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终端芯片ATE技术手册

海思终端芯片ATE技术手册
海思终端芯片ATE技术手册

一、文档说明:

本文参照业界通用做法,定义了海思终端芯片类COT的推荐ATE测试策略,以及此类芯片在测试程序开发及量产时各版本的的测试规范及测试项目要求。因技术和芯片规格持续发展,各IP的测试规范不断添加和完善。对于成熟IP,程序开发时需要遵守该规范,新IP 测试规范建立时可参考对应的测试规范。

二、文档目的:

支撑终端芯片媒体类产品达成<2000 FDPPM的质量目标。

三、使用规范:

1)本文档针对IP的测试项仅进行简单说明,详细说明及指导手册请严格遵守《IP测试规范》及《IP测试CBB》。

2)芯片测试策略必须不松于该规范,如有测试条件的删减,需经过PDT经理/项目经理/PE/PL的联合会签,如有特殊需求,可酌情增加测试条件。

3.1 程序版本说明

FT/CP定义常温测试(若只有此一道testflow,也定义为FTA;若因向量深度或其他问题导致flow增加的,记为FTB,FTC....)。

3.2 ATE量产测试流程

?芯片应用特点

芯片用于机顶盒,视频监控,数字电视等产品系列,质量及可靠性要求高;发货量大,成本敏感;工作环境为各国正常生活环境。

?测试流程

?补充说明

(1)CP测试:

低覆盖率(开始为中覆盖,后续根据量产数据进行删减测试项以达到降成本目的),DVS,VDDN,常温测试,1~4 site

(2)FT测试:

全覆盖,VDDN+VDDH+VDDL,常温测试(高温待验证必要性),GB(根据CHAR结果),2~ 8sites。

(3)量产SLT:

可选项,长期可根据ATE覆盖率更新情况进行抽检或取消。

(4)可靠性测试:

建议By wafer lot进行HTOL/uHAST抽检

3.3 测试项目标准

ATE向量规格要求如下:

ATE向量规格要求

(CP_FT).xlsx

3.4 降成本策略

当量产程序稳定后,即可开始量产测试降成本工作,降成本细节请参考《海思COT芯片ATE测试降成本规范》,本文仅针对无线终端芯片进行策略性指导。

?启动条件(需同时满足条件1和2,或满足条件3,投入产出比要合算):

1、发货总量超过XX K,且最新测试程序版本连续XX lot测试良率波动

2、FDPPM连续XX月维持低水准(

3、或基于供应策略,ATE主动发起降成本工作

?降成本策略:

整体策略:RTP前期以快速质量达标为优先,逐步进行测试降成本。

1、根据AP/BB降成本路标和规划,在项目前期做好低成本设计约束,RTP后做好平台

策略,Multi-sites和TTR等规划。

2、基于数据分析,删除CP低效测试项。

3、各Test IP测试项目参考《IP测试规范》之降成本建议

4、Hibench测试降成本参考《Hibench测试规范》中降成本约束部分。

5、基于覆盖率分析和失效情况,可酌情删除SLT测试或改为抽测。

海思芯片HTOL老化测试技术规范

HTOL测试技术规范 拟制:克鲁鲁尔 审核: 批准:

历史版本记录

适用范围: 该测试它以电压、温度拉偏方式,加速的方式模拟芯片的运行状况,用于芯片寿命和长期上电运行的可靠性评估。本规范适用于量产芯片验证测试阶段的HTOL老化测试需求。 简介: HTOL(High Temperature Operating Life)测试是芯片电路可靠性的一项关键性的基础测试,它用应力加速的方式模拟芯片的长期运行,以此评估芯片寿命和长期上电运行的可靠性,通常称为老化测试。本规范介绍DFT和EVB两种模式的HTOL测试方法,HTOL可靠性测试工程师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完成HTOL测试。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1. 测试流程 1.1 HTOL测试概要 HTOL主要用于评估芯片的寿命和电路可靠性,需要项目SE、封装工程师、可靠性工程师、硬件工程师、FT测试工程师共同参与,主要工作包括:HTOL向量、HTOL测试方案、HTOL环境调试、HTOL测试流程执行、测试结果分析、失效定位等。HTOL可以用两种方式进行测试:DFT测试模式和EVB测试模式。 1.2 DFT和EVB模式对比 DFT(Design For Testability)测试模式:集成度较高的IC一般有DFT设计,其HTOL模

式一般在DFT测试模式下进行,以扫描链、内建BIST、内部环回、JTAG,实现内部逻辑的翻转、读写、自测试和IO的翻转等,其数字逻辑、memory、IP、IO的以串行方式运行。 EVB(Evaluation Board)功能模式:即正常应用模式,HTOL也可以在该模式下更符合实际应用场景,该模式下芯片各模块一般按照真实的应用场景并行运行。 总结: ●基于DFT的HTOL方案:容易实现多批次、大样本量及持续监控,适合Process相关 的可靠性问题激发; ●EVB的HTOL方案:难以实现大批量测试,适合应用场景相关的设计类可靠性问题激 发; ●基于DFT的HTOL方案依赖专用的测试平台,一般在专业测试公司进行。EVB方案不 依赖测试平台,可在实验室温箱进行; ●应该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HTOL测试方法,二者结合,相互补充;

海思和TI对比--百万高清摄像机及DVR

海思和TI对比 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海思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美国硅谷和瑞典设有设计分部,属华为集团. 海思的产品覆盖无线网络、固定网络、数字媒体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数字媒体领域,已推出网络监控芯片及解决方案、可视电话芯片及解决方案、DVB芯片及解决方案和IPTV芯片及解决方案。 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简称T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为现实世界的信号处理提供创新的数字信号处理(DSP)及模拟器件技术。除半导体业务外,还提供包括传感与控制、教育产品和数字光源处理解决方案。TI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并在25多个国家设有制造、设计或销售机构。 生产高清摄像机的厂家,主要有:波粒、海康、大华等等。 波粒,采用的是TI的达芬奇DM系列芯片,是目前唯一用TI芯片百万高清厂家。海康,早期采用TI的达芬奇DM系列芯片,后来因为研发阻力,转向买日立机芯CCD百万高清,现在又转向买深圳海思方案。 大华,与海康类似,目前也是采用深圳海思的成套芯片方案 前两年采用海思的HI3511/3512方案的DVR卖的很疯狂,Hi3512单芯片实现720P30 H.264编解码能力,满足高清IP Camera应用, Hi3515可实现1080P30的编解码能力,持续提升高清IP Camera的性能。海思又趁势推出了Hi3515,一时就站稳了市场地位。而TI的365目前还是做网络摄像机的多,但目前网络摄像机的出货量远不及DVR的出货量。海思方案的DVR摄像机所用到的芯片有3512,3515,3520,3511,由于市场推广做得好,很多百万高清厂家都采用了海思的方案,从形势来看,会成市场主导.海思继3510一炮走红后,乘热打铁推出HI3511/3512,可以单芯片同时支持8CIF,而台湾的智源也推出了性价比很高的8120,8180,应该也有不少厂家在使用和出货。原来安防芯片的老大TI坐不住了,继匆忙推出355,357等应战被铩羽而归后,终于推出重头戏DM365/DM368这对孪生兄弟,一个是720P,一个1080P 的编码能力,而DM368将可以单芯片实现4路D1,力争挽回嵌入式芯片上的颓势。 我的感觉是,在DVR这块:海思>智源>TI,在网络摄像机这块:海思现在比TI弱点,后续会在市场占主导,毕竟做市场很多公司都在推广. 目前一些网络监控厂家大多是用的IT和华为海思的方案,效果也有千秋吧海思的百万高清的效果是很不错的. IT方案比较暂用带宽和存储空间,价格可能会有优势一点. 从方案角度看 TI的方案,功耗低,芯片技术成熟,性能强劲,但是代价是研发难度大,因为TI作为一个美国企业,同时又是一个特大型半导体厂家,与中国研发企业技术交流不方便,安防对他们来说又是小产业,不可能足够重视,因此更多需要厂家自主研发,缺乏自主研发实力的厂家,通常不敢考虑TI的方案,否则失败风险很大。 海思的方案,比TI的要迟出来,据说芯片主要是参考TI而设计的。海思的百万高清方案,早期发热特别大,后来在改进,现在已经很成熟了。做海思的最大好处,就是厂家根本不需要研发,甚至一个研发人员没有都行。因为厂家没有能力开发,海思帮你开发,对于海思方案的高清厂家来说,你只要会做市场就行

海思Hi3716C芯片解决方案,coolech机顶盒芯片方案

Hi3716C
Enhanced Interactive HD STB Compliant with Three-Network
Convergence
Key Specifications
CPU
High-performance core solo ARM Cortex A9 processor Mechanism of providing dual-core services, processing capability of 2500 MIPs Built-in I-cache, D-cache, and L2 cache Hardware JAVA acceleration Floating-point coprocessor
TS Demultiplexing/PVR
3-channel transport stream (TS) inputs including 1-channel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F) input One built-in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QAM) module 1-channel QAM loopback output A maximum of 96 packet ID (PID) filters Full-service personal video recorder (PVR) Recording of scrambled and non-scrambled streams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AES),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DES), or triple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3DES) data encryption Content protection for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devices Content protection for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SATA) or 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eSATA) hard disks
Memory Control Interface
Double-data rate 2 (DDR2)/DDR3 interface ? Maximum memory of 1 GB ? 32-bit memory width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SPI) flash NAND flash
Video Decoding
H264 MP, HP@ level 4.1 MPEG1 MPEG2 MP@HL MPEG4 SP@ levels 0–3 and ASP@ levels 0–5 MPEG4 short header format (H.263 baseline) Divx4–6 AVS baseline@ level 6.0 H.263 RealVideo8/9/10 VC-1 AP Decoding capabilities of 1080p (30 fps) and 576i (25 fps) or 480i (30 fps) Video post-processing such as denoising and deblocking
Security Processing
Advanced security features One-time programmable (OTP) and chip ID
Graphics Processing
Enhanced full-hardware 2D graphics acceleration engine Full-hardware anti-aliasing and anti-flicker Full-hardware 3D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 acceleration engine Standard OpenGL ES 2.0/1.1/1.0 OpenVG 1.1 interfaces
Display Processing
2-layer on-screen display (OSD) 16-bit or 32-bit color depth Two background layers and two video layers 1920-pixel width for each layer Image enhancement
Picture Decoding
Full high-definition JPEG decoding, a maximum of 64 megapixels PNG decoding, a maximum of 64 megapixels
Audio/Video Encoding
H.264/MPEG-4 video encoding, a maximum of 720x576@25 fps JPEG encoding Variable bit rate (VBR) and constant bit rate (CBR) modes for video encoding 1-channel audio encoding Echo cancellation
Audio/Video Interface
Output norm of PAL, NTSC, or SECAM and force standard conversion Aspect ratio of 4:3 or 16:9, force aspect ratio conversion, and scaling 1080p 50(60)/1080i/720p/576p/576i/480p/480i outputs Receiving of standard-definition and high-definition signals Simultaneous output of high-definition and standard-definition signals from the same source or different sources xvYCC (IEC 61966-2-4) standard for color gamut Digital video interface ? 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1.4 (HDMI 1.4) with 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 1.2 (HDCP 1.2) ? One BT.656/601 or BT.1120 video input (VI) interface Tel: +86-0755-******** Fax: +86-0755-********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7696932.html,
Audio Decoding
MPEG L1/L2 decoding Dolby digital and Dolby digital plus decoding AC3 transparent transmission Down mixing Resampling 2-channnel sound mixing Intelligent volume control Copyright ? HiSilicon Technologies Co., Ltd.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Manufacture Center of Huawei Electrical, Huawei Base, Bantian,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P. R. China Postal Code: 518129 1

海思消费类芯片可靠性测试技术总体规范V2.0

可靠性测试技术总体规范V2.0 拟制: 审核: 批准:

历史版本记录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芯片可靠性测试的总体规范要求,包括电路可靠性、封装可靠性。适用于量产芯片验证测试阶段的通用测试需求,能够覆盖芯片绝大多数的可靠性验证需求。具体的执行标准可能不是本规范文档,但来源于该规范。本规范描述的测试组合可能不涵盖特定芯片的所有使用环境,但可以满足绝大多数芯片的通用验证需求。 简介: 本标准规定芯片研发或新工艺升级时,芯片规模量产前对可靠性相关测试需求的通用验收基准。这些测试或测试组合能够激发半导体器件电路、封装相关的薄弱环节或问题,通过失效率判断是否满足量产出口标准。相比正常使用场景,该系列测试或测试组合通常以特定的温度、湿度、电压加速的方式来激发问题。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1.可靠性概念范畴 “可靠性”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以塑封芯片为例,狭义的“可靠性”一般芯片级可靠性,包括电路相关的可靠性(ESD、Latch-up、HTOL)和封装相关的可靠性(PC、TCT、HTSL、HAST等)。但是芯片在应用场景中往往不是“独立作战”,而是以产品方案(PCB板上的一个元器件)作为最终应用。因此广义的“可靠性”还包括产品级的可靠性,例如上电温循试验就是用来评估芯片各内部模块及其软件在极端温度条件下运行的稳定性,产品级的可靠性根据特定产品的应用场景来确定测试项和测试组合,并没有一个通用的规范。本规范重点讲述芯片级可靠性要求。

关于华为海思-这篇文章值得一看

关于华为海思,这篇文章值得一看 1991年,华为成立了自己的ASIC设计中心,专门负责设计「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当时的华为,创立仅仅四年,员工只有几十人,资金非常紧,一度濒临倒闭的边缘。奠定基业的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还是三年后的事情。 这个ASIC设计中心的成立,意味着华为开始了IC设计的漫漫征途。 1993年,ASIC设计中心成功研发出华为第一块数字ASIC。随后,分别在1996年、2000年、2003年,研发成功十万门级、百万门级、千万门级ASIC。总的来说,每一步都算是沉稳有力。 时间到了2004年10月,这时的华为,实力已今非昔比,销售额达到462亿人民币,员工人数也达到数万人。有了一定底气的华为,在ASIC设计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市海思半导体,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华为海思」。海思的英文名是HI-SILICON,其实就是HUAWEI-SILICON的缩写。SILICON,就是硅的意思。众所周知,硅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关键材料。硅这个词,也成了半导体的代名词。 一直以来,华为海思都是华为公司百分之百全资控股的子公司。按华为海思部某领导的说法,华为就是海思,海思就是

华为。 海思总裁,何庭波,也是华为17名董事之一 因为华为海思和华为一样没有上市,很多信息都没有公开披露,再加上行事低调的一贯风格,所以,就像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黑纱,多了很多神秘感。外界对华为海思的了解总是十分片面,甚至有很多误解。 说到华为海思,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华为手机现在普遍使用的麒麟(Kirin)处理器,例如华为P20手机的麒麟970芯片。其实,华为海思虽然从事芯片的研发,但并不仅限于手机芯片。准确地说,华为海思提供的是数字家庭、通信和无线终端领域的芯片解决方案。通俗一点,就是手机芯片、移动通信系统设备芯片、传输网络设备芯片、家庭数字设备芯片等,统统都做。海思官网列出的部分解决方案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安防监控领域。在这个领域,华为海思经过十多年的深耕,全球市场份额甚至达到90%之多,确实令小枣君吃了一惊。海思安防芯片 此外,华为海思高端路由器的芯片,也相当有竞争力。华为2013年11月曾经发布过一款400G骨干路由器产品 (NE5000E-X16A),采用的是海思芯片SD58XX,比思科同类型产品都要早推出一年。 华为400G骨干路由器还是来具体说说,大家最熟悉也最关心的手机终端芯片吧。

【CN110334577A】一种基于海思安防芯片的人脸识别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68287.6 (22)申请日 2019.05.05 (71)申请人 四川盛通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三 街69号1栋24层2409号 (72)发明人 李明江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28 代理人 张鸣洁 (51)Int.Cl. G06K 9/00(2006.01) G06F 9/3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海思安防芯片的人脸识别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思安防芯片的人 脸识别方法,本发明利用海思芯片hi3516dv300 的高可靠性,高计算性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 结合人脸识别算法,实时检索视频图像人脸信 息,并提取特征值,降低了CPU占用率,加快了人 脸跟踪速度,免去了重复的人脸识别。本发明采 用海思芯片hi3516dv300,利用其超高清晰图像 实时采集及图像优化处理能力,获得取高质量视 频图像,再结合NEON,IVE,FPU及NNIE硬件加速功 能优化人脸识别算法,实现不需要被识别者配合 识别设备,在行进过程中即可被获取图像、比对 识别。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10334577 A 2019.10.15 C N 110334577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334577 A 1.一种基于海思安防芯片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海思芯片hi3516dv300进行人脸识别,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0:人脸跟踪:利用海思芯片hi3516dv300中的硬件IVE模块,调用以下接口:HI_MPI_IVE_KCF_GetMemSize接口,用于获取需要创建目标对象数的内存大小; HI_MPI_IVE_KCF_CreateObjList接口,用于创建目标链表; HI_MPI_IVE_KCF_DestroyObjList接口,用于销毁目标链表; HI_MPI_IVE_KCF_CreateGaussPeak接口,用于创建高斯峰值; HI_MPI_IVE_KCF_CreateCosWin接口,用于创建汉宁窗; HI_MPI_IVE_KCF_GetTrainObj接口,用于获取需要训练的目标对象; HI_MPI_IVE_KCF_Process接口,用于提交目标给硬件处理; HI_MPI_IVE_KCF_GetObjBbox接口,用于获取目标区域跟踪结果信息; HI_MPI_IVE_KCF_JudgeObjBboxTrackState接口,用于判断目标区域跟踪状态; HI_MPI_IVE_KCF_ObjUpdate接口,用于更新目标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思安防芯片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300:人脸校正:利用海思芯片hi3516dv300的SIMD扩展结构及ARM的NEON Ne10运算库提供的大量的浮点运算、矢量计算以及矩阵操作,使用IVE接口HI_MPI_IVE_Resize2进行缩放处理,使用Ne10运算库对人脸校正进行旋转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思安防芯片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反向映射的方法调用Ne10运算库矩阵函数接口ne10_transmat_3x3f_neon实现人脸校正进行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思安防芯片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00:人脸特征值提取:利用NNIEHI_MPI_SVP_NNIE_ForwardWithBbox提取人脸图片的特征向量,提取出人脸图片以及该图片的上下翻转图各自经过网络在fc5层输出的特征向量,然后将两者拼起以形成一个2倍维数的特征向量,表征人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思安防芯片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500:人脸特征值是一个一维512浮点数组,计算两个特征值得出相似度,利用Ne10提供的浮点运算,调用Ne10运算库矩阵函数接口ne10_add_float_neon优化运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思安防芯片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100:人脸检测:通过NNIE API接口HI_MPI_SVP_NNIE_LoadModel加载训练好的人脸模型,通过接口HI_MPI_SVP_NNIE_Forward和HI_MPI_SVP_NNIE_ForwardWithBbox 计算获取图像中符合人脸特征的位置信息。 2

全志-瑞芯微-海思等主流机顶盒芯片解决方案

全志/瑞芯微/海思等主流机顶盒芯片解决方案 说起网路机顶盒,大家一定对其毫不陌生。但就像你我购买像手机、电视一样的电子产品时一样,你可能并不关注它们的芯片,最多无非就是看看外观,功能,还有几核CPU。商家们有的也偷奸取巧,不把明确的产品参数告诉消费者。正因为此,今天把现在市面上网络机顶盒所采用的芯片技术做个简要整理(主要有全志、瑞芯微、海思、晶晨和炬力),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拍砖,但要手下留情哦! 各大芯片技术对比:(绝对让你大涨姿势!) 1. 全志 全志芯片,英文名Allwinner,总部位于珠海。全志在单核产品上用的是A10 ,虽然做单核产品并不早,但由于全志考上了ARM这个微处理器巨头,在销量和知名度方面都大放异彩。继单核之后,全志又推出了A20/A20s双核,A31/A31s四核处理器。A10 由于是单核Coretex-A8架构的芯片,制程55nm,估计今年年末就会很少见了。全志A20基于ARM Cortex-A7和Mali400MP2 GPU架构,支持2160p视频解码,H.264 1080P@30fps视频编码。 其中,全志A31s是首款基于ARM Cortex-A7内核的四核处理器,凭借着优异的性能,超低的产品功耗,迅速占据了主流市场。虽然还是40nm工艺,但由于它搭配SGX544MP2 GPU的关系,可以支持4K视频软件解码。 主要芯片方案:单核:2918 双核:RK3066 四核:RK3188 2. 瑞芯微 瑞芯微的发展相比全志更早,毕竟人家是从复读机芯片时代起家的。瑞芯微的总部位于福建,因其在单核时代凭借2918的芯片尝到了甜头,于是快速跟进推出了A9双核心的RK3066,以及四核的RK3188。RK3188采用四核Cortex-A9架构,28nm的LP工艺,性能十分强劲,可以完美支持4K视频输出。官方宣称其运算速度要比Cortex-A7架构的快30%,目前也是网络智能机顶盒行业主流的芯片技术。

基于海思芯片的高清IP芯片级解决方案

市场概况 2011年作为监控领域高清产品的爆发年,“高清”和“IP”这两个词成为当之无愧的热门词汇。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这个领域,把高清IP这个蛋糕越做越大。数字高清网络摄像机经过概念、推广,逐渐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安防产品数字化、智能化、高清化和网络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市场上的高清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在用户眼前。目前市面上有高清IP 解决方案层出不穷,其中包括海思,TI,NXP,TRIDENT,TECHWELL,智源等等多种芯片厂家都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清IP解决方案,如何选用适合自己的高清IP解决方案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高清IP解决方案 虽然市面上高清网络摄像机的方案很多,但是从架构来看,不外乎以下两种基本架构: (一)采用CCD/CMOS传感器(SENSOR)作为图像采集设备,配套提供ISP的SOC 芯片,这类方案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该方案的成像效果主要取决于芯片厂商集成的ISP(如3A,宽动态等)效果;采用这种方案一个明显的优势是此类方案比较灵活,可以根据方案的特点加以定制,如抓拍,低帧率等。 (二)是采用前端摄像机模组(机芯,如日立的SC110,SONY的H11)作为图像采集设备,配套一个ASIC或DSP进行编码压缩和传输,这类方案相对成本较高,由于采用专业成像模组,原始图像效果好,所以整个IPC产品的效果很大部分取决于配套压缩传输模块的效果,主要的指标是压缩后图像的清晰度和实时性。 除以上架构之外,对安防生产厂家而言,依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来选择符合自有产品发展方向的解决方案,是每个设备生产厂商所面临的困惑。在选择方案时,需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海思推出SOC芯片――

海思推出SOC芯片―― 目前国内的“平安中国”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全国主要的城市、道路、码头、海关、商检等都要装上摄像头。对如此庞大的视频监控工程而言,互连互通、统一管理是用户的重要诉求;封闭的模拟、DVR 监控网络必将变成可运营、可管理、可升级、可计费的综合视频管理系统。在这种情况之下,网络视频监 控已经成为一个趋势。网络视频监控的系统主要由前端的IPCamera,或者模拟Camera 与DVS;后端的网络传输设备;控制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构成。它对比原来的第一代视频监视系统指定是以VCR(VideoCassetteRecorders)为代表的传统CCTV 系统,第二代DVR 都有以下的优势:1、实时监控,集中存储,智能化管理等优点。大大减少了原来硬盘质量问题,PC 操作系统稳定性 问题等引起烦琐的维护工作,而且能够与其他安防系统(如门禁、周界防护等) 有效集成一体。2、高性价比。在超过千个摄像头的监控系统中,网络监控就更凸出。根据统计,在同样道路监控工程,使用网络监控技术平均每路价格在1.3 万元;使用DVR,平均每路价格在2 万元左右;使用模拟的CCTV,平均 每路价格在2.8 万元。3、网上升级,远程访问。试想一下以后网络监控普遍发展,在公司下班前电脑上打开浏览网页,就能够看得哪段路口有没有塞车; 通过3G 手机就能看得家里的婴儿睡醒了没有,这是多惬意的事情。对于网络视频在监控上的应用,人们最关心的是网络带宽对图象传输效果的影响和网上 信息安全保密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网络视频监控发展的瓶颈。另外,在视 频监控方面一直有DSP 与ASICSOC 之争,DSP 适用于各种的视频格式开发,也造成了目前众多的视频监控产品格式不统一,出现了较多的私有视频标准; 不同公司提供DSP 的视频软压缩技术,差异性较大,用户难以辩别。这也是限制网络视频监控发展的瓶颈之一。在网络监控到来之际,只有产品的互连互通

看华为海思首款NB-IoT芯片五大优势

看华为海思首款NB-IoT芯片五大优势 国际标准组织3GPP计划在今年6月冻结并发布基于蜂窝网络的窄带物联网技术标准NB-IoT。在标准公布后,作为主导方的华为海思将于今年9月底火速推出NB-IoT 商用芯片,这将会是业内第一款正式商用的NB-IoT芯片,而且其芯片价格向短距离通信芯片价格靠近。万物互联的实现又添一大利器,物联网普及脚步加速。 NB-IoT可以说是一种革新性技术。它支持海量连接、有深度覆盖能力、功耗低,这些与生俱来的优势让它非常适合于传感、计量、监控等物联网应用,适用于智能抄表、智能停车、车辆跟踪、物流监控、智慧农林牧渔业以及智能穿戴、智慧家庭、智慧社区等等领域。这些领域对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的需求非常明确,目前广泛商用的2G/3G/4G及其他无线技术都无法满足这些挑战。 许多人拿它与Wi-Fi、蓝牙、Zigbee等无线技术相提并论,不过Wi-Fi、蓝牙、Zigbee面向短距离互联应用,而NB-IoT是长距离广域的通信技术,两者之间不在一个层级上,没有可比性。物联网的世界不可能一个标准打天下,短距离与长距离多种通信技术共存是最合理和最能解决问题的手段,而NB-IoT正是长距离物联技术之中的佼佼者。 NB-IoT优势一:海量连接 NB-IoT比2G/3G/4G有50~100倍的上行容量提升,这也就意味着,在同一基站的情况下,NB-IoT可以比现有无线技术提供50~100倍的接入数。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小区网络由一个基站覆盖,使用原有无线网络只能支持每个家庭中5个终端接入,可能4个手机、1个平板电脑就占满了,那么以后各种智能家电以及许许多多传感设备需要联网时就难以接入了。而NB-IoT至少提供50倍接入数量即250个终端接入,足以满足未来智慧家庭中大量设备联网需求。 优势二:深度覆盖 NB-IoT比LTE提升20dB增益,相当于发射功率提升了100倍,即覆盖能力提升了100倍,就算在地下车库、地下室、地下管道等信号难以到达的地方也能覆盖到。利用这一优势,沃达丰的NB-IoT实验局正在开展地下车库指示的项目。传统地下车库内导航定位系

基于海思方案的ip解决方案

基于海思芯片的高清IP芯片级解决方案-出处中安网-天地伟业市场概况 2011年作为监控领域高清产品的爆发年,“高清”和“IP”这两个词成为当之无愧的热门词汇。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这个领域,把高清IP这个蛋糕越做越大。数字高清网络摄像机经过概念、推广,逐渐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安防产品数字化、智能化、高清化和网络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市场上的高清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在用户眼前。目前市面上有高清IP解决方案层出不穷,其中包括海思,TI,NXP,TRIDENT,TECHWELL,智源等等多种芯片厂家都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清IP解决方案,如何选用适合自己的高清IP解决方案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高清IP解决方案 虽然市面上高清网络摄像机的方案很多,但是从架构来看,不外乎以下两种基本架构: (一)采用CCD/CMOS传感器(SENSOR)作为图像采集设备,配套提供ISP的SOC芯片,这类方案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该方案的成像效果主要取决于芯片厂商集成的ISP(如3A,宽动态等)效果;采用这种方案一个明显的优势是此类方案比较灵活,可以根据方案的特点加以定制,如抓拍,低帧率等。 (二)是采用前端摄像机模组(机芯,如日立的SC110,SONY的H11)作为图像采集设备,配套一个ASIC或DSP进行编码压缩和传输,这类方案相对成本较高,由于采用专业成像模组,原始图像效果好,所以整个IPC产品的效果很大部分取决于配套压缩传输模块的效果,主要的指标是压缩后图像的清晰度和实时性。 除以上架构之外,对安防生产厂家而言,依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来选择符合自有产品发展方向的解决方案,是每个设备生产厂商所面临的困惑。在选择方案时,需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存储及带宽占用:

海思HAST 测试技术规范V1.2

HAST(Highly Accelerate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tress Test)测试技术规范V1.2 拟制: 审核: 批准: 日期:2019-11-12

历史版本记录

适用范围: 该试验检查芯片长期贮存条件下,高温和时间对器件的影响。本规范适用于量产芯片验证测试阶段的HAST测试需求,仅针对非密封封装(塑料封装),带偏置(bHAST)和不带偏置(uHAST)的测试。 简介: 该试验通过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加速条件,评估非密封封装器件在上电状态下,在高温、高压、潮湿环境中的可靠性。它采用了严格的温度,湿度,大气压、电压条件,该条件会加速水分渗透到材料内部与金属导体之间的电化学反应。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1.HAST测试流程 失效分析 Fail 2.HAST测试条件 2.1 温度、湿度、气压、测试时间 HAST试验条件如下表所示: ?通常选择HAST-96,即:130℃、85%RH、230KPa大气压,96hour测试时间。 ?测试过程中,建议调试阶段监控芯片壳温、功耗数据推算芯片结温,要保证结温不能过高,并在测试过程中定期记录。结温推算方法参考《HTOL测试技术规范》。 ?如果壳温与环温差值或者功耗满足下表三种关系时,特别是当壳温与环温差值超过10℃时,需考虑周期性的电压拉偏策略。 ?注意测试起始时间是从环境条件达到规定条件后开始计算;结束时间为开始降温降压操作的时间点。

TI 海思 安霸...摄像机芯片简要介绍

TI 海思安霸...摄像机芯片简要介绍 很多年以前业界就谈到安防视频监控领域的三个趋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目前国内市场上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主流产品已经从十多年前的纯模拟视频监控系统,逐步转变成了纯数字的百万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即从视频采集、视频传输、视频录像和回放全部采用模拟信号转变为全部是数字信号。 相比于模拟视频监控设备,百万高清数字摄像机大大提升了画质,像素达到1280×720、1920×1080或更高,因此有了“百万高清”之名。同时,对比模拟监控设备传输技术而言,数字视频监控设备仅需普通网线,易于实现远距离传输,更重要是降低了工程造价且易于维护。随着纯数字高清监控系统配套设备越来越齐全,解决方案越来越完善,它已经成为安防视频监控领域不可逆转的潮流,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摄像机芯片的功能 从数字摄像机的组成结构来看,它主要由镜头、图像传感器(CCD或者CMOS器件)、ARM/DSP等组成。镜头聚集被摄物体反射的光线至图像传感器上,再由图像传感器经过广电转换成数字视频信号输出给芯片,芯片进行一系列数字图像信号处理(ISP)和数据压缩之后,通过网络传输给后端解码显示设备,进而实现视频预览、录像、回放等功能。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摄像机芯片是整个摄像机里面核心部件,它接收来自图像传感器获取的图像,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运算和处理,实现了数字网络摄像机的所有功能。 数字摄像机芯片,习惯上又称之为片上系统(SoC,System-on-Chip),它将处理器资源、内存资源、编解码算法、外围设备接口等都集成在单个平台上,其中大部分功能固化在芯片上,并且对一些特殊功能需求模块化,采用提供源代码方式给用户,用户再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二次开发;除此之外,SoC还可以增加视频协处理器以及其他视频子系统,实现如预览、缩放、光学处理、图文叠加等功能,从而进一步增强视频处理能力。 当前百万高清摄像机芯片厂家及产品 SoC方案作为高清数字摄像机芯片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满足百万高清摄像机内部复杂视频处理运算以及外围设备接口扩展。目前最主流的摄像机芯片厂家有德州仪器(TI),海思(HiSilicon),安霸(Ambarella),恩智浦(NXP),升迈(GrainMedia),Nextchip等等。 TI

华为海思麒麟处理器有哪些型号

华为海思麒麟处理器有哪些型号 华为麒麟在3G芯片大战中,扮演了黑马的角色。华为麒麟芯片的历史已经不短了,2004年成立主要是做一些行业用芯片,主要配套网络和视频应用。并没有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在2009年,华为推出了一款K3处理器试水智能手机,这也是国内第一款智能手机处理器。 今天,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上网、发信息、看视频。。.。各大手机厂商绞尽脑汁为自己的产品增值,屏幕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强、功能越来越多。但是,很多消费者在选择智能手机时,往往忽略了智能手机的一项最重要的功能网络连接性能。 没有网络连接,您的手机如同开启飞行模式,俨然上世纪90年代的PDA,一无是处。可是,除了手机厂商自己,普通人根本无法了解智能手机的连接性能。一套用来测试智能手机连接性能的设备至少上百万美元,一般用户是很难评估的。 所幸,中国移动于2017年6月29日发布了《中国移动终端产品白皮书及终端质量报告》,客观评测了目前市场上的手机产品质量。 如上图所示,在本次评测的整机综合排名中,搭载麒麟960的华为P10、荣耀V9,搭载麒麟658的华为nova青春版,分列3000元以上,2000-3000元和1000-2000元机型第一名。3000元以上机型前五中麒麟芯手机占据三席,华为P10、P10 Plus、Mate 9 Pro分列第一名、第三名和第五名。 在通信能力测试中,搭载麒麟芯片的华为P10 plus、荣耀V9、畅享7 Plus分别占据了3000元以上、2000-3000元和1000-2000元机型第一名宝座。 为此,本文以通信的角度,从科普路线出发,尽量客观的解读一下华为麒麟芯片。 1 从智能手机的心脏说起 智能手机通常包括两大心脏:基带芯片和应用处理器(AP)。AP主要负责视频、图像、游戏等处理和计算。基带芯片负责信号产生、调制解调、编码和频移等,也管理无线信号的传输,它是手机连接网络,与外部世界沟通的关键。

海思芯片

海思简介: 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是一家高速成长的芯片与光器件公司。海思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美国硅谷和瑞典设有设计分部。截止2011年底,海思公司员工总数超过3000人,其中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比例超过67%。 海思的业务包括消费电子、通信、光器件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消费电子领域,已推出网络监控芯片及解决方案、可视电话芯片及解决方案、DVB芯片及解决方案和IPTV芯片及解决方案。 多年的技术积累使海思掌握了国际一流的IC设计与验证技术,拥有先进的EDA设计平台、开发流程和规范,已经成功开发出100多款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共申请专利500多项。 海思与美国、日本、欧洲及国内的业界同行建立了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拥有成熟稳固的晶圆加工、封装及测试合作渠道。 历经多年的发展与积累,海思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品质好、服务优、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芯片及解决方案;以客户需求为己任、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旗舰芯片: 海思kirin 920 采用8核big.LITTLE GTS(Global Task Scheduling)架构, 采用28nm HPM工艺制造, 内置4个ARMCortex-A15和4个Cortex-A7 核心 频率分别为1.7GHz和1.3GHz, 基于HMP架构, GPU则采用了ARM MaliT628MP4, 支持双通道LPDDR31600内存,带宽为12.8GB/S。支持H.265、4K等高清视频全解码,另外还支持TD-LTE/LTE- FDD/TD-SCDMA /WCDMA/GSM共5种制式,实现了LTECat6手机商用,支持峰值300M极速下载 北京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156号实创科技示范园华为公司Q13 A-306 电话:+86 10 60611037 总部地址: 通讯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邮编:518129 服务热线:+86 755 28788858 电子邮件:support@https://www.360docs.net/doc/de17696932.html,

海思半导体选用概伦电子SPICE建模解决方案

海思半导体选用概伦电子SPICE建模解决方案 SPICE 建模方案的全球领导厂商概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ProPlus Electronics Co., Ltd.,下称概伦电子)近日宣布,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HiSilicon Technologies Co., Ltd.)已采用概伦电子领先的BSIMProPlus™ SPICE 建模平台,用于海思的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以提升其在先进工艺节点,特别 是45 纳米以下的产品竞争力。 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前身是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海 思在北京、上海、美国硅谷和瑞典设有设计分部。海思的产品覆盖无线网络、 固定网络、数字媒体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在全球100 多个国家 和地区;在数字媒体领域,海思已推出网络监控芯片及解决方案、可视电话芯片 及解决方案、DVB 芯片及解决方案和IPTV 芯片及解决方案。 采用概伦电子的建模方案,海思将能够建立和发展起自己内部的SPICE 建模和验证能力,从而充分挖掘高阶工艺的潜能,实现最佳性能的设计。在更 高阶工艺中,SPICE 模型变得越来越复杂,晶圆代工厂在向IC 设计公司提供 高质量、高效、更广范围和足够精度的模型库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另一方面, 如何更好的利用工艺潜能,以达到给定工艺下的最佳性能和良率控制,也是设 计工程师长期以来需要解决的巨大难题。随着半导体工艺进入100 纳米以下的 范畴,工艺的偏差(Process variation),以及各种可靠性问题如HCI、NBTI、PBTI 等,都会对器件的性能造成极大影响,最终影响产品性能 和良率。更高阶工艺如45 纳米以下的产品设计,则更必须额外考虑邻近效应(layout proximity effects)的建模及其对设计的影响。概伦电子提供了最完整的SPICE 建模解决方案,作为行业领导者有着17 年服务于世界领先的晶圆代工 厂、IDM 和Fabless 设计公司的丰富经验。使用概伦电子的解决方案,海思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