐渐丰富,囊括了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和基础设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提出的区块链标准1.0版中,将区块链定义为“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无法篡改、无法抵赖的技术体系”。区块链系统的通用模型由区块、账户、共识、智能合约4个主要部分构成。每隔一段时间,区块链将链上各参与主体产生的数 据打包为一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形成数据区块的链条。通过非对称密钥将参与者身份生成“账户”,用于记录当前的信息,各参与主 体拥有同样的数据链条,且无法单方面篡改。任何信息的修改只有经过约定比例 的主体同意方可进行,并且只能添加新的信息,无法删除或修改旧的信息,这些 规则通过算法在多节点之间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区块链上的编码定义参与者 之间的承诺,并自动执行,这部分被称为“智能合约”。 1.2区块链的功能 1.2.1区块链技术构建新型系统信任模式 区块链采用信息技术,构建了参与者之间相互信任的新规则,提供了基于信 息技术的系统信任。信任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信任模式多种多样。卢曼(N.Luhmann)的社会系统理论将信任区别为人际信任与系统信任两大模式:人际信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系统信任则体现人对群体、对机构组织或 对制度的信任。区块链提供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信任不必依赖机构或中介,这 种信任既不同于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又不同于任何一种原有的系统信任。区块 链提供的交易信任由机器和算法确定,通过构建一个依赖于机器和算法信任的交

2020年供应链金融调研分析报告

2019年供应链金融行业分析调研报告 2019年11月

目录 1.供应链金融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5) 1.1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分析 (5) 1.2供应链金融行业结构分析 (5) 1.3供应链金融行业PEST分析 (6) 1.4供应链金融行业特征分析 (8) 1.5供应链金融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8) 2.供应链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0) 2.1政策体系不健全 (10) 2.2基础工作薄弱 (10) 2.3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10) 2.4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0) 2.5技术相对落后 (11) 2.6隐私安全问题 (11) 2.7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12) 2.8管理效率低 (13) 2.9盈利点单一 (13) 2.10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14) 2.11法律风险 (14) 2.12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4) 2.13人才问题 (15) 2.14产品质量问题 (15)

3.供应链金融行业政策环境 (17) 3.1行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善 (17) 3.2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7) 3.3“十三五”期间供应链金融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8) 4.供应链金融产业发展前景 (19) 4.1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19) 4.2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9) 4.3供应链金融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19) 4.4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20) 4.5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20) 4.6供应链金融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21) 4.7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22) 4.8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3) 4.9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3) 4.10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4) 5.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25) 5.1宏观机制升级 (25) 5.2服务模式多元化 (25) 5.3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25) 5.4社会化特征增强 (25) 5.5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26) 5.6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26)

浅谈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6288961.html, 浅谈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作者:魏源 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17年第03期 摘要: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不断运用,它已成为金融行业的一个“亮点”,不少学者纷纷将区块链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中看到,一些国家为了规范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中的使用,还制定了一些协议和规范,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运用提供依据和遵循。加强金融行业中区块链技术运用的研究,对促进金融行业发展,深化金融技术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金融领域应用 一、区块链技术的定义 什么是区块链技术?它是在点对点数据传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电子现金系统,有的学者将比特币的诞生比作区块链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运用。换句话说,比特币就是依据区块链技术发展起来的。在比特币电子现金系统中看到,储存单元的主要存在方式是区块,然后通过随机散列的加密算法将区块链接起来,于是就形成了区块链。其实,区块链技术并不是一种新技术,它是把现有的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出现的。虽然当前国际上对区块链技术还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但从实质上看,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也是一种数据库(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数据分享)。目前区块链主要分为公共区块链、联盟区块链和私有区块链三个类别。公共区块链,它是在中心分布式基础上出现的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通过权益证明或工作量证明机制,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部署区块链的应用程序,可在大部分国家或地区使用,不受访问权限的影响。从参与者的权限看,匿名用户也能参与公共区块链,完成读取、写入和交易验证等。 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一)银行业 由于区块链具有安全、透明和不可随意更改等技术优势,被银行业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当银行业引进了区块链技术后,银行体系的核心准则可能出现改变,比如说银行体系之间的信任问题。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目标来看,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主要方向。这种情况下,中介对银行体系之间的信任机制不起作用,数字货币出现以后,促进银行业实现数字化交易。从国外一家研究机构发布的预测报告看,全球银行业如果在2020年全部使用区块链技术,那么每年能够节省各种成本200亿美元,由此看到,区块链技术必将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改变。因为银行业需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和系统故障防范需求,同时还要严格审计,这样增加了运营成本。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加之局部地区出现政局不稳,银行业的监管深度进一步增大,银行业管理的门槛进一步提高,从而也增加了银行系统的监管成本。

互联网金融VS区块链金融

互联网金融VS区块链金融 区块链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一些互联网创业企业项目如果不与区块链搭上关系,都感觉没有跟上时代潮流。因此,不少国内外金融机构、商业机构都在想方设法利用区块链技术在改进业务模式方面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而传统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布局区块链,探索区块链技术可能的使用方式。区块链技术已经被视为下一代价值互联网的基本协议之一,对全球金融体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在互联网金融普及的今天,会不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即智能化的区块链金融时代?区块链金融的定义如何?区块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有什么差异呢? 互联网金融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金融之间已经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已经深度融合,已经不再是两个相互隔离的领域。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也正是由此而生。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实践和发展,逐渐成为我国金融界和IT界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互联网金融,而互联网金融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在国外,金融科技(Fintech)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词汇,金融科技主要是指互联网企业或者高科技公司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来开展的低门槛金融服务。从表面上看,国外的金融科技和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从本质上看,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共同点的,即它们都是新的技术手段和传统金融的结合。从这一角度来讲,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

方向方面还是一致的。 金融成为现代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当前,金融对各领域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得银行、证券、保险等之外的其他电子商务公司和IT企业也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过程中,从而诞生了更加丰富的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金融业与非金融业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如图2-2所示。 1.传统金融本质不变 互联网的出现给金融业带来的变化仅仅是形式和手段两方面的变化,而不是内涵或本质发生改变。互联网金融并不会改变金融的本质。 对于互联网不会改变金融本质来讲,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以电子商务与传统生意之间的关系为例。电子商务并没有改变交易的本质,而是借助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提升了交易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样,互联网金融也是如此,改变的只是金融业发展的形式,从传统的线下金融活动连接到互联网上来完成,与传统金融活动相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金融业的交易效率,而基于互联网“免费”的特点,降低了交易成本。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研究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8, 8(1), 78-88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6288961.html,/journal/cs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e16288961.html,/10.12677/csa.2018.8101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in Supply Chain Finance Yuxiang Huang1, Zhihong Liang2*, Yuehua Wang3, Gehao Lu1 1School of Software,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2School of Big Data and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3E-Visible,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Jan. 4th, 2018; accepted: Jan. 23rd, 2018; published: Jan. 30th, 2018 Abstract Blockchain is a decentralized and trusted distributed book processing technology, originated from Bitcoin. Its industry is widely regarded as a potentially disruptive technology that will reshape industry standards, change society and life, and will have a revolutionary impact on supply chain finance.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 exposition of the concept, key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of Blockcha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ain points i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urrent supply chain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to better solve the problems in supply chain finance such as the difficult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ng, limited usage sce-narios of commercial bills and bank drafts, and funds risk control issues of supply-chain core en-terprise. Finally, a case study of “e-visible” platform is presented. Keywords Blockchain, Distributed Ledger, Bitcoin, Supply Chain Finance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研究 黄宇翔1,梁志宏2*,王跃华3,陆歌皓1 1云南大学软件学院,云南昆明 2西南林业大学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3易见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收稿日期:2018年1月4日;录用日期:2018年1月23日;发布日期:2018年1月30日 *通讯作者。

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

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

目录 PART 1 1 前言 PART 2 2 供应链金融生态图谱 PART 3 6 2017中国供应链金融现状调研结果 PART 4 16 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PART 5 20 参与制作机构介绍 21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22 华夏邓白氏 23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

图表目录 图表1-1: 行业发展趋势展望7 图表1-2: 人员扩张计划展望7 图表1-3: 供应链金融公司类型分布8 图表1-4: 供应链金融客户行业分布9 图表1-5: 供应链金融公司业务规模分布10 图表1-6: 供应链金融公司风控成熟度分布12 图表1-7:风控数据来源类型分布13 图表1-8:风控数据完整度分布13 图表1-9 风险评估技术等级分布14 图表1-10: 风险评估技术准确度比对14 图表1-11: 业务发展痛点类型分布15

前言 国内经济持续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突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华夏邓白氏、中 破口和着力点。而金融端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从尤其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产融结合、2017年3月对供应链金融的各类市场主体进脱虚向实”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金融支持和服行了问卷调研,各类主体的竞争优势、市场务。而供应链金融是应“产业发展需求”而生,不格局、服务模式、资金渠道、风控手段是什管对于国际发展战略与进程,还是国内转型战略么呢?大数据、区块链等新金融科技对行业与进程,供应链金融都生逢其时。供应链金融不发展的影响几何?他们的实践是否印证了产仅仅是一种融资服务,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业的健康迭代、稳健繁荣、前途光明?未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生态圈的建立和繁荣来,他们又将如何前行、走向何方?希望通也是供应链金融的非常重要的使命。所以,供应过本报告的发布来记录行进中的2017中国供链金融是金融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应链金融业态。 2017年供应链金融产业健康迭代、宏观环境利 好、产业生态稳健繁荣,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 行业龙头、B2B平台、供应链公司、外贸综合服 务平台、物流公司、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金融科 技、信息化服务商等都纷纷往供应链金融领域渗 透,可谓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本报告第一至二章节【Part1&2】由深圳万联亿通科技有限 公司撰写(具体由其下属的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负责资料 整理、分析论证等工作,内容取自《2017中国供应链金融生 态图谱》),第三章节[Part3]由上海华夏邓白氏商业咨询有 限公司(简称华夏邓白氏)撰写,第四章节[Part4]由中国人 民大学商学院撰写(具体由其下属的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 究中心负责资料整理、分析论证等工作) 1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 用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在创世区块里留下一句永不可修改的话:“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泰晤士报》,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对银行业进行第二轮救助的边缘)。基于区块链的时间戳服务和存在证明,第一个区块链产生的时间和当时正发生的事件被永久性的保留了下来。这些充满未来感和技术色彩的事物看似离我们很遥远,而实际上却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二十年后我们的生活或许可以这样描述:数字货币成为主流货币,我们可以像收发邮件一样方便快捷地随时随地向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人进行资产转移和交易。 一. 区块链:带来颠覆性改变的创新技术 1. 何为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共享账簿技术,是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其通过数字加密技术和一致性共识算法解决了在多个互不信任的主体之间进行可靠价值记录和转移的问题,并且保证了记录于区块链上的数据具有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特性,从而使无需中介参与的数字资产交易成为可能。 2. 区块链核心技术 区块链主要解决交易的信任和安全问题,针对此问题区块链提出四个技术创新: ●分布式账本。交易记账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共同完成,且每一个节点都记录的是完整的账目,因此它们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合法性,同时也可以共同为其作证。在区块链中,没有任何一个节点可以单独记录账本数据,从而避免了单一记账人被控制或者被贿赂而记假账的可能性。由于记账节点足够多,理论上讲除非所有的节点被破坏,否则账目就不会丢失,从而保证了账目数据的安全性。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以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麦肯锡在其研报中称“区块链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目前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的核心技术。” 由于在解决信息不对称、中介机构的中心化与“信息孤岛” 等问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区块链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日新月异,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供应链金融、支付、资产证券化、票据、征信和风险管理等传统业务中。 区块链与金融业务的结合,已实现由理念向产品的跨越,并正在深刻地影响金融业务的变革。本文将对区块链在金融业务中的主要应用情况进行梳理。 一、区块链简介 根据《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的定义,狭义上,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连接数据存储区块从而形成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分布式数据库);广义上,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区块链主要有四个技术特点,分别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 ti on)、去中心化信任(Trustless)、可靠数据库(Reliable Database)及集体维护(Collec TI ve M ai n te nance)。 一是去中心化。区块链由众多节点组成一个端到端(Peer to Peer)的网络,不存在中心化的设备和管理机构,任意节点停止工作都不会影响系统整体的运作。 二是去中心化信任。区块链中节点之间通过数字签名技术(公私钥)进行验证,通过联盟链构建跨企业的信任机制。采用密码学哈希算法确保信息不可篡改,采用抗抵赖、抗攻击的共识算法保证区块链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和连续性,节点之间相互无法欺骗。 三是可靠数据库。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拥有最新的完整或部分数据库备份,单个甚至多个节点对数据库的修改无法影响其他节点的备份数据,除非能控制整个区块链的网络共识机制,但这几乎不可能发生。区块链中的每一笔交易都存储在区块中并通过密码学方法与相邻两个区块串联,在确保不可篡改的同时实现追溯功能。 四是集体维护。区块链是由其中所有具有维护权限的节点共同管理的,系统中各个节点按不同角色分工参与系统的共识、交易及验证等工作。 通过引入一系列创新技术,区块链能够解决数据存储与应用中的中心化、无法共享、易伪造和篡改、无法溯源以及高成本等问题,创建了人与人、人与数据之间的取信机制。因

2018年银行供应链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银行供应链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5月

目录 一、供应链金融贷 (6) (一)供应链金融贷的类型和基本流程 (7) 1、以信用贷款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贷 (7) (1)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贷 (8) (2)预付账款供应链金融贷 (9) 2、以资产抵质押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贷 (10) (二)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对银行来说是否一盘好生意 (13) 1、经济因素 (13) 2、流动性因素 (15) 3、风险因素 (16) 二、供应链金融ABS (18) (一)供应链金融贷VS供应链金融ABS VS供应链金融信贷ABS (18) 1、供应链金融ABS VS供应链金融信贷ABS (18) 2、供应链金融贷VS供应链金融ABS (19) (二)供应链金融ABS的市场空间 (21)

从宏观上讲,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是融资的结构性分化。大企业授信过度,产能过剩,中小企业缺少融资,发展艰难。这种模式对银行、企业和全社会的效益来说都有一定弊端。 从中观上讲,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就是利用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债权、物权进行融资。 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是供应链中资金流和物流存在时间差造成的,当下游向上游下达订单、接收货物和支付货款之间存在时间差的时候,就形成应付账款类融资,此时就需要核心企业作为担保帮助上游供货商融资,用钱的是上游供应商。 供应链金融包括供应链金融贷和供应链金融ABS。 供应链金融贷包括以债券为基础的应收账款类、预付账款类和以物权为基础的存货类融资。 应收账款类供应链金融贷:当下游向上游下达订单、接收货物和支付货款之间存在时间差的时候,就形成应付账款类融资,此时就需要核心企业作为担保帮助上游供货商融资,用钱的是上游供应商。 预付账款类供应链金融贷:当下游企业接收货物、完成销售和支付货款之间存在时间差的时候就形成预付账款融资。这时候就需要核心企业帮助下游经销商融资用来支付自己的货款,用钱的是核心企业自己。 存货类供应链金融贷:是核心企业帮助其下游分销商进行资金融通的一种方式,在下游经销商从核心企业进货后,由于销售周期较长,核心企业要求尽快回款,下游经销商就需要以库存抵质押来进行融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