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有答案)

必修2 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有答案)
必修2 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有答案)

第二章力

第1节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力是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在一个具体问题中,能找出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要求学生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知道力按性质可进行分类的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进行思考,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通过力的图示,让学生体会用教学方法来表示一个物理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方法。【阅读指导】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一种____________。

2.力的大小可以用__________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符号为______。力是________(填“矢量”或“标量”)。

3.力的三要素:、和。

4.力的图示: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和都表示出来的方法。

5.力的示意图: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和表示出来的方法。

6.力的分类:各种力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类。

(1)按力的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2)按力的命名: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2.指出以下各个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1)书对桌面的压力;

(2)悬绳对电灯的拉力;

(3)手对门的推力;

(4)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

3.下列各组力全部以效果命名的是()

A.弹力、动力、斥力、分子力B.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

C.阻力、磁力、动力、支持力D.压力、拉力、牵引力、浮力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并未倒下,说明只是甲对乙施加了推力,而乙对甲没施加推力

B.甲对乙施加了力的作用,甲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带正电的甲球吸引带负电的乙球,那么乙球也吸引甲球,但是磁铁吸引铁块,而铁块不会吸引磁铁

D.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5.在下图甲中木箱的P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150N的力拉木箱;在图乙中木块的Q点,用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20 N的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给力的图示,并作出丙图中电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6.在右图中,作用在小车上的力是________(填“推力”或“拉

力”),此力的大小是_______N。

★提升能力

1.关于力的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一定相同

B.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

C.性质不同的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一定不同

D.性质相同的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一定相同

2.被运动员踢出的足球沿水平地面滚动,速度越来越小,不计空气阻力,此过程中对足球施力的物体是()

A.只有地面B.只有地球

C.地球和地面D.运动员、地球和地面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C.两个力都是10 N,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的施力物体是人4.如图所示,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20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并说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5.画出下列各力的图示,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水平桌面对桌面上的书产生30N的支持力;

(2)某人用1600N的力沿跟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拉车;

(3)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的物体,被某个人用沿着斜面向上的150N的拉力拉住。

6.射出的箭飞速前进,它是否受到向前的冲力?为什么?

第2节 重力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了解重心概念,知道重力测量方法,会用公式G =mg 计算重力。

2.通过“重力影响着我们世界”这一小段的介绍,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阅读指导】

1.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________。

2.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____________来表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常被简称为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测量。

3.在研究重力对一个物体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________。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D .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在弹簧测力计下竖直悬挂一个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 .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

C .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测力计

D .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向上抛出的石头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这是因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

B .在天空飞行的飞机仍然受到重力的作用

C .浮在水面上的木块由于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所受重力将变小

D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4.一个质量为60 kg 的人,在地球表面其重力大小为_______N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1/6,则他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N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5.如图所示,各物体都处于静止,在图上分别画出它们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甲 乙 丙 丁

★提升能力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本身就有重力,重力没有施力者

B.重心是物体上密度最大的一点

C.脱离支持物的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不受重力

D.重力的大小、方向,与物体是否与地面接触以及其运动状态如何无关2.有一圆形的均匀薄板,若将其中央再挖掉一个小圆板成一个圆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向外侧偏移,重力减小

B.重力和重心都没有变

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没有变

D.重力减小,重心位置不存在

3.如果一切物体的重力消失了,将会发生的情况是()

A.天不会下雨也不会刮风

B.一切物体的质量都没有了

C.天平仍然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

D.河水不会流动

4.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物体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用一根细线悬挂一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一定通过该物体的重心5.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重力会发生变化()

A.把它抛出去B.把它放进水里

C.把它从北极移到赤道上D.把它从地球移到月球上

6.如图所示,n块厚度为d的相同的砖块,靠在一起平放在地面上,今将它们一块一块向上叠起来,这堆砖的重心升高了多少?

7.如图所示,矩形均匀薄板长AC=60cm,宽CD=10cm。在B点以细线悬挂,板处于平衡,AB=35cm,则悬线和板边缘CA的夹角α=________。

第3节弹力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画出不同情况下,上述弹力的方向。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胡克定律。

3.通过实验“放大了的微小形变”让学生知道把微小变化量进行放大,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阅读指导】

1.物体的或的改变叫形变。当撤去外力作用后物体能恢复原状的,这类形变称为;但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过大,超出了一定的限度,那么撤去外力后,物体就不能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____________。当撤去外力作用后物体的形变或多或少仍有保留而不能完全复原的,称为。

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________。常表现为拉力、压力、支持力。

3.弹力的方向总是与引起形变的作用力的方向________。常见有如下几种情况:

(1)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2)绳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的方向;

(3)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对连接物有弹力作用,连接物所受弹力的方向指向弹簧_________的方向。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两个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可能产生弹力

2.当一个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时()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数值上等于该物体的重力,但是它们不是同一个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该物体的重力是同一个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使桌面发生了形变

D.桌面因为发生了形变而产生对物体的支持力

3.关于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就是物体的重力

B.F是由于支持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F的作用点在物体上

D.F的作用点在支持面上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提升能力

1.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端同时受到大小都为4N的力F1、F2的作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0 B.4N

C.8N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一个球形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壁相接触,A、B两点是球与墙和球与地面的接触点,则关于物体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支持力

B.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

C.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B点的压力

D.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3.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

B.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

C.轻绳、轻杆上产生的弹力方向总是在沿着绳、杆的直线上

D.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沿杆的直线上

4.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

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A.重力、绳的拉力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C.重力、斜面的弹力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5.如图所示,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

力是()

A.重力、绳的拉力

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C.重力、斜面的弹力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6.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弹力。

第4节摩擦力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知道静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含义。

3.通过调查和学习知道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和减少摩擦的例子。

【阅读指导】

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当它们沿接触面发生相对运动时,每个物体的接触面上都会受到对方作用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______________。

2.在通常情况下,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压力N成________,用公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式中的比例系数μ叫做________,它的大小与两个接触面的________、__________等情况有关。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接触面________,并且跟它们相对运动的方向________,所谓相对运动方向,是指在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中,把其中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当做静止)时另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

4.当两个彼此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但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_________。

5.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与两个相互接触且存在挤压的物体之间的___________有关:(1)当运动的趋势增大时,静摩擦力也随着________,但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这个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________________。

(2)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________。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用弹簧测力计将一物体静止吊起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将此物体放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求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重为4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1.0N,则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当弹簧测力计读数增至1.6N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当弹簧测力计读数减至0.8N稳定后(木块运动方向不变),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3.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取决于()

A.物体接触面间正压力的大小

B.物体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

C.物体间相互接触的面积大小

D.相互摩擦的物体的材料性质及表面粗糙程度

4.重为4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120N,动摩擦因数是0.25,如果用7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如果用15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

5.卡车上放一只木箱,卡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卡车起动时,卡车给木箱向前的摩擦力

B.卡车匀速运动时,卡车给木箱向前的摩擦力

C.卡车突然制动时,卡车给木箱向前的摩擦力

D.卡车突然制动时,卡车不给木箱摩擦力

6.如图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若是v1>v2,B受到了A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提升能力

1.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

C.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D.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

2.在右图中,质量为20 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10 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为(g=10

N/kg)()

A.10 N;水平向右

B.10 N;水平向左

C.20 N;水平向右

D.20 N;水平向左

3.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总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4.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个限度5.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一定跟压力成正比

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总在一条直线上

D.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

6.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B.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C.手握旗杆的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D.手握旗杆的力增加,人受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7.试画出下图中质量为m 的物体A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物体A 保持静止:

物体A 运动:

8.如图所示,物体相对静止在水平传送带上,并随传送带同向匀速运动。它受到的力是( )

A .重力、弹力、静摩擦力

B .重力、弹力

C .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

D .重力、滑动摩擦力

9.a 、b 、c 为三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叠放于水平桌面上。水平恒力F 作用于木块b ,三木块以共同速度v 沿水平桌面匀速移动,如图所示,则在

运动过程中( )

A .b 作用于a 的静摩擦力为零

B .b 作用于a 的静摩擦力为F /3

C .b 作用于c 的静摩擦力为2F /3

D .b 作用于c 的静摩擦力为F

10.把一重为G 的物体,用一个水平的推力F =kt (k 为恒量,t 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图甲所示。从t =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随t 的关系是图中的哪一个( )

甲 乙

v

第5节力的合成

【学习目标】

1、理解合力概念;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并理解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对所有的矢量都适用。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会用公式法求几种特殊情况下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阅读指导】

1.一个力的跟几个力共同产生的相同,我们就称这个力为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为这一个力的。求几个力的合力叫___________。

2.共点力:所谓共点力是指作用于物体上___________,或者力的作用线___________的几个力。

3.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4.在物理学中,既有又有,并且在合成时遵循的物理量叫矢量。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F1=30N,F2 =40N,用作图法求出它们的夹角θ= 0o、60o、90o、120o和180o时,合力F的大小,并回答下列问题。

(1)θ由0o增大到180o的过程中,合力的大小怎样变化?。

(2)两个力在时合力最大,最大值等于;两个力在时合力最小,最小值等于。

(3)合力是否总大于原来的两个力?。

2.两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3N、5N,其合力大小可能是()

A.1N B.3N C.5N D.9N

3.如图所示,两个共点力F1、F2的大小一定,夹角θ是变化的,合力为F。在θ角从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A.从最小逐渐增加到最大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D.先增大后减小

4.两个大小和方向都确定的共点力,其合力的()

A.大小和方向都确定B.大小确定,方向不确定

C.大小不确定,方向确定D.大小和方向都不确定

5.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F 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 N ;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

A .40 N

B .

C .

N D .

6.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 1=15 N 、F 2=9 N ,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

A .9 N

B .25 N

C .6 N

D .21 N

7.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力,作用在一点上,当两力同向时,合力为F 1,反向时合力为F 2。当两力相互垂直时,其合力大小为( )

A

B

C

D

★提升能力

1.关于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力必比分力大

B .合力至少比某一个分力大

C .合力可以比任意分力都小

D .合力可以和两个分力的大小相等

2.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此时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 作用,F =20N ,物体与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则物体受到的合力是( )

A .20N ,水平向右

B .19.6N ,水平向左

C .39.6N ,水平向右

D .0.4N ,水平向右

3.如图所示,上题中如果物体向左运动(其他条件不变),该物体受到的合力是( )

A .20N ,水平向右

B .19.6N ,水平向左

C .39.6N ,水平向右

D .0.4N ,水平向右

4.一根轻质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G ,现将一重量为G 的物体系在绳的中点,两手先并拢分别握住绳的两端,然后缓缓地左右对称分开。若想绳不断,两绳间的夹角不能超过( )

A .45°

B .60°

C .120°

D .135°

5.六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F 、2F 、3F 、4F 、5F 、6F ,相互间夹角均为

60°,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方向是________。

6.弹簧测力计两端各拴一细绳,用大小都等于F 、方向相反的两个力

分别拉住两绳,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1和弹簧测力计所受的合力F 2分

别为

A .F 1=2F ,F 2=2F

B .F 1=0,F 2=0

C .F 1=2F ,F 2=0

D .F 1=F ,F 2=0

7.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2 N 、3 N 、4 N ,它们合力的最大值为 N ,最小值为 N 。

8.质量为m 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 .沿斜面向下

B .垂直于斜面向上

C .沿斜面向上

D .竖直向上

9.两个力合力的大小随这两个力夹角θ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由图中提供的数据求出这两个力的大小。

v

v

第6节 力的分解

【学习目标】

1.理解分力和力的分解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力的分解方法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

3.通过用力的合成和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理解等效替代的思想。

【阅读指导】

1.一个力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来等效替代,这几个力称为那一个力的________。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 。

2.力的分解是力的 的逆问题,同样遵守 定则。把一个已知力作为平行四边形的 ,那么,与已知力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 ,就表示已知力的两个分力。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如图所示,力F 分解为F 1、F 2两个分力,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F 1、F 2的合力就是F

B .由F 求F 1或F 2叫做力的分解

C .由F 1、F 2求F 叫做力的合成

D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一个力的大小为10N ,它可分解为两个分力,其结果可能为( )

A .20N ,8N

B .6N ,3N

C .30N ,28N

D .4N ,8N

3.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画出给定力的两个分力的示意图。

(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受到的斜向下的推力;

(2)放在斜面上的小球所受的重力。

4.如图所示,O 点受到F 1和F 2两个力作用,已知F 1=3 N ,F 1

与F 2的合力F =5 N ,方向如图。试用作图法画出F 2,并把F 2的大小标在图上。

(要求按给定的标度作图,F 2的大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把它分解成两个力,下列情况中有唯一解的是( )

A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B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C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D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或已知一个分力的方向 1N

6.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光滑均匀球,用长度为r的细绳挂

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则绳子的拉力F和球对墙壁压力N的大小分别是()A.G,G/2 B.2G,G

C/2D./3/3

7.如图所示,三角形轻支架ABC的边长AB=20 cm,BC=15cm.在A点通过细绳悬挂一个重30 N的物体,则AB杆受拉力大小为N,AC杆受压力大小为N。

★夯实基础

1.已知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10N,其中一个分力与合力夹角为37°,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是()

A.不可能大于8N B.不可能小于8N

C.不可能大于6N D.不可能小于6N

2.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

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

A.ON绳先被拉断

B.OM绳先被拉断

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

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3.如图所示,球面光滑,当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θ逐渐增大时,

墙面对球的作用力F1和木板对球的弹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

C.F1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D.F1、F2都变小

4.人站在岸上通过定滑轮用绳牵引低处的小船,如图所示,

若水的阻力恒定不变,则在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绳的拉力不断增大

B.绳的拉力保持不变

C.船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

D.船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

5.如图所示,将力F(大小已知)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F2与F的夹角θ小于90°,则()

A.当F1>F sinθ时,肯定有两组解

B.当F>F1>F sinθ时,肯定有两组解

C.当F1<F sinθ时,有唯一一组解

D.当F1<F sinθ时,无解

第二章《力》单元测试题(A组)

一、选择题

1.以下各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B.时间C.摩擦力D.动摩擦因数2.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物体间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

B.施力物体必定也是受力物体

C.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

D.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相互作用

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B.一个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

C.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D.在地面上同一地点,质量大的物体受的重力大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力在任何情况下总是同弹簧的伸长成正比

C.弹力在任何情况下总是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成正比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5.关于弹力的方向,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C.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不一定是沿绳的方向

D.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6.关于弹力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B.木块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C.挂在悬线下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悬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D.挂在悬线下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7.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

A.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地面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木块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F

二、填空及作图题

8.力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力的性质来看,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是、、。

10.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的力

11.画出下列各力的图示。

(1)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2000N ;

(2)在空中上升的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240N 。

1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最大值为15N ,最小值为5N ,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N 和_______N 。如果这两个力的夹角为90°,则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 。

13.两个共点力的大小不变,当它们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它们的合力将 。

14.如图所示,已知F 1和F 2,试在图中画出F 1和F 2的合力F 。

三、计算题

15.一根弹簧原长8cm ,挂上重2N 的砝码时,伸长1cm ,当这根弹簧挂上重4N 的物体时,它的长度为多少?(弹簧的形变是弹性形变)

16.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 =20N/cm ,用其拉

着一个重为200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

4cm 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水平面

间的滑动摩擦系数?

17.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 ,轻细线AO 和BO 的A 、B 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 是水平的,BO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求AO 的拉力F 1和BO 的拉力F 2的大小。

F 1

F

2

第二章《力》单元测试题(B组)

一、选择题

1.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该物体的支持力实质上是同一个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实质上是同一个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关于动摩擦因数μ的正确说法是()

A.根据μ=f/N可知,μ与f成正比,与N成反比

B.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越大,μ就越大

C.相同条件下,物体与物体间接触面积越大,μ就越大

D.在相同压力下,滑动摩擦力大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越大3.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D.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4.如图所示,水平力F压着质量为m的物块,使其沿竖直墙壁下滑,物体与

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它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为()

A.μmg B.mg C.μF D.0

5.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那么()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6.静止的弹簧秤两端同时受到大小都为4N的力F1、F2的作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A.0 B.4N C.8N D、无法确定

7.三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其大小分别为7 N、8 N、9 N,其合力大小可能是()A.0 B.7 N C.15 N D.25 N

8.如图所示,用一根轻绳将重球悬挂在竖直光滑墙上,当悬线变长时

()

A.绳子拉力变小B.绳子拉力变大

C.墙对球的弹力变小D.墙对球的弹力变大

二、填空题

9.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

F1、F2和摩擦力,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

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N,摩擦力为

______N。

三、计算题

10.如图所示,重G=100N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给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30°的拉力F,F=20N,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11.如图所示,一个不计重力的小滑轮,用一段轻绳O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有一段轻绳跨过该定滑轮,一端连结一个重为20 N的物体,在轻绳的另一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求:

(1)轻绳OA对滑轮的拉力为多大?

(2)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多大?

12.如图所示,用绳AB和BC吊起一物体P,AB绳与水平面间

的夹角为53o,BC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o,若绳AB能承受的最大

拉力为300N,BC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0N,求物体B的重力应

不大于多少牛?(sin37o=0.6,cos37o=0.8)

答案

第二章力

第1节力

【阅读指导】

1.相互作用

2.测力计;牛顿;牛;N;矢量

3.大小;方向;作用点

4.大小;方向;作用点

5.方向;作用点

6.性质;作用效果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BCD

2.(1)书是施力物体,桌面是受力物体;

(2)悬绳是施力物体,电灯是受力物体;

(3)手是施力物体,门是受力物体;

(4)磁铁是施力物体,铁钉是受力物体。

3.D 4.BD

5.略

6.推力;30

★能力提升

1.B 2.C 3.A

4.略

5.略

6.箭不受向前的冲力,因为没有施力物体。

第2节重力

【阅读指导】

1.重力

2.G=mg;物重;弹簧测力计

3.重心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D 2.BD 3.B

4.588 N;98 N

5、略

★能力提升

1.D 2.C 3.AD 4.CD 5.CD

6.(1)

2

n d

7.45°

第3节弹力

【阅读指导】

1.形状;体积;弹性形变;弹性限度;范性形变

2.弹力

3.相反;相反;垂直;绳收缩;恢复原长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BD 2.ACD 3.D 4.D

★夯实基础

1.B 2.B 3.C 4.A 5.B 6.略

第4节摩擦力

【阅读指导】

1.滑动摩擦力

2.正比;f =μN;动摩擦因数;材料;粗糙程度

3.相切;相反

4.静摩擦力

5.相对运动趋势;增大;最大静摩擦力;相反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0.1

2.0.25;1.0;1.0

3.D

4.70N;100N

5.A

6.A

★提升能力

1.BCD 2.D 3.B 4.D 5.D

6.BD

7.略8.B 9.AD 10.B

第5节力的合成

【阅读指导】

1.作用效果;作用效果;分力;力的合成

2、同一点;相交于同一点

3.平行四边形;对角线

4.大小;方向;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图略;①逐渐减小;②同方向;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反方向;两个力大小之差的绝对值;③不是

2.BC 3.C 4.A 5.B 6.B 7.B

★提升能力

1.CD 2.D 3.C 4.C

5.6F;与5F方向一致

6.D

7.9;0

8.D

9.4 N和3 N

第6节力的分解

【阅读指导】

1.分力;力的分解

2.合成;平行四边形;对角线;邻边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ABCD 2.CD

3.略

4.略

5.AB 6.D

6.40;50

★提升能力

1.D 2.A 3.D 4.AD 5.BD

第二章《力》单元测试题(A组)

一、选择题

1.C 2.ABC 3.D 4.D 5.C 6.BC 7.A

二、填空题

8.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9.重力;弹力;摩擦力

10.略

11.略

12.5;10;

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二第二章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若直线a和b没有公共点,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平行C.异面D.平行或异面 2.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既与AB共面也与CC1共面的棱的条数为() A.3B.4C.5D.6 3.已知平面α和直线l,则α内至少有一条直线与l() A.平行B.相交C.垂直D.异面 4.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异面直线AB,A1D1所成的角等于() A.30°B.45°C.60°D.90° 5.对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与b,必存在平面α,使得() A.a?α,b?αB.a?α,b∥α C.a⊥α,b⊥αD.a?α,b⊥α 6.下面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①若直线a,b异面,b,c异面,则a,c异面; ②若直线a,b相交,b,c相交,则a,c相交; ③若a∥b,则a,b与c所成的角相等; ④若a⊥b,b⊥c,则a∥c. A.4B.3C.2D.1 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线段A1B1,B1C1上的不与端点重合的动点,如果A1E=B1F,有下面四个结论: ①EF⊥AA1;②EF∥AC;③EF与AC异面;④EF∥平面ABCD. 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8.设a,b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若a,b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b B.若a∥α,b∥β,α∥β,则a∥b C.若a?α,b?β,a∥b,则α∥β D.若a⊥α,b⊥β,α⊥β,则a⊥b 9.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α,A?l,直线AB∥l,直线AC⊥l,直线m∥α,n∥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_测试题及答案2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 02 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 -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 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3.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 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 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 (2) 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考点四:纸带问题的分析 1. 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 ,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2 aT x =?,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求加速度 (1) 逐差法 ()()21234569T x x x x x x a ++-++= (2)v —t 图象法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 —t 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 ,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测试题03889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检测题 命题者:韩晓燕审核:生物备课组 一、单选题(2分×35=70分) 1.对内环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指体液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 C.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 2.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3.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4.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6.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7.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8.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这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 10. 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 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经典练习题

绝密★启用前 201*年**中学同步教学测试试卷 **测试试卷 考试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 1. 在空间,下列哪些命题是正确的(). ①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垂直于不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仅②不正确B.仅①、④正确 C.仅①正确D.四个命题都正确 2. 如果直线 a是平面α的斜线,那么在平面α() A 不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 B 不存在与a垂直的直线 C 与a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 D 与a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3. 平面α有一四边形ABCD,P为α外一点,P点到四边形ABCD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四边形() A 必有外接圆 B 必有切圆 C 既有切圆又有外接圆 D 必是正方形 4. 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ABC,PA=2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B⊥AD B.平面PAB⊥平面PBC C.直线BC∥平面PAE D.直线P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 5. 若a,b是异面直线,直线c∥a,则c与b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 B.异面 C.平行 D.异面或相交 6. 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不是平行四边形,用平面α去截此四棱锥(如图),使得截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这样的平面α( ) A.不存在B.只有1个 C.恰有4个D.有无数多个 7. 设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到△ABC各顶点的距离相等,而且P 到△ABC各边的距离也相等,那么△ABC() A 是非等腰的直角三角形 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 是等边三角形 D 不是A、B、C所述的三角形 8. 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E是SB的中

数学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小结及典型习题

第二章 点线面位置关系总复习 1、(1 (2)点与平面的关系:点A 在平面内,记作;点不在平面α内,记作A α? 点与直线的关系:点A 的直线l 上,记作:A ∈l ;点A 在直线l 外,记作A ?l ;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直线l 在平面α内,记作l ?α;直线l 不在平面α内,记作l ?α。 2、四个公理与等角定理: (1 符号表示为 A ∈L B ∈ L ? L α A ∈α B ∈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只要找到直线的两点在平面内,则直线在平面内) (2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的三个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说明: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只要有公共点,那么它们必定交于一条过该公共点的直线,公理(4a ∥b c ∥b 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表明空间中平行于一条已知直线的所有直线都互相平行) (53、(1)证明共面问题: 方法1是先证明由某些元素确定一个平面,在证明其余元素也在这个平面内。 方法2是先证明分别由不同元素确定若干个平面,再证明这些平面重合。 (2)证明三点共线问题的方法:先确定其中两点在某两个平面的交线上,再证明第三点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则第三个点在必然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3)证明三线共点问题的方法:先证明其中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再证明第三条直线也经过这个点。 (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① 异面直线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② 异面直线性质: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L A · α C · B · A · α ?a ∥c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3第二章单元检测题 命题人:宝石中学薛巧慧 班别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说明:本试卷检测学生对必修3第二章相关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本试卷共100分,90分钟完成 一、单选题(2分×22=44分) 1.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开,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2.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都是由神经纤维组成的,分别属于神经元的( ) A.轴突和树突 B.树突和轴突 C.轴突和轴突 D.树突和树突 3.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 4.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是() A.痛和缩手同时出现 B.先感觉到痛,接着缩手 C.先缩手,接着感觉到痛 D.无法确定先后顺序

5.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 6、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7.下列激素中,既能促进机体某些部位的活动,又能抑制另外一些部位活动的一组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见P28图2-11) 8.结扎小狗的胰管,正常进食,小狗出现的症状是() A生长发育立即停止 B血糖浓度明显升高 C消化不良 D尿量减少,体温偏高 9.切除小狗的垂体之后,小狗不但会停止生长,还会出现食欲不振、 行动迟缓等症状,原因是 A. 垂体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减少 C.垂体分泌的甲状腺素减少 D.垂体能控制甲状腺的分泌活动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及第三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减半,DNA分子数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⑤ D.⑥⑦ 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都能 A.产生新的基因 B.产生新的基因型 C.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4.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DNA分子含量,分别依次是() A.24、12、12和24、12、12 B.24、24、12和24、12、12 C.48、24、12和24、24、12 D.24、12、12和48、24、12 5.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 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 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 D.细胞中营养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 6.某男孩是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其祖父是色盲患者。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 )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7.用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应是() 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D.只有两个子代噬菌体的DNA 8.DNA复制时,解旋的实质主要是() A.破坏碱基对之间的化学键 B.破坏碱基与脱氧核糖间的氢键 C.破坏磷酸与脱氧核糖间的化学键 D.破坏各元素间的化学键

数学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小结及典型习题

第二章 点线面位置关系总复习 1、(1)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没有大小,厚薄之分。另外,注意平面的表示方法。(2)点与平面的关系:点A 在平面内,记作;点不在平面α内,记作A α? 点与直线的关系:点A 的直线l 上,记作:A ∈l ;点A 在直线l 外,记作A ?l ;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直线l 在平面α内,记作l ?α;直线l 不在平面α内,记作l ?α。 2、四个公理与等角定理: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 A ∈L B ∈L ? L α A ∈α B ∈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只要找到直线的两点在平面内,则直线在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的三个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 ∈α∩β =>α∩β=L ,且P ∈L 公理3说明: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只要有公共点,那么它们必定交于一条过该公共点的直线,且线唯一。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是证明三线共点、三点共线的依据。 即:①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方法。 ②说明两个平面的交线与两个平面公共点之间的关系:交线必过公共点。 ③可以判断点在直线(交线)上,即证若干个点共线的重要依据。 (4)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 b c ∥b 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表明空间中平行于一条已知直线的所有直线都互相平行) (5)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3、(1)证明共面问题: 方法1是先证明由某些元素确定一个平面,在证明其余元素也在这个平面内。 方法2是先证明分别由不同元素确定若干个平面,再证明这些平面重合。 (2)证明三点共线问题的方法:先确定其中两点在某两个平面的交线上,再证明第三点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则第三个点在必然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3)证明三线共点问题的方法:先证明其中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再证明第三条直线也经过这个点。 4、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① 异面直线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② 异面直线性质: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L A · α C · B · A · α P · α L β ?a ∥c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_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位移B.速度 C.加速度D.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经过2 s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与初速度同向 B.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加速度大小为10 m/s2,平均速度为10 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0 =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3 s内的位移是12 m B.3 s内的位移是9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2010年6月17日是第1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2009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思考并完成1~3题。 1.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幅景观图片,其中属于土地荒漠化的是( )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导致①中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蚀B.水蚀 C.冰川侵蚀D.海蚀 3.导致②中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B.降水少,但有时强度大 C.人口增长迅速 D.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4~5题。 4.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 5.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修建水电站 C.增加灌溉面积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水系;④后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6~8题。 6.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 A.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 B.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7.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 ①改善城市环境②调节径流,减少洪灾③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④土地后备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武汉市夹“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 ) A.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 B.修建道路、桥梁 C.发展城市观光农业 D.兴建防洪设施 田纳西河源出阿巴拉契亚高地西坡……大部分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下游河谷较开阔,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450千米河道,通航便利。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均流量1800立方米/秒。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据此完成9~10题。 9.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②流域内降水丰沛③下游河谷较开阔④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田纳西河的汛期出现在________季节。( ) A.夏秋B.秋冬 C.春夏D.冬春 11.图中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给出下列语句:①桌面就是一个平面;②一个平面长3 m ,宽2 m;③平面内有无数个点,平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④空间图形是由空间的点,线,面所构成的.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2.已知空间四点中无任何三点共线,那么这四点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是( ) A . 1 B . 4 C . 1或3 D . 1或4 3.空间四边形ABCD (如右图)中,若AD ⊥BC ,BD ⊥AD ,则有( ) A . 平面ABC ⊥平面ADC B . 平面AB C ⊥平面ADB C . 平面ABC ⊥平面DBC D . 平面ADC ⊥平面DBC 4.若a ∥b ,a ⊥α,b ∥β,则( ) A . α∥β B . b ∥α C . α⊥β D . a ⊥β 5.在空间四边形ABCD (如右下图)各边AB 、B C 、CD 、DA 上分别取E 、F 、G 、H 四点,如果EF 与GH 相交于点P ,那么( ) A . 点P 必在直线AC 上 B . 点P 必在直线BD 上 C . 点P 必在平面DBC 内 D . 点P 必在平面ABC 外 6.下面四个命题: ①若直线a 与b 异面,b 与c 异面,则a 与c 异面; ②若直线a 与b 相交,b 与c 相交,则a 与c 相交; ③若直线a ∥b ,b ∥c ,则a ∥b ∥c ; ④若直线a ∥b ,则a ,b 与直线c 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7.在正方体中(如右下图),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 A . 90° B . 60° C . 45° D .30° 8.如下图,设四面体各棱长均相等,分别 为 AC 、AD 中点, 则在该四面体的面上的射影是下图中的 ( ). B A 1D D BB 11ABCD F E 、BEF ABC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2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 ,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 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 ,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 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数学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第二章综合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直线a和b没有公共点,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平行 C.异面D.平行或异面 2.平行六面体ABCD-ABCD中,既与AB共面也与CC共面11111的棱的条数为() A.3B.4C.5D.6 3.已知平面α和直线l,则α内至少有一条直线与l() A.平行B.相交C.垂直D.异面 4.长方体ABCD-ABCD中,异面直线AB,AD所成的角等111111于() A.30°B.45°C.60°D.90° 5.对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与b,必存在平面α,使得() ∥α,b.a?αα,b?αBA.a?C.a⊥α,b⊥αD.a?α,b ⊥α 6.下面四个命题: ①若直线a,b异面,b,c异面,则a,c异面; ②若直线a,b相交,b,c相交,则a,c相交;

∥b,则a,b与③若ac所成的角相等; ∥c. ,则⊥ca④若a⊥b,b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4B.3C.2D.1 7.在正方体ABCD-ABCD中,E,F分别是线段AB,BC11111111上的不与端点重合的动点,如果AE=BF,有下面四个结论:11∥∥平面ABCD. 与AC异面;④⊥AA;②EFEFAC;③EF①EF1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8.设a,b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ba b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A.若,∥∥∥∥b βb,,则β,αaB.若aα∥∥βb,则αβαC.若a?,b?,aD.若a⊥α,b⊥β,α⊥β,则a⊥b 1 / 14 ∥,l,直线ABll,点A∈α,A?β9.已知平面α⊥平面,α∩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α,n直线AC⊥l,直线mβ) 的是( ∥m.ACAB⊥m BA.∥β.AC⊥βDC.AB、D中,E已知正方体ABCD-ABC10.(2012·大纲版数学(文科))111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DF与BB、CC的中点,那么直线AEF分别为111) (34 B. .A.-5533 .-. DC54=ACABC的三个侧面与底面全等,且AB=11.已知三棱锥D-为面的二面角的余与面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练习题及答案(全)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几何体中是多面体的一组是( ) A 三棱柱四棱台球圆锥 B 三棱柱四棱台正方体圆台 C三棱柱四棱台正方体六棱锥 D 圆锥圆台球半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三角形的多面体是棱锥 B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均为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 C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均为平行四边形的多面体是棱柱 D棱柱的两个底面互相平行,侧面均为平行四边形 3、下面多面体是五面体的是( ) A 三棱锥 B 三棱柱 C 四棱柱 D 五棱锥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个三棱锥可以由一个三棱锥和一个四棱锥拼合而成 B一个圆台可以由两个圆台拼合而成 C 一个圆锥可以由两个圆锥拼合而成

D一个四棱台可以由两个四棱台拼合而成 5、下面多面体中有12条棱的是( ) A 四棱柱 B 四棱锥 C五棱锥D五棱柱 6、在三棱锥的四个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几个( ) A 1 个 B 2 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 7、一个棱柱至少有————————个面,面数最少的棱柱有————————个顶点, 有—————————个棱。 8、一个棱柱有10个顶点,所有侧棱长的和为60,则每条侧棱长为———————————— 9、把等腰三角形绕底边上的高旋转1800,所得的几何体是—————— 10、水平放置的正方体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 图中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图中的“似”表示正方体的前面,“锦”表示右面,“程”表示下面。 则“祝”“你”“前”分别表示正方体的————— 祝 你前程 似锦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正式

秀全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数学 第二章单元检测(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函数32+=-x a y (a >0且a ≠1)的图象必经过点 (A )(0,1) (B ) (1,1) (C ) (2,3) (D )(2,4) 2.函数lg y x = A.是偶函数,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 B.是偶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C.是奇函数,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 D .是奇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3.三个数6 0.70.70.76log 6, ,的大小关系为 A . 60.70.70.7log 66<< B . 60.7 0.7log 60.76<< C .0.7 60.7log 660.7<< D . 60.70.70.76log 6<< 4.函数12 log (32)y x = - A .[1,)+∞ B .2(,)3+∞ C .2(,1]3 D .2[,1]3 5、已知镭经过100年,剩留原来质量的95.76%,设质量为1的镭经过x 年的剩留量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 (A )y =(0.9576) 100 x (B )y =(0.9576)100x (C )y =( )x (D )y =1-(0.0424) 100 x 6、函数y =x a log 在[1,3]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1,则a = (A ) (B ) 2 (C ) 3 (D ) 7、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2)上不是增函数的是 (A ) 0.5log (3)y x =- (B ) 12+=x y (C ) 2x y -= (D )x y 22= 8、函数 与 (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只可能是 1009576.02131x a y =x y a log -=1,0≠>a a 且

(完整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5分)(2016?晋江市校级模拟)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是() A.干冰气化 B.金属冶炼 C.炸药爆炸 D.食物腐败 2.(5分)(2016?金山区一模)类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故CO2与SiO2的晶体结构也相似 B.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也必有阴离子 C.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可以先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热,充分反应后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则检验四氯化碳中的氯原子也可以用该方法,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D.向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则向饱和碳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铵也会有碳酸氢钾晶体析出 3.(5分)(2016?淮安校级模拟)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B.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C.形成化学键时吸收能量 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 4.(5分)(2016?石景山区一模)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其它不同的是() A.铝热反应B.燃料燃烧C.酸碱中和反应D.Ba(OH)2?8H2O 与NH4Cl固体混合 A.A B.B C.C D.D 5.(5分)(2016?新干县模拟)未来清洁能源﹣﹣纳米金属.如纳米铁可作为发动机的燃料,那时我们将迎来一个新的“铁器时代”.有一些专家也曾经指出,如果利用太阳能使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重新组合的构想能够实现(如图),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化学能B.热能 C.生物能D.电能 6.(5分)(2016?巴中校级模拟)2015年8月12日23时,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造成人民群众的公安消防战士的重大伤亡.据悉,瑞海公司在前期出口量比较大的危险品主要有硫化钠、硫氢化钠、氯酸钠、钙、镁、钠、硝化纤维素、硝酸钙、硝酸钾、硝酸铵、氰化钠等.你认为现场不宜采用的灭火措施是()

必修三 第二章 统计 知识点总结及复习题

第1课时随机抽样 一、目标与要求: 理解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的方法 二、要点知识: 1、三种抽样方法、、,其中简单随机抽样分为抽签法、随机数法。 2、三种抽样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都是一种,抽样时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它们都是不放回抽样。 2)区别:一般的,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常采用;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常采用;一般情况下,采用。 三、课前小练: 1、要了解一批产品的质量,从中抽取200个产品进行检测,则这200个产品的质量是()A总体 B总体的一个样本 C个体 D样本容量 2、为了调查某城市自行车年检情况,在该城市主干道上采取抽取车牌个数为9的自行车检验,这种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抽签法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3、要从已编号(1-50)的50部新生产赛车中随机抽取5部进行检验,用每部分选取的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选取的5部赛车的编号可能是() A. 5,10,15,20,25 B. 3,13,23,33,43 C. 5,8,11,14,17 D. 4,8,12,16,20 4、某校有老师200人,男生1200人,女生10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已知从女生中抽取的人数为80人,则 n=。 5、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个体数为1003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50的样本,则在抽样过程中,被剔除的个体数为,抽样间隔为。 四、典例分析: 例1、某工厂平均每天生产某种零件大约10000件,要求产品检验员每天抽取50个零件检查其质量情况,假设一天的生产时间(8小时)中,生产机器零件的件数是均匀的,请你设计一个抽样方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验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众多的环境污染中,废旧电池的污染可谓让人触目惊心,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 A .镉 B .锌 C .石墨 D .二氧化锰 【答案】A 【解析】镉是致癌物质,是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 2.有如下两个反应: ①2HCl=====高温H 2↑+Cl 2↑ ②2HCl=====电解 H 2↑+Cl 2↑ 关于这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①②两反应中的能量转换方式都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C .①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D .②反应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 项正确;反应②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 项错误,D 项正确;反应①是吸热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 项正确。 3.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火灾发生 B .防止污染面粉 C .吸烟有害健康 D .防止面粉爆炸 【答案】D 【解析】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导致氧气与面粉的接触面面积增大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爆炸。 4.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答案】B 【解析】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现形式,而电子转移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而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为原电池。 5.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到了下列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完整版)数学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小结及典型习题

第二章 点线面位置关系总复习 1、( 1)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没有大小,厚薄之分。另外,注意平面的表示方法。 (2)点与平面的关系:点 A 在平面 内,记作 A ;点 A 不在平面 内,记作 A 点与直线的关系:点 A 的直线 l 上,记作: A ∈l ;点 A 在直线 l 外,记作 A l ;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直线 l 在平面α内, 记作 l α;直线 l 不在平面α内, 记作 l α。 2、四个公理与等角定理: 1)公理 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 2)公理 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 A 、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 A∈α、 B∈α、 C∈α。 公理 2 的三个推论:( 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3):经过两条平行直 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 3 作用: 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是证明三线共点、三点共线的依据。 即:①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方法。 ② 说明两个平面的交线与两个平面公共点之间的关系:交线必过公共点。 ③( 4)公理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 a 、b 、 c 是三条直线 a ∥ b c ∥b 强调:公理 4 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 4 作用: 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 表明空间中平行于一条已知直线的所有直线 ( 5)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 3、( 1)证明共面问题: 方法 1 是先证明由某些元素确定一个平面,在证明其余元素也在这个平面内。 方法 2 是先证明分别由不同元素确定若干个平面,再证明这些平面重合。 ( 2)证明三点共线问题的方法:先确定其中两点在某两个平面的交线上,再证明第三点 是 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则第三个点在必然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 3)证明三线共点问题的方法:先证明其中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再证明第三条直线也经 过这个点。 4、 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3) 公理 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 直线。 符号表示为: P∈α∩β => α∩β =L ,且 P ∈ L 公理 2 作用: 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公理 3 说明: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只要有公共点,那么它们必定交于一条过该公共点的直线, 且线唯一。 公理 1 作用: 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只要找到直线的两点在平面内,则直线在平面内) a ∥c A∈L B ∈L A∈α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