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抚宁县南部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及防治措施

河北省抚宁县南部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及防治措施
河北省抚宁县南部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及防治措施

海水入侵的灾情评估和预防措施

§13.1海水入侵的灾情评估和预防措施 一、海水入侵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海水入侵(海水倒灌)是指海滨地区因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海水(或地下咸水)和地下淡水的天然平衡条件被破坏,从而引起海水向大陆含水层推移的一种有害水文地质作用,也就是由于陆地地下淡水水位下降而引起的海水直接侵染淡水层的自然现象。有时风暴潮或大涌潮覆盖陆域,也称之为海水入侵。 海水入侵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海滨地区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使海滨地区含水层中的淡水与海水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海水或与海水有水力联系的高矿化地下咸水沿含水层向陆地方向扩侵,影响入侵带内人、畜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就地用水,使淡水资源遇到破坏的现象或过程。 滨海含水层在海岸线处与海水接触,在自然状态下,地下水补给海洋。在很多临近海洋的地区,随着对地下水需求量的日益增多,滨海含水层已成为重要的水源。地下水的开采,使得地下水对海洋的补给量日趋减少。当滨海含水层的抽水量超过补给量时,海岸附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进入滨海含水层,并逐步向内陆推进,直至达到新的平衡为止。海水入侵对社会经济、环境和人民生活都能产生重大影响,已引起人们广泛地关注。 早在1855年就有关于伦敦海水入侵问题的报导,德国、荷兰和日本等国也都有类似的报导。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也出现了零星的海水入侵,进入80年代中期,入侵范围逐渐扩大,情况日益严重。目前比较严重的地区有河北秦皇岛、辽宁大连、山东莱州、浙江宁波等地。 淡水和海水都是可溶混流体,它们之间的接触带是由于水动力弥散作用而形成的过渡带。在这个过渡带中,混合水的密度由淡水逐渐变化为海水密度。过渡带的宽度随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而异。在某些条件下,过渡带的宽度相对于含水层的厚度比较小时,可以近似地把它看成不相溶混的两种流体的突变界面。如沿以色列海岸带的观测资料表明,这种突变界面的假定是合理的,但较宽的过渡带也是存在的。如山东莱州的观测资料表明,界面平缓不清晰,界面附近浓度变化缓慢,甚至有起伏。对于过渡带很宽的情况,突变界面的假设就不合适了,这时需用水动力弥散理论来研究过渡带发生、发展和运动情况。 近年来对山东龙口-莱州地区海水入侵的研究表明[薛禹群等,1992],造成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当淡水的开采量超过其补给量时,截断了原先向海洋排泄的淡水流,降低了海岸附近的地下水位,导致咸水模楔体向陆地推进,直至达到新的平衡。因而,海水入侵与抽水量大小、抽水井的分布及地下水开采利用方式有密切关系。用水量偏大、地下水补给量偏小将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出现大面积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的负值区,海水入侵则沿着负值区发展。海水入侵的分布与强抽水中心的位置有关,咸淡水界面沿海岸线逐渐向抽水中心移动,入侵带宽度逐渐增大,直至抽水中心为止。如强抽水中心向陆地方向移动,海水入侵将继续向前推进,直至形成新的平衡。海水入侵方式,依据咸淡水接触关系的几何形态主要有面状入侵体、带状入侵体、管状入侵体、舌状入侵体和锥状入侵体等。 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的透水性比较均匀的含水层中,海水入侵可呈“面状”推进。沿古河道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2019届高三第三次测评试文综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度下期八市重点高中联盟 “领军考试”高三文科综合试题--地理 2018年11月27日至12月5日, 据此回答1?2题。 1.在此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国旗升起时影子朝向西北 B.地球的公 转速度逐渐变慢 C.葡萄牙的白昼变长 D.亚洲低压处于 强盛期 2.×××沿途可看到的景观是 A.葡萄牙南部河流处于枯水期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羊儿成群结队 C.飓风在北美洲登录 D.巴西草木旺盛,郁郁葱葱 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据此回答3?5题。 3.关于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 B.沿岸暖流流经洋面,水汽丰富 C.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 D.气流下拆使得雾不易扩散 4.“骷髅海岸”形成的原因是 A.沿岸地区沙漠广布,极度干旱,船员难以获得必须的水资源 B.该地有神秘的海洋动物活动造成船只失事 C.该地在欧洲通往美洲的航线上,过往船只多 D.浅滩导致船只搁浅 5.火烈鸟在此集聚的原因是 A.此处寒暖流交汇,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 B.浓重的海雾使得火烈鸟不容易被猎人发现 C.深层海水上泛,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 D.该地草木繁盛,适合火烈鸟栖息 下图所示我国西南某河流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夏季分布状况,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雨量仅140mm,冬季盛行偏北风。据此回答6?8题。

6.关于PQ河段河谷的形成原因不正确的是 A.地形落差大,流速快 B.流水侵蚀以下切侵蚀为主 C.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易侵蚀 D.地壳断裂下陷形 7.QR河段沙洲形成的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D.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8.关于甲地沙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②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③冬季的偏北风把沙吹过来的④甲地的沙来源于QR河段的沙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材料一高山积雪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规划、融雪型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廈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 材料二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 9.关于该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拔5300m以上,夏季积雪覆盖面积增加 B.海拔5300m以上的地区,夏季多地形雨,降雪量较大 C.夏季的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冬季 D.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易携带泥沙石块形成泥石流。 10.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约38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呈下降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 A.高海拔地区全年气温低,气温变化对积雪覆盖的影响小 B.高海拔地区地势陡峻,积雪难以留存 C.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积雪的升华量大 D.高海拔地区冬季多大风,部分区域的积雪被强风搬运至别处 11.与春季相比,该山地海拔约1200m以下夏季积雪覆盖面积不变,其原因是 A.积雪春夏季消融情况相似 B. 200m以下,温度高,无积雪留存 C.积雪已在春季消融殆尽 D.夏季融化的雪量和降水补充的雪量相当 3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美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汇入加利福尼亚湾。上游穿行于山区,年均降水量200?500mm;中游流经科罗拉多高原,形成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下游地势低洼,平均年降水量不足lOOnrnu汛期出现在4、

【精校】2018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查文综试题地理

2018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查文综试题地理 一、选择题。 地处美国某山脉的马尾瀑布是一条季节性瀑布(下图),隐蔽于群山之间,夏季几乎断流。每年2月中下旬,当夕阳照射在瀑布上时,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如同岩浆沿着高崖倾泻 而下,因此被称为“火瀑布”。这一奇景在其他日期难以看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马尾瀑布位于图中的() A.甲地附近 B.乙地附近 C.丙地附近 D.丁地附近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火瀑布是出现于2月中下旬的夕照,此时夕阳应在西南方向,根据 材料,瀑布还应位于群山之间,且有丰沛的流水,据此推断选B。 答案:B 2.马尾瀑布面朝()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解析:火瀑布是出现于2月中下旬的夕照,此时夕阳应在西南方向,因此马尾瀑布面朝西南,选A。 答案:A 3.该地10月中下旬无法观赏到“火瀑布”奇景的原因主要是() A.晴天少云层多 B.地形阻挡夕阳 C.瀑布水量不足 D.水色浑浊不清 解析:10月中下旬与2月中下旬的夕阳位置相当,但无法观赏到“火瀑布”奇景的原因则 不会是来自夕阳,也不会是来自地形地势,应是水量不足无法形成瀑布奇景的问题,据此 选C。 答案:C 当强冷空气经过渤海上空时,受海水加热加湿促使空气中的水汽凝华,形成“冷流云”, 继而在山东半岛北部形成“冷流雪”,12月是月冷流雪量最多的月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山东半岛南部冷流雪量远少于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 B.地形阻挡 C.气温较高 D.地势低平 解析:山东半岛的冷流雪量是气流经渤海加热加湿后遇地形阻挡而成的,北部处于冷流雪 量的迎风坡,南部处于背风坡,降水量要少于南部,选B。 答案:B 5.冷空气南下时,山东半岛北部12月比2月更易产生冷流雪的原因主要是() A.海陆气温差异较大 B.南下冷空气较频繁 C.渤海表层水温较高 D.半岛上空尘埃较多 解析:冷流雪量的多少取决于渤海的加湿加热能力,12月与2月相比,渤海的12月比2 月表层水温较高,温差更大,强冷空气更易凝华成冷流雪,选C。 答案:C 2014年,M公司开始发展生鲜电商业务。消费者在网上下单,购买的生鲜由物流配送到家。2016年,M公司开始拓展互联网和实体店相结合的业务,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陆续 开设实体店。每间实体店规模达4000~100000m2,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承诺3km内可免费配送,并提供生鲜加工、烹饪服务。顾客既可网上下单,又可现场购买,还可在实体店内 设置的特定区域就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M公司开设生鲜实体店首选上海等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租金 B.信息通达度 C.交通运输 D.区域购买力 解析:生鲜食品价位较高,且不易储存,必须在短时间内销售出去,因此,公司开设生鲜 实体店首先要考虑城市的购买力,上海等城市经济发达,购买力强,故称为其首选,选D。答案:D 7.M公司在实体店设置特定区域供顾客就餐,主要是为了() A.提高生鲜销量 B.保证生鲜品质 C.减少配送成本 D.优化空间配置 解析:生鲜食品讲究及时食用,但加工、烹饪过程较为麻烦,M 公司在实体店设置特定区 域供顾客就餐,从顾客需求出发,可以激起顾客好奇心购买欲,还可以解决顾客加工、烹 饪困难,这样可以提高生鲜销量,选A。 答案:A 8.与规模相同的传统中低端生鲜超市相比,M公司的生鲜实体店() A.服务等级较低 B.服务范围较广 C.服务种类较少 D.门店数量较多 解析:与规模相同的传统中低端生鲜超市相比,M公司的生鲜实体店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3km内可免费配送,并提供生鲜加工、烹饪服务,还开设了互联网和实体店相结合的业务, 因此,M公司的级别更为高端,服务范围更大,选B。 答案:B

海水入侵的影响与分析审批稿

海水入侵的影响与分析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海水入侵的影响与分析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地下水 指导教师:刘晓红 姓名:朱和平 学号: 班级:14土木-2BF 2016年5月29号完成

摘要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史至关重要的。地下淡水和咸水之间存在着一个动态平衡的混合界面,淡水储存一旦减少,平衡状态被打破,该界面便会向陆移动,最终产生海水入侵。在综合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海水入侵的现状阐述了沿海平原地区和基岩地区海水入侵的机理,以及海水入侵的平面和垂向分布,并说明了海水入侵的危害包括对农业、工业生产的影响、人口健康及社会稳定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和耕地资源退化。接着描述了海水入侵的方式包括均匀入侵和非均匀入侵,最终根据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合理开采地下水、人工回灌淡水、农田节水灌溉和远距离调水补给和修建地下水库等措施在防治海水入侵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机理;分布;防治措施 1.绪论 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含水层或河水地带海水倒灌使咸潮影响带扩大,并发生海水补给地下水的现象,称为海水入侵。沿海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很大。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水位持续大幅度下降可造成咸淡水界面发生变化,

海水向淡水含水层侵入,地下水矿物度增高,水质恶化。目前,全世界已经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个地方发现了海水入侵问题,如荷兰、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法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以色列、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中国、埃及等。海水入侵给各国沿海地区带来严重危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渤海、黄海沿岸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海水入侵加剧现象,全国总海水入侵量达1000km。所以研究海水入侵的问题变的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合理开采和有效分配水资源,同时采取积极措施,限制海水入侵。 2.海水入侵机理 海水入侵地下水是咸淡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流体动力学过程。在自然状态下含水层中的咸、淡水保持着某种平衡,滨海地带地下水水位自陆地向海洋方向倾斜,陆地地下水向海洋排泄,二者维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两者之间的过渡带或临界面基本稳定,可以阻止海水入侵。然而,这种平衡状态一旦被打破,咸淡水临界面就要移动,以建立新的平衡。如果大量开采地下水或者河流入海径流量减少,淡水压力降低,临界面

海水入侵和海平面上升

其它海洋灾害——海水入侵和海平面上升 热门文章 ? 巴布亚新几内亚沉船事故… ? 日本福岛近海发生5.8级… ? 印尼发生里氏7.6级地震 … ? 台湾花莲今日发生2起有… ? 所罗门群岛发生6.6级地… ? 热带风暴"天鹰"重创菲律… ? 福岛核事故调查称日本政… ? 泰国沿海出现5米高巨浪 … ? 强风暴袭击挪威西部沿海 ? 日本福岛核电站周边去污… 最新推荐 ? 温家宝听取蓬莱油田溢油… ? 渤海生态持续恶化鱼虾难… 作者:海洋财富网 来源:海洋财富网 点击数: 19725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31日 海水入侵 海水入是指海水通过透水层渗入水位较低的陆地淡含水 一般情况下,陆地淡含水层的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大量抽取陆地淡含水层,会使地下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通过透水层渗入陆地淡含水层中,从而破坏地下水资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热膨胀、冰川融化和地面沉降等海平面上升是一种长期的、缓发性灾害。海平面上升可淹没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区,变“桑田”为“沧海”,海平面上升会导致风暴潮致灾程度增强,海水入侵距离和面积加大,潮差和波高增大,加重了海岸侵蚀的强度,加剧河口区的咸潮入侵程度。 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略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各海区中,东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较高,达3.1毫米/年,黄海、南海和渤海分别为2.6毫米/年、2.3毫米/年和2.1毫米/年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热膨胀、冰川融化和地面沉降等作用造成的。 海平面上升是一种长期的、缓发性灾害。海平面上升可淹没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区,变“桑田”为“沧海”,海平面上升会导致风暴潮致灾程度增强,海水入侵距离和面积加大,潮差和波高增大,加重了海岸侵蚀的强度,加剧河口区的咸潮入侵程度。 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略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各海区中,东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较高,达3.1毫米/年,黄海、南海和渤海分别为2.6毫米/年、2.3毫米/年和2.1毫米/年。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2001年评估报告,20世纪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1~2米。根据温室气体的不同排放情况预测,全球海平面高度在1990~2100年期间将上升9~88厘米,但区域间的差异十分明显。1990~2025年和1990~2050年期间全球海平面将分别上升3~14厘米和5~32厘米。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知识讲解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利用太阳辐射能中的 A. 紫外光 B. 可见光 C. 红外光 D. X光 亚轨道一般是指距离地面20至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也称为天空过渡区。完成下面小题。 2.中纬度地区,某飞行器自地面进入亚轨道下界时,其气温变化的一般特点是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 先上升后下降 D. 先下降后升高 3.确定亚轨道内飞行器飞行位置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 B. RS C. GIS D. VR 越南下龙湾约有3000个岩石岛屿和土岛,伸出海面的锯齿状石灰岩柱为典型景观,因酷似中国的桂林山水,被称为“海上桂林”。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该处景观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和海水入侵 B. 挤压褶皱——岩层沉积——地壳抬升和海水侵蚀 C. 岩层沉积——海水侵蚀——流水溶蚀和地壳抬升 D. 岩浆侵入——岩层沉积——流水溶蚀和海水入侵 5.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与下龙湾相似的是 A. 东非大裂谷 B. 挪成峡湾 C. 路南石林 D. 山东泰山 香港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香港外来移民数量猛增,完成下面小题。 6.移民来源以两广和福建一带为主的原因是 A. 经济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社会文化因素 D. 环境因素 7.移民涌入,可极大地促进该时期香港的 A. 汽车产业 B. 钢铁产业 C. 纺织产业 D. 旅游行业

雅西高速的四川拖乌山隧道段,因落差大采用了螺旋形隧道(就是在山中打出一条隧道,在隧道中盘山)。完成下面小题。 8.雅西高速修筑螺旋形隧道的原因 A. 联系更多聚落 B. 有利于行车安全 C. 节约建设成本 D. 保护生态环境 9.高速的修建使当地 A. 人口迁移规模下降 B. 区域经济差异扩大 C. 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D.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的影响,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下图为2010年-2015我国煤炭供需格局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与2014年相比,2015年煤炭供给量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 ①产业集中程度降低②煤炭进口减少③国内能源市场扩大④煤炭产量下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考题演练-第14讲陆地水与水循环、生物与土壤

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考题演练-第14讲陆地水与水循环、生 物与土壤 (2018·山东济南模拟)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 1、假设图中数码①②③④表示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那么数码①②③④依次表示() A、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 B、大气水、海洋水、地表水、地下水 C、海洋水、大气水、地下水、地表水 D、大气水、海洋水、地下水、地表水 解析:选B。水循环过程实际上就是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解题时可采用尝试法解题,把四者填进去以后,结合水循环的环节,看其是否符合水循环的过程。 2、假设图中数码⑤⑥⑦⑧⑨表示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五个环节,那么数码⑤⑥⑦⑧依次表示() A、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 B、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C、降水、蒸发、下渗、地表径流 D、蒸发、地表径流、降水、下渗 解析:选D。根据上题的结论可知,⑤由海洋水变成了大气水,表示蒸发;⑥表示地表水变成了海洋水,为地表径流;⑦是大气水变成了地表水和海洋水,表示降水;⑧表示地表水下渗,然后变成地下水。 3、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中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⑤ B、⑥ C、⑦ D、⑨ 解析:选B。目前人类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跨流域调水等方式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但最主要的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来影响水循环,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都可以对地表径流产生影响。

(2018·昆明一中月考)右图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①②的地理含义分别是() A、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C、光合作用、释放氮气 D、呼吸作用、释放氧气 解析:选B。①为光合作用,②为释放氧气。 5、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 ①有机质的积累②岩石风化③地下水吸收④养分元素的富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 6、如果该示意图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考虑到淋失作用的存在,那么该地的土壤特点是() A、土质疏松,富含钙质 B、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C、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D、碱性土壤,富含钾、钠等养分 解析:选C。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其特点是土质黏重,酸性强,有机质含量低。 7、(2018·福建六校联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四个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图中数码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②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3)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图中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循环;该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给________补充水资源。 (4)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人类可以施加影响的是示意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等(任意列举三个例子)。 答案:(1)大气(2)水汽输送径流输送(或地表径流) (3)海陆间陆地(4)④(或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等 【一】选择题 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海水入侵防治对策

海水入侵防治对策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山东省滨海平原各地市已逐步摸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海水入侵防治工程和技术,包括开源节流工程、防潮堤工程、地下水回灌工程、淡水帷幕工程、河口地下坝工程、潮间带抽咸养殖工程及微咸水综合利用技术等。 1、开源节流工程 开源就是继续挖掘当地降水和雨洪水资源、适当引调客水资源;节流就大搞节约用水,包括农业灌溉节水、工业节水和生活节水等。这一工程类型,紧扣海水入侵发生的实质,通过增加水资源量、改变供水结构来预防和缓解海水入侵。 山东省滨海地区降雨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全年降雨有70%集中在汛期的2-3月时间内,而汛期降雨中的2/3又集中在几场暴雨之中,加之滨海河道源短流急,河水特别是洪水拦蓄利用率低,约30~40%。因此,在河道上、中游地段兴建水库、闸、坝等工程具有拦蓄雨洪水资源、增加可供水量的功效。另外,有些地区还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进一步开发开空雨水,年降水量增加20~40mm。 在开源的同时,各地市还积极建设节水工程。由于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的70%左右,成为节水的重点,包括渠道衬砌、低压管灌、喷灌、滴灌等工程类型,发展节水农业的地区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提高15~25%。工业方面,主要是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和污水处理及回用率,从而达到降低单位产值的水耗。生活方面,则以推广使用家庭节水器具为主,注重通过各类宣传活动提高社会节水意识。 2、防潮堤工程 从历史资料看,山东省每次海潮发生,影响范围近者一般在5km左右,远者可达60km,给该范围内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每逢海潮危害,河水顶托现象严重,形成河水顶托倒灌现象。因此,修筑防潮堤工程防止风暴潮灾、修建防潮闸防止海水上溯倒灌是非常必要的。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沿海地市就陆续兴建了一批防潮坝或防潮闸、堤工程。如莱州市在108 km的海岸线上,建设了4处防潮堤长57km。昌邑、寿光、寒亭等地也修建了防潮大堤,对防止风暴潮害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地区又仿照荷兰模式探索性地建设了填海造陆式的防潮和蓄淡工程,最具典型代表

上海市闵行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三)年级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闵行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 2.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考生号。 3.答案必须全部做在答题纸上,用黑色水笔填写。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比邻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两者相距约4.2光年。比邻星位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超级月亮”比平时的满月更大,这时月球位于公转轨道近地点附近。闵敏同学想观察、拍摄“超级月亮”刚从地平线升起后的场景,应该选择在该现象当天的 A.正午前后B.黄昏前后C.子夜前后D.黎明前后 3.江苏盐城的沿海滩涂是候鸟重要的栖息地,这里的地貌其形成主要受到 A.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B.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 C.海浪的侵蚀、搬运作用D.海浪的搬运、堆积作用 4.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解释,菲律宾海沟位于 A.板块相互张裂的生长边界B.板块相互张裂的消亡边界 C.板块相互碰撞的生长边界D.板块相互碰撞的消亡边界 5.右图是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箭头表示风向。该区域 A.位于北半球,受低气压天气系统影响B.位于南半球,受反气旋天气系统影响 C.垂直方向上,L附近空气作上升运动D.天气晴朗,气流状况不利于成云致雨6.“冬季漫长严寒,暖季短促,年降水量不多,因为蒸发弱地面比较潮湿,沼泽广布,这里的大片森林是世界上重要的用材林。”描述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 7.以下地理现象能够作为全球气候变暖证据的是 A.阿尔卑斯山区的积雪增多B.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大量融化 C.大城市中心气温比郊区高D.南极附近上空的臭氧洞面积扩大 8.渭干河发源于天山南麓,是塔里木河的支流,该河的汛期和补给形式是 A.春季,积雪融水B.夏秋季,大气降水 C.夏季,冰川融水D.全年均匀,地下水 9.对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有显著影响的洋流是 A.西澳大利亚寒流B.赤道逆流 C.马达加斯加暖流D.西风漂流 10.拉尼娜现象出现的年份,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将明显

辽宁省海水入侵成因及防治措施

第17卷第1期Vol 117No 11 辽 宁 地 质 L IAONIN G GEOLOGY 2000年3月March ,2000   收稿日期:1999-12-251 第一作者简介:寇英杰(1978-),女,助理工程师,从事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1 文章编号:1000-6273(2000)01-0067-05 辽宁省海水入侵成因及防治措施 寇英杰,王颖 (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海水入侵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地质灾害。辽宁省海水入侵自70年代以来呈逐渐增加趋势,具有入侵面积广、发展速度快等特点。目前海水入侵已成为我国较为突出的地质 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针对海水入侵形成机制及危害程度的地域性,目前已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如控制开采,人工回灌,修建地下水库等,取得一定效果。关键词:海水入侵;自然因素;人为因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X143 文献标识码:A 辽宁省是一个拥有广阔海域的省份,全省海岸线从鸭绿江口至山海关老龙头全长217813km [1]。从70年代末开始,辽宁省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现象日益严重,其中大连地区、辽河三角洲地区、辽西走廊等沿海地区,均不同程度的受海水入侵干扰,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严重的影响。 1 海水入侵的分布及危害 111 海水入侵的分布、特征[2] 根据我省海水入侵的区域分布特点、危害程度,按地域将全省划分为四个灾害区,然后根据海水入侵程度的差异以及分布的不同地域再划分若干地段,具体分述如下。 11111 大连沿海海水入侵区(Ⅰ )11金州—大魏家—大莲泡入侵段(Ⅰ1) 该地段海水入侵是由工业及农业井超采引起。 地下水中氯离子含量达374~547mg/L ,最高氯离子含量93314mg/L 。入侵面积达3510km 2。该地段由于政府采取限量开采措施,近年来入侵面积缩小,地下水位回升,氯含量下降。大魏家与大莲泡降至200~230mg/L ,但个别点仍大于500mg/L 。 21金州—南关岭—大连市区入侵段(Ⅰ2) 该区属金州—南关岭背斜与大连市区断裂岩溶蓄水地段。工农业及菜田机井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氯离子含量高达326~2400mg/L ,矿化度大于1000mg/L ,入侵面积72km 2,入侵内陆最大距离达7126km ,该地段1990年实行限量开采后氯离子含量有所减少。 31营城子入侵段(Ⅰ3)该地段属第四纪松散层孔隙水入侵段。是大连市区的蔬菜基地。由于菜田用水,使机井超量开采造成海水入侵。水中氯离子含量达40318mg/L ,入侵面积5018km 2。自1987年以后限制部分机井开采氯离子含量稍有恢复。 41旅顺三涧堡入侵段(Ⅰ4)该段分布于旅顺尖包河中下游。由于本地段厂矿工业用水,农业菜田供水,供水量过大引起海水入侵。水中氯离子含量达421~1106mg/L 。海水通过断裂与发育的岩溶裂隙系统侵入,面积达23km 2。目前该地段还未采取节制开采地下水措施。 11112 辽东(庄河—丹东)沿海海水入侵区(Ⅱ )11大东港海水入侵段(Ⅱ1)东港市沿海地区咸淡水界线距海岸3~6km 展布,这里分布有全新世海相地层,咸水基本上与此有

2019(秋)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中图版(新教材)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通过水循环实验、水资源调查等方式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地理实践力】 2.通过内流区和外流区水循环的对比,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区域认知】 3.能够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综合思维】 4.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水的习惯。【人地协调观】 知识清单一水循环 1.概念 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的交换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态的运动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 循环类型字母主要环节 海陆间水循环 A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 海上内循环 B ①蒸发、⑦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⑧植物蒸腾、⑨蒸发、③降水河流为典型的地表径流 3.成因

内因: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外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 知识清单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3.塑造地表形态。 形成冰川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等 4.赋予了水资源可再生和可永续利用的特点。 [易误辨析]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角度讲,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量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虽然海陆间水循环的范围很广,但是参与循环的水量却远远少于海上内循环的水量。因为地球上3/4的面积都是海洋,海上内循环的水量占全球水循环总量的90%

海水入侵与地下水危害防治综述汇总

海水入侵与地下水危害与防治综述 目录 第一章;海水入侵机理与现状......... 1一.海水入侵机理................................... 1 1. 水力坡度减小或发生逆转.................. 1 2 淡水与咸水的交换............................... 13隔水层的破坏 ....................................... 24咸淡水层通过钻孔沟通........................ 2第二章海水入侵的危害............. 3第三章海水入侵防治措施........... 41.合理开采地下水................................. 42.人工回灌淡水..................................... 43.实施节水农业技术............................. 54.远距离调水......................................... 55.修建地下水库..................................... 56 在感潮河口段应注意防止海水上溯和直接入侵。 .......................................... 67 在已形成海入侵的地区可以利用人工补源 .......................................................... 68.搞好水土保持。................................. 69 优化水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 710.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8 0

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科综合地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为某类工业在我国不同区域所占比例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类工业最有可能是 A.钢铁工业 B.电子工业 C.制糖工业D.乳制品工业 2.该类工业在①区域所占比重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B.市场 C.劳动力 D.技术 一个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图2中甲、乙分别为耕地、草地在各区域中占农业用地百分比图。图示地区耕地、草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0%、50%。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区 A.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地 B.耕地和草地均主要分布在东部 C.东部多草地,西部多耕地 D.耕地和草地均主要分布在西部 4.该地区草地面积大于耕地面积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地形C.市场需求 D_交通运输 5.影响该地区耕地和草地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日照 B.气温 C.土壤 D.河流 图3为美国西部内华达山脉370N西坡1~12月降水垂直递增率分布图。降水垂直递增率是指海拔每上升 100米降水的增加量(毫米/ 100米)。据此完成6~8题。 月,最大降水高度约在海拔 A.900米处 B.1400米

处C.1800米处 D.2300米处 月降水垂直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 A.位于背风坡,各海拔降水均少B.受高压控制,各海拔降水均少 C.受低压影响,各海拔降水均多 D.受海风影响,各海拔降水均多8.下列各月中,海拔300米处降水垂直递增率最小的是 A.2月 B.4月 C. 10月 D.12月 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容易随地下水蒸发而上升到地表,造成盐碱危害。科学家发现在南部小麦带(图4)盐渍化农田上种植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滨藜,3~4年后, 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并可在盐生灌木行间种植 大麦、燕麦等作物,发展畜牧业。据此完成9~ 11题 9.图中M地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时为该地 A.春季 B.夏季 C.秋季D.冬季 10.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地下水位,吸收土壤盐分 B.枝叶茂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C增加大气降水,稀释土壤盐分 D.根系较发达,增加土壤地下水

海水入侵监测

高密度电法在莱州湾东南岸海水入侵监测中的应用 赵书泉1,2 徐军祥2 李培远5 张荣敏5 (1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山东省地矿局3山东省物化探研究院) 摘要:海水入侵是由于滨海地区地下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造成海水向陆地淡水含水层入侵的现象。由于海水入侵,地下淡水水质恶化,致使大量的水井报废,粮食减产,果园被毁,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给人民的生活造成极大危害。莱州湾地区是我国海水入侵比较典型的地区之一,研究程度较高。但采用二维高密度电法对海水入侵界面的变化进行监测研究,在该区尚属首次。本文对高密度电法的工作原理以及海水入侵的电性特征进行了论述,根据实际工作案例,结合水质分析结果,对高密度电法的成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圈定了莱州湾东南岸地区海水入侵的范围。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海水入侵;莱州湾 1海水入侵概况 1.1海水入侵发展概述 莱州湾的海水入侵发现于1976年,在西由镇东北村长期监测井中,首先发现水质变咸,当时未统计范围,估计面积数平方公里。二十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海水入侵的规模不断扩大,沿海岸线形成具一定宽度,呈北东——南西走向入侵带。区内历年海水入侵面积变化见图1.1(山东省莱州市水利局,2003年)。可以看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海水入侵以来,海水入侵面积不断增加,1976年至1979年海水入侵面积为12.31km2。在八十年代海水入侵速度明显加快,入侵范围得到扩大,至1984年入侵面积达到46.26km2,5年间增加了33.95km2,年均入侵面积6.79km2,至1989年入侵面积达到了115.40km2,5年增加了81.45km2,年均入侵面积16.29 km2。而进入九十年代后,海水入侵速度明显放缓,到1995年海水入侵面积为148.24 km2,比1989年增加了32.84 km2,年平

海水入侵的影响与分析

海水入侵的影响与分析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地下水 指导教师:刘晓红 姓名:朱和平 学号:14142101885 班级:14土木-2BF 2016年5月29号完成

摘要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史至关重要的。地下淡水和咸水之间存在着一个动态平衡的混合界面,淡水储存一旦减少,平衡状态被打破,该界面便会向陆移动,最终产生海水入侵。在综合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海水入侵的现状阐述了沿海平原地区和基岩地区海水入侵的机理,以及海水入侵的平面和垂向分布,并说明了海水入侵的危害包括对农业、工业生产的影响、人口健康及社会稳定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和耕地资源退化。接着描述了海水入侵的方式包括均匀入侵和非均匀入侵,最终根据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合理开采地下水、人工回灌淡水、农田节水灌溉和远距离调水补给和修建地下水库等措施在防治海水入侵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机理;分布;防治措施 1.绪论 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含水层或河水地带海水倒灌使咸潮影响带扩大,并发生海水补给地下水的现象,称为海水入侵。沿海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很大。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水位持续大幅度下降可造成咸淡水界面发生变化, 海水向淡水含水层侵入,地下水矿物度增高,水质恶化。目

前,全世界已经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个地方发现了海水入侵问题,如荷兰、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法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以色列、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中国、埃及等。海水入侵给各国沿海地区带来严重危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渤海、黄海沿岸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海水入侵加剧现象,全国总海水入侵量达1000km。所以研究海水入侵的问题变的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合理开采和有效分配水资源,同时采取积极措施,限制海水入侵。 2.海水入侵机理 海水入侵地下水是咸淡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流体动力学过程。在自然状态下含水层中的咸、淡水保持着某种平衡,滨海地带地下水水位自陆地向海洋方向倾斜,陆地地下水向海洋排泄,二者维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两者之间的过渡带或临界面基本稳定,可以阻止海水入侵。然而,这种平衡状态一旦被打破,咸淡水临界面就要移动,以建立新的平衡。如果大量开采地下水或者河流入海径流量减少,淡水压力降低,临界面就要向陆地方向移动,含水层中淡水的储存空间被海水取代,于是就发生了海水入侵。 对海岸带含水层中海水—淡水关系的基本理论在国内外已

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地理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猪场拆迁潮涌现,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据此完成1~3题。 1.引起“南猪北养”局面的最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河网密度 C.市场需求 D.生产规模 2.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 A.接近市场 B.劳动力成本低 C.交通便利 D.饲料原料丰富 3.与南方相比,东北利于养猪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 B.河流湖泊众多,利于排污 C.草场广阔,利于大规模放养 D.森林资源丰富,饲料充足 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统计图,据此完成4~5题。 4.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A.长江三角洲 B.重庆、四川 C.珠江三角洲 D.新疆、陕西 5。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的时段是 A.2002~2005年 B.2005~2008年 C.2008~2011年 D.2011~2014年 下表是我国干旱区多年平均水汽输送统计表,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我国干旱区水汽输入的最主要气流是 A.信风 B.西风 C.东南季风 D.东北季风 7.我国干旱区水汽的最主要源地是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8.我国干旱区年盈余的水汽主要储存于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土壤 石笋(如左下图所示)是指雨水沿石灰岩的裂隙下渗并在喀斯特溶洞泂顶渗出,滴水到溶泂底面的碳酸钙沉积而形成。科学家对地中海沿岸地区索雷克洞的研究表明,石笋在生长过程中随季节变化形成明暗相间的微层(如右下图所示),暗条纹形成与有机质密切相关;石笋年微层厚度变化与同时代树木的年轮记录相一致。据此完成9~11题。 9.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中的有机质最主要来源于 A.洞穴外的动物 B.洞穴上覆的土壤 C.洞穴中的植被 D.洞穴中的地下河 10.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最主要形成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Two-Decade Reconstruction of Algal Blooms in China’s Lake Taihu

Two-Decade Reconstruction of Algal Blooms in China’s Lake Taihu H O N G T A O D U A N,*,?R O N G H U A M A,? X I A O F E N G X U,*,?F A N X I A N G K O N G,? S H O U X U A N Z H A N G,?W E I J U A N K O N G,§ J I N G Y A N H A O,?A N D L I N L I N S H A N 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ak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China,210008,Ecosystem Dynamics and Global Ecology(EDGE)Laboratory,School of Forestry and Wildlife Sciences,Auburn University,Auburn,Al, 36849,and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Information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China Received November17,2008.Revised manuscript received March15,2009.Accepted March18,2009. The algal blooming in the inland lakes has become a critically important issue for its impacts not only on local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s,but also on global human community. However,the occurrences of blooming on larger spatial scale and longer time scale have rarely been studied.As the third largestfreshwaterlakeinChina,LakeTaihuhasdrawn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both public and scienti?c communities concerning its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6334829.html,ing available satellite images, we reconstruct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algal bloomsinLakeTaihuthroughthepasttwodecades.Theblooming characteristic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were examined with the dynamic of initial blooming date being highlighted.The initial blooming dates were gradually becoming later and later from1987to1997.Since1998,however,the initial blooming date came earlier and earlier year by year,with approximately 11.42days advancement per year.From1987to2007,the annual duration of algal blooms lengthened year by year,in line with the substantial increases in the occurrences of algal blooms in spring and summer months.The algal blooms usually occur in northern bays and spread to center and south parts of Lake Taihu.The increases in previous winter’s mean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partially contributed to the earlier blooming onset.However,human activities,expressed as tot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and population,outweighed the climatic contribution on the initial blooming date and blooming duration.This study may provide insights for the policy makers who try to curb the algal blooming and improve the water quality of inland freshwater lakes. Introducti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s one critical issue facing human beings and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result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1,2).The eutrophication in inland freshwater lakes i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environmental problems(3),not only due to the signi?cant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inland lakes(4),but also due to the ecological services,including freshwater supply,?shery,and?ood mitigation,on which nearby human society depends(5). Since the alteration of water quality primarily results from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ewage treatment,the eutroph-ication in inland lak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widespread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problems for all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2,6).For example,lakes such as Victoria in Africa,Okeechobee in the United States,Taihu in China,and the Baltic Sea in Europe could be headed in the direction of becoming perennial algal soups(5). Lake Taihu,the third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i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for nearby residents’drinking water, and one of the most severely polluted freshwater reservoirs in China where the algal blooms have been heavily studied (5,7,8)(see Figure1).The recent bloom in summer2007 affected the Wuxi City nearby signi?cantly;more than1 million people were short of drinking water(5).This event made Lake Taihu one of the hot topics not only in China (9,10),but also in global community(5,11).Althoug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gun to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studying and managing eutrophication in the Lake Taihu and has provided some funding to support this kind of research,a long-term and large-scale campaign against the eutrophication in Lake Taihu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2,5). The algal bloom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the result of importing nutrients,mainly a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5,12-14).Furthermore,the major nutrient sources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industrial activities,for example,sewer-age,livestock drainage,soil nutrients and losses of fertilizers in drained agricultural lands(15).Taihu Basin is identi?ed as one of the regions in China featured as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and the high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per capita (16).For example,in2000,the GDP in this area accounted for10.3%of national GDP;the local per capita GDP was3 times of that nationwide with a7times average population density than nationwide average population density(17). Along with the advancing of our understand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iques,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recognized the complex integration of many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algal blooming,which have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and need to b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11). Currently,eutrophication has been partially attributed to climatic in?uences such as the increasing temperature(14). Although the identi?cation of these factors has been achieved,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and mechanical exploration of eutrophication are still lacking. A number of studies on algal blooms have been conducted since the1960s(18-27).However,most of them were traditionally performed by taking ship-borne water samples and analyzing the samples in a laboratory or by doing on-site measurements(20).Due to the coarse sampling fre-quencies and limited sampling points,it is dif?cult to comprehe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 of blooms for one entire lake,which were usually featured by outbursts uneven in time and space scales(28).The blooms can increase the aquatic content of chlorophyll-a and yield critical impacts on the light re?ection of the water surface,and aquatic vegetational albedo,which can be detected by satellite. Therefore,it is possible to retrieve the algal blooming on the basis of shifts in ecological information of aquatic system at large spatial scale and long time series(28).Actually,satellite-derived data has become a powerful tool and has been preliminarily utilized in understanding algal blooming(8,28).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either author:Phone:86-25-86882161 (H.D.);1-334-844-8068(X.X.).Fax:86-25-57714759(H.D.);1-844- 1084(X.X.).E-mail:htduan@https://www.360docs.net/doc/de16334829.html,(H.D.);xuxiaof@https://www.360docs.net/doc/de16334829.html, (X.X.).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CAS. ?Auburn University. §Nanjing University. Environ.Sci.Technol.2009,43,3522–3528 35229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VOL.43,NO.10,200910.1021/es8031852CCC:$40.75 2009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Published on Web04/08/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