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

一、概述

肿瘤就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得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得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得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得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得主要适应证就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得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与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得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得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得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得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抗肿瘤药物分类

类别缺点

烷化剂能将小得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得高度活泼得一类化学物质。所含烷基能与细胞得DNA、RNA或蛋白质

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

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

对错码,造成DNA结构与功能得损害,严重时可致细

胞死亡。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得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得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得功能,在核酸合成得水平加以阻断。在抑制癌细胞生长得同时,对生长旺盛得正常细胞也有相当得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得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

DNA而干扰转录。其药理作用就是:直接嵌入DNA分

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及R

NA合成、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有更强

得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得作用就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

现,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肿瘤

细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与细胞毒作用等、

毒性较大,尤其就是对神经系统

得毒性。

激素类药物包括性激素、黄体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两者主要就是干扰肿瘤发生得体内激素状态,后一种则可能通过干扰

敏感得淋巴细胞得脂肪代谢,使淋巴细胞溶解、萎缩而发

挥其治疗作用。疗效短暂,单独使用很难达到根治目得。

其她包括靶向治疗类药物、铂类、门冬酰胺酶等。

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就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得重要手段,就是肿瘤综合治疗得重要组成部分、鉴于部分抗肿瘤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成伤害,对抗肿瘤药物得应用要谨慎合理,因而需进行抗肿瘤药处方点评,促进抗肿瘤药得合理使用、

二、点评依据

1.《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

2.《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

3.《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医政司

三、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实施方案

1.抽样标准:抽取诊断包含“肿瘤”、“癌”或“化疗”得病历;

2.抽样日:每季度首月1日—季度末;

3.抽样频率:1次/季度;

4.抽样方法:随机抽样或全样本抽样;

5.点评方法:根据本指南点评所抽取患者得处方或用药医嘱,按要求填写《抗肿瘤药处方

点评工作表》,并进行总结。

四、点评要点

【点评标准】

1.适应证不适宜得;

2.遴选得药品不适宜得;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得;

4.用法、用量不适宜得;

5.溶媒不适宜得;

6.联合用药不适宜得;

7.用药顺序错误得;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得;

9.重复给药得;

10.化疗方案不合理得;

11.医师超权限使用抗肿瘤药得;

12.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表

201___年第___季度

六、附件:常见抗肿瘤化疗指南推荐方案来源

1、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实践指南

2。美国NCCN临床实践指南中文版

3。汤光,李大魁。现代临床药物学[M]。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参考资料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M]. 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刘新春.实用抗肿瘤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廖美琳,程刚,储大同,等、NCCN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指南(中文版) [EB/OL]。2011

[4]张艳华,宁华.抗肿瘤药得配伍与用药安全评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J], 2008,8(1):12—14、

[5]侯彬理.抗肿瘤药物得给药方法与护理体会,海峡药学[J],2008, 20(9):155-156.

[6]李苏芹,孟玲、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与配置得相关问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J],2010,03(18):97—

98.

[7]张媛媛,童本定,魏青,等、肿瘤化疗输液不合理用药分析[J], 上海医药, 2010,31(11):487-488。

[8]陈楠,沈平雁, 肿瘤化疗药物与肾脏损害, 临床内科杂志[J], 2003,20(4):171-173、

概述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之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doc

附件: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 目录 第一部分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 第二部分专项处方点评指南 一、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 二、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 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四、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指南 五、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指南 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病历点评指南 七、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八、妊娠患者处方点评指南 九、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十、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 十一、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指南 十二、抗感冒药处方点评指南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一、概述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 类别缺点 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 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 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 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 可致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 DNA而干扰转录。其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 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 及RNA合成。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 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 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肿瘤细 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毒作用等。 毒性较大,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 毒性。 激素类药物包括性激素、黄体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两者主要是干扰肿瘤发生的体内激素状态,后一种则可能通过干 扰敏感的淋巴细胞的脂肪代谢,使淋巴细胞溶解、萎缩 而发挥其治疗作用。疗效短暂,单独使用很难达到根治目的。 其他包括靶向治疗类药物、铂类、门冬酰胺酶等。

(完整版)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一、概述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 类别作用机理缺点 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 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 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 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 可致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 DNA而干扰转录。其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 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 及RNA合成。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 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 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肿瘤细 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毒作用等。 毒性较大,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 毒性。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设计之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设计

附件: 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 目录 第一部分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 第二部分专项处方点评指南 一、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 二、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 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四、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指南 五、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指南 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病历点评指南 七、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八、妊娠患者处方点评指南 九、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十、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 十一、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指南 十二、抗感冒药处方点评指南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一、概述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 类别缺点 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 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 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 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 可致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药与体生理代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 DNA而干扰转录。其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 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 及RNA合成。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 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 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肿瘤细 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毒作用等。 毒性较大,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 毒性。 激素类药物包括性激素、黄体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两者主要是干扰肿瘤发生的体激素状态,后一种则可能通过干扰 敏感的淋巴细胞的脂肪代,使淋巴细胞溶解、萎缩而发 挥其治疗作用。疗效短暂,单独使用很难达到根治目的。 其他包括靶向治疗类药物、铂类、门冬酰胺酶等。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2020年10月整理).pdf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 一、概述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 类别作用机理缺点 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 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 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 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 可致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 DNA而干扰转录。其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 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 及RNA合成。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 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 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肿瘤细 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毒作用等。 毒性较大,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 毒性。 激素类药物包括性激素、黄体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两者主要是干扰肿瘤发生的体内激素状态,后一种则可能通过干 扰敏感的淋巴细胞的脂肪代谢,使淋巴细胞溶解、萎缩 而发挥其治疗作用。疗效短暂,单独使用很难达到根治目的。 其他包括靶向治疗类药物、铂类、门冬酰胺酶等。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 肿瘤是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分为良性和恶性2类。我院常见的肿瘤疾病只要包括:消化系统肿瘤、胸部肿瘤、头颈部肿瘤、乳腺癌、乳腺癌、泌尿系男性生殖系统、及妇科肿瘤等。 抗肿瘤药为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抗和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传统上根据其来源和作用机制分为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植物药、激素和其他等六大类,其他类中包括铂类、门冬酰胺酶、靶向药物等。另一分类法是根据药物的作用靶点分为:( 1 )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包括烷化剂、蒽环类和铂类化合物等;(2)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主要是抗代谢药;(3)作用于DNA模板影响DNA转录或抑制DNA依赖RNA聚合酶而抑制RNA合成的药物,如喜树碱类等; (4)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紫杉类、长春碱和鬼臼碱类等;(5)其他类型的药物,如激素、门冬酰胺酶、维A酸类化合物等。我院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包括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多柔比星、多西他赛、顺铂等。 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1、抗肿瘤药物的正确配置。 在配制多西他赛时,粉针剂应先以指定溶剂溶解,再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使用(配制后浓度不超过0.74mg/ml),操作者应尽量穿戴防护衣服及手套,配制好的药液应立即使用。 在滴注吉西他滨时,滴注时间通常是30分钟,最长不超过60分钟。延长滴注时间和增加用药频率可增大药物不良反应,超过60分钟时可能出现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奥沙利铂不能与氯化物(包括各种浓度的氯化物溶液)或其它药物配伍,与铝接触后会降解,故本药不能接触含铝器具。 2、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正确处置。 使用表柔比星时应避光,最好在输液通道建立后由侧管冲入,以避免药物外渗或漏至皮下。给药后应以生理盐水冲洗静脉。药物外渗时处理方法为:予氢化可的松局部皮下浸润,然后局部涂倍他米松/庆大霉素软膏,用弹性绷带包扎(开

(推荐)门诊处方点评汇总

十一月份药占比超标科室分析 十一月份门诊处方书写较以前规范,现将肺病研究所(8.8%)、干部保健科(14%)、肝胆外科(4.6%)、核医学科(4%)、脊柱外科(6.4%)、康复科(31.1%)、泌尿外科(8.6%)、烧伤科(22.3%)、胃肠外科(10.9%)、胃镜室(13.6%)、小儿科(3.9%)、心内科(5.6%)、血管外科(13%)、整形美容科(35.8%)、职业病科(7.3%)、肿瘤防治中心(11.8%)等超标科室门诊处方重点分析,结果如下: 1、整形美容科(3496/5316=65.8%)(30%): 一共9张处方,处方数太少,整体收入过低,其中开具肉毒毒素3支,合计1998元。 2、康复科(20260/26994=75.1%)(44%): 部分药品超说明书使用如长效钙离子拮抗剂一天两次给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使用不规范等。本科室大部分是高龄、多病种、栓塞病人的康复治疗,用药范围也是高血压、糖尿病、梗塞、溶栓维持治疗为主。

3、烧伤科(17264/30404=56.8%)(34.5%): 处方书写规范,基本是外科换药,开具的药品也是外用药膏为主。 4、干部保健科(1617020/1719913=94%)(80%): 格华止超过每日最大剂量;开具糖尿病禁用药品(苦甘糖尿病禁用);质子泵使用不规范;部分药品用法不适宜,为病人开具功能相近的中成药的情况大范围存在。养心氏、脑心清、脑心通、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血塞通、心可舒等药品所含成分类似,功能相近,建议适当减少用量。 5、胃镜室(5734/17090=33.6%)(20%): 处方书写较不规范,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没有遵循指南,差异化较大。 6、血管外科(16617/34948=47.5%)(34.5%) 门诊处方不多,基本是血管外科用药,存在相对较多免疫增强使用(3人次开具30只香菇多糖)。 7、肿瘤防治中心(509357/663344=76.8%)(65%) 处方书写不规范,用法不适宜的情况较多;质子泵使用超说明书用法较多;镇痛药使用不规范(奥施康定首次服用阿片类药物或用弱阿片类药物不能控制其疼痛的中重度疼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专项点评制度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专项点评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落实我院处方点评制度的要求,特修订我院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专项点评制度。 一、组织管理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专项点评工作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的处方点评管理组负责组织,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组成员进行实施,医务处、药学部共同协调相关工作。 二、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专项点评的依据 专项点评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药品说明书、NCCN发布的临床指南等,结合临床诊断和患者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点评。 三、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专项点评组组成 专项点评组由临床肿瘤化疗专业、药学专业、护理专业等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并具备丰富的合理用药知识和临床实践的人员组成。 四、点评要求 (一)每年不少于4次专项点评。 (二)抽样方法:面向全院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住院患者,根据临床使用的实际情况,按药物或按病区采用随机抽取方法进行评价。 (三)抽样数量:每次不少于30例。 (四)专项点评组成员在点评后填写《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专项

点评表》,双人复核并签名。点评表评价意见由小组集体讨论,专项点评组组长签名确认。 (五)专项点评组汇总点评意见,并向相关科室或处方医生、调剂药师反馈,反馈科室或人员接收后需签字确认。 (六)专项点评组最终形成评价意见,包括分析报告和整改建议及点评反馈情况汇总,提交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小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组负责将评价意见提交医务处、药学部、及相关临床科室。 (七)专项点评中发现问题和持续改进情况,由处方点评管理组呈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八)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 五、持续改进要求 持续改进一般采用分步运行模式,如遇涉及到医疗安全和质量等急待解决问题时,应限期改进。 (一)根据点评结果的评价意见与责任医生、药师进行有效沟通,不合理用药问题按要求整改。责任医生、药师对点评评价意见有异议,需说明理由或提供依据,与专项点评小组共同讨论研究,达成共识。仍有待商榷问题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处方点评小组召集相关专家进行讨论论证。 (二)已确认待整改问题,仍在同一医生处方(医嘱)中再次出现,或同类问题在所属科室多次出现,提交专业组负责人及科主任,由科主任进行督导整改。

卫生院处方点评

精心整理附件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称:点评人:填表日期: 注:1.有=1无=0;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A:用药品种总数;B: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A/处方总数;

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C/处方总数; E: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数;F:激素类药物使用百分率=E/处方总数; G: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H:注射剂使用百分率=G/处方总数; I:处方中基本药物(包括省增补品种)品种总数;J: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I/A; K: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L: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K/A; M O 2. (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或不足五种药品,但未在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的; 1-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1-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2)用药不适宜处方: 2-1.适应证不适宜的;2-2.遴选的药品不属于基本药物(包括省增补品种)的; 2-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2-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我院2016年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我院2016年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09T14:23:38.5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5期作者:佟胜河 [导读] 及时反馈临床抗肿瘤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甚至用药事故的发生,确保抗肿瘤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 (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北唐山 064000)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对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出院患者抗肿瘤用药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抗肿瘤药物病例283份,其中不合理病例52份,占 0.18%。其中,溶媒选择不合理占34.62%(18/52),溶媒用量不合理占23.08%(12/52),给药剂量不合理占19.23%(10/52),给药顺序不合理占17.31%(9/52) ,其他原因占5.77%(3/52)。结论:我院抗肿瘤要临床应用还存在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纠正并加强管理。 【关键词】抗肿瘤药;合理用药;药物配制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16-02 抗肿瘤药毒副作用较强,一般选择性较差,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特别是增殖旺盛的细胞。再者抗肿瘤药安全范围小、作用机理和体内代谢动力学复杂,严重不良反应多,联合用药的情况普遍,临床用法、用量及给药方式等差别大,对药物的正确、合理使用要求高[1-2]。如何合理选择抗肿瘤药对于减少化疗病人损害,保护患者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我院2016年抗肿瘤药临床使用、配置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于我院2016年抗肿瘤药使用病例283份。 1.2 方法 将病例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新编药物学》[3]《实用抗肿瘤治疗学》[4]、《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5]、我院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相关药品说明书进行审核,计算不合理医嘱所占比例,并按数量、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生成点评工作表。 2.结果 283份抗肿瘤药物病例中,合理231份,不合理52份。不合理病例主要有5类,居于首位的为溶媒选择不合理,其余依次为溶媒用量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顺序不合理及其他不合理原因。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不合理用药分类 3.讨论 3.1 溶媒选择不当 抗肿瘤药溶媒选择至关重要,如溶媒选择不当,会发生化学物理变化,出现药效下降、变色、浑浊、生理活性失去或改变等,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并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临床医师在针对患者病情用药时,更加关注药物疗效的选择,而忽略药物与溶媒的配伍相容性。抗肿瘤药物由于其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剂型影响,对于配置溶媒的性质、pH、离子等有一定的要求,合理选用溶媒可以保证配置的药液能均一、稳定并起到积极正确的治疗作用。 溶媒选择不合理情况及原因:(1)洛铂2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由于氯离子与洛铂的配位能力较强,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洛铂,会加快其降解,因此临床一般推荐用5%葡萄糖溶解洛铂;(2)吡柔吡星5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氯化钠注射液会降低吡柔吡星效价,正确做法应该是用5% 葡萄糖溶液溶解稀释;(3)奥美拉唑40mg加入氯化钠100ml静点后不用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立即静点吡柔比星加5%葡萄糖注射液,吡柔比星与氯化钠混合后会产生沉淀,因此溶解吡柔比星只能用5%葡萄糖或注射用水。 3.2 溶媒用量不当 抗肿瘤药物溶媒用量的选择需要兼顾多方面因素。药物溶媒量或多或少均会增加药物毒性,导致不良反应增加。溶媒量过大,使药物滴注时间延长而增加药物毒性;溶媒量过小,则导致药物浓度过高。最常见的情况是溶媒的量相对少于说明书中规定的正常量。 此类不合理常见情况及原因:(1)多西他赛10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浓度太高,多西他赛浓度应<0.9mg/mL;(2)依托泊苷10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mL,依托泊苷浓度应<0.4mg/mL,故配置100mg的依托泊苷注射液,至少需要加入到4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中。 3.3 给药剂量不当 抗肿瘤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者体表面积等情况计算,若给药剂量偏小,会造成临床疗效不明显,而给药剂量过大则会导致药物蓄积使毒性反应增加。如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联合用药时的推荐剂量为60~75mg/m2,患者身高162cm,体重45kg,因此剂量最高不宜高于104mg,而医嘱中的剂量为140mg,如果采用此剂量对患者进行治疗将有潜在危害。 3.4 给药顺序不当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常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胞增殖动力学原理设计出许多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然而联合用药在增加疗效的同时可能会因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抗癌药物作用的周期特异性对化疗的疗效及毒性产生影响,所以正确的给药顺

肿瘤药物评价体系.

抗肿瘤药物评价体系 一、概述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 类别作用机理缺点 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 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 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 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 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致细胞死亡。属于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 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其药理作用是:直接 嵌入DNA分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 录过程,抑制DNA及RNA合成。属周期非特 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引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征求意见稿) 一、概述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 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 类别作用机理缺点 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 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 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 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 可致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 DNA而干扰转录。其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 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 及RNA合成。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 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 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肿瘤细 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毒作用等。 毒性较大,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 毒性。 激素类药物包括性激素、黄体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两者主要是干扰肿瘤发生的体内激素状态,后一种则可能通过干 扰敏感的淋巴细胞的脂肪代谢,使淋巴细胞溶解、萎缩 而发挥其治疗作用。疗效短暂,单独使用很难达到根治目的。 其他包括靶向治疗类药物、铂类、门冬酰胺酶等。 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部分抗肿瘤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电子教案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 指南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 一、概述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 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 类别作用机理缺点 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 RNA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 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链断裂,在 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对错码,造成 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致细胞死 亡。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 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其药理作用是:直接 嵌入DNA分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 录过程,抑制DNA及RNA合成。属周期非特 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 来实现,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 性、调节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 毒性较大,尤其是对神经 系统的毒性。

2014007专项处方点评

处方专项点评反馈 2014年7月我院处方点评小组根据《处方管理方法》、《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及第六师奇台医院处方管理规定的要求,对我院2014年7月门诊处方进行抽查,专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分析、点评,现将点评结果反馈如下: 本月对12类处方进行点评(1、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2、血液制品处方3、国家基本药物处方4、静脉输液处方5、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6、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病历7、抗肿瘤药物处方8、妊娠患者处方9、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10、中药注射剂处方11、超说明书用药处方12、抗感冒药处方),但根据本院开具处方的具体情况,主要对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静脉输液处方、中药注射剂处及方抗感冒药处方进行专项点评。 一、专项处方点评 (一)、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 随机抽取10张处方中,其中国家基本药物处方为6张,故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为60%;用药品种总数为25种,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为16种,故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品种百分率为64%;处方总金额为373.7元,处方中基本药物金额为178.3元,故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金额百分率为

47.7%;基本药物平均品种单价为11.1。 无正当理由未首选基本药物处方为2张,故基本药物未优先选用处方百分率为20%;基本药物处方总数为6张,合理基本药物处方为5张,故合理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为83.3%;基本药物用药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致的处方百分率为100%。 基本药物处方共6张,其中门诊基本处方为4张,急诊基本药物基本处方为2张。门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为0张,急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为1张,故门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为0%,急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 50%。 存在的主要问题:(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2)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加强抗肿瘤药物的监督与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同时保证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避免环境污染,按照《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力求患者从抗癌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 (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 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业内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药物疗效相近时,治疗应舍繁就简,讲求效益,切忌重复用药。

(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 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性、分子生物学特征、既往治疗情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新生儿、儿童、老年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患者和有重要基础疾病的患者需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充分考虑上述人群的特殊性,从严掌握适应证,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六)不良反应,谨慎处理 必须参见说明书谨慎选择、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充分认识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施治前应有相应的救治预案,毒副反应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 药物临床试验是在已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探索、拓展患者治疗获益的新途径,以求进一步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应鼓励符合条件的患者积极参加。进行药物临床试验须具有国家认可的相应资质,严格按《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进行,严禁因药物临床试验延误患者的有效治疗。 二、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管理 (一)抗肿瘤药物的储存及保管抗肿瘤药物的保存条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执行。药品包装具有明确毒性药品标识的抗肿瘤药物须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相关管理规定,特殊管理抗肿瘤药物应设专柜加锁,专人保管、明显标识、每日清点,做到帐物相符。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之欧阳光明创编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 一、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概述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 类别作用机理缺点 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 RNA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 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链断裂,在 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对错码,造成 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致细胞死 亡。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 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其药理作用是:直接 嵌入DNA分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 录过程,抑制DNA及RNA合成。属周期非特 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 来实现,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 性、调节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 细胞毒作用等。 毒性较大,尤其是对神经 系统的毒性。 激素类药物包括性激素、黄体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两者主要是干扰肿瘤发生的体内激素状态,后一种 则可能通过干扰敏感的淋巴细胞的脂肪代谢,使 淋巴细胞溶解、萎缩而发挥其治疗作用。疗效短暂,单独使用很难达到根治目的。 其他包括靶向治疗类药物、铂类、门冬酰胺酶等。 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部分抗肿瘤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成伤害,对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要谨慎合理,因而需进行抗肿瘤药处方点评,促进抗肿瘤药的合理使用。 二、点评依据 1.《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 2.《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 号) 3.《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医政司 三、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实施方案 1.抽样标准:抽取诊断包含“肿瘤”、“癌”或“化疗”的病历; 2.抽样日:每季度首月1日-季度末; 3.抽样频率:1次/季度; 4.抽样方法:随机抽样或全样本抽样;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 肿瘤就是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生长得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得新生物,分为良性与恶性2类。我院常见得肿瘤疾病只要包括:消化系统肿瘤、胸部肿瘤、头颈部肿瘤、乳腺癌、乳腺癌、泌尿系男性生殖系统、及妇科肿瘤等。 抗肿瘤药为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抗与治疗恶性肿瘤得药物。传统上根据其来源与作用机制分为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植物药、激素与其她等六大类,其她类中包括铂类、门冬酰胺酶、靶向药物等。另一分类法就是根据药物得作用靶点分为:( 1 )作用于DNA化学结构得药物,包括烷化剂、蒽环类与铂类化合物等;(2)影响核酸合成得药物,主要就是抗代谢药;(3)作用于DNA模板影响DNA转录或抑制DNA依赖RNA聚合酶而抑制RNA合成得药物,如喜树碱类等;(4)影响蛋白质合成得药物,如紫杉类、长春碱与鬼臼碱类等;(5)其她类型得药物,如激素、门冬酰胺酶、维A酸类化合物等。我院常用得抗肿瘤药物包括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多柔比星、多西她赛、顺铂等。 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就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得重要手段,就是肿瘤综合治疗得重要组成部分。 1、抗肿瘤药物得正确配置。 在配制多西她赛时,粉针剂应先以指定溶剂溶解,再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使用(配制后浓度不超过0、74mg/ml),操作者应尽量穿戴防护衣服及手套,配制好得药液应立即使用。 在滴注吉西她滨时,滴注时间通常就是30分钟,最长不超过60分钟。延长滴注时间与增加用药频率可增大药物不良反应,超过60分钟时可能出现更严重得不良反应。 奥沙利铂不能与氯化物(包括各种浓度得氯化物溶液)或其它药物配伍,与铝接触后会降解,故本药不能接触含铝器具。 2、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得预防及正确处置。 使用表柔比星时应避光,最好在输液通道建立后由侧管冲入,以避免药物外渗或漏至皮下。给药后应以生理盐水冲洗静脉。药物外渗时处理方法为:予氢化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七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一、概述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 类别作用机理缺点 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 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 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 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 可致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 DNA而干扰转录。其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 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 及RNA合成。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 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 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肿瘤细 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毒作用等。 毒性较大,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 毒性。 激素类药物包括性激素、黄体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两者主要是干扰肿瘤发生的体内激素状态,后一种则可能通过干 扰敏感的淋巴细胞的脂肪代谢,使淋巴细胞溶解、萎缩疗效短暂,单独使用很难达到根治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